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共9篇)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1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
建议书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008年6月29日)
2008年6月28日、29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全国建筑结构及抗震领域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设计院、政府部门的180余位专家在中国工程院召开《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6位院士与会,40位代表发言,就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及灾后重建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会提出以下10点建议。
1.以恢复重建为契机,提高战略大后方的整体实力
四川省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较弱。建议以汶川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为契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全国支援,协同作战,使四川省的整体实力得到提高,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2.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建设场地
灾后重建建设场地规划应明确哪些地方能建、哪些地方不能建;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和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避开存在安全隐患的不适合居住的区域;根据实际自然条件,科学规划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少占农田,实现和谐发展。
3.提高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一类是灾害发生时逃生能力差的人员的建筑,包括如幼儿园、中小学、老人院等。这类建筑应达到大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对于学校建筑,主体结构可采用轻钢框架-支撑结构,墙体可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板,楼板和屋面板可采用轻质板,减轻结构自重。
第二类是抗震救灾建筑,如医院、通讯枢纽、消防站、救灾指挥中心、地震观测站等。这类建筑应达到大震时室内的主要设备和系统不受损坏且能保持正常运行、建筑保持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设防目标。这类建筑可采用隔震技术。
4.村镇建筑应就地取材、低造价,加强政府对村镇建筑的服务、指导、监督和管理
汶川地震灾区的村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村镇建筑应就地取材、低造价,可以采用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砖混结构。编制适合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民族的有多种选择的村镇建筑标准图集,其抗震构造措施应易学易用。组织专业志愿者赴地震灾区,指导村镇重建工作。地方政府为村镇建筑的建设服务,加强对村镇建筑的监督管理。
5.建立防灾减灾科技馆
我国是一个多灾种、多灾害国家,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灾害,水灾,风灾,地质灾害,旱灾)以及人为灾害(如:火灾)时有发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素质,是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根本。建立防灾减灾科技馆,通过图片、实物、体验等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
民防灾减灾素质。
6.编辑出版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分析报告
汶川地震造成大量中低层建筑倒塌或严重破坏,许多单位及部门及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收集了大量震害资料。建议由建设部或有关部门组织,编辑出版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分析报告,对各种建筑结构类型的震害及震害原因进行分析。
7.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建筑震害机理,加大工程抗震研究投入
通过不同途径立项,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建筑震害机理;国家有关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工程抗震研究,特别是加强建筑抗连续倒塌的研究,推进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提高我国建筑抗震能力,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8.完善建筑设计技术标准,进行结构抗连续倒塌和整体牢固性设计
及时吸取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经验教训,重点从下述几方面完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建筑技术标准:明确技术标准是最低要求,应允许高于规范的抗震设防目标,加强结构体系和概念设计的内容,楼梯间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砖填充墙的影响,量化中震可修,强化第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合理的破坏机制,加强整体牢固性的措施等。
汶川地震和我国以往几次大震表明,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要考虑到建筑物有可能遭到比当地抗震设防规定的可以预估的“大震”更大的地震袭击。在不可预估的地震作用下,允许建筑物出现严重破坏甚至
局部倒塌,但不致因局部倒塌而引发大范围连续倒塌。加强整体牢固性,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建筑设计技术标准中,应增加建筑抗连续倒塌和整体牢固性的设计方法。
9.科学地进行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
尽快出台新的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国家标准。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建筑,应有组织地、科学地按国家标准进行抗震鉴定,合理评定震灾建筑的安全性和适修性,对可以通过加固达到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建筑应进行加固,要尽量避免拆除造成的浪费和环境危害。
我国有大量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采用不同年代的技术标准,有些建筑甚至没有抗震设计。建议在全国范围优先对中小学建筑和抗震救灾建筑进行抗震普查,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进行加固,排除抗震安全隐患。
以性能为目标科学地进行房屋建筑的抗震加固。
10.积极推进先进抗震设计方法、优良的结构体系和减震技术的应用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鼓励在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使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
在今后地震区房屋建筑中,积极推进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推广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抗震性能优良的结构体系的应用,推广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避免或减轻建筑物的震害。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抗震,分析
加强房屋的抗震设防质量,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 所以加大房屋建筑的抗震研究非常重要, 这就要找出症结, 不断的开发新技术, 从设计和施工等众多环节中严加控制, 做好房屋建筑抗震建设, 让人民和党放心。
1 不同的类型对房屋的抗震影响
1.1 砖混结构中的不合理的构造易受到震害
以前, 砖混结构中对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没有更多的要求和规范, 不充分的预制楼板对砖混结构的整合稳定性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这也是在震区易受到破坏而不宜采用的结构形式, 具体的机构如:大开间、外走廊、打开窗等结构形式应尽量避免。
1.2 混合结构形式易受重创
混合结构其传力的途径比较复杂, 当刚度发生突变或变形能力发生不协调等因素时就容易受到破坏, 这种情况适应于任何混合结构包括部分砖混部分框架的水平混合结构、上部砖混下部框架的竖向架构等类型。
1.3 框架结构在地震中易受到破坏
主要表现在:框架柱比框架梁先破坏, 当框架柱不能抵抗水平振动和荷载的情况下, 就易出现粉碎性压缩破坏。
1.4 排架结构在地震中易受到破坏
排架结构常用于厂房或仓储, 由于排架结构自身的特点:屋架很重而且跨度也比较大, 柱间的连接又非常弱, 还会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修葺价值而容易遭受破坏, 双跨的一般轻于单跨的震害, 轻屋架轻于重屋架。
2 不同建材及制品的房屋对震害的影响
1) 以前冷拔低碳钢丝构件被大量的用于房屋建筑, 但其表面的光滑使其和混凝土的粘接性非常的差, 在遭受强烈的地震后会使混凝土和钢丝分开、发生脆性破坏。所以预应力空心板中使用这样的钢材最容易遭到破坏和坍塌。目前大量的实践表明:冷轧带肋钢筋用于房屋建设是不错的选择。
2)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指标对房屋的震害程度有影响
水泥、混凝土的标准应随着年代的不断的调整和提高, 一方面要加大水泥强度的检验, 消除水泥中的虚假部分, 提案水泥标准, 另一方面淘汰低标号水泥, 提高水泥强度等级。最后是混凝土标号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国际接轨, 使强度有所提高。
3) 不同的墙体材料, 房屋震害差异较大。由各种烧结砖、轻质的墙体材料等组合而成的框架构成的墙, 它们一般与柱、框架梁和其他材料的墙体连接不充分, 所以震害严重就不足为奇。
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剪力墙结构房屋, 普遍震害较轻, 起到了很好的抗震作用。大致规律是:实心砌体墙的震害小于空心砌块墙;有筋墙的震害小于无筋墙体;普通烧结砖墙体震害小于加气混凝土轻质墙。
3 对策建议
1) “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 牢固确立防震减灾工作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地震地质的复杂性等因素, 应确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 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树立防范意识, 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和检验, 实施加固措施, 提高城镇建设的抗震能力;另外科研人员应加强科学研究来不断的增强人类与灾害抗战的能力。
2) 统筹兼顾, 严格房屋建筑选址, 避免场地对房屋的不利影响
要科学重建就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在城镇重建规划选址中, 尽量的避开地震断裂带、山洪、河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险地段, 对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灾害情况进行评价和估定, 把地震可能引发的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 大量的实践表明:软弱液化土、砂层等在选址的过程中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避免。山丘、边坡、陡坡在选址时也不宜考虑。
如真的无法避开, 则应采取措施处理。总体来讲, 工程项目的选址一定要符合防灾专项规划的要求和当地的总体规划, 不挤占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用地。
3) 坚持抗震审查制度, 严格执行现行抗震技术规范汶川地震后, 在城镇恢复重建工作中, 若有一处抗震性能不合格就需全部否定, 把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贯彻到每一个工程的细节, 比如:勘测, 设计, 施工, 验收等各个环节。
4) 注重房屋结构选型, 加强房屋抗震设计, 增强房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 要加强抗震设计
房屋抗震的基础和关键是良好的抗震设计,
建筑的设计创作和结构的抗震效果密不可分, 设计时在注重房屋的体型规则对称、刚度质量变化相差不大的同时还要使房屋构建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每个部位连接可靠, 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 合理的设置非结构构件。整体协调、均匀, 受力稳定、刚度、强度和薄部位都得到合理的布置。
(2) 房屋结构的选型
要积极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适当鼓励选用钢结构、木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 限制使用石木结构、土石结构等。要坚持选用已被地震实践证明且广泛适用的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形式。
剪力墙、框剪和框架结构早已被证实是良好的抗震结构形式, 值得推广。要用木结构、钢管结构和钢结构等这些抗震效果好的结构形式取代土石结构和石木机构, 保证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良好。
(3) 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对房屋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受力构件的延展性、剪力墙和柱间支撑加大会明显的增加房屋抗震能力和整体的稳定, 从而防止房屋建筑的某个构件破坏或倒塌而减弱或失去抗震能力。
(4) 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的防灾抗震应用
新的材料、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的鼓励和引导应用, 重点推广运用隔震消能体系、轻钢结构、钢结构等技术, 对推动墙体防灾有着积极地作用, 还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缺点, 实现建筑的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工程的科技含量。另外就是严格执法, 建材市场要加强监管, 杜绝和清除劣质材料, 按国家、行业的规定标准组织生产。
4 结论
由于人们对地震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研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 所以从事地震科学研究、工程建设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深入研究, 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广军.建筑抗震设防及其效果[J].灾害学, 1991 (4) .
[2]尹永年, 吴淑筠.珠江三角洲房屋建筑地震损失预测[J].华南地震, 1995 (3) .
[3]阎维明, 刘季.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及其加固策略的动态决策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4 (4) .
探析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的震害 篇3
四川省汶川县于2008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区的房屋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村镇居民建筑、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下面就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作震害分析。
农村居民建筑
灾区的大批民用建筑倒塌,损失惨重。民用建筑主要有一下几种建筑形式:木结构,砖木结构,普通1~2层的砖混结构。此次地震中,抗震性能最好的就是纯木结构,由于木结构为柔性建筑,其抗震性能好,即使在高烈度的地震条件下仍能基本完好,震害较轻。对于砖木结构,此类房屋结构形式主要是“薄墙加木屋顶”,主要可分为斗木屋架、硬山搁檁,有些墙体是由灰缝少的砌块砌筑而成,房屋四周没有构造柱,施工质量差而坏或倒塌,从而导致结构破坏,这种结构根本不能承受大震作用。对于1~2层普通砖混结构,此类房屋大多采用普通砖混结构,房屋上下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且四角上设置有构造柱。这种房屋震害较小,有的房屋基本保持完好。
砖混结构
该类结构大部分经过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对于设计和施工都没有质量问题的房屋在地震中都能做到“大震不倒”。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砖混结构倒塌,震害严重。这是由于不少房屋没有设置圈梁和构造柱,或者预制板的施工不符合要求。砖混结构的主要在底层,底层的窗间墙、门窗洞口开裂严重,呈斜向裂缝和“X”形裂缝。墙体在地震作用下水平通缝特征明显,承重墙斜向裂缝“X”形裂缝较多。
1. 圈梁和构造柱的重要性
砌体材料本身是脆性材料,整体性很差,如果抗震措施没有做好,砌体结构是十分危险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后,不仅可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还可以明显提高结构的极限变形能力;圈梁可加强墙体间的连接以及墙体与楼盖间的连接,与构造柱一起,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还可以约束墙体,限制裂缝的开展,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但是在灾区仍存在很多不设构造梁、柱的砖混结构,大震作用下,出现整体倒塌,砖墙外墙角部无构造柱局部倒塌。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在本次大震作用下,虽然结构严重受损,但是墙体的裂缝被限制在构造柱圈梁所围成的钢筋混凝土网格内并没有倒塌。
2. 预制板
在重灾区可以看到以下现象:房屋的一边墙飞了,好几层的现浇板贴在一起;预制板则在有墙的一边挂着。根本就无法救人。主要原因在于墙,墙在板在,墙飞板就悬着。墙体作为第一道防线应该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作为第二道防线,预制板的整体性加强咎能够拉住墙体,防止墙体的倒塌,二者是相互关联的。但是在灾区可以发现,预制板拉开的板缝用建筑垃圾填塞,为了施工方便,将板端的“胡子箍”剪断或折起,并且钢筋的直径或数量不够,根本不能实现端部拉结[2]。总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1)墙体自身的承载力不够;2)墙体的构造不符合要求;3)预制-装配式楼盖没有做好连接和拼装构造,整体性较差;4)采用冷加工钢筋的预制板延性差或者制作质量没有保证。
3. 底层框架上部砖房
该类建筑头重脚轻,上部墙体无法落地,形成所谓的“鸡腿”结构,上下刚度突变,对于抗震十分不利。底柱软弱是引起倾倒、倒塌的根本原因。由于建筑形式是不对称的,受到扭转的作用,破坏较严重。地震后底框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取决于底层框架刚度降低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还取决于钢筋是否合理,使底框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和位移能力。有些底框柱头被压碎、钢筋屈曲,甚至倒塌,上部结构整体下坐;有些底层柱出现塑性铰,上部结构结构虽然完好,但由于倾斜严重,仍不能使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这次地震中,框架结构房屋震害较轻。下面从填充墙、楼梯、梁柱的破坏情况对框架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做具体分析。
1. 填充墙
框架结构房屋的主要破坏就是填充墙的破坏,墙体中部大多出现“X”形裂缝或“八”字形裂缝。灾区的填充墙大多用空心砖或空心砌块砌筑的,少数采用多孔砖砌筑,砌筑质量以及与框架梁柱之间的拉接措施决定了填充墙的砌筑程度。部分填充墙与框架柱无拉接或拉接失效,致使填充墙外闪或或局部倒塌。由于框架变形属剪切型,下部层间位移大,填充墙震害呈现“下重上轻”的现象。
2. 樓梯
地震发生时,楼梯作为逃生通道应该有足够的强度,能够起到疏散人群的作用,但在灾区可以发现很多楼梯有严重的破坏:大部分楼梯踏步板在1/3~1/2的颇为发生破坏;梯板在负筋截面处普遍破坏甚至断裂;梯梁破坏严重甚至倒塌;梯板的支撑作用引起框架结构的破坏;楼梯间墙体的倒塌。这些破坏现象表明楼梯与主体结构共同工作,充当着支撑角色,承受了地震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致使梯板发生断裂破坏,梯梁发生剪切破坏。
3. 梁、柱
“强柱弱梁”是框架柱抗震设计的原则之一,但在目前的工程中,梁的跨度越来越大,梁尺寸加大,梁端负筋配筋量大,实配钢筋一般也大于计算配筋,再加上楼板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梁的实际承载力。此次地震中设计期望发生的“梁铰”基本没有出现,而柱端和节点的破坏严重,反而是出现“强梁弱柱”的现象。框架梁、柱的主要破坏特点是:(1)节点破坏严重,基本形成柱上下端成铰破坏,梁端(出个别梁外)大部分未破坏,呈强梁弱柱破坏形式;(2)框架大都是柱节点破坏,造成倾斜倒塌,杆件破坏往往出现在倒塌过程中,未达到强节点弱杆件抗震目标等。
结 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的震害情况,从农村民用建筑、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经比较发现,经过正规设计的框架结构在这次地震中房屋震害较轻。
(第一作者单位:开封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开封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4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此次特大地震严重波及广元市,之后在广元市青川县又发生了3次6.0级以上强烈余震.本文对广元地震灾区重点桥梁震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对灾区桥梁加固改造和新桥建设在抗震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供桥梁灾后恢复重建参考和借鉴.
作 者:赵长军 陈代平黄卫军 赵常胜 黄卫忠 ZHAO Chang-jun CHEN Dai-ping HUANG Wei-jun ZHAO Chang-sheng HUANG Wei-zhong 作者单位:赵长军,ZHAO Chang-jun(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06)陈代平,CHEN Dai-ping(四川省广元市交通局,四川,广元,628017)
黄卫军,HUANG Wei-jun(湖州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浙江,湖州,313000)
赵常胜,ZHAO Chang-sheng(湖州城建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5
对保山隆阳5.0级地震中,保山市永昌城区14个街区、占房屋建筑总面积的47%的房屋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了调查区各类房屋震害统计资料.将这些资料与城区工程地质条件、抗震防灾规划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震害调查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作 者:非明伦 周光全 余庆坤 寸代忠 卢永坤 邓存华 FEI Ming-lun ZHOU Guang-quan YU Qing-kun CUN Dai-zhong LU Yong-kun DENG Cun-hua 作者单位:非明伦,周光全,余庆坤,卢永坤,邓存华,FEI Ming-lun,ZHOU Guang-quan,YU Qing-kun,LU Yong-kun,DENG Cun-hua(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寸代忠,CUN Dai-zhong(保山市地震局,云南,保山,678000)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6
从唐山大地震到5·12汶川地震的改变,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是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怀,感受到党在危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如何的重要,而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两次地震之间的三十多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变化。
一、经济层面
经济能力的增强,物质基础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在30年后再次遇见地震的时候,能够临危不乱,有强大的应急措施给予最及时的救助,包括物资、资金、军队的补给,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发展。
1、地震应急处置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行动
2008年我国大陆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是1950年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是二十世纪以来年均的4倍多,是2007年的15倍;汶川地震余震截至1月10日已发生42262次。全国东北、华南、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均有地震发生,有14个省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7省区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历史上少震的贵州省12月26日也发生了4级地震。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19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前8年的总和;汶川8级特大地震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国务院各部门和单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地震发生后,地震局13分钟即完成了地震参数的测定并迅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及时通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单位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迅速集结力量,共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4.6万人、民兵预备役7.5万余人、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2.8万余人、地震及矿山等专业救援队伍5200多人,各种飞机7300多架次,科学高效实施救援。外交部、商务部、地震局、台办、港澳办等积极协调境外援助、救援队和医疗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国防力量的增强
国家地震救援队的救援行动体现出几个特点:(1)、反应快速。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各组成单位迅速投入战备,在接到上级正式命令后不到2个小时,全队人员装备物资在南苑机场集结完毕。在地震发生不到12个小时,救援队就已赶到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2个重灾点投入救援。在参加的历次国内外救援行动中,本次救援行动出动的人数、携带的装备物资数量和抵达救灾点的时间都远远地刷新了纪录。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救援队与时间赛跑,先后转战3个城镇,成功救出39位幸存者,为此次救援行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救援队的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反应快速。(2)、善打硬仗。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遇到最紧急、最困难、最危险、最艰巨的救援任务时,温家宝总理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后指挥国家救援队到都江堰中医院、聚源中学、东风汽轮机厂、映秀镇开展救援,并亲临都江堰新建小学救援现场指导营救行动。救援队坚决按照总理指示,指到哪儿打到哪儿,在聚源中学、在东风汽轮机厂、在东汽中学、在映秀镇,哪里最危险、最困难,哪里就有国家救援队的旗帜。救援队员冒着不断的余震和二次倒塌的危险,积极营救幸存者,特别是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下,在东风汽轮机厂叶片分厂成功营救出3位叶片制造方面的权威专家,圆满完成温家宝总理交给的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战中树立了国家队善打硬仗的良好形象,赢得灾区政府和人民的赞誉。(3)、科学施救。救援队坚决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科学施救”的指示精神,始终把战胜灾难的坚强意志与科学救援的理念结合起来,全部都是采取边支撑、边掘进的方法建立安全通道,确保废墟的结构安全,保证在救援过程中不会对受困者造成二次伤害,保证队员不受伤害。在东方汽轮机厂叶片分厂办公楼,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救援采取按图搜索、人机结合、建立防护通道等方法分步实施,尤其是在营救第一名幸存者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吊车建立A字稳定支撑,利用钢管为幸存者和救援人员建立安全防护通道,在经历两次强余震后,幸存者和队员在二次坍塌中没有受到二次伤害。在营救肢体被压埋的幸存者时,救援队在救出前对肢体进行止血处理,有效地预防了挤压综合症导致的死亡,同时救援队坚持医疗贯穿救援全过程,在营救的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对于一些被压埋时间较长或体质虚弱的幸存者,早期进行医疗干预,保证了救援的成功率。在这次救援中,没有幸存者在救援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4)、坚持不懈。在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过去后,救援队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要求,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继续坚持积极救援,并又成功营救出10位幸存者。其中4名幸存者被压埋长达125小时、144小时、145小时和164小时,特别是5月19日10时42分在北川县城成功救出最后一位61岁的幸存者李明翠老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黄金救援时间过去后,随着幸存者生命体征的变弱,搜索难度加大,国家救援队充分发挥犬搜索优势和营救技术优势,协助其它救灾队伍搜索确认10名幸存者的埋压位置,指导营救出13名压埋时间超过80小时的幸存者。
二、政治层面
1、政府政策的改变
5.12汶川发生了举世属目的大地震,死伤惨重,全国人民为之至哀,并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当中。我们发现中国政府在对应此一重大事件时发生了四个发面的变化。
第一,从治理政治转向行销政治。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未遇的大水时,时任政府总理的朱容基也是同一时间赶到并以他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指导抗洪抢险当中,中国人对此是激动不以,但没有感染外国朋友。今天温总理不仅让中国人民为此落泪,同时赚来了不少外国朋友的眼泪。
中国政府在处理3.14拉萨事件中由于不被外国朋友理解导致外国人对中国政府一面倒的批评和杯葛,中央政府面临国际形象危机管理,只能以扇动民族主义来稳住镇角。5.12大地震中国政府改变以往神秘做法,以开放性做法即全透明地公开此次大地震,邀请各国记者采访,接受外国援助,把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变成行销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和对人权的关怀。此举赢得了举世尊重和一片赞扬,两年月来中国政府饱受批评之声消失带之以赞扬。可见外国人也不是向有些人说的专和中国作对为荣。
第二,从封闭做法向开放做法转变。人活在世界上,避免不了自然灾害的侵害,天灾是无法避免。人组织成一个共同体就是为了应对单个人无法应对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第一行动是互相帮助,政府救助,谁会想到闹事。
隐瞒重大自然灾害,美其名曰“消除不稳定因素”。不知是谁发明的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不进人情也于事实相背。隐瞒重大自然灾害既然刻意隐瞒自然知道的人少,知道的人少就没有办法大规模地救助,同时知道的人也背上了政治不正确就是有心去救助也不敢去救助,于是受害人得不到帮助只有独自承受灾害,活下来的人对此定会份份不平,反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救助受害群众这不仅拉进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也赢得了合法性,何乐而不为。
中国政府透明处理汶川大地震,邀请各国记者采访不仅没有带来不稳定因素反而大大增加了受灾地区和全国的稳定,也为政府在中国人和世界各国面前赢得了美誉。反观缅甸连一向不轻意批评会员国的联合国秘书长也加入了批评行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缅甸会进入不稳定国家之列,而没有人会担心中国。
第三,从一家之事变成国际之事。中国政府不仅连篇累牍公布各国捐助,捐款数量,而且开篇辟地第一次公开呼吁外国捐助,这是生活在中国进50年难以想象的转变,回想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拒绝外国帮助,有多少可以存活下来的人因缺少救助而无法活下来,这对人性是多么大的悲哀。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人性。
生命之有一次,生命自高无上,我们可不可以放下莫须有的地缘战略,政治情愿在灾害面前全世界人共同面对,共同感受,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感受到了自己宣传的理念并身体力行之。
西文国家没有火中取栗攻打中国,中国政府以自己的行动饯行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负责任大国首先是对自己的国民负责,一个不对自己国民负责任的国家又何谈对世界负责任。
第四,从官员政治转向全民政治。此次大地震,全国人民踊跃捐款达到史无前例的100多亿,这从财政上就参与了政治。从发生地震时起各行各业人物踊跃提意件,出主意,中央政府对此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著名的有扬均恒先生提议让外国人来帮助救助,胡星斗先生提议全国哀悼三天,中央政府对于这些提议不仅没有拒绝反而采纳。这些人士一个都不是政府人士而是民间人士,从以上两点可知中国政治以向全民政治行走。
2、政府反应更迅速
32年前,唐山发生特大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这两次抗震救灾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
(1)、唐山大地震后6个小时中央才得到准确报告
(2)、汶川大地震后胡主席马上作出重要指示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开滦煤矿基层干部李玉林等人,冒着余震,顶着风雨,驾车飞奔6个多小时,才将灾情报告至中央。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几乎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国家地震局就获悉灾情监控报告,胡主席马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震后2小时,温家宝总理就飞赴灾区。”在教育交流中,警备区政委纪安卢的话引发了官兵们对两次抗震救灾变化的思考。
交流中,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一口气说出了两次抗震救灾的众多变化:部队开赴前线从“老解放”到直升机;搜救装备从耳闻目睹到生命探测仪;察看灾情从实地视察到遥感飞机拍摄传输灾区图片;报告灾情从用普通电话到卫星通信设备。
“32年前后两次抗震救灾中的反差说明了什么?”见时机成熟,纪安卢问道。发言中,许多官兵谈道:这些变化,来自于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于党的英明领导。
三、对外关系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希望给予中国人民帮助。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原因:“自力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说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散发了这篇社论,这意味着中国委婉地谢绝了瓦尔德海姆提出的由联合国提供援助的建议。
1976年,中国依然处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的“文革”时代,当时许多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国,别的国家发生灾害,我们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援助他们;而我们自己受灾,就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在这样一种社会和政治思潮之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无异于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乃至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向西方示弱。
再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积极向世界求助,而且乐于接受各国的帮助,让受灾群众尽早脱离困境。这样的大转变体现了在唐山大地震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完全改变了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原则和立场,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接受和请求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从被动到主动。1981年中国首次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时,并没有主动向国际社会呼吁求援,只是向联合国救灾署通报了灾情,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1987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明确了遇重大灾情可以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的要求,遇局部灾情而有关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主动询问,也可以表示接受救灾援助的意向。1991年,中国不再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求援,而是直接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确立了此后遇灾主动寻求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
第二,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从单一到多元。1981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比较单一,国际援助物资基本上都要通过联合国救灾署或者国际红十字会才能进入中国。1987年,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渠道已经十分广泛,可以直接从国际组织、国家、国际非政府组织乃至个人获得援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中国提供国际救灾援助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不断增加。
第三,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操作手段逐渐规范化。1981年,中国尚没有任何有关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法规和相关规定。在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过程中,中国逐渐明确了相关部门在争取和接受国际救灾援助中的职责和义务,逐渐明确了对待不同程度灾情应采取的不同求援措施。解决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使中国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更为规范与完善。
今天,每每论及国际问题,我们听得最多的、各大媒体不厌其烦重复的一个词就是“全球化”。“全球化”经常指的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乃至文化全球化,而实际上救灾行动也具有鲜明的全球化色彩。灾害影响的跨国性、防灾减灾技术突破的跨国性、救援行动的互补性和合作性、救灾主体的国际性,都说明国际救灾行动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
回顾30年来中国与国际救灾援助的关系历程,会使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有更深刻的体会。30年前的历史条件、政治氛围、国际环境和人们的观念都不可能让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当自力更生被人为提高到极至的时候,闭关锁国实际上已悄然而至。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观念一天天发生变化。我们发现,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实际上既有利于国内救灾和重建,也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国内角度看,国际救灾援助不仅是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的体现,更是抵御灾害、减轻损失的需要,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可以有效帮助受灾地区抗灾和重建。多一份援助,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灾民少一份饥寒之苦;多一份救济,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伤病员能得到及时救治;多一份援手,就意味着有更多受到威胁的生命得以延续„„从国际角度看,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既表明中国重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借助一切力量减轻灾害对民众利益的损害,也表明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融入国际社会的开放姿态。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积极主动争取和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并不等于完全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相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而言,国际救灾援助毕竟是有限的,比如1991年华东水灾时,就有外国分析家指出,安徽重建家园至少需要9亿美元,而当时安徽接受的国际援助还不到5千万美元。今天,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那个年代已成为历史,我们也必须赋予“自力更生”新的内涵——她蕴含的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但与接受外援并不矛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完全可以争取和接受国际社会的援助。
四、小结
发展才是硬道理。30年来,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不断积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事隔30年后的又一次大地震出现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只是处于慌乱,而不知道怎样去应付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备力量,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资在第一时间送到,道路、通讯在第一时间打通,援救工作在第一时间进行,并一直不卸地努力着。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过去发展带来的今天的成果,或许今天的地震所带来了的损失和伤痛和30年前一样地悲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如果不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援助,也许,在30年后的汶川地震的援救工作中,中国还是在孤军作战;如果不是对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思考,正确认识,或许,在30年后的汶川地震的援救工作中,中国还是选择自己来解决,而死伤、损失之惨重将不可预测。
汶川地震震害与抗震设计改进 篇7
关键词:汶川地震,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1 前言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大量的自建房缺乏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施工不规范、质量无法保证是房屋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震害情况来看:震区房屋大量应用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中,前者的破坏数量明显多于后者,其破坏情况亦明显比后者严重,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对震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汲取经验教训。
2 砖混结构
2.1 震害情况
砖混结构由于成本较低、易施工并易获取施工材料,因此,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特别是多用于村镇房屋。从震区两百多栋砖混结构房屋受损情况的随机抽样检查情况来看,震后无法维修、居住的房屋比例高达42%;出现整体或局部垮塌的情况较多,诸如学校等大开间、大开窗的外廊式房屋的垮塌情况最为严重;损坏程度较轻的纵、横墙或窗间墙出现剪切斜裂缝或X形裂缝,甚至破碎;部分墙体或个别墙体出现轻微裂缝的情况大约只有15%左右;底框结构由于上、下刚度的不合理设置分别出现底部框架破坏、倒塌、甚至整体下挫,以及上部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全部倒塌等情况;突出屋面的结构,包括水箱、楼梯间等,其鞭梢效应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倒塌,其中,楼梯间的破坏情况较为普遍。
2.2 原因分析
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其突出特点是抗拉、抗剪强度低,延性差,抗震能力较弱,在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开裂,遭遇强烈地震时破坏严重。由于砂浆的强度远低于砖或砌块,因此,破坏首先从灰缝处开始。按照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砖砌体28天弯曲抗拉、抗剪设计强度最高只有0.17MPa,混凝土砌块砌体也只有0.8MPa~0.9MPa,由此可见其抵抗水平力的能力之弱。
历次震害的情况都表明,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倒塌均由其整体性不足造成。一种情况是由薄弱部位的砌体破坏引起结构连续破坏,最后倒塌;另一种情况是结构整体性存在明显缺陷,某墙体出现倒塌,从而引起结构的整体倒塌。不论哪种情况,薄弱部位的砌体遭破坏后,其所承担的力必然向其他部位的砌体转移,从而引发因连续破坏而倒塌的情况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某关键部位的墙体具有较高的抗震安全储备,则可以阻止这种连续破坏的发生。目前关于防止砌体结构房屋连续破坏的研究非常有限,而建设者往往更注重的是建设成本,其成本越低则越好的指导思想无疑十分不利于地震时的房屋安全。
2.3 改进设计的思考
改善砌体的整体性能,使其能够通过塑性变形、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增大其延性,是保证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的关键。通过设置圈梁、构造柱来约束墙体,以控制其散落和坍塌,这是通过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害进行调查和总结后提出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后的历次地震,包括汶川地震都证明该措施对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作用显著。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房屋的常规静力设计计算已较为便利,一般的设计人员都能完成,由于这是个非常明确、量化的过程,设计人员易于把握;但地震是一个概率事件,有可能在房屋的设计使用年限内都不会遭遇,此外,对抗震规定、构造措施的执行完全取决于设计人员对其重要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特别是某些规定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而被突破以后,怎样加强补救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可能引发怎样的情况等等,设计规范并没有予以明确规定,这就造成抗震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
对于学校、医院等大开间的房屋,必须保证楼、屋盖平面内的足够刚度,以确保其能够传递地震水平力,但对于多大的开间应采用多厚的楼板,是按照连续板还是按照简支板设计,对此时出现的楼板局部不连续情况该怎么处理等问题,只能由设计人员根据所掌握的抗震概念及抗震措施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安全。
在平面刚度、质量布置严重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时,如建筑布置要求一端为小开间的办公室,另一端为大开间的会议室、教室,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措施之一是可以考虑将结构通过抗震缝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抗震单元;措施之二是可以充分考虑其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措施等,但最后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同样取决于设计人员。
房屋的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都会通过设置构造柱来对其进行加强,但问题是采取该加强措施后是否就能保证其抗震安全?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设计人员应当按照概念设计的原则,严格遵守规范的规定内容及采取抗震加强措施来确保砌体结构的抗震安全,当某些规定或措施由于种种原因被突破时,应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比规范要求更为严格的、切实有效的抗震加强措施。
3 框架结构
3.1 震害情况及分析
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的大量震害多发生于柱端和节点,呈现梁强柱弱形态、而非强柱弱梁类型的破坏,即框架柱的上、下端出现塑性铰,形成机构破坏形式。1999年台湾9·21集集大地震也同样反映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共性是框架柱,特别是底层柱混凝土压溃;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强柱弱梁,而实际出现的情况并非如此。总结目前研究分析的情况,可对其概括为两个主要原因。
(1)未能考虑以楼板来提高梁端抗弯能力的作用
马千里等人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后认为:按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实际上并不一定能保证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应考虑楼板钢筋参与梁的受弯。
钱稼茹等在对都江堰市某框架进行数值分析后认为:出现柱铰机制的原因之一是楼板钢筋提高了梁端的抗弯承载力,因此,建议计算梁端配筋时应计入一定宽度内楼板内的钢筋作用。
(2)未能考虑以填充墙来增强梁的刚度和抗弯承载力作用
2001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应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但未能提出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汶川地震后对规范进行了修编,将该规定修改为强制性条文,但由于填充墙的情况复杂,目前依然未能提出配套的计算分析方法。
有人通过多种模型的计算分析提出:目前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中,填充墙通常仅是作为作用于梁上的荷载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刚度的影响,只是在周期计算时乘以折减系数加以考虑,该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有时会导致对地震作用估计不足,从而使结构抗震失效。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和比较,提出填充墙参与框架结构计算的方法,建议将填充墙作为剪力墙输入,并考虑填充墙与框架的接触模式,如柔性连接、刚性连接或分缝接触等,认为这样的计算模型才能反映与实际框架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类似的受力情形,才能为抗震设计提供正确的内力结果。另外,半高填充墙会使框架柱形成短柱,应尽量避免,确实无法避免的可采取措施,如加密短柱箍筋,或用缝隔离填充墙与柱,缝中填柔性材料等。
3.2 对抗震设计的启示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基本上是“三分计算、七分构造”,抗震设计的可量化程度比砌体结构要好得多。因此,设计人员执行相关抗震规定也容易得多,但同样存在抗震设计规范已经考虑到,但由于计算方法不成熟而未予以统一规定的因素,其中包括梁强柱弱的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5节提出了宜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在总体上保持相对均匀的变化。梁强柱弱就是因为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远大于柱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简单地说:梁的抗震能力储备远大于柱的抗震能力储备,这导致了大震情况下框架柱上、下端首先出现塑性铰,形成机构破坏形式;但如何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在总体上保持相对均匀的变化,规范中并未明确规定,这导致该规定的实施完全取决于设计人员对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因此,设计人员应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规范的编制原则,全面掌握其概念、思路,严格执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 楼梯的震害及抗震设计改进
不论是框架结构还是砌体结构,不论是在低烈度区还是高烈度区,汶川地震中楼梯的破坏都比较严重,框架结构中楼梯的震害更为突出,这是本次地震中发现的新问题。震害较严重的,楼梯板钢筋屈服,平台梁板混凝土崩落、钢筋外露;尤其严重的情况是楼梯板被完全拉断,梯梁扭断,支撑柱出现短柱破坏形式。
究其主要原因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将楼梯考虑纳入抗震设计,仅仅对其进行静力分析计算,而实际上楼梯对框架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抗测移刚度。修编后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抗震分析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但从性能化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依然是不够的,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应当具备更高的抗震安全性能,以形成避灾空间。因此,设计人员应明确楼梯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其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
5 结语
总结上述论述,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认识:
(1)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表明:严格执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不论是砌体结构还是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本上都是通过严格的规定、构造措施来确保房屋的抗震安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全面掌握,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2)抗震设计规范中存在许多已明确要求,但并未明确怎么样实施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安全,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3)设计人员应通过性能化设计在房屋内形成一定的避灾空间,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图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震害调查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4]傅学怡.汶川、台湾建筑震害启示——改进规范的几点建议[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马千里,叶烈平,陆新征,马玉虎.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钱稼茹,赵作周.砖填充墙刚度和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影响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篇8
汶川Ms8.0地震余震时空变化及影响度分析
本文对汶川Ms 8.0地震及其余震的原因进行简要回顾后,根据主震之后至6月2日0时192次Ms 4.0以上的余震的.统计结果进行时空变化及影响度分析,分别从震型、震源深度,空间位置-震级及影响度、频次-时序和震级-发震时间段四个方面以图表的形式分析阐释余震的发震规律和影响程度.通过本文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汶川地震整个过程的活动规律,对其后余震的影响进行剖析,进而为在目前全球地质活动活跃期背景下,对中国西部地震灾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作 者:周宾 ZHOU Bi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200908(5)分类号:P3关键词:汶川 地震 余震 时空变化 影响度
地震案例之512汶川地震 篇9
详细介绍
发生原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震源深度
汶川的这次大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千米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引自华数TV 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烈度: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汶川地震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
9度区的面积约7738平方千米,同样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汶川县。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其中,10度和9度区的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邡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在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汶川地震的8度区域面积约27787平方千米,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7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千米,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到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为四川省雅安市(也是2013年地震之地)雨城区。
6度区的面积大约为314906平方千米,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昭通市北端,其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和海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在龙门山前盆地边缘的过渡带,汶川地震的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同时,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南北也不对称:8度区和7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呈现为北东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
损失伤亡
伤亡情况
(官方)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据卫生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2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44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3,518人,仍有352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153人,共救治伤病员4,273,551人次。
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6,407人。
地区 汶川县 北川县 绵竹市 都江堰市 广元 青川县 死亡 15941 15645 11098 3069 4819 4695
受伤 34583 26916 36468 4388 28241 15453
失踪 7930 1023 298 / 125 124 什邡市 安县平武县 彭州市 茂县 江油市 梓潼县 盐亭县 理县 雅安 眉山 资阳 巴中 南充 遂宁 乐山 内江 甘孜 广安 泸州 凉山 自贡 甘肃 陕西 重庆 总计 5891 1571 1546 952 3933 394 21 15 103 28 10 20 10 30 27 8 7 9 1 1 3 2 365 121 16 67,551
31990 13476 32145 5770 8183 10016 2489 1936 1612 1351 315 633 258 7632 402 534 225 23 37 1 4 87 7865 2932 637 281,367
252 / / / 336 44 4 / 28 / / / / / / / / / / / / / 11 / / 9148 四川 o 甘肃 o 陕西 o 重庆 o 贵州 o 震灾造成遇难62,161人,受伤347,401人。
震灾造成遇难365人,受伤10158人,紧急转移安置179.7万人。震灾造成遇难113人,受伤1920人。房屋倒塌6.32万间,危房24.6万间。震灾造成遇难16人,受伤637人,受灾人口213.33万人。
震灾造成遇难1人,受伤15人,多处民房开裂倒塌,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极小。
云南 o 湖南 o 湖北 o 震灾造成遇难1人,受伤51人,楚雄昭通等地部分房屋倒塌。震灾造成遇难1人,长沙房屋震动明显。
震灾造成遇难1人,受伤14人。武汉震感明显,襄樊(现改名襄阳)、十堰等地受波及。
河南 o 震灾造成遇难2人,受伤8人。
经济损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
这次汶川8.0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损失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道路抢修
由绵竹至北川的105省道已于2008年5月15日18时抢通,通往北川的救灾物资路线增加到两条,原由绵阳市经安县到北川的县道运输压力得到缓解。
北线公路抢通也取得进展,由黑水至茂县的302省道抢通工作顺利推进,距离茂县县城还有6千米,由松潘至茂县的213国道也已抢通到距茂县县城6千米处。
汶川至茂县中间还有29千米的路段没有抢通。据遥感监测,其间约有14处路段因滑坡被淹没或垮塌。西线除上述由马尔康经理县至汶川的317国道外,由丹巴经小金至映秀的303省道已经抢通至卧龙,距离映秀还有40千米。据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鲜雄介绍,各路抢通工作中最艰巨的是东线公路。由北川至茂县的302省道在抢至距茂县28千米处时,由于抢通路段再次发生山体崩塌,北川县城至漩坪16千米处被水淹没,使抢通工作难以推进。
大堰塞湖
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家坝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千米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库容为1.45亿立方米。坝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石板沟堰塞湖汶川地震发生后,青川县青竹江石板沟一带形成蓄水1200多万立方米水的堰塞湖,威胁着下游数万人安危,其中蓄水超过800万立方米的石板沟堰塞湖被水利专家定为高危湖。
灾区范围
极重灾区
共10个县(市),分别是: 阿坝州汶川县(震中)茂县 绵阳市下辖北川县、安县、平武县 德阳市下辖绵竹市、什邡市 成都市下辖都江堰市、彭州市 广元市青川县
较重灾区
共41个县(市、区),其中:
四川省(29个):理县、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广元市旺苍县、梓潼县、绵阳市游仙区、德阳市旌阳区、小金县、绵阳市涪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广元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广元市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
甘肃省(8个):文县、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
陕西省(4个):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宝鸡市陈仓区。
一般灾区
共186个县(市、区),其中:
四川省(100个):郫县、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市青白江区、成都市新都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市武侯区、名山县、邛崃市、金堂县、南部县、蒲江县、成都市龙泉驿区、射洪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巴中市巴州区、新津县、丹巴县、南充市顺庆区、夹江县、天全县、丹棱县、金川县、通江县、雅安市雨城区、洪雅县、双流县、仁寿县、乐山市沙湾区、峨边彝族自治县、康定县、沐川县、仪陇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井研县、南充市高坪区、彭山县、犍为县、荥经县、西充县、泸定县、乐山市五通桥区、峨眉山市、简阳市、马尔康县、青神县、南充市嘉陵区、蓬安县、资阳市雁江区、眉山市东坡区、华蓥市、平昌县、乐山市市中区、营山县、安岳县、达州市通川区、乐至县、大英县、遂宁市船山区、万源市、甘洛县、威远县、遂宁市安居区、红原县、岳池县、达县、武胜县、广安市广安区、自贡市大安区、资中县、越西县、渠县、蓬溪县、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市沿滩区、荣县、富顺县、内江市东兴区、自贡市贡井区、内江市市中区、隆昌县、屏山县、宜宾县、南溪县、大竹县、宜宾市翠屏区、若尔盖县、宣汉县、美姑县、雷波县、泸县、邻水县、开江县、阿坝县、道孚县、冕宁县、九龙县、高县。
陕西省(36个):宝鸡市金台区、南郑县、留坝县、凤县、汉中市汉台区、陇县、麟游县、太白县、宝鸡市渭滨区、眉县、西乡县、岐山县、千阳县、城固县、扶风县、凤翔县、佛坪县、镇巴县、永寿县、洋县、石泉县、周至县、武功县、乾县、彬县、长武县、咸阳市杨陵区、兴平市、西安市碑林区、汉阴县、宁陕县、紫阳县、礼泉县、西安市雁塔区、户县、西安市莲湖区。
甘肃省(32个):礼县、宕昌县、清水县、崇信县、天水市秦州区、临潭县、武山县、甘谷县、灵台县、平凉市崆峒区、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迭部县、张家川县、通渭县、岷县、漳县、庄浪县、渭源县、泾川县、华亭县、静宁县、陇西县、镇原县、卓尼县、定西市安定区、庆阳市西峰区、会宁县、宁县、临洮县、碌曲县、康乐县。
重庆市(10个):合川区、荣昌县、潼南县、大足县、双桥区、铜梁县、北碚区、璧山县、永川区、梁平县。
云南省(3个):绥江县、水富县、永善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6个):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彭阳县、海原县、固原市原州区。
专家详析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地震研究及地质灾害研究专家今天分析了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冯梅做客国土资源部门户网时分析指出,汶川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地震。
首先,从震级上可以看出,汶川地震稍强。唐山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7.8级,汶川地震是8.0级。
其次,从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看,唐山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汶川地震是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地震影响大。
第三,唐山地震的断层错动时间是12.9秒,汶川地震是22.2秒,错动时间越长,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汶川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地震要强。
第四,从地震张量的指数上看,唐山地震是7.8级,汶川地震是8.0级,差别很大。第五,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地震大。冯梅说,这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的原因,汶川地震是挤压断裂,错动方向是北东方向,也就是说汶川的北东方向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况就会好一些。
汶川地震波及面积大,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及部分中亚地区都有震感。“主要是因为汶川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地震大。”冯梅说,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第六,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说,因为唐山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汶川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另外,因为四川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安美建补充说,汶川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另外,汶川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唐山地震发生在中国东部,因为东部地区延迟线比较薄,东部地震波衰减厉害,而四川的延迟线厚,所以地震波衰减慢。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要比唐山大。
中外援助
国内援助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为止)总计594.6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总计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捐赠区国家电网2.1亿元,全国证券期货行业1.01亿元,荣程钢铁1.1亿元,台塑集团1亿元,恒基地产李兆基1亿元,中国石油1.03亿元,加多宝1亿元,等等。(均为人民币)
总参谋部立即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总参谋部指示有关抗震救灾部队,紧急灾情和有关情况可直接向设置在北京的指挥部报告,以减少指挥环节。
成都军区迅速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赶赴汶川现场救援。四川省军区派出的300名官兵正前往救灾一线。
当日,成都军区向灾区各个方向派出的救援人员已达6100人。很多部队正在开进途中。成都军区派出由副司令带队的一线指挥所开进至都江堰附近,因道路损毁受阻。有关部队在都江堰展开紧急救援。
5.12
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地奔赴都江堰灾区。
20:02空军两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飞往灾区。
20:00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向汶川灾区出发。
22:00运送中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的两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先后抵达成都。
5.13
深夜第三军医大学紧急抽调联合应急医疗队于赶赴四川灾区。医疗队于13日凌晨到达四川德阳灾区一线后,迅即开展救灾工作。
1:12成都军区空军派赴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的4架军用直升机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返航。当地当时正在下着大雨。 公安部消防局调派重庆等10个消防总队1060名消防官兵和30条消防搜救犬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3:00公安部紧急从公安边防部队抽调200名、从公安消防部队抽调10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连夜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员。
3:24武警部队已出动13000余名官兵急赴灾区抗震救灾。同时,正在待命的某机动师4600名官兵已做好出发准备,随时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4:00云南边防总队启动紧急预案,成立由总队长那顺巴雅尔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连夜抽调医疗救护队,紧急调运价值15万元医疗药品,迅速赶赴四川灾区现场。
清晨800余名部队官兵已赶赴汉旺镇展开救援工作。
5:40成都军区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官兵抵达地震灾情严重的绵竹市,随后分赴灾区各乡镇展开救援工作。
6:00重庆的医疗救援队到达德阳,负责协助德阳市和绵竹县的医疗救援工作。 6:30驻灾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已投入16760人,其中军队11760人,武警5000人。13日还将计划使用20架军用飞机输送兵力至灾区。
7:00“河南省消防总队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队”紧急启程,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7:00武警部队已向地震灾区投入兵力13820人,救出受伤人员1800余人。 7:00总指挥温家宝再次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强调,务必要在今天晚上12时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全面开展抗震、抢险、救人工作。
7:00武警部队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
7:30重庆市公安消防部队由200名官兵、25辆消防抢险救援车组成的应急救援队紧急开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执行救灾任务。
7:30成都军区赴汶川先遣部队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成都军区驻都江堰前线指挥所报告: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国道出现10余处塌方,机动车辆基本不能通行。先遣部队距离汶川75公里处。
8:00济南军区援助汶川地震灾区先遣人员160人从济南乘专机奔赴灾区,包括济南军区和所属两个集团军的先遣指挥组25人以及5支医疗队135人。
8:22济南军区某旅1000余名官兵乘列车开赴灾区。
8:50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机动第一梯队300人、30台车已顺利到达陕西渭南。这支部队是13日晨4时41分从洛阳出发赶赴灾区的。
9:00总参谋部命令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参加救灾的1万名军人,由铁路输送改为空运。为弥补空军运力,总参谋部正在协调民航部门,调用民航飞机输送救灾部队。
10:55运载72名空降兵官兵的4019号空军专机在绵阳机场缓缓降落。从1000多千米外机动而来的官兵,迅速投入到灾区的抗震救灾之中。
11:00公安部发布地震灾区最新道路情况。
上午成都军区空军2000余名官兵分别奔赴都江堰、彭州灾区,投入抗震救灾。 12:00救治一千多名伤病员,还有两三百人在临时救治中心接受治疗。
12:00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2万人参加抗灾救灾。已到位4190名,机动途中9810名,预备队6000名。
12:00搭载1400名官兵的7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和2架运八型军用运输机已陆续到达成都,部队在机场收拢后马上开赴灾区。
12:00由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率领的精干小分队,从都江堰出发辗转理县,徒步跋涉,已于抵达震中汶川县。
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带领一百名士兵突击队员、一百二十名应急民兵预备役人员,抵达汶川县。中午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率领机关有关人员到达成都后,前往都江堰、德阳等抗震救灾现场慰问官兵,对部队检查指导。
13:00总参谋部调集的两架遥感飞机已经到达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并做好起飞准备。但因天气原因,原飞行计划推迟,机组人员在机场待命,天气好转后再飞至灾区拍摄灾情图片。
14:30因为汶川地区持续暴雨,空降某军特种大队派出的一个伞兵侦察连未能按原定计划执行伞降侦察任务,伞降行动被迫取消。
15:00云南省调集的100名消防官兵从滇池路昆明市特勤一中队出发,准备经云南的昭通入川与来自全国的1000多名消防救援人员集结后赴汶川县救援。
17:00总共有6列军列从昆明赶赴灾区救灾。
17:00北川县城大部建筑垮塌,救援部队车队仍然无法前行。
17:00武警部队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武警部队共搜救、挖掘被压埋群众、抢救伤员4130名,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
19:10济南军区摩托化开进的铁军部队秋收起义团300人先头部队已到达四川广元。另有900名官兵乘6架飞机飞往成都,第一架已于16时20分着陆。
22:30武警某机动师600余名官兵正在冒雨徒步赶往汶川,距汶川仅9公里,有望1小时内赶到汶川灾区。
23:15武警驻川某师200人在师参谋长王毅的带领下,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5.14
8:00武警部队已有900余名官兵在汶川县城展开救援。
9:00全军军交运输系统已输送救灾部队近3万人,运送救灾帐篷、担架等设备器材约1.2万(件)、军用食品和物资800余吨、燃油6380吨。
9:00成都军区某集团军的徐勇军长乘坐直升机于今天上午到达茂县落地。 9:00武警水电三总队100余名官兵携30余台机械和车辆,经过27小时奋战,终于抢通从马尔康到理县的公路。
9:20成都军区某红军师的500官兵昼夜兼程,徒步开进到达茂县,展开救灾工作。 早饭后来自济南军区某部300余精干先遣部队医疗小分队向汶川出发。 10:00二炮首批紧急驰援地震灾区的救灾物资已运抵四川绵阳。
11:20成都军区共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3万余人,并全面展开救援行动。 12:00进入汶川的武警部队报告:县城社会稳定,但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急需手术器材、血浆和急救药品,及食品、饮用水、棉被和帐篷等。
12:20100名空降兵已安全空降至茂县。返航飞机已于12时50分在成都安全着陆,准备执行新的空运任务。
12:30由四川省阿坝军分区夏司令员等率领的后续抗灾部队480多名官兵和应急民兵,以及医护人员,抵达汶川后,与前日抵达汶川的部队会合,截稿时,已疏散抢救民众10000多人。
13:34三个架次飞机已向汶川投递抗震食品、帐篷和设备。
13:30来自总参谋部最新消息:总参谋部决定,紧急增派30000名官兵驰援四川灾区,各军区预备投入救灾的第二梯队部队已集结,随时可出发。
14:00从北京、上海和西安机场出动10架运输机,向四川空运50支军队医疗队共计1500名医疗人员。飞机降落地将大部集中在成都双流机场。
14:15第一组云南省搜救部队的官兵带着搜救犬进入都江堰市区中医医院,对倒塌的医院住院部大楼下的死伤人员进行搜救。
14:30总后紧急增派的50支医疗队从南苑机场起飞赴地震灾区。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到机场送行。截至目前,全军已派出70支医疗队赶赴灾区。
下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90名医护人员和北京军区第261医院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分队,从南苑机场乘专机前往四川地震灾区。
由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成都军区医疗小分队乘直升机飞抵汶川县城,现已展开紧张救援。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经中央军委批准,从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再抽调32600名官兵,火速赶赴灾区增援。
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第一政治委员孟建柱、政治委员喻林祥14日签署命令,决定给予首批进入汶川县城的武警某部第一梯队200官兵予以通令嘉奖。
15:0014日在茂县成功伞降的15名空降兵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
15:10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后续部队的500名官兵抵达汶川映秀镇,已展开救灾行动。
15:23由北京军区某工兵团等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都江堰市的“硬骨头”地段的废墟中,已经成功救出27名幸存者。
15:45南京军区6支医疗小分队从上海起飞,预计2小时后飞抵成都。小分队由外科急救专家和卫生防疫专家组成,携带价值100多万元的药品机械。
16:00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救援队已经奔波近500公里,到达陇南市成县。 16:00军一架大型运输机首次为四川绵竹灾区空投了包括矿泉水、鲜牛奶、方便面等在内的5吨救灾物资。
19:20解放军总医院、二炮总医院和海军总医院的近300名医护人员抵达成都。 20:00海军紧急调拨总价值超过500万元的110种药品和35类医疗装备。这批药品和设备已于空运到绵阳、北川等重灾区。 22:00马尔康至理县的公路初步恢复通车,但需谨慎驾驶。
22:00二炮从各地国防施工现场抽调800名官兵组成大型工程机械部队,携带重型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赶到北川灾区,进行道路抢修,搜救幸存人员。
22:00济南军区1500人徒步到达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
5.15
2:38~2:55军出动1架伊尔—76飞机,先后2次为汶川地震中遭到严重损毁的清平磷矿紧急空投8吨饮用水、食品和药品。
解放军总医院继14日向灾区派出277名医务人员后,由平均年龄64岁的10名高级专家组成的“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于15日飞赴抗震救灾一线。
成都军区15日将向北川、汶川县城等灾区空投包括5万份干粮、25000双军用胶鞋、5000床棉被、54000件衣物在内的救灾物资。
6:10将40余艘舟艇运到紫坪铺水库库区,预期今天上午可以开设通往汶川震中的水上交通线。
6:40成都军区工兵团余艘舟艇运到紫坪铺水库库区,预期15日上午可开设载重80吨的漕渡门桥,打通水上运输线20公里,确保物资及时运到灾区。
8:00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救灾的现役部队95553人,民兵预备役部队36174人,出动军用运输机、直升机飞行近300架次。
8:40军使用5架运—八飞机,紧急从山东向成都某军用机场灾区运送1000顶宿营帐篷、3000张行军床和储水罐、发电机等113吨救灾物品。
9:00全军卫生系统已向灾区派出医疗队、防疫队72支、医务人员2160余人,价值3700余万元血液、急救药品、医疗设备等卫生物资已运抵灾区一线。
9:15二炮抗震救灾指挥组和主要救灾部队,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南,距受灾核心区3公里处,救灾部队正全力赶往灾区。
12:00记者从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绵阳通往北川的公路已经打通,大型救援机械已经可以开进。
12:00警水电部队多路奋战,成都至汶川的317国道都江堰紫坪铺至龙池镇间的6公里山路,及阿坝州狮子坪水电站到理县47公里道路全部抢通,距汶川约有30公里。
国内支援
1.山东省——四川省北川县【绵阳市】 2.广东省——四川省汶川县【阿坝州】 3.浙江省——四川省青川县【广元市】 4.江苏省——四川省绵竹市【德阳市】 5.北京市——四川省什邡市【德阳市】 6.上海市——四川省都江堰市【成都市】 7.河北省——四川省平武县【绵阳市】 8.辽宁省——四川省安县【绵阳市】 9.河南省——四川省江油市【绵阳市】 10.福建省——四川省彭州市【成都市】 11.山西省——四川省茂县【阿坝州】 12.湖南省——四川省理县【阿坝州】 13.吉林省——四川省黑水县【阿坝州】 14.安徽省——四川省松潘县【阿坝州】 15.江西省——四川省小金县【阿坝州】 16.湖北省——四川省汉源县【雅安市】 17.重庆市——四川省崇州市【成都市】 18.黑龙江省——四川省剑阁县【广元市】
19.广东省(主要由深圳市)——甘肃省受灾严重地区 20.天津市——陕西省受灾严重地区 21.海南省——四川省宝兴县【雅安市】
港澳台
台湾--20亿新台币援助灾区。(约合4.5亿人民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3.5亿港元援助。(约合人民币3.1亿元),两个月后追加20亿元,2009年2月20日,再次拨款40亿元,共63.5亿港元,属于2008~2009财年的拨款。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1.1亿人民币。(包括半官方的澳门基金会的1千万人民币) 来自中国香港20人、中国台湾22人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
国际援助
自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六支境外救援队伍,已经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辛苦救援、俄罗斯的救援队在彭州开展救援。
国际组织
欧盟——欧盟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决定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向中方提供200万欧元紧急援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基金会提供30万美元紧急援助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捐款100万美元援助,后又于2008年8月2日与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800万美元对口支援 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捐款捐物统计(以下未按数额顺序排列)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决定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帮助中国抗震救灾。(共计约合人民币4.2亿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过310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 印度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 日本政府决定提供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
俄罗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灾物资,价值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 挪威政府将向中国提供2000万挪威克朗紧急救灾援助。(约合人民币2700万元) 意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和150万欧元的救灾物资。(共计约合人民币2200万元)
土耳其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0万美元援助。(估计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英国将提供100万英镑援助。(约合人民币1360万元)
西班牙政府将提供10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爱尔兰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00万欧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赠价值15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比利时将提供65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韩国政府将提供价值100万美元援救资金以及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100万澳大利亚元援助。(约合人民币660万元)
芬兰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荷兰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德国政府向德国红十字会提供50万欧元帮助中国救灾。(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泰国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泰国公主诗琳通向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泰国红十字会和普密蓬国王“猜帕塔那”发展基金会各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元。(共计约合人民币500万元)
法国政府提供价值38万欧元的物资。(约合人民币410万元)
老挝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价值50万美元的木材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美国政府提供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新西兰政府决定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50万新西兰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70万元)
瑞士政府将向中国提供40万瑞士法郎的首笔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60万元) 丹麦外交部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75万丹麦克朗紧急援助。此外,丹麦红十字会已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价值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的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250万元)
克罗地亚政府通过克罗地亚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2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希腊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新加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越南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巴西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斯洛文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8万元) 朝鲜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国政府名义捐款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 萨摩亚政府向中方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波兰外交部已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立陶宛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0万立特。(约合人民币63万元) 卢森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万元)
蒙古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5万美元紧急有效援助。(约合人民币35万元) 爱沙尼亚政府将向中国捐款50万爱沙尼亚克朗。(约合人民币34万元) 捷克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70万捷克克朗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30万元) 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4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8万元) 莫桑比克政府(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向中国政府捐款4万元人民币。引自维基百科
个人团体
捐赠200万元以上的部分公众人物/民间基金会名单:
邵逸夫:1亿(港币) 郭台铭:6000万
周杰伦:4000余万(来自央视《音乐传奇》 一路星光·周杰伦 节目数据) 壹基金(募集):4000万 (据传)迈克尔杰克逊:5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500~4000万元) 李嘉诚:3000万 李厚霖:2000万 李泽楷:2000万 朱树豪:2000万 何鸿燊:1000万 曾宪梓:1000万 杨惠妍:1000万 张茵:1000万 成龙及杨受成:1000万 嫣然天使基金(募集):500万
张曼玉:200万及慈善义卖42万(个人捐款最多的女明星) 赵本山:200余万 姚明:200万
何超仪及何超琼:200万 覃辉及覃宏:200万 陈光标:5000万
重要日期
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全国人民静立默哀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肃立默哀3分钟。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负责同志同时哀悼。
19日下午2时28分,香港的轮船、火车和非运营状态中的公交车辆同时鸣笛,向四川地震遇难者致哀。行政长官曾荫权率全体公务员默哀。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中国驻外使领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处、中资机构等举行悼念活动,参加活动全体人员默哀3分钟,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2008年5月19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正常的升旗仪式后降半旗,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
5月19日至22日,全国省级卫视、电视台的台标变白。至此,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减灾日
经国务院批准,由于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有效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媒体评论
《纽约时报》: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温总理对灾区群众高度关切的形象和他亲临第一线的鲜明姿态一次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其他一些国家发生灾害后政府的迟缓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领导人的努力证明了在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反应迅速。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式总理”难以复制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展现了高度的自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谣言止于真相,电视台播“原汁原味”新闻。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难》。
美联社: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团结和爱国浪潮席卷中国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心,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紧紧联合在一起。
俄新社:中国,挺住!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
西班牙《世界报》:《一个摧不垮的民族》: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日本经济新闻》:在天安门广场,默哀完毕后,人们列队高呼“中国加油!”等口号,显示出爱国主义高涨。
加拿大CBC电视台:中国军队的反应速度和人员、装备、物资投放能力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葡萄牙《快报》:地震检验了中国领导层的能力。 德国《世界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行动”只为救灾。
CNN:在中国举国默哀3分钟后,发表了题为《情感在中国举国默哀中流淌》的报道。文章说,在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数千百姓的情感在哀悼活动得到了宣泄。在180秒的哀悼活动结束后,他们高喊着支持灾区的口号。CNN现场记者口述说:“在静默的那一刻,所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些人哭泣着……他们对于如此多人的遇难感到难以置信和震惊。”
《澳大利亚人报》:中国人正敞开胸怀,慷慨解囊,踊跃献血。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似乎对这种救灾行动准备充分,他们非常善于迅速制定救灾计划。
美国《洛杉矶时报》:“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 路透社:从四川平通镇发回报道说,从四川省城市的抗震帐篷中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警报悲鸣、亿万中国人静立三分钟为上万名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相关事迹
手刨同学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相互牵挂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势在必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善良老师
四川绵竹,东汽中学,教导主任,(政治老师)谭千秋,为救四名学生,献出了51岁的生命。谭千秋,来自湖南祁东县,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扎根四川27年。他在地震中张开双臂,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死死护住桌子下的四个孩子,自己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四个孩子全部生还。
四川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献出了自己26岁的宝贵生命。她共救出13名学生。
四川映秀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女老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一岁的女儿很可能成了孤儿。她爸爸也没有任何消息。
四川汶川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数学老师,张米亚。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同样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换来两个孩子的生。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忍痛把张老师的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两个孩子生还。张米亚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被称为全中国最美丽的翅膀。
四川什邡红白镇中心小学校,已确认该校有七名老师殉职。其中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20刚过的生命。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虽然没能将手中的学生救出教室,而他自己也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
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中,牺牲的老师太多太多。他们真的无愧于万世师表的称号。这是教师行业的榜样。值得我们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尊敬纪念。伟大母爱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抱出来的时候,小孩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敬礼郎铮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解放军战士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废墟女孩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当邓清清被武警官兵救出来时,让陈全红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坚强的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让听者无不流泪,陈全红一下子搂住邓清清泪流满面:“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十三农民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其他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杆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班长林浩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道,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来救同学时,他回答说:“因为我是班长!”(参与了北京奥运会)
相关资讯
活动
汶川地震五周年公祭
5月12日,四川汶川各族民众聚集在映秀镇漩口中学
遗址,身着素衣,面对遗址,整齐列队,深切哀悼罹难同胞,为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难同胞举行悼念活动。图为汶川民众为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电影
汶川大地震之后,几乎所有的媒介都在记录这场灾难。电影界也将目光聚焦到了汶川大地震。
峨眉电影集团将组织创作电影《汶川时间》,影片在2009年年内完成。
此外,另一部片名暂定为《汶川》的影片也在进行前期筹备,这部片子将由中影、峨影、八一三家联合摄制。在此之前创作人员已经赶赴都江堰、映秀、北川等震灾非常严重的地区采访,抢拍镜头。
电视剧
14集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是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该电视剧仅用15天完成拍摄、十余天完成后期制作。这部在5·12地震发生67天后就火线播出的电视剧,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下发生在灾区的感人救援故事,让无数观众动容。
类型:剧情纪实 地区:内地 语言:国语 上映时间:2008 青年画家创作百米国画长卷纪念汶川大地震
陕西青年画家郭永洁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特意创作了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百米国画人物长卷《震起之丰碑》,作品反映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场景的全过程,以其来缅怀大地震当中的遇难者,更以此来颂扬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官兵、白衣天使和大爱人士们奋不顾身、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一切困难。
相关漫画
作者:王乐杨 脚本:王乐杨 类别:热血少年连载中 地区:大陆漫画 主角:待完善
更新:2012-02-09 15:10 漫画简介: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一场让举国震动的地震打破了平静美好的一切。美丽的四川省汶川县几乎被夷为平地,人民损失巨大。在那样一段黑色的日子里,地震灾区的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战胜天灾!由爱漫画…
诗歌文学作品
书名: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主编:原野牧夫
出版发行: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作品简介:
由著名诗人原野牧夫策划主编的汶川大地震诗选《五月的祈祷》,是迄今为止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最具权威的诗歌精选本,也是一部凝聚了中国诗人爱心和情感的诗选。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诗选。她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诗歌选,她是一场巨大地震灾难的历史见证,也是在灾难面前309位中国诗人爱心和情感重磅出击的历史见证。为了给灾区孩子表示一片爱心,凡是有作品入选的诗人都自愿放弃稿费,以诗人的名义、以实际的行动支援灾区。
特别节目
名称:赈灾晚会《爱的奉献》
首播时间:2008年5月18日20:00 首播频道:CCTV-1 CCTV-3 CCTV-4亚洲 产地:中国大陆 年份:2008年 栏目简介: 2008年5月18日,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记协共同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开募捐活动《爱的奉献》于当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并机现场直播,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视转播。《爱的奉献》由罗京、李瑞英、董卿、朱军、白岩松、周涛、张泽群、朱迅主持,汇聚文学艺术界、新闻出版界、体育界、文化企业界等文化宣传系统的知名人士以文艺表演与播出抗震救灾宣传短片穿插进行的方式,表达中国文化艺术界同仁在大灾面前奉献爱心、踊跃捐款,共克时艰的心愿。活动进行过程中,央视专门开通热线电话和短信交流平台,与观众互动。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宣传文化界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筹集款项超过15亿元。大灾有大爱危难显真情中央电视台直播《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捐助活动。
名称:《中国精神·汶川见证》 首播时间:2009年5月12日 首播频道:CCTV-4亚洲 产地:中国大陆 年份:2009年 栏目简介: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四川成都电视台,联合打造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中国精神·汶川》节目讲述震后有关温暖、坚强、成长与希望的故事。在地震灾区,有万众一心的温暖、历经磨难的坚强、艰难而坚定的成长和凝聚祝福与牵挂的重生希望。特别节目形式新颖,手段多元,除了北京总演播室,在成都的都江堰设分了演播室,连通地震灾区的多个报道点,还在空中设立了2条航线,用特殊的视角记录灾区的发展和变化,此外,节目连通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多个海外演播室,形成全球聚焦灾区的直播规模。让全球观众共同感受灾区人民重新恢复的决心,和举国同心重建家园的信心。
新闻事件
2012年3月18日下午,有记者在微博上称,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敬老院内有大量地震后外界捐助的救灾物资,至今尚未开包。此微博立即被数万名网友转发,19日上午北川县擂鼓镇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称:这些物资都是“5·12”地震保证灾民所需后剩余的棉衣、棉被、热水袋等可长期保存的物资,暂时存放在敬老院的空房中,以应对其他次生灾害。
19日上午,擂鼓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批物资是擂鼓镇政府的应急救灾物资,原本存放在地震后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由于板房出现了漏雨等现象,擂鼓镇政府决定重新修建仓库来存放这些物资,于是将它们暂时挪到了擂鼓镇敬老院的空房中。这批物资中包括帐篷、棉衣、棉被、儿童鞋袜和取暖设备等,其中一小部分是2008年“5.12”抗震救灾的剩余物资,而其他则是震后的这几年镇政府采购的应急救灾物资,主要是用来应对洪灾和冰雪灾害。而对于网友所质疑的为何还有“5.12”抗震救灾物资未开包,为何当时没有全部发放给灾民,北川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的杨艳股长称,在“5.12”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北川捐赠救灾物资,在保证了受灾群众所需之后,一部分可以长期保存的物资,例如棉被、衣服等生活用品被储存起来,用来应对地震次生灾害。“这批物资占地震捐赠剩余物资不到1%,而且一直在如序、不间断的发放给在“9.24”洪涝灾害、“8.13”特大泥石流等灾害中受灾的群众。”
灾后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面对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兄弟省区市及社会各界倾力支援、倾情相助,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两年时间的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灾区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展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自觉,充分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奋进、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
截止2012年5月,四川省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地震灾区实现了“家家有房住”,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汶川地震6周年震区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