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2024-10-14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共11篇)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为此,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迎上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要大大提高, 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大幅增加, 60%以上的农村乡镇都要有体育组织。可见, 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农村体育将面临空前的发展。四川地处中国西部, 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 农业人口将近5000万, 占四川总人口的60%左右, 研究表明:四川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失;农民体育健身意识薄弱, 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农民余暇时间短缺影响其健身参与;农村体育活动经费制约农村体育的发展;村落中小学教育制约村落体育的发展。

“体育也是民生”。体育以其独特功能自觉介入民生领域,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诠释人生的意义,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共创和谐。体育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结合四川农村地区的现状,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势在必行。

1 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 加强农村体育的“硬件”建设

农村体育的开展离不开其“硬件”做支撑, “硬件”做得好是解决和缓解当前农村体育发展困境最有效的途径。财力、人力、物力是完善村里体育场地设施所必须的, 需要发挥共同的作用。从目前村落体育设施的现实可知:农村体育财力支持贫乏, 仅靠政府融资修建场地, 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模式应是当前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最为有效合理的, 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实际与市场运行角度考虑, 充分挖掘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优势, 多渠道筹集资金, 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发展中体育设施的“瓶颈”问题。第一, 以政府的投入为主, 同时制定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 将村民陈旧传统的体育观念转变, 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吸引村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之中, 使民间资本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二, 力争企业赞助、个人和体育协会的捐款, 以扩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第三, 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政府给予对农村体育发展资金支持的企业或个人以减免税收等政策, 吸引企业在农村修建一些盈利性的体育场地设施, 参与到新农村体育建设中来, 既能解决村民体育活动场地紧缺问题, 又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新的产业, 还能解决当地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

2 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

健全的基层体育组织, 是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目前, 农村体育多数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并, 农村体育的政府管理职能, 在这样的局面下必然弱化。针对四川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现状, 建议在市县级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下, 将农村体育管理机构与农村体育社团组织相结合, 建立一种新型农村体育管理与社团中心组织, 建设并发展政府性体育管理组织和娱乐性农村体育组织, 满足农民的民生体育需求, 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就是采取的此类方法, 由于此组织具有民间性和政府性, 政府则需安排有影响力的专人负责分管和引导。村落应成立农民体协、老年体协、健身指导站、健身点、体育兴趣小组等农村社团体育组织, 或者成立农村体育俱乐部。农村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任务是:将国家颁布的体育文件精神, 具体落实到农民身上。首先要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 让村民拥有“花钱买健康”等新型体育理念。农村体育社团组织还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民族习惯、农民农业劳作等特点, 在农闲季节、赶集、节日、民间庙会等时间内, 开展村民乐于接受的体育活动项目, 在村里营造一种健身锻炼的氛围, 为和谐农村创造条件。

3 重视农村体育人才资源的培养和挖掘

四川农村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村落寥寥无几, 农村体育人才资源严重缺乏。四川省分管农村体育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负责人, 应提高责任意识, 充分挖掘和培养农村体育人才资源。具体建议为: (1) 在村民内部, 选择爱好体育活动者进行培育, 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 (2) 从各大专院校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中引进体育人才资源, 充实当地的体育人才队伍; (3) 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再培育, 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业务技能能力, 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兢兢业业, 提升他们具有现代体育人才的综合素养; (4) 注意改善村落体育人才队伍的待遇, 将其在生活和体育工作中的忧患最小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奖惩制度, 壮大和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5) 加强农村体育人才的对外交流, 开拓视野, 借鉴一些先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经验及模式; (6) 将当地学校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 采用激励措施, 发挥体育教师对当地农村体育的指导作用。

4 提高村民的健身意识, 改变村民的传统体育价值观

目前, 有许多人生活水平并不高, 可对体育运动却情有独钟, 参与的热情度很高;也一部分人虽然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 却与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无缘。可以见证一个人的体育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紧密相关。因此, 农民体育价值观是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突破点。2 0 0 0多年的封建制度, 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小农意识。传统的农民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 造就了农民对体育的价值作用认识不够清楚, 部分农民认为“劳动即体育”, 参加了体力劳动就不用再参与体育锻炼。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基本的生产生活用品, 几乎没有计划在身体锻炼和日常体育活动方面的开销。所以必须加强宣传,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深化村民的健身意识。随着政府民生工程的深入, 户户通电视工程惠及了四川农村普遍地区, 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做为有效的载体, 加强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兴趣的系列讲座和活动, 将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积极创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 激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让农民切实感受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益处和乐趣。

5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与财政投入相结合

“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四川农村经济已经进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 城乡二元结构的依然存在, 农村体育经费与城市体育经费仍然存在严重不公平和不平等, 随着国家减免各种农业税收, 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 乡镇财政收入也有所减少, 必然对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造成负面影响, 使农村体育的发展裹足不前, 与四川经济的发展速度极不相匹配, 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得到相应发展。因此, 加快四川农村体育发展应紧紧抓住政府民生工程的良好契机, 使村落体育经费有所保障。农村体育经费的解决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难问题, 首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吸引外资, 扩展农村体育所需经济来源。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乡镇企业的位置在农村经济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政府应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吸引投资商的眼球, 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经济条件。其次, 农村体育的相关负责人应认识到积极发展农村体育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农民的体育健身消费, 也是一个重要的商机。

6 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包括场地资源和体育人才资源。四川农村地区的体育场地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乡村学校内, 最近几年来, 国家面向学校的优惠福利政策为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软硬件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四川农村中小学大部分都修建了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但是由于学校担忧校园秩序、学生的学习环境、校园安全隐患、场地设施损坏、维修费用等问题, 基本上都谢绝对当地农民开放。对此, 应与学校做好协调工作, 学校体育场地在首先满足体育课教学、学生健身活动之外, 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对外开放, 同时加强对外开放期间的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学校场地建设和维护的投资力度, 合理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效率, 缓解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暂时匮乏的状况, 使其场地资源共享。农村学校体育人才资源主要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最近几年, 农村教师的上岗也需要正规培训, 通过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体育教师也不例外, 他们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的体育专业技能和体育素养, 受过正规的高等体育教育。他们是缓解四川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有力中枢, 他们既可以担任当地农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也可以将农民里的体育精英培育成兼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这样就对农民的科学健身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大有裨益。

7 积极推广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

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提出了依据成都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和品牌优势,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力培育和打造支撑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由内及外、点面结合的“一核、六区、一圈”。“一核”是指城市核心区。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和体育传媒及创意产业。“六区”指的是在城市近郊打造六个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一圈”即是指以近郊和远郊的自然乡村为依托, 建立环抱成都市区的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依托成都郊区县市丰富的森林、山水和温泉资源以及旖旎的田园风光, 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乡村旅游业态, 整合资源, 推出运动休闲农庄、运动山水人家、运动养生山吧、森林休闲驿站、田园垂钓渔村、乡野温泉风苑, 推动乡村游、农家乐从初级的观光向高级的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转变, 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环都市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 为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增优势、添亮点。

上述规划为四川农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各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乡情、村情实际, 认真规划乡村体育产业发展,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创造条件。

8 结语

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又一里程碑,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是政府工作的一项攻坚任务, 体育的独特功能注定其自觉介入民生问题, 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标志着农村民生问题明显得到改善, 因此,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力解决农村体育发展问题, 缩小与城市体育的差距, 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摘要: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因此, 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民生诉求, 分析了四川农村地区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生,四川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四川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sc.gov.cn.

[2]http://wenku.baidu.com/view/775091738e9951e79b89272d.html.

[3]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EB/OL].http://www.chengdu.gov.cn/.

[4]任莉英, 王琳.民生理念下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大家, 2012 (18) :107-108.

[5]褚丽娟.体育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1, 21 (5) :45-47.

[6]虞重干, 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7) :1-5.

[7]孙志鹏.我国民生体育发展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3 (6) :28-31.

[8]沈克印, 周学荣, 李荷皎.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2) :84-88.

[9]杨英, 邓跃宁.四川农村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 (1) :36-39.

[10]井志侠.新中国村落体育变迁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 2008.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2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地创新党建理念,大胆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创建了“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即以党支部为核心,专业协会为纽带,优势主导产业为依托,广大农户为基础,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把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机融合、良性互动,达到支部巩固、协会发展、农民受益的效果。

(一)有益的实践

支部和协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乐山市紧紧依托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在“扶”字上做文章,在“加”字上下功夫,探索创造出了四种有效的结合形式。

支部领办型。在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由支部牵头把专业大户、党员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创办、领办协会,党员示范带头,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户加入协会。支部主要成员按协会章程经选举担任协会主要职务,党支部在协会中起领导核心作用。如由峨眉山市净安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创办的峨眉山食用菌协会,现已发展会员680人,发展食用菌基地3个,面积1500多亩。犍为县大湾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大湾村枇杷协会,3名支委带头种植枇杷,带动全村90%的农户发展批杷2900亩,成为大湾村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三个党员一个产业”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支部介入型。由专业大户、农村“能人”自发创建协会,农村党支部委员、党员按照协会章程入会,或通过选举进入协会重要岗位,实现村党支部对协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峨眉山市战斗村全村600多农户加入符溪蔬菜协会,村党支部书记被选为协会监事长,村委会主任为协会理事长。支部在抓质量、抓技术培训、抓市场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仙山”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检测,在成都、重庆等市场供不应求。2003年,全村取得了户均增收3000元,人均不低于500元的好效益。

支部引导型。在协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由村支部指导、帮助协会健全和完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规范其内部管理;在协会党员中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培养新生力量,并帮助符合条件的协会建立党组织,保障支部对协会的政治领导。2003年,五通桥区在31个村级协会建立了党小组,发展会员5100人,每个党员带动1-3户农户,共带动农户3.5万户,年销售收入达3亿多元。

支部服务型。村支部积极与协会联系,帮助把协会的触角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在企业、协会、农户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组织、生产、销售等服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形成企业、协会、农户的紧密联结体。井研县团山村、桅杆村、同益村支部积极与井研县兔业协会紧密联结,采取“支部来组织,协会来运作,农民来实施,共同来致富”的方式,既组织农民养兔,解决了销售难题,又为服大集团哈哥兔业有限公司提供合格原料,实现了“双赢”,带动16万农民增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发展典型。

乐山市在推动“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进程中,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抓宣传发动。乐山市按照“大宣传、大培训、大发动”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全市上下实践“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电视台开辟了“党建纵横”专栏,《乐山日报》开设了“新农村”专版,利用电台、标语、公开栏多形式宣传农村基层党建和协会发展的意义,介绍典型,表扬先进。农村党支部依托村级活动室、党员电教设施、信息技术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2003年,全市举办村级培训班4288期,培训36.57万人次。市中区筹集资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在全区每个乡建立农经网站,将网络延伸到村和协会。

二是抓政策推动。乐山市从1998年开始,先后制发了《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加强党建综合示范点建设的通知》等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协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模式的快速发展。乐山市还把2003年作为“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年”,在全市村党支部广泛开展了以“提高村级组织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能力”为核心的“富民支部”活动,并纳入了市委5年工作规划,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工作措施方面狠抓落实,全面推行“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

三是抓典型带动。乐山市抓重点、抓典型,紧紧围绕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制定并实施了畜牧、蔬菜、茶叶等主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培育了峨眉山市食用菌协会、井研县兔业协会、犍为县大湾村枇杷协会、犍为县玉泉村葡萄协会、峨眉山市符溪蔬菜协会等先进典型;紧紧围绕品牌战略,抓住“蓝雁”、“竹叶青”、“仙芝竹尖”、“仙山”等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了乐山市猪业协会、乐山市茶业协会等先进典型。隆重表彰了20个先进协会和一批党建工作典型,将他们的经验编发各地基层组织和协会。

四是抓“双培”互动。乐山市加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工作力度,全市有1263名党员被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通过他们示范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帮民致富,促进协会发展。加大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的工作力度,村党支部科学制定党员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把协会中那些思想先进、政治基础较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能人培养成党员,充实进农村党支部,增强支部与协会的联系。同时,深入开展“双带”活动,全市建成“双带”示范村306个,示范户3193户。

五是抓规范促动。乐山市注重对协会进行规范指导,通过抓规范促发展,抓发展促规范。对运作不规范、存在严重问题的协会予以注销,对实力小、带动力弱、示范效果差的进行归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规范协会运作机制,促进了支部和协会的协调发展。

(二)显著的成效

提高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乐山市在“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实践中,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支部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通过协会把市场与农民连起来。一是在增收上得实惠。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协会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2558元,比上年增收181元,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民增收滞缓的格局。二是在扩大规模上得实惠。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产生了规模效应,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各环节大大降低了会员生产成本。同时,就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峨眉山市符溪养鸡协会与种鸡场和饲料厂签订直销协议,每年为会员人均节约600元。五通桥区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多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6%。三是在拓展市场上得实惠。通过发挥协会的信息网络优势,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农民产不愁、销不愁、价不愁。四是在推进标准化中得实惠。推进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效益。峨眉山市符溪蔬菜协会全面推广使用生物用药,并注册“仙山牌”蔬菜商标,有11种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3年人均多增收500元以上。五是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得实惠。通过支部争取上级支持、协会自愿出资等多种形式,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净安村在“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实践中,支部着力加强诚信教育,被评为信用村,村民小额信用贷款限额由1万元放宽到5万元,利息下降1/3,降低了农户获取资金的成本。实现了秸秆燃气、光纤电视、水泥路、自来水、电话“五通”。

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基层组织得到巩固。通过“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实践,乐山市已建成“五好”村党支部1137个,占全市村党支部的48.2%。一是拓宽了村支部抓经济的新途径。支部通过抓协会来抓市场、抓农村发展,有效地实现和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通桥区青龙村2003年全村花木总产值达1350多万元,人均仅有0.35亩土地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815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12.5万元。二是发展了党员新生力量。全市村级党组织紧紧依托协会,大力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拓展了党员发挥先进性的空间与途径,共产党员的荣誉感显著增强,会员致富能手纷纷要求入党。2003年,全市在会员中发展党员936名。三是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依托支部加协会,探索了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不断在经济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使农村基层组织始终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市共在农村各类专业协会中建立党支部15个,党小组538个。乐山市市中区在养鸡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党员在协会中的表率作用显著增强。四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党员、干部用教育的方法引导农民履行义务,用示范的方法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用民主的方法决策村务,用办实事的方法团结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犍为县大湾村党支部在带领大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多方筹资硬化了3.5公里的入村公路,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支部与农民的“连心路”。沙湾区实行村干部“坐班访户办实事”工作制度,做到群众有病痛上门看望、有喜事上门祝贺、有丧事上门安慰、有困难上门排忧,农民群众称赞道,“坐班又访户,真是好干部;群众得实惠,小康有出路”。

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协会得到壮大。一是协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有各类农村专业协会329个,专业合作社76个,覆盖全市161个乡镇,1269个村,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3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5%,带动面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沙湾区范店乡中药材协会,自2002年5月登记注册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就发展会员316人,带动农户1183户,发展“沫水牌”中药村8550亩,带动该区种植中药材1600亩。井研县兔业协会跨区域带动覆盖了除乐山以外的38个县的3.8万户农户。二是协会会员大幅度增加。2003年,乐山市新建各类协会82个,新增会员16837人。目前,全市共有会员10.32万人。三是协会组织的实力不断增强。乐山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6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市之一,全国100家试点专合组织中,乐山就有3家;四川省100强协会中,乐山有19家,居全省首位;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协会有24个。

(三)深刻的思考

乐山市“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模式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会的生命力。目前,从总体看协会规模小,实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协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协会。要统一明确协会的性质,确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并依法确定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二是妥善处理支部和协会的关系。巩固“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模式,需要妥善处理支部协会关系。农村党支部应充分尊重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求发展”的原则,做到统揽不包揽、领导不干预、服务不包办。要引导协会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

三是探索跨区域协会党组织建设。基层组织设置只有自觉适应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经济格局的调整,才能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对不同的经济组织产生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要坚持以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准,在创新党建理念、变革党员管理模式上下功夫探索,审慎把握协会发展前景,适时地对党组织进行调整,使农村基层组织体系从垂直式转向网络化。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3

【关键词】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城乡二元经济

一、四川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对比分析

四川省作为西南大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逐年攀升。从总量上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处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2至3倍之间,多年来这种消费差距未显著缩小。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并非完全一致,据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相比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农村居民消费变动波幅更大。

除了宏观的消费支出对比,城乡消费差异还表现为其组内的需求差异。据统计年鉴的数据搜集方式,四川省近年来城镇居民食品类支出所占比重变动较小,近10年来一直围绕35%小幅波动;而农村居民食品类支出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为44.79%,2013年为33%。2012年开始,其比重开始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比重,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中,食品类支出的增长一直伴随着总支出的增长而增长,且增长幅度大致等于总增长幅度;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比重的逐年下降间接反映出教育文化等其他支出的增长,也就是说,在这十几年中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对比分析

从总量上来说,在2002年至2013年中,四川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一直稳步上升,但就增长率来看,在2009年之前,二者变化较为不规律,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开始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即农村发展近年来要快于城市发展。

同样,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存在不同,这不能仅靠总量的数据对比来说明,结构因素影响也较大。据2005年到2013年的统计年鉴已有数据,城镇居民工资收入比重平均约占总收入的70%,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与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大,平均为88%,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城镇居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占比远高于农村,但自2010年,与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占比的下降同步,财产性收入也在逐步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和途径更多,这体现了劳动报酬和要素报酬分配的结合,而农村居民收入仍然处于劳动报酬占主导,要素报酬占比过小。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各大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土地要素开始成为回报率最高的要素之一,但就四川省农村土地情况来看,土地要素难以发挥作用,所以这也扩大了收入差距。

三、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趋势对比

消费本身存在习惯效应和棘轮效应。在相对收入假说中,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即消费在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而不易于向下调整,而从一个较长的期限来看,居民的消费是具有“习惯形成”效果的,随着习惯消费水平的增长,消费者将难以忍受消费水平的下降,而相反更容易增加消费,在这个假设下,消费本身就是内生增长的。那么,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良性的拉动作用,结合实际,近年来农村居民的消费总体水平提高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在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农村消费潜力将不容小觑。

根据持久收入理论,居民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也可以被理解成为长期收入,而收入对消费具有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将这几种理论结合来看,消费者对于自身的消费具有理性预期,长期来看收入增加必然导致消费增加。针对四川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言,近十年来城镇居民的收入总量的增长率低于农村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长率,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也不及农民收入结构,那么理论上来说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将快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

四、结语

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对消费影响巨大,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导致通信和物流等差异,农村消费明显存在滞后性,市场发展速度慢;且农村居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水平远达不到城镇居民的标准,所以从企业主体角度出发,在农村推广相较于城市进度更慢。

但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潜力又是巨大的,通过消费需求比对,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所占的支出已经逐渐下降甚至低于城镇水平,下降速度相当可观,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开始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存在两大发展优势:第一,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趋于饱和,而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第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财产类收入及其他收入比重有持续上升趋势,收入结构优化为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直接动力。

所以,关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将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拉动四川省省内经济的重点因素;同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劳动报酬与要素分配关系,保障农民收入途径多元化和总量持续增长,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J].经济研究,2004,(5):13-23(无卷号).

[2]戴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4):105-109.

[4]韩瑾.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增长——来自浙江省分县数据的经验验证[J].经济地理,2013,(10):62-67.

[5]李建伟.居民收入分布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内生机制[J].经济研究,2015,(1):111-123.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4

1 达州市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近年来, 达州市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系列优惠政策, 以发展设施农业、培育标准化种养殖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品牌为重点, 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着力打造“川东北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取得可喜进展。但是, 总的来看, 达州市现代农业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无论是机械化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贡献率, 农产品商品率, 还是农业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与发达地区相比都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 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投入不足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 达州市真正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及村镇银行5家。截至2010年年末, 全市共有561个机构网点, 其中县 (市、区) 城镇机构116个、乡 (镇) 集镇网点445个, 分别占机构总数的20.68%和79.32%, 各网点的金融服务基本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 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尽管从2007—2010年, 全市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和农户发放贷款金额逐年有所增加, 但绝对数总量仍然偏少, 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要。而且, 新增贷款大部分发放给农户,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新增贷款份额却很少, 这说明全市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剖析其根源, 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1 农村金融网点减少

2003年以来, 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收缩撤并后, 没有新的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及时跟进, 而保留下来的商业银行机构由于贷款权限上收, 信贷功能逐步萎缩, 农村金融服务出现局部断档。达州市除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域的机构网点数有所延伸外, 农村信用社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机构网点数均呈收缩状态。2010年年末, 农村信用社设在乡 (镇) 一级的服务网点263个、县 (市、区) 级服务网点57个, 分别比2003年减少了100个、16个;农业银行在乡 (镇) 的机构寥寥无几, 其余国有商业银行则几乎为零。

1.2 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与农村金融机构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矛盾, 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全市农业银行对农业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窄, 功能发挥不充分;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来源有限, 难以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 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涉农金融机构吸收大部分农村闲置资金, 却以各种形式上存、上划, 没有用于本地经济发展, 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由于成本、安全等因素, 在农村的金融机构除邮储银行外的电子网络建设迟缓, 影响其自身业务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健全。同时, 符合“三农”需求的金融品种不全, 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而且,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 农贷期限偏短, 难以满足涉农企业、农户尤其是种养大户以及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的信贷需求, 一些借款人只有借助民间融资解决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

1.3 服务“三农”动力不足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在制度安排上是以服务城市和工业化为价值取向的, 没有充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思路。农村信用社功能定位是服务“三农”, 性质是“合作”制, 但在实际运作中, “合作”制徒有虚名, 基本上是按照股份制商业化的方式运作, 导致存款的触角在农村, 而贷款层面却在城市。农业银行按照中央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要求, 一方面功能定位面向“三农”, 另一方面商业运作。但二者在配套制度缺乏的条件下, 难以做到兼容并有机结合。而与城市金融比较, 农村金融比较劣势明显。

1.4 金融需求难以对接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采取商业性、竞争性的金融制度安排, 不适应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目前, 达州市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户为单位的小额农贷需求, 贷款对象是农民, 用途分为助学、就医、建房等非生产性借贷和种、养殖业等生产性借贷;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需求;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金融需求;四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金融需求。与城市金融需求比较,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保险范围较窄, 具有特质性风险;二是农村金融需求大, 但量小分散, 信贷管理成本高;三是非生产性借贷风险大;四是农村金融需求的抵押、担保问题难解决;五是以目前农村生产力的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不高, 管理、运作都比较“松散”, 金融机构与之对接, 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 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不敢大举涉农。

1.5 信用担保机构缺乏

农业贷款的分散与风险以及担保市场偏小, 导致了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缺乏。目前, 农村种养大户普遍缺乏有效抵押及担保手段, 难以申请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据了解, 达州市有信用担保机构37家, 但在县域的信用担保机构仅有4家, 而且没有一家从事涉农的信用担保业务。

1.6 农业保险严重滞后

农业的弱势与风险性, 使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缺失是农村种养大户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 国家已开办生猪保险, 但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对金融保险的需求。农业是弱质产业, 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商业保险机构一般不对农业生产提供保险服务。一旦出现灾情, 种养户的损失往往很大, 甚至有可能出现全损。农村信用社正是顾及这一因素, 一般不对种养户提供较大金额的信用贷款。

1.7 金融环境尚需改善

一是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调查, 近年来, 达州市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不良贷款最多的是民营企业, 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难以化解, 客观上也制约了金融的投入。二是清收到逾期贷款还有困难, 社会诚信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信用观念和信用文化亟待培育。应当说, 绝大多数农民是守信的, 但也有少数农民和不少中小企业法人代表及个别乡镇干部信用观念淡薄。因此, 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尚需加强。

2 西部地区加大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力度的对策建议

达州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面临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在中国西部地区, 不是个别现象。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同, 西部地区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 投入农业和农村的民间资金极其稀少, 农业、农村发展对金融支持依赖度非常高。而由于上面分析的各种原因的影响, 西部地区金融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明显不够。因此,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要从根本上破解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不足的难题,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 必须立足解决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性、机制性问题。

2.1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要加快涉农银行服务改革。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深化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股份制改革和邮政储蓄银行体制改革, 积极拓展农村信贷业务市场和支农领域。二要提升金融信贷供给能力。推进农村信用社向服务“三农”的社区银行转变,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积极扩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 增加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供给。三要建立涉农信用担保机构。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 以非赢利为主要目标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 对信贷资金流入农村进行担保, 充分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四要扩大农村商业保险种类。根据需要创新商业性保险品种, 扩大保障范围, 多层次、多方位开展涉农保险, 以市场价值确定种猪和育肥猪保险额, 增加禽类及其他农产品保险品种。五要发挥民间金融补充作用。对接农村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充分利用民间金融方便、快捷、灵活等特点, 加以科学引导和规范, 有效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农村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切实改变信贷服务“等客上门”的工作方式,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树立上门营销观念, 主动跟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信贷结构。客户经理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经常“走村串户”, 对业务范围和业务区域的所有客户进行实地调查, 掌握总体客户资源、识别目标客户和信贷需求, 适时进行产品创新。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创新“联贷联保”贷款方式。借鉴建行眉山市分行对 “中国泡菜之乡”眉山4家中小泡菜企业开办的“联贷联保”融资产品的经验, 对全市具有发展前景和良好效益且抵押物不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联合担保, 联合贷款, 企业之间构成互保体,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3 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一要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创建“信用村镇”、“信用农户”和“信用企业”, 完善信用村镇和信用农户的信贷管理办法, 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 培育诚信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二要完善农村社会征信系统。达州农村地区信用缺失较普遍, 应尽快完善覆盖全市农村范围内的社会征信系统, 建立信用记录较全面的个人和企业征信数据库, 重点向与银行机构没有信贷往来的企业和个人倾斜, 充分发挥征信系统在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三要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意识。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和方式, 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现代金融意识, 运用信贷服务技巧, 大力推销金融企业及其产品, 做到信贷服务家喻户晓。

2.4 完善支农扶农政策体系

一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 通过扩大直接补贴范围和资金额度引导各类资金流入农村, 如各级财政对种猪和育肥猪可按每头直接补贴一定数额现金。利用财政担保或者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措施, 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及涉农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增加“三农”投入。二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农业产业风险高、生产效率低。在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中, 要大力实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 助推农业全面发展。在税收方面, 要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形成的经营收入实行较低营业税和所得税, 或直接进行减免。比如, 按照净收入 (贷款利息收入减存款利息支出) 征收贷款营业税, 对支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小额农户贷款等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三要扩大抵押担保范围。中央政府应尽快对《物权法》规定的浮动抵押财产制订实施细则, 增加合格抵押物品种类。地方政府应对农村抵押担保实行较低收费政策, 或免除收费, 尽量简化抵押过户手续;在政策和法规允许条件下, 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在抵债资产接收、出租、转让环节重复缴纳营业税、契税、印花税、房产税的现状。

2.5 构建产业科学发展模式

借鉴已有成型的养殖业模式, 如资阳养猪模式。即由地方政府主导, 农委、财政局、畜牧局、粮食局、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 采用担保公司+饲料加工企业+金融机构+养殖场+合作社农户+肉食品加工企业等多方合作;每个合作单位的职责清晰界定和规范运作, 实行饲料供应、防疫、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 金融、保险、担保公司、企业共同发展, 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养殖生产风险基金、养殖保险等风险防范机制, 市、县 (市、区) 财政对风险基金、保险费及标准化圈舍建设按一定标准进行补贴;对合作运转起关键作用的担保公司和产业化养殖龙头企业, 市、县 (市、区) 财政分别注入一定资金, 提高农业产业化担保能力。

2.6 建立健全土地金融制度

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业与金融的依存度和相关性越来越大, 因此需要我们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服务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农村土地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围绕农村土地的开发、生产、经营而展开的资金融通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土地金融制度, 通过土地抵押融通资金, 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财产功能, 将固定在土地上的呆滞资金转化为流动的开发经营资金, 从而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摘要: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改变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基本途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目前,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够。因此, 改革农村金融管理体制, 健全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水平,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力度, 就成为破解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资金短缺问题最迫切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西部,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研究

参考文献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5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00期

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今年春夏以来,我们就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到成都、达州、广安、广元、乐山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巴山蜀水的广袤农村,一个个新型专合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千千万万个农民正逐步组织起来走向合作经济之路。这是一条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富裕的光辉大道。本调研报告对四川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专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四川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回顾与现状

(一)农村改革前合作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合作经济和全国一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年代,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合作化运动,从个体农民经过互助组、土地入股的初级合作社、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高级合作社,直至发展到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以“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存在了20多年,由于在所有制上过于求“高”求“纯”,规模上求“大”,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群众自主经营发展致富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期,我省农村改革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个体自主经营发展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带来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的集体财产分光卖光,较大比例的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名存实亡,据典型调查,60%以上的村、组没有集体收入,“空壳村”、“空壳组”普遍存在。农村实际上形成了以农民家庭独立自主经营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格局,个人“分”的一层比较彻底,而集体“统”的一层基本不起作用。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进入买方市场以后,单家独户的农民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不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农村各种专业协会应运而生,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始了创建新型专合组织的探索。

(二)新时期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新型专合组织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大约为整个80年代。80年代初期,我省农村专合组织随着农村改革的起步而兴起,其初始形态是农民创办的各种专业协会,其中科协、农业部门起了很大的作用,供销社也在自身改革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到1985年,全省农民专业协会达0.93万个,占全国七分之一,协会会员25万多人;1987年,协会发展到1.9万多个,入会农民39万余人。这一阶段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大约是从90年代初期至2002年。这一阶段农村专合组织在数量上有起有落,趋于稳定,到2002年全省各类农村专合组织约8500个;从质量上看,协会服务功能从技术、信息服务向购销、加工领域拓展,出现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专合组织。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大约是从2003年至今。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底以来,省委高度重视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把它提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推进四川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高度。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专合组织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批示。2003年全省首次召开了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发展成绩,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推动全省农村专合组织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召开了全省农村专合组织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专合组织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到2005年底,全省已有农村专合组织1.33万个,比2002年增长57.5%,年均增长16.3%,成员农户278.5万户,带动农户879.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4.7%。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化特点,出现了一批比较有规模、有影响的专合组织。它们已渐渐突破地域、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把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组合起来,有的还进行了资金合作。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居于全国前列,2005年初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试点省。

(三)四川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的新探索

1.把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与发展专合组织相结合。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农村工作由直接行政指挥向政治领导、间接管理和综合服务为主转变。我省一些地方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专合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村党支部领办、引办专合组织,专合组织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农村专合组织紧紧依托和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党支部有了“大舞台”,农村专合组织有了“主心骨”,农村产业发展有了“好路子”。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称之为“支部+协会,农民得实惠”。

2.政府支农资金开始重点投向农村专合组织。过去政府支农资金一般通过项目投放使用,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带动性往往不十分理想。南江县等一些地方通过抓专合组织发展,把有限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农项目资金以及社会支农资金捆绑起来,按照一定比例与合作社社员入股资金配套,无息提供给合作社发展周转。这样,通过有限的政府支农资金作为载体,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资金投向合作社,又切实加强了对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合作经济事业的积极性,由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

3.农村专合组织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实现了发展的有效对接。我省一些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服务农民的原则,积极投入到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中,为自身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通桥区农村信用社对专合组织实行了联户担保贷款,较好地解决了专合组织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南江县南江黄羊光彩合作社将社员股金在农村信用社开设专户并接受监管,合作社起到了贷款中介、信誉认可和协助回收贷款的作用。信用社也对合作社贷款实行了利率从优、期限放长、手续从简等优惠政策。

4.农村专合组织向紧密型方向发展。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大多数为利益联结不紧密的松散型协会,目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松散型协会、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就有了发展紧密型合作社的愿望。不少市、县因势利导,开始从政策上积极引导专合组织向紧密型合作转变。这类紧密型合作社大多以产业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以股份合作和购销合作为特征,较好地实现了农民的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化经营,虽然目前还很弱小,但却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

二、农村专合组织的作用、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专合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合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了经济规模,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苍溪县生猪专业社在与加工企业进行购销谈判时,凭借其规模和质量优势,最终使企业以每公斤高于散户0.4元的价格收购社员肥猪,较好的代表了社员利益。蒲江县果品协会、隆昌县禽苗协会、五通桥养鸡协会在收集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协助会员销售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农村专合组织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帮助农民紧紧围绕市场调整种养结构,积极发展质量好、效益高、市场前景广的农畜产品,促进了“一村一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与龙头企业、市场的联结,推动了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化生产,加快了传统种植业向特色种、养、加工产业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是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村专合组织在农业技术的服务普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四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商品率,促进了农民增收,尤其是成员农户效果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四川专合组织成员农户收入水平比一般农户高20%左右。

(二)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一是专合组织的经营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的专合组织没有真正建立起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章制度往往停留在纸面上,有的专合组织负责人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专合组织,普通成员参与程度低,互助合作性质少,有的甚至演变为私人企业。

二是专合组织的结构不合理。我省农村专合组织中组织结构松散、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的专业协会过多,比较规范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较少,集体经济数量更少。专合组织总体结构层次较低、较散,导致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有限。

三是专合组织经济实力弱。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大多数经济规模不大,几乎没有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积累少,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有的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一旦发生市场风险,难以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四是培育扶持的政策力度不够强。农村专合组织起步发展阶段亟须国家扶持,中央、省对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措施。但总体看来,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还有差距,特别是财政、信贷和税收方面力度不够。

五是法律地位不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至今尚未立法,我省专合组织有的在工商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部门登记,有的建立若干年至今尚未登记。专合组织法律地位不明,既难以对外进行经营活动,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又会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专合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又是根本,对集体经济十分弱的四川来说,鼓励农民走新型合作经济之路是省委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推动农村专合组织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鉴于我省农村专合组织仍处于数量型扩张的初级阶段,当前应进一步重视专合组织的发展质量,以质量带数量,以质量促发展,推动专合组织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建议我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加强对省内外合作经济发展典型经验的学习交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合作经济知识的培训,着力培养合作经济工作干部、合作社辅导员和合作社带头人,争取在近年对全省的合作社干部进行一次轮训。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在2007年召开一次全省性的提高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质量的大会,把2007年定为合作经济发展质量年。

(二)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对专合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

我省要进一步抓紧落实已经出台的农村专合组织政策,并根据新的实践研究新的政策措施。省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建立合作经济专项基金或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经济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和广大农民对合作经济事业的投入;要改进政府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把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逐步转移到向专合组织倾斜,探索把政府支农资金适当捆绑起来投向专合组织的途径。税务部门要重点研究、制定和落实对农村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工商、农业、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政策研究。各地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政策,完善政策,用活政策,为专合组织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专合组织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中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商品生产,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各级党组织都应重视和积极推动这个转变。特别是县一级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转变的领导,积极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专合组织发展中发挥好领航作用。

(四)合理划分专业协会和合作社两大类专合组织

我省现有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分类标准不清,相互交叉发展,不利于提高发展质量。为了提高专合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我省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应按照活动领域进行规范分类。可以考虑专业协会类定位为社团法人,主要在技术、信息等服务领域活动,发挥行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作用,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合作社类定位为合作社法人,进入生产经营领域,成为经营实体,使其既区别于企业法人,又区别于社团法人。对一些已经进入经营领域的专业协会,要逐步改造为合作社;对一些松散型合作社,也可以转为专业协会。

(五)重视和支持专合组织向紧密型方向发展

以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为主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能够有效地把农民组织

起来发展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比较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利益。我省要重视和积极支持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的发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农户创办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专业协会和松散型的合作社向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转型。已经建立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要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增加积累,切实为社员谋取最大利益。同时,要积极支持集体经济包括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支持双层经营体制中集体一层通过发展逐步增加积累,重视和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六)进一步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其运行机制紧密联系。要按照合作社基本原则对现有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进行重新塑造和完善,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试点。对新创建的合作社,从一开始就要抓紧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利益机制的构建。对实行股份制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社,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一般处于强势,资本优于劳动必然损害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关系。总的看来,现阶段应实行劳动合作优先和资本适当约束的原则,在分配机制上要逐步形成合作社按社员产品惠顾额分配和按股份分配两种主要分配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社的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密切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

(七)合作社要办好自己的经营实体

我省农村专合组织实力弱,与其长期主要在技术、信息服务领域活动,没有及时进入经营领域有关。合作社要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靠山,必须兴办自己的经营实体,进入购销、加工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分享购销环节和加工环节带来的增值利润,逐步增加自身积累,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合作社要办好经营实体,必须注重培训自己的管理人才,广泛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应在人才和培训方面重点给予支持。合作社建立起强大的产加销经营实体,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八)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专合组织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农村专合组织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农村信用社对专合组织的信贷支持具有重要杠杆作用,随着合作社经济整体实力增强,资金信誉度不断提高,必然大量增加信用社的优质贷款客户群,增强信用社资金运作和支农能力。建议我省总结南江县“支部+专合+信合”经验和五通桥区信用社对专合组织实行联户担保贷款的经验,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试点,发挥好农村信用社支持专合组织发展的资金杠杆作用。农村信用社也要把支持专合组织发展作为服务“三农”和拓展发展空间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合作社与信用社的双赢。

(九)加快制定合作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步伐

农村专合组织的国家立法正在酝酿。为了促进我省专合组织的发展,省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要紧紧跟踪国家立法情况和进度,一方面要抓紧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一旦国家法规公布,我省配套性地方法规即可出台。关于专合组织的注册,我省可制定暂行规定,原则上专业协会可在民政部门作为社团法人登记,合作社可由工商部门新设合作社法人进行登记。

(十)把专合组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农村专合组织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我省要把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抓农村专合组织发展促进和推动新农村建设。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专合组织发展受制于落后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议各地要注意将新农村建设试点与专合组织的发展相结合,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来支持和推动专合组织的发展壮大。

组长:赵昂

成员:唐文超 何源

(提供单位: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6

关键词:农村体育;绵阳市;影响因素;锻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和平村农村体育为具体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索查阅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关于农村体育、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观察法。通过对和平村的整体走访观察,确定和平村中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场地的具体数量,并可对锻炼人群数量及锻炼时间段进行观察统计,从而得到确切数据支持自己的理论研究。

1.2.3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大量文献资料和信息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

2.古城镇和平村体育发展现状

2.1古城镇和平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通过进行走访观察,和平村的体育场地数量如下:公共广场三块,其中两块面积较小,一块面积较大;公共健身器材接近三十个,分别分布着三个广场边上;篮球场共有十一块,其中三块为公共场地,其余有六块为高中学校内场地,两块为小学内场地;足球场一块,位于高中学校内(场地不太标准)。

2.2古城镇和平村体育锻炼人口现状。和平村体育锻炼人口相对较少。根据不完全观察统计可得出,寒假期间每天晚上参加广场舞的人数在15-50人之间波动,主要是由于过年期间有组织广场舞的比赛,且村里会强制干预,因此人数稍多。这个时间段里过年期间人们大多都放假,闲暇时间较多,平时相对会少很多。除广场舞外,大多人锻炼方式为散步或跑步,且时间段集中在早晚饭后,不宜统计,锻炼地点多为马路上或者广场上。锻炼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占大多数。此外,平时会有一些学生或年轻人打篮球,每年过年村里会组织篮球赛,所以平时篮球也是一项人们参与较多的活动。

2.3 古城镇和平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现状。和平村并没有专门的体育骨干队伍,平时组织体育锻炼的为两位在校的老师。两位老师平时晚上会组织大家跳广场舞,全部采取自愿原则,因此参与人群并不固定,有时间就可以参加。村内干部只有在要参与比赛前才组织人员临时集训,比赛参加完后就不再干预,因此并无专门体育指导员进行开展体育活动。

2.4 古城镇和平村体育赛事举办状况。体育竞赛是活跃农村文化氛围的基本途径之一。应结合生产季节特点,组织开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赛事,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平村每年过年期间在人们都闲暇时会举办一些列体育赛事。常举办的村内赛事有篮球赛、拔河比赛,此外还会组队参加古城镇的元宵节目表演赛,通常是秧歌表演或广场舞表演,若在镇里取得名次还可以去市里参加汇报表演,并且也会邀请市里其他地区的篮球队进行篮球交流赛。

3. 影响古城镇和平村农村体育的因素分析

3.1 缺乏政府支持。和平村的农村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未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不扶持更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如今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时代,政府更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农村体育。农村体育所处的地位比较尴尬,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一般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地区才会注重发展体育活动。

3.2经费不足。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是推动农村体育运动开展的最主要的基础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经济对农村体育的影响表现在对农村体育经费的投人、对体育骨干的培养以及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经济制约了体育经费的投入。

3.3 场地设施缺乏。经费的不足势必造成农村体育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匮乏。从和平村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越落后,场地、器材的缺乏就越严重。大多农村体育场地与设施都极为缺乏,大多数村子能有一到两块水泥地的篮球场已经很不错了。体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器材条件。体育场地少、条件差是困扰农民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4.和平村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4.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的支持是农村体育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要把体育的发展作为一项正常的工作,不可向从前一样把农村体育做为鸡肋,加大对农村体育工作的关注力度,可以使农村体育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使得各乡镇及村庄注重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再是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或到需要时才进行体育工作,使之在平时就加大对农村体育的管理与发展力度,从而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4.2加大对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农村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专职人员的组织与管理,也离不开体育场地。而建设场地需要一定的费用,只有有了活动的场所,农民才可以加入到锻炼的行列中来,进行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也需一定费用。因此需增加对农村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可加大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各种基金向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也可以使一些当地企业冠名建造体育场地,使农村体育得到较快发展。

4.3重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而和平村包括绵阳市都并没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此,为使农村体育得以顺利发展,必须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骨干,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能真正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4.4以竞赛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举行体育竞赛是促进和活跃农村文化气氛的基本途径。可以结合农村农民生产劳动的特点和地域性文化的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体育比赛,从而使农民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其中。可因地因时制宜,开展一些小型、多种多样的并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竞赛来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5.结论

和平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与积极性相对以前有所增强,但与农村体育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仍有欠缺,有一部分农民还未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政府在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并未进行大力支持与扶持,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不够重视,也并未进行资金上的扶持,使得和平村体育发展过程较为缓慢;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需要,大多数农民都在自家庭院或路边进行体育锻炼;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专门组织与人员对农民进行体育锻炼上的指导。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和平村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几条措施: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农民意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因时因地制宜,开展特色项目;强化学校体育,促进习惯养成;落实基本要素,创造外部条件。(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丽,杨小龙,吴亦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3):116-120.

[2]张学红.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发展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24-27.

四川省农村宅基地问题调查与思考 篇7

一、四川省农村宅基地问题调查分析

为准确反映四川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问题, 我们对四川省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共涉及到四川省15个省辖市, 2个县级市的20个村:分别是眉山市洪雅金星村5组、阆中县木兰乡南山村、乐山市武圣乡得胜村、绵阳市新桥乡东华村、资阳县老君镇居士村、什邡县回澜镇慧剑村、泸州市安宁镇福林村11社、广元市龙洞乡回龙村6组、遂宁市西宁乡班竹园村、武胜县沿口镇天灯堡村、广安市城北镇姚家村、南充市永安镇青林村6组、眉山市洪雅水秀村、达州市渠北乡铁亚村、广汉市高坪镇龙潭村、自贡市富世镇望云村、彭州市双星村、自贡市和平乡境金胜村、成都市金花镇川西营村、广安市石垭镇雷家堡村1组。每个村平均发放问卷35份, 共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问卷685份, 其中有效问卷670份。

从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来看, 被访者男女比例为3:2;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9岁, 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被访者有80%的人学历在高中以下;家庭人口1~3人为38%, 4~7人为57%;8人以上占5%;家庭年总收入6000~10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比重最大, 分别为27%和39%, 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14%, 也有13.3%的家庭年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

1.宅基地利用粗放

(1) 宅基地面积超标严重。

根据四川省相关规定:“宅基地面积:每人20至30平方米, 3人以下的户按3人计算, 4人的户按4人计算, 5人以上的户按5人计算。”然而, 目前大多数村庄未能执行省政府关于农村宅基面积限额的规定, 农户宅基地人均面积超标非常普遍, 在这次调查的20个村子中, 9个村子的人均宅基地面积在80~120M2之间, 7个村人均宅基地面积在120~150M2 , 还有4个村子的人均宅基地面积在150M2以上。一般来说, 宅基地面积包括房屋建筑宅基地和空闲宅基地等, 不少农户的院坝面积非常大, 空闲率很高, 这是造成人均宅基地面积超标的主要原因。

(2) 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土地管理法规定, 每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是, 由于结婚、继承、分家等多种因素, 很多农村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虽然农村一户一宅占大部分, 但仍有42%的被访农民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 (见图1)

2.宅基地管理不规范

(1) 审批核准不规范。

法律规定村民申请使用集体土地建住宅, 必须由申请人向所在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 然后由村民大会或村民委员会对申请进行讨论, 经到会人数过半数表决通过后, 上报乡 (镇) 人民政府审核, 最后由县级政府批准。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地方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 村干部自行决定宅基地审批、审批不符合规划、批少占多等现象比较多。

(2) 缺少土地规划。

通过访问村干部得知, 有12个村子没有建设用地规划, 规划较好的只有5个村子, 还有3个村子虽有规划, 但是没怎么执行过的。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被访农民中, 213人的自家房屋是按照村规划进行建造的, 369人认为本村没有规划。 (见图2)

(3) 乱占土地。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 应当符合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地。”调查发现, 各地宅基地占地情况较为复杂, 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除老宅基地和村内空地之外, 占用耕地、荒地和自留地等其他类型土地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见图3) 。这一情况表明, 农民宅基地建房占地缺乏法律约束。

3.农民对宅基地产权概念认识模糊

在本次调查中得知, 农民对所有者主体这个概念非常模糊, 有73%的农户认为所有权归农民所有, 只有大概17%的农民知道所有权主体是农村集体 (见图4) 。另外, 农村宅基地界址缺乏勘测, 界址不明确很容易造成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纠纷, 44%的被访农民因修建房屋与邻居发生过摩擦。而且在这次调查过程中, 了解到少部分农村的农民宅基地、房屋没有完成确权。

4.存在宅基地隐型交易市场

在我国,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因此, 法律并不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 村内农民多余的宅基地可以在本村内部进行置换、转让, 但是禁止向城市居民和企业流转。调查表明, 目前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房屋或者购买宅基地建住宅的情况较为常见, 尤其是离城市较近的村子。据调查, 有10个村子有外来居民购买房屋或宅基地的情况, 大都是位于城郊结合部。问卷还显示, 对于如果法律允许宅基地可以流转, 被访农民最想将房屋 (宅基地) 流转给谁, 有45%的农民选择本村农民, 另外选择城市居民和企业的被访农民分别占14%和35%。

二、原因分析

1.无偿无期使用制度是导致宅基地利用粗放的主要原因

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而我国农村宅基地属于福利配置, 农民可以以“户”为单位免费申请获得一宗宅基地并且永久使用, 宅基地无偿取得与占有是农民随意扩大宅基地面积的内因。目前对农民多占宅基地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具体的经济惩治措施, 因此多占是无成本的, 而宅基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总是有收益的。当边际收益总是大于边际成本, 多占宅基地的行为必然发生。正是这种零成本的获地驱动力, 造成农村宅基地超标准现象非常严重。

另外, 据调查表明, 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将自己多余的宅基地退还集体, 除非能够得到满意的补偿款 (见图6) 。农民零成本扩张宅基地的现象已经动摇了现行农村宅基地的制度基础。宅基地的无偿使用, 使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相应机制将大量空闲宅基地收回重新利用, 不利于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

2.相关宅基地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且效力低

与城镇土地制度相比, 农村宅基地制度法律资源的稀缺性状况非常严峻。一方面,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立法上的缺失。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许多问题在法律上找不到相关条文来解决。另一方面, 农村宅基地相关法律规范缺乏系统性。目前关于农民宅基地的法律规范大多效力层次较低, 还没有一部直接调整和规范农村房地产的法律, 仅靠分散在《土地管理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范来调整。2007年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也仅粗线条构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框架, 并没有对其法律内容做出更为详尽和准确的司法解释。[1]

3.现有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产权只有实行正常转让, 才能使产权效益实现和交易成本降低, 否则就会相反。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 一切稀有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就是流动转让。土地能否合理地流转, 决定着土地配置效率的提高。[2]

但是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持谨慎的态度,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 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就此规定可以看出, 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用于非农建设;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对房屋进行出租、出卖的处分。可见, 农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但不能随意处分, 而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可以处分。根据“地随房走”原则, 转让房屋必然会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事实。为防止农村宅基地落入非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手中, 2004年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明文禁止了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3]

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没有完全限制, 主要表现为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地上建筑物的转让而转让, 但受让的对象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物权法》关于宅基地的条款也基本上延续了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

4.农村宅基地产权不完善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然而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较为多元化, 如农村宅基地属村组集体所有的, 由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属村农民集体所有, 由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 由乡 (镇)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可以看出, 多元化的宅基地所有权主体会造成很多弊端, 因为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组农民集体存在包涵、从属关系, 村组的成员同时是村和乡镇的成员, 村农民也归乡镇管辖。现行土地规划没有将每个级别上的农民集体拥有的宅基地区分开, 显然违反了产权的排他性原则, 造成权利混乱, 也致使在宅基地流转中容易出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 增加了市场交易费用, 影响了农村土地产权市场配置的效率。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导致了其产权权能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农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不完整性, 加之我国法律对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界定比较模糊, 往往造成农民在宅基地征用、流转等环节的利益受损。

三、我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宅基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 对有条件的农村进行试点

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增加闲置宅基地的保有成本, 当保有宅基地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 农民便会自动退出多占的宅基地, 从而通过经济手段有效解决农村闲置宅基地。宅基地的使用期限可以参考国有住宅用地最高出让期限。农村宅基地使用费应综合考虑人均宅基地面积、区位、地形、交通状况、当地农民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收取标准。

在实施这项制度时, 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对于一户多宅和超面积住宅, 应根据实际情况, 按面积大小采取累进收费的原则:面积越大, 占用时间越长, 收费越高;②政策的出发点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 因此应确定一个时点:在此时点之前已经取得的宅基地, 按照一户一宅、面积不超的原则, 免收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在此时点之后取得的宅基地, 按面积大小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③鉴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通过申请获得宅基地免收有偿使用费, 但是如果要出租、转让、置换、抵押、继承等方式获得宅基地, 需要缴纳宅基地有偿使用费。为减轻改革阻力, 可以先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村试行, 然后在逐步推广。

2.加强对宅基地管理和规划

(1) 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

尽快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明晰宅基地管理、流转、收益分配及宅基地登记发证等问题。明确规定农民建房用地的指标、用地条件、占地标准、申报程序、审批办法等, 简化程序, 管理得当, 方便农民, 各宅基地能地尽所用, 合理配置。

(2) 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

①完善规划, 对农村宅基用地的结构、用地标准、空间布局, 进行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 科学合理整合现有农村宅基地资源, 充分利用村内老宅基地、荒坡地等空闲土地。②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对不符合村庄规划的宅基地申请不予通过, 拟用宅基地经依法批准后, 要到实地丈量宅基地的实际面积, 在村民住宅建成后, 再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 确保村民住房建设完全按照村庄规划进行。③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奖励检举违法或不符合村庄规划的村民, 调动村民监督积极性。对所建住宅不符合规划的, 请求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惩处。[4]

(3) 制定宅基地收回机制。

①政府或宅基地所有权人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农民宅基地, 可以将宅基地收回并对农民给予合理补偿。②在出现农民违法用地的情况时, 宅基地所有权人可以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采取改正措施, 恢复批准用途, 如果农民不予纠正, 所有权人再依法收回宅基地, 并对违建房屋的拆迁不给予补偿。③因农民迁移或抛弃等处分行为停止使用土地两年以上的, 宅基地所有权人有权收回。④农民如果自愿将自己多余的宅基地交还所有权人, 应当给予一定经济激励。⑤农民如果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那么宅基地所有权人应当将宅基地收回, 并对地上房屋折价补偿给原宅基地使用者。

3.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宅基地具有双重属性:福利性和财产性。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构建, 要充分体现出宅基地属性。宅基地的福利性要求在保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本着“一户一宅, 面积限制”的原则, 根据农民的申请, 将宅基地无偿批给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民, 这种行政审批方式确保农民的基本生存。宅基地的财产性要求实现宅基地的自由流转, 以体现出财产价值。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 随着农村后备用地的日趋紧张以及农村土地市场化渐近推进, 今后要提高行政审批获得宅基地的门槛, 加大开放宅基地流转市场,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流转形式多样化。①宅基地抵押。作为农民最主要财产的宅基地, 如果可以成为农民融资抵押物, 将会吸收大量城市资本下乡, 极大改善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然而, 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和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 可以实行有限制的宅基地抵押, 也就是说, 宅基地必须和地上建筑物相结合才能抵押。此外, 还应建立由政府、社会出资的信用担保公司, 为农民抵押贷款提供担保。②房屋联建。由农户、联建方提出联合建房申请, 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 按规划用地条件和流转合同实施联合建设, 待联合建房竣工验收合格后, 政府对农户的原宅基地使用证进行变更, 对农户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 土地用途为住宅;为联建方使用的剩余的集体建设用地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 土地用途为非住宅, 土地使用年限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年限。③宅基地指标交易。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 将拆旧区若干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后, 所节约出来的宅基地指标, 拿到建新区进行交易, 用于经营性用途。农村宅基地指标的出让范围, 宜设定在特定挂钩试点地区之内, 待时机成熟以后, 再逐步推广到省内不同城市、不同区县之间进行农村宅基地指标余缺的市场调剂。④有偿放弃。农民到城市里居住自愿放弃宅基地的, 可由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该农民购买宅基地使用权。

(2) 流转条件与范围。不管什么流转方式, 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宅基地必须是产权清晰、符合村镇规划, 流转以后用途仍然是居住, 不能进行房地产开发。①农村宅基地出租、转让条件:转让方在农村拥有多所住宅, 流转的宅基地是其多占的宅基地, 或者转让方在农村只有一所住宅, 但其在城镇另有住宅;受让方为农村村民且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 或是城镇居民但计划到农村长期居住。②宅基地抵押条件:抵押人要具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要抵押的宅基地要经过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已确定其市场价值。③宅基地指标交易条件:要有主管部门核发土地指标凭证, 复垦的耕地要经过严格验收, 指标的形成还需尊重农民自愿原则, 指标交易要严格控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内等。④有偿放弃条件, 农民能够在城市长期居住并拥有稳定的收入, 一旦放弃, 不能再次申请宅基地。关于流转范围, 本文认为宅基地流转突破农村、城市的限制, 不仅实现不同农村集体组织、村镇之间的宅基地流转, 而且也可以扩展到城市, 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3) 对宅基地流转收益的分配。宅基地流转收益可以分三个部分:宅基地使用费、宅基地流转纯收益、相关税费 (增值税、契税、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这三个部分应该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三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农民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主体, 宅基地流转纯收益理应归农民所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收取宅基地使用费来实现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而国家投资改善村庄内部或周围的基础设施而引起了土地自然增值, 通过征收税费参与收益分配。这里, 宅基地使用费和相关税费比重不应过高, 以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促进宅基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4.完善宅基地产权

(1) 合理确立所有权的主体。

应本着尊重现实、维持稳定的原则, 按现存土地边界的划分, 即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乡 (镇) 农民集体行使乡 (镇) 农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农民集体行使村农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组农民集体行使组农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每级农民集体宅基地所有权的客体是不同的, 不同宅基地上的主体都是平行关系。若一宗宅基地上同时存在多个所有权主体, 应当将权利确定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因为乡级的管辖范围大、所管事务杂多, 而村组又太小, 不利于宅基地管理、规划, 定位在村级最有利于所有权的行使。

(2) 构建完整的宅基地产权体系。

既然把农村宅基地的产权界定给农民, 就应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 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发展权、收益权以及转让权、抵押权、入股权、租赁权等处置权, 并且这种土地产权及其主体应该是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及其主体相对等的。对此, 应该在有关法律中明确农民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对其宅基地继承、租赁、赠予、抵押、入股, 使农民的宅基地财产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艾琴, 梁丹辉, 张光宏.建设新农村视角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08, (06) .

(2) 刘广栋, 程久苗, 朱传民, 曾海燕.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2) .

(3) 唐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09) .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8

一、西充县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上, 西充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积极发展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倡导精神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积极发展生产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西充县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 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该县注重培养市场主体, 按照市场劳动、龙头牵动、科技驱动、改革推动的思路, 着力做响西凤脐橙、充国香桃、龙竹笋、二条海椒“四大品牌”。壮大其乳、蚕、竹、果、猪、蔬“六大产业”, 共建成绿色生产基地38个, 绿色食品产业化企业11家, 成为全南充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此同时, 西充县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农业, 合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谭鑫特色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凤鸣镇租赁土地800亩, 以种植广东菜心、日本袖珍黄瓜等稀缺蔬菜为主, 产品直销重庆、成都等地的各大宾馆和超市, 带动了全村各项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西充县注重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近年来, 该县每年输出近15.2万人剩余劳动力, 劳务输出已由县域经济的“一个补充”变成了“一个产业”, 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二)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要有新农民, 西充县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看,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知识型新农民。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向农民传播知识, 促进农民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村产业调整的需要, 组织农民学习实用技术和就业技术,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提高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能力;狠抓农村基层干部和业主大户、种植大户、专种户以及经营户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技术, 使他们真正成为农科知识的掌握者、传播者, 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引路人, 辐射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 倡导精神文明,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该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加快发展新农村事业,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净化乡村风气。制定村镇建设规划, 抓好硬化、绿化、净化、美化村镇建设工作, 做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 在农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文化站、广播站的建设, 为农民奉献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 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着重建设好村级组织活动室, 发挥其“八有”功能,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西充县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法制、促进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共处, 注重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乡规民约, 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该县深入开展了农村“五五”普法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 增强农民法制观念, 增强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与监督权;认真抓好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建设好社会治安防控系统, 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为农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二、西充县新农村建设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 西充县在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指导下, 农村事业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呈现出“经济繁荣、村民生活宽裕、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一)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截至2008年底, 西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194元, 是1978年的26.5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 完成62.5公里城网光纤改造和218个自然村“村村通”工程, 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成果显著, 人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在消费方面, 农民的消费也日趋合理, 食品消费中用于食用油和肉、蛋、奶及水产品的消费支出快速增加, 家庭收入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 教育性支出显著上升, 恩格尔系数呈递减趋势。

(二)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 该县引进、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新品种, 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积极就业格局已形成, 社会保险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完善城乡卫生体系, 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通乡通村公路条件明显改善, 城乡电网改造和水利建设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为主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让西充人民安居乐业, 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了西充人民。

(三) 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一分耕耘, 一份收获, 仅仅几年时间里, 全县引进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80多家, 为了提升产品科技产量, 龙头企业纷纷开展“院校合作”模式, 与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院企共建, 吸收最前沿的农业技术和成果,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效益倍增, 促进了农业产业经济大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四) 特色农业规模取得成效

目前, 西充县已成功列入国家产粮大县、产油大县、柑橘核心地县, 引进丰慧、龙腾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10余户, “东桑西移, 项目顺利通过商务部验收, 充国香桃、西凤脐橙、麻竹笋等基地规模不断拓展, 特色农业规模取得良好成效。

三、借鉴意义

西充县的新农村建设成效喜人, 引人深思, 其成果及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也有其可以推广的普遍性, 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坚持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是新农村事业长足发展的有效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把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 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三农问题, 努力做到城乡共融、协调发展;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西充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正是始终坚持和谐发展这一方针,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南充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要不断更新观念, 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和“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理念,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走农村产业化发展道路。西充县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全新模式和“政府引导、龙头支撑、协会组织、农民参与”的全新机制, 为西充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最有说服力的诠释。产业是支撑, 项目是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 关键是要狠抓优质农产品填充, 培育龙头企业, 建好基地, 发展好经合组织, 培育好品牌, 推动优质农产品加工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一方面, 西充县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方针,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建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实行两项政策倾斜: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 把农村、农业列为重点扶助、重点投入对象;金融货币政策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努力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深化3项制度改革: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 彻底根除农村“三乱”问题, 推动城乡就业体制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乡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保体系。构造4个城乡互动平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建立农业工业品经销网络, 构筑市场对接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 繁荣农村市场文化, 构筑文化融合平台;在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构筑政治平等参与平台。

(四) 加强土地流转,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的同时, 必须加快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改变原土地不利于标准化生产、不适合于大规模作业、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等情况, 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流转, 通过建立农业企业、倒包、合伙经营、成立农场等方式, 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截至2008年底, 西充县合理流转的土地已有8.6万亩, 8000多户农民走出田园, 从事农副产品运销的农民达3万多人, 人均增收达360多元, 农民来自流通领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五) 加大人才的开发, 注重人才培养

21世纪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 是竞争激烈的时代, 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人才始终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 在新农村建设中, 人才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注重人才培养, 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人才。西充县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重要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概念, 认真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 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5支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盘活存量人才、开发结实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引进需要人才、激活各类人才5个关键环节。总结发现本地人才, 激励回引外出务工人才, 积极培养适用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健全和规范人才市场, 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 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娜, 曾菊新.加强城乡关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报, 2004 (2) .

[2]、宋洪远.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J].农村工作通讯, 2006 (4) .

四川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篇9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文献

㈠城镇化的概念我国的城镇化概念源于西方“城市化” (Urbanization) 这一术语[2], 西方的“城市化”指的是伴随工业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西方城市的概念与我国城市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我国的城市建制极为严格, 而西方国家只要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就被定义为城市 (city) ;许多西方国家没有镇 (town) 的建制, 我国较大的镇与西方的小城市的概念相当。我国城镇化的内涵除了包括乡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集聚的含义之外还包括限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3]。

㈡相关文献城镇化的进程与动因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 城镇化是与工业化相伴随但并不同步的产业演变的过程, 根据Clark定理[4], 在国民人均收入水平 (可以用人均GDP度量) 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在这两个进程中, 前者主要由工业化推动, 后者主要由城镇化推动;根据Myrdal理论[5], 城市中一种新产业的发展会引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城镇发展动力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增强, 相关产业相互推动, 从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乘数理论, 城市发展的初始投资会引发乘数倍的消费支出从而拉动城市经济的乘数倍扩张;从集聚效应理论看, 由于工商企业向城市集聚会形成正的外部性, 从而有利于城市形成市场、降低交易费用、刺激技术创新扩散, 进而推动城市扩张;根据增长级理论, 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城市会对整个地区形成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引发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形成[5]。以下是笔者结合上述相关理论对四川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单位:%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3》。

单位:%

二、四川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㈠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分析相对于工业化进程, 四川城镇化发展滞后十分突出。如表1所示, 全省21个市州, 除成都市和巴中市之外, 其他19个市州城镇化都滞后于工业化, 这19个市州城镇化率滞后均值为9.27%。从城镇化发展速度看, 全省共有13个市州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化速度, 攀枝花市和绵阳市“两化”速度持平, 其他6个市州的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化速度。根据纳瑟姆城市化理论 (Northam Urbanization Model) [6],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会经历由弱到强再到弱的三阶段:第一阶段,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较弱,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大致持平;第二阶段,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助互动, 城市化率加速提高, 以至高于工业化率二十个百分点;第三阶段,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逐渐减弱,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推动增强, 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从以上城镇化发展三阶段分析, 四川城镇化发展滞后, 城镇化率未达到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发展水平, 而且大部分市州城镇化率低于第一阶段发展水平。四川中小城市城镇化严重不足。如表2所示, 四川20个中小城市城镇化率均值不足40%, 且差异巨大, 城镇化率最大的攀枝花市达到63%以上, 城镇化率最小的甘孜不到25%, 四川20个中小城市城镇化率方差为60%, 极差为38.6%。

㈡城镇化滞后发展原因分析对于四川城镇化滞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 四川工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 地处西部的四川在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布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省份, “三线”建设时期, 国家在四川兴建和内迁了许多大型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后, 这种重工业畸重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并未改观。由于四川自然资源丰富, 客观上造成四川原材料和能源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过重, 从而工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城乡差距加大, 消费需求不足, 招商引资亦为艰难。第二, 户口管制制度抑制了四川城镇化率的提高。四川是农民工供给大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民工离土不离乡。四川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却难以迁移到城镇定居, 即使农民工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 举家迁移到城镇生活仍然难以实现, 从而割裂了四川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的内在联系。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使得四川各城市不能有效发挥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 无法吸收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从而难以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最终削弱了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 使得四川城镇化率不能加速提高。同时, 由于城乡户口统筹管理难以实现, 城乡二元经济难以从制度上根本扭转。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3》, 四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0307元,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0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2.9∶1,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差异更大, 为3.2∶1, 川内的巴中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比甚至达到9∶1以上。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成为四川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第三, 现有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四川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要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分工协作和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 促进土地流转, 但四川农地自由流转障碍重重。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 允许农民以互换、出租、股份合作、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发展适度农地规模经营, 但是由于国家《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都规定农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 从而导致农地产权模糊。农业税取消后, 由于农村社保制度发展滞后, 农民不愿轻易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同时由于城乡信息流通和资金融通障碍重重, 地处我国西南的四川相对我国东部地区更难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从而制约了四川城镇化进程。第四, 四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较弱, 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吸纳农业人口能力有限。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3》, 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948.4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9.5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13322.7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8416.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3.7%。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3》。

三、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对四川农村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第一, 探索四川城乡一体化的新办法,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逐步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制, 同时加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增强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二, 统一规划四川产业布局, 防止地区间同质化竞争, 促进四川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最强, 如果能有效规划四川产业布局以防止重复建设, 就能不断增强四川城镇化动力;第三, 加强四川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就业能力, 防止其盲目进城导致的城市病。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宗义湘.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Liu D P.The Research of New Urbanization Model in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J].Applied Mechanics and Mterials, 2013, (357) .

[4]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5]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10

发展农村沼气可以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解决农户日常生活燃料的问题, 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农村沼气事业发展良好, 截止2011年, 沼气用户已达到3000多万户, 沼气的年总产量达到104亿多立方米。 (1) 对农村沼气所带来的效益, 国内学者主要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 沼气能使农户达到节支增收的效果, 一方面沼气每年能为农户减少的燃料支出就有500元~1200元, [1]另一方面沼渣、沼液的使用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2]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 沼气池的使用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使得村容更加整洁, 乡村环境更加优美。[3]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 发展沼气既能减少农村水质污染, 还能保护森林资源。[4]并且, 用沼渣、沼液代替原有化肥, 还能改良土壤质量。[5]

作为农业大省, 四川在农村沼气建设上一直走在前列, 已有超过2000万的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为578万户, 占适宜建池农户的比例达到了63.9%, 四川省政府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制定的基本目标是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将扩大至适宜农户的75%;新村聚居点生活污水的沼气化处理率将达到50%以上;全省县、乡、村三级沼气服务站能覆盖80%以上的沼气用户, 实现沼气服务体系的基本覆盖。 (2)

四川省井研县属于农业大县, 是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畜牧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2011年的农业总产值中, 养殖业的总产值占据了53%的比例。井研县已建立了50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 利用“猪、沼、果 (蔬、林、作物) ”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形成“资源-产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链条。2003年井研县通过实施农村小型公益项目, 建成3300多口新型沼气池;2005年通过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 顺利完成了1200户农户的“一池三改”工作;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新修沼气池1000口, 5年共建5000口, 确保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超过40%。 (3)

大型沼气工程是指采用厌氧发酵, 贮气系统的工程规模大于或等于500立方米。井研县内唯一的一个大型沼气项目是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蓝雁集团在其位于千佛的大型良种猪扩繁场内所修建的万头猪场粪污综合处理沼气发电示范项目, 占全县适宜修建大型沼气项目的比例为1/5。项目总投入资金409万元, 其中国家和地方财政分别补助了185万元和20万元。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中型沼气工程成为发展重点。

中型沼气工程是指单体沼气发酵容积在300~500立方米的沼气发酵系统。它的优点除了大型沼气工程所具备的以外, 还有相比于大型项目投入的成本较少, 占地面积较小的优势。不过目前井研县内20多个适宜修建中型沼气池的养殖户中仅有不到一半的修建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政府的补贴资金严重偏向于户用沼气以及大型沼气项目。笔者从井研县了解到, 一位养殖户修建中型沼气池所花费的26万元中有20万元都是由养殖户自己筹措的, 从政府获取的补助只有6万元。因而对于需要修建中型沼气池的养殖户而言, 不仅获取补贴指标难, 而且补贴的比例也让他们对沼气池的修建望而却步。

井研县共有农户11万户, 在适宜建池的4.1万户农户中已有2.1万户拥有沼气池, 修建比例达到51%。农村的户用沼气池一般是指底面积为6至8平方米的小型沼气池。户用沼气的发展能为农户节约生产、生活的开支, 改善居住环境。从井研的情况来看, 修建一口户用沼气池通常需要花费4000元左右, 除去国家补助的2000元外, 农户还需自己筹措一半的费用。另外, 如果要对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 即改厨、改厕及改圈, 则还需额外投入近1000元。井研县户用沼气的使用农户年龄范围主要分布在40岁至60岁之间, 家里大多饲养有猪或者鸡、鸭等畜禽, 即便如此, 沼气原料也只能是勉强够用, 不少家庭甚至需要到附近的养殖场购买牲畜的粪便来保证原料的充足。由于户用沼气发酵原料数量的限制, 沼气的用途一般也就局限于烧火和做饭。由于户用沼气池的使用既有劳动力的要求也有原料的要求, 使得户用沼气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方面大批量的劳动力外输使得农村空心化, 劳动力资源紧缺;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导致分户养殖的现象不再普遍, 使得一般的农户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沼气发酵原料。此外, 大规模分散的家庭户用沼气池本身就不利于管理, 加大了原本就不成熟的沼气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的难度。

二、井研县农村沼气应用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没有充分反映农民的需求

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 四川每年都有大批农民外出务工, 农户农业生产体系已经逐步弱化, 现有农业生产主体老龄化, 农村呈现出了空心化的特征。根据井研县政府提供的数据, 目前井研乡村共有劳动人口23.3万人, 其中12.7万人到外地打工, 剩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有10万人左右。由于农业生产日益规模化, 分户养殖的现象已经不再普遍。然而, 若要维持一口普通的户用沼气池正常运转, 一方面至少需要三头以上的猪才能保证原料的供应, 另一方面还需要劳动力对沼气池进行搅拌、除渣及基本维护等, 因此无论是缺少牲口还是缺少劳动力, 都会使得现有的家庭沼气池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说不适宜修建新的沼气池, 也就意味着户用沼气池的需求量已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但是, 我国现行的农村沼气政策并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或者说并没有完全从最初单一将户用沼气作为国家推广农村沼气的重点这一模式中转变过来。政府依然将资金支持及发展的重点放在户用沼气池的修建上。例如, 国家的农村沼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规划就指出, 到2020年农村户用沼气要达到8000万户;2012年井研县的发展规划也表示要在五年内新建沼气池5000口。这充分表明政府政策和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2. 项目的申报以及审批太过死板

我国的农村沼气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投资计划下达到农业部后, 由农业部负责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安排方案, 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后, 由农业部行文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达各地。第二十一条又规定, 对已下达的项目, 不得随意调整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等, 如确需进行调整, 必须由省农村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省发展计划部门具体审核后提出申请, 报原批准部门审批。这样的模式带有浓烈的计划经济色彩, 项目审批在全国范围内提出统一标准的做法太过死板。井研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 平均海拔450米, 由于山丘多, 一般的养殖场附近很少有人居住。但是, 如果想要针对这样的养殖场申报相适应的中型沼气项目, 根据现行的政策则要求其必须要保证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气, 这就表示周围没有居民的养殖场就不能修建沼气池。另外, 对于沼气项目的建设采用直接通过农业厅农能办分配指标的方式必然会影响沼气在农村的推广工作。井研县不少养殖户都面临着两难的局面, 如果不修建沼气池, 由于1头生猪的排泄量相当于8个人的排泄量, 再加上其他的污水垃圾, 其生产经营所制造的废渣废料必然会破坏周围的环境, 无法达到环境监测相关标准, 但如果计划修建沼气池, 要么是因为客观的地形限制无法通过审核, 要么是将自己置身于等待紧俏指标的长龙队伍之中, 因此很多养殖场不得不选择先自行筹款修建沼气池再等待国家补贴的方式解决问题。

3. 资金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均

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由中央、地方以及农户三方共同承担。由于沼气池的建设具有正的外部性, 因此沼气池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然而由于资金的问题,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对沼气池的修建积极性仍有待提高。从四川省的情况看, 农户修建一口8~10平方米的户用沼气池一般需要花费4000~4500元, 虽然国家的补助已经从最初的600元、1000元逐步上调至2012年的2000元, 但是由物价上涨所带动的修建成本的提升, 农户依旧需要承担至少2000元的开销, 如若按照国家推行标准再对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 则还要投入1000元的改建费用。因此, 修建一口沼气池基本上要动用一户农户超过五成的年纯收入, 对于一些经济不算宽裕的农民而言, 自然失去了积极性。不过与整体投入水平依旧不够相比, 另一个问题更为严重, 那就是政府支持资金的分配不均衡。井研县唯一的大型沼气项目———蓝雁集团的万头猪场粪污综合处理沼气发电示范项目, 在其总投入的409万元资金中, 国家补助与地方财政配套补助的比例占到50.12%;户用沼气加上“一池三改”, 政府的资助金额也占到了四成左右;但是对于中型沼气项目, 井研县的实际情况是养殖户自筹20万元, 国家补助仅为6万元, 与前面两者相比, 扶持的比例就仅有约23.1%, 不到整个项目投入资金的1/4。

4. 户用沼气单一的用途不利于沼气综合利用的发展

沼气的综合利用模式主要采用的是“资源-废物-再生利用”的循环利用方式, 通过发挥沼气的纽带作用实现循环农业的发展。但是从井研县的调查情况看, 绝大多数的农户修建沼气池仅仅为了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对沼气池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节柴节煤、点灯烧饭的层次上, 并没有延伸到沼气综合利用上, 降低了沼气池的综合效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村居民对沼气技术的认知程度还非常有限。沼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掌握一定技术, 许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家庭成员大多外出打工, 留守在家的文化素质都偏低, 使得农户无法正确进行沼气的综合利用。井研县户用沼气使用农户都没有更换过脱硫剂, 日常围绕着沼气池的相关工序也就只是检查进出料和搅拌发酵材料, 对如何开展综合利用不甚了解, 这无疑也使得烧火做饭成为户用沼气的最大功能。第二, 即便有些农户对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技术有所了解, 也不一定就能改变他们的利用现状。因为如果不种植蔬果, 沼渣沼液代替化肥的功效就无法发挥, 如果农户不从事养鱼、养蚯蚓, 养猪又不成规模, 他们也不需要沼肥这样的新型肥料、饲料。再加上传统的分户养殖逐渐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之后, 农户本身就面临着沼气原料不足的危机, 如果连最基本的沼气产气量都无法保证, 其附加产物沼渣与沼液的利用又何从谈起呢?此外, 为了防止投入资金过高打击农户修建沼气池的积极性, 在井研仍然有不少户用沼气池没有配套进行“一池三改”, 这种不重视沼气配套建设的行为是造成沼气综合利用不足的原因之一。

5. 后续管理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俗话说, 三分建池, 七分管理, 沼气池是否能“用”在于“建”, 但用的效果好坏则还要依赖于“管”。然而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 农民对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有所疏忽也是影响农村沼气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各地的沼气项目仍以行政性和公益性为主, 政府在承担沼气项目建设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同时, 还肩负了后续管理的责任。但是政府在后续管理方面的资金配备与投入又不足, 导致许多沼气池因为维护不善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比建设沼气池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解决农户建后使用的后顾之忧, 做好沼气池后期管理维护工作。由于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服务模式, 管理体制的落后, 故障维修不及时, 配件供应跟不上, 沼气利用技术缺乏等问题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农村沼气的发展。井研县目前已经建成的28个乡村服务网点并没有完全覆盖到全县的27个乡镇和4.1万户的沼气使用户, 只有6个乡镇配有沼气服务站, 超过30%的沼气池属于带病使用的情况。

三、政策建议

第一, 加大对中型沼气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现行的将单家独户的户用沼气视为主导的农村沼气推广模式已不能适合于劳动力输出大县———井研县的实际情况,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中型沼气项目的建设已经成为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重点, 加大对中型沼气项目的支持力度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二, 及时调整农村沼气项目的申报以及审批规定。首先在该类项目规划上, 政府采用的是不合理的分指标形式, 强烈的计划经济特征并不适用于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其次在修建项目申请上, 由于政策的死板使得地处丘陵地带的井研县的小型养殖场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顺利获取沼气池修建补助的指标;最后在资金的补助数额上, 中型沼气池所获取的补助比例远远低于大型沼气项目和户用沼气项目。因此, 必须改革目前农村沼气项目的申报以及审批现状, 从项目的申报以及审批上支持中型沼气项目的建设。

第三, 完善农村沼气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沼气事业的生命线。只有将对沼气池的管理以及后续维护工作落实到位, 才能保证已经修建好的每一口沼气池持久健康地工作下去, 从而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效应, 使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如果重建设, 轻管理, 将沼气事业的发展监督片面停留在每年的新建池数上, 最终只能是投入多少就浪费多少, 既劳民又伤财。只有做到建一口就成一口, 沼气技术推广才能有更好的说服力, 才能确保沼气项目推广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为了保证农村沼气事业的持续发展, 让沼气走上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四川省应当摒弃过去以鼓励农户修建户用沼气池为主的农村沼气推广发展模式, 在考虑养殖业与种植业配套发展的基础上, 转向主要鼓励、扶持建设大型和中型沼气项目, 同时完善沼气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型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3]蒋素娟, 胡碧玉, 李海燕.沼气:新农村的重要能源——来自四川的实地调查[J].中国统计, 2007, (07) .

[2]黎良新.沼气综合利用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机化研究, 2007, (06) .

[4]黄飞, 何明.沼气在农村能源和环保中的作用[J].农村能源, 2006, (06) .

四川农村产业发展思考 篇11

1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性分析

1. 1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增加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农村农业经营模式逐渐由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使农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更为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其对农业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另外,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回归效应,新型农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持续外流,特别是因新生代外流,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过于严重即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进程,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变缓。同时,农产品供需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农村经济跟不上,农民收入少,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外流更为加快,使农村劳动力更为稀缺,农村经济更跟不上。这种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2 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容纳作用

土地改革以来,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村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发展潜力和劳动力容纳量。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吸纳了部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农村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广阔的农村就业渠道的拓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率等的提高,这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于农村就业,融入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农村相对能力的自我提高,也是城市后备能力的提高。城市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有相当多的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即城市压力直接向农村转移以求减少对城市的冲击,保障城市体制和经济等的相对稳定。在解决城市危机的同时为农村引入相对数量的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素质结构等合理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2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2. 1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特征

2. 1. 1 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力剩余变为有效劳动力不足

据自贡市农村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措施 ( 一)中表述: 近年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0%1,且劳务输出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又据该市自流井区、大安区、贡井区、荣县对4个乡镇的12个村37个社的具体调查: 适龄劳动力6117人,外出务工3076人,占适龄劳动力的50. 29% ,且男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7. 68%2。

可见,当前自贡市农村后续劳动力严重匮乏,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和女性化的趋势。该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时忽视了农民老龄化进程和输出劳动力返归所需时间及回归年龄,对青少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劳动力情况不佳,农业生产本身风险大,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农村条件的相对较差,使新生劳动力不愿留在农村从事生产,老龄劳动力和女性则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而因老龄及女性劳动力体力有限等原因使其只能粗放式种植。很多区县的粮食播种、管理、收割严重缺乏劳动力,青壮年在外务工,家里承包地请人耕种、老年人请临时工收割或直接放弃耕种的情况日益普遍。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

2. 1. 2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素质比留在自贡市的劳动力的素质更高,导致呈现农村可塑人才过度外流、老龄农民积聚和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虽然高学历毕业生在逐年快速增长,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却极少。自贡市农村教育较为落后,初中及小学以下学历者占农村劳动力中的大多数。许多乡镇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机构,没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农作物生产仍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尽管政府等有关部门向村镇赠予了农业方面的图书,但因村镇农民文化程度过低而使自学改进农业生产的效果极差。农村劳动力现今的偏低素质明显难以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 1. 3 外出劳动力出现近乡、回乡就业和季节性回乡务农趋势

选择在成都等离自贡近的城市就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增加尤为显著。农忙时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年打工者回家帮助播种、收割,但中年打工者是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母难以操持农忙事务,为减少农忙成本才回家务农。当前农业生产效益仍不足以引回农村劳动力,农村现有及潜在劳动力十分稀缺。

2. 2 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资料来源: 四川统计网、自贡统计信息网。

由上表可知,虽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长,但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小,即第一产业的发展远不及其他产业。收入方面,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之大。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覆盖进行,但进度相对缓慢且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平衡。自贡市优质柑橘、特色蔬菜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带基本形成,粮食、生猪、肉鹅、笋竹等产业形成了供产销链。但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速度相比,自贡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另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些区县相对集中,余下的区县只出现极少的产业化经营或根本没有产业化经营,这令自贡市的市区和县镇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和贫富差距。

2. 3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这必然会对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收入较低阶层收入的增长率超出了一定限度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动。最后,随着自贡市农村劳动力收入、消费水平等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周转循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便相应加快。

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自贡市农村劳动力过多时,农村经济会更倾向于传统密集型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以防止农村劳动力过于闲置的状况出现; 农村有效劳动力不多时,则需要向新型化、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及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以保证农业产量,并发挥农村后勤补助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承。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实现或完善需要资金和相关经济政策支持,而农村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农村劳动力及其技术等要素的参与。

自贡市农村劳动力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体现了当前解决农村农民就业问题不再是纯粹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而是寻求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有效劳动力回流、引入的均衡发展。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竭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相关行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外来或回流人员的充分就业。

3 促进自贡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 1 优化农业经济产业模式及结构

根据区域、资源、交通等情况加大对地区特色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少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自贡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努力形成自贡市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供产销一体的农业产业经济模式,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持并开拓农业产品的供需市场。另外,近几年,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提出优化自贡市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3. 2 坚持本地农业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

本地农业经济产业是一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其他各类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减弱对农村固有经济产业,如自贡市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维持及发展。各地区应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向新型、高科技含量、多样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粮食农业的生产基地或生产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劳动力务农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自给的情况下仍有且仍愿意将多余农产品向市场供给,满足本地及外地的粮食需求,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发展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农业产品基地等为整个农村树立榜样; 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考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 在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则根据当地情况并借鉴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尽可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另外,增加各地区的交流,实现经验的分享和良好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积极改进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改进农作物生产收割技术,增产节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此外,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农业经济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

3. 3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以前认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今当转变观念,在能发展农业的前提下帮助农民创收,如渔副业规模化增收、投资创收等。这就要求在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要适当引导或以优惠政策等方式让金融、保险等行业能够并愿意将资金投入农业,如“微贷”业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并结合区域情况,针对性地加强配套措施。

3. 4 培养、引进人才并促进外出人才回流

3. 4. 1 加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自贡市应加强对农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改变在农人员的生产经营观念。增大对农村教育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农业知识入乡交流等活动,促进在农人员对生产模式与经营的理解。选取典型地区建立生态园、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以实际可见的成果促使农民改变“务农没有收益”的观念,增加农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农村基层领导人员及近农岗位的年轻化并加强其继续教育,使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准确认知,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另外,促进农民对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的理解和运用,适时更新和传播农业技术及信息,并使农村与城市发展接轨。

3. 4. 2 发展 “归雁经济”,重视农业与农民就业的兼顾性

根据当前农民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的愿望的日益强烈和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劳动力的情况,鼓励并引导经商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使回流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领头羊”作用。同时,创造近乡就业、本乡就业及兼职就业的机会,适当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中预留不需太多专业知识的兼职岗位,促使在农人员的流动性就业和兼职性就业。此举既能带动农民的收入增长,也能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3. 5 加强对农村的宣传

主动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宣传农村中有效、新颖或具领先优势的技术等,积极组织开展新闻发布会、主题宣传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起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重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可先发起自贡市市内农业技术交流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交流会等,适时适度发起省内外及以上的交流会,借此促使农业发展并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3. 6 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自贡市政府有关部门需扶持并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辅助,分派专员深入农村调研,向农民提供持续性的农业指导等。同时,研究并规划各地区可能发展的农村经济,付诸实践,在有典型示范农村经济的前提下,继续促进本省农村经济的各地区相对均衡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农村人员就业现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寻求方向和职位,缺乏地区针对性而不能满足地区用人的需求,政府可适当引导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鼓励高校、社会力量形成培训机构加入。

4 结 论

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资本池”和长期的分散城市危机压力的载体,必须具有对劳动力和农村经济匹配问题的调节功能,以便在承接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还能继续发展。同时,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的农村人口大市的最终发展必须结合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者的发展。

摘要:四川省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状况严重制约了其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和“三农”问题的加剧。文章探讨了农村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分析了自贡市农村劳动力状况、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与就业兼顾等方面提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上一篇:无功功率—电压模型下一篇:机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