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2024-10-20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共11篇)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1

滨城区第八中学

教学计划

2017-2018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二学部 孙艺婷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地理学习,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课标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七年级地理的学习中,部分同学仍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能按时认真完成,上课精力不集中,导致成绩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地理学戏的方法,只靠死记硬背,读图能力、综合能力较差,导致学得太死,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滨城区第八中学

教学计划

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内容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学习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了解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理解国家为改变经济地区差异大的现状而实行的有关政策。本章的重难点是工业分布和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四、教学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情感。

(二)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平。通过各种渠道听课,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听20节课外,还要从教学平台、网络搜集一些优秀课例进行学习,了解最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步伐。

(三)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滨城区第八中学

教学计划

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拓展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七)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每周2课时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2节课 第二节

1节课 第三节

1节课 第四节

1节课 测试

1节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3节课 第二节

3节课 第三节

3节课 复习

1节课 测试

1节课 期中水平检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1节课 第二节

2节课 第三节

1节课 第四节

1节课 测试

1节课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2节课 第二节

2节课 第三节

2节课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2

一、实施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笔者所在学校属城郊的薄弱校, 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理性认知能力较弱, 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足, 但他们纯朴、活泼、热情。面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如何努力建立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师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地了解学生、熟悉他们,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 借助学生容易理解概念、规律、原理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作为支架, 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 这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努力价值和成功乐趣, 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信心,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创设有利的情景和平台, 以更好的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跃思维, 化解教学难点。

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地理, 学的懂地理, 不断地能从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时, 才会形成对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二、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从生活中来, 到学习中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合理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 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体会学习地理的价值。现以《季风气候显著》一节为例, 进行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季风和季风气候概念、特点、原因、影响范围;了解季风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配和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的影响;能从利、弊两方面初步评价季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主要包括阅读示意图 (季风与非季风区示意图, 冬夏季风的形成图) , 气候直方图 (气温、降水量逐月变化图) 等, 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季风气候的利弊评价, 树立辩证分析问题的想法。让学生明白季风气候不仅是一种资源, 也是我国灾害性天气 (寒潮、旱涝等) 的祸首, 树立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如果就课论课, 上述教学没有什么问题, 但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我认为:厦门处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是厦门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 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切入点。因此, 我在设计《季风气候显著》一节教学时, 选择了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

本节课可以进行生活化设计的内容较多, 为了每一次的活动和探究都能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 趣味盎然。首先, 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内容与任务, 分析学情, 如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本节一堂课对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具备哪些学习本节知识的生活经验, 寻求教学中三者之间的教学着力点。其次, 把生活化体现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激趣、质疑, 引入新课, 为区分季风与季风气候的概念做好学习铺垫;用即时的时令和节气, 启发学生认识季风气候的存在,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季风气候的感受;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季风气候对各家的父母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影响, “评说”季风气候的功与过。最后, 让学生现学现用, 学以致用。

三、生活化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

1、从乡土地理入手,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就在学生身边, 是他们熟知又易于理解和接受。地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 多看勤看,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讲述季风概念前, 教师让学生预先观察:近段时间, 学校操场上国旗是飘向什么方向的?厦门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 国旗的飘向都一样吗?学生联系了初一年学过的野外辨别方向的知识, 分组进行实地观察, 并查阅相关资料, 最终找到了厦门盛行风向变化的规律。

有了学生的预先观察, 教师在课上引入乡土地理教材——《厦门地理》中的厦门盛行风向示意图 (图1) , 学生就能轻松判读, 理解了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发生明显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生活中的地理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善于捕捉一些有趣、有价值的地理现象, 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发生、发展过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了兴趣, 学会了知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

2、精心预设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促进新知的生成

教师对学生原有经验、生活体验、生活环境和学习预期要十分了解, 才能精心预设课堂, 适时地将生活中学生随手可得的例子有效地融合、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促进新知的生成。在学习季风的特点时, 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图2) , 回答:“冬季风和夏季风各用什么颜色的箭头表示, 它们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风向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温度和湿度) ?”

一连串的问题, 学生较难准确的回答, 这时教师如能给学生点拨, 让学生从图中冬 (蓝色) 、夏 (红色) 季风箭头标志颜色的差异, 体验蓝色是冷色调, 说明温度较低、较冷, 发生在冬季;红色是暖色调, 说明温度较高、较热, 发生在夏季。再让学生观察冬夏季风的吹向,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根据我们生活经验可推断:冬季从陆地吹来的风, 水汽含量少, 比较干燥和寒冷;夏季风风向相反, 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从海洋吹来的风中将夹带大量潮湿的水汽, 温度较高, 容易带来降水。

接着引入近段时间寒潮 (冬季风) 频频南下, 我们虽然生活在厦门, 也时常感受到大风、降温的天气现象, 体验到嘴唇变干、脸颊干裂、容易口渴, 很快明白了冬季风寒冷干燥的特点。为进一步加深印象, 巩固知识, 教师引用生活中的谚语:“一个人如果好吃懒做, 会怎么样呢?”。许多学生会说:“只能喝西北风了, 或就没有收获了”。教师追问:“西北风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觉呢?”学生可能会说:“那可是寒冷、刺骨”等答案。教师反问:“为什么喝的是西北风, 而不喝东南风呢?”学生立即明白了, 吹东南风舒服多了。在教师引导、调控下的生活化教学过程是生活化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 它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活跃课堂, 开拓思路, 提高能力。

3、创设生活化情景, 巧用图像化语言, 化解教学难点

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和周围世界, 课堂情景的创设能很好地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浓缩到情景中, 通过课堂看世界。教师教学时, 除用好教材, 还要能从生活中选取那些有效的, 可以促进学生新经验增长的事物或情景,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更高一级新知的支架, 才能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对于缺少相关学科知识铺垫的初二学生来说, 季风的形成原因特别抽象难懂。如何让学生理解冬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一现象呢?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景:夏季游泳时的体验告诉我们, 海洋上的水温低于陆地上气温。当陆地气温较高时, 空气受热膨胀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解释热力环流这一难点时, 从闽南 (厦门) 人喜欢喝茶, 家里泡茶时都有一个随手泡 (电热壶) 引入, 让学生观察水壶烧开时“热气”不断上升, 引导学生联想到“受热上升”的实例。同时教师边讲授, 边迅速画出了陆上空气受热上升, 近地面风从海洋流过来补充的热力循环的简笔图 (图3) , 简单直观的简笔画, 将抽象的地理规律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化语言, 让人过目不忘, 学生掌握了夏季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冬季相反) 的原因, 即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创设生活化情景,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是生活化地理教学实施的模式, 教师把课本中抽象、枯燥的文字材料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 转化为学习的背景, 让学生不断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体验、联想、活动、探究, 达到想像力、创造力和学习方法的发展。

4、动态模拟生活化教材, 尝试课堂表演, 帮助学生领会地理原理

动态模拟生活化教材, 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动”起来、“活”起来, 是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手段。讲授锋面雨的形成和锋面雨带的推移时, 教师如果只干巴巴的讲述冬夏季风相遇容易形成降水, 由于不同月份冬夏季风势力变化, 会进进退退, 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形成降水, 学生听起课就会感觉太无味了。此时借助Power Point等软件进行动态模拟演示锋面雨和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 不但非常方便、快捷, 而且可以增强直观感, 便于学生的理解领会。

教师还可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让两个学生上台, 一人扮演夏季风, 一人扮演冬季风, 让他们相对站立, 伸出两手, 推一推、比一比谁更有劲, 当其中一人力气更大时, 另一人就被推着走, 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当两人力气相当、势均力敌时, 雨带就相对稳定在一地不走, 形成的雨量不太大, 但是降雨时间较长的“梅雨”天气。学生由此就容易理解冬夏季风正常进退, 雨带推移形成风调雨顺的情景, 或反常进退形成雨带滞留, 导致南北方旱涝灾害。贴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表演, 不但为学生创设一种具体生动的情景氛围, 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教育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情绪, 从而获得身体、心灵的解放和主体的自我发展。

5、让地理回归生活, 为生活服务

让地理回归生活, 为生活服务,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或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时, 从我们三餐的主食 (大米) 入手, 从“水稻”字义上理解其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 (水田) , 喜欢湿热的气候, 而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 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配合得当的特点, 就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和我国农作物的耕种。

根据地理学科的较强时效性, 及时融入时事和身边的地理素材, 让地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2010年国庆期间, 海南大暴雨的原因?即冬季风迅速南下, 抬高暖湿性质的夏季风, 形成的锋面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或冬季风大规模南下 (寒潮暴发时) , 厦门当地种植的香蕉正处于成熟时节, 遭受冻害, 造成香蕉欠收, 影响蕉农的收入。或每年3、4月间厦门阴霾 (冬季风南下带来的粉尘) 的天气等。学生通过“评说”季风气候的功过, 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基本素养。

为更好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在拓展练习中, 提供给学生一组房地产楼盘广告, 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应用所学到的季风知识来辨别、选择好的楼盘和楼层。只有学生意识到地理存在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 生活离不开地理, 才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 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被激发, 如此获得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思想和方法, 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 为生活服务, 达到学以致用。

让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活化, 是教师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它填补了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 丰富了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接受地理、爱上地理、学会地理。为使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教师仍需转变观念, 不断学习、创新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4:43。

[2]丁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2009, 4:10。

[3]蹇广勇:《让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 《地理教育》, 2009, 3:30。

[4]杜海霞:《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 《教育战线》, 2009, 4:89。

[5]刘怀青:《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 《地理教育》, 2010, 1-2:19。

[6]姚宗锦:《关注生活感悟地理》, 《地理教育》, 2009, 2:30。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3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永年二实八年级5~8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班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和了解了基本的自然地理与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上学年教学要求基本达到。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学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12节: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讲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与民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中国壮丽的山河与优越的气候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分析了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并具体说明了我国的土地与水资源状况。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了我国的交通业和工农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思想目标: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知识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良好的人地观。

3、教学效果:争取使学生优良率达到%以上,及格率达到%以上,并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和能力。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总之,新的学期开始,一定要把教学工作做到实处,使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5

周宝军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今期的地理讲授工作,使我在讲授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以下,本人谈及一下本学期地理讲授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地理科在中学来讲是一门非统考的科目,但它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全是中国的地理知识,身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连一点儿中国地理常识都不认识,从这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情面等认识、理解。故此,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授。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乐趣

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根蒂根基,指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乐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览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开端激起学生的探求知识欲。

二、要联系人们生活的现实与地理环境的瓜葛

“人地瓜葛”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首要线索,是以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瓜葛”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指导学生不错认识掌握地理根蒂根基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瓜葛。

三、制定一系列的讲授要领

在讲授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要领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详细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温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勾当等。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6

载大全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初二地理,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和教学实际分析:

(1)每个班会学中国地理,会用地图,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个班学习地理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分析问题阅读地图还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选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占比例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会看地图、不会学地理,完全靠死记硬背取得一点成绩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二、本册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的农业 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E、注重实践教学,组织模拟旅游比赛,选择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

五、教学进度章节

用的课时

周次第七章 中国的农业

四课时

一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

三课时

二第九章 中国的交通

六课时

四第十章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三课时

五的十一章 中国的区域地理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四节

青藏地区 第五节

台湾省 第六节

香港和澳门

三课时 三课时 二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六 七

九第十二章 中国在世界中

一课时

十复习迎接其中考试

第一册

世界地理上册

十二课时

第二册

九课时

第三册

六课时

第四册

世界地理下册 中国地理上册 中国地理下册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7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8

一、“活动”板块的分析与类型

2013版新教材“活动”的设置与新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对比,具有以下特点:① 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学科性,并对实验版教材“活动” 进行适当增减;②格式更规范,每篇“活动”标有统一的图标色彩,字体醒目,引人注目。活动是教材结构的组成部分,占教材的30%左右。其围绕教材的教育主旨,紧扣教材知识,起到补充正文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教师对教材“活动”的特点及功能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运用。

1.“活动”板块的分布概况

八年级《地理》(上、下册)教材共有70个活动,各章活动在新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活动主要集中在第1、2、3、4、6、7章。每一节都安排了“活动”,而且多数还配有相关图像。

2.“活动”板块的类型

教材“活动”中对能力的要求分布如表2。根据地理学习能力要求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1)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通过对资料的观察、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数字、图表、地图等。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活动”有51个,约占总数的73%。教材中通过“认识”、“记住”、“了解”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读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等。

(2)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等活动表现出来。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11个,约占总数的15%。教材中通过“分析”、“理解”、“感受”、“比较”、“选择”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八年级下册的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等。

(3)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学习方面主要是指对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作决策并执行的能力。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提出计划”、“探讨”、“解释”、“模拟探讨”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探讨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等。

(4)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表述或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在教材活动中就是把所要理解的地理问题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撰写一小段文字或一篇短文,说出想法以阐述一个地理问题。在八年级地理教材中属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的“活动”有4个,约占总数的6%。教材中通过“说出”和“交流”等词来体现,如八年级上册的活动“说出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特点”,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等。

二、“活动”板块运用的原则与途径

“活动” 板块是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的主要载体,每个活动的设计都有其目的性。教学时要根据活动的类型及特点,找准与正文内容的关系,依其意图来加以应用。依据活动类型和学生需要,对“活动”讲解应详略得当,有些可不讲,让学生自己思考。此外,“活动”的运用还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简练性原则。

1.获取信息能力类——重视学法指导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其它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解答问题的第一步,能否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关键。所谓地理信息,就是材料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符号等。地理信息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其中,特别要重视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信息,它的信息承载量最多也最丰富。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基本方法:一是知道“要干什么”,即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取和解读信息。表现在“活动”中对行为动词进行正确判断和理解,如“阅读”、“寻找”等。二是清楚“要找什么”,即通过“阅读”、“寻找”等方式来获取哪些地理信息,这就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与问题关联的主要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中“防灾减灾”时,指导学生知道一是“要干什么”:阅读;二是“要找什么”:避灾的方法。通过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与判断问题能力类——强化思维锻炼

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提升,包括归纳信息和分析、判读地理问题。具体到地理学习能力的要求上,要求学生从已获取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地理思维活动,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分析、判断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是细化问题,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分析、判断问题提供一个易于达成的目标。二是合作分析,目的是将分散、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时,通过分组细化问题(把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降水、气温分开分析),合作分析判读问题(影响降水和气温也就影响了气候)。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分析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差异(主要是降水的差异),另一组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最后总结,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长江以南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大。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类——优化情境创设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分析、判断问题能力的进阶目标。心理学的解释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过程:发现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能力),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其中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不保证问题必定能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时,活动要求“开展一次用水调查活动,提出节水建议和计划”,可以利用活动,创设具体情境,如可以布置调查农业用水的灌溉方式,列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提出建议(假设),与其他同学一起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适当推广节水灌溉。通过具体化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表述能力类——注意文字表达

地理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篇9

1.D 2.C3. A 4.C5. B 6. ㈠经度差异大㈡纬度差异大 7. ⑴④ ②和③⑵ C ⑶A-------我国领土最北端 B-------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C-------渤海 D-------黄海 ⑷A 第三 四页 1. D2.A3.B 4. ⑴A.100 人—400 人 B.一人以下 C.400 人以上 D.一人以下 ⑵东部 华北 西部 ⑶黑河 腾冲 ⑷①⑤⑦⑧ ⑸略 5.略 第56页 1.C 2.B 3.C 4.B 5.C 6. ⑴云南 云或滇 服务业 ⑵泼水节 7.略 78页 1、A 2、C 3、B 4、D 5、B 6、⑴湖南 湘 湘江 洞庭 ⑵湖北省 江西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重庆市 ⑶武汉 赣 广州 桂 贵 贵阳 渝 7、略 8、⑴略 ⑵黑龙江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⑶台湾 广西 ⑷珠江 略 9 10 页 AB DAC C 7. ⑴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⑵第一 第二 第三 ⑶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喜马拉雅 祁连 巫 ⑷大陆架 8. ⑴A B C ① ⑵② ④③⑥ ①⑥ ⑤ ⑶亚欧 太平洋

第 11 12 页 B C CAD B 第 11 12 页 B C CAD B 7. ⑴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大 ⑵C ⑶东—西 O 8. ⑴C ⑵A ⑶温带季风 ⑷塔里木河 夏季 ⑸略 13 14 页 B C D C C A 7. ⑴F D A B ⑵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⑶青海省 河南省 ⑷略 8. ⑴上 三峡 ⑵减小 增大 乱砍滥伐 洪涝 ⑶略 15 16 A C C D B 6. ⑴武汉 京广线 煤炭 ⑵三峡 水能 ⑶沪宁杭 ⑷水土流失 7. ⑴塔里木盆地 ⑵冰雪融水 ⑶略 17 18 C D B D 5. ⑴矿产 森林 ⑵A D ⑶略 6.略 19 20 BBBDBDD 8.A ---------------② B----------------③ C----------------④ D----------------⑥ E-----------------① 9. ⑴①乱砍滥伐 ②略 ⑵过度放牧 西部 ⑶①乱占耕地 ②略 21 22

地理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篇10

回望过去的一学年里,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工作方面都圆满结束,现将我做的一些工作总结:

一、教学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第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到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学期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生到教师的肯定。

3、真正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骗。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工作打好了基础。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新目标八年级(上)期末练习 篇11

根据句子意思,用括号中所给单词或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

see, take care of, go, visit, usual, bad, enjoy oneself

1. Mum, please take me ____ a doctor. I have a headache.

2. We ____ very much in the park last Sunday.

3. Every year many ____ come to Beijing to see the Great Wall.

4. Edison wasn’t like others. He was an ____ boy when he was young.

5. I think Jammin’s 107.9 FM is much ____ than the other stations in our city.

Ⅱ.选择填空

1. You may go to the ____ when you have a toothache.

A. moviesB. dentistC. theatreD. supermarket

2. Ken exercises every day. He ____ runs about 3,000 meters every morning.

A. neverB. hardly everC. sometimesD. always

3.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It ____ me two hours ____ my homework.

A. take…doB. takes…doC. take…to doD. takes…to do

4. We don’t go to school ____ Saturday or Sunday.

A. onB. inC. forD. of

5. My brother is ____ more outgoing than me.

A. moreB. mostC. a littleD. little

6. ——____ is it from our school to the shopping mall?

——About two kilometers.

A. How oftenB. How longC. How farD. How many

7. Mom, can I turn ____ the TV? I want to watch the soccer game.

A. upB. onC. offD. down

8. Bill is interested in chess and he ____ all his free time playing chess.

A. spendsB. takesC. usesD. has

9. ——How was the movie?

——It was ____. I didn’t like it.

A. funnyB. fantasticC. goodD. boring

10. Kathy, thanks for ____ care of my dog the other day.

A. takeB. takesC. tookD. taking

11. I ____ my aunt in America this winter vacation. I want to have an

exciting vacation.

A. visitB. am going to visit

C. visitedD. visiting

12. My mother will be back ____ twenty minutes.

A. inB. forC. atD. after

13. You’d better sit down. I think the plane is going to ____ in a

minute.

A. take offB. take awayC. take outD. take down

14. Let me ____.

A. aloneB. lonelinessC. lonelyD. along

15. The house was too expensive and it ____ him 30,000 US dollars.

A. tookB. spentC. paidD. cost

Ⅲ.补全对话

根据下面的对话情景,在每个空白处填上一个适当的句子,使对话的意义连贯、完整。

A: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B: I want to go to Tianming Mall. They have the best quality clothes.

A: But I don’t like it. __1__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

B: Well, we could go to Lucky Store.

A: It’s a good store. __2__

B: Right. It’s about ten miles away.

A: __3__

B: No, Dad is using his car at that time. __4__

A: I hate the bus. It is usually crowded. 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then. It’s near.

B: __5__ The people there are friendly.

Ⅳ.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选出最佳答案,完成短文。

When July comes, children know they’ll have their examinations and the school year will __1__ soon. Boys and girls will have nearly a two-month holiday, and they’ll leave school __2__ train or by car to __3__ their parents.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the __4__ time of the year for most children. The weather is usually good, so children can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__5__ outside. If one lives in the countryside, he can go and play in the woods or in fields. If he __6__ in a big town, he can usually go to a park to play.

The best place for children to spend their summer holidays is the __7__. Some children are lucky enough to live near the sea. __8__ for those who do not live there, if they have the luck to stay in one of the big seaside towns for a week or two, they will __9__ it all the following school year.

Now, __10__ makes children like the seaside so much? I think they are the sands, the sea and the sun. The feeling of sand under their feet, salt water on their skin, and the warm sun on their backs makes them very happy.

1. A. arrive B. startC. begin D. end

2. A. onB. by C. in D. at

3. A. loveB. see C. watch D. return

4. A. bestB. better C. worst D. worse

5. A. missingB. workingC. playingD. studying

6. A. losesB. enjoys C. livesD. reaches

7. A. village B. seasideC. cityD. park

8. A. But B. Unless C. Or D. And

9. A. hear fromB. speak toC. agree with D. talk about

10. A. thatB. which C. whoD. what

Ⅴ.阅读理解

(A)

这是Maggie写的一篇作文,请根据图片所画内容,在各段前写上序号。

A Terrible Trip!

( ) Last weekend our PE teacher, Mr Read, took us to Greentown on a school trip. He wrote letters to some hotels there. In the end he chose the Ally Hotel. We had a terrible trip!

( ) Then at lunch time, one of the boys fell into the river. Luckily,Mr Read was very good at swimming. He heard his shouts and ran to save him.

( ) We left home at 7:00am on Saturday morning. Mr Read drove the school bus. The journey took many hours!Some of us were asleep on the way because we got up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We finally arrived in Greentown at nearly 11:30pm. Then it started to rain heavily…

( ) We returned to our city on Sunday evening. We were cold, wet and tired. Never again!

( ) We woke up early on Sunday morning and looked outside. We could see the river. The water was very high. We went downstairs for breakfast. Oh, there was water everywhere in the kitchen!

( ) Sunday afternoon was terrible too. Two girls didn’t tell Mr Read. They went to the center of the town. They got lost. A policeman brought them back to our hotel. Mr Read was very angry.

(B)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languages in the world today, but only about ten are major languages of the world. Among them English is the most popular.

More than 350 million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Majo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re Brita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Canada and the USA. Another 400 million speak it as a second language. No one knows how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y usually learn English as a school subject instead of learning it from their parents. Chinese is the only language with more speakers than English. This is because of the large population of China.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s of the world. It is also the language for business and science. Nearly half of the business deals in Europe are done in English,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science magazines are in English. English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s computer network. And children should begin with English when they learn how to use computers. Through the English language peopl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able to work together and make things even better.

根据短文内容,从各小题所给选项中选择最佳的一项。

1. English is the most popular language in the world because ____.

A. it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akers

B. it is widely used

C. it i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D. it is a language for world use

2. The world’s computer network takes English as ____.

A. its only language

B. one of the main languages

C. a school subject

D. a foreign language

3. If you want to learn how to use computers, you should ____.

A. speak English well first

B. work together with foreigners

C. learn English first

D. make things better

4. If you know English, you’ll be able to ____.

A. do everything better than before

B. understand w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ay

C. read nearly all the science magazines in the world

D. read many science magazines in the world

(C)

Peter drives a car in a factory. He works hard and is ready to help others. On a rainy day, when he was driving near a small town, he saw a boy fall off a bike and hurt his leg. He stopped to help him get on his car and took him to a hospital. The boy’s family thanked him very much after they knew about it. The boy had a sister named Linda. The girl is beautiful and soon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It’ll be my birthday tomorrow,” said Linda one day.

“Oh,” said the young man, “I’ll send you roses, one rose for each year of your life.”

The next morning he had an important thing to do. He went to a florist’s and chose some roses, and paid for them and then asked him to send them to the girl for him.

Peter often buys some flowers in the shop, so the florist knew the young man very well. So he thought to himself, “He’s a good customer. I’ll send ten more roses.”

The same day thirty-two roses were sent to Linda. At her birthday party she didn’t speak to him, and he never knew what made her angry.

根据短文内容,在每个空白处填写一个适当的词(单词首字母已给出)。

1. Peter is a d____.

2. The boy couldn’t w____, so Peter sent him to a hospital.

3. Linda is only t____ years old.

4. The florist didn’t know what Peter was going to send the f____ to Linda for.

Ⅵ.书面表达

下面是Sara的申请表。假如你是Sara,请根据表格信息,写一封信介绍你自己,申请参加暑假澳大利亚交换学生项目。

注意:必须包括表格内容,可适当发挥。书信开头已给出,不必抄写。(词数70~100)

Dear Sir,

I wish to be an exchange student in Australia this summer vacation. My name is Sar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酒店厨房钥匙管理制度下一篇:城隍庙的汤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