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初中记叙文

2024-10-18

委屈初中记叙文(共13篇)

委屈初中记叙文 篇1

委屈初中记叙文700字

一个艳阳高照的星期天,我和我的小表妹一起到妈妈厂里去玩。在厂里,我们闲着没事,便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游戏开始了,先是我来抓小表妹,我当然是胸有成竹啦!才刚7岁的小表妹自然不是我的对手,哪里逃得过我的“如来神掌”。该轮到小表妹来抓我了,由于她跑得慢,所以我也尽量放慢了脚步,免得小表妹又要说我赖皮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的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惨叫。我一愣,忙转过头一看,哎呀!不好,小表妹不小心绊了一跤,额头正好磕在了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上。我急忙奔过去,扶起小表妹查看伤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表妹的额头上“长出”了一个鸡蛋大的包,还淌着血呢?

此时,听到哭声的妈妈也赶来了,一见到这副情景,不由分说,就一把从我手中夺过小表妹,狠狠地白了我一眼,抱起表妹就往里走。我呆呆地站在那儿,脸上火辣辣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过了一会儿,妈妈用严厉的口吻把我叫了进去。“妹妹的伤是不是你弄的?”妈妈突然发话了。我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坐在板凳上哇哇大哭的小表妹,战战兢兢地说:“没有。”“你还敢说没有!”妈妈气不打一处来,又提高嗓门吼道:“你看看妹妹被磕成这样,你这当姐姐的是怎么搞的?”“我……”“好了,你不用说了,这件事你脱不了干系。”我刚要申辩,又被妈妈打断了。“你给我在这里好好地反省一下。”妈妈扔下这句话,便带着小表妹去了医院。

我傻呆呆地站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继而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涌了出来。我悄悄地站在那里啜泣着。此时,我真想找个人倾诉一下我内心的委屈,又多么希望平时温柔可亲的妈妈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谅解。

委屈初中记叙文 篇2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试验,我采取了“整体阅读”的训练方式,首先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推广。“整体阅读”的方法是由整体到部分,由内容到形式,紧扣中心探讨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我认为无论是简单的记叙文还是复杂的记叙文,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从整体上去理解:内容上写什么? 形式上怎样写? 作用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般阅读记叙文的三部曲。具体做法是:

一、选择课本中精讲课文印证阅读三部曲

我将整体阅读的三部曲划分为按不同篇目设计而成的不同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难度较大的记叙文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

1.文章内容上些什么 ? (写人 )写什么人 ? (父亲 )写他时采用“描写”直接写,还是通过叙事间接写? (直接描写父亲背影)背影作为全文焦点和线索在文中出现了四次? 哪一次写得最具体?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第二次最具体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描写“背影”,目的是体现人物品德感情,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体现思想感情? (学生很容易体会出父亲疼儿子)但儿子爱父亲的感情还不能马上体会出来,这就需要继续分析儿子的表现,儿子一共流了几次眼泪,他的思想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学生找到作者共流了四次眼泪,第一次流泪,是悲哀。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第三次有感动也有不舍,第四次是怜惜、怅惘、依恋)分析到这里,学生就会理解本文是要表现父疼子、子爱父的父子情深而背影就是全文的线索。到此,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完成。

2.形式上怎样写 ? 这一曲往往是三部曲的中心、重点。提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第二次背影的? (学生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要表达父疼子、子爱父的父子情深,需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倒叙)

3.作用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为什么这篇文章要着力描写背影?(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这一回送行,整个过程,那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象正面形象,开拓了想象空间,无尽的想象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为什么要采用倒叙呢?(倒叙的作用是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

到此,文章的大体轮廓和眉目已经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我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文章共七个自然段,“点题, 设置悬念”“具体描写背影”“抒发思念”各侧重在哪部分 ? 经过反复思考学生能准确答出 :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通过以上的分析,一篇难于理解的复杂记叙文,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导引下,运用整体阅读的方法很快掌握了主要方面,剩下的就是具体理解字、词、句、段的内容与含义。当然,整体阅读不排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理解, 恰恰相反, 这一步更重要,更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整体阅读是条件、是前提。

由此可见,一篇记叙文只要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中心,理解了写法及其作用之后,就完成了阅读任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部分。这样,学生在下一步的具体分析中才有依据,有条件。

二、运用自读课文检验学生运用情况,达到熟练程度

一般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回答依据三部曲而设计的问题,再由学生互相补充,教师进行归纳整理。最后精读重要段落,具体分析理解。在检验过程中,主要训练速度和准确度。《台阶》、《信客》都可采用这种形式。

三、整体阅读的好处

(一 )能指导学生将长文章读短、深文章读浅。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阅读。

(二 )能培养、训练、发展学生分析、 综合、概括、 归纳的能力。学生要回答“三部曲”的问题,就要经历“分析、筛选、综合、概括、归纳”的过程,久而久之,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三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索然寡味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读。拿到一篇记叙文, 不知道从何下手分析,回答问题时不能切中要害。如果学生整体阅读了,读起来,就会抓住要旨,就会爱读、愿读,兴趣浓厚。

(四 )能提高阅读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拿到一篇文章 ,马上就带着三个问题阅读, 这样有目的地阅读一遍比无目的地阅读三遍效果更强。

委屈记叙文左右 篇3

一个周日的早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在食品区挑了许多东西,都是平时我最爱吃的。

到家后,我按照平常的惯例,把东西分成三份,弟弟妹妹和我各占一份。拿到零食后,各自都回到各自的“岗位”,开始“大扫光”!我拿着书边看边吃了起来。

不到一会功夫,弟弟跑了过来,盯着我的零食,嘴巴不停念叨:“哥哥我要你的!”

“惨了,鬼子来扫荡了,我跑。”我带上零食,赶紧逃出了房间。

弟弟可不是吃素的,他使出了绝招,开始在那死缠烂打,还边哭边在地上打滚,地上的凳子啊玩具啊,让他这么一折腾真的是七零八乱啊。动静那么大,自然把在一旁忙家务的妈妈招来了。

老妈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对我就是一顿骂。此时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呀,明明是弟弟的无赖,怎么就变成了我的`不是?眼看着妈妈生气的样子,我忍痛割爱--把零食分给了弟弟!

委屈初中作文400字 篇4

我弯下腰正想把它重新捡好时,一个老女人向我走来,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卫生阿姨,她气冲冲的.对我说:“你这小孩子,咋回事?怎么可以乱扔垃圾呢?我直起腰,弹了弹手指上粘的脏东西的,对阿姨解释说,我是在捡别人乱人的垃圾,阿姨用手指着我,不让我说完,就打断我的话,瞪着很凶的眼睛,恶狠狠地说:“不要再狡辩了,就是你扔的,我亲眼看见的,你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已经对这个阿姨无语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不讲理的人。我没搭理他那么多,直接从一边走了。

在上学的路上,我一直想着这件事,心里很难受,我想把这件事忘掉,可中午吃饭的时候,又想起来了,我越想越觉得委屈,就忍不住哭起来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发誓:“我一定要努力把这件事忘掉”可我的心一直在想这件事!

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5

分享,意味着一种帮助,一种交流,一种快乐,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的沟通。

在学校里,请你学会分享。在看到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不要默默在一边旁观,也不要在一旁冷嘲热讽,而是应当主动上前,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分享给他。同学会因为你的帮助而重新振作,跨过困难,与你共同进步。所以,请放下那颗高傲的心,和他人分享,会使他人受益,也会使自己快乐。

在家里,请你学会分享。在父母闲暇时,和他们聊聊最近的时事热点,谈谈学校的奇闻趣事,说说最近自己的心事,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父母会为此感到高兴和欣慰,也会把他们的想法分享给我们。而在这种互相的分享之下,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代沟也随之消失,家庭生活也会更和谐美满。所以,请放下那颗高傲的心,多和父母沟通交流,会使自己和家人受益无穷。

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教学探索 篇6

一、准备阶段,善于捕捉细节

相信很多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布置记叙文任务时,会听到学生抱怨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去写,以至于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会发现通篇都是流水账。面对当前初中生时常出现的“落笔无物可写”和“细节描写一笔带过”等问题,提高初中生对记叙文细节描写的能力无疑是最佳手段。在指导期间,可以将记叙文写作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准备阶段。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但何为细节捕捉呢?就好比照相机拍出的照片,让细节定格在某个瞬间,并放大在众人的眼前。所以,语文教师要擅长利用这个比喻方法让初中生明白,再单调的生活,只要肯于认真观察某个瞬间,捕捉其中的亮点和精彩,还是有许多内容可写的。其次,在练习阶段,语文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景象图片供学生观察,捕捉其中的趣事和亮点,然后再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文字描述。如此一来,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便可以建立良好的细节捕捉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对记叙文细节的把控能力。

二、分析阶段,善于掌控细节

在捕捉细节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学生分析细节的能力。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围绕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对外部形象的描述。外部形象包括事物的具体形象,例如形状、颜色等。以描述“雪人”的颜色细节为例,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刻画:“雪人的白空灵而又无瑕疵,它就像是一团棉絮,轻荡荡地‘飘’在那里。清风拂过,让人担忧,仿佛空中的灰尘会玷污这份难得的纯净。”这段话适当地运用了夸张的描述手法,一阵清风都能将雪人的洁白玷污,可想而知这里所交代的“白”是完全无瑕疵的。第二,围绕事件所能带来的结果、影响进行细节上的分析。在这期间,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所要描述的细节会给作文中的某个人物,甚至整个文章的走向带来哪些影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利用适当夸张的语言将细节事件表达出来。例如在某名学生撰写的《乞丐》中,他如此描述:“他将仅有的五元钱交了过去,但是,我发现他并未因为晚饭还没着落而担忧。”众所周知,乞丐时刻要为填饱肚子而乞讨,哪怕是一元钱,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活着的保障。但是在这段话中,作者利用“仅有”进一步体现了文中乞丐的困境,在下一句话中,作者却将话锋转变,表示乞丐并没有因为送出去仅有的五元钱而担心自己晚饭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一个乞丐下如此大的决心,哪怕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饥饿呢?可见,不论是哪一种细节描述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最有效、便捷的描述方法就是将事件、形象夸张地表达出来,让夸张的描述和原本的事物之间形成“摩擦”,而使读者更进一步对描述的事物获得更多认知。

三、下笔阶段,善于突出细节

众所周知,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和外貌,以及周边的环境、场面氛围的描写。如果可以把这些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凸显其中的神韵,那么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学生下笔阶段,语文教师要围绕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突出细节色彩。例如短篇小说《变色龙》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在这段话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穿”和“脱”两个字,详细地表达出了奥楚蔑洛夫为了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凌弱畏强的丑态。这时,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为何这两个字在这段话中可以发挥如此大的作用,随后再回顾全文,带领学生了解小说内容。这时,学生便可以发现这两个字在文章中发挥的作用。而在学生练习期间,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利用相同的手法来表达出一个人的心理、情绪等细节。当然,在一开始练习的过程里,学生难免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但是通过长期的练习,他们对字、词的运用必然会更加巧妙,从而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另外,还有一个相对较笨,但是效果显著的练习方法,即用比喻和借代的描写手法。例如将鸡冠花描述为倒置的女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比喻来突出细节的描写手法。所以在平日的练习中,教师要合理点拨学生在观察细节的同时,分析哪些事物与其存在形象上的关联,再利用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总之,根据当前初中生在记叙文细节描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初中生对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掌控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备课中给予深入的研究与高度的重视。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初中生对记叙文细节的把握,以此增强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能力,提高他们笔下记叙文的可读性和文学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记叙文的水平 篇7

一、培养观察力是提高记叙文水平的基础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精读的课文不下几百篇, 而这些课文无论在思想上, 内容上, 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是脍炙人口的上乘佳作, 对教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借鉴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材料的大量积累必定会对学生有所帮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写作的道理和方法讲得过多, 导致学生在遇到作文时仍然感到头痛, 为什么学生作文这么困难呢?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有着直接的关系, 尽管学生升入初中阶段了, 但是他们还是主要活动在家庭、学校的狭窄范围内, 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 使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大脑中没有相应的表象存储, 这样, 作文时就会没有相应的表象可供提取和使用, 可见, 要想写好作文,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1. 帮助学生捕捉观察生活的机会。

学生遇到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手, 主要是缺乏对客观现象的观察, 赞科夫说过,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必然途径。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当寒意未尽, 路旁柳树的绿意, 却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这时要提醒学生观察春天的脚步;乌云翻滚, 电闪雷鸣, 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 让学生观察夏天天气的变化;几片橘黄的落叶悄悄地告诉我们, 秋天已经降临大地, 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周围景物的萧疏过程;冬天来临, 漫天风雪, 让学生迎风冒雪, 共赏雪景。让学生比较, 季节不同, 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懂得了在什么情况下的观察重点是什么, 因而捕捉观察时机的能力增强了。

2. 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选择的对象。

许多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存在粗枝大叶、走马观花的毛病,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眼前司空见惯的事物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先指定观察对象, 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并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 (1)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 认真仔细观察; (3) 注意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 (4) 善于从那些平凡的人物和事物中透视出不平凡的内涵来。再以语文教师的讲解与教材的讲解为蓝本, 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烈日和暴雨下》作者选取了特定的观察视角, 联系烈日狂风暴雨不同环境的作用, 多次写到柳枝, 在写景之中表现人物难以住在自己命运的深刻主题;朱自清的《背影》描写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送行, “攀”“缩”“倾”的动作, 写出了年高体胖的父亲吃力爬高的艰难, 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腻性、准确性。把这些观察范例和平时的观察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比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要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父母、教师、同学为观察对象, 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 揣摩被观察者的内心活动, 从而把握被观察者的性格特征。以写景为主的文章, 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为描写对象, 这种定向观察的方法对初中学生来说有较强大的吸引力,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观察作为获取作文材料的手段和来源, 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和终结。所以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之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写作的实际过程当中。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 不宜视作知识, 宜于实践中练习, 自悟其理法, 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 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老先生这段话实际上是强调勤于练习, 勤于动手, 勤于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 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时候, 我们先从一人一物一景入手, 或山水、草木等自然景物, 或者人物动作外貌, 然后逐渐过渡到写多人、多景、多物, 比如春游、校园景观等, 这样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实践中再结合不同阶段的观察对象的特点, 来对学生进行观察要领和表达方法的训练, 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技能, 这样就把写作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

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完美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就要靠语言来进行“包装”。因此, 语文教师要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丰富学生的词汇。

1.“好花共赏”课, 提高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学生步入初中以后, 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 如果每个学期只讲十几篇现代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的。于是我在每周的自习课上做一节“好花共赏”课, 我把学生课外阅读找到的一些好作品, 推荐给大家阅读欣赏, 让学生丰富作文语言, 积累作文词汇。

2. 加强“读”“说”“写”的结合, 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作文时, 学生的语言匮乏, 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阅读的东西过少, 占有的材料不多, 因此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 针对这种现象, 进行“读”“说”“写”的练习, 让学生选取妙语佳句, 精彩的段落等以朗读的形式推荐给大家, 这样做的好处是: (1) 推荐作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2) 选取好的作文不仅要阅读还要鉴赏分析, 日久天长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其独到之处, 赏析多了, 驾驭语言的能力就会提高, 也会逐步摸索出作文的门道。“说”是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练习, 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文, 言之有理, 言之有趣, 学生就能从多方面收集材料, 用准确的语言, 明快的语调, 丰富的词汇, 灵活的方式, 准确地描绘人、景、物、事。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8

背着沉重的书包我告别了母校,背着沉重的书包我投进了你的怀抱,我的初中学校。领到崭新的书本,我如读书般看着你沧桑的脸庞,一副副陌生的面孔,一个个陌生的嗓音,又一个陌生的你,不禁疑问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即将在你的胸怀度过三个春秋:

走在藤萝阴林,书声朗朗伴着那斑纹沧桑的石头传入我的思绪,石头背面记载着学姐对你的思念,哦你是一个无声的老人。

坐在操场边缘,欢叫起伏伴着那红红绿绿的操场闯入我的眼界,同学们的激烈争夺表的着你的激情,哦你是一个昂扬的青年。

唱歌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9

今天我要和哥哥一起去唱卡拉OK,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是一个爱唱歌的女孩,能去卡拉OK唱歌是我的福气。虽然要走很长的路,但为了唱歌,值得。

我们12点钟见面,我跟哥哥11:30出发,走了足足半个小时,总算到了,可他们还没来,我们也就只好等了。哥哥打了个电话给他们,他们说还没出发,我们闲着无聊,就到对面公园玩了一会儿。大约过了5分钟,哥哥看到了一群学生,他问我:“妹,你说是不是那群?”“哥,应该不是吧,都这么矮。”又过了5分钟,哥忍不住又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他们已经到了,我跟哥进去之后,就开始唱歌了。

一进门,一个5~6岁的小妹妹已经在唱歌了,歌名是《拨浪鼓》,这首歌好听极了。我去点了一首《有点甜》,这是要男女合唱的,因为男生不好意思跟我合唱,我只好自己一个人唱2个角色了。之后我又和小妹妹合唱了好多歌。他们都不唱歌,在玩“真心话”,真不知道他们来这干嘛?一晃,已经4点了,妈妈叫我回去吃饭了,我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委屈初中记叙文 篇10

初中生在进行记叙文写作的时候,需要掌握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这四类不同内容的表达。以真人、真事、真景、真物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新颖的一篇记叙性文章。下面将对记叙文的概念、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及教学目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心理和思维等进行阐述。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就是把人们真实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顺序利用时间、空间和场景的变换来对读者进行叙述和交代,使读者深受其感染。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例如人物传记、小说、散文等;而狭义的记叙文是指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以叙事和描写为主的、以强化学生对记叙文这种文体能力的训练。

(二)新课标对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及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1]。

1.初中写作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奠定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最好方式并且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在讲授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3]。

2.记叙文写作的教学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人们在“惊异”之下,才能激发出兴趣,才能愿意去做,是一种必要的动力[4]。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写作中是非常合适的有助于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并且能够把所想所感所见的内化成写作的材料,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结合作文教学,把教材中的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时,同样能仿写出精彩的句子。做到“读写相结合,以读促进写。”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教材中找出与写作教学相关的点,为写作汲取有益营养来充实作文教学。学生要勤练笔,多读多写,积累丰富的素材,不要拘泥于课堂中有限的材料。

(三)当前农村学生的写作心理和思维的现状

当前农村初中生在写作方面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上作文课时不能克服对作文的反感心理,导致为了作文而作文,并把作文当成累赘使学生的写作思维日益退化,没有进步,只能停滞不前。

1.写作心理理论对记叙文写作的启发。

现今有很多关于作文心理和新思维的理论探究,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很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写作思维和写作心理都是属于写作学的一部分,对于写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研究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和写作对象的一门科学。如弗劳尔和海斯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型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写作认知模型认为,长时间的记忆可以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初中生可以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把这些要素储存在大脑之中,为日后的写作练习提供素材,可以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充实自己的记叙文。

2.写作新思维对记叙文写作的启发。

马正平老师的思维操作技术把记叙文的结构思维模型分为聚材、布局、行文三大部分,要求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去寻找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特征的材料,进行结构、行文。[5]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表达思维,表达思维是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密切配合,是将头脑中的内部语言转化成书面或口头语言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要口头语与书面语相结合,让“说”带动“写”。

3.现在农村初中生写作心理和写作思维的状况。

由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思想的闭塞导致现在许多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写作没有意义,不用学好作文的错误想法而且不知道为何写作,对写作缺乏一定的信心,平时也不注重对生活的观察。这样的错误心理导致写作能力下降,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受阻,教学的计划就会被打乱,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提高。农村的初中都不太注重对写作思维的训练,不关注对写作前思维的指导,故而学生的思维不能发散。有时语言的表达也不清晰,构思不准确,这样的一篇文章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加大对写作思维的训练。

二、农村初中记叙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要找出这些问题,然后进行分析,使记叙文的写作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行动困难型

在写作面前,初中生都会有畏难情绪也没有写作兴趣、对写作没有热情可言、更不用提写作的自发性和积极性。缺乏写作的动力是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的原因,现在很多初中生都会逃避写作这个话题,觉得写来写去没什么可以写的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对于写作来说也同样如此,失去动力的支撑写作就会无法进行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以至于失去了对作文写作的信心,写出来的作文纯属于“应付型”作文而且农村的教育发展较城市来说是比较滞后的,一步步导致作文教学与课堂训练脱节。

(二)能力困难型

所谓能力困难型就是在作文的写作能力上表现薄弱,尤其是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是写作的问题之一,所以接下来要分析一下初中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构思和表达出现的一些问题。

1.不知如何构思。

构思主要是你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放在记叙文里也就是应该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物?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怎么写?”也就是怎样谋篇布局。在构思里面首先要考虑作文的选材,而选材就成了初中生写作的难题之一。在行文的脉络上,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差,写出来的作文就像“流水线”一样,想到哪就写哪里,为了凑字数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去思考这篇文章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不知如何审题。

现在的初中生,尤其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角色转变慢所以审题立意能力不强,思考不全面,导致作文偏题。如在写事的记叙文中,学生们很容易写成写人为主的,这样就偏离了文题,不能充分的反映作文的主旨意图。

3.不知如何表达。

由于农村比较闭塞,许多新文化、新观点都无法被学生知道,而且由于农村的观念比较落后,家长不愿意把钱用在购买大量的书籍上面,使中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视野不开阔,而且现在的中学生不爱读书,家长和教师也忽略了读书这一部分的指导,使孩子对读书不感兴趣,致使学生的语言功底十分的差,语言生硬,在写作时生搬硬套,语言连贯性差,造成文不成文,语句重复较多,啰嗦,词汇贫乏,逻辑性差。初中生相比小学生而言还要好很多,具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也能对事物有一个准确把握,但是平时的观察不够,观察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够,所以素材的积累不多。

三、农村初中记叙文写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上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呢?下面将根据以上找出的问题,逐个分析其原因。

(一)写作教学缺乏趣味性

在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体上不是很高,作文课上缺乏新的理念,不能快速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导致行动力下降,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写。当然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所以单纯地讲,写作的技巧,容易让他们失去写作的兴趣,觉得无聊进而导致写作态度不端正,不喜欢写,逃避写作。而且学生们的时间都被其他繁重的课程挤占了,没有时间来细细的研究作文为什么写?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都为分数忙碌着,态度不端正,对作文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面对这些心理上的障碍,与其在提高技法上下足功夫不如从初中生的写作心理入手,教师只要认识到学生的写作心理,不断消除学生的写作心理的障碍,才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写作之中[6]。

(二)“模式化”作文使写作能力下降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是铁律,为了提高成绩,教师在教授作文时,过于注重对记叙文写作方法上的训练点总是围绕着智力因素,给学生们分发范文,照着范文讲,点评一下范文的优点,让学生也照着这个写,背一背例子,就草草了事了。忽视学生的兴趣、习惯、态度。当前教师在一堂作文课中,用很大的篇幅来讲如何应对中考,教师会传授大量的技巧,给出所谓的模板,让同学们“照葫芦画瓢”没有个性,更不用提文章中是否含有真情实感,大家写的都是“模式化”作文,每个学生更像是为了考试而加工出一些让国家满意的合格产品,没有注入自己的情感,没有把文章写“活”学生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把一些文字拼凑起来,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

(三)阅读量小写作视野狭窄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课外阅读量少,并且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大多都在学校内进行,视野比较狭窄,没有素材可写,在学校中教师还不重视对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语文课局限在课堂之中,脱离了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没有从课堂“走出去”,没有建立大语文的思想。现如今的初中生课业繁重,生活范围仅仅局限于“三点一线”,对“窗外事”知之甚少,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在生活经验有限的情况下获得创作的源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获取间接经验。所以需要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多看好的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有好的语言作为支撑,没有语言支撑的作文就像是没有了灵魂,是一个躯壳,思想空洞毫无意义可言。我们要写的作文是一个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艺术品”。

四、结语

记叙文的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作文俗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而记叙文写作又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应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养成良好的写作态度,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不要对写作文产生恐惧,教师要正确对待作文教学,及时找到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摘要: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为行动困难型和能力困难型即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没有动力;不会审题、选材立意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难题。本文主要是从农村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记叙文写作,问题,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国平.我的写作教学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国平.我的写作教学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学校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篇11

学校是我们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与忧欢的见证地,不管你是否得意过或失意过在你的年轻岁月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啊,流露真感情的友谊分享共同的学生友爱,我爱学校同样学校爱我,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未来我也是学校的骄傲。学校的点滴是我们的积淀,不管你抛弃过那门课,不喜欢哪一位老师,但是青春的爱是学校启蒙的,我与学校的故事永远说的情切意深。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老师,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您是石阶,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委屈初中记叙文 篇12

语言是文学的衣裳。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满足于“语言通顺”,则毫无文采;词汇贫乏,则句式单调;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连篇,则毫无趣味。

一句平常的话,能不能换个引人入胜的说法?一件事能不能描述得形象一些?一个传统的说法能不能用个新颖生动一些的表达方式?一组既定的句子,能不能调动一下顺序?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可不可以用一用铺陈渲染的手法?可不可以用排比的方法增强文章 的气势?可不可发借用口语俗语来陈说?可不可以考虑用一个有力的反问?

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使语言变得鲜活起来。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

妙用动词、形容词,使文章语言新颖脱俗,鲜活生动。对用于表示颜色、声音,形状,情态等的词语要十分讲究,描绘事物力求曲尽其妙,要使读者感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用词力求生动形象,尽量选用含义具体又富有形象感的词语,它能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如:柚子挺着金黄的大肚子,把西瓜顶到了水果摊的一角,螃蟹挥舞着威武的大钳子,爬上了街边餐馆的广告画。白嫩嫩的藕悄悄地告诉人们荷花已经凋零在池塘。夏装的折扣已经打得贴近了水面。报纸笑眯眯地教大家秋补秋养的新法子。

又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拥抱现在》)

二、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可以使你的作文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用词准确,富有变化,增强语言表达之美;运用叠音词,可以增强词意,表现节奏之美;多用四字格,两两相对,可以构成匀称和谐之美;引用名言警句,又可以获得理性思辨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可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汇,可以营造庄重典雅之美;而充分地使用修辞格,则可以使自己的语言幻化出无限新奇夺目之美。一个普通的意思,一旦使用了修辞格,就如同涂了魔水的童话一般,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焕发出亮丽的光泽,激发出魔力。

1、妙用比喻

如:“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 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不能不佩服比喻的新奇、想像力的丰富。

又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 (《歌声与微笑》)

2、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排比句用于说理、抒情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如关于“魅力”的一段话:魅力是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是时装模特轻盈的步履,是演讲者潇洒的手势,是胸襟博大者宽容的微笑,是球王贝利的脚,拳王泰森的拳,是卓别林的鞋,梅兰芳的水袖,是白石老人的虾,悲鸿先生的马…… 这段话把抽象的概念全具体化了,不由分说地把你裹挟到奔腾的激流中,去领略它那大气磅礴不可遏制的巨大力量。

3、生动比拟

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 “月色在倾 听” (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4、回环反复

如: 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 (《读书是快乐的》)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三、套用术语、俗语

如:期中考试后,老妈边看《证券市场》边问:‘年报表’下来了吧?你‘中期业绩’怎么样呀?我诚惶诚恐地递上成绩单,等着挨批。那边却不紧不慢几句:这么长一根‘阴线’啊!怎么搞的?不能再退步了,这……这简直是‘高位套牢’嘛!什么?把我当股票?唉!算了,怎么说她也是对我进行智力投资的超级大户,拼拼吧!凭着强烈的上攻欲望,我在苦海中奋斗了几个月。期末交上?年报表?,老妈再开金口:这条‘阳线’拉得还算漂亮,我说嘛,我女儿是‘潜力股’‘成长股’,再继续努力呀,就成了‘绩优股’。这回你‘反弹’上来,一定要保持‘涨势’。我呢,这就‘补仓’,多给你买几本好书。没办法,怎么说我都还是股票。(《老妈炒股》)

又一日,自习课上一片宁静,突然“当”的一声击碎沉寂。一看,原来是个空饮料罐。她抬头,两道寒光扫射过去,众人纷纷侧身躲避,那位蹩脚的“三分射手”早已拿起书,操起笔进入“学习”状态了。怎么办?最后结果是,这位损友周围的四人一齐进入第二天的扫地计划。这之后,我才知她的座右铭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所以,班上许多“三分王”都只得改行做“扣篮王”了。 奇怪的是她做了这七品芝麻官后,我们班的卫生流动红旗从未流动过。看样子,她这七品芝麻官还是做下去啦。(《七品芝麻官》)

四、巧用课文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醉在下课快乐气氛中的“一滩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只得恭恭敬敬听命于师了。(《补课》)

“懒虫,起床了!都八点了!”妈妈狠命地把我推醒。

“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书虫’是也!”我哼着自编的“小令”,翻身下床。好歹“五一”放长假,不充实充实我的“精神粮库”,哪行?(《书虫》)

五、借用歌词

语言求新可借助于亲切自然、新鲜活泼的现代流行歌曲。由于流行歌曲产生 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歌名及歌词有“知名度”,容易产生共鸣,况且有的优美歌曲的歌词蕴藉丰富,富含哲理,荡气回肠,魅力十足,若读者能善借巧用,定能妙笔生花。

例如:《拥抱秋天》 “秋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袒露,冬那么含蓄。”“拥抱秋,降落人间。拥抱秋,秋使天空蓦地高远了。拥抱秋”

这些句式工整的美妙的语言,尽显文章风采,而震撼人心,使人对秋产生眷恋之情。而且作者从“硕果——秋空高远——秋雨绵绵,令人激动”等词语用丰富的充满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之图画。

6.新奇组装

(1)小词大用。

如“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暖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灌冷风,他立马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被窝”“热水袋”“灌冷风”等日常生活用语,用在分析美国与台湾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使人顿觉耳目一新。

(2)大词小用。 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空’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句中加引号词语,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意蕴,绽露出了新的格调,新的风韵。

(3)实则虚之。 如果所表述的对象比较实在,比较具体,就设法使之“虚化”,写出它的意义来,写出它的韵味来,写出它的情趣来。

儿女是父母的一部作品,不求妙笔生花,只愿质朴天成。

“儿女”是实在的、可感的,将之暗喻为“一部作品”,进而以“不求??只愿??”的取舍句式,推出“妙笔生花”和“质朴天成”这两种评价,如此虚化,就使语意升华了,情趣、韵味显现了。 (4)虚则实之。

如果所谈论的话题比较抽象,就设法使它具体些、形象些,用“实化”的手法写出它的情感、思想来,话题含义、内蕴就显豁了。

创新是什么?是古猿第一次从森林走向草地的勇敢,是只身划着独木舟横渡江河的胆识,是鱼儿第一次跳出水面的惊喜,是鸟儿第一次穿趟云天的快慰,是不求苟同于人的执著,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法门。人生因创新而精彩,世界因创新而壮丽。

“创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将其化为“古猿走向草地”“划着独木舟横渡江河”“鱼儿跳出水面”等具体意境,以“勇敢”“胆识”“惊喜”“快慰”等心理品质或感受加以阐释,其含义就实在了。

(5)扬则抑之。

为了表达某种见解,欲扬先“抑”,前一句把话说“死”了,后一句又从新的层面进行“扬”,使语言活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既出入意外,又入情入理。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但可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先说“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似乎把话说“死”了,而后一句却从“态度”这一新的层面上说“可改变”,使人眼睛一亮,话又活过来了。

“0”的委屈 篇13

0在数轴上表示原点, 表示一个基准。这个观点被大量运用于各种物理量, 0非正数也非负数0是偶数, 但是即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整数a除以整数b (b≠0) ,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也可以说b能整除a) 。”没有排除a=0。“如果数a能被数b (b≠0) 整除, ”a就叫做b的倍数, b就叫做a的约数 (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排除a=0。“注意:为了方便, 以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 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0。”排除了倍数是0的可能, 为以后研究最小公倍数排除了0的干挠。同时也为“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 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提供了必要条件。“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注意:因为0也能被2整除, 所以0也是偶数。”特殊情况, 研究倍数时又包括0了。“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或素数) 。”不管是一般还是特殊, 0不能做除数, 更不能做约数。0不是它本身的约数, 所以0不是质数。“一个数, 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这样数叫做合数”。从这个合数定议来看, 一个数要是合数要满足两个条件:1.约数必需有1和它本身;2.还有1和它本身以外的约数。0的约数没有它本身, 由此看来0不满足第一条, 所以0不是合数。

夜深了, 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们已沉沉睡去, 进入甜甜的梦乡。忽然, 从数学作业本里传来一阵抽抽嗒嗒的哭泣声。数字宝宝们陆续醒来, 揉着惺忪的双眼, 寻声望去, 发现是“0”在伤心地哭泣。

大家关切地问它怎么啦?好半天。“0”才吞吞吐吐地说:“4, 4它欺负我!”“4”被说得莫名其妙, 疑惑地问:“我, 怎么欺负你啦”“对呀, 对呀, 你快说说看, 我们为你伸张正义。”其它数字纷纷说道。

“0”这才止住哭泣, 问大家:“数学课上, 老师是不是教过大家: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对呀!没错!”“0”说:“大伙儿请看, 在307×4这个算式中, 答案是1228, 因为和“4”相乘, 答案中, 它把我挤没了!”说完, “0”再次伤心地大哭起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4”如释重负道:““0”兄弟, 你和我相乘依然得0, 只是我先和个位上的7相乘得28, 因为满了2个十, 所以向你所在的十位进2, 再和你相乘的0相加在十位写了2……”

听到这里, “0”一下子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粗心没弄明白算理而闹了笑话, 它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 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 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 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 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 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 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 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 想想看, 要是没有我, 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 “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 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 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小学生数学故事《0和1》:“你……”“1”顿了顿, 随机应变道, “不管怎么说, 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 “你看, 日常生活中, 气温0度, 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 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 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 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 如1037、1307, 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 “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 如0。1, 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 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 谁也不让谁, 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 “9”灵机一动, 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 瞧你们, ‘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 “9”才心平气和地说:“‘1’、‘0’, 其实, 只要你们站在一块, 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 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附“0”的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 激发幼儿兴趣。

1、游戏:

小鱼游。 (教师和幼边唱边做小鱼游的动作, 师可以说3、5、6……游一起, 然后3、5、6……个幼儿一起, 最后所有小鱼都游走了, 所有幼儿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数字0——9, 回忆。

(今天, 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朋友, 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读一读。这些数字朋友想和我们做个小游戏呢。)

二、了解“0”。

1. 感知“0”代表没有的意思。

(1) 出示糖果图片 (5颗) 。看, 这里有几颗糖果?请你从0——9的数字中选出一个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 (个别幼儿选出数字卡片) (师收起糖果) 现在盘子里还有几颗糖果? (幼儿回答) 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0)

(2) 出示图片 (雪花片8片和3个水果积木) 。8要去找朋友了, 它的朋友在哪里? (收起雪花片) 现在还是8的朋友吗?那是数字几的朋友? (0) 为什么要用0来表示?

小结:是啊, 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

2. 生活中的“0”。

(1) 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2) 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 电话中“0”表示一个号码, 车牌中“0”表示号码……)

小结:原来“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还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 0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数字的结合。

(1) 我们都知道在这些数字当中“0”是最小的, 可有时候它却变得非常厉害, 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有趣的0》

(2) 为什么9个哥哥一会儿看不起小弟0, 一会儿又喜欢0呢?

如果0在数字1的后面一站, 结果会怎么样?如果0在数字1的前面, 结果又会怎样? (演示)

上一篇:大学图书馆使用方法下一篇:海鲜酒店开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