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改写

2024-10-03

《乐游原》改写(共9篇)

《乐游原》改写 篇1

今天阳光十分明媚,我坐在家里读书,心中总是闪过一丝丝不愉快,让我没有耐心读书,准备去乐游原散散心,散散步。

我赶着马车,微风吹拂着我的脸蛋,格外清爽,让我心中那份烦恼烟消云散。路上的一家三口在做着游戏,一幅其乐融融的样子。可是我脑子里又闪过一个念头,他们肯定是朝廷中的那些奸臣们,他们现在这么高兴,那些被他们杀害的忠臣们的家人肯定是最痛苦的。

我无力地赶着马车,心中为那些杀害的忠臣悲泣,我祈祷着奸臣不在伤害忠臣。不知不觉地眼前就是一片田园山川,真美啊,我赞叹道!这时天空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在云彩中隐隐闪过,时而出现,时而又躲到云彩下面,太阳刚值了夜班,好像现在正睡觉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花朵,有月季、牡丹、玫瑰……风吹拂着花瓣,花瓣随风摇曳,就好像一群美少女在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花丛的旁边是奇特的树木。他们有的弯着腰,好像一位年老的爷爷在行走;它们有的翘着腿,好像这位阿姨正在健身;它们有的举着手,好像在跟她的`远方朋友挥手致意。一只调皮的蝴蝶在花丛里,树木中,人群上来回飞舞,就好像一位好几天呆在家里没有出来的儿童一样,终于得到了自由。这时,刚才的花朵已不在那么耀眼,抬头一看,原来太阳要下山了,黑夜将要来临了。黑夜来临了意味着人的生命将要结束了,朝廷将要面临危险。我的心情又变得如此沉重。往下鸟瞰,长安城笼罩上了一层薄雾。原来那个繁荣的长安城去哪儿了?

我回到家,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改写 篇2

乐游原, 源于西汉宣帝时期, 《汉书·宣帝纪》载:“ (神爵) 三年春, 起乐游苑。”乐游原为宣帝立庙之处, 风景秀丽, 《两京杂记》中载:“乐游苑自生玫瑰树, 树下多苜蓿。”艳丽的玫瑰, 外来苜蓿, 使这里别具魅力。

乐游原初为秦宜春苑, 秦末天下大乱, 秦二世在此被阎乐所杀。汉朝建立后, 继承了前朝的宫苑。司马相如作赋以哀二世形失, 写下了当时宜春苑的情景:

登陂陁之长坂兮, 坌入曾宫之嵯峨, ……汨淢靸以永逝兮, 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蓊薆兮, 览竹林之榛榛。

汉宣帝在秦时的基础上重新修葺, 宋敏求《长安志》引《关中记》曰:“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 立庙于曲江池北。名曰乐游庙, 因葬为名, 神爵三年春起。”到了隋唐时期, 都城方位有了变化, 唐朝都城长安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完备。严格的里坊制度使长安生活井然有序。乐游原位于升平坊, 从韦述《两京新记》中汉宣帝乐游庙的记载中可以得知, 乐游原最吸引人的不仅是秀丽风光, 更在于乐游原地势为长安最高, 站在其上, 整个长安城均在目前。“北枕高原, 前对南山, 为登眺之绝胜。贾岛所谓行坐见南山是也。”如此开阔景色, 使乐游原成为唐时长安的形胜之地。乐游原上登高远望, 长安繁华尽收眼底。素好奢华的太平公主也在此处修置私人园林, 公主事败后, 此苑“赐宁申歧薛王。”以公主一苑赐四王, 可见所修园林规模极大。当年盛况, 在宋之问、沈佺期、李峤等人《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中可见一斑。

宁申歧薛四王得到了这片园林后, 将其打造得幽深美丽。“城东有薛王别墅, 林亭幽邃, 甲于都邑。”唐玄宗也常常驾幸此处, 共叙兄弟情谊。“侍臣已下, 宴于春明门外宁王宪之园池。”在这次盛宴上, 宋璟、赵冬曦等人也写下了相应的应制诗。乐游原以绝佳的地势、开阔的风景给游人提供了一个胜地, 但对于心怀抱负却又困于现实的文人士子来说, 乐游原更是他们寄托情怀之处。《全唐诗》中, 出现乐游场合的诗就有二十八家三十四首。中晚唐时期, 随着国运日衰, 诸人的怅惘哀叹之情更甚。杜甫《乐游原歌》中:“乐游古园崒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入掌。”醇酒美景引发了少陵对自己身世的悲叹, 又以此延伸到时事之悲, 家国不幸, 更使普通平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却忆年年人醉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但最后杜甫亦不过是“此身吟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原作为形胜之地, 此处的青龙寺亦是名闻遐迩。《长安志》对青龙寺的沿革作了记载:“本隋灵感寺, 开皇二年立。文帝移都, 徙掘城中陵墓, 葬之郊野, 因置此寺, 故以灵感为名, 至武德四年废。龙朔二年, 城阳公主复奏立为观音寺。初公主甚疾, 有苏州僧法朗送《观音经》, 乞愿得愈, 因名焉。景云二年改为青龙寺。北枕高原, 南望爽塏, 为登眺之美。”日本僧人圆仁不辞万里, 远赴长安求法, 也来拜谒青龙寺高僧, 其信中提到:“绢三疋。右物轻甚少。谨充遮势之资。圆仁数年行客。缘身贫薄。奉觐虽近。无物供养。前件微物。谨表重志。伏望领至。莫嫌轻少。”从中可知青龙寺在佛法界的重要地位。除青龙寺以外, 宣平坊还有宣慈寺和法云尼寺。寺庙、道观林立是当时长安的特色, 《两京新记》中记载:“其中有折冲府四、僧寺六十四、尼寺二十七、道士观十, 女观六, 波斯寺二、胡祆祠四。”

乐游原不仅为文人墨客登高望远之处, 实际上, 它还是许多重大活动的举办之所。从《全唐诗》乐游原诗歌的分布来看, 玄宗之前更多的是达官贵人, 而在之后, 更多的普通人也来到这里登高游玩。乐游原也是长安百姓节日庆祝活动的场所, 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要踏青, 九月九重阳节需登高, 乐游原毫无疑问的成为人们的首选之地。再次, 则是青龙寺等寺庙的佛教活动和戏场, 吸引着大批长安百姓。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篇3

[关键词]登乐游原 表达意向 好景不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8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登乐游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就因为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后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这两句诗,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美好的夕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天色接近傍晚,感觉心情不好,于是就驱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站在高高的乐游原上,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绚丽的霞光染红了天空和大地,这一刻是如此的辉煌、壮丽、灿烂,却又如此的短暂。而黄昏来临,一切的辉煌、壮丽和灿烂都将归于黯淡……从客观现象上讲,这种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可以说司空见惯。每当黄昏来临,美好的夕阳会很快消失,这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这首诗,也许是诗人在如实地描写眼前之景,也许是诗人在动情地赞叹夕阳之美。然而,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太多遗憾去读这首诗时,却别有一番“好景不长”的感觉。

不知道这首诗写于哪年哪月,但据我的推测,李商隐大概是写于晚年。不管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人对《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阳光、向往光明的美好情感;有人说,这首诗象征着唐王朝将近衰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腐朽没落的悲愤;有人说,这首诗只是在描绘和赞美黄昏时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不管怎么说,前两种说法只是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实在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第三种说法“描绘和赞美夕阳”“热爱大自然”,这种表层意义上的景色赞美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夕阳红最美”,这也许就是诗人创作《登乐游原》的原本意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自然的寻常之景,但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平白、浅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遗憾”之意,寓情于景,读来的确意味深长。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四种说法,即将西下的夕阳,勾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人活一世,无论贫穷与富有、低贱与高贵,只有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才是生命的永恒追求。回首过去光阴似箭,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再看今朝人已暮年,岁月流逝却无可奈何。此时此刻,望着眼前美丽的夕阳红,诗人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青春再来!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诗人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再想想这首诗的第一句,其中“意不适”一词颇叫人玩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心情不悦、不快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处于国运将尽的晚唐时代,尽管他很有抱负,但在官场上却异常失意,所以他无法施展抱负,很不得志。这种伤感、郁闷的心情恰好是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原因,同时也是他面对夕阳“感慨人生短暂”的心态写照。不管诗人当时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站在乐游原上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好景不长”的伤感与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品味人生,叫人不得不感怀往日的沧桑、感叹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自然就深化了诗作的表达意向,丰富了诗作的生命内涵。

带着伤感与遗憾读读《登乐游原》吧!反复读读后两句,还真想等黄昏临近,亲赴高山之巅,面对美好的夕阳,真情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再次感受这首诗的独有魅力。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如将真切的人生感受蕴涵其中,则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丰厚的生命内涵;尽管这首诗语言平白,但如将太多的人生遗憾融入其中,则字字句句都彰显着丰厚的语言张力。虽然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浓缩了沉甸甸的人生沧桑,读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作者运用了平实的创作语言,却让人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登乐游原》的创作虽然时隔千年,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却唱响千年。它唤起了读者诸多的想象,勾起了读者许多的伤感,留给了读者太多的遗憾!这就是诗作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低吟起诗句,不断的感伤、感叹、感慨之时,也希望人间好景常在!

乐游原/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 篇4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向晚:傍晚。

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意: 感到

不适:不悦, 不快。

近:快要

翻译一: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翻译二: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翻译三: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句 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傍晚时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心绪不佳,于是驾着车登上乐游古原。乐游原曾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在此修乐游庙,又名乐游苑;到李商隐时,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故称“古原”。诗人一开始就道出心中的“不适”,作为这首诗的大背景。他的那种感觉似乎非常强烈,以致无法静中独处,无法独步徘徊,而要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地方去排遣,似乎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他才能暂时抒解抑郁,释放自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高望远,壮伟的长安城阙和秀美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之中。诗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这夕阳真是无限的美好啊!然而,正当陶醉之际,生性敏感的诗人又不禁悲叹起来: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无限的美丽转瞬即逝,只可惜好景不长!诗人想要挽留它,却又无能为力,心中又添怅惘惋惜之情。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常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陈子昂一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诗人的初衷只是想排遣心中的不快,但终不免生出新的感慨。这种感伤当然不仅针对夕阳,至于它意味着什么,就留给读者去品味了。

乐游原 教学设计 篇5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篇6

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1、清时: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译文:

太平时有闲情逸兴,

是无能之人;

喜欢孤云悠闲,

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

远去江海的吴兴;

再登上乐游原,

遥望太宗的昭陵。

赏析:

游原山森林公园作文 篇7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原山森林公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班的45名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一路欢歌到淄博的原山森林公园去采风。

来到原山森林公园,我们首先去的是游乐场。我看到游乐场里面吊床、秋千、绳网、钢丝、独木桥、孔明秤、旋转椅等,应有尽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跑了过去,玩了这个又玩那个,真是高兴极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齐长城、齐鲁古战场、滑草场和恐龙谷。在齐长城上,我看到了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穿战靴,手持兵器目视远方的士兵雕塑。我和高一荣还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周围美丽的景色尽在眼底。

下了齐长城,经过千奇百怪、姿态不一的大石头堆成的.石海,我们来到了滑草场。我看到滑草场里面是一大片草地,地势非常陡峭,我们排着队,坐上了一个像小船一样的滑盆,沿着滑道向坡下滑去。在下滑的过程中我有点害怕,有的草都吹进了我的嘴里,但又感觉特别刺激好玩,所以我又和其他同学一起滑了几次,最后一次滑草,我就不害怕了。

出了滑草场,我们沿着小路前往齐鲁古战场。突然,我看到路边的草丛里有几头牛的身影,原来是火牛阵。听爸爸说,古时候人们打仗时把牛的角上绑上尖刀,尾巴上扎上浸了油的料草,点燃牛尾巴上的草,牛就会受热吃惊,冲向敌人那边。在齐鲁古战场,我还看到古代战车的雕塑,以及齐桓公和在齐鲁古战场奋勇杀敌的勇士雕塑,让我仿佛看到了,将军带领士兵打仗的情景。

最后我们去了恐龙谷。恐龙谷里面有着:鸭嘴龙、霸王龙、三角龙、剑龙等等,它们有的还会叫、会动呢,但是它们的叫声都不一样。一开始我不敢摸,有几个大胆的同学都骑到它们身上。我在妈妈的鼓励下,摸了一下恐龙它们竟然是塑料做成的。做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假日乐游作文 篇8

大年初六,阳光明媚,徐徐的秋风柔柔地吹着,把有烦恼的人的烦恼卷走了,把快乐的人卷入踏春时光。我怀着满怀的好心情也走出家门,刚走出门徐徐的微风就吹拂过我的脸颊,格外的清爽,天上的太阳晒得我暖暖的。我前往西湖,一览美景;前往宝石山俯视西湖。

我走到西湖两旁,只见如镜子般清澈的.湖水中,几条木舟缓缓飘过,船桨使水平如镜的西湖上漾起阵阵波纹,游客们在船上谈笑风生,别有一番情趣。

紧接着我来到了宝石山脚下,往上望去数不尽的楼梯,就如天梯一般直插云天,我费力的爬行,终于顶着太阳来到了山顶。看见了一块大石,这就是传说中的“宝石”,宝石是一块黑色的大石,在陡峭的山坡上,竟然还能不掉下来,这使我觉得他不愧称作为宝石。

紧接着,我来到了“一线天’’.至顶端,俯视西湖,西湖的美让我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千古绝唱,西湖真的不愧对,这时天空中飘过几丝微云,它们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犹如又抱琵琶半遮面,与其后的雷峰塔相照应,显得美仑美奂,撒上一层金光,让人陶醉。

方特快乐游作文 篇9

来到方特,我远远看见入口上面写着“方特欢迎你”五个红色的大字。我们通过检票口,来到里面,我对那些千奇百怪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们有的耸入云霄,有的像童话故事中的城堡。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把妈妈甩在后面。

我第一个玩的是女娲补天,我们排了好长的队,终于进去了。我们乘着轨道车,戴着三D眼镜,进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这时天突然塌了,女娲必须找到五彩石才能补天。两个天神互相抢夺着,我们的车子摇晃着,突然冲向了万丈深渊,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心砰砰直跳。旁边一片惊呼声……最后,女娲终于抢到了五彩石,女娲也变成了一座神女峰。

接下来我们打算去“梨园传奇“,里面会让我们了解许多关于戏剧的知识。一路过去,都是地方戏剧在表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京剧脸谱,妈妈告诉我,有生,旦,净,末,丑,脸谱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我听不懂也看不懂,只觉得服饰漂亮极了。

方特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怎么也玩不过来。晚上,我们看好晚会和烟花,就要走了,我和姐姐都大声喊着:”再见,方特!“

上一篇:校园期末安全教育讲话稿下一篇:2024年度西部援助计划重庆培训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