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24-07-15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通用8篇)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篇1

XX区一季度农村经济调研分析报告

今年一季度,XX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五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并取得了开门红。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24050万元、增加值1211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和4.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805.1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5.35元,同比增加18%。

一、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

小春粮油生产稳定。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7.3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粮食9.8万亩,与去年同比减少1.92%;油料1.68万亩,与去年同比减少2.8%;蔬菜5.7万亩,与去年同比增加5.5%。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12年初,XX区城郊继续实施禁养政策,受 “小母羊项目”、“亿只土鸡工程”带动,全区主要畜禽产品仍保持了发展势头。初步统计:一季度生猪出栏9.3万头、家禽出栏59.9万只。分别比去年增长1.0%和1.5%。肉类总产达0.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4%。

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季度, XX区降雨量总量略高于去年同期降雨量。去冬今春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旱山地区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田间温湿环境条件有利于小春病虫害加速发展。

根据市气象局气象预测:预计2011年总降水量正常略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4月降雨预测量 30~50mm,接近常年均值,应做好蓄水和春耕生产。

三、春耕备耕及农资供应情况

农资储备充足,能满足春耕所需。全区共到位杂交水稻种子60吨(其中:优质水稻种50吨),杂交玉米种子80吨;蔬菜种子0.4万公斤;到位农药约40吨;就位化肥约2万吨,就位农膜70吨。

农资价格有所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受农资原料、能源、人工价格上涨影响,农资生产、运输成本增加,农资价格上涨。目前、XX区水稻种籽零售价格35-50元/公斤,玉米种籽平均零售价格25元/公斤,较去年涨幅均接近10%。1

碳铵平均零售价格730元/吨,尿素平均零售价格2250元/吨,复合肥平均零售价格2800元/吨,与去年有所上涨。

大春前期育苗用水基本保障。2011年,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9平方公里。完成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库水质保护和治理。全区总蓄水能力3673万方,其中山坪塘蓄水能力691万方,目前全区塘堰蓄水77万方,略高于去年同期。

畜禽饲料价格上涨、压缩养殖利润空间。一季度饲料原料价格较高,玉米为

2.2元/公斤,豆柏为3.9元/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0%和2.6%。混合饲料中,育肥猪饲料价格为3.1元/公斤,仔猪饲料为4元/公斤,鸡饲料价格约为4.2元/公斤,饲料价格与去年同比涨幅均高达18%以上。受国家对粮食政策影响,预计近期饲料不会大幅跌落。

四、主要农产品价格及走势

粮油收购价格季内平稳,同比小幅上涨。一季度主要粮油产品平均农户收购价为:小麦2.2元/公斤、稻谷2.76元/公斤、本地玉米2.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粮油收购价格涨幅约在0.05—0.1元/公斤之间。我区小麦已经进入拔节期,预计新小麦上市后,随着小麦供给量的增加,小麦价格会有略微浮动,但预计不会出现剧烈波动。受国际粮食短缺、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以及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粮油价格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处于上升区间。

蔬菜价格小幅增长。根据对城区15个品种的蔬菜价格监测,一季度蔬菜平均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5%左右。其中,1、2月蔬菜价格持续上涨,进入3月后,随着年节消费结束、天气转暖和本地蔬菜上市,蔬菜价格开始回落。畜禽产品价格同比涨幅明显,目前仍没有大幅回落趋势。一季度毛猪平均收购价在16元/公斤左右,1月份收购价最高,2、3月以来有所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左右。对于目前生猪价格波动原因,主要观点认为一是物价整体上涨导养殖成本刚性上升,也是生猪养殖正常发展周期,二是一季度春节期间,各项物价均较平时有明显上涨,年后有价格回落现象。鸡和鸡蛋价格在一季度比较平稳,维持在30元/公斤和10元/公斤左右,没有剧烈波动。

五、农民务工工资变化情况

根据对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本季度内,农民本地务工收入及外出务工收入均有大幅上涨,其中,本乡及本县区域内收入有一定增长,原因是本地经济持续增长,工资水平逐渐赶上,对本地劳动力的吸引力增加;省外务工收入增幅极大,主要原因是各地用工荒持续,劳动力成本上涨;为吸引劳动力,各地企业提高工资待遇。

六、当前及今后需关注的其它问题及建议

1、部分传统畜禽养殖存栏规模下降。一季度末,全区牛存栏2.4万头,比去年增长0.5%;羊存栏2.26万头,比去年增长3.6%,生猪存栏2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6万头,分别比去年下降5.3%和1.0%,生猪存栏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城郊环境治理,撤除生猪养殖大户290余户,家禽养殖大户40余户,现大部分养殖规模户虽已搬迁到位,但由于各种原因,规模较往年仍有不如。当前畜禽价格过高,养殖户怕贸然填槽风险增大也是原因之一。畜禽存栏规模下降会影响后几个季度的畜禽产品产量,在农业园区、养殖小区建设中需加大对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

2、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根据对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一季度,利州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75.3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现金收入的74%,即务工收入占据着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份额。虽然一季度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和价格有所增长,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有所减少。其中,第三产业减少幅度较大,因此,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当前应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的能力,鼓励、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加大农民自主创业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增收步伐,并逐步扩大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篇2

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一季度我国实现生产总值 (GDP) 6574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6.1%。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 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 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 增长7.4%。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但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 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运行企稳, 农业发展保持稳定

一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8.3%, 比1-2月份 (增长3.8%) 加快4.5个百分点, 这一速度也分别快于去年10月、11月、12月的增速。重要先行指标发电量降幅缩小, 3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1.3%, 比1-2月份降幅缩小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东部地区增长3.7%, 中部地区增长5.2%;西部地区增长11.8%, 增速仍然较快。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预计全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814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135万公顷, 连续6年保持增长。一季度, 猪牛羊肉产量1615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6.0%。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一季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 同比增长28.8%, 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出现“双加快”。其中,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 增长28.6% (3月份增长30.3%) , 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67亿元, 增长29.4%, 加快11.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 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5.0%、26.8%和29.1%。分地区看, 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 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19.8%, 中部地区增长34.3%, 西部地区增长46.1%。其中, 增长最快的地区为黑龙江、辽宁、西藏、宁夏、陕西、青海、云南和四川, 增速均超过50%。

3、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一季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 同比增长15.0% (3月份增长14.7%) ,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15.9%, 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 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 增长1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564亿元, 快于城市, 增长17.0%。全国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3月份, 全国乘用车销售77.2万辆, 同比增长22.4%, 环比增长26.7%。一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 同比增长10.2%,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22元, 增长8.6%,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6%。

4、银行贷款高速增长, 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一季度, 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 同比多增3.25万亿元, 当季新增贷款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并创历史新高。其中, 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和1.07万亿元;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 同比多增1.61万亿元。3月末,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29.78%, 增幅比上年末高11.05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高5.6个百分点。3月末,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2.26万亿元, 同比增长25.73%。特别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强劲回升, 3月末同比增长18.2%, 扭转了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的局面, 说明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强, 反映出当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的资金趋于活跃。一季度, 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略有贬值。3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8359元人民币, 较2008年12月末贬值13个基点。

5、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下降, 工业品出厂价环比降幅缩小

一季度, 居民消费价格 (CPI) 同比下降0.6% (3月份同比下降1.2%, 环比下降0.3%) 。其中, 城市下降0.9%, 农村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 环比降幅逐月缩小, 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 2月份环比下降0.7%, 3月份环比下降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1% (3月份同比下降8.9%) 。在货币供给大幅增长的情况下, 价格水平的小幅、短期下行, 不会产生通货紧缩, 反而有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 降低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

6、经济景气指数企稳回升, 社会信心逐步提高

一季度, 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 比上季度提高6.5点。与上季度相比, 除建筑业基本持平外, 其他行业均有所上升。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 与上季度相比回落1.4点, 降幅明显收窄 (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21.6点) 。其中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98.4, 接近景气临界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04.5, 比上季度提高9.3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提升, 3月达到52.4%, 比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 半年来第一次重新回到50%以上, 超过了收缩和扩张的分界点。同上月相比, 在PMI指数体系中, 除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1.0个百分点以外, 其余各项指数均保持上升, 升幅多在3个百分点以上。

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 为国民经济步入平稳较快发展的轨道开了个好头。但这些主要是受政策因素推动, 经济内在的增长动力尚显不足, 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 促进经济较快回升的任务还很紧迫。

1、出口和引资下滑压力很大

目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我国外部需求严重萎缩, 对外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尽管3月份出口降幅缩小, 但由于需求萎缩、价格下降和部分国家货币贬值, 出口大幅下滑的趋势还没有扭转。一季度, 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 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19.7%和30.9%, 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41.1和59.5个百分点。而且, 对主要地区出口均明显下降。其中, 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2.1%, 对美国出口下降14.9%, 对香港出口下降24.6%, 对日本出口下降16.2%, 对东盟出口下降22.2%。3月份, 国际贸易组织预测全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全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3%, 我国出口下滑的压力很大, 全年出口已几无可能保持正增长。同时, 一季度, 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也下降20.6%, 全年形势也非常严峻。

2、政府投资尚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2008年, 民间投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56.7%, 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 8.5%。2009年一季度, 政府投资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但民间投资增速却明显下滑:同比增长22.7%,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57.4%, 比上年同期减低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民间投资尚未得到充分带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以民营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却大大低于前几年的水平。二是从不同注册类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投资快速增长所拉动,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在快速下降, 个体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明显慢于去年全年投资增速。三是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行业分布来看, 受财政刺激政策影响较大的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快速增长, 而出口相关度较高的化纤和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

3、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冲击与我国原有的劳动力供求矛盾相叠加, 使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滑。1-2月,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 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二是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况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 今年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总数比常年多10%左右, 节后返城农民工目前仍有1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三是企业岗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 大约有四成企业共净减5%左右的就业岗位。以此推算, 全国大约减少了300万个工作岗位。四是新增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我国每年城镇新增约2400万劳动力, 还有约800-9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另外, 今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10万 (包括去年尚未找到工作的100万毕业生) 。从历史经验来看, 下半年开始, 就业问题对居民消费等负面影响会陆续显现。

4、财政收入增长放缓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亿元, 比上年同期减少1329.3亿元, 下降8.3%, 为近年同期收入增长最慢的季度。其中, 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2.4%, 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38.5% (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不可比因素后实际增长3.3%) , 营业税同比下降1.5%,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6.7%, 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0.3%,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15.8%, 关税同比下降23.9%,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86.2%, 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7.6%。另外, 出口退税1861.32亿元, 同比增长29.7%, 相应减少财政收入。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速也会大幅下降, 并会对下一步的宏观调控力度产生一定影响。

5、部分企业经营仍较困难

受外需继续疲弱、内需上升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 我国企业利润继续大幅下滑。1-2月,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 同比下降37.3, 比去年同期回落53.8个百分点, 为1998年以来最大降幅。39个行业中, 有23个行业利润下降。其中,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行业、化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主要工业行业利润降幅都在4 0%以上;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供水行业均由去年同期盈利转为全行业亏损。一季度, 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8%。随着市场需求明显收缩, 工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 许多企业面临订单数量锐减、产品销售率下降、利润增幅显著回落的严峻挑战, 并会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投资能力和职工收入水平。

国际经济环境仍十分严峻

进入2009年一季度, 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仍未见底, 并对各国投资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将严重制约中国外需拉动经济增长。

1、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动荡之中

2009年2月失业率达8.1%, 创1983年12月以来失业率最高纪录。房地产方面, 2009年2月份旧房销售量增加了5.1%, 新房销售量增加了4.7%, 住房市场数据出现反弹。消费方面, 1月份商品零售额增加1.9%, 2月份增加0.3%, 3月份下降1.1%。由于商品零售额主要反映个人消费开支情况, 在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故美国经济形势尚不明朗。

2、欧元区经济继续萎缩

欧元区2月失业率升至8.5%, 是自2006年5月以来最高。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为33.9, 新订单和制造业产出下滑速度有所放缓。企业被迫减产及推延投资, 失业员工愈来愈多。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OECD) 最近表示, 欧洲30个成员国2009年经济萎缩4.3%, 为50多年来最大收缩。

3、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日本2月失业率从1月的4.1%升至4.4%, 创1974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日本经济更多地依赖外部, 而2009年1月份出口跌幅45.7%, 二月跌幅49%, 创下自1980年日本政府开始编纂出口数据以来最大降幅, 也是日本连续第4个月创下出口跌幅纪录。日本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4、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几成定局

IMF和世行都已下调了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测, 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二战以来首次全年负增长。根据IMF的预测, 2009年世界经济可能出现1.3%的负增长, 世行则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至2%。可以肯定的是,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普遍性衰退已成定局。然而, 也应看到, 全球经济衰退会随着各国刺激政策作用效果的逐步显现而得以改善。乐观地估计, 如果在2009年下半年市场信心能够得到显著回复, 明年世界经济将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

上半年经济仍然会维持低速增长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 世界经济衰退的态势没有改变,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 上半年经济仍然会维持低速增长, 增速预计在7.1%左右。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 经济会继续回升, 全年有望实现8%的增速。

1、国内外机构调低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机构在2008年四季度显著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09年一季度, 仍有许多机构继续调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据国内外8个权威机构的统计, 2009年一季度各机构平均预期水平从8.2%调至7.4%, 调整幅度为0.8个百分点。

各机构继续调低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 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美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导致中国出口持续下降, 出口对经济增长呈负贡献率;第二, 政府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趋势, 但由于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 对中国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的私人投资可能面临“挤出效应”;第三,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 居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 消费预期不太稳定, 股市和楼市的动荡影响了国内投资和消费预期, 刺激内需政策实施难度较大。同时, 大多数机构认为, 由于中国潜在GDP仍然处于高位, 如果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能充分显现, 中国2009年GDP增长速度仍有望接近8%的水平, 中国经济将会领先于世界经济出现好转。

2、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在7.1%左右

综合多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 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仍然较低, 预计在7.1%左右, 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回升。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来看, 第一、二、三产业预测增长速度分别为4.1%、6.5%和7.6%。从总需求来看,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 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0.1%, 出口预计增长-1 3.2%, 进口预计增长-15.7。消费, 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拉动作用, 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

3、二季度经济将继续回升

根据模型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 上半年经济运行将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第一, 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升。由于国家从2008年10月开始提出了一揽子计划, 在经历了2个季度之后, 效果正在显现, 二季度经济将进入上升调整期。根据预测结果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 高于一季度6.1%的经济增长率。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持续带动作用, 并将推动经济较快回升。

第二, 消费力量将持续增长。2009年二季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预计在17%左右。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金融和财税等措施, 如发放消费券、家电和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 以及增加农民种粮补贴等政策措施, 都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将引导消费不断增长, 并在投资结构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 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加大, 新开工项目增加。一季度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了87.7%, 这意味着二季度和今后再建和续建的项目增加, 表明经济增长的后劲。同时, 投资在结构方面会有积极变化。根据预测, 今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为30.1%, 对经济发展起到最重要的提升作用。

第四, 进出口形势十分严峻, 对经济的增长率贡献为负。预测结果表明, 2009年上半年进口增长率下降15.7%, 出口增长率下降13.2%, 进口增长率下降高于出口增长率。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我国的出口将继续低迷, 金融危机加深了国际经济的调整, 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4、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实现8%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 世界经济衰退的态势没有改变,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但考虑到内需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GDP基数较低, 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将进一步发挥,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能实现8%的预期目标。物价涨幅前低后高, 预计全年上涨1.5%左右。通过加强征管, 全国财政收入能够完成预算, 中央财政会有所短收。

股市和房市仍将维持震荡

1、股市有望继续震荡走高, 但涨升空间较为有限

未来一段时期, 股市将在政策预期、国内外经济走向、大小非解禁、资金流动性以及股市估值等多种因素作用下, 继续震荡走高, 但涨升空间较为有限。第一, 全年宏观调控目标有望实现, 为股市稳定运行奠定重要基础。全年保8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有利于防止股市再度深幅下滑。除此之外, 政府主观上希望股市走好, 提升投资者财产性收入, 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为股市走好创造了难得的宽松环境。第二, 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 股市上升空间受到制约。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 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下滑程度已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 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 将对我国出口乃至经济增长形成较长期、较沉重的压力, 直接制约股市上涨空间。第三, 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 有利于股市保持活跃。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股市资金面依然十分宽裕。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银行信贷规模会进一步扩张, 突破年初计划目标指日可待, 不排除在股市持续活跃时期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二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仍然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流动性扩张潜力依然很大;三是尽管一季度外汇资金呈净流出态势, 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 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 国内外利差不断扩大, 会吸引部分国外资金流入, 为市场带来新的资金, 助推股市走好。

2、房地产市场可能继续维持调整的局面

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中介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 进入2009年2月份以来, 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成都、天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10个城市中, 一季度的成交量都较2008年同期出现上涨。但综合各种因素, 仅凭这些数据就判断房市回暖还有待观察, 房地产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从房地产投资来看, 自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会在2008年下降很多的基础之上继续下降, 至少在上半年, 投资量仍会低迷, 投资意愿仍难以回升。由房地产投资增量迅速回落引致的需求缺口可能会逐渐引发价格回升的动力, 价格回升的冲动因素在不断的积聚。但同时, 由于世界经济走向的不可预测性和金融危机蔓延程度和范围扩大的不可确定性, 经济复苏的程度和快慢也难以确定, 因此, 房地产价格将会呈现剧烈的波动态势中。

下一步的宏观调控重点将以落实好既有政策为主

从有关部门透露的信息来看, 上半年还要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面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经济运行和政策落实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 及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 保持投资平稳增长

一是密切关注投资增长的变化趋势, 把握好政府投资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在继续抓好前两批已经下达项目建设投资建设的基础上, 尽快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投资重点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震灾后重建等。二是结合推进城镇化, 以扩大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 扩充市场容量, 带动民间投资。三是推进投资审核制度改革, 打破行业垄断, 放宽准入限制, 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信贷投向, 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的投入, 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 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五是促进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处理好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与消化存量房的关系、住房保障与市场协调的关系以及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关系。

2、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并适时微调

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 央行可能通过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等方式, 继续保持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由于下半年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则急剧下降, 其中12月份到期量为0, 央行将采取措施平滑流动性的时间分布。在利率政策方面, 由于经济已经开始显露出触底反弹的迹象, 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已经变得不再迫切, 央行可能会暂时停止连续降息的政策, 短期内利率政策将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增大贷款利率下浮弹性为重点。在存款准备金政策方面, 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1998年至2008年8月份,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的最低点一路上调至17.5%的高点, 此后连续下调至目前的14%左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偏高。因此, 未来央行可能更倾向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信贷政策方面, 监管层可能会进行适当调控。一季度新增贷款已经接近全年的信贷增长目标, 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远远超出了17%的全年目标。无论从新增贷款规模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速来看, 监管层都应该会对信贷规模增长过快进行适度调控。

3、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

当前经济回暖主要还来自投资拉动, 消费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一是加大财政对居民转移支付的力度, 增加对农民的补贴, 提高各种社会保障对象的保障标准, 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合理控制企业高管人员过高薪酬, 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继续研究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和补贴范围, 完善补贴办法。同时, 研究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三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加大财政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四是鼓励培育消费热点, 包括扩大汽车消费, 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 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发展旅游、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五是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取消和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 继续实行工商用电同价, 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 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支持, 清理公共事业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收费。六是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 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4、稳定进出口贸易增长

一是密切跟踪分析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实施效果, 必要时继续适当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退税率, 并对其出口适当给予保费补贴。二是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政策配套环境, 清理和取消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外贸易的金融支持力度, 采取买方、卖方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 促进扩大出口;继续简化口岸手续, 为企业创造良好外贸环境等。三是抓住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的时机, 利用相对丰裕的外汇储备, 增加对石油、矿产等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 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稳定人民币汇率, 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 稳定出口企业收汇预期。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外贸发展基金规模,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篇3

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最明显。一季度,投资、进出口、消费和工业增加值同比仍在下降。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一季度,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5%,比2008年同期低了4.07个百分点,在4大板块中也是最低的。东部10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1.31%,比2008 年同期下降了4.53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大幅度下滑,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一季度,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14%,回落了48.10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88.07%,同比下降了0.36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增幅下降。一季度,东部10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比2008年同期下降4.93个百分点。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增长速度同比降幅均在4个百分点以上。

4、工业增长明显减速,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下滑。一季度,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9%,比全国5.10%的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比2008年同期低11.85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9.24%,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01个百分点。

(二)西部地区

受惠于国家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及“家电下乡”等利好政策,一季度,西部地区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长都比较快,但受原料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下滑的影响,进出口同比下降的幅度非常大。

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占全国比重稳步提升。一季度,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14%,比2008年同期高18.47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1.70%,比2008 年同期上升了2.69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滑较快,占全国比重降低。一季度,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0.75%,比2008年同期回落68.05个百分点。下降的幅度在四大板塊中都是最大的。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4.05%,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0.21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升,态势良好。一季度,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18.75%,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中部地区。

4、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一季度,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7%,尽管比2008年同期低8.43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97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也是增长最快的。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5.40%,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0.75个百分点。

(三)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经济外向度不高,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给其固有经济潜能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和工业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上升。一季度,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83%,比2008年同期高23.5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3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是增速最快的。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67%,比2008 年同期上升了0.91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降,在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一季度,东北地区进出口同比下降20.66%,但比全国平均下降速度低4.24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也是下降幅度最小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4.20%,比2008年同期上升0.22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缓步增长,态势平稳。一季度,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18.40%,在四大板块中仅高于东部中部地区。除黑龙江省与2008年同期持平外,辽宁和吉林的增长速度均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

4、工业保持低速增长,占全国的比重略有升高。一季度,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0%,尽管比2008年同期回落10.1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板块中仅次于西部地区。由于工业保持了低速增长,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9.46%,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四)中部地区

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有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步传导的趋势。一季度,中部地区的投资、消费和工业等方面的增速在四大板块中表现仅好于东部地区。

1、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占全国的比重相应上升。一季度,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72%,比2008年同期低1.5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2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仅高于东部地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2.33%,比2008年同期上升了0.95个百分点。

2、进出口总额下降的幅度较小,占全国的比重稳中有升。一季度,中部地区进出口同比下降26.17%,在四大板块中下降的速度最快。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8年同期的3.75%下降到2009年的3.68%。

3、消费水平平稳增长,内部不平衡已然显现。一季度,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为19.66%,在四大板块中最高。总体增长较快。除山西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5省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4、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一季度,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1个百分点,在四大板块中位居第三。6省中,除山西为负增长外,其余5省均保持正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比2008年同期的15.88%提高了0.01个百分点。

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形势普遍严峻,中西部农民工问题比较突出

从东部地区来看,由于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营出现困难,企业用工量大幅度减少。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显示,求职总量首次超过需求总量,求人倍率降至0.95,其中普工的求人倍率为0.8。这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农民工难以找到工作。

另外,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产业高级化和“保增长、保就业”存在冲突

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势必提高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占GDP的比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的目标,5年间第三产业比重要提高6.4个百分点。而珠三角近几年重工业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还将陆续上马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实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将非常艰难。除此之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保增长”、“保就业”的指导方针,也会使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所放缓。

(三)东部地区对外依存度高,经济恢复快速增长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环比逐月下降,2009年1月份环比甚至下降21.90%。2月环比下降的幅度虽有所降低,也达到11.35%。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虽为正增长,但在四大板块中均居末位。这表明,目前东部地区经济还处于低增长的水平。

从国际上看,虽然G20金融峰会推出的1.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提振了市场信心,但金融危机是否触底还有待观察。即便如有些学者乐观预期,1.1万亿美元陆续得到落实,欧美市场的复苏也要等到第二季度。此时,东部地区进出口才可能出现回升。

(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004—2008年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依靠3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1—2月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达到新高。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这种高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最近2—3年的情况也表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开始下滑。

而进出口和消费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拉动作用相当有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在45%以上,而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2%左右,这表明其经济的外向程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尽管2009年1—2月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增长整体优于东部地区,但主要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节日消费;二是大量返乡农民工的消费;三是2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的“家电下乡”的主战场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村地区。

三、对策建议

(一)把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要为广大人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老百姓提供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再加两年的免费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谋生的基本技能,是目前社会最需要的。建议在现行合作医疗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在免费防疫的基础上增加免费体检,在各建制镇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适宜规模的医院,配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医护人员和病床。加快通村道路、农田水利、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要把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温饱问题作为政府的重中之重。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发达地区对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是应鼓励的,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更为需要,也应该有计划地发放,作为扩大内需的措施。应把最低生活保障列入政府预算,当地政府财政解决不了时,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释放农村需求。除继续提高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外,还要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品种。

(二)加倍重视农民工问题,拓宽就业渠道

异地就业的农民工所在城市应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在遇到企业倒闭或企业裁员时,政府应伸出援手。制定和完善融资政策、科技服务政策、税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允许各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就业补贴以鼓励企业招聘更多的人才。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拓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加强和免费提供农民工培训,并提供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强化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三)鼓勵企业间兼并重组,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步伐

要鼓励企业进口先进设备,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为企业提供设备进口信贷和进口设备补贴。要强制淘汰耗能高污染重产品质量低的生产线和设备,鼓励和支持各地区设立产业准入门槛。应结合十大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实施规费减免、加大财政支持和规范行业管理等,重点支持并大力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营销服务、产品设计、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和进出口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通过推动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领域的机制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休闲、时尚、传媒和体育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资本市场发达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

(四)加强对包括资源型城市在内的问题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重点关注资源型城市、贫困地区、干旱地区、地震灾区等问题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国家财政应重点予以支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探索建立区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形式,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篇4

一、经济运行简要情况及亮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GDP完成3.96亿元,比增10.8%,占任务数26.89亿元的14.73%。

2、限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25亿元,比增5.8%,占任务数37.57亿元的19.2%。

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8亿元,比增9.2%,占任务数15.72亿元的13.87%。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比增10%,占任务数37.59亿元的11.2%。

5、重点项目(粤泰翔原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完成投资800万元,占任务数的7000万元的11.4%。

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亿元,比增40.8%,占任务数28.79亿元的10.39%。

7、1-2月外贸出口完成674万美元,比增49.1%。

8、工商税收完成2760万元,比增8.6%。

(二)主要工作亮点。

1、招商引资有新突破。主要大型项目包括:①明发高榜新城项目,该项目由香港明发集团在去年注资的基础上整体收购位于火车西站片区的富之页项目,计划于年内开发建设,该项目是近年来落户龙丰最大的项目,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拟建面积79万平方米,总投资24.5亿元,一期投资总额3500万美元。该项目将在惠城区2012 1

年系列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我们已成立工作组配合该企业协调项目上马相关事宜,如迁移高压线、规划报建等,该项目的启动必将带动火车西站片区的大发展。②宝晟城房产项目,该项目由惠州宝晟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约3亿元,位于173医院旁边,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兴建中。③南山公馆优乐购广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经营面积约2.5万平方米,苏宁电器、华润万家等商家将进驻。目前正在装修,预计7月份开业。

2、第三产业转型提质。随着沃尔玛超市等大型商贸品牌的强势进驻,优乐购购物广场、百脑汇电子城等大型商贸广场的即将开业,为辖区服务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填补上排片区大型商业的空白,使辖区第三产业在运行质量和规模扩张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限上工业产值增速放缓。第一季度我办限上工业产值增长仅5.8%,与区下达增长14%的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办龙头企业嘉士伯啤酒(广东)有限公司在重庆建立分厂,部分产能迁往重庆,并直接销售至西北地区,致使我办每月工业产值减少约5000万元,降幅在25%以上,估计全年产值约减少5-6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第一季度我办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0%,与区下达增长21%的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办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房地产项目,而2011年及以前的项目大多处于收尾阶段,投资额急剧减少;新建项目尤其是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偏少,续建项目后继乏力,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三)实际利用外资到位不理想。明发集团收购富之页项目注资1250万美元,去年到位了500万美元,但因项目没有动工且受外汇管制等因素影响而无法使用,致使余下的750万美元不能按期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推动明发高榜新城项目尽快上马。区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成立由区领导为组长的高榜新城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我办也相应成立工作组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包括草拟火车西站片区高压电缆迁移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市、区相关部门启动高压电缆迁移规划设计等工作,解决好影响项目上马的瓶颈问题,力促项目尽早动工建设。

(二)做好垃圾处理场搬迁跟进工作。今年1月,城区45位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搬迁惠州市垃圾处理场的议案》。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及企业的沟通,认真做好垃圾处理场搬迁调研勘查、综合分析、规划选址等前期基础工作,营造搬迁垃圾处理场的社会舆论氛围,为西站片区发展拓展空间。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选拔素质好、责任心强、文化程度高、年纪轻的人员充实统计队伍,继续加大对统计人员的培训,从统计专业指标、统计数据质量、日常统计工作管理等方面规范统计工作。二是加强基础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服务,检查和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努力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做到应统尽统。

2012年一季度经济工作分析2 篇5

2012年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深入贯彻集团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工作目标,立足自身产业特点的优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乘势发展,生产经营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公司通过细分目标任务,细化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等有力举措,促进了公司经济运行的良好发展,经济工作保持并表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实现利润250.59万元。

一、第一季度经济工作总体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大幅增长。1-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营业收入实现2374.75万元,与去年同期1798.44万元相比增加576.31万元,增长了32.04%;工业总产值实现1705.88万元,与去年1044.74万元相比增加661.14万元, 增长了63.28%;销售产值实现1920.74万元,与去年1302.01万元相比, 增加618.73万元,增长了47.52%;劳务加工收入实现398万元,与去年242万元相比增加156万元,增长了64.46%;印花布入库产量123.58万米,与去年同期114.60万米相比增加8.98万米,增长了7.84%。

(二)生产经营节奏与目标进度同步。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完成公司目标的25.81%;工业总产值完成目标的24.37%;销售产值完成目标的28.00%;劳务收入完成目标的28.43%;印花布产量完成任务的19.01%。除了印花布产量外,其他主要经济目标完成量接近或超过了目标任务的四分之一。

(三)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印花布入库一等品99.22%,去年同期98.52%,上升了0.7个百分点,服装加工合格率100%。印花产品第一、二月份质量不太稳定,部分产品让步出厂产品,造成顾客抱怨,产品质量有待改进提高。

(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通过认真总结和精心部署,确保了两节安全和第一季度生产安全。通过加大安全生产检查、举办安全生产文化月活动,营造了安全生产的氛围,提高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落实生产区禁烟规定、购置安全设备和开展应急演练等措施,提高了安全防控能力。1-3月份没有发生重伤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二、第一季度经济工作差距

(一)与集团公司目标计划的差距

鉴于市场形势变化,每年下半年印花市场出现淡季现象,服装加工第一季度市场也有衰退迹象,所以,上半年必须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要完成任务的60%,第一季度要完成任务的30%。

集团公司任务目标30%完成情况:营业收入全年计划9200万元,30%计划2760万元,实际差距385.25万元。工业总产值全年计划7000万元,30%计划2100万元,实际差距394.12万元。销售产值全年计划6860万元,30%计划2058万元,实际差距137.26万元。印花布产量全年计划650万米,30%计划195万米,实际差距71.42万米。

(二)与公司经营目标(计划的25%)的差距

1、事业部1:

产量总计划700万米,季度计划175.00万米,实现完成123.58万米,完成率70.62%。内部产量计划550万米,季度计划137.5万米,实现完成成品量113.45万米,完成率82.5%。外联产量计划150万米,季度计划37.5万米,实现完成成品量17.46万米,完成率46.56%。上交公司利润争取目标660万元,季度争取目标165万元,实现完成140.86万元,完成率85.36%。

2、事业部2:

服装加工收入计划1350万元,季度计划337.5万元,实现完成339万元,完成率100.44%。手工劳务收入收入计划130万元,季度计划32.5万元,实现完成23万元,完成率70.77%。服装劳务全年上交公司利润争取目标660万元,季度争取目标165万元,实现完成229.44万元,完成率139.05%。

分析:从以上三类任务目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类目标均有差距,尤其是与公司经营目标有较大差距。事业部几项目标完成情况均不太理想。主要为内部产量计划未完成,外联工作未全面展开,所以有较大差距。服装加工完成情况较好,但是,市场的转变可能会影响第二季度,必须在4-5月份加大工作力度。手工劳务完成情况也不理想。

三、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对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来看,公司两大事业部任务完成还有不

少差距,这说明生产经营管理离公司的要求还有差距,生产经营管理中还存在影响目标任务完成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事业部1:

1、在产量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织造生产效率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第一季度,织造生产综合效率为75.17%,没有发挥出织机的潜在效率。要完成任务目标,织机效率要达到85%以上,还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

(2)外联工作开展得不理想

从外联产量来看,第一季度产量还有较大差额,比季度计划低19.35万米,还未完成了计划一半。

(3)内部管理水平没有大提高

从产量完成情况来看,车间下机总产量第一季度平均每月才达到39.36万米,计划应达到47.25万米,还有7.89万米的差距。尽管有春节和二月份生产时间较短的影响,但是元月份效率达到63.45%,二月份效率达到70.93%,3月份达到88.9%,说明元月和二月份生产管理没有跟上。

2、在利润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结构还需要继续调整。

32支及以下产品占产品总量的42.9%,占有比较大的比例。40支以上产品占26%,麻类产品占26.1%,还需要继续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接单力度,提高了产品的边际利润。

(2)成本控制还有差距。

2010年第一季度每米印花布成本7.38元,今年每米成本9.89元,每米成本增加2.51元,增长了34.1%,成本增加除了有原纱成本上升的原因外,在内部棉纱消耗方面,经纱和纬纱消耗水平均达到102%以上,棉纱消耗水平较高,增大了内部成本,从利润方面来说,减少了产品利润。

(3)质量控制不理想。

第一季度质量损失44336元,去年同期损失为18060.57元,万元收入损失26.66元,与去年15.27元相比增加了11.39元。

(二)服装加工:

1、管理费用与公司目标有较大差距。今年第一季度管理费用为11925元,去年是7140元,尽管管理费用不太高,与去年相比有较大的涨幅。

2、产品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还不够完善。

(1)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比例。从第一季度接单情况看,加工单价15元以上风衣、棉衣产品在数量上仅占产品总量的12.86%,加工费4.2元的沙滩裤占总量的37.28%,高价格的产品占比太低。

(2)面辅料供应需要加强控制。第一季度,服装加工生产中出现面辅料不能及时供应的情况,影响计划的正常执行,影响公司的产量和效益。

(3)生产现场管理不规范。在生产现场,还存在流水不畅和产品不合理积压的情况,成品、半成品还有落地现象。

四、第二季度工作的改进

第二季度改进工作应针对第一季度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两个事业部应在以下方面开展改进工作。

(一)事业部1: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织造车间应完善内部管理考核机制,提高挡机人员生产积极。要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及时处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提高机器的运转效率。要督促挡车工及时处理机台运转故障,保障生产时间的运用效率。

2、大力推进外联和外协加工工作

事业部要进一步调整外联加工管理办法,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让利于合作厂家,提高外联厂方的合作积极性。外联人员要积极开拓外联市场,扩大外联合作面。及时做好外联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外部沟通,帮助解决外联厂的困难,提高外联厂机器的开台率。

3、提高计划调度工作的科学性

加强合同评审和产前策划工作,精心计算投产时间和投产量两方面的计划,做到产量准确,交货及时。提高车间调度人员的工作质量,减少待轴、上轴时间,加大开机时间的利用效率。加强检修、上轴人员的技能培训,减少处理故障和上轴时间。

4、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

进一步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接单力度,财务毛利在1.5元以上的产品应提高至50%以上。要综合计算毛利水平和产品生产速度之间的关系,提高车间单机创利能力。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接单产品档次要与设备的实际生产水平相当。

5、加大成本消耗控制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原材料供应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进厂价格,降低入口成本。要加大大宗货品的消耗控制,尤其是原纱、染化料、机物料的控制,切实减少中间消耗浪费,减少生产过程成本。要加大现场检查和考核力度,通过两者结合,促进中间成本的降低。生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质量检查控制工作,提高生产过程的巡检力度,检验部门要重视“放水”问题,确保公司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6、切实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要深入挖掘二期工程项目的潜力,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优化染色工艺,降低染化料、水、电、汽各项成本。三期工程项目组要提前策划好、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工程进程的安排。印花生产各车间要提前做好本车间在项目实施期间的安全、调度、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施工期间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事业部2:

1、加强管理费用的控制。

要切实把好每一笔费用的审批管理,提高开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精心计算费用标准,开支费用要心中有数,切忌随意开支。要切实加强管理费用的考核。

2、优化接单结构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知名品牌服装公司的联络沟通,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尽量落单试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口碑与品牌。要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做好应对市场准备工作。要综合考虑优质订单与一般订单的生产次序,做好扶优保强工作。

3、加强原材料供应的管理

营销部门在接单时要综合考虑客户原材料供应能力,落实材料供应相关事项,防止产品中途停线生产。对于材料供应问题,生产部门应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车间机台不等料、不停产。

4、规范生产现场管理。

车间应形成现场管理考核机制,落实日常管理规定,形成规范的现场管理程序。进一步加强管理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加强现场清理的积极性,提高物流速度。落实好车间领导的现场管理责任,提高现场问题的处理速度。

5、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篇6

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大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发展基调,狠抓落实年初确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全域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1亿元,同比增长24%,占计划1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30.9%,占计划

8.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3%,占计划28.3%。

一、一季度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8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1亿元,增长3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亿元,增长43%。装备制造、食品精深加工、家居三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占全部工业80%,企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97%。

(二)工业园区建设强势推进,产业集聚明显加快。一季度三大经济区新上项目28个,总投资23.8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4亿元,利税24.7亿元。

(三)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57元,增长21.3%。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推进,农资市场总体稳定,各种农用物资供应充足,质量保证。粮食作物、蔬菜及各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计划全部落实。计划优质粮产量稳定在55万吨。种植食用菌5000万帘,优质水果6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快速推进,全年计划发展设施农业6万亩,新建标准设施小区480个,流转土地6.5万亩,栽植蓝莓、大樱桃、有机蔬菜、有机草莓、滑子蘑等优势品种。渔业、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水产品产量7.4万吨,完成渔业产值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9%和100.1%。已落实畜禽标准化小区8个。农业产业化进展迅速,计划新上龙头企业1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33户。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六化”工程覆盖到100个村,计划实施道路硬化200万平方米,亮化工程5000盏。青山生态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完成造林4万亩,植树732.7万株,完成投资3.5亿元。将军湖、明珠湖、庄盖高速绿化工程开工建设。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我市共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98个,项目总投资232.3亿元,已开工项目4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14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202个。

(五)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活跃,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亿元,同比增长14.9%。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第二商圈建设初现端倪。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

(六)财政税收稳步增长,金融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23%。国地税组织各项税收9亿元,同比增长5.9%。金融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5.2亿元,比年初增加8.7亿元,增长3.2%;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0.25亿元,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增长3.1%。

一季度,全市上下克服宏观经济下行、低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特别是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市场等方面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但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进度、财政税收和房地产发展形势

区2012年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篇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各地区2012年一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6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内蒙古预警等级为二级,节能形势比较严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23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三级,节能工作进展基本顺利。西藏缺乏统计数据,没有进行预测。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 篇8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从国内来看,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国内CPI快速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CPI从7月份的6.5%下降到11月份的4.2%;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开始回落,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仅有5个城市环比涨价;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温州、鄂尔多斯等地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三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

复杂局势中强调“稳中求进”

“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低迷。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要努力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所以要"稳"。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机制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最终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发展实惠,这是“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认为。这次会议明确指出,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外需变化我们难以左右,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加立足国内需求,要更加突出结构调整,要更加依靠改革创新,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

“稳增长”应对下行压力

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失速”的担忧再起。这次会议在提出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第一条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会议指出,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增速适度回落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稳住经济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会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积极财政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虽方向不变,但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目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王一鸣分析认为。

“控物价”防价格反弹

稳物价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1月份4.2%的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年中峰值回落了2.3个百分点。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百姓感受来看,物价仍居高位。这次会议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石家庄市民张媛常去超市买菜,最近超市供应的特价菜增多了,她心里踏实了许多。可是她还是希望价格能再落一些,毕竟前两年涨得太厉害了。虽然近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加上国内劳动力、资源等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以及欧美国家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确定性,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王一鸣指出,当前通胀压力主要集中在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胀的不确定性上。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这次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调结构”力推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危机背后蕴含的机遇如何抓住?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会议强调,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姚景源认为,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长期寄托在外需上。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远未完成,蕴含的内需潜力惊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序的市场是放心消费的前提。这次会议提出,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要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会议还提出,明年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文化产业等。

“惠民生”突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形势越复杂,保障和改善民生越重要。这次会议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会议强调,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胡耀辉是在重庆工作的一名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搬了5次家。今年春节过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了保障房申请,结果被摇中。现在,他家门口就有轻轨和公交。这次会议提出,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会议还要求,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社保体系,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继续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是协调发展的,这样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二:GDP工作增长思路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思路,2012年经济总基调是“稳中求

进”,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加复杂,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美国、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低迷。

国际投行对中国2012年经济发展走势的看法,存在分歧。以8%的GDP增长为分界线,高盛、汇丰相对悲观,认为中国GDP增长将在8%以下;大摩、小摩认为GDP增长在8%以上。但投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不会有“硬着陆”产生。

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可以保持在比较合理的增长,物价涨幅也将逐步回落,但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第一,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

经过限购、紧缩货币等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价格终于出现了拐点,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央行公布的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0%左右,国内银行50多万亿元的贷款中,有30%以上的贷款是流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话,会对银行体系产生重大冲击,因此房地产调控的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在2012《社会蓝皮书》暨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表示:“整个房地产业若出现崩盘情况,会对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如何处理新形势下这一“两难”问题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二,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

2008年、2009年发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集中到期,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来源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应当值得关注。

同时,国内企业因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导致出口增长缓慢,国内投资因房地产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紧张而放缓,扩大内需艰难,通货膨胀也没有完全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垄断行业挤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等问题对2012年的经济发展均将产生很大影响。

至于股市,影响股市最主要的问题是供求关系,由于IPO的不断发行,法人股的不断解禁,增发、配股等行为导致股市的流通市值不断提高,尽管今年因为股市下跌而损失了5万亿元,现在的流通市值依然高达25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缺乏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上周的交易账户也就全部账户的5%,仅仅700多万个账户在交易,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是股市不断震荡寻底的根本原因!

四:潜在因素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看,2012年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背景下,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中线可把握在9%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数据的计算分析,1979—2009年,我国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可视为8%—12%,潜在经济增长率中线为近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可概括为“三高五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由此带来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主要是:内需与外需不均衡,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矿产资源、土地、水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受到各种成本上升的影响,受到国内消费需求狭窄的限制,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等风险的冲击。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2012年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限可下调2个百分点即可把握在8%—10%,潜在经济增长率中线可把握在9%。这对于宏观调控的政策含义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率高出10%时,就要实行适度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8%时,就要实行适度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8%—10%的区间时,可实行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2012年发展的重要动力2012年,我国将发生两大历史性变化:一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将由中低收入组进入中高收入组;二是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这将为2012年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动力。

五:收入与支出

关于居民收入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6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0美元,在世界处于低收入组;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上升到190美元;到1998年上升到790美元,进入中低收入组;在新世纪之初,突破1000美元;“十一五”时期,从1760美元上升到4050美元;在2012年的第一年2011年,预计将达到4450美元,开始进入“中高收入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可以预见,我国居民收入将加快增长,从而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基础性条件。关于城镇化推进。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49年为10.6%,1978年上升到17.9%。“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3%上升到2010年的49.68%。2012年,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这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将有重要变化,主要包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六:由国际看国内

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2011年世界经济饱受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以及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各方面对2012年世界经济普遍持比较悲观的态度,国际有影响的经济预测机构相继调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最终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人们的普遍共识是,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大,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险。目前世界经济存在的问题,一是欧美各国财政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财政赤字上升,政府债务暴涨,政府财政紧缩压力加大;二是国际金融风险加大,特别是欧元状况脆弱,使得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雪上加霜;三是世界经济景气下降,全球贸易量锐减,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好转,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保守的判断是,欧美经济即使不出现衰退,复苏也将是艰难而缓慢的,世界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国际市场萎缩导致我国近来出口增速明显下滑。欧美国家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也会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稳定性形成冲击。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七:经济增长后的物价

上一篇:李鸿章的和戎思想下一篇: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