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2024-10-07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通用9篇)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1

201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2014年广安市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广安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3.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3.1%、4.4%、3.7%、7.7%和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5.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7%、4.2%、3.6%、7.6%和4.5%,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一)种植业:小春生产乐观,大春备耕充分

一是小春生产形势稳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在小春生产上狠抓了适期播种、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田管及病虫防治等技术的落实,加上天气晴朗,光照良好,气候适宜小麦、油菜、蔬菜等作物生长。据统计:广安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69.8万亩,同比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142.7万亩,同比增长0.1%。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调整中,主要调减小麦面积,增加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薯类面积和蔬菜面积。小麦面积为67.2万亩,同比减少1.7%;薯类面积57.4万亩,同比增长2.2%;蔬菜面积为47.5万亩,同比增长1.5%。油菜籽面积为76.8万亩,同比增长0.3%。

二是春耕备耕充分,农资价格总体平稳。今年“三农”物资充足,价格平稳,完全能满足大春生产的需要。据调查,化肥、农药、农膜等大宗农资产品市场货源比较充足,种子、种苗和种畜(禽)准备到位,广安市各类种子基本能满足种植需要。由于种粮政策好,农户种植大春粮食作物积极性高,大春育苗、备耕工作进展良好。

(二)畜牧业:大户养殖稳定,畜禽出栏略增

今年以来,广安市畜牧生产重点加强了对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疫情监测,广安市无畜禽疫情发生。饲料、兽药等投入总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良好保障。虽然一季度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起伏,生猪养殖收益有所下降,但养殖户大多以稳定现状为主,畜禽养殖稳定,畜牧业发展平稳。一季度,广安市出栏生猪116.7万头,同比增长1.5%,存栏345.1

万头,同比下降0.67%,其中能繁母猪34.2万头,同比增长1.0%;出栏家禽826.0万只、肉牛1.3万头、肉羊10.6万只、肉兔145.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5%、3.9%、3.3%和2.9%。肉类总产量10.2万吨,同比增长1.6%。蛋、奶产量分别为2.0万吨和758吨,同比分别增长0.6%和1.0%。

(三)农民收入:科技兴农支撑,收入稳步增长

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体目标,广安市各级相关部门很抓落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产村相融,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广安市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季度广安市农民现金收入2650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工资性收入1387元,同比增长13.8%,家底经营收入980元,同比增长11.9%,财产性收入37元,同比增长10.7%,转移性收入246元,同比增长13.6%。

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弱势群体从事种植,农业生产举步维艰

2013年,广安市农业人口385.1万人,人均耕地0.67亩,农业从业人数116.1万人,同比减少1.0万人,减少0.9%。农业劳动力已大量向城镇转移。精壮劳动力的外出,造成了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成本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差,有文化懂知识的乡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均属无文化或文化基础差的且不懂技术的“九九、三八、六一”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难度可以想象;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深入农村、农民,农民商品意识还是较差,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市场信息等的关心、运用程度不高。据了解,目前农村土地多半无偿送给别人耕种,甚至撂荒,成片、成规模的土地流转较少,不能形成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产粮几千斤,养猪两三头,收入几千元的家庭种养现状要得到改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生猪养殖面临困境,后期发展形势堪忧

当前,全国范围的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和终端消费低迷的影响,广安市生猪价格持续下行并跌破盈亏平衡点,大部分的生猪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禽蛋、牛羊肉也伴随节后需求下降呈现季节性震荡,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面临饲养成本大幅上涨、畜禽价格下跌双重压力,后期生产形势堪忧。

据部门统计监测:3月底,广安市肥猪(三元杂交)出售价格为13.0元/公斤,同比降低7.1%。后备母猪(纯种)出售价格为1000元/头,同比降低9.1%。目前猪粮比价已跌至5.1:1的亏损线,养殖效益急剧下降并已出现部分亏损。虽然主要原料价格平稳,玉米、豆粕分别为2.5元/公斤、4.4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较大增涨,但是由于饲料加工和销售环节费用的增涨,饲料价格却有上涨,目前育肥猪饲料价格平均为3.8元/公斤,同比上涨4.2%。养殖工人平均达2000元/月,同比增加20.0%。以现价测算,外购仔猪育肥场出栏130公斤肥猪销售收益在1700元左右,扣除养殖成本2000元左右,亏损在300元左右。自繁自育养殖场亏损较小。

因饲料价格和人工工资的上涨,养殖成本上升,如果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下半年的生猪养殖户养殖意愿会受到影响。

(三)助推增长因素缺乏,农民增收压力较大

今年一季度,广安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虽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要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的目标压力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乏力。从政策层面看: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政府还没出台有关增资政策。广安外出劳务输出人数基本达到饱和(一季度外出务工人员增长1.6%),新增外出人数增速放慢,将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增速提高。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以来,作为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畜牧业效益下降,农民从养殖业得到的收入同比有所减少。三是财产性收入不突出,转移性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后劲不足。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没得到盘活,确权工作还正在进行,近期农民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压力很大。各项惠民政策基本稳定,转移性收入中新增因素不多,给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带来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尽管近几年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灾害发生率较高,抗击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水库、塘堰、河堤、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灾害抵御能力,确保有灾不减产,旱涝保丰收,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二)突出病虫防治,加强田间管理

抓好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控,加强预测预报,细化防控责任,优化防控措施。以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为重点,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肥药兼施。以建设粮棉油万亩高产示范片为抓手,集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轻简化栽培等技术措施,狠抓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

(三)落实扶持政策,稳定养殖发展信心

把防范市场风险、稳定生猪等主要畜禽生产能力、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菜篮子”领导负责制,制定完善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着力构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生产大上大下的长效机制,减缓生猪等主要畜禽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畜牧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强化政策宣传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扶持畜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实施好中省投资畜牧项目,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养殖场户,切实保护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奖补政策,加大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稳定发展信心。

(四)突出机制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平台,示范带动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益,改变只有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局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2

印机行业运营情况分析

1.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全面下降

见表1。

①市场需求不旺,产品销售波动下滑

2013年各项指标起起伏伏,主要产销指标2季度在全年里是高峰,随之2013年3季度末和4季度下滑波动,以至进入2014年1季度达到低峰,甚至于连2013年季度的平均值均未达到。据统计:工业总产值2014年1季度较2013年季度平均值下降19.28%;工业增加值下降4.16%;销售收入下降22.83%。

列举产品销售收入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市场仍处在不稳定的下行趋势,见表2、表3。

②企业经营运行质量不佳

62家企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的26家占41.93%,下降的36家占58.07%。利润增长的28家占45.16%,下降的34家占54.83%,其中亏损企业15家占24.19%。

在29家产品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里,2014年1季度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有:

■ 陕西北人销售收入增长61.78%,利润由亏转盈;

■ 温州正博销售收入增长17.00%,利润增长12.34%;

■ 好利旺销售收入增长12.46%,利润增长83.64%;

■ 汕樟轻工销售收入增长6.15%,利润高速增长;

■ 海贺胜利销售收入增长1.00%,利润增长1.00%;

■ 德阳利通销售收入增长0.06%,利润持平;

■ 另外,上海德拉根、上海新星、浙江蓝宝、潍坊东航4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同时又有盈利。

③新产品研发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始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转型升级包括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产品的更新换代是首位任务,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紧跟市场需求,抓住产品生命线,企业就会兴旺;反之则会衰退。从1季度的统计数据看,14家大型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亿元以上)新产品的产值均达千万以上,可谓投入力度大,效果佳。

5000万~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的企业里,有15家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也是可观的,分别是:潍坊东航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瑞普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浙江通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温州正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拉根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方邦机械有限公司、潍坊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华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爱凯思机械刀片有限公司、长沙奥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

④发挥自我优势,开拓新途径

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其最主要的是利用我们多年积累的资源与新技术融合,产生效益,促进企业再创新业。

青岛瑞普、安徽华印早与军工合作,形成军民工业相辅相成,相促相长。

北人集团公司利用印刷机制造的强大实力,承接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贝特里戴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钢轮胎两鼓成型机的生产项目。以此揭开“北人”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序幕,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研究所的一个高端机械制造的配套基地。

据了解,目前尚有一些企业与新兴产业合作,与新兴技术合作,与新科技企业合作,与高等院校合作,与研究所合作,走上一条发挥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希望借助改革转型之机遇,抱着“不求所有,只求所得”的信念,“不求龙头,甘当凤尾”的求实精神,机会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高、更远、更实惠的收获。

⑤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际经济虽然复苏,但出口增长困难很大。资金压力增大,货款回收不畅。人力和环境资源成本快速攀升,挤压利润空间。需求不旺,产品价格依然低迷。

2.2014年1季度企业运行质量大幅下滑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3

一、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城镇市场消费较农村市场相对旺盛

一季度,宜宾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97.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1.8个百分点,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5%,拉动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0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46.8亿元,同比增长16.3%。

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6.7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比四川省低6.4个百分点,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1.5%,拉动宜宾市社消零增长1.8个百分点。与2月增速相比,城镇市场上升了1.6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则下降了5.7个百分点。

(二)批发零售业仍是拉动消费品市场的主要动力

一季度,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2.6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批发业拉动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6.0亿元,增长11.2%,增幅比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零售业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为69.1%,零售业拉动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9个百分点。批发业和零售业仍是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住宿和餐饮业增长不均衡

由于社会各级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厉行节约,压缩精简会议,各级商务、聚餐、会议等活动大幅减少,从而使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趋缓。但自去年以来,住餐企业积极应对,调整经营策略,各企业都推出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的经济餐,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一季度,宜宾市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2亿元,增长9.7%,增幅比同期下降7.6个百分点,住宿业拉动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0.2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亿元,增15.4%,增幅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餐饮业拉动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

(四)消费结构升级趋缓,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

近几年在汽车、成品油、家电等热点消费品拉动下,宜宾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但经过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助推,宜宾市城镇家庭耐用消费品已趋饱和,汽车、住房等大宗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有消费能力的家庭对消费升级的需求逐渐完成,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缓。今年虽然黄金销售火爆一时,但无可持续性消费,目前新的消费热点仍未成形。在市场消费主体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无法形成长时间对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推动作用。一季度,根据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库存情况(零售额)资料显示:

1、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

一季度,生活必需品类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8.0亿元和3.3亿元,分别增长25.4%和22.2%,用于基本生活支出的日用品类实现销售额0.77亿元,增长29.0%。

2、汽车及相关商品消费略有回落

宜宾市汽车消费趋缓。在经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宜宾市汽车消费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大,汽车销售速度有所放缓。同时交通拥堵、停车难、养车成本高等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汽车消费。一季度,宜宾市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2亿元,增长21.3%,较同期增幅下降5.2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9.0亿元,增长12.7%,较同期增幅下降8.3个百分点。

3.受国际金价下跌影响,黄金热销

今年以来,宜宾市黄金销售一直保持较高增幅,在“购金热”影响下,宜宾市限上批零企业一季度实现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3%,增速居各类商品销售前列。

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库存情况(零售额)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政策因素对消费带来影响。

1、自2012年以来,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系列惠民政策的逐步退出,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促进消费接续政策存在空档期,消费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同时受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成品油调价机制变化的影响,老百姓消费趋于理性和谨慎,而家电产品、汽车等用品属于耐用消费品,使用时间较长,购买量趋于饱和,很难形成新一轮的消费高峰,导致消费品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2、“八项规定”对消费品市场产生持续影响。中央下达的“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禁止奢侈浪费,严格管理三公经费等政策效果在2014年持续释放,在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的同时对消费品市场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公款消费、各种公务接待、会议培训、高端消费急剧减少使住宿餐饮业营业额持续下降,只要政策不放松,这部分消费难有起色。

3、房地产调控对消费影响。今年以来国家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调控政策已经开始见成效,房地产价格在疯狂上涨之后已经得到遏制,二手房开始小幅回落,与之相关产业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

4、自2013年5月中旬开始,受四川省煤炭行业停产整顿影响,宜宾市煤矿企业目前都未完全恢复正常生产,加之宜宾市白酒行业受政策冲击,也是宜宾市批发零售业增幅较往年回落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销售模式冲击不可小觑

作为传统销售模式的实体商贸企业,在商品价格趋高情况下,长期采用的打折促销手段已缺乏新意,促销力度明显减弱,对消费品市场的促销作用开始失灵;同时网上购物这种新型业态的迅速崛起,凭借其低价格、便利的浏览购物方式、快捷配送服务等优势,发挥的作用开始增强,对实体店销售带来明显冲击,今年淘宝网、京东商城、唯品会等大型网站采取的品牌大折扣促销,更是分流了一部分本应在当地购买的消费品。

(三)消费市场缺少消费热点

近几年,国家为扩大内需,出台了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家电节能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刺激了相关产品的销售。但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市场需求的饱和,家电、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降温,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得到及时发掘和培育,形成消费增长的真空带。

(四)居民消费习惯逐步改变

一是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光盘行动”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反对铺张浪费的行动积极开展,中低档和大众化餐饮成为市民消费首选,居民消费逐步理性回归,对限上企业(单位)的传统客源分流显著,伴随公务消费的减少,高档餐饮销售大幅下滑;二是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多,特别是长假出游热兴起,自驾旅游,出国旅游、异地购物等不断增多,新的消费形式分流了部分消费。

三、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积极引导住宿餐饮企业转型升级

狠抓重点行业、深挖增长潜力,拉动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当前在国家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背景下,要引导住宿餐饮等企业积极适应需求变化,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新确立市场定位,推出更适合大众消费的经营

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更多面向大众消费市场,逐步走上大众餐饮、节约餐饮、卫生餐饮发展的健康有序经营之路。

(二)以点带面,抓重点行业推动消费品市场全面增长

通过抓重点带全面。商家要重点抓住目前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分析消费心理,抢抓市场机遇,重点拓展对宜宾市零售总额增长起关键作用的石油、汽车、烟酒和家用电器以及保值增值类等商品的市场,深入调研分析,切实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重点行业在稳定市场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龙头作用。

(三)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持续发挥消费政策的效应。培育新的带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要顺应消费需求,根据居民消费特点、结构及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持续发挥政策的持续性。

(四)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挖掘乡村消费潜力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活跃城乡两个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农村消费市场。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市场购物环境。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活乡村购买力。

(五)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4

2014年1季度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3位。但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下行趋势未能改变,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增幅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与1-2月持平。其中,轻工业增长8.7%,重工业增长13.9%。完成销售产值4014.36亿元,增长14.8%,增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尽管主要指标增速较同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排位亦居全国前列,仍处于相对稳定且较快增长的区间。

(二)先进制造业逆势增长,传统支柱行业增速回落

全区40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实现增长,占行业面的90.0%,同比实现增长的行业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个,增长面有所扩大。从分行业增速变动情况看,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增长逆势加快,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7.5%、18.6%,增幅同比分别提高了21.2、9.4个百分点。另外,木材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主要行业实现两位数平稳增长,对全区工业稳步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支柱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同

比则出现回落,分别增长8.9%、5.3%、8.0%、8.6%、14.3%和11.5%,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3.4、6.4、5.9、4.8、4.8和2.4个百分点。

(三)重点产品增速较高,但产品增长面有所收窄

在全区重点监测的24个主要产品中(不含能源产品),19种产品实现同比增长,占主要产品面的79.2%,增长面同比收窄4.8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瓷质砖、氧化铝、铁合金、汽车、精制食用植物油和成品糖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8.6%、30.2%、24.8%、22.6%、17.5%、16.2%和12.3%;但是,机制纸及纸板、化肥、钢材和水泥等产品产量增速偏低,增幅分别为7.4%、3.1%、1.9%和1.4%;硫酸、钢化玻璃、发酵酒精、原铝和卷烟产量甚至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4.2%、6.0%、4.9%、2.8%和1.1%。

(四)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但利润增量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5.2亿元(盈亏相抵后),同比增长2

5.3%,与去年恢复性增长54%的增速相比,增幅下降了28.7个百分点,但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9.2亿元,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

在40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实现盈利,占行业面的85%。其中,盈利最大的前五个行业是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上五大行业的利润总额占全部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有5个行业出现亏损,亏损额排在前三位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上三个行业亏损额占全部行业亏损额的95%。

二、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生产增速将继续低位徘徊

受到国外经济环境困难复杂、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自2011年以来出现持续回落,期间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仍未摆脱下行的趋势,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尽管一季度工业增加值11.9%的增长速度为5年以来最低,但是在当前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两位数增长已是较快增长。在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将继续淡化速度,不出台大的刺激政策,加上我区工业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动力依然不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仍继续在低位徘徊,难以形成持续回升的态势(短期内仍看不到拐点),期间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走势将保持基本稳定。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要行业贡献率变化明显

近年来,我区通过转型升级,部分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得到淘汰,另外,利用地缘优势承接了东部部分产业转移,使得我区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第6位和第10位分别上升至第1位和第4位;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贡献率排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从2012年的第40位、38位、28位、26位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第10位、13位、20位、21位。但是,部分行业受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过剩产能淘汰及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出现下降,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从2012年的第12位,下降到第25位;造纸业从第11位下降到第23位,石油加

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皮革制鞋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排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产销衔接基本顺畅,但出口呈下降趋势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4.8%,与产值增速基本一致,产销衔接基本顺畅。40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占行业面的87.5%。产品产销率为90.0%,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受外需不足影响,一季度,在有出口的28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出口同比下降,这些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区出口交货值总额的5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我区最大的工业品出口行业,其出口交货值占全区总量超过三成,受主要电子产品生产商出口减少影响,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7.9%,下拉全区出口交货值增速6.3个百分点;其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67.0%,下拉全区出口交货值增速7.2个百分点;另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下降40.4%、15.2、11.3%,共计下拉全区出口交货值增速3.8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增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拉动力减弱

新增企业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是从近两年的情况看,我区新建投产并纳入规上统计的工业企业数量偏少,并且规模偏小,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力减弱。2012年一季度全区新增工业企业共146家,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拉动4.4个百分点; 2013年虽然比2012年多26家,但规模相对较小,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拉动仅为2.8个百分点,比2012年下降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区尚无新增企业入库,工业增长缺乏拉动力。

(二)工业品价格下跌,且购销价格倒挂仍然存在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导致重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区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降幅与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基本持平;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降幅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扩大了0.1和0.3个百分点;另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幅度小于出厂价格0.2个百分点,表明购销价格倒挂的现象依然存在,但与2012年一季度倒挂1.4个百分点和2013年一季度倒挂0.3个百分点的情况相比,倒挂幅度有所缓和。

从分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烟草制品、木材加工、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汽车制造、计算机制造、电力生产及供应业等十大行业作为拉动我区工业增长的主力行业,有4个重点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较大降幅,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6.6%、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下降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7.0%、汽车制造业下降0.3%,并且降幅均比1-2月有所扩大,分别扩大0.01、0.59、0.51和0.01个百分点。

(三)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

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81亿元,同比增长15.8%,总量比去年增加301亿元;主营业务成本1950.2亿元,同比增长17.1%,总量比去年增加274.1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1.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有所缩小。另外,从亏损面看,1-2月全区亏损企业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

为26%,亏损面同比扩大了1.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4.2亿元,同比增长16.0%,企业亏损情况有所加重。

由于市场低迷、购销价格倒挂,加上原材料、贷款、人工等成本上升,部分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出现了停产、减产等情况。

三、措施建议

(一)加大我区工业增量发展力度。一是要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增量发展。由于我区目前仍处于增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增企业的拉动仍然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此,要加大工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重。二是尽快对今年即将达产的企业进行摸底,加大培育力度。对今年可能建成投产的企业、年底可能达到规上规模的企业进行摸底、统计,同时加大培育力度。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5

5.6%,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种植业生产情况

一是粮食作物生产。今年全市春播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8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365万亩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2013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3.06万亩,比上年减少4.25万亩,同比下降24.54%。虽然去年冬天天气干旱,但由于春节过后全市出现了三次降雪天气,特别是2月4日降雪量最大,降雪量介于7.5—19.1毫米之间,有效缓解了我市的旱情,基本保证了小麦冬季所需的水分,有利于冬小麦的返青,目前冬小麦出苗整齐,预计冬旱对今夏的小麦单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二是蔬菜生产。一季度,全市设施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同比价格比上年略有增长。

二、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呈回落态势,效益不断下滑

1、生猪价格不断回落。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以来,生猪收购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春节前保持在每公斤15.5元左右,之后开始回落,到了三月份生猪价格为10.8元/公斤,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有些养殖户出售一头猪甚至亏损200元,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猪价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一是2014年生猪高价位运行后的理性回归;二是由于国家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许多养殖场(户)在去年四季度积极补栏,市场供应量加大,导致春节后价格开始下滑。

2、鸡蛋价格下跌。一月份至春节期间鸡蛋价格为8.4元/公斤,三月份鸡蛋价格为7.6元/公斤,蛋价下跌9.5%,一季度平均蛋价比上年下降7.2%。造成蛋价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春节期间大多数市民家庭储备了部分肉、蛋食品,加上每年从春节后到五一之前属于消费淡季。预计5月份后,鸡蛋价格可能会小幅回升。

3、牛、羊肉价格坚挺。牛肉市场均价为40元/公斤,同比上涨9%;羊肉均价为34元/公斤,同比上涨12%;牛羊养殖效益持续上升,农户养牛、羊积极性较高。

三、主要农资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

3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开始进入高峰,全市农资价格比往年有所回落。玉米种子今年平均为16-17元/斤,比去年略有下降,农药价格与上年持平;市农业局向农户发放天脊硝酸磷肥优惠券,以每袋15元价格予以补贴,主要化肥品种:复合肥、销酸磷肥,每吨下跌200—400元,地膜70元/卷,比上年下降11%。从后期看,受春耕备耕逐步进入高峰期,以及近期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农资价格依然会有上行空间,但受供求相对平衡制约,农资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四、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开展

1、强化物资储备,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市农业部门组织技术干部深入农村摸底调查,分析今年的农资市场形势,同时加紧备足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农用物资,提早做好农资供应准备,确保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的供应。

2、强化物资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一是加大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二是规范种子生产企业行为,抓好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代销点备案登记工作。三是加强种子市场宏观调控,保障生产用种。搞好种子需求预测和种情信息交流,积极引导用种农户选购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加强农作物生产用种的计划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五、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夏粮生产受去年秋冬干旱影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减产已成定局。二是生猪价格持续下降,毛猪收购价3月末已降至每斤5.4元,猪粮比价降至

4.9:1,跌破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由局部亏损进入全面亏损,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的养殖积极性。

六、对策建议

1、加大对畜牧业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畜牧业生产在世界发达国家都是大型牧场集中养殖,按照市场监测数据生产,畜牧产品价格很少大起大落。因此,应进一步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快引进、发展肉类食品加工企业,以降低畜牧业养殖的风险程度,避免猪贱伤农。

2、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适时浇水灌溉,促进苗情转化。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做好除草、病害防治等工作。认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适时播种,为全年粮食生产丰收打好基础。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6

1.2014年印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再次步入低谷

2014年,印机行业八大指标中有7项指标下滑(如表1)。

工业总产值指标是反映印机行业经济增长速度的晴雨表。从60多家印机行业重点生产企业统计分析,自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低谷期后,2010年起其增速上扬,进入“十二五”首年(2011年)达到新高峰,但2012~2014年却一直下滑,跌入第二次低谷,呈现“M”形态。(如图1)

为什么又第二次步入谷底?

一是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个“三期叠加”的过程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影响。

二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是空前的,甚至发生了颠覆,而为纸质媒体服务的印刷装备产业即刻转型升级又谈何容易。行业内重点印机企业如上海印包、北人集团、天津长荣、大族冠华等,由于处在改制调整和转型推进的初始阶段,各项经济指标表现为20%~30%的下降波动,实属正常,但对行业整体指标的完成造成了一定影响。

2.企业经营运行质量情况分析

①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分析

2014年与2013年相比,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的有17家,占总企业数的27%;负增长的有46家,占73%。增长的企业有:无锡长城(77.40%)、浙江华岳(42.76%)、上海紫明(26.29%)、汕头欧格(25.36%)、青岛瑞普(24.95%)、白山市轻工(16.22%)、浙江国威(8.77%)、嘉洛激光(7.11%)、宜昌东方(6.20%)、德阳利通(3.52%)、汕樟轻工(3.34%)、上海新星(2.96%)、咸阳超越离合器(2.94%)、淮南市耀华(2.66%)、温州正博(2.47%)、陕西北人(0.71%)、江苏方邦(0.40%)。

②利润总额情况分析

2014年与2013年相比,利润总额增长的有17家,占27%;减少的27家,占42%;亏损的19家,占31%。增长的企业有:高斯图文(1200%)、浙江国威(203.85%)、浙江华岳(186.14%)、渭南科赛(70.37%)、好利旺(25.06%)、宜昌东方(25%)、上海新星(18.54%)、天津长荣(13.51%)、上海爱凯思(10.32%)、汕头欧格(5.12%)、汕樟轻工(4.43%)、淮南耀华(4.35%)、温州正博(4.0%)、德阳利通(3.26%)、平凉亨达(1.85%)。另外,北人集团由原亏损转为盈利1607万元,松德机械由原亏损转为盈利969万元。

2014年产品销售收入下降14.84%,而利润总额却增长58.6%,从主要盈利大户(如北人集团、高斯图文、天津长荣、松德机械等)的盈利情况分析,究其原因有:一种是强化经营管理所得,另外一种是通过改革和政策的红利所获。

③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情况分析

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有9家:浙江华岳收入增长42.76%,利润增长186.14%;汕头欧格收入增长25.36%,利润增长5.12%;浙江国威收入增长8.77%,利润增长203.85%;宜昌东方收入增长6.20%,利润增长25%;德阳利通收入增长3.52%,利润增长3.26%;汕樟轻工收入增长3.34%,利润增长4.43%;上海新星收入增长2.96%,利润增长18.54%;淮南耀华收入增长2.66%,利润增长4.35%;温州正博收入增长2.47%,利润增长4.0%。

3.工业运行质量综合指数再次步入低谷

工业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是评估行业经营效果的最重要指标,此指标不看绝对值的多少而论优劣,而是评价资本运营效果的相对值,如总资产贡献率为12%是指平均资产总额百元创造12元的利税和利息。国家目前考核指标包括“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7项。2014年印机运行质量综合指数由于效益不佳同样也步入低谷,仅达66.98%。2005年为175.3%,2006年为163.4%,2007年为165.1%,2008年为101.9%,2009年为125.7%,2010年为178.5%,2011年为176.9%,2012年为143.4%,2013年为58.1%,2014为66.98%。从2005~2014年的数据看,其趋势也呈现“M”形态,而从2012年后下滑的趋势更明显,降至国家规定标准值(100%)的60%左右,充分反映印机行业产品销售不旺、获利微薄、效益低下。

2014年主要产品情况分析

1.国产平张纸胶印机销售情况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讲,平张纸胶印机的产销情况代表了印机行业整体经济运行的优劣,下面列举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①10家企业2014年产品销售收入和历史上最高值相比的具体情况(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到两种趋势:一是四开以下小型胶印机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其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量较历史上最高水平严重下滑;二是对开以上大幅面胶印机由于进口机不断增长,其国内生产企业产品抵不过进口机,销售也同样下滑。两种趋势的出现有一个原因,即产品转型升级落后于市场需求的结果。

②2014年平张纸多色胶印机销售情况分析

A.11家企业销售情况(如表4)

nlc202309012325

a.按幅面大小分析

八开机:2014年销售为101台/3985万元,占总销售的20.69%和5.09%。

四开机:2014年销售为246台/29181万元,占总销售的50.43%和37.26%。对开机:2014年销售为121台/37362万元,占总销售的24.79%和47.69%。全张机:2014年销售为20台/7800万元,占总销售的4.09%和9.96%.

b.按档次高低分析

八开高档机:2014年销售为6台/752万元,占高档机总销售的6.38%和2.25%。

四开高档机:2014年销售为14台/3453万元,占高档机总销售的14.89%和10.36%。

对开高档机:2014年销售为74台/29120万元,占高档机总销售的78.73%和87.38%,对开幅面仍保持市场旺销。

c.2014年和2013年高档机销售对比分析

八开机:2014年销售为6台/752万元,2013年无销售。

四开机:2014年销售为14台/3453万元,2013年销售42台/6373万元,台数减少67%,额度减少46%。

对开机:2014年销售为74台/29120万元,2013年销售56台/21519万元,台数增长32%,额度增长35%。

对开高档机销售台数和额度分别达到3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大族冠华净增10台/3419万元,上海光华净增6台/3305万元,江西中景净增3台/1002万元,为大幅面多色胶印机的市场扩大做出成效。尤其大族冠华在2014年里各类高档机销售已达到企业总销售的73.9%,看到了产品转型升级的成绩。

B.国产和进口的各类平张纸多色胶印机对比分析(如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国产中高档平张纸多色胶印机和进口高档机的市场占有情况。若以2014年国产高档机的94台/33325万元与进口机的1119台/495800万元相比,国产高档机市场占有率为6.3%,进口高档机占有率为93.7%。

2.企业产品升级提升了各类高档机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用户的认可

陕西北人:2014年实现销售凹版印刷机101台/26704万元,其中速度300米/分以上的高档机18台/7603万元,占28.5%。

松德机械:2014年实现销售凹版印刷机28台/8981万元,其中速度300米/分以上的高档机9台/5662万元,占63%。

航天华阳:2014年实现销售凹版印刷机93台/23808万元,其中速度300米/分以上的高档机5台/1610万元,占6.76%;2014年实现销售柔版印刷机21台/13589万元,其中速度300米/分以上的高档机5台/3690万元,占27.2%;

深圳精密达:2014年实现销售胶订联动机95台/5632万元,其中速度8000~12000册/时以上的高档机6台/1867万元,占33.1%。

2014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序

2014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序情况如表6~14。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7

2014年1季度山东省威海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一季度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15.43亿元,增长10.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8.6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7.71亿元。全市经济能够实现较好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次产业的协同拉动。一产增长4.0%,排全省第3位。工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61.3%,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5%,排全省第4位。三产增长9.7%,排全省第6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35.4%,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三产占GDP的比重达3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随着全市“市域一体化、全域城市化”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六大区域建设全面铺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32亿元,增长20.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位次比上年同期前移8位。全市新开工项目587个, 比上年同期增加40个,新开工项目占总项目个数的比重达到90%。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8.32亿元,增长41.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3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4.2%。

(三)流通经济运行平稳

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紧紧抓住机会,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促进了商品市场的繁荣稳定。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38亿元,增长12.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位次比上年同期前移4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58亿元,增长13.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32.25亿元,增长13.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55亿元,增长10.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00亿元,增长3.7%。

(四)财税收入保持良好

一季度,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3亿元,增长14.0%,其中税收收入增幅达19.8%,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8个百分点。全市两个税务部门完成全部收入77.75亿元,增长12.2%。其中,国税收入34.31亿元,增长4.9%,地税税收收入41.34亿元,增长18.9%。

(五)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86.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83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2408.83亿元,比年初增加91.1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5.48亿元,比年初增加68.8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47.50亿元,比年初增加82.5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576.39亿元,比年初增加64.26亿元。

(六)利用外资开局良好

一季度,全市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增长50.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位次比上年同期前移2位。

(七)物价形势较为稳定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1-3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市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效应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必然趋势。过去的两年来,全国 GDP增速持续稳定在7.6%到8.1%之间,今年国家将经济目标定为7.5%左右,一季度全国GDP增长7.4%,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工业是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我市缺乏大企业的引领带动,后续发展乏力。

服务业方面:房地产业形势不佳,一季度全市房地产投资仅增长4%,低于投资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仍相对低迷。

外贸方面:进出口持续下滑。一季度,全市出口25.4亿美元,增长4.8%。出口克服不利因素实现了正增长,但从了解情况看,纺织服装、水海产品、机械设备出口增长前景不乐观。

三、对策建议

尽管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经济运行困难问题较多,加上去年对比基数较大,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有质量的快速发展压力较大。

一是各级各部门协同努力,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当前工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仍然起主导作用,要保持经济较快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快速增长的支撑。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力促实体企业数量增长,一方面促进企业加快转型,促进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刺激服务业快速发展。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优惠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切实落实好“个转企”、“营改增”等政策性利好,加大力度培育企业上规模,提高经济发展支撑力。

三是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力促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没有单位,缺少载体,经济发展的活力便无从谈起。要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投资环境,争取有意向的项目早落实,已有的项目早开工,推动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切实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快转化为新的规模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8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临汾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与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有机结合,使全市在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经济总体开局平稳。但是由于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全国自上至下正处于困难叠加阶段,特别是当前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低迷,产品产量减少,企业融资较难,实体经济发展受阻等情况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经济企稳向好基础仍需加倍努力。

一、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6 %,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9.5亿元,增长5.6 %;第二产业完成155.5亿元,增长

8.7 %;第三产业完成106.2亿元,增长3.1%。

1.播种面积稳步增长,农业生产基础稳固

一季度,今年临汾市“以稳定小麦播种面积为基础,以保护和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高产创建和地膜覆盖为重点,确保全市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可达347.9万亩,比上年增加7.6万亩,增长2.2%。虽然去年冬天全市没有降雪,但是今年2月以来全市普降瑞雪和春雨,降水量好于往年,气候非常有利于小麦生长和春播工作,全市一、二、三类小麦苗情比为4:4:2,好于上年的3:3:4。

2.企业开工率回升,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30.4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

从企业生产看,企业开工率有所提高。3月份,全市3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61户,比2月份减少17户,企业开工率83.5%,比2月份提高

4.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企业开工率明显提高的是铁矿采选业和建材行业,其中:铁矿采选业开工率84.6%,比2月份提高15.4个百分点;建材行业92%,比2月份提高36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优化看,传统产业、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装备制造业占比提高。一季度,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7.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2个百分点;炼焦、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3.7亿元,占

比33.5%,比上年同期下降6.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降4.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占比4.6%,比上年同期提高

1.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从分县情况看,15个有规模以上工业的县市区中,11个县市增长、4个县市下降。按增速从高到低为:浮山县增长16.7%、蒲县增长15.7%、大宁县增长14.6%、安泽县增长13.9%、襄汾县增长13.5%、乡宁县增长8.6%、洪洞县增长

7.4%、霍州市增长4.3%、汾西县增长4.2%、侯马市增长3.3%、尧都区增长0.7%。

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三产投资带动力明显。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1.31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6、5.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三产对投资增长拉动力明显,投资占比超过一半。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42亿元,同比增长3.7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40.98亿元,同比增长9.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91亿元,增长30.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3:50.9:47.8演变为今年的4.8:45.1:50.1,三产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一半。

分经济类型看,非国有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国有投资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14.3%,非国有投资完成46.9亿元,增长35.3%,高于国有投资2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分县市看,17个县(市、区)全面增长。一季度,全市17个县(市、区)全面增长,特别是蒲县、洪洞、吉县、古县等4个县市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翼城、襄汾、安泽、浮山、大宁等5个县市增长幅度在35%至50%之间。

4.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限上单位销售低迷

一季度,受到市场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回归理性以及中央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放缓,增速回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2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实现39.8亿元,同比减少2.6%;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实现90.4亿元,同比增长15.4%。

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单位成品油销售低迷、汽车销售减速、超市商场销售不佳、酒店经营惨淡等因素影响较大。

5.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小幅下降,财政支出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8.4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59亿元,同比下降1.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分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看,有8个县下降,9个县保持增长,增长的县按增速从高到低为:永和增长171.71%、吉县增长144.46%、隰县增长96.8%、候马增长38.46%、大宁增长32.09%、曲沃增长24.03%、尧都区增长19.51%、襄汾增长8.51%、洪洞增长5.74%。

一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4.81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较上年同期减缓10.8个百分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涉及民生领域的支出保障有力,其中医疗卫生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3.1倍,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6%、18.3%、44.2%。

6.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八大类商品“七涨一跌”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9%,涨幅比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看,除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外,其余七类均呈现不同程度上涨。上涨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衣着类上涨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3%、居住类上涨2.4%、食品类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6%、烟酒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

7.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贸易逆差继续缩小

一季度,全市对外贸易总额累计完成9363万美元,同比下降58.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61万美元,同比增长18.5%;进口5202万美元,同比下降73%。贸易逆差由上年同期的15604万美元缩小到1041万美元。

8.存贷款余额同步增长,金融信贷稳步运行

一季度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836.67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2.27亿元,增长1.2%;较年初增加42.71亿元,增长2.4%;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65.12亿元,较上月末增加15.18亿元,增长1.8%;较年初增加19.4亿元,增长2.3%。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济指标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欠全年9%的增长目标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欠全年13%的增长目标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欠全年14%的增长目标4.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实现“开门红”,但增速下降2%,欠全年9%的增长目标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速超21%的全年增长目标,但全年需要完成 1254亿元,而一季度仅完成91.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3%,后9个月月均需完成129.2亿元,才能实现增长21%的目标任务,后续增长压力依然很大。

2、主导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受2012年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持续走弱的影响,临汾市PPI已经连续27个月呈现负增长态势,上游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89%,同比下降11%,环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采选业同比下降18.5%,炼焦业下降19.5%,钢铁业下降6.9%。

受价格下滑影响,企业亏损增加,盈利能力下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为-3.93亿元,整体亏损。分行业看,炼焦业亏损1.63亿元,同比增亏0.39亿元;钢铁行业亏损1.66亿元,同比减亏0.65亿元;化工行业亏损9.21亿元,同比减亏0.15亿元;煤炭行业由上年同期盈0.97亿元转为亏损2亿元。

3、钢铁业、炼焦业明显下滑。一季度,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43亿元,同比下降15.1%,增加值占比20.3%,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降3.2个百分点;炼焦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27亿元,同比下降10.9%,增加值占比7.1%,比上年同期回落

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下降0.9个百分点。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焦炭445.89万吨,同比下降10.5%;生铁265.89万吨,同比下降11.2%;粗钢246.77万吨,同比下降13%;钢材277.47万吨,同比下降5.9%。

4、工业投资增速较低。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41.1亿元,同比增长

9.7%,远低于上年同期增长36.3%的幅度26.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0.9%下降到44.9%。从工业投向看,采矿业投资完成19.6亿元,增长3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8亿元,增长34.6%;制造业投资完成11.6亿元,下降26.6%,在制造业中,炼焦业下降90.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66.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7.7%。制造业投资下降是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5、项目建设资金紧张。截止到3月底,全市在建项目到位资金103.2亿元,同比增长4%,落后于同口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20.2个百分点。从资金到位情况看,国家预算资金6.5亿元,同比仅增10.8%,其中,中央预算资金0.3亿元,下降67.7%;国内贷款1.9亿元,下降39.7%;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13.2亿元,下降47.4%;其他资金来源4.4亿元,下降16.8%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及时了解宏观经济走势,把握行业动态与市场行情变化,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和指导,要千方百计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要统筹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着力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尽快完成煤炭行业改造升级,提升煤炭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二是继续加大对今年拟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力度;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企业生产不发生责任事故,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提高产能发挥。对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企业、集团进行深入调研,建立“企业直通车”,主动与明星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接联系,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扶持企业加快兼并联合重组,帮助企业扩产促销,做大规模,提升效益,提高产能利用率,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3.抓紧启动一批新建重大项目。投资要保持稳定增长必须要有新的项目予以支撑,尤其是重点大项目,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新开工项目稳步增长。对列入“十二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市政、公路、农林水利、节能环保等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承接产业转移等领域项目,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抓紧办理相关审核和项目立项手续。对需要呈报国、省审批的项目,要抓紧完善前期条件,积极做好衔接工作,争取尽早获批。对近期可以开工、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项目,抓紧落实建设条件,推动尽快开工。

4.加大工业投资的力度。工业是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当前我市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整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特别应着力推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寻找新的投资增长点,加快培育完善新兴产业链,形成开发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的发展格局,突出调优投资结构,切实提高有效投入,使快速增长的投资总量真正成为助推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

5.狠抓资金筹措工作。努力扭转全市投资资金紧张的局面,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国家预算内和中央建设资金支持,同时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机构更多信贷支持;

2024年1季度四川省广安市农村经济情况 篇9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运行稳中略降,重点行业运行良好。一季度,全市42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04.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4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1.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位列全省第10位。全市重点行业支撑良好,机械、化工、电子三大主要行业依然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55.8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长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9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77.9%,直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光伏产业有所回暖,一季度完成产值105.4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8.1个百分点。通过大力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十百千”计划,工业经济发展质态有所提升,1-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6.6亿元,利润总额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33.1%,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8.7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提升13个、14.5个百分点。自2012年10月工业利润扭转持续负增长局面以来,一直保持稳步回升的增长势头。

2、服务经济发展良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一季度,全市服务经济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1-3月,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7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增幅由去年同期的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批发业53.5亿元,同比增长4.4%,零售业354.9亿元,增长14.8%,住宿业4.1亿元,增长16.1%,餐饮业33.2亿元,增长5.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类商品消费增幅较快,1-3月份实现76.2亿元,增长21.1%,增幅高于限上平均增幅8.4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5.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完成货运量2913.0万吨,客运量2067.2万人,同比分别增长9.2%和3.9%,常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2.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四成。新兴产业服务业表现良好,文化服务、教育、科研、卫生及社保等行业投资水平、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5.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0.1%。

3、投资稳定结构优化,项目推进步伐加快。1-3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0位。其中,工业投资369.5亿元,增长13.5%,增幅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前3个月完成投资323亿元,增长19.3%,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3月,工业投资中设备和工器具完成投资187.0亿元,同比增长31.5%,据市国税部门资料显示,1-2月份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为4.3亿元,同比增长11.3%,是2012年7月以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培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力,1-3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4.1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5.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41.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项目建设扎实推进,3月份以来辖市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项目数量的增长有所加快。1-3月新开工项目共计105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03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共计5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7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72.3亿元,同比增长22.9%,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占比50.7%,对投资项目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6%。

4、财政收入低位增长,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上年同期较低增速的基础上依然呈现低位开局态势,1-3月,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创下一年来的新低,较今年1-2月增幅下降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79.1亿元,增长5.5%,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7%,税收收入增幅及占比均较前两个月有所下降。税收收入中,营业税完成19.3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6.6亿元,同比延续1-2月份的下降态势,降幅分别为3.5%、2.9%,比1-2月份扩大3.4个、2.5个百分点;增值税25%及营改增增值税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10.3%;企业所得税增幅自上年9月份由负转正以来,呈现缓步提升的态势,1-3月份全市完成企业所得税11.5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较上年三季度和年底分别提高3个、1.7个百分点。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727.2亿元,比年初新增379.1亿元,同比少增198.3亿元;贷款余额4449.2亿元,比年初新增130.8亿元,同比少增35.5亿元。3月末,全市新增短期单位经营性贷款36.7亿元,新增中长期单位经营性贷款6.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0%和8.6%,新增单位经营性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为32.7%,比1-2月份提高了7.8个百分点,信贷投放进一步向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倾斜。

5、物价指数温和上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3月份,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2.2,比去年同期上涨2.2%,涨幅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食品仍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3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拉动总指数上升约0.7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非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2%。进一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深入推进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两大体系建设,近日,市本级统筹区

近23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3.8元,增长9.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1.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4元,增长10.9%。

6、招商引资助力转型,对外贸易保持稳定。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以“十大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取得了积极成果。1-3月份全市新增协议注册外资项目54个,累计新增协议注册外资3.0亿美元。亚洲地区投资有所增长,新增日本协议注册外资1870万美元、新加坡协议注册外资4890万美元。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自上年底结束负增长以来,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一季度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8.6亿美元,同比增长7.9%(上报数),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9.7个百分点,较上年底提高2.8个百分点。对外贸易保持稳定,1-3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7.9亿美元,同比增长3.8%,增幅比1-2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在省内排位由1-2月份的第11位提高到第8位。其中,完成出口48.0亿美元,增长4.1%,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2.9个百分点,省内排位由1-2月份的第7位提高到第5位。对美国、日本两大市场的出口增势较快,分别出口9.8亿美元、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0.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3.6个、15.8个百分点;对欧盟市场出口8.7亿元,同比下降3.0%。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一季度我市经济平稳开局,但后期经济运行中风险和压力不减,有效需求的可持续拉动作用有待观察。

1、先行指标不容乐观。3月份,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指数为97.2,比上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别下跌0.8个、0.4个百分点;环比指数去年底回到涨跌临界点以上,今年以来又呈现持续下跌态势,1月、2月、3月环比指数分别为100、99.9、99.7。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指数逐月下跌,3月份分别为97.4、99.3,较上年底回落1.5个、1个百分点。3月份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49.4,比上年末回落5.4个百分点,依然处于荣枯线之下。工业生产者价格等先行指标的不景气,也反映出了市场需求不振、工业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等问题。

2、企业运行困难较多。企业生产经营中依然面临不同程度的招工难、融资难、订单不足、成本高等情况,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一季度,723家制造业企业景气调查问卷汇总显示,企业本季度综合经营状况一般和不佳的比例分别占到50.4%和10.7%。从占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八成的民营工业企业看,今年生产、效益增速均有所放缓,1-3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37.3亿元,增长10.4%,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1.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上年同期的80.9%下降为66.3%;

1-2月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利税、利润增幅分别低于去年同期15.1个、18.6个百分点。

3、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外需看,世界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复苏态势仍不稳定,国际市场贸易保护和竞争压力有增无减,一季度我市外贸出口形势基本稳定,增幅和排位均有小幅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市自营生产企业出口增幅自上年下半年来逐月下降,年底呈现负增长,今年同比低位开局,一季度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0.7%,增幅低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出口企业目前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成本高企、汇率波动等问题,未来出口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形势难言好转。

4、传统消费热点有所降温。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我市以往消费热点有所降温,书报杂志、金银珠宝、中西药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幅回落幅度均在20%及以上,虽然汽车类今年以来实现较快增长,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及节能环保相关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可能影响,其快速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同时,高档餐饮业转型压力仍然很大,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业实现33.2亿元,同比呈现个位数增长。

5、大项目支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年全市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一季度新建项目开工率明显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支撑力有所减弱,1-3月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30.9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比1-2月份下降9个百分点,占项目投资额(不含房地产项目)的比重由上个月的49.0%下降到43.0%,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由上个月的49.1%下降至32.1%。同时,新开工项目户均规模较小,投资增长的后续支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一篇:实事新闻点评范文下一篇:乡镇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