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咏柳》

2024-08-04

改写《咏柳》(共12篇)

改写《咏柳》 篇1

改写《咏柳》(通用15篇)

改写《咏柳》1

来了,来了,春天来了。

爸爸妈妈带我到新蕾公园观赏春天的风景。蔚蓝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显得格外明亮,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湖边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随着和煦的春风来来回回地飘荡着。几对五颜六色的蝴蝶在柳树下翩翩起舞,互相追赶,一转眼的功夫就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下,自由自在,非常可爱!几只活泼聪明的百灵鸟,在枝头上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仿佛在呼唤人们:“来了、来了,春天来了!”

原来万紫千红的春天真的来了!

改写《咏柳》2

春天的一天,有一位诗人来到了湖边。

当他到湖边时,一片美丽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一棵棵柳树更是吸引着他,那树叶像一片片玉片,那柳枝好像是柳树姑娘的长丝带。很多的枝条都垂了下来。诗人看到这景象还不知道这么多细叶是谁剪裁出来的。一阵春风吹来,才知道是春风干的。诗人顿时吟出了几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唉,太美了!

后来这首诗成了千古名诗。而这个人就是大诗人贺知章。这首诗便是《咏柳》。

改写《咏柳》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走到柳树旁,看见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象市用碧玉装扮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了千万条好象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我想啊想,忽然,一阵春风,把粘在一起的嫩叶吹开了。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啊!”

改写《咏柳》4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里,诗人来到湖边,诗人贺知章看到湖边有草地、花蝴蝶,而一棵高高的柳树更是吸引他。那柳树细细长长,像玉片一样,那柳丝长长的,像绿丝带一样。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说:“这大小一至,粗细一至的叶子到底是谁剪出来的呢?”诗人想了很久,突然,一阵春风吹来,诗人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像剪刀一样的春风剪出来的。

《春日》

春天的一个好日子里,诗人朱熹来到泗水边观赏美景。

诗人看到泗水边非常美,一时之间,焕然一新的美景都跃入诗人的眼帘。诗人不禁想:人们很容易认识春风的面貌,但是,真正要认识春风,要等到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后才知道。于是,诗人随口吟出: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改写《咏柳》5

春天,在美丽的湖边,那株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像一树绿色的宝石,还像一个个小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美人,摆动长长的秀发。

空中几只燕子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呢喃着,好象在美丽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湖边,人们都在自由自在地春游踏青,或三两搭伴,或几人同行,不易乐乎,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贺知章。他身材偏瘦,皮肤白皙,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轻快。他看见了丝丝柳条,他想是谁剪出来的?

哦~!原来是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二月的春风像一把神奇的.剪刀,把柳叶剪的那么美丽啊~祖国的春天多么的欢畅~~!

改写《咏柳》6

天空像打了蜡似的,蓝莹莹的,澄澈极了。和煦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身上,暖暖的。

负手而立于春色满园的庭院中,任暖阳肆意在青袍上流泻。不远处,一团飘逸的绿雾牵引住了我的视线。

于是,脚步不受控制地朝那团浅浅的绿雾移去。

呵,原来是一株婀娜的杨柳。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细赏。

枝条上抽出了许多芽儿,嫩嫩的,绿绿的,好似用碧玉精雕细琢而成的。万千条纤长的枝条如同下垂的摇曳于的绿色丝带,好似亭亭的少女在轻移莲步,一俯首,一回眸,一甩袖,绿丝带轻舞飞扬,尽显温婉柔美之韵。

不知这巧夺天工的柳条枝叶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

忽而一阵轻爽的春风迎面拂来,风情万种的柳枝随风翩跹舞动......哦,我明白了:二月春风似剪刀。

改写《咏柳》7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绿油油的草地仿佛一块绿色的地毯,美丽的小花点缀着草地。我边走边欣赏这美景。忽然,一棵高挑的柳树映入我的眼帘。只见柳枝上吐出了嫩绿的小芽,柳条又细又长,直往下垂。柔韧的柳条,丝丝缕缕的,像美少女的头发。微风吹过,柳树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我不禁感叹道:“春风真是一把神奇的剪刀,创造出了这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啊!”

我爱这春天,更爱这春天里的柳树儿。

改写《咏柳》8

一个春天的日子,贺知章游性大发,在一条河边观看者一颗柳树。

这颗树到春天就已经开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枝条,枝条上的枝叶非常的嫩,也很碧绿,就像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脸上也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柳树的枝条渐渐长大,轻柔的枝条垂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大片的绿色,枝条就像飘动的绿丝绦,有了疑问“是谁的巧手,把嫩叶剪的这么逼真,贺知章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

突然,一阵风吹过来,就像就是这一阵风告诉了他答案,答案是风,风好像小朋友对贺知章说:“伟大的大诗人贺知章,你说的是我吧!是我把嫩叶剪成这样的。

后来贺知章说:“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柔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不妨我来做一首诗吧!

贺知章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如这首诗歌就叫《咏柳》吧!路边的人听见了,连忙鼓掌。

改写《咏柳》9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到了,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名叫《咏柳》,它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诗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走在路上,他发现了一棵长的高高的柳树,细长的柳条上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嫩叶,好像千万条丝带垂落下来一样。贺知章一看这棵柳树的叶子非常细长,他心想:是谁把它变成这个样子的呢?正巧这时一阵微风吹来,贺知章想,这些叶子一定是二月的剪刀剪出来的啊!

小路两旁有着一棵高大的柳树,柳树旁边翠绿的小草,粉嫩的小花,金黄的迎春花,显得异常可爱。

看着眼前的美景,贺知章才写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改写《咏柳》10

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在这里。你看,那河边一排排柳树换上了碧绿的新衣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细细的柳条随风飘舞,就像长长的绿丝带。

再看那细细的柳叶,这又是哪位大师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啊!原来是那调皮的春风呀!春风呀,春风,你可真是一把灵巧的小剪刀。除了裁剪出嫩叶,你是不是还会为花儿裁剪新衣裳?

站在柳树下,我不禁想起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这么繁茂的垂柳,真令人流连忘返啊!

改写《咏柳》11

春天,我们走进《濮水公园》,去拜访鲜花,去拜访草叶上的雨滴,去拜访小鸟。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绕过迎春花坛,越过杏花林,一直向南,来到濮水河。绿莹莹的河水映着蓝盈盈的天,濮水河的两岸有两排高大翠绿的柳树,千万条柳枝垂挂下来。前些日还是光秃秃的柳枝,是谁为它们穿上翠绿的绿衣裳?原来它们听到春风在唱歌,河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小柳芽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它们听着二月春风的号令,齐刷刷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块长了出来。

是呀,和暖的春风把鲜花吹开,把柳叶裁出,她吹拂着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田。

改写《咏柳》12

我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正值初春二月。盎然的春意,拂面的微风,让我心情舒畅极了。莺鸟在天上啼叫,那么悦耳,那么欢快。

走着走着,我看见清澈的小溪边,有一棵挺直了腰的柳树,它瘦高的树干上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这新绽放的一树绿色使它远远看起来像是一块碧玉一般。我慢慢朝着这棵柳树走去,柳枝轻柔地垂下,随着微风飘摇,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丝带。我陶醉于其中,这棵柳树比皇城御柳应该要美上千万倍吧。柳树下清澈的溪水,青青的小草,与它交相辉映,使我想走得更近一些,一睹这柳树的芳容。

行至树下,我轻握一片柳叶,心中萌生了一个疑问,是谁让柳条如此嫩绿?是谁让柳条如此细长?是谁让柳叶如此小巧?闭眼,脸上轻抚过一阵柔软,这便是答案了吧。定是这二月里吹过的阵阵春风,如同一把灵巧的剪刀,把柳叶和柳枝裁剪得那么精致可爱。

我静静地看着那棵柳树,享受着和熙的春风,和暖的阳光,沉浸在了家乡的美好中,无比自由,无比惬意……

改写《咏柳》13

春天来了,有一天,贺知章出门寻找春天。

走着走着,贺知章发现了小草和小花已迫不及待地从土里钻出来了,探出了小脑袋。贺知章往近处走了一会,看见河水在欢快地流淌着,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小河旁有一颗柳树,它像碧玉装扮的美女一样,千万条柳丝垂了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的吗?原来,就是那像剪刀似的春风啊!

天空上有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可真美丽啊!

改写《咏柳》14

贺知章是古代唐朝著名的一位诗人。有一年二月,他来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柳树又多又漂亮。他走到一处湖边,湖边上正好有一棵高高的柳树,贺知章抬头望着这棵柳树,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新叶,就像用碧玉打扮的一样。远远望去,柳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柳树垂下的无数根枝条就像少女的发丝。这时,他想:这嫩绿的新叶是出自于哪位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忽然一阵春风吹来,这无数根枝条随风飘摇,真像春风姑娘给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梳洗和修剪她的长发,让她更加美丽,惹人喜爱。这时,贺知章默默感叹,用右手抹着自己的胡子,望着柳树说:“真美啊!这么美的柳树,我要用诗句来赞美、歌颂它”。

随后,贺知章便吟诗起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晚上,贺知章把今天所吟的这首诗写在了纸上,然后慢慢韵味。直到现在,这首古代唐朝著名的诗人贺知章所写的《咏柳》,已经变成了一首非常闻名的古诗了。

改写《咏柳》15

这是一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早晨,小鸟“叽喳!叽喳!”的快乐鸣叫,仿佛正在唱这动听的春之歌。天空中,一朵孤单的白云悠闲自在地飘着——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20来岁的大诗人货知章早早的起了床,来到了门外。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大树显得格外苍翠欲滴。晶莹的露珠很快打湿了货知章的裤腿,可是他毫不在意,静静地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仿佛已经深深地陶醉在了这迷人的花香之中。随着花香,货知章慢慢地走到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大花园中。这里的花儿真漂亮,红的、绿的、黄的、紫的、蓝的……一群群,一簇簇,如同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他不由自主地走在了参观花园的羊肠小道上。

突然,江边的一排排新绿引起了货知章的注意:“咦?那是什么东西?“好奇心驱使他去一探究竟。货知章来到了江边,发现时一排排成群的柳树,不由得来了兴致,开始从多角度观察他们婀娜多姿的样子。

柳树真绿呀!一棵棵柳树像一名名穿着绿衣裳的花仙子,活泼、愉快地在属于它们的舞台上尽情玩耍。那绿油油的枝条垂了下来,就像一株株小草,随风舞动。春风偶尔拂过这静静的江面,货知章一眼就观察到了嫩叶上细小齿纹的存在。它们呈船头状均匀地分布在枝条上,好像一个个整齐的小小士兵,美丽极了。“可是这鬼斧神工般的嫩叶到底是谁打造的呢?”货知章觉得十分疑惑,自言自语地说。

这时,又是一阵春风吹来,几只小燕子从南边归来,不偏不倚地从货知章头顶飞过。这下正好,他看到了穿着黑衣服的“绅士”,而且,它们的尾巴像一把把锋利的剪刀,仿佛那细叶就是用它们那灵巧的尾巴裁剪而成的!它们真是一群帅气的艺术家。货知章在这个时候,又闻到了刚才那一股令人沉醉的花香,他说:“即使这些花儿再香,可也比不上这花仙子一般的柳树呀!”于是,他为柳树提笔做了一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大名鼎鼎的《咏柳》就这样从货知章笔下流传出来了。他让柳树“活”了起来。他可真是“妙笔生花”啊!

改写《咏柳》 篇2

1.反复诵读, 从读准、读懂、读好到读 宽 , 步步深入 走进经典。

2.关注表达, 品悟古诗遣词的精妙和修辞手法的精当, 并迁移运用。

3.以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调动合作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 展开想象, 品味古诗的意蕴, 感受春天的美好。

2.关注表达, 学习古诗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 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咱们先来对对诗, 好吗?

……

发现没有, 咱们刚才对的诗都和什么季节有关? (春天)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有关春天的古诗, 唤醒学生脑海中的诗词储备, 让学生在诗词的美好韵律中, 在经典诗句的美妙意境中, 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 激活学生学诗的热情, 为下面新诗的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2.这节课, 就让我们随着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贺知章听说过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是老师课前搜集的资料, 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贺知章, 唐朝人, 字季真, 爱饮酒, 和李白是忘年交, 人称“诗狂”。他不仅是诗人, 还是书法家呢!可惜他的作品大多散失, 留存下来的仅二十首。)

3.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是他广为传诵的一首诗———《咏柳》。 (齐读)

(1) “咏”是个生字,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2) 仔细观察田字格, 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

师范写 , 生描红、临 写 , 点评。

(3) “咏”是一个形声字, 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 想想它应该与什么有关?

那“咏柳”什么意思? (赞美柳树)

那赞美春天怎么说? (咏春) 赞美梅花呢? (咏梅)

很好, 这就叫举一反三。学生字, 我们不仅要理解它的意思, 还要学会运用。

【设计意图:学一首诗, 知作者、明诗题是首先要做的。知作者环节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作者信息, 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补充, 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觉, 又潜移默化教给了他们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方法。明诗题环节更是积极呼应新课标每堂课不少于10分钟写字的要求, 紧紧抓住本课生字“咏”, 从字音、字形到字义, 高度相信学生, 引导探究发现, 并练习举一反三, 指向语言运用。】

二、反复诵读, 感知韵律美

诗人赞美的柳树是什么样儿的呢?咱们来读读诗句。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

(1) 组内互查自读情况。

(2) 分享理解的地方, 讨论疑难问题。

(一) 诵读诗句。★读正确

谁先来读读古诗?我们大家做评委, 如果正确、流利, 就把掌声送给他, 好不好?

谁来挑战他?

真不错, 尤其是这个多音字“似”, 也读准了。奖励你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读节奏

读一首诗呀, 咱们还要注意它的节奏。谁来试一试?

谁来点评一下?

咱们读诗呀, 不仅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还要读好题目与诗句、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停顿, 哪一组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有板有眼, 读出了节奏, 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二) 讨论疑难问题。

刚刚各小组将组内暂时不能理解的地方标注在了黑板上, 咱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预设:

【碧玉】

咱们先来看第一个小问号, 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问呢? (碧玉就是指绿色的美玉。)

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补充。 (这儿是把柳树的叶子比作绿色的美玉。用碧玉来形容柳树的叶子, 就说明柳树很绿。)

把你的理解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让我们听出这柳树很绿。

【一树高】

继续往下看, 这个小问号, 谁又能解决呢? (这儿的“一树高”, 就是“一高树”的意思。)

那为什么不说成“一高树”呢?请同学们读读诗句最后的“高”“绦”“刀”, 发现了什么? (押韵)

这是古诗为了押韵或平仄常用的一种倒装的手法。谁来将这最后押韵的几个字读饱满?试一试。 (指名读)

感觉如何? (很好听, 押韵。)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出诗歌韵律美。 (齐读)

你们看, 咱们以后在读诗的时候呀, 将这些押韵的字读饱满、读完整, 那么听起来就会抑扬顿挫, 如同乐曲一般, 诗的韵律美也就出来了。

【裁】

你能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看吗?

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个动作?诗中是说谁裁剪什么呢?

……

你们真会学习, 这么读读、想想、讨论讨论就读懂了这首诗。现在带着你的理解, 谁再来读读诗句?

读了这么多遍, 诗中的柳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美、绿……)

【设计意图:提供时空与平台,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质疑发现,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读、互查读、比赛读、合作读中逐步由读准、读通到读出节奏, 读出韵律, 享受诵读的快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中亲历探究的过程, 品尝成功的喜悦, 收获学习的方法。】

三、想象画面, 品味意境美

难怪后人这样评价这首诗:“贺知章虽非画家, 但他的《咏柳》诗却像悬挂于祖国古代艺术大厅中的一幅画儿一样, 虽历经千年, 但艺术魅力丝毫不减。”

想不想去看看这幅画? (想) 那就让咱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起走进画中。

(教师语言描述, 将学生带入情境。)

闭上眼睛, 让我们沐浴着春风来到田野里, 来到小河边, 一片绿色扑面而来, 深的、浅的、浓的、淡的, 绿得那样妩媚, 绿得那样可爱, 绿得连空气都染上了一抹绿的味道。突然, 一株高大的柳树映入眼帘, 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啊!睁开眼睛, 把你看到的画面, 说给组内同学听听, 比比谁说得最美。

★柳树美丽

咱们来分享一下, 先说说你看到的柳树是什么样儿的。

(春天到了, 柳树细细长长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嫩绿的叶子, 那碧绿的叶子多么像晶莹剔透的美玉呀, 把柳树姑娘打扮得特别漂亮。风一吹, 柳树姑娘就甩动长长的头发, 跳起欢快的舞蹈。)

看到这么绿、这么美的柳树, 难怪贺知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瞧, 那亭亭玉立的柳树姑娘正对着河水照“镜子”呢!那一条条柔嫩的柳枝, 从远处看, 好像瀑布一样泻下来。那一片片翠绿的柳叶, 近看如绿“发夹”, 把柳树姑娘装扮得更美了!)

多美呀, 你也来赞美一下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咱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神奇

看着眼前的美景, 作者忍不住浮想联翩: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着作者如此美妙的想象, 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优雅而又美丽的春风姑娘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她带着那把神奇的大剪刀来到柳树姑娘这儿, 给她剪了一个漂亮的发型。)

多么神奇的春风姐姐, 请你读出她的神奇———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姐姐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 她有一把神奇的“剪刀”。你们瞧, 她正在精心地帮柳树姑娘打扮呢!她裁出了柔嫩的柳枝, 裁出了纤细的柳叶, 她把柳树姑娘打扮得那么俊美、漂亮, 真是巧夺天工啊!)

你也来读出你的理解、你的赞叹———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这碧绿的柳树、柔嫩的柳枝、纤细的柳叶, 都是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呀!多么神奇的二月春风, 谁再来读读诗句, 让我们感受春风的神奇? (指名读)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试图字字落实进行翻译, 显然是不适宜的。因为诗无达诂, 我们只有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感悟、想象、融入, 才能让学生意会到那景那情, 这样带着学生独特的视角与想象力、创造力的个性“读懂”, 才是真正的理解, 也只有这样的理解, 才能让学生真正与诗歌、与诗人产生共鸣。】

四、体悟写法, 学习表达美

1.体悟写法。

你们看, 作者用了一个“裁”字, 就把二月春风写活了, 让我们仿佛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这种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的手法, 我们称之为“拟人”。诗中像这样用得特别形象、生动, 让我们能读出画面的字、词、句还有好几处呢。自己读读诗句, 将它们圈画出来, 和组内成员讨论讨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碧玉、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妆、裁 (拟人)

像比喻、拟人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非常常见, 比如:

(课件出示: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指名读)

这儿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用了比喻的手法,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花的红, 水的绿。)

女生一起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课件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指名读)

这儿又用了什么手法?

(这儿用了拟人的手法, 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蝴蝶、黄莺的欢快自在。)

男生来读出春天的无穷情趣。

而这首诗, 贺知章就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出神入化地写出了柳树的美丽, 春风的神奇。让咱们再来读一读古诗, 感受诗人巧用比喻、拟人的智慧。注意, 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画面。

【设计意图:作为语用学背景下的诗词教学, 教学的落脚点不是理解诗人写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情感, 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为了表达这样的情感, 诗人是怎么写, 这样写好在哪里。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所以关注其词句的表达效果及言语的运用智慧理所当然应成为本堂课教学的重头戏。】

2.学习表达。

那这神奇的二月春风就仅仅裁剪出了翠绿柔嫩的柳树吗?在生活中, 你发现她还裁剪出了什么? (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

是的, 她裁出了满园春色, 你们瞧! (出示图片) 这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樱花等等, 都是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呀!你能学着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来写一写春天的一种景物吗?待会儿咱们来比一比, 看谁写得最形象、最生动。

展示:一看书写, 咱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 先看看字写得怎么样。二看内容, 再听她读一读。

(田野里, 油菜花开了, 到处是一片金黄, 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微风吹来, 一股迷人的芳香扑鼻而来, 让人心旷神怡。)

写得好不好?好在哪儿? (她用了比喻, 感觉很美。)

是的, 用上比喻就更形象、生动了。还有谁想来读一读?

(春天来了, 小草妹妹伸伸懒腰, 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 远远看去像一张绿地毯。)

谁来点评一下? (他用了拟人和比喻, 把小草写活了, 写得很好。)

……

是的, 平时的写作中咱们学着用上比喻、拟人会让你的作品更形象、生动。

下面请组内互相读一读, 评一评, 看看他有没有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说说他这样写好在哪里, 也可以提提建议, 怎么修改会更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过, 应该追求学生“学会”, 所以在引导学生品味了诗句比喻、拟人的运用的智慧后, 我及时安排了这样的实践环节, 让学生用上刚刚习得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写春天的一种景物, 这样的安排既是一次实践练笔的过程, 又为后面进一步体会诗人借咏柳来歌咏春天埋下伏笔, 可谓一石二鸟。值得一提的是, 在学生写话后, 我安排了充分的展示、点评、提升时间, 让学生在交流、点评、修改、完善中进一步巩固这样的修辞手法, 真正落实了运用, 强调了“学会”。】

3.品味诗情。

多么神奇的二月春风, 她裁出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自己再读读诗句, 想一想, 作者写这首诗仅仅是在咏柳吗?他还在咏什么?

对, 诗人是借咏柳来歌咏这生机盎然的春天呢! (板书:咏春)

就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 来感受这春天的美好。

4.背诵诗句。

这么美的景象真令人陶醉, 我已经把她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师背诵)

你们也陶醉了吗?那这美景有没有留在你的脑海中呢? 谁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五、课后作业

咏春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大家可以找几首来读一读, 背一背, 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结束应该成为课后阅读的开始。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毕竟有限, 但我们要让这一篇篇课文成为学生通向广阔阅读世界的一扇窗, 借由教材的学习, 打开学生广泛阅读的视界, 引领学生走向幸福的“悦”读之路。】

【教学反思】

契合文体的特点

教学一篇文章, 首先要关注的是它的文体特征, 不同的文体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和路径来进行教学。作为古典诗歌, 它具有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征, 那么教学就要契合文体的这一特点, 让学生由诵读入手, 在读中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 因此反复诵读成为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三步走的方法: (1) 读诗句, 欣赏韵律美。 (2) 读画面, 品味意境美。 (3) 读心境, 体味情感美。每一次读有每一次的要求, 每一次读有每一次的目标, 如此这般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反复诵读, 让学生直读得入口即化, 体内沸腾, 直诵得犹出我口, 血脉相承。这样的反复诵读, 学生越读越有味道, 越读越有兴致, 怎会不喜欢上读诗呢?

符合语文的规律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操作, 还是存在一些偏差, 走进诗歌教学的课堂, 我们看到大部分老师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理解诗歌的意思 (即写了什么)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上, 至于诗歌是如何来写的, 却鲜有问津, 典型的是得意忘言。于是在备这一课时, 我将品味诗歌词句的表达效果及言语的运用智慧作为教学的重头戏, 专门安排了一个“体悟写法, 学习表达美”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圈画出认为用得特别好的字、词、句, 并和组内成员讨论讨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引导他们发现诗人是如何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出柳树的美丽, 春风的神奇的。然后补充两首诗中比喻、拟人的妙用,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最后让学生“学着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来写一写春天的一种景物”。循着“认知—实践—迁移”的规律, 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的教学落点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 这是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之所在, 也是语文课的独当之任, 当务之急。

适合学生的方法

漫读《咏柳》《春日》 篇3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那一抹春天的鹅黄

据说,最早感受到春光的是柳树。在那冬春交汇之际,当许多树木还在蒙眬休眠之中,柳树已经将排排新芽抽成万缕烟丝。那一抹春天的鹅黄,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赋予了柳树感情相依的特性。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司马光的“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都赋予了柳树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贺知章一生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却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其中一首便是《咏柳》。“咏”,意为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

在诗人眼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碧玉”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暗指年轻貌美的少女。“碧玉妆成一树高”,诗句一出,你的眼前是否有一个婷婷袅袅的女子依风而立?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在春风的轻拂中,就像女子迎风起舞的绿色裙带,有一种说不出的迷人和美好。

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阴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是诗的最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出春风的神奇与灵巧。

贺知章的诗,以明朗著称。读他的诗,仿佛看到了他的人。据说,李白初抵长安,诗名未显,贺知章读到他的《蜀道难》,大为叹服,称誉为“谪仙”,也就是说,这样的好文采不同凡响,该是出于仙人之手,而非凡人之笔。

一个人对他人的才华,可以这样热情地赞颂,可见其雅量和胸襟。难怪有人说,贺知章的诗,人格和诗格相互辉映。

他的诗,清亮、明媚,就像春天的那一抹鹅黄。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寻芳何处去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中国哲学启蒙书籍。在这本书中,你会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思想精髓;你会了解到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代表——孟子,他的著述《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你还会了解到“程门立雪”典故中的那个叫程颐的人开创了理学,到朱熹时得以完善……

初读《春日》,以为是一首写景诗。了解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之后,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首哲理诗来读。

“胜日”,春光明媚的好日子;“寻芳”,游春,踏青,赏花观景;“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期,孔子曾和众弟子在此琴瑟歌舞,论水言志。南宋时,这里被金人占领,朱熹不曾北上,自然不可能到“泗水滨”去“寻芳”。由此揣测“泗水滨”暗指孔门,代指孔子儒学;“寻芳”则是指探寻圣人之道。

“无边光景”,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想象春日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之感。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具体写某个景物,却让人感觉物物皆有生机。唯其如此,才显出春光浩荡,才显出一种活泼泼的生机涨满心头。

“等闲”,寻常、轻易;“东风”,春风,人们常用东风象征吉祥的事物。诗人以一种闲适轻松的心情,认识了春风,仿佛一个如花的女子,在不经意间深刻地打动了你。这里的“识”字照应首句中的“寻”字,由观景转而写观感。

改写《咏柳》 篇4

贺知章走在路上,他发现了一棵长的高高的柳树,细长的柳条上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嫩叶,好像千万条丝带垂落下来一样。贺知章一看这棵柳树的叶子非常细长,他心想:是谁把它变成这个样子的呢?正巧这时一阵微风吹来,贺知章想,这些叶子一定是二月的剪刀剪出来的啊!

小路两旁有着一棵高大的柳树,柳树旁边翠绿的小草,粉嫩的小花,金黄的迎春花,显得异常可爱。

改写《咏柳》 篇5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咏柳的意思诗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咏柳》教案 篇6

小学阶段对于古诗文的要求

小学阶段对于古诗词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默写古诗,简单了解古诗所表达的简单含义,体验古代文学的韵律美以及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

作品原文

咏柳

柳宗元

碧玉1妆2成一树3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不知细叶谁裁5出,二月春风似6剪刀。

作品概述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1]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秉性放达,因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体裁介绍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七言绝句等。

注释译文

诗词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3] [4]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3]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品链接

回乡偶书

《咏柳》综合资料之一 篇7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的特点。整棵树枝叶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突出了它们柔美而细长的特点。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下垂。

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突出它们细巧的特点。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投影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

垂:翘舌音,读chuí,声母不要读成c。

裁:平舌音,读cái,声母不能读作ch。

似:多音字,在本课读sì,好像的意思。

丝、碧、剪:要读准字音,同时用部件法记住字形。

本课生字较多,初读课文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练习读通语句的过程中熟悉字义。然后同桌练习读课后生字,最后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课文学完后指导写字时,再次巩固字音,分析记忆字形。

写字教学。

垂:独体字,共8画。书写注意笔顺:垂,第七画横要长些,托住上部笔画,盖住末笔横画。

丝:上下结构,上部左右两部分都是,不要写成幺。

裁:笔画多,半包围结构,里边是衣,书写时衣字的第六笔捺写作点。笔顺:。

碧、剪:都是上下结构,笔画多,容易写长,书写时注意处理好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位置。

难写的字,教师应字字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后的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三)词句教学

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

碧玉: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绦:用丝织成的带子。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词句教学。不要孤立地解释词语,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结合观察课文插图和联系实际,去领会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内容。

这首诗的大意是:

用碧玉装扮成的一棵柳树,垂挂着千万根绿色的枝条。

是谁裁出这片片细小的嫩叶,二月的春风就像那神奇的剪刀。

(四)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诗押ao韵,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感情来。朗读时,要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如果这样的解说再配上优美的古曲,一定能使学生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指导朗读可参考下面的节奏示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当学生多遍入情入境地朗读之后,便及时引导学生看图诵读,达到熟读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结合课文内容的扩展练习。基本要求有三点:第一,学完本课后,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柳树,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二,观察之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和感受。第三,用两三句话写出春天柳树的美。此项练习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去亲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要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观察、表达训练。为取得好效果,要选择好活动时间和观察点。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导入课题。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每句话读通顺。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利用生字卡,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生字。

指导读课文,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自读诗歌前两行,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同学间互相解答,教师相机点拨,理解重点词语:碧玉、妆、万条、丝绦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同样方法,使学生理解第三四行的重点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把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看着插图了解全诗描写的内容。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使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感情。看图练习背诵,好像是面对真实的情景作诗。可指名到讲台上看图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用生字卡读生字。分析字形,说出难写的字的记忆方法。

指导写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仿写。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咏柳》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这两个生字,会写“柳”“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对诗意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主题。

师: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设计意图:优美的春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游戏找春天)

(设计意图:课件制作书中主题图,画面由“燕子”“柳树”“两个小朋友”构成,在找春天环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每找到一处春天的景色,就诵读古诗的某个句子)

(设置意图:以游戏吸引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观察。)

1.简介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

2.听配乐诵读录音,伴有春天柳树图片,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垂下,在春风里摇曳着。(感受柳树的美)

(设计意图:运用幻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并正确、流利认读“咏、妆”二字。(第一句中“一”读二声,可读重些,“绿”可读重。)

4.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5.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诗歌目标明确,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由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得有层次,逐步加深要求。)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1.指导朗读理解第一句。

放柳树从远处看的图片,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的柳枝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1)借助课件出示的“碧玉、妆、万条、丝绦”词语的解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课件出示“碧玉”和绿色丝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样与柳树的相似之处。加深理解第一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读,指读。柳树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诗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

(设计意图:着重抓住“碧玉”“绿丝绦”等词语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魅力和高贵。)

2.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接着来看第二句。出示“柳叶”图片,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2)前后两个人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

(3)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

(4)“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5)指读,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

七、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过诵读、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 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 篇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咏柳》诗句带拼音 篇10

《咏柳》

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e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与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与“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与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与柳的颜色有关,“碧”与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与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作者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咏柳》教学设计 篇11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找柳树的叶子或者枝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设计意图:展示收集的柳叶,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二)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三)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评议。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四)再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五)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六)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七)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读、互评,引导生生对话。】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一)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二)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三)自由诵读,体会感情

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轻声、重音)

4、能背的站起来背。

【设计意图: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主人”的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作业设计

1、写生字词。

2、默写古诗。

3、回家找找描写春天的诗歌、散文、对联、童谣、歌曲,写在采集本上。

【设计意图:通过写生字词,巩固基础知识,通过搜集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板书设计:

碧玉——一树高

咏柳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古诗《咏柳》教案 篇12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播放有关柳树的画面,目的让学生感受柳树是春的使者,带来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满生机)

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交流,谈感受

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师在想什么吗?此时此刻,老师就想把唐朝诗人贺之章写的《咏柳》推荐给大家。

(边出示诗句,边朗诵)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3.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自由练习,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换气、轻声、重音)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你自己认为那里读得最好。(老师可以帮助点评)

师:你认为谁读得最好,让我们象他那样去读,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看谁读得最美。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再听一遍古诗,请同学们将眼睛轻轻闭上。

师: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诵,不会的就看书朗读。

默写,同桌对改,订正,集体反馈:错在哪儿?

课外延伸:

上一篇:高中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原创!下一篇:小学语文朗读理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