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2024-10-21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共10篇)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目前我们的科技水平还不能阻止和准确预测地震发生,但我们可利用人类本身的智慧从血和生命的代价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总结、研究与提高,教育后代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减轻未来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1 强化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不停地运动,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巨大的能量,推挤地壳内部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大约在500万次,人们的有感地震在1%。据统计,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每年全世界平均大约发生18次。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靠地球养育,地震不可避免、无法回避。面对每年发生如此之多地震,深层次思考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地震,了解地震,以便初步熟悉地震规律,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社会财富。

我们国家虽然在抗震减灾工作中,各种组织机构、研究机构有一定基础,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前没有预警迹象,没有科研成果。这进一步说明了在今后抗震减灾工作中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出人才、出成果,哪怕是地震之前十几秒预警也能挽救很多生灵。

四川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完善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主要包括城镇发展用地规模,防灾区域划分,场地选择,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所,应急反应和救援预案等内容。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全面普查并按照当地的抗震基本烈度进行抗震加固,新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必须达到标准的要求或予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2 做好建筑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结构选型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大小程度。我们可以形象比喻,震级为炸药包的装药量,地震烈度为炸药包爆炸之后的破坏程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好多因素。从这次四川汶川震害的房屋损害情况看,有的严重破坏倒塌,有的破坏较小。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与场地条件的差异对建筑物震害影响明显。所以,我们今后建筑设计中要认真思考规划选址,严格选择稳定基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度均匀的中硬土等有利地形地段,以免场地选址不当,对建筑房屋抗震产生不利因素。

我们都知道为了评定地震烈度大小,就需要一个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震烈度表。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12度的地震烈度表。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I0)与震级(M)的关系为M=0.58I0+1.5。这次汶川地震公布的震级为8级,也就是说震中烈度为11度多。我们的建筑物在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才进行抗震设防,9度已是最大限度的抗震设防了,可以讲汶川特大地震使得建筑物本身抗震及设防所起的作用已微不足道了。从四川汶川震害情况看我们应适当提高公共建筑,人流集中地方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据四川汶川震害有关情况看:大开间、大窗户、外走廊的砖混结构中,由于整体性差、空间大,砌筑墙体的砂浆强度低,没有必要的抗震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由于砖混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所以震害最为严重,所以我们在日后的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公共建筑,例如学校教学楼尽量避免用砖混结构或者采用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与轻钢结构。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重灾区普遍受重创伤,框架柱先于框架梁破坏。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柱的上端重于下端。柱子与梁的节点属于刚性节点,即承受竖向轴力和弯矩,剪力的作用,受力复杂,而柱子地位又最为重要,一旦破坏整幢建筑就可能倒塌。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变“弱柱强梁”为“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这样建筑房屋不会因柱子的破坏而倒塌。单层工业厂房的排架结构,由于空间大,预制装配,节点连接差,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差,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要适当增加柱间支撑和强化节点的连接。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这次汶川地震中震害较轻。这是因为这两种结构自重轻,延性好,地震作用小的缘故。综上所述,我们在房屋工程结构选型上,一定要坚持选用被广泛证明相比更为抗震且广泛适用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以及选用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

3 普及和推广应用抗震减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全国各地城镇在扩张膨胀,人口在增加,楼越盖越多,越盖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层建筑在10万幢左右,超高层有115幢。现在好多发达县级市也高楼林立。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们国家才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大城镇建筑工程结构减震与抗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使得新建工程经得起百年的考验。

我国传统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种传统抗震方法是以“硬抗”为主要途径,通过“肥梁胖柱”多配筋来抵抗地震,其结果是梁柱截面越大、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也越大。 传统抗震方法成熟,广大设计、施工都熟悉,在大多数情况下抗震是有效的,但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结构隔震体系是指在结构物底部(或在某层间位置)设置具有一定的承载、隔震多位特性隔震支座而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所以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层间水平位移均集中在隔震层,结构层间水平位移很小,上部结构在地震中作长周期,缓慢的整体水平平动,从而保护结构本身,内部装饰和精密仪器等不遭任何破坏。这种隔震结构减震效果是传统抗震结构望尘莫及的,极大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反应。结构及承重构件地震中的损坏过程,就是地震能量的“消能”过程。结构及构件的严重破坏或倒塌,就是地震能量转换或消能的最终完成。

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地震发生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处在弹性阶段,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保护建筑物主体在强地震中的安全。

我国目前对建筑结构隔震,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仍缺乏经验,不熟悉。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新技术目前仍主要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或设防烈度要求高的建筑。如何推广普遍应用这种新技术需要我们努力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程懋.高层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余鹏,张波,张业民.汶川地震对今后建筑设计及施工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8,34(27):96-97.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仪表公司的***,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重于泰山》。

5月12日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感觉不明显,但也心有余悸,可能好多人都不记得30年前,也就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

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次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但大家知道那次的震级吗?是7.8级。

在12号的下午2: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也是7.8级,从已知的报道看死亡人数已达1.2万人,但还有6万人生死不明,据现场直升机发回的报道,汶川县城现在已经成为废墟,超过了48小时,生还的希望渺茫,空中救援部队的一个连已经冒着雷阵雨空降,150名解放军战士已经牺牲4名。温总理在都江堰的临时帐篷中日以继夜的指挥救援工作,每到一个现场他总是亲自向被埋的幸存者喊话,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见到遇难者的遗体年过花甲的总理哭得不成样子,那场面真得让人揪心。但他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所有人都平安脱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我真想说,老天爷,我愿意放弃几十年的寿命去换取那些被埋人员生的希望。

对于现在我们这些安全的人,仅仅是应该庆幸吗?还是继续去享受我们的快乐时光?我们该反省了,我们该有压力了,我们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和一流的电力装备系统集成商,到2012年我们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50个亿,利润要达到15个亿。我们如何做到?培养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态度。但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责任心并看到效果呢,我觉得每天早到1分钟,每天晚走1分钟,每天多做1件事,每天帮别人多做1件事,每天都对别人说1句礼貌用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这样做,我们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能创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无缝沟通的合作渠道,到那时我们不仅是一支钢铁团队,更能创造比现在多十倍的经济价值;但有些人说了,让我天天多做事,我是傻子呀!那大家看看这次救援的解放军战士,看看救援的青年志愿者,看看我们的总理,正是有了他们高度负责的态度,才有了被困群众生的希望,正是由于他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降到最低。你想拥有更好的前途吗?那就学傻子,做傻子,让我们做得每一件事情都能使自己和别人共同受益,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目标

所以提高责任心就是这么简单,重要的是能不能坚持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我相信我能行,我更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事都能比我做的更好。现在我们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也销售到其他国家,在这时产品所代表的含义便融入了国家情结,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是“**制造”更是“中国制造”,当然,近阶段“中国制造”的威胁论又重新出炉,不幸的是,这次与以前多少还有点安慰感的产品倾销无关,这次它指的不仅是价格低,而且是价值次;这对我们中国企业是一种自尊上的打击,所以说我们今后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公司的愿景是什么?“成为电能计量产品与系统的卓越供应商”,我们不仅要做终端产品的制造商,更要成为这个行业的系统提供商,我们提供的是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理念,和全新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创造”“中国创造”,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最后,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3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异常脆弱与无奈,但还是有些人凭其信念和坚韧与死神擦肩而过,也有些人凭其智慧与经历拒绝与死神相约。小英雄康洁就是一位遇事沉稳,凭其智慧与经历逃出死神魔爪的人。

在地震发生时,年仅13岁的她身居六层教室,别人陷于慌乱而她沉着冷静,有意识地避开教学楼前的水泥地,选择楼后农民的黄土地跳下逃生,从而保全了自身的性命。当记者采访时,她用自然可信的语言将逃难过程告诉了记者。我在想千钧一发的逃生关头,她哪来的几乎闪电般的缜密思考?小康洁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思考,“别看我年纪小,我经历过好几次洪水了”。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了,似乎一位行走江湖多年的老者在炫耀她的实力——我是大风大浪中闯过多次的人。也就是说,小康洁成功的自救与救人行为,显然与她的灾难经历有很大的联系,是经历事件后积淀的智慧所成。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小康洁似的经历,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教育,给了学生多大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书本所给不了的东西?事实上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区资源(或网络资源)在教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现实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中艰苦地攀爬与划行,特别是在自上而下强调学生安全的借口下,学生的课外活动,集体活动被淡化、挤占,甚至被废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以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眼高手低,生活能力与生理发育和书本知识增长极不协调,这不能不说是现行教育的不足。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缺乏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一定的不足,而且这个“缺陷”在人生中是非要“回补”不可的,甚而要用许多代价去加倍回补。也许有人会说,讲这话的人不像是教育业内人士,是“‘不’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诚然许多事情不是教育本身能克服的,但我想说的是,学校或者具体的从业人员,能否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组织些集体活动,逐步落实实践活动课。退一万步说,即使在活动中情操得不到陶冶,起码也得到思维的些许放松和精神的一点调剂。学生适当的活动与升学没有矛盾,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至少学生作文时不会言之无物,千文一面了。

小康洁的话确定有许多可圈可点,令人动情之处。如当记者提及她爸爸时,康洁显然情绪异常激动,泪流不止,用浓重的四川话说:“爸爸好帅哟,我成了一个没爸爸的孩子了……”小康洁的泪是她父女情深的自然流露,是痛失父亲后的本能哀伤,也对大众灵魂进行了洗礼,大家没有因康洁的流泪而认为她不够坚强。丧逝之痛,物皆如此,情何以堪。可是在此灾难中同样丧父的某名牌大学女生,年龄比康洁大,水平自然比康洁高,可在公共媒体上的言辞神态让广大电视观众难以接受。有网友气愤地说:“面对父亲的死亡,你冷静得可悲,坚强得可怕”“在那样的凝重氛围中,你还带着姣好无碍的面容,似乎还有一丝笑意,言称坚强。你不是感情麻木,就是感情错位”“即使你与父亲有感情上的裂痕,死者为尊,何难释怀?”面对网友的板砖,也许这位女大学生有天大的委屈和难言之隐,但面对如此大的家庭劫难,按理再坚强外表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忧伤。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古人皆认为君子当祭思敬,丧思哀。我要说的是,不论家庭如何变故,不论感情如何淡薄,但在那样的环境场合,应起码有必要的肃穆吧,这既是对亲人死者的悼念,也是对生者感情的尊重。那样的坚强笑意,我们真的不习惯,不自在。按理说偌高学历不会犯低级错误,可这板子还真不能打在这女孩一人身上,我们是否反思我们经常讲的情感教育出了偏差呢?她那令人尊敬的父亲,我们不忍责备其教女时,可能是一味强压学习,淡化了情感培养。但我们的现实教育还是重视应试内容的不断强化,情感培养的随之天成,造就了高分低能,高智低情的一批人;另一方面违背了学生情感认知的递进性,总是很虚诞的强调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感,而把真正贴身的人与人生活中交往而形成的基本做人情感忽略了。喜怒哀惧爱恶欲,人都具备此七情的,但喜在该喜事,爱在该爱处,哀在该哀时,否则感情错位,轻则遭人指责,重则影响生活。

人的精神家园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单凭物质是解决不了心灵问题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没有正规的心理疏导课程和机构,以至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无法得以疏通和排解。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情感不丰富,甚而缺失,最终导致情商低下,心灵幽闭,人格的不健全。忽视心田的耕耘,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但愿此次灾难不是给人仅仅带来痛苦与不幸,而促使人们在废墟中坚强地站起来,去思考、追寻有价值的东西。

四川汶川地震伤情统计与分析 篇4

关键词:地震,伤情特点,创伤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一次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摧毁大批建筑物。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员的伤情特点,对合理使用、调配医疗资源,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30余万人受伤。我院作为前线医院,在地震发生后短期集中收治了大量地震伤员,现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我院设计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地震伤情统计表》对震后送入我院的伤员进行详细登记并记录其诊治过程,剔除登记不全、诊断不准确病例后,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29日共获得有效登记病例1182 例,多为此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北川县、平武县、安县及江油市伤员。本组患者1182 例,其中男性637 例(53.89%),女性545 例(46.11%);年龄1.4~96 岁,平均42.17 岁。

1.2 伤情统计分类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1]对统计表中的损伤外部原因、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并计算分析其构成比,对高发损伤分析其内部构成比。

2 结 果

2.1 损伤的外部原因

本组患者主要损伤外部原因为被物体击中(落石及建筑物倒塌)及被物体挤压(建筑物倒塌掩埋等),其中被物体击中565 例(47.8%),被物体挤压321 例(27.2%),跌倒/高处坠落187 例(15.8%),其他外部原因109 例(9.2%)。

2.2 损伤疾病构成情况

本组1182名患者损伤疾病构成前几位为:胫腓骨骨折158 例(13.37%),其中开放骨折67 例(5.67%),闭合骨折91 例(7.70%);骨盆骨折122 例(10.32%);脊柱骨折120 例(10.15%),其中无神经症状患者79 例(6.68%),不全瘫患者29 例(2.45%),全瘫患者12 例(1.02%);股骨骨折109 例(9.22%),其中开放骨折13 例(1.10%),闭合骨折96 例(8.12%);前臂骨折/脱位106 例(8.97%),软组织损伤221 例(18.70%)。需说明复合损伤(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按损伤类型分别计入上述损伤类别中,复合损伤患者332 例(28.09%)。所有骨折损伤945 例中,开放骨折218 例(23.07%),闭合骨折727 例(76.93%)(见表1)。

3 讨 论

在本组患者中,年龄分布特点为:18 岁以下患者(儿童及中小学生等)及60 岁以上患者居多(769 例,65.06%),说明地震发生时,死伤多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老年人面对突发情况躲避反应欠灵敏,也说明四川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死伤多为留守的青少年及老年人[2]。

根据疾病构成顺序说明在地震灾害伤员中,骨科疾患占很大比重。提示在现场急救的救援物资、人员配备中,需针对此种情况有所准备。比如现场救援时,需多准备夹板、支具等临时固定材料,以对骨折患者伤肢进行临时固定,以免在转运至医院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脊柱损伤患者占很大比重,在现场救援时对可疑脊柱损伤伤员均使用硬板或硬担架转运[3,4]。开放损伤患者较多,所有骨折损伤945 例中,开放骨折218 例(23.07%),且据我院收治患者的情况,几乎所有开放伤口均污染严重。所以现场救援时应携带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等药品,可以现场初步清洗伤口,并携带大量绷带、纱布、止血带等器具予以止血,以防转运途中失血过多或伤口污染时间较长而致严重后果。

四川强烈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在遭遇如此重大灾害时,当地医疗资源往往是杯水车薪,需要调集各地外援医疗力量,包括医务人员、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根据本组病例分析,骨科疾患占很大比重,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大量骨科医务人员、骨科器械(如内固定器械、外固定架、临时牵引器械等)和针对骨科疾病特点的治疗药物、医疗设备等[5]。在外援医务人员、医疗器械、药品、设备的调配中必须以此为原则。

总之,地震是突发性及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员的伤情特点,对合理使用、调配医疗资源、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青,杨造成,彭碧波,等.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8-30.

[2]徐佩卿.地震伤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1994,10(5):311.

[3]唐甫斌,浦金辉,张璧,等.地震伤员的处理原则[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10.

[4]高伟兴,李晓强,马琳,等.唐山地震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4):253-256.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与板块运动 篇5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了8.0级(里氏震级)特大地震,地震的发生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决定20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并下半旗志哀.在为遇难同胞举行哀悼、寄托哀思之后,我们还要认真探究与冷静思考引起这场地震灾害的.真正的地球物理学原因.作 者:杨志根 朱元清 作者单位:杨志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30;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77)

朱元清(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0062)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6

两年来,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 四川通信业大力实施灾后规划重建, 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远近结合、协调发展, 系统设计、保障安全的重建原则, 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重建灾区通信网络, 快速推进恢复重建进度。在地震两周年之际, 地震灾区通信能力、网络覆盖和服务能力均达到或超过灾前, 居西部领先水平, 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抗灾容灾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为地震灾区重新筑起一座通信长城。

截至2010年4月底, 四川通信业累计完成恢复重建投资175.4亿元, 占规划总投资的96.1%;在全省基础设施中率先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 实现了抢通与恢复的“两个第一”, 为全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灾区电话用户达到1338万户, 比灾前净增277万户, 宽带用户数达到79.6万, 比灾前净增34.2万户。

基础设施更完善, 灾区乡镇宽带通达率达99.4%

在重建中, 全行业累计开工建设项目6015个, 完工5171个;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79万线, 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855万户, 移动通信基站6924个, 传输光缆50844皮长公里, 业务用房17万平方米。

地震灾区通信网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提升, 全面完成灾区行政村村通工程, 灾区乡镇宽带通达率已达99.4%, 较灾前提升5%, 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提升20%。以绵阳为例, 和10年前相比, 移动核心网重建规模为1.2倍, 无线网重建规模为50%以上, 传输网达74%。在重建中, 电信企业结合3G网络和无线城市建设, 加快宽带网络发展普及, 推进“光进铜退”, 持续推动宽带提速, 加快传统电路交换向下一代网 (NGN) 的演进, EVDO无线高速接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地震灾区构建了稳定、高速的通信网络环境。

同时, 通过成都至互联网国际出口高效直达专用数据通道项目、中国移动多媒体呼叫中心、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中国电信四川灾备中心、中国电信西部数据中心等一大批立足四川、覆盖西部、服务全国的恢复重建的通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以及成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本地网的调整, 大大增强了四川信息服务的硬实力, 提升了四川作为西部通信枢纽的地位。

为加快恢复重建步伐, 四川通信业还通过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在地震灾区先后开展了10条传输光缆共建, 出台了专项规划, 推进北川、映秀、青川、汉旺4个重点城镇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与成都军区共建都江堰-马尔康传输线路, 并通过以成都地铁、高铁、高速公路沿线民用通信建设等重大项目为载体, 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引向深入, 在地震灾区节约投资5亿元以上。

网络更安全, 网络体系构建适度超前

在震区通信恢复重建中, 通信网络的安全、防灾减灾被放在突出位置, 不仅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有了提高, 通信网络体系构建也适度超前。首先是保证了物理上的安全, 重建中光缆敷设多采用直埋和管道等安全性更高的建设方式, 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其次是提高了公网冗余度, 以保障紧急情况下在公网上开辟专用通道, 保障党政军及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的通信畅通。再次是在传输线路保护方面, 地震灾区城市已经形成了双路由或多路由保护, 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 同时还采用多系统分担业务、多节点疏通业务、降低环路跨度、支链成环等多种优化手段,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最后是应急通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了预案, 加快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及设备更新改造力度, 将应急通信车配备到市州, 应急卫星电话配备到县。通过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工程、全国公用应急宽带VSAT网工程、“十一五”应急通信设备高清视频编解码购置工程、全国公用应急短波工程建设以及抗震型超级基站等多项工程的建设, 进一步提升了全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在今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 全省通信业迅速反应, 支援玉树抗震救灾, 实现了“快速反应, 保障有力、准备充分、调度有序”的目标。

服务更丰富, 灾区县级以上城市能享受3G服务

在地震灾区, 电信企业大力加强灾区社会服务, 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新开通616个乡镇宽带互联网接入, 新建6944个农村信息化服务点和1580个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点, 建成3800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 为1540个乡镇开通互联网网站。电信服务网点比震前更完善, 群众就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电信服务。电信服务的内容也较灾前有了大幅提升, 基本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地震灾区任何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电信服务, 充分满足了地震灾区社会不断增长的日益多样的通信消费需求。在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城市, 已能享受到3G服务。电信企业还推出了援建卡、感恩卡等低资费产品回馈用户。两年时间, 地震灾区资费水平持续下降了20%, 尤其是通过实施移动电话长途“一费制”、降低或取消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以及成都相关本地电话网的调整, 让受灾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电信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 力助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信息助残, 服务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服务灾区新农村建设。为解决北川各乡镇因路途遥远、道路不畅, 到县城开会困难的问题, 电信企业协助北川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建设了视讯会议系统, 使北川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视讯会议系统的民族自治县。

电信企业还与地方政府积极合作, 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再就业信息保障平台, 使受灾地区数千名失业农民工重新上岗。

明天更美好, 努力建设西部最强最优通信信息业

经过近两年的恢复重建, 四川地震灾区的通信发展站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今年3月29日, 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加快通信业发展工作会议, 提出了立足四川、服务西部、拓展全国, 努力建设西部最强最优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同时, 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通信业加快发展, 加强对通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规划指导, 在通信用地、用电费用优惠政策、农村电力引入、通信建设赔偿补偿政策、通信业发展保护等生产要素方面提供保障和给予优惠。加快发展通信新业务及增值业务,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推动通信业今年全面完成通信恢复重建任务以及实现“村通电话、乡通宽带”。

四川省政府与三大电信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也进展顺利, 目前, 已累计完成项目投入337亿元, 占协议总投入的33.6%。同时, 省政府还出台了《四川省无线城市规划 (2010-2012年) 》, 全省将在3年内投资400亿元, 优先在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等5个城市打造“高效、优质、安全”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 带动全省无线城市全面快速发展, 面向全省3400万移动用户、600万无线宽带用户, 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网络接入, 并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应用, 使成都无线城市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 全省应用水平达到西部领先。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7

直播电视新闻, 亦即现场直播, 这是一种与事件发生、发展、结束同步直播出的新闻传播形式。 (1) 它是利用有ENG设备的转播车, 在新闻现场摄入图像和声音, 在转播车上由新闻导播切选画面, 然后通过转播车上的微波设备或卫星发射系统, 把画面与声音信号传回电视台发射出去;或者将现场声像讯号直接传送到电视台播控中心, 由直播导演选择切换画面, 观众的收视和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步。电视新闻直播主要分为仪式类和事件类。仪式类直播主要是指经过事先策划、准备的;事件类直播则是对没有经过前期策划, 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直播。

电视新闻画面是指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镜头, 即电视工作者按下摄像机上的录制按钮之后, 到停止录制的画面片段。一个镜头可以几秒, 几十分钟, 甚至几分钟, 长短不一, 也可以在后期编辑中控制在数帧范围内。画面不同于照片, 它是活动的, 既来自于镜头内部被摄主体的运动, 也源自镜头由运动拍摄带来的活动。只要录制按钮开着, 画面就能以流动的形态向观众充分展现外部世界, 具有十分强的时空再现能力。

今年5月12日14时20分, 在四川地震灾区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震后一周年纪念活动进行了直播, 即《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 (以下简称《一周年》) , 其画面拍摄就很有特色。

二、直播电视新闻《一周年》的画面拍摄特点

1、平缓的画面节奏, 渲染凝重的悼念氛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特大地震, 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罕见的自然灾难。汶川特大地震夺去了近10万同胞的生命, 泪洒大地, 举世悲痛。时值地震一周年之际, 我们在四川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沉痛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现场庄严肃穆, 不管是参加此次纪念活动的人员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心情都十分沉重。现场沉重的氛围以及庄重的悼念仪式决定了直播中画面节奏的平缓。

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单位, 但是, 它本身又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现实, 一方面它准确地再现摄录像工具所提供的客观现象, 另一方面它又是经过摄影者的选择、安排和组合的形象, 它就必然载负着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 《一周年》直播开始, 以青山为背景, “隆重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十五个黑色黑体加粗字幕置于电视屏幕中间, 此固定画面持续了近两分钟, 这种近似于零节奏的画面把观众引向一年前地震的种种回忆, 为接下来的悼念活动氛围埋下了伏笔。在向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烈士敬献花篮的仪式中, 仪仗队护送花篮缓缓地走向地震遗址, 并伴随着悲伤的交响乐, 这时直播中的每个画面, 拍摄的时间比一般长, 并在不同的景别之间切换, 从宏观和微观上再现了现场活动, 渲染了凝重的悼念氛围。

2、综合运动拍摄, 富有视觉冲击力

综合运动拍摄是指把多种形式的运动摄像方式 (推、拉、摇、移、跟) 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综合镜头, 相比其他的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而言, 综合镜头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 (3) 此次直播属于仪式类直播, 是事先经过策划、准备的, 现场设置了10余个摄像机位, 有些摄像机还是架在摇臂上的。通过综合运动拍摄, 如先拉后摇, 边移边摇, 甚至拉、移、摇和升降拍摄混合运用, 形成了多景别、多角度、多视点的动态构图方式。综合镜头中, 景别、角度等在不断地变化, 但画面所展现的时空自始自终都是完整的, 这种拍摄突破了画面框架的限制, 大大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这样, 即使在场地面积不大的悼念现场, 画面信息不仅不单调, 反而丰富和充满变化。

《一周年》直播节目中, 综合运动拍摄运用得比较多, 取得了非常好效果。例如胡锦涛发表讲话时的一个空镜头:先是由近景别的绿色植物缓慢摇摄至地震遗址, 画面中象征生机的绿色和残垣断壁的遗址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镜头从遗址的一角拉回残存建筑整体, 地震对建筑造成惨烈破坏清晰可见, 同时边拉摄边向右方向摇摄, 震后尚未完全破坏的墙壁上的红色条幅标语赫然显现, 象征着灾区百姓重建的信心和力量。

3、以侧面拍摄为主, 彰显良好的职业道德

纵观直播电视新闻《一周年》, 固定摄像机位和游动摄像均分布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的三个方向, 即遗址左边、右边和前方, 并且拍摄方向大部分以侧面为主, 唯独没有在地震遗址上架设摄像机位。

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人, 跟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然后才是他所从事的职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 以平等的姿态出现, 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此次地震遇难同胞和抗震救灾烈士的悼念活动, 新闻工作者固然担负着摄像、采访、编辑等方面的任务, 但他们也需要尊重死难者。也就是说, 我们在讲求职业精神的同时, 不能漠视对受灾者的尊重。 (4) 摄像记者站在地震遗址上拍摄, 确实能增加画面的视角, 更全面地反映悼念活动, 更为宏大的场景, 然而这样却是不能容忍的。遗址下面埋藏着地震遇难同胞, 若摄像记者站在遗址上拍摄, 就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就逾越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况且, 《一周年》直播时中央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在遗址前献花表达的是对死者的深切悼念, 如果有人站在敬献鲜花者的前面拍摄, 就有点不恭敬之嫌。

三、做好直播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启示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 中国能对他的来访进行全程直播是令他最想不到的事。虽然克林顿访华已过去10余年, 而且我国在重大新闻事件电视直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足以说明直播电视新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1、电视新闻画面摄取是对电视记者画面思维的考验

画面, 作为构成电视语言的基础因素, 直播电视新闻的优劣成败,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是否有其独具魅力的画面, 而这画面的获得往往又取决于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能力。画面思维是指记者的画面意识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5) 。电视新闻一般由画面、解说、同期声三部分组成, 三者相辅相成, 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 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电视新闻画面是在文字采访的思维而非画面思维方式下指导拍摄的, 是为了印证文字稿而去找寻画面, 画面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减弱了, 仿佛成了文字解说的附属品。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 电视记者往往忽略新闻现场的生动细节, 漫不经心地使用推拉摇移拍摄出来的画面仅仅是填充文字稿的时间空白而已。但是一篇优秀的电视新闻, 尤其是直播电视新闻, 缺乏画面思维是不行的。

直播电视新闻《一周年》在更大程度上考验着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 因为悼念活动自身的特殊性, 本次直播没有出镜记者, 没有解说词, 而且同期声也只有胡锦涛发表讲话和悲伤低沉的小号乐调。在长达四十五分钟左右的直播中, 要求电视记者具备拥有良好的画面思维能力, 通过直播传递给千万观众丰富多彩而又具体生动的画面。

2、电视新闻画面的摄取是导播综合素质的体现

导播作为从事电视节目的组织、协调、直接参与节目生产和播出的专职人员, 是在动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摄像机进行电视节目制作或播出的时候不可或缺的工种。在信号切出的瞬间清晰地表达视像, 还原现场, 把握节奏并恰当地表现应有的气氛和环境, 是导播工作的特别要求。导播必须具备非常强的电视编辑意识, 这种意识必须先于摄制集体通过电子设备的操作呈现最终结果之前就形成;与此同时, 导播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在导播和摄像之间取得默契配合的保证。每次成功的直播电视新闻, 导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 是对地震死难同胞和抗震救灾烈士的深切缅怀, 这就要求导播注重画面节奏的把握, 控制每个镜头的长短、内容和运动, 恰当地表现凝重的悼念氛围。

3、电视新闻画面要对观众产生情感体验

电视新闻画面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 传递信息, 消除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同时提供的是以社会美、自然美为内容的信息审美需求。 (6) 观众在收看直播节目时, 总是会将看到的画面场景移入自身的主观世界中进行比照联想。此次《一周年》直播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现场的具体画面, 如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定格在14点28分的大理石时钟, 成片的黄色菊花等, 观众缅怀逝者的情感油然而生。遗址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14时28分”, 这个让中华民族伤痛的时刻, 还有代表对死难同胞尊敬的菊花……这样的画面在直播中渐次展开。当观众打开电视的时候, 就不是在被动地收看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直播, 而是在电视画面的引导下进入到一种精神上的情感体验。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 不管是来自地震灾区的, 还是没有受到地震伤害的, 都深深怀念地震中的死难同胞, 为他们祝福和祈祷。

摘要:本文以直播电视新闻《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为例, 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此次直播的画面拍摄特点, 即平缓的画面节奏、综合运动拍摄和以侧面为主的拍摄方向。文章提出了做好直播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三点启示, 从而提高直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希冀给业界一个参考。

关键词:直播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画面,综合运动拍摄,画面思维

注释

1 黄匡宇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2版, 第231页

2 朱羽君:《电视画面研究》, 1989年9月第1版,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70页

3 周毅主编:《电视摄像艺术新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第69页

4 王再承:《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记者职业道德》, 载于《新闻与写作》, 2004年第09期

5 黄匡宇:《浅论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 载于《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年07期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8

金融啄序 (Pecking Order) 是指资金需求者在面临外源性融资有硬约束的条件下, 被迫选择在不同的市场和渠道上进行融资活动, [1]其最初由Myers和Majluf提出, [2]并被广泛运用于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研究上。农户的融资渠道显然不如企业丰富, 但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3]而政府介入和乡土文化影响下我国农村存在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 [4]并得到了微观数据的实证支持, [5]这也为我国农户可能存在融资偏好创造了现实条件。同时, 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 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 其核心是农户的融资偏好, [6]且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源于农户独特的融资次序。[7]于是, 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对农户融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马晓青、黄祖辉 (2009、2010) 等先后通过对河南400户、[8]江苏588户、[9]陕西等五省1412户[3]和上海299户[10]农户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发现, 农户融资优选为亲戚朋友借款, 次优选择为正规金融机构, 并通过Probit模型发现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保险性需求、利率水平是造成这一偏好的重要原因。这一实证结果验证了李江、[6]沈启浪和马晔华[7]的理论分析。

近二十年来, 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成果均表明,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市场的效率非常低下, 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普遍相当地严重, 而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70.92%, 尤其严重。[11]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现象,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 [12]虽然金融压抑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但在实行金融自由化初始条件不具备时盲目推进自由化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所以政府对金融部门进行选择性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金融深化: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金融政策, 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 包括政府控制存贷款利率、控制市场准入、偿还期转换政策、限制资产替代政策等, 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注:①灾区类型的划分依据民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的《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结果的通知》 (2008) ;②实际上, 课题组在2008年1月共调查了294户农户, 剔除68户非“5·12”地震灾区样本, 剩余226户为灾区的灾前农户样本。

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 加之我国农户财富存量处于较低水平, 故个体的抗风险能力甚弱, 不得不建立并依靠以近邻或血脉为联系的熟人圈层关系分散个体风险、增强群体抗风险能力, 民间金融就是例证。但是, 巨灾重创农村经济, 导致圈层的抗风险功能得不到发挥, 金融抑制程度更加严重。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直接原因:灾后重建带来农户资金需求的增加、圈层保障功能退化引起资金供给渠道的减少。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农户融资偏好的变异, 故本文用农户融资偏好作为农村金融抑制程度的代理变量。同时, 灾后重建时间紧迫, 政府通过金融自由化来缓解灾后金融抑制程度, 条件根本不具备, 而金融约束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 对指导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灾后农户融资偏好的动态考察, 分析灾区金融抑制程度的变化, 实证灾后金融支持的效果和影响灾区农户目前融资偏好的因素, 这对补充金融啄序理论和金融支持当前灾区深化灾后重建工作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而作者在2008年初和2010年对四川汶川5·12灾区灾前后两次调研为本文提供了难得的数据。

二、调研区域及样本特征

本文数据均来自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 分别在灾前后2008年1月、2010年8月通过实地调查获得, 样本数分别为226户、496户, 区域分布见表1, 样本基本特征见表2。

注:①灾前样本对应值指2007年家庭年收入, 灾后样本对应值指2009年家庭年收入;②主要指有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 其贷款的平均值, 其中, 灾前样本对应2007年所有借款, 灾后样本对应灾后的农房重建贷款。

三、5·12地震灾区农户融资偏好变异的经验分析

1.农户融资偏好的变异

由表3可以看出, 5·12地震改变了农户受灾初期的融资偏好, 灾区农户在灾前和现在, 其融资次序为亲友借款-银行借款。但是, 在受灾初期, 不论是为农房重建融资, 还是满足恢复生产的资金需求, 农户融资次序均为银行 (泛指金融机构) 借款-亲友借款。一方面, 当巨灾影响波及整个区域时, 原有的熟人圈层经济状况普遍下降, 圈层保障功能严重退化, 因此, 农户被迫转向银行借款;另一方面, 从金融供给角度说明, 金融支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在受灾初期满足了农户的融资需求, 农村金融抑制较大程度得到改善, 这一点也可以从前面的农房贷款覆盖率和贷款额的双高特征获得说明。

但应注意到, 政府是通过提供“直接补贴”而非设立租金的方式来缓解灾区金融抑制程度。某受灾县在农房重建贷款产品的设计时就有这样的措施:政府出资作为担保基金, 由该县国有担保公司按一定比例放大提供担保, 并向受信农户贴息。这样, 政府在向农户信用增级的同时, 提高了金融部门贷款的风险收益、降低了农户信贷成本, 这实际上是向金融部门和农户提供了直接补贴。尽管这种金融政策激励了金融部门增加贷款供给, 金融抑制程度在短期内得到适度缓解, 但却因降低金融机构监管贷款的积极性导致长期的低效率, 金融抑制现象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也是目前灾区农户融资偏好又恢复到灾前状态的原因之一。

注:①③为反应农户在接受调查时对未来资金需求的融资偏好, 农户对融资方式可多选, 故各比例之和大于1;②③受灾初期和目前的农户样本中, 需要剔除无农房贷款和生产资金需求的农户, 其剩余样本数分别为393、225和178户。

2.巨灾前后农户融资关注因素的变化

我们将两次调查所得的农户对不同融资渠道中所关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整理, 具体见表4。

首先, 亲友借款渠道, 农户首要关注的因素在灾前和灾后均是“与亲友的密切程度”, 这根源于农村草根文化的核心-熟人社会关系。但是, 我们发现, 灾后农户第二关注因素是资金规模, 不同于灾前的资金及时性, 这说明当前灾区农户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其中63.7%的缺口资金是需要用于教育及医疗方面。

其次, 农户在银行借款渠道方面, 灾前后关注的首要因素没有变化, 均是利率水平, 说明利息成本是农户向银行借款的决定性因素。但灾后农户第二关注因素是借贷期限, 不同于灾前的贷款方式, 这说明农户因灾致贫后, 对未来家庭收入增长缺乏信心, 担心短期内偿还能力不足。

注:①贷款方式在银行借款的选项中表示信用贷款或非信用贷款, 而在亲友借款中, 该选项则指与亲友的密切程度。

四、灾后农户融资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变量选择

我们将融资偏好 (FM) 作为因变量, 定义为:0-选择亲友借款、1-选择银行借款;自变量为影响灾后农户融资偏好的潜在因素, 分为家庭基本面、融资用途、地震影响、社会保障情况和民主与金融意识五个方面, 见表5。剔除无外源性融资需求的农户, 本部分实证所用样本量为178户。

2.实证结果

我们将上述设置的变量代入Logistic模型, 运用Stata11.0软件, 通过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结果见表6。

首先, 家庭基本面方面。YE对FM影响显著, 系数为0.211, 其值越高越偏好于银行融资。一方面,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更容易理解信贷产品, 有关金融产品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越低;另一方面, 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在农村容易得到尊重, 其偿付风险相对更低, 金融机构更愿意向其放贷。但由于受到灾后家园重建等影响, 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减少, 大部分家庭财产受到重创, 务工收入减少, 导致MW、PI均对FM没有明显影响。这一点, 从表5可以看出, 仅有16%的家庭有外出务工成员, 比例较低。

其次, 融资用途对FM有显著影响, 系数为-0.394。按照“生产性用途-婚嫁-子女上学-医疗-其他”排序, 面对应急性越强、盈利性越差的融资项目, 农户越偏好于选择亲友借款。这实际上是商业银行贷款时进行“风险-收益”权衡的一个结果:相对于生产性用途, 非生产性用途 (如:医疗) 往往无法给农户带来直接收益, 银行自然不愿意对此类项目放贷, 加之此类资金需求具有及时性特征, 而向银行贷款从申请到获得贷款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而农户不得不依赖于亲友借贷来满足此类资金需求。

再次, 地震影响和商业保险购买情况对FM影响不显著。LC、LA的均值分别为1.09、-0.65亩,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通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 灾区农户的生活水平和耕地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另外, 大部分家庭只是个别在外务工的家庭成员购买了商业保险, CI的均值为0.29, 说明71%的样本农户无一家庭成员购买商业保险, 因此其对家庭的保障面和保障程度都较低, 保障缺乏稳定性, 从而其对融资偏好也没有显著影响。

最后, 民主与金融意识方面。II对FM影响显著, 系数为-1.557, 越爱关注利率水平的农户, 越偏好银行借款, 这与韩俊、罗丹和程郁 (2007) [13]研究得到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 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相反。我们认为, 关注利率高低的农户, 可能有更高的金融意识, 因而在资金需求时更愿意求助于金融机构。但VM、LH和DD变量的影响不显著。VM的均值 (2.39) 较高, 代表农户较积极参与村务活动, 这可能是灾后重建过程中, 各种村务活动与农户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缘故。加上大部分样本农户都在金融机构获得农房重建贷款, 从而VM、LH均不能作为显著区分农户民主与金融意识强弱的代理变量, 进而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 DD变量对FM的影响与预期方向相反, 表示越选择尽量隐瞒个人信息的农户, 越偏好选择银行借款而非亲友借款, 这揭示出农户在申请农房贷款时存在逆向选择行为。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 地震后农户融资偏好发生变异, 但仅在灾后初期。中国农户传统融资偏好 (亲友借款-银行借款) 适应于农村社会的熟人文化, 在巨灾初期, 灾害引起其圈层保障能力严重退化, 农户融资偏好发生变异, 这说明政府提供信贷担保和贴息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程度, 为灾后重建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灾后直接补贴式的金融支持尚没有持续改变农户的融资偏好, 目前灾区农户融资偏好又恢复到灾前状态。

第二, 巨灾前后, 利率 (或亲友关系) 一直是农户银行借款 (或亲友借款) 时最为关注的因素, 这揭示出巨灾并没有改变灾区草根文化的核心-熟人社会关系, 这是目前灾区农户融资偏好恢复到灾前状态的重要原因。但是, 农户在向亲友 (或银行) 借款时, 较灾前次优关注因素发生了变化-资金的及时性 (或借贷期限) , 这说明灾区农户目前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且其对短期内收入增长也缺乏信心。

第三, 实证表明, 户主受教育年限、融资用途和利率因素对当前灾区农户融资偏好有显著影响, 而地震对家庭的影响程度和家庭商业保险购买情况等对其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 灾区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另外, 农户申请农房重建贷款时的信用表现对其当前融资偏好的影响与预期方向相反, 这揭示了金融机构在发放农房重建贷款时面临较大的逆向选择风险, 这使得农户违约风险最后可能演化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本文结论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第一, 政府层面。直接补贴与创造租金存在着本质区别, 前者容易导致金融机构滋生贷后监督减弱等风险, 因此针对灾后产业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农户贷款期限较长的特点, 较理想的灾后金融约束政策是政府帮助金融部门进行长期融资, 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长期贷款。在机制设计上, 当银行发放长期贷款时, 它能够以较低的、仅反映信用风险的利率从央行获得同样期限的贷款。这样, 通货膨胀风险就由政府承担, 而如果农户违约, 则由金融机构承担损失。但是, 长期来看, 金融约束也仅是灾后重建的过渡性金融政策, 政府尚需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取代其熟人圈层保障功能, 逐步培育农村金融需求, 推动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9

创造了通信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

记者:汶川地震通信灾后重建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请王局长谈谈灾后重建的情况, 灾区通信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钢:自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以来,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四川通信行业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坚持把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行业中心工作,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开拓创新, 探索出一条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道路, 截至目前, 全省通信行业累计完成恢复重建投资188.8亿元, 占规划总投资的103%, 率先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创造了通信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 并迅速从恢复重建走向了跨越发展, 对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撑性作用。

通过重建灾区通信不仅仅实现了原地起立, 更实现了发展起跳, 灾区通信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换, 以下四个方面最为明显。一是灾区通信能力大大增强。将灾后重建与3G建设和“村村通电话”工程紧密结合, 推进通信网络升级换代, 大力建设宽带、泛在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灾区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24万个, 达到3.35万个, 为震前的3倍;新建传输光缆4.28万皮长公里, 总数达到10.8万皮长公里, 为震前的1.66倍。新建成固定交换机容量110万线, 移动交换机核心网容量1353万户, 业务用房18万平米。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 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 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 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 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 全面实现行政村通电话、乡镇通宽带。

二是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截止2011年4月底, 灾区电话用户总数从震前的2147万户增加到3213万户, 增幅50%;宽带用户比震前增加109万户, 达到239万户, 增幅84%。电信服务网点比震前更完善, 电信服务产品和内容更丰富, 基本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个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积极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应用, 灾区群众与全国同步享受到3G业务和三网融合业务。同时, 还专门为灾区设计了“援建卡”、“感恩卡”等价格优惠产品, 灾区电信资费水平较震前下降了20%, 灾区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三是网络安全性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重建传输网络采用“双节点、双平面、多路由”的架构, 重灾6市州均具备两条以上的市-省出口光缆路由, 重灾县均具备两条以上出口路由, 县一级网络形成“双平面、多环路”结构, 全省传输的成环率比地震前提高了25%以上。光缆敷设主要采用直埋和管道方式, 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大幅提高通信线缆、铁塔、基站等抗灾等级标准, 在地震重灾区及龙门山地震带建设了59个抗震型超级移动基站, 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时通信畅通。采用了先进交换机技术, 提升网络处理能力, 提高公网冗余度, 有效解决高话务冲击影响, 并可在紧急情况下开辟专用通道, 保障党政军等部门通信畅通, 全省应急通信保障水平也大大提升。可在30分钟内实现应急人员的集结待命, 5分钟内实现对全省移动网络的有效管控。2011年3月, 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视察四川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时, 高度肯定了通信行业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四是通过科学实施灾后重建, 四川通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1年1季度, 全省通信业务收入达110.2亿, 全国排名由第7位上升到第6位, 同比增长10.1%。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828万户, 全国排名由第7位上升至第6位;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3156万户, 居全国第4位;互联网用户数达569万户, 全国排名由第9位升至第8位;3G电话用户达291万户, 全国排名第6位。经过灾后重建, 我省通信发展得到“提档升级”, 为“十二五”期间通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全行业之力开展重建工作

记者:自汶川地震通信恢复重建开展以来, 地震灾区通信面貌每天都在悄然发生着很多变化, 您能否回眸总结一下这个令人难忘的三年?

王钢:通信恢复重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时间紧, 任务重, 系统性强, 缺乏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 加强对通信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举全行业之力科学重建。组织成立了汶川地震灾后通信恢复重建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加强向部、省和电信企业集团争取政策和工作支持, 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积极督促、协调各企业开展重建工作, 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着重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通信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震后11天就迅速启动, 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即编制完成。规划涵盖四川10个极重灾县 (市) 和29个重灾县 (市、区) , 包括1个总册和9个分册, 确立了通信灾后重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远近结合、协调发展, 系统设计、保障安全的原则, 提出了“两年恢复重建、三年发展提高、五年振兴跨越”的目标, 突出了网络的先进安全可靠性、强大的应急通信能力、电信资源共享三大亮点。同时, 加强与全省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衔接协调, 形成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2008年12月3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通信基础设施重建规划》, 使通信重建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有力指导了重建工作, 保证了重建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实效性。

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为通信重建创造良好条件。为加快通信恢复重建进度, 积极向省政府争取到一系列支持政策, 有效解决在重建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2008年12月31日, 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灾后通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本行政区城乡规划时, 把通信局房、管道、基站等纳入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协调, 将基础电信企业列入当地重建领导机构成员, 在组织领导、城乡规划、土地征用、电力引入、资源共享等方面大力支持通信恢复重建, 并大大减少了通信重建项目所涉及道路交通、市政设施、青苗、林场、草场等赔 (补) 偿费。为推动3G在灾区的发展, 2009年4月2日, 省政府出台了支持TD-SCDMA建设的政策和措施。2010年3月29日, 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加快通信业发展工作会, 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通信业的意见》, 要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组织领导、规划指导、生产要素保障、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积极支持通信行业。为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 促进灾区通信业的发展振兴, 积极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争取, 批准成都、眉山、资阳本地网电话网并网, 灾区“行政村通电话、乡镇通宽带”工程、全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等项目也得到工信部的大力支持。

三是全面增强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水平, 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我们认真总结应急通信体系在地震中暴露出的问题, 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应急通信方式, 完善应急管理模式, 构建平战结合、天地一体、高效协同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首先是采用领先的应急通信技术, 建成覆盖广、手段多、技术先进的战备应急通信网络, 建设了全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平台和应急资源数据库, 建成全国最大的专用超短波应急通信网;由卫星应急车、超级基站、IDR应急站、便携式卫星站组成的应急装备系统已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所有县、大部分乡镇和主要交通干线。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 增配精良的应急通信设备和物资。全省已拥有应急通信车100余台、带充电油机卫星电话500余部、应急基站200余个、抢险车辆2000余台, 能够保证在基础通信、电力中断的情况下, 快速恢复通信。再次是建设专业化应急通信保障队伍, 建立多层次的应急力量体系。省通信管理局加强了战备办公室力量配备。2008年8月, 依托四川省机动通信局成立了四川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 2010年7月, 成立了四川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 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演练强化应急队伍能力。

四是大力促进重大项目实施, 提升重建质量水平。2009年5月18日,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集团公司分别与省政府与签订了为期五年, 投入1000亿元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项目投入已累计完成54%。建成了成都至国际出口高效直达专用数据通道项目, 使在成都本地访问国际互联网平均速度提高了30%~50%, 提升了成都汇聚西南、辐射西部的国际通信传输能力;西部信息中心暨成都数据灾备中心成为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多媒体呼叫中心支撑了成都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树立了一张“四川名片”, 使四川成为全国“数字音乐第一省”;中国移动一类IDC落户四川, 成为“中国西部移动互联网示范基地”。这些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 促进了电信行业转型升级, 使通信灾后重建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上进行, 极大地提升了通信重建的质量水平。

坚持共建共享促重建

记者:共建共享是通信灾后重建的重要手段, 请局长谈谈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王钢:重建中我们大力实施电信设施共建共享, 对北川县、青川县、绵竹汉旺镇、汶川映秀镇四个重点重建城镇, 专门制定了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 全面推广实施通信管道、铁塔、移动基站等的共建共享。组织电信企业开展地震灾区10条长途传输光缆共建共享。以新建县城和乡镇为重点, 加大运营企业在基站、杆路、线缆、管道、局房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 有效改变了以往基站林立、管线纵横的状况。同时, 广泛开展跨行业、跨部门的共建共享, 推进通信管道与市政管道联合共建、通信光缆与公路同步建设, 与广电系统共建共享铁塔和传输光缆, 与成都军区共建都江堰至马尔康长途传输光缆。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共建共享, 不仅大大加快了重建进度, 减少重复建设, 还节省了1亿元建设资金, 节约了50%以上的土地占用和大量能源、原材料消耗, 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同时, 在重建中积极倡导和推进通信业节能、减排、降耗, 大量采用软交换技术, 减少通信局所, 大力推行“光进铜退”, 建设节能减排基站, 全行业年节电量达4400万度。

抓住重建机遇, 推动全省信息服务业发展

记者:四川通信行业把恢复重建与加快全省信息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 有哪些新举措?

王钢:全省通信行业抓住重建机遇, 积极建设西部通信枢纽和西部信息高地, 大力推进3G、宽带通信、移动互联网发展, 促进三网融合,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在2010年1月31日, 成功实现成都、眉山、资阳本地电话网并网, 进一步完善了全省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 有效促进3市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全省重点规划的天府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成功争取到绵阳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积极促进IPTV业务、手机电视业务、互联网电视业务和信息化应用等融合型业务发展。三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全省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的历史性跨越。积极推进“信息下乡”, 建设完善了“信息田园”、“农信通”、“天府农业信息网”三大农村综合信息平台, 开发了“乡村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三农百事通”、“动物溯源”、“大棚监控”等各类信息服务, 大大改善了农村发展面貌。四是积极打造“无线城市”。制定并由省政府发布了《四川省无线城市规划 (2010~2012年) 》。依托3G发展, 重点建设“无线城市”基础设施, 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 积极做好成都“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工作。2011年4月,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又分别与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四川进一步推进“无线城市群”建设, 积极打造“智慧城市”。

弥足宝贵的重建经验

记者:汶川地震通信恢复重建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王钢:在汶川大地震的通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中, 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政策支持是通信行业率先完成重建任务的根本保证。二是科学规划是高标准、高水平实施重建的基础。三是强化防灾减灾,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是通信重建的核心。四是大力实施电信设施共建共享, 提高重建效率和效益是加快通信重建的重要条件。五是积极争取通信行业内外支持, 形成合力是顺利推进重建的有效方式。六是抓住重建机遇, 促进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圆满完成重建任务的关键。

努力开创“十二五”四川通信发展新局面

记者:三年, 时间不算长, 也不算短, 回顾过去的三年,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钢:过去的三年, 是惊动天地、气壮山河的三年, 是顽强攻坚、艰苦卓绝的三年, 是面对巨灾、坚强奋起的三年!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工作, 我们走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打赢了灾后重建的攻坚战, 使通信行业夺取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两个第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四川通信行业是不幸的, 因为遭受的巨大灾难;四川通信行业是幸运的, 因为得到的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发展机遇, 通信行业干部职工经受住了通信灾后重建的重大考验, 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作风, 以“人一之、我十之, 人十之、我百之”的实干精神, 推动完成了通信的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高效重建、和谐重建, 奋力夺取了通信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圆满完成汶川地震灾区通信灾后重建为新的起点, 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围绕建设西部通信枢纽和西部信息高地, 大力促进电信发展转型升级, 努力开创“十二五”四川通信发展新局面。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10

本次灾难报道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一个媒体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在其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理念。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到媒体的报道中, 就是要求媒体的报道做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等。媒体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 集中体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应着眼于生命关怀, 而且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 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1)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努力彰显媒体的“人文关怀”理念,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更是所有媒体工作者的使命。

媒体以往的灾难性新闻报道没能冲破新闻报道固有理念的限制:一方面, 报道没有将重点放在灾害本身, 而是高唱英雄赞歌、树立正面典型, 报道的泛政治化动员色彩比较浓重;另一方面, 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报道也主要偏重于对灾区人民物质上的关怀, 如报道政府对灾区的物质援助, 报道政府是如何关注灾区人民的衣食住行等。而这次报道遵循“人文关怀”理念的要求, 采取了比以往任何一次灾难报道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文精神”的报道方式。总结一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关注灾难本身出发。以往的灾难性新闻报道, 媒体上出现的主要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冰的数字和一大堆官员的名字, 报道成了抗灾救灾英雄们的“颂歌”和领导们的“赞歌”。本次报道能够从灾难本身出发, 以灾难为报道的核心, 这样有利于灾难问题的解决。以5月22日为例, 《人民日报》出版了“抗震救灾”的特刊;同日, 《南方周末》出版了地震特刊《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报告》。还有许多报纸如《广州日报》、《解放日报》等, 都从灾难本身出发, 做了关于汶川大地震的专题报道。

二是重视生命权。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关怀最基本的是对生命的关怀。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是人的一切权利包括劳动权和休息权的前提。 (2) 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 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和敬畏生命, 但是我们的媒体报道却常常轻视生命。在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中, 我们的记者常常会伸过话筒问, 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提问, 不仅反映出记者人文意识的缺乏, 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3) 这次报道能够从生命权出发, 报道人的求生本能以及人间的亲情关爱。这样的报道体现了对受害者的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可以让人感悟到人性的温暖以及生命的崇高尊严。如报道中所运用的大量触动人心的组图, 唤醒了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体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和媒体工作者对人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三是关注灾区人民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以往我们的灾难性新闻报道, 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关注较少, 忽略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报道和关怀。本次报道却从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出发, 关注灾区人民的心理和精神世界, 并敦促政府和社会给予灾区人民心理援助。如5月29日《南方周末》A12版上的报道《北川中学:小心疗伤》。

四是别样的政府报道。以往的报道政治色彩太过浓烈, 宣传味太重, 无疑在政府和受灾人民之间画上了一条无形的线。但此次报道采用了一种平视的视角, 报道政府的救灾举措, 体现了政府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决心, 彰显了政府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执政理念, 如总理路线图。

五是信息的高度透明, 对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视。灾难报道能否做到及时深入, 是与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密切相关的。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重大情况要让人民知道后, 媒体在确保公众对灾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5·12”地震发生后,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都进行了及时、充分、详尽的灾难及抗灾报道, 报道的信息公开度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性报道。其中, 尤以中央电视台的表现最为突出。地震发生后, 央视立刻派出强大采访阵容奔赴灾区, 并以24小时滚动播出的办法报道救灾一线的新闻, 使全国观众能在第一时间里全面了解抗灾实况, 其反应之迅速、报道信息量之巨大令人叹服。目前有观点认为, 5月12日应该是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我国媒体对本次灾难的报道, 充分体现了政府高度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政府和媒体的文明和开放。

这次报道中“人文关怀”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反思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媒介成熟的象征。虽然本次灾难报道比较多地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但笔者认为, 本次报道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1) 报道的媚俗化。有的报道热衷于报道受灾者的惨状, 以此来赢得卖点。本该是沉重的严肃话题, 有的报道却采用了不负责任的态度, 对惨状进行不遗余力的渲染。如何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做出打动受众的高质量报道是对媒体从业者的一个极大的考验。 (2) 隐私权保护的缺位。有的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也未进行任何技术处理, 直接将当事人的某些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 未能体现对人的尊重, 缺少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终极人文关怀。如果连人起码的尊严都无法保证, 我们的媒体又谈何“人文关怀”呢? (3) 过于密集的弱势群体报道。在灾难报道中, 媒体所关注的个体大多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身上, 展示灾难中弱势群体的状态, 以此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 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媒体滥用人们的关爱和同情, 易造成受众的心理疲劳。如对儿童的报道, 几乎无一例外都着力于孩子们清澈的大眼睛、弱小的身体。这样的报道会让人感动、让人泪流满面, 但如果泛滥的话, 则可能会导致反感抵触情绪的产生, 所以笔者认为这方面的报道应该适度。 (4) 问责类报道的缺失。总体上看, 本次报道走的仍然是“温情路线”, 以正面报道、典型报道为主, 相对回避了相关严重的问题, 问责类的报道很少。经历了大灾大难后的中国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感动和流泪, 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媒体作为“社会的公器和守望者”, 应该挑起这全民反思的大任。

笔者认为, 这次报道中所存在的这些不足应主要归因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它们对受众市场占有率的追求使得一些媒体在面对灾难时, 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认真负责;另一方面, 媒体受其本身固有的传统报道理念的影响, 相对忽视了受众的知情权。而这就使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守望者和监督者”的职能。

结语

作为“社会守望者”的新闻媒介只有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 才能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媒体工作者应多学习人文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 不断强化人文意识, 加强对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 力求在报道中彰显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①陈兴侠、孟晓:《注入人文关怀》, 《新闻爱好者》, 2002 (5) 。

②胡云霞:《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1) 。

上一篇:导波技术下一篇:碳纳米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