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2024-12-1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通用12篇)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

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分析

试卷分析:(难度中等)

选择题:1、2、4、5、6、7、8、9、12、15为基础题,难度低,类似题目的练习做过很多。5题(作业中的原题)销售问题,题目不难,但是有个别同学对于销售问题犯晕。15题易错,出现表面积不加底面的情况。3、10、14为解决问题的题目,其中3题的难度中等(作业中的原题),10、14(作业中的原题)易错。10题早到、迟到加减的问题,14题路灯和两盏灯的间距加减1的问题。

11、13也是作业中的原题。

填空题:16、18、20题,难度低,计算题目。

17、19题易错,17题反复讲过很多很多遍,答案有两种情况,但是出错率仍然较高,只写出一种答案;19题倍数的方程问题,很多同学得数是192,把顶层算成了第七层。

解答题:

21、22题解方程与画图,基础题,不能出错误,没得到分数的同学每天多练一练解方程和画图,哪种类型的方程不会就练哪一种。

23、24题难度低,23题是反复讲过的题目,给出补角、余角的关系,求这个角的度数。(强调过考试必考)

25题难度中,这类题型没怎么练过,很多同学是没有看懂,所以不会做。(最好找几道和它类似的题目练一练,今天留作了大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26题是配套问题,难度中,以前讲过的配套问题都是当天生产的内容配套,考试中的问题增加为第一天、第二天,让两天合起来生产的产品配套,稍微增加了难度。一个班能做对的学生有少半数。

27题是纳税的问题,难度中,讲解方程题型时删掉了这种题型,不过在六年级讲储蓄的时候讲过这类题目。

今日作业

1、试卷中 解方程21题、23题、25题、26题、27题上大作业。

2、改正试卷,就存在的问题做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自己出类似题目,也可找手中的资料翻阅类似题目。

3、反思课堂表现,错题原因,最好写一遍总结反思。

五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这次五年级的期中考试试卷命题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覆盖面较全,体现课改精神,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试卷命题分析:

这张试卷难度适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应该能达到的水平。考查的知识点是五年级上半段所学的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以及图形与空间部分的观察物体。试卷共有六大题:

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四、计算题,包括直接写出得数,用竖式计算,用简便方法计算,解方程;

五、观察物体;

六、应用题。从总体上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存在问题分析:

1、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这张试卷计算题分数较多。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做到细心的计算,还有抄错数的现象。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的较多。同时也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

2、竖式计算中失误除了粗心之外,对于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晰,导致小数乘法的计算结果把小数点位置点错。除数小数点移动学生理解的不透,导致商的小数点位置点错。

3、简便计算中,学生没有熟练地掌握运算定律,没办法简算。小数的简算比整数简算更难,而且受到小数点的干扰,不易发现“凑整”,特别对于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

4、应用题中,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有些题会给条件迷惑你,学生没有深入思考。

三、今后教学措施:

1、今后教学中:加强小数计算的练习,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培养学生的数感,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多加应用,直到学生能理解和正确应用为止。

2、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驾驭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3、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5、加大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要重视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2

1 研究对象

我校0801~0808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431人, 0819~0822班中职护理专业学生214人。

2 结果对比

高职护理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期中考试成绩见表1。

结果显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 经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问卷调查

针对上述结果, 笔者比较了2份试卷, 发现2份试卷的题型、题量及难易度相当。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从11个可能引起这一结果的方面着手, 对学生开展了调查。调查问卷中提问的方式为封闭式, 即在问题后列出备选答案, 使学生在“是”、“一般”、“否”中选择一个。共发放调查表645份, 回收有效问卷645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护理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相比, 其学习动机明确, 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间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此外, 任课教师授课时的语速、授课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及与学生的互动情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原因分析

原因可分为两大因素, 分别为学生的因素和教师的因素。

4.1 学生的因素

4.1.1 对专业课程的感兴趣程度

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程, 首要因素就是兴趣。对于人体解剖学, 很多学生刚开始都觉得很害怕, 会出现一定的畏惧心理, 学习兴趣低下。通过教师从模型到标本、从局部到整体的介绍之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逐渐适应, 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成绩较好。

4.1.2 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

通过调查及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 学生若是喜欢一位教师, 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学习热情高, 学习效果好, 尤其是班主任担当任课教师时, 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明显提高。

4.1.3 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预习程度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职护理专业仅11.6%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 而中职护理专业仅为9.3%。

4.1.4 听讲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听讲认真程度明显低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上课打瞌睡, 说话和开小差, 个别学生玩手机。这些情况都使得其学习效率大为降低。

4.1.5 课后复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无论中职护理专业还是高职护理专业, 都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复习, 消化课堂知识。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在想起来或者等到要考试时才复习, 而有些学生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根本不复习。根据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提示我们及时复习对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4.1.6 实验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上实验课时觉得新鲜又刺激, 但时间一长, 新鲜感没了, 加上解剖标本都是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 熏眼又刺鼻, 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渐产生, 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4.2 教师的因素

4.2.1 上课时能否做到根据学生的理解力调整讲课的速度

学生对那些上课时语调适中、对学生不会的或不能理解的问题能够反复讲解的教师表示欢迎, 学习效果比较好;而有些教师讲课的速度过快,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 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这也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有关。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教师在授课时更应注重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4.2.2 上课时的互动频率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很显然教师若采用讨论式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热烈, 学习效果就好。而有些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 讲课无激情,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固然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差的现象。

4.2.3 教学方式

人体解剖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使用大量形象的图片及动画, 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比较直接的感性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较受学生的欢迎。此外, 在教学过程当中, 模型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使学生对无法看到的结构有较为直观的感受。而有些教师上课时不带模型,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4.2.4 上课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

教师上课时若只是单纯讲解人体解剖学知识,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不感兴趣。若在讲解的过程中适量穿插一些与该组织部位相关的生理、病理和临床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2.5 合理运用各种记忆方法

对于学习过程中一些较难的知识点, 可以采用诗歌法或者谐音法进行记忆[2]。比如:十二对脑神经就可以采用诗歌法: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十一副舌下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很多都可以编成诗歌, 只要做到押韵, 朗朗上口, 就能方便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可以把授课内容编成诗歌来讲解、归纳,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自编歌诀来进行归纳和记忆。

5 讨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现状,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就应从学生与教师2个方面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好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3]。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 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标过程, 是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结合的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交流, 因为教师对待学生和学科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博与专相结合。作为一名任课教师, 应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讲解一门课程的同时可以引入与之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进行积极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应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讲练法以及案例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法等, 加上多媒体教学、适量的模型应用、适时的学生反馈等方法,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其求知欲。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远强.巧编歌诀助解剖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9) :69.

期中、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评讲策略 篇3

一、结合学情,研究试题

阅卷前,教师要在认真解答试题的基础上,分析试题的结构、考查的范围、知识点的分布以及考查的重点、难点等。结合阅卷情况发现学生在知识、方法掌握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明确在后期教学工作中需进一步巩固、充实、完善、加强的地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统计分析,找准问题

在试卷评讲前,教师要借助电脑对学生答卷各题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还要收集客观题卷面答题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及卷面答题信息找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概念不清的有哪些,审题不清的有哪些,方法不当的有哪些,运算不准的有哪些,解题不规范的有哪些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评讲过程中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评讲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错因。同时还要关注少数学生的特有错误,为后面的个别指导做准备。

三、试卷评讲,突出重点

1.讲概念辨析

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完全不会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导致的。例如,学生在运用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几何平均数这一公式解题时忽略取等号的充要条件,轻者造成失分,重者会导致结论错误不得分。所以,在评卷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率较高的概念进行重点辨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讲错例、错因

讲评试卷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是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难达到预期效果。讲评试卷前教师要认真查阅每个学生的试卷,分析各题的错误率,弄清那些题目错得多,错在那里,找出错误的症结。集中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展开错因分析,既能弥补学生知识、方法上的缺陷,又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考题的拓展、延伸

考题大多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由于部分题的情景变换,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因此、培养学生应变和方法迁移能力很重要。所以、在评讲试卷时,教师要对重要题目进行引申,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对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结论进行衍伸和扩展,使学生感到别开生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4.讲解题思路和规律

在考试中,有些学生会对一些题型出现解答不稳定的情况、时好时坏。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对规律的总结不够到位。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评卷时需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关键处在哪里,解题的常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有哪些规律性东西需要注意,结合学情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讲解题技巧

数学考试解题的原则是小题小做、大题巧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准确、快速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灵活运用筛选、特值、图像、估算、计算、推理、验证选项等多种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简答题解答规范、完备是关键。在審题时,要引导学生做到常规解法与技巧权衡选择,提醒学生解答过程中注重对细节的处理,防止不必要的失分。

6.讲答题规范

对简答题的解答要引导学生从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的清楚以及准确方面做好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培养学生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把卷面整洁做为基本要求,让学生养成在卷面上不乱涂乱画、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4

刘 燕

一、数学试卷分析:

1、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次试卷考查的范围是高考的全部内容,满分150,共有三个大题,时间120分钟,高考试卷难易度。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分析理解能力。整份试卷难度较高,但没有偏、怪题,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本试卷选择题共12道题,填空题4道题,解答题6道题,是高考题型。

(一)考查的知识点有:高中数学所有考试内容,考查全面题型符合教学大纲和高考要求。

(二)考查能力点有: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记忆、灵活运用能力等等。如理解能力、绘图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等。

选择填空难度较高,叙述题难易适中。

3、本次考试最高分74分,最低分15分,平均分29分,参加考试的学生共7人。

二、学生答题错误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得分较少,叙述题解答状况一般,个别较好,导致大部分学生得分较低。

从卷面上可以看出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存在下列的几个问题:

(一)在教的方面:

1、对于基础知识讲解后,对学生要求检查不够严格。

2、练习和应用强调不够。

3、内容多,任务重,学生基础差推动进度难,刚刚讲完一轮没有进行综合训练,所以提高能力训练不到位。

(二)在学的方面:

1、解题不规范,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中等偏下的学生中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2、反复强调的题目学生拿不到分,本次考题中有部分为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题目,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拿不到分,分析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课上听讲吃力,解答综合性题的能力欠缺,这与平时不爱思考有关。

3、多数学生懒惰,思想懒,行为懒,不爱动笔。这也是计算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三、今后的教学措施: 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科生教师我着重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平时学习习惯不好。所以老师要多谈心鼓励、适当个别指导。

2.加强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提问、鼓励,课后多检查个别指导等‘

3.对重点知识要点要多重复,重要题型勤反复,加大检查力度。例如一类题多练习几遍,对尖子生定期检查指导。

4.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增加能力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处理

问题的能力。

5.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5

一、试题分析

内容丰富,拼音、词语、成语、课文默写、句子排列顺序、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答题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比较理想,但从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既紧紧依纲扣本,又注重知识拓展与能力的考核。此次试题,紧扣教材,从“知识与积累”到“理解与感悟”,无一不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又不唯“教材”,依托教材内容向外延伸,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衔接生活,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这次写作,三、四、六选择了“熟悉的人”这一话题,五年级给出两个选题(《对手》和利用给出的词语编写童话故事),一方面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开阔学生的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学生写作的模仿、抄袭,真正考查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加强了语文“生活化”的引导。

3、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4、注重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试卷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紧紧靠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听、说、读、写靠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优点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拼音:学生能根据拼音将一类字、词规范地书写出来,并且做到了笔画清楚,结构端正,正确率达到95%。

2、字词

在本次字词的测试中,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词语的积累也是重点之一。本次测试对于词的考点主要体现在:成语的补充、照样子写词和词语理解等。其中,掌握比较好的是成语的补充,只有个别学生因为汉字书写错误被扣分。

3、写作逐渐有所提高

在写作文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够用比较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熟练的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的学生还能加上一定的修辞手法,让自己的作文更精彩。

4、班级层次

各年级两个班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别(最多为四年级5.14分)。说明教师的合作意识较之前有所加强。

三、存在问题

1、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还测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是否掌握的牢固。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涂改现象较为严重。

3、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

四、努力方向

依据此次考试的命题导向,结合我校师生实际,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工作:

1、依纲扣本,深入挖掘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继续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

2、紧扣训练重点,以教材为主,教给学生方法,多提供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小学语文中的汉语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是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引导学生去探索,正确理解,多积累。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正确处理因材施教的关系。小学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更是基础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继续扎实基础知识教学,严格把关,绝不放弃一个差生。

4、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

5、教育学生认真读题,冷静分析,养成认真的答题习惯。

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6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总分

120分。分三个大题: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大题是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第三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四大题是综合性学习;第五大题是写作。该试卷知识涵盖面较广,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材料的选取,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901、902共53人。其中过110分的一人,100分以上的34人,90分以下的7人。高分人数太少,普遍占中,提升潜力大。从考试的成绩来分析,第一大题中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和理解掌握扎实,失分较少,但是书写欠规范整洁,有待改进。失分较严重的是文学常识题,学生对于小说的分类不清楚,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局限于课本知识,纠结于晏子是否是思想家,可见此类题还需多训练;第二大题,古诗文默写90%同学全对;课外文言文阅读失分较多,特别是加点字词的解释。第三大题阅读分析题占30分之重,但是得分率相对较低,901班的优势还在,但对于902的学生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分析原因是:(1)审题不仔细,如需要从两方面回答问题的题,很多同学只答了一个方面,有的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没看清楚就做了与题目要求相反的答案。(2)回答问题“拈轻怕重”,无头无尾的回答或“高度概括”。(3)语意表达欠通顺和准确。部分同学能理解文意,但在回答问题时,前言不搭后语,典型的心明口不明。(4)阅读分析的能力低下,特别是902几个学生读不懂文意,答题东扯西拉,答非所问,有个别同学的答案让人看了啼笑皆非。第五大题是作文,是以“生命”为话题作文。901优秀的作文也不多,很多同学没有把握好

题意,作文的感觉不是很认真,构思简单粗糙,下笔随意。主要问题有:中心不突出,泛泛而谈;结构混乱,行文无章;语言枯燥,无感染力;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7

关键词: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分析,报表系统,水晶报表

0 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目的是对大学生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现行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分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两种[1]。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采用正态分数制,每次考试后公布的成绩含有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报表或图形的方式输出,将成为教育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决策的动态依据。

水晶报表(Crystal Report)是一款商务智能(BI)软件,是最专业、功能最强大的报表系统,Crystal Report for Visual Studio.NET是以Crystal Report架构为基础,并且针对.NET平台作更进一步的强化与扩展,确保提供给.NET最丰富最完整的报表功能[2,3]。本系统基于水晶报表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在.NET平台上创建高度复杂且专业的互动式报表,还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运用“报表专家”自行设计并将报表发布成Web服务器上的报表Web服务,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1 成绩分析指标

常用的成绩分析指标包括以下6个:

(1)平均数(Average)。平均成绩反映学生成绩的综合情况,是成绩分析最重要的统计指标。通常所说的平均成绩是指算术平均[4]。设第i个学生的成绩为xi(i=1,2,…,n),则n个学生平均成绩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已经分组,则平均成绩计算公式为:

式中,xi表示第i组学生成绩的组中值;fi表示第i组对应的学生人数。

(2)中位数(Median)。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中位数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5]。通常计算平均成绩都采用算术平均,但当成绩呈“负偏态分布”时,用算术平均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用中位数才理科学、理合理。

当n<50时,计算方法是:进行数据的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为奇数与偶数两种情况(排序时,相同的数字不能省略)。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当n≥50,按组距数列计算中位数。

上面两式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其中,XL和XV分别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和上限;f为各组次数;Sm-1表示中位数所在组前面各组累计次数;Sm+1表示中位数所在组后面各组累计次数;i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fm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3)极差(Range)。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或变化幅度,也称离散程度。在考试成绩分析中,极差只能反映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大小,只是粗略地反映了学生成绩的差异情况,忽视了中间各位学生成绩之间的差异。设一组学生成绩中,最高分数为xmax,最低分数为xmin,则极差的计算公式为:

(4)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反映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程度,是总体中各个成绩与平均成绩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6,7]。

成绩未经分组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成绩已经分组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在平均分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差越大,说明成绩的波动范围越大,成绩比较分散;标准差越小,说明成绩的波动范围越小,成绩比较集中在平均成绩附近。当成绩接近正态分布时,在百分制情况下,标准差为10~15之间,表明成绩差异程度较合理。

(5)信度(Reliability)。反映考试结果的稳定程度,即考试结果的可信度,通过考试成绩与实际水平测量[8]。令X表示考试成绩,T表示实际水平,则考试成绩由实际水平和绝对测试误差组成:

上式中,E表示绝对测试误差。由此可得出相对测试误差:

从上式可以看出,E'值越大,考试成绩与实际水平之间的误差就越大,试卷信度就越低;反之,E'值越小,考试成绩与实际水平之间的误差就越小,试卷信度就越高。

(6)区分度(Discrimination)。是衡量试题对于不同层次考生鉴别能力层次的指标,是区别考生能力的量度,由试题成绩与试卷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表示。一般采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D为区分度,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试题上的平均得分值,k为试题的满分分值。区分度一般介于-1与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大于0.4表明很好,0.3~0.39较好,0.2~0.29不太好需要修改,0.19以下非常不合理。

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通常用二维表来表示逻辑结构。本文选择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了进行成绩分析,需要考试信息表存储考试数据、成绩信息表存储成绩数据、成绩分析表存储成绩分析结果。同时,为了数据完整性、唯一性并减少冗余,还需要学校信息表、学院信息表、专业信息表、班级信息表等辅助信息表,这些辅助信息表与考试信息表是“一对多”的联系,考试信息表只存储这些辅助信息相关的代码。限于文章篇幅,不对这些辅助信息表进行逻辑结构设计。

2.1 考试信息表

考试信息表存储考生基本信息和考试安排等信息,结构如表1所示。

2.2 成绩信息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四级考试有四种题型,满分为100。其中写作15分、听力理解35分、阅读理解35分、翻译15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规定,六级考试有五种题型,满分为100。其中听力理解20分、阅读理解40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15分、综合改错10分、短文写作15分。为了进行成绩分析,需要对各种题型成绩分别存储。四级考试成绩信息表结构如表2所示。

与四级考试存储“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翻译”等四种题型成绩相比,六级考试需要存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综合改错、短文写作”等五种题型的成绩。

2.3 成绩分析表

成绩分析包括平均成绩、中位数、极差、标准差、信度、区分度等六个指标,要对每种题型成绩和总成绩的六个指标分别进行分析,以便全面掌握学生英语成绩状况。由于四级考试与六级考试的题型不同,因此成绩分析表的结构也不同。四级考试成绩分析表结构如表3所示。

因为每种题型的成绩分析都包括“平均成绩、中位数、极差、标准差、信度、区分度”等6个字段,表3只列给出了“写作”题型的字段(11-16号字段),其他题型只是字段命名不同,字段类型和宽度完全相同。

3 报表设计

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分析报表系统基于VS.NET平台开发,.NET提倡使用水晶报表设计报表,因此,本系统使用水晶报表。

3.1 水晶报表与.NET集成

水晶报表实现了与绝大多数流行开发工具的集成和接口,即可以集成到.NET平台的Windows应用程序,也可以集成到.NET平台的Web应用程序。集成方式如图1所示。

本报表系统是Web应用程序,有两种集成方法,第一种是CrystalDecisions.Web命名空间的Windows Form Viewer对象模型,第二种是rystalDecisions.CrystalReports.EngineCrystal命名空间的Reports Engine对象模型。由于第二种模型可以对报表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完整控制,因此本文选用第二种方法,集成过程是首先将报表查看器控件加到Web Form网页中,然后设置查看器控件的报表来源,最后设计查看器控件的各个属性。

3.2 成绩分析报表设计示例

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近三次各学院平均成绩交叉对比分析表为例来说明设计程。平均成绩交叉对比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运用水晶报表的“图表专家”,将数据生成的柱状对比图,如图3所示。

(1)数据访问方式[9]。Crystal Report报表的数据访问模式可以分为“推入模式(Push Model)”与“提取模式(Pull Model)”两种。推入模式通过程序代码实现,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开发人员必须自行编写代码来链接至数据库,执行SQL命令来创建数据集或数据记录集,并将该对象传递给报表。工作过程是水晶报表引擎(Crystal Report Engine)对象模型通过ADO.NET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取到记录集中,水晶报表直接将记录集中的数据输出。

(2)界面设计。通常的水晶报表包括“报表页眉(Report Header)”、“页眉(Page Header)”、“详细资料(Details)”、“页脚(Page Footer)”、“报表页脚(Report Footer)”等节[10]。为了简化,本例只在“详细资料(Details)”节设计。设计过程为:“插入/交叉表”,打开“格式化交叉表”对话框,设置“交叉表”、“样式”、“自定义样式”等属性页,也可以通过“交叉表专家”指令完成。

(3)导出报表。CrystalReportViewer控件提供的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为.xls、.doc、.rtf等三种格式文件。运用ReportDocument对象的Export方法,可以导出.rpt、.pdf、.html、.doc、.xls、.rtf等多种格式,可以是磁盘文件、Exchange数据夹、Microsoft Mail以及其他文件类型。

4 结束语

通过对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分析,发现英语教学与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调整教学方案、深化教学改革的依据[11]。将数理统计方法与水晶报表相结合设计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分析报表系统,为英语考试成绩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具有数据输出方式多样、统计方法科学、输出信息丰富、易于集成扩展等优点。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大学英语等级考试[EB/OL].(2014-09-20).http:∥baike.baidu.com/view/1756971.htm?fr=aladdin.

[2]张华,张素莉,朱春娆.水晶报表在基于.NET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2):117-121.

[3]丛凤侠,杨玉强.通用水晶报表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5):54-57.

[4]郭莉.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EB/OL].(2014-09-20).http:∥www.docin.com/p-704433664.html.

[5]Yi Pan,Samuel P Caudill,Ruosha Li,et al.Median and quantile tests under complex survey design using SAS and R[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14,117(2):292-297.

[6]Jaron Frost,Kara Keller,Jonathan Lowe,et al.A note on interval estimatio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 gamma population with applications to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13,37(4):2580-2587.

[7]Christophe Leys,Christophe Ley,Olivier Klein,et al.Detecting outliers:Do not use standard deviation around the mean,use absolute deviation around the media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3,49(4):764-766.

[8]郝荣霞,彭玉忠.成绩分析指标及其系统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9):101-102.

[9]丛凤侠,杨玉强.通用水晶报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23(6):219-222.

[10]Carl Ganz.Crystal Reports and Business Objects XI[M].Apress,2007.

七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8

一、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经过教师的辛勤工作、学生的勤奋学习,取得了基本满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出现了差距。从单科成绩来看,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六名平均分相差4.19分;数学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六名平均分相差14.48分;英语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六名平均分相差

8.67分;政治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四名平均分相差5.69分;历史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四名平均分相差4.31分;地理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四名平均分相差10.26分;生物第一名平均分与第四名平均分相差7.41分。从各班总成绩来看,第一名班级与第十二名班级总成绩相差34分,从各班优秀生人数来看,前12名中,最多班级10班3名;前60名中,最多班级1班12名;前180名中,最多班级6班23名,少则11名;前300名中,最多班级6班31名,少则19名。

二、希望与要求:

1、正确把握方向。吃透教材,运用适

合学生的教法,避免出力不讨好、走弯路,力争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知识与能力并重。首先让学生把基

础知识掌握牢固,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能力,我们要真正懂得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否则,那只会是空中楼阁。

3、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各环节要认真、仔细。

4、从细节做起,从规律抓起。我们的工作是教学,是交给学生知识。如果不注重细节,就有可能把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遗漏,就会因小失大。要把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而不是交给学生一道题。就题讲题,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常听一句话:这道题讲过,学生也不会,什么原因?学生没有形成能力。

5、做好帮扶工作,把“一对三”导师

制认真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学生的整体成绩才会有所提高。

6、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课堂就是学

生学习的场所,不能把课堂当自由市场,如

果学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教师却熟视无睹。该讲则讲,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该严则严,教学秩序好,教学效果也会好。

7、各科教师要面对成绩认真分析、反

思。班主任要认真开好班级成绩分析会,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用成绩说话,学生家长会,把成绩告诉给学生家长,相互沟通,提高学习成绩。

8、时间+汗水=优异成绩,时间有了保

证,勤奋工作,成绩才有保证。

水冶镇一中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会 篇9

2014年11月27日开始,我校组织召开了2014-2015学上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分析成绩,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再创佳绩。

第一部分是教师质量分析专题会,于11月27日第四节课在多媒体小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李洪胜校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杜校长做了分析发言。会上,杜校长对本次考试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让所有老师与分管领导明晰看到在本次考试中各班、各科、各教研组的成绩与不足,尤其是各班目标生的成绩变化状况。杜校长还对上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发展目标。

杜校长指出,学生成绩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虽然成绩分析对老师的压力很大,但是通过成绩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希望每位老师都写出专题教育博客,更希望本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科教师能化压力为动力,查找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争取下次考试取得更好成绩;成绩好的教师能及时总结经验,将以往教学中好的做法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专题会的第二部分是各班级利用11月28日晚上家长会的时间进行半学期班级工作小结和期中质量分析。会上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期中考试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以诚恳、客观的态度介绍了学生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就应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提出合理建议,使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形成合力,为孩子将来的健康发展又铺垫了一块有力的基石。

专题会的第三部分是各班主任利用12月1日班会课进行质量分析,并创办专栏,以表扬先进、树立榜样、指出不足、提出目标,各班都要求每位同学写出分析报告,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制定计划,争创佳绩。

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0

1 计算机考试成绩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挖掘这些数据中的潜在信息, 探索其内在联系及考试问题根源,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考试中利用数据分析对成绩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第一, 计算机考试中成绩数据繁重、复杂, 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运算功能减少了成绩统计中的失误, 确保了成绩统计的正确性、准确性。第二, 计算机考试中由于考生能力、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差异, 卷面分数 (原始分数) 凌乱, 难以进行教学与学习研究。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客观认识, 以便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 促进教师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第三, 数据分析将计算机考试中相对孤立的成绩统一起来, 提高了成绩信息的利用、挖掘, 有利于对成绩中隐藏信息的发现, 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

2 关于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2.1 原始分数据的转化

原始分就是指考试者未经任何处理的卷面分数。一般情况下分散、杂乱, 不利于教学中对整体成绩的分析、研究, 看不出计算机教学或考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原始分数据转化就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转化为标准分 (将孤立的成绩转化为一种地位量数) , 以便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支持。在转化过程中, 考生的成绩排位不受考题的难以程度和原始分数高低影响。例一:比如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 A的成绩是85分, 此次考试题目较容易, 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处于中间档次。同样, 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 A的成绩是62分, 此次考试题目较难, 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仍处于中间档次。那么两次考试A的标准分地位是一样的, 表明了A的计算机学习很稳定、教师的计算机教学对于A无太大改变。

2.2 分数增值数据的生成

分数增值显而易见就是学生成绩的增加分值, 主要应用在学生计算机学习进步的程度的评价。在操作中, 先对学生的原始分进行统计, 输入一个分数值。在对学习一段时间后 (接受教师教育一段时间后) 的成绩进行统计, 得到一个输出值。最后结合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第一, 分数增值是依托原有的基础成绩进行和现有成绩的比较实现的。第二, 分数增值需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和处理功能才能实现, 并确保了增值评价的效率。第三, 分数增值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而非分数本身, 确保了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2.3 其他数据分析理论

除上述数据统计理论以外, 还有一些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如结合题型对学生各题型的成绩进行统计, 利用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探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总之, 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就是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功能, 实现对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 以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第一, 标准分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更直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在总体中的地位。如该生的地位量数超过了80%的同学, 说明他的学习比较优异。反之有80%的同学超过了他, 那么就需要对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客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状况。如例一中, 不能因为学生卷面成绩的下滑或提高武断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而应结合标准分的地位量数客观评价。此外, 标准分数值的应用还清晰的反应了个人或某个集体 (班级、学校等) 计算机成绩的变化情况, 以便教师进行对比教学。第二, 分数增值数据的应用。首先, 学生个体与总体增值分析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成绩进步状况, 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客观认识。其次, 某个集体 (班级、学校等) 计算机增值的比较, 可以使教师清楚的看到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以便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进行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改革, 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应用, 目的在于及时的、广泛的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潜在问题。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 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进等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其过程就是以原始分为基础, 进行相关孤立的成绩信息的整理、联系和比较, 实现了计算机教学评价的直观、科学、公正, 确保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提高了学校计算机教学特色的发展。

4 结语

计算机考试只是检测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有很大关系, 不能直接的、客观的反应计算机的教学水平。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为计算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公正的评价途径, 对改善学习计算机学习效果、提高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基于计算机数据分析下的计算机考试成绩, 更能直观的、科学的、公正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对计算机成绩中潜在数据信息的发现和挖掘, 有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 通过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指导, 增强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配合度, 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特色和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成绩,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魏零, 肖丹凤, 基于Excel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统计学生成绩[J].考试周刊, 2013 (34) :124-125.

[2]姚徐, 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 (01) :55-56.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1

下午好!

下面由我来对本次的语文半期考试做个简单的成绩分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语文成绩不是一口吃成胖子,语文成绩和平时阅读有关,爱阅读的同学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差,可现实爱阅读同学寥寥无几,所以在金字塔顶端高分的同学很少,年段120分以上的同学才48人,119--100分169人,91--109分507人,90分以下不及格人数271人,平均每个班15人。

存在问题:

1.从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布看尖子生不多,学困生较多,低分同学古诗默写不过关、语文基础弱,很多字会读不会写,语言积累和运用28分,才得15分,得分率54.6%。

2.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平时时间主要花在数学英语,语文被打入冷宫。

3.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阅读不过关,课内阅读选自课内,得分率才70%,课外阅读得分率才51%,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4.本次作文考试,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

5.缺乏应有的书写基本功。有的笔画生硬,杂乱无章;有的随心所欲,敷衍潦草;有的乱涂乱改,卷面模糊。

三、反思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

1.发挥集体力量作用。利用每周一集体备课、听课、听视频课等,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课余老师们会交流,分享他们好的做法。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前花(3-5分钟)复习巩固、预习检查,如果是文言文单元,就安排课文的背诵或字词的落实,如果是现代文阅读,就可以检查字词的正音(正义)或交流课前预习的问题。对于课堂问题尽量精讲,能不讲尽量不讲,重点问题反复强调,尽量当堂掌握。早自习给学生安排任务,在规定时间背完,并检测巩固。

3.作业少而精。作业尽量少布置,减轻课业负担,平时练习只有一本配套练习课课练,考试复习会打印一些文言文、诗歌、名著阅读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今后措施

1.加强每节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积极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

2.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作业设计要精,题型灵活,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一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表 篇12

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的基本情况:65班24人,实考24人,最高99分,最低0分,平均分是65.5分,及格率是64%。

二、存在问题分析:

本次试卷容量大,所考知识点全面,且难度一般。试卷共分6个大题,下面对每个大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在教学中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一大题:填空

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同学比什么多1是几,或比什么少1是几这类题理解不清楚。

第二大题:选编号填入括号里

很多同学对平行四边形不认识,误以为它是长方形,还有些同学意思弄不明白,导致失分。第三大题:计算

口算大部分都会计算,主要是列竖式计算,部分同学竖式计算不会列或者有些没列直接写答案,填写大于、小于、等于因为计算失误,而填错。

第四大题:涂一涂

大部分同学会图颜色,但有些同学意思理解反了,该图红色的图黄色,而该图黄色的图红色。第五大题:连线 这道题关键是部分基础差的同学不会计算,题意都能弄懂。第五大题:我会解决问题

基础较好的同学能通过老师平时讲的规律,结合题目实际做对题目,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就空着或者乱写,失分率较高。

三、对考试的反思

1、本次考试可以明显看出基础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的差距,这次考试部分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是对学生基础知识,计算及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全面的检查,基本上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状况,从考试情况来看,90分以下的学生还有不少,10个人的差生辅导要跟上。

2、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反思。“态度决定一切”。其实学生的试卷很能反映出孩子的真实水平、真实态度。这一次考试可以看出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做作业不专注。因此着重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3、从填空题的失分原因来看,学生认字量少,读题不认真,基本概念不清。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测试试卷共有十个大题。从整体上看,体现了前四个单元中的知识点,突出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题型丰富,考察面广。拼音、词语、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标点符号等。从这些丰富的题型看,以基础知识考查运用为重点,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视积累背诵。看图写话的要求过高,一年级孩子应以一两句话为宜。

二、取得成绩

1.学生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3.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提高,基础好的同学“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几个题目还做得可以。

4.学生初步掌握了写话的格式。

三、存在问题

1.选字填空不会填。

2.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错误率较高。

3.把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

4.阅读理解题不知道写。

5.看图写话不会做

四、采取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文中要求背的段落,要进行抄写。)2.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3.重视学生看图写话训练。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1)加大力度,将70分以下的孩子提高到80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会议下一篇:餐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