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2024-07-02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共10篇)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1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班级:金融F0805班姓名:朱勇帅学号:200846910917

摘 要

发生在汶川的这场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所罕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抗震救援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更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坚定果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赴时艰、抗震救灾,党组织经受了考验,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优势,党的执政能力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展现。

关键词:抗震救灾、自然灾害、科学救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最大的自然地震灾害无情地夺去了汶川许多年轻的生命,破害了无数幸福的家庭,摧毁了汶川原来美丽的面貌……然而,灾难无情,人间有情。

在地震发生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德阳市东汽中学一位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让四名学生钻到讲桌下面,他用身体支撑着坠下来的石头,结果脑部被石头咋的往下陷,当场就遇难了。而他身下的那四名学生,幸而存活了,这名老师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多麽令人敬佩的“园丁”呀!

人民警察蒋敏虽然父母和自己的女儿都在地震中死亡了,但是她却把失去亲人的痛苦深深地掩埋在自己的心中,坚持在抗震第一线,照顾那些失去亲人的小孤儿们,她拖着疲劳的身体从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走出来,突然晕倒了,医生忙给他救治,她醒来以后,还坚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多麽无私的人民警察。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发生在汶川的这场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所罕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坚定果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赴时艰、抗震救灾,党组织经受了考验,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优势,党的执政能力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展现。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大地震灾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迅速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刚毅的品格、钢铁的纪律,成为抗震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指挥部和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广大党员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事实再次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根本保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一次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华夏大地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一场举国参与的生死大营救,这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质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大展示。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战士以最快的速度挺进灾区,夜以继日地从废墟之中抢救出无数的生命;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机械等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通过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紧急驰援灾区;近400支专业救援队伍、上万医务工作者、数十万志愿者紧急奔赴灾区;各省市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全国上下爱心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社会主义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起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比拟的。

彰显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这场特别惨烈的地震灾害,中国共产党人镇定自若、运筹帷幄,以睿智、果敢、高效、有力的措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赴时艰、抗震救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应急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救助能力,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制度优势、适应信息时代和高科技时代要求、快捷高效的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体制和机制在抗震救灾中经受考验、走向成熟。指挥协调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下,全党、全国高度统一、沉着有序、快速及时地动员和组织起来,迅速展开各地区、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救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得到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普遍好评。科学救援机制――实施科学救援、专业化救援,由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专家委员会组成决策咨询机构,组织各种专业救援队伍迅速开往灾区。救援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有力保证了抗震救灾的效率和效果。信息发布机制――及时、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让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了解地震真相、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社会动员机制――坚持举国参与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集中一切社会资源,全力支持抗震救灾。

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多少荆棘。但我们应该保持这样一个信念: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怎能见绚丽的彩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许许多多困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时,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选择坚强。

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2

摘要:“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损坏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部门是中小学学校建筑。文章结合大家搜集的抗震救灾的相关资料,对汶川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建筑进行相应分析和反思,最后对学校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及学校建筑设计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学校建筑;震害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1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19-0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中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汶川8.0大地震再次证明了我国抗震任务的艰巨性,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基础设施及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同时还会引起山崩、滑坡、地基液化、地裂缝、喷砂、冒水等现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教学楼区一般人口密度高,流动量大而且频繁,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地震灾害以及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他类型建筑大的多,此次5.12特大地震中,四川省近7000座学校建筑倒塌,大量校舍坍塌导致学生伤亡达数万人,地震引起的学校建筑倒塌和人员伤亡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避免中小学建筑的倒塌及其将地震伤亡减至最低程度,成为土木工程界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1中小学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小学建筑现状

由于资金有限以及考虑到使用功能,大多数中小学教学楼都采用砌体结构,多道纵墙,然后外加一外挑走廊的典型教学楼模式。这种形式教学楼的横墙间距约为7~10 m,纵墙间距为5~7 m,层数多为3~4层。再加上很多教学楼的施工为了缩短工期,不规范的加大建设速度,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致使教学楼成为了地震灾害中最严重的建筑群。

1.2中小学建筑存在的问题

从结构体系来说,产生震撼的原因主要在于多道横墙和两道纵墙,外加一外挑走廊的教学楼模式以及砖砌体本身存在着不足:

①此单边悬挑单跨体存在着缺点: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严重不对称结构会出现水平侧移,使屋盖粱的弯矩和剪力向外挑廊侧柱头转移,挑廊侧柱轴力大。水平荷载作用下,柱轴线变形较大,因此侧移也较大柱轴力较大。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当强地震来临时,在竖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延性来不及发挥,挑廊侧柱轴力急剧增大,发生脆性压溃破坏。②大多采用预置楼板,整体性差。所采用的预制楼板一般搁置在两端的墙或梁上,地震是容易滑落造成重大危害,其抗震性能明显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要差。在村镇中小学建筑中,由于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没有采用构造柱、圈梁以及其他构造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导致大地震结构由于整体性不足发生倾斜倒塌。③绝大多数学校建筑采用砌体结构,砖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倒塌和破坏。

2震害分析

①工程的选址不当。由此次地震受灾较严重的几所学校可以看出,许多地方在建设校园时没有考虑地震安全评估,避开地震活动地带和大的地质断裂带。②结构造型不合理。学校建筑作为特殊建筑具有内部空间跨度大、荷载高,教学楼墙体高宽比不当,且长期处于动静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人员密集,疏散时间长等特点。这就要求校舍建筑必须满足耐久度高柔性佳抗倒塌能力强的要求,而目前我国校舍所大量采用的砖混承重墙+预置楼板的结构形式,这些隐患在平时单纯竖向荷载作用下不明显,一旦遇到地震、风暴等外界破坏力极易诱发瞬间整体垮塌。③对校舍建筑重视不够,抗震设防过低。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在抗震设计规范中,将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前两类作为标志性建筑,或指挥性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较高,而中小学校舍多按普通建筑划分为两类建筑,只能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一旦遇到类似此次汶川8.0的偶遇地震时,抗震性能明显不足,在国外多是按照避难所标准修建。因此,我国的校舍抗震设防明显过低。

3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在此提出学校建筑抗震建议:①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②保证施工质量;③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从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可以看出,在建筑方面应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措施筹集资金,加大对校舍建筑的投资力度,并做到“全程监督,专款专用”,不要等到灾害真的发生的时候才心痛,才去寻找问题。

参考文献: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3

2008年,中国即将举行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但是,好事多磨,今年发生了好多事,年初的雪灾、列车相撞事件、3.14藏独事件,还有最近发生的5.12特大8级地震,以及唐家山洪灾,在本以为是好运的一年里我们却意外地承受了太多太多。

面对着一场接一场的灾难,我们并没有低头,而是更加挺直了脊梁,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广大党员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缴纳特殊党费、以个人身份捐款,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竭尽一切办法为灾区献出自己的力量。当面临这场灾难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快速做出决策。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搭专机前往成都受灾第一线,亲临指挥救灾。在随后的报道中,看到记者在采访温总理时,总理哭了,后来甚至泣不成声,我也被深深的触动了。我顿时明白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理解了站在老一辈的党员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自己的人民那种深切的情怀-----容不得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深受灾难。

温总理在前往救援的武警战士临行前说到“我只说一句话,是人民养活了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句话深深的道出了一位长者的心声,一位老党员的心声。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支持是党执政的前提,人民是这个社会财富的缔造者,他们养活的不仅仅是武警战士,还有我们工作在各个战线上的人们,人民的利益不受保护,还有谁的利益值得去保护呢?

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全国范围的爱心接力活动迅速展开,热心的公众时刻关注灾情,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及时捐赠钱财和生活物资,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生活难关,重建家园。看到这场灾难中奔走在抗灾第一线的共产党员,以及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时,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是你们,在这个时候撑起了灾区人民希望的蓝天;是你们,给了那些还压在废墟中的人们生还的希望。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虽然我不能像他们一样赶赴第一现场,但是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奔走呼吁,团结大家的力量为灾区的兄弟姐妹们募捐,重建家园。我要向广大党员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 篇4

绵震灾志〔2009〕1号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关于印发《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

篇目(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绵阳军分区,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为做好《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现将《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征求意见稿)印发你们,请结合编纂工作实际予以修改完善,并及时报《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审定。联系人:晏茂川 李维怡 电话:2317433。

附件:《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征求意见稿)

二00九年十月十三日

《汶川特大地震绵阳抗震救灾志》篇目

(征求意见稿)

图 照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灾情

无题小序

第一章 地质构造与地震监测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龙门山地质构造

第三节 汶川特大地震地表破裂带

第四节 地震监测(含震前监测和余震监测)

第二章 地质灾害与次生灾害

第一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 次生灾害

第三章 灾情概况

第一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 第二节平武县 第三节 安县

第四节 其他县(市、区)第五节 开发区、工业园区

附表:全市人员伤亡表(含死、伤、失踪)第四章 房屋财产损失

第一节 房屋损毁 第二节 财产损失

第五章 生态环境灾情

第一节 植被 第二节 水文 第三节 土壤 第四节 野生动物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第六章 基础设施灾情

第一节 公路设施 第二节 铁路设施 第三节 通讯设施 第四节 邮政设施 第五节 电力设施 第六节 市政公用设施 第七节 石油和天然气设施 第八节 水利设施

第七章 工业灾情

第一节 市属工业 第二节 县属工业 第三节 工业园区 第四节 重点企业

第八章 农业灾情

第一节 种植业 第二节 畜牧业 第三节 水产渔业 第四节 农业机械 第五节 林业

第六节 城镇、农村沼气

第九章 商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灾情

第一节 商贸业 第二节 金融业

第三节 建筑业、房地产业

第十章 党政机关和社会事业设施灾情

第一节 党政机关设施 第二节 教育设施 第三节 医疗卫生设施 第四节 科技设施 第五节 文化设施 第六节 体育设施 第七节 社会福利设施

第十一章 文化和旅游业灾情 第一节 羌文化的毁损 第二节 文化遗产灾情 第三节 文物毁损 第四节 旅游业

第二篇 抢险救灾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指挥

第一节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二节 中央军委、总部领导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三节 成都军区、济南军区、二炮领导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四节 四川省领导人在绵阳指挥抗震救灾 第五节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驻绵阳工作组工作 第六节 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七节 驻绵军事机关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八节 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

第九节 绵阳市领导在极重灾区组织指挥抗震救灾记略

第二章 救援

第一节 军队救援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救援 第三节 武警、消防救援 第四节 公安、特警救援 第五节 国家部委救援

第六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救援 第七节 省内市(州)救援 第八节 市内救援 第九节 社会救援 第十节 志愿者救援 第十一节 国外专业救援

第三章 抢救生命财产

第一节 自救互救

第二节 重点抢救(含设施与重要人物)第三节 搜救

第四节 抢救保护国家财产

第四章 灾民临时安置 第一节 九洲体育馆 第二节 南河体育中心

第三节 县(市、区)临时安置点 第五章 抢修基础设施 第一节 交通设施 第二节 通讯设施

第三节 应急供电和电力设施 第四节 广电设施

第五节 特种设备排查与抢修

第六章 新闻宣传

第一节 新闻发布会 第二节 电视台、广播电台 第三节 报纸、杂志 第四节 网络

第七章 唐家山堰塞湖除险、避险 第一节 堰塞湖的形成 第二节 除险 第三节 避险 第八章 防治次生灾害 第一节 堰塞湖排险 第二节 治理水利隐患

第三节 防治塌方、滑坡、泥石流 第四节 拆除高危建筑 第九章 维护稳定 第一节 维护治安秩序 第二节 稳定市场 第三节 处置突发事件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第五节 守护重点目标

第十章 救援保障

第一节 监测 评估

第二节 运输保障(含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空中运输)第三节 物资保障 第四节 资金保障 第五节 财税政策 第六节 特殊金融政策与保险措施

第三篇 医疗防疫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部署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第二节 卫生系统组织部署 第三节 政策支持

第二章 医疗卫生救援

第一节 国家医疗卫生救援

第二节 军队和武警部队医疗卫生救援 第三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医疗卫生救援 第四节 港、澳、台医疗卫生救援 第五节 国际医疗卫生救援 第六节 市内医疗卫生救援

第三章 医疗救治

第一节 现场紧急救治 第二节 市内救治 第三节 转送外地救治 第四节 心理治疗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含遗体处理)第二节 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第三节 环境卫生处理 第四节 动物卫生防疫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第五章 灾区医疗卫生服务恢复

第一节 恢复医疗服务秩序和能力 第二节 医疗对口支援

第三节 恢复防疫服务秩序和能力 第四节 防疫对口支援

第六章 救援保障

第一节 医疗后勤保障 第二节 防疫后勤保障 第三节 安全保障

第四篇 赈灾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发动与管理

第一节 组织管理机构 第二节 救助法规及政策

第二章 捐赠

第一节 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队捐赠 第二节 省、直辖市、自治区捐赠

第三节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捐赠 第四节 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及国际社会捐赠 第五节 志愿者队伍捐赠 第六节 省内市(州)捐赠 第七节 市内捐赠 第八节 特殊党费

附表:1.捐赠资金总额 2.捐赠物资总额

第三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

第一节 协调机构 第二节 资金协调使用 第三节 物资协调使用

第四章 救灾资金和物资监管

第一节 救灾资金监管 第二节 救灾物资监管

第五章 灾区群众生活

第一节 生活救助 第二节 安置灾民 第三节 危房鉴定 第四节 市场供应 第五节 文化生活

第六章 灾区重要民政事务

第一节 抚慰活动 第二节 地震伤残人员康复 第三节 “三孤”人员安置 第四节 劳动就业 第五节 社会保险

第五篇 灾后重建

无题小序

第一章 组织领导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第二节 灾后重建工作机构 第二章 法规和政策

第一节 市委、市政府法规、政策 第二节 市级部门重建政策 第三节 县(市、区)重建政策 第四节 对口支持重建政策 第五节 移民安置

第三章 重建规划

第一节 总体规划 第二节 北川新县城规划 第三节 其他专项规划 第四章 对口支援

第一节 国家和省、市的支援重建规划 第二节 山东省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重建 第三节 河北省支援平武县重建 第四节 辽宁省支援安县重建 第五节 河南省支援江油市重建 第六节 其他县区的对口支援与重建

第五章 住房重建

第一节 资金补助与组织实施 第二节 农村居民住房 第三节 城镇居民住房 第四节 其他住房 第五节 居民区设施配套

第六章 工业重建

第一节 县(市、区)工业 第二节 主要产业 第三节 工业园区 第四节 重点企业 第七章 农业重建

第一节 水利设施 第二节 种植技术服务体系 第三节 畜牧良种繁育体系 第四节 生态修复 第五节 土地利用

第八章 交通重建

第一节 公路 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船舶渡口 第四节 汽车站

第九章 文化和旅游重建

第一节 羌文化保护 第二节 文物保护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第五节 广播影视 第六节 新闻出版 第七节 体育设施 第八节 旅游设施

第十章 科教重建

第一节 校园重建

第二节 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

第十一章 医疗卫生重建

第一节 医院 第二节 计生机构 第三节 医疗防疫管理机构 第四节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第十二章 信息产业重建

第一节 邮政 第二节 通讯 第三节 电子政务 第四节 无线电管理

第十三章 电力重建 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 第二节 供用电网络

第十四章 市场服务体系重建

第一节 商品零售网络 第二节 生活服务网络 第三节 商贸批发体系 第四节 物流配送体系 第五节 粮食流通体系 第六节 金融信贷服务

第十五章 防灾减灾重建

第一节 灾害风险治理 第二节 监测预警

第三节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

第十六章 精神家园重建

第一节 宣传 第二节 心理康复工程 第三节 地震遗址保护

第十七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组织协调

第二节 资金筹集、监督与审计 第三节 中期评估 第四节 规划调整 第五节 监督检查 第六节 全面总结

第六篇 英模人物和英雄(先进)集体

无题小序

第一章 英模传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且牺牲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军委表彰和记功且牺牲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三节 省部级表彰且牺牲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烈士

第五节 国家和省部级表彰且牺牲的灾后重建的英模

第二章 英模简介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文明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第三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三章 英模表

第一节 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二节 中央文明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第三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节 中共四川省委“七一”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五节 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模范

第四章 英雄(先进)集体简介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二节 四总部联合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三节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先进)集体

第五章 英雄(先进)集体名录(市委、市政府表彰)

附 录 主要收录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有关的、有重大社会、文献价值的法规、文件、报道、艺文、图书等原始文献(原件、节录或目录),少量收入具有存史价值的图片、照片。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5

(朔州部分)编纂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编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客观、真实、完整地记述我市救灾捐赠的组织管理工作和社会各界的赈灾与捐赠情况。

二、编纂目的意义

2008年5月1 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山西省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市迅速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上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倾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编纂《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以志书的形式全面、真实、客观

11月份组织的捐赠棉衣被活动)时间内,每天有关捐赠工作的所有事情,记述应当尽可能详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整个过程和效果,出台的文件除具体内容外,还需注明发文单位、文号、发文时间和摘录人,以及各类统计报表的格式和数据等),形成编志最初的资料长篇。二是按照我省统一规定的《社会赈灾志》编写章节(见下)格式在资料长篇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编写而成《社会赈灾志》。以及随《社会赈灾志》稿件的图照5-8张,图照应与稿件内容相符地插入文中。

(四)结构要求

一律按篇、章、节、目分级编次。

综述 章节 第一章 社会赈灾管理机构 第一节 党委、政府层面的机构 第二节 民政等部门的机构 第二章 社会赈灾组织发动 第一节 组织捐赠活动 第二节 社会力量动员 第三节 特殊党费的组织发动 第四节 规范社会捐赠活动 第五节 捐赠活动中有代表的人和事

赈灾捐赠大事记(2008年5月12日至10月14日以及10—11月份捐赠棉衣被)

附录(有关捐赠的各类统计表格、政策法规文件等)编后记

(五)相关要求

各编写单位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按照以上数量要求完成资料长篇和《社会赈灾志》的文章,同时随文提供图片5至8张。其中资料长篇“日记”、《社会赈灾志》中的“综述、第二章、第六章、赈灾捐赠大事记、附录”为重点必写内容,务请各参写单位写全写实。请各单位将以上内容经单位领导审核盖章后报送朔州市民政局救灾捐助接收中心(电子文档),联系电话:0349-2098373电子信箱:szsjzwz@163.com。市地方志办公室协助做好志稿审稿工作。

四、组织机构

为确保《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的编纂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编纂工作,市政府成立《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及编纂工作机构。

(一}组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

民政局作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的承编牵头单位,负责组建《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纂领导组。编纂领导组的职

导意见。

(四)编纂业务培训

由《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编委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社会赈灾的全面情况,学习掌握志书的基本知识和编纂方法,学习与编纂工作有关的各项规定等。

五、经费保障

按照《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编纂《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所涉及的各项经费,由各承编单位按照原财政渠道解决。

六、编纂工作进度安排

9月20日前,各承编单位完成资料长编和《社会赈灾志》章节内容的编写,选定图片,经本单位领导审批后报市民政局救灾捐助接收中心,市民政局完成对全市各单位上报资料长编和《社会赈灾志》的初稿,报朔州市编纂委员会审定。

七、保密工作

《社会赈灾志》(朔州部分)属权威志书,资料收集、使用、保管等过程中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各编纂人员要增强保密意识,不使用没有解密的材料。编纂领导组要高度重视,对资料和志稿的保密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各承编单位要妥善保存在编纂过程中收集形成的材料,并遵守调阅制度。

目归类,各条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每条资料长编主要为节录的资料内容;每条的“说明‟‟包括资料事件发生时间、资料来源,如报纸“说明”有名称、第几版、文章标题、作者姓名等,档案交待馆藏、文档号,文件交代发文稿单位、文号。每一资料长编的摘录者须署名以示责任。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民居;震害;震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初震中位于北纬31.0°,东经103.4°,深度为33千米,其后余震深度皆为10至33千米,矩震级达到了8.3Mw,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Ⅺ度,截至6月14日16时,汶川震区共发生余震12126次,其中6.0级以上余震5次。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的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截至6月16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6人,这是中国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以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

据有关资料统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95%是由于房屋倒塌引起的。据民政部统计,截至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熟悉中国建筑物抗震情况的日本地震工学教授岩楯敞広指出,汶川大地震中倒塌和受损的房屋暴露出中国的建筑抗震标准偏低的问题。此外,岩楯教授还指出:“中国一般建筑物的支柱较细、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数量较少。地方上的老房子几乎没有使用新的建筑技术。”

一、汶川大地震震害分析

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几乎震塌了汶川—北川—青川沿线农村民居的绝大部分,造成上千万人无家可归。

造成震害的原因有:

1.民居地质环境差

龙门山是四川强烈地震带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来,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20次。中国所在的庞大的亚欧板块阻挡了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板块的北进之路,于是在两大板块的挤压下,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同时又受到重力作用影响,开始向海拔相对较低的东部地区滑动,并与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扬子地台形成新的挤压。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整个川、滇一带才形成独特的横断和褶皱地貌。龙门山地震带图显示,汶川、北川、青川都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这次的地震也是由龙门山地震带的活动引起的。

而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四川省地形多以山川为主,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3%。此种地形使得四川民居多依山傍水而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之余,却蕴藏着巨大的地质灾害危机。逢雨季则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民居位于陡崖边、不稳定的斜坡上或者古滑坡体、古崩塌体或断裂带上,8.0级地震更是火上浇油,最终造成受灾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公路塌陷、堰塞湖等灾害,使得本就地基不牢的房屋几乎全部坍塌损毁。

2.建筑质量差

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要解决住房问题,农民只得千方百计节省材料,造成房屋建筑质量差。如地基不够深材料质量差;墙体砌筑空斗墙,楼梯用预制板悬挑踏板等等。更有农民因经济条件所限,只能建造土坯房或土木砖石结构房屋,这类房屋普通存在主体结构的材料强度低、结构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薄弱等问题,往往6度地震就能造成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破坏。如此质量的建筑物抗震能力极度缺失,在高烈度的地震中不堪一击。

3.缺少设计和施工监管

民居大多不经专业设计,并由农村的瓦匠木工建造,未采取有效的抗震结构措施,施工中赶工期,偷工减料,不做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无拉接等情况均有存在。缺乏设计和施工监督的民居倒塌的严重事故时

有发生。

二、震后重建建议

6月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组长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有关方面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明确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

根据房屋震害特点,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民俗传统,为四川民居重建提出以下几点抗震措施建议。

1.选址和规划

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多为山区,山体大部分震碎,原有村落和公路地基松散,余震和雨季对所有脆弱的山体无疑是雪上加霜,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可能性极大,很多地区已不适宜重建房屋。所有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村庄都应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灾害安全性评估。

对于轻度损坏的房屋经鉴定评估后应充分利用进行修复加固。对于损毁严重的房屋,可以拆除后原地重建的村庄,建房场地也应选在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层上,调整住房规模和布局,提高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在地震地质及其他地质条件已不适合在原址重建的地区,应异地搬迁统建或者移民。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要抓住移民搬迁、恢复重建之契机,正确引导农民建立正确的建房观念,合理利用土地,杜绝乱搭乱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好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把抗震防灾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调控作用。

2.建筑施工技术方面

恢复重建中,按照“地基牢一点,房屋矮一点,屋顶轻一点,联接好一点”这些农民易于接受的实用性要求,组织和指导民居修建工作。

建筑施工中,施工更细致一些,地基尽量深一些,地基材料好一些。基础应用厚度大于20cm的混凝土条基,上做75号砖50号水泥砂浆砖砌大方脚;墙体应用mu75号砖m5号混合砂浆砌实心墙,纵横墙分段砌筑或采取可靠的拉结措施,楼梯和阳台挑梁使用现浇筑;一二层墙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在不影响通风采光情况下适当降低门窗孔比例;增大土料掺料比例,并夯打充分;施工中,尽量使用稍高标号的水泥浆体。改变求大求高思想,降低层高和开间。

通过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渠道组织农村建筑工匠防震抗震技术培训,努力尽快培养一批掌握民居抗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建筑工匠。

3.科学管理、加强指导

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要建立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农村住宅的建筑标准,健全必要的审批制度,拟定相应的抗震技术管理和推进机制,加强统一规划管理。各部门要把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四道关口”:开工关(无图纸不论证、无设计不开工、无审批不施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向建房农民免费提供民居抗震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指南)、材料关(严格审查进入工地的每一件建筑材料)、施工关(重视施工现场监理,水泥标号、防震设施、钢筋配型都要保证到位)、验收关(实行质监站逐级验收制,层层负责,既落实责任又保证质量)。

4.加强防震减灾教育、采取鼓励抗震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激励

恢复重建中,必须考虑抗震防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974年江苏溧阳发生5.4级地震,全县倒塌和震毁房屋近8万间,由于溧阳当时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属于不设防地区,恢复重建时没有考虑抗震,致使五年后再次发生6级地震,倒塌和震毁房屋34万多间,经济损失近2亿元,在前一次地震中破坏的房屋,原样修复原样破坏。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并采取鼓励抗震建设的政策,建立资金激励机制。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者,创作一批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防震减灾科普文字、图像、影音等作品,深入农村,富有成效的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提高群众防震减灾的自觉性和战胜灾难的意志决心。建设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各地实际,选择经济实力雄厚、群众建房和积极性高的乡村,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一批村容整洁、布局合理、结构安全的试点房,建立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区,树立样板,取得经验逐步推广。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地区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和抗震设防激励制度,通过进行抗震示范民居的推广建设,提高农村建房的抗震设防自觉性,政府对于积极开展抗震设防工作的除受灾补偿外还应给予一定奖励。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是一项艱巨而长期的工程,各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教育,各监管部门要督促制度实施和工程建设,受灾农民更应在恢复重建中树立抗震防灾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党素华.试论地震灾区的恢复与重建[J].中国减灾.1993,3(1):21-24.

[2]陈贵平,董宏智,杨卫红.对大阳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1990,1:21-24.

[3]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J].吉林政报.2007,3:25-26.

[4]陈文龙,刘学敏.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 积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J].高原地震.2007,19(1):77-78.

[5]吴慧娟,曲琦,葛学礼等.地震高发地区农村抗震能力建设与震后重建[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5:1-5.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7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武警战士感人先进事迹

从5月12日,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这个兵龄的铁铮铮汉子,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虎目噙泪,十指掘土,战友帮助张秋红将父亲和嫂子从废墟中刨出时,他已经没有了眼泪,颤抖的身影依旧站在废墟的顶部,指挥救援……

楼房垮塌父亲嫂子不幸被埋

昨日中午11时30分,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巷内,一具遗体平卧在砖地上,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武警上尉跪在路基上,“爸爸,我不能送你了,请您原谅我……”上尉语音哽咽,肩膀不住抖动,身旁的数十名武警战士忍不住哭出声来。这名上尉就是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逝去的老者是他的父亲。

在距遗体不到200米处,是观凤小区34栋楼的所在地,曾经的6楼住宅,经过5月12日的地震,已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父亲和嫂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时我正在成都某中队指挥训练,当时并不了解都江堰的情况。”张秋红双眼通红,眼睛盯着地面。他回忆说,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联系,对于当时住在都江堰的父、母亲、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一直在部队战备。直至当晚10点,支队与都江堰中队始终无法联系时,支队决定让张秋红前往都江堰,一是让张秋红看看家人的情况,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队的情况。张秋红冒雨打车来到都江堰观凤小区时,已是午夜时分,他在小区内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母亲、妻子和6岁的女儿。此时,一家人抱作一团,张秋红瞬间被噩耗击中:地震发生时,他的父亲和嫂子正在睡午觉,最终没有跑出楼,被埋在废墟下。

废墟面前铁血男儿放声大哭

“爸爸、妈妈和嫂子半年前才到都江堰,是为照顾我刚出生的女儿。”张秋红说,他老家在湖南常德,1994年服役到成都,就在都江堰成家。去年9月左右,张秋红的.父母和嫂子一起从湖南来到都江堰,照顾即将临产的妻子。当时,张秋红为父母和嫂子在观凤小区34栋租了间套三住房。

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母亲恰好下楼晾衣服,眼睁睁看着住宅楼瞬间垮塌,母亲大喊老伴的名字,“母亲一动不动,任凭砖头砸在身上,全身都砸伤了,她坚信爸爸没事。”说到这儿,张秋红虎目含泪,用力眨了眨眼,望向远方。

由于任务在身,张秋红12日午夜见到母亲后,来不及到废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武警中队。一个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队传达了支队指示,回到观凤小区时,已经是13日清早。此时,他一个人来到掩埋父亲和嫂子的废墟前,再也忍受不住一晚的悲伤,放声大哭。“我得坚强,在家人面前不能哭,只有撑着。”说着,张秋红再次泪水满眶。

十指刨土含泪抬出父嫂遗体

13日整天,都江堰大雨滂沱,几乎所有解救现场都无法进行营救。当日中午,武警成都支队派张秋红到都江堰指挥解救,解救现场就是父亲、嫂子所在的观凤小区。眼看大雨不减,张秋红站在废墟前默默祈祷,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张秋红带领战士开始解救。官兵们用铁锹、十字锹和钢钎进行先期挖掘后,怕伤到废墟下的幸存者,只能进行徒手作业,搬起一块块石砖、刨出一堆堆灰土,张秋红双手不住颤抖,“当时心里真说不出啥滋味,着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要忍住不能往下滴。”

当日下午4时,在刨出5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和战士们发现了嫂子的遗体。“她头上伤口很多,已经没救了。”张秋红看着从湖南赶来的哥哥,用力咬着嘴角。废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难者?还有没有幸存者?这两个问题,让张秋红不得不暂时忍住悲伤,指挥战士继续挖掘。

昨日上午11时,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者、转移10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沾满灰土的双手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这片熟悉的衣角,瞬间模糊他的视线,“爸爸!”我当时就肯定是他,他和五六名战士用手刨出父亲身旁的碎石、灰土,将父亲遗体抬出废墟。一路走,张秋红一路洒泪。

忠孝难全泪别父亲继续解救

昨日中午,支队特别为张秋红放了几个小时假,让他处理父亲和嫂子后事。“请父亲理解我,一路上,我确实无能为力,部队任务所需,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跪在父亲遗体前,张秋红为父亲上了3柱香,低头沉默许久。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8

[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共2篇)]篇一: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共2篇)]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坚强筑起民族的脊梁 》

今天,即2013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在呻吟,祖**亲在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无数的生命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

2013年4月20日,又是一个含血带泪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后,相隔五年时间,在中国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山崩地裂的几分钟过去后,我发现,我们的周围,我们所能涉猎到的事关雅安大地震的新闻中,有无以复加的痛在弥漫,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浓浓的爱意在涌动,有悲壮而凄美的人性的美丽让我深深地感动着。许多的瞬间,许多的片段,在阐释着大爱的真正内涵,在放射着人性中最美丽的光彩。

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断电讯,但是挡不住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在这一刻,巨大的灾难也让中华民族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举国上下,全民动员;这一刻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这一刻,党和国家领导人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这一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抗震救灾。救援队军民用生命挽救生命,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

降。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惊人的凝聚力,这是我生平篇二:抗震救灾演讲稿

抗震救灾演讲稿-我们与你同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m8 点击数:

抗震救灾演讲稿-我们与你同在 672 更新时间:

2008-5-25 14:50:06 我们与你同在这一刻我们的泪眼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一个名叫汶川的地方

一阵大地剧烈的颤抖 撕裂了我们的胸膛无法抑制的泪流 挂满了中国的脸庞

多少亲人呐 在地动山摇的瞬间骨肉分离家毁人亡

多少孩子从得救的那刻起 便成了孤儿失去爹娘

多少个鲜活的生命挣扎在废墟下渴望着生还的最后一线希望

抢救生命,时不我待,党中央国务院

瞬间的灾难夺不去你一生的幸福孩子学会坚强

别怕老人家,您的儿女不在了,还有我们在身旁,为您重聚往日的欢乐,为您尽孝,为您继续幸福时光

我灾区的父老乡亲啊.我的姐妹弟兄来,靠近我们的肩膀 一起向远方眺望哪怕生命的翅膀再沉重,有我们在,一定要让你飞向阳光

这一刻,亲情的中国集结起所有爱心的力量,进军巴蜀,进军汶川,进军所有受灾的地方

献出你的爱心吧,我的朋友,为餐风露宿的亲人添一个帐篷,哪怕是一碗方便面,一瓶矿泉水 献出你的爱心吧,我的同行,为嗷嗷待哺的孤儿添一个奶瓶,为清理废墟多一双手套,多一把铁锹

献出你的爱心吧,我的战友,为失去校园的孩子添一张课桌,为受伤的生命送出急需的药品吧 献出你的爱心吧 我的海内外同胞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持灾区就是支持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离灾区最近最亲的亲人

来吧,灾区需要我们 我们是灾区人民身后的祖国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强就强在民心凝聚士气高昂, 这是亿万爱心筑起的长城啊 永远震不垮 推不倒砸不烂

来吧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爱的暖流抚平大地的创伤 [抗震救灾报告会演讲稿:汶川向世界报道(共2篇)] 来吧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爱的真情抹去生命的泪光

爱 在这一刻献出来,这不需要理由也没有理由因为我们同在一个春天再大的风雨也带不走所有的阳光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9

2008年6月13日,**党支部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前往军事博物馆观看“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虽然地震过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伤痛却依然清晰,当大家看到展出的一幅幅灾区的图片的时候,一直以来的紧张,悲痛,感动又如潮水般在心中澎湃起来,心灵又受到一

次洗礼。

那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

那是一只令人心碎的小手:伤痕累累的手中,紧攥着一支笔。孩子的躯体被无情的砖石掩埋。

看着一幅幅记录在残垣断壁中进行着生与死的搏斗的照片,同志们的眼里一次又一次充满了泪水,每一次看到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灾难考验着我们,同时也是在检验着我们。在这危难时刻,国人的行动便是我们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最好见证!且看后方那汹涌澎湃而来的动人热潮!!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3日再赴灾区。他走上废墟,走进野战医院,走进帐篷小学,走进灾民临时安置点……

山还在摇,地还在颤……,人民子弟兵,这支曾创下世界军史上急行军奇迹的部队,再次依靠双腿与恶劣的天候和地理较量。13日23时15分,武警部队作战指挥部接到了来自汶川的声音——挺进小分队用双脚征服90公里死亡线进入汶川县城,成为到达这里的第一支救援部队。

我们不会忘记:“让我再救一个吧!”,一位战士余震中冒死要冲进危楼救人时的哭喊;“下边还有人吗?”那是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废墟上,子弟兵发出的声声和呼唤。

历史不会忘记这样的画面——一个个在塌楼中艰难接近生命的身影,一双双托举担架送伤员上车的大手,一张张疲极困极酣睡在乱石中的憔悴颜容。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深深地触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使我们与血脉相连的灾区人民紧密相连,我们在瞬刻间凝聚在一起!

……抗震救灾捐款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

……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在这些人中,有坐轮椅来的,也有盲人!

……幼儿园的孩子拿出了压岁钱、退休在家的老人拿出了养老钱!

……在采血点,献血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护士们居然会为血浆太多无处存放而发愁!

……再看社会各界人士、看工农兵学商、看大中小城市、看台港澳同胞!

许许多多的感动,塑造了我们众志成城的国民形象,锻造了我们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法宝!在抗震救灾中这一幕幕永载史册的感动大剧,将坚定灾区人民的信心,将激励救灾将士的斗志,将激励灾区重建家园的信念,也将把我们华夏子孙的心贴得更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将会传出多少个感人的故事,我相信将会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感动故事会因为不被知晓而沉积在历史的河流中。但是高山永远不会忘记!大地永远不会忘记!

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思考 篇10

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

(第1号)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

根据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关于“从快从严从重处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迅即查处一起,并公开曝光”的要求,现将截至目前救灾款物审计发现的3起违法违规事件公告如下:

一、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资金用于购买救灾物资,其中涉嫌以权谋私

根据群众举报,审计署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资金用于购买救灾物资、涉嫌以权谋私的问题进行了联合审计调查。

2008年5月15日,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安阳县红十字会接收到河南利源焦化公司等3家企业共60万元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之后,该负责人未经联合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擅自将这些捐赠资金中的27.11万元用于购买物资。其中,17.95万元由该负责人经办,购买了服装、火腿肠、矿泉水、方便面和棉被。其购买的4.15万元服装全部是其弟为法人代表的安阳市北关区罗蒙服饰专卖店(该店营业执照已于2007年7月被该区工商分局注销)经销的,所出具的销售发票为假发票;其从另一家商店购买的9.5万元火腿肠,所出具的销售发票也是假发票。以上物资,按照河南省红十字会和四川省红十字会商定的发往地点,由该负责人经办于5月16日直接发往四川省广元市红十字会。审计抽查这些物资中的衣物发现,有的是他人定做的服装,有的是旧服装。

问题查明后,安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正在根据调查结果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行职工购买名牌运动鞋

2008年5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弄虚作假,将为该行56名职工购买的56双耐克运动鞋(价值2.85万元)的销售发票中的商品名称填写为雨衣、雨靴和雨伞,之后在其上级行安排拨给的“抗震救灾特别费”(按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关于抗震救灾期间财务管理相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的要求,“抗震救灾特别费”是用于维护灾区工行系统员工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全资产和维持营业网点基本运作的资金)中报销了这笔开支。

审计查明并指出上述问题后,该行已归还了所占用的“抗震救灾特别费”。

三、在一些地方发生涉嫌利用手机短信骗取赈灾募捐款的问题

上一篇:旅居会员协议书下一篇: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张贲,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