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学前教育

2024-08-28

形象思维学前教育(通用12篇)

形象思维学前教育 篇1

摘要: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对特定的形象材料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 在音乐学习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是很重要的。适当的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可以开发人们的右脑功能, 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来说, 形象思维的训练则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形象思维训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怎样在音乐学习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在各个音乐学习阶段的应用等方面完成对音乐教育和学习中的形象思维训练探析。

关键词:形象思维,想像,联想,右脑功能,音乐教育,音乐学习

一、形象思维训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人的左脑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 而音乐就是一门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所以, 音乐能更好的促进形象思维的训练。音乐是具有感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 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像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门在音乐学习中必须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加入形象思维的运用, 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的理解音乐。比如, 在声乐学习中的气息的问题上, 光靠口头描述是不好理解的, 有时还会造成撑肚子、气息不深等一系列气息问题, 那么我们就要靠更形象的动作来了解到底怎样是正确的。联想躺在床上的时候的气息是正确的歌唱气息, 这时就用到了形象思维, 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练习, 所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对音乐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学习和声知识的时候, 有很多比较不容易理解的知识, 教师就采取了形象的教学, 把一条一条的概念比喻成动物或家禽, 然后通过大自然这个特殊的环境来表述那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怎样更容易记住。这就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学习中运用的好处, 它可以让学习者更清楚明了的学习要学的东西。

二、怎样在音乐学习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发展形象思维, 首先要积累一定的音乐表象, 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 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而音乐是锻炼听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有了好的听觉, 对直觉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也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训练。另外, 音乐的表象积累不仅仅是对音乐各方面知识的积累, 还要对各个地区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表象积累, 加强了表象的积累才能促进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思维的训练和联想、想象是分不开的。联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表象的联络, 想像是许多表面现象的融合, 它们有一定的联系。所以, 在音乐学习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也必须有很好的想像力和联想力。那么要怎样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联想力呢?首先要很好的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 这是培养对音乐的想像力、联想力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比如, 低音大号的低音、缓慢吹奏就好像行动缓慢的老爷爷;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是流水;定音鼓的轮击好像是雷声;大叉的声音好像是闪电声等。其次, 要不断积累具有民族特色、约定成俗的曲调, 它可以使人们对某一特定地区风土人情或历史背景产生联想。比如, 听到《兰花花》就能想像的到以前的人们对封建婚姻的无奈与悲痛的心情;听到《古老的歌》就能联想到四川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景色, 如果反复吟唱, 更会耐人寻味。

三、形象思维训练在各个音乐学习时期的应用

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很多都是从胎教开始, 那时的孩子看不到外界, 但可以听到, 所以给小孩听音乐进行胎教, 这也是一种形象教育, 培养了孩子对音乐最初的认识。对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 那个年龄的小孩子正是想像力、联想力比较丰富的时候, 如果这时候的孩子有了正确的引导, 将会对孩子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提高。比如, 现在的幼儿园会教小孩很多儿歌, 而这些儿歌大部分是教小孩懂礼貌、讲卫生的, 总之都是教小孩好的方面的。音乐具有旋律性, 人们往往不好记住的东西, 把他编成有旋律的时候就比较好记了, 幼儿园的儿歌就是这样的道理。比如, 《洗手歌》很详细的教小朋友应该怎样洗手, 有节奏, 老师也可以加入一些舞蹈动作, 加强了孩子对这首歌的表象认识, 也是老师对孩子进行的形象思维训练, 这样孩子唱起来也方便、顺口、更容易记住。

小学生的音乐课应该也是丰富多彩的。一般老师会给学生放一些乐曲, 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小学的孩子相对来说想像力还是比较丰富的, 所以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比如声音低、厚的大提琴可以想像成一位老爷爷;把稳重的中提琴想像成爸爸;把小提琴想像成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健康思想的基础上, 可以允许孩子“瞎想”, 这样也让孩子多知道了几件乐器, 对乐器有了较深的印象也锻炼孩子在音乐课上的形象思维训练。

中学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 这时候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 要想更进一步的对音乐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学习乐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习乐器可以加强孩子的指尖练习, 通过自身对乐器的学习来更形象的了解音乐。音乐以它特有的属性可以赋予右脑无穷的想象, 学习者可以根据音乐层次的变化, 比如, 音色、力度等, 可以赋予学习者们很好的形象思维, 从而更深的理解曲子, 然后用乐器表现出来。对于高考要考音乐的学生来说, 形象思维在考生学习音乐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应用的地方的。在一开始接触声乐的时候, 都会感到比较陌生, 不知道到底哪里该用力哪里不用力, 这时候就要通过老师的演示或者是看音乐教学的碟子, 可以更形象地了解到底该怎样学习声乐。比如, 在打开口腔、鼻腔时, 应该怎样才算打开。实际上在现在的书店有很多教这方面的书, 那么我们就要付诸于行动。有的人说唱歌时嘴要像啃苹果, 有人说要像打呵欠, 实际这些就是形象教学, 我们学生有的也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的条件, 创造自己的形象思维。

综之, 形象思维训练在音乐学习中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所以在音乐的学习中形象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形象思维和音乐紧密联系, 互不可分, 并且在各个音乐学习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 重视和发展音乐教育和学习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是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在新时代和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形象思维学前教育 篇2

塑造新时期高级中学教育良好形象

授课人:校长:赵璐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授课,让全体党员教师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保持教育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新时期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树立新时期特克斯教育良好形象的根本和关键,通过进一步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措施,确保教育形象建设富有成效,切实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出实效。

[中心内容]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求高级中全体党员教师要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保持教育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新时期二中教育的良好形象。为此:一要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要抓住根本和关键,树立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的良好形象,即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加强师德建设、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建设、加强作风建设;三要强化先进性教育活动措施,确保教育形象建设富有成效。

[教学重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教学重点: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良好形象的内涵

2.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树立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良好形象的根本和关键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四是加强诚信教育建设;五是加强作风建设。

同志们:

结合全校教育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树党员先锋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已在高级中学全体党员中全面展开。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和二中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保持教育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教育面临着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教育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日益凸现,以及社会不良风气在教育内部的滋长,使得教育形象成为最受社会公众注目的热点焦点之一。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分析引发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制定强有力的整改措施,以维护新时期教育的良好形象。

1、加强教育形象建设是教育系统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这一要求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对于加强教育形象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求真务实,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结合教育实际,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求端正办学方向之真,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之实;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真,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之实;求办好让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之真,务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之实。这三“求”三“务”,都是围绕教育形象建设来展开的。因此,加强教育形象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使教育系统每一个党员干部教职工时时、事事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一事当前,首先想的是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真正办好让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强教育形象建设是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证明,哪里的教育形象建设得好,教职工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教育就具有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教育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哪里的教育形象建设得不好,教育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教职工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教育发展就受到挫折。

多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我校教育倾注了大量的投入,社会各界也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爱心和关心,全县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现代社会深刻变革而引发的思想观念碰撞,以及一些消极、腐败东西的影响,使教育系统内部一些人心理上失衡,思想上不够稳定,进取心减弱。对此,决不能忽视、回避、敷衍、推托。我们全体党员教职工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面对现实,坚定信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尽心竭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根本和关键,树立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的良好形象

加强新时期教育的形象建设,就是提高广大党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为和教师行为,倡导教育新风,在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四个形象”:一是教育行政领导依法治教、廉洁勤政的形象;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从教为民、为人师表的形象;三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形象。

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教师干部要在认真参加主题学习教育的同时,牢牢抓住特克斯二中教育形象建设的根本和关键,以人民满意为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全面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全面塑造二中教育为人师表、从教为民,管理规范、文明育人,依法治教、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1、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的劳动具有无私性。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质量观。师德中的问题,一是师德修养不高,在岗不敬业,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作风不扎实,有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不注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工作中存有应付现象。二是搞第二职业和有偿家教,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或馈赠。三是不尊重学生的权利,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随意指责、训斥学生或家长。这些做法是对学生、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有悖于教育工作者起码的道德、良心。

加强师德建设,要增强教师践行师德的自觉性,促使广大党员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师德理念。我们要把先进性教育与我县教育系统“思想道德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增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学习内容,注重典型引路,组织观看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师德报告,学习县内基层学校先进教师典型事迹,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我校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率先垂范,为全县各级学校做出表率,展现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2、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我们广大的党员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教育发展需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注重学生优良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深入扎实地开展素质教育;要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广优质课和优质课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全县各类教育和谐发展。

3、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形象建设,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实践取得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解决各种问题都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教育形象建设也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依法立教、依法执教、依法治教和依法兴教。要通过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干部教职工的行为,使其言行受到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促使广大干部教职工自觉地、自动地朝着建设教育新形象去努力。要把握新时期新变化对教育形象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并使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确保把广大干部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建设教育新形象上来。有了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教育形象建设的任务也就能真正落实了。

4、加强诚信教育建设。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然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教育这块净土也不例外的受到污染。如个别党员教职工言行不一,推诿扯皮,有失师表;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违规收费等,严重损害了教育这一神圣事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加强诚信教育,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首要的是加强教育局机关的诚信建设。要采取措施认真整改个别党员存在的自由主义、办事推诿扯皮、不注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现象。同时在师德建设中,注重强化诚信品格,在德育工作中,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并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三、强化活动措施,确保教育形象建设富有成效

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塑造新时期特克斯二中教育良好形象,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决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要让群众和广大教职工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形象建设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尽快加以解决,而且要举一反三,找出原因,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立足于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问题的发生。

1、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校每一名党员教师都要明确教育形象建设的目的、意义,充分认识到教育形象建设是教育回报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要加强宣传,形成群众了解教育,理解教育进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广开渠道接纳党员群众意见,借助社会力量不断推进我校校风学风建设。

2、抓好典型。我党支部要从实际出发,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发现,及时总结,及时宣传,及时推广。对先进模范人物的挖掘和事迹的宣传要贴近教育实际,贴近广大师生,增强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及其事迹的激励作用。要注重形式多样,富有成效,使广大教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切实将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转化为教育工作的巨大推动力。

刷新区域教育形象 篇3

京山是湖北最早进行税费改革的试点县之一,与周边其他县市相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却因此减少近1.5亿元。三年前,全县教师队伍打牌、喝酒成风,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一度降到“冰点”。2012年8月,曾经在教育战线多个岗位工作9年,在县委组织部、审计局等多个重要岗位历练过的胡永波“临危受命”,走马上任京山县教育局局长。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胡永波确立了京山教育三年发展目标——一年立规范,两年优环境,三年显特色。2014年底,京山县以高分通过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4年起的未来五年,京山获得中央“全面改薄”专项资金2.54亿,将进一步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胡永波由内而外刷新了京山教育整体形象,京山教育“好声音”广为传播。

“师德底线就是教育的底线”

教师队伍形象就是京山教育的形象。基于此,胡永波上任后打出的第一记“重拳”就直指师德师风建设,他说:“师德底线就是教育的底线,坚守师德底线是对全体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

2012年秋季开学,京山县教育局出台了《京山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五条禁令”及违规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严禁教师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资料、体罚学生、赌博、工作日中午饮酒等不良行为。让全县教师始料不及的是,禁令颁布当天,就有一名督学因为中午喝酒而遭到查处。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只堵不疏。”胡永波认为,师德师风建设“五条禁令”是底线要求,他希望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和起点,高度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业余生活,促使教师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塑造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新形象。

关注教师的教育生活,意味着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教师的“8小时之外”。在胡永波的倡导下,教育局号召全县教师“从牌场走向球场、从酒桌回到书桌、从讲台走上舞台”,引导广大教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争做有品位、有魅力、多才艺的阳光教师。同时,全县中小学成立了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声乐、舞蹈、器乐、曲艺等教师体艺社团,广大教师各取所需,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胡永波说,“我们不能只要求教师离开牌桌、酒桌,而是要通过积极引导,让他们自觉地走向书桌、球场。”教育局不仅倡导每位教师要有一到两项文体爱好,而且定期在全县组织开展网球、乒乓球、美术、摄影、篆刻、合唱、演讲等比赛,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学校都必须组队参赛,摄影、篆刻等优秀作品还在全县巡回展览。

三年来,京山县教师队伍形象焕然一新。教师队伍是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胡永波说,“专业而情趣高雅的教师个体形象必将构成优秀的教师群体形象,而优秀的教师群体形象会‘照亮’全县教育事业。”

“我们留给孩子什么样的地球,取决于我们给地球留下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留给孩子什么样的地球,取决于我们给地球留下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多次被胡永波引述,也促使他深层次思考区域教育发展方式。

当今教育被“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风气裹挟着前行,违背教育规律办学已成为诸多教育乱象之根源。胡永波一针见血地说,“应试教育背景下,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几乎为空白。沉重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的快乐。”

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胡永波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宁肯局长为难,不让校长违规”。他认为,教育局应该为校长减压,促使他们轻装前进。从2013年起,京山县教育局顶住社会压力,坚决取消早晚自习,小学、初中一步到位,然后逐步推广到高中一二年级。胡永波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取消早晚自习,三年下来减少1800个课时,这些时间就可以还给让学生,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减负可以,但教育质量不能下滑。为此,胡永波在全县推行课改,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与此同时,京山县教育局下发《京山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教学常规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比如家庭作业要适量,禁止因取消早晚自习而采取加大作业量的办法来变相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为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推进课改,京山县教育局在全市率先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引导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推行该制度以来,以胡永波为首的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县教研员、县直各学校校长、乡镇督学等人员组成近60个听课小组,不定期分赴全县各中小学校“推门听课”,实现了该制度在全县中小学校和各学科上的全覆盖。

无论是“推门听课”,还是“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局和学校都积极引导教师广泛参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策略,严禁“满堂灌”或“一言堂”现象。听课小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看教师备课是否科学,课堂是否由师生互动生成,个人教学风格是否鲜明有特色等。

令胡永波备感欣慰的是,近年来,京山县中考“四率”在荆门市名列前茅,高考成绩逐年稳步上升,家长和社会对课改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让教育打上“京山”烙印

谈到理想中的学校,胡永波希望全县每所学校都打上鲜明的“京山”烙印。他认为,主动地追求自身特色、发展自身特色、强化自身特色,以特色促办学质量提高,以特色促学校竞争力提升,才能推动区域教育更好地发展。

京山素有“鄂中绿宝石”的美誉,是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胡永波说,构建生态德育模式,以更加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受生活,是京山素质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

为把生态德育常态化,京山县以“三维架构”为中心,深入开展“四个建设”。“三维架构”即校园文化熏陶、校本课程培育、校外生态体验。其中,自然是大课堂,社会是大舞台,学校是主阵地,学生是主角。通过生态体验,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自觉,追求生命梦想。“四个建设”的具体内容是:开发校本课程,搭建体验舞台,夯实德育阵地,锤炼德育队伍。目前,全县一共编写了种植、养殖、环境、国防、法制、防艾禁毒和观鸟等7套地方教材。学生们学以致用,在“中小学生活动中心”“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野外素质拓展训练营地”“青少年观鸟站”等场所,广泛开展劳技、科技、消防、法制、交通、环保、国防、革命传统、野外科考、丛林观鸟、野外生存、观光游乐等道德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

2014年5月,京山县教育局被授予全国首个“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模范单位”。同年8月,“观鸟,走进大自然”项目在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创新大赛中荣获“十佳科技实践活动奖”。今年6月,京山县教育局荣获“2015年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在胡永波眼中,体育资源是京山的一大特色,京山是“全国体育先进县”,网球运动已发展成全县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类网球场120个,其中塑胶球场87个,从事网球运动的市民逾万人,每年在市级以上网球赛事中获奖者更是不计其数。

“操场决定战场,运动决定考场,孩子们有了健康的身体,方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胡永波说,近年来,京山县在中小学大力实施“网球进课堂”工程,全面推进和普及网球运动项目,广受学生欢迎和家长好评。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胡永波的理解别具一格,他认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看看学生通过教育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学生是不是快快乐乐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

两个小时的采访,胡永波侃侃而谈,对过去京山教育发展情况的清晰定位,对现阶段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对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刻思考,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记者看来,他既是一位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更是一位理想教育的实践者,他的理想必将成就京山教育光辉灿烂的未来。

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 篇4

创新思维应具有思维的新颖性、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流畅性的特质, 它是思维品质的高级阶段。那么, 培养创新性思维在创新教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1.1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世纪是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时代, 是由产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时代,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 对有开拓精神、敢于冒险、敢于求新的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了。因此, 肩负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 就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创新精神就是勇于探索、不断求异的精神, 探求本质、追求最佳的精神, 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的精神。这些精神或者说能力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而要靠后天的培养。这种培养又必须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始。

1.2是英语教学最终目的的需要

大纲强调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可以说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教材也适应大纲的要求, 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为交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并把训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但这种交际训练绝不是几个句式简单的重复、机械的操练, 而应建立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教师继呈现操练后, 应通过对话、表演、介绍等形式把所教的知识融会贯通, 选择开放性话题, 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提供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机会, 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 提高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 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应根植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

1.3是学生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现在的中学生敢想敢干, 他们想象力十分丰富, 创造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的智力已接近成熟。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不落俗套, 追求新颖独特, 敢于动脑想象, 好奇心强, 善于观察和提出问题。同时, 经过一定的外语学习, 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此时的外语课如果一味地机械重复, 照抄照搬, 了无新意, 就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束缚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传授知识和创造性的活动, 促进思维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使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创新思维的培养

由于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有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内在约定性, 是客观的, 它总是遵循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再到创造思维这一过程。因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1形象教学, 启发创造性思维

对绝大多数初中生来说, 英语基础薄、思维能力弱, 因而应首先重点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用形象思维来引导他们学习, 把抽象化、概念化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图像或行为动作, 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其头脑的活动, 使其对所接受的新语言理解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2.1.1充分利用实物教学

把那些新颖别致或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吃的、用的、玩的等实物引进课堂, 不仅给学生以新奇有趣的情景, 更使学生把有关英语词语和与其相应的具体事物直接联系、对应起来, 输入大脑, 让他们直接感知、理解词语的意义, 减少母语的中介作用, 进而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

2.1.2利用行为动作的演示作用

由于有些语言的意义适合于动作、表情、手势、姿态等演示, 因而可以运用英语教学的全身反应法, 帮助学生把具体的行为动作与相应的英语词语建立直接联系, 消除母语的中介作用, 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2.1.3利用图画、录像、幻灯等手段辅助教学

图画具有形象、生动、具体、对学生吸引力强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可以经常使用简笔画、彩色挂图、插图及各种卡片进行教学, 达到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2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培养创造性思维

抽象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和关键,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抽象思维包括多种形式, 其训练也有多种方式, 因而在具体教学中可全面灵活地运用各种抽象思维训练方法, 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2.2.1概括、归纳等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概括、归纳、推理、论证、总结等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体现, 也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功。教学中可采用诸如组织学生作结构相似类型题的练习, 安排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等训练, 提高归纳、概括、整理等能力, 同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2.2联想思维能力的训练

可以利用同类词练习训练学生的纵向联想思维, 利用同义词训练横向联想思维, 利用反义词训练逆向联想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以及自由联想, 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

2.2.3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散思维可以在同一客体不变的事物中求变化, 并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阔性, 使之能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表达问题, 克服思维定式。比如, 教师在句型教学中使用发散式习题, 引导学生从“发散点”出发进行各种表达练习。教师的提问应一改过去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问题, 而可以设计成多种答案的发散性问题, 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师的束缚, 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提问所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因此, 这种提问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

2.3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强化创造性思维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之一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较大, 而学生总习惯用母语思维, 按照母语的惯性学习英语, 影响学习效果, 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 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3.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上课是师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好机会, 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力求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 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听、多讲英语。这样, 既能增加课堂的英语气氛, 又为学生创造了语言环境, 增加了听说机会, 有利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使用课堂用语必须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经过日积月累, 随着学生反应能力的增强, 自然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3.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一是举办英语角。在课余时间, 举办定期英语角, 以本教学班为主, 可以适当吸收外班甚至校外学员参加。在这里, 大家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课业甚至时事交流, 各尽自己所能, 不必顾及对错, 没有因说错而“不好意思”、给老师留下坏印象的担心, 此举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口语, 而且, 可以产生英语环境这样的小气候, 可以促进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二是组织英语课余活动小组。在小组活动中, 大家一律用英语交流, 无论制定规划、组织活动、进行总结, 都用英语进行。三是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对话、讲故事、猜谜语、唱歌, 还可以请家长参加, 在欢歌笑语中增强英语思维能力。

摘要:创新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高级阶段, 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创新思维要通过形象教学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让学生用英语思维等手段来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超市形象调查问卷 篇5

你们好!我们是南通大学后勤部人员。此次调查仅为了解教育超市在南通大学主校区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您所有的情况和答案都将保密,只作为统计之用。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利于教育超市改善自身、更好地为您服务。请在选项前的方框内打钩或填写简单填写横线上的内容,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1、您的性别?

□女□男

2、您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除去伙食费)是?

□200以下□200-400元□400-600元□800元以上

3、您每月消费金额由高到低项目排列为____________

① 零食

② 日用品

③ 学习用品

④ 水果

⑤ 饮料

4、你去超市最关心的是?

□品种齐全□质量保证□服务态度好□价格合理□购物环境□促销活动

第一位:______

第二位:______

第三位:______

5、您每周光顾超市平均次数是?

□1-5次

□6-10次

□10次以上

6、您一般会选择哪个超市购物?

□教育超市

□第二超市

□校外某超市(欧尚、大润发、家乐福)

□不确定

7、您选择教育超市主要原因是什么?

□价格实惠

□产品质量好

□出行方便

□服务态度好品种齐全

□其他 _______

8、你对教育超市商品总体价格的印象是?

□合理

□可以接受

□价格偏高

□无法接受

□其它_______

9、请问您觉得教育超市的商品质量如何?

□很好

□好

□一般

□差

10、你觉得教育超市现有商品的种类?

□品种齐全

□基本能满足购物需要

□品种选择少,更新慢

□品种不全,太过单一

□其他 _______

11、您认为教育超市的商品陈列如何?(多选)

□排列的好□清洁整齐□让人赏心悦目□比较呆板□种类太少□取时非常方便□容易挑选

12、您是否能通过超市的指示牌,方便快捷的找到您所需的商品?

□都可以□几乎可以□不能

13、您觉得超市什么样的促销方式最能够吸引您?

□有奖销售□折扣销售□赠品销售□广告宣传□其他______

14、您对本超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非常好□不错□一般□不满意

15、您在超市购物时,希望导购人员?

□需要他时,过来□主动热情的跟着□偶尔过来□不需要导购

16、你对超市的结账服务的感觉如何?

□可刷卡消费,员工结账效率高

□设备偶尔失灵,效率一般

□结账流程稍复杂,效率偏低

□人手严重不足,效率低

□其他 ________

17、您觉得教育超市的品牌信誉?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

18、您觉得教育超市的购物环境?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

19、教育超市总体给您的感觉或印象如何?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20、你认为教育超市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对教育超市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您的合作,再见~

问卷调查活动方案

一、调查的指导思想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教育超市在南通大学主校区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不足和改进之处,以便教育超市更好地改善自身,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二、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南通大学主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三、调查内容

(见调查问卷)

四、调查活动规划

1、赞助学校社团、协会活动,在活动前分发问卷,活动结束后收取

2、雇佣兼职人员,在学校不同宿舍楼层进行分发、收取问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宿舍分布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3、针对大一学生,可以与各班班长联系好,在晚自习期间进行问卷分发、填写、收取,并提供小礼品,如书签等

4、针对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可以与各班班长联系好,在课间进行分发,等全部课结束后进行收取(提前查好课表,确定好是什么专业、什么年级、宿舍分布)

5、在超市门口提供桌椅、问卷以及小礼品(如印有超市宣传广告的笔等),邀请刚从超市购完物的顾客以及从超市门口路过的学生进行填写。

五、分析处理调查结果

(1)检查。首先应检查调查资料的回收率,其次应检查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2)分类。

(3)编码。

(4)登录。

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导致了美国会计模式的转变,原来以规则为导向(rule-based)的会计模式和审计程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2002年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暗示着一场会计、审计领域的变革即将到来,以原则为导向(principle-based)的会计模式悄然而生。会计模式的变革必然导致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改变,具体的操作规则将为笼统的原则所取代,审计人员评判的基础将由具体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变为一般原则。这些给审计实务操作带来了困难,原有的审计知识似乎不够用了,针对“原则”的知识又来自何方呢?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不是风平浪静,银广厦等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件仍时有发生。虽然至今未见具体会计准则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有美国和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会计模式的变革是早晚的事,我们不能等会计模式变革以后再来讨论审计的应对之策,应该有未雨绸缪之略。加之,我国的审计建设、诚信建设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问题都是困绕我国审计界的难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仍是提高职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可以预测,日益增加的详细审查、会计准则可能向以原则为导向的制订程序偏移及我国会计、审计的国际化,使得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和职业素质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超越规则的思维技术——批判思维将有利于审计人员应付日益复杂的问题。

未来的审计人员是今天的会计、审计专业的学生,提高审计职业人员的判断水平和职业素质必须从基础抓起。现代的审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加入WTO以后对会计、审计的要求更高。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审计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各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必然服从于通用的原则。虽然我国会计、审计学的基础教育根基牢固,但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却很弱,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审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也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思维能力。因此,将批判思维引入到会计、审计专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批判思维的涵义和构成要素

批判思维有着广泛的含义,逻辑学是研究批判思维最有力的工具。尽管逻辑学被称为是“审计学科之母”(莫茨和夏拉夫,1961),但是会计、审计课程中非常缺乏逻辑训练。在我国的会计教育和审计判断文献中有关逻辑方面和批判思维的研究很少。

(一)批判思维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批判”一词的解释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

国外学者关于批判思维和逻辑学在审计学科应用的研究也仅是十几年前的事。美国会计学会(AAA)的Bedford委员会(1986)和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ECC,1990)建议会计教育工作者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格拉泽(1941)认为批判思维是“根据支持信念的证据和进一步趋向的结论所做的持续的努力,以检查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

Kurfiss(1988)批判思维的定义是:“一种调查,它的目的是探求一种情形、现象、疑虑或问题,以得到有关调查的假设或结论,它(调查)综合了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因此是很有说服力的。”

斯塔克和Lowther(1988)认为批判思维包括对问题合理的、符合逻辑的和一致的检查;能够取得、评价甚至可以产生信息和知识;同时能够在相似或不相似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保罗(1990)对批判思维的定义是:“受过训练的、自我直接思考,对特殊的模式或思维领域演示了适当的思维完美性。”同时保罗增加了两个维度:(1)批判思维包括人们自我思考过程;(2)特殊训练中的批判思维使用逻辑学。

AICPA(1999)在其框架中对批判思维的解释是这样的:“批判思维包括从各种各样的原则中联结数据、知识和洞察力的能力,以为决策制订提供信息。……进入会计职业界的个体应该能够与组织的其他人交流组织的想象力、策略、目标和文化。”

上述批判思维的涵义中,格拉泽和Kurfiss的定义认为批判思维是一个过程;斯塔克、Lowther和保罗将逻辑引入批判思维的定义,前者认为批判思维是为了信息和决策而进行的检查工作,后者强调主体掌握批判思维应具备的条件;AICPA对批判思维的解释认为批判思维是一种能力。

(二)批判思维的构成要素

关于批判思维的构成要素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恩尼斯(1987)认为批判思维包括三个部分的发展:1.批判思维倾向;2.使用Bloom的高要求思维技术;3.对策略问题的解决能力。Huffman、Vernoy、Williams和Vernoy(1991)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批判思维的框架,对恩尼斯提出的三个部分加以分类,具体归类为情感要素(Affective Components)、认知要素(Cognitive Components)和行为要素(Behavioral Components)。情感要素是会计人员以开阔的心情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寻找支持预期信念的证据;认知要素是会计人员提出问题的精神方法;行为要素则是批判思维中使用的行动或策略以解决问题。Beyer(1988)、Ennis(1989)、格拉泽(1941)、保罗(1990)和Presseisen(1986) 认为批判思维包括以下认知过程:

1. 寻找证据和理由;

2. 选择有关信息;

3. 从不相关事实中识别相关事实;

4. 分析信息资源的可信性

5. 决定论据的说服力;

6. 识别关系并取舍;

7. 辨别实例和反例;

8. 确认假设、偏误和逻辑谬误;

9. 对意见和假设进行辩护;

10. 得出合适的结论和推论。

综上所述,笔者将批判思维定义为“运用逻辑学知识,系统、批判地分析无组织环境中的问题,并从分析中提取信息以合成整体用于未来决策的一种能力,包括认知和非认知的属性、态度和行为。”这个定义体现了逻辑学在批判思维中的重要性,认为批判思维的本质是一种能力,目标是为未来决策服务,构成要素包括认知和非认知领域两个部分。

三、审计中的思维误区

批判思维是一种能力,是会计或审计人员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逻辑又是其最有力的工具,谈批判思维不能不涉及逻辑学的内容。众所周知,逻辑学是非常深奥的,而审计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若想掌握批判思维能力,必须克服逻辑错误。审计中常见的思维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位审计人员被指派去检查某公司的现金支付情况。他知道如果在现金支付流程中存在职责分离,雇员很难进行欺诈。他发现流程中没有实施职责分离。

审计人员的结论是雇员不难进行欺诈。

这个例子很简单,笔者要做的是判断一下审计人员的结论是否正确。实际工作中,客户内部控制系统没有进行职责分离会很容易产生欺诈行为,所以,审计人员的结论是正确的。但逻辑学认为这是否认前提的无效命题,简化一下这个命题,变成下面的形式:

如果p那么q

不是p

因此不是q

所以,审计人员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第二种情况:一位审计人员正在检查某企业采购流程方面的控制。他知道如果控制很好,在控制测试中将发现很少的例外(如果有的话)。结果,测试揭示了较少的不重要的例外情况。

审计人员的结论:采购的控制很好。

审计人员的结论合理吗?如果控制是好的,那么在控制测试时就有较少的例外情况。因此,控制是好的。

但是控制并不一定是好的,即使测试中发现了较少的例外情况,也许测试进行得不正确或者不仔细或客户制造虚假的业务流程骗取审计人员信任。这个命题属于肯定结果的谬误形式:

如果p那么q

q成立

因此p成立

第三种情况:某事务所一位审计人员在1998年实施了对某公司应收账款系统的审计业务。他认为发出信函的流程需要修正以避免出现给公司的某些顾客重复发函的问题。该审计人员1999年又对相同的系统实施审计。审计的结果没有发现重复发函问题。主管审计师正在复核审计人员的工作。

主管审计师的结论:重复发函的问题已经不存在。

主管审计师的结论是不合理的。我们只是知道1999年的审计没有发现重复发函的问题。一年的证据不能说明“重复发函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也不能为修正发函流程的结论提供支持。出现1999年的结论有很多原因,一是主管审计师的结论正确;二是1999年的审计没有正确实施;三是1999年的审计没有考虑重复发函的问题!

这是由于考虑不全面而产生谬误形式的一个例子。

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从个人偏好出发、草率归纳、问题复杂化、主观主义、、否定结果和偷换概念等等。

四、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的关系

批判思维包括情感要素、认知要素和行为要素。传统的审计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往往忽略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从学生智力发展的角度可以将学生或职业人员对会计知识的学习阶段定义为第一阶段,审计课程应该位于学习的第二阶段,论文设计则是第三阶段,这种划分虽不严格,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审计课程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思考问题,愿意考虑有分歧的观点,能够独立思考,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一些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虽然学生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但理解程度不深,对问题的认识肤浅,他们对不确定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忍受能力,仅能用缺乏支持的观点解决不确定问题。因此,在审计基础课程中以情感教育为主,鼓励学生有不同观点(情感要素),并强调使用精确的术语(行为要素);在中级审计案例分析中以情感要素为主,培养学生对不确定问题的忍耐力并承认其偏误(情感要素),同时培养学生在新环境运用知识的能力(行为要素);在复杂一点的审计案例或高级审计实务中主要涉及认知要素和行为要素,前者涉及分析数据、综合能力、对问题进行精确的定义和变化思维方法,后者涉及修改判断、收集事实、在新环境中运用知识和从意见中区分事实;建立审计模型的训练也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有转变思维的能力,但主要还是行为要素发挥作用,比如修改审计判断、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并批判地与各方交换意见;写作训练主要指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涉及认知要素的独立思考和分析数据,但以行为要素为主,如修改判断、收集和区分事实。

五、总结和建议

批判思维本属哲学范畴,上个世纪末才出现在审计领域。批判思维与会计、审计专业结合在国外发展很快,我国会计、审计文献未发现相关问题的研究。会计、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束缚思维的活动,要求执业者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办事,但由于环境的变化,束缚思维的活动将慢慢变为放开思维的活动,这种转变会使执业者难以适应,掌握批判思维技能是应对执业危机的良方,因为它是一种超越规则的能力。可惜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中未见有关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没有将逻辑学科引入到审计职业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应该在准则中补充这一内容。职业后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执业水平,对职业审计人员只进行会计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培训是不够的,因为会计环境在发生变化,会计选择在不断增加,审计人员的操作规则不可能包括所有情况,处理准则之外的原则问题需要职业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在没有经验,没有案例的情况下,批判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技校创业思维教育浅析 篇7

一、创业教育是创业思维培养的根本保证

创业思维教育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因此在创业思维教育过程中, 创业教育必不可少。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创业心理教育和创业知识教育, 其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加强以应对学生失落心理的教育

技校学生和其他院校学生一样拥有学生的一般特性, 但由于他们经历了中考或者高考的失利, 内心总有愧疚的心理, 在父母和其他同学面前, 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及别人强。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 他们在和其他同学交往过程中人为的加入了很多不利因素, 不自觉的他们把自己对外封闭起来, 不想与外界接触。随之产生一种失落感, 感觉自己不适应这个社会, 处于一片迷茫之中, 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要对技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必须首先让学生走出这种失落心理, 在学校的教育下他们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让他们重拾自信和前进动力, 只有在他们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情况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 这样才能有利于创业思维培养和形成。

2.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是指学生在政治思想、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状况和水平, 它影响着学生们就业活动的方向, 是学生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重要动力。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培养出正确的创业思维, 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有爱国意识、为社会付出的奉献意识、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的意识,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甘于奉献。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面对就业和创业, 不怕失败不怕曲折, 这也是创业思维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

3.创业知识教育

创业知识, 是指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应该具备理论上的支持。创业者需要对创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在初期应该具备。同时, 加强这些创业知识的教育也是创业思维培养的关键。

技校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虽然实践上他们还不具备创业者的条件, 但理论上应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在平时课堂教育和学生的课外学习中要加强学生的创业理论教育, 使其对创业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具备这些知识后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作用于实践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一些相关的创业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思维教育的主要内容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业作为一个经济活动, 它也需要创新来支持。引入新的创业思路、开发新的创业市场、研究新的创业理念。例如市场经济中的“配角经济”“冷门经济”“知识经济”等。这些都是前人在创业活动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而发现的新市场、新理念。通过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提高他们的创业兴趣, 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探索。

1.对学生行业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生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程度又是多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价值和价值的高低。学生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加强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是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 而不是盲目跟风, 不切实际的培养模式。第二, 加强技校的师资建设。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熟练的操作能力。

2.对学生进行行业法规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行业法规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之前,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和技术教育。技校学生由于专业范围所限在法律法规方面有所欠缺, 这就使得他们在创新或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时束手无策甚至走上歧途。因此,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行业法规的保障, 也离不开行业法规约束。

三、欣赏式教育是创业思维教育的有效方法

欣赏式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善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通过多鼓励学生和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渴望老师的欣赏和赞扬是学生的正常心理需要, 教师的一个表扬或者鼓励能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赏识能够使学生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以更高的热情和激情去学习和面对生活, 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培养。

技校学生由于有着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经历, 他们的心理与一般学生不同, 有着以下特点:心理上较为封闭、自我意识还没完全建立、自卑心理较为普遍、“自我”心理严重。在这些不健康的心理下, 技校学生表现为不自信、不敢步入社会, 经常处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里不和外人接触。自信心的树立是学生创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更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如果缺乏自信, 学生将裹足不前, 很难成就事业。通过欣赏式教育学生能激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摘要:技校的创业思维教育是现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对技校提出的新挑战, 对技校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创业、适应社会环境, 为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因此, 必须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创业思维教育。

关键词:技校,创业思维,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曾志自.技校创业教育的和内容实施[J].职教论坛, 2001, (6) .

[2]王永琪.技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谈[J].西北职教.

创新思维与赏识教育 篇8

我认为:创新思维就是改变我们固有思维的过程。它是两个未曾合并过的观点的合并。头脑风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把别人的观点与你自己的观点合并, 以产生一个新观点。你把别人的观点作为一种激发来产生你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 我感觉自己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导演。我渴望导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戏剧来:团结, 紧张, 严肃, 活泼是它的主调;理解, 友爱, 开拓, 创新应当是它的主要内容;爱着这个集体和被这个集体爱着是它的主要故事。爱在这里延续。爱在这里升华。班主任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 它能包容学生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 它能使学生跃上新的台阶。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所以在他们犯错误甚至“不可救药”的时候, 班主任也决不能放弃。如果你认为他真的不可救药, 那么他就会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你能捕捉到他的长处, 那么他就可能变化、进步。班主任, 请用爱心去赞赏他, 去鼓励他;要知道, 你的特殊的爱, 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 在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中, 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 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 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我班有个学生, 对学习毫无兴趣。他课上不专心, 专愿意搞小动作逗大家开心, 影响课堂纪律, 课下作业不写。家长双双下岗, 忙于生计无心管教他。所有任课教师极其反感他。课后喜欢欺负同学。同学讨厌他。教育过多次, 效果不佳。告之家长, 好景不长。我不相信他一无是处, 暗中观察他, 施爱给他, 看他反映的同时也在思考:我们的学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 但一把尺子岂可等量青春的长短?更何况草有草的活法, 花有花的姿态, 一切的生命, 都在坚韧而温暖地活着。我们还要怎样的好呢?应该让每一棵小草变绿、每一颗种子发芽、每一朵花绽开!深思熟虑后我采取了行动。偶尔写个小纸条放在他的文具盒里, 鼓励他。如:“美丽的蓝图, 落在懒汉手里, 也不过是一页废纸…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 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我们这个世界, 从不会给一个落伍者颁发奖牌…”看完纸条的他, 行动上果然有所收敛。于是我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东西你可以吝惜——对学生犀利的批评可以吝惜, 对学生犯错误后的惩罚可以吝惜, 但对学生的爱却是丝毫也吝惜不得的。爱, 是班主任与学生心心相印的融合剂, 是开启每扇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所以, 爱他就让他知道吧。而且,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学生们也在深深地爱着你。当看到他没事做时, 买一本书递给他……就用这样特殊的方式关爱他。逐渐地他开始拿起书了, 做了几道数学题, 有时看到老师忙碌的的身影主动走过来问我需要他的帮助吗?刹那间, 我觉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 最幸福的人。孩子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 净化了我的心灵, 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 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我感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花丛中的人。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 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 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 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 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 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教师是绿叶, 因为爱, 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师爱像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 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泰戈尔曾说过:“不是槌的打击, 乃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鹅卵石臻于完善。”教师应像这水一样,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爱”这个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使思想品德教育出现最佳效益。我们耕耘的是这样一片沉重的土地, 但是未来收获的却是一串串金色的果实。从教育工作中, 我感受到无以比拟的欢乐, 那就是像青橄榄一样——先苦而后甜。

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 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 才使他找回了自信。有了这些每一个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快乐地学习!看着他们甜美的笑容, 我真的很想说:“孩子, 其实你的笑容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爱字。每位老师都不会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爱, 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不仅仅是感性上的宽容、关爱, 还应有理性上的激励和赏识……作为老师, 我是他人生这一转折点的重要领路人, 也是揭开他心结的重要人物, 如果我放弃了……我不敢想下去。每每这时, 我便拿魏书生老师的话告诫自己;不能奢望在学生的心里撒几粒种子, 淌几滴汗水, 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 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做越坚实。

凸显数学思维 追求教育本真 篇9

一、熟记基础知识,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与数学规律。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本质、思维抽象的程度越高, 那么知识的适应范围就越广。其次, 要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运算速度最能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 而且体现出学生的运算习惯与思维概括能力。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时刻对学生提出运算速度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每次上课时选择一些数学习题, 让学生进行计时演算, 并指导学生归纳各类习题的解题规律, 掌握解题的思路, 注重巧思妙解, 熟练掌握化归法、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重要的解题方法。这样来培养学生快速敏捷的思维品质。最后,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速算要领。就是熟记一些数据、公式等。思维活动是一个概括过程,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技能。要形成数学技能, 对于一些常用的数字、数值都要求学生能牢记, 如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1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π的值, 还有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如平方和、平方差、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公式、各种面积与体积公式等都要做到牢记于心, 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二、巧设教学情境,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生动的教学情境能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 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数学联想与思维灵感, 让学生在生动情境的引领下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有, 教师应该结合初中数学课本中的课程安排, 通过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 并给予认真的评价。这样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意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时, 我们不妨在课堂展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角形物体, 如三角架、三角尺、三角形的晾衣架等, 然后逐个示范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时仍然具有的稳定性。如可以用力地拉动物体, 但这些物体没有变形, 就说明三角形物体的稳定性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来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通过对三角形物体的使用, 就会发现三角形确实具备稳定性, 让学生切身领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 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结合课堂练习, 培养思维的抽象性

数学课堂中除了讲习题就是做练习, 练习是对一节课中学习知识的巩固与总结。练习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 找出解题的思路, 掌握解题的技能与技巧, 发挥思维的潜能, 也能够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习题看起来很简单, 但很可能蕴含了更深的知识, 是知识的浓缩与延伸。我们应该利用习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 在具体的练习中总结解题的规律, 概括解题方法。课堂中的练习往往具有典型性, 能代表同一类题型的规律。并且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下进行的, 能在练习中得出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得出普遍的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 在教学“数轴”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来举例, 如温度计、标尺, 通过观察并思考, 学生能够发现温度计与标尺都具有三个要素:度量的起点、度量的单位、度量的增减方向。通过对这些实物的观察来启发学生, 直线上的点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数, 从而抽象出“数轴是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而这是从事数学学习的必备素质。

四、创设实验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样, 学生就能经历数学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如果学生能体验数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就会领悟概念、定理的实质, 了解了定理的证明过程, 就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在“学数学”与“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 出示例题:在三角形ABC中, 过顶点A作角的平分线、中线与高, 在得到这三个概念后, 通过投影变化三角形顶点A的位置开展观察, 让学生认真思考这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 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当AC与BC相等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教师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的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动手画出图形, 直观地发现这三条线段互相重合, 通过类比发现:原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过顶角的平分线是互相重合的。

用思维的力量关照教育 篇10

本我与角色

年轻时候, 校长们大多是当地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工作中想干、能干、会干, 以后经过几个台阶的锻炼走上领导岗位, 或者从机关下派到学校去做这个工作。数不清的大事小事的历练, 沉淀下宝贵的人生经验与工作智慧, 也形成了不同的领导风格, 特别是深厚的积累, 成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力支撑, 但这些东西是财富的同时, 也可能是工作中有意或无意的阻碍。比如说, 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接到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与要求, 一年下来大约有数百个文件。校长出差一周, 回家可能就有七八个文件等着签发。在来文处理上, 校长们自然会依据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来分类处理。对于上级的工作, 凡是部署的单位都希望基层学校校长重视, 理解得到位、执行得坚决、行动得迅速。对于来自上级的重要工作要求, 校长是不是都这样做了呢?

某地教育科研部门, 为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低效问题, 集中全市的业务精英, 几经论证, 用时一年研制了各学科教学的不同课型的基本模式, 配之经教学视导、调研, 加之年终的教育督导和年初的工作计划, 要求学校深入贯彻和创造性地实施。一个优秀的校长接到这份文件时, 心里不太情愿, 甚至多少有些抵触情绪, 理由是教学应当各有千秋、百花齐放, 怎么可能用一种模式去要求教师齐步走, 那样教学还有什么生机?这样的认识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 学校教学不能与上级的要求相对接。

类似这样的例子, 在校长的管理生涯中应当说是很多的, 客观上讲, 校长们的认识也有积极的合理成分。行动是展开的思想, 思想是没有展开的行动。每个人无不是依据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来思考与做事, 但任何一个人做事从来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 活着的人们和死去的人们的思想像梦靥一样纠缠着人们的头脑, 本我思维与角色思维、原有经验与现实要求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冲突, 有时候校长们可能还得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正是因为校长这一社会角色, 成为一个学校的灵魂, 学生的发展与家长的要求, 领导的希望与员工的期盼集于一身, 更多的情况下是角色思维而不是本我、自我思维。如果把来自上级的求看作是一个圆, 单位发展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圆, 基于自身经验与智慧想做的事是一个圆, 至少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到交点, 或者交集越来越大, 理想状态这三个圆应当重合起来, 这样一来, 工作起来一定既能实现自身价值, 也能赢得群众拥护, 更能进入领导视野, 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这一点新老校长都要注意, 防止出于好心、热情、个性和一己之见与各方面发生冲突, 个人成长多走弯路, 增加不必要工作成本和人生代价。如果信奉“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墙上一套, 心里一套;嘴上一套, 做上一套”, 那是断然不行的。当然, 个性鲜明、有思想的校长会基于实际需要进行创新性发展, 这种独特的探索上级是鼓励和倡导的。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是共同实施素质教育的合作者, 相信真办教育、办真教育一定会赢得上级的支持与肯定。

现实与长远

某县委书记对校长讲:你不规范办学行为, 上级要摘掉你的官帽子;你不把升学率抓上去, 家长要掀翻你的桌子。校长更能深刻体会到“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情厚意。一个直接的问题是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负担要轻、教育质量要高、孩子将来发展要好, 教育投入的成本要小。再直接一点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 进入理想的专业, 可是在我们的办学实践中, 前几年突出存在的是“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育”的“三苦”现象, 好多进入大学的学生就这是样考出来的。在不少的地方, 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 自主支配时间越来越少, 成绩排名和分数至上愈演愈烈。如果从小学至高中只是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话, 那么孩子们的品格教育该由谁来负责?孩子们以高分数低品行跨入成人行列, 是不是社会的一个灾难?

为此, 上级部门要求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品位, 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和质量增长方式, 防止学生出现高分低德, 防止掠夺性开采持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我们今天不生活在未来, 未来我们一定生活在今天。所以, 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维与基于现实需要的两种思维就是校长朋友们思维的常态。在学校办学定位之后, 许多优秀校长在全体教职工中倡导“教学生一天, 想学生一生”“想到家长心里、做在家长前头、携手共同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能不同程度地成为“自立的自然人, 自律的社会人, 自主的学习人, 自强的成功人”, 把每一个学生最终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公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这些目标的实现, 需要从现实的改变做起。当前, 最紧迫的问题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什么地方入手呢?要从加快研究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入进去:一是必修课程学习与选修课程学习相结合, 搞好两类课程的结合, 增进课程的规范性、多样性与选择性, 如果不让选择就不可能真正有人才的培养;二是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虚拟世界越发达, 现实世界越宝贵, 要认真把实践学习开展起来;三是制度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一个优秀孩子不能仅靠制度化学习, 还要靠自主学习, 培养杰出人才没有自主、自动化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四是学校学习与家庭学习、社会学习相结合。必须深入研究家庭教育问题, 促进两代牵手、共同成长;五是知识学习与思维学习相结合。良好的行为素养来自良好的思维, 良好的思维来自正确的价值观念。人际中的冲突与矛盾, 说到底是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冲突, 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学会对多元价值观的尊重与吸纳, 不断建立思维定势与突破思维定势。如此, 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生长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翅膀, 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而不是把学生送到上一级学校就算了。我欣喜地看到, 学生中的各种社团建立起来了,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专家学者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为学生开设多姿多彩的课程;家长委员会在班级上建立起来了, 广大家长能够由过去在外围议论教育、批评教育、指责教育到理解教育、参与教育、支持教育, 广大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者。

守成与创新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将退出微观管理, 改变过去统得太死、管得过多、过细的情况, 主要运用政策法规、资源分配、信息服务、教育督导手段管理学校。校长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在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中, 教育主管部门希望校长守住底线、不撞红线、善于出线。

底线是什么?是国家的法律法规, 要坚决落实各种规范, 是尊重教育规律, 坚守传统教育中的常识, 如,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不动摇, 使教育教学符合这些教育科学的人间大道。

红线是什么?就是国家不允许做的事情, 如, 安全不能出问题、财务不能出问题、收费不能出问题、办学行为规范不得出问题、落实课程方案不能出问题等等。

出线是什么?就是要求善于创新, 善于用不同的方法, 用更好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解决好老办法不灵、新办法太少的问题。将平常工作往深处扎根, 往高处发展, 把许多做对的事情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更精、更细, 更符合师生利益, 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某个学校的校长观察到每年上级教育部门展开的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很多, 然而落实起来仍然有不少工作悬空、落空, 课堂教学的面貌改观不大, 他在想为什么听报告热血沸腾, 时间一长就一动不动呢?只是在教师层面进行培训而学生没有新的学习观念是不行的, 而对学生的培训一般是不能用上大课的形式进行, 他想到陶行办晓庄师范时定下了的办学目标, 为将这一观念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 陶先生还创立了《手脑相助歌》《锄头歌》等一系列歌曲, 由此出发, 他创立了《课堂之歌》如下:

课堂, 课堂, 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们鼓起奋飞的翅膀搏击风浪, 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叮咛牢记心上:仔仔细细地听, 认认真真地想, 工工整整地写, 大大方方地讲。主动探究, 积极思考, 友好合作, 快乐分享。让解答闪烁思维的灵光, 让作业展示着良好素养。啊, 课堂, 课堂, 美好的理想从这里启航行, 美好的理想从这里启航。

课堂, 课堂, 深厚的智慧土壤, 我们捧起金色的种子播洒希望, 收获的向往、民族的责任敢于担当:自立求超越, 做事求精致, 相处求和谐, 健身求强壮。投身实践, 历炼成长。让行动兴味盎然, 让克难意志如钢。啊, 课堂, 课堂, 如花的生命在这里拔节成长, 如花的生命在这里拔节成长。

这样运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进行, 在反复的吟唱中将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认识与行动, 减少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阻力, 课堂教学向着生命课堂、生机课堂、生活课堂、生成课堂不断进发。

家庭教育需要战略思维 篇11

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自我教育。先有好家长,后有好孩子。好家长与学历、职务和收入无关,只与品位、格局和境界高度有关。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由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建造的,但却是全国顶尖的设计师根据最高领导人提出的目标设计的。只要设计出科学的宏伟蓝图,谁认真建造都能建好。家庭教育亦如此,赢在目标,赢在战略,赢在规划,赢在设计。培养孩子就像建房子一样,家庭是建设单位,房子建在哪里、建多高、建多大,建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家长的品位、格局和境界高度。

如果家长自己没有建成高楼大厦的目标和蓝图,找任何建筑集团也不能帮助我们建成高楼大厦。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成为什么人的理想和目标,上什么学也不能帮助我们成为一流人才。正如2003年7月1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谈道:“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肯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孩子就像正在建造中的房子一样,只要不封顶,就不能断定哪座房子更高。现在比我们建得高的,最后不一定就比我们建得高;现在比我们建得低的,最后不一定就比我们建得低。家长要学会相信,学会等待。不要逼着孩子赶进度而不顾质量。没有质量的速度更糟糕。

一样的砖瓦石料、钢筋水泥,因为目标、设计、蓝图不一样,建造出来的房屋规模、大小、价值就不一样。一样的知识内容、练习作业,因为理想、目标、方法、习惯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区别就在于家长的战略、规划、设计。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思考:我们为自己、为孩子做好人生战略规划设计了吗?我们真的想把孩子培养成一流人才吗?如果真想,能找不到好方法、养不成好习惯吗?

如果说学校是飞机场,教师就是飞机,学生就是乘客。可能我们家、我们村、我们乡、我们县甚至我们市里都没有飞机场,但只要放眼全省、全国,在我们身边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之内,一定有飞机场!

但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到更远处的想法,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即使有再大、再先进的飞机场,有再好的飞机也没有用。关键是我们真的想到3 000公里、5 000公里甚至10 000公里远的地方吗?如果真想到那里,能找不到飞机场吗?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和孩子没有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明确目标,即使学校再好、老师再杰出也没有用。世上没有专门为我们某一家、某一人修建的道路,也没有专门为我们某一家、某一人生产的交通工具,但如果我们有明确的具体目标,就能到想去的任何地方。如果说家庭教育有成功的捷径,那就是——哪好到哪去,谁好跟谁学。

当家长的应该都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爸爸、妈妈吧?为什么不相信孩子能学习好、考上好学校、成为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呢?

只要家长具有战略思维,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一点儿都不难。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李世杰/文 作者系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家风与好习惯培养课题组组长)

三位女科学家的科学育儿观

近日,中国科学院“女科学家进校园·西部行”走进新疆大学,3位女科学家——刘明、傅小兰、王秀杰与新疆大学350名师生谈成长、谈工作、谈生活、谈科研、谈人生。在与师生的交流中,3位女科学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家庭教育。她们有怎样的家庭教育观?有个科学家妈妈,孩子考多少分才能让她们满意呢?

都没有给孩子报培训班

“我没有给孩子报过培训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此话一出,会场一下子“骚动”起来,一阵低声议论后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的孩子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刘明强调说,“孩子可能少学了某种才艺,但他拥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读了很多书,今天已经俨然一部‘百科全书了,我有些问题也要向他请教。”

“我从来不相信‘输在起跑线的说法,也不认为这话有什么道理。”刘明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私人物品。鼓励、引导孩子做好自己最重要。”

刘明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小时候要她帮忙听写生字,她就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自己用复读机念一遍,然后再放出来听写。

科学家妈妈肯定会为孩子指导学业吧?刘明说自己几乎没帮助过孩子的学业,还告诉孩子说,你就把我当成文盲,不懂的自己想办法学会,不用问妈妈。孩子很诧异:“妈妈明明是个博士,怎么会是文盲呢?”刘明问:“假如妈妈是个文盲,你是不是还要读书上学?”孩子回答说:“是。”刘明回答道:“那不就行了吗?你把妈妈当文盲就可以了。”正是这样的引导,让刘明的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傅小兰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所长,她从没主动给孩子报过培训班,但孩子特别喜欢学艺术,她会满足孩子的意愿,但从来不看重学习结果。“孩子开心就行。”傅小兰说,“成绩其实不那么重要。”

王秀杰博士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孩子今年12岁,她说之前没给孩子报过培训班,将来也没这个打算。

都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刘明,童年时和母亲一起在农村生活了4年。短短的4年对刘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那时物质匮乏,什么都要自己动手,要自力更生,很不容易。”刘明说,“我的童年是物质匮乏而快乐的,我学会了很多农耕知识,学做饭是我人生最正式的第一课。”

“我是当时村里第一个上学的女生,那时学校只有一名教师,老师给某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就在操场上玩耍。体育课就是跟老师上山砍柴火,虽然很累,但十分快乐。我小学毕业就能挑起50公斤重的东西,现在估计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在大自然和农村度过的童年,给刘明留下的不是烦恼而是开心快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有个快乐的童年,现在她每个周末都陪孩子玩,甚至陪孩子踢足球。

“快乐的童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傅小兰说,自己更关注孩子是否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

王秀杰也说自己受益于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管时代如何变,让孩子快乐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不能仅看孩子学到了多少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看孩子是否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是否懂得感恩,是否有礼貌,是否有传统美德,这些往往对一个人的成长更重要。”

三位女科学家都表示,孩子是否拥有快乐的童年,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父母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需要,给孩子营造快乐成长的环境,创造快乐成长的土壤,让孩子像小树苗那样慢慢生长。

都深受家庭教育影响

勤劳、儒雅、内敛,是刘明对父亲的评价。“父亲虽然从来没有教育我将来要怎么样,但我知道他希望我们可以知书达理、独立自强,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刘明说,“在家里,父亲很少说教,都是用行动来影响我们。父亲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我的影响很大。”

“父亲是工程师,他靠一本裁剪书自学做衣服,能为一家人做衣服。他遇到任何困难都从来不抱怨,这让我也养成了一个不抱怨的习惯。现在的孩子条件已经很好了,但稍不如意便抱怨不停,这点很不好。”

“从小到大,父亲都鼓励我们读书,还亲自带领我们读,经常给我推荐书,逐渐让我有了好的读书习惯。耳濡目染之中让我们慢慢意识到要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我们家4个孩子都没上过培训班,全部大学毕业。”

“父母让我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益的。所以无论是做科研工作,还是当家政人员,我都会尽量做到最好。”刘明说。

“内心简单才能强大,才能对社会有贡献。”刘明说,家庭对自己读书求学、从事科研工作、做人做事都有很大影响。父亲是个内心强大的人,这也让她变得内心强大。

傅小兰说,父母的价值观对自己影响很大。“价值观决定着成功和幸福,而价值观最初的影响来自家庭、来自父母、来自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是终身的。”王秀杰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默默支持,还十分尊重我的想法,鼓励我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發展,做自己喜欢的事。”

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研究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教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的最有效的方法, 思维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在思维的发展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 思维在知识的积累速率方面也具有动力作用, 所以思维是初中生智能提高的中心。当然初中语文课对初中生的思维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 作为母语学科, 将语言与思维有机地联系规划在一起, 语言是一种说话活动, 它必须通过思维来产生;同样, 思维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也必须依靠语言来表现。语文把两种相互结合在一起, 这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一、评估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基本原则

1. 统一性。

在传统的观念中, 教师往往认为智力的高低决定了创造力的有无, 而不注重思维情感对创造力所起到的作用。其实, 创造力不仅伴随着智力的活动, 而且也伴随着强烈的思维情感活动, 任何创造都有着思维情感的升华。因此, 必须着重把智力、创造力和思维情感三者统一起来, 这有利于初中生的思维教育的进一步提高。

2. 鼓励和完善。

随着人文素养的发展, 评估初中语文思维教育不再注重选拔、等级与淘汰的原则, 而是注重鼓励和完善的原则, 鼓励初中生开放思维的空间, 完善初中生的思维程度。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的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 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提高的过程中的变化和体验。教师要利用较多的鼓励性评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 主体性。

在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和思维的发展者, 教师的教育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变化,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主体性发生变化和改善。其具体表现为: (1) 思维教育方式应该有利于发挥、展现初中生的主体性; (2) 思维教育方式应该充分产生对学生的自我制约、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形式

初中语文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思考能力等方面, 因此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型的思维教育。

分析型思维, 简单地说, 就是抽丝剥茧、从小处入手, 深入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 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 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感受作者使用的语言技巧。这种思维教育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所必需的, 它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本质上质疑, 并做出合理的逻辑推理判断及验证。

2. 创造型思维教育。

初中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和根本源泉, 初中老师要培养学生语文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即提高初中生的创造型思维, 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

3. 实用型思维教育。

初中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 它是提高初中生对繁琐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有力的工具性学科, 是初中生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 也是提高其它学科成绩的重要环节, 例如, 数学公式的理解, 历史、政治等学科阅读理解等。因此, 实用型思维教育集合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 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实用性, 而不是应对考试。

三、初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 建立轻松愉悦的情境, 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建立轻松愉悦的情境, 使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可以在这个环境里感受到轻松的氛围, 使其思维处在最佳状态, 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参与的愉悦、思想的乐趣。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初中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使学生们能够尽力去想大脑中产生的各种疑问, 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渐渐地培养其思维能力。

2.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初中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提高思维教育质量。

开设初中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既能深化和补充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 进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参加阅读比赛的活动, 交流心得体会,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积累学生们的素材储备。此外还可以开设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思维辩证能力等等。但是教师在组织语文学习活动时, 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以及课堂内容, 细心设计, 合理化开展, 以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教师应该加强探究文学优美的初中语文素材, 提高思维教育质量。

我们知道, 唐诗、宋词、元曲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 其文辞优美, 脍炙人口。这些作品都包含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技巧,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它们都是提高初中语文思维教育的优秀素材。

结束语

初中语文思维教育教学重在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对初中这个特殊阶段而言, 发展和提高其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性。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充分开拓初中语文的特殊优势,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拥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六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路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7) .

[2].屠水英.初中语文思维教学策略研究和改进.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2 (6) .

上一篇:童年的纸飞机下一篇:震后汶川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