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汶川的脱贫

2024-08-28

震后汶川的脱贫(共6篇)

震后汶川的脱贫 篇1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以汶川为中心的8级强震,受波及的绵阳地区毁损严重、人员伤亡惨重是有史以来国内罕见的。绵阳地区的北川县城作为这次地震中的极重灾区,幸存者不仅面临着身体上的伤残危险, 还需要面对灾害过后失去亲人、家园、迁移住地等心理危机,部分人会形成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1]。在地震灾害过后3个月,系统而全面地研究灾害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特点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对于确定灾害后的应激障碍高危人群及具体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绵阳地区受灾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的居民进行压力知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社会支持的调查,以了解上述3种因素在进入中期干预阶段对受灾不同区域灾民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灾后第4个月(2008 年9 月) 分别对重灾区绵阳城区(不包括北川籍患者)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绵阳组);极重灾区北川发放问卷88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北川组),总共收回140份。被调查者受灾时均在现场,北川组48例平均年龄35.31±7.60岁;绵阳组92例平均年龄34.53±8.43岁。

1.2 调查方法

全部调查均在受试者同意及积极配合下完成。

1.2.1 压力知觉量表测评(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

该表源自Cohen等[2]所写文献中的量表共有14项内容,5种答案供选择:“从不”为0分,“偶尔”为1分,“有时”为2分,“时常”为3分,“总是”为4分。其中4、5、6、7、9、10、13题为反向记分(即“从不”为4分,“偶尔”为3分,“有时”为2分,“时常”为1分,“总是”为0分)。

1.2.2 多层次社会支持量表(MSPSS)

该表由17个项目组成,其中“家庭支持分”由3、4、8、11题累计,“朋友支持分”由6、7、9、12题累计,“其他人支持分”由1、2、5、10题累计。每个项目(问题)均采用1~7级评估法,即分为极不符合、很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很符合、极符合7个级别。所有题累计得分为社会支持总分。

1.2.3 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3]

PCL-C测评有17项内容,5种答案供选择:“完全不会”为1分,“偶尔会有”为2分,“有时会”为3分,“常常这样”为4分,“总是这样”为5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undefined表示,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PSS及MSPSS得分情况

PSS平均得分情况:北川组为30.35±6.86分,绵阳组为27.21±5.8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MSPSS得分情况:北川组57.65±7.58分,绵阳组57.09±7.5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P>0.05)。

2.2 两组PCL-C测量情况

2.2.1 两组PCL-C各项症状评分情况

北川组PCL-C 中的A4平均分值最高,其次为A1、C14、C15和C17。每一个症状得分均值北川组均高于绵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 两组PTSD发生率比较

以PCL-C总分≥50分诊断为PTSD[3],在北川组中有17人,PTSD发生率为35.4%,绵阳组有7人,PTSD发生率为7.6%,两组PTSD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5)。

3讨论

人类的身心健康受着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地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会产生持久而明显的影响。然而,灾害后心理反应的模式和最终结局因灾害的性质、受灾者的特点与所在文化背景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唐山大地震已证实重大心理的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 会长期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4]。我们所用的PSS量表是用来评价被测试者面对过去一个月来的现状感受到的压力。地震已过去3个多月,通过调查发现北川极重灾区压力知觉状况不容乐观。同重灾区绵阳相比,北川组灾民PSS得分高于绵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北川灾民家园被毁、财产损失家人和亲戚的伤亡多等有一定关系,但就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PSS得分高的最确定原因之一是现实生活中各类事情使她们回忆起地震当时的画面及重提地震时明显增加她们的压力和沮丧感,这一点可从我们的PCL-C调查表中A1和A4的得分较高得到证实。压力的增加并持续存在可引起一系列的身心疾病[2]。已经证实在地震中压力知觉能预测PTSD的发生[5]。

从社会支持情况来看,两组MSPSS得分均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同同等社会支持情况下,PTSD在北川组发生率(35.4%)明显高于绵阳组(7.6%),因PTSD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否认社会支持的作用。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次汶川地震对极重灾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极重灾区人员的社会支持。

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精神反应。汪向东等[6]报道震后3个月PTSD的现患率为7.2%,此值与绵阳组的发生率(7.6%)接近,但北川组发生率(35.4%)明显高于此值。这表明PTSD的发生与创伤事件的强度有关,即受灾越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越高。此外持续地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亦和PTSD有关。由表1中可看出A1和A4的得分最高:重提地震她们会觉得非常沮丧而且她们不断地回忆使其倍感压力的想法或画面;其次C14、C15、C17题分值也较高,说明北川组处于持续的警觉状态;另外压力也与PTSD有关[5]: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点,由压力知觉量表得分情况来看在近一月来北川组的压力状况仍明显高于绵阳组。

因此在汶川大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进入中期干预阶段时(灾后3个月~3年左右),专业人员对受害群体实施长期的身心健康照顾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任务不容忽视,这对提高受害群体的健康水平、稳定社会结构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智,王东明,卢杰.震后灾难心理及其救援对策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3):13-16.

[2]Cohen S,Kamarck T,Mermelstein R.A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stress[J].J Health Soc Behav,1983,24(4):385-396.

[3]Blanchard EB,Jones Alexander J,Buckley TC,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TSDchecklist(PCL)[J].Behav Res Ther,1996,34(8):669-673.

[4]张本,王学义,孙贺祥.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期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00-202.

[5]AsarnowJ,Glynn S,Pynoos RS,et al.When the earth stops shaking:earthquake sequelae among children diagnosed for pre-earthquake psy-chopathology[J].J AmAcad Child Adol Psychiatry,1999,38(8):1016-1023.

[6]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28-30.

震后汶川的脱贫 篇2

这种生存艺术也要在多个层面上展开。首先是相地选址,如何通过选址在宏观尺度上处理人的活动与地形地貌的和谐关系,使人们从一开始便远离灾难。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积累的就是如何相地择基方面的常识。诸如城市和村落的选址要避免直接在大山脚下,应在所谓的“胎息”之地或在大体量山体的余脉和小山包上,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避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掩埋危险的安全地带;又如,风水以乳突形的穴位为上佳之地,这同样有避免地震地质灾难之功能。其次是开放的空间系统,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在危险降临城市时,使居民仍有机会逃生。一个连续的、面积充裕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在人流疏散和避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大城市尤其重要。都江堰广场等一系列开放空间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作用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后是在场地设计方面,场地的可达性、开放性、穿透性、无障碍设计以及和建筑物的关系,包括后院通道和出口,甚至种植方式,都使场地对身处其中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户外场所既可以是死亡陷阱,又可以是使生命逢凶化吉的地方。如汶川地震中,就有多起因场院围墙倒塌而使人毙命的悲剧。还要再提一点就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工程质量,这在抗震中也至关重要。汶川地震造成的最大受害群体是学生,而根本的人为原因是建筑质量的低劣,这是中国建筑行业永远抹不去的耻辱。

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恐怖景象在中国大地上曾经上演过无数次,史前的记录包括4000年前青海喇家遗址那所大房子里一族人的遗骨,就是明证;中国最早的文字和史书就有不少关于地震灾害的经验和记载,如《易经》的六十四卦中专门有《辰》卦(同《震》卦);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使80万人死亡,被认为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夺去近25万人生命的唐山大地震距今仅仅32年。这些灾害经验在我们的生物与文化基因上都留下了宝贵的印记;然而,人类的生物避灾基因往往被深埋在现世文明的尘埃之下,现代人的避灾本能甚至不如洞中的老鼠、林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对前科学时代的先民来说,人的避灾本能往往借助图腾和禁忌,成功地进行日常行为,在灾难来临时能趋吉避凶,而最后甚至成为审美标准,在中国山水画中关于山的审美评价就有可观、可行、可游和可居之说,而以居为上。所谓可居,便是自然山川中的安全庇护所。中国古代的风水术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这种灾害经验的图腾和禁忌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景观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这个时代并不比使用易经和风水术的那个时代落后。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都赋予当代的人类比生物的本能、比前科学时代的风水先生,有更多的能力和智慧来选址规划城镇的景观和生态基础设施,和设计日常的户外活动场所。而今天的灾难根源是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时代,但又不遵守必要的科学规范和原则,加上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巨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和杀伤力都会被放大。因此,当代中国在破除旧的经验图腾和禁忌的同时,必须建立新的科学“图腾”和“禁忌”,那就是让科学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法规成为人们日常行为所遵循的原则,成为人居环境设计和管理的自觉意识;必须时刻牢记城市景观、建筑规划和设计是生存的艺术;通过设计使我们的家园不但美丽、舒适,而且安全、健康。

震后汶川的脱贫 篇3

1 现 状

随着紧急医疗救治工作的结束, 医疗工作逐步恢复常态。但是, 由于我院主要建筑群损毁, 医院需要迁址重建, 目前除检验科、放射科外, 其他的医疗流程几乎全部被破坏, 只能在以板房为主的过渡医院内开展医疗工作。由于可使用面积狭小, 板房的构造闭合性较差, 布局不尽合理, 达不到卫生学流程标准,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面临很多问题。

2 对策与结果

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是消毒灭菌, 医院消毒灭菌措施的全面实施和消毒效果的监测是提高医院环境消毒效果的重要手段[1]。因此医院根据现有条件, 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口腔科等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设置在有限的建筑内, 把急诊科、病区和其他辅助部门设置在板房区内, 简洁合理地改建、设置工作流程,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确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全面实施。

2.1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我院把原有康复理疗科的一层建筑改建成有明确分区、患者和医务人员通道分设、流程简洁合理, 并增设双层窗户的简易手术室。

2.1.1 实行分区管理:

分为医务人员办公区、清洗消毒洗手区、手术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2.1.2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控制入室人数, 并更换专用衣帽鞋和口罩;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无污染, 放置物品以简洁适用、易于清洁消毒为原则;根据手术用物品、器械的性能选择高压灭菌法、化学灭菌剂浸泡或熏蒸灭菌法, 以高压灭菌法为首选;无菌持物钳采用干式保存, 一使用一消毒, 使用超过4 h则更换;术毕即对台面、地面和墙面进行湿式擦拭, 如遇污染则采用500~1 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喷雾消毒。每次术毕采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定时消毒2次/d, 每次2h, 每周彻底清洁、消毒1次;接送患者的平车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 保持车上物品清洁, 通道出口处放置消毒液棕垫;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 手术废弃物装于专用塑料袋封闭运送, 无害化处理;对特殊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1.3 加强监测:

高压灭菌手术包均采用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每月做生物监测、细菌培养1次;每月对空气、台面、使用中消毒液和手术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1次;每天监测三氧消毒机的强度、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 每月做紫外线强度监测1次。

2.2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采用板材依托建筑物隔离出与周围环境相独立的区域作为消毒供应室使用。

2.2.1 分区管理:

分设洁、污通道, 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管理;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 不逆行;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 每日清洗消毒, 分区存放。

2.2.2 加强质量控制和监测:

每日做好室内环境、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每周彻底清洁消毒。每月监测紫外线强度1次, 做空气、台面细菌培养1次;定期对消毒剂的浓度、常用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 加强对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的监控;规范操作压力蒸汽灭菌器, 并对灭菌效果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灭菌合格物品标识清楚, 专室专柜存放, 在有效期内使用;验收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 方可存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规范存放、发放、回收和处置。

2.3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在相邻简易手术室的建筑内设置产房, 安装双层窗户, 内设分娩室、洗手消毒室;无菌物品专柜存放于分娩室内;外设一缓冲区。

2.3.1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常规开展监测工作, 操作规程同手术室管理。

2.3.2 胎盘等污染性废弃物的管理:

采用塑料袋密闭运送, 无害化处理。

2.4 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2.4.1 治疗室的清洁消毒:

由于口腔科治疗室与清洗消毒室未分开, 诊室面积小, 通风相对不足。汽、水枪、牙钻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对诊室中空气和物品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2]。因此, 我们坚持每日做好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 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菌落数, 每周彻底清洁消毒。每月监测紫外线强度1次, 做空气、台面、消毒液的细菌培养1次。

2.4.2 操作者的卫生消毒:

操作者应衣帽整洁, 按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预防隔离, 操作前后彻底洗手。

2.4.3 器械消毒灭菌:

按照“去污染→彻底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凡接触患者伤口和血液的器械用后均灭菌, 常规进行灭菌质量监测;2%戊二醛灭菌液每2周更换1~2次, 持物钳及容器灭菌后使用;检查器械提倡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印模、蜡块、石膏模型等使用1 000~2 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 清洗备用。

2.5 板房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板房分设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4个病区, 设置病床180张。

2.5.1 病区环境管理:

彻底做好环境清洁卫生, 消除卫生死角, 防止蚊蝇孳生;地面采用湿式清扫, 遇污染时立即消毒。加强病房的通风, 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病室、卫生间的拖布分别专用、清洗、晾干, 每天消毒;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运, 感染性垃圾置于专用塑料袋内, 无害化处理。

2.5.2 病床单元管理:

每周1~2次更换床单、被套等床单元物品, 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套, 床头柜湿式擦拭一桌一巾, 用后均消毒处理;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 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2.5.3 医务人员管理:

强化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 凡接触患者及其伤口、血液、体液、污物等均应采用流动水彻底洗手。如无明显污染时, 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或消毒液擦拭消毒双手。

2.5.4 患者和陪护人员管理:

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 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 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对感染性疾病分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在隔离病房入口处配备隔离衣、手套、手消毒剂及口罩等;如遇传染患者则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 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患者、家属与陪护人员卫生知识的宣传, 个人用品专用,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饮食卫生, 提倡勤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

2.6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6.1 医护人员应衣帽整洁:

加强环境、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遇污染及时消毒;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每月做空气、台面细菌培养1次。

2.6.2 药物存放:

无菌物品专柜存放, 一人一用一灭菌, 过期重新灭菌;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注液体注明时间, 超过2h后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h不得使用;碘伏、乙醇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2次, 容器每周灭菌2次;2%戊二醛灭菌液每2周更换1~2次, 无菌持物钳及容器高压灭菌后使用;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 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

2.6.3 弯盘、药杯、体温计等管理:

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对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的螺纹管、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 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温的部分清洁后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后, 清水冲净晾干, 清洁干燥封闭备用。

2.6.4 合理放置治疗车上物品:

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或消毒液浸泡容器;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特殊感染伤口不得进入换药室, 就地严格隔离, 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放置于专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 及时焚烧处理。

2.7 结果

震前1~5月与震后6~10月的院感监测和控制指标对比见表1。

3 体 会

我院从2008年6月9日起, 逐步改建了过渡医院的布局和工作流程, 及时检查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实践证明, 通过采取上述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能够有效控制灾区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突发灾害后过渡医院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院感染,防治

参考文献

[1]王宗升, 刘金淑, 韩全乡, 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1) :50.

汶川县震后崩塌滑坡遥感信息提取 篇4

迅速发展的遥感技术成为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的重要手段。国外, Mantovani利用TM影像和SPOT进行了滑坡的监测和确认[4];Lina CW开始利用Spot影像对震后爆发的次生泥石流物源崩塌滑坡进行解译, 并建立了泥石流发生与松散物源类型、数量的统计模型[5];Chadwick等通过多时相高分辨率影像进行了工人解译, 研究滑坡的地表形态位移量[6]。国内, 傅文杰等人研究了向量机模型实现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的研究, 并通过实例分析, 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7]。2007 年, 叶润青通过影像分类方法, 实现了三峡库区归州老城滑坡的光谱识别与特征提取[8]。2008 年, 胡德勇分析了热带雨林内的滑坡遥感图像特点, 建立了高分遥感影像的滑坡检测知识库[9]。总体而言, 国内外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监测和信息提取技术已比较成熟, 成果也相对丰富, 但大部分学者采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地质灾害信息提取, 成本太高且数据量很大。也有部分学者运用面向对象和重分类的方法对TM影像进行灾害提取, 但其模型方法不适合低分辨率影像。本文以汶川县为研究区, 通过资料收集和遥感调查, 提出震后泥石流决策树判识模型和自动提取方法, 分析了震后崩塌滑坡分布规律, 为震后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东南部, 地处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地带。县域东西宽88km、南北长105km, 总面积4084km2, G213、G317 和都汶高速穿行境内。该县位于邓峡山系和龙门山系之间, 三面环山, 山脉的走向与断裂带线一致, 呈北东-南西走向, 其间山高坡陡、切割强烈、沟床比降大, 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区地处龙门山构造带, 地震活动强烈, 地质构造复杂, 气候四季分明, 南湿北旱, 垂直分带明显。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为30m分辨率的DEM数据和Landsat5 TM和landsat8 遥感影像数据, 以上数据均可在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免费下载。Landsat5 TM影响包含7 个分辨率为30m的波段, landsat 8 包含9 个波段, 除新增一个B6 波段和一个分辨率为15m的全色波段外, 其他波段与landsat 5 TM波段相同。其中Landsat5 TM影像包括2009-6-3、2010-3-8 共2 期影像, Landsat 8 影像则为2013-8-17 共1 期影像, 其轨道号分别是P130R038和P130R039。

2.2 数据处理

为削弱遥感影像普遍存在的同谱异物、同物异谱对信息提取的影响, 更好的提取研究目标, 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增强某种地物的波段特征值。本研究影像经过校正、镶嵌、裁剪、去云、NDVI计算、缨帽变换和主成分分析等预处理和图像增强处理。消除了影像坐标误差、大气干扰, 增强了地物信息和影像辨识度。

3 研究方法

3.1 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领域基于逻辑的经典的分类预测方法之一, 又称为判定树[10,11,12,13]。由一个根节点、多个分支和最终的叶节点构成, 每一个分支结点 (内部结点) 有多个子结点和唯一的父结点, 结点与子结点之间形成分支 (如图2) 。其中树的每个内部结点表示一个决策过程所要测试的属性;每个分支表示测试的一个结果, 不同属性值形成不同分支;而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类别, 即图像的分类结果。树的最高层节点称为根节点, 是整个决策树的开始[14~15]。运用决策树模型进行遥感信息提取的主要过程如图3 所示。

3.2 崩塌滑坡遥感判识标志库的建立

崩塌、滑坡是一种块体运动, 它的发育和活动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表结构, 所有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影像光谱、地貌形态、植被分布、生长和地形数据建立崩塌滑坡遥感判识标志库。通过训练样本, 提取各地物波谱信息最大值、最小值、均值, 并利用均值建立如图4 所示的典型地物波谱响应曲线, 辅助建立判识标志库。

3.3 崩塌滑坡遥感信息提取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 (如图5) :利用非研究区在TM影像第1 波段上的值为0 的特点, 建立了TM1=0 的规则, 去除汶川县影像范围以外的区域;TC3 波段上积雪与其他地物的区分度较大, 当TC3>20 时可以实现积雪地物类型的提取;在剔除了积雪的基础上, 利用TM1 波段上积雪和云的平均灰度值与其他地物的平均灰度值差异较大, 可以有效提取云, 即TM1>200;PC1 波段上利用阴影与其他地物的平均灰度值最小相差70 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阴影的提取, 该临界值为PC1<-15;建立改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MNDWI) , 波段运算表达式为 (TM2- TM5) / (TM2+ TM5) , 发现当0<MNDWI<0.6 时可有效提取水体;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DNVI, 波段运算表达式为TM4-TM3) / (TM4+TM3) , 通过试验发现, DNVI值大于0.19 能较为精确的提取植被信息。在云剔除的基础上, 利用地质灾害在TM5 和TM6 影像的光谱曲线值的斜率与其他地物差异较大, 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当 (TM5-TM6) / (TM5+TM6) >-0.16 时能较好的提取地质灾害居民地、滩地和耕地等在内的地物信息。通过对震后汶川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的规律探讨分析、及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可知, 地质灾害易发生在坡度大于15°和高程小于3500m区间上, 利用DEM数据, 建立了Slope>15°、DEM<3500, 同时也有效的排除了居民地、滩地及耕地等区域, 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崩塌滑坡信息提取结果 (图6) 。

经分析发现, 震后汶川县境内崩塌滑坡灾害体广泛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和茂汶断裂带沿线5km范围内、海拔1200~3000m的中高山中上部位、坡度25°~70°的中陡坡地带。2009 年, 崩塌滑坡灾害体大量分布, 灾害体面积达73.73 km2, 到2010 和2013 年, 灾害体有所减少, 稳定在50 km2左右, 仅岷江沿线有分布, 灾害体总体变化率逐年减少。

3.4 分类精度评价

为探究决策树模型提取崩塌滑坡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中效果最好的最大似然法对研究区的崩塌滑坡进行了信息提取, 以供对比。同时采用混淆矩阵方法来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结合野外调查和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数据,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确定了不同年份的样本点数及对应的象元数量。分别对最大似然和决策树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 结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知:决策树模型的生成精度和用户精度都在90%以上, Kappa系数都在0.9 以上, 而最大似然法的生成精度仅在75%左右, 用户精度平均值仅为88.95%, Kappa系数介于0.64~0.76 之间。基于决策树模型方法提取崩塌滑坡信息的精度明显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 且模型可拓性强, 可以结合多种数据自动提取目标信息。

4 结论与讨论

(1) 本文采用TM影像数据和DEM地形数据, 基于决策树模型建立了汶川县崩塌滑坡灾害体遥感判识规则库, 自动提取了汶川县2009 年、2010 年、2013 年3 期崩塌滑坡灾害体, 分类精度达90%以上, 明显高于监督分类中效果最好的最大似然法, 解决了低分辨影像提取崩塌滑坡灾害体方法单一、精度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但该模型建立的规则库有区域性和局限性, 不同的研究区、不同时相或色差明显的遥感影像所对应的规则库都是不同的, 需修改参数重新建立规则库。

(2) 对汶川县崩塌滑坡灾害体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发现该县崩塌滑坡灾害体主要集中分布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和茂汶断裂带沿线5km范围内、海拔1200-3000m的中高山中上部位、坡度25°~70°的中陡坡地带, 灾害体总体变化率逐年减少, 为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指南。由于灾害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短时间内难以下定论, 本研究未能很好的探究灾害的演化规律。

摘要:崩塌、滑坡、泥石流是震后最常见的三类次生地质灾害, 震后灾区崩塌、滑坡极度发育, 同时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丰富的物源, 极大的危害人类生产生活。文章结合TM影像和DEM地形数据, 通过决策树模型建立了汶川县震后崩塌滑坡遥感判识标志库, 自动提取了该县2009年、2010年、2013年3期崩塌滑坡灾害体, 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结果表明该县崩塌滑坡灾害体主要集中分布在断裂带沿线5km范围内、海拔1200m3000m内的中高山中上部位、坡度25°70°之间的中陡坡地带。该自动提取模型方法解决了低分辨影像提取地质灾害体方法单一、精度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 且模型可拓性强, 适用于地质灾害体自动提取。

汶川映秀镇震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 篇5

项目名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映秀镇城市设计

项目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82 ha

设计时间:2008年11月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总设计师:王世福

设计团队:汤黎明、刘晖、翁奕城、梁励韵、唐韦、司马阳、刘利雄、张国俊、魏成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广州,510640)

一、区位及概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映秀镇位于汶川县中部,原本是九寨——黄龙旅游线上的小镇,山清水秀。

二、现状用地

映秀镇属于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就在映秀镇的西南部,房屋倒塌7000余间,伤亡数千人,镇区几乎被移为平地(图1、2)。地震造成大面积的泥石流、滑坡和山体崩塌,道路、供水、通讯、输变电等基础设施严重损坏。受到地形坡度限制和贯穿镇区北部的地震断裂带影响,镇区规划区的建设用地极为有限。

三、规划原则(图3)

1、安全性原则:包括城市布局和建筑布置两个层面。2、日常化原则:指纪念性设施应该结合日常生活。3、节约原则:恢复重建应该尽可能节约用地,包括最小化道路红线和纪念性用地。

四、“一心两翼三组团”的规划结构

以纪念性场馆构成镇区的核心区;居住生活区分布在南北两翼;三组团则是外围的鱼子溪坪、枫香树和黄家组团(图4~6)。

五、防灾规划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方面:整体空间布局优先考虑防灾需要,城镇建设用地避开发震断裂带。利用组团绿地、小广场等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疏散半径控制在200m以内(图7)。利用鱼子溪口广场、学校操场和山顶广场等作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以国家级纪念馆新建筑作为防灾据点,映秀封控区遗址公园作为防灾公园。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每人2m2。避震疏散通道与救灾通道方面:救灾主通道在镇区形成环线,山脚线和滨水线道路互为备份,各个组团之间都保证2条以上的通道相联系,提高可靠性。主要疏散方向都是朝向岷江边,沿岷江的救灾主通道旁设置一系列避震疏散场地(图8),靠近救灾通道的建筑退让都根据倒塌后废墟影响进行复核。

六、地震遗址纪念与旅游规划

汶川地震遗址与救灾中凝集的“抗震精神”,是留给震区新的物质与非物质旅游资源(图9);苦难灾情与救灾壮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空前提升了震中映秀镇的知名度,将为映秀的灾后振兴创造新的机遇和契机。规划在各类地震遗址基础上建设映秀镇纪念体系,包括5.12震中纪念地、封控区遗址公园(图10)、百花大桥遗址、牛眠沟遗址、救援直升机起降场、二台山开关站遗址、飞落巨石、遇难者公墓,以及拟结合漩口中学遗址建设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图11)。该纪念体系包括自然震迹、建构筑物遗址、纪念馆、纪念林、纪念路径等,可开展地震遗址科考、观光、科普教育游等活动。

七、景观规划

震后汶川的脱贫 篇6

一、震后学校教育对灾害的应对尚停留于教育的工具层面

1.将逃生教育等同于应对灾害的教育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近十万人的伤亡, 但是在汶川震区的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 每月都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一次紧急逃生演练, 因此当地震来临时, 他们撤离也仅仅用了1分36秒, 全校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桑枣中学创造的这一奇迹显示了学校平时开展逃生演练的重要性, 而其应对灾害的方式也成了教育界效仿的模板。

然而, 即使各个学校都增加了逃生训练, 灾害真正发生时其实效性也让人堪忧。即使按当地规定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 老师们都知道自己该站哪个位子疏通, 学生都知道按该怎么跑。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效果了吗?灾害不同于演练, 它是突发的, 在真正的灾害面前人是容易慌乱的, 规定了路线是否就能起到作用呢?阿坝县某中学校长说:“灾害应对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现在这么搞, 真正面对灾害能冷静下来思考怎么做吗?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不知所措。”九寨沟政府某工作人员说:“应急要搞, 但意义不大, 国家避难场所严重缺乏, 跑到操场又如何, 四面都是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在灾区考察后也慨叹, 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实践中来, 被覆盖到的少部分学生虽然操练了、实践了, 但也好像停留在表演的层次上, 真正持续的操练不多, 将其等同于应对灾害的教育不能不说是以偏概全。

2.学校关于灾害的教育课程让位于应试科目

2007年2月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 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 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 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确保每学期安全教育时间累计达到12课时以上。[2]据此, 在地震前汶川震区就开设了安全课, 但即使是在灾后重建已经完成的今天, 当我们访谈中问及灾害教育开展情况时, 让人倍感遗憾的是还有不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在我们的询问或提示下才想起这门课程。

在四川省的省会成都, 地震后在2009年9月开始就开设了《生活·生命与安全》课, 其推行也不尽如人意。这门课的教学基本上由班主任老师兼任, 老师、家长、学生也都普遍认为这门课和《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大同小异, 都属可有可无的“豆芽科目”。因此兼任这些学科的老师大都没有进行专门的备课、研读教材, 往往是拿着教材随便讲。更有甚者, 把此书扔在一边, 只管教他的主科。

3.学校关于灾害的教育方法不当

当前学校灾害应对的教育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教育方式, 不适应和不符合灾害教育的特点, 也难以达到灾害应对教育的目标与要求。青川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说:“我们一般是班主任在班会上强调, 当然地震后发了个小册子, 我们也在班会上讲这个。”北川县某中学老师说:“我们给学生讲了灾害的知识, 还举行了小测验, 做了灾害来了该怎么做的试卷。”这样的教育方法效果如何呢?

2009年10月24日, 日本田中礼治教授在成都桐树小学给同学和家长代表上防震课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地震发生时, 楼房的哪一层楼最安全?”人们的答案很多, 但对于最安全的楼层, 绝大多数学生和相当一部分老师都选择了“一楼”。田中教授并没有马上告诉大家答案, 纠正大家的观念, 而是请学生、家长及现场代表通过实践体验来感悟。他引导人们现场用面巾纸盒搭建了一个楼房, 并模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地震。结果, 很多人手中的“房子”的一楼发生了倒塌。人们纷纷感叹“原来一楼最不安全!”田中礼治说自己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 也看到过中国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觉得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靠嘴巴说的太多, 因此, 学生学得不深, 效果也不好。泡桐树小学执行校长周英感叹:“安全教育课程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空白, 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缺失。”[3]学校平常有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但多半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 而且方法不到位。

4.灾害观与生命观教育的缺失

所谓灾害观即是一种基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对自我的认识, 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观、历史观和生命观等基础上的对灾害的理解。灾害观养成教育理应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4]然而, 当前很多学校应对灾害的生命教育都仅仅达到了第一个层面, 即:生命安全的教育。如:防灾教育、安全教育、应急教育等, 旨在让学生掌握应对恶劣环境和灾害对人类危害的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学会面临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技能。

当自然灾害降临时, 我们纵然可以借助于一些灾害知识和救生防护技巧得以逃生, 但在保全了人的自然生命之后, 依然还有那些痛苦回忆折磨着人的精神生命。而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灾害观和生命观, 就无法真正地去认识并应对灾难, 从而学会日后如何避免灾害和战胜灾害。而震后我们的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下, 传授学生应对灾害的一些基本技能, 尚缺乏对学生深刻理解灾害内涵和生命意义的引导。

凤凰卫视曾有一句话“国殇之日, 重生之时”, 在灾害的震撼下, “重生”是必然也是必需的。但“重生”是不是我们的生活回到常态, 重新步入正常, 社会再次前行, 一切都恢复到震前水平呢?震后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再度回到震前的模式, 灾害应对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点缀和摆设。另一方面, 人的生命不仅只是肉体生命, 还包括精神生命, 如果只立足于灾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如仅仅关注到了人的肉体生命, 忽视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困顿, 将导致灾害教育的窄化。

二、震后学校灾害教育开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教育本质理解的偏差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支配着教育实践的方式, 有什么样的教育本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震后重建折射出人们对灾害反思的程度, 震后灾害教育开展情况亦反映出人们对教育本质理解的结果。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对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已有的教育理论早就给教育进行了定义,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原则、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与地位等要素也都在其定义下变得各就各位。然而, 灾害让这些定义或定律展示了真正的含义, 也验证了现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地位的尴尬。[5]如何看待并应对地震类灾害正凸显了教育对人的信念和水平。

震后学校灾害教育开展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源于人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尚处在教育的工具层面, 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教育应当为了个体的更好生存与发展而做出准备, 应当为了个体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而做出准备。教育是提升人生命质量的生命过程, 人类生活在一个多变的世界, 灾害与灾害应对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话题, 灾害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常态”。

2.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是各项工作的基础, 同样也是减轻灾害、提高人民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手段。灾害是不能阻止的, 但是它带来的损失通过教育是可以降低的。但遗憾的是, 当今以“竞争”为重要标识的、“科技”主导的功利取向的教育, 以国家意识主宰为特征, 旨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实现现代化, 在某些方面与全球化的事实与价值追求有相左之处。[6]教育的狭义科技取向、竞争取向以及经济功利取向造成了对自然关怀的缺失, 尤其这种情形将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而加剧。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 使人不再关注他自身, 关注人自身内在的“本能”即生命之基础, 而关注社会的需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一些地方开展了灾害教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热度开始被逐渐冷却。教育的不连续性影响了教育效果, 民众很难形成抗灾意识。

3.社会考评体制的局限

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 结合中小学地理、科学、品德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等学科课程, 将减灾和防灾知识纳入了国家的学校课程。然而正如四川都江堰市团结小学副校长周丽在上海“学校360度灾害教育研讨会”上所追问的那样:“如果现行教育制度不改革, 这些课程和活动能够变得像语文、数学一样重要吗?”[7]这就难怪在汶川震区, 仅在地震刚发生后的那段时间大家觉得学习不再那么重要, 但在孩子已经活下来的前提下, 绝大多数的家长又把高考作为对孩子的一大期待, 择校现象依然严重, 高考依然像震前一样, 成为了教育的指挥棒。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还是停留在学校多少学生考取名牌大学、升学率之上,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标准也没多大的变化。汶川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解释说:“应试教育没有变, 永远都拿不出课程, 现在体育课每周三节都不好排, 家长就是担心娃儿考不起, 考不起就是学校不行, 家长的意识还是跟不上。”茂县教育局的一位局长也叹息道:“现在国家应试教育没变, 考核指标没变, 这种教育难兑现。”

三、推进学校灾害应对之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

生命教育在我国植根深厚的传统, 我国传统文化中亦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是天地之本性, 也是天地的大德。儒家提倡:“天地之性, 人为贵。”、“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亦留下了孔子“问人不问马”的佳话;道家“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贵己重生、轻物重生、大道至德。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应该成为推进灾害应对之生命教育的基础。

1.回到生命之中, 引导学生理解死亡、珍惜生命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说:“人们谈到灾害、灾难, 总觉得有点晦气, 不愿意面对。”的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死亡和濒死本身就有着很深的禁忌, 这样的传统理念导致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无法完整、真实, 在我国学校关于生死的教育严重缺乏。但在美国, 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名为谈死, 实际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地震让孩子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应对的生命教育应以生死教育的形式, 教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念, 让他们敢于正视失去亲人的残酷现实, 更萌发出对生的欣喜和满足, 学会珍惜生命, 保护生命。尽快地从悲伤中走出, 并自发学习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探寻生命之源, 引导学生感恩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源泉, 人作为“自然之子”, 是自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也正是借助于自然, 人类与社会才得以发展。但人类却在贪婪欲望的支配下, 仰仗科技一步步向自然进军, 使自然在过度的掠夺中靠近发展的临界点。关注人类的生命必须关爱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和其他大自然的生物, 并与其和谐共生。应对灾害的生命教育应以共生教育的形式, 教导人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 改变既有的不当思维方式, 消解自身的狂妄自大, 与大自然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关注今日生命的享用, 也关注明日生命的持续发展, 给自己的生命以价值和方向。

3.遵循生命之道, 引导学生回报大爱, 提升生命价值

汶川地震后,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奔赴灾区, 但有些灾民却认为自己本就该获得救助, 要求志愿者为其买这买那、做这做那, 忘记了别人本没有帮助自己的义务, 而是出自个人的同情和善良。应对灾害的生命教育应以感恩教育的形式, 教导人们对素未谋面的捐助者和为自己重建家园的援助者们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并把这份大爱在日后别人遇到灾害时回报出来、撒播下去, 也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雅安地震中不少人的知恩报恩行为就是一种爱的延续和生命价值的升华。

综上, 汶川地震以上万人生命的代价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 但震后教育对灾害的反省和应对有成绩, 也有诸多不足。灾害与灾害应对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我们需要对国民进行长期而又全面的应对灾害的生命教育。否则, 真的会兑现中国的那句俗语:“好了伤疤忘了疼。”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的灾害教育是教育初衷的集中体现, 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摘要:汶川大地震给了我们惨痛的生命教训。然而, 震后学校教育对灾害的应对仍停留于教育的工具层面, 其症结和根源主要在于对教育本质理解的偏差、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和社会考评体制的局限。应积极推进应对灾害的生命教育:回到生命之中, 引导学生理解死亡, 珍惜生命;探寻生命之源, 引导学生感恩自然, 和谐共生;遵循生命之道, 引导学生回报大爱, 提升生命价值。

关键词:灾害,灾害应对,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四川雅安地震成都死亡人数升至8人[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0/183626891301.shtml.

[2]张明生.《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贯彻实施与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及安全教育培养工作执行标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11.

[3]赖波.日本专家成都授课:纸房子模拟地震找最安全点[N].成都晚报, 2009-10-24.

[4]傅林.理解灾难——由汶川地震反思学校安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8:74-76.

[5]巴登尼玛.多难兴邦:教育的使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5.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6-48.

上一篇:形象思维学前教育下一篇:审计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