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2024-09-26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精选8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1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七大部分,有填空、选择和判断和计算以及解决问题。,题量适中,题型多样,考查内容主要圆柱与圆锥、比和比例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六年级73人参加了本次考试。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

三、卷面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学生在基础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比如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以及正反比例的判断。计算和应用方面掌握得良好,比如解比例以及应用题当中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应用方面,大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学生综合题型的解答能力不够好,比如圆柱圆锥的体积转化,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及对正反比例判断。

2.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孩子碰到数字比较大的题目就容易失分。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部分学生做题时书写潦草,不能认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4。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悬殊相差较大。

卷面具体失分情况分析如下:

1.填空题第4、9小题失分较多,很多学生在把圆柱侧面积和体积公式混淆。

2.判断题错误比较多的是第2小题,对于比例的特征掌握不够熟练。

3.选择题第3小题错误率较高。

4.计算部分有些学生不认真导致失分较多。5.求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完成得比较好。6.部分学生画得不认真,导致失分。

7.解决问题部分完成得比较好的是第2题,其它几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主要是学生审题粗心,计算能力较差,所以出现很多错误,失分也较多。

四、对今后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 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全面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平时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3.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辅导时间抓好“补差”工作,把学困生的转化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只抓优秀生!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把握好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考点,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短时高效。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2

实践证明,编写导学案必须注意科学化、学科化,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上。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探讨如何从实用性的角度编写导学案。

一、明确学习任务

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任务的理解是单纯的、非理性的,我们需要将他们的地理学习活动纳入科学的学科教育之中,这就必须明确学习任务,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比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学习目标为:能够熟练说出并以图示的方式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有了这个目标,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

值得强调的是,表述目标的语言要简明通俗、指向明确。许多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习惯单纯使用“掌握”一词,而究竟怎样掌握,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并不能全面了解。上述目标表述非常明确,“熟练”强调了掌握的程度,“说出”“以图示的方式”指示了实现的路径,“结合实际分析”则强调了分析方式,“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强调了分析的具体对象。这些表述清晰地传达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二、点拨学习方式方法

学习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导学案编写必须体现具体的学习方式方法。“导学案”的精髓就在于“导学”,即帮助学生学。古人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是此理。具体的教材决定着具体的学习方式方法也不完全相同,除了必要的步骤一致外,细微之处的方法还是因需而定。地理活动强调整体设计方法的指导;地理概念的理解强调咬文嚼字的解读;地理因素内在的联系必须使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地理图示的辨认侧重绘制或者对照图示讲述的方式;地理文本的阅读则需要提炼、概括要点、质疑提问等方法,不一而足。就《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学习而言,可以这样编写导学案:

1. 用知识树的方式列举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 用图表的形式提炼出北方的自然特征对农业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这样的题目既规定了学习任务,又指出了具体实施方法,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学生要构建“知识树”,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提炼出关键信息,弄清楚地理概念的逻辑关系,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包含关系。而构建图表则需要综合考虑有利和不利的两大因素,将二者有机融合在同一张表格中。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方法经历学习的体验,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较强的地理教材解读能力。

三、指向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的整个过程

像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科导学案的编写要关注整个的学习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学生课堂内外的实际学习需要。一般而言,导学案的结构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拓展或巩固这三大部分。课前板块布局学习目标、提炼基本的知识、复习与新课学习紧密关联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预设空间,要求学生提出质疑问题;课堂板块主要是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学生探讨重难点,即时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板块则一方面延续课堂的活动,继续设计相对综合性强、难度大一点的地理练习,或者小实践活动、其他地理资源的阅读等拓展性学习。这三个板块有机联系,不可或缺。

初中地理教材文字性强,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即可读懂教材,但是因为地理信息繁多,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所以,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综合理解上的难度。设置课前梳理信息的板块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教材中列举很多内容,如果安排学生课堂上学习,就会挤占交流和探讨的时间,而安排在“预习”环节里,以前置“学习任务”的方式提出学习要求,完成相关题目,即可解决这一问题。课堂上安排分析自然特征对农业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的内容正是为了突破重难点的需要,课后布置实践性拓展练习则能很好地综合前两个板块的学习。如可以这样设计:

读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以甲、乙地区气候差异为对比对象,写出二者之间地形、温度、干湿度以及对应的农作物等方面的差异。(具体题目形式略)

这个设计将本节课的内容囊括了进去,而且增加了辨识难度,如果再增加对比区域内各一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农业特点这方面的练习,就能进一步巩固学习。

总之,地理导学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学生的‘学’与‘练’,在实际运用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旋律,而教师则通过适时的‘导’和‘帮’,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使得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帮’协调互补,相得益彰”。从实用性的角度编写导学案是我们应当坚持不变的原则。

摘要:教师必要、恰当的指导是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效果明显的保障。编写导学案成了一种有益的尝试。编写导学案要注意明确学习任务、点拨学习方式方法、关照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实用性,编写,导学案,初中地理

参考文献

[1]李芳.浅谈“学案导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导学案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4).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3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3)小组交流。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4

卢欣宇

经过4个周的劳作耕耘,二年级师生共同迎来了第一次月考这一收获的日子。纵观试卷有欣喜也有收获,有不足也有期待,为了更好的完成未来的工作,先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成绩统计:

二年级实有49人,参考人数47有二人病假,80-100分9人,60-79.9分21人,60分以下19人,优良率18%,及格率61%,最高分93.5分,最低分3分,总分2937.5分,平均59.95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从总体来看,命题内容比较全面,基础性强,覆盖面很广,题量适中,分值分配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从数学与生活,数学应用以及数学学习与发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一份比较完善的试卷。本次测试试卷分六大部分:包括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画图、解决问题。试卷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的分值搭配比较合理。比较综合地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整张试卷难度不大,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口算部分:共12个小题,12分,占总分的12%。

1、乘加、乘减、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小部分学生出错,这种题型是老师经常训练的主题目,但可能学生算式的意思不能真正理解,所以不能根据要求正确书写算式。

第二大题竖式计算:共6个小题,18分,占总分的18%。这个大题的第1、2、5、6小题,极少数学生因马虎没看清题目要求,在横式的后面商多少二没有把余数写上,此大题学生的失分率不大,失分率只在10%左右。

第三大题填空:共10个小题,23分,占总分的23%。出错最多的是第1小题,其次是第4小题。第1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就做题。第4小题是学生没有认真看计算单位,这道题学生只要认真读题,就会发现题目要求我们做两件事①画珠子②连线,但有的学生骄傲大意没有读懂题意。此大题失分率在25%左右。第四大题画一画:分3个小题,9分,占总分的9%。不同单位的换算及线段的画法,该题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作图比较马虎粗放,大部分学生没有作出单位,少数学生出错。少部分同学是绘画方法没掌握好,也就是没有严格按老师要求的步骤来做,失分率较高。

第五大题判断题:共9分,3个小题,占总分的9%。失分率较低。第六大题找规律:6分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共6个小题,28分,占总分的28。本次命题给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现实的题材,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第3小题,一条裤子120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150元,一件上衣多少元?这道题直接与生活相连,学生都做得比较好,第1小题有一小部分学生计算不过关外,方法掌握得很好,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学生余数的影响,有的学生在答时只答一问。第4小题是倍数问题,虽然做了不少这样的题,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题意。第5小题和第6小题,这两道题直接与生活相连,包括两步,有一小部分学生只写了一步,不明白题意。所以在一题相对失分率要高一点。纵观第六大题,学生主要失分的地方是单位的填写部分,失分率较高。

四、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学习习惯良好。

从整个年级的试卷中,85%的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6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老师们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和判断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读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如填空题中的(3)(4)和解决问题中的(2)(3)解答时不能仔细,认真地分析问题。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六、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 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加强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上是我校二年级数学这次期末考试的分析,也是我们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它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严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团结一心,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5

一、辨字组词。

{

豆(答案)

逗(答案)

{

厨(答案)

橱(答案)

{

驻(答案)

柱(答案)

{

衷(答案)

哀(答案)

二、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答案)呼唤 一(答案)翅膀 一(答案)水井 一(答案)赞歌 一(答案)晚霞 一(答案)沉默 一(答案)脸庞 一(答案)圆月

三、填入关联词

1、(答案)妈妈生病了,(答案)我趴在妈妈身上大哭起来。

2、我(答案)常常听到母亲的呼唤,(答案)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还会感到温暖。

四、选词填空。

时刻  时期  时代  时候

1.记得在我很小的(答案),妈妈常常带我去公园玩儿。

2.那一(答案),我深深地领悟到,平日有妈妈在身边东叫西叫的,其实是我的幸福。

3.抗日战争(答案),冀中人民靠着地道,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4.(答案)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能做到。

5.我用步量法(答案)了树间的距离和种树带的长度。

6.地质勘探局第七(答案)所的同志们一直坚持奋战在茫茫戈壁滩上。

根基   根本

7.诚信是做人的(答案)。

8.小树过早承重,造成(答案)不稳而死亡。

五、查字典。

1、“挖”的部首是(答案),(答案)结构,共(答案)画。

2、“漆”的音序是(答案),部首是(答案),除部首外再查(答案)画。

六、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破烂得不能忍受。(答案)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6

质 量 分 析

邱军林

一、试卷命题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本次命题基本上能立足课本,重视对学生“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试卷有六大版块,有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实践操作以及解决问题。按照课程标准命题,题型多样,考查内容主要是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试卷紧紧围绕解方程(主要针对ax±b=c,ax±bx=c,ax÷b=c等类型的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来展开命题,这也是第一、二单元的重点。

当然,本套试题也有不少的缺陷,如:第一大题填空第(9)小题单位用错,应用题第一题得数不是整数(因为求书的本数不可能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还有题量过大,导致解方程无地方可写,解决问题距离过小,所以部分学生由于计算量过大耽误了答题时间,影响了考试成绩。

二、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90人全部参加了本次考试。平均分64.49,及格的学生有60人,及格率为66.7%,还有30个同学不及格,优良的人数有32人,占全班的35.56%。

三、卷面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学生在基础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计算和应用方面掌握得良好,解方程以 及应用题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方面,大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整体评价

1、学生综合题型的解答能力不够好,比如合并正方体所引起的表面积的变化,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部分学生做题时书写潦草,不能认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4、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十几二十分的学生就有五六个,悬殊相差较大。

(二)、卷面具体失分情况分析如下:

1、填空题第(1)、(2)、(9)、(10)小题失分较多,第(1)小题第一空是个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叫做棱”有三分之一还多的学生不能准确定义,第(2)小题是“3a表示(),a³的立方表示()。”过半的学生理解错误,显然学生的基础值得思考,而第(10)小题合并正方体体积不变而表面积发生变化学生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2、判断题错误比较多的是第5小题,对于方程的定义掌握不够熟练。

3、解方程最后一题失分较多,2x-8×3=54,有部分学生不会先计算8×3或把8×3看作减数。

4、看图列方程,并求解第2小题小部分学生忘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失了3分。

5、解决问题部分完成得比较好的是第2题,其它几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失 分,其中第1题有部分孩子没有找准故事书与科技书本数的关系,所以设未知数出现错误。第4题由于学生看图和读题不仔细所以列式出现错误。第5题第(2)小题部分孩子不注意鱼缸无盖,所以失分也多。

四、整改措施和办法

1、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通过本次月考发现,审题马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部分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通病。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全面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考点背后方法和策略的渗透。

2、加强学生做题技巧的指导。在考前指导学生灵活应对各种题型。比如在判断题时可以采用列举法,在选择题上可以采取排除法,在解方程时可以采取代入法,以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解应用题时对容易出错地方可以做适当标记,引起自己的注意。

3、在平时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利用晨读抓好学生的计算,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辅导时间抓好“补差”工作,把学困生的转化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只抓优秀生!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把握好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考点。通过巧妙导多层次练,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短时高效。

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篇7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过去式单元的复习课, 由于本单元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过,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导入复习、练熟词句、交际运用、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过去式的句型,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 基本目标

(1) 词汇:能较好的掌握本单元过去式的动词词组:took the pictures, climbed mountains...

(2) 句型: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What did you do?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能力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并借此增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

3.本课时为单元复习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磁带、词卡、幻灯片演示。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StepⅠ:导入复习

1.Let’s chant. (五年级下册P2)

T:I often do housework on the weekend.And I usually take pictures too.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Can you ask him/her?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通过chant, 引出一般现在时态句子并对话练习)

2.T:Look at the phrases.Can you read them? (练习一般时态词组take the picture...)

3.T:You know, I 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Look!Last weekend, I tookthe picture.Is it beautiful? (拿出卡片, 领读take the pictures, took the pictures) Can you spell take?And took? (板书take, took) I often clean the windows.Last weekend, Icleaned the windows. (引导学生把所列词组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一般现在时态句型的对话练习导入到过去时态知识的复习。教师运用句型I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和Last weekend, I took the picture.的鲜明对比再次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了过去时态的意义, 通俗易懂, 为后进生的知识掌握和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提高做了有效的铺垫。

StepⅡ:练熟词句

1.T:Next, Let’s play a game.I say the verbs.You say the past tense. (通过教师说动词, 学生说动词过去式来巩固单词的过去式。)

2.T:Take out your paper.Finish the Exercises 1.Let’s check. (落实书面练习)

3.T:Let’s chant. (六年级下册P41.) Can you read them? (引出本课重点句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did you go?) “

4.T:Please read and write them twice!Who’d lik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a

(借学生活动板书重点句)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书面练习的方式, 进一步巩固重点词句以达到熟练掌握, 并为下一阶段的交际运用作好了充分准备。

StepⅢ交际运用

1.T:Look!I took another picture on my holiday.Would you like to ask me some questions? (展示教师出去游玩的照片, 引导学生用Where?What?How?提问。)

2.T:Did you have a holiday?Please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运用重点句, 做对话练习)

3.T:Just now, We reviewed and practice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Next, let’s do the 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提问, 进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对话练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思考的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Ⅳ巩固提高

1.Exercises 2:Listen to the tape, write“T”or“F”。

(听录音, 判断正误) Check!

2.Exercises 3: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answers.

(阅读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 Check!

3. (板书简笔画) Look at the pictures.It’s you.Can you talk about your holiday.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rite yourholiday on the paper. (看图说话, 并书面表达。) Check!

4.How many stars did you get? (课堂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对学生进行了听音判断和阅读选择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听音判断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看图进行书面表达, 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Ⅵ家庭作业

1.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of unit 4.

2.Please write a letter about your last holiday to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把课堂语言能力的提高延伸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板书设计Revision Unit 4 My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8

精兵简( ) 天( )海角 鱼( )而入 专心( )志

五( )四( ) ( )( )起敬 ( )拥而至 ( )无虚席

1.含有数字的词语是 ,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 。

2.“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进入的孩子们对山洞心生好奇而又有些紧张。”这句话画线的部分可以换成词语“ ”。

3.选择一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五、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住薄#?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雨果写的。( )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句中的“完全”和“彻底”可以互换位置。 ( )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中的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

4.“孰为汝多知乎”中的“汝”是“你”的意思。( )

六、请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根据提示写名言和诗句。

(1)《左传》中的“ 。”告诉人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的道理。

(2)春节到了,看到红红的对联,你想到的诗句是: , 。

(3)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正如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说的那样:“ 。”

2.天空撒满了星星。

把星星当作人来写:

3.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聊天的时候, ;看电视的时候, ;写字的时候,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虽与之俱学, 。(选自《学弈》)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 (选自《两小儿辩日》)

2.燕子去了, ; ,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选自《匆匆》)

3.中国古时候有个叫 的文学家说过:人固有一死, , 。(选自《为人民服务》)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一些人物,如 的李大钊、 的周总理;我还知道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 和傣族传统的建筑 ;我从《手指》一文中明白了 的道理。

八、阅读课内片段,仔细答题。(7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桃花心木》节选)

1.“语重心长”的意思是: 。你从“语重心长”体会到 。(2分)

2.文中画线部分的“不确定”是指: 。(2分)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不确定”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列举实例写一写。(3分)

九、阅读课外美文,认真答题。(13分)

感 恩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就是对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餐厅就餐时,发现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得到这些孩子的应允,我坐在了他们旁边。尽管我是外国人,可他们还是跟我落落大方地攀谈起来。三个孩子中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是哥哥,约摸十二三岁,他的妹妹八九岁,而小弟弟才五六岁。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因此,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家旅馆里。

当我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哥哥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疑惑不解,三个孩子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这是为什么呢?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 写给谁的 给妈妈 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 “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哥哥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上面写着“草丛里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师夸我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他们写的感谢信啊!它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享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啊!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理所当然:

疑惑不解:

2.请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4.“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思”中“感恩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什么?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来。(2分)

5.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体验,依照文中孩子们写“感谢信”的形式,再写两句。(5分)

十、习作大舞台。(30分)

上一篇:中职教师述职报告-教师述职报告参考下一篇:张释之字季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