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

2024-11-27

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精选4篇)

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 篇1

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

法学院研究生支部党员 陈欣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一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主要阅读了《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在全国普遍进行先进性教育的大形势下,在党小组成员们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的氛围里,面对全面、综合的各类学习材料,整理该专题的笔记,记录心得如下:

我们党已经拥有6800多万党员。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达到如下目标要求: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把是否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从《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山东省委关于先进性教育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及措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山东时强调,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取得实效;要坚持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努力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开展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党的建设,保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基层,更好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对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凝聚全省人民,进一步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快城市基层和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和谐山东”建设,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宏伟目标。

学习完这几个文件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徐本禹的事迹。同为高校学生党员,我为徐本禹深深感动,深深折服。徐本禹本科毕业后,放弃读研的机会,前往条件无比艰苦的西南支教,这个地方吃穿住用行皆不方便,与外界几乎隔绝。而此时我们的宿舍楼刚好停水两天,没水的不方便让我们伤透了脑筋,而他前往的地方饮用水都成问题。他如何能够放弃城市的种种便利来到这偏远的地区?那是因为他有颗感恩的心,关爱的心,他是合格的党员。在感动之余,我更觉得应该以他为榜样,当然不一定选择支教,我们的确应该发挥一些高校学生党员的作用,把我们的热忱展现出来,把我们的能力展示出来。

党的群众路线读书笔记 篇2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政治上不迷航。

二要树立为职工服务、为储备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忠诚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本职岗位每项工作、把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察其疾苦”,作为党员,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艰辛,换取人民群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换取单位的强大。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行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把为群众反映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人民谋利造福。

三要树立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辛勤工作,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应该尽自已最大努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持奋进不息的精神,为单位事业发展多尽一份责任,多贡献一份力量。

四要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着眼,以反面的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五要树立良好的信誉,自觉维护党性原则,秉公办事,坚持以良好的党风和作风,在考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 篇3

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大会通过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党章修正案和总书记所作重要讲话精神中。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七个新”:

一是走进新时代。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 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建 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作出什么样的 贡献等具体问题。

二是作出新判断。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 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 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肩负新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 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 伟大事业,这是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选择。

四是提出新思想。过去五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针对性地回答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五是谋定新方略。报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 行了阐述,这为全党同志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 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明确了具体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六是开启新征程。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带领下,昂首阔步走向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七是制定新举措。报告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九个方面 对治国理政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新举措和新办法。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具 体实施路径。

综观十九大报告,在总体上和宏观上主要呈现出10个亮点。这是十九大报 告的核心。

第一个亮点,是历史新变革。十九大报告是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 史性影响来谈这五年工作的。其亮点既在于是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性” 谈成就、变革、影响,又在于是从全方位、幵创性来谈历史性成就,从深层次、根本性来谈历史性变革,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来谈历史性影响。

第二个亮点,是矛盾新内涵。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的集中体现,就是社 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在历史维度,十九大报告从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实现强 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谈主要矛 盾的新转化。这个转化,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从需要方和供给方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讲的。需要方,就是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人民需要的外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同时也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这就是说需 要方发生了很大变化。供给方,十九大报告讲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是从发展的范围、领域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层级和质量来讲的。

第三个亮点,是历史新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 告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三个意味着”来阐述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根据;从 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内涵、标识进行了阐释: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幵来、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 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 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四个亮点,是历史新使命。十九大报告对新的历史使命作出明确界定,这 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推进“四个伟 大”。这里的亮点,主要在于提出了推进“四个伟大”重大论断:伟大斗争,伟 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这“四个伟大” 意义非凡,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五个亮点,是时代新课题。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时代课题作出了阐释,这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亮就亮在,是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 国成为强国且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 的历史方位上,来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六个亮点,是成果新概括。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成 果加以概括提炼,称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既“亮”在新表 述,第一次表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亮”在对这一思想, 第一次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分别阐释其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

第七个亮点,是理论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既然十九大报告讲了历史新变革、矛盾新转化、历史新方位、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时代新思想、实践新方略,那么,在逻辑上自然就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八个亮点,是实践新方略。这主要包括:一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战略作出了新安排,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新谋 划;二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 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说,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比 原来的设计、规划提前了 15年,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 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领域的具体工作,作 出了新部署。

第九个亮点,是党建新境界。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提 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强国、强军必须强党。十九大报告是在“四个伟大” 的框架中,强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伟大 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因为今天我们进 行的伟大斗争是非常严峻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推进的伟大事业是非常宏 伟的,实现的伟大梦想是非常艰巨的,所以,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 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使大党成为强党。这就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 到一个新的境界。

第十个亮点,是表述新界定。十九大报告对以往一些重要提法和表述第一次 给予明确界定。比如,关于精神状态、奋斗姿态,十九大报告讲的是“永不懈怠 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又如,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对新时代的内涵 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界定,第一次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 斗争给予了明确界定,即对斗争的原因、斗争的内涵、斗争的方式、斗争的目的 给以阐释等。

党的先进性教育精神专题读书笔记 篇4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是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之后的关于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他的讲话精神为我们党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这一论断高瞻远瞩,寓意深刻,对于当年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夕这个历史转折关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时过境迁,我们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空前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吗?之所以产生这种疑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使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激烈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社会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新任务。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难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目标的提出,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如果没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不断克服困难,胜利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于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于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于兴旺发达的。”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发展。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期。但经过连年的扩招,学生迅速增加,宿舍、教室、饭堂、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和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投入和办学经费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既要办好教育,又要培养“双高两强”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实殊不易。“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艰苦奋斗谋发展的精神,使我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上台阶上档次,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要求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它既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工作作风,又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思想作风,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艰苦奋斗,他们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明确指出了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大力提倡和发扬这种作风。事实上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因为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就必然会衰亡。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抓住了党的先进性问题,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坚持党的先进性,表现在党的作风建设上,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十分注意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但是,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滋生蔓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被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前几年,有的贫困县,公务员、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更不用说农民温饱的问题了,而那些父母官们不是尽心尽力地考虑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如何打攻坚战脱贫致富奔小康,却居然动用扶贫款购买高档小汽车,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吃喝玩乐,迎来送往,还大肆贪污受贿,明目张胆地卖官鬻爵,索要钱物,严重地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结果当地的领导干部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导致了干群、党群关系的紧张,因此而造成的恶性事件和群众上访的情况时常发生。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面对非典的肆虐,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之际,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摆在首位,面对危难,沉着应对,措施果断,很快消除了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有效地控制住了非典这个病魔。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艰难危险的关键时刻,就越能体现他们的高风亮节--“共产党员先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里危险,让我来”,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健康送给了患者,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钟南山、邓练贤、叶欣、陈洪光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形成了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之后的抗非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共产党员在人民利益受到威胁时,不顾个人安危、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肺腑之言,是特殊环境下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行为。经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共产党员们都经受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加深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识,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同样要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的福利民生,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一手抓抗击非典不松懈,一手抓教育改革与发展科研不动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防止“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情况的出现。决策时要深入各教学单位、深入群众,多渠道倾听教职工意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方面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想教工之所想,急教工之所急,帮教工之所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自觉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净办事,才能赢得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法宝

古人云:“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节俭败由奢”。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抵御各种诱惑,防止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上一篇:认识序数下一篇:九年制学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