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2024-08-22

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精选11篇)

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篇1

一、明确会考的性质、命题要求

1. 会考的性质。

高中生物会考是检查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只是学业水平测试, 不追求区分度。只针对基础性和均衡性, 不针对多样性和选择性。

2. 题型及分数比例:

单项选择题70分,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识图、分析和实验题共30分。

3. 内容比例:

必修一30%, 必修二30%, 必修三30%, 实验10%。

4. 难度控制:

试卷包括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其占分比例大约为7∶2∶1。

二、巧用会考大纲, 提高复习效率

会考大纲是学生参加会考的重要依据, 在会考复习中一定要用好它。我的做法是:会考系统复习前利用大纲先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时间、题型和分值, 会考复习时根据大纲重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回顾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容, 其中可以考虑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 归纳出它们相互的联系, 用图解表示, 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采取有效的方式搞好复习

1. 重视“双基”复习, 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上。第一, 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双基”题, 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 及时发现问题, 查缺补漏, 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第二, 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 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 形成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是总复习的重要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运用必然有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分析的综合, 有利于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2. 抓好章节复习, 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在进行章节复习时,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启发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归纳某一章或节的知识结构, 学生感觉这样归纳, 使知识条理清楚, 记忆深刻, 而且还能发现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3. 运用比较法, 化繁为简, 找出知识联系。

比较法就是对有联系的事物, 同一事物的相关面进行类比, 以达到同中求异、异中存同, 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事物的本质, 从而提高正确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 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感知、识记、理解、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突破难点, 抓住要点, 化繁为简, 变难为易。包括基本概念的比较, 找出相互联系。可以利用图表比较, 分析异同及知识的联系。高中生物的内容中, 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 如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等。

4. 强化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选择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然后采取矫正补救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练的基础上进行讲评, 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 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在复习过程中, 充分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练习、讨论、讲评可巩固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选择适当情境、联系实际、开拓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 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

5. 注重教材插图, 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

插图是教材中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具有增强直观性,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的作用,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重视插图, 学会利用插图, 做到以图解文, 以文理图, 复习效果往往有明显的提高。

摘要:从明确会考的性质、命题要求;巧用会考大纲, 提高复习效率;采取有效的方式搞好复习等方面探讨了会考复习的要求。

怎样指导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篇2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在此前提下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巩同阶段,内容主要是六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深化提高阶段,内容主要是综合知识的运用,由教师列出提纲,对教材内容深化处理。第三阶段为实验技能培训阶段。通过实验培训,熟练掌握所学实验的过程,操作注意事项及原因。

二、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每节课前布置学生精读教材的有关章节,然后按每一章的知识结构把重要的、基本的知识点找出来,列成提纲,使之一目了然。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我介绍了两种生物知识归纳总结的常用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别与联系的过程。如利用图表(见表1)的比较功能,将并列概念、对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使之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忆得更加牢固、清晰。

通过比较,使学生把容易混淆的知识梳理得一清二楚,从而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了解得更加透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体系记忆法

要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就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首先找出知识的主干部分,然后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并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使每个知识点系统地串联,有效地避免知识遗漏或张冠李戴。

掌握了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知识化繁为简,既能完整地记忆基本知识,又能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指出学生归纳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学生自己总结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特色的归纳材料推荐给大家传阅,则更能促进同学间的学习交流,

同时,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我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有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如初三下册“生物进化大致过程”,在复习植物类群时,我利用“生命树”将植物、动物类群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复习的第二阶段,为了提高学生自习的有效性,每节课前我都先拟好复习提纲,精心选题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对资料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资料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做到重点落实。我从学生的勾画和提问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和重点知识作必要的讲解,关键要讲清规律、思路、方法、技巧和策略,力求高质高效。

针对教材插图和练习题。重点指导学生图表题的解题方法。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题能力

生物会考题量多、灵活性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这方面,教师应做到联系自然实际,联系生产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使学生不再觉得复习生物学只是死记名词和概念,而是学有所用,温故知新,因而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四、重视技能培训,培养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自然学科。实验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验技能。初中生物会考虽然没有实验操作考试,但相关的实验设计在考试中却占有很大的分值,因而在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其能根据一定的情境作出假设,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得出结论。

生物中考复习重点知识人教版 篇3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018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篇4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

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 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 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取: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 ④涂: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壁(仅植物细胞有):保护和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④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⑤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仅植物细胞有):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⑦液泡(仅植物细胞有):溶解着多种物质。6.细胞的分裂

①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②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7.细胞分化

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

8.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9.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10.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藻类植物:水绵、海带、衣藻、紫菜。

2.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常见蕨类植物:卷柏、满江红、肾蕨。

4.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注意:在玉米刨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7.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自身条件:种子必需是完整的,胚必需是活的、不在休眠期。②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8.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9.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数/待检测种子×100% 10.植株的生长:

①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②枝条:由芽发育成。

③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长。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1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12.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受精:胚珠内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瓣、花蕊、柱头和花柱

凋落

子房

果实;子房壁

果皮;胚珠

种子 珠被

种皮;受精卵

胚;受精极核

胚乳 1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15.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16.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17.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②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降温。18.光合作用:

①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②条件:光能、叶绿体

③原料:二氧化碳、水 ④公式

⑤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

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9.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②公式: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④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可保存蔬果;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

20.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 ②草原过度放牧,退化沙化等。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人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类的进化过程: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3.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5.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水:约占人体中60%-70%。

无机盐缺失: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型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尘发生障碍。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6.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粒)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7.食物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从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被彻底消化)蛋白质→氨基酸(从胃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被彻底消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主要在小肠被消化)8.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胃——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9.合理营养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10.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污染,蔬菜瓜果必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11.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①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②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④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13.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①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②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③功能:运输氧。

白细胞:①形态:有细胞核,呈圆球状;②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③功能: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①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②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14.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5.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①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 ②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肺静脉连左心房;

③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16.血液循环

体循环:血液→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静脉血

功能: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肺循环:血液→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动脉血

功能: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17.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18.输血与血型:

①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②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19.泌尿系统 肾脏

结构: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功能:形成尿液的场所,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20.尿的形成: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21.尿的排出途径:肾脏形成尿→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排尿的意义: ①排出体内废物;

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2.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 肾小管出现病变:尿液中有葡萄糖。23.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

24.近视眼矫正:佩戴近视镜——凹透镜 25.听觉的形成:

26.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脑: 大脑:最高级中枢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 周围神经系统 : 脊髓:反射和传导 脑神经 脊神经

27.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具有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到兴奋的作用。

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9.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0.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1.反射的种类:

①简单反射:生来就有的(膝跳、缩手、眨眼)

②复杂反射: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望梅止渴)

3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33.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汗腺)内分泌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34.三种重要的激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动物分类: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海蜇、珊瑚虫。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绦虫、吸血虫。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线形动物的代表:蛔虫、线虫、丝虫。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沙蚕、蛭。

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扇贝、文蛤、镒蛏。

7.节肢动物(最大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的代表:蝗虫、虾、蟹、蜘蛛、蜈蚣。8.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9.鱼适于游泳的外部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②体表有鳞片,鳞片下有黏液,可保护身体; ③身体两侧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

④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0.鱼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鳃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蟾蜍、大鲵。1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爬行动物的代表:乌龟、鳖、蛇、鳄、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13.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4.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两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⑥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气囊的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⑦体温高而恒定

1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被毛;

②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③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

③体温恒定;④大脑发达;⑤多为胎生、哺乳。16.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17.骨骼肌的结构:

①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一组肌肉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②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18.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使关节牢固的结构:关节囊、关节内外的韧带。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19.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动作: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20.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学习行为: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蚯蚓走迷宫。

2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22.社会行为大多具有以下特征:

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2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4.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25.细菌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26.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27.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28.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9.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细菌的生活方式:异样。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30.真菌的种类:

①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

②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

③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31.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真菌的生活方式:异样。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繁殖。3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33.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34.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方法:脱水法、腌制法、巴氏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罐藏法、冷藏法。35.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①种类:按寄生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②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③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④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2.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3.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4.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基因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生物多样性中最根本的原因。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特性,有更大的生活力、变异力)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4.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5.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

6.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①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

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蝶、蛾、蝇。②不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蝉、蟋蟀、螳螂。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①青蛙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②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③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8.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鸟卵的结构:

①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②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 ③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 ④卵黄——营养作用;

⑤胚盘—— 胚胎发育的场所;

⑥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9.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

10.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酒窝 1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1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①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DNA上有许多基因;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13.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14.基因的显性和隐形: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② 隐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亲

代:

Aa

Aa 生殖细胞:

A

a

A

a 后

代: AA

Aa

Aa

aa

15.人的性别遗传:

①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②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为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6.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1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1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物。②传播途径:空气、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3.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阻挡、杀灭、清扫)

②第二道:液体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吞噬、消灭)③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①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篇5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 篇6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⑨地壳中硅的含量;⑩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⑾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⑿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 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二、地理事物演变过程

地理事物的演变主要包括地理事物时间演变、结构演变、数量演变。虽然这些演变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有序可循的。

1、时间演变用序列化 即将事物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列,如地壳演化史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序列。再如植物进化过程、动物进化过程、大气热状况过程、工业布局类型变化趋向等事物均可序列化,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结构演变用图示法 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如下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分析:①从地质构造上看属背斜的,②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③钻煤井、找泉水,④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图示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

2、事物的成因用知识结构图表以果导因法地理事物的形成必有其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因一果。显而易见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而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因此四季更替是多因一果。但相对黄赤交角来说,则是一因多果,因图表内的这些现象均由黄赤交角引起的。同时,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又会导致地球上物影、日升日落时刻、温度带等现象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再如大气水平运动、气温变化、全球淡水危机、自然资源破坏、我国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等等事物的成因都可用此法。知识结构图表能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应用问题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分布包括自然地理中事物分布规律和人文地理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前者是地理基本规律复习,这里着重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薄弱的知识,复习时务必加强读图与填图的训练。

1、地理事物大空间一盘棋即世界和我国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集中在同一课时复习,似下棋逐一定位。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重点能源基地、矿产资源、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工业中心、特大城市等地理事物,首先师导生填--定位,然后教师批改,错误的地方下一课时予以纠正。世界地理事物分布也同法。这样,能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篇7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全面复习:这是生物会考前的第一轮复习过程,是以课本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复习过程。教学主要按教科书的章节进行,复习过程中应注重把握主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如在复习“细胞是生物活动的单位”时,就可以以“细胞”为中心,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主干,使学生形成一个有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网络,同时还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对“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指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并尽可能制作相关课件辅助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尤其对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样的复习效果会更显著。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的“血液循环”、“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等部分的内容,就可利用课件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这样既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复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第二阶段——理清知识脉络,综合训练:生物会考是初中生物的综合测试,是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一次大检测,因此,理清初中生物学的知识脉络,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所以在进行第二轮复习时,应该把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辅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综合复习。同时注意把握会考的新的出题意向,及时把新去向反馈给学生,并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顺利通过初中生物会考。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提升能力:这一阶段没有很多的时间,重在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开展自我复习,进一步夯实重难点、考点,并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以饱满的意志力与100%的自信进入考场。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篇8

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兴奋的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膜外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动物行为的产生

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试占比10~12%

无性生殖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

①生殖(变形虫、草履虫)

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

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有性生殖

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减数

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两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篇9

2.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骨膜内还含血管和神经;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人的长高是因为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4.骨的成分的鉴定

骨的燃烧→变灰白→轻轻敲打骨碎裂→证明骨中含无机物(脆硬,约占三分之二)

盐酸中浸骨→变柔软→证明骨中含有机物(柔软,约占三分之一)

5.骨是由无机物(是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组成的;

在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柔韧、硬度小而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

6.骨连接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如颅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如椎骨之间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如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

7.关节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牢固性

关节结构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外有很多韧带特点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灵活性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8.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骨;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起动力作用的是骨骼肌,其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9.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后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10.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等类型。

1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及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12.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3.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篇10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基础知识巩固

一、昆虫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

二、昆虫的发育

1.昆虫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________,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蚱蜢、蝼蛄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2.昆虫的发育经过了、、和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菜粉蝶、果蝇、棉铃虫、松毛虫等的发育就是这种类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雌雄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受精必须在_______完成。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青蛙的发育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许多差异,幼体生活在_______,用_______ 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______________呼吸。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鸟的生殖

具有明显的_______性。筑巢后,雄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_______行为,如仙鹤跳舞、孔雀开屏等,然后,雌雄鸟交配,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结合成受精卵。

二、鸟卵的结构

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功能是______________)、胚盘(内有_______,是_______的部位)组成,其中后三部分结构构成了鸟卵的_______。

三、鸟的发育

鸟的受精卵在_______就已经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

爱心

用心

专心 1 停止发育,需由亲鸟_______才能继续发育。雏鸟可分为两类:像雏鸡一样,孵出时已充分发育的,属于_______;像雏蓝山雀一样,孵出时尚未充分发育、需由亲鸟喂养一段时间的,属于_______。

例题解析

【例1】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饲养家蚕来编织丝绸,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哪一发育阶段的家蚕?()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解析:家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指的是家庭养蚕时我们看到的“毛毛虫”,“作茧自缚”指它的蛹期,它的成虫会飞。

答案:C 【例2】近年来,鲁北地区连年发生蝗灾,农业部门决定采取空中喷洒农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理,你认为农业部门应把握的时机是在什么时候?

解析:蝗虫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时期没有翅,只能跳跃;在三龄以前翅未发育,分布范围比较集中;而三龄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就成为能飞的成虫。

答案:灭蝗的最好时机是在三龄之前。【例3】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解析:两栖动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大鲵等。不要误以为两栖动物就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避免与水栖爬行动物、水栖哺乳动物相混淆。

答案:C 【例4】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呼吸器官的顺序是()。A.外鳃→内鳃→肺B.内鳃→外鳃→肺

爱心

用心

专心 C.肺→外鳃→内鳃D.内鳃→肺→外鳃

解析: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很大,刚孵化出的蝌蚪,用羽状外鳃进行呼吸,随后外鳃消失,长出内鳃;当由蝌蚪发育成幼蛙时,内鳃消失,形成肺,主要用肺呼吸。

答案:A 【例5】鸟类的受精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A.卵黄 B.胚盘 C.卵白 D.卵黄膜

解析:通过观察和学习可知,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胚盘是鸟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期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鸟。

答案:B 【例6】把正在孵化的两只鸽蛋拿出来,其中一只放在胶水里泡一下,然后把它们放回到鸽巢继续孵化,经过18天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析:鸟卵的孵化、胚胎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放入胶水里的鸽蛋,因蛋壳上的小孔被胶水堵塞,所以胚胎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胚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不能继续发育,所以18天后,在胶水里泡过的鸽蛋孵不出小鸽子,而另一只能孵出小鸽子。

答案:见解析。

典型习题

1.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哪一个时期?()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与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蜜蜂 B.螳螂 C.家蚕 D.苍蝇

3.如图所示是蝗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与其发育特点不相符的是()。

A.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幼虫与成虫外形差别不明显 C.幼虫无翅,不具备飞翔能力 D.在幼虫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爱心

用心

专心 4.菜粉蝶在其生长过程中危害农作物时所处的变态时期为()。A.幼虫 B.蛹 C.受精卵 D.成虫

5.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①家蚕 ②蝗虫 ③蜜蜂 ④蟋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鸡的受精卵从母体产下后,在常温条件下发育的情况是()。

A.受精卵开始发育 B.受精卵继续发育 C.胚胎停止发育 D.胚胎继续发育

7.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请你说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

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8.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③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④雏鸡属于晚成雏,需由亲鸟育雏⑤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9.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具有下列哪几种行为?()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 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 10.青蛙和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A.受精卵、受精卵 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 D.受精卵、受精极核 11.蝗虫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下图是蝗虫发育过程的三个时期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蝗虫发育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

爱心

用心

专心 变态发育。

(2)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少经历了_______期。(3)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12.下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生殖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原因是什么?

(2)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还是不完全变态?为什么?

(3)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该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哪个时期?根据是什么?

13.下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B用_______(填“外鳃”或“肺”)呼吸。

(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4)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发育。14.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这样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青蛙生殖与发育的角度,你怎样理解在“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

15.下面是鸡的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爱心

用心

专心 5

(1)图A中的3和图B中的7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图B中的6是由图A中的[ ]_______发育而来的,该结构与和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养料的[ ]_______共同构成完整的卵细胞。

(3)两图中4的作用是_______。(4)两图中2的作用是_______。

(5)下列四种动物中,与鸡的生殖方式最相近的是()。A.蝗虫 B.青蛙 C.龟 D.中华鲟

(6)人工孵化小鸡时,为保证能孵化出体格健壮的雏鸡,所选用的卵应该是_______,所提供的外界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巩固

一、异体 体内

二、1.受精卵 幼虫 成虫 不明显 2.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明显

一、异体 体外 水中

二、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水中 鳃 肺 变态发育

一、季节 求偶 雌鸟体内

二、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细胞核胚胎发育 卵细胞

三、雌鸟体内 孵化 早成雏 晚成雏

1.C 2.B 3.C 4.A 5.B 6.C 7.C 8.D 9.A 10.A 11.(1)A→C→B 不完全(2)蛹(3)C 12.(1)是有性生殖。因为家蚕的生殖过程经历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形成了受精卵。

(2)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因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爱心

用心

专心 虫四个时期。

(3)应该延长幼虫期。因为幼虫期是家蚕形成蚕丝的时期。13.(1)B→C→E→A(2)外鳃(3)体外(4)变态

14.答题要点:雄蛙在生殖季节发出鸣叫,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在求偶;在水稻开花的季节,正是需要较多水量的时候,青蛙在这个时期进行生殖,说明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的环境;蛙多,害虫就少了,预示着水稻丰收。

15.(1)卵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2)[5]胚盘 卵黄膜 [3]卵黄(3)保护卵细胞,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养料(4)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氧气

(5)C(6)已受精的、较大的卵 保证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

爱心

用心

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篇11

地理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 条件。●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 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 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 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 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我国领土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 上邻国 14 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陆上疆界 2 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 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 年(12.95)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 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 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人口最 多的是(壮)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 行山脉-巫山-雪峰山。4000 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 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 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 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 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 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 5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 4 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种植业(旱地农业)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 藏高原海拔高))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 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 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 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 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

⑤各地的建筑特点 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三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 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 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 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 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 图 4.16 填充图册 P32 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 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 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 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初二地理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 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 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 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 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

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 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 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 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 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 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 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 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 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 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 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 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 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 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 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2)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

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3)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 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 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 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0、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

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 理活动。2

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 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2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 蹄疫,鸡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接种牛痘疫苗预防 天花,口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 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第三单元

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种皮,分开合拢着 的两片子叶。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 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见七年级上册 P90 页

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3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2、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33、桃花的结构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 育成胚。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导管的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7、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

条件:光能、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 的。

第四单元

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 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的生殖器官。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 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 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 B1 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 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 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 D 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 P32 图、P34 解读曲线图)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 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 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 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 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 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 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 P43)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 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 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 的过程排出体外。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49 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 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 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 房和心室相通(P69 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 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 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 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 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 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 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从 1998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鲜血制度,提倡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 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 P80)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 图)(P82 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 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 血液 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 天形成的原尿大约 150 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 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 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

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 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 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 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 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 ——脑:1.小脑 2.脑干 3.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2.脊神经 3.脊髓

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

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1)生长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

(2)甲状腺激素:

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

(3)胰岛素(胰岛分泌)

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训练:[设计对照实验] 见上年级下册课本 P109 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61.水生动物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 用鳃在水中呼吸。

6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 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63.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 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64.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 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 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 反应。

65.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 舒张。

66.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68.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1)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

有 :1.鞭毛 2.荚膜 3.细胞壁 4..细胞质 5.DNA 区域 6.细胞膜

没有:1.叶绿体 2.成形细胞核

(3)细菌的生殖方式:①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由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②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

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⑤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不能萌发成细菌。

69.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 无机物。

70.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7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1.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2.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3.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7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CO2,水,无机盐。② 引起 动植物和人患病。③ 与动植物共生:1.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2.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 生)

72.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 见八年级上册课本 P69 页

第六单元

7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 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4、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7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 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上一篇:关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左岸东阳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涉河建设方案的批复下一篇:九年级化学课本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