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堂实录

2024-12-28

爱莲说课堂实录(共8篇)

爱莲说课堂实录 篇1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资料袋:

1、了解“说”这种文体

“说”就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周敦颐,宋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的《爱莲说》。

二、学习过程 :

(一)、读准字音。

周敦颐 (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 )泥而不染

濯( )清涟( )而不妖 不蔓( )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花之隐逸( )者也 噫( ) 陶后鲜( )有闻

(二)课堂探究

1、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蕃: 独: 染: 濯: 益: 植:

亵: 鲜: 宜:

2、重点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合作探究:(一)

1、作者把莲花比作-------------

2、文章从生长( ),体态( ),气质( )三方面写莲的。

3、---------------(句),赞美了莲--------------------.

合作探究:(二)

1、课文写了莲,还写了( )和( )花,分别比作( )( )。

2、文章运用了( )写法,抒发了作者( )情感。

三、思维拓展:

联系莲花,,谈谈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行修养的启示。

四、当堂检测: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

因为它

爱莲说课堂实录 篇2

2013学年的第一学期, 受区“智慧教育”的熏陶和深入, 我校语文教师早早做好了新学期的教学活动计划, 并在第二周就拉开语文教师轮流上一节“六要素”教学模式的公开课序幕。这几周以来校的语文公开课可以说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 充分展示了教师和学生的智慧。

谈到课堂智慧, 自我整理了一下, 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爱莲说》的课前、课中都展现了教学智慧的光芒, 因此我把它记了下来, 跟大家分享分享。

课堂智慧之一:不拘一格灵活善变

这两年,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积累我们伟大的祖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我在语文课前嵌入了语文教学的创新设计, 特意安排了学生在课前背诵一些古训、古诗和“成语接龙”等。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论语》……它们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 毕竟“诵读经典, 传递正能量”的使命能否完成也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认识。这天刚好是我的语文公开课, 预备铃刚响起, 学生就如常背诵“成语接龙”, 为了让同事见证我们的收获, 我让学生“开火车”, 一人接一个成语。一下子学生就一个接一个有序地站起身来背——别开生面、面命耳提、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学多闻、闻过则喜、喜出望外、外愚内智、智小言大、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山摇地动、动心忍性

我听得津津有味地点头、拍手称好, 并给他们打拍子伴奏。正在得意时, 接龙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的兴致一下子没了。究其原因, 原来是班上的调皮鬼小毅同学劲顾着玩, 把背成语一事给忘了, 前面的同学背完了“动心忍性”, 按计划应该是轮到“性命攸关”的, 他却记不住也就接不上了。在众目睽睽之下, 大家都为他着急, 他也唯有怯怯地站在那, 站也不是, 坐也不对, 一双大眼睛向我投来求救的目光。当然, 我——萧老师是仁慈的。此刻我也要让他好下台, 我就安慰他说:“没事, 没背老师给你的成语, 那就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另外接一个吧, 同音字也行。”他扑闪着眼睛, 想了一想, 说:“我接兴致勃勃”, 我拍手点头表扬了他, 最后的几个同学都临时换了说法, 让脑筋转了个小弯。

瞧——一开始上课就让人捏了一把汗, 不过还好, 大家最后都能做到不拘一格, 思想活跃, 灵活善变, 让我们的课堂得以正常开展, 避免了难堪。

课堂智慧之二:读、译、背、析相结合

紧接着我们一起步入了课堂的正轨, 这堂课我讲授的是文言文——《爱莲说》。我认为, 古诗文——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古诗文, 是苍茫大地上的汩汩清泉;古诗文, 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新课程标准》针对各个学段的学生特点, 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古诗文的要求。面对如此璀璨的民族文化, 应该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文, 并能长久地记忆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让我欣喜的是, 由于受到萝岗区“六要素”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转变了教学古诗文的传统方法, 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法:读——译——背——析。以前很多学生在背诵时只是一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强化记忆。这种方法虽有效果, 但很不明显。我提倡边读边译, 即读一句翻译一句, 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以《爱莲说》为例, 在教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时可以这样做:读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然后重点译:予, 我;而, 表转折, 却;不染:不沾染;濯, 洗涤;清涟, 清水, 妖, 端庄而不妖媚。

另外, 这里强调:“之”字的用法, 这里的“之”可理解为“取消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独立性, 不译”。但很多学生不理解。我觉得这个句子比较复杂, 特意举了给了现代汉语的句子, 如:我欣赏你。再把“我欣赏你”扩展为“我欣赏你用心做好这件事”, 让学生明白第一句宾语是“你”, 而第二句宾语却是一个主谓式的短语“你用心做好这件事”。这相当于英语知识上常说的“宾语从句”, 相当于用整整一个句子来做谓语的宾语。因此我们文中的文言句子就可理解为“我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这里的“莲出淤泥而不染”又是一个主谓式的短语, 主语是“莲”, 谓语是“出淤泥而不染”, 古文为了取消主语和谓语的独立性, 古人就在“莲”和“出淤泥而不染”之间加了“之”, 因此这里的“之”只是起一定的作用, 它是无义的。听到这, 学生恍然大悟, 昔日对语文和英语主谓宾这方面的难以理解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 结果, 学生越学兴致就越高。

这样我们边读边译, 译, 加深了文句的理解, 理解又有助于记忆、背诵。这种方法从背诵的速度看比较慢, 但“一举两得”, 而且背下来后不易忘记。

另外, 我在引导学生背《爱莲说》时, 也借用了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方法, 把第一段以段中两层为序进行背诵。前面一部分借菊花和牡丹来衬托出“予独莲”, 后一部分把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整体姿态和观赏的角度一一剖析。学生记住了这些, 不用5分钟学生就把这文段给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了。

可以说, 背诵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引导学生做好语文背诵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品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 很多一线老师未能认识到这些, 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背诵的有效指导。

课堂智慧之三:思维拓展之光

其实, 作为语文教师, 每一节语文课,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必须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考虑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 做到有的放矢。如何通过设计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有益的收获?在此, 本人还是以《爱莲说》这一智慧课堂作为例子加以论述。

1.巧妙地设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

用提问来指导学习学习课文,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现在更常用更有效的是, 通过两篇文章或两首诗歌来比较它们的异同, 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更有利于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故而言之, 课堂上问与不问, 问什么, 怎样问, 这些都关系到教学的成与败。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 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会弄巧成拙, 破坏课堂气氛。因此, 我们上课前必须用智慧来分辨问题的选择。

在《爱莲说》一课中, 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已把握了文意, 背诵了课文, 分析了这文言的写作特色, 到最后的思维拓展环节, 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独爱莲”, 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学生立刻联想到陶渊明和周敦颐两人不同的生平以及他们对生活追求所持有的态度, 理性地分析了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点, 把握了分析问题的窍门。

2.有效的引导会使学生思维更活跃

在前面本人曾提到有效的提问会活跃气氛、启发思维, 在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之后, 我又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人生追求的问题。当问学生宁愿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归隐、选择逃避现实, 还是宁愿像周敦颐一样选择坚定自己的立场、洁身自好, 还是自己另有想法时,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在那封建黑暗的环境之下, 我会选择像陶渊明一样回归田园, 过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有的说:老师, 可能你会说我心无大志, 但我就是欣赏《论语》中的那句“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我选择安逸的生活, 这样不用活得太累人;有的说:我很欣赏在那种条件之下, 周敦颐还可以保持那种处事不惊, 立场坚定的君子态度, 我崇拜他……他们的回答着实让我惊喜。最后我总结道:其实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并没有什么对与错, 关键要适合自己;选定了自己想走的或要走的路就应坚定不移地前进, 希望从这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能供你们的人生选择作一参考……言语中,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精彩的火花, 也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总的来说, 路遥知马力, 实践出真知。我希望在我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能碰撞出更多的智慧之花,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生成就智慧人生, 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 在经典著作中获得更多的真知灼见,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摘要: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语文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 也需要我们用智慧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文本内容, 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智慧教育,灵活善变,思维拓展,活跃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黄河”课堂实录 篇3

师:同学们,请猜谜语:中华母娘,发源天堂,形状像“几”。

生:(齐答)“黄河!”

(大屏幕:黄河汹涌波涛。)

(师板书——“第三节黄河”。)

(大屏幕显示:《歌颂黄河》。)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你是中华儿女的摇篮,你是伟大祖国的母亲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中华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主要地形区;经过长途跋涉,在山东注入渤海。流经沿途,你以伟大母亲的胸怀接纳了湟水、洮河、汾河、渭河等众多支流。

黄河,你为中华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用淳美甘甜的乳汁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你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军。黄河,你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旧中国,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你实行梯级开发,建设打扮;在上游和中游修建了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用于造福人民、美化山川。黄河,你灌溉农田,使干涸的土地展现了勃勃生机和活力。黄河,你哺育了华夏儿女,你奉献于炎黄子孙。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是发展前进的动力。

师:听了《歌颂黄河》后,你有哪些感想呢?你对黄河的知识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第一个活动,考察黄河知识竞答。欢迎主持人走上讲台。(大家鼓掌! )

主持人:现在由我来主持黄河知识竞答,希望同学们配合。大家已经收集了有关黄河知识资料,现分成两组,第一组讨论回答黄河地理特征,第二组讨论回答黄河历史贡献。

(大屏幕:黄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板书:中国第二长河。)

第一组学生

组长: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无私地奉献一切而又给我们带来过沉重灾难。那么,今天我们怎样评价她呢?首先,我们先来考察黄河的地理概况。我们组主要考察、汇报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注人海洋、形状、流经省区和地区、源头、主要支流等问题。(学生依次指黑板上的黄河略图回答。)

生A: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这“海”是渤海。

生B: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生C:黄河干流形状像个巨大的“几”字。

生D: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主要地形区。

生E:黄河沿岸省会城市有: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以及西安。

生F:黄河源头为约古宗列曲——藏语的马曲(相当于汉语的孔雀河)。

生G: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地点是河口,在内蒙古;中游和下游分界地点是旧孟津,在河南。

主持人:大家把黄河地理特征回答得很全面、准确。下面我们讨论: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第二大河?

主诗人:请看投影,读表后依次回答。

生H:通过读表得出:黄河只是长度和流域面积排第二,而年径流量远远小于长江和珠江,所以说黄河是第二长河。

生L:黄河长度5464千米,在世界排第五位。第一是尼罗河6671千米;第二是亚马孙河6480千米;第三是长江6300千米;第四是密西西比河6020千米。

生J:亚马孙河长度在世界排名第二,流量却是尼罗河的50倍。

主持人:下面,第二组讨论回答黄河的历史贡献。

(大屏幕: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

(板书:母亲河的奉献。)

第二组学生

组长: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一切。那么,黄河有哪些奉献呢?我们这组主要讨论、研究、发现黄河的贡献。如塑造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资源等。(学生依次指黑板黄河略图回答。)

甲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具有“塞上米粮川”的河套平原。这里河渠两岸植树种草,栽种防风护田林带,保护了生态环境。

乙生:黄河上中游多穿行于高山高原峡谷中,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实行梯级开发,并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八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工农业发电灌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丙生:黄河流经地区大多是干旱地区。早在两千多年前,宁夏平原人民就开始引黄灌溉。建国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水利工程,大大增加了黄河流域灌溉面积。这样,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新的生机。

丁生:黄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耕地3亿亩,人口1.2亿,黄河用她浑厚而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中华儿女。

戊生:从2000年统计数字来看,黄河平均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灌溉以及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己生:黄河已有70多万年了。据考古发现,“蓝田人”、“丁村人”、“河套人”,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都生活在黄河沿岸的黄土高原上。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庚生:黄河的贡献有:塑造肥沃平原,蕴藏丰富水能,提供灌溉水源……她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

辛生:黄河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却经常断流,为什么呢?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

主持人: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讨论研究的“中国忧患”和“根治黄河”的环保问题。今天黄河知识竞答就到这里,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感谢老师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同学们的愉快合作。(大家鼓掌。 )

二、综合活动

(大屏幕——黄河沿岸风光美景、历史文物以及建筑等。)

师:主持人表现得很出色,同学们表现得也很好。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让我们热情地歌颂、赞美黄河吧!

1.诗句诵黄河。

生A: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学人胸怀间。”“欲渡黄河冰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生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C: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近,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D:李世民:“千里黄河此一湾,寒风激浪射潼关。”

生E:毛泽东:“夏日消融,江河横溢。”“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生F:“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相思不相见,共饮黄河水。”

2.歌唱黄河。

生G:“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

生H:“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生I:“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生J:“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生K:“黄河在咆哮……”

生L:“一条大河波浪宽……”

3总结赞黄河。

某生:黄河——发源巴颜喀拉山,注入山东渤海湾。流经四形九省区,河口孟津做分端。湟洮汾渭四支流、水利工程龙小三。塑造平原灌农田,五千五百山海牵。

某生:老师,我想把黄河从兰州引入渭河,截弯取直,不流经黄土高原,减少泥沙?这样设计可以吗?

师:你的设想很好,有创造性、值得鼓励。这个问题,下节课大家再考察、讨论、研究。

师: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悠悠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让我们用歌声祝愿她,愿她同中华民族一道在新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齐唱《大中国》。)

(作者单位:延寿县新村中学)

爱莲说课堂实录 篇4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爱莲说课堂实录 篇5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显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试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生1:这些动词有“拄”、“讨”等。“拄”这个词非常形象地写出祥林嫂身体的虚弱,她已无力行走,要借助长长的竹竿来支撑身体。“讨”字则写出她的生活十分困窘,她要以讨饭为生了。

师:说得不错。“拄”字形象地写出了祥林嫂从肉体到精神备受摧残的事实。祥林嫂的年纪并不大,可是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多,她未老先衰了,以至于才“四十上下”年纪走路却要拄着竹竿。

那怎么解释你所选定的这个“讨”字?

生2:我认为祥林嫂最后还是以“讨”为生的。尽管当时她没有向“我”讨饭讨钱,但我们从“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可以知道这一点。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也明确地说她后来成了乞丐。因此,用“讨”来概括她人生的最后时光是恰当的。

师:你读得很仔细,并能综合前后文来分析,很好!

生3:我觉得还有“做”字,“做工”的“做”。这一词反映出祥林嫂一生中很多时候是靠为别人做工而谋生活的。

师:“做”字的确能反映出祥林嫂人生的一些特点。我们再仔细读课文,看还有没有比“做”更能说明祥林嫂需仰仗别人而活的词呢?

生4:我觉得还有一个“求”字。卫老婆子对鲁四老爷鲁四婶说“她来求我荐地方”。祥林嫂有力气,又勤劳,却生活无门,还要求人介绍做工,可见其命运之惨。

师:“求”这个词确实很能说明祥林嫂的生存状态。她两次来鲁镇做工,都是“求”人引荐,“求”人收纳。她要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有时还不可得,多么可悲!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看还有没有能反映祥林嫂命运的动词?

生5:我认为还有一个“抓”字,她婆婆带人来抓她回去的“抓”。这个词说明她没有人身自由。

师:对。“抓”字充分说明祥林嫂是受婆婆控制,没有人身自由的。仔细读课文,看还有哪个词与“抓”字暗相照应,有同样的表现力?

生6:我觉得“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的“劫”字比“抓”字更有表现力,“劫”字更表现出一种暴力倾向。

师:说得好!“劫”字同样说明祥林嫂对其婆婆的淫威是无力反抗的。大家想想,“抓”和“劫”这两个词用词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文章中还有哪些词表现出“抓”和“劫”的意思?

生读课文后,纷纷发言,明确:

“抓”这个词是从祥林嫂的婆婆对“出逃”的祥林嫂而言的,而“劫”这个词则是鲁四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祥林嫂的婆婆等来“抓”祥林嫂,他们在鲁老四爷鲁四婶等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武力“抓”回祥林嫂,当然是“劫”了。

“跳”“抱”“拖”“堵”“捆”等几个词十分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抓”和“劫”的意思。“跳”说明船中的人出来得快速迅猛,“抱”“拖”“堵”“捆”等词说明他们的行动是带有暴力性的,他们不容祥林嫂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甚至辩解,这正是“劫”。

师:祥林嫂的婆婆为什么要动用武力来“抓”她、“劫”她呢?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祥林嫂怎样的社会地位?

生7:因为她是“逃”出来的。

生8:因为她婆婆早已把她“许”给别人,急着要“嫁”她出去。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祥林嫂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她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师:两位同学的发言很有道理。那祥林嫂为什么要“逃”出来呢?我们能否根据课文作些推断?

生9:我觉得祥林嫂逃出来的原因主要是她在家没有人身自由。从上文的叙述可知她的婆婆很严厉,那对她也一定很刻薄。

生10:我觉得她逃出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婆婆原来就要把她嫁出去换钱为小儿子娶媳妇。我们从她逃到鲁镇仍被抓回嫁出去可以推想出来。

生11:我有一点补充,从“她从河边淘米回来,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也可看出祥林嫂很怕她的那个“家”,这应该是她“逃”的一个原因。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理有据。现在要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

生12:不是。她的婆婆要“嫁”她完全是为了钱,是为了用“嫁”她的钱来给小儿子娶媳妇。

师: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这就足见祥林嫂在那个家是没有地位的,她在那个家不过是一件工具,一份私有财产。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命运的动词吗?

生13:我觉得还有一个“闹”字。她婆婆要把她嫁给贺老六,她“不依”,“闹得很出格”,这说明她对这桩婚事是不满意的。

生14:我觉得还有一个“撞”字。

师:祥林嫂为什么要拼命撞那香案角呢?

生15:因为她不想嫁给贺老六,她想以死抗争。

……

生16:我认为还有一个“赶”字也表现出祥林嫂悲惨的人生。她的第二个丈夫死后,“大伯来收屋”,“赶”她,好像那个家不是她的似的。

生17:又一个“求”字。她只得又来鲁镇“求”鲁四老爷鲁四婶。

师:我们思考一下,祥林嫂在前夫死了之后,“逃”出婆家,“逃”到鲁镇后却被“抓”,被“劫”回去,强嫁给贺老六;而在贺家,当丈夫和儿子都失去后,她又被“赶”,流离失所。她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议论,得出结论:这说明她的“家”是依赖丈夫而存在的,没有了丈夫她就没有了“家”,这是封建的族权、夫权在作怪,祥林嫂深受族权、夫权之害。

生18:我认为“捐”字、“赎”字也有力地说明祥林嫂的可悲。

师: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

学生讨论,明确:这都是迷信,还有封建的.贞操观害的她。祥林嫂的改嫁根本不是她的过错,她是无罪的。她捐的钱根本赎不了她的所谓的罪。

师: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动词来描述。

生19:这个词是“打发”吧?她最后被鲁家“打发”走了。

师:当祥林嫂失去利用的价值之后,她就成了社会的弃儿,她完全成了一个多余人。在那个寒冷而热闹的祝福的时节,她走完了短暂而悲苦的人生,告别了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她的不幸遭际,是无数旧时代妇女的一个缩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到,高明的作家在写人之时,所用语言既极其简省,又十分富有表现力。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些动词就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一生。透过这些冷峻的动词,我们还能深切地体悟到造成祥林嫂悲苦人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选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网站“中学语文”网页:blog.cersp.com/16596/126917.aspx)

★ 巧安排,激情趣--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网友来稿)

★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 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初探

★ 教学反思之我见

★ 《汉语拼音zhchshr》教学反思

★ 汉语拼音教学论文创新

★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案例

★ 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论文

袁文静课堂实录 篇6

袁文静 师: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语

(师)有这么一个人,他出身贫寒,却嗜书如命;虽然长期历尽艰辛,却始终矢志不移、甘之若饴。长期的勤学、乐学使他成为当世的文坛诗文大家。当朝皇帝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当朝宰相刘基也称誉他“文章当今第一”。同学们,他是谁呀?

(生齐答、师板书)——宋濂。(师)宋濂,是哪个时代的人呀?(生齐答)元末明初。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儿重温宋濂在晚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佳作《送东阳马生序》。

(二)认识“序”这种文体

(教师此时宣布,把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分为两个大组,采用积分制开展竞赛;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且正确率高、最终总分高的组为课堂优胜组)

(师)“序”是什么?(生)赠序。

(师)赠序相当于今天的临别赠言。其中有抒写依依惜别之情的,有表达对后生晚辈的勉励、规箴之意的。这篇文章便属于后者。

二、检验预习成果

(一)解释词语

(师)这篇文章我们已经经过了非常认真的预习,现在我们还用这种分组、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竞赛,咱们把书合上,一块儿来检测一下这篇文章中一些文言词语掌握得如何。

1、(师)致书以观 .(一女生)得到。

2、(师)录毕,走送之 .(一男生)跑。

3、(师)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一男生)因此。

4、(师)余因得遍观群书 .(一男生)于是。

5、(师)既加冠 .(一男生)已经。

(师强调“既”在翻译句子时要译为……以后)

6、(师)益慕圣贤之道 .(一女生)更加。

7、(师)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一女生)担心。

8、(师)尝趋百里外 ..(一女生)奔向。(补充)尝:曾经。

9、(师)援疑质理

(一男生)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10、(师)俟其欣悦 .(一女生)等到。

11、(师)媵人持汤沃灌 .(一女生)热水。

12、(师)腰白玉之环 .(一男生)(迟疑,其他学生补充)腰间佩戴。师强调:这是词类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作动词。

13、(师)以中有足乐者 .(一男生)因为。

(师提议大家为上一阶段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

(二)翻译句子

(师)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一女生)所以我虽然愚昧,最终还是有所收获。(师引导并强调“故”的正确翻译)

(三)背诵课文

(师)因为我们已经进行了非常充分的预习,所以现在请大家齐背课文。(生齐背)

(师评价)大家读书声音响亮,不少同学能够熟练会背,很好。

二、内容梳理,整体感知

1、(师提问)这篇文章围绕着哪个词语来展开写的?这个字从文中找,两个字即可

(一男生)嗜学。(师板书并解读)第一句是全文一个非常重要的领起句。它不但领起了本段,而且“嗜学”一词几乎是统贯全篇的。

2、(师)这是一个嗜书如命的好孩子,一个勤学善问的好少年。在读书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呢?看着书、整理答案。——哪三个方面的困难?面对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一女生)幼时读书的情况。(师)你说得不够具体。(师生补充)幼时家贫,无书可读。(师提醒)答案要规整。

(师)第二个困难呢?

(一女生)成年无硕师名人与游。(师板书)成年从师的艰难。

(师)作者非常重墨浓彩地写了什么艰苦呢?(生回答,师板书)求学过程中的艰难。

(师)这个艰难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天气恶劣——酷寒,另一个是生活条件的艰苦。

(师板书)

(师生共同给予回答者肯定评价并给女生组家3分)(师)那么,面对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

(一男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师追问)你能把它概括一下吗?

(该生答后,另一男生补充,师板书)借书抄书。(师)借书看还差不多,借书抄何其艰难!

(师)那么面对第二个困难,他是怎么做的呢?(生)奔赴百里

(师)奔赴百里外,见到老师,是否就皆大欢喜了呢?(生)不是。

(师)见到老师了,个中滋味也是酸甜苦辣,那宋濂是怎么做的?这位老师是位名副其实的(师生一起)——严师,对学生非常的严苛——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面对这么一位老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齐答)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师)语言精炼一点。

(生回答,师补充并板书)色恭礼至。

(师)在学校求学的艰难,宋濂是怎样面对的呀?解决问题了吗?战胜苦难了吗?

(生迟疑不回答)(师引导)咱们看,“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那如果换为一般人,早就退缩了,而宋濂呢?

(一生答)坚持不懈。

(师)动摇没有?——毫不动摇。信念特别坚定,咬牙坚持。(师板书)(师生共同)对方生活条件那么优越,“烨然若神人”;而自己“緼袍敝衣处其间。没有丝毫的羡慕。

(师)他为什么对外在的东西浑然不觉呢?

(生齐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师)这是因为他多了一样我们很多人不具备的品质,他对读书已经到了(生:废寝忘食)痴迷的地步了,已经到了沉醉其间的地步了。(师举例)孔子在专心研究韶乐的时候,“三月不知肉味”,不管吃什么、只要别饿坏了就行,连饥呀饱呀都不知道。沉醉嗜学到一定程度,(师板书)醉心读书,不以为意。——这也正是他成为一代宗师、一代大儒的根本原因。有所取弃,坚持自己的信念。

(给学生打分,并进行激励)

三、内容赏析(师)这篇文章,我称赞它为流传千年的至文。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呢,感情如脉脉的细流融在叙事的文字中。请你和自己统一战线的同学交流交流,觉得哪部分内容写得特别好。朗读一分,看朗读能否做到声情并茂;朗读后的品析一分,你说这一处写得好在哪里,读了这一处对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可以交流交流。(强调)你喜欢哪部分文字,把它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品味它好在哪里,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蕴含作者什么感情。

(生讨论,师巡视)

(一男生)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师)读得真棒,读出了韵味,但美中有点小不足,两个字的读音不准确,如同吃米饭硌了牙,“援疑质理”,“色愈恭”。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该男生)说明当时宋濂对老师的尊敬。

(师)对老师的态度何其恭谨啊。

(一女生)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说明他求学的艰难和对求学的决心之大。

(师)这样大的困难吓倒宋濂没有?(生齐答)没有。

(师生)他还在勇往直前。

(一男生)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句话表现宋濂学习条件的艰苦和他的学习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师)条件越艰苦,越能表现出——(生)求学的坚强、刻苦。(师)越能表现他爱学、嗜学。

(一女生)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销逾约。前面这一句写出了求学时环境的艰苦,也更能衬托出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后面这一句说明了作者诚实守信。

(一女生)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宋濂生活不攀比,一味嗜学。

(因该女生平日不怎么举手回答问题,而这次表现很好,因此师提议为她鼓掌)

(一男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百里”说明路途的遥远,更加突出了作者求知欲望的迫切和艰辛。

(师)你真聪明。对呀,以前的百里因为山路阻隔,比现在的千里之遥还要漫长,还要难行。因为是山路,可能要走上几天几夜。

(一女生)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说出宋濂对师长的恭敬。(师)越是说老师严厉,越是能突出我的什么呀?——虚心、恭敬、向学。(师)刚才,很多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自己的朗读。我发现,读得蛮有韵味的。还有更多的同学受限于这节课的时间,没有展示的机会。咱们以后继续努力。诗文的朗读能力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好多同学的朗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觉得自己上初中以来朗读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同学举手?(好多学生举手表示确认)

四、写法探究

(师)现在我有两个问题要抛出来。第一个:“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男生)总结了作者求学时的艰苦。(师生共同)总结上文。

(师)我自己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作者比较讲究文章的整饬美,上下的写法是比较贯通的一致的,文章的第一段、第二段在写的时候就有相似之处。大家发现了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什么结构的段落,谁来说一下?

(一男生)总分总的结构。详写遇到的困难,再写作者是怎样应对的,最后写取得了哪些收获。(师生共同举文中的例子作为佐证)

五、课堂总结

(师)这篇文章这么美,那么,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从宋濂身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一男生)我学到了宋濂对读书的刻苦、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

精神。

(一女生)谦逊、对老师尊敬。

(一女生)我学到了宋濂问老师时表现出的谦虚。(一女生)艰苦的环境能造就他。

(师)你回答得富有哲理,让老师想到了一句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板书)把这一句记下来。艰苦的环境更能使人取得成绩。

(一男生)表现他不畏艰险、勇对挑战、坚定的信念。(师)同学们的心得很多。这篇文章真的应该多读。

六、教师结语

我们看到一千多年前,宋濂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嗜学、乐学,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成一代文豪、一代大儒。那么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珍惜现在大好的学习时光和良好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生)天天向上!(师)我们要说到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下课!

《乡愁》课堂实录 篇7

师:有人说,拿起一本中国的诗集,轻轻抖一抖,便会从中落下许多个愁字,于是当空明月是愁,人在天涯是愁,无边丝雨是愁。乡愁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萦绕心间的情愫。同学们能背诵几首描写乡愁的古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在日暮斜阳下,在清风明月中,倾诉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那是古人的乡愁。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现代诗《乡愁》,去感受作者在诗中创造的感人意境。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读意象,理解意象所承载的情感;2.结合自身的体验,展开联想、想象,描绘诗歌呈现的一幅幅图画,感受美的意境;3.借助背景资料,从“文化”层面品读乡愁)

二、明确基调,读出乡愁

师: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关注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思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

师:自由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想一想每一节诗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读出了诗人外出求学时对母亲的思念。

生:我读出了诗人与新婚的妻子离别时对妻子的不舍。

生:我读出了诗人因母亲去世阴阳永隔时的痛楚之情。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思念。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呢?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织诗,四个时间序词也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

三、圈划批注,寻找意象

师: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愫,这种感情看得见吗?看不见摸不着。要想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要借助一些形象的事物,这就是意象。我们在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时,讲了意象是什么?那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的意象有“月光”“阳光”“风”“弓弦”“黎明”“河岸”“山影”“星”“旷野”等。

师:同样,《乡愁》这首诗为了表达“思乡”这一情愫用了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再读全诗,并进行圈画批注。

生:这首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寄托乡愁。

师:这些意象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任选一个意象细细品味。

生:我选的是“邮票”,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邮票富于感性,整个乡愁凝聚在一张邮票上。

师:邮票是家信的局部,但它比整体更有想象的启发性,更美,更有感情的分量。诗人的母亲两次逃难,丈夫都不在身边,孤零零一个人带着独子跑遍千山万水。中学时期,每次从朱氏祠堂返校,母亲总是殷殷送别,然后伫立山头,一直守望着孩子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小小的邮票寄托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生:我选的是“坟墓”,前面的邮票、船票虽有阻隔,但还能通信,将来还有希望和母亲、妻子团聚,但“坟墓”这一意象写出了天人永隔的悲哀。

师:你的品读很精彩。诗人选取的四个意象寄托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

四、含英咀华,品读意象

(一)品析叠词之美

师:作者这些意象选得都比较小,即使“坟墓”“海峡”这些大的意象,也加上了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语,请找出这些修饰语。

生:修饰意象的词语有“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师:读一读这些修饰语,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普通却耐人寻味。任选一处来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作用。

生:我觉得“小小的”用得好,写出了邮票的形状之小。诗人少时在外求学,写信可寄家中。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如果删去“小小的”,感觉会如何呢?

生:删去后变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读起来好像差了点什么。

师:“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大家再读读。

生: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思念越浓越深,小小的邮票里凝聚着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依恋。

师:说得好。“小小”“窄窄”“矮矮”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而也正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我们再来看一下“浅浅的”,先看一看真实的海峡。

(教师出示材料: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

师:台湾海峡并不浅,诗人为什么说是“浅浅的”?

生:“海峡”尽管很深,但在诗人的心里,大陆和台湾人的情感是亲密的,所以深深的海峡因为心的贴近而变浅了,似乎很轻易便能越过。因此用“浅浅”修饰“海峡”,寄托了诗人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

生: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70年代初期,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两岸人民心心相印,诗人在当时却看不出任何迹象可以回到故乡去,因此海峡虽浅犹深,写出了海峡两岸依然无法沟通、无法融为一体的惆怅。

师:你的知识面很渊博,能结合写作背景品读诗歌。台湾海峡与太平洋比起来太浅,而偌大的太平洋阻隔不了中美两个大国的交往,这浅浅的台湾海峡却阻隔了同根兄弟的来往,让两代人在精神上承受了沉重的悲剧,多么令人痛心。余光中的父亲去台湾的时候大概是50多岁,他在台湾去世时90多岁了,一直盼望回来,却一直没有能再回来。所以“浅浅的”表达出有家难回的沉痛,诗人对回归充满了期盼,又对无法回归的现实充满了无奈。

(二)品味音韵之美

师:一首《乡愁》,深深刺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对望着的眼睛,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乡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意象和修饰语的选择,还有哪些词值得我们关注?

生:“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个“头”字能换成“边”吗?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请大家读读看,细细品味,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不能。“头”是尽头的意思,“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非常遥远,非常沉重。而“边”字轻飘飘的,“这边”“那边”“外边”“里边”无法传达距离遥远、生离死别、隔岸相望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

师:说得真好,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

生:我发现诗歌四个章节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读起来很有味道。

师: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乡愁》这首诗字里行间渗透着中文的音韵之美,要读得低沉,略带哀伤,我们来读一下,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

五、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一)融入体验,感悟乡愁

师:刚才我们从意象的选择方面解读了这首诗,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乡愁的体验呢?

生:我是住校生,我老家在涟水。有时早晨被冻醒,透过被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在地上发现了被我蹬掉的被子。若是在家,妈妈晚上总会到我的房间来几趟,帮我盖好被子。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每年冬天,妈妈都会用生姜和红枣为我熬甜甜的红枣汤驱寒。我的乡愁是妈妈为我轻轻盖被子的温暖,是一杯杯暖暖的红枣汤。

生:学校河畔的依依杨柳萌发了一树树鹅黄的芽苞,在我的家乡,门前也有一棵棵杨柳,我每年都从它们身上寻觅春踪。到了初夏,栀子花的香味让我想起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用清水将栀子花养在瓶子里,整个家都有淡淡的花香。我的乡愁是早春这一堤随风飞舞的嫩柳和初夏淡淡的栀子花香。

师: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也可以选择意象创作《乡愁》。

(二)展开想象,描绘乡愁

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画面,进一步感受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动人意境。

生:我描绘的是第二节诗的画面,我想象的是诗人和他的新婚妻子离别和重逢的片段:当渡船解开缆绳,风笛催促着客船远行,“我”站在码头,紧握着船票,只等你前来相送。在茫茫的渡头,翩翩地你走来,宛若一朵白莲。“我”的新娘,你目送着“我”渐渐地离岸,脉脉的眼睛里流动着波光。水阔,天长,对“我”挥手。在“我”远行的无数个日夜,你是否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我”的下一班船?在不久的将来,在荒芜的渡口,有一天,“我”定会手握着船票,渐渐靠岸,对你招手。

师:你的想象很动人,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

在这四节诗组成的画面中,老师喜欢最后一幅,每当读到第四节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和于右任相比,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台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谒祖。“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在此后10多年当中,他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诗歌的意象,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解读了余光中的《乡愁》。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当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意蕴,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情境。

六、赤子之心,文化情结

师:同学们刚才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我们的愁和余光中的愁有什么不同呢?

生:余光中的乡愁更深沉,有了沧桑感。

师:除了这首《乡愁》,1974年,它的姊妹篇《乡愁四韵》被歌手罗大佑谱写成曲,这首用国语演唱的歌,浓浓的华韵中浸透了思乡之情。余光中的诗为什么写得这样深沉?

生:因为他爱中华文化,他不仅爱时间、空间层面的祖国,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哺育,深深爱恋中华文化。他的乡愁有游子的文化情结。

师:诗人的乡愁深沉、沧桑、有文化感。在《从母亲到外遇》中,诗人写道:“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阅读屏幕上的材料,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乡愁。

(教师出示材料:“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谈<乡愁>》节选)

师:诗人的乡愁不仅仅是“某省某县某乡同乡会式的乡愁”,除了对故乡的思念,联系到中国,诗人的乡愁还有哪些深刻的内涵?

生:诗人写道:“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多年后他重返故土扫墓,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生:诗人如今能经常回大陆,但台湾和大陆依然没有统一,诗人的乡愁更多的应该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生:诗人如此热爱中华文化,但现在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够,诗人的新乡愁里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生:诗人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大家在发言时能结合时事谈,很好。朗读余光中的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

维系两岸的,不仅有那浅浅的海峡,还有同胞的感情,还有同种的文化。被两岸诗歌爱好者共同吟诵的,不仅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也有余光中面对海峡写下的《乡愁》。让我们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 篇8

师: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在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几个人物形象最具有讽刺的意味?

生:范进和胡屠户。

师:范进是本文所要看重点表现的一个形象,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文章的哪个片段,让我们在笑声中体会到作者辛辣的讽刺?

生:喜极发疯

师:速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发疯的过程:(生介绍,师板书:昏厥→疯跑→跌倒→疯走)

师:疯得跌荡起伏、疯得劲头十足、疯得丑态百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普遍吗?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张!

师:在这些夸张的描写中,你印象中最深的是什么?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动作“踹”,可见疯的劲头有多大。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外形,“披头散发”,鞋不知道掉在哪里,而且浑身是污泥。一个中举的举人竟是如此一副丑态,真是又可笑又可悲。可见作者对范进是讽刺、批判的态度。

师:仅仅是讽刺、批判范进吗?

生3:我觉得不仅仅是讽刺、批判范进,我觉得更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

师:你思考的很深刻。的确,无论是孔乙己还是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而作者正是借这一些典型的人物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的科举制度!还有吗?

生4: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进的语言:“噢,好了,中了”并且反复出现,说明人疯心不疯,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极度热衷于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

师问:噢,你发现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探究。人在疯狂的状态下仍然知道中举带给自己的是“好”!你们觉得文中有写到这些“好”吗?

生5:有,在文章第6段。“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的,有拿酒的,还有的背了斗米来的,也有的提了两只鸡来的”。而中举前范进的家里没米没面,老母亲都饿的两眼发昏,却没有人过问。可以看出,“好”在他家的经济可以迅速改善。

生6:文章第11段,写到张乡绅一听说范进中举,马上带着钱财亲热地套近乎,“好”在地位可以快速提高,荣华富贵自动送上门来。

师:一个“好”字,却言简意赅通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心态,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所以说好文章需要“咬”文“嚼”字的。你看,这就是夸张的力量,在夸张的描写中,人物的丑态毕露无遗。虽无一贬词,但却使读者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深感他的可笑可悲可鄙。从而不露声色地鞭挞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

师:范进中举,冲击的何止是范进一个人!细心的我们会发现中举后,范进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所有的对比中,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答胡屠户)。好,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封建市侩的嘴脸。

师:通过寻读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待同一个事物,人物前后的表现是多么的不同。下面我们就利用对联的形式让人物原形毕露。我先示例一下:上联是“盘缠不借骂一通”,下联是“喝酒壮胆治疯病”,横批是“贫欺富惧”。注意我们在拟写时可以从称呼、态度、礼品、相貌的评价、才学的评价、嫁女的解释等等角度去考虑。好,下面请小组合作拟写,视本组的能力而定,越多越好。

生1:我的上联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下联是“方面大耳相貌堂堂”。横批是“厚颜无耻”。

生2:我的上联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下联是“文曲星下凡做大官”,横批是“前倨后恭”。

生3:我的上联是“可怜女儿没福气”,下联是“嫁个老爷真幸运”,我的横批也是“前倨后恭”。

生4:我的上联是“一副大肠一瓶酒”,下联是“数斤猪肉数斗钱”,横批是“有利可图”。

生5:我的上联是“遇见蛤蟆今生真倒霉”,下联是“有了贤婿后世有靠头”,横批是“趋炎附势”。

生6:我的上联是“边啐边骂腆肚去”,下联是“又奉又扯低头来”,横批是“媚态十足”。

师:看来,大家集体的智慧就是大,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横批概括得也是极为一针见血。

师:在夸张、对比中,我们体会了讽刺的魅力,那么结合本节课的分析,你们是否有深入的发现!请以“通过____________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社会”的句式来写出自己对文章独到的感悟。

生1:通过范进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一旦中举,便会飞黄腾达的社会。

生2:通过范进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社会。

生3:通过张乡绅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官官相护、拉帮结派的社会。

生4:通过胡屠户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社会。

生5:通过乡邻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

生6:通过胡屠户的变化,我发现这是一个对不幸者冷酷,对权势者敬畏的社会。

师:是的,通过范进中举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不仅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无情批判,而且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认清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我们才能感受到今天新社会的生活的美好,更加明智地建设我们的新生活!

上一篇: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下一篇:学前班老师对幼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