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日志

2024-10-01

教师教学日志(通用10篇)

教师教学日志 篇1

教学日志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了。回首这近三十多年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语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每节课下来,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因为我总是被孩子们的一句“老师,等一等!”给拽住脚步。有时候是为个别差生留下的,有时候是被待解的疑难给拌住了,有时侯是找某个课堂上有心事而没认真听课的学生谈心,诸如此类。有趣的是,经常被重重包围的我反而很乐滋滋地倾听着、享受着师生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我将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与同行们分享。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出现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着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在这些教学失误之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我从学生课堂发言积极,热烈讨论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教师教学日志 篇2

一、教学日志的概念、内容及特征

教学日志指授课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和获得的教学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 为自己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提供第一手材料。教师通过撰写教学日志, 反思、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内容, 使其系统化、理论化, 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 实现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促进职业成长。

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 而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进行归纳与总结生成的。它包括描述性和思考性两大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补充, 它们往往相互交叉、共同使用。描述性的教学日志指教师对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发现的问题和个人的感受等做出的陈述性记录。诸如:一堂课讲完后回顾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情况、学习场景等。思考性教学日志指教师对事情的反思, 包括:学生能学到什么、师生互动情况、课堂上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件、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教研过程中个人的困惑、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讲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及原因、反思后要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改进意见等。

教学日志具有即时性、经常性、客观性、评价性和反思性等特征。教学日志的即时性和经常性特征主要是指教师对相关的教育事件、个人感想和认识、评价与反思及时地记录下来, 而且要坚持经常记, 只有这样才会循序渐进地了解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个人认识和取得的进步。教学日志的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实事求是地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既要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又要记录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教学日志的评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把教学设计、专业技能、课堂管理、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后的反思等全部记录下来为客观的自我评价提供最宝贵的一线材料和广阔的空间。教学日志的反思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是记录和反思广大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自我认识与评价, 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过程的目的。

二、反思型教师的内涵及特征

反思型教师是指对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手段等具有独特的审视眼光和批判反思能力的教育主导者。反思型教师从多重角度分析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以及课程原理, 并利用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断重估和改变其教学行为和环境, 检验其教学假设、教育目标和教学价值。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概括起来, 反思型教师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他们能够对课堂中的信息和问题积极地、深入地、连续不断地研究与思考, 不满足于现状, 不断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施教与管理课堂的方法, 善于收集已有问题的信息并按着适当的标准权衡其价值, 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第二,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他们不受传统观点的影响, 敢于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敢于对权威挑战, 反对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授课, 主张个性文化的解放、教师自我的解放和教育体制的解放。第三, 反思型教师应该具有批判反思能力。他们能够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把思考的注意力由外显的教学行为转到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目的、课程原理和教学观念上。

三、教学日志是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重要途径

1.教学日志有助于英语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英语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 因为语言的学习需要有合适的语言环境, 这就要求他们审时度势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完成这个任务, 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撰写教学日志, 并通过对教学日志地归纳与总结, 积极地、坚持不懈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 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能够时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并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创新思维和教学, 有效地促进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形成。而反思意识的形成有助于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具备过硬的教育和科研能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必要条件。

2. 对教学日志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

教学日志的特征决定了英语教师要对自己的记录进行经常性的回顾和反思。譬如某个教师对某一堂英语课上某个同学的语音和语调做过评价和描述, 而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又对同一同学做了相关描述, 那么这位教师就可以通过回顾先前的记录, 来反思前后两次学生的发音差异从而得出这个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和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因此, 对教学日志进行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英语教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辩证地审视自己不同阶段的教学, 反思学生和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向反思型英语教师过渡和发展。

3. 教学日志创设了教学与科研的平台, 有利于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

教学日志提供的是教学的一线资料, 内容丰富、详实、生动。英语教师把反思后的新观点、新启发和新感受及时记录下来, 并进行概括与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成为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和开展教学研究的资源。这一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过程开拓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使他们的教学与科研达到了有效整合。许多英语教师已经利用自己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科研资料, 把关注和反思的教学问题撰写成课题项目, 并成功获得了立项。总之, 英语教师写教学日志的过程, 既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过程, 也是提高其反思性教学能力、促使反思型英语教师形成的过程。

4. 教学日志创造了英语交流平台, 促进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培养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所学语言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在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 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经验的总结, 注重与专家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教学日志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凸显英语学科特点的工具, 它既能使英语教师总结和创新, 又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实际上教学日志已经成为了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有效载体。例如:当英语教师教研组举行研讨活动时, 他们中有些人会宣读自己的教学日志, 与同事交流和分享其中归纳总结的一些创新看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同事又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反馈给他们, 通过这个反复的过程促使英语教师积极地反思与重构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推进他们向反思型英语教师转变。

5. 观摩同行教学、开展日志交流, 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要善于对同行教学观摩, 分析其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与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对照, 从中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和模仿, 同时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以及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课下再彼此交换意见, 共同反思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促进共同发展。英语教师可以不断对观摩和讨论记录下来的反馈素材加以归纳、整理和研究, 添加到自己的教学日志中丰富日志的内容, 触发自己的反思性思维。这一行动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且能把其他教师的创新观点加以归纳和整理后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总之, 英语教师撰写教学日志, 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记录还是对其他教师的反馈建议, 都可以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培养自己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 逐渐向一名合格的反思型英语教师演变。

英语教师作为教学反思的主体, 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去记录教学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并且不断地去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教学记录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可以说, 教学日志是英语教师自我反思的关键素材, 也是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菲尔德.批判性反思教师ABC.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2]赵恕敏.教学日志:外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大学教育科学, 2009 (2) .

教师教学日志 篇3

【关键词】教学日志;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日志作为教师记录自己进行的教学活动中的思考,并对教学事件的得失与成败进行总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将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日志与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结合起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国内对有关教学日志的研究还很少,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日志也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而教学日志在理解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作为反思性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一、教学日志的概念

有关教学日志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认为:“研究日志(有的地方也称“教学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张伟译,2002)。外国学者Joaquim Sa认为教学日志是一个报告,是在课堂仔细观察、课后立即记录而来的,这包括课堂上有关教学的质性材料的收集过程。国内比较通用的教学日志概念表达是:教学日志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地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以往教学日志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据现有研究看来,教学日志主要有点评式(课前或课间在教案上点评,适用于教师应急时使用)、提纲式(课后,对课堂成败得失分析与综合)、随笔式(课后,对产生触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专项式(课后,抓突出问题深入反思总结)四种。

二、教学日志的写法

著名的学者王蔷提出,教学日志的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面。你教了什么,如何教的,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为什么有的内容或方法能够按计划完成,而有些却不能?第二:学生方面。他们学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学习的场景,行为描述,出乎意料的事情等。第三,师生互动情况。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际活动进行的情况如何?第四:讨论与反思。总之,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设的,而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后生成的。

对于怎样引导教师写好教学日志,如果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英语教师提出两点要求,首先,教学日志一定要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然后,教学日志里所记录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要有一定的启发。

三、运用教学日志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自我反思,这种做法是:一方面,为了形成一系列某个突出问题的教学日志,关注教学中一两个突出问题,持续写同一主题的教学日志;另一方面,教学日志的重点是反思成功及失误之处,还有对突出事件的处理等。还有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在写教学日志前,要善于总结这次记录的与前面同主题的教学日志相比有哪些经验,有哪些新思路。

其次,教师之间共同反思。因为不同教师之间的思想、观点、教学手段、方法都不一样,所以互相反思可以得到互利共赢。学校可以协调好教师的课务,把哪天哪个具体时间段确定为集体反思交流时间。

最后,网络日志。随着网络的发展,有关网络日志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人们运用网络日志可以同来自不同地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教师博客(网络教学日志)成为教师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具体做法可以分两方面,第一,教师要常浏览优秀的博客教育网站,了解别的教师是如何反思的,这些方面有有哪些新进展。第二,教师也可以自己跟帖或者建立自己的博客去发表自己的教学日志,接受别的优秀教师的指导。

对于教学日志的撰写,可能比较难以持续,首先,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的任务已经比较多,可能难以分配时间或精力在课后去记录平时上课或者生活中所思所想,因为教学日志的记录可能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费力。其次,可能有些教师会反应,即使日常已经对教学日志进行了记录,但是并没有发现有进步或者说有很明显的进步。但鉴于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教学日志确实可以用于教师去用心准备每节课,从而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Joaquim Sa.Diary Writing:An Interpretive Research 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2002(8):150-151

[2][美]布鲁克菲尔德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0

[3]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教师研修日志 篇4

一、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有文化

英国的泰勒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

我感觉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独特的文化,便犹如一个人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独特的个性,没有绵延的生命力。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

二、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硬要素”文化

学校的硬要素指的是拥有自己的组织、制度。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组织制度,这套制度应该是公平的、合理的、民主的、科学的。这套制度的建立者应该是全校师生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随便制定的。

三、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软要素”文化

学校的“软要素”文化指的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有着独特的文化、素质、信仰等。例如元甲学校的武术文化,普洱中学的茶文化以及由茶文化,上海七色花小学的美丽课堂与艺术教育,还有我们济源市王庄小学的读书文化、习作文化,坡头二小的军营文化等。这些软文化可以让在这所学校生活的师生形成独特的精神气质,从而影响终身,形成个性。

四、学校文化需要既“濡化”又“涵化”

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濡化”是指在同一文化群体中,通过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年轻一代在老一辈指示、引导或强制下接受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例如学校的已经形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我们就要“濡化”。

“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的人群,因为持久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在已有独特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构建。

这里要注意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一味地“濡化”拒绝“涵化”,这是封闭,僵化,很容易走向单质化,甚至消亡。清朝由“帝国”沦为人人欺负的殖民地,就是太拒绝“涵化”。

二是抛弃“濡化”一味地“涵化”,这样消亡更快。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学校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校要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就需要在濡化和涵化之间有所选择,有所倚重,形成积极的新文化。

教师日志 篇5

初中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老师们都很明白,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

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新知识的教授同时,把以往几个学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过的词汇的好习惯。

教师网络研修日志 篇6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不是把语言知识点像填鸭似地灌进学生脑子中去,而是在快乐的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游戏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作为一种的激趣方法,在课堂中适当运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即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又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和运用知识。于是,寓游戏于教学中便成了我这几年来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教育游戏’一词起源于 80 年代的美国,在国外,教育游戏被称为“Edutainment”或“Educational Games”。“Edutainment”是由英文“education”(教育)和entertainment“(娱乐)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是指教育中的娱乐形式,即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各种娱乐形式,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一、创设开放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他们年纪比较小,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所以我们要创造开放环境,顺应儿童的天性,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把游戏引入课堂,用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

创设逼真的语言情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和模拟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情景, 如问候、告别、谈论天气、问路、购物、打电话等, 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为了让他们综合地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单词,我们可组织学生自制字母扑克牌,进行拼词游戏。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辅助教学,如“听听猜猜”、“设计节奏读单词”“传话”、“找朋友“ 演小品、猜谜、唱英语歌曲、开辩论会等,创造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从而保持一种“我要学”的主观欲望。

贴近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有赖于各种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化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目的虽不是扩展语言,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然而却能把学生直接吸引到语言活动中来,从而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

我们深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英语,在生活情境中学到英语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不是智力方面的,而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懒散,不愿意也不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寓游戏与教学中教学的游戏本身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材料来源于学生所学语言,游戏的角色和规则都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了的。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会感到有任务压力,成功了,会产生自豪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它不仅为具有各方面才能的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广阔天地,也通过游戏使枯燥的单词,句型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才能,发展他们得智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下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二、精心设计游戏,引导自主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它不是为玩而玩的盲目活动,而是作为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有序进地组织。在组织游戏教学中,我能做到每个游戏都做到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把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我清楚地知道,游戏性并不是目的本身,因为游戏教学不只是让学生玩得投入,玩得快乐而已,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穿插娱乐性的游戏,虽然只不过是一个辅助,但是,有了娱乐性游戏的教学,更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寓游戏于教学的实质就是游戏教学在激起并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的同时,激起并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能加强和帮助学生的学习和情感。

教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最终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玩玩乐乐就了事。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教学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像课堂上经常开展的有针对性内容的游戏:画画猜字、盛装游戏、藏东西、动作比赛、圣诞老人、故事接力、排兵布阵、旅行、耳语游戏等都是学生所喜爱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自信心十分有利。

例如,在学习服装词汇时,教师可设计“Dress Up”(盛装游戏),教师拿几件不同季节不同颜色的服饰,将全班学生分成联组,每组找一位选手,教师描述每位选手应该穿的衣服,选手必须在指定时间选对衣服并穿好。利用这个游戏来复习季节,颜色等词汇。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巧妙运用游戏,把游戏与语言操练、重难点的突破,复习巩固有机地结合,如,让学生用实物、头饰、面具等道具运用所学句型和一些旧知识来进行自编自演的小短剧,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巩固所学的会话和句型。

这样,运用游戏,突破教学中的中难点,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巩固工作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复习巩固了知识。因为,英语教学游戏不是学生自发的活动,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又如在教学Moduel 1,Unit 2 Warming up 时,我将有关七城会的知识改为抢答题,融入南昌筹备和举办的绳金塔金秋贸易活动、军乐节等一系列大事,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内容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可见,英语教学游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利教利学的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组织形式。我们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注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学生参与的整体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既要注意游戏的目的性,又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既要注意游戏教学的时间,又要不偏离教学目的;既要注意所设计游戏在思维上的启发性和层次性,还要注意游戏开展的灵活性,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实习教师网络反思日志的研究 篇7

(一) 研究背景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教师教育的起始, 教育实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整个教学生涯影响深远, 培养反思型教师, 必须从教育实习开始。[1]

目前, 在教育实习中由于缺乏群体互动或即时交流, 无形中削弱了教育实习在培养实习教师反思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 实习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通常是个体的反思, 由于缺乏群体互动, 这些闪烁着智慧灵感的实习感悟未能在实习生群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让其他实习教师获得启示。其次, 虽然在实习小组教研活动时也可能产生群体的反思, 但通常也仅局限于实习学校少数几个人, 由于时空的限制, 分散在各个实习学校的实习生之间难以开展即时交流, 分享资源与经验;大学指导老师也难以及时了解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为反思提供即时、有针对性的辅导。

新兴的网络沟通工具blog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能提供即时、方便的互动和交流, 使用者在文章发布与管理上简单易学, 还具备友情连接与评论响应的功能, 运用此功能可将无数blog串连起来, 形成一个分享式的社群。本研究利用blog系统创建一个以实习教师为中心的, 有大学指导教师、中学指导教师和中学生参加的分享式反思社群———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生物师范教育实习blog (http://shenghuan.shnu.edu.cn/01shengshi/) , 通过分析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与同伴评论的情形, 了解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以及实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期对发展实习教师自我反思促进其专业成长有所启示。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师范专业2001~2004级共160名参加生物教育实习的师范生为对象。研究对象参加为时两个月的中学教育实习, 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 完成一篇教育科研小论文, 以及在blog上自愿书写关于教育实习的反思日志。期望藉由blog上的反思与交流, 协助实习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与习惯并提升其专业自主成长的能力。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分析质性的资料为主, 亦呈现一些量化的资料。质性资料收集的是160名实习教师在blog上发表的反思日志 (共2052篇) 、同伴评论文章 (共1016篇) 、大学指导教师文章 (共42篇) , 经开放编码 (1) 后归纳分析生物实习教师的反思情况;统计评论文章以量的方式呈现实习同伴间的互动情况。分析拟揭示: (1) 实习教师反思的特点和重点 (2) 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反思日志研究

(一) 实习教师在blog上评论的情况

经统计160名实习教师在blog上共发表反思日志2052篇, 被评论的反思日志共675篇, 约为三分之一。评论文章1016篇, 平均每篇日志得到1.5篇评论文章。虽然blog的评论功能会集中呈现反思社群对评论主题的交流互动情形, 对群体反思有所帮助, 但统计数据显示评论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观察其评论内容, 主要包括资源和经验的分享以及相互勉励和寒暄。如:

(YY评论HY-2007-09-18) 好强啊!恭喜你了, 上完了人生的第一课。

(HBM评论ZMX-2007-10-21) 加油哦!慢慢来会找到感觉的, 毕竟我们最缺少的就是经验嘛——实际操作是要靠慢慢积累的, 一起加油!大家都在实习啊——

(JJ评论TT-2007-10-25) 有同感——实验课的确不好上。我预先实验安排就很长时间——做完实验清洗也是一个问题——

(二) 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情况

观察160位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 其反思内涵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但也呈现出共性的特点以及反映了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时也体现了blog对反思培养的重要价值。

1. 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及重点

波斯纳 (1989) 认为:“经验的获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 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实习教师通过教育实习获得教育、教学经验固然重要, 但如果他们不对这些经验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 这些经验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 只有在获得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反思其过程, 认识其规律, 才能发挥教育实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更大作用。本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可资反思的教学经验其实很有限, 在反思日志中他们经常借助学习者的经历、教育理论以及中学指导老师或实习同伴等提供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从中提炼并吸取富有创新意义的智慧与力量。其中, 中学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 包含了对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等的个人理解, 类似于美国舒尔曼 (shulmn, 1987) 提出的所谓教师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因而, 这些实用的、具体的教学经验常常会引起实习教师们的感悟, 成为他们反思的重点。比如, 对于如何处理教材, 使教材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情境, 实习教师是这样反思的。

(JH-2005-10-26-实习札记) 我的指导老师对我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案;知识的重点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但知识的难点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来定的;教学过程中, 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反映, 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差距, 调节好上课的内容和进度……几堂课下来, 我也慢慢领悟了:知识不能靠灌输, 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来建构。

(WLP-2004-09-26-听课反思) ……同样是解释“遗传&变异”, ……上课时举了克隆羊“多利”的例子, 学生感觉并不是老师在解释这个知识点, 而是在引入一个新的知识点。而张老师举了众所周知的“龙生龙、凤生凤”的例子, 学生连书都不用看便脱口而出:“这是遗传!”说明例子不是越新越好, 重要的是学生都能理解、接受。

研究也发现, 实习生的特殊身份更能观察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差别, 似乎更能体会到教师作为教学权威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地位以及情感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撰写反思日志对于实习教师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教学过程, 树立教师信念、提高教学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有所帮助。如:

(WLP-2004-09-23-听课感想) ……张老师又一次强调:“我只讲一遍, 待会儿要同学来复述!看看大家到底掌握了没有?”前面半节课, 说实话简直就是“一人堂”, 只有张老师一个人在讲呀讲。直到张老师随机抽查学生复述时, 才有了一点生气, 然而复述毕竟是复述, 学生没有主动权, 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掌握也是被动的, 学习的主人变成了知识的奴隶……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HY-2007-09-27-生物课) 说起早上的抄生物作业现象, 乐老师义愤填膺地说:这些学生极不重视生物课!唉, 期盼高考政策会改变, 不然生物老师的地位不说了, 学生都成语数英+1个书呆子了!

2. 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习教师进入实习中学, 第一次由学生转变为教师角色, 虽然充满了新鲜和刺激, 但慢慢地, 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专业信念的理想和教育环境现实的夹缝中, 面临着专业自主和科层控制的冲突。这种“现实的震撼” (Reality Shock) [2]反映了实习教师所面临的挑战。美国学者傅乐 (fuller, 1975) 根据问卷调查将教师的关注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 (Pre-teaching Concerns) 、早期的生存关注 (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 、关注教学情境 (Teaching Situations Concerns) 、关注学生 (Concerns about Student) 。[3]本研究与傅乐有相似的发现, 即实习教师的关注点依次聚焦于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 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己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反思日志的分析, 总结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1) 实习初期“如何树立教师威信?”

观察日志我们发现实习教师都会遭遇到诸如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和学生教育上的困难, 正是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反思意识, 他们会在日志中把这些问题作为关键事件加以反思, 指导教师的指导会使实习教师的反思由日常的琐碎事情转为有意义的教育课题。如:YY实习生一度为学生纪律而烦恼, 在指导教师的启发下, 开始反思师生情感与生物教学的关系, 并将此作为教育研究的主题。

(YY-2006-9-26-实习第二周) 朱老师上的生物课很精彩, 学生对他是既敬又畏。他告诉我, “感情”很重要!我一直在探索着, 觉得很有道理。

(YY-2006-11-15-科研小论文“师生情感与生物教学”) ……第一堂课的教训……我认为, 师生感情是促进生物教育效能、提高教学地位的基础。……

(2) 实习中后期“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

吴卫东、骆伯巍 (2001) 将教师的反思内容与不同的教师群体联系起来, 即新手型教师主要进行教学技能反思, 适应型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策略反思, 成熟型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反思, 专家型教师则进行教育科研反思。本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对上述四方面的反思均有涉及, 只是较多地进行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方面的反思, 目的是改善教学效果。如:

(CKJ-2006-09-26-实习札记) 我在讲“新陈代谢”时, 举了氰化物的例子, 学生没什么反应。指导老师建议我用糖衣包裹药丸的例子来解释酶的专一性, 效果就好多了。

(SD-2004-10-15-实习第三周) 经过这些日子, 我觉得PPT要简洁明了, 将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板书形式写给学生, 这样既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的优势又可以发挥传统板书在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的优势。

(评论1:) 说得对, 现在越来越觉得板书很重要!不能光把知识结构按着PPT的思路放下去;而且某些实验演示也是动画所无法比拟的。按照上课的板书, 复习起来最有效率了。

(评论2:) 我还是喜欢老师写黑板.PPT的速度似乎太快了。

Lederman和Gess-Newsome (1991) 的研究发现, 由于实习教师对于教学尚未拥有完整的价值体系, 因此难以用系统的方式评估、批判自己的教学成果。[4]本研究也发现实习教师在评价教学效果时, 客观上多以学生成绩为依据, 主观上则以学生上课表情和师生互动是否热烈为依据, 较少呈现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观点。如:

(GY-2007-10-12-总算露脸了) 区统测的成绩出来了, 我们班排名第二, 师傅表扬了我, 哈哈, 我的教学效果不错吧。

(ZC-2007-11-05-听课感想) 听了几节学校的研究课, 感觉到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在课上学生能开开心心地呼应老师并且做出相应的回答, 那就说明这个老师的课是上得成功的。

因此, 在实习中后期, 实习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

(3) 始终质疑“我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有研究指出, 一旦准教师离开了职前教师教育机构, 它们在那里获得的对教育教学的积极态度、教师信念, 会被学校中的体验一扫而光。[5]教育研究者可通过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了解影响其教师信念的事件。如:一篇在2003生师blog上引起较大反响的日志, 反映了实习教师不断经历的自我怀疑:“我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QYT-2006-10-17-受刺激了我) 有个学生对我说, 老师我建议你改行吧!我们都不喜欢生命科学!或者你去初中部吧!高中部是没有搞头了!我郁闷了!

(评论1) :唉, 这些学生也够让人头疼的!不管他们怎样, 你要坚持下去, 要乐观点!?

(评论2) :坚持自己的理想, 不动摇, 不管别人讲什么, 只要你认为是对的, 就大胆地去做吧。

(评论3) :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留下来?或者被骂了, 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我要是做了老师一定不会这样的。……?做一个好老师?为你的学生带来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高中对学生很重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分析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与同伴评论的主题, 可了解实习教师反思的特点与重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与信念危机为何。研究显示, 实习教师虽然缺乏实践经验, 反思不够全面, 许多反思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甚至也并未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通过Blog上反思, 他们确实分享了经验和资源, 促进了自我的反思。然而, 研究也显示, 实习教师获得的支持性辅导不足, 因此, 提出以下两个建议。

1.应加强实习教师的辅导

观察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 发现指导老师的教育对其实习表现确实具有很大影响, 应在教育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提供实习教师有关学生教育知识、教学评价方法、有效教学策略以及反思策略, 以促进实习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检验和质疑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技术, 评价自己的教育效果, 激活已具备的缄默知识, 激发自己的教育智慧, 为今后的教师岗位和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Blog的互动功能

研究表明以网络为载体的反思日记比传统的以纸、笔为载体的反思日记对年轻的实习教师更具吸引力, 虽然人气Blog (评论率较高) 一般来自性格开朗、善于交流的实习教师, 但是性格内向却善于思考的实习教师往往能够写出大量高质量的反思文章。因此, 要培养实习教师的反思能力,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 其次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来协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而利用Blog技术作为实习教师书写与交流反思日志的平台是值得推广的。然而, 本研究中Blog的互动功能未被充分利用。因此, 建议在教育实习期间除了鼓励实习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外, 也要去阅读实习同伴的反思日志并给予评论, 以增加反思的互动性。同时, 实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应该适度, 以保证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反思与交流。此外, 专家与资深教师的鼓励对实习教师的反思更具激励作用, 应尽可能参与评论。

摘要:本研究以网络沟通工具blog作为生物师范专业实习教师撰写反思日志的平台, 通过分析反思日志与评论文章, 总结了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与重点以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应加强实习教师的辅导以及充分发挥Blog的互动功能两点建议。

关键词:反思能力,反思日志,实习教师,blog

参考文献

[1]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 (5) :49.

[2]Simon Veenman.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4, 54 (2) :143~178.

[3]Fuller, f.and Brown, O..Become a Teacher[A].K.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Seventy-four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2) [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46.

[4]Lederman, NG, &Gess-Newsome, J. (1991) .Metamorphosis, adaptation, or evolution?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concerns and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planning.Science Education, 75 (4) :443~456.

[5]Fred A.J., Korthagen, Jos Kessels, Bob Koster, Bram Lagerwerf, Theo Wubbels.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 the Pa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 2001.32.

坚持日志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篇8

要让学生写日记,首先就得让他们明确写日记的好处。我告诉他们:郭沫若、叶圣陶、朱自清、吴伯箫等许

多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写日记。部队作家刘真、马烽都是在初学写作时用日记练笔的。我和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些名人谈日记的语录,还利用语文课和读报时间,给同学们读老红军肖锋的《长征日记》,读科学家竺可桢的观察日记,读郎平日记和雷锋日记。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我还向他们介绍了同龄人坚持写日记的典型。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引导,同学们懂得了写日记的好处:日记是学习写作的音阶练习;是锻炼自己的“道德长跑”;是磨炼自己意志的磨刀石;是练习书法的“实验园地”。

认识提高之后,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和高涨的热情。于是,刚进初中不久的同学们都买了新日记本,开始写下了自己初中生活的第一页。

二、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起初,有些同学们的日记,并不令人满意。有的字迹潦草,敷衍了事;有的千篇一律,内容单调;有的无话可说,字数太少。

针对这些情况,我便作了几条规定:潦草的重写,间断的补写;内容不作硬性规定,所见所闻所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内容不得重复;允许摘抄,但每周不准超过1篇;成绩好的同学每篇写300字以上,成绩较差的同学适当放宽一点,每篇日记不得少于200字。待学生养成习惯后就无须作这样的规定了。

开始一段时间,有的同学把日记写成了“流水帐”。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的缘故。我便不断指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启发他们思考问题。我告诉他们:自然景物绚丽多姿,社会风情五光十色,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日记内容当然应当是广袤无涯。观察人物言行、阅读报刊、看电视、听音乐、街头见闻、家乡变化,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庆祝节日、参观访问、假日郊游、各种比赛、交往谈论,也都是写作的材料。我让学生懂得:生活,是日记的源泉。只要热爱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写出许多好日记。

三、认真批阅,做好记录与讲评

我规定学生每周交一次日记,无论工作再忙,我都要抽时间一一认真阅读,大部分日记还写上几句评语。看学生日记,不但不是一种负担,反而成了我的一大乐事。看到好的日记,心里更是乐滋滋的。我一边看,一边记录。我不只是登记一下日记的篇数、长短情况,更注重记载质量的优劣。有的内容,我还摘抄下来,以便日后讲评。

为了鼓励学生,我看到写得好的日记,我就在篇首画了一个红“☆”,表示赞赏。学生看了很高兴,写作热情更高了。

学生日记中也曾一度出现过“学习——回家——学习”式的内容循环现象。如有的学生总爱写上课、考试方面的内容。我便采用下面三个办法来克服这种毛病:一是让学生多阅读名人日记和中学生获奖日记,发动同学订阅《青少年日记》杂志;二是搞好日记讲评,在本班同学中交流写日记的体会,老师加强个别辅导;三是让学生经常翻阅自己以前写的日记,自己找一找,看哪些写得好,哪些写得差。

四、表彰奖励,选编优秀日记集锦

为了鼓励写得好的同学,并让大家有学习的榜样,我每月都要选出10余篇学生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誊抄出来,贴在教室里的《语文园地》专栏内,供全班同学欣赏。《矮,就不能当指挥吗?》《一个苹果》《三角板的风波》《教室里的生日会》《瓜子壳与心灵美》等日记,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有时,我还选出几篇好、差日记,同时印发给同学们阅读、评议,以提高写日记的水平。

美术教师研修日志 篇9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大教育者也越来越对其重视。在美术教学领域中评价作用也空前的受到教育专家和国家教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事与愿违的现象阻碍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根源已日渐显露,其问题急待解决。

1、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思想导致的问题

(1)对少数美术特长学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

少数美术特长学生以考取美术院校为奋斗目标,而美术院校的考试以美术基本功的扎实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埋头苦练色彩、素描,他们对几笔画一个果子、某某石膏像的特征能倒背如流,他们能像机器一样迅速准确的画出写实物体,但所画的作品千篇 一律,毫无生气,更无个性可言。而对于创作更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做起。学生们的个性、激情早已被机械的教条所淹没,艺术的灵感早已被扼杀在摇篮中,这已攘成了我国美术领域落后世界前列的后果。

(2)轻视大量普通中小学生的美术评价,

对大量的普通的中小学生的美术评价“小学重视、初中轻视、高中忽视”随着年级的增长,离高考越近,“美术”就离学生越远。因美术成绩对他们的毕业、升学和就业基本上没有意义,许多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评价的结果毫不在乎。占用美术课时的现象较为普遍,美术教师也就无可奈何,听之任之,凭感觉给一个皆大欢喜的高分。这样的评价从根本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2、美术教师的评价素养难以适应当今形势出现的问题

(1)长期形成的评价观一时难以适应当今形势

很多美术教师长期已形成了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对新大纲、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一时认识不够,难以适应,在教学中不能自觉的充分的利用多元的、互动的评价方式。这是当今美术教学评价中的一大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办公厅在近期发布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美术教学的指挥棒两次对评价问题作了明确指示,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美术教育界对评价的高度重视。加强美术教师素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只重对结果评价,不重对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再通过做作业将其知识巩固,最后作业的好坏也由教师说了算。使本无统一答案,借形、色表达情感的美术作业,变成了以教师个人审美情趣为评价标准,铸造出一批又一批以教师为模型的学生,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谈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谈何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3)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不重学生主体性

只有教师个人评价观,没有学生发言权,这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受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教师常常以教科书为唯一标准,用书中搬来的观点去统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尊重学生个性,不让学生参与评价。当然学生的个人审美观不一定全都是健康的,教师应给与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但审美标准不是唯一的。

以教师为权威的简单的评价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实它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评价方式,是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封建意识的体现,是对学生个性的不尊重。照此教育学生只能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目标成为一纸空文。

英语教师实习日志(范文) 篇10

这个实践经历告诉我,要想把课讲好,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熟记每个知识点,熟悉每篇课文,校准每个单词的发音,精心安排课堂的每个环节......不过,要想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上你这个老师,我们要做的就不只这些啦。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家庭状况,和他们建立宝贵的友谊。看到我的学生真的把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有什么好吃的会拿来和我分享,有好玩的游戏会叫上我一起玩儿,甚至会把喜欢的玩具送给我,我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教师是个力气活,劳力,劳脑,又劳心。教师也是良心活,教得好坏多少,得用心中的那杆秤来衡量。当教师还得讲策略,要想教好学生,要想学生信服自己,必须和他们交友,不断琢磨学生的心理,才能做到。

有过同样经历的几位同学曾告诉我,她们当了十几天的教师就开始厌倦这份工作了。可是,我觉得我的教师瘾还没过够呢!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累过烦过也抱怨过,甚至有几次我做梦梦到的都是那帮让人省不了心的孩子。可我觉得为他们付出值!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我真心地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能够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是我最大的收获!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好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多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弥补一下心中的遗憾。

今天是实习授课的第十二天,我早早地准备好今天讲课的内容,但真的要上课时,我心里却不免有点紧张,因为昨天是我第一次上讲台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学生传授知识啊!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必须先要把昨天的内容

简单复习一下,这可正是对我教的好坏一个全面的检验......上课了,我表面上镇定自如地走上了讲台。一些常规的课堂程序之后,我开始了课堂复习步骤,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反应迅速,对答如流。说真心话,看到这我心里真的感到无比喜悦。

晚上回到家,想起白天上课的情景,我感慨颇多,我想我真正体味到了劳动并享受着劳动后的成果的愉悦了。当然,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个观念也许会显得有些陈旧和俗套,但它却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的古朴、风韵和精华。我们不能将快乐简单地理解为物质利益的获得和某种非精神意味的享受,快乐与否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付出和我们的感受。由此我想到现在的学习,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因没有进入理想的学府而怨天尤人,失却快乐。其实不断的学习便是一种快乐,奋进着永不放弃,需要不断体验快乐来支撑。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会辛勤地工作,用心地去教书育人,我相信我一定能在平凡、艰苦中感受到欣慰和快乐。

今天是我实习的第二十天。因为课程安排在上午一、二两节,所以我得起早,偏偏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清晨躺在床上的我真的不想起床,看看表,哎呀!快六点了,再不起来就会迟到了,可是由于昨晚备课到很晚加上心里一直惦记着今天要起早。所以整夜没睡好,夜里醒了好几次,真不想起床啊......然而想到那些学生们,我自问“我有理由迟到吗?”最后

我终于没有给我的实习留下什么遗憾,事后我却想了许多,也明白了由立志到实现目标非常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坚持。坚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可是真正把握住它的人却凤毛麟角,坚持需要毅力,需要对目标价值的深切期和正确估价,有时甚至需要人格力量来支撑。事情的成功有时往往便在于我们能否坚持那关键的一步,走过去,前面就可能是另一番海阔天空,而习惯了坚持,久而久之,这一信念范畴的东西便会逐渐地融入我们的个性之中,成为一种素养,一种道德,现在的我们马上面临毕业,就要踏入社会了,或许一些人会认为到了现在我们可以不再努力,毕业后找份工作,那便是一生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永远失去了成就某种事业的机会。事实上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道德意识。为人师表,认真而严肃的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愉快而充实的度过我们平凡的一生。

开始小学英语老师的实习也没有几天,但是突然发现原来小学老师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今天开始带班的生活,更加知道老师难做,小学老师尤其难做!

因为是实习,所以都是从低年级开始,我面对的是一(5)班,听说是全年级最差的,这个么我也不计较了,主要学生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谁知道小学生这么顽皮的,没有一个肯坐好了听老师讲课的,弄得我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本来打算教4个新单词和一个新句型,可是完全没有时间,处理纪律问题就用了很久时间,要不就是趴在桌子上,眼睛不知道看哪里的;要不就是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样子,就算站起来也觉得没什么;还有的就是不肯好好坐在椅子上的,仿佛椅子上有钉子似的,一定要跷起屁股,都不知道这算表达什么情绪。。。本来好好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也不知道今天布置的作业他们能不能好好完成,发现很多人备忘录上都没有写下英语作业,真怕他们回家就索性说没有英语作业。本来以为小学老师很轻松,但是突然发现怎么就有这么多问题?我的信心都不知道去哪里了,不过也学到很多东西,也不枉付出。

带教黄老师很肯教我,所以在她那里倒是学到很多东西。就拿今天一(2)班人机对话来说,这是我第一次跟着黄老师带他们去机房,一路上他们队伍不齐,一路讲话,如果是我,可能就在半途纠正下就好了,但是黄老师会要求他们来回地走,直到ok才让进机房。她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好学生的精神面貌,其实纪律的训练的确应该是在平时的点滴中培养而来,但是对于一(5)班,我就不敢这么做,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他们的正式老师,而且他们的语文、数学老师都抓得很紧,似乎都没有给他们时间学习英语,看来我要尽量抓点时间出来帮他们拎拎英语了。还说一(2)班,今天人机对话试题一在进行过程中,我就发现了学生不太注意的一些问题,就跟汪老师提了下,她就让我总结并且对学生说。但是前提就是要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在我这里,让他们面朝我坐,不能有任何声音,全部安静了才开始讲。这个办法真的很管用,因为在做试题二的时候,之前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了,这还真是个好方法!

可能一(2)班已经让黄老师都调教好了,所以我也觉得轻松点,但是一(5)班什么都要我重头来过,我真得有点担心,甚至,我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胜任,尤其最近有好多事情一起向我袭来,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头疼!天天都头疼!

今天是我实习第二十一天,转瞬间一实习工作就要结束了,其实挺舍不得的,舍不得那些可爱的一年级的孩子们。

一(8)班有个来自乔治亚的外国小男孩,黄黄的头发,蓝蓝的眼睛,睫毛长长的,哈哈哈.....看着就挺可爱的,经过询问后知道了他叫niki。每次上英语课,niki就会很积的举手,只要我一有问题,他就会非常自豪得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每次也都会情不自禁的点他起来回答问题,就连上辅导课都要忍不住站在他旁边观察他在干什么。

今天我早早的就来到了班上,站在讲台上观察孩子们的活动,nniki突然朝我走过来,他依旧穿着他那红色的羽绒服,艰难的把小手抬得高高的,边抬边说“:老师......老师,帮我把拉链拉一拉:我看他一眼,哦,心想原来niki袖子是可以下的啊,可能し和孩子们疯的时候脱落的。楞了半天,niki又焦急的用他那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到“:老师,它不是破的,不是破的..."呵呵...原来他怕我认为他穿破的衣服,觉得丢脸。当时想到这里,我忍不住一个劲的笑,把niki也弄得愣头愣脑的在旁腼腆的笑。

上一篇:竹园二小四月份安全保卫工作总结下一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