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

2024-07-18

5.12汶川地震(精选10篇)

5.12汶川地震 篇1

新闻叙事是叙事的一个分支,指从文本出发,揭示新闻叙事的原理与方法。叙事话语主要是对新闻叙事方法的分析,其内容包括:新闻叙事时间、视角、结构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中外媒体的报道策略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笔者搜索了相关论文,发现从新闻叙事角度来研究的仍寥寥。笔者即以NHK对“5·12”的报道情况,用此种理论进行探讨。

1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是对故事的自然时间状态的人为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叙事话语。叙事时间包括时序和时长等。

1.1 叙事时序:以完整倒叙和预序为主

根据其与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的异同,时序可以被划为倒叙(部分倒叙、完整倒叙)、顺序和预序三种。在NHK的报道中,主要采用了完整倒叙和预序的叙事时序。

1.1.1 完整倒叙

完整倒叙是倒叙的一种,将追述的往事补足到最初叙事的时间起点。比如《四川大地震灾区现状》(下文简称:《现状》)第一集先描述了震源附近的红白镇五坪村村民现在的居住情况,再回到造成这些灾害的“5·12”当天境况。电视新闻叙事由于有更为生动的形象、感染力更强的现场视听叙事元素,采用倒叙的策略将有冲击力的现场画面置于开头,配以相应的解说词,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1.2 预序

预序是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它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在NHK《现状》中,预序也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叙事时序。首先,在设置悬念时,NHK每集都运用预序的手法事先透露一些相关情况,这就用节目精彩内容浓缩和提示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其次,在复杂新闻事件的叙述中,NHK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将复杂的叙事化解,这对于化解讲述复杂问题和突出事件的悬念有重要作用。

1.2 叙事时长:以场景和概要为主

叙事时长是指故事实际发生所占据的时间长度与其被叙述时所占据文本长度之间的比较,可以分为概要、场景、省略、停顿等。在NHK这两部纪录片中主要是场景叙事和概要。

1.2.1 场景

场景是指故事时间的跨度与叙述文本时间跨度大体相当,基本上由对话和场面的记录构成。在《现状》中,有众多未经剪辑的新闻现场画面,比如地震后四处的断壁残垣,这些场景叙事,如同戏剧展现一般通过影像对某个场面、景象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通过“镜头内部蒙太奇”(长镜头)的方式,用一个镜头内的景别、构图、光影、场面、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强调、突出导演为此镜头所规定的思想含义。这样的场景叙事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的真实感。

1.2.2 概要

概要是指把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NHK在纪录片中也多次使用这样的叙事方式,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传达尽可能丰富和重要的信息。比如“去年五月发生的四川大地震中,学校的被害情况特别严重,整个四川省死亡的学童和教职员工达9千人”,配合一组支离破碎的学校的画面,即使只是对学校伤亡情况的概述说明,信息量仍然非常充足。

2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NHK的报道中,笔者发现主要是以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和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为主的。

2.1 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

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即所谓“内聚焦”,它以特定人物来感知和呈现对象,在这类叙事中,叙事者只说某个人物所感知到的情况。笔者浏览了NHK对于“5·12”的报道,发现内聚焦是主要采取的叙事视角。在报道中很多时候出现了“我们”(记者)这个身份,通过记者的带领来发现和观察事件。在这种视角中记者充当了叙事者,就像导游一样带领观众去观察事件,强化了感知的客观性,使叙事传递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2.2 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

NHK在许多地方还采用了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冷漠叙事”,只叙述限于他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视角尤为适合电视新闻去展现事件,因为比起多义的文字叙述,电视画面呈现本来就已经客观一些了。在《观光村风波》中,通篇都没有出现“我们”(记者)这个角色,而只是跟随村长王记录,观察他如何想办法说服村民、村民相互之间如何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种在中国媒体的地震报道中常出现的叙事者聚焦的全知视角在NHK的报道中很少出现,这种视角如同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上帝一样洞察世间一切。叙事者聚焦的全知视角虽然便于记者自由地调用和支配信息,但是其可靠性和真实性容易受到质疑,常常会出现记者不能对事实做冷静、客观的陈述,造成新闻的失实。由此可见NHK在视角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记者退居二线,更容易做到客观叙事的视角,做一个隐蔽的叙述者。

3 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为文章结构;互文性的文本间的文体方式的安排,为文体结构。

3.1 文章结构: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

故事是一系列事件组成的序列,第一种是叙事作品真的铰链,被称为核心事件;而另一些只不过用来“填实”铰链功能之间的叙事空隙,被称为卫星事件。在NHK的报道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核心+卫星”的使用,在《四川大地震》中,其核心事件就是“5月12日空前的大地震袭击中国,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社会”,为了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这个事件,NHK采用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卫星事件加以说明:学校倒塌、帐篷需求、灾民避难、医疗救援等,这些卫星事件共同突出了NHK强调的核心事件。实际上这些卫星事件又可以被看成另一种核心事件,因为NHK并不是只对这些事件以简单的描述,而是对其同样安排了环境、人物、背景等材料,同样对其进行了补充、丰富、具体化。当从整体上思考NHK的三集纪录片《现状》时,可以发现NHK在整个叙事上的安排也一样体现了“核心+卫星”的结构。

3.2 文体结构: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

在新闻叙事中,存在着不同的文体在同一文本中使用的场合,表现为“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NHK在很多报道中使用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的结构,比如《四川大地震》中,四川大地震就是一个大的命题场,还增加了新闻背景、深度报道、访谈、现场连线等文体,这就像是零件被组装在这个大命题之下,促使它有效运转。这种组合报道的形式使地震灾害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展示,对比单一的文体——比如只有消息或访谈,这种类似“组合拳”的方式可以将新闻事实更精确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摘要:本文主要对NHK“5·12汶川地震”报道的新关叙事话语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叙事时间、视角、结构等三方面。

关键词:汶川地震,NHK,新闻叙事,话语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

[2]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欧阳照.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赵伯平.重视长镜头中的信息价值——试论纪录片的长镜头与信息量之关系[J].中国电视,2006,(7).

[5]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罗兰·巴特.叙述学研究[M].张寅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方毅华.新闻叙事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5.12汶川地震 篇2

走进校园

快乐童年。商城路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 耳边的风儿诉说过去的故事,身旁的柳絮飘诉未来的梦想。迎春花涌现像无数星辰,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梦想。

老师们、同学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你们还记得吗?在那一天,那一时,那一刻,在四川汶县发生8.0级大地震,顷刻间,昔日秀美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那样鲜活的生命,脐带相连的骨肉,天真的声音,娇小的身影,顷刻间消失在眼前。痛,撕心裂肺地痛,生命,原来如此脆弱!

请听诗歌朗诵: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

妈妈!我来不及想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我小小的身体就被压在山一样沉重的水泥墙下

对不起!妈妈~我跑慢了,真的我来不及了

不要怪我了

妈妈离我最近的是书包

已经散落了,我没办法整理好它,你会怪我吗

妈妈我好虚弱了,身上好痛

我想出去可是我动不了

我好想见到你们,还有爷爷奶奶

妈妈~~~!我怎么牵不到你的手

对不起!我有时候没听你们的话

外面有人拼命地喊其他同学的名字

可是我也越来越听不到了

妈妈爸爸我也永远见不到你们了吗?

旁边也有几个同学像我这样趴着

也和我一样 躺在地上永远起不来了吗?

爷爷奶奶呢

他们跑得动吗?

能跑出这天蹦地裂吗 ?

妈妈~~我不想死.我爱你们,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

我还没有长大

妈妈~~你们在那里?

能再次牵我的手吗?

刚开始的一点光线也没有了

天一定黑了

平常我们家人都是挤在一桌 吃晚饭了吧

永远也坐不到一块儿了?

妈妈~!你们在哪?怎么还没来

怎么没人来叫我,你们也出事了吗?我好担心

我想出去找你们,可是我动不了

妈妈~爸爸~

好想听到你们声音

好想~~~~好想~~~~~~

我好累!好渴!

我心好痛,我已没有力气把眼睛睁开了

我看不到你们了,看不到这个让我眷恋的世界了

我困了

我要睡着了~~~~

5.12汶川8.0级大地震震撼了我们,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灾使我们痛失亲人,然而在这场大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的让世界震惊了,震惊于中国灾民的顽强、震惊于中国人民的无私、震惊于中国军人的伟大、震惊于白衣天使的美丽、震惊于中国领导人的高大……

中国灾民是顽强的!在如此大灾面前我们毫不退缩,勇敢面对。轻伤辅助重伤、老师保护孩子、年轻的照顾年长的、母亲以死护卫孩子、男人护住女人、我们不畏艰险勇敢地走了出来!这种毅力,试问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如此顽强!

中国人民是无私!纷纷慷慨解囊,更甚至自己争当志愿者。我们的私家车、出租车自发的前往灾区帮忙;我们的个体商贩纷纷捐款、捐物,虽然他们挣得不多,可他们却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我们的上班族为了给抢险救灾车辆提供方便,纷纷放弃了私家车改为步行、骑车来上班;更令我们为之动容的是甚至连沿街乞讨的乞儿也来捐款,为灾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这种大爱,试问哪个国家的人民能如此无私!

中国军人是伟大的!那个被我们誉为最可爱的人,又一次让我们感动了、让我们流泪了。徒步20个小时强行军、不畏天气的恶劣空降的伞兵、在瓦砾中用自己已经鲜血直流的双手刨挖着灾民、现在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父亲、丈夫,我是一名军人……这种以命换命的做法,试问哪个国家的军人能如此之伟大!

白衣天使是美丽的!尽管他们满脸疲惫、尽管他们双手沾满鲜血、尽管他们满身污垢、尽管他们的孩子也在瓦砾之中,尽管他们的家人生死未卜、尽管……可他们还是强忍悲痛、压抑泪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这种心灵,试问哪个国家的医护人员能如此美丽!

中国领导人是高大的!44年前我们的周总理曾亲赴邢台;44年后我们的温总理亲赴四川。多年前中国人民曾有一位让全世界为之敬佩的好总理,今天中国有出现了一位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好总理。从地震发生至今他几乎走访了各个重灾区,乘飞机、坐水艇、徒步……他的身影走到了全灾区群众心里、全中国人民脑海中、全世界的眼中……这种不畏艰险的身影,试问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如此高大!

我们有如此的总理,如此的军人,我们还怕什么!中国,加油!中国是一个令世界动容的国家,中国人是一群充满希望的民族!

接下来请听歌曲《

汶川地震三周年:涅槃重生的汶川 篇3

三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震,三周年,汶川在坚强中重生,創造着“凤凰涅槃”的奇迹。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校园投入使用,新生命呱呱坠地。汶川,正用勃发的生机诠释着中国式的“崛起”。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

这家人含悲扶老携幼,沉痛怀念铭心刻骨的巨大悲剧人物——因为三年前的今天,老者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孩的爸爸都还是活生生的人。

5.12汶川地震 篇4

一、恐惧诉求的诉求方式

一般认为, 恐惧诉求的直接诉求方式有正诉求和反诉求两种。

正诉求, 即警告, 也就是明确告诉接受者:你若不按照传播者所说的去做, 那么与此相关的不幸和灾难将会降临到你的头上。带有恐惧、痛苦、不安等因素的内容可以激起受众逃避或改变的情绪, 从而导致受众摆脱某种痛苦或危险状态, 以远离恐惧。

反诉求, 即说服。也就是告诉受众:如果按照传播内容要求的原则行动, 救会避免恐惧、痛苦、有害情形, 从而福星高照。这种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方式行动, 该怎样做才能远离灾难, 保证平安和幸运, 从而消除恐惧心理。

二、汶川大地震中电视新闻报道对恐惧诉求方式的运用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 电视新闻灵活运用了恐惧诉求的手段, 完成了“激发受众恐惧——进行恐惧诉求———促使采取行为”的过程。

1、激发受众恐惧

在地震发生以后, 国内各个媒体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时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 15时20分开始, 央视中断正常节目, 1套与新闻频道正式直播特别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并且开始全天24小时连续直播震情。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也开始全面关注震情, 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持续报道。一时间, “废墟”与“废墟中的人”布满了曾经花团锦簇的电视画面, 一个个包含血泪的电视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到处都在流血挣扎, 到处都有生命垂危。从心理学角度说, 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充满不安和恐惧的, 足以激发受众的痛苦情绪, 使观众在心理承受着与灾民一样巨大的负担和折磨。

2、进行恐惧诉求

在真实而惨烈的镜头面前, 全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强烈的情感冲击。从受害者的痛苦中观众体会到强烈的痛苦和恐惧, 这时候电视新闻开始了对受众的恐惧诉求。新闻告诉人们:如果我们现在伸出援手, 这些正处于灾难中的人们就会多一线希望;相反, 如果我们袖手旁观, 他们就将永远埋没在废墟中。于是, 人们的同情心被激发, 人们的正义感和使命感被激发, 人们对快乐与平安的心理向往被激发。此时, 受众的情感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渴望, 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途径来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恐惧。

3、促使采取行为

在强烈的心理波动下, 观众开始想要采取行动摆脱恐惧, 达到恐惧的反面———快乐。在心理学中, 恐惧和快乐都是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心理情绪。恐惧引起逃避、摆脱和离开某种状态, 快乐导致靠拢, 依附和接近某种状态。有了恐惧的心理作为铺垫之后, 人们会在情感上更加迫切地脱离痛苦, 寻求达到快乐的途径。并且此时获得的快乐会显得更加珍贵, 从而更能引起人们的趋同和认可。

在这个时候, 灾难报道所传递的恐惧诉求行为已经成功完成, 人们开始为了脱离痛苦而采取行动。那就是我们看到的:社会各界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捐款捐物, 或者给予慰问, 在行动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受灾的人们。此时, 新闻报道的恐惧诉求也就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和价值。

三、应用恐惧诉求应当注意的问题

汶川大地震对于恐惧诉求的应用是很成功的, 但这并不代表新闻中应用恐惧诉求是没有问题的。恐惧诉求的运用必须得当, 如果应用不足, 则不能达到诉求效果;如果应用过当, 又会导致受众的极度恐惧从而引起恐慌。那么, 应当怎样在新闻报道中恰当使用恐惧诉求, 使它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又避免不应出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 把握恐惧的适当强度。

成功使用恐惧诉求有一点关键, 就是恐惧的程度要适当。科学的研究对恐惧诉求的程度得出了结论。恐惧诉求的恐惧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恐吓程度过低就不能引起受众情感反映, 而恐吓程度过高则会使受众过于害怕, 而采取心里防御机制, 回避或者拒绝所传播的内容。

第二, 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

我们说, 恐惧诉求是通过传递恐惧因素来引发人的注意力。很多时候媒介就利用了这个特点来吸引受众。大量的新闻使用恐惧诉求方式吸引人的眼球, 从而提高报纸发行量、广播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本质和价值。很明显已这样的目的使用恐惧诉求是有悖于新闻价值和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职业报道时, 无论采取和中报道手段, 都要明确新闻的本质和任务, 要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为己任, 牢记新闻职业道德, 这样才能保证在新闻报道中不为不当目的滥用恐惧诉求。

第三, 重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我们说, 作为一种心理诉求方式, 恐惧诉求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广告:广告就是为了宣传产品、销售产品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 因此在不违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 适当使用恐惧、性感等诉求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新闻不同。可以说, 新闻承载的是社会舆论, 新闻一方面告知人们新近发生的事情, 让人们对生活的社会有更多了解, 另一方面, 新闻是要遵循新闻价值原则的。大众传媒的本体是人, 大众传媒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出色的新闻传播应当以社会利益为准则, 以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为己任。所以在运用恐惧诉求的时候, 应当以社会责任作为评价标准, 把社会效果作为衡量尺度。

总的来说, 恐惧诉求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方式, 它本身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大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用。新闻报道可以使用恐惧诉求, 关键是要掌握尺度, 以社会利益、社会和谐为根本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宁远《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片版[1]高宁远《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片版

[2]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 新华出版社1990年出版。[2]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 新华出版社1990年出版。

5.12汶川地震 篇5

十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牵动了举国上下亿万人民的心。在第十个全国“防震减灾日”来临之际,为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金洞小学于本周举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5月7日班会课上,各年级开展了防震减灾主题班会。班会课上,通过课件和视频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了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5月11日上午7点30分,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紧接着,全校师生默哀一分钟,缅怀在“5.12”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与此同时,中高年级学生通过手抄报的方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本次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树立起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汶川地震:我们拒绝遗忘 篇6

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我们正在遗忘,但我们担心遗忘终究会到来。特别是一个多月之后,当奥运的热闹气氛伴随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地震是否还会让我们的心为之震颤,那片受伤的土地是否还能继续得到全社会温情的呵护,这都将成为待解的问题。

如果说救灾需要短期内最有效率的动员,那么漫长的重建同样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助与参与。发生在2005年的东南亚海啸,一度成为全球热点,援助重建的承诺不绝于耳。然而,一旦关注的热度降温,重建事宜立即搁置下来,甚至一些国家的捐款至今无法送出。中国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由国家主导,应该不会有搁置之虞。但是,重建的全部使命并非土木工程本身,亦非财政投入一种责任,全社会的关注依旧不可或缺。

我们的热情怎样才不至于冷却,我们的记忆怎样才不至于淡漠,我们必当拒绝遗忘。善于记住灾难的民族理应受到尊重,但这依旧逃不出道德呼吁的窠臼。于每一个个体民众而言,没有谁可以强迫你记忆或者忘记。毕竟这属于心灵的领地,手脚可以被束缚,但灵魂永远自由。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听任自己去遗忘,听任自己放弃道德与理智。拒绝遗忘,可以选择的路径很多。

比如,以制度固化灾难的教训与救灾的经验。一部《紧急状态法》,或可凝结此次大震中正反两个维度的思索与积淀。在法的层次上记住秩序拒绝混乱,当是对灾难最有益处的记忆。志愿者以自觉公民的身份亮相,同时也留下了冲动与盲目的遗憾。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多余”,却恰恰见证了民间组织的缺位和薄弱。促进民间组织的发育,让慈善、物质帮扶、心理疏导、监督之类的工作成为他们的使命,则民间社会的热情必然获得长久保温的机制。

5.12汶川地震 篇7

关键词:汶川地震,结构抗震,震害分析

1 震后建筑物的破坏现象

从震后拍摄的现场照片可以看出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各不不相同, 按照建筑物的功能及建造时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1 住宅的破坏

图1为一栋民宅, 采用砖混加坡屋顶木屋架的结构形式, 地震中木屋架散落破坏。图2是一栋底框砖混结构住宅, 采用预制楼板, 其中一半已完全垮塌。

1.2 公共建筑办公楼的破坏

图3为都江堰市12层框架结构国堰宾馆, 仅填充墙破坏, 框架没事。图4是都江堰建设局7层框架结构, 同样仅有填充墙破坏, 框架结构在地震中保存完好。

1.3 公共建筑学校的破坏

汶川地震中由于学校的垮塌造成中小学生死伤惨重, 是大家痛心疾首的。图5为都江堰市新建小学预制楼板结构的教学楼, 其中一部分已经从底到顶倒塌, 从中还可以看到挂在黑板处的一块块不完整的预制板。图6是绵竹中学一栋新建框架结构教学楼, 从中可以看出, 除了局部少量外墙瓷砖脱落几乎完好地经受大震的考验。

1.4 工业建筑厂房、体育场馆的破坏

图7为一单层有吊车厂房, 仅山墙倒塌。钢屋盖及有吊车跨排架保存完好。图8为江油体育馆[1], 在大震中主体结构保存完好。

2 建筑物破坏的原因推断

从上述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不难发现, 修建时间越早, 破坏越严重;自建房屋比经过设计建造的房屋破坏严重;大开间的砖混结构比框架结构破坏严重[2];预制楼板结构的砖混破坏最突出[3]。造成这些破坏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 我们更应重视许多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严重生命和财产损失。

2.1 客观因素

主要包括地震震中区域烈度高, 波及范围很广, 持续时间长以及地震区山地较多, 产生的次生灾害和地质灾害严重等等。

2.1.1 浅源大地震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受的最大一次地震, 震级达到里氏8.0级。在如此高震级的浅源地震作用下, 处在震中附近的场地将遭受超过10度的地震烈度影响。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 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 震源深度为10~20km。而这一地区的建筑物大多数未进行抗震设计或者抗震设防烈度根本未达到这一级别, 所以出现严重破坏是不可避免。

2.1.2 强震持续时间长

据专家统计测得的汶川地震断层错动时间是二十二点二秒, 比唐山地震十二点九秒要长近一倍。错动时间越长, 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 也就是说汶川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地震要强。

2.1.3 地震区域为山地

相比于唐山地震发生在平原地区, 汶川地震区主要为山区, 从而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要严重得多。像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 另外由滑坡及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同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滑坡或泥石流造成主要交通中断, 给救援带来很大障碍。

2.2 非客观人为因素

建筑物修建的年代长短不齐,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设计及施工技术水平不高, 部分相关职权部门的监管不力等诸多因素是这次地震后所发现的主要非客观问题 (如图5) 。

2.2.1 建筑年代有早有晚

在这次地震中有少数建筑物还是在新中国之前建造的, 那是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决定了这些建筑物的质量无法经受大震的考验, 而且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 没有进行维修的建筑本就接近危房。早期建筑多为砖混或木结构, 且那是先进的抗震设计未能引入中国。所以早期的建筑物倒塌严重。

2.2.2 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因素

在地震区, 很大一部分是边远山区, 这里的建筑及施工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从而造成许多民宅未经技术人员设计和施工, 甚至未经相应政府部门审核自行建造。在大震来临时, 这一类无法避免地出现垮塌。而经过严格设计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建筑物在大震之后明显暴露出来, 有的局部破坏, 严重的甚至整体坍塌。

2.2.3 部分职能部门的监管因素

像近十来年的建筑, 特别是城镇建筑都是可以依据相应的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而且能经受住一定强度的地震。如图6所示教学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在现场看到的有些破坏情况是存在不少人为因素的 (图5) , 比如预制楼板与墙体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严重不够 (有的甚至没有) , 框架中靠楼层位置柱箍筋根本没有加密措施等等。而这些问题, 只要我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严格检查当时在建项目, 未达到技术要求时不给竣工验收来避免在大震中的巨大损失。而事实不少建筑物未得到严格的监管, 从而造成人为的破坏。

3 震害的教训与启示

通过上述对汶川地震的分析,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抱着对人民生命及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以后的工作中, 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格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总结几个方面如下:

⑴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应精通相应法规、规程及规范, 严格按照法规及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达到建筑物能够满足相应地震烈度性能要求。

⑵在地震多发区域严格限制不合理的结构方案及建筑材料的使用, 比如预制板应禁止在地震区用于建筑。

⑶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 保证在建筑物按照相应技术进行设计及施工, 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⑷高校及科研设计单位加强相关课题的研究, 对规范规程进一步改进。

⑸加强抗震知识的教育及普及, 使得人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采取最快最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救和救援。

参考文献

[1]叶列平等.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教训.建筑结构学报, 2008.29 (4) 42-50

[2]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四川汶川地震思考 篇8

1 强化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不停地运动,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巨大的能量,推挤地壳内部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大约在500万次,人们的有感地震在1%。据统计,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每年全世界平均大约发生18次。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靠地球养育,地震不可避免、无法回避。面对每年发生如此之多地震,深层次思考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地震,了解地震,以便初步熟悉地震规律,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社会财富。

我们国家虽然在抗震减灾工作中,各种组织机构、研究机构有一定基础,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前没有预警迹象,没有科研成果。这进一步说明了在今后抗震减灾工作中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出人才、出成果,哪怕是地震之前十几秒预警也能挽救很多生灵。

四川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完善城镇综合抗震减灾防范能力。主要包括城镇发展用地规模,防灾区域划分,场地选择,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所,应急反应和救援预案等内容。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全面普查并按照当地的抗震基本烈度进行抗震加固,新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必须达到标准的要求或予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2 做好建筑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结构选型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大小程度。我们可以形象比喻,震级为炸药包的装药量,地震烈度为炸药包爆炸之后的破坏程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好多因素。从这次四川汶川震害的房屋损害情况看,有的严重破坏倒塌,有的破坏较小。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与场地条件的差异对建筑物震害影响明显。所以,我们今后建筑设计中要认真思考规划选址,严格选择稳定基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度均匀的中硬土等有利地形地段,以免场地选址不当,对建筑房屋抗震产生不利因素。

我们都知道为了评定地震烈度大小,就需要一个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震烈度表。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12度的地震烈度表。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I0)与震级(M)的关系为M=0.58I0+1.5。这次汶川地震公布的震级为8级,也就是说震中烈度为11度多。我们的建筑物在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才进行抗震设防,9度已是最大限度的抗震设防了,可以讲汶川特大地震使得建筑物本身抗震及设防所起的作用已微不足道了。从四川汶川震害情况看我们应适当提高公共建筑,人流集中地方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据四川汶川震害有关情况看:大开间、大窗户、外走廊的砖混结构中,由于整体性差、空间大,砌筑墙体的砂浆强度低,没有必要的抗震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由于砖混砌体结构材料的脆性性质,其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所以震害最为严重,所以我们在日后的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公共建筑,例如学校教学楼尽量避免用砖混结构或者采用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与轻钢结构。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重灾区普遍受重创伤,框架柱先于框架梁破坏。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柱的上端重于下端。柱子与梁的节点属于刚性节点,即承受竖向轴力和弯矩,剪力的作用,受力复杂,而柱子地位又最为重要,一旦破坏整幢建筑就可能倒塌。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变“弱柱强梁”为“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这样建筑房屋不会因柱子的破坏而倒塌。单层工业厂房的排架结构,由于空间大,预制装配,节点连接差,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差,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要适当增加柱间支撑和强化节点的连接。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这次汶川地震中震害较轻。这是因为这两种结构自重轻,延性好,地震作用小的缘故。综上所述,我们在房屋工程结构选型上,一定要坚持选用被广泛证明相比更为抗震且广泛适用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以及选用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

3 普及和推广应用抗震减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全国各地城镇在扩张膨胀,人口在增加,楼越盖越多,越盖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层建筑在10万幢左右,超高层有115幢。现在好多发达县级市也高楼林立。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们国家才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大城镇建筑工程结构减震与抗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应用,使得新建工程经得起百年的考验。

我国传统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种传统抗震方法是以“硬抗”为主要途径,通过“肥梁胖柱”多配筋来抵抗地震,其结果是梁柱截面越大、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也越大。 传统抗震方法成熟,广大设计、施工都熟悉,在大多数情况下抗震是有效的,但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结构隔震体系是指在结构物底部(或在某层间位置)设置具有一定的承载、隔震多位特性隔震支座而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所以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层间水平位移均集中在隔震层,结构层间水平位移很小,上部结构在地震中作长周期,缓慢的整体水平平动,从而保护结构本身,内部装饰和精密仪器等不遭任何破坏。这种隔震结构减震效果是传统抗震结构望尘莫及的,极大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反应。结构及承重构件地震中的损坏过程,就是地震能量的“消能”过程。结构及构件的严重破坏或倒塌,就是地震能量转换或消能的最终完成。

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把结构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地震发生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处在弹性阶段,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保护建筑物主体在强地震中的安全。

我国目前对建筑结构隔震,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处于初始阶段,大多数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仍缺乏经验,不熟悉。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新技术目前仍主要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或设防烈度要求高的建筑。如何推广普遍应用这种新技术需要我们努力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程懋.高层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 篇9

一、央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突破

1、追求最快的时效性,灵活调整节目设置

全世界判断媒体的一个尺度是: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个声音是由谁最快发出来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了原先的节目设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后,在新闻频道的15:00《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24小时不停机。央视新闻频道从5月12日15:20~5月13日20:00,节目跨度超过26小时,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了直播全覆盖。其中,自5月12日22:00起,综合频道还与新闻频道实行并机播出。直播节目首播新闻200余条次,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中央电视台分批派出220余名记者,深入四川、陕西、甘肃等灾区采访报道,多数集中在都江堰、汶川、北川、青川、绵阳、德阳等重灾区进行直播报道,并及时进行权威发布,对于地震的流言及时辟谣,稳定了人心。(1)前线式的接触令受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最前沿的观点,使观众在第一时间看到了遭受强烈地震后灾区的断壁残垣,感受到重创之下灾区人民的悲痛和救援人员实施援救的感人场面,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作为和即将采取的相关措施等。中央电视台对此次特大地震灾害的直播报道以及将有关专家请进直播间分析、评论,在求快的同时体现节目权威性的作法,使央视与其他媒体的报道相比占了绝对优势。报道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事件的进展及其影响等均作出全面深入的报道,全天24小时的直播,形成联动整合效应,拓展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2、调动各种报道手段,体现电视传播优势

传播手段的丰富是电视媒体的又一大传播优势。在这次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注意调动多种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比如,在节目进程中,用滚动字幕的方式随时报道最新消息,既争得了新闻时效,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电视在多渠道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大量的与前线记者的连线对话,电视画面经常开出两个窗口,使观众可以通过对事件的现场直播以及记者的现场采访,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通过地震震源、辐射的范围及救援的进展路线示意图的动画等特技,观众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一目了然;而在片头或节目中时而出现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音乐,产生出的或紧张或肃穆或悲壮的效果极易唤起观众心理和感情上的共鸣;特别是在报道中大量使用现场同期声,胡锦涛总书记鼓舞救灾部队时全场响彻云霄的口号声,温家宝总理慰问受灾群众时沙哑的声音所透出的无限的关切和挚爱,以及现场记者、死难者家属等人的声音,其真实感、感染力是无可比拟的,而且,这样的信息来源更为直接和权威。当人们听到温总理饱含热泪、声音哽咽地说:“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活下去”(2)时,谁能不动容呢?央视带给观众的是有血有肉的信息。

3、个性化的视角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亲和力

央视在整个现场实况直播的过程贯穿着“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向人们展现了生命的奇迹。179小时,31岁小伙挑战生命极限;60岁老太被困196小时获救;一矿工被埋170小时后获救……在这些营救的镜头画面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更体会到了医务人员争分夺秒进行着生死接力、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亲人之间不离不弃的执着等。在直播过程中随时插播受灾群众的安全状况、受伤人数等最新消息,同时发布寻亲启事及与亲人的联系方式等。在与前线记者连线时,每每通过电话了解现场情况,即将挂线之际,主播们总不忘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关心、叮咛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央视融入的满腔爱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凸显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坚强信念。央视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视角,让观众了解了地震、感受到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更让人们为此次地震受灾同胞的坚强感到骄傲和欣慰。

4、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使节目更具个性色彩

地震发生后的15时20分,央视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地震。在直播过程中,康辉、白岩松、敬一丹等近十位主播轮番上阵,他们敬业的精神,同样感动了亿万观众。做为直播中的主持人,当他们看到灾区现场情形时,同样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流泪、哽咽、甚至泣不成声的场面观众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难以控制不是失误,相反,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更令人们感动、理解和尊重。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说到这里,主持人赵普禁不住哽咽了,不得不低头调整情绪,在停顿了两三秒钟之后,赵普继续说,“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说到这里,赵普再次无法控制情绪,低头平复激动情绪,忍住眼眶中激动的泪水。主播张羽在与为救同伴而受重伤的12岁男孩陈浩的母亲连线时,潸然落泪,现场的女记者更是泣不成声;女主播文静播报一位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婴儿并留下了一条写着“我深深地爱你”的手机短信时不禁哽咽抽泣;主播康辉在全国哀悼日的直播中面色凝重、几近哽咽地播报新闻;当解说被困废墟中的一位幸存者终于获救的画面时,女主播海霞感动而泣。(3)

二、央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突破的原因

1、重大事件对传统的报道思想、报道模式的冲击

地震灾难本身的巨大新闻性,促使传媒不得不从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报道思想和报道模式。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是媒体最佳的报道对象,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速度决定了媒体报道的竞争性,争抢“第一时间”,与突发事件同步或力争时效最快,这种时效竞争,犹如激烈的体育比赛,谁都想拿第一、夺金牌。

2、积累经验,快速反应

国内媒体尤其是央视、新华社这类国家级大媒体,在经历多次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后自然变得经验更丰富,也更加成熟、大气。从98抗洪、2003年的抗非典到今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国媒体特别是央视都采取非常规措施予以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为央视对汶川地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政策保障,从容应对

今年5月1日,我国新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从政策面、思想面上可能进一步解放了新闻媒体的思想,促进媒体能更公开、全面、及时地运作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是央视的一颗定心丸,因此,在应对此次重大地震灾害时,他们能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从容、迅速、全面、多层次地制订、实施相关报道计划。

三、结语

5.12汶川地震大型直播报道可以说是央视有史以来对突发事件相当成功的一次报道,也是央视对以往类似报道的重大突破。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老百姓不再听“二手消息”,央视带给中国观众的是更加公平、更大范围的第一选择。央视此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报道应急能力的提高、报道透明度的增强,充分反映出我国新闻报道改革的进步与成熟,为今后媒体处理类似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注释

1[1]《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四川汶川地震抗灾情况》,[OD/BL].中华新闻传媒网,2008-05-14

2[2]《孤儿政府会管你们的》,《新晚报》2008-05-15

汶川地震与伦理的升华 篇10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规则。具体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帮助、同情、怜悯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 还是在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 每个人的伦理都会得到充分的表现, 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天然的联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 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 不紧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 也震惊了全球。在这场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抗震救灾过程中, 从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理念到广大公众的大爱伦理都体现的淋漓尽致。震后的第一时间, 党和政府果断决策, 紧急号令, 震后不到1个小时,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 震后2个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一线, 亲临震中的重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 指挥救灾。党和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在北京, 还是在去往灾区的飞机上、列车上、震区的临时帐篷里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 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救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要百倍努力, 决不言弃, 决不放过任何救人的机会, 这是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并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指挥机构高效运转, 调集了中央各部委、各部队、各军兵种十多万官兵, 一百多支医疗队奔赴灾区争分夺秒地抢救掩埋在废墟下的一个个生命。震区的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 有的不顾失去亲人的痛苦, 冒着余震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救援, 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抗震救灾领导核心、灾区人民的主心骨。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 全国的公众都表现出了人心的善良和卓越, 在最危难的时刻站到了一起, 人人通过不同形式为灾区人民表达自己的爱心, 闪烁着民族精神和生命伦理的伟大光辉。各行各业各界人士,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全球的华侨、华人、民营企业家、献血者和数十万的志愿者。他们摒弃了等价交换原则冲击而被世俗化了的人际关系, 爱心热流一时间向着同一个方向———汶川喷涌, 他们有的捐款, 有的捐物。有的直接赶赴抗震救灾的前线救援, 一笔笔“特殊党费”汇往灾区。29岁的女巡警放下自己6个月的孩子, 自愿为灾区幸存的嗷嗷待哺的婴儿喂母乳, 南京的拾荒老人把零钱换成百元整钱塞进捐款箱, 邱光华等人牺牲在救灾前线, 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谭千秋、瞿万容、袁文婷、向倩等许许多多的灾区教师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 想到的是如何掩护学生、帮助学生逃生, 用生命守护学生, 把死留给自己, 他们虽然永远的走了, 但他们的生命价值永存!这种师生的伦理之情为所有的教师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总之, 抗震救灾中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尽其所能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伦理之情和无私的大爱, 体现了公民责任和伦理担当, 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汶川大地震后, 出资捐款地震受害者的中国人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志愿者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温柔的心”, 国际社会评价说, 这里的人民不仅懂得如何哀悼, 而且懂得如何给予, 中国的公民精神并未缺失。曾几何时一些人怀疑和感叹, 市场经济使人们的伦理道德滑坡, 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人性的爱, 变成了功利关系。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大爱、乐善好施、团结和奉献的民族精神,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 可以说得到了空前的升华, 感动了所有的人。美国《时代》周刊认为, “地震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让人们对中国政府有了不同的了解。即使是北京的批评者也对中国大地震的迅速反映表达了钦佩”。英国《每日电讯报》说, “世界正在更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彰显出13亿人的责任和大爱, 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空前的大发扬。

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 同时也尊重死者的尊严, 5月18日, 国务院发布公告, 5月19日至21日, 为地震死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 全国和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 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暂停奥运会火炬传递3天, 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全国各族人民默哀3分钟, 届时火车、汽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黎民百姓享受国哀, 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记载中是第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自然灾害罹难的同胞降半旗志哀也是第一次, 这历史上的第一次表明了一个政党, 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 对人民的负责, 也体现了领袖与人民是平等的, 是一个社会文明法则与国家政治伦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新加坡《联合早报》说, “中国政府决定向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 并设立三天全国哀悼日。这一决定给生命以最高敬重, 把普通百姓的命运作为第一优先。奥运火炬传递暂停3天, 更显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扎实的推进”。“轰然倒塌的是建筑, 从废墟上赫然矗立的是中国人民的脊梁,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方式, 向世人展现了人间的英勇无畏、坚忍不拔、相濡以沫和万众一心”。党和政府调集全国一切力量竭尽全力抢救生命的大爱感动了世界, 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教育着每一个人。二是重建家园, 灾后党和政府仍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基准, 尊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建设一个美好家园, 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 将灾后的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确保灾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更美好。从抗震救灾到建设家园的一系列决定、行动都反映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执政伦理理念的完整体现。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的称赞。

上一篇:绿色合成工艺下一篇:融资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