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2024-10-14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共7篇)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1

镇党委政府2009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二00七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县委“打造丘区强县,构建和谐南部”这一主题,结合年初工作计划,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和动力,以兴镇富民为宗旨,以建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路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大力推进以项目为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发展农村经济,助农稳粮增收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我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组织和带领全镇人民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保证了全镇人民生活温饱和农业收益的一定增长。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积极打造示范片,有效地推动了我镇农业的全面发展。镇党委政府在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后,决定我镇以后全面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目前已经确定了各项发展措施,并已经完成载植任务4.5万株,育苗13万株,成立了由业主、规模户、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核桃产业协会。

4、水葫芦防治卓有成效。一年来,我镇水域大面积受到水葫芦的危害,由于来势凶猛,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在县政府的关爱下,充分发动群众及时打捞,以

3、

4、8、9村为重点,打捞面积达2000余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二、改造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交通、人饮等为主的项目支撑下,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三年内彻底改变我镇生产生活环境。

1、铁平公路建设拉开帷幕。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铁平公路在我镇境内11.5公里的基础部分,由群众筹资投劳,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全镇人民热情高涨,纷纷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目前资金收取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工程也在顺利的进行之中。

2、村道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今年按县上项目任务,我镇共建村道公路6公里,其中水泥路1.5公里、泥结碎石路4.5公里,全面完成了上级目标任务。按照上级的立项,今年我镇铁佛塘村的通村公路进入了实施阶段,在政府的大力协调和人民群众的全面配合下,将全村1.5公里的社道公路按标准进行了硬化,目前这条公路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已经通过了县交通局的验收。

3、人饮工程建设全面完工。今年我镇有马鞍、贾家店、贾坪、杏儿等四个村实施安全饮用水项目,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新建集中供水站4处,新打人工井20口,机井120口,解决了这几个村4000余人的饮用水问题。

4、集镇建设提升档次。多年来,我镇场镇道路破烂不堪,由于多方面原因,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未能解决。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狠下决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多方求助,硬化场镇街道1000余米,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

三、发展社会事业,维护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确保全镇的稳定大局。

1、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我们从不打折扣,彻底地兑现落实到群众中去。粮食直补、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严格按照要求,全面落实打卡直发。

2、实施民心工程,落实救助政策。对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对象,享受的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特困救助对象161户403人,全年共解决特困救助金9.7万元,解决医疗救助对象60余人次,金额达3.9万元,对重点优抚对象,民政救助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全部发放到人头。

3、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总体要求,广泛宣传并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狠抓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与信息化管理,全面完成了计生工作目标任务。

四、基层组织建设重点突出,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1、认真安排部署,抓好“七一”庆祝活动。为了认真抓好建党86周年的党建活动。镇党委专题研究,并作了详细的安排:一是加强党员的培训学习,以“学《党章》、忆党史、讲奉献、树形象”为主题,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二是过好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活动。三是在新党员发展及预备党员转正中,认真执行“公示制”。四是抓好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工作,做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

2、加强党委、政府自身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健全和完善干部管理、学习等各项制度,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开展,要求大家紧密联系我镇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剖新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力倡导说真话、办实事,立足于埋头苦干,把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务求实效。坚持和完善“分工负责,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政务公开,努力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坚持和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健全工作落实督察机制,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督办,努力形成团结、务实、进取的工作风气。

3、深入开展“三满意”和“千名干部进万家,改善民生促和谐”活动,建立四个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全镇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三满意”活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经常性教育等四个长效机制,使各级党组织更加精诚团结,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全镇的党员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群众冷暖常挂心间。

4、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今年,我镇共有6个村的村级活动室建设任务。经过公开招投标,统一施工,并对工程进行了严密的监管,在一个月内就按质按量完成了六个村级活动室建设。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使基层党员有了活动的专用场地。

五、大力推进民主法制,确保安全稳定大局

1、积极推进“四权”建设,进一步规范村支部的领导,村委会的执行力,村民大会的决定权和村民充分的监督权。使广大群众参与到集体事务的管理中来,真正做到民主管村、民主理财。

2、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生产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的培训和宣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一年来,共培训“三主一员”338人次,整改各种隐患5处,使我镇今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3、狠抓稳定工作,按照县上的安排,镇上及时成立了群众和信访工作办公室,并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化在萌芽阶段。建立村级治安防控体系,尽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同时,加大打击力度,配合公安系统对辖区内的违法行为严惩不殆。

六、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进一步巩固“两基”复查和“普九”验收成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

2、搞好农村卫生医疗工作。卫生院搬进新门诊大楼后,完善了部分医疗设施,加强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防疫妇保工作,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参保人数达11000余人,参保率达90%。

3、文化事业建设与时俱进,广大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加强,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农村社会文明新风尚。总之,一年来,经过全镇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党委集体领导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主要领导对全镇的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入户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奖惩制度,对各项工作纳入或阶段性目标,把干部的工作汇报制度化,随时掌握工作动态。三是每周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大家一起交流,共同研究,使各种办法和措施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四是加强学习,定期对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进行学习、培训,提高镇干部和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和科技水平,组织干部学习,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地处边远,经济十分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党员干部队伍老化,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三是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严重制约了镇村经济发展后劲;四是青壮劳力外出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难,农业增收缓慢。二00八年工作计划

1、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粮食大丰收。

2、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做好生猪填糟工作与小家禽的喂养工作。

3、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力争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2)2008年底全面完成移栽任务,2009年全面完成补植任务。(3)两年内全镇培育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业主2户,2亩以上的规模户500户。(4)力争启动与省农科院协作的80亩母本园建设工作。

4、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6、一如既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7、努力做好村村广播通工程的逐步实施。

8、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继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发展一批年轻致富能手为党员。

9、加强干部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范文网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2

德才兼备的党委书记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

张国强早先毕业于沧州农校, 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脱产学习两年, 毕业于该大学的农经干部专修科。历任县政府秘书、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镇长、党委书记。他在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嘉奖, 与其工作或接触过的干部群众都说, 张国强这人不论是当一般干部和当领导之后, 始终保持了胡总书记重提的“两个务必”, 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保持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还说他工作雷厉风行, 扎扎实实, 比如在城建项目、朔黄北站项目、拆迁、征地等工作中, 他就刻不容缓, 日夜兼程, 深入现场, 事必亲躬。那些日子, 他起早贪黑, 废寝忘食, 常常是早六点就跟同志们下到基层, 走访到户, 深夜才回家。他一年四季, 春夏秋冬, 没有节假日, 没有双休日。同志们说, 他对大家是恩威并重, 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 干部或家属有灾枝病叶, 他都挂在心上, 亲自到医院或家中看望, 有时还由镇上派车送到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外地医院就诊。对机关同志如此, 对村上的群众亦如此, 为使失地户有生活保障, 免去后顾之忧, 他和班子成员研究, 提出对失地户的老人, 到一定年龄就可到政府领取生活补助。此意见他们向县领导汇报后, 很受县委赞誉, 县里很快采纳, 出台了文件, 向全县推广。据说此事在全国亦为数不多。对机关大院的干部也好, 对村干部也好, 他是政治上关怀, 生活上体贴, 但工作上却是严要求, 机关干部每天一上班都点名, 对迟到、旷工者, 都要做出适当处罚。有失职失误者, 他都及时批评和问责, 毫不手软;他自己事事以身作则, 处处率先垂范。同志们还说, 他民主作风好, 大事都是通过党政班子联席会讨论决定, 不搞一言堂。同时也说他思路清新, 意识超前, 办事果断。在许多困难面前, 他都能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打破坚冰, 开通航道, 平坎坷为坦途, 驱阴霾见晴天。多年来, 他就是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其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是众所周知的。

在这样的好书记影响和带动下, 该镇党委、政府班子也称得上是团结战斗的坚强堡垒。群众反映, 除张书记之外, 镇长张铁轮、人大主席和副书记、副镇长等党政班子的十多个成员, 都非常团结, 政治上互相关心, 工作中配合默契, 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他们也像“班长”一样, 严格要求自己, 事事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拆迁、征地等紧张的工作阶段, 他们也都像书记一样, 奋战在一线, 从来不喊一声苦, 不叫一声累。在外出考察、招商引资等工作中, 不论是书记、镇长、人大主席, 还是副书记、副镇长或其他班子成员, 都是起早贪黑, 日夜兼程, 披星戴月, 露宿餐风, 这其中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 花费了多少心血, 泼洒了多少汗水, 谁能数得全, 谁能说得清!

致富领富的带头人奋发图强的新农民

看一个学校如何, 用不着见校长和主任, 只要看其教师和学生素质就行;看一个企业如何, 也用不着见董事长和总经理, 只看其中层管理和员工的水平即可;同样看一个乡镇如何, 不见得非要见书记和乡镇长, 其基层干部和村民精神便是反光镜。张国强及其班子深谙此理, 故2007年新班子上任后, 就在前任班子的基础上, 继续狠抓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对农民的素质教育。

首先是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按照“双强”型要求选拔两委班子带头人。开展了村级班子“两先一带”创建活动。在教育培训机制、健全考核奖励机制、建立村干部档案管理机制、实行村干部任免组织备案四个方面加强村干部管理。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能力强、懂管理、群众公认的“双强”型人才选拔到村干部岗位。目前全镇80%以上的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都是致富、领富带头人。他们中许多人上任之后, 为村里办事常常自掏腰包。如王街村党支部书记王福祥、东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耿广京、大五里村党支部书记许文宗、东关村党支部书记韩征杰等, 每年为村里办事, 或跑项目, 或争取资金, 其路费、车费、油费和一些必要的招待费, 都是用自家的钱, 从未在村里报销。

其次, 领导班子在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同时, 对村民素质提高也非常重视, 他们首先加强了对党员的发展和培养, 把县委提出的“六类人”作为农村党员的发展重点, 围绕发展程序、发展对象、培养方式、党员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使全镇党员队伍不断优化。截止到2008年底, 全镇共有农村党员1354人, 其中35岁以下的295人, 占22%;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36人, 占25%;致富带头人375人, 占28%。同时建立健全了入党积极分子库, 共356人。这些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 极大地带动了农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 使村容村貌村风不断改善和提升。

现在该镇38个行政村, 绝大部分村庄干部关系和谐, 村民团结, 精神焕发, 气势高昂, 农业年年增产, 农民年年增收,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

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令人瞩目的辉煌战绩

以张国强为领导的新班子上任之后, 两年多来, 在前任班子的基础上, 一直把工业建设作为强镇富民的重中之重。为把工业区建成“项目建设的平台, 城市建设的亮点, 招商引资的窗口, 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他们在工业区建设上再三谋划, 精益求精, 一是在原规划工业区的基础上, 向东延伸, 扩大为1.2万亩的工业园。并争取列入省级工业园区。二是在工业区的布局和项目建设上, 重点围绕纺织、食品加工、皮毛、电子电器等项目招商, 借助南资北移吸引外资项目落户该镇的工业园区。三是在“三横一纵”的路网框架基础上, 推纬北路向东延伸1000米至铁路桥, 现已完成一期路网建设。四是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同时建立党委、政府成员分包企业制度, 定期对企业走访, 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扫清前进中的障碍。

工业区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 有力地带动了全镇项目建设。去年以来, 全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共24个, 总投资12.7亿元, 其中新建项目13个, 总投资4.9亿元, 续建项目11个, 总投资7.8亿元。

与此同时, 他们全体班子成员千方百计, 对内激活民间资本, 对外敞开大门诚信招商。一是建立起信息畅通、反馈及时的重点地区招商网络, 二是以专职队伍为主, 走出去、引进来进行招商。他们先后举办了肃宁———北京亦庄经济项目协作恳谈会、肃宁———台湾商会项目洽谈对接会, 与天津、昆山、东莞、太原、海南等地的18家企业取得了联系, 发送了电子邮件;先后与京、津自行车协会和自行车配件市场联系, 与台商洽谈自行车生产项目。三是积极包装项目, 争取省重点项目, 启动了肃宁镇工业区项目、天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商项目、肃宁镇印刷工业园区招商项目等招商工程, 在项目建设、项目规模、合作方式上全面招商。

此外他们每年都能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大事和重点城建项目。如在拆迁拆违, 推进城建“三年大变样”工作中, 他们也是跑细了腿, 磨破了嘴, 操碎了心, 做通群众思想工作, 顺利完成了路面征地、拆迁安置征地、迁坟、临建拆迁等一系列任务。至去年底各项工作都顺利完成, 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如果说一个乡镇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 通过努力跃出低谷不容易, 那么, 一个起点较高的乡镇, 要想更上一层楼, 要想继续向上攀登, 就更不容易。我们从2008年的一组数字便知, 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5201万元, 同比增长33%, 其中国税完成3500万元, 地税完成1600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30%、33%, 企业总产值完成60亿元, 增加值完成15亿元, 利润4.7亿元, 税金4500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16%、16%、17%、15%。固定资产投入8.65亿元, 同比增长32%。

再从所获荣誉看, 他们连续三年荣获县委县政府综合实绩考核第一名, 项目建设第一名, 基层组织建设第一名, 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连续三年被沧州市委评为红旗乡镇党委, 被沧州市政府授予“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四十强乡镇”荣誉称号。在培训党员工作中, 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农村党员双强培训基地”。被国家统计局列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 此次榜上有名的全沧州市只有四名。2007年, 在发展全民体育工作中, 被沧州市评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三位一体”先进单位。

没有尾声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3

这是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至今为止所侦办破获的最大一起受贿案。

一封群众来信揪出巨贪尾巴

2003年的一天,一封举报朱福忠涉嫌在土地买卖和工程建筑中索贿、受贿的群众来信,寄到了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朱福忠当时任成都市龙泉驿区区委常委、同安镇党委书记,同时身兼成都中国西部阳光城开发总公司法人代表一职。

有关朱福忠受贿、索贿的一些传闻,成都市检察院反贪局的侦查员们并不陌生。几年前,朱就因涉嫌这类问题受到过反贪人员的讯问。但一时找不到行贿人,指控的证据也不够充分,朱福忠侥幸暂时躲过法网。

对这样一个曾与检察机关打过交道的热点人物,成都市检察院经过仔细研究,决定由反贪局侦查一处成立专案组,先在极小范围内对举报信内容进行密查。

屡屡索贿收钱“老手”留下罪证

经过艰苦收集,侦查员获取到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1997年,一家建筑公司承建了龙泉驿区同安镇的某工程。当主体工程完工后,公司负责人向朱福忠请求支付工程尾款三百余万元。朱福忠以同安镇政府财政资金没到位为由多次拒绝,并暗示说:“你们几家公司,我要考虑先付哪一家。”不知是否是没有听懂这样的暗示,这位负责人竟然没有“表示”,当然工程款也就没有拿到手。

拖到2002年年初,同安镇政府不得不支付这家公司200万元的工程款了。朱福忠见这位公司老板还是如此“不懂事”,干脆直截了当找到他,开门见山说:“要想拿到这200万元的工程款就要给我40万元,要现金。”

考虑到自己今后还要继续在同安镇混下去,这名老板只好忍痛接受朱的勒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他同意给朱福忠36万元。

朱福忠贪婪狡猾,而且是与检察官打过交道的反侦查“老手”。在约定交钱的日子,他指挥着这位老板在成都市区绕了几圈,确信无人跟踪后,又绕回龙泉驿区,在一家大酒店停车场内让送钱的人上了自己的车。在车上为避免被人录音他一言不发,收下对方的钱就让对方下车走人。

朱福忠够狡猾和谨慎的了,但他仍然没有料到,这个收、送贿赂的过程被拍了照。更没想到,经过一番周折,这些照片竟然被检察机关获取。

收钱时出车祸扔下大钞就跑

反贪侦查员们对照片加以分析后认为,拍照人因环境所限,照片显得有些模糊,但照片反映的内容真实可信。加大侦查力度,进一步获取证据,成了侦破此案的当务之急。

参与此案侦办的反贪干警分成多个办案小组赴龙泉驿区,以谈生意为名与当地各建筑公司老板接触。结果,凡被问到的建筑老板们,提起同安镇就怨声载道,说朱福忠太贪婪。

此时,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朱福忠又给一位老板打电话,让其准备好钱到成都商谈支付尾款的事宜。市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果断决定,对这次行动进行跟踪侦查。

狡猾的朱福忠仍然同以往一样,再次将老板指挥得团团转,一会儿说在成都市区的合江亭会合,转眼又说在体育学院。兜了很大一个圈子,被勒索的老板最终在九眼桥附近的一家酒店内见到了正与其女儿和一年轻女子吃饭的朱福忠。

故伎重演,这次的交易又在朱的车上进行。

警惕性极高的朱福忠害怕老板带了录音机,摁响了车上的报警器,以此掩盖交易时双方的谈话。已对朱福忠这一习惯有所了解的反贪侦查员们,就在不远处的一辆车内监视,他实施的犯罪行为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索贿犯罪就在现场发生,机会稍纵即逝。抓不抓正在进行交易的朱福忠?跟踪的侦查员们紧急向市检察院大案指挥中心请示,坐镇指挥的市检院领导经缜密思考,认为抓捕时机尚不成熟,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密切跟踪。

朱福忠收了钱后如同惊弓之鸟,安排好其女儿和年轻女子后,赶忙独自驾车离去。行驶到一条交叉路口,他猛然加速,一打方向盘拐个弯就急停,然后紧盯后视镜,查看有无车辆跟踪,确信无人跟踪后才继续前行。一路上他不住地观察是否有人跟踪。

朱福忠的所有举动始终在侦查员的视野里。此时出现一个戏剧性场面:一辆挂有公安牌照的警车突然超过了反贪人员的跟踪车,继续向前行驶,又向前超过了朱福忠的车。朱福忠紧张得撞上路边一个行人。反贪侦查员们远远地看见他跳下车,从衣兜里抓起一把百元大钞塞给被撞的人,然后慌忙上车开起就跑。

当朱福忠被抓获归案后,侦查员们旧事重提,问他当时是不是知道后面有人跟踪,朱福忠说:“不光那天,其实我随时都觉得后面好像有人在盯着我。”

贪财又贪色,疯狂滑向悬崖

随着调查的深入,成都市检察院反贪局收集的材料越堆越高。市检察院大案指挥中心决定与朱福忠正面接触。2004年2月20日,成都市检察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监视居住。

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查案过程的深入,朱福忠包养情妇的丑事也浮出水面。

朱福忠的妻子大朱7岁,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两人分居已久。

1996年上半年,朱福忠应邀到某大学作关于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报告,认识了该校学生小杨。他向与自己女儿同龄的小杨和她的女同学们发出热情邀请:毕业后到同安镇“发展”。

果然,1996年下半年,杨某大学毕业后如约来到同安镇,很快就被朱福忠任命为阳光开发总公司办公室秘书。朱福忠毫不食言地给了杨某“前途”和“钱途”。投桃报李,杨某也投入他怀抱。

不久,因为受不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议论和白眼,杨某决定辞职出国。朱福忠将杨某送到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还出钱为杨某在国外租了一套房子。两年半后,杨某怀揣着英国的硕士学位回国。

朱福忠拿出近40万元为回国的小情人在成都购买了高档公寓,进行了豪华装修,置下了高档家具,又给了几十万元让她去买车。担心杨某感到寂寞,朱福忠又拿出250万元,让她炒股“玩”。

反“攻心”露出尾巴

朱福忠被监视居住后,尽管感觉处境不妙,但一直拒不交代,以为能够蒙混过关。他反复向检察官说:“你们到同安镇去问问,是我把同安镇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一天三顿喝稀饭……”

负责此案侦破的检察官告诉记者,朱福忠被捕前有反侦查意识,落网后有反攻心手段。然而正是他的“聪明”使他不断地露出尾巴。

一天,朱福忠竟然对监视他的法警展开反“攻心”,并向法警承诺,如为其向外传递消息,日后将以商铺和100万元现金回报。

监管的法警及时将此情况向专案组汇报,专案组当即决定将计就计,让法警“配合”朱福忠出演这场戏。

此后,朱福忠的条子开始源源不断地通过法警递“出来”。原来朱的许多受贿款都让其不知情的女儿用来帮助其炒股。因此,朱急于让女儿在钱的来源上统一说法:炒股的钱是20世纪80年代他从政前做花木商、种树攒下的等等。

这为案件的突破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朱的女儿手里还掌握着朱福忠犯罪事实的关键证据。其女儿是重要的知情人!

反贪侦查员通过艰苦的反复工作,终于获得了一只密码箱,里面装着朱福忠炒股的各种证明、手续等资料,其金额上千万元!这成为朱福忠涉嫌犯罪的关键物证。

在侦查员们收集的铁证面前,朱福忠终于全面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连夜一口气写下了长达二十余页的自白书,对他多年来索贿受贿、贪污公款的事实供认不讳。

2004年3月19日,朱福忠被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巨资拍电视树“阳光”形象

朱福忠担任同安镇党委书记长达15年之久,同安镇土地的买卖权、定价权、规划权、签约权等全掌握在他手中,由他个人说了算。想卖给谁就卖给谁,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作为同安镇的一把手,朱福忠财政大权一把抓,镇财政所似乎成了他的私人金库,随用随取,用后再采用虚假收据平账和虚增工程量等手段冲抵白条。

对于朱福忠来说,财政所的钱拿了以后还要“挺麻烦”地平账,况且最重要的是不够填他的胃口;而对那些有求于他的公司企业老板,他则毫不客气,对送上门的,他不仅泰然收受,而且还以各种方式索要贿赂,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一概笑纳。

朱福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说:“我想通过炒股赚钱,退休后成立一个房地产公司,后半生才有依靠,跟情人结婚才有生活的来源和基础。”

2004年8月9日,朱福忠索贿受贿、贪污案被成都市检察院提起公诉。10月14日,朱福忠案在成都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2005年2月21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终结并公开宣判:一审判处朱福忠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4

一、突出四项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四个小雄”

一、三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拖欠民工工资纠纷,纪委书记牵头的梅岙塘农田改造工程,人大副主席牵头的庙峙村内道路硬化(三个自然村)工程,以及投资90万元扩建山场小学宿舍楼工程等9项难题基本得到解决,其余3项难题由于立项报批需要时间、资金没到位、工程遇到爆破技术难题等致使项目在推进中出现一定的迟滞,镇党委、政府正千方百计排除阻碍,确保在年底前破解难题。

二、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其他各项工作2007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层次不高、结构调整不快、环境保护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形势还比较严峻,投资与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够理想;三是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四是个私经济启动困难,缺乏政策、资金、服务扶持;五是政府工作和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一些工作部署和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六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少数村两委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探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主动适应中创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中抢抓机遇,在统筹协调中加快发展,以发展个私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化和“强镇强村”建设进程,推进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总体思路

2008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项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狠抓三项重点(个私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四项建设(农村基层组织、镇区建设、新农村和三个文明建设)。

二、奋斗目标

三、主要任务(2)以个私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推进个私经济发展。一是在创业辅导上当好老师,抓好引导。①建立项目库,通过编列发展个私经济项目形式抓好落实。②在产业发展导向上做好引导,利用个私创业园区平台,积极包装鞋业、“乌牛早”茶叶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小雄村重塑昔日“鞋都”辉煌,打造“鞋业村”,计划筹建小雄籍在外知名人士联谊会,加强与小雄籍在外办鞋厂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进行沟通联系和有关投资接洽等,积极引导他们回家乡创办企业,计划再引进鞋业企业3-5家,形成5000万以上的鞋业产值规模,解决小雄片10村25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二是在企业对接上要做好媒人,搭建平台。①做好村企对接工作。我们将充分发挥亚达科技、海啊集团等企业与我镇11个行政村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以及毗邻泗淋侗港工业集聚区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有意识的选拨一批有志村民到企业去工作,实施走出去,为个私经济发展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联系,通过项目帮扶的形式,积极引进来,使企业把加工项目放到结对帮扶村,建立生产基地。②搭建好家庭加工业和企业的联系平台。积极组织村干部到椒黄路等相关企业考察,大力推动小雄村、五支岙村、山场片的横机、节日灯、石材等家庭加工业的整合,计划培育扶持5-10个加工大户,10多名专业技术性人才,形成横机、节日灯等专业村。③搭建好农业龙头企业与散户的联系平台,充分发挥镇域内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着重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农副加工业,如发展塔坑、西岑村的竹笋加工,胡家峙村的“乌牛早”茶叶炒制包装等,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三是在政策服务上当好保姆,乐做“打工人”。①落实责任,制订镇领导联系重点个私经济发展项目责任制,按照一位领导、一组班子、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做到每个产业项目发展定培育目标、定扶持政策、定发展标准、定见效时限,并严格实行项目落实责任考核。同时,29个行政村要成立村级发展个私经济服务站,为个私经济发展服务。②出台扶持政策。牵头联系有关部门争取对小雄个私经济发展扶持,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与信用社、农行等金融系统取得联系,利用县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时机,争取金融信贷支持。③优化服务。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农民博客、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开展送科技下村,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服务;积极帮助个私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落实各类政策处理,要把“个私经济老板动嘴,我们跑腿”,作为服务宗旨和办事原则,为个私经济发展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4)加强镇村两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运行机制。一是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制定税收征管方案,深挖老税源,做到应收尽收。培植新税源,努力寻求税收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完善镇财务管理制度,从严控制支出,做到收支平衡。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各显其能,多点开花,多渠道的争取各项发展资金。各村要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搞好村级会计核算,规范财务行为,坚持财务公开,民主理财。

(5)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做到依法治镇;搞好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充分发挥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的作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相关规定,实行接待负责制和分级处理制,确保信访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争创“平安村镇”,同时在各村开展好“平安村”、“无毒村”的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稳定和谐社会局面,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为我乡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改变城镇面貌。2008年我们将加大推进镇区建设力度:一是按照“建一幢大楼、稳一方人心、兴一片土地”的思路,计划出售镇政府大楼对面32间宅基地,进一步丰满镇新区建设框架;二是强化镇区综合治理,计划完成1200米小雄溪环境卫生整治,提升镇区居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三是推进城居设施建设,计划完成镇文化活动中心和小雄村办公大楼建设,同时积极落实“三区”建设,打造三门南大门新形象,以投资环境的优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来促进经济发展。

(7)以和谐社会、全面进步为旗帜,大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继续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注重实用技术培训,发挥科技示范作用;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认真落实教改措施,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师生安全。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级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在全乡形成健康向上、民主文明的社会氛围。三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以争创“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先进性教育、“讲正气、树新风”、“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重点抓好村党员活动室建设、发展党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后进村整改工作;四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狠抓计划生育长效机制的落实。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五是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面积动态平衡。六是重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认真做好文化、卫生、统计、民政等工作。

(8)以政治文明为方向,以依法行政为手段,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的外部形象。一要真抓实干,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出实绩,把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严肃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二要勤政爱民,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扎根基层,出勤出力,从为人民服务中赢得信赖与拥护。三要立党为公,树立廉洁从政的作风。切实把真心实意爱民、强化服务便民、发展经济富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赢民作为我们工作的立足点。要廉洁自律,防微杜渐,自觉过好名利关、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不管任何人,只要违法乱纪,特别是经济问题,将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切实树立良好的政风。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5

镇党委、政府2006年信访工作总结

我们××镇党委、政府认真总结05年度信访工作的经验教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全面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认识,紧紧把握我镇社会稳定的实际,切实加强领导,以信访工作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采取积极预防和及时化解并举的方法举措,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开创好范文版权所有!了信访工作新局面。06年度,我镇从市级“三访”重点管理镇转变成为区级以上“零上访镇”,确保了××的和谐稳定,为各项事业的开展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回顾一年来的信访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

“基础不实,地动山摇”,我们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建立了覆盖全镇的信访信息员网络。我们把各村村民代表中素质相对较高的村民小组长和企业中的中层骨干确定为信访信息员,建立了一支覆盖全镇、面向各行行业的信访信息员队伍,并在年初对这支队伍分类分批进行了信访工作培训,提升了他们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去年,全镇信息员累计上报信访信息47条,形成了信访工作众人拾柴的局面,使全镇的信访信息、社会稳定的动态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各级管领导,第一时间得到调解处置。

二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对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不强的党支部,处理突发性事件反应不灵敏的支部书记,镇党委痛下决心,坚决给予调整,去年我镇共调整了6个支部书记,占全镇行政村的50,使全镇村级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村级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有力地巩固了信访工作第一道防线,使“小事不出村”甚至“大事不出村”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是强化对村级工作的系统性指导。我们抽调精干力量,选派了12名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农村工作情况熟悉的机关干部到12个行政村担任实职副书记,指导、帮助各村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上级各项政策在各村的落实,并把各村的真实情况、群众建议意见及时带到镇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到村任职的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村级各类矛盾问题的处置和化解,有效提高了村级管理水平和战斗力,避免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前移了信访工作的关口。

二、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

创新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产生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措施。

去年,我们从实际出发,在村级推行了四项制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恳谈日制度。规定每周二为村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恳谈日,村干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调处化解矛盾问题,积极采纳利用群众的好点子、好思路、好办法,既促进了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又服务群众,更是把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村级零招待制度。凡村级必不可少的招待交际由镇财政支付,村级一列实行零招待,从根本上杜绝了村与村之间相互请客,镇干部在村吃工作餐等一系列不合理的招待交际现象,净化了风气,提高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利用率,提升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三是承包发包制度。镇建立了村级承包发包招投标中心,凡村级山林、砖瓦厂、标准厂房等集体资产承包和工程项目发包都要按照招投标办法程序,在镇招投标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到镇抬投标中心公开投标。村级承包发包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化操作,有效约制了村干部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我们制定出台了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各个管理环节加大了防范力度,并进一步加强了财务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管理程度,避免了因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群众上访案件的发生。四是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村民代表议事的程序,扩大了议事的权限,凡村级重要决定、重要事项,5000元以上财务开支都要由村民代表讨论表决,形成决议才能实施,强化了村民代表对村干部的制约和监督,取得了防患于未燃的效果。

在镇机关内部,我们一是建立了信访首问责任制。凡是来访者都能得到热情接待,由人负责到底;二是信访巡查排摸制度。规定信访干部不座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带班,每周3次到各村巡查,排摸不稳定因素,不是等群众来访,而是主动下访,做到抓“未”、抓“早”,把预测工作走在预防之前,把预防工作走在调解之前,把调解工作走在激化之前,把力量和精力放在事发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始发阶段好范文版权所有!,增加事前扎扎实实,减少事后的大张旗鼓,由上访向下访的转变,由群众找领导向领导找群众的转变,牢牢掌握了信访工作的主动权,打破了信访事件总是群众找领导的被动局面,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如去年我们开发兴建工业区块,征用了300余亩土地,涉及多村多户,由于信访工作走在前面,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三是完善强化信访考核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机关各部门信访工作的考核力度,提

高信访工作分数比重,并同年终奖金挂钩,使信访工作与个个单位有关,机关人人有责,不再单纯是信访办的职责,而是全机关的职责。

三、积极探索信访调处新办法新途径

由于我镇是市级“三访”重点管理镇,不是没有矛盾和问题,相对各类矛盾问题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比较突出。一年来,我们终结了××××××等十余起老访缠访案件,清理消

化了一系列历史遗留积累的矛盾问题,调处化解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全年累计化解终结信访案件169件,涉访群众371人。在调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信访调处新办法、新途径,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听证会、人大政协、村民代表联调会,区、镇、村三级联调会、亲属联调、朋友联调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亲情相结合的新举措,使169件信访案件都得到终结,并使全镇老访缠访户全部息访。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6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负重拼搏,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为主基调,以增比进位、创新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较好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截止11月(12月数据未出),完成税收收入x万元,占年度计划x万元的x%。根据要求,现对我镇当前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2013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〇一二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定不移抓班子学习教育,着力提高整体效能

注重把党政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班子的学风、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核心作用。

(一)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除坚持正常的学习制度外,紧抓“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契机,认真抓好班子成员的学习和教育。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体班子成员自觉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努力把理论在实践和思考中加以丰富和深化,有效提升了业务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加强作风建设。领导方式上,注重强化民主。坚决做到凡重大工作决策,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同时做到努力扩大党内民主,畅通监督渠道;工作方法上,注重强化实践。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继续推行下访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活动;廉政建设上,注重强化责任。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工作责任,积极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三)加强能力建设。在今年以来的工作实践中,党委班子审时度势、把握大局,进一步确立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关键抓民生、合力抓环境”的总体工作思路。班子绝大多数成员都能按分工要求,锐意进取、尽职尽责,较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二、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镇域综合实力

(一)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今年,省、市、县的重点项目中落户我镇需要我们直接抓和配合抓的有x个,点多、面广、领域宽泛,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社会事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多个类别。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和正在落实的项目有x省道改扩建、老年公寓、河东新区、县城二级翻板坝、xx中学二期建设、隆泰茶业、特校搬迁、国际名豪、福天领秀城、温泉大道、西部茶都、劝农亭大桥、消防中队营房、档案馆、职中搬迁、浮桥口标准厂房用地、新场村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思剑高速、江瓮高速建设等。为有效解决项目用地紧缺问题,我镇配合县委政府完成了新场村鸭背工业园区盐井坝x余亩、洋溪村石阡大关酒业项目500余亩、河东新区项目x亩及Sx省道改扩建项目的土地征收等工作。

(二)交通项目建设方面。2012年我镇“一事一议”项目共13个,x村街道、xx坡、x嘴、x湾、x湾、x场、x庄串户路硬化亮化、x环寨路等项目已经实施完成。五峰山公厕,洋溪、来潮、高楼等串户路硬化及亮化等项目也正在实施当中;下拨养护资金x元,养护农村公路x公里,排查道路安全隐患x起,治理x起,维修垮塌路基上下挡墙x立方。

(三)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全面完成水利普查清查指标和台帐建设x个,先后组织实施完成了x村x组、x组、x村x湾组、x湾村人畜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了x余人的饮水问题。x村x家坡、x组和x村、x村一组、x村x等5个村民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完成,工业园区的x人饮安全工程以及城区二级景观翻滚坝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完成x村x岩、x村x坪、x村x洞、x村三屯岩、x村x湾、x村洋x等地的水利规划测量工作;组织规划并完成了x村人饮(电提)的测量、征地工作,现工程已经完成x%,预计12月底将通水运行。

三、坚定不移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为本,民富为先。改善民生是我镇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期待,也是我们谋发展、思稳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的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集中力量办好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把文教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教育是民生之基,办好教育是最大的惠民之举。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财力,做到适度超前、规划科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全镇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xx中学和xx一小“校园网·班班通”项目、xx中学规范化建设实施完成;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xx一小综合楼、xx中学女生宿舍楼、xx中学二期建设项目建设完毕,一系列教育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同时,圆满完成了新一轮教师岗位聘任工作,深入开展“听课周”和“科普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重点中学升学率居全县乡镇中学前茅。

2012年,我镇完成13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25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x户;完成文笔社区、临江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并配备了电脑x台,以互联网共享的形势向居民提供免费服务。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xx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把医疗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重视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是全面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年县政府下达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任务数x人(份),我镇已全面完成;国家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达x%,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x%,无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同时,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实现全民医保,截止12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x人,共计缴纳x元,政策减免x人(其中残疾x人,独生子女及二女结扎x人,低保及退役军人x人)。县外慢性病补偿x人,共x元,住院及二次门诊补偿x人,共x元,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宣传资料x余份。通过一系列工作,广大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缓解,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把困有所助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前三季度,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完成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补发清查工作和16周岁至59周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x人的参保缴费工作,截止10月底办理领取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人员x人,发放社会养老金x元;切实做好小额扶贫担保贷款贴息工作,共审核小额贷款x笔,审核金额x万元,银行实际发放x笔,发放金额x万元,解决x人就业;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累计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x名,农民工x名,培训后通过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实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有x余人;为推动就业再就业救助工程的深入实施,切实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难问题,今年对原“零就业”家庭成员x人,进行严格审查和清理,其中x人通过审核,真正实现了再就业,缓解了家庭生活困难;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协助县仲裁院清理整顿人才资源市场,检查用工单位x家,受理农民工来访件并认真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累计协助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x件,涉及人数x人,收回拖欠资金x元;针对龙凤村上龙关组滑坡问题,我镇安排救济资金x元,解决了x户x人的住房困难问题;x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并验收投入使用,新增x户危房改造任务正在紧张建设当中。

(四)把计生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重点,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人口计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事业,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突出了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截止10月,我镇人口出生总数x人,二孩出生x人,政策外x人,政策外多孩出生x人;常住人口的出生率x‰,出生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x个千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x%,政策外一孩占一孩比例x%,性别比为x,人口自然增长率为x‰,比去同期下降x个千分点;完成结扎x例(其中二女结扎x例),期内二女户出生结扎x例,二女户结扎比例x%,结扎完成任务数x%,上环完成x例,占任务数x%,落实补救措施23例;建立健全了计生利益导向制度,镇x个部门与x户计生利益导向结成帮扶对子,从生产生活等方面予以帮助,截止10月,为计生特殊家庭送去价值x余元的生活用品,兑现国家奖扶资金x万元,一次性抚慰金x万元;开展留守儿童活动x余次,支助x万元。

(五)把富农调产作为改善民生的依托,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是实施“农业稳镇”战略,抓好农业调产,打好农民增收硬仗。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完成水稻种植x亩,玉米种植x亩,红薯x亩,大豆x亩,秋马铃薯x亩,杂粮x亩,经济作物花生x亩,蔬菜种植x万亩,中药材面积x亩,截止10月,春秋粮总产量达x吨。在龙凤、溪口村实施了x亩水稻高产创建工程,在来潮、亚兴村实施了x亩粮食增产工程;完成龙凤、挂榜山、亚兴、来潮4个村经果林规划种植x亩。截止12月中旬,秋冬种工作完成翻犁土地x亩,占我镇耕地x亩的x%。

二是着力发展畜牧业,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在洋溪村实施万羽土鸡养殖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社一个,发展养殖大户x户,现存栏土鸡x余羽,实现年经济效益x余万元;4月份在x村实施种草养牛试验项目,成立种草养牛专业合作社一个,群众自筹资金x余万元,现已建成牧草地x余亩、存栏优良肉牛种x余头的养牛场,实现年经济效益x余万元。截止12月中旬,全镇共出栏生猪x头、肉牛x头、山羊x只、自宰禽x羽,肉类总产量达x吨。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做活了劳务经济文章,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

三是着力加强茶园管理,提升茶叶产业的地位。截止年末,为农户提供技术和物资帮助,解决茶农管护资金x万元。现全镇茶叶总规模达x亩,幼龄茶园x亩,成年茶园x亩,半投产茶园x亩。主要加工销售企业x公司和x集团在上半年收购茶青x吨,加工干茶数量x吨,销售干茶x公斤,销售金额达x万元。11月,在我镇x村规划生态茶产业示范基地x亩,现在正实施土地初垦工作。

四、坚定不移加强安全维稳,促进社会和谐

(一)、安全生产稳中求进,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一是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每季度进行1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和1 次驾驶员培训,及时上报资料,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台阶;二是加强了值班纪律,特别是汛期和防火期间,严格值班纪律,同时与各村(社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严禁农用车载人,一年来,镇交通安全联组为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出勤x余天,检查各种机动车辆x余辆(台)次,查处违法车辆x余辆(台)次,通过这些细致工作,确保了全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四是健全和完善了消防安全和应急救援体系,严格和各村、各企业及学校等单位签订责任书,定期开展隐患大排查,同时还对民用爆炸物品、建筑施工和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进行监控,严防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二)、排查和化解并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一年来,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x件,调处成功x件,化解了一大批长期上访和涉法违诉的疑难案件(其中参与县级事故纠纷调解x起,防止纠纷激化x件,防止群体性事件x件);开展声势浩大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x余份,解答群众咨询x人次;对刑释人员、吸毒人员进行重点管理,跟踪帮教,落实“四位一体帮控”,在x电子厂集中安置了x名吸毒人员及其家属,连方洗车场已成为镇解教人员安置基地和创业示范点;对我镇x名刑释人员落实了城市低保待遇,为x名刑释人员提供了贫困救助,帮助他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狠抓“天网”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社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充分发挥村(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作用,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了犯罪。

“十八大”召开期间,镇党委政府采取七项措施全面强化维稳工作。一是努力化解现有纠纷,认真排查,细致梳理,消除信访隐患。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稳控。各村(社区)、各部门明确专人密切掌握辖区重点人员动向;三是加强日常信访接待。各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努力加强日常信访接待,做好初始访处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镇安监站坚持每周督查x次,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的宣传和监管,避免发生交通及安全生产事故;五是成立专门机构。镇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与各村(社区)共同组织成立维稳处突应急小组,形成了信息灵通、督察到位、处置及时的矛盾调处化解工作网络;六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村(社区)、各部门一旦发现苗头性突发事件及时上报镇信访办和综治办,每日下午6时前及时向党政办上报维稳工作动态;七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及责任追究制。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对由于排查不到位、信息报送不到位、稳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工作不力、不负责的行为,导致集体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发生的,坚决追究相关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经过努力,一年来我镇无重大治安案件、恶性刑事案件、赴省赴京上访事件、交通肇事案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013重点工作推进计划

一年来,我镇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镇上下不懈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县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行政和服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3年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发力”:一是强势推进城镇、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市县重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招商引资等项目的落地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卫生、计生、低保、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危房改造、合作医疗、安全生产等民生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案化解等工作的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篇7

自2000年广东省启动实施专业镇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以来,广东省专业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基层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乡镇集群经济形态。2011年,全省专业镇GDP总值1.64万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31.1%(数据来源:“广东省专项科技调查数据汇编,广东科技统计数据”,下同),家电产品、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践证明,专业镇能在短短11年内彻底改变建设初期的“四无”(无研发机构、无科技人员、无创新活动、无创新成果)状态,获得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与其发展各阶段的政府行为分不开的。

1 专业镇发展历程中的政府行为

研究2000年到2012年与专业镇发展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件发现,这些典型事件既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又真实反映了在推动专业镇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政府工作重点,极富鲜明的阶段特征。本节拟以这些典型事件的发生时间为起点,以它们的作用年限为终点,将广东专业镇的发展分为试点示范期、快速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三个阶段,并探讨在专业镇发展各阶段中政府行为的演变。

1.1 专业镇发展阶段划分

1.1.1 试点示范期(2000—2005)。

1999年底,广东省组织专家深入各专业镇调研,形成了“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专业镇经济登上新台阶”的调研报告,为开展专业镇创新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2000年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专业镇技术进步试点工作,同年出台的《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十五”期间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示范工程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方案》的推动下,全省确定了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专业镇建设的工作思路,专业镇发展由原来的零星散乱逐渐变得规范起来,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至2005年末,全省专业镇数量达159个,技术创新平台达103个。初步呈现出“一镇一平台”、平台助推专业镇发展的良好势头。

1.1.2 快速发展期(2006—2010)。

200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专业镇的意见》,更进一步确立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专业镇发展的宗旨。在总结“十五”期间推进专业镇建设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全面推进以技术创新平台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的发展目标——专业镇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镇发展质量与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对区域经济有强大辐射带动效应的专业镇发展格局。至2010年底,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达196个,专业镇数量迅速增至309个,全省专业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接近1/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4.1万件和2.7万件,占全省的比重均在30%以上。专业镇已然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1.3 转型升级期(2011—)。

广东专业镇经过1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大部分专业镇仍处于要素驱动阶段,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对外依存度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专业镇发展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亟待转型升级。2008年3月26日,汪洋书记在东莞调研时就寄语东莞“坚定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并留下“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的精辟论断。2010年,汪洋书记进一步提出“依托专业镇,实行一镇一策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将专业镇工作正式作为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举措内容提到省委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工作部署会议召开,部署专业镇“一镇一策”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2011年专业镇转型升级现场会召开,在对“十二五”时期专业镇转型升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后,确定了“放”、“调”、“投”、“转”、“保”“五措并举”的发展思路。这标志着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序幕全面拉开,专业镇正式步入转型升级阶段。

1.2 专业镇发展各阶段的政府行为

1.2.1 试点示范期的典型政府行为

(1)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试点示范

在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各专业镇调研了解专业镇技术创新瓶颈后,根据镇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省科技主管部门联合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力量,与试点镇政府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产业技术进步规划和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发展目标、凝练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试点镇的选择坚持“自愿申请、专家论证、择优遴选”的原则,在选好的30—50个镇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实施。重点支持一批对地区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引进和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推进专业镇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了乡镇政府发展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出台《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试点示范专业镇的高标准管理。

(2)搭建创新平台,推动试点示范

围绕专业镇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省市科技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多次召开技术创新试点工作会,为各镇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供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引导地方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制定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规则、明确平台定位和业务范围,规范和调节以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的各创新主体活动,以促其服务镇区特色产业或中小企业。专业镇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截止至2004年,南海区18个镇就有9个镇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另外,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专业镇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创新网络的搭建以及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也逐步开始取得成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得以初步建立。如在此期间的南海、中山、东莞等地的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已基本具备技术研发、物流、电子商务、融资、信息化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3)营造创新环境,支撑试点示范

政府一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创新基础设施、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营造专业镇发展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包括开始着手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合理的投融资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规等。2005年,广东省科技主管部门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香港举行了专业镇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学习考察活动,并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同时,省内部分地市政府有意识地从政策上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有的政府甚至高瞻远瞩,跳出农村视野局限,提出立足本地优势,实施不同的政策,正确导向和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从而使得专业镇发展呈现出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征,专业镇由此进入实质性的建设发展阶段。

1.2.2 快速发展期的典型政府行为

(1)组织产学研合作,提升发展速度

设立加快发展专业镇科技专项计划,鼓励专业镇整合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专业镇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合作,共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产业技术项目合作,并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专业镇转化。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在专业镇设立服务机构。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向专业镇企业开放。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总计1540项,累计专利授权量15万件,研究开发项目达1028项,成果转化项目产值17.5亿元,为13386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专业镇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步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如古镇镇在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后,充分整合“三部两院一省”的创新要素,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交流培训等,推动了古镇灯饰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年产近100亿元的新能源(LED)产业规模,辐射范围覆盖邻近三市11个镇区。

(2)优化服务体系,引领发展方向

针对各镇产业相对集中,但产品生产的上下游配套不完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弊端,各专业镇纷纷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分工协作,促进专业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引导专业镇生产制造优势突出的产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完善配套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服务化。2009年以来,广东省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专业镇企业加强沟通联系,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推进专业镇中介服务平台、设计创新平台、教育培训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监测和质量认证体系、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等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制定和推行专业镇特色产业的行业技术标准或国际标准,并通过政府担保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与金融的紧密结合,鼓励和支持专业镇引进风险投资机构、设立多种形式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如中山小榄镇LED产业在省科技厅和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发展日趋成熟。至2010年底已发展成为集聚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大厂家,行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专业学术机构、经销商、节能服务中心、监测中心、行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相关媒体服务单位、行业用户、村镇银行等为主要参与单位的产业服务体系。

(3)实施名牌战略,强化发展能力

各专业镇政府结合“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高度重视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名创优和上市,引导专业镇注册集体商标,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打假工作合力,切实维护品牌形象。通过推动专业镇产品以企业品牌或区域品牌的形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加大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打造品牌产业。引导专业镇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信用体系,推进龙头企业拟定申报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广泛采标生产,鼓励专业镇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镇。大力推进“广货全国行”活动,加快广东商贸城等内销平台建设,以若干单项产品为突破口创建一批国际采购中心,提升行业话语权。2010年,全省专业镇名牌产品已超过1500个,著名驰名商标超过1000个。全省涌现出大沥铝型材、西樵布料、小榄五金等一大批区域品牌,扩大了专业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专业镇的产品走出广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2.3 转型升级期的典型政府行为

(1)实施“一镇一策”,引导转型升级

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迅速推动专业镇加快战略规划研究,实施“一镇一策”,有针对性的指导专业镇科学转型。一是在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摸清全省专业镇基本情况和发展潜力后,应用产业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科学定位、决策,已完成的100多个产业生态发展规划,全面规划专业镇的整体发展,确立了从技术和服务两个层面引导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思路。二是设立“专业镇转型升级建设专项计划”,统筹省重大科技专项、对外科技合作计划、农业领域科技计划等科技计划,加大对专业镇的投入,从技术攻关、创新网络建设、科技服务业培育等方面全方位支撑专业镇转型升级。

(2)完善创新网络,支撑转型升级

在原有平台网络的基础上,广东省自2011年起加大优势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加速推动科技服务业研究院和专业镇技术创新支援中心、区域创新网络交互中心的建设,并成立了专业镇产业生态发展决策咨询中心,全面提升和发展专业镇创新网络的服务能力和网络资源,促进专业镇产业可持续、生态化发展。目前,全省基本建成以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一个专业镇省级交互平台和4个资源平台(省工研院、省农科院、省电科院和省科学院),以及一个服务产品交易平台(广东现代服务交易中心),并通过专业镇创新驿站进行对接,形成了覆盖专业镇的集群创新网络。

(3)制定配套政策,保障转型升级

自2011年专业镇现场会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专业镇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一系列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制定,以及各地市镇配套出台的规划政策和实施方案,为引导资源要素向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集聚,加快完善政府服务、金融服务,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扫清了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制度障碍。

2 推进专业镇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薄弱环节

2.1 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重视不够

一方面,广东省虽然已开展大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工作,主动寻找和挖掘满足多个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瓶颈,但政府在研发项目选取上,一般从大量的、来自不同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申报项目中选取研究项目,而企业往往不会主动申报研究具有“外溢性”的共性技术,即使申报获得资助,也容易导致对单个企业资助所获得的技术不能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从全省的科技成果统计不难看出,新产品的研究比例远远高于基础研究。而在发达国家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的比例通常在20%左右,我省专业镇的平均水平却不够5%,这对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无疑形成了一道门槛。

2.2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结构错位

一方面是投入总量不足,科技投入长期偏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研发经费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从投资总量上看,全省专业镇与发达国家在研发投入的总量上和研发投入强度上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投入结构错位。从经费的分配看,政府大部分的科研经费分配给了政府所属的创新平台或科研机构,而仅有极小的部分分配给了专业镇企业属技术创新平台,但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主要分给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只有10%分给了政府所属的创新平台或科研机构。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企业既是科技的主要投入者,又是主要承担者,而专业镇恰好错位,企业在创新中的核心主体地位仍未确立。

2.3 软环境营造不合理

在专业镇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均比较重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实验室、中试平台等技术设施硬环境的建设,而在科技创新的软环境方面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环境不规范。专业镇对知识产权的系统保护力度不够,使得专业镇许多企业研发的技术成果或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导致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公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二是政策环境不完善。虽然省政府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主要集中于财政税收及金融等方面,而缺乏对专业镇企业创新的全方位支持。三是文化环境有待提升。虽然有些企业是承接世界技术转移、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生产,但由于专业镇的发展还未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之势,专业镇内产业无实质性关联的创新互动,使得镇区难以形成具有创新热情的文化环境,企业间信任度不高,合作程度相对较低。

2.4 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力度不足

一方面,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和有效部署,导致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自身功能不完善、主营业务不突出、基本上处于自行其是的发展状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相互之间缺少相互沟通的联系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紧密联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少强有力的扶持措施,没有像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建立专项扶持基金,导致此类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管理等综合性人才,往往不能提供专业服务。广东乃至全国高校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专利授权,但能引导这些科技成果在专业镇最终实现技术扩散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却表现出明显不足。

2.5 科学发展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地市级以下科学发展考核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的标准和要求没有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的差异性,“双转移”政策对转出地的考核激励不够。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考核机制的缺位导致有的专业镇和企业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种种“好处”,小进则满不愿转;有的专业镇害怕转型升及带来的短期“阵痛”,缺少忧患不敢转;有的专业镇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得过且过不快转。

3 强化政府行为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当前,专业镇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期,如何优化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行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实现专业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1 制定专业镇发展战略,指导“一镇一策”转型升级

围绕专业镇“一镇一策”转型升级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编制专业镇五年总体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对接和协同发展,形成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一镇一策”的要求,结合各专业镇产业发展现状,应用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等科学工具研究编制专业镇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系列分类指导政策实操指南,从战略的高度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专业镇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向。珠三角地区和东西北对口地区联合编制产业集群转移规划,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乡镇发展飞地型专业镇和转移型专业镇,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加快珠三角专业镇转型升级。

3.2 努力营造良好软环境,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

深入推进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加强区域与国际科技合作,重点推进“一镇一院”、“一镇一校”合作建设。建立健全以《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为基础的覆盖专业镇转型升级全过程的政策法规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的财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流入创新平台创造良好的政策软环境,尤其需要加强全球范围内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力度,特别是要重视本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强化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对产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去伪存真,加强专业镇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性研究,实现平台升级。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典型专业镇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力推介企业、产品和集群品牌,树立专业镇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形象。

3.3 加大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完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

建议省级财政每年设立2亿元专业镇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从优化升级专业镇创新平台的角度出发,支持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如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同时,更多地支持各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联合行业协会(商会)、高校或科研机构申报每年的专业镇专项计划,从完善省市镇平台联动机制建设的角度连续多年对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扶持。

重点推进广东省现代服务交易中心、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研究院及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支援中心、专业镇创新驿站的建设,强化省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专业镇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延伸,形成纵横相连、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专业镇的转型升级。

3.4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专业镇政府必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用新的思维与观念正确对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把推动科技中介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作为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着手,统一制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规划,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度。

一要加大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二要积极制定税费优惠政策,鼓励镇区内外机构、企业、个人介入科技中介服务业,向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投资、参股,实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济成份的多元化;三要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制度创新,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和采用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在岗培训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允许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者和管理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制,允许他们购买或获取所服务企业的期权股份或认股权。

3.5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评估

省市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快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研究重大问题,制定落实政策措施,坚持县、镇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转型升级工作。组建转型升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团,选择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优秀干部和科技人才挂任专业镇副镇长,形成与镇所在地市的科技副市长为团长,科技副镇长和企业科技特派员为成员的转型升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团,专职从事专业镇转型升级组织管理工作。

制定专业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评估实施办法,纳入到党政班子及干部考核内容,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经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专业镇,可优先申报认定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享受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各项扶持政策。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专业镇发展统计和评估,对专业镇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测。

参考文献

[1]崔建军.论专业镇政府管理权能提升[J].社会科学家,2010(1):112-116

[2]李小军.专业镇政府执政能力的结构及提升路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7):35-38,34

[3]曾祥效.基于创新集群构建的广东高新区和专业镇提升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41-44

[4]周轶昆.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与转型对策[J].南方农村,2012(3):53-56

[5]林涛.技术路线图方法在广东专业镇中的战略集成作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9):47-50

[6]谢惠芳,潘子欣,刘佐菁.产学研趋势下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9):60-63

[7]岳芳敏.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J].学术研究,2012(2):81-88

[8]周霞,张莉,黎文.广东省专业镇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39-42

上一篇:浙江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2008-2010年)下一篇:数字化人才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