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2024-11-08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共12篇)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1

汶川地震对村镇建筑地基破坏模式分析

唐益群,杨奇,周洁

摘要:“5.12”汶川8级大地震,摧毁了村镇大批建筑物,造成了大批的人员伤亡,引发了大量的此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在汶川地区地质构造背景条件下,结合野外次生地震灾害和现场房屋震害的详细调研,从地震响应和破坏机理入手,分析了地震对村镇建筑地基破坏程度影响因素.关键词:地震;村镇建筑地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地区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这次强震能量大,波及面广,在强震发生后,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 给灾害重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次强震源于由三条断裂带组成的龙门山断裂带,属于逆冲型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青川县与映秀同处于龙门山脉断裂带的中心位置,也是地震后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与地下水污染等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发育的地区.往往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相比要惨重的多.Bird等分析认为由土体破坏带来的地震损失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次生地质灾害.汶川这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极为脆弱,岩性多以板岩,砂岩,片岩,灰岩为主,岩体破碎,而且多表现为高山峡谷的地貌特征,地形切割大,人口又相对密集,当地居民房屋大多建在山间盆地或者山坡上,这些因素是本次地震灾害造成损失极为惨重的主要原因.这些损失不仅由地震直接导致,而且是由于地震诱发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所导致或加重的,同时,地下水体也面临着受污染的危险.这些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沿地震带和极震区带状分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造成损失之重,举世罕见,是改变汶川地区山河面貌特征的主要因素.4.汶川地震破坏程度的影响因素

该区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根据四川省地震烈度分区图,调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VIII度区,属地震强烈和邻区强震波及区,有关证据表明该区断层至今仍在活动.地层除缺失奥陶系外从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总厚度达2万余米.4.1 地形,地貌与地层特征的影响

整个地震区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跨成都平原与龙门山山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区内海拔最高与最低相差4000米左右,地形切割严重.区域内的地貌特征,明显地反映出受到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侵蚀堆积地貌,构造地貌和构造侵蚀溶蚀地貌三大类,这些不同的地形与地层特征,山体构造带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抗震,分析

加强房屋的抗震设防质量,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 所以加大房屋建筑的抗震研究非常重要, 这就要找出症结, 不断的开发新技术, 从设计和施工等众多环节中严加控制, 做好房屋建筑抗震建设, 让人民和党放心。

1 不同的类型对房屋的抗震影响

1.1 砖混结构中的不合理的构造易受到震害

以前, 砖混结构中对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没有更多的要求和规范, 不充分的预制楼板对砖混结构的整合稳定性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这也是在震区易受到破坏而不宜采用的结构形式, 具体的机构如:大开间、外走廊、打开窗等结构形式应尽量避免。

1.2 混合结构形式易受重创

混合结构其传力的途径比较复杂, 当刚度发生突变或变形能力发生不协调等因素时就容易受到破坏, 这种情况适应于任何混合结构包括部分砖混部分框架的水平混合结构、上部砖混下部框架的竖向架构等类型。

1.3 框架结构在地震中易受到破坏

主要表现在:框架柱比框架梁先破坏, 当框架柱不能抵抗水平振动和荷载的情况下, 就易出现粉碎性压缩破坏。

1.4 排架结构在地震中易受到破坏

排架结构常用于厂房或仓储, 由于排架结构自身的特点:屋架很重而且跨度也比较大, 柱间的连接又非常弱, 还会由于年代久远没有修葺价值而容易遭受破坏, 双跨的一般轻于单跨的震害, 轻屋架轻于重屋架。

2 不同建材及制品的房屋对震害的影响

1) 以前冷拔低碳钢丝构件被大量的用于房屋建筑, 但其表面的光滑使其和混凝土的粘接性非常的差, 在遭受强烈的地震后会使混凝土和钢丝分开、发生脆性破坏。所以预应力空心板中使用这样的钢材最容易遭到破坏和坍塌。目前大量的实践表明:冷轧带肋钢筋用于房屋建设是不错的选择。

2)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指标对房屋的震害程度有影响

水泥、混凝土的标准应随着年代的不断的调整和提高, 一方面要加大水泥强度的检验, 消除水泥中的虚假部分, 提案水泥标准, 另一方面淘汰低标号水泥, 提高水泥强度等级。最后是混凝土标号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国际接轨, 使强度有所提高。

3) 不同的墙体材料, 房屋震害差异较大。由各种烧结砖、轻质的墙体材料等组合而成的框架构成的墙, 它们一般与柱、框架梁和其他材料的墙体连接不充分, 所以震害严重就不足为奇。

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剪力墙结构房屋, 普遍震害较轻, 起到了很好的抗震作用。大致规律是:实心砌体墙的震害小于空心砌块墙;有筋墙的震害小于无筋墙体;普通烧结砖墙体震害小于加气混凝土轻质墙。

3 对策建议

1) “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 牢固确立防震减灾工作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地震地质的复杂性等因素, 应确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 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树立防范意识, 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和检验, 实施加固措施, 提高城镇建设的抗震能力;另外科研人员应加强科学研究来不断的增强人类与灾害抗战的能力。

2) 统筹兼顾, 严格房屋建筑选址, 避免场地对房屋的不利影响

要科学重建就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在城镇重建规划选址中, 尽量的避开地震断裂带、山洪、河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险地段, 对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灾害情况进行评价和估定, 把地震可能引发的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 大量的实践表明:软弱液化土、砂层等在选址的过程中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避免。山丘、边坡、陡坡在选址时也不宜考虑。

如真的无法避开, 则应采取措施处理。总体来讲, 工程项目的选址一定要符合防灾专项规划的要求和当地的总体规划, 不挤占应急疏散、避难场所用地。

3) 坚持抗震审查制度, 严格执行现行抗震技术规范汶川地震后, 在城镇恢复重建工作中, 若有一处抗震性能不合格就需全部否定, 把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贯彻到每一个工程的细节, 比如:勘测, 设计, 施工, 验收等各个环节。

4) 注重房屋结构选型, 加强房屋抗震设计, 增强房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 要加强抗震设计

房屋抗震的基础和关键是良好的抗震设计,

建筑的设计创作和结构的抗震效果密不可分, 设计时在注重房屋的体型规则对称、刚度质量变化相差不大的同时还要使房屋构建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每个部位连接可靠, 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 合理的设置非结构构件。整体协调、均匀, 受力稳定、刚度、强度和薄部位都得到合理的布置。

(2) 房屋结构的选型

要积极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适当鼓励选用钢结构、木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等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 限制使用石木结构、土石结构等。要坚持选用已被地震实践证明且广泛适用的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形式。

剪力墙、框剪和框架结构早已被证实是良好的抗震结构形式, 值得推广。要用木结构、钢管结构和钢结构等这些抗震效果好的结构形式取代土石结构和石木机构, 保证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良好。

(3) 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对房屋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受力构件的延展性、剪力墙和柱间支撑加大会明显的增加房屋抗震能力和整体的稳定, 从而防止房屋建筑的某个构件破坏或倒塌而减弱或失去抗震能力。

(4) 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的防灾抗震应用

新的材料、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的鼓励和引导应用, 重点推广运用隔震消能体系、轻钢结构、钢结构等技术, 对推动墙体防灾有着积极地作用, 还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缺点, 实现建筑的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工程的科技含量。另外就是严格执法, 建材市场要加强监管, 杜绝和清除劣质材料, 按国家、行业的规定标准组织生产。

4 结论

由于人们对地震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研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 所以从事地震科学研究、工程建设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深入研究, 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广军.建筑抗震设防及其效果[J].灾害学, 1991 (4) .

[2]尹永年, 吴淑筠.珠江三角洲房屋建筑地震损失预测[J].华南地震, 1995 (3) .

[3]阎维明, 刘季.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及其加固策略的动态决策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4 (4) .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3

摘要:“5.12”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损坏最严重、人员伤亡最大的部门是中小学学校建筑。文章结合大家搜集的抗震救灾的相关资料,对汶川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建筑进行相应分析和反思,最后对学校建筑今后的防震减灾及学校建筑设计提出思考意见和合理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学校建筑;震害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1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19-0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中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汶川8.0大地震再次证明了我国抗震任务的艰巨性,强烈的地震会导致基础设施及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同时还会引起山崩、滑坡、地基液化、地裂缝、喷砂、冒水等现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教学楼区一般人口密度高,流动量大而且频繁,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地震灾害以及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他类型建筑大的多,此次5.12特大地震中,四川省近7000座学校建筑倒塌,大量校舍坍塌导致学生伤亡达数万人,地震引起的学校建筑倒塌和人员伤亡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避免中小学建筑的倒塌及其将地震伤亡减至最低程度,成为土木工程界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1中小学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小学建筑现状

由于资金有限以及考虑到使用功能,大多数中小学教学楼都采用砌体结构,多道纵墙,然后外加一外挑走廊的典型教学楼模式。这种形式教学楼的横墙间距约为7~10 m,纵墙间距为5~7 m,层数多为3~4层。再加上很多教学楼的施工为了缩短工期,不规范的加大建设速度,更有一些不法分子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在建造过程中偷工减料,致使教学楼成为了地震灾害中最严重的建筑群。

1.2中小学建筑存在的问题

从结构体系来说,产生震撼的原因主要在于多道横墙和两道纵墙,外加一外挑走廊的教学楼模式以及砖砌体本身存在着不足:

①此单边悬挑单跨体存在着缺点: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严重不对称结构会出现水平侧移,使屋盖粱的弯矩和剪力向外挑廊侧柱头转移,挑廊侧柱轴力大。水平荷载作用下,柱轴线变形较大,因此侧移也较大柱轴力较大。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当强地震来临时,在竖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延性来不及发挥,挑廊侧柱轴力急剧增大,发生脆性压溃破坏。②大多采用预置楼板,整体性差。所采用的预制楼板一般搁置在两端的墙或梁上,地震是容易滑落造成重大危害,其抗震性能明显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要差。在村镇中小学建筑中,由于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没有采用构造柱、圈梁以及其他构造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导致大地震结构由于整体性不足发生倾斜倒塌。③绝大多数学校建筑采用砌体结构,砖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易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房屋的倒塌和破坏。

2震害分析

①工程的选址不当。由此次地震受灾较严重的几所学校可以看出,许多地方在建设校园时没有考虑地震安全评估,避开地震活动地带和大的地质断裂带。②结构造型不合理。学校建筑作为特殊建筑具有内部空间跨度大、荷载高,教学楼墙体高宽比不当,且长期处于动静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人员密集,疏散时间长等特点。这就要求校舍建筑必须满足耐久度高柔性佳抗倒塌能力强的要求,而目前我国校舍所大量采用的砖混承重墙+预置楼板的结构形式,这些隐患在平时单纯竖向荷载作用下不明显,一旦遇到地震、风暴等外界破坏力极易诱发瞬间整体垮塌。③对校舍建筑重视不够,抗震设防过低。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不修,大震不倒。在抗震设计规范中,将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前两类作为标志性建筑,或指挥性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较高,而中小学校舍多按普通建筑划分为两类建筑,只能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一旦遇到类似此次汶川8.0的偶遇地震时,抗震性能明显不足,在国外多是按照避难所标准修建。因此,我国的校舍抗震设防明显过低。

3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在此提出学校建筑抗震建议:①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②保证施工质量;③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从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可以看出,在建筑方面应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措施筹集资金,加大对校舍建筑的投资力度,并做到“全程监督,专款专用”,不要等到灾害真的发生的时候才心痛,才去寻找问题。

参考文献:

汶川地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篇4

汶川地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华西医院收治的地震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和对策.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死亡病例数据记录,对死亡的.年龄分布、创伤病因种类及救治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截至206月12日共收治2702例伤病员,死亡27例.在地震相关死亡病例中,高龄(≥70岁)、重型颅脑外伤和非外伤原发基础疾病导致的死亡最多.≤1 d的死亡与现场急救及转运不当相关,≥1 d的死亡与基础疾病相关.结论 对70岁以上,尤其是伴发非外伤原发基础疾病的伤员,应加强关注.ICU医师参与院前、院内各专科的现场危重伤员筛查与紧急处置工作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 者:薛欣盛 张中伟 周琰 邓丽静 王波 康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年,卷(期): 7(4) 分类号: 关键词:地震   死亡原因   高危因素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5

汶川地震农居震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与恢复重建建议

本文总结了汶川地震中农居倒塌、严重破坏与中等破坏的特点,并分析了破坏程度与地震动、地震地表破裂、滑坡、滚石和房屋质量等因素的`关系.为了减轻未来地震造成的震害,城镇选址应避开危险地段和抗震不利地段,且农居设计与施工应严格遵循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当地政府在灾区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作 者:温瑞智 魏景芝 赵纪生 吴景发 师黎静 Wen Ruizhi Wei Jingzhi Zhao Jisheng Wu Jingfa Shi Lijing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刊 名:震灾防御技术 ISTIC英文刊名: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年,卷(期):3(4)分类号:P3关键词:地震调查 农居 地震动 设计与施工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6

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龙门山断裂带的8.0级特大地震,断层错动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区及其附近发生了数次5.5~6.4级余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作 者:张希 王双绪 崔笃信 张四新 蒋锋云 薛富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刊 名:国际地震动态 英文刊名: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P3 关键词: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7

面对地震灾情,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地震专家分析,我国历次大地震死亡人员总数的95%是由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导致。将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及倒塌事件减小到最低,是地震发生时赢得人员逃生时间、保证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规定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3]。如何保证“大震不倒”是汶川地震后结构工程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汶川地震震害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

1 正确进行建筑物的选址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我国龙门山断裂带,此断裂带属于地震密集地带,每隔三、四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4]。由于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山区地带,地震后又触发了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滚石、地面隆起和地裂等次生灾害,加大和延续了地震的破坏作用。汶川地震中,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占地震伤亡总人数的1/10[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6度以上的地震区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79%[5],世界上约35%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6],所以地震对我国的潜在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为了减少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人员及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其前提条件就是避免建筑物选址在地震带上。人为地避让开地震带,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建造建筑物,是躲避地震和保障人员及建筑物安全的关键所在。

2 注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汶川地震灾区,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通常有: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框砖混结构等。加强对常用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可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2.1 砌体结构

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十分严重。主要震害表现为:倒塌、墙体开裂、预制楼板脱落、纵横墙连接处破坏、楼梯间破坏、非结构构件破坏等[7]。依据震害现象,砌体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改善其抗震性能。

2.1.1 砌体结构中合理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的一个改进[8]。砌体结构因其抗拉、抗剪和抗弯性能较低,导致结构的延性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因整体性差,结构变形能力弱而遭到破坏。在由脆性材料组成的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可提高砌体的延性,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可视为砌体结构的第二道抗震防线。在地震作用下,开裂的墙体不会垮塌,避免了房屋的倒塌。在地震灾区,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和施工,并合理配置了构造柱和圈梁的砌体结构,其抗震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例如:位于7度抗震设防,实际烈度8度的白鹿镇中心小学的一幢砌体结构教学楼[8],在地震作用下墙体裂缝由于受到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结构虽然严重破坏,但实现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砌体结构中合理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因其对结构的“套箍”作用,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对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2 关注砌体结构房屋预制楼板的坍塌问题

砌体结构中预制楼板的坍塌现象在汶川地震中十分严重。预制板坍塌的主要原因是:预制楼板与结构之间连接不牢固、搁置长度不够、支承预制楼板的墙体或承重梁破坏造成预制楼板的坍塌。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存在抗震缺陷、整体性差的结构,会因侧向水平位移过大而产生倒塌现象。

汶川地震发生后,2008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倡在建筑结构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限制使用预制楼板。但预制楼板在我国的使用还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要严格控制预制楼板的有效搭结和搁置长度,加强房屋的整体性能,砌体结构的震害可以进一步减轻。

2.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常用的结构形式。其结构形式简单、传力路径明确、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好的延性。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相对较轻,但在重灾区和极震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严重破坏的情况也是存在的[7]。

2.2.1 避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生“强梁弱柱”型破坏

“强梁弱柱”型破坏是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的破坏形式。在地震作用下,因框架柱上下端承载力不足造成破坏始于框架柱,最终导致结构倒塌破坏。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是保证“大震不倒”的重要抗震措施。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一、二、三级框架节点的“强柱弱梁”设计有以下要求:∑Mc=ηc∑Mb,式中,∑Mc是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Mb是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ηc是柱弯矩增大系数,一级取1.4,二级取1.2,三级取1.1。由于汶川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小于30 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故ηc=1.1,但这是基于小震时的弹性设计。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增大比例较柱小很多。而在计算梁端弯矩和配筋时,由于部分现浇楼板作用形成T形梁;在梁抗弯刚度计算时乘以放大系数使梁配筋过强;再加上板钢筋对梁承载能力的加强作用,实际结构设计成了“强梁弱柱”型[4,9]。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出现的是柱铰机制而不是梁铰机制,最终因框架柱破坏而导致结构的破坏。为避免“强梁弱柱”型破坏的出现,可加大柱子的断面和配筋,考虑楼板对梁承载力的加强作用,适当减小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2.2.2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考虑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汶川地震中倒塌的学校,有一部分采用了框架结构,但大多为单跨框架,外挑走廊。此种结构由于缺少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冗余度的不足,本身在抗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倒塌。如果在外走廊处增设柱子,并设计成多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则形成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可得到一定提升。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内的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实验楼,因在抗震设防上采用带柱外走廊,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在地震烈度11度地区,虽然严重破坏,但实现了“大震不倒”,挽救了全校1 200名师生的生命[10]。因此,学校建筑应从结构的整体性、传力途径、多道抗震防线等抗震概念设计方面给予加强。

2.3 底框砖混结构

底框砖混结构是我国常采用的一种多层建筑结构形式。此类房屋是由底部框架和上部砖房2种不同的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所组成。因房屋底部纵横墙少、空间大,多作为商店、停车场和餐厅;上部纵横墙较多,空间相对较小,通常设为住宅和写字楼。但由于此结构的上下部受力性能相差较大,竖向刚度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往往因结构下部刚度小,在房屋底部容易产生变形集中,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最终导致结构的破坏[11]。汶川地震中,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结构,因其底层空旷形成竖向刚度不均匀,加上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使底层柱产生严重破坏的震害现象。在底框砖混结构抗震设计中,应采取抗震措施避免结构因竖向刚度突变降低结构的抗震性能。

此外,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加强楼梯间等疏散通道的抗震措施。汶川地震中,楼梯间的破坏直接切断了人员的逃生通道而造成了人员的伤亡,楼梯间的抗震设计应予以关注。

3 适当提高低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

汶川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6~7°,而震中烈度达到11°。汶川地震的实际烈度远远高出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在强地震的作用下,因当地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薄弱,导致了大量的建筑物严重破坏和倒塌。此前,1966年发生的邢台地震,当地抗震设防为7°,震中烈度达到10°;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抗震设防为6°,震中烈度达到11°[12]。上述发生在我国的大地震说明,在低抗震设防区发生高烈度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低估了地震的危险性,在低抗震设防区一旦发生强地震,其造成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

针对未来地震潜在的巨大破坏作用,为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应合理进行我国抗震设防烈度标准的修定,可适当调高低烈度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在我国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处于抗震设防烈度6~7°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调至8°抗震设防。虽然,调高低烈度区的抗震设防标准会造成房屋造价的增加,但在地震来临之时,经过合理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提高“大震不倒”的机率,能保障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

4 全面实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改造

抗震加固改造是对未进行抗震设防或已进行抗震设防但未达到当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建筑,进行结构补强或提高其抗震能力的措施[13]。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中常采用的方法有: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法、钢构套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法、贴钢板加固法、减轻自重法、碳纤维加固法、消能减震法、隔震加固法等。在地震前和地震后进行抗震加固,对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汶川地震前,德阳市第一幼儿园于2005年对一幢3层外廊式砌体结构花费60万元予以抗震加固。具体措施是:加大底部2层外廊砖柱,增设小牛腿,拆除第3层屋盖,增设圈梁,外廊砖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汶川地震中,此建筑物承重墙体开裂,楼面大梁开裂,但结构未倒,加固效果良好。都江堰市宁江幼儿园于1992年对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具体措施是:采用外包混凝土构造柱,设置钢拉杆进行抗震加固,地震时结构基本完好无损[8]。这两幢建筑物均在震前进行了抗震加固,减少了地震造成的损失。在震后进行加固,也可以防患于未然。汶川地震后,幸存的部分房屋虽然没有倒塌,但结构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震后,通过抗震鉴定评估并对这些建筑进行适当的抗震加固改造,可以延续这些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人员在未来地震中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的特点,在建筑抗震鉴定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全面实施抗震加固是防震减灾的有效途径。

5 提高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

此次汶川地震中,学校和医院震害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在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建筑倒塌数占总数的1%~2%[10],造成伤亡中小学生人数高达19 065名,占总地震死亡人数的27.5%[2]。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自身不具备相应的应急自救知识,缺乏逃生经验;再就是学校建筑的抗震性能低下。在地震发生之时,因房屋瞬间倒塌,没有给学生应有的逃生时间而造成大量的伤亡。而医院在地震发生之时,是实施救死扶伤的医疗场所,如果医院建筑抗震性能优良,能在灾情发生之时挽救更多的生命。我国可参考国外的抗震经验,适当将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予以提高,一方面是保障学校师生和医院医患等弱势群体在地震来临时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地震中为人们躲避震灾提供安全的庇护场所。也即,通过调高学校和医院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使这些建筑在地震时成为躲避灾难的抗震避难所[14]。同时,还可考虑利用我国现有的人防工程作为抗震避难所。人防工程具有结构承载力大、工程整体性好、防倒塌性能好和受地震作用小的优点,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程的良好抗震性能也得到了验证[15]。

汶川地震后,2008版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也将学校和医院的设防等级分别提升为特殊设防类和重点设防类[16],使学校和医院的抗震安全性有了更多保障。

6 开展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研究

防止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事件发生,是保证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过程大体可分为2类,一类是建筑物在竖向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地面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倒塌;另一类是地震过程中部分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地震后由于破坏构件上部结构不能继续承受竖向荷载,而发生倒塌[17]。

建筑结构的倒塌在工程上的定义是由于意外荷载造成建筑结构的局部破坏,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破坏向结构的其他部分扩散,最终使结构主体丧失承载力,造成结构的大范围坍塌[18]。导致建筑结构产生倒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施工和设计的失误、地震、火灾、飓风、爆炸、飞行器撞击等。建筑结构倒塌的研究始于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公寓倒塌事件[19]。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建筑规范中提出避免建筑连续倒塌要求的国家。美国在经历了1993年美国世贸中心爆炸以及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由于飞机撞击最后坍塌事件之后,于2003年和2005年相继编制了相关的建筑抗连续倒塌设计和指南[20]。我国在抗震规范的第二阶段抗倒塌设计要求建筑结构具备“大震不倒”能力,但只对重要建筑物有比较具体的计算规定。对一般建筑没有提出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仅仅是通过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完成,缺乏可操作性。并且,目前开展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多数也局限于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情况下的地震响应研究上。所以,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性能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7 新型抗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推广和研发

因地震破坏作用的巨大,在地震作用下,没有建筑可以做到完全防震的,但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建筑可以将地震的危害大大降低。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逐渐致力于新型抗震建筑结构的研发和改良。轻型木结构和轻型钢结构因其抗震性能好,结构整体性好,正广泛受到重视。

7.1 轻型木结构

轻型木结构房屋是北美地区独立房屋及低层单户住宅最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房屋的结构体系主要由木剪力墙、木楼盖和木屋盖系统构成,适用于3层及3层以下的民用建筑[21]。轻型木结构住宅体系最初源于北美,诞生于19世纪中叶。在美国,近90%以上的住宅以及相当数量的低层商业建筑都是轻型木结构体系[22]。轻型木结构由于自身重量轻,在地震时吸收的地震作用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木材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和周期性疲劳破坏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在北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中,按照规范要求建造的轻型木结构在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23]。汶川地震中,轻型木结构再一次经历了大震的考验。都江堰青城山前山的中国青城项目中部分别墅采用了轻型木结构。地震中,200 m2的轻型木结构房屋底层裂缝最多6处,二层裂缝最多2处,且多为门窗洞口等角部细小裂缝,结构安全使用在震后并未受到影响[24]。现今因我国木材资源不足,我国的木结构住宅的应用和发展基本是空白。但随着林业、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很多速生木材也可用于建筑结构中,可推进轻型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25]。

7.2 轻型钢结构

轻钢结构住宅是以冷弯型钢、热轧或焊接H型钢、T型钢等经济型构件和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及其组合构件作为住宅承重骨架,以轻型墙体材料作为维护结构所构成[26]。轻型钢结构具有自重轻、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能有效降低地震响应,有利于抗震,是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

但是轻型钢结构和轻型木结构目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到位、标准规范不完善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因素。不过,这2种结构形式因其具有环保、抗震性能良好、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优点,在未来的国内建筑领域会有所发展的。

8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

汶川地震中,破坏和倒塌的房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建筑结构破坏的直接原因。例如:预制楼板与墙体和承重梁之间缺少拉结、预制楼板的搁置长度不足、预制楼板和预制楼板之间缺少搭接、没有按规定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受力钢筋偏少、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没有设置箍筋、抗震缝留置宽度不够等问题[7,8]。这些不规范施工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留下了安全隐患,地震发生之时,结构极易破坏。所以,建筑领域里的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单位应共同努力,保证建筑工程的优质优良,保障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

9 增强全民的抗震意识

抗震意识的增强,不能仅仅局限于工程界人士,应涉及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普通老百姓抗震意识的加强。在我国发生的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均出现了在低烈度区发生强震的现象,这是防震意识缺乏造成的。国家应从政策法规上进行相关的硬性规定,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落实,避免由于地震作用导致大量房屋破坏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10 结 语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均派出专家组奔赴地震灾区进行相关的地震震害调查和房屋安全应急评估,获得了丰富的震害资料。这些震害资料对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震害研究表明,在正确选择建筑物建造地址、合理抗震设计、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基础上,是能保障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保障人员和建筑物免遭地震作用的危害。

摘要:基于汶川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分析,从正确进行建筑物选址、注重抗震设计、提高低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实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改造、提高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开展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研究、推广和应用新型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增强全民的抗震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的措施。结果表明,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是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8

【关键词】灾难 新闻报道 叙事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爆发。大震甫一掠过,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冲向灾区第一现场,用摄像机、话筒、纸和笔,将灾区的情况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了国家与民众、灾区与后方之间联系的桥梁。关注生命,关注救援,新闻人用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专业主义的技法,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个催人涕泪、感人肺腑、启人心智的故事。

5月15日,《南方周末》刊出8版的号外《逼近震中》,此后连续两期,分别以《大地震现场报告》《大地震现场再报告》为题,对汶川大地震作了详细的专题报道,不仅留下了一段段鲜活的文字,留下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和一串串难以忘怀的记忆,更留下了一个个灾难新闻报道的珍贵文本,值得细细揣摩和研究。

一、叙事声音——做一个客观冷静而富有同情心的叙事人

“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我们所指的叙述人,是叙事文本的讲述者,也就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声音’,或者说叙事声音是叙事人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新闻叙事学在研究叙事人的时候,本着新闻真实客观性的要求,而关注叙事人的真实身份。“他眼里的世界的真实性直接关乎新闻的准确、客观与公正,关乎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关乎新闻的生命和新闻事业的生命”,关乎人们认识现实、思考现实的方式。

在《南方周末》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我们从阅读中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叙事主体对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对“发声”技巧的苦心经营,而是真实的人行走在灾难第一现场的鲜活感受。 “新闻人首先是普通的人,有血有肉,然后才有那么多有血有肉的故事,以及伴随着这些故事而写就的报道”,“人性、人文、人道,既是纸上的灵魂,也是纸下的实践”。

以号外《逼近震中》里《里面还有呼救,还有希望》为例。从通讯的副标题——南方周末记者亲历都江堰震区现场——便可看出这是一篇现场报道。阅读文章,我们随处可见的是记者对大地震灾难现场的目击:“晚上1时,市区陷入黑暗,天空低沉,仿佛就压在城市头上,透着怪异的乌红色。在隐约的天光映衬下,看得见街道两边残破的建筑和随处散落的瓦砾废墟”,“市运管大楼几成废墟,钢筋大梁和水泥预制板杂乱交叠;沿街商铺外墙剥落玻璃散碎”,“一个中年人独自坐在运管大楼废墟旁,如雕塑一般对询问毫无反应”,“除他之外,整条街道看不见其他的人”。

灾难报道属于事件通讯,灾难报道最受关注的从来就是灾难中的受害者,通过灾难中人的活动、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命运和人的故事来讲述灾难,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报道方式。从叙事学理论来看,讲述故事的人有事件的旁观者,有事故的当事人;旁观者讲述,可以呈现出故事发展的概况;当事人讲述,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新闻叙事视角,是新闻叙事声音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叙事视角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聚焦。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聚焦则强调‘什么被看’”,“前者尽可能体现的是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力图展现出一个‘真实世界’,后者则将叙事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

与文学的虚构艺术不同,新闻报道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记者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都要有据可查有据可依。经验是事实的源头之一,而由于个体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不可能体验同时发生在不同空间中的事情,更不能穿越时空去体验已经发生的事情。因而,视角的运用,就成为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

以《北川,悲伤成川——第一时间抵达“消失的县城”》为例。记者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赶往受灾地区,即便如此,他到达目的地已是5月13日,在此之前,灾区发生了什么?逝去的影像无法再现,唯有让亲历事件的人去回忆。通讯的第一部分报道的是5月12日发生的事情,在叙事上,记者采用第三人称当事人视角,选取北川县委书记宋明、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理效、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四川省主管民政工作的副省长张作哈以及民政厅厅长黄明几个当事人在地震发生时的活动,向人们重现了大地震发生时一个县城的受灾、逃难和求援。在通讯第二部分,记者采用第一人称见证人视角,报道了北川中学的救灾现场,“将叙事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9点30分铲车来了,9点37分,从绵阳调来的吊车终于来了,10点47分,切割机也来了”,“有一个母亲认出了自己孩子的声音,爬到废墟上给孩子喂水喝”,“学校南侧的读报栏周边是一块空地,那里堆放着几十具孩子的尸体”,“在那里,优秀学生,初二年级一班的班长余晶晶最后一次依偎在自己妈妈的怀里。只是这次她的手早已僵硬得无法拥抱母亲”。

按叙事者是否参与或目击情节,新闻叙事视角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外视角有利于把握事件的整体概貌,内视角“因叙事人亲历事件而使叙事有深切感受,不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从而使得报道易于抓住人心”。

二、叙事语法——灾变母题的叙述及其建构

事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也无时无刻不在被叙述。广义上的叙事语法问题关注的是“被叙述的故事的逻辑、句法、结构”,新闻叙事中的叙事语法研究的是“新闻事实中事件与事件的组接原则与规律”,“是一种文本意义上的句法,或曰‘宏观规则’”。叙事语法由事实的特性出发,根据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逻辑、句法来选择事实,建构叙述。

新闻叙事中包含着两种叙事单元:事件与序列。事件是“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或者“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序列是“比事件更高一级的叙事单位”,“多个新闻事件按照一定逻辑有序排列,便形成序列”。根据功能意义的不同,事件又可以分为核心事件和催化事件,核心事件是新闻报道的重心,在整个新闻事实的建构中发挥主要功能,催化事件则伴随着一个个相应的核心事件对它加以充实,具有交际性功能,用于触发事件的意义张力,达到影响、引导受众的效果。

自然灾害突如其来,山河易容,生活破碎,新闻报道面对的是极其复杂的事件,如何把握头绪纷繁的事实和行为,如何寻找最合适的逻辑,将众多事件有序排列,并突出核心事件,抓住催化事件?

以《南方周末》《大地震现场报告》中《北川山民出深山记》为例。在抗震救灾的众多事实面前,《南方周末》记者选择了逃离震区这一主题进行报道。在这一主题的统摄下,记者以北川县漩坪乡灾民的逃离行动为核心事件展开叙述,在叙述中又以县城谣言、堰塞河涨水以及狗的故事为补充,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大地震前人们的生存状态。

出现在通讯第一部分的人物是漩坪乡石龙村的文黎黎和她的父亲文勇、祖父文兴贵。文黎黎是“由一个伐木工人,一个女教师,一众村民和被蒙上眼睛的孩子组成的队伍”中的一员,而她的亲人则攀爬在5公里之外的一座山顶上,双方“并行于两条山脉之上互不知晓”。通讯第二部分报道的人物是石龙村村民文清华和余志琼,地震发生时文清华在山上打野菜,余志琼则驱车行驶在从绵阳返回北川的公路上,二人因此逃过一劫。在第二部分,记者安排了一个催化事件,“一个位于漩坪乡与北川县城中间的村庄的村民邓兴贵”,目睹了从上游漩坪乡而下的前河,峡谷两侧山体崩塌堵塞了河道,“瞬间水就升起了两米多高”。

通讯第三部分,记者接着上一部分的时间线索,报道了5月13日漩坪乡白溪村村委会主任杨顺兴、书记朱云聪,以及漩坪乡春芽村书记侯云泉、村长王永安向乡领导请示,组织村民自救的事情。幸运的是,“两个村的村官都得到了外界的讯息”,而且两个村“成了灾民队伍中不多的整村有组织转移的队伍”,在逃跑过程中,“他们也听到了那个有关北川县城的传言”。

通讯的第四部分没有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它以禹里乡村民罗志银、石龙村村民文勇、余志琼以及二贯口村村民为叙述视角,分别报道了漩坪乡政府驻地石龙村从堰塞河形成起遭受淹没的过程,以及二贯口村村民对自己的村干部逃离职责的不满、对牲畜和家狗的不舍之情。

在通讯末尾,记者又将笔触移至开头的人物文黎黎,叙述了“一队人终于爬到了一座近300米高的山顶”,“下来就是邓家,到了邓家就逃出来了”。

《北川山民出深山记》整篇通讯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不仅报道了灾民自发的自救行为,而且报道了基层行政组织在大灾面前的坚韧、顽强和一切为民的理念、作风。在主要事实之外,通讯还将笔触进一步深入,挖掘出了大灾面前人们复杂、立体的心理状态,很好地完成了对灾难故事的讲述。

曹轲在《南方传媒研究》的卷首语中说:“5·12让众多凡人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5·12让众多传媒改变了信息观传播观,5·12让众多传媒中人改变了新闻观舆论观。”5·12大地震是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集中演练,《南方周末》在这次演练中无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参考文献

①何纯:《新闻叙事学》,岳麓书社,2006

②周虎城,《不仅仅为新闻而去》,《南方传媒研究》,第13辑

③王晶红、 孟微、 张骏德,《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组织结构方式》,《当代传播》,2010(1)

(作者:均为湘潭大学09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汶川地震建筑分析 篇9

我时刻都会想起你,和我一般的年龄,一样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却被地震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手中一直紧握着那支铅笔。我妈妈说你去天堂了,有许多小朋友与你同行,天堂里一定也有小学校,你们就在那里。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我们一起努力,快点把希望小学建起来,到时候让所有灾区的孩子都回到学校。妈妈用力地点头。

夜深了,天堂里的你也睡了吧。灾区里你的小伙伴们找到爸爸妈妈了吗?我们上海的小朋友一定会尽我们的一份力帮助灾区的小朋友重建校园。到那个时候,我好希望你能回来,还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还握着你那支铅笔……

亲爱的林浩小朋友,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一个九岁的男孩,映秀镇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同龄人——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舍身背出两名同学,带着救人落下的伤;在和父母失散的情况下,与14岁的姐姐走了7个小时,从小路逃生到都江堰的时候,我被你深深震撼了,我为你对同学的深情厚谊、为你舍身救人的气概所感动,为你的临危不惧、镇定坚强所折服。

相比之下,我觉得非常惭愧,平时我什么都要大人照顾,我无法想象遇到这样的灾难我会怎么应对。我要向你学习,有能力照顾自己,才有可能帮助他人。

我也非常挂念你,你找到爸爸妈妈了吗?你现在吃什么?住哪里?我真心希望成为你的朋友。我相信全国有无数人都在关注着你,祝福着你!你失去了许多同学,但你拥有了更多的朋友!你不会孤单!

汶川地震后感 篇10

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人的家园吧!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报道,如果你看了后肯定会非常担心四川人民: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都江堰聚源中学1800余名师生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学校一栋高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坍塌,近千名师生被埋在了废墟中,情况十分危急!数百名武警官兵连夜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

截至2008年5月14日7时,距事发已接近30小时,现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现场千人关注师生安危

2008年5月14日上午11时,距事发地不远的聚源镇上人来人往,不时有参与救援的官兵赶往聚源中学。

在学校大门处,10多辆120急救车整齐排开。在大门口几米远就是一个操场,密密麻麻挤满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废墟。

此时,3台大型吊车原地待命,数十名救援官兵正神情专注地在瓦砾堆上用铁锹挖,用手刨……前来参加救援的官兵连夜参与抢救,一整夜都没有合眼,其他救援人员也整夜守护在现场,一刻都没有离开过。镜头二

汶川地震:我们拒绝遗忘 篇11

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我们正在遗忘,但我们担心遗忘终究会到来。特别是一个多月之后,当奥运的热闹气氛伴随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地震是否还会让我们的心为之震颤,那片受伤的土地是否还能继续得到全社会温情的呵护,这都将成为待解的问题。

如果说救灾需要短期内最有效率的动员,那么漫长的重建同样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助与参与。发生在2005年的东南亚海啸,一度成为全球热点,援助重建的承诺不绝于耳。然而,一旦关注的热度降温,重建事宜立即搁置下来,甚至一些国家的捐款至今无法送出。中国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由国家主导,应该不会有搁置之虞。但是,重建的全部使命并非土木工程本身,亦非财政投入一种责任,全社会的关注依旧不可或缺。

我们的热情怎样才不至于冷却,我们的记忆怎样才不至于淡漠,我们必当拒绝遗忘。善于记住灾难的民族理应受到尊重,但这依旧逃不出道德呼吁的窠臼。于每一个个体民众而言,没有谁可以强迫你记忆或者忘记。毕竟这属于心灵的领地,手脚可以被束缚,但灵魂永远自由。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听任自己去遗忘,听任自己放弃道德与理智。拒绝遗忘,可以选择的路径很多。

比如,以制度固化灾难的教训与救灾的经验。一部《紧急状态法》,或可凝结此次大震中正反两个维度的思索与积淀。在法的层次上记住秩序拒绝混乱,当是对灾难最有益处的记忆。志愿者以自觉公民的身份亮相,同时也留下了冲动与盲目的遗憾。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多余”,却恰恰见证了民间组织的缺位和薄弱。促进民间组织的发育,让慈善、物质帮扶、心理疏导、监督之类的工作成为他们的使命,则民间社会的热情必然获得长久保温的机制。

四川汶川地震伤情统计与分析 篇12

关键词:地震,伤情特点,创伤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一次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摧毁大批建筑物。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员的伤情特点,对合理使用、调配医疗资源,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30余万人受伤。我院作为前线医院,在地震发生后短期集中收治了大量地震伤员,现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我院设计的《绵阳市中心医院地震伤情统计表》对震后送入我院的伤员进行详细登记并记录其诊治过程,剔除登记不全、诊断不准确病例后,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29日共获得有效登记病例1182 例,多为此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北川县、平武县、安县及江油市伤员。本组患者1182 例,其中男性637 例(53.89%),女性545 例(46.11%);年龄1.4~96 岁,平均42.17 岁。

1.2 伤情统计分类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1]对统计表中的损伤外部原因、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并计算分析其构成比,对高发损伤分析其内部构成比。

2 结 果

2.1 损伤的外部原因

本组患者主要损伤外部原因为被物体击中(落石及建筑物倒塌)及被物体挤压(建筑物倒塌掩埋等),其中被物体击中565 例(47.8%),被物体挤压321 例(27.2%),跌倒/高处坠落187 例(15.8%),其他外部原因109 例(9.2%)。

2.2 损伤疾病构成情况

本组1182名患者损伤疾病构成前几位为:胫腓骨骨折158 例(13.37%),其中开放骨折67 例(5.67%),闭合骨折91 例(7.70%);骨盆骨折122 例(10.32%);脊柱骨折120 例(10.15%),其中无神经症状患者79 例(6.68%),不全瘫患者29 例(2.45%),全瘫患者12 例(1.02%);股骨骨折109 例(9.22%),其中开放骨折13 例(1.10%),闭合骨折96 例(8.12%);前臂骨折/脱位106 例(8.97%),软组织损伤221 例(18.70%)。需说明复合损伤(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按损伤类型分别计入上述损伤类别中,复合损伤患者332 例(28.09%)。所有骨折损伤945 例中,开放骨折218 例(23.07%),闭合骨折727 例(76.93%)(见表1)。

3 讨 论

在本组患者中,年龄分布特点为:18 岁以下患者(儿童及中小学生等)及60 岁以上患者居多(769 例,65.06%),说明地震发生时,死伤多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老年人面对突发情况躲避反应欠灵敏,也说明四川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死伤多为留守的青少年及老年人[2]。

根据疾病构成顺序说明在地震灾害伤员中,骨科疾患占很大比重。提示在现场急救的救援物资、人员配备中,需针对此种情况有所准备。比如现场救援时,需多准备夹板、支具等临时固定材料,以对骨折患者伤肢进行临时固定,以免在转运至医院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脊柱损伤患者占很大比重,在现场救援时对可疑脊柱损伤伤员均使用硬板或硬担架转运[3,4]。开放损伤患者较多,所有骨折损伤945 例中,开放骨折218 例(23.07%),且据我院收治患者的情况,几乎所有开放伤口均污染严重。所以现场救援时应携带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等药品,可以现场初步清洗伤口,并携带大量绷带、纱布、止血带等器具予以止血,以防转运途中失血过多或伤口污染时间较长而致严重后果。

四川强烈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在遭遇如此重大灾害时,当地医疗资源往往是杯水车薪,需要调集各地外援医疗力量,包括医务人员、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根据本组病例分析,骨科疾患占很大比重,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大量骨科医务人员、骨科器械(如内固定器械、外固定架、临时牵引器械等)和针对骨科疾病特点的治疗药物、医疗设备等[5]。在外援医务人员、医疗器械、药品、设备的调配中必须以此为原则。

总之,地震是突发性及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员的伤情特点,对合理使用、调配医疗资源、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青,杨造成,彭碧波,等.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8-30.

[2]徐佩卿.地震伤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1994,10(5):311.

[3]唐甫斌,浦金辉,张璧,等.地震伤员的处理原则[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10.

[4]高伟兴,李晓强,马琳,等.唐山地震脊髓损伤并发尿路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4):253-256.

上一篇:内蒙古纪检监察网微信策划方案下一篇:戏剧影视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