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2024-05-24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共6篇)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篇1

砼挡墙施工方案

1.基槽挖土方

本挡土墙工程挖机槽土方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多余土方填入下层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开挖及放坡,保证工作面安全并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2、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临时发电,本工程用水采用鑫光公司蓄水池水,设置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质量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安全负责人;并要求砼、砂浆配合比、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来指导施工。

2.换填砂砾石施工

基槽挖到基底设计标高后,根据图纸设计换填80cm厚砂砾垫层,用16吨压路机或重力式打夯机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报验检查合格后支模浇注,砼垫层100mm厚。

3.现浇砼基础

按挡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注,在清洗好的垫层表面上测量放线,绑扎钢筋,立模浇筑,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钢管做围楞,钢管对拉支撑定位,木板做斜撑支撑,浇筑完成后在挡墙设计线以外30cm位置预埋∮20螺丝,间距50cm,在挡墙设计线以外2m部位预埋斜撑点螺丝,间距50cm。

4.现浇砼墙身

现浇挡墙与基础的结合面上,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清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绑扎钢筋,砼开始浇注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cm厚1:2水泥砂浆,再浇筑墙身砼。如果砼落差太大,即采用串筒输送砼入仓,避免砼产生离析,砼采用商砼罐车运到现场,泵车浇筑,在墙顶搭设平台,砼浇注从底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为30-5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

5.墙身模板支撑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挡墙面层必须平整无痕,光滑发亮,达到清水砼验收标准。墙身模板采用光面桥梁专用板拼装,拼装缝要加工对缝,脱模后不得有缝痕,清水墙面模板不可重复使用,只准使用一次,模板与竖枋组合,竖坊用10*10cm木枋,并要求加工刨面尺寸一致,每根间距15cm,纵向用双排国标钢管作围楞,用∮18螺栓蝴蝶卡,钢板瓦对拉定位,螺栓间距50cm,竖向采用120cm槽钢,螺栓对拉定位,间距100cm,当墙身高出3米以上时,间距加密50cm,墙身根部设置10*10角钢,下与基础连接稳定,上与槽钢螺丝组合,预防模板上漂和移位,三角铁设内外两道,并与排架结构。模板组合完成后,要调整,用钢管转扣将墙上部围楞钢管,与斜撑点预埋钢管组合稳定。严格掌握垂直度和平整度。断面尺寸控制由泄水孔、塑料管内穿螺杆内外加垫,螺母控制断面,其余位置用外模吊固。沉降缝断面、堵头下部角铁与两边角铁连接,上部用槽钢、钢管加固。经过严格自检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6、墙帽、模板设计与拼装

根据设计部门要求,墙帽装饰为现浇砼,与墙身一次性浇注,而且要求精细美观,棱角规范,横平竖直,色泽一致。模板务必采用定型定做组合钢板模具,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mm,采用法兰板厚度不小于6mm,肋板不小于6mm。首先根据斗拱尺寸制作模具,用专业机械压制零件,然后精细焊接组装,组装斗拱模4组,每组长度为2.3m,配模一组0.78m,背模5块,堵头2块,用法兰螺丝组合为10m一套,模具最少不得少于6套,模板安装与

墙身模板连接稳定,浇注完成拆模时逐块拆下,并做好成品保护。砼浇筑过程中,应派出木工、电工、试验工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砼强度试块每工作班应不少于3组。

7.拆模后,面层处理及养护

砼浇筑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覆盖毛毡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通过试块检验达到初凝即可进行拆模。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身,并将螺栓拨出,再用特制水泥砂浆,堵塞螺栓孔。杜绝显露孔痕及施工缝。

8.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现浇砼挡墙的沉降缝设计为2cm,施工时缝内夹2cm厚木板,施工完后,用装饰带覆盖,挡墙泄水孔为直径5cm的硬质空心管,泄水管孔进口周围铺设碎石,碎石处包土布A、C机动车挡墙填充50cm厚砂砾石反滤层。

以上方案报请有关技术部门审定。

五一东路立交桥挡墙工程部分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在挡墙施工中脚手架是挡墙施工浇筑稳定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挡墙体积大小,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在整个挡墙施工中,挡墙高度在6m以上时前排脚手架不少于5行8排,每层不得高于

1.2m,行距1m,排拒1.5m,前排立杆跟部用水钻在基础内打眼固定,斜撑点用丝杆与地面支撑加固,每段剪刀叉架不少于5排,转扣与行架固定,两头部位前后脚手架连接后排脚手架不少于4行8排,同墙每层不得高于1.2m,行距1m,排拒1.5m,斜撑杆转扣与行架固定后,用丝杆与地面加固稳定。

在施工中,根据墙身高度,挡墙高度5m以上,前排脚手架不少于4行8排,后排不少于3行8排,4m以上前排不少于3行8排,后排不少于2行8排,1m-3m挡墙以及A、C挡墙脚手架以2行八排稳定设置与地面斜撑杆不少于1.5m。

砌挡土墙施工方案内容介绍

一、准备工作:

1、基础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3施工现场用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施工用水采用现场修建临时蓄水池。

4、在现场设置“施工须知”牌,标明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质量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安全负责人;砼、砂浆配合比、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来指导施工。

二、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米处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井,以利于基底排水。

3、用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4、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5、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装模,用砂浆封底再进行基础的砌筑。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

2010-9-1 11:44 xiaoliuyizu | 一级

⑴基坑开挖

①根据测量放线进行开挖,开挖前,在上方作好防、排水设施。

②土质地基时挖掘机能到位,用挖掘机开挖,不能到位时,人工开挖。在机械开挖基坑时必须预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

③基坑挖好后,经基底检测合格后进行挡土墙片石砼施工。

⑵立模

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立模时采取内撑外顶的加固措施,脱模剂采用新机油,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砼浇灌施工。按设计间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用沥青麻筋填塞。⑶砼灌注与加填片石

拌和站集中拌制砼,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通过溜槽灌注,砼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加填片石时要选用粒径不小于30cm的无水锈、质地坚硬、无风化的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应有不小于30cm的间隙,每层砼灌注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然后再灌注一层砼,片石层间砼厚度不得小于30cm。

砼的强度达到85%后进行拆模,同时采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

⑷施工注意事项

①挡土墙地面以上0.2m处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并设墙背砂砾石反滤层。在反滤层的最下面和最上面用粘土将反滤层封死,以免渗水浸泡路堤和挡墙基础。砌体采用草帘、麻袋覆盖,洒水养护,保持覆盖物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②挡墙沉降缝按总断面设计分段留设,采用低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隔离,靠墙背一侧嵌2cm深橡胶沥青防水密封膏,并确保沉降缝竖直。

片石砼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浆砌挡土墙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高金伊山郡项目工程条石挡土墙,高金伊山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分项工程。其中条石挡土墙总长超过500m,墙高度为1m--12m之间,砌筑用毛料石、砂浆,其强度不小于30Mpa.二、工程重难点分析

1、脚手架搭设

1)、本挡土墙采用平行流水、分段施工法,须沿挡墙横向搭设双排脚手架。高度方向只可随挡墙施工,采用层层搭设的方法(每米搭设一次、内铺木架板板),否则工人无法施工。(脚手架搭设须符合JGJ_130-2001规范,详图附后)

2)、须搭设运输跑道。本工程采用“斜跑”,坡度27度,沿砌筑脚手架外侧搭设(脚手架详图附后)。

2、运输、安全及工期

1)、本工程局部挡墙高度达到12米,给条石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条石自重较大),即便搭设“斜跑”,施工、运输亦很困难,且促成了重大的危险源。

2)、砌筑平台的脚手架必须层层搭设,如果每米搭设一次(高度过高,工人无法施工),按挡土墙高度,则须搭设数次,工序交接繁杂。由于施工难度的存在,施工进度极大放缓。

三、施工布置

1、本工程已经完成了“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

2、场地布置:料场设在场平上(堆放河砂、水泥);由于挡墙分部较广,石料至少分五处堆放,辅助材料也分五处堆放。

四、浆砌条石施工工艺

材料

1)、砌筑石料

浆砌条石所用石料部分为场内旧条石,其余为外购条石。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岩石,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砌筑面石应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砌筑砂浆

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号、和易性,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min,一次拌为应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5%,水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1%。

2、浆砌条石砌筑

浆砌条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宜为3~5cm,当气候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筑,不得有空缝。

在铺筑砂浆之前,石料就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化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4.3.2.3浆砌条石施工

浆砌体采用人工铺筑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在浆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浆砌条石应做到:

(1)条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2)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3)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6~8mm。

(4)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

(5)条石砌体应采用同皮内丁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时,丁砌条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6)砌筑挡墙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

(7)浆砌条石挡墙每隔10m设一变形缝,缝宽2cm,缝间用沥青杉板填塞。变形缝从挡墙基础至墙顶应垂直,两面应平整,采用沥青杉板沿墙内、顶、外三边设置。

(8)石料强度为MU30,水泥砂浆强度为M7.5,挡墙外露面应粗打一遍并采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缝宽2cm,勾缝须待填土基本稳定后再行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4.3.2.4保证砌石质量的措施

1、原材料质量控制

(1)选用新鲜、坚硬、无剥落层、无裂缝石料。

(2)条石应呈长条形,表面凹凸不超过30mm。

(3)石料砌筑前用压力水冲洗洁净,保持湿润状态。

(4)水泥、砂碎石骨料按规定要求分期分批抽样检测,不合格品坚决拒用;

(5)其他材料(如止水铜片、止水条等)在取得可靠合格证明后才采购进场;有保质期限材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2、胶结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砂浆配合比由有资质试验室预先试验提供,现场采用电子计量器精确称重;水泥砂浆定期在拌和机口出料时间的始末各取一个试样,测定其湿容重,其前后差值每立方米不得大于35kg;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

3、工艺操作质量要求

(1)工作面清理:将砌筑面浮浆、残渣及其他杂物彻底清理,工作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2)胶结材料铺填:保证足够的铺浆厚度,摊铺水泥砂浆应保证面石有一定的下沉幅度。

(3)石块安砌

①堤腹采用立砌,石料务求自身稳定,块石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防止面线接触;

②同层砌体大致砌平,力求缩小相邻石块高差,以利上下层座浆结合紧密及相互错缝; ③块石面边缘砌缝应顺直、整齐、牢固,外露面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

4、沉降缝、泄水孔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砌体质量检查及评定

砌体日常砌筑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现场质检人员、施工技术干部定时或不定时随机撬石或做插钎灌水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返工。

(1)浆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②块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检查:其检查方法按GB 50203-98表6.1.6的规定执行。

(2)干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篇2

加筋土挡土墙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 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 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 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南邓高速公路万新庄天桥引线工程采用了加筋土挡墙这一技术, 并经过一定时间的沉降变形观测, 质量稳定, 现结合该工程的施工实践, 浅谈一下加筋土挡土墙工艺及控制技术。

1 工程概况

南邓高速公路万新庄天桥引线工程路基填方最大高度达到5.8米, 在该路段路基右侧采用加筋土挡土墙。筋带采用CAT钢塑土工加筋带, 规格:CAT30030B, 单根破断拉力:≥9k N, 破断伸长率:≤3%。面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

2 施工准备

2.1 熟悉设计文件, 做好现场材料核查。根据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和工期要求, 做出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2.2 中线测量、恢复原有中线桩, 水平测量、测量中线桩和加筋土挡墙基础标高。核对加筋土挡墙断面, 复核横断面是否满足筋带铺设宽度要求。

2.3 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场地清理、整平压实。

3 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 基槽开挖

开挖前进行详细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 基槽底应按设计文件开挖到设计标高;槽底平面尺寸一般大于基础外缘300mm;当纵向高度变化较大时, 基槽底沿纵向可成阶梯状开挖, 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0m, 且应与面板长度模数相一致;基槽底和加筋体下的基础在横向的倒坡为3%~5%。

地基处理:基槽底为一般土, 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要求时, 仅进行整平夯实;为软弱地基时, 则应根据稳定和承载力要求、地基土质情况进行处理;当基础位于水下时, 按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2 基础工程

3.2.1 基槽检查:

在砌筑或浇筑基础前, 必须经过检查验收, 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3.2.2 现浇混凝土基础:

施工时一般分段开挖, 分段处理, 分段验收, 分段浇筑。遇地下水时应做好排水。每段基础的轴线偏差不大于±10mm, 基顶高程误差不大于±10mm;若地形变化调整基础标高时, 应注意与面板的高度模数相吻合。

3.3 面板预制

墙面板预制必须采用钢模板, 对钢模及底板要经常检查及维修, 清除模板上的砼残留物, 每次都要刷脱模剂后再预制, 以保证预制面板光洁平整, 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面板预留的穿筋孔要保证圆滑。

3.4 面板安装

面板安装前, 编绘全墙面板安装接工作图 (示出伸缩缝处面板设置等) , 由中部向两端伸缩缝安装, 用全站仪定位, 挂线操作, 并将外口用砂浆略垫高, 使面板内倾1%。相邻面板的错位用低强度砂浆调整, 严禁采用坚硬石子或铁片支垫;水平误差及前后错位应及时解决, 不能安装几层后总调整。

3.5 筋带铺设

下料长度为2倍设计长度, 另加300~500mm的富余, 用钢筋钉固定一根ф22钢筋, 钢筋平行于面板方向, 钢筋钉间距1.5m。将穿筋孔处的筋带用铁丝捆扎固定, 成辐射状, 另一端拉紧后用铁丝捆扎在钢筋上, 保持筋带张拉松紧程度一致, 不得有折曲、卷曲和重叠, 验收合格后摊铺填料。

当挡墙沿纵向在平面上形成折线或曲线时, 在转角处设置的加强筋与设计的筋带不能直接接触, 须在设计的筋带铺设好后, 摊铺大于50mm厚的填料, 再在其上铺设加强筋。

3.6 填料的铺设、压实

填料采集:为增加拉筋与填料间的摩擦力, 宜选用饱水内摩擦角大于25°的砂砾等材料, 但最大颗粒的尺寸不应超过25cm, 其中料径大于15cm的颗粒不得超过25%。对采用聚丙烯土工带的填料, 不宜含有二价以上铜、锰、铁离子及氯化钙、碳酸钠、硫化物等化学物质, 因它们会加速聚丙烯土工带的老化和融解。

填料摊铺:卸料时机具与面板距离不应小于1.5m, 机具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 并不得扰动下层筋带。可用人工摊铺或机械摊铺, 摊铺厚度均匀一致, 表面平整, 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机械摊铺时, 摊铺机械距面板不应小于1.5m, 运行方向与筋带垂直, 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或停车。距面板1.5m范围内, 应用人工摊铺。

填料压实:填料碾压时应先从筋带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开始, 向筋带尾部碾压, 然后再从二分之一处向墙边碾压。碾压时压路机运行方向宜垂直于筋带, 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与上一次碾压轮迹重叠的宽度应不小于轮进的1/3。第一遍宜慢慢轻压, 以免拥土将筋带推起或错位, 第二遍以后可稍快并重压。每次应碾压整个横向碾压范围内, 再进行下一遍碾压, 碾压的遍数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压路机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急剧改变运行方向和急刹车。靠近面板1.0m范围内的填料压实用小型机械由面板后轻压至线路中心, 避免对面板的扰动。

用粘性土作填料时, 雨季施工应采取排水和遮盖措施。

3.7 上部构造施工

3.7.1 帽台安砌 (或浇注) 时作到座浆饱满 (浇筑光滑) , 线条流畅、美观。

3.7.2 护栏作到位置准确, 线型顺直, 砌筑牢固, 外表美观。

3.7.3 作好排水设施。

4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1 施工组织保障

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实行一对一负责制。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4.2 原材料控制

填料:选取符合要求的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 (砾) 石、粉煤灰等材料, 严禁采用淤泥、腐质土;当采用粘性土作为填料时, 应在最佳含水量时施工;当采用弱膨胀土作为填料时, 膨胀土宜改良使用。

浸水地区的加筋土挡墙应采用水稳性好的渗水性的土作为填料。

填料不得含有冻块、有机料及生活垃圾;填料粒径不宜大于填料压实厚度的2/3, 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含有尖锐棱角的粗粒料应避免摊铺在铺设筋带的表层。

筋带:选择有多年加筋土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拉筋带, 并由拉筋带生产厂家派出专人进行施工指导, 贯彻设计意图, 确保工程质量。产品应附有厂家的送检报告, 其破断拉力和延伸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该产品应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其抗老化性能应经过国家法定的检测单位检测并有检测报告。

拉筋带应按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面板:表面必须平整密实, 轮廓清晰, 线条顺直;不得有露筋翘曲、掉角、啃边。蜂窝、麻面面积之和不得超过面板面积的1%。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混凝土的拌合、浇注、养护均应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3 加筋体下地基控制

4.3.1 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 面板基础顶面以下的加筋体地基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3.2 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提请设计进行地基处理。

4.4 排水设施

4.4.1 基础上设排水孔, 孔径不小于10cm, 间距3~5m。面板通过缝干砌作为排水缝, 间距2~3m, 上下层交错布置。面板内侧设置滤水层的, 若滤水层为沙砾, 为防止填料漏失, 排水缝内侧贴土工布。

4.4.2 滤水层可根据填料性质和水文情况根据需要设置, 一般设置宽度为30cm~50cm。

4.4.3 当加筋体背后有地下水渗入时, 应设置通向加筋体为的排水层, 排水层采用砂砾, 其厚度不小于0.50㎝。

4.4.4 当加筋体顶面有渗水可能时, 粘性土填料必须采取防渗封闭措施。

4.5

严格按照现行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公路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指导施工。

5 结束语

该加筋土挡墙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执行, 克服种种技术难题, 最终圆满竣工, 并顺利通过河南省质量监督部门及建设单位检查验收, 取得了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S].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篇3

关键词:高位重力式;采石场挡土墙;毛石砼;滑模

中图分类号:TU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56-02

采石场重力式挡土墙具体设计情况如下:采石场重力式挡土墙位于D3K604+740~D3K604+770线路左侧,总长30m,高24m,底宽14m,基础深1.6m,采用C20片石砼浇注。挡墙沿线路两段嵌入采石场既有边坡不小于0.5m,顶宽2~4m,墙背既有边坡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后,采用Φ25螺纹钢筋作锚杆连接新建挡墙,锚杆上下左右间距为2m, 沿线路方向按梅花型布置,锚杆长4m,入岩2m,墙背四周采用0.3m厚粘土封闭。墙胸边坡为1:0.25,墙高24m,分三级,每级高8m,级间留平台2m。主要工程数量:片石砼10000m3,爆破石方1035 m3,锚杆160根。

该工程属于沾昆线的局部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属于大体积砼施工;施工方法采用建筑材料拉到挡墙的顶部,搅拌后利用材料重力自动下滑,挡墙模板通过手拉滑轮组自下而上提升,多次重复使用到完工。

一、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情况见图4和图5,该铁路是从一个原采石场上通过,位于半山腰,山坡的岩石已开采了部分,岩石强度为C60以上;地质情况非常险恶。

挡墙模板提升的设计:见图1,图2,图3。

二、滑板的施工顺序

挡墙基础施工→装一层模板及架子2米高→从山顶拌制砼用溜槽自动滑落→按一定顺序倒入毛石→分层振岛毛石砼→2天后拆模→用滑轮组通过钢丝绳整体将2米高的定型模板提升到2米以上的高度→安装固定模板→按第一层的方法施工→工后继续第三层施工→直到挡墙施工完毕。

三、毛石砼的施工

将水泥、砂石材料拉到采石场路基工棚处,设置HZS35型混凝土搅拌站2座拌制混凝土,搅拌机布置于D3K604+740处路基上,采用溜槽运输砼,浇筑速度按30m3/h考虑。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净;片石在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的间距不宜小于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混凝土层;片石掺入量控制在片石砼总量的25%以内;片石填放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碰撞锚杆;片石砼挡墙分段施工的台阶面应预留石笋。

水泥加入缓凝剂,使其2米高的一个整体砼硬化后,犹如一块大石块,起到重力式挡墙作用。

四、施工缝的位置

按设计规范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砼挡土墙的沉降缝15米长留一个,所以该施工缝按15米设置一个,所以一次只装模15米长,打满2米高毛石砼后,将模板位移至相同水平标高的旁边,继续装模打砼,然后再移至相同水平标高的第三号位置,依次类推,一个台阶2米高完工后,以同样的方法,先用滑轮将模板提高到2米高以上的第二个台阶,以相同的方法施工,直到挡墙顶24米高位置为止。

五、施工成本的分析

由于位处山丘,大型机械很难进入,而工期又相对宽松,所以用这种方法后,深感节省大量的圬工,又节能。节省模板而言,相对节省十多万元:模板总面积:(30+14×3)×24=1728m2;若按满堂架全模板施工,则架子和模板的施工成本为:1728×80元/m2(当时的市场价)=138240元;按本方案施工的滑模施工,只用了2.4米/24米=10%,即相对节约138240-138240×0.1(实际成本)=125416元。

六、效果

工程质量一次收验合格,无蜂窝麻面现象;施工完毕,没有发现一件轻伤以上事故;三年后质量回访,没有下沉、位移现象。

七、今后设想

该方法对于山区施工的挡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大体积、高位的毛石砼挡墙,具有安全节省圬工,节约模板材料,滑轮提升简单、容易,砼不用二次运输等优点,将会得到同行的认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性能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 篇4

一、影响高性能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砼是由水泥(胶结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混合物经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高强度砼受力破坏一般出现在骨料和水泥的分界面上,而骨料先破坏的可能性小,因为骨料强度大大超过了水泥石和粘结面的粘结强度。所以,砼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而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砼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其龄期等因素的影响。

二、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一)水泥

水泥是砼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高性能砼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为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均高,水化热较高、耐磨性、抗冻性均较高;但耐热性、耐水性和抗腐蚀能力较差。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掺有少量活性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特性和适用范围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但早期强度和水化热低于硅酸盐水泥。

(二)外加剂

高性能砼主要就是掺加外加剂来改善砼工作性和耐久性。应使用高性能优良的外加剂。

1. 粉煤灰会对砼的工作性能有显著改善

(1)粉煤灰是由大小不等的球状颗粒的玻璃体组成,表面光滑致密,在砼拌合物中能起到滚珠润滑作用;

(2)新拌砼中水泥颗粒易聚集成团,粉煤灰的掺入会有效分散水泥颗粒,使砼拌合更加均匀;

(3)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从而降低水灰比,减少泌水和离析;

(4)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有利于泵送施工。良好的工作性可大大改善砼外观质量,也保证了内在质量。

2. 粉煤灰提高高性能砼耐久性

(1)火山灰效应,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仅能降低砼的有效含碱量,还能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抑制碱——骨料反应,粉煤灰中含有的酸性氧化物和水泥水化产生Ca (OH) 2反应,使骨料周围的碱金属离子及氢氧根离子减少。从而削弱碱——骨料反应;

(2)提高砼的抗渗性,粉煤灰颗粒分布水泥之间,增加砼密实性,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了水化热,从而既减少了砼本身的收缩和开裂,又提高了砼的抗侵蚀能力;

(3)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砼本身抗氯离子渗透性,砼密实性明显改善,电通量指标明显下降,防水砼要求粉煤灰掺量小于20%。

三、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后期养护

(一)砼的配制与搅拌

在砼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原材料的计量偏差,砼拌合物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水泥、水掺合料、外加剂的称量误差在±1%之间,骨料控制在±2%左右。对集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少于3次,如有异常情况要重新检验。按照实测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砼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北方不宜高于50℃,且不宜低于10℃。在开工之初,应对所选用水泥、砂、碎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抗钢筋锈蚀和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砼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强制式搅拌机1000最短搅拌时间至少2min。砼拌合物应随时进行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进行检测。

(二)砼运输

砼的运输能力应该满足施工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保持均匀性,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否则,要对砼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砼拌合物加水。

(三)砼浇筑

对大方量砼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砼入模前,应采用试验设备测定砼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坍落度损失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砼方可入模浇筑,入模温度一般控制在5℃—25℃之间。砼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砼,保证砼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砼浇筑过程当中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歇时间不得大于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新浇筑砼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砼温度不得大于15℃。砼搅拌、运输及浇筑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上下层应不少于1.5m。

(四)砼振捣

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钢筋。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时,每一振捣时间应以砼表面呈现浮浆且均匀平整、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和不再有显著沉降为准。一般不会超过30s,避免过振。若需要变换振捣位置时,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器拔出,然后将振捣器移至新位置,不能将振捣器放在拌合物中平拖。

(五)砼的养护

砼浇筑成型后水泥硬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水分,一般砼浇筑完后,天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砼中水分容易蒸发,应尽快洒水养护,有抗渗要求的砼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应覆盖保温。在任意时间内,砼养护水的温度要小于砼表面温度,之间温差不得大于15℃。砼养护期间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砼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砼的内部与表层、表层和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大于20℃。砼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砼结构进行温度控制,采取同条件养护记录。防止砼受温、湿度的侵蚀,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砼达到预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四、高性能砼质量保证措施

(一)高性能砼在试配与施工前,各方应共同制定文件,规定质量控制措施,并明确专人监督实施情况。

(二)合理布置泵管和安放泵车,泵送前用同砼配比的去石子砂浆润管,正确启动泵车,检查泵管连接、支撑是否牢固等。

(三)施工时采用泵送砼,为保证砼连续浇注,要求在技术和生产组织上保证砼供应、输送和浇注的各环节效率协调一致,保证泵送工作连续进行。

(四)收集施工过程中砼的性能数据,以帮助调整、改进设计配比和监督砼拌合生产过程。

(五)针对商品砼站运距较远且地处交通复杂地带,为了解决C60级砼坍落度损失的问题(特别是高温季节尤为突出),保证砼正常施工,采取部分泵送剂在现场二次掺加的方案,现场二次掺用的泵送剂必须配成溶液使用,二次掺用量根据试验确定。

(六)砼出站运送至现场卸料完毕的时间、试块的制取、养护和试验严格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五、结语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篇5

1.1 沥青用料质量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交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全国各地二级路、一级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开工项目很多而建设资金又有限,因此,在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材料的采用本着经济适应的原则,而对交通量的变化,使用年限并没有重点研究,象高等级沥青路面,许多省市采用的是上面层使用进口沥青,而中面层、底面层则采用国产沥青,就国产沥青而言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厂家并不多,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不可能满足国内建设规模的需要。作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十分清楚这一情况,但从节省资金的角度来看只能勉强采取这一方法。

1.2 路面设计规范的问题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弯沉值控制,并以黄河JN-150为标准荷载,作为设计参数,使用年限采用累计折合成标准荷载次数作为控制指标,而对重型车,特别是超重型车辆对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却没有过多过细的理论保证,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虽然现在国内许多路面方面的专家也在探讨这一问题,但并有专家写文章进行论述。国家规范并没有修改,设计时仍然要使用目前颁布的规范,一旦超出极限荷载的行驶将导致路面结构严重损伤。促使路面开裂、推拥,甚至局部下陷,导致路面破坏。而目前高等级路面上,超重型车辆,特重型车辆随处可见。因此对国家设计规范进行修改很有必要。

1.3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应经过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施工时,有的单位压缩两至三个阶段,有的干脆凭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沥青砼内在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现状所致,高速公路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做了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1.4 沥青砼拌合温度的控制问题

沥青砼拌合温度的控制,从规范角度控制比较严格对石油沥青拌合出厂温度要求在120~165℃,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和个别商品沥青砼厂家,在拌合温度控制方面不是那么严格,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有的沥青砼拉到工地量测将近180℃,而有时不足110℃,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没有粘性使沥青砼松散,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匀,影响级配,这些也是导致沥青路面有时局部松散或其他病害的一个原因。

1.5 沥青砼的摊铺问题

沥青砼的摊铺目前国内问题比较大,总的来说走两个极端,一方面高速公路摊铺要求全断面摊铺设备如ABG或费格勒2000型,另一方面个别地市交通部门用的还是过去60-70年代的摊铺设备,面过窄,没有自动找平系统,完全凭经验凭操作人员的感觉进行施工,事实上高速公路有些监理工程师对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要求全断面摊铺,只考虑到了横坡容易掌握和消除了纵向接缝,所带来的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摊铺断面宽,沥青混合料从中间通过铰轮输送到两侧由于距离大必然产生离析, 这种离析改变了沥青砼生产配合比,其次由于烫平板从机心向两侧悬臂较长,随着摊铺次数的增加产生变形,对路面横坡的控制也有较大影响,此外,由于全断面摊铺需要较大拌合能力,当拌合站较小时,容易造成摊铺机时开时停使路面达不到规范要求。

1.6 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污染问题

当前许多公路投标项目划分太细,路基挢涵、路面、交通工程都产生波浪,严重影响平整度分别招标,在同一路段上施工单位较多,加上工期较紧,平行作业,相互影响,如在沥青砼摊铺底面层中面层时,路基施工单位要刷边坡,挖边沟,其他路段的车辆也通行, 导致路面污染严重, 从而使路面上层铺设,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受到影响,特别是当沥青面层较薄时,在车辆高速行驶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产生脱落,推拥、扭曲裂缝,我们经常见的桥面铺装被拉开、拉裂就是这方面原因所致。此外,路面铺设完后其他作业工序的机械,包括交通工程, 中央分隔带, 路基填土, 有些机械在上面停留漏柴油使路面污染, 严重的地方, 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剥落。

2 治理措施

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根治应从设计、施工和路面维护三个方面着手,只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够的。

2.1 设计规范的修改

从目前的设计规范来看,在车辆荷载等级换算方面可能有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应考虑特大车辆荷载对路基路面所产生的影响,其换算关系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在这方面要应引进部分省市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或引进国外科研机构提供的一些参数进行修定。

高等级公路在选材方面应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路面结构层承载能力应适应当前和在设计年限内交通发展的需要,不能片面追求路面的里程量,而降低路面标准,在这方面应进行科学的比较,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不到一年,大面积返工,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省钱用国产沥青替代进口沥青,另一方面结构层的设计偏薄,路面基层底基层满足不了行车荷载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应计算一下是一次到位好,还是为了节省点钱多修几公里路好,从综合效益来看,由于节省资金造成的路面破坏远比多修几公里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得多。此外,在设计方面也应作一些大胆的探讨,如减薄沥青面层,&127;增厚基层或底基层,比如采用4-6cm沥青面层,20-25cm水泥砼或者是15-20cm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形式,其造价比现在普通采用的15cm沥青砼面层,15-20cm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础基本相当,这就解决了基层是主要承载层的问题,适应当前交通流量大超重车行驶的交通状况,同时4-6cm厚沥青面层可以做成开级配的中粒式沥青砼,这种设计形式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优质沥青用量减少,仅仅是面层用4-6cm沥青砼,缓解了国内优质沥青供不应求的矛盾;二是由于基层采用的水泥砼或沥青稳定碎石是水稳材料不怕雨水浸入,因此,即使在雨天不致于下雨路面过多积水影响行车(排水分成路面纵横坡排水,面层渗水);三是消除了沥青泛油,车辙等一系列病害;四是由于开级配中沥青砼具有良好的抗滑性。

2.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材料的选配,特别是集料场应固定,选择1-2家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厂家供料,使材料级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能偏离级配中线太远。

沥青的选用十分关键,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在北方施工由于近些年的气候偏暖,因此,沥青标号宜选择在规定范围内低标号沥青,此外,透层油,粘层油沥青应采用与沥青砼用同一种沥青,特别是油石比的选择应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对其影响。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要特别重视。除了常规的几组马歇尔试验外,还应增加抗车辙的动稳定度试验,并衡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一个条件,由于我国目前也引进这一指标值,虽然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并出了一些成果,而作为施工企业现在采用并不普及,因此,作为交通行业标准,从立法角度来讲,应尽快推广执行。

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出厂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成型等温度控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工期,避开不利天气施工。

从施工机具来讲,拌合能力,摊铺机碾压机具必须配套,摊铺机应选择两台前后错开同时施工,而少采用全断面摊铺机,注意路面纵向接缝的成型及碾压工艺。

沥青砼施工期间,交通管制必须有专人负责禁止非施工车辆上路,防止上路机械漏油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3 总结: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质量好与坏,不止是施工单位单一的质量控制,还涉及到设计水平等等,因此,为了建好路,消除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坚决杜绝今年竣工明年返工的现象。

摘要:本文针对沥青砼路面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以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 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砼挡墙施工安全措施 篇6

一、泵送砼产生裂缝简介

泵送砼裂缝按其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其一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这类裂缝主要指构件因温度、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其特点是:构件受到外界因素作用和约束时产生内应力, 当内应力超过容许应力后就会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宽度不大、内应力小, 对荷载的影响小, 构件耐久性差。其二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裂缝:即由外加荷载 (静、动荷载) 引起的直接作用产生的应力裂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类裂缝宽度稍大, 因其内应力相对较大, 受荷载的影响也较大, 对构件的耐久性也影响较大。其三是构件自身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国内外调查资料表明, 砼施工完毕, 在一定的时间内砼才会完成自身的变形稳定, 这种过程也会使砼构件出现一些裂缝。对于处于运动和不稳定扩展状态的裂缝, 应考虑加固和补救措施, 而对于稳定、闭合、愈合的裂缝则可持久的应用。例如, 有些具有防渗要求的砼结构中出现0.1~0.2mm裂缝时, 可能开始时有轻微渗漏,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裂缝处的水泥水化析出Ca (OH) 2, 逐渐弥合了裂缝, 并与大气中CO2作用, 形成Ca CO3结晶, 封闭和自愈合裂缝 (钙化) , 防止了渗漏的产生。这种裂缝是稳定的, 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使用和耐久性。下面针对泵送砼的特点及引起构件产生裂缝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二、泵送砼的特点

(一) 原材料和配合比

1. 水泥用量多:

为保证砼具有良好的可泵性, 强度等级为C20~C60的砼中水泥用量一般为350~550kg/m3。

2. 砂率高、用砂量多:

为保证砼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及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 泵送砼的砂率要比普通砼流动性大, 约为38%~45%。

3. 粗骨料粒径较小:

为满足泵送要求粗骨料粒径往往较小。

4. 添加剂:

为改善砼性能, 节约水泥和降低成本, 施工时常掺加粉煤灰、矿渣等。

5. 水灰比宜为0.

4~0.6:水灰比<0.4时, 砼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0.6时, 砼则易泌水、分层、离析, 也影响泵送。

6. 泵送剂:

多为高效减水剂、复合缓凝剂、引气剂等, 对砼拌和物流动性和硬化性能有影响, 因而对裂缝也有影响。

(二) 施工的影响因素

1. 当砼拌制在搅拌站进行, 原材料计量准确, 搅拌均匀, 但也偶有失控情况;

2. 当砼拌和物过稀、过干, 砼拌和物干稀不匀, 影响砼的均匀性;

3. 当运输车中砼的坍落度过大, 加入泵车内输送时, 会使浇筑的砼均匀性变坏;

4. 当大体积砼施工时, 技术措施不当或不完善, 易产生温度裂缝;

5. 当大面积砼结构施工时, 在浇筑后防风、防晒、养护不足时易产生干缩裂缝;

6. 当无称量地加入高效减水剂或其他添加剂, 砼质量不易保证。

三、泵送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范策略

(一) 环境因素引起的温度裂缝

1. 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 每立方米砼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 使砼内部温度升高, 通常升高35℃左右。我国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浇筑温度为28℃时, 即可使砼内部温度达到63℃左右,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浇筑基础温度下, 砼内部温度有时还会更高。砼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的3~5天, 因砼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 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砼的内外约束应力时, 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出现在砼浇筑后的3~5天, 初期裂缝很细, 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扩大, 有的达到贯穿的情况。

砼内部的温度与砼浇筑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砼越厚、水泥用量越大。用高水化热的水泥, 其内部温度越高, 形成温度应力就越大, 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大体积砼, 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有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 砼结构尺寸越大, 温度应力也越大, 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砼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2. 防治裂缝出现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砼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合理进行分层或分块施工, 并在砼原材料、配合比选用及泵送施工工艺等方面控制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

首先, 合理进行砼分层分块浇注:砼浇筑前, 应根据结构物结构尺寸、浇注面积的大小及约束情况等合理进行砼浇筑的工作面划分, 保证分层分块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大体积砼分层分块不宜过厚过大, 以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其次, 对砼原材料和配合比的合理选用:

(1) 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大体积钢筋砼施工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在添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 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另外, 可充分利用砼后期强度, 减少水泥用量。据试验研究和实践表明:每立方砼的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 其水化热将使砼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因此, 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承受荷载的情况, 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复核与验算, 在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 可用60d或90d抗压强度代替28d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2) 添加粉煤灰:如果强度允许, 将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当考虑用粉煤灰来调整时, 砼中添加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 粉煤灰颗粒具有滚珠效应, 起到润滑作用, 可改善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从而改善砼可泵性。根据大体积砼强度特点, 砼初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 强度增长较快, 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 添加粉煤灰后, 砼内活性Al2O3、Si O2与水泥水化析出的Ca O作用, 形成新的水化合物, 填充孔隙、增加密实度, 从而改善了砼的后期强度。

特别重要的是添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之后, 降低砼中水泥水化热, 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砼在1~28天龄期内, 添加粉煤灰的百分数大致就是温度和水化热降低的百分数, 即掺加20%粉煤灰的水泥砼, 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粉煤灰的水泥砼的80%, 可见添加粉煤灰对降低砼的水化热和温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3) 添加外加剂:添加具有减水、增塑、缓凝、引气的泵送剂, 可以改善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由于其减水作用和分散作用, 在降低用水量和提高强度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水化热, 推迟放热峰出现的时间, 因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4) 选用合理的粗细骨料:1) 粗骨料:根据结构最小断面尺寸和泵送管道内径, 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 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粒径。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可使砼具有较好的可泵性, 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 进而减少水化热。实验表明:5~40mm粒径可比5~25m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砼可减少用水量6~8kg/m3, 降低水泥用量15kg/m3, 因而可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2) 细骨料:以级配良好的中砂为宜, 采用细度模数2.8的中砂比采用细度模数2.3的中砂, 可减少用水量20~25kg/m3, 可降低水泥用量28~35kg/m3, 因而降低了水泥水化热、砼温升和收缩。所以选用合理砂率是必要的。如果砂率过大, 就会影响砼的工作性和强度, 而且能增大砼的收缩和裂缝。

再次, 改善泵送砼施工工艺:

(1) 砼出机温度控制和浇筑温度:为了控制砼的总温升, 减少大体积工程构件的内外温差, 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重要措施。浇筑温度的控制, 我国《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207-82) 中明确规定:高温季节施工时, 砼最高浇筑温度应≤28℃。降低砼的出机温度, 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原材料温度, 即降低砂石温度。因为砂石比热较小, 每立方砼中砂石所占重量最大, 降低沙石的温度为首选。办法是:气温较高时, 防止太阳直接照射, 或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棚并采用地弄供料, 必要时可向料堆喷水, 在搅拌砼时加冰块冷却。此外, 泵送管道保温、冷却、施工面搭遮阳棚也是有效的措施。

(2) 工艺的改进:

振动工艺的改进:对已浇筑的砼, 在砼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 排除砼因泌水而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 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 减少砼内部气孔与裂缝, 提高砼抗裂性能。

搅拌工艺的改进: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 更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 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粘结力增大、结构致密, 砼强度可提高10%或节约水泥5%, 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

养护工艺的改进:砼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砼表面的热扩散, 降低砼表层的温差, 防止表面裂缝。由于散热时间延长, 砼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使砼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 防止了贯穿裂缝的产生。确保砼质量, 减少裂缝, 养护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工序。养护时要做到使砼表面经常保持湿润, 必要时可以埋管在砼内通水冷却降温, 效果十分明显。

(二) 砼塑性 (沉陷) 收缩裂缝

1. 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在板、墙等表面系数大的结构中使用泵送砼现浇施工, 会经常出现一种早期裂缝。这种裂缝为断续的水平裂缝。裂缝中部较宽、两端较窄, 呈梭状, 裂缝经常发生在板结构的钢筋部位、板肋交接处、梁板交接处、梁柱交接处、结构变截面的地方。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砼流动性过大或流动性不足或砼拌制不均匀所致, 或者由于凝结硬化前没有振实或者振实不够。当砼沉陷时受到钢筋、模板抑制以及模板移动、基础沉陷所引起的裂缝在砼浇筑后1~3小时出现, 裂缝深度常达到钢筋上表面。

2. 施工防治措施

(1) 严格控制砼水灰比和用水量, 在满足泵送和浇筑要求时, 尽可能减小坍落度。

(2) 添加适量、质量好的泵送剂和添加剂, 改善砼工作性、减小沉陷。

(3) 砼搅拌时间要适当, 过短、过长时间都会造成拌和物均匀性变坏而增大沉陷。

(4) 砼浇筑时, 下料不宜太快, 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

(5) 砼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振捣时间以10~15s/次为宜, 在砼浇筑1~1.5h后, 砼尚未凝结之前, 对砼进行二次振捣, 表面压实。

(6) 在炎热的夏季和大风天气, 防止水分急剧蒸发, 形成内外硬化不均和异常收缩引起裂缝, 应添加缓凝剂或表面采取覆膜措施。

(三) 砼的干缩裂缝

1. 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砼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内水分蒸发引起的。砼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 砼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由表及里, 逐渐发展的。由于砼蒸发干燥非常缓慢, 而且裂缝发生在表层很浅的位置, 裂缝细微, 有时呈平行线状或网状, 常常不被人们注意。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 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也会使大体积砼的表面裂缝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裂缝, 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2. 施工防治措施

(1) 水泥品种选用:一般来说, 砼的水泥量越大, 砼的干燥收缩就越大, 不同水泥砼干燥收缩按水泥品种排其大小顺序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从减少收缩的角度出发, 宜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2) 水泥用量:砼干燥收缩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不过其增加量不显著。因泵送砼的水泥用量偏高, 在有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时, 还是尽可能地降低水泥用量。

(3) 用水量:砼的干燥收缩受用水量的影响最大, 在同一水泥用量条件下, 砼的干燥收缩和用水量成正比;当水泥用量较高的条件下, 砼的干燥收缩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综合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来说, 水灰比越大, 干燥收缩越大。沉陷裂缝、干缩裂缝都是由于砼单方用水量过大、砼过稀、坍落度过大, 水分蒸发过快、过多造成的。因此, 严格控制泵送砼的用水量是减少裂缝的根本措施。为此, 在砼配合比设计中应尽可能将单方砼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以下。

(4) 合理砂率:砼的干燥收缩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 但增加的数值不大。泵送砼宜加大砂率, 但不是无限和笼统的, 应在最佳砂率范围内, 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试配确定。

(5) 添加剂:一级粉煤灰含有大量球形颗粒, 质量较好的, 其内比表面积较小、需水量就少, 能降低砼干燥收缩值。

(6) 化学外加剂:添加适量减水 (下转第88页) (上接第91页) 剂以降低用水量, 添加分散性能好的外加剂是非常必要的。添加剂有减水剂、泵送剂, 特别是同时添加粉煤灰的双掺技术不会增大干燥收缩, 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减水剂、泵送剂, 尤其是具有引气作用的, 有增大砼干燥收缩的趋势。因此在选用外加剂时, 必须选用干燥收缩小的减水剂或泵送剂。

(7) 养护时间和方法:砼浇筑面表面干燥过快, 产生较大的收缩, 受到内部砼的约束, 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开裂。如果砼终凝之前进行二次压面、腹膜保护, 且在砼早期就进行保温养护, 对减少干燥收缩有很大的作用。

四、结语

对泵送砼的施工, 因水泥用量多, 单位用水量大, 砂率又较高又添加化学外加剂, 致使砼干燥收缩, 产生裂缝的潜在危险较大, 应引起足够重视。当施工选择较低的坍落度时, 即满足砼流动性和泵送性的条件下, 单位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以下, 在满足强度条件下, 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同时, 应选用对砼干燥收缩影响小的泵送剂, 必要时添加适量膨胀剂。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振捣, 加强抹面压光处理和必要的养护、腹膜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GB50010-2002) [S].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S].

[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T10-95) [S].

[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J207-82[) S].

上一篇:祝陈小学反邪教工作总结下一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企业营销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