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2024-08-28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共10篇)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尊敬的部领导,各位同事:

根据部机关开展组工干部读书会活动安排,我在这里将自己近期的读书学习心得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两个方面的坏习惯时常困扰着我:一个是遇到问题时,习惯用老经验、老方法去解决,主动思考不够,危机感不强,属于思想懒惰,我概括为:知难行易;另一个是完成工作任务时,目标、方法和途径很明确,但实际工作动力不足,节奏缓慢,属于行动懒惰,我概括为:知易行难。这对坏习惯,在很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却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为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近期我先后读了两本书,并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学唧唧,不做思想的矮人

第一本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只有几十页纸,我是一口气读完的,里面的故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书中有四个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四个共同生活在一个迷宫里,以奶酪作为生活追求的目标。有一天,他们发现习惯了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奶酪突然不见了!面对变化,每个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嗅嗅、匆匆马上投入到寻找奶酪的征程,并且很快找到了丰富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唧唧下定决心,加入到寻找新奶酪的行动当中,最终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原地怨天尤人,终无所获。

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迷宫”代表了我们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而“奶酪”则代表着我们努力奋斗、矢志追求的人生目标。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外在的变化是一种必然,平时要勤于思考,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并在变化来临时从容应对。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多种岗位的工作经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刻充满工作激情,保持危机意识,有着灵敏的嗅觉和积极的行动,并像“唧唧”一样正确对待外界的客观变化,不断进行心理调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心态与外界变化调整到同频共振上来,简单地说就是“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自己”,以最好的心境去工作和生活。

仔细想来,我自己以前也曾扮演过“哼哼”的角色,喜欢在安定的环境中有条不紊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躺在自己的那块奶酪上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缺少主动思考、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动力。《谁动了我的奶酪》恰如一部思想上的永动机,时刻提醒我思维观念要始终保持动态变化,更要坦然面对和接受各种变化的挑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不仅要对本职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同时,更要对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的细微变化做到未雨绸缪,超前思考、主动思考、提前预判,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从而将工作做得更加全面、到位。学唧唧,不做思想的矮人

二、学罗文,做行动的巨人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知难行易的困惑,而我向大家汇报的另一本书,则对指导我如何解决知易行难有一定的启发。这本书就是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写的《致加西亚的信》。

故事发生在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属地而发动的历史上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因形势所迫急需和古巴起义军头领加西亚将军联系,然而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在深山的什么地方,没有任何与之联系的有效途径。有人推荐陆军中尉----罗文去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罗文领了任务一句话也没说,甚至没有问:有什么装备?有什么人配合我完成任务?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感到书中揭示的道理很简单,解决知易行难这一困扰的答案就在这里:那就是心无旁骛地去执行命令。不要为找太多借口和假设太多困难,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私心杂念地做好就行,这就是高效的工作方法。

知易行难,难的就是缺少了罗文那种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执行力就是生产力。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做为党员群体中的个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坚定地去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每名组工干部都要围绕中心工作,树立大局意识,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以努力践行岗位职责的干劲,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拼劲,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争当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要学罗文,做行动的巨人

不做思想的矮人、要做行动的巨人----这就是本人前一阶段读书的粗浅体会,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阅历和领悟所限,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2

据一项针对党政干部阅读习惯的调查显示,尽管党政干部普遍有较强烈的读书需求,但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正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忙,应当在情理之中;应酬多,有时也身不由己。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繁杂的日常公务外,还有很多时间是忙在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用在了可以免掉的“请吃”、“吃请”上。因为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而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工作忙、应酬多,不能成为没有时间读书学习的借口。是否愿意读书学习,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而是重视与否的问题。只要重视了,就会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即使拿不出整块的时间,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学习犹如储蓄,日积月累,渐见其多;学习好似春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学有所成。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对各级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不读书学习或不善于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观念就会落后,能力就会退化,就会无所创新、停滞不前,就会蹉跎岁月、耽误自己,就会贻误发展、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固然比过去更多了,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下降。在所有的媒介和读物中,书籍依旧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若就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深度和阅读的主动性来衡量,书籍依然不失为最佳的选择,无论是上网、看报,还是听广播、看电视,都不能取代读书学习的功用。

读书学习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是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必备能力,是增

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那种认为不读书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的想法,那种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去读书学习的做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都是十分错误的,也都是十分有害的。应当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良好习惯,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生路上的助推器。如此,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事业发展,更有利于工作作风的转变。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3

为扎实开展好干部职工读书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对干部职工的新要求,团有关文件精神,我厂结合实际,决定在干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形成崇尚学习、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风气,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牢固确立党员干部持之以恒、与时俱进、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培养系统学习型的风气,塑造人才型的干部职工素质,进一步增强我厂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新的工作优势,不断推进加工厂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主旨

本次读书活动,旨在增强我厂干部职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作风,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

三、活动范围

我厂所有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四、活动方式

本次读书活动主要通过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助推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一)推荐一批个人阅读好书。我厂干部职工要阅读团工会推荐的好书,并鼓励和支持我厂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好书范畴包括历史时政、思想道德、方针政策、业务技能、干部作风、党风廉政等方面内容。如:《文化与人生》、《做最好的干部》、《幸福就这么简单》

《激励和批评艺术/创新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丛书》、《做最好的党员》等好书。

(二)制定一份个人读书计划。我厂干部职工要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制定一份个人读书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三)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体会。要做到领导干部读6本书,职工群众读3本书。我厂领导干部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阅读,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撰写读书心得或读书笔记,字数为3000字左右。心得体会要体现自己对读书活动的认识,体现阅读书目内容和阅读成果收获。

(四)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通过心得交流会、心得专栏展示、读书心得演讲等有效形式,推动读书活动有声有色地深入开展。

五、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

印发读书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召开我厂干部职工读书活动动员大会,迅速在全厂掀起读书学习活动热潮。并把读书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

(二)读书活动

确定每月16日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每人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4小时。全体干部职工根据活动的要求,制定个人读书学习计划,在统一推荐的书目中各选一本或数本,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他书籍认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领导干部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阅读,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字数为3000字左右,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学习效果。

(三)总结提高

要对读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认真提炼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干部要进行个人学习总结。

六、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马新华詹武副组长:荆峰

成员:马林 李保民 封建华 万宾 钟志刚

要把读书学习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做好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制定好读书活动的具体方案。组织干部职工人人制定读书计划,精心研读必读和自选书目,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体会。要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伴的良好意识,努力形成以学为荣、读书高尚、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读书活动。

2、营造良好氛围。我厂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安排好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读书活动,将读书活动与提高思想、文化、业务素质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工作,使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在我厂蔚然成风。

年轻干部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在读书活动中,我对一本名为“舍得放下,就是智慧”的书籍进行了深入思考。体会到三点内涵:

一、“放下”是种胸襟

“放下”就是放弃。人生中有许多追求,千差万别,但它都是通向人生目标和价值过程中的美丽实践。放弃某些追求,是痛苦的抉择,是毅力的考验,是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如在从政目的上,着眼一己之私,而没有为民造福的胸襟,不是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而是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心目中狭小圈子里的人开心;在从政行为上,热衷表面文章,没有求真务实的胸襟,图虚名、争利益,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机;在自身要求上,标榜以身作则,却无清正廉洁的胸襟,事事异人,处处摆显,攀比心态严重,离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形象越来越远;在对待同志上,表面一团和气,无与人为善的胸襟,常常暗怀不满,睚眦必报,没有互助的念头,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等等。这种胸襟不宽严重的官场心理疾病会害人害己,必须坚决地摒弃。如果对“放下”思不透、想不通,不经过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彻底改造和洗礼,放下只能是一句空话,胸襟永远不能宽广。

二、“放下”必须舍得

权力会给某些人带来金钱、物质、美色甚至更大的权力的自我满足和享受,要放下这些就必须舍得。所谓“舍得”,只有“舍”了这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为官的选择;一边是真金白银,一边是清白平淡,取舍就在一念之间,因而,舍得是要有深厚的思想功底和综合的政治素养。党的宗旨早就指明了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实践共产主义的漫长过程中,许多同志出现了偏差,着眼于了眼前利益,追求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舍弃了集体和国家利益,舍弃了人民的利益,最终得到的是无尽的骂名和人生的不自由,乃至是生命终点。如成克杰、陈良宇等等党内的腐败分子和我们身边一些活生生的反面典型。其实生活的过程中不乏正反两方面的启示,正是常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去与党纪国法和道德抗衡。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待遇,已足够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可让我们安心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还有什么让我们不舍得放弃对更多财富和权力的追求呢。欲望不加以控制就会无止境地蔓延,它只能让你走进深渊。

三、“放下”要有选择

“放下”也不是把所有的都放弃。对一个共产党干部来说,它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放下什么都不做,四大皆空,看破红尘,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是一个不合格干部,党和人民都不需要这类干部。党的干部应该是勤政、廉政的。勤政是指“干活”,廉政是指“干净”,对领导干部来说,勤廉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不该放弃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事业服务。现在也有一些干部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偏差和错误,是缺乏取舍的智慧。“七品芝麻官”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阐明了无功便是过的道理。因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明智的放弃,更要有执著的追求,懂得何事该放弃,何事又不该放弃,真正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博问思辨行——领导干部如何读书一是“博”读,即博学之。古人有由博反约之说,博就是广博,约就是专精。其意思就是带着某种问题去博览群书,从群书中寻找启发和论据,以进行专精研究。博览群书首先应当是学习基础知识。新加坡有家书店,提倡读书的好处,在墙上这样写道:“书是书,输是输;有书不会输,输的不会是书;输了要认输,不要怪书;看书不会输,不看书就会输;怕输的人看见人家看书他也看书,看书的人喜欢别人看书;无书不怕输也会输;无书又怕输肯定输了又输。”这个很辩证,讲了读书与输赢的关系。现在党中央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领导干部作为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更要带头多读书。学习要善于统筹时间,利用好“边角余料”,就能积少成多。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妥善解决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身世界观改造的实际。鲁迅在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时说:“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他又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他说读书的方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事件,二是要学会当评论员,当书的奴隶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又是另一种方法,他曾经坦言,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他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邓朴方说,邓小平读书从来不在书上写字,也没有记日记的习惯,都是熟记在心,融会贯通。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和方法,要善于学习、总结和借鉴,力求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

二是“问”读,即审问之。古代王充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更重要的是问,只有会提问题,才会做学问。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茅以升有个独特的教学方法,每堂课的前10分钟,指定一个学生就上次学习提出一个疑难问题,如果你提不出来,就要下一个学生提,然后你来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好,甚至连老师当场也不能回答,那么就给这个学生满分。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业大进。教育学家陶行知观摩以后,大感兴趣,认为是“教学上的革命”。朱熹曾经描述人们的认识过程是,“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就是带着问题去读,能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求知当“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希钦斯指出:“检验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就是看看他对自己无知的程度心中有没有数。”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无所知,是高明的,不知道自己无所知又表现得好像知道,这就是缺点。要了解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三是“思”读,即慎思之。由感观得来的知识,必须经过大脑思索、逻辑推理,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也是强调认识过程第二阶段的重要性。如何思考推理呢?孔子的“举一反三”和“一以贯之”,既包含了归纳和演绎,又包含了类比和联想,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方法。能不能掌握这个方法,是学问能不能长进的关键。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阅历丰富,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当然,思考的基础是阅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我觉得一个干部要注重并善于总结。一个领域的工作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理论和实务是什么,需要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教训,需要总结;一件事情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如何,需要总结;对一个问题的处理,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对头,需要总结。四是“辨”读,即明辨之。经过慎思得出的认识还要经过明辨而检验。我们讲明辨,就是要按一定的科学原理、历史事实、技术手段、价值取向,对获得的认识进行“两由两去”的加工,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认识更加接近真理。古代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旧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体现了认识论的观点。

我们认识事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象阶段,是经验性、技术性的阶段,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认识上升到第二阶段,也就是把握对现象的本质阶段,从而对山和水的认识有了不同的飞跃,从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个阶段,通过对感性认识的理性处理,去掉了歪曲本质的现象,留下了反映本质的现象,认识更深刻、更宽广,此时便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读书也要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境界,进入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境界,最后领悟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发扬挤劲、钻劲和韧劲,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五是“行”读,即笃行之。读书就要讲笃行。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机关干部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做最好的干部》是一本值得认真去阅读、去思考、去体会的好书。读这本书,我获得了如何当一名好干部和如何判断好干部的知识;也看到了新形势下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合上书静静思考,更是体会到了这是一本人生哲学之书,不单对干部,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

干部之书

好干部人人称颂,好干部春风化雨。做一名好干部,是每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应该追求的目标,做一名最好的干部,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做最好的干部》这本书用最平实的语言、最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当最好的干部”最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分为炼境界、炼思维、炼能力、炼作风、炼方法五个部分,全方位、立体化阐明了当一名最好的干部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名干部应该读一读的“课本”。其中,很多经典的案例,如李嘉诚思考问题全面性的例子、普通农民工徐万年创新的故事、宝鸡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谭茂生的管理事迹,以及万科、海尔、联想、索尼、青岛啤酒等这样的国内外著名大企业的管理经验,都让人深受启发,值得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学习贯彻,举一反三。

除此之外,很多例子对我们以前的固有观念进行了一次革新,如“开拓创新”这一部分,大企业可以创新,领导干部可以创新,普通员工也可以创新,干部要创造适宜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一般人会认为,

普通员工的工作重复性强,大多是按命令执行,如何去创新?这本书告诉读者,普通的岗位也能创新,要鼓励员工从苦干型转型为巧干型,从汗水型转型为智慧型。书中举出了普通农民工徐万年创新的故事,非常有说服力、有启发性。

除了理念的阐述、案例的分析,本书还提供了方法论。如,干部识别人才的方法,本书概括为赛马法、按图索骥法、海豚式训练法。这些方法论层面的知识为干部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操作路径。

既是知识,又充满了思想的革新,还提供方法论,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干部之书”。

时代之书

近些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震荡,自然灾害、各类疫情也频发。当今社会是个系统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较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特别应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如果对风险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警,在风险面前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就会给我国科学发展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近些年,国际政治局势比较复杂,我国、台独、势力兴风作浪,一些群体性事件常有出现,农民工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等社会问题也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些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提前预防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妥善处理问题,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发展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近些年,随着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宽度、互动度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一方面是社会透明度提高,同时,过度的自由也会导致流言、错误信息或不健康思想的传播,影响正常的舆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民意民情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做到了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主动接受媒体监督。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好干部的要求会更新更高。当今中国,党中央要求我国领导干部队伍深入学习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并对干部队伍提出了“六个能力”的新要求,《做最好的干部》一书对这六个要求作了阐述。可以说,这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和先进性的“时代之书”。

人生之书

“有多高的思想境界,就有多广的人生。”这是《做最好的干部》在第一单元“炼境界”中特别打动我的一句话。这部分讲述了时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的温家宝同志关于“帐篷”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先是给帐篷,后来又不给帐篷。如果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可能有人会觉得领导出尔反尔,但是,本书的作者剖析了事情的本质,令读者看到了更高层面的“境界”——当年温家宝同志的“给”,是因为尽职本职工作,要把工作完成;“不给”是因为当时仓库里只有一顶棉帐篷,而且拍摄中要把这顶帐篷烧掉,“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有什么两样呢?那笔钱,比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还多„„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我们中国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一定要物尽其用„„”所以,“给”

和“不给”,只是事物的表象,其本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温家宝同志“干任何事情,首先将责任摆到最重要的位置”,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就是最好的干部的思想境界!

能力重要,精神境界更重要,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诚然,干部需要修炼心胸和思想,而每一个普通人又何尝不需要呢?诚然,能力非常重要,有能力的人,往往能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但是,世界充满了辩证法,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做成”就是对的,有能力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彷徨,这种时候,就需要精神境界,即能把事情看到何种高度、哪个层面。精神境界高了,也许很多矛盾也就自动化解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6

教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高碑店市教育局和辛立庄镇总校关于干部教师读书活动的有关要求,我校积极开展干部教师读书活动,努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养,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在师生中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提升教师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实现教师理念素养、师德修养与学科技能的综合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在干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2、通过读书活动,增强教师职业情感与道德,提升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通过读书活动,提高干部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干部教师

四、读书篇目:

1《致青年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吴非】 ○

2《第56号教室的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陈勇】 ○

五、活动时间:

2012年12月——2013年8月

六、活动措施:

1、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保证教师读书活动的实际效果,成立教师读书领导小组

组长:车昆朋

副组长:董海亮张宝军

成员:范艳杰董跃宗李玉兰董翠萍肖萍崔君颖陈玉萍董德良徐芳

2、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3、教师个人应有明确的读书计划,准备读书笔记本,每本书应完成不低于5000字读书笔记,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

一篇有质量的心得体会。

4、正确处理读书与工作生活的关系。把读书活动与工作、生活相结合,让读书活动成为工作、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因读书带来负面影响。

5、为把本次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将对每位教师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今后评优、评摸、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辛立庄镇东沿村小学

乡镇干部读书思廉心得体会 篇7

“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从政道德教育的好形式,近来我读了几篇廉政教育文章和从辉煌到未路读本后,深深感到这些正反重大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十分必要。结合学习的实际案例,来分析本人在执行制度、职业道德和履行职责等方面潜在的廉政风险点,以确保个人在廉政方面不出问题。通过学习,总结出以下学习心得:

一是廉政风险点防范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对于在工作岗位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纠正,确保自己“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我们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经常学习防控手册,可以保持我们头脑的清醒,规范我们工作中的言行举止。正确认识权力,虽然我们部门没有什么话语权,但是只要是在这个岗位就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接触权利的机会,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王海风写的悔过书最能说明问题,他这样写到:现在我想明白了,如果我不在这个位置上做官,他们凭什么给我钱?其实他们个个都揣着小九九,没有目的,他们不会送我一分钱。是呀,多么的实在,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虽然是片面一点,但是如果自己不在这个位置上做官,他们凭什么给我钱?给人送钱就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要有正确的权力观,权利是领导给的,是去承担责任,而不是用来谋私利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树立服务意识而不是谋私利意识,才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

二是廉政风险防控要从思想上做起。任何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是最关键有效的预防,思想上的放松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失控,俗话说:“少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偷”变“大盗”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领导干部”变“腐败分子”也同样是这样的过程。从近年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 多数都是从收受“红包”开始走向腐败堕落的。当前社会潜规则是一到逢年过节,别有用心的人员会对手中拥有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或人员笑脸送上钱、物、卡,立场不坚定的人员就不能控制自己,不该拿的都拿了,什么防线都没有了,谁送的都要,最终把自己也送进了监牢。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8

一、思想理论素质有新提高

保持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党员干部必须首先加强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习。4天来,通过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刻领会了“四个全面”的丰富内涵,“四个全面”是战略思想,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抓发展,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务实推动法治xx建设,要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政治意识有新增强

通过对总书记指出的“七个有之”、“五个必须”,省委“三个不可低估”重大判断、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的“十类问题现象”以及省委《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十项规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等深入学习,对标兰辉、毕世祥等先进典型,对照省、市重大腐败案件反面典型,结合本职岗位和自身实际进行了深刻反思,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要带头坚持“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带头学规懂规,筑牢遵规守纪的思想“防线”,从严执行党的纪律,维护党的权威,增强政治责任和岗位担当。要成为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的标杆,增强政治纪律和执行能力。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反对为官不为、主动奋发有为,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争做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表率。

三、大局意识有新增强

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只有胸中有大局,将自己所负担的责任与大局联系起来,认清自己的方位,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意义、有章法。增强大局意识是适应形势任务的客观需要,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党要领导13亿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不仅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而且需要有千千万万识大局、讲大局、顾大局、卓有成效工作的领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但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是从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大局。如有的领导干部出发点不对,不顾党、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把部门的发展甚至是个人的政绩当成大局;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不顾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把短期利益当成大局;有的领导干部急功近利,既不算环境、资源的账,也不算维护党纪国法尊严的账,一心把增加gdp当成大局,等等。这实际上是将大局当做了公权滥用的挡箭牌。这样的大局意识是同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是必须彻底抛弃的。

四、责任意识有新增强

干部读书会活动心得体会 篇9

三十年风起云涌扑面而来,八千路英雄豪杰绝尘而去。这是我在读了《激荡三十年》后的感喟。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不平凡的阶段。它源起于“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危急时刻,发端于国家领导人举目四望后的英明决策,是十三亿人民决绝地告别贫困、追求富裕的迫切愿望众志成城地书写了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是一个大国在三十年时间从3624.1亿元向300670亿元波澜壮阔迈进的历程。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总结、反思、表现这三十年历史的书籍、纪录片、影视剧数不胜数。在此,我向大家推荐吴晓波著、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激荡三十年》(上、下二册)。它以编年的体例,网罗大量的素材,以一个记者敏锐而独特的眼光,一年年、一件件、一笔笔忠实地记录了自1978年来每一年可堪载入史册的大事及人物。年代并不久远,那些曾经在报纸上、媒体上吸引了全国经济界、企业界、政界、市场和民间的大事件、大人物、大品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名、地名、产品名,如繁花般在眼前闪现,如群星般璀灿闪耀。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

掩卷沉思,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时常回味和思考的不仅仅是纷繁的事件和卓俊的群雄,而是以下几个问题。我想,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他不以自己的结论来圈囿别人的思想。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系统、宏观、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规律、趋势和大局,做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会有所裨益。

一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不可否认的是:当市场的主体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再到资本运营的阶段,对于经济的管理却还

在计划与市场的泥淖中拉锯。就好像两队接力赛,一队已经跑到了第三棒,另一队还在进行一、二棒的交接。这是值得深思并需要急切加以改变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才能说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助于解放生产力而不是束缚了发展的活力。

其次,三十年间市场主体的力量变换与博弈,是文中最为精彩的演绎。但它不是明线,明线是时间。在时光的推进中,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在中华的大地上纵横捭阖、异彩纷呈。这三大力量究竟谁优谁劣,谁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谁更能代表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谁更维护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更长远的利益,作者没有说明,我也难以做出谁是谁非的简单的两分法的结论。这个结论需要每个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来做出。应该说,这三大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都做出了并正在做着巨大的贡献,正确地评价它们的作用有助于借助这三方力量正确地发展我们的经济。但是,蛋糕只有一个,而他们都想多切一点。于是,不绝于耳的就是它们各自对对方缺陷的批驳。说白了,是利益之争,是市场份额之争。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明确了这些,对于那些聒噪自会作出明断。

三是改革进程中的企业家命运值得我们悲悯和关注。改革就是突破,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法律、政策的障碍。而企业家作为市场中最有活力的人群,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锐,能看人所不能看到的,想人所不能想到的,处处占领高地、独得先机,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法律的壁垒、政策的障碍、民众观念的落后、媒体过犹不及的关注和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性,常常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身败名裂,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中国历史上是个抑商的国家,然而步入全球经济、实现和平崛起、完成复兴伟业,无不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去陌生的国度开疆辟土。因此,如何发现、培养企业家成长,使他们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背负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性的责任感,使追逐财富、创造财富成为一种快乐、一种成就而不是万恶之源,也是一个需要正确看待和引导的问题。

第四,核心技术始终是中国制造的软肋。技术在古代被视为奇技淫巧,从业者“工”也被排在士、农之后,社会地位仅高于商。对于技术的重视应该是从建国后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时开始的,但我们的技术分层就像是中国的劳动力分层,有尖端的科学家和低端的农民工,就是缺少中端和高端的技师和工程师。我们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中漫步,与老百姓生活质量

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的核心技术却没有一项是中国自己的。实践已经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引不进的,不是我们不想要,是人家不愿给。核心技术是科研人员智慧与心力的结晶,它需要全社会对领先技术、产品的选择和支持,更需要科技人员沉静而不浮躁地攻关克难,还需要商家不以价格为利器而赤膊上阵。但一项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中国的产品以其质高品优走向世界的时候,期望中国的技术也能在自己的产品中占一点份额。

干部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篇10

能够有人会说:跟着“三提五统”的作废、乡镇本能机能的改变,乡镇干部还需不需求像以前那样走上村头、蹲在地头?面临这个问题,不由想起日前山东宁阳一位乡党委书记在人民日报头版宣布的文章。他如许说,情势义务转变了,“走底层”更该当成为干部的“根本功”、“必修课”。

目前,底层任务尤其是乡村任务眉目多、担子重、压力大。农业根底建立需求进一步增强,农业财产构造需求深化调整,农人培训力度需求加大,惠农行动需求落到实处,社会不变需求持续稳固,乡村文明需求鼎力建立……这就对底层群众任务带来了新的应战,对底层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群众任务的法宝不只不克不及丢,更应传承发扬;干手下底层的“接头”作风不只不克不及有,反而应争做下底层的“多头”干部。

多到田埂头,干事有准头。多下乡、常入村,躬下身子进柴屋,蹲到灶边绘蓝图,摸准民情,切脉问题,才干有的放矢,制订惠民办法;常做调研,容身实践,理清思绪,才干找准开展路子。

多上土炕头,群众有靠头。目前,一些乡镇干部对外招商引资的多了,向上争夺的多了,上彀的多了,但到底层去的少了,关怀农人疾苦的少了,能叫上名字的农人伴侣也不多了,干群关系疏远甚至严重,招致平常任务推不动,要害时辰叫不该。人心就是如许,只要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只要干部平常注重访贫问苦,多坐硬板凳、多上土炕头,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实事功德,才干成为群众反对的贴心人。沈浩逝世后留下了七双全是泥浆的鞋子,每双鞋子都沉淀了厚重的公仆之情。

多来地里头,落实有干劲。有人说底层干部是“芝麻官、绿豆权、西瓜责”,底层任务“大事三六九,小事天天有”,话虽玩笑,但也反映了底层的主要效果、底层任务的实际难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底层任务都是实真实在的事,一桩一件都要实打实去完成。

比方,下乡家电若何确保质优价廉、运用便利,水利建立若何有用对接农业出产需求,相似这些问题充溢应战,查验着干部对复杂实际调查深不深、对深层问题研讨透不透,考验着他们的执行力,还更倒逼干部深化一线,激起自动性和发明性,不时向底层“求解”,不时从群众聪明、炽热理论中寻觅谜底、破解难题、探究立异,用“脚板落地”推进政策落实。

上一篇:期中后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学校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