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2024-05-26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精选8篇)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1

“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发展

序号:87

14金融

zjw

引言:两千多年前,中国就与西域各国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提出了符合时代特色的“新丝路”。

摘要:自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之后,各地都掀起了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储备的高潮。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各省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从项目分布看,主要以“铁公基”为主,占到全部投资的68.8%,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极具经济利益,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计。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臶,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二、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1)历史背景: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时代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余威犹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个别大国损人不利己,设臵贸易壁垒,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

(3)中国背景

尽管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现在依然面临了许多严峻的问题。首先是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其次是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2014年全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对外依存度高达59.6%,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石油资源储量丰富,若开发得当,可以大幅度缓解我国资源压力;再者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近年我国与日本、菲越等国关系紧张,美菲黄海军演,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不断修改和平宪法,对我国国防尤其是东部沿海的和平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我国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1)中国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30多年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建立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可见,对外开放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计。

(2)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很多管理方式、经营理念都需要改进,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我们要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的伟大决策,就要先从内部着手,提高经济效率,形成良好的竞争新优势。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党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完成的。中国只有坚持永不称霸,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全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大多都遭受过期略,只有我们手里带着“橄榄枝”,他们才敢、才会与我们握手,与我们合作。

四、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

(1)探寻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是在金融危机后,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正确认识自身情况,结合国际局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建设一带一路,不仅有利于中国有利于开发西部地区,更有利于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实现资源整合。

(2)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不同于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类“经济区”与“经济联盟”,同以上两者相比,经济带具有灵活性高、适用性广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是一种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发扬古丝绸之路兼容并包的精神。

(3)对世界影响造成深远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已经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总书记提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也就是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本着睦邻友好、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国家间的新型关系。中国的这种态度,早在今年年5月的亚信峰会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纷纷谋求去大城市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省份,可那里巨大竞争压力致使很多人成了蜗居的蚁族;然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以后,意味着原本比较贫穷的西部地区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政府会投资建设西部地区,还会吸引很多公司投资,这将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提高其薪酬待遇。再加上当地教育比较落后,人才较少,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吸引他们去为西部建设。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地区,机遇

在近几年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思路的影响下, 西部地区也融入其中, 在经济的发展结构上对这一地区也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形势, 西部地区要紧紧抓住这次发展, 并能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以及战略意义分析

(一) “一带一路”的内涵阐述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2013年,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 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 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 沟通历史与未来, 连接中国与世界, 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 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开放的格局, “一带一路”的构想是全面深化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一带一路” 的建设能从陆上到海上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我国开放的水平及层次, 在开放的进程上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快。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有力推动, 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带动作用, 使得相对闭塞的西部地区也瞬间成为开放的前沿, 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有了新的调整。

(二)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分析

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意义层面来看, 从安全角度层面来看主要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 “一带一路”的构建所涉及到的我国周边几个重要地区, 不管是中亚地区还是东南亚地区, 都和我国的安全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能够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带动作用, 这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 在生活水平上和东部地区相比就相对比较落手,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就能够将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压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得到加强,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所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在意义上是比较重大的。

二、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分析

( 一) 西部地区融入 “ 一带一路” 战略优势分析

西部地区融入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当中有着诸多的优势和机遇, 我国西部地区和古丝绸之路有着比较深的渊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 我国的西部地区融入到“一带一路”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还有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贯穿南北连接东西, 所以在这一方面有着比较优势的地位, 而这一战略主要是连接亚欧形成东欧和西亚等贸易运输的网络, 这样就能够对地区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借助国际贸易和发展的平台下, 就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得以带动, 为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 贵州通过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 中欧班列的开通, 打通与 “一带一路”国家的便捷物流大通道;通过建设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以及各类开发区, 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 依托资源富集、能源充足优势, 贵州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随着首列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中欧班列 (贵阳—杜伊斯堡) 日前从贵阳南站改貌物流中心发车, 贵州与 “一带一路”国家的便捷物流大通道正式形成, 越来越多的贵州产品将更加方便快捷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另外是西部地区在发展和海上国家的贸易关系当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 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我国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进行加强, 这样就能够使得我国西部地区在周边国家中的地位重要性得到有效提升, 这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促进也比较显著。

( 二) 西部地区融入 “ 一带一路” 战略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机遇, 但是从另一层面来看也有着诸多的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提升的任务较为艰巨, 由于当地的农民在总体生活水平层面相对比较低, 所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着比较大的难度。我国的西部地区贫困面相对较大, 贫困的程度也比较深, 所以事先贫困问题解决的目标还有着很艰巨的挑战,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质量还要进一步提升。再有是基础建设相对比较滞后, 特别是在县乡镇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比较落后, 这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在教育以及医疗和住房等诸多层面都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

另外, 西部地区的人口以及劳动力从总体上来看都相对偏低, 这样在自我发展的能力上就会相对比较薄弱。 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 而我国的西部地区在历史以及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就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制约,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上也相对较低, 整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 在人口以及环境和资源几者间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协调, 生态环境也向着恶化的趋势转变, 这地当地经济发展也会带来很大影响。 而传统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工业化道路还主导者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上较为突出。

三、西部地区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有效应对措施探究

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下, 要能和时代发展的步伐相一致, 尽快的制定应对这一发展的科学方案及规划。

第一, 西部地区面对这一次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机缘, 要能充分的利用, 为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 西部地区就显得比较落后, 而“一带一路”的战略正是为西部经济崛起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下, 在经济的发展上得到有效提升。西部地区也要能够在陆路和海路连接纽带角色上发挥其作用。

第二, 要能够切实的将市场在配置资源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并要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这也是西部地区在面对这一次机遇中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内在要求的完善是比较必要的, 我国的经济在进入到新常态之后, 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转型的方式等都会比以往要复杂的多, 所以在资源的配置上以及经济调控方面都要能够采用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方法, 而市场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再此当中也要能够将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 “一带一路” 战略落实过程中, 西部地区在这一发展下要能遵循几个重要的规律, 将政策组合的效应充分发挥, 按照十八大所提出的多种文明建设一体战略总要求, 以及遵循科学发展观等在产业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 在多种政策组合效应层面良好发挥。还要能够立足新常态的发展, 加强宏观层面的控制, 防止过剩叠加。 除此之外就要梳理各种优惠政策, 将政策叠加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 为西部经济的发展进行指导和扶持。 然后还需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 以及制定高标准的政策体系, 充分重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为此要能够充分重视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一战略下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重要的战略部署将会对西部大开发有着积极带动作用, 并起到和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桥梁。此次主要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层面进行了分析, 希望此次努力对西部经济的崛起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爱娥, 蔡根女, 王德海.缩小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几点建议[J].农村经济, 2014 (07) .

[2]刘成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构想[J].攀登, 2013 (S1) .

[3]侯丽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J].前沿, 2014 (08) .

[4]周述杰.对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哲学思考[J].求索, 2014 (02) .

[5]费洪平, 焦园媛.论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J].资源·产业, 2014 (05) .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内容;内涵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0-01

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各国国家的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然而,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和下滑,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国内外一些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衰退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两大经济增长点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然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两大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失去了光彩,换句话说这两大经济增长点已经无法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呢?李稻葵先生在《新常态改变中国》一书中曾提到,中国未来的经济要创造新的增长点,分别是:(1)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2)已有生产能力的绿化和升级;(3)居民消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位列三个增长点的首位,包括对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等的投资,这些投资虽然周期长、需要政府大额长期补贴,但却能拉动众多相关产业增长,且一旦形成服务能力,能够形成长期的社会福利回报。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的需求越来越萎靡,这就导致中国国内的企业出现产能过剩,工人大量失业,从而导致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冲击。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要跳出这个陷阱,就必须实现中国国内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因而,从国内环境来说,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有必要提出一个重大的战略以依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而实现此目标,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出。

二、“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国外背景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日益紧密,国家之间的交流增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各国经济互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受到重创,直致今日,世界经济如处于缓慢复苏的阶段,国际间的贸易格局和投资规则也在不断的调整,世界格局发生的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的复苏,缓解国内的矛盾,由美国牵首建立一个环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促进美欧地区的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以美国和日本为首,亚太地区九国联手成立了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TPP),这两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中国所面临的国外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除了这两大地区国家外,其他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对于他们而言,国内没有足够的环境和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外没有安全和可靠的框架来实现经济的复苏,在此之前,中国曾建立了亚投行,用来支持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亚投行所适应的范围已经不能够满足其他国家的需要,在这些国家的需要下,中国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的大战略来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既促进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也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内涵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

2013 年9 月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同年,于印尼发表演讲时表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望。“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2015 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可以较清晰的看到“一带一路”的路线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个方向,一条由中国经南亚至阿拉伯海,直至波斯湾或经红海抵达地中海;一条经中亚至俄罗斯,再到欧洲;一条北下至东南亚及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包括两个方向:由东南沿海各港口为起始点到南海,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向西驶向南太平洋。

由此看出,“一带一路”战略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部分是海上丝绸之路,其主要涵括的地区主要有亚欧非三个大陆。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提法,把握其真正的核心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包容性强的巨大发展平台。著名学者陈耀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一是古今传承;二是内外开放;三是海陆统筹;四是东西互济;五是虚实结合;六是中外共赢。

从这六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互助共赢,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质的提升,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造福于全人类。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局面下,全面推进该战略的实施,真正的实现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参考文献

[1]陈芬、梅淑娥.起航中的“一带一路”[J].中国经济信息.2015(6)

[2]陈倩雯.从”一带一路”战略打开新视野[J].区域经济.2015(2)

[3]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

[4]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013(10)

[5]习近平.亚信会议上主旨发言.2014(5)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趋势 篇4

共享

惠远----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趋势

2013年9月习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认同和拥护。“一带一路”说白了就是为“走出去”铺设了几条“物流大通道”,这个物流大通道主要有5个走向(1.中国至中亚、俄罗斯、欧洲。2.中国至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3.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4.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渡洋延伸至欧洲。5.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这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还为我国物流业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优先开放了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并在那里大规模进出口货物,从而带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繁荣和物流业发展,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给我国物流企业带来了扩张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涵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约44亿人口(占全球63%),物别是国际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物流

----专业

共享

惠远----

合作本身的发展,为中国和相关国家物流系统建设、运营,以及依托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产业的扩张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其次,物流企业提升机遇。物流与 “ 走出去 ” 产业布局的紧密结合,并非简单的国际物流设施投资和运营,而是打造由中国投资建设现代物流与关联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物流产业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带来机遇。要实现5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就必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我国低廉劳动力的因素正在弱化,使得部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但很多高端环节仍需在国内完成此外;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如中亚国家的油气、越南的铝土等都是我国急需大宗产品;还有就是跨境电商目益频繁和活

----专业

共享

惠远----

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 篇5

从“一带一路”看我国文化建设

今年,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必然少不了“一带一路”。该战略理念最早是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年3月28日的博鳌论坛上,习主席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由此,“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式亮相。

当“一带一路”的新闻、消息遍布各媒体平台时,电视机前,报纸前,以及网络上的人民百姓都在热议并叫好,这种热情在今年的股市里表现尤为强烈。关注股市的人们都忘不了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概念所引爆的股市投资热潮,股票行情中“一带一路板块”飘红直上使铁路、民航、港口、工程机械等相关概念股一度涨停。由此我们也更直观地了解到,“一带一路”直接作用于通路、通航和通商,它是我国至关重要的,促进内外合作的经济发展概念。

但是,走出股市层面,深刻解读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领域都有着全面的指导作用。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在与世界各国进行外交、贸易的过程中,本质上不外乎文化的交流。古代“丝绸之路”上我们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民族输出过他们不曾见过的丝绸、玉石、茶叶等等新奇的物件,同时我国的使者、商人也从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处带回了葡萄酒、青金石,以及宗教等等。这些通过马、骆驼等驼来的劳动成果的交换,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深层交流。自古,我国便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着外来的文化精髓,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建设并传承着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

而今天“一带一路”构想更是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我国与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各国各地区之间合作共赢的重要战略。所以,要促使“一带一路”构想真正落实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外交发展,形成各国之间互惠互利局面的有力武器,我国首先得搭好“文化”这座无形的桥,把各区域、各民族、各宗教等连接在一起。可见,加快文化建设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会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共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中曾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可见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它与13多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加快和完善文化建设,是我们当前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即使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在接受着社会主义良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寻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行道路。

基于目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国家领导人对该系统工程的建设规划其实就给予了我们关于“文化建设”的诸多启示。今年3月,我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而其四条共建原则,即“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就为我们思考“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下面是笔者受“一带一路”构想的启发,阐述的个人关于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一、文化建设要坚持开放包容

“一带一路”战略连接的不仅是我国国内各省市、区域,还有我国与亚非欧大陆各个国家,沿途有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文化包容是现代丝绸之路建设的必要前提,没有丝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的相互包容、在民心上的相互认同,就不会有国家间的深度合作,也就谈不上共同建设。”①所以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坚持开放包容是必然的选择。

回顾“丝绸之路”上的“大唐盛世”,我们能够从当时唐代的文化政策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唐朝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开放包容的朝代,当时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都开展了外交活动,许多外国商人、使节、僧侣等大量涌进唐朝境内。据历史文献记载,“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里都有不少外国人、外族人居住,而长安更是成为了汇聚内外宾客的“国际大都会”。同时,唐朝对内同样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文化政策的作用下,唐朝的文化比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更为繁荣、多元。由外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外来民族人民带来的异域文化、民俗风情,给唐朝本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并从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在这种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优秀文化也被广泛地传播,为其它民族的精神生活带去重要的改变。

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以“盛唐”为师,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开放合作,做到兼容并包。对内构建开放的文化市场,加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同时又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独特性;对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既要将优秀的外国文化引进来,又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形成多元、互益的文化格局。而如今的教育合作、跨境旅游、博览会、国际论坛等等都是促进中外文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积极把握机会,吸收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外来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文化建设要坚持市场运作

中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曾在一次论坛上提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文化发展新机遇新动力,不仅在于经济活动必然伴随文化活动,而且在于经济活动的成功往往需要文化理念先行,在于文化活动也会以某种经济活动的方式出现,在于经济活动的效益产生后会带动文化活动繁荣。”②

文化与经济融合催生了文化经济这个新概念。如今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渗透到了各类经济活动中,使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是近几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的热潮。这也启发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文化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文化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创新,加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例如今年暑假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一个较成功的文化建设的缩影。这部票房高达9亿的国产动漫电影作品,不仅创造了历史,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受到了中宣部的点赞。该电影在市场环境下,通过融合好莱坞的经典结构、3D特效和中国传统故事,打造出了一部具有中国传统和现代精神内涵的作品,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思想共鸣。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在研讨会上表示,影片《大圣归来》塑造的人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的再现”。而该影片通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市场的推动作用,受到了普通市民的广大关注,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自觉地接受这种人文情怀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健康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推动了国产影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并且通过电影走出国门的方式更是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范围,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由此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追求经济效益和个性发展的社会,文化建设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制约或促进作用。政府或组织如果完全脱离市场进行简单的文化灌输,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文化效益的。只有顺应市场需求,创造出既有个性又富含精神内涵的文化内容,消费者才会自觉地为文化买单,并更深刻地接受文化的影响。同时在市场效益的激励下,社会的文化创新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创造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总之,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从社会的各个层面着手完善。而社会建设有其相通之处,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同时该战略的规划也给予了我们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①②《2015中国文化财富榜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回眸》,中国文化报,2015年5月23日,第006版专题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6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引起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毫无疑问,该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意义。然而,兴一利必生一弊,“一带一路”在实际运行中也必然面临着一些艰巨的挑战与困难,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该战略进行利弊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利弊分析;经济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翻开中国古代辉煌的一页,陆上“丝绸之路”便成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财富,其更是闻名于世界。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西域国家的商贸之旅,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扩大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该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带着质疑的目光审视着这项战略的意义是什么,能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利益。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发展状态下,更需要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此状态下的应景之作,这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又一实践证明。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的经济体态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既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世界各国合作的需要,更加体现出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愿意为世界的发展、人类的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利于国内建立经济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政策,将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东部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使东部地区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牵动者,这就导致了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在东部经济渐渐饱和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资源尚未得到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就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开发西部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经济牵动者,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起使中国走出世界的重任。

(2)利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

“一带一路”将整个欧亚大陆串联成一个经济区域,各种新兴行业和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得沿线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大大增加,给沿线地区人民带来了更多国际化的就业机遇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利于解决一系列以就业率为主要表现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合理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大策,不仅能够稳定民心,促进社会的稳定,更能够对经济起到助推作用。

(3)利于打造区域利益共同体

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中国制造推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帮助沿线经济欠发达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并通过陆路资源进入平台,保障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沿线国家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与相关国家联合起来积极发展自身经济,优势互补,以达到共赢的局面。“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相互交流与了解,使其建立起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创造和谐的共处环境奠定了基础,利于打造真正的区域利益共同体。

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1)生态环境问题

在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似乎一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掠夺,路上丝绸之路出现了广阔无垠的沙漠和戈壁,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了海洋资源的匮乏与大面积的海洋污染。而且国家之间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各国都希望能尽量满足自己国家的利益,都不愿意以牺牲自己的发展为代价而将环境责任推给别的国家,这就很难做到让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造成沿线国家的利益冲突,不利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2)历史与认知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给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许多国家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提出了质疑,甚至将其命名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不可否认,“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都对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但两者有着质的区别。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是要弘扬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以共同发展为根本属性,而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提出并实施的“欧洲复兴计划”,也称为“马歇尔计划”,是以帮助西欧重建为名而行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之实,具有明显的排他性。许多国家由于对此有着模糊的认知,导致其不能与中国敞开心扉地进行经济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存在历史的领土领海争端问题,这一系列敏感的话题为国家间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大国关系问题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何处理与大国之间关系的难题,大国关系也是影响中国周边环境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例如,美国作为中国处理大国关系的主要对象,肯定会较多地从竞争和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美方认为,中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上大国,不断崛起的中国势力将加速扩张,必然将自身力量扩展至全球地缘政治的支点,覆盖整个欧亚大陆。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东亚强国的日本,虽然给予了“一带一路”积极的评价并寄予希望,但也从对日企竞争力的担忧和地缘政治角度表达了日本面临的挑战威胁。在这种敏感的关系状态下,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出于竞争考虑而在各方面遏制“一带一路”,这也给该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一步提升了在世界舞台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利于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了与沿线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利于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沿线国家应该相互理解,步调一致,共同承担,不能仅从自身国家的立场和利益来考虑问题,要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欢迎其在沿线发挥建设性的指导作用,用发展代替争端。

>参考文献:

[1] 王敬文.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J].中国外贸,2014,19.[2] 刘海泉.“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挑战与中国的选择[J].太平洋学报,2015(2).[3] 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 李月好,杨震.“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5] 张莉.“一带一路” 战略应关注的问题及实施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4,27:4.四、推动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策略

4.1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要想改善人们体育消费水平,就务必要基于国家、社会经济水平背景,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发展社会生产力极为重要。在我国,消费水平高低受收入优劣很大程度影响。农村居民自身收入水平制约购买能力,其消费结果同样遭受影响。体育消费是位于生存消费之外的发展、享受消费。因此,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提高了,自然其体育消费水平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唯有让农村居民经济上实现富裕,不存在后顾之忧,调动起他们的消费主动性,改善消费水平,方存在可能激活消费,推进成都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成都农村居民现阶段鲜有高收入者,且低收入者占据很大份额[6]。所以,强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推动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重中之重。

4.2树立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体育态度

通常而言,可见体育价值观理解为个人对体育活动行为的喜好、重要性的个人主观评定。人们透过体育价值观认识体育事物,透过体育价值观获取参与体育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唯有树立科学体育价值观,方可自源头上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态度指的是个人基于价值观、道德观对外界事物形成的主观评价、自我反应。个人体育行为需要得到积极体育态度的支持,负面体育态度会对个人体育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形成积极体育态度,可帮助人们消除一系列不良思想、坚持体育锻炼等。所以,树立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体育态度,使农村居民主动自觉参与是推动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

4.3加快农村城镇化,优化农民体育消费

即便我国现阶段已经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城市化水平相较于国家平均水平仍旧远远不足,严重滞后于工业后。城市化水平的不足,势必会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束缚。城镇化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自农村型朝城市型过渡的历程,明显体现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可见,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脚步,提升成都城市化水平,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朝城市转移速率,转变农村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进一步使体育产业随着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发展起来,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伴随农村居民经济水平改善及消费观转变而逐步优化起来[7]。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农村体育消费市场不断。为了推动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清楚认识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树立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体育态度”、“加快农村城镇化,优化农民体育消费”等,积极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7

一、“一带一路”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据统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沿线国家汇集了将近一半世界文化资源,预计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的游客数量,同时将吸引8500万人次的来华旅游,也就是说,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为推进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着眼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问题,迫切需要从景区规划、景区交通建设,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现状,从“一带一路”旅游规划中来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地区旅游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利用旅游景点的文化资源,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协同中来进行深层次开发,提升地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从旅游、教育、文化、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中来实现新的融合。

二、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营销短板

(一)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的重要角色,作为旅游市场的中介,游客的旅游活动基本是由旅行社进行组织和安排的;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市场营销上,旅行社实现了旅游运输、宾馆酒店、餐饮食宿,以及其他旅游服务部门间的有效对接,并从旅游市场各要素的密切合作上将旅游信息传递给旅游者,发挥旅行社在整个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先锋作用。从旅行社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来看,我国旅行社从早期的政策性垄断到今天的全面竞争,行业集中度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发展态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之前中国国旅、中旅、以及中青旅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而近年来,随着旅行社市场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强,全国旅行社行业集中度下降值20%。各类旅行社在市场化程度上,多处于单一性市场开发阶段,旅行社在整个旅游产业分工体系的地位受到弱化。

(二)旅行社在旅游市场的营销短板

从旅行社在旅游市场的营销模式来看,短板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自有品牌的建树,特别是在营销竞争力上,缺乏相应的品牌形象及品牌战略规划,营销思路相对混乱,品牌界定及品牌传播策略不明晰,多数旅行社忽视品牌文化培育,在经营范围、产业化规模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服务理念欠缺,多数旅行社在对客服务上过于强调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而忽视了客户满意度,尤其是在营销过程中的服务细节多被漠视。如导游服务意识不够,多将经济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以致于在导游职责及岗位素养上难以令游客满意;再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服务理念上多存在短期性经营行为,缺乏对员工整体及制度化服务流程的规范;三是在营销手段上缺乏创新,同质化较重;很多旅行社多以纸媒广告、传单发送等传统营销手段来构建营销体系,对于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营销重视不足;在旅游产品宣传上,无论是内容还营销形式都大同小异,形式单一、趋同性严重,无法深化旅游资源开发,难以突显旅行社的旅游服务特色。

三、旅行社国际化营销在“一带一路”构建中的战略对策

2014 年5 月文化部提出“文化导向下的‘一带一路’”发展构想,将文化经贸产业作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并从各省市旅行社旅游资源整合上,鼓励发展国际旅游合作,深化地区文化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旅行社应该抓住国际旅游的机遇,从国际化营销中拓宽推介渠道。

(一)注重旅行社品牌战略建设

旅行社的品牌战略规划是树立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内容,要避免品牌建设中的短期性经营行为,能够从战略高度上,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积极树立品牌意识,突显品牌营销理念,修正营销模式,从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环境中探寻新的发展平衡点。对于中小旅行社,从旅游产品专营化战略上来打造自身品牌价值,逐步树立自身品牌在旅游行业中的地位。

(二)强化旅游服务管理

优质的服务是赢得客户认可的基础,树立服务营销理念是旅行社提供旅游产品的关键。无论是旅游产品的设计、包装,还是旅游线路的开发、营销,都要将服务意识作为贯穿全局的生命线,特别是在客户接受服务过程中,要将追求客户百分百的满意度作为终极目标,从提供超期望值服务中来打造自身的企业品牌和文化价值。

(三)注重营销策略定制化

深化旅游资源开发,打破传统营销观念,将定制化营销作为未来旅行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细化来讲,一要将追求市场份额转变为追求游客占有率,旅行社要从定制化服务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形成稳定的游客资源;二要将旅游产品差异化转变为对客服务差别化,将游客市场中的每个顾客作为拥有自主决策、存在差异化偏好的独立性个体;三要注重精准化营销,充分分析各类群体的旅游偏好,并能够从旅游产品定制中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四)搭建交流平台推进国际化旅游合作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 篇8

摘 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中国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改善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及实现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对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旨是与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深度发展,打造一个互利互惠、均衡开放的农产品合作框架。

关键词 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51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战略构想合称为“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实现新常态发展。

1 我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自2005年起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2004-2014年,我国对沿线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63.89亿美元增长到345.19亿美元,我国对沿线各国农产品出口额由29.96亿美元增长到132.04亿美元,而进口额比2004年增长了6.28倍,已经达到213.16亿美元。由以上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与30多个亚洲国家签署了50多项双边合作协议,与15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了32个双边合作协议,并与其中24个国家建立工作组、联委会[1]。我国的农产品单位产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由此看出,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政策支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不遗余力地支持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上给予大量政策支持。例如,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财政补贴用于补助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2012年扩大到全国13省(区)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更积极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调剂国内粮食供给,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优化进口来源布局,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科学确定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发展顺序。

2 现存问题

2.1 农产品市场结构不合理

我国在加入WTO初期,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或国家,如韩国和日本等,农产品出口主要以水果蔬菜、茶叶、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欧盟等,农产品进口主要为大宗商品,如食糖、油籽和植物油脂、谷物等。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交流合作中,我国与墨西哥、乌克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但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这些国家。随着我国大范围建立自贸区,实施自贸区协定,自贸区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另外,我国农产品出口应避免高度集中,实现出口多元化[2]。在农产品进口方面,集中度依然呈上升趋势,应控制集中度发展趋势,以免给我国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不稳定性。

2.2 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困难

纵观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整体趋势,我国正在进入大宗农产品全面净进口时期,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数量减小、速度缓慢,而农产品进口数量持续增长。我国主要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在于成本低、价格低及附加值低,而从发达国家进口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发展工业,从而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及大力发展工业对农业的影响。这种局势导致农业的发展面临的约束加大,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及投入成本,传统优势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受到影响,不断被削弱,蔬菜出口量增长缓慢,水果出口量甚至出现下滑,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

2.3 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

我国主要向日本、美国、德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出口农产品,由于这些国家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制定了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远高于国内对农产品检验检疫的要求,因此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大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一些国家因我国农产品出口时化肥农药残留较高不达标准,禁止进口,这使我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3 “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3.1 有助于扩大出口规模

农产品生产供过于求,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经济利益。例如:我国湖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就是茶产业,在2015年湖南省茶叶的产量是19.80万t,然而仅有4.5万t出口国外。“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各国各自治区之间的贸易合作,各贸易伙伴国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尤其是各种隐蔽性的非关税壁垒,构建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和发展自由贸易区,使各国农产品出口畅通无阻,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开拓我国农产品市场,调节市场供给,获得更多的利益[3]。

3.2 调节产业结构,发展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时可以开展产能合作,用发达国家已成为夕阳产业的行业来弥补发展中国家相应方面的不足。通过产能合作来调节产业结构,不但可以帮助其他国家提高技术水平,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调节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经济。此外,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应把重点放在研究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完成农业生产的转型。

3.3 调节进口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

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我国应与沿线国家加强农业互利合作,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国内稀缺农产品来源,补充稀缺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调整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我国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优势互补战略,我国在加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可以出口这两类产品,相反在土地密集型产品上略有不足,却对土地密集型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可以从具有土地密集型产品优势的国家进口,缓解国内对于土地密集型产品需求过高的压力,促进农产品贸易均衡发展。

3.4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美國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在钻石理论中提出,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在国际竞争力中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农业相关和支持产业主要包括农药等上游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等下游产业。上游产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下游产业则可以利用多次加工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将直接促进农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4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4.1 “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传统模式的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市场结构不对称,资金流通周转慢,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各国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平台,与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4]。鉴于此,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已经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可以扩大合作区域,增加交易机会,快速进行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易,便于资金回流,降低了交易成本,对市场结构具有导向型作用。此外,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是面向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解决了农产品交易中的沟通障碍,使信息传播更快捷。

4.2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的互联互通,发展物流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特征,新鲜不易保存,因而贸易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物流配送是否安全快捷关系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功与否,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服务态度的物流配送服务是提高和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关键,低温保存的设备和技术是提升农产品物流的必经之路。“一带一路”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共同发展的网络平台,促进沿线国家实现平衡发展。另外,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与通信,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推动沿线国家要开展区域合作,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关税、推进物流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实行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措施。例如,重视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提升物流、海关等合作,加强对网络平台购物的购销、仓储、物流、港口和配送等环节的控制。

4.3 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应以培养高素质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为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发面着手。第一,对高校学生进行农产品贸易及网络营销技能知识的培养,鼓励大学生投身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实践中,自主创业;第二,加强对农民关于网络技术知识及网络营销技能的培训,进而服务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第三,组建团队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人民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吸引大众学习网络营销技术,增加专业人才储备。

5 结语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一构想,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参与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机会。我国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制定适宜的营销策略,带动农业良好发展,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实现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芸,张斌.农业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突破口[J].农业经济,2016(8):3-5.

[2]程国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J].农经,2015(7):74-77.

[3]黄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农产品贸易研究[J].当代经济,2016(1):92-93.

[4]邓满.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J].西部皮革,2016(8):67-68.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下一篇:南湖公园景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