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精选10篇)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1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玻璃工业属基础的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玻璃及其加工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子信息、太阳能利用及其他新兴工业,不仅用作生产资料,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
玻璃行业突出的特点,一是玻璃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原料离不开矿物,生产离不开窑炉,同时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二是平板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一经投产一般需连续运行6~8年,中间不能停产;三是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业,是规模和结构缺一不可的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我国玻璃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生了巨大变化。
30年来,我国玻璃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创造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玻璃工业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节能减排和环保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量达5.74亿重量箱,已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目前占全球总产量近一半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来8年间(2001~2008年)新增12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3.7亿重量箱,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在平板玻璃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品种不断增加,先后研制开发了超薄玻璃(0.55~1.3mm)、超厚玻璃(15~25mm)、在线镀膜玻璃(阳光膜和Low-E膜),以及自洁、超白、本体着色、微晶、防火超白压延、太阳能镀膜玻璃等新品种,并利用国产技术建成900~1000t/d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
近年来,我国加工玻璃及玻璃机械制造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据粗略统计,加工玻璃主要品种(安全、中空和镀膜玻璃等)年产近6.8亿平方米,折合1.7亿重量箱,加工率达32%。新的功能玻璃也不断涌现,如调光调温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节能中空玻璃等。国内自行开发的预处理、钢化、中空、夹层、镀膜系列配套设备,可生产安全、节能、环保、隔音、生态、电子等功能玻璃。国产设备价格低廉,性价比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加工玻璃的生产成本,为我国加工玻璃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加工玻璃行业80%采用国产设备,加工设备制造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兴行业。
我国玻璃工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策、法规的驱动所提供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得益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得益于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水平;得益于不断深化改革、改制、实施产权多元化,一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为行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玻璃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存在周期性波动大;产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行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尽管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行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种、整体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优质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具有驱动力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科技对玻璃工业经济效益贡献率较低;一些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由于企业分散,开发的技术成果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不够,更缺乏二次创新。
(二)行业发展存有较大盲目性,造成发展不平衡,周期性波动大
平板玻璃工业属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年耗能约1000万吨标准煤;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平板玻璃生产连续性强,不利于产能调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燃料比价关系不合理,重油、天然气、煤、焦炉煤气等不同燃料品种价格差别很大,促使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逐低成本燃料,到有廉价燃料资源的地区建设新线,进一步增加产能,导致更加严重的产需矛盾。正是基于上述基本情况和特点,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调控十分重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民间资本的不断丰富,地方项目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投资欲望十分强劲。目前尽管市场不好,但在建、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仍然较多(初步统计在建25条线,产能9550万重量箱,拟建19条线,产能6900万重量箱)。如不严格控制,将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和国家财产、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发展不平衡还体现在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玻璃属于区域性产品,销售半径受运输费用的制约。一般在600公里以内较为经济。从我国目前浮法玻璃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过于集中,西部地区偏少,有些省区仍是空白。目前各地区浮法玻璃产能分布情况见图2。
(三)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玻璃在建筑上应用仅限于“透明采光,挡风防雨”,而现在一些高级建筑、汽车、装饰装修以及建筑节能、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利用等都需要高质量及特殊品种的玻璃。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追求高质量产品已有现实基础和可能。
根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线,按质量等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其中高档生产线(即优质浮法线),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能稳定生产制镜级产品、汽车级以上产品比例大于70%。合资线及部分国内高档生产线均属于该类别,其总量为140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29%;中档线(国内普通浮法线),能稳定生产汽车级及建筑级产品。总量为307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63%;低挡生产线,长
期生产建筑级产品,不具备生产制镜级和汽车级产品能力,其总量为3300万重量箱,占浮法总量的8%左右。
我国玻璃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浮法玻璃外观质量标准偏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保持能力较弱、检测和分析能力不强、质量认证的种类偏少等。
从产品结构看,优质浮法和深加工率偏低,节能玻璃使用率偏低。目前,普通浮法玻璃过剩,但同时存在结构性缺口,一些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高档建筑玻璃等还需进口;优质浮法比率偏低,仅为29%;玻璃深加工率仅为32%,而世界平均水平约55%,发达国家达65%~85%。加工后的增值率我国仅为原片2.5倍,发达国家为5倍,因此在加工数量和加工深度上均有较大差距。
节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低,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节能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一般仅限于公共建筑。而欧美基本普及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占全部中空玻璃的比例超过50%。
(四)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玻璃行业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生产过度分散,浮法玻璃企业就有50多家,平均规模只有600余万重量箱。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只有一家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前10家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按产量计算)仅有43%,规模在1000万重量箱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行业呈分散竞争状态。长时间以来存有过度竞争,影响行业整体效益,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玻璃行业是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行业,是规模和结构缺一不可的行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而国外行业发展的模式是“生产高度集中和注重海外业务的跨国大公司”。
(五)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
我国当前平板玻璃能耗偏高,平均热耗为7800千焦/公斤玻液,比国外平均水平高20%,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2%,熔窑热效率比国外平均低5%~10%。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硅质原料的选矿回收率偏低,仅为65%~80%,综合利用水平低。按目前平板玻璃产量计算,每年消耗硅质原料近3000万吨,无效排放达750万吨以上。
平板玻璃行业是我国重点工业污染控制行业之一。目前大多以重油(或煤焦油)为燃料,大气污染排放问题较为严重。在当前未经治理情况下SO2、NOX初始排放浓度均在200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上,高出标准2.5~3倍,颗粒物排放,一般情况下初始浓度在200~400毫克/标准立方米左右。
据调查,当前只有少数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安装了脱硫除尘等窑炉烟气治理设施,绝大部分企业还未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有效的治理。
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国外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和经验
1.生产高度集中,注重发展海外业务。日本、法国和美国等的4大跨国公司生产全球2/3的高质量浮法玻璃和占据全世界78%的汽车玻璃原配市场。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一般占总销售额的50%以上。
2.实现玻璃原片和加工玻璃生产一体化。把超过半数的自产原片进行深加工,从单纯的平板玻璃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
3.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战略联盟。跨国公司间进行合资与合作。共同参与新市场开发、联合定价、合资建线、联合技术开发等。战略联盟提高了他们各自的竞争力,稳固了市场占有率,增大了抗风险能力。
4.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跨国公司的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一般均在1%以上,有的达到2%~3%。持续的巨额研究经费投入,使其不断革新生产技术,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二)近年来国内企业的成功作法
1.坚持熔窑大型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熔窑大型化可提高熔化效率和熔化质量,省人、省地、节能、减排。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近年来新上生产线规模逐渐扩大,2007年新建19条线,平均规模600吨/日;2008年新建13条线,平均规模723吨/日,其中有4条900吨/日,1条1000吨/日生产线。目前,新建线除特殊品种外,一般均在500吨/日以上。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计191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规模分布情况见表3。
2.拓宽发展领域。通过战略调整和产品研发,以“差异化、高层次产品”替代“同质化、低层次价格竞争”;坚持走平板、加工一体化道路;加强大资本运作功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重视节能减排,注重发展节能玻璃。近年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等政策法规的实施,为Low-E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加工玻璃市场开拓带来无限商机。近几年“在线”、“离线”Low-E玻璃发展迅速,现已建成“在线”Low-E玻璃生产线4条,“离线”27条。
有多家企业开发应用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和富氧、全氧燃烧技术。
4.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超白压延玻璃及太阳能镀膜玻璃发展迅速。为适应太阳能发电产业需求,近年来我国建成投产了20余条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同时有多家企业正在开发和试产“离线”及“在线”太阳能镀膜玻璃。
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减缓,房地产销售下跌,致使玻璃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出口也明显减少,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已有部分浮法玻璃生产线因市场原因导致非正常停产,造成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近年来,由于世界性能源紧缺,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波动幅度很大。致使平板玻璃成本大幅上升。目前燃油浮法玻璃生产线,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由上世纪90年代的15%,到本世纪初25%,目前已上升到50%左右,企业不堪重负。
上述新的形势和突如其来的变化,使我国玻璃行业面临从未有过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行业的困难,不全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危机”只是加重了困难。没有此次“危机”,由于玻璃行业本身结构不合理和产能失控,同样会出现问题。困难形势提醒我们对行业发展应有新的思考,在逆境中需积极应对,把握机遇。
(一)转变发展方式
要依据市场需求,理性发展,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行业发展的着重点应由规模扩张转到调整结构和注重质量与效益上来。目前普通浮法玻璃已供大于求,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竞争加剧,属一般竞争领域的普通浮法玻璃利润率已很低,不宜再盲目扩大规模,应在质量和品种上下功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以及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领域。力争生产差异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二)坚持市场基础配置的原则
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重组行业。在竞争过程中,要有个充分洗牌的过程,企业应练好内功,经得住考验。要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和升级。
(三)坚持科学发展,搞好节能减排,走循环经济道路
新上项目不能单看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应兼顾经济效益、能源保障和环境可持续性3个方面。要在三者间寻求平衡,坚持科学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应在开发节能玻璃和新能源利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Low-E镀膜玻璃及其复合产品,发展超白压延和超白太阳能镀膜玻璃等相关产品。
积极开发应用富氧及全氧燃烧和余热发电等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四)促进行业重组联合,发展大集团
为促进玻璃行业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和发挥节能减排的带头作用,促进行业重组、联合,组建有实力的大集团已迫在眉睫。一方面坚持市场基础配置原则,通过优胜劣汰和重新“洗牌”,重组玻璃行业,有实力的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做强做大;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通过政策、金融、协调等方式,给予强有力支持。要尽快确定玻璃行业国家重点支持的大集团名单(10家左右)。并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保证。同时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走出国门,开展工程总承包和直接投资办厂,由产品输出向资本、装备、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配套输出的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五)新上项目一定要符合产业政策,要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相关规定相吻合为规范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平板玻璃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在政府会同行业协会做了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调控文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耗限
额》;还即将发布新的《平板玻璃标准》和《平板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上述这些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指导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遵照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家对行业的支持,才能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2
关键词:竞技排球,发展现状,人才匮乏,策略
一、竞技排球发展史
1895年,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 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干事发明了一项新的球类游戏:参加游戏者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 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 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 不限多少, 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 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1912年, 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 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 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 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 使比赛变得不断精彩。现在, 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
二、我国竞技排球的发展现状
世界范围内, 从竞技排球的发展趋势来看, 全面型、立体化、快节奏、多变化的整体战术手段已成为竞技排球的制胜法宝。立体进攻, 快变结合, 成为排球战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就中国排球在近几年参加的各大赛事的排名来看, 中国排球和世界强队差距已明显加大这不得不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中国排球高度有了, 速度灵活还在吗?通过看各大媒体, 杂志等对中国排球的评价, 批评多于赞扬。
1、身材高大化
中国排球紧跟世界潮流, 提出了排球高大化的发展趋势来配合中国排球的快变战术, 目前在身高上已与欧美强队没有多大差距, 这样做主要是要增加网上优势, 但通过比赛证明, 面对欧美的“高举高打”作用不大, 还因速度的减慢, 多次输给了日本队, 泰国队。由此可以看出身高只是一个有利条件, 但一支有实力的队伍还需要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全队的战术配合、整体的风格和精神风貌等多方面条件。
2、技战术方面
技术方面, 不可否认队员的基本功和技术能力不够全面, 进攻好的队员一传和防守差, 拦网好的队员进攻威胁小等。在比赛时, 全队的一传和防守问题太多, 一传不好, 将直接影响全队的进攻;防守差则直接导致丢分, 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改正, 并不是我们中国队有了足够的身高, 就忽视了我们快速、多变特点的培养,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追求细节。
战术方面, 以中国女排来说, 中国女排一贯的特点是快速、灵活多变。但在追求高大化的情况下, 目前中国女排的战术特点似乎已不是很明确, 从频繁的换帅的情况来看, 只能说是各教练带着会击球的队员还处在摸索的阶段。中国的女排传统特点也已经丢失, 而现在面对战胜我们身高相差甚大的泰国队, 日本队, 我们能否意识到特点鲜明也是队伍立足的关键。
虽然徐利已经承认, 以目前国家队的实力以及所面临的形势来说, 奥运资格已经成为一个问题。现在关键的是要认清自己, 摆正自己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 当然, 这是需要时间的, 因此国人对女排的期待目标应该有所降低, 给中国女排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相信不久后她们会交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我国竞技排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在最近一次我国与日本高校排球队的友谊赛上, 可以看出日本排球人才真不可小视, 他们中最小的14岁, 最矮的一米五几, 却在异国与我校专业队对抗时, 气势超强, 大有越战越勇的趋势。相比日本而言, 中国在09年有一则报道名为“明天谁来打排球”中说目前全国从事排球训练的人数少得可怜, 男女排一线球员不足400人, 加上业余体校学员还不到2000人。后备力量缺乏已经是中国竞技排球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了, 其原因当然很多, 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是制约我国竞技排球的发展的一大因素, 所以, 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应当成为排协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 建立中小学排球实训基地
体育运动的基础是群众基础, 训练与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这样不但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发现, 更容易在广泛的实践中快速提高技战术水平, 制定优秀的竞技策略。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人的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段, 容易发现和培养出基本功扎实、综合水平高的专业优秀运动员。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 中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 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硬件条件, 因此应当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 建立中小学生排球实训基地, 以方便有兴趣和特长的孩子能够参与到排球运动, 从而培养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
(2) 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和排球教育体系
人才选拔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础, 客观的从各方面综合素质来判断一名运动员的从业资格, 而不能轻易地去决定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要用科学来指导人才的选拔。
所谓排球教育体系是从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来谈的, 从现实情况来讲, 由于我国目前的体制不健全, 专业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往往较差, 培养只注重其专业素质, 而往往忽视了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致使很多专业运动员除了职业运动, 什么都不会, 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排球教育体系, 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3) 建立完善的职业运动员保障体系
职业运动员出成绩, 是极其艰辛也是凤毛麟角的机遇与刻苦努力的结合。世界冠军、体育明星那是极个别的幸运儿, 更大多数的是体育事业从业人员, 日前媒体报道的某世界柔道冠军在做搓澡工、国家队篮球运动员卖烤肉等等, 往日知名的运动员是如此, 那些更多的不知名的运动员, 他们也在黄金年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为运动事业奉献了青春, 而他们退役以后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境遇, 是否能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 都是摆在职业运动员面前的问题, 因此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与保障体系, 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与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杨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 《大众科技》, 2011 (04) 。
[2]郭向荣:《论福建省排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 《福建体育科技》, 2009 (05) 。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3
【关键词】物流业;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前言
物流业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关键行业,通过物资合理的、定向流动,达到资源的配置和流动。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商品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世界工厂”的美誉是对我国生产世界化的形象体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为物流业既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为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在沟通产和流通领域,串联产业链整体,实现规模效应。在国际上,目前对物流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在欧美地区物流业被看做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第三次提高全社会发展水平的机遇,将物流业视为新型的“利用资源”,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处于初创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充分利用物流行业的优化资源和提高经济质量的作用,是物流行业应该面对的重要任务。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物流,积极开展物流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探索提高物流的综合效益。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导致物流行业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做以充分了解,找到解决当前物流行业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措施,促进物流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1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
1.1物流行业规范化程度低下
首先,由于我国服员辽阔,物流行业分散于各地的特点造成在物流的统计体系上存在着缺欠,没有建立能准确反映物流业实际情况的统计体系。其次,物流的组织活动缺乏规范性,受我国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影响,物资不合理的流動的现象非常普遍。最后,物流行业缺乏专业化管理,受我国资源分布和流通体制的限制,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低和费用用高的现象称为目前两大顽疾。
1.2物流行业发展质量亟待提高
我国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处于初步完备的水平,但是受到交通运输、物资流通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影响,物流行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运转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物流管理各环节的衔接较差,物资在运转间效率有待提高,在运输、储存和调配的时间上有缩短的可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生产率和价格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的空间。
1.3物流行业专业化尚待挖掘
首先,目前我国物流所占时间占整个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比重较大,运输速度、质量和时间都有比较大的潜力可挖。其次,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过高,这些不必要的成本可通过的物流行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而降低。最后,物流支出占GDP的比重整逐年增加,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2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物流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存在,我国尚未建立一套适应于物流发展的管理体系,一套切合物流发展于我国社会相适应的物流管理体系,是当今物流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2物流服务体系的制约作用明显
首先,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只能满足低水平、低效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高架自动仓库等均处于初期发展状态。其次,现有的物流组织管理体系落后,距离国际现代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最后,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后,缺乏在全国范围内物流网络的经营管理,且水平较低。
2.3物流的资源和基础建设的整合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物流建设项目多数属于供应能力的简单扩张,对物流的资源和基础建设的整合程度不够,缺少物流服务对基础建设的扩大效应。
3我国物流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做好物流行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工作
首先,立足于我国物流行业的特点对于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物流的网络优势。其次,发挥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文化的影响视线物资在物流企业间互通、互容和互换。最后,建立系统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新体制,挖掘物流行业的深层次利润,降低各环节的成本。
3.2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
首先,传统物流行业应该向工厂和销售方面延伸,通过企业外包物流业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实现战略联盟型物流运作,通过物流系统建立运输、仓储和信息的相关体系,与各相关行业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获得大数效应和整体优势。最后,建立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组建相应职能部门,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即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对上家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代理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通过物流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的运作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综合物流公司或集团建成后各分属企业可以立足于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物流业整体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特点,研究物流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找到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措施,是当下搞好物流行业的关键。物流行业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后,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物流的成本,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琳.新经济形势下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方向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1.
[2] 朱涅林.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15.
[3] 王林,曾宇容.面向现代物流的物流企业信息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5,05.
[4] 李敏.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物流管理[J].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0,06.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4
存在问题和建议
XXX区交通局自XXXX年XX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交通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第一部分、XXXX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情况
一、XX市2011年车辆购置税用于村通路项目
根据XXX交通厅和XX市交通运输局的指示,XXXX年我局负责承建XXX市XXXX年车辆购置税用于嘎查村通路项目。该项目位于XXX区,共计X条公路。项目于XX月XX日通过XXXX区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XXXXXX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为施工单位;XXXXXX中标为监理单位。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开工建设,XXXX年XX月XX日完工。同时我局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和参建单位落实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公路建成后惠及XXXX镇XX个自然村XXXX多农区居民;同时可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丰富市民菜篮子。
二、县乡村级公路管理、养护
在时间紧、困难多、任务重的情况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农村公路养护难题,加强对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督
促指导。XXXX年XXXX月,XXXX交通运输局将XXXX区县乡村级公路共计XXXX公里移交我局,其中县乡公路XXXX公里,村级公路XXXX公里;我局共管养农村公路XXXX公里。根据我区县乡村级公路点多、面散、线短、重载车辆多的实际情况,分别与道路养护承包方签订道路养护合同,对养护的公路提出相应养护质量指标,对养护方案、管理办法、养护经费、施工质量等进行监管、检查,保证移交我局的每条公路通畅、整洁、安全。
三、农村公路资金情况
1、XXX市XXXX年车辆购置税用于嘎查村通路项目 XXX市XXXX年车辆购置税用于通路项目中央专项资金XXX万元已按时足额拨付到位;XXX区政府配套资金XXX万元足额按时拨付到位,且纳入财政预算。
第三部分、现阶段存在的困难
2、XXXX年XX村通路项目
XXX区政府已承诺XXX年新建农村公路项目配套资金XXX万元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二部分、目前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无专业养护机构、人员。XXX区交通局自成立以来无人员编制。由于专业人员紧缺,在进行各项工作时虽加班加点,但仍遇到很多困难。
2、新建农村公路无建设用地指标。新建农村公路在原有土路、自然路基础上进行
施工,所用地为农业用地。发改部门办理立项要求用地必须为建设用地,但农业用地无法转为建设用地。
3、项目指标下达较晚,不便于地方政府将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4、我区管养的农村公路点多、线短、面散,维护成本大,且养护资金标准低(目前日常养护费现行标准为县道年公里9000元,乡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3000元;养护工程费现行标准为县道年公里7000元,乡道年公里3000元,村道年公里1000元)。根据现有物价水平、人员工资状况,现行养护费、工程费标准无法满足我区日常养护公路。
建议:
1、增加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设备,解决人员编制问题;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上级部门出台相关规定、措施,简化土地、规划手续;
3、建议项目指标于上一年度提前下达,便于当地财政将配套资金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5
和对铸造行业组织现状以及发展
摘要:我国铸造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铸造企业的平均规模太小,专业化程度不高;铸造生产的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品质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和材料消耗高等。距铸造强国这个目标,我们的差距还不小。
由于技术水平和装备条件等限制,我国铸造业还不能完全生产出国内各行业所急需的一些关键铸件,特别是一些高难度、高要求的铸件。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大铸造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并实行产学研三结合的研发体制,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把环境保护和劳动保障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必须大力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必须进一步培养铸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职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全行业职工的技术与劳动素质。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中华民族是个自立、自强、不甘于人后的民族。我们铸造工作者也同样可以用智慧和汗水为行业的振兴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中国一定能成为铸造强国。
我国铸造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铸造企业的平均规模太小,专业化程度不高;铸造生产的技术和装备差,自主创新能力弱;铸件品质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和材料消耗高等。距铸造强国这个目标,我们的差距还不小。
由于技术水平和装备条件等限制,我国铸造业还不能完全生产出国内各行业所急需的一些关键铸件,特别是一些高难度、高要求的铸件。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大铸造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并实行产学研三结合的研发体制,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把环境保护和劳动保障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必须大力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必须进一步培养铸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职工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全行业职工的技术与劳动素质。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中华民族是个自立、自强、不甘于人后的民族。我们铸造工作者也同样可以用智慧和汗水为行业的振兴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中国一定能成为铸造强国。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6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农业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农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农业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农业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今面对的主要问题:
1、野生队伍消费的问题
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世界上不说第一也是非常重要的野生动物消费的国家,那些大型的、繁殖缓慢的、容易被发现的物种面临着由于过度利用所导致的威胁。
2、外来入侵种的问题
实际上外来入侵种的问题现在来说是除了栖息地之外第二大造成破坏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淡水系统都被引入的外来的杂草所破坏。另外,由于我们引进鱼类的问题,也对当地特有的鱼类资源造成可以说最大的危害。其中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现在还没有人去评估。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法律制度还没有办法去控制这些外来的物种,特别是有危险的入侵物种的引进。现在虽然已经有这么多的外来入侵种的问题,但是还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入侵种引入到中国,包括草类的外来入侵的物种。
3、法律体系建立的问题
我们现在和自然保护区最有关的法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这个管理条例其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很难实施的。所以,我们整个的法律体系都需要修改。另外,我们现在的保护区,按照条例,其中不允许进行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我们的保护区却面临着要修大坝、要修道路。
4、相关资金缺乏的问题
我们的资金,包括国家级的保护区,仍然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资金缺乏的一个问题,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的资金是非常的少,另一个方面还是由于我们的资金很大程度上只能用于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今面对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如下相对应的对策
1、物种计划
根本实践农业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的方式便是着重纪录个别物种的族群分布跟保育情况。此方式虽然基本却困难重重,主要因为世界上的物种估计只有约百分之十被记载下来。大部分未知的物种为植物或低等农业生物。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的资讯常可见于文献,至於植物跟无脊椎动物就需要可观的地区资料采集。编纂族群数量预测的趋势有助于了解农业生物变迁和脆弱性的动态资讯。对世界上某些地区来说,编订完整的物种目录不切实际。
农业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内的物种计划应包含对分布范围、栖地、行为、生殖、异种互动的详细描述。一旦认定保育情况,就可订定计划;保育跟复育此物种至该族群的目标数量。
2、栖地计划
在一定数量的数种农业生物栖息于某地时,农业生物多样性行动的栖息地保护便可适当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物种详细清单、地理分布跟栖地品质需要记录。然后用来保护复育的计划可以依照上述物种计划的类似方针制定。
3、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制度
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一万多个,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
4、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农业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
5、生态示范区建设
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单位管理并利用投向保护护工作的资金,同时国家应加大力度支持保护工作,加重其预算在每年工作的份额。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7
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 其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财务信息作为参考, 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的也在不断进步,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投来了更多的关注。但是, 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注意。
1 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在财会知识和综合素质方面水平偏低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需要的个岗位人才也急需补充。在高校教育方面, 许多高校都新增设了财会类专业, 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但是, 由于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限的不断提升, 学校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 再加上一些高校对学生财会专业教育的经验不足以及管理力度的不严, 从而使得学生对财会知识和技能缺乏足够的掌握, 并因此拉低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后备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另外, 企业现存的一些财务会计人员由于其财务管理知识滞后, 专业技能欠缺, 导致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偏低, 其财务会计方面的认知水平过于落后, 已达不到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要求, 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的。这也是拉低我国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一个因素。
1.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对于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规范、提高其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间接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上存在欠缺, 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混乱, 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时常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 导致出现企业财务信息存伪的现象。这一现象所导致的后果轻则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 对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造成负面影响, 重则影响国家税收的正常收取, 甚至出现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由此可见, 如果没有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就可能出现不规范的问题, 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将受到影响, 从长远角度来看还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缺乏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监督
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财务收支详情进行审查核对有重要的监督作用, 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有效措施。但当前我国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进度完全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 现存的陈旧的财务会计管理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企业运营中所碰到的问题, 同时新情况的出现使得企业容易钻法律条文的空子, 监督效力有限。
2 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训、拓展综合素质
首先, 对于即将成为财务会计人员的财会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核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 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以锻炼。其次, 对于已经在职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 对于有进取心的职员多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适当进行素质拓展活动以提高职员的综合素质, 并提升待遇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而对于既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又没有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思想意识的职员则果断剔除出去。在当前适者生存的环境下, 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企业的职员也应当提升个人自身能力。
2.2 加强会计制度化建设, 完善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是一门新的学科, 它是对会计学和当代管理学这两门学科的融合, 通过加强企业人员和经营策略的管理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并为企业经营提供指导性作用。因此, 为了确保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财会行业的形势进行分析, 并制定出有指导性意义的管理制度。而要解决财务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又必须通过加强会计制度化的建设。
2.3严格监督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
针对我国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 国家立法部门应当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出财务会计人员在权责方面的内容, 明确规定出财务会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的惩处内容。先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有迹可循, 然后是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 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结束语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8
一、我国汽车出口现状
(一) 出口规模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猛, 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也得以快速发展, 2003—2007年, 出口连续5年保持100%以上的“井喷式”增长, 出口量从2004年的约13万辆猛增至2013年的近98万辆, 增加了6倍多 (见表1) 。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出口年鉴
(二) 出口结构
乘用车近年来出口量的增速远远超过商用车。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为97.73万辆, 其中乘用车出口59.63万辆, 占出口总量的61.02%, 商用车的出口比重从2001年的86.3%下降到2013年的39%, 我国乘用车出口已经占据各类汽车出口的主导地位 (见图1)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汽车出口月报整理计算
(三) 出口企业
在我国汽车出口企业中, 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自主品牌发展势头强劲。2013年, 奇瑞汽车出口量继续高居榜首, 共计出口18.48万辆, 同比增长16.26%;出口量排名第二到第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吉利、长城、上汽、力帆、东风、江淮、广汽、长安和北汽, 出口量分别为10.08万、9.65万、9.56万、8.70万、8.48万、5.72万、5.30万、5.19万和5.09万辆。除了江淮和长安, 其他企业的出口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 都有一定的增长, 其中吉利和力帆增速最快, 广汽、上汽、东风、北汽和长城也呈快速增长势头, 总体表现比较突出。2013年, 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汽车86.26万辆, 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81.68%。
(四) 出口市场分布
我国汽车出口车型以中低端汽车为主, 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2009年和2010年, 我国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出口增速减缓, 非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最大市场。2013年, 我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阿尔及利亚、俄罗斯、智利、伊朗、秘鲁。由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技术认证、安全标准、排放标准等较高, 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仍然较少。
二、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 出口环境欠佳
国内环境。我国汽车产品和技术存在同质性, 竞争对手大多来自于国内同行, 导致了所谓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汽车企业主要采取低价出口策略, 虽然有所成效, 但长期来看容易扰乱正常的出口秩序, 并形成恶性竞争。如一些企业为了争抢订单, 互挖墙脚、竞相压价, 还存在违规出口现象。很多进口国规定, 小批量进口样车和试验车可以不做认证, 我国部分汽车产品就无法达到进口国要求, 利用此规定以样车和试验车的名义出口, 以达到规避技术贸易壁垒的目的。
国际环境。随着我国汽车出口规模逐年扩大, 贸易摩擦也频发。进口国通常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等为借口对我国汽车出口设置了严格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此同时, 发达国家不仅对其进口的汽车产品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而且采用更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 在全球各国频繁申请专利, 利用他国的法律保护其知识产权, 我国汽车企业多次被控侵犯知识产权, 汽车出口受到阻碍。
(二)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 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海外, 一提起中国汽车, 常常被认为是“低端”产品, 适应性差, 价低质劣。目前, 我国尚未掌握生产中高端汽车的核心技术, 这对我国高端汽车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我国轿车工业采取与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导致我国汽车出口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尽管奇瑞、东风、吉利等知名品牌也已经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但其品牌知名度远远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 严重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近70%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都是来自于汽车电子技术。近年来, 每次国际法规标准的升级和汽车技术的进步几乎都与汽车电子的应用息息相关, 但是我国严重缺乏相关核心技术。我国汽车几乎所有发动机的电喷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发动机的管理系统、电动后视镜、起发电机等均由外商独资垄断或由合资企业生产。国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在标准制定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我国汽车企业曾经希望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车企合资来加快技术改进, 但合资外方企业往往将核心技术牢牢地抓在手中, 国内中小型企业虽然对一些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模仿和开发能力, 但是受自身实力限制, 难以消化吸收再创新, 往往只能采取长期模仿外资企业技术的战略。目前, 虽然我国已跻身世界汽车制造大国, 如果长期解决不了技术创新及核心技术缺乏的瓶颈问题, 只能逐渐拉大我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
(四) 售后服务滞后
汽车是一个集产品、安全、质量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 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汽车由于低价优势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 但是普遍缺乏售后服务。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出口企业的数量多, 但是非常分散, 单个企业出口量较少, 品牌市场保有量过低, 从而导致海外售后服务滞后, 客户在汽车质量出现问题后找不到维修配件和稳定的服务商,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规范整顿汽车出口秩序, 我国汽车出口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出口主体分散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 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出口经营企业通过“借壳”等方式出口汽车, 甚至大量企业一年只出口几十辆汽车, 并且销售至很多国家, 出口利润远远不足以弥补设立售后服务网络需要的费用, 导致一些车企不愿意在国外售后服务过多投入, 尤其是对新进入的市场, 售后服务更是一大软肋。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
(一)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我国应该通过积极的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出口不能一味地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 应制定完善相关法规, 使不正当竞争出口企业面临国际反倾销诉讼和国内法规的双重惩罚, 提高汽车出口门槛, 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出口企业的管理, 严格施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和出口资质管理, 从而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 剔除资质差的出口经营主体, 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事汽车出口。政府应该适时举办相关讲座, 宣传自贸区规则, 帮助企业了解和利用自贸区相关规则, 从而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并简化申领原产地证书的程序,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签发效率, 还能够调动企业进入自贸区市场的积极性。除了上调出口退税率, 政府应结合其他方式鼓励汽车出口。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促进航运企业与汽车出口企业合作, 降低出口运输费用。
(二) 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 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 必须重视并提高产品质量。这需要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应该不断改进现有技术并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要对目标市场的经济、自然、人文等环境进行调研分析, 生产适合目标市场的优质产品。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对汽车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政府应完善出口质量监督和惩罚机制, 设立专门渠道处理对我国出口的汽车质量投诉, 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 完善汽车召回制度, 保护海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在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宣传, 让中国车企能够在海外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 加大研发投入
世界汽车巨头们对汽车研发的投入巨大, 我国汽车企业由于基础薄弱、资本积累量不足, 研发投入差距巨大。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建立汽车技术研发平台, 不仅要对那些立竿见影的项目进行投入, 还应该增加对基础性科研项目的投入, 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企业要解决单纯模仿的问题, 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从而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要增加研发投入, 改善资金分配结构, 提高对汽车电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投入, 保证研发投入效率。企业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共同搭建研发平台, 建立完善的人才储备培养基地。
(四) 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成本价格竞争, 服务是竞争中的制胜秘诀, 加快完善海外服务网络建设是我国汽车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 单一的产品出口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 必须将产品出口与服务有效结合。汽车出口企业要树立现代服务理念, 在产品进入国外目标市场之前就要先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保证配件供应充足、维修保养便利, 在进入目标市场后随时根据客户的反馈优化服务, 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由于出口主体分散, 出口企业应该相互合作, 建立服务网络平台, 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一些大型汽车集团的财务公司可以开展汽车金融服务, 在国外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促进汽车销售。
摘要:近年来, 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汽车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在分析我国汽车出口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汽车出口存在环境欠佳、缺乏品牌竞争力、创新能力不足、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 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 加大研发投入, 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以促进汽车出口。
关键词:汽车,出口贸易,创新能力,售后服务
参考文献
[1]仝奇.新时期我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 2012 (23) .
[2]李吉阳.让数据告诉未来[J].汽车观察, 2013 (9) .
[3]陈冰梅.技术创新与汽车出口竞争力研究[J].职业, 2013 (14) .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9
1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技术设备的普遍落后, 还达不到国家标准
当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着落后、封闭的现象, 而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来说, 技术是顺利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 是污水变清水的关键。一直以来, 我国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仅仅依靠着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来工作,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盲目地跟从与借鉴外国的处理技术和处理路线, 却缺乏结合自身实际, 使得一遇到特殊点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大大地降低了污水处理技术的更新与改革, 使得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污水处理效率大大降低, 成本却居高不下,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2 治污排污意识的淡薄, 缺乏资金的投入
虽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城市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据有关数据的统计, 我国各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设备仅有一半在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简直低得我们无法想象, 这一系列的事情表明了人们对城市污水处理并不重视, 只是将他们放在平时的会议说说而已, 却从来没有将其列入平常的工作日程当中来。这就使得公众对其的关注度减少, 使得当地政府部门对城市污水处理投入或政策的扶持与其他行业来说较少, 使得政府用于城市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要精打细算, 一减再减;因此, 我国应通过加强投资, 从而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1.3 缺乏一套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理体制
由于污水处理技术有着复杂多变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其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 在实际工作上, 许多污水处理厂的员工大都不符合现代污水技术处理的能力标准, 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 只能靠着传统落后的经验来进行工作。这使得很多已建成的污水厂无法正常运转, 缺乏必要的技术考核制度, 无法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理体制, 无法运用先进的设备工作, 大大影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进行, 为此, 我国近年来就城市污水的处理接连发布新规则, 要求各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的目标, 这就要求许多污水处理厂要通过加强污水处理管理的方式, 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
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对城市污水处理方式进行如下的创新与改革:
2.1 增强公众节水爱水、可持续发展观念, 变废水为资源
加强公众对城市污水的认识, 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不应当将污水看作是“废水”, 仅仅地在生活中简简单单地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就行, 让他们深刻贯切可持续发展观。只有充分将水循环利用, 科学合理地运用水资源, 才能永远地不担心水资源的缺乏, 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2.2 加快城市污水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化
人才是关键, 有了人才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利益。尤其是污水处理管理人员的水平。为此, 笔者认为, 为了更好地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我们应加快城市污水系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大力吸收新型管理的技术与个人素质同时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将已就职的工作人员送至相关机构进行再培训再教育, 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与建设, 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2.3 完善污水处理管理体系, 形成责权分明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在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中, 我们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计划, 如各污水处理路段单人负责制, 任务完成监理制, 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度等等, 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将相应的路段任务细分, 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切实保证治污工作的顺利完成。
2.4 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引导
通常说来, 我们一直觉得污水处理就是政府部门的事, 可是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应利用市场这个大环境, 将开放污水处理领域, 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的建设,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的产业化进程, 促进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力量。
3 结语
面对我国城市污水发展的现状, 笔者认为我们今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但只有我们做到了以上的几点, 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将会越来越好, 越来越适应时代的需求, 从而促进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不断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之一, 尤其是在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这一领域上。因为,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以工业、农业、生活等大量的污水被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 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 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污水, 正日益地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
关键词:城市污水,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董文福, 傅德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 2008 (03) .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篇10
一、目前我国餐饮高素质人才面临的问题
1. 餐饮行业高素质人才严重缺失。
就目前来说, 餐饮行业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首先应该具备优质的餐饮人才团队,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餐饮行业中的工作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餐饮行业中的管理人才对于现代化餐饮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具体的掌握, 这样就会对餐饮行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对于餐饮行业而言, 存在高素质人才严重的缺失现象, 尤其是近些年来餐饮行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变得更加迫切。
2. 对于现代化餐饮行业的管理理念认识不足。
很多餐饮行业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现代化餐饮经营理念和专业知识, 因此对于餐饮行业背身的管理理念认识不足。随着餐饮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不但对餐饮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也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由于餐饮行业高素质人才缺失, 而相关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餐饮经营理念的不熟悉, 就会导致餐饮行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进而严重的影响了餐饮行业的发展。餐饮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对于餐饮行业的经营模式和餐饮专业知识没有全面的掌握, 这样就会严重的降低餐饮行业的服务性水平, 甚至会影响餐饮行业的形象, 进而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
二、提升餐饮行业人才素质的对策
1. 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
由于餐饮行业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这样就要求餐饮行业要不断的引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针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对具有专业性院校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引进。高等院校的高素质人员经过大学时期的专业学习, 这样就会对餐饮行业的专业知识具有相对较全面的掌握, 并且对于餐饮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高素质人才对于餐饮行业的运转模式和理念具有一定的见解, 这样高素质人才就能够在餐饮行业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餐饮行业要对于有关餐饮的专业性较强的院校进行高素质人才的招聘, 并且要和相关的高等院校进行有效的合作, 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进而能够为餐饮行业注入崭新的血液。对于餐饮行业的管理而言, 不但要符合餐饮自身发展的特点, 而且还要和时代的进步协调发展, 这样对于餐饮行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就相对比较严格, 而能够进行餐饮行业管理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餐饮行业经营理念和专业知识, 并且还要能够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因此, 餐饮行业管理人员属于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就要求餐饮行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招聘, 不断的调整餐饮行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人员,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加餐饮行业的竞争能力。
2. 不断的对餐饮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 对高素质人才的招聘是促进其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是餐饮行业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 使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进行管理经营的针对性培养, 可以有效的提升高素质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 进而为餐饮行业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我国餐饮行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同时也又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而餐饮行业的竞争实质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因此, 对餐饮行业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有效的餐饮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培养, 可以有效的提升餐饮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进而实现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条件下, 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因此对于餐饮业而言, 就具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 餐饮行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首先应该针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对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的引进,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餐饮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进而能够有效的推动餐饮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餐饮行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餐饮行业中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只有针对餐饮行业的发展特点, 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餐饮行业高素质人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餐饮行业,高素质人才,措施
参考文献
[1]朴羽.浅谈高校餐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J].经济视角, 2009, 10 (12) :58-59.
[2]徐斌.高素质人才从哪里来[J].中国食品, 2001, 14 (18) :97-98.
【我国玻璃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推荐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10-27
我国广告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06-18
浅析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2-2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6-28
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0-27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哪些困难?解决的途径在_哪里?07-06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08-29
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