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个人心得

2024-07-19

劳动节个人心得(精选8篇)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1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八荣八耻的一条。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呢?有的人期待着别人的恩赐;有的人想投机取巧,甚至坑害别人来获得,其实,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靠劳动去创造。我们大营街就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这里曾经是贫穷落后的地方,无矿藏无工业,这里曾经是有名的落后村,无楼房无公路,后来,这里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决心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没过多久,这个地方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土地变得“肥沃了”;财源滚滚进;溪水唱着歌儿欢快地流向远方;幢幢楼房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一切令人欣慰的丰收的硕果,不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吗?

是什么创造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呢?是劳动!我们由最早的北京人到现在的新一代接班人;从以前的只会做生食到现在的什么都会做;从以前的只会用简单的工具来耕作到现在的已经可以用高科技机器来进行耕作;从以前的只会用毛皮做衣服一直到现在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衣服,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正是劳动。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2

1 创新劳动的时代特点

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兴起,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也相应给传统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基石的劳动价值论仅仅把劳动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对劳动价值论的必然发展, “创新劳动” 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学界关注, 但是对其特点还有待深入探讨。

1. 1 创新劳动将成为劳动的主流形式

创新劳动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创新劳动, 人基于自身劳动对外在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做出的任何新的改变都可以属于创新劳动, 比如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它不应当仅仅是一个物质领域的概念, 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向精神领域迈进, 它还应该包括精神领域的人类劳动。同时, 在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创新劳动, 不是只有无产阶级的劳动才有创新劳动, 一切人的劳动都存在创新劳动的可能, 而且它贯穿于整个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 不仅仅是存在于生产环节, 在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同样也有创新劳动存在。只有对所有人在所有领域创新劳动的承认, 才能激发整个社会创新的热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资源环境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明显, 传统的以数量增加为核心的外延增长方式正在逐步被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内涵增长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劳动在劳动形式中所占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 但是创新劳动逐渐成为劳动主流形式的趋势将不可改变。

1. 2 创新劳动是价值的根本来源

除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劳动还可以分为创新劳动和重复劳动或者常规劳动。重复劳动虽然也有价值, 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其价值的含量远远不及创新劳动。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创新劳动者, 他们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价值创造者。在人的无穷创新潜力得到不断释放的今天, 劳动者之间的异质性越发明显, 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创造了同等的价值, 劳动者之间价值创造能力的差距已经不止几倍、十几倍, 而是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创新劳动不仅在难度和强度上远超重复劳动, 而且背后所需要的沉淀成本往往难以计算, 一个产品的成功, 往往是以无数产品的失败为前提。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新劳动所占价值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如果说只有劳动创造价值, 那么价值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创新劳动。可以说现在的重复劳动大多是在重复以前的创新劳动, 创新劳动才是一切价值创造的最终来源。肯定创新劳动是价值的根本来源就是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在承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给予了创新劳动者更多的尊重, 这也是对每个劳动者身上所蕴含的无限创造可能性的尊重。

1. 3 创新劳动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创新劳动的核心要义是对于人类活劳动的创新, 这和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 并不认为土地、资本等非劳动要素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是创新劳动的成本难以衡量, 不能像重复劳动那样简单地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衡量。因为创新劳动具有独特性, 与其他人的劳动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困难, 无法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不能再单纯的用劳动时间的多少来衡量创新劳动的价值, 需要引入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作为参照。人们之所以愿意去购买一种商品, 并不是因为它凝结了多少人类的劳动, 而是因为这种商品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效用, 这种效用也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劳动才能获得。所以创新劳动的价值不是因为它凝结的人类劳动比重复劳动多, 而是因为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市场价值。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 对价值的度量主要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的, 而且只是考虑了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成本, 所以劳动价值论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考察创新劳动的价值,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价值创造的唯一来源是劳动, 另一方面, 衡量创新劳动价值的大小, 不能只局限在耗费劳动时间的多少, 还要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尊重消费者的需求, 承认市场机制的作用, 重视其创造的效用价值在市场的体现。

1. 4 创新劳动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创新劳动就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只有按照市场的最终选择进行分配, 给以创新者足够的回报才能鼓励创新劳动。只有这样, 创新者才能以相对较少的劳动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价值, 使创新者可以获得远高于生产成本的市场回报, 同时消费者也获得大量的消费者剩余, 从而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的格局。当然在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中, 不能否认的是, 由于资本家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有利地位, 使得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创新者本身虽然受到了剥削, 但是必须从中获得一定的剩余价值, 否则就会出现激励不足, 从而其他人都无法进一步获得剩余价值。创新劳动不是在 “分蛋糕”, 而是在 “做蛋糕”, 创新者通过把蛋糕做大, 最终使所有人都可以受益, 正是创新者带来的巨大剩余价值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所以尊重创新劳动, 就必须体现在让创新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上。

2 创新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 在马克思看来是因为劳动。马克思说: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分人和动物。一旦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可以对外在物质环境进行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动物则只是被动的、消极的适应环境, 不能进行有意识的劳动。人就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强化人的本质力量并完善人的本质。马克思虽然肯定了只有在劳动的基础之上, 人的本质才能表现出来, 也只有在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才能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和发展, 但是对于创新劳动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时代的限制, 马克思所在的19 世纪还无法深入的了解创新在劳动中的价值, 不过他已经是那个时代最早认识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正是在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在长期增长中的核心作用那里得到了有关技术创新的最初启示, 在1912 年出版的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 “创新”一词。但是在西方主流理论中, 为了替资本辩护, 仅仅把人当做生产要素的一种, 长期忽视人的创新劳动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使得熊彼特创新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伴随着20 世纪90 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崛起, 创新劳动在全球才获得普遍的重视, 各国纷纷制定了各种促进创新的政策, 特别是关注教育领域, 努力设法提高人的创新能力。随着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创新劳动已经不再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 正在逐步成为衡量大多数人劳动能力的标准。在21 世纪的今天, 如果一个人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必然要落后于他的时代。

所以能否进行创新劳动充分展示了人的本质, 已经不仅仅是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 而且正在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人之所以是人, 不再局限于可以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是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 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人类必然高于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根本不同。随着劳动过程的深化和对人劳动素质要求的提高, 使得这种差异必然会不断加深, 如果不承认这种差异的重要性, 那么就是对人最本质特征的忽视。可见, 人的特征在于能够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地改造世界, 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也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据。

3 创新劳动是人的内在需求

没有谁天生热爱劳动, 特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重复劳动, 人们总是千方百计的进行逃避被当成工具的 “异化”劳动。可以说, 现阶段这种劳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甚至是一种痛苦, 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 人们更愿意选择闲暇。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劳动才能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创新劳动虽然还不能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 但是比传统的劳动能够使人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 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可以给人更多的满足。

人的本性中本来就有 “喜新厌旧”的倾向, 或者说是 “好奇心”, 无论多么富裕的生活, 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都会让人感觉无聊, 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创新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探索天性不断得到释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的内在需要获得了满足, 并从中得到了快乐。甚至可以说, 创造的快乐是人的最大快乐, 没有什么快乐比得上创造的快乐。只不过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无法满足人们的创新需求, 或者说, 正是由于人们的创新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一生就是人的劳动活动本身, 创新劳动就是人的本性的自我创造、自由生成的过程。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生存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 自我实现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人们将会越来越要求凸显自身的个性化和价值追求, 而不是简单的满足于大众化的温饱或者小康。这一方面会不断地促进各种创新性商品的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也会激发人们对自身创新潜能开发。创新劳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和其他动物不同, 人会思考, 在所有的动物中, 只有人会思考自身活着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而不是盲目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人必然要以某种方式证明自己的独特性, 只有通过不同于其他人的劳动, 才是向社会证明自身的才能和与众不同的最好方式, 这就离不开创新劳动。人自始至终都在通过创新劳动创造着生命的特质, 并无始无终地扩展自己的需求。创新劳动正在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体现了人类追求超越自身的内在需求。

4 创新劳动是人的核心价值

对于个人价值的讨论, 自古就有。孔子注重的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老子注重的是 “道法自然”, 不管是内在的规矩还是自然的无为, 强调过度就都是对人创造性的一种束缚, 创新就是要不拘一格, 突破原有的框架。康德在同样注重 “内心道德律”的同时, 也仰望 “头顶的星空”, 他不仅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 同时也是一个天文学家, 对内在和外在世界的探索同样注重。个人的道德自律固然可敬, 但是严格的自律并不是人存在的目的, 它只是一个前提和条件, 人的真正的价值不在 “自律”而在能够 “利人”。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也就意味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人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自我的完善, 更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活着的最终目的是超越人本身, 实现外在价值的创新, 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创新劳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追随者或者模仿者往往也能从中受益, 这使得创新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一般都远远大于自身所获得的回报, 从奉献的角度来说, 创新者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远超过其他人。而且不是所有的创新劳动都能成功, 创新经常意味着各种风险, 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无所获, 创新者不得不独自面对失败的痛苦和损失。这就要求创新者不仅要有对价值创造的渴求, 更要有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所以创新劳动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本质需求, 更是一种高贵品质, 是人核心价值的体现。

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认为科学体系是由 “硬核”和 “保护带”两个部分构成的, 人的价值体系也是一样, 处于 “硬核”部分的价值观念统帅处于“保护带”的价值观念。“硬核”部分的价值观念应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 因为它是社会生活最主要、最根本的关系, 其中创新劳动又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劳动关系, 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于人核心价值的认识, 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其他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劳动观念的缺失, 过于重视人的社会地位观念, 把 “仕途”而非“创新劳动” 作为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 形成了“官本位” 的顽疾, 给社会带来不了什么切实价值的同时, 反而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社会普遍还弥漫着一种金钱价值观, 把金钱作为衡量人价值高低的标准, 形成了马克思所说的 “货币拜物教”, 同样危害不浅。只有在价值观念建设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创新劳动观念, 把创新劳动作为人最核心的价值, 才能有效地与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作斗争, 从而把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引导在一个正确的方向。

5 创新劳动是人的自由发展

创新劳动和自由紧密相连, 创新劳动一方面必须以自由为前提,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劳动, 自由是创新劳动的基础; 另一方面创新劳动是自由的体现, 可以使人无限地接近自由。在伊赛亚·伯林对两种自由的理解中, 消极自由是一种不让别人妨碍自己的选择为要旨的自由, 积极自由是去做的自由, 不管是消极自由涉及的机会, 还是积极自由涉及的能力和资源, 对于创新劳动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消极自由, 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都无法保障, 凡事都受到控制和干涉, 这种情形只能像古代的奴隶一样从事重复劳动, 根本没有创新劳动的意愿。因此, 消极自由对于创新劳动是必须的前提条件。但是只有消极自由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人的创新劳动, 只是被动的可以 “不做”, 同样可能无所作为。只有在积极自由中,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努力的成为自己的主人。但是不是个人拥有积极自由就一定会产生创新劳动, “去做”的内容存在无限的可能性, 创新劳动只是个人积极自由的一种高层次的体现。

创新劳动不仅包涵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是个人自由的体现, 并且个人自由也只有通过人们不断地创新劳动才能获得。马克思曾经说过: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 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 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 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真正的自由王国, 就开始了。但是, 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 才能繁荣起来”[3]。从马克思的 “必然王国”到 “自由王国”的前提是人类彻底摆脱了外在的一切束缚, 得到了全面的自由发展, 这是一个巨大的峡谷,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 我们离不开劳动, 因为劳动是必然王国, 人不能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追求虚妄的自由, 自由的实现必然是由一点一滴的劳动汇聚而成。

在各种劳动形式中, 最能体现人的自由并能给予人自由的就是创新劳动。马克思曾经给予技术创新高度评价, 认为对于技术创新不能自从其创造的使用价值来理解, 相反, 是因为它们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才有价值, 它们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人”, “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4]。因为创新劳动需要个人的自由发挥, 充分体现了人在生产要素中的核心地位, 发挥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到达自由王国有效途径, 实现了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所以创新劳动可以是连接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桥梁, 在这个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中间阶段中, 人可以通过创新劳动不断地接近自由王国。如果说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不断超越的话, 那么创新劳动就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实现, 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最后, 一切创新劳动都要围绕人开展。不管是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还是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 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创新, 离开了人的创新, 一切都无从谈起。创新劳动的出发点是人, 创新劳动的目的也还是人。不仅是一切创新劳动要围绕人的创新, 而且任何创新劳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不可以为了创新而创新, 忽视了它对于人的意义, 创新劳动就是这个时代对于每个人的要求和定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3

36年,国家经济社会状况、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变化天翻地覆,劳务税该怎么办?

起征点不妨与物价联动

叶伟(上海市政府公务员)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关涉民生民意。遗憾的是,现实中确有部分公共政策长期休眠,无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明显不合时宜但就是“我自岿然不动”。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长期没有调整的原因其实显而易见:虽然有理不在声高,但与需要缴纳工资个人所得税的人数相比,以劳务报酬为主要来源的劳动者长期以来缺乏应有话语权。

然而形势在不断变化,当前,灵活就业已成为新的趋势,以劳务报酬为主要来源的劳动者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媒体报道援引教育部数据说,每年实习生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除了少部分企业为实习生避税外,大部分实习生都要承担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曾公开表示,“对于没有工资收入,只有一处劳务报酬所得项目且收入较低的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税负偏重的问题”。

由此可见,税制升级体现了现实需求,也已经具备社会共识,关键是要付诸行动。

除了上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近年来被发现“沉睡不醒”的政策法规,还有与其执行同样起征点、税率的稿酬个人所得税,还有已出台35年不变的探亲假政策,等等。

期待有关部门顺应民意,主动清理和修改那些不合时宜的公共政策,与时俱进,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变化不妨始自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可否考虑将起征点指数化,与物价等相关因素联动调整?

别让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放大痛感

张西流(基层公务员,时事评论员)

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一种。个人所得税本是为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而开征。可目前个税征收仍存在“逆向调节”的现象,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以实习生等代表的灵活就业人员若成为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对象,必然会进一步放大了“逆向调节”的痛感。

1980年至今,个税法历经6次修改,个税起征点从800元增至3500元。但是,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800元的起征点、20%的税率沿用至今,已36年未改。

1980年,全国平均工资为762元/年,800元的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绝大多数人“高不可攀”。2015年,全国平均工资62029元/年,折合5170元/月,800元的起征点,对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可以轻易“突破”。

问题是,灵活就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低收入者,让他们长期为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埋单,有失公平。

如何分配社会财富,达到公平和效率的最佳平衡点?个税调节上可以有所作为。“减税为薪”是措施之一,即通过个税改革,政府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政府和劳动者分好“利益蛋糕”,政府得小头,让劳动者得大头。

还应将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置于个税改革中通盘可虑。一方面,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将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纳入抵扣范围。

此外应提高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使那些从事技术、艺术等工作的高收入灵活就业者,为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挑大梁;而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低收入灵活就业者,可以少交或不交税。这也是消除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

不能与时俱进的政策法规亟需升级

刘梅(江苏省某市税务局公务员)

2002年,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批复》将勤工俭学大学生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之后,实习生也成为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大军中的一员。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但问题是,据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15年该平台1.8万家企业发布了15万个实习职位,薪酬平均为95-135元/天,合计1900-2700元/月。月薪两千多元尚不足以负担北上广地区的食宿等基本需求,即便在二三线城市也只能维持生计。让实习生们再拿出20%的薪酬用以纳税,是否有失公平?进一步说,鉴于大学生实习报酬低、劳动强度大的现实,能否考虑不把实习、勤工俭学劳动报酬所得纳入征税范围?

事实上,36年未调整起征点的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并非唯一的“古董”。与夜班津贴有关的政策法规也沉睡了长达20年之久。在一些地方,职工连续工作12小时,仅能拿到4.4元夜班费。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我认为,让诸如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职工夜班津贴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古董”政策规定与时代同行、与民意呼应、与改革衔接,才能彰显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当务之急,是各级立法机关要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不仅要弥补现有法律体系的漏洞,还要唤醒沉睡的法律法规,让其及时更新,蕴含时代温度,焕发出青春和动力。税务部门应尽快深入基层调研,广集民智民意,对起征点和征收范围进行修订,形成共识和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体现公平,激活灵活就业一池春水

于锋(某中央金融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

用人单位该如何回报实习生的劳动?

此前,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企业以劳务报酬名义发放实习生等灵活就业人员工资,理由是实习生并未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则要求实习生提供发票,以报销的形式替代工资。各有不同。但也确实说明,对于依然在读的实习生而言,现有政策法规存在被误用、不好用或者管不着的情况。

2016年4月发布的五部委《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提出“实习报酬不得低于同岗位试用工资80%标准”等要求,说明管理层开始加强保障实习生权益。但是仍要注意到,五部委规定并未对实习生收入税提出要求。

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6年如一日,沉睡不醒,这一方面违背以税收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初衷,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大学生带薪实习、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政府应尽之责,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税收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国家鼓励灵活就业的需求。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法律级次较高,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才能生效。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个税法与时俱进、修改完善的“挡箭牌”。科学的劳动报酬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案,应该既能体现公平的征税原意,也能激活灵活就业的一池春水。

孩子家务劳动个人心得体会 篇4

不少老师认为:教育孩子在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是家长的责任,这话有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的向师性、学校教育在儿童心中的权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依笔者意见儿童的家务劳动,学校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家长应主要负责提供机会、指导操作,当然也要寓教于做。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而家务劳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及能力,以及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等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劳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条件。也是小学生体、智、德、美发展及学习劳动技能的条件。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如下:

(1)劳动,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启迪智慧,体现在技巧的形成上,能使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2)小学生只有在直接参加劳动时,才能学会劳动。小学生参加劳动愈早,对他进行劳动教育愈有成效。

(3)儿童生来就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不从幼年起就开始习惯于从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务劳动,那么这种心理倾向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小学阶段不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会错失良机。增加了成年后成为一个熟练而勤勉的富有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难度。

(4)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凭着责任感,付出气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受到赞扬,引起快感,劳动后的快感又促使儿童更加热爱劳动。

(5)小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家长委托孩子浇浇花,洗洗手帕、鞋袜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6)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劳动,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参加集体劳动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务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家务劳动一般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带有事务性的劳动,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尽力分担的义务,对学生来说,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属自我服务劳动,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择菜、洗菜、淘米等。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烧开水和给饭菜加热”。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是“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冼外衣、毛衣等衣物”。通过以上这些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于自理、乐于奉献、尊重人、体贴人等优良品质。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首先要结合教学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提高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开展“谁有一双巧手”、“劳动光荣的小红花”、“爱劳动的好孩子”等主题活动;举行叠衣服、钉纽扣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家长专门召开“让孩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学做家务”等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并同家长一道提出培养计划及步骤;设立“家务劳动记录卡”,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定期交班主任或学习小组;学期末进行考核和评定。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让孩子学干家务首先要注意方法:

1、分配给孩子(尤其是年龄尚幼的儿童)的家务活不要太难做,因为太难了孩子往往做不好,这又会反过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做家务的兴趣。

2、孩子干家务一般不会像大人那么有耐心。为避免枯燥乏味,分配给他们的家务活最好经常有所变化(如昨天买酱油,今天扫地,明天整理旧报纸等),也不要让他们一连数小时“连续作战”。此外,边做家务边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也是增强孩子求知欲、减少乏味感的好办法,如剥豆时可讲讲大豆的营养,洗手帕时可谈谈肥皂的种类。

3、有的孩子喜欢单独干家务,更多的则喜欢与父母一起干――这是性格所致,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对喜欢“单干”的孩子,家长必须事先做好指导和示范。同时,应让孩子有选择做哪种家务活和何时做的权利――这种对孩子的尊重可有效减少他们把干家务当做负担的感觉。

4、如果孩子对做家务有反感,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命令。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因而也有义务分担家务。当这些“懒孩子”在干家务的态度或质量上有所进步时,家长应及时表扬。

5、孩子干完家务后不要赏以金钱――这只能使孩子失去“主人翁”态度;也不要拿干家务作为惩罚手段――因为这易导致孩子们对家务劳动的消极情绪;更不要故意把种种家务活分成贵贱两种,专门要孩子去干那些所谓“贱活”(如倒垃圾,洗厕所等)。

6、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循序渐进”。如果孩子没干好,家长不要自己重新替他做一遍――这种“包办代替”虽然省事,却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心。

作为家长,当孩子做好一件事后,要给予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产生劳动以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5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个人心得500字一

说起劳动模范,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劳动模范吗?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在当下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敬佩以及赞颂,这种精神正是劳动模范精神。每个人都有实现价值的时候,而创造性劳动也可以说是实现人生价值以及理想的最好表现了。如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且有着远大志向的我们需要保持好坚定的信念,努力走好计划的每一步,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奋斗,展现新时代青年该有的特征。

人总是要有意义的活着,这样才算不枉此生。当下崭新的时代,劳动楷模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暖心以及一股好风尚。劳动模范对社会的贡献很重要,且脚踏实地、真才实干,这种精神更是值得弘扬及学习。时光匆匆,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的我们更是不能丢弃,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也离不开这样的精神维护,所以我们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地向劳动模范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劳动创造,弘扬劳模精神,当然这些都不应该是一句两句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因此我们都好好地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吧,积极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个人心得500字二

总有一种信念一直影响着我们,也总有一种精神一直在坚守着,同时让我们感动着。记得在我儿时开始,耳边就一直听人说起劳模这个词语,如今直到现在,终于明白劳模是什么了。每个时代都有人在负重前行,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一位无名小辈,他们之所以成为劳模其中的一员,在他们身上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无时无刻地为自己的事业,默默贡献,不求任何回报,只因为热爱。

因此他们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向劳模看齐之时,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质工作,学习好他们在处理事情之时的方法是如何的,带着思考的学习才会有进步,我们才能真正学习到劳模的精神。

另外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在生活中,劳模更像是我们的身边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面对难以决定的事情的时候,要记得拿出来照一照,这样才能找出差距在哪、在那些地方存在不足之处,让我们见贤思齐焉也。对照着劳模的这面镜子,就要认真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是什么,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足功夫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克服虚荣心理,避免因为一点小胜利就忘记初心。其余,要选择正确的方式,不偏离角度的对照,做到务实求真,不断地给自己鼓舞,方能百尺竿头,更近一层。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个人心得500字三

每一个行业都会有杰出的榜样,他们爱岗敬业,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劳动工作者的模范。这些劳动模范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他们引领着无数人战胜困难,开拓进取,开辟出新天地。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公司组织我们向劳模学习,接下来谈谈我对此次学习的感悟。

第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同的行业都会有它的劳动模范,即使工作岗位非常平凡,但劳模们依旧能用他们的力量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他们心系祖国,有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坚定信念。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要尽自己所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第二,学习劳模的创新精神。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守旧。社会不断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是任务式地完成工作,要学会思考,不断地总结出工作经验,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大胆革新,不断探索,寻找出一种最高效、质量最优的工作方式。

第三,学习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分析一个个劳模的事迹,我们可以得知他们能够拥有如今的成就,是他们实干出来的。工作不能得过且过,要精益求精,不断奋斗,踏踏实实地工作,这样我们的成绩就会一点一点上去了。

学习劳模,当然不只是喊口号,做表面文章,我会把劳模精神落实到工作方方面面,让劳模精神成为我工作上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新时代建设者,我不仅要崇尚劳模、学习劳模,更要争当劳模,以一种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去服务社会。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个人心得500字四

有一种信念使人追求卓越,有一种精神使人奋斗不息,有一种情怀使人产生共鸣。那一个个劳动模范就像是一座座精神丰碑,永远引领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向劳动模范学习的时候,我们无不动容于他们的事迹,感悟于他们的精神。我们学习着劳动模范的精神,学劳动模范们忠于国家和党的爱国精神,学劳动模范们勤于工作的敬业精神,学劳动模范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学劳动模范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劳动模范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超越自我,突破极限,书写了一篇又一篇不凡的人生轨迹。

今年五一即将到来,又有一些个人和集体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殊荣,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战线上劳动者和劳动集体的优越代表,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的劳动者,才使得国家繁荣昌盛、日新月异、欣欣向荣,让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蓬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源源不绝的强大力量,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又更近一步。

劳动创造世界,是劳动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是劳动使社会走向更加文明繁荣。劳动模范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优异的成绩,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精神力量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个人力量和价值。

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个人心得500字五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就到来了,而五一的到来寓意着我们要向那些伟大的劳动模范学习了,弘扬劳模精神是我们当下每个人民义不容辞的事情,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可以学习和践行劳模的精神。

在这美好的五一劳动节里,我们除了享受假期快乐的时光外,更应该去做这节日本该有的意义事情,那便是弘扬学习劳动模范的精神,因为只有五一这个节日才具有代表性特色。而劳模精神没有关环指定的预期,更多的是出自于职业上的喜爱,从中发现乐趣,体验当中的喜悦,而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期间我们不妨带着问题和情感去学习,以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事情,或许这样我们更容易去学习到劳动模仿精神上的本质。劳动模范更多的体现在于本职岗位上做好分内的工作,劳模其实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常常性带着自己的思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着问题的所在根本之处,这样才能不断使我们进步,成长。

劳模的闪光点在于他们能够把工作当成事业,把付出当成追求,在普普通通的岗位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学习劳动模范精神首先要冼尊师重道,尊重劳模,更应该带着一中深厚的情感去学习,带着真诚的心态去了解,学习他们那种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当代社会人士一直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要学习到真的本事,光用嘴巴讲往往是不行,更多的是在于实践当中去摸索,去成长,也许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进而将这一小件的事情做到更加完美,极致。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6

今天,从高铁里程占全球60%多,到全球减贫成就逾九成来自中国,再到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亿万劳动人民以勤劳智慧的双手书写“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奇迹”,构筑起通向伟大梦想的坚实路基,描绘着一个文明古国重现辉煌的壮美画卷。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质,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吹晌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

如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如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面对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唯有亿万劳动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才能推动梦想之舟越过艰难险阻,抵达梦想的第一个百年目标。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7

赵付华, 1974年11月生, 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当坝村人, 中共党员, 高中文化, 现任习水县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遵义富华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常务理事、中国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常务理事、习水县工商联副会长、遵义市第四届市人大代表等。自习水县成立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后, 他成为一名合作社社员, 2014年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带领理事会在习水县成立了24个合作分社, 吸纳社员283人, 使社员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至6万元不等, 并且还创办养鸡场, 以增加合作社的创收渠道与收入。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习水县“四人四村”创建活动的优秀党员标兵、习水县“六个万户”工程星火带头人、遵义市科技养殖先进个人、遵义市“十佳”返乡创业标兵、习水县“十佳”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贵州省劳动模范、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

劳动节个人心得 篇8

【案情】童某是某茶叶经营公司的经理,是公司的四名股东之一。2015年4月30日,公司的司机兼业务员邢某因母亲生病去北京住院治疗向童某提出请假一个月。因为当时正是茶叶经销的繁忙季节,急需人手,童某就找了既会开车又懂茶叶经销业务的林某顶替邢某的工作,童某与林某通过口头约定:林某的工作任务是为童某开车,辅助童某谈业务;在不开车时,根据童某的安排接待客户,帮助收货、发货等;每日按时开车接送童某上小学的儿子上学、放学。林某每月工资6000元,如果超工作量,按公司的制度规定支付加班费。工作期限短则一个月,长则待邢某回来接替其工作为止。

2015年6月3日林某拿到了童某支付的包括加班费在内的7400元工资。2015年6月5日晚10点半时,林某根据童某的指派到火车站去迎接一名老客户,在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因为避让一个横穿马路的骑自行车的年轻女子而紧急转弯并刹车,车前部撞在一棵行道树上,林某的头部也撞在了车前部的挡风玻璃上受伤。林某住院治疗22天,共花医疗费16000余元。

事故发生后,童某只是在林某入院之时支付了3000元医疗费,以后再没有支付。林某认为,自己是在工作中受伤的,应当算工伤,单位应当向其支付医疗费和误工费等工伤待遇。童某以其他三名股东认为林某是童某个人招用的人员,和公司没有关系而不同意按劳动关系处理为由表示按工伤待遇是做不到的,而童某个人也不同意赔偿。无奈之下,林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确认与被申请人某茶叶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裁决认定申请人林某与被申请人某茶叶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最后,林某和某茶叶公司达成赔偿协议,由茶叶公司一次性赔偿林某医疗费、误工费等20000元。

【点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最为规范的情况当然是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行使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但是,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尤其是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由于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在用人时往往并不签劳动合同,只是有简单的口头约定;有的对劳动者的招用仅仅是老板或者负责人的个人意见或者他们的一句话就定夺了;有的还要求劳动者为老板(负责人)或者其家庭做一些事,等等。确实与规范的劳动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出现涉及重大利益的问题,双方倒也可以相安无事,但如果出现了工伤等直接涉及当事人利益的重大问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极力从中寻找对自己一方有利的事实,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或者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本案即属于此种情况。

根据2005年原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上述三项规定被认为是认定劳动关系存在的本质特征。我们以上述三项规定的内容来分析林某和某茶叶公司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他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结论。首先,林某和某茶叶公司都属于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其次,林某也受某茶叶公司即用人单位的管理,其具体表现是受公司经理童某的管理,童某是公司的管理者,他的管理当然也就是公司的管理,林某的劳动是有报酬的,也按公司的制度取得过加班费,等等。第三,林某为经理童某开车,辅助童某谈业务;在不开车时,根据童某的安排接待客户,帮助收货、发货等,这是公司的业务组成部分是没有异议的。

上一篇:小学作文:爱无价下一篇:兴安盟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