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

2024-07-12

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精选8篇)

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 篇1

烟草专卖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

互联网涉烟案件是一种新型的卷烟销售模式和渠道,它的主要特点有:

1、更具有隐蔽性;

2、涉及范围更加广泛;

3、危害性巨大。针对该类涉烟案件的查处,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线索的收集:作为一个新型的销售网络—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我们难以监管的信息互动平台。对于一些卷烟违法交易信息更是我们无法获知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与公安网监部门的合作,通过他们专业的指导与技术支持,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同时,也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互联网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身对互联网信息的搜索和掌握,加强对互联网涉烟信息的掌握。

二、线索的分析及证据的采集: 由于网络涉烟案件涉及面广,牵扯的上下线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将众多的线索转化为有用的证据,这也是案件侦办的重点难题。除了我们办案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专业法律知识外,与公安部门的协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邀请到检查机关的提前介入,夯实证据,那对于案件后期的起诉是非常有利的。

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 篇2

1.1 案由

2014年3月6日, 接到群众举报, 长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到长泰县某大型超市进行检查, 发现其猪肉检疫合格证上标注数量为壹头, 实际在销售猪肉数量比检疫证上多出6根猪蹄, 4根大骨, 猪心、猪腰各多出一副, 其中有约1.5 kg左右猪肉已经腐败变质, 发出臭味;生产日期为2013年11月5日的冷冻羊肉约3.5 kg置于冷藏区销售, 已经腐败变质;另有9 kg牛肉未附检疫证明, 其中约4 kg牛肉已经腐败变质, 发出臭味。长泰县动物卫生监督对该超市涉嫌经营未经检疫肉类立案查处。

1.2 处罚结果

本案件涉及猪肉、羊肉、牛肉三种肉品, 其中猪肉附有一张检疫合格证但与实际销售数量不符, 冷冻羊肉有检疫合格标志但未附产品检疫合格证, 牛肉未附产品检疫合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禁止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 属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 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10%~50%罚款。责令该超市将涉案肉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承担相关费用, 并处人民币960元罚款。该企业没有异议, 在法定期限内缴纳罚款。

2 分析与讨论

2.1 检疫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 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 应当及时指派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 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实施现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应当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盖章, 并对检疫结论负责。本条规定,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需要对所有要进入管辖区域内的即将出售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检疫, 并出具动物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2.2 换证

《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后, 需要直接在当地分销的, 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换证, 换证不得收费。第二十七条规定,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 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 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申报检疫。本案件中涉案超市所出售的冷冻肉品在超市内部多次往返于冻库与销售台, 是否属于“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这种情况即使不是“贮藏后分销”, 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从冻库取出后回温, 可能病菌大量繁殖, 肉品可能变质腐烂, 再存回冻库当然要有一个重新申请检疫换取检疫合格证的过程。我们注意到, “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货主“可以”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申报检疫。那就是说, 不强制要求, 货主认为有必要时才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重新申报检疫, 这就涉及企业自检。同样道理, 一头猪出屠宰场时附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但是猪肉属于可切割出售类的产品, 同一头都可能切割成好几部分出售, 在货主有需求的情况下,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同一头猪出具多份《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这与100元可以1元1次分100次存入银行合法不合理的媒体报道同理, 也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服务性所在。

2.3 补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规定,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 具备补检条件的实施补检, 不具备补检条件的予以没收销毁。在实际工作中, 有很多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案件所涉肉产品不是因为不具备补检条件, 而是因为执法人员把握不清楚何为“补检条件”, 最终处理方法都是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何鉴定“符合条件”的肉产品可以再重检呢?根据《检疫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肉、脏器、脂、头、蹄、血液、筋等, 符合下列条件的 ( (1) 货主在5 d内提供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 (2) 经外观检查无病变、无腐败变质; (3) 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 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并依照《动物防疫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处罚;不符合下列条件的, 予以没收销毁, 并依照《动物防疫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在本辖区内的肉品, 一般只要“外观检查无病变、无腐败变质”即可实施补检。一般需要进实验室检测则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如淋巴结、脾脏、蹄部结痂部等, 本身出现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变, 尚存争议, 需要最终确定的。

3 结论

互联网涉烟案件查处的思考 篇3

我国药监部门现行的关于互联网药品销售或信息发布的规章主要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按照规定,网上发布药品信息必须持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网上销售药品,必须持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目前,上海市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有130家,而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单位只有1家。网上药店订购便捷、低成本运营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也吸引了一些不法销售商的进入。为加强对利用互联网进行药品(含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和药品交易服务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和违法发布药品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我局自2007年起,试行网上销售药品分级管理制度。从2007年1月至10月底,我部门查处涉嫌利用互联网违法售药的案件共58件。笔者将现有的58件案件查处过程为基础,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 建立快速协查机制,统一执法口径,争取“监管无界限”

查处网络售药案件的最大难点在于网络的虚拟性,正所谓“网络无国界”,但我们总结发现,网站服务器IP的注册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现有58件案件中,按照网站服务器IP注册地分类,在上海的共29件,占现有案件总数的50%,在北京的共9件,占现有案件总数的15.5%,广东省共5件(占8.6%),浙江省共4件(占6.9%),四省市案件数占总数的81%。其他省市共11件(占19%)。

鉴于网络案件的特殊性以及各省市都在研究探索网络监管的有效办法,笔者建议:与兄弟省市药监部门携手,如利用现有的长三角药监稽查协作机制,进行小范围的试点与集中整顿,建立快速协查机制,使网络案件能够移交快速、查处及时,同时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统一执法尺度,不让被查处的网站转移注册地后死灰复燃。

2 合理利用专业资源,寻找技术支撑

现有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还是举报,尤其是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合法资质的上海药房网的举报共23件,占总数的39.7%,其中查实4件,移交外省市10件。正因为具有合法的资质,所以上海药房网对于违法售药网站更加关注,举报的线索也比较详细、比较准确。作为监管部门,应鼓励合法企业积极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调查人员也应积极主动寻找线索,比如一些违法网站会在网页的友情链接中加入其他类似网站,如三八减肥网的友情链接中有一个三九减肥网,经查看网页内容,2家网站都存在违法销售处方药曲美的情况,可一并查处。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监管不但需要人力的支持,更需要技术的支撑。光靠个人或企业举报,能够查处的违法网站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寻找专业力量提供技术支撑,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比如建立专门的搜索引擎,以药品名为关键词,可明显提高发现违法网站的效率,为下一步的有效查处打下坚实基础。

3 简化查处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目前我局对查处此类案件的基本做法是:对违法销售OTC药品和销售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和植入类医疗器械除外),先发送《网络违法行为行政告诫书》,劝告其停止违法行为;逾期不改的再予以行政处罚。对违法销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或涉嫌销售假药的,将立即立案直接进入处罚程序,必要时移交并配合公安部门进行查处;同时,向媒体公布违法网站名单,并向市通讯管理局通报情况,建议由其将违法网站关闭。

以网站注册地在上海的29家网站为例,经过办案人员的现场检查,有21家网站未发现直接销售药品的证据,并承诺将尽快进行整改,其中大部分网站能配合调查,同时及时进行整改,但是按照现有流程,我们必须出具正式的《网络违法行为行政告诫书》,流转时间较长,往往违法网站已经关闭几周,我们才能正式送达文书,对此相对人很不理解,甚至拒绝签收文书。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简化执法程序,尤其在行政告诫书的出具上,最好在现场检查之前,就能准备部分告诫书,如果经过现场检查,相对人开设的网站没有直接销售药品,现场也未查见药品,执法人员可现场开具行政告诫书,告知相对人及时进行整改,避免过长时间的审批流程,这样可以降低执法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 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和知名网络交易平台的沟通合作

在查办网络案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作为药监执法人员,我们的执法权限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公安、工商、通讯管理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比如我局查办的“好药房网”,网站在网页上留下的地址、ICP备案号等都是虚假的,只有一个订购电话,反查实际经营地址已经超出我们的职责范围,最终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我们查实了该网站的实际经营地址,并一举捣毁该违法经营场所。经查,该网站仅2007年上半年涉案金额就高达80多万元。

另外,根据现有的监管流程,针对拒不整改的网站,我们坚决予以关闭,但是关闭网站属于通讯管理局的职责范围,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我们查处的违法网站在拒不整改的情况下,有严厉的惩罚措施,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利用互联网售药主要分为三类:自建网站、借助第三方购物平台以及个人博客,现有58件案件线索中,自建网站51家(占87.9%),借助第三方购物平台4家(占6.9%),个人博客1家(占1.7%),其他(提供链接)2家(占3.4%)。

在现阶段,涉嫌网上违法售药的主体主要还是自建网站和部分合法网站,对于自建网站的有效查处,笔者认为重点还是必须扩大线索来源,以便及时查处。同时,对于借助第三方购物平台的违法售药行为,我们也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作为网上购物的主流平台,如淘宝、易趣等,提供的商品不下6 000万件,其每日的点击率远远超过那些自建网站,违法售药可能造成的危害也要远远大于自建网站。虽然此类网站都设置了商品关键词屏蔽功能,但有些药品或医疗器械明显游离于网站的监控范围,比如隐形眼镜的护理液,按照国家规定是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但是在淘宝网上仅护理液就可以看到1 735条销售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同这些专业网络交易平台的沟通,将必要的关键词提供给网站管理人员,杜绝在主流的购物网站上的违法售药行为。

5 加强监管与宣传,正面引导消费者

58件案件中,经查看网页,共有7家网站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交易资格,但其中仍有3家网站涉嫌违规,包括上海药房网涉嫌销售处方药(已整改),康e福网和白求恩网只取得信息服务资格,也进行药品交易。因此,我们应双管齐下,在加大对于违法售药网站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于合法网站的监管,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为合法网站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让消费者选择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网站获取药品有关信息,选择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网站购买药品,不定时通过媒体公布违法网站名单,宣传并告知消费者去违法网站购药的危害性,齐抓共管,净化整个网上售药环境。

6 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范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药品交易服务是必须面对的课题。文中所述皆为笔者在我局“堵疏结合,重在查处”的工作机制指导下,查处利用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的一些尝试和体会,相信此项工作在全系统、各部门的共同推进下,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涉烟网络案件的侦查 篇4

现在假烟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河南。最大的假烟集散地是广州市。由于福建省打击制假力度加大,很多福建省生产假烟的犯罪嫌疑人转移到广东和河南等地生产假烟。而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假烟的人,大多数是河南人,集中在河南省夏邑县。也有一部分浙江人和各城市的本地人。全国的假烟基本是从这三个省向全国辐射,形成销售假烟的网络。

一、涉烟网络案件的相关概念 1.涉烟网络案件的概念

涉烟网络案件是指以非法经营为目的,违法犯罪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非法从事生产、买卖、运输、储存烟草专卖品犯罪活动,且有一定规模和网络化特征的犯罪案件。

2.涉烟网络案件的分类

涉烟网络案件可以分为国家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省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和市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

(1)国家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1.涉案金额。涉案金额不少于100万元,包括现场查获的实物,以及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与其他证据(书证、鉴定结论等)能相互印证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草专卖品的货值金额;2.窝点数量。非法生产、购进、储存、销售烟草专卖品涉及两个(含)以

上环节或者任一环节的经营场所不少于5个或者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车辆不少于3辆。3.人员数量。逮捕犯罪嫌疑人不少于3人。

(2)省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主要是拘留、劳动教养和刑事处罚5人以上;网络案件涉案总值10万元以上。

(3)市烟草专卖局网络案件标准:主要是拘留、劳教和刑事处罚3人以上;网络案件涉案总值5万元以上。

3.涉烟网络案件的督办

根据《关于对制售假烟重大案件实行督办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案情复杂,跨多省区、涉案金额巨大的制假、售假网络案件。凡符合上述条件的重大制售假烟案件,省级公安机关和烟草专卖局的打假工作部门可以向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打击制售假烟网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督办申请,内容应包括案件基本情况、已办理的情况、需要督办的事项、请求督办的理由等。

二、案源是查办案件的关键

众所周知,要破获一个案件,案件来源是查处案件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案件经营工作中,始终把案源当作第一要务。在案源的获取上,主要有三种方法。

1、分析历年案件

通过对历年来查办涉烟违法案件的分析,寻找发案特点及规律,梳理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在查办案件过程中,人为同一人,案件违法性质、手段十分相似,发案地与目的地相同,违法工具相同等。为此,对历年来查处的案件进行整理分析,尤其是将重大案件列为重点分析对象尤为必要。为了便于日后的案件分析,可采取建立涉烟违法案件档案登记册或建立案件信息查询数据库,将涉案人的姓名、地址、违法性质、涉案物品、违法工具、案件相关人等一些基本情况登记造册,通过数据比对、案情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2、加强培养线人力度

线人的培养是案件侦查机关获取案源的一个常用手法,而且此种方法也是最直接、最有效。但线人培养有一个难点,即培养线人难度大,追究其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线人担心安全问题,二是线人举报费不高,三是线人的监控能力不高。

对此,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争取线人。一是完善线人保护制度,可规定单线联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线人与培养人采取单线联系。只有培养人知悉线人的基本情况,在支付举报奖方面由培养人、案件经办人直接存入银行帐户,避免了与线人碰面泄密的风险。二是及时支付线人举报费,在文件或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线人多争取一些物质利益,在举报奖支付方面,对有重大贡献的线人,可适当采取了提前预付的方式,尽量获取线人的信任。三是提

人的技能,可通过提高培养人的技能来间接提高线人监控技巧,或者制定线人培养手册,提供给线人学习。

3、加强日常市场检查信息收集与分析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是获取案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收集的信息是否有效、分析的结论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案源的获取。为此,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1)通过邮政快递、航空快递和配货站查获假烟线索。注意发货地是广东、福建和河南的快件。查看包装的形状,判断是不是一条卷烟体积的整倍数。一般是50条的包装,也有25条、30条或者60条的包装。再根据卷烟的条数,和每条卷烟的重量,计算出每件快件的重量。和货运单上的重量一致的,基本判定是假烟。包装一般是纸箱,白皮纸箱,也有注明电器或者茶叶的。

(2)通过检查烟店查获假烟。记录货运单上的发货人和收货人的电话号码。跟踪接货人,争取查到犯罪嫌疑人的仓库和烟店。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通过技术部门监控在货运单上发现的手机号码。熟悉犯罪嫌疑人烟店内的所有经营人员。观察烟店附近的银行,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会几天内到银行给上线犯罪嫌疑人汇款。要跟踪犯罪嫌疑人,记住犯罪嫌疑人汇款的时间和柜员。如果犯罪嫌疑人给上线汇款,一般上线会将账户通过手机短信发到犯罪嫌疑人的手机上,犯罪嫌疑人汇款时,会看着手机短信填写汇款单。然后通过公安机关司法查询,获取上线的账户。通过到开户地银行调取账户的交易明细,能够获取从全国各地的汇款情况。从而形成涉烟网络。

探索涉烟网络案件办理难点 篇5

2007-11-05

随着卷烟市场“打假”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深入,卷烟市场的净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随着烟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违法烟贩为牟取非法利益,铤而走险,贩“假”售“假”,其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卷烟市场秩序的稳定,扰乱了卷烟市场经营秩序,危害了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特别是现在涉烟犯罪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反侦察能力也越来越强,制售假冒卷烟呈网络化、家庭化、集团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办理此类涉烟网络案件,从开始调查取证到成功收网抓捕,实施追刑打击的过程中,有不少的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较多。探索这些问题并总结工作经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我们进一步打击“经营”涉烟网络案件成功的关键。

一、当前存在的难点

一是发现难。涉烟犯罪具有预谋性、隐蔽性和作案时间长的特点,一时较难被发现。且大多数案件的查处带有滞后性,往往在事情败露时作案人行为有的时间已不短,且一般是在偶然查处或在被举报时,犯罪行为才被发现。这种“时过境迁”现象,对收集犯罪证据和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则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当场查处难。一些违法烟贩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抗打击能力,并由直接押运转为人货分离、单兵作案转向网络经营等形式多种多样,手段极为狡猾、行动极为隐蔽,他们经常在人少的地方或夜晚进行非法交易,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现场抓获不太容易。

三是作证难。一类是怕被打击报复。有的证人基于作证后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打击报复而不愿作证。二类是存有利害关系。有的证人与烟贩之间是亲戚关系,拒绝作证并有意庇护;有的是好友或经济上来往密切等利害关系,不仅不作证,反而还为当事人开脱;甚至与烟贩串通作案,因利益的关系而不愿作证。三类是有的证人与烟贩关系虽一般,但为避免招惹麻烦和“事不关己”的想法,拒不作证。四类是证人被串通。违法烟贩采取对证人拉拢、收买、施压、许诺或利用其亲好关系干扰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证人在多种压力下不愿作证。上述四类情况无疑增加了取证的工作难度。

四是认定事实难。在办理一些涉烟案件中,有的涉案事实只能根据犯罪嫌疑人交待及相关证据去推定,在有的地区想一次性查处够追诉标准的案件不多;有的犯罪嫌疑人在贩烟时采取多批次,少数量的方式进行,每次贩烟的案值均不超过法律追诉的标准,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五是证据收集难。很多案件由于现场查获的非法烟少,导致很多事实无法查清;有的案件是受理案件后才收集相关证据,造成证据不全。加之许多烟贩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行单兵作战,人证少,更无账册、发票、单据、记录等,想收集充分的证据再对其进行处理也比较困难。

六是抓捕犯罪嫌疑人难。涉烟犯罪案件由于涉及地域广、人员多、信息面宽、社会背景复杂,以及社会上有些人对涉烟案件认识不足,往往会对抓获犯罪嫌疑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对取证时间跨度长、办案环节多和有案外干扰的案件,难免会出现走露风声的现象,以至于证据完全到位后再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难度加大。

二、应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办案思想,强化经营案件意识。

针对涉烟犯罪活动非法贩运网络化、追求利益最大化、人际和社会环境复杂化的特征,要创新查办案件观念和思路,突破就个案办个案的观念,树立全方位、大格局思想,进一步探素和实现经营案件的新模式。

夯实好三个基础:

一是打牢思想基础。在新形式下,必须把案件经营作为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净化卷烟市场的决定性手段,作为专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这种思想的关键在于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急功近利思想,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克服和抛弃各自为战、单打单干的思想;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到整体联动,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确保对不法烟贩一网打尽。

二是牢固组织基础。必须实行经营案件办理负责制,要按照懂法律、讲原则、业务精、素质高的条件,努力打造一支务实、高效、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烟草执法队伍,要规定专卖管理人员相应的责权,把法定的权利进行分解、量化、细化,明确执法范围、权限、程度、标准和责任,制定配套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切实履行烟草专卖管理职能。

三是夯实制度基础。除了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和国家局制定的一系列执法办案规定外,还要建立信息举报、保密、资料保管、案例分析、经费使用、督办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对经营案件的全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

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建立信息举报、信息收集环节。经营案件的前提之一是收集信息,信息的多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经营案件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从现有案件中挖掘新线索。⑵、以专卖管理员、客户经理、电话访销员和配送员等“四员”为信息点,从日常工作过程中收集信息。⑶、树立全员大专卖意识,组建线人举报网。⑷、从销售量大小的变化分析市场中是否有违法卷烟暗流的存在,并从中查找案件线索。⑸、设立举报中心,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报纸、电视、公路沿线墙体宣传等)向社会公布卷烟打假举报受理电话和卷烟打假成果,拓展社会层面的信息收集能力,营造良好的烟草专卖执法氛围;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打假成果,也能对部分违法烟贩起到一定的的震慑效果。

收集举报信息的渠道还有很多,对通过举报及市场检查等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我们要加以甄别、分析、筛选,确定有价值的信息,进而秘密调查取证,布控守候,有组织的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实施,不断提高的信息“含金量”,最终锁定有价值的目标,对违法涉烟犯罪行为进行有效地、最严厉的打击。

二是择机出击环节。通过信息收集,摸清不法烟贩活动规律、进货渠道、销售网络、存货地点,把握时机,择机出击,适时收网。所谓时机成熟就是能够把违法烟贩一网打尽、人赃俱获,以扩大战果。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有的案件在核实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放纵,按照不同案件的情况,张弛有度,不能收网的还要等待时机,该放线的还要在绝对控制下“欲擒故纵”,对有些案件还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的加以取证,按计划、分步骤、有组织的进行实施,务求做到打则必尽,以切实铲除售假网络。

三是案后监督环节。经营案件查破后或移送司法机关后要及时将案情上报相关监督部门,同时要密切关注案件办理的进度,随时主动配合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案件遇到阻力时要及时提请上级主管理部门协调督办;在案件移送办理方面我们首先必须要掌握刑事案件的起诉标准,其次要掌握公、检、法机关办案的几个关键时限(拘留期限、批准逮捕期限、上诉期限、审理判决期限等);只有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诉讼程序,才能把握办案标准,掌握办案进度,实行有效监督,提高办案效率。

(二)、解决办案难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多年实践证明,无论是部署打击涉烟犯罪工作还是侦办具体涉烟案件,没有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都难以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我们对有关打击涉烟犯罪重要工作部署、重大行动和大要案件的侦办工作,以及在执法办案工作中遇到的重要困难和突出问题,都要及时、主动地向当地政府请示报告,必要时要请政府领导同志出面协调,解决困难,为打击涉烟犯罪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实践证明,政府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打击涉烟犯罪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专卖管理工作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打击涉烟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建立防范、打击涉烟犯罪的预警机制和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以信息情报为主导,以案件侦破为核心,专群结合的打击体系,全面提升防范和打击的整体水平。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研究并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

——对证人作证难的问题。除了说服教育,还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法、晓之以利害、晓之以情理,消除证人的畏惧心理、少事思想,找准证人心理因素,打消其顾虑,打消证人的包庇念头;

——对认定事实难和取证难的问题。要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办案的一面,如湖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厅、烟草等机关,要求各部门在办理涉烟案件过程中,对于“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案件,应予认定,并要求司法机关及时审理,防止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久拖不决。我们要主动配合司法机关做好协调和解释工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并按照“两个基本”的原则审理涉烟案件。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地向地方政府和有监督权的机关汇报案件进展情况,必要时可以提请政府或有监督权的机关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充分利用好照相机、摄像机等办案工具,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完善好相关证据,为对涉烟犯罪嫌疑人的追刑打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建全办案机制,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

必须制定规范、严密的规章制度,从案件分工,案件受理、办案程序、赃物管理到各级管理人员,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防止违法违纪问题发生。认真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不断增强经专卖管理人员法治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时效意识,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竞争激励机制,围绕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经常性地开展破案竞赛,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破获重大案件的有功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并及时报功请奖,充分调动专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办理经营案件方面,办案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包括政治、业务、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既要勇敢、又要讲究策略,同时还要具有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排除阻力和干扰的能力,杜绝办案中的利益驱动,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建立符合实际,紧密高效的协作机制。

首先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形成打击整治合力;只有积极、主动、真诚,才能得到政府部门及司法机关的支持,也才能最终为烟草执法工作的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次是专卖管理人员要加强与辖区送货员、客户经理等人的联系,通过采取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置联络员等方式,互通情况信息,交流管理经验,变松散型为紧密型协作。

我们查处案件的具体做法 篇6

2006年以来,我们在上级纪委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定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反腐倡廉,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共立案查处了133 件案件,党纪处分 82 人;政纪处分43人。查处案件工作在全市一直处于较领先位置,为净化故城县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查处案件的具体做法简要回顾如下:

一、实行领导包案

对一些涉及科级干部的案件或较重大及典型的案件均由主管案件的副书记或常委牵头挂帅,直临办案第一线,或者亲自动手查帐、谈话、调查取证,有效地提高了办案速度与办案质量。

二、加强政策攻心,充分做好思想工作

在案件调查中,要有耐心和细心,树立信心,坚持就是胜利。搞好外围取证,掌握切实充分证据后,与当事人见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另外根据当事人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借用他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做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不无道理的。

三、对办案责任实行跟踪督办

1、我们对办案实施办案责任人制度,对调查取证、程序操作,时限要求,办案纪律,人员调配等各方面实施全面督办并定期通报,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充分调动办案人员的积极性。

2、对重点案件重点督办,对上级要结果及领导批办案件的调查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通过督办卡明确责任,在跟踪管理、跟踪督办的过程中,及时地向领导报告和反馈查处进度和结果,使领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指挥办案工作。

四、加强协调、促进办案 一是加强横向协调与合作。即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纪委牵头的公、检、法、审计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案件协调汇报会,互转案件,研究案情,收集案件线索,另外对涉及专业性、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案件以及比较重大或复杂的案件,适时协调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联合办案组,力克难案,如涉及宅基问题邀请土地部门参加,涉及树木问题邀请林业部门参加,涉及人员外出或涉案人员不配合工作的以及涉案人员已涉嫌违法犯罪的邀请公安部门或检察院参与等。组成联合办案组方式,使各部门充分利用各自职能,达到优势互补,克难克艰,办好案件。如我们办理县棉麻系统拖欠发行贷款案时,吸收了公安、检察院的人员参加,办理建国镇土管所所长违纪并涉嫌经济违法案件时及时移送检察院,有效地提高了办案速度与办案质量。利用各职能部门国家赋予的职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单靠纪检监察部门不能克服地办案难题。二是上下协调。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各乡镇纪委书记案件检查工作调度汇报会,主管书记常委及分包乡镇的室主任参加,通报各单位办案情况帮助研究案情,攻克难关。对有些乡镇遇到的比较特殊的或较复杂的案件,县纪委派人现场指导,协助办案,遇到乡镇纪委需要同检察院、公安局、审计局等县直有关单位调阅材料,或需要这些单位协调配合时,县纪委及时帮助联系协调解决。如坊庄乡纪委查处的大梧茂村支部书记违纪案件时县纪委派人现场指导办案,解决了办案难题。三是搞好内部协调。在县纪委内部实行了全员办案责任制,按照任务性质分解办案责任。对信访室收到的信访案件由主管书记按分管区域或科室性质分配指定科室办理。综合性执法科室如纠风室、党风室、执法室、综合室等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由主管书记指定移交办案室办理,或抽调办案室人员配合相关室办理,其他科室 在办案中遇到技术性难题时及时抽调案件室人员配合办案,有效地提高了办案速度与办案质量。总之在办案工作中,全体动员,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完善措施,限期办结,收到良好效果。

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调查取证难。目前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有所提高,首先当事人在不同程度上有反调查反侦察的能力,而且做案工具和手段优于办案人员,有些当事人或证人或者躲避不与办案人员见面,或者见面后举功不谈过,或者一问三不知,特别是重要环节更糊涂有加,使办案人员拿他没办法。更有难以对付的对象在证据面前不低头不认错,特别不是检查(监察)对象的证人拒不出证,或不接受调查询问,造成对违纪分子定性难。

2、办案手段滞后。我们现在依然是靠口问手写调查取证,照相、摄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至今仍然不是随手可取。交通工具缺乏,有时错过了有利的取证时机。

查处腐败案件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篇7

这样的处理结果怎么能让舆论和群众接受?

在当初逯军事件发生之后,随着调查的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在逯军的背后实际上站着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除了房地产开发商天荣置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些重权在握的当地政府官员。事情暴露之后,群众都在关注事件的进展。当地政府出于舆论的压力,随后成立了由市监察局、土地局、规划局、公安局、建委、房管局等组成的专案组,对该事件进行联合调查,并将查处结果由市监察局统一向外公布。然而,几十天过去之后,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这简直就是在糊弄舆论和群众!人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政府官员开绿灯,如果没有权力和金钱的联姻,如果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哪个开发商敢随随便便能把经济适用房改成高级别墅?而且,就算政府官员没有参与,那么,一座座豪华别墅拔地而起,从挖地基到施工那么长的时间里,当地群众屡次上访,相关管理部门都在干些什么?难道就毫不知情?为什么不闻不问,为什么不及时制止并给予处理,何至于等到记者上门舆论汹汹这才匆匆忙忙拿出这么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理?!难怪群众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和不理解!有舆论认为,这就是拿一个开发商做替罪羊。罚款77万元,不过是开发商非法获利的九牛一毛,但罚款之后,却把违法的事情变的合法,开发商成了最后的大赢家。政府官员一个不处理,开发商又获得了好处,这真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大好事。这不是拿国家的法律法规开玩笑又是什么?!

与此案相似的另一案件,是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上海市一栋在建的13层大厦的轰然倒塌。众目睽睽之下的大楼整体倒塌,在中国实属罕见。事件发生后,人们从开发公司股东名单里赫然发现了一大堆政府官员的名字,并且都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一位知情人说的非常明白,这个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公司。

于是舆论再次哗然。上海市有关部门立即出面做了表态,对于这起事件,不管牵涉到什么人,不管他有什么背景,绝不姑息迁就,一定严肃处理。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除了开发商所作的赔偿方案一直得不到购房户的接受,双方仍在紧张地谈判之外,对于牵涉到的政府官员的处分则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结果。

尽管地点不同,但几乎却在相同时间演绎出同一版本的故事,这实在令人深思。两起案件表现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官商勾结,连成一个整体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毋庸讳言,官商勾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毒瘤。对于官商勾结形成的腐败案件,党和政府理所应当严肃查处,坚决铲除。但事实上,在查处这些案件时,一些部门却是姑息迁就,投鼠忌器,心慈手软,遮遮掩掩,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对此,群众早就有了看法,也早已失去信心。上海楼房倒塌事件刚一发生,一位购房户代表就说,你们不要指望舆论的监督就能起作用,也不要指望政府部门,都是喊一阵就过去了,最后还得靠咱们自己解决问题。可见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群众中已经下降到了何种程度。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如果一个政府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将是一个怎样严重的后果,这是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能够想得到的。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几点体会 篇8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疾。多数商业贿赂行为,行贿和受贿双方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双方从中获得了各自所需的利益,行贿者和受贿者所用的财物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侵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现就我局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专项行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具体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在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该条没有明确回扣和一般商业贿赂行为以及折扣、佣金、附赠行为的特征和性质,且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96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不高,不能满足执法和诉讼的需求,还有就是规定商业贿赂的主体过窄,致使查处非国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员的受贿行为存在法律盲区。另外我国现行法律中将账外暗中和明示入账作为回扣和折扣的本质区别并不恰当。竞争者并不一定都是单位,在实践中很多个体户和承包户都没有自己的账户,也就没有入不入账的区别,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建帐,而他们不建帐又不归工商机关管,法律很难确定其行为究竟是属于折扣还是回扣。所以,仅把账外暗中与否作为判断折扣和回扣的主要根据而无其他实质标准,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许多表面上取得合法形式的所谓“折扣”又往往会产生与回扣同样的后果,对社会的公平竞争秩序造成妨碍。

(二)取证难,查证难。主要是受执法手段和权限的制约,及一些潜规则的影响,导致直接取证难。例如,我队调查某超市收受三鹿奶业代理商堆头费、进场费、上架费的案件时,在三鹿代理商取超市所要费用的收据或发票时,代理商非常不情愿提供,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对超市处理不了,造成的后果就是超市不会再销售他的产品,最后是细致的做工作才取得证据,拿着证据到超市检查其帐目时,超市以经理不在或是会计不在为由不提供帐目,而办案人员又不能采取任何的强制手段,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有劲使不上致使案子一拖再拖,从而给对方提供再作一套帐或者活动的机会。又如,检查某小学强制给学生上保险非法收受保险公司给予的“保险代办费”的行为时遇到的问题也是取证难,如果要体现出“强制”的字样就得从学生或是家长入手,而学生或是家长考虑还得在学校学习等原因不予提供,造成取不到证据从而没法去学校查证,而保险公司现在又是网上报帐制,要想看帐就得到市公司,另外我们没有其他的强制措施只能是表面的了解一下而已。还有就是一些行业已形成“潜规则”,查处的一些案件中的药商向医院推销药品都是采取“两笔扣”方式:“明扣”给医院的小金库,“暗扣”给药房的工作人员或是主治医师。经查,目前这种手段已成为医药购销领域的“行规”,“圈内人士”都直接按“程序”办理,操作更加隐蔽。类似的领域还有存款信贷、工程发包、车辆保险等,这些行业“潜规则”已经根深蒂固,给取证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

(三)执法主体交错,各自为政,形不成执法的合力。按照法律法规,对于商业贿赂案件,除工商局外,检察院、公安局、法院、海关缉私局、税务局、纪委和审计等部门也都有调查取证乃至立案查处的权力,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执法不力、打击不力的后果发生。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执法主体交错导致各个机关各自为战,各自执行各自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都在自己的那个框框内执法决不跃雷池一步,是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直接原因。要知道打击商业贿赂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这就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有机配合,形成一个执法的合力。向上面提到的超市不配合问题,如果公安机关介入控制住财会人员或是搜查相关的帐目的话就不会有后事发生。为什么公安机关只是简单的配合呢?就是因为这个案件不够它们立案的标准,所以它们只是象对待普通防碍执法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件那样来处理,这样就伤及不到当事人的筋骨,也就没能形成一个合力的拳头。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规范商业贿赂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的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涉及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条款,但规定比较分散,对一些重要环节的界定不够完善和明确。对此,一要明确商业贿赂的主体和客体,对不同行业、领域内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统一的判定依据,让办案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也就是给各个执法机关制定出相应的条例或办法;二要明确查办商业贿赂案件的主管机关,建议将检察机关确定为主管机关,由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协助配合,形成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合力。象上面查处超市收受“堆头费”的案件,如果公安的经侦部门带着搜查证依法对该超市的财务科进行搜查的话,当时就能拿到第一手的证据,就能够给案件一个准确的定性。学校收受“保险代理费”案件,如果纪检部门、检查机关与工商共同办案的话就可以轻松地取到证据,因为检查机关有司法强制措施,他们可以对学校相关的财务和人员予以控制,而我们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检查,这样采取“双管齐下两头堵”的办法就解决了没法取证的难题。

第二,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财务制度。对当前普遍存在“吃回扣”不良风气的领域和行业,出台行业规范,健全财务制度,从源头上加大打击力度。

第三,多种渠道治理商业贿赂,形成打击合力。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多方面的,因此也应该从多种渠道入手,形成打击的合力。一是检察机关应当大力查办职务犯罪。在惩治受贿人的同时,不能放松对行贿人的打击。二是平等的市场竞争者可以对不正当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出台明确规定,鼓励平等经营者通过法

律途径对商业贿赂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

上一篇:热的传递教案设计下一篇:天辰化水新员工入职培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