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2024-08-08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共16篇)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1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经过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严密组织,已经顺利结束了。通过这次考试,不管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平时日常教学中都反映出一些问题,现结合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平时表现,认真思考,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仍然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为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值为60分。其中第Ⅰ卷有6篇阅读理解,第Ⅱ卷也有2篇短文填空,学生的阅读量很大,部分语篇生词较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做题吃力。而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做起来较得心应手。相对来说,学生第Ⅰ卷失分较多,第Ⅱ卷得分较高。

(二)成绩分析

按照学校对学生四级目标的考查,5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3人,实际完成12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30人,实际完成31人,超1人。6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1人,实际完成10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29人,实际完成人27人,缺2人。英语校平均分为85.8分,5班为87.9分,6班为85.9分,均超过校平均分。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期中考试5、6班英语均未完成目标,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条:

(1)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高,平时表现较令人满意,因此从思想上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放松,对学生过于信赖,特别是进入复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向其他学科倾斜,花在学习英语上的时间较少,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与巩固,导致一些学生复习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2)本次英语试题题量较大,特别是阅读量大,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心浮气躁,特别是遇到生词量多的语篇,更是觉得无从下手,烦躁的情绪影响了学生答题的思维,一些学生选择先完成第Ⅰ卷,又回过头去完成第Ⅱ卷,最后有些题目干脆放弃,胡蒙答案。

(3)尽管平时一直要求学生坚持练字,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字帖临摹,但一些学生纯粹应付,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乱涂乱画,导致作文受影响,得分不高。

(4)学生对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掌握的不好,特别是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的时候,动词不注意使用三单形式;现在进行时仍然漏掉be动词或动词ing形式。作文不注意认真审题,用错人称等等。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坚持学生每周练字。时间由每周末完成改在平时利用同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完成,重在练字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2)利用学生手头上的资料,加强阅读训练,特别是限时训练。期中考试后,要求学生利用好阅读教程,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加强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让学生正确认识如何阅读,逐步提高阅读技能。

(3)指导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演讲,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课上认真记笔记等。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总之,今后要更加努力,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检查落实到位,希望期末会有转机。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2

1 研究对象

我校0801~0808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431人, 0819~0822班中职护理专业学生214人。

2 结果对比

高职护理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期中考试成绩见表1。

结果显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 经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问卷调查

针对上述结果, 笔者比较了2份试卷, 发现2份试卷的题型、题量及难易度相当。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从11个可能引起这一结果的方面着手, 对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问卷中提问的方式为封闭式, 即在问题后列出备选答案, 使学生在“是”、“一般”、“否”中选择一个。共发放调查表645份, 回收有效问卷645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护理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相比, 其学习动机明确, 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间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此外, 任课教师授课时的语速、授课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及与学生的互动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原因分析

原因可分为两大因素, 分别为学生的因素和教师的因素。

4.1 学生的因素

4.1.1 对专业课程的感兴趣程度

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程, 首要因素就是兴趣。对于人体解剖学, 很多学生刚开始都觉得很害怕, 会出现一定的畏惧心理, 学习兴趣低下。通过教师从模型到标本、从局部到整体的介绍之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逐渐适应, 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成绩较好。

4.1.2 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

通过调查及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 学生若是喜欢一位教师, 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学习热情高, 学习效果好, 尤其是班主任担当任课教师时, 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明显提高。

4.1.3 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预习程度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职护理专业仅11.6%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 而中职护理专业仅为9.3%。

4.1.4 听讲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听讲认真程度明显低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上课打瞌睡, 说话和开小差, 个别学生玩手机。这些情况都使得其学习效率大为降低。

4.1.5 课后复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中职护理专业还是高职护理专业, 都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复习, 消化课堂知识。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在想起来或者等到要考试时才复习, 而有些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根本不复习。根据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提示我们及时复习对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4.1.6 实验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上实验课时觉得新鲜又刺激, 但时间一长, 新鲜感没了, 加上解剖标本都是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 熏眼又刺鼻, 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渐产生, 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4.2 教师的因素

4.2.1 上课时能否做到根据学生的理解力调整讲课的速度

学生对那些上课时语调适中、对学生不会的或不能理解的问题能够反复讲解的教师表示欢迎, 学习效果比较好;而有些教师讲课的速度过快,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 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这也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有关。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教师在授课时更应注重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4.2.2 上课时的互动频率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很显然教师若采用讨论式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热烈, 学习效果就好。而有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 讲课无激情,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固然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差的现象。

4.2.3 教学方式

人体解剖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使用大量形象的图片及动画, 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比较直接的感性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较受学生的欢迎。此外, 在教学过程当中, 模型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使学生对无法看到的结构有较为直观的感受。而有些教师上课时不带模型,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4.2.4 上课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

教师上课时若只是单纯讲解人体解剖学知识,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不感兴趣。若在讲解的过程中适量穿插一些与该组织部位相关的生理、病理和临床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2.5 合理运用各种记忆方法

对于学习过程中一些较难的知识点, 可以采用诗歌法或者谐音法进行记忆[2]。比如:十二对脑神经就可以采用诗歌法: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十一副舌下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很多都可以编成诗歌, 只要做到押韵, 朗朗上口, 就能方便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可以把授课内容编成诗歌来讲解、归纳,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自编歌诀来进行归纳和记忆。

5 讨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现状,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就应从学生与教师2个方面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好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3]。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 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标过程, 是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结合的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交流, 因为教师对待学生和学科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博与专相结合。作为一名任课教师, 应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讲解一门课程的同时可以引入与之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进行积极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应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讲练法以及案例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法等, 加上多媒体教学、适量的模型应用、适时的学生反馈等方法,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其求知欲。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远强.巧编歌诀助解剖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9) :69.

反思:为何考试成绩如同过山车 篇3

作为高三班主任,我理解孩子们这种心情,毕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在人生的大海里经历风雨,高考当前。“分数”成为他们衡量自我价值的主要标准。孩子们关注自己的排名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呢?

“三湾改编”主题班会

在放假之前,我给孩子们开了一个叫做“三湾改编”的主题班会,主要就是和同学们探讨如何看待“高三成绩起伏”问题,我对孩子们说:

“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对人民军队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三湾改编,建立了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主要加强了对农民军和国民党旧部的收编和领导。统一了思想,打造了一支充满战斗力、百折不挠的人民军队。

我们也是即将参加高考的战士,可是我看到很多同学因为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而士气不振,我不想你们带着这样的心态回家过年。如果只关心考试名次的高低。那就是浪费了考试数据,高考前还要经历数次重要的大考,考试的目的是训练同学们在考试中学会考试。同时,要在考试中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在考试中体验学习的进步,也利用考试逐渐奠定同学们战斗的信心。

今天,我们班也要进行一次‘三湾改编’,加强面对成绩起伏的心理承受能力、考后自我诊断和总结的能力。我在这里强烈地呼吁同学们在关心自己排名的同时更要学会利用考试数据进行自我诊断。因为只有你自己诊断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诊断出自己的增分点,才能有突破的方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有所提高。在每次的考试中成绩都有所进步,参加高考的信心就一天比一天增强。”

听完这一席话,先前因为成绩下降而沮丧的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期待着我的下文。

分数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从考试中学习

我为同学们制作了三张表格,让大家按照自己试卷的情况对考试进行自我分析。

表1是各学科智力因素表,同学们通过自我诊断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接下来我对同学们的寒假学习计划提出了两点要求:

1、对于满分知识点和优势题型保持一定的训练,不忘记就可以了,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再去做大量的习题,因为已经没有增分的空间了,能保持不丢分就行了。对于潜力知识点需要增加重视。向严谨要分。对于薄弱知识点。不仅要重新学习教材,还要找时间进行一整套的训练。

2、薄弱的知识点是增分大户,一定要正确对待。对于劣势题型也要加强训练。有些同学就喜欢做自己得意的试题,做对了试题能感到愉快并且很得意,学得越差的知识点越没兴趣,导致越来越不会。

表2是非智力因素量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基础实力,找出在期末考试中发挥最好的学科和发挥最差的学科。从非智力因素上究其原因。

劣势如:做题时间不够、做题心慌、做综合题顺序不灵活、不知道什么样的题可以放弃、知识掌握得不熟练书写太慢、选择题做得太慢、遇到难题卡住了、计算太头疼、时间不会分配…

优势如:考试时心情很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先做自己有十分把握的,这样考试越来越顺;合理分配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时间;遇到难题敢于放弃;做计算题时告诫自己要细心、要冷静;考试时不受周围同学的影响……

在考试中学会考试,不仅是检查知识的漏洞,更重要的是在考试中学会调整考试心态。如果学习实力相当,那心态就决定成败!

寒假预习计划:二轮专题复习备考攻略

最后,我又给同学们提出了新任务。期末考试后,很快就进入二轮专题复习备考阶段,在寒假里,大家得为二轮复习作准备。二轮复习的功能是训练把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科内综合能力形成的阶段,本阶段要很好地利用好教材和《考试大纲》。

高考命题的目的是要考能力。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在关心《考试大纲》对知识要求的同时更要关心能力要求。我请同学们把学科的能力要求填在表3中,以数学学科能力要求为例,看看自己的学科能力发展得如何,哪些学科能力有优势,哪些学科能力还有欠缺,如何训练欠缺的能力。

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及教学反思 篇4

―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5级4班语文成绩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题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试卷共由积累运用(27分)、诗歌欣赏(4分)、文言文阅读(15分)、课外现代文阅读(说明类)(8分)、课外现代文阅读(记叙类)(16分)、写作(50分)组成。全卷共22个小题,卷面分值为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题体现了与中考对接的思路。从考查内容上看,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理解能力为主。

二、班级成绩分析:

全班共49人,1人缺考。最高分106分,最低分18分;100分及以上5人,97分及以上(学校考评的特优目标)13人,90分及以上(学校考评的学优目标)27人,72分及以上(合格)共43人,不及格5人。

三、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题量与中考题量相当,难度与中考接近,但答题时间仅为90分钟,比中考时间少了30分钟,学生做题时间紧,个别学生没有做完;部分学生也仅仅为了完成答题,保证不了质量,尤其是体现在课外现代文阅读上,普遍得分不高。

1、“积累运用”部分整体掌握较好,平均得分率较高;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古诗背诵与默写,出现错别字,上下句搭配错误等。

2、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部分,学生掌握较扎实,答题质量较高,不少同学获得满分,平均得分率是各题中最高的。只有少数学生在实词解释、翻译句子、简答分析时有失分。

3、课外现代文阅读部分,平均得率较低,失分普遍比较多。主要表现在对文本阅读不充分,浅尝辄止,因而对文本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在答题时主观性强,表述不准确、不到位,要点不全。

4、作文部分,这次作文是命题作文。存在的问题也不少:①立意不深,缺乏新意,甚至不能把握题意;②叙写比较平淡,没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的感受,没有表达出初中学生应有的思想层次;③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离题的现象,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随便写一篇文不对题的文章应付了事;④书写质量不高,卷面不够整洁。这些情况,值得重视。

四、教学方向措施:

1、注重双基教学,巩固积累识记,强调语言运用;

2、抓实古诗文教学,巩固优势成果;

3、搞好课内外结合,加强阅读训练,突破薄弱环节。指导学生学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理解思想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逐步学会 “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用好阅读课,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写好读书笔记;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读写能力。

4、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课堂作文、小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5

芦集二中:杨超

一、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任教的七年四班数学成绩:参加考试38人,其中及格40人,不及格21人,平均分为82.41,总体上看比月考稍有退步,但尖子的生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不及格的同学成绩比较低。

二、试题分析: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填空、和解答题。满分120分,学生失分较多的是填空、选择题和最后一道大题。试卷难易程度中等偏易,题量适中。失分原因:(1)要领不太清楚,(2)审题不清。(3)细节问题(单位)。(4)计算和估算能力比较差。(5)个别同学做题的规范性比较差。(6)数学分析能力较差。

三、教情分析:

自参加新课标培训以来,有了强烈的课改意识,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若放给学生时间,往往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感觉很被动,因此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会时不时地登上讲台,不能做到彻底改革,也是教学中的困惑。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明、扼要?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是思考和动手?都是我教学中及待解决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学习风气不浓,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和提前学习,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并且个别同学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基础差,有点跟不上。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其它同学,一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有时课堂气氛很沉闷。两极分化现象开始显现。

五、教学管理分析:

1.老师在课余时间没有给差生做充分的辅导。

2.好学生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应该多发动学生进行竞争,确立自己的奋进目标,引入竞争机制。

3.布置的作业好多学生不认真写,有的抄作业应付。

4.缺乏激励性语言,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探索的精神,学生问题的较少。

六、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坚持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2.注意优等生的培养

3.做好潜能生的工作,争取让他们努力赶上

4.狠抓基础,强化概念

5.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6

一、整体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光90分钟。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是25个50分,比较多,分值占的比重大;非选择题是50分,包括7个大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和实验的本事。就试卷资料来看,题量与中考基本一致,难易程度与中考要求相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但试题的难度明显加大,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景,提高学生本事有所帮忙。所带班级的成绩离教师的期望还有必须的距离。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很多问题都是教师反复强调多遍的,学生还是出错。

2、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复习任务,很多同学还存在应付现象。

3、课堂上做不到认真听课,教师强调的规律方法记忆不牢、理解不透,分析问题本事有待提高。

4、科目多任务重,很多学生处理不好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对复习的资料做不到及时巩固,对课本理解不到位。

三、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在以后的复习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本事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

3、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进取性,并从思想上重视生物课、

4、精心备课,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

5、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上有更大提高。

6、加强课堂纪律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严格约束自我集中注意力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

7、课上多用时光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取主动回顾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做题情景有针对性的教学补缺和练习,让学生经过每节课的复习,真正得到应当得到的知识和本事,让每一节课都能够到达复习目标。经过聚沙成塔,日积月累,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得到积累,本事得到提高。经过教师的进取教,学生的主动学,实现课程知识、本事和情感目标。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从2007年对高职及中职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 将2010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实行新课程体系教学的学生定为实验组 (高职248人, 中职565人) ;将实行旧课程体系教学, 于2008、2009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设为对照组 (高职163人, 中职281人) , 并收集了2008、2009、2010年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职、中职学生的成绩。

1.2 方法

实验组学生实行新课程体系教学, 对照组学生实行旧课程体系教学, 两组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成绩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4门课程考试的平均分比较 (见表1、表2)

注∶*P<0.01

由表1可见, 中职实验组4门课程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注∶*P<0.05;**P<0.01

由表2可见, 高职实验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高职实验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合格率比较 (见表3、表4)

由表3、表4可见, 高职、中职实验组4门课程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分析与讨论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专业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包括护理学基础的有关理论与操作技术。4门考试科目均含有医学基础课程内容, 特别是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涉及到的医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更多。

(1) 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考试科目涉及医学基础课程的形态学、机能学和药物学等内容。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医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上, 减少了重复和过深的内容。基础知识简洁明了, 重点突出了护理专业应用知识, 真正做到了“必需为本, 够用为度”。

(2) 新课程体系更加注重专业特色,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学方式形象直观, 要求学生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 同时着重强调了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新课程体系淡化了学科意识, 强调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符合以护理为重点的独立培养模式的要求[1],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容易把握重点。

(4)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整合中, 删减了大量过深、重复的理论知识, 彻底打破了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是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点仍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且强化了和专业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所以新课程体系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考试无明显影响。

(5) 目前, 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素质整体较低, 且参差不齐。特别是中职学生, 他们年龄较小, 学习习惯较差,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欠缺。而新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护理专业的特点, 加强了对实践技能的训练,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增强其自信心, 提高其学习效率,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 新课程体系通过内容整合, 在必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上, 强化了和专业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把握重点, 而且加深了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7)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整合中, 虽然删减了许多系统的理论知识, 缺乏一定的知识连贯性, 但是由于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 并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仍然能通过自主学习结合教师授课的重点, 掌握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所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 医学基础课程重新整合以后, 淡化了学科意识, 避免了学科之间的重复和脱节, 节省了教学时间, 强化了培养目标, 突出了护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这样, 不仅提高了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成绩和合格率, 而且也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期中考试化学成绩分析 篇8

期中考试结束,上个星期学生成绩已出来,我对我所教的这三个班作了认真、仔细分析,情况如下:

在这次考试中,化学试卷满分50分,五班平均分34.8分,优秀人数28人,优秀率47.5%,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 71.2%;六班平均分36.2分,优秀人数28人,优秀率43.8%,及格人数47人,及格率 73.4%;七班平均分32.0分,优秀人数23人,优秀率40.4%,及格人数36人,及格率 63.2%。成绩不是很理想。与四、八班有一定差距。就我自己来说,教学经验不丰富,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班级管理不太严格,都是造成此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就目前学生学习状况来看,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还有抄作业的现象,或者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应付了事。上课不认真听讲,效率不高,课下不能够及时复习。

具体措施:

1、激发每一个学生潜能,了解每一个学生性格、能力、学习方式。

2、关爱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绝不放弃。

3、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每个学生能配合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加强常规管理,树立正气,力争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5、在教学上,积极向老教师讨论交流经验,多向他们学习。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9

本次期中考试分析,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考试质量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考试质量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677人,其中理科班(1--9)班399人;文科班(10--15)班278人;内高班38人,塔县班45人;

2、成绩分析:

(1)试卷分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满分均为100分(2)考试范围:以复习进度为准(3)考试难度:试卷难度适中

(4)理科总成绩分析:500分以上12人;400-499分124人;300-399分188人;200-299分61人;200分以下9人。

(5)文科总成绩分析:500分以上11人;400-499分86人;300-399分122人;200-299分45人;200分以下9人。(6)各班总分平均分分析:

柱状分析如图。

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考试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尖子班93人

尖子班成绩分布如图,500分以上12人,400-499分67人,300-399分14人。

(2)尖子生缺乏,抓好现有尖子生学生的管理工作,发挥尖子生的动力,带动更多的学生

(3)平行班关注300-400分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总体成绩

(4)关注250分以下的学生

2、年级管理情况分析 存在的问题:

(1)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力度不够(2)培优补差效果不明显(3)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等做得不够 解决对策:

(1)最大限度的强化班级管理

①搞好常规管理不放松;②关注学生情绪不疏忽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④加强的与教育⑤激励措施不可少(2)强化责任

①年级分管领导要经常进班进组听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协助班级备课组开展工作

②年级组要自加压力,负重拼搏

③全体班主任、备课组长、教师要明确肩上的担子,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10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和行业准入性考试。近年来,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逐渐确立了科学的考试方式,考试对象的人群组成也逐步趋于稳定[1]。当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成绩以及通过率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一年一度的关注热点。同时,现行的医学教育和考试原则均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医学院的教育质量仍然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有潜在的密切联系[1]。因此,利用现在的有利时机,深入分析与该考试密切相关的各种教育因素,使医学生的培养更切合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而促进考试制度与教育制度共同发展进步就成为摆在教育者们面前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结合北京考区执业医师参考人员的考试成绩与其在校期间相关科目的考试成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性较高的教学科目,将为医疗教育改革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考试制度与教育制度共同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2003年至2005年毕业且在2004年至2006年参加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共378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在校毕业前的综合考试成绩(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和其毕业一年后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作为分析数据。

1.2 方法

用Excel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并采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Pearson相关、偏相关、典型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参考人员的基本情况。

在研究对象378人中,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2003年120人(31.75%),2004年137人(36.24%),2005年121人(32.01%);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2004年137人(36.24%),2005年135人(35.71%),2006年106人(28.04%)。其中男性163人(43.12%),女性215人(56.88)。

2.2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的关系

2.2.1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的关系(见表1)。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是:r=0.497,P=0.035<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考生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呈正相关。

2.2.2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的关系(见表2)。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是:r=0.124,P=0.016<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笔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呈正相关。

2.2.3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公共知识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的偏相关关系(见表3)。

采用偏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是,r=0.145,P=0.005<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知识成绩、公共知识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关系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专业知识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呈正相关,基础知识、公共知识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无线性相关。

2.2.4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的偏相关关系(见表4)。

采用偏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总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均P>0.05,线性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内、外、妇、儿单科成绩之间的关系

2.3.1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的偏相关关系(见表5)。

采用偏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的结果均P>0.05,线性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

2.3.2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的偏相关关系(见表6)。

采用偏相关分析,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内科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是:r=0.137,P=0.008<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与在校毕业考试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关系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总成绩与在校毕业考试内科成绩呈正相关,与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无线性关系。

2.3.3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公共知识成绩与在校毕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典型变量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7)。

两组变量的第一对典型变量典型贡献率为54.65%,似然率检验F=2.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第1典型变量(V1)与在校毕业成绩第1典型变量(W1)的关系密切。用标准化指标线性表达第1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为

V1=0.4852基础知识+0.7393专业知识-0.4047公共知识

W1=0.4756内科+0.8044外科-0.4440妇产科+0.1744儿科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第1典型变量(V1)的典型载荷分别为基础知识0.4852,专业知识0.7393,公共知识-0.4047;在校毕业成绩第1典型变量(W1)的典型载荷分别为内科0.4756,外科0.8044,妇产科-0.4440,儿科0.1744。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第1综合因子中起作用最大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基础知识。在校毕业成绩第1综合因子中起作用最大的是外科成绩,其次是内科成绩。故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和在校毕业成绩的相关主要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在校毕业外科成绩、内科成绩的相关。

3 讨论

3.1 影响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的教育因素

从分析结果看,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和学生在校成绩中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其中主要体现在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综合笔试及其专业知识成绩与在校时毕业考试总成绩、内科和外科成绩之间的关系上。

首先,统计结果表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综合笔试及其专业知识成绩与在校时毕业考试总成绩均呈正相关。说明医学院校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对临床医师在实践工作中的学习和执行力度有延续性的影响。对于工作刚满一年,临床经验尚不丰富的住院医师来说,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课本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校综合成绩优秀的医学生在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的表现也较好。

其次,在笔试部分中,无论是总成绩,还是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部分成绩,均与在校时内科、外科的成绩呈正相关。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学科本身的特征所决定:内科学突出体现了医学科学的理论特性,而外科学则着重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是培养医学临床思维的基础学科。这再一次证明,理论和实践并举应作为医师培养方式和考核制度的中心指导思想被加以贯彻落实。

另外,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有两组成绩的相关性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第一,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与在校毕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临床技能的培养与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无必然联系,从侧面说明临床实习教学及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在其中起了更主要的作用。第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公共部分成绩和学生在校成绩中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则是因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公共部分成绩由法规、心理、伦理三部分构成,而分析时在校成绩中并不包括这些课程的成绩。因此,为了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估医学院校教育水平,以后应该将考生在校时的公共课成绩也纳入分析。

3.2 与国外研究结果的比较

从分析结果看,考生在校内科、外科成绩是影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主要因素。这符合众多国际研究共同得出的结论。日本一项研究说明:内、外科与平时内、外科成绩显著相关,而妇科和儿科相关性较小[2];国家考试和其它在校期间考试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3];毕业年级成绩与毕业成绩和国家医师考试成绩都存在相关[4]。同时,也印证了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住院医师的在校时内外儿科成绩与美国专业学科委员会考试成绩呈正相关[5,6]。因此,校综合成绩与内、外科单科成绩可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医学教学模式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但在发展方向上是符合国际趋势的。既强调学校理论知识的临床实践性,同时又不放松临床工作中系统性理论知识的再教育。为了通过这种双赢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医师业务水平的最终目的,唯有不断调整原有医学理论教学及考察制度的方式,并加强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才可完成“教育”与“考试”的成功对接。

因此,在医学院教学阶段就抓好从基础到临床的各门学科,尤其是内科学和外科学的教学,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前提。那么,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切实措施就是注重医学生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培训。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学校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尽快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过渡[7]。最后,不断完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健全临床技能考核方法,才能更科学地评估我国的医疗教育水平。

3.3 不足之处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展了9年,分为两级四类,考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2003至2005年北京地区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参考人员,无论从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还是在时间点的选取,以及研究对象的数量上,本研究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所得出的结论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论证。

参考文献

[1]伍洪波,张绍金,肖水源.湖南省医师资格考试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1,19(11):667~670.

[2]李伟,宋洁,王斌.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河流水质与底泥的相关性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3.20(1):6~9.

[3]宫下次广,等.(邓洁译)日本医科大学校内考试成绩与国家医师考试成绩的比较[J].日本医学介绍,2006;27(5):236~237.

[4]上野隆登,等.(邓洁译)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院高年级学生考试成绩与国家医师考试成绩的相关分析[J].日本医学介绍,2006;27(8):384~385.

[5]Tedric D.Boyse,Stephanie K.Patterson,Richard H.Cohan,MelvynKorobkin,James T.Fitzgerald,Mary S.Oh,Barry H.Gross,DouglasJ.Quint,Does Medical School Performance Predict Radiology ResidentPerformance?Radiologic Education.2002;9:437~445.

[6]王海威,王宏,申明达,等.美国医学教育体制对我国临床教学模式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4;13(2):174.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1

测试是教学活动中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环节,这种熟悉往往演变成对测试的麻木和形式化。而实际上考试本身是一种评估手段,我们需要通过考试来了解和获得有关信息。通过考试成绩这一首要信息来源,教师需要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以获取量化的信息反馈,以完善我们的教学行为,这就是成绩分析。

在试卷的编制上本组始终遵循考查知识与技能,面向全体,面向中考的基本原则,因而试卷具有以下特点:试题难度适中,内容覆盖面全,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包含了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考察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好地控制了运算量和难度;同时突出了重点、难点和主要教学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结构6:4:2也是参照中考的标准制定。下面是成绩统计与分析各项数据反映出本年级数学成绩有两方面的优势:

1、年级的数学成绩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尤其是优秀率的进步较为突出,从入学时的4.25%到目前的14.59%;

2、根据往常的经验,到初三学成绩的两极分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十分习以常的现象,然而实际上,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来看,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具有其基础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成绩的分布应该是“麦穗形”也就是两头少中间多,而不应该是“葫芦形”,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绝非合理和正常。

因此,从成绩分析中可以看出本年级学生成绩分布较为均衡,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通过本次成绩分析,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2、课堂教学中应落实双基.针对问题我们制定了下阶段的措施:

1、狠抓双基的落实,从听讲和作业上严格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

2、课上的提问和练习多关注后进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并加强教师的课后反思。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2

下午好!

下面由我来对本次的语文半期考试做个简单的成绩分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语文成绩不是一口吃成胖子,语文成绩和平时阅读有关,爱阅读的同学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差,可现实爱阅读同学寥寥无几,所以在金字塔顶端高分的同学很少,年段120分以上的同学才48人,119--100分169人,91--109分507人,90分以下不及格人数271人,平均每个班15人。

存在问题:

1.从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布看尖子生不多,学困生较多,低分同学古诗默写不过关、语文基础弱,很多字会读不会写,语言积累和运用28分,才得15分,得分率54.6%。

2.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平时时间主要花在数学英语,语文被打入冷宫。

3.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阅读不过关,课内阅读选自课内,得分率才70%,课外阅读得分率才51%,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4.本次作文考试,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

5.缺乏应有的书写基本功。有的笔画生硬,杂乱无章;有的随心所欲,敷衍潦草;有的乱涂乱改,卷面模糊。

三、反思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

1.发挥集体力量作用。利用每周一集体备课、听课、听视频课等,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课余老师们会交流,分享他们好的做法。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前花(3-5分钟)复习巩固、预习检查,如果是文言文单元,就安排课文的背诵或字词的落实,如果是现代文阅读,就可以检查字词的正音(正义)或交流课前预习的问题。对于课堂问题尽量精讲,能不讲尽量不讲,重点问题反复强调,尽量当堂掌握。早自习给学生安排任务,在规定时间背完,并检测巩固。

3.作业少而精。作业尽量少布置,减轻课业负担,平时练习只有一本配套练习课课练,考试复习会打印一些文言文、诗歌、名著阅读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今后措施

1.加强每节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积极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

2.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作业设计要精,题型灵活,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13

1.1 背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有专家指出,教育将是大数据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大数据分析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学为了检测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总会进行许多考试(如月考、模拟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这些考试会产生大量成绩数据,然而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便捷地分析呢?目前大多中学采用Excel或其他类似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操作繁琐、分析结果较为抽象且有很大局限性。

1.2 研究意义

什么是“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能实现预期目的的”。有效分是“能实现预期目的的考分”。考试的目的就是甄别与选拔,结合当今具有明显选拔功能的中高考来看,有效分就是按政策划定的最低录取分。可见,在考试中有效分始终存在特定的价值,它确立了各学科进行比较的逻辑起点,在指导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内部的均衡教育有重要意义。

系统可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个人成绩情况,并设定阶段性目标;也可指导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并帮助老师关注个别学生;还可以指导学校发展优势学科,治理跛脚学科来促进均衡教育以及拟定奖励制度。

1.3 特点

1)数据可视化:系统以直观、生动可交互的图表展示了对考试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结果。

2)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考试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支持Excel直接导入学生和成绩信息。

3)多维度分析:本系统对考试成绩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比较,数据分析功能全面、多样。

4)学科有效分及教师业绩得分计算:量化并实现了学科有效分及教师业绩得分的计算。

1.4 目标

1)考试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可将学生及成绩信息的Excel文件直接导入系统);

2)根据量化指标,计算出学科有效分与教师业绩得分;

3)对以下考试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以直观、可交互性图表显示出来:

①学科平均分、学科有效分

②学科成绩分段累计人数、总分分段累计人数

③任课教师成绩排名得分与排名

④对学生单科成绩分数变化及总分排名的涨跌进行分析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从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基本信息管理及成绩分析两大方面设计系统功能。

2.2 数据库设计

1)根据成绩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可以画出实体联系图(E-R图)

2)由E-R图转换为My SQL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模型。再对数据模型进行修改、优化,可得到最终的数据表存储结构及表之间的结构关系。(注:为了方便业务逻辑操作,各个数据表的主键均使用代理主键)

2.3 主要算法设计

2.3.1 学科有效分

概念介绍:预先确定录取人数,上线人中最后一名的总分成绩即为总有效分。可通过设定不同的上线(录取)人数,取得不同的总有效分,从而计算出不同的学科有效分。

计算公式:学科有效分=(总有效分-总分平均分)×学科标准差÷各学科标准差之和+学科平均分;

算法流程:见图4。

2.3.2 教师业绩得分

概念介绍:依据上一节学科有效分的概念,统计教师授课班级的学生学科成绩超过学科有效分的人数,用此数据反映教师业绩。学科有效分有两类,一是一本学科有效分(A分),另一个是二本有效分(B分)。

计算公式:任课教师业绩得分=1.5x+y(x,y分别为教师授课班级中,学科成绩不低于A、B分的学生人数)

算法流程:见下图。

2.3.3 学生成绩分段算法

概念:采用五段法进行学生成绩分段,低于满分60%的为不合格,分数介于满分60%与70%之间的为合格,分数介于满分70%与80%之间的为达标,分数介于满分80%与90%之间的为良好,分数介于90%与满分之间的为优秀。

3 系统实现

3.1 JSP+Hibernate+Struts2技术

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四层体系:第一层为客户端的web浏览器,用户使用支持JS的浏览器即可;第二层为MVC模式层,采用struts框架,其遵循MVC模式,将视图、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操作清晰的分离开;第三层为数据持久化层,采用Hibernate实现持久化操作,简化代码编写工作;第四层数据模型层,采用开源、灵活快速的My SQL数据库管理数据。

3.2 系统功能的实现

系统可通过左侧导航菜单选择或切换功能,首页展现了基本数据统计及多维度分析结果。

用户只需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或是输入即可获得分析结果(以成绩分段为例)。

4 小结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B/S结构的考试成绩分析系统,其在功能方面,信息管理便捷、实现了学科有效分与教师业绩得分的计算且数据分析功能全面,实现了数据可视化使得分析结果直观;在人机交互方面,系统交互性良好、图表直观生动易于分析使用;在应用价值方面,系统可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个人成绩情况,并设定阶段性目标,也可指导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并帮助老师关注个别学生,系统可指导学校发展优势学科,治理跛脚学科来促进均衡教育以及拟定奖励制度等,故而有较高应用价值;在移植性方面,系统可推广用于各个高中或初中的成绩分析,也可与其他成绩管理系统结合使用。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来分析大量考试成绩数据并指导教学工作,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方向。为指导教学工作,系统量化并实现了学科有效分与教师业绩得分的计算。该系统使用Struts2框架实现MVC模式,并用Hibernate框架完成数据持久化操作。该系统设计并实现了考试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支持Excel直接导入学生和成绩信息,并实现了数据可视化,以直观、生动可交互的图表展示对考试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与分析的结果。

关键词:Hibernate+Struts2,电子化管理,Excel导入,数据可视化,多维度成绩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宁,刘岩,张国平.Java Web编程实战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孙卫琴.精通Hibernate: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Don Brown,Chad Davis,Scott Stannic.Struts2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Ben Forta.My SQL必知必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六年级期中考试英语成绩分析 篇14

吉阳小学 陆玉平

本次期中考试,六年级共有33人参加考试,其中优生5 人,B等生5人,C等生11人,12人不及格。从本次考试成绩和近期学习成绩来看,班级成绩高分人数过少低分人数普遍,针对上述状况,我对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

这次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交通工具的掌握、公共场所的表达以及一般将来时I’m going to 的运用,由于我监督指导不力,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做过的题目考试时都不会,特别是在对交通工具里指路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无法理解介词的用法,以及特殊疑问词的用法。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急需加强,大部分同学作文得分较低。

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深表惭愧。对于上述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有以下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英语需要大家理解的不多,多数都要学生记忆背诵,所以我必须放慢教学的速度,每节课少设置一些任务,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

二,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对于作业乱画、照抄、错了不改等现象严惩不贷。

三,认真备学生、备课。俯身下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生活,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我,才可以学好我的课。同时搞好课堂设计,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学。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15

李盼红

本次语文期中试卷试题难易适度,题量适中,既重视考查学生对所学拼音生字的掌握情况,又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从学生答卷来看,80%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大多数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认识了一些基本笔画,对所学的生字能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但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太差,由于听课习惯差导致一些知识掌握不牢,由于听读能力差,听不懂监考老师读题,导致成绩非常差。现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1、试卷分析:第一题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归类,大部分学生掌握的不错,但有16个学生出错,对基本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不窂。需加强指导。第二题音节的组成分成有一个知识点:j q x y与 相拼,学生掌握不好而失分较多。第四题拼一拼写一写,耳目、田野两词错的多些。第六题笔顺有一些孩子掌握不太好,需要加强练习。第九题把音节连成一句话,这道题既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又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大一些,对于一些拼读能力差的孩子,和不灵巧的孩子失分较多。第十题有一道改卷老师失误,er音节该加声调,部分孩子加声调而改错错失满分。另外画出三拼音节有几个孩子没做,应该是没听老师读题而漏题。最后一道考查学生对儿歌的理解能力,一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孩子错失2分。

2、从学生答题情况 :书面干净,书写较认真,但还有一些孩子没有树立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读题,认真检查的习惯。这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二、失分原因分析

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困生没有做到紧盯、盯紧,没做到堂堂清,日日清。2.对于课堂听课习惯不好的孩子没有扭转过来,因而有些晕孩子在课堂上发呆、走神、摸东西,听课效率低,导致所学知识掌握不窂,导致成绩差。

3.对于易错知识点、难点没有做到举一反三的讲解,导致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4.对于学生的听读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从而有一些孩子考场上不会听老师读题,弄不懂题意而出错。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2.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有力。

3.对于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点,易错点要及时讲及时练,做到举一反三,人人过关。

4.由于班级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弱,所以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师友互助,做到“一帮一”的学习活动,合理地进行“培优补差”的工作。有目的性的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孩子进行补习,让他们对学习有兴趣,乐于学习,达到所学知识人人过关,堂堂清,日日清。努力使及格率达100%,继续提升优秀率。

5.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还存在倒画笔顺,要在以后作业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执笔运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写字的姿势,力争使学生在写字入门后,把字写得正确、端正而美观。

6.作业设计方面注意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7.继续重视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篇1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聚类分析,Clementine,K-Means聚类

0、引言

考试是检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是否实现的重要环节, 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历年来的考试积累了大量的学生考试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对考试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测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发现其中问题, 为调整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有益参考。但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成绩的因素较为复杂, 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并存, 传统的对试卷所作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等分析, 通常难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 找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1]。聚类是深层次的数据信息分析方法, 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基于聚类的考试分析可以将成绩特征相同的考生聚集为一类, 从而更加客观和准确地揭示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可得到传统的试卷分析难以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对于个性化教学和素质教育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2,3]。本文采用Clementine软件中的K-Means聚类模块对学生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类评价, 提出了采用可视化的数据挖掘工具处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数据的解决方法, 并通过实例验证其有效性。

1、聚类模型与软件

1.1 K-Means聚类算法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领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聚类生成的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 同一簇中的对象尽可能相似, 而不同簇中的对象尽可能相异, 通过聚类, 人们可以发现数据分布的一些特征[4]。K-Means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无监督学习算法, 该算法简单、快速、高效, 在处理大数据集时可伸缩性较好, 是一种理论上可靠、应用上高效的聚类算法。其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随机地选择k个对象, 每个对象代表一个簇的初始均值或中心, 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均值的距离将它指派到最相似的簇, 然后计算每个簇的新均值,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 直到准则函数收敛。具体的算法如下:

1) 对于给定大小为n的数据集, 令I=1, 选取k个初始聚类中心Zj (I) , j=1, 2, 3, …, k;

2) 计算每个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D (xi, Zj (I) ) , 其中i=1, 2, 3, …, k, 如果满足D (xi, Zk (I) ) =min D (xi, Zj (I) , 则wk←wk∪{xi};

3) 计算k个新的聚类中心, ;

4) 判断:若Zj (I+1) ≠Zj (I) , j=1, 2, 3, …, k, 则I=I+1, 返回步骤2, 否则算法结束。

1.2 应用于试卷聚类分析的Clementine软件

对试卷进行聚类分析工作量巨大, 通常借用数据挖掘软件来实现。目前市面在售的数据挖掘软件种类较多, 主流的有SAS公司的Enterprise Mine、IBM公司的Intelligent Miner, Oracle公司的Darwin等, 它们功能完善, 处理能力强, 但通常以编程为主, 非统计专业的人员掌握起来较为困难。SPSS公司的Clementine是一款可视化的数据挖掘软件, 它拥有以下特点[5]:

1) 丰富和有效的模型算法。Clementine包含了数据的可视化、预测、分类、聚类、关联、序列等的数据挖掘方法, 而且提供机器学习和许多相关统计模型, 使数据挖掘的结果更具有可靠性与精确性;

2) 支持数据挖掘建模的全流程。从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建立模型、模型评估到最终结果部署的数据挖掘全过程Clementine均可实现, 此外Clementine还支持数据挖掘的CRISP-DM行业标准;

3) 具有可视化操作界面, 简单易用, 分析结果直观易懂, 图形功能强;

正是由于Clementine这些特性, 使得数据挖掘过程更加直观且具有交互性, 非常适合于初中教师对试卷进行分析, 故本文选用Clementine作为聚类分析的主要工具。

2、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本文结合应用实例介绍基于Clementine的数据挖掘全过程[6]。

2.1 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挖掘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本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J初级中学九年级 (1) 班的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各次阶段性考试成绩作为原始数据。首先, 将各次考试的成绩表从学校的教务系统中导出, 转换为Excel格式。成绩表的含有以下主要字段:No为“学生学号”, x1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科目成绩, x2为“操作系统简介”科目成绩, x3为“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科目成绩, x4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科目成绩, x5为“电子表格”科目成绩。对数据进行清理, 主要的工作有:

1) 补充缺失值。对退学、转学、休学、缺考造成的数据确实采用平均值法, 以该科目的平均分数填充。

2) 进行数据转换。数据转换主要是对数据进行规格化操作, 将数据变成统一的格式。由于x1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科目的成绩采用的是定性评价, 采用“优秀”、“良好”等五个等级进行评价,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需将其转换为数值型数据, 即百分制数据。因此, 需将上述五个等级的数据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转换, 将“优秀”转换为“95”, “良好”转换为“85”, “中等”转换为“75”, “合格”转换为“65”, “不合格”转换为“50”.

3) 规范化数据。运用最小—最大规范化方法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将数据映射到[0, 1]区间,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max{xi}——为该科目的最高分;

mix{xi}——为该科目的最低分;

完成数据预处理步骤后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

2.2 基于Clementine的K-Means聚类

1) 读入数据

选择Clementine的Sources|Excel|Data, 在Data选项页中通过Import File输入框选定Excel格式的“成绩表.xls”文件;在Types选项页中指定各聚类变量进入方向为“In” (即所有变量都参与到聚类中来) 并点击Read Values按钮, 将所有数据读入。

2) K-Means模型设置

选择Clementine的Sources|Modeling|K-Means, 将K-Means模型节点添加进数据流来。双击K-Means图标,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odel选项页, 对该选项页中的参数做以下设置:

Number of clusters框:指定聚类数目, 这里指定为3类;

Generate distance field选项:选中该选项, 表示将输出各样本与所属类中心点的距离;

Show cluster proximity选项:选中该选项, 表示将输出各个类中心点间的距离。

继续选择对话框中的Expert选项页, 对该选项页中的参数做以下设置:

Mode选项:选择Expert模式, 表示将进行高级模式的选择;

Stop on选项:选中custom选项修改迭代终止的条件。其中, 在Maximum iterations框中指定最大迭代次数, 当迭代次数等于该值时停止聚类;或在Change tolerance框中指定一个值, 当最大的类中心偏移量小于该值时停止聚类, 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停止聚类。指定最大迭代次数为20次。

3) 执行和输出

设置完成后, 点击Clementine的Sources|Modeling K-Means选项页中的Execute按钮, 即可得到执行并观察到结果。也可将执行结果添加到数据流中, 方法是选择Clementine的Output|Table, 添加一个Table对象, 执行后可观察到直接的输出结果。

2.3 结果分析

Clementine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成绩表中的115位学生进行聚类划分, 聚类在Viewer选项卡中以图形矩阵的形式显示出各类各变量的特征, 结果见图1。图1中以饼图显示了各类所包含的样本比例, 以柱形图反映了类内相应变量平均值的大小。图1还显示了有效性检验的情况, 由于聚类的变量均是数值型, Clementine采用F检验方法进行方差分析, 零假设是各类聚类变量的均值无显著差异, 若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小于0.05, 则认为该类相应聚类变量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该变量对识别类有重要意义, 用红色五边形表示出来。

聚类的结果表明:

1) 簇1中的学生都是考试成绩中等的, 簇2中的学生考试成绩较高, 簇3中的学生考试成绩较差。簇1中包含76条记录, 占总数的66.1%;簇2中包含26条记录, 占总数的22.6%;簇3中包含12条记录, 占总数的10.4%。可见大部分的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成绩较高的学生偏少, 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比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该中学的学生大多来源于山区农村, 生源所在地信息基础建设薄弱,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不普及, 造成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基础较差, 建议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人口, 特别是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的信息技术普及工作。

2) 各簇内变量x1 (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变量) 的均值偏高, 而变量x2~x5的均值显著偏低, 这表明该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比较重视, 而在诸如“文字处理”等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面较为薄弱,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建议该校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学, 特别是应开放机房, 增加学生上机课时, 鼓励并监督学生上机自主学习。

3) 各变量在各簇中的显著程度均较大, 表明学生对各科目的学习分化程度较高, 差异显著, 建议该校加强对差生的辅导, 或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距, 以利于整体水平上的提高。

3、结语

本文采用Clementine软件中的K-Means聚类模块对学生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类评价,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将成绩特征相同的考生聚集为一类, 易于客观和准确地揭示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采用方法的整个数据挖掘过程直观, 交互性强, 初中教师易于学习和掌握,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Clementine数据挖掘工具还提供了关联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决策树等模型、算法, 采用这些模型算法对考试成绩展开分析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吕岚, 林玉连.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对某中学高中文科综合考试成绩进行聚类分析为例[J].软件导刊, 2008, 7 (10) :106-108.

[2].葛庆龙.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在试卷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 2008 (1) :53-54.

[3].董萍.聚类分析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0 (1) :74-77.

[4].陈寿文.基于面向对象思想KMeans算法实现[J].滁州学院学报, 2008, 10 (3) :42-44.

[5].岳小婷.数据挖掘工具Clementine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16 (4) :103-105.

上一篇:教案神奇的树叶下一篇:如何搞好校园墙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