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

2024-06-29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通用6篇)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 篇1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品牌你投对了吗?

[引言]在微电影营销这片土壤上,需要品牌开发的,不再只是简单的logo植入或产品露出,价值观营销也许是值得思考的下一步。

慕思床垫品牌借助微电影进行营销,也已经是老生常谈的策略手段,一部微电影无论从播放时长还是内容容量上讲,都远大于一则广告,但如何能够将微电影物尽其用?方式上,除了Logo、台词植入、产品露出手段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营销思路,都值得品牌去考虑。

观察发现,从2012年到2013年,已经有一批企业正在尝试微电影营销的深开发,例如红星美凯龙投拍的《时间门》、慕思寝具投拍的《床上关系》,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制作精良,从导演、演员到剧情,都不亚于院线影片。其次,植入形式巧妙,从头到尾品牌与影片巧妙融合,基本看不到硬性露出,且最终能够做到线上线下整合传播。从所达到的效果来看,也是非常乐观的。《时间门》在2013年56首映礼盛典上,获得最具营销价值奖。《床上关系》上线当日点击过百万,截至2013年7月29日,其网络点击总量已突破1.4亿,并也屡次在业内荣获各大奖项。在微电影市场,突破1亿点击量的微电影屈指可数。这似乎在向品牌传递一个讯息,浅层次的logo植入已经过去,微电影营销正在进入一个深开发时代,什么是深开发?

微电影最巧妙的植入方式是什么?对此56网市场营销副总裁李浩给出的关键词是“品牌理念植入”。

“广告主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微电影不是一部大广告,如果当做广告片来拍,再大的投入你都输了。跟logo、产品植入先比,微电影营销最巧妙的植入其实是品牌理念植入。”李浩总结说。

回头分析《床上关系》为什么能够取得过亿点击率,原因也正在于此。这部微电影中,慕思寝具作为投资方,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只是起到投资作用,而是从前期策划、剧本创作、演员挑选到拍摄、剪辑、影片上线,进行全程深度参与,但体现在影片中,慕思品牌的硬植入却并不多。整部影片由年轻夫妻的一次争吵开始,将品牌推广上升到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进而倡导消费者建立起健康睡眠意识。影片反映了现实中男女之间、婚姻之中、家庭之间的故事,折射了房子、打拼、北漂、生存等社会问题。故事接地气、具有很强的社会普遍性,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得到网友的转发。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微电影的本质仍然是电影,即使是由品牌投拍,仍然需要好故事。

事实上“亲力亲为打造微电影,其实只是慕思寝具进行价值观营销中的一环而已。”慕思寝具总裁姚吉庆解释。因为营销1.0时代,企业只需要一心一意制造商品,消费者自然会来买;营销2.0时代,企业懂得了洞察消费者,通过细分市场,来制造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商品;如今营销3.0时代到来,品牌需要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观营销将是未来重点。当企业将营销方向定位为基于情感沟通的价值观营销时,营销手段自然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及logo植入,情感共鸣更重要。内容为王打破传播瓶颈

根据制片方UMG联播传媒提供的数据显示,《床上关系》上线一周,各大视频网站点击排名均位居前三甲;上线不到一个月,总播放量突破7000万人次。《床上关系》用300多万元的制作推广费,成为了2012名人转发最多的微电影之一,并获得多个奖项,这不禁引发相关微电影制作单位的反思——一部微电影制作完成并不是真正的结束,传播渠道很重要。

视频网站仍是微电影传播的最主要平台。李浩向我们透漏,2012年,中国微电影市场的产量大约在1万部,但最终能够被56网挑选出来,在首映礼平台的只有115部影片。2013年微电影容量将达到2万部,但能入选被展播的数量只有150部左右。如何能够在大批量的微电影中脱颖而出?李浩认为还是内容为王。“微电影与视频网站间存在着博弈过程,影片精彩,平台非常愿意拿出最好的资源对其进行推荐,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用户浏览量,主动权在微电影手中。但是内容不好,主动权就将在视频平台手中。”

《床上关系》之所以能够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也正是因为它具备优质微电影的全部特质。“知名导演+资深演艺派+网络红人”的制作模式让《床上关系》与其他微电影拉开了距离。《床上关系》由国际知名导演张元执导,在演员构架上,除了张元推荐的实力派演员开心麻花的沈腾、文艺片女王李昕芸外,影片还邀请新浪微博红人作业本(粉丝量572万)、出版人王小山(粉丝量142万)参演,跨界混搭,确保了影片的可看性。

所以说,在深挖微电影价值方面,品牌一定要算懂眼球经济和品牌形象这笔账。“营销要赚眼球,但更要把握尺度,特别是进行数字营销,一味博噱头只会造成对品牌的伤害。相比之下,情感共鸣更具备持久的影响力。”姚吉庆分享他的观点。简化硬性植入这种做法,可能第一时间在营销效果衡量上并不讨巧,但随着不断积累沉淀,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的情感认可所带来的市场表现是可观的。2013年,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慕思寝具截止到目前,销售额比去年同比高出50%左右,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力的证明了慕思寝具借助微电影进行价值观营销策略的正确性。后期营销意识

《床上关系》能够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的后期营销意识。因为很少有制作团队会为一部微电影举办声势浩大的首映礼,但《床上关系》却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打响微电影营销的第一枪。

首映礼当天,有近两百多位娱乐文化名人参与,此外,慕思的宣传团队还制造了与《床上关系》主题相关的话题,比如,夫妻间最容易激怒对方的话语,充分利用微博来营销。而且早在首映礼举办之前,导演与主创人员便在微博上热推。影片上线后,那英、王小帅、李开复等名人纷纷自动转发,实现微博口碑的滚雪球效应。

事实上,很多品牌投资赞助微电影,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投资拍了微电影,怎么能再花钱去营销呢?但其实后期的营销很重要,因为微电影市场已经不是《老男孩》的阶段,产量少,只要有好内容就能引爆社会效应。《小时代》票房高也不只是依靠内容,营销非常重要,“在内容好的基础上,微电影的制作费用与营销费用的比例应该是1:3。”李浩总结表示。“慕思寝具进行微电影营销,取得成功的原因也在于它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肯在营销上花功夫,也正因于此,慕思寝具在近期投拍上线的微电影《艳遇》同样被业内看好。”

很多成功的国际公司愿意投资在文化事业上,原因在于,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而且可以以此作为宣传点,在线上、线下进行整合营销宣传。透过慕思寝具的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可见,对于企业而言,营销3.0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营销思维方式,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围绕该理念开展系列营销活动。

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中国企业在产品制造方面与国际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甚至超越,核心价值观、情感定位、文化定位才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届时品牌也许只是个符号,其背后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才是营销利器。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 篇2

一、微电影的界定

目前对微电影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 微电影 (Micro film) , 即微型电影, 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 (超短) 时” (30秒-300秒) 放映、“微 (超短) 周期制作 (1-7天或数周) ”和“微 (超小) 规模投资 (几千/万元每部-数千/万元每部) ”的视频 (“类”电影) 短片, 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 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系列成剧。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微”:微时、微周期制作、微小规模投资。由于微电影的

图3.1当当网的物流配送体系

为了让快递公司从合作中实现自己的利益, 当当网必须加强与他们广泛的沟通和合作, 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达成共识, 明确双方的责任确保配送体系的快速运转, 实现双方的共赢。

2.3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顾客满意度

2.3.1建立虚拟展厅充分展示产品形象

当当网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展厅充分展示产品形象, 激发购买欲望。网上购物的缺陷之一就是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进行实实在在的了解, 他们只能靠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 而商品隔着电脑屏幕触手不及。由于百货产品的样式繁多、规格不一、单价较高这些原因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是有很大顾虑, 当当网可以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的展厅, 利用网络上立体逼真的图像和模特, 甚至结合声音来展示其产品, 进而使消费者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产品的存在, 这样会将商品更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使其对产品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激发他们的需求与购买欲望。

微时长, 适合于在各种新媒体播放。

2010年底, 号称全球首部微电影的《一触即发》, 由凯迪拉克携手当红影星吴彦祖拍摄制作。《一触即发》故事情节紧张、画面惊险刺激, 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又展现了凯迪拉克的特性。也许《一触即发》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微电影, 但是它却是第一个提出微电影概念的。《一触即发》上映后大获成功, 吸引了广告人对微电影的关注。

二、微电影营销流行的原因

微电影这种营销模式正受到企业的追捧, 并将成为网络视频广告的主流。2011年, 有2000部微电影产生, 有人预测, 商业化的微电影, 到2014年将达到10倍的增长空间。目前很多行业都已使用微电影营销, 如汽车、手机、服装、化妆品等等。微电影之所以如此盛行, 主要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1. 传统广告时间有限

传统的电视广告, 受限于高昂的播放费用, 5秒-30秒左右的时长, 无法阐述品牌故事, 往往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 介

2.3.2提高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满意度

网上购买的不仅仅是质优价廉的产品, 还有良好的愉快的购买体验, 当当网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首先, 提供简单方便的商品查询、体贴周到的导购咨询, 使消费者方便、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产品;其次, 简便高效的商品订购、安全快捷的货款支付服务也不容忽视;再次, 同时提供订单, 执行查询功能, 方便顾客及时了解订单执行情况。当然, 最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充满信心, 这就需要当当网建立一个实时的沟通系统, 消除他们的顾虑, 增强他们网上购物的信心。

我们认为, 在消费者购物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购后评价阶段, 当当网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快捷、方便和有效的购后评价渠道包括:网站的书评、调查表格、社区论坛等。另外, 当当网可以完善网上社区的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品头论足, 提供售后服务人员与用户实时交流的平台, 这样图书电商当当网会得以更优越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蔚田, 杨雪, 孙恒有主编.网络营销实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覃征、刘晓艳、王利荣、黄龙、杨博编著,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拉菲·穆罕默德, 罗伯特·菲谢尔, 伯纳德·杰沃斯, 戈登·帕蒂森著, 王刊良译.网络营销, 第2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绍产品或服务的优势, 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而微电影的时长, 则可以将一个品牌故事巧妙地包装起来, 以短片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 实现与消费者多层面、深层次的沟通。

2. 快餐时代, 时间碎片化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休闲娱乐时间有限, 很难抽出大量时间观看长篇影视作品。同时, 由于每天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 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这种时代背景下, 一些快餐文化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微电影的特点正符合人们的这一需求, 很好地利用人们的碎片时间, 三分钟的时长, 完整的故事情节, 精良的制作, 甚至还有明星的参演, 使得观众有观看电影的体验。

3. 移动终端迅速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 微电影成了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 其播放平台主要是新媒体, 使得人们观看更加便捷, 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班途中、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都能播放。移动终端的普及也让更多受众都能接触到网络媒体, 增加了微电影的传播覆盖面。

4. 主流消费群体社交特征明显, 交互性主动传播

截至2012年4月,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超过3亿, 其中具有很强购买力的年轻网民居多, 他们年轻, 网络化程度很高, 愿意分享、转发网络上有趣的东西。微电影凭借其创意一下就吸引了这些人的注意, 如果情节较好, 甚至可能产生网友的自发传播, 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 观众在欣赏观看的同时进行转发和分享, 实现快速扩散的病毒营销效果。相比较于传统的广告形式, 通过微电影进行品牌营销不容易被消费者抵触。这也是微电影营销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

三、微电影营销策略

微电影是电影和广告的结合, 自2011年起热度不断上升, 商家也纷纷以此为营销手段。市面上的微电影广告层出不穷,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昙花一现, 知者甚少, 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如姜文拍摄的《看球记》反应平平。纵观成功的微电影营销, 其成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优质故事

随着微电影的火爆, 微电影的营销手法已逐渐被人们熟识, 要使短片从众多视频中脱颖而出, 只有更好的创意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一个成熟的微电影项目往往是一次完整的内容整合营销。既然是以故事取胜, 就不能停留在过去传统电视广告和影视剧层面, 而是要关注消费者内心需求, 引起观众的共鸣, 与之进行情感的沟通。微电影的作用是在于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精神、价值, 因此企业应该从产品LOGO显露次数转向传递品牌核心价值。

如台湾大众银行的《梦骑士》到《母亲的勇气》, 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的都是普通平凡大众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 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坚韧、勇敢的精神。这的确是一部部可以打动人心的广告片。相信很多人在看过它们之后, 都会被片子中主人翁的那种精神所感动、震撼, 正好契合了大众银行“不平凡的平凡大众”的品牌精神。

2. 精准营销

交通、报刊、杂志等媒体广告投放只是对接受群体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分类, 很难做到更细的划分, 当需要针对某个特定人群推出广告时, 往往难以迅速奏效, 也会产生一定的无效投入。数字化营销的常用方式如E-mail广告、网络广告、浮动广告多为漫天撒网型, 针对性不强, 广告效果也较差, 还可能招致消费者的不满, 影响企业形象。与此相比微电影广告的网络投放更具针对性与选择性。

在广告投放上, 根据网络传播的特性, 分析观众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偏好, 选择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特定时间进行发布和传播, 更具有针对性、选择性, 从而实现精准营销。还可以选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进行重点推介, 进一步提升客户形象宣传的有效和精准程度。

3. 各种新媒体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方主要是互联网即数字媒体。首先是在各大视频网站的传播。微电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通过各大视频网站进行传播, 通过点击率提升人气, 有兴趣的观众还能留下自己的评论。

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后, 会对微电影进行二轮甚至多轮传播, 形成口碑。微电影通过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只要微电影的内容能够充分调动起网民的参与热情, 使全民参与收藏、分享、讨论甚至是二次创作, 就可以充分释放微电影的影响力, 实现快速扩散的病毒营销效果。

随着微电影传播的升级, 品牌和消费者的沟通会愈加密切, 甚至可以和消费者形成互动, 让消费者决定故事情节的走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微电影十分重视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原因。

因此企业要很好地利用社交媒体, 微博和SNS, 论坛和IM, 进行成熟的策划和执行, 推动微电影的快速传播。有数据显示, 当网民看到感兴趣的视频内容时, 66%的人会分享到博客或微博, 而71%会通过QQ或MSN发送给好友。而通过口头告知他人的也占了35%。

四、结语

我们开始进入营销3.0时代, 现在的营销者必须同时关注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通过情感打动消费者内心、引发其购买决策的理性思考、最终在理性和感性的同时作用下, 做出购买决定。这也正是微电影希望和能够做到的。

微电影自身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这种营销手段已经成为传统营销的一种补充, 给企业的营销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 也将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

[2]边明, 韩亚飞.电影广告发展探析[J].新闻世界, 2011 (03) :121

[3]张梦.迅速走红的网络“微电影”[J].中关村, 2011 (08) :72-74

微电影的商业营销模式 篇3

2012年被称之为“微电影”发展年。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其商业营销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纵观当前学界、业界对于微电影的研究,微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仍然是目前商业营销的主要模式。

一、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数字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固定或移动状态短时间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目前微电影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时下广大网民的视觉阵地,它采用了传统媒体优质的画面感与新媒体形式下的互动感,能够在短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微电影商业传播特点

微电影是互联网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影视产品,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开创了商业营销的新途径。微电影的主要传播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内容突出“三微”

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是微电影的三个本质性特征。微时长是指片长时间超短,一般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微周期是指拍摄制作周期短;微投资是指投资成本小,进入门槛低。

(二)传播方式突破“时空”

微电影播放平台主要是互联网,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终端收看。因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突破传统影视作品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三)传播模式呈现“互动”

微电影由传统媒体固定的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交互式传播转变,受众可随时观看、自由点评、自主控制播放喜欢的电影。微电影的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他们可以参加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和修改,与微电影的制作实现互动。

(四)传播成本低

微电影制作和传播成本较低。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基本为网上自由浏览,传播费用几乎为零。对没有雄厚资金实力或者讲求成本控制的广告主休而言,这一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五)形成传播长尾效应

微电影商业传播模式提供了向消费者传播品牌理念的长尾效应。传统电视广告在营销战役期间,会在电视媒体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曝光,但在战役过后,品牌的曝光随即停止。微电影传播模式在整合营销战役结束后,还会进行次级传播,品牌在长尾上的曝光次数甚至会高于营销战役期间的曝光次数。

三、微电影产业链

(一)微电影制作

微电影的制作方式与流程都与传统电影类似,都要经过前期策划、脚本编写、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发行制作过程,只不过微电影的制作团队比传统电影制作团队的规模要小很多。

(二)微电影发行

微电影一般无法登陆院线发行,只能通过互联网渠道流通,因此微电影多选择在各大知名视频网站,例如优酷、土豆、搜狐等网站的重点位置播出。微电影的流通方式决定了它的盈利方式,微电影在视频网站上播出,通过网络推广等手段被置顶、被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空间、人人网等各大社交网站,然后再通过各大社交网站的推广、意见领袖的推荐和评论,就形成了“病毒式”营销。

(三)微电影产业

微电影行业虽然还不是特别成熟,但由于其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产业链类似,都有剧本、演员、拍摄团队和制作团队等制作因素,也有前期宣传和后期推广,只是规模明显减小,传播渠道不同。

四、微电影商业优势

(一)传统电影商业模式

传统电影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以美国电影为例,收益主要来源于院线,然后推出一系列电影文化衍生品,如DVD、玩具等取得附加收益。

20世纪30到4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电影的商业运作就是将电影明星、导演和电影类型简单组合,拍成电影。电影公司与明星签订长期合同,并控制一定数量的院线。

50到60年代,电视的迅速普及对电影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为此,电影厂商开始采用新技术,例如立体声配音和彩色宽屏。由于违反反垄断法,这一时期的电影公司被迫出售自己控制的院线。由于失去了对渠道的控制,电影公司只能制作市场更容易认可的影片。电影制作技术趋向复杂,明星的身价逐渐上升,电影制作成本大大提高。

60年代以后,电影公司逐渐被其他行业所收购,电影的制作逐渐形成了以电影大片运作为核心的现代电影商业模式。

(二)传统电视广告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至2011年,已经有超过4000万人只使用网络观看视频而不看传统电视,受众注意力已经由传统电视媒体逐渐向数字媒体转移,作为占商业传播成本最多的传统电视广告面临商业传播效果减弱的境地。

2011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限广令”的出台使电视广告资源更加稀缺。

(三)“病毒式”营销难以有较大突破

以微博为主要平台的“病毒”营销,只能通过文字、图片进行简单的商业传播,140个字的字数限制和信息含量不高的图片很难完整地表达品牌理念,而且因其制作水平不高或内容没有吸引力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情绪。

(四)借助微电影人气,聚拢受众注意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电影携带着吸引受众的基因:题材亲民、时间短、传播便捷。广告主通过微电影进行商业传播,适应了传播规律,抓住了受众眼球。这也是许多广告主不再考虑微电影原本的低成本优势而是大成本制作和传播微电影的主要原因。

(五)有效传达品牌理念

广告主根据自身品牌理念定制一部情节完整、制作精良的微电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全方位地凸显品牌理念和价值,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广告植入影片所导致的观众抵制情绪问题,让消费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微电影传达的品牌理念。

(六)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近5亿网民,其中视频用户3.75亿。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仍然在不断地普及,很多网友都有随时上网看视频的需求。

五、微电影的商业营销模式

微电影可以分为业余爱好者原创微电影和营利性的商业微电影。

业余爱好者原创的微电影往往预算有限,制作成本偏低,创作自由,但由于预算及专业水平等原因,创作出高水准作品的概率较低。因为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商业模式。以下我们探讨的是营利性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网络上的商业微电影大致有三种运作模式。它们之间大同小异,都是吸引受众对品牌的注意力,企业向电影公司和视频网站等机构付款。具体的实现手段可能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了提高品牌认知度,促进销售。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种商业微电影的运作模式。

(一)企业赞助模式,这种模式不影响微电影的内容表现,比如Jonnie Walker的《语路计划》系列。这类微电影往往带有公益性质,多以励志、亲情、爱情等为表现主题。

在企业赞助模式中,企业赞助微电影机构制作经费,由微电影机构自行组建制作团队和营销团队。由于这类微电影制作机构有选择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权力,因此拍出的微电影有较强的艺术性,而弱化了商业性,但这类微电影是企业投入最低的模式。

(二)品牌植入模式,如在微电影《老男孩》中植入的科鲁兹汽车,这种模式中企业的品牌或产品只会作为道具或背景出现,基本可以与电影故事融为一体,呈现力较弱,不会过分强调品牌自身,大家最终记住的还是“老男孩”这个影片的故事。

在这种模式中,剧本已经开始受到提供经费的企业的影响,但总体来讲,微电影制作机构还是有着比较强的自主权。如果植入广告做得过于明显或者过多,并且不能与电影故事本身很好地匹配,往往容易遭到观众的诟病与抵触。

(三)企业定制模式,这种模式是直接创作一个以企业品牌为中心的故事,比如彭于晏和桂纶镁合演的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广告片。创作这种模式的微电影比较困难,因为不仅要创作一个好的故事,还要将企业的品牌文化、品牌理念与电影故事融为一体。

在这一模式中,微电影的创作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企业对剧本创作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甚至于营销公司也是由提供资金赞助的企业来选择。或者说,这类微电影就是一种广告片。不过多数企业喜欢这类微电影,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品牌或产品广告的高到达率。桔子酒店定制的的《12星座》系列微电影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

虽然微电影已经初步形成了商业营销模式,但并不完善,微电影是一种新生事物,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今后必然会有其他的商业营销模式产生,或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与细分。本研究还有诸多不足,希望以后能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2][日]电通跨媒体沟通开发项目组.打破界限:电通式跨媒体沟通策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其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电影新作, 2012 (02)

[4]王成宇.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研究[J].长城.2012 (04)

[5]杨魁, 林媛熹.新媒介环境下广告产业链的变革及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取向[J].广告大观, 2011 (06)

微电影营销:品牌传播新战略 篇4

关键词: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营销,微电影营销的本质特征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无限可能, 网络2.0时代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公众的时间越来越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由于时间的碎片化, 上网的快捷性使得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微时代,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极度冗杂, 时间极度紧张的环境中, 我们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外部新鲜信息, 却又缺乏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因此, 我们极容易被一种新颖又简练的事物吸引, “微”就满足了我们的这一点要求, 微博、微信在社会公众中占据越来越主要的地位, 微电影就在这样一个时代风生水起地发展起来, 微时代也赋予了微电影营销充分展示的舞台。2010年,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80后”导演肖央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短片《老男孩》一炮走红, 片中那种感怀的情肠竟然在短短一周内吸引了710万的点击率, 观看人数更是达到上千万人次, 而且主题曲也红极一时, 让微电影成为视频业和营销界的“新宠”。随后, 国内外知名企业、著名导演及男女明星纷至沓来, 不断加大微电影营销的热度。

一、微电影营销的兴起

微电影营销缘于微电影。微电影是指以互联网、手机、移动视频浏览器等“新媒体平台”为主要播放渠道, 具有完整故事情节, 超小规模投资的“类电影”视频。微电影不同于网络视频短片, 它更偏向商业化, 更偏向影视专业制作, 能够达到商业电影一样的视觉与情感享受。2011年, 微电影热潮席卷网络, 这让在积极探寻创新传播方法的企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因为利用微电影进行营销为商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到目前为止, 各行各业均有企业进行了微电影营销。据统计, 2014年我国微电影收入超过700亿元, 比2010年增长13倍。

即便如此, 微电影营销作为一个新兴事物, 在学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说来, 微电影营销, 既不同于商业化的影视大片, 也不同于大众言论的视频短片, 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媒体网络化的营销手段。对于企业来说, 微电影是完全为企业而定的影视营销。这点与影视植入广告相同, 只不过它没有采用广告生硬的宣传方式, 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 融入故事本身叙事风格中, 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品牌。微电影由于受到时间限制, 因而微电影以情节制胜, 这与商业大片有些类似, 而企业可以比较轻松自然地将品牌信息融入故事情节中, 以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突出表现或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等。微电影营销的本质, 依旧是广告, 具有商业性或目的性。

广告界一致认为, 微电影营销始于2010年底通用汽车公司携手吴彦祖, 联合美国强大的制作团队, 运用好莱坞大片拍摄手法为凯迪拉克轿车制作播出的90秒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此广告一经播出, 真的是“一触即发”, 立即引起了广告界的强势关注以及网友的疯狂转载。广告中具备了一部完整电影的故事情节, 并且在故事的情节线上完美地融入了轿车的相应功能说明。让广告在本身所具有的说服性之上更增加了故事性和趣味性, 受到了年轻一代网民和车迷的追捧。此后, 广告界似乎为这种新的广告生产方式或者说是传播模式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不能说“微电影”广告进入了井喷时代, 但它确实代表了广告传播模式的一种新走向。继《一触即发》之后, 凯迪拉克又携手香港气质歌手莫文蔚打造了第二部微电影广告《66号公路》, 此广告为贵族气派的凯迪拉克重新换上了清新的文艺装, 不仅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而且为受众提供了一场视觉上的广告盛宴。继而益达口香糖的微电影广告《酸甜苦辣》系列, 在2011年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 2012联想又推出了《爱在线》情感系列, 2014年双11之前, 京东推出《我和父亲》微电影, 2015年春节期间, 苹果推出微电影广告《老唱片》, 且不说它们的故事情节和拍摄水平, 只看它受追捧的热度, 就可知微电影营销的成功率有多高, 而微电影广告无疑也成了当下社会广告界的新宠。

二、微电影营销的优势

微电影营销之所以火, 就是因为中国广告业发展。受众传播越来越依靠网络渠道, 同时广告主对广告效应的追求, 尤其在投入与效益比上, 更加对微电影情有独钟。仔细考虑不难发现微电影营销受到广告主追捧的原因, 一方面, 微电影广告确实在提升品牌形象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很难再吸引消费者, 微电影广告采用新型营销方式, 把产品特点融入故事情节并通过微电影主题来提升品牌形象从而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一切。

以2015年春节期间苹果的《老唱片》微电影广告为例, 许鞍华导演通过细腻冷静的镜头为我们讲述了一则温暖的亲情故事, 苹果产品隐性地存在于整个故事叙述中, 在这则广告中受众跟随女主角体验苹果产品带来的感动, 忠实于苹果“重视受众体验”的品牌诉求。《老唱片》不失为一个商业与艺术兼得的微电影广告, 也为其他希望以微电影形式宣传产品的企业提供了借鉴。再以联想的《爱在线》为例, 由林俊杰的《always online》为主题音乐, 感动了无数人的爱情故事, 通过腾讯空间的转发形成了很大的规模效应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口碑。故事通过讲述一对相恋的男女因为男方患病而不得不离去, 女孩在需要男孩时, 他还是会准时的在线, 直到后来女孩发现了真相……结尾配的广告语,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 我的爱会永远在线。首先这一个时长10分钟左右的广告通过这样一个柔软的爱情故事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并且在自媒体盛行的扩散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口碑效应。在这则广告内巧妙地融入了产品的标志, 并对其功能做简要介绍, 但最主要的是它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这就是它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微电影广告的“微”特点, 它的“微周期”制作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微投资”规模也使得广告主乐意选择这种新的网络营销手段。纵观我国的微电影市场, 微电影营销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1) 更具亲和力。普通的企业宣传片纯粹以宣传自身为目的, 容易引起观众的抵触情绪, 而微电影的剧情、内容更容易让人接受。

(2) 更具吸引力。剧情赋予了企业微电影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相对于千篇一律的企业宣传片, 微电影可以包含更丰富的创意元素, 可视性更足。

(3) 更具传播力。好的微电影作品能够将企业品牌融于故事情节, 与观众情感共鸣, 因而观众的参与深度更有利于传播。

如今, 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 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营销则天然地成为行业追逐的趋势。

三、微电影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微电影营销风生水起,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微电影营销的推手主要是广告主, 所以对于微电影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是从广告主一方来展开。

(1) 微电影广告不再“微”?投资过大, 效果不明显。作为广告主的投资一方来说, 由于近年来微电影营销备受追捧使得广告主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一些微电影的制作选用明星及高水准的电影拍摄让微电影投资不再“微”, 过高的广告投入往往使得广告主不堪重负。此外, 微电影的发布一般在一些视频网站及社会化媒体并通过自媒体传播, 这使得广告的效果很难测量。虽然一些微电影广告的点击量及转载量让人见而生喜, 但是对于它的说服力及品牌形象的提升却是很难预测的。大家很喜欢这个故事, 喜欢广告本身, 这种情况下对于产品及企业品牌形象很难有帮助。

(2) 微电影广告姓“电影”还是姓“广告”?一些微电影广告没有很好地把握好电影与广告之间的界限, 过分地追求微电影广告的故事和表现手段, 导致品牌形象诉求被淹没在让人不知所云的电影画面中。五粮液的一个品牌形象宣传片本身想表达的是五粮液酒的高品质、传统的酿造工艺及本企业的酒文化, 可是选用黄圣依拍摄的《爱到春潮滚滚来》广告, 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主角在绿色的竹林里飞来飞去以及偶尔闪过的五粮液的标志, 美则美矣, 但从品牌宣传价值角度来衡量这一广告无疑是失败的。

(3) 微电影广告中广告植入越多越好?在铺天盖地的微电影营销中普遍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 那就是在微电影中的广告植入量的过多与过少。一些微电影广告的广告主制作者恨不能尽可能多地植入广告, 结果是引起消费者的极度厌烦, 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自然很难起到很好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并且也失去了AISAS广告经营模式中所提到的, 利用消费者形成的多级传播的效果, 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另一种情况是, 在整个微电影中广告植入生硬。这种情况通常比较常见的是在电影中通过特写镜头来展示产品, 这种植入手法使得产品与电影故事情节产生较大的脱离, 消费者也不太容易把二者联系起来, 导致最后消费者记住的就只有电影内容, 而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全部遗忘。以三星投资制作的《四夜奇谭》系列, 其中的一个《指甲刀人入魔》, 在这个周迅主演的30分钟的电影中, 三星的标志出现两次, 手机特写一次, 主要展示了手机的短信功能。个人以为这样一个微电影带给我的最深的还是周迅及这个荒诞怪异的故事, 三星标志的两次闪现很难起到宣传作用, 并且这个荒诞故事本身也并不能给三星品牌带来好的相关品牌联想。这也是微电影广告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广告与本品牌的关联度过低, 造成广告主极大的投资浪费。

(4) 微电影广告过分泛滥?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恐怕都有这样一个直观的印象, 那就是微电影广告过多了, 由于它的过分泛滥, 使得很多消费者对于这样一种广告形式过于疲劳。确实, 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宣传形式, 它的良好的效果使得它备受宠爱, 很多广告主、视频网站及个人电影爱好者纷纷借这一平台来达到自己目的。一时间使得微电影广告泛滥, 各个视频网站都充斥着大量的微电影广告, 甚至现在的几大视频网站还纷纷开设了微电影专区。但虽然近几年大量的微电影进入市场, 但是真正被人们铭记的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像《一触即发》《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把乐带回家》及联想的《爱在线》系列这些毕竟是少数的, 大多数的微电影广告制作出来之后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了, 根本没起到它应发挥的作用。所以微电影广告要求量更求质。

(5) 大尺度情节对微电影广告是福还是祸?由于微电影广告大多是借助网络和智能手机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来传播的, 由于网络环境的放松性, 使得微电影广告从一开始出现时就在内容上良莠不齐, 大多数微电影广告在内容表现上不惜以大尺度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是很容易遭到强制性的管制的, 一旦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那对微电影广告将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同时这也带出了微电影广告在内容创作上的另一方面的问题, 那就是微电影广告千篇一律, 少有创新, 在情节制作及品牌形象传达上已不能吸引消费者。

四、对微电影营销的一些思考

首先, 认清楚微电影广告的实质。微电影广告听上去是电影, 但其实电影名字是一个噱头, 其实质还是广告, 用一个剧情的形式将他的品牌进行植入。这就给了我们两点结论:其一, 微电影广告姓广告不姓电影,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告主在投资制作广告的时候要把它当作一个广告来制作, 不要让过多的故事情节掩盖了它的广告本质。其二, 微电影广告应该是内容为王。虽然我们强调说它本身实质是一个广告剧情, 但是又因为它与电影的复杂关系, 所以在制作微电影广告时还应该对内容好好关注, 因为只有内容富于张力、吸引人, 消费者才愿意投入精力去看, 才会在看后进行多级传播, 才能给品牌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

其次, 微电影广告的制作应该注重创新, 要质不要量, 应注意内容本身与品牌的相关性。应该在内容上就很好地把消费者与品牌联系起来, 做广告就要达到相关的目的, 不要瞎子放烟花——听响。投出了巨大的资金却没有得到相关的回报, 这也提示我们的广告主应该注意在预算这块做好相应的预测。

第三, 应该重视微电影的整合营销。微博和视频网站仍然是微电影营销的两大利器, 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电视广告、新闻传播、博客营销、论坛营销、网络广告等综合营销手法, 通过一系列整合营销推广来扩大微电影的影响力。百事可乐的《把乐带回家》春节期间在各大视频网站首页上随处可见。面对微电影营销的诱惑, 企业在投资制作微电影时要慎重考虑以下几点:新媒体的受众是哪类群体;目标顾客是否习惯使用该媒体;公司的资源能否支持新媒体。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是网络视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喜欢进行网上购物, 对这样的客户群进行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微电影推广, 效果会更明显。因为目标顾客群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网络化。因此, 互联网行业、汽车行业、电子产业、时尚品牌更加适合微电影推广的方式。

最后, 微电影营销必须有效传播正能量。2013年中国国际微电影大典提出在微电影发展中传播正能量, 展示主流价值观导向和艺术风采、审美水平。因此, 微电影必须用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以极其凝练的表现方式, 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观众, “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微电影创作者, 在创作面向大众化传播的视频作品时, 首先要有一种责任担当, 注重导向, 传递正能量。并且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和资本力量, 制定完善微电影行业标准, 使微电影真正成为人们喜闻乐见、传播正能量的艺术形式。

微电影营销的火爆为品牌传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是面对这一事物, 我们必须深入地分析它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 并考虑如何利用这一事物来更好地实行品牌销售, 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驾驭这一事物, 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盖雄雄.凯迪拉克——微电影营销的开启者[J].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1 (8) .

[2]陈娜.对微电影广告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 2012 (12) .

[3]丹阳.电影营销:远在植入之外[J].广告主, 2013 (7) .

[4]微电影广告的制作特点[DB/OL].广告买卖网.

[5]李儒俊, 邹红梅.微电影广告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 2012 (9) .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 篇5

一、全媒体时代的"微博热"

微博,意为"微型博客"源于microblog一词。这样一个可在用户之间进发布、转发、获取的平台,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在140字以内,即可实现即时的分享。在当下,其更以"短、灵、快"的特点进行着信息碎片化的传播,适应了当代人的生活节奏。

2007年5月,自我国饭否网推出国内第一家微博网站以来,微博在我国迅速进入"炙手可热"的状态。2009年8月,新浪门户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更是从此掀起了微博之热浪--截止2010年12月中国微博访问用户规模超过1.2亿,2011年"微博"成为年度十大关键词之一。

微博的出现为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至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传播模式变成了可单向可双向的传播、关注机制,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使社会传播进入了"全民记者"的时代。它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源多及受众"大众化"、功能多样化的特点,都为电影的微博营销提供了可能。

二、电影《致青春》的微博营销

电影营销与微博的跨界合作,特别是中小成本电影的微博营销已非新鲜事。2013年4月26日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简称《致青春》)刷新了电影的微博营销成绩。5月13日,《致青春》的的票房成绩已超过人民币5.2亿元。

截止2013年5月13日,目前国内受众涉及面最广的新浪微博上,搜索《致青春》,可以搜索到2763177条相关微博信息,而在其电影官方微博中,也可看到有超过18万的粉丝关注以及近2500条微博。在解读电影《致青春》微博的营销策略中,可以小结出以下两方面的宣传策略。

(一)明确的信息源组成支架

在电影《致青春》相关微博发布转载的信息形式,以塔式结构为主。在众多微博条目中,影响力颇大的大致分为电影官方微博,主创人员及其圈中好友微博,各类社会名人微博,各类公共主页微博这三类。如此的信息源结构就保证了在整个微博营销战中,既有权威可信的信息来源,"意见领袖"营销策略的理性宣传主题,也有感情营销的策略补充。对于《致青春》这类接地气无奇观,主打"怀旧牌"的中小制作而言,个性化、与受众建立情感纽带的营销方式显得更为重要。也只有与受众的感情共鸣超过了买卖关系,才会将受众最终变为电影的消费者。

(二)丰富的微博内容组成

在《致青春》的官方微博中,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发布了官方海报、原创音乐、电影上映信息、访谈、拍摄花絮等内容。除了常规宣传内容以外,《致青春》官方微博还推出了诸多线上活动。在微博线上活动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多方合作式--这类形式体现为电影官方微博与各大影院、各行业著名品牌合作,推出"发主题微博赢电影票"的系列活动。这类活动最大层面的起到了推广、宣传作用,也实现了多方面的合作共赢。第二类为集体怀念的情感营销形式,诸如"发布与'青春'相关的原创照片","怀念青春赢IPAD","青春关键词投票"、以及结合母亲节推出的"与母亲一起致青春"的照片发布活动等。在这一类线上活动中,情感诉求贯穿了整个营销过程,从而使受众淡化了对于"广告"的抵触情绪,且一定程度保持了"致青春"话题的热度。

三、电影微博营销的利弊分析

不同于传统宣传营销方式,电影微博营销如何在信息更替飞快的"场"中,保证营销的持续效果便成为评判效果的标准之一,对于电影微博营销的利弊分析也显示出了其必要性。对于此项研究,可选用管理学中的态势分析法即"SWOT"发来进行利弊浅析。结合片例《致青春》可就电影微博营销中的优势"S"——Strength、劣势"W"——Weaknesses、机会"O"——Opportunities,风险"T"——threats做矩阵分析。电影《致青春》SWOT分析:

1.优势:怀旧主题,契合当下70、80后观众心理;名人导演具有票房号召力;主创队伍中明星关系网广,潜在资源丰富;小说前期积累较好的口碑。2.劣势:新演员较多,受关注度不高;中小成本制作,影片创作空间有限;受众群较为集中、单一;怀旧青春校园类题材电影已有较多。3.机遇:临近"五·一"假期档;明星赵薇导演处女作,备受关注;金牌制作团队为作品护航。4.挑战:国内外同档期竞争的优秀影片较多

微博是一种年轻的媒介,电影的微博营销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结合《致青春》微博营销的分析,可以小结出,运用新媒体营销运作的影片,大致应具备电影本身有质量、题材具有话题性、受众主要针对使用微博等新媒体的年轻观众这些特点。"媒介即讯息"正是因为微博这一媒介有着自己的属性,故电影的微博营销既受益与这一新媒介,也受其本身属性限制。所以,成功的电影微博营销如同一条成功的微博,首先要有一个吸引眼球的话题,最大可能地吸引受众。比如《致青春》,其校园怀旧风即是一个能够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话题。其次需要足够的互动来维系受众,在这个环节便需要设计适量的线上活动。最后是后续营销工作。电影的上映周期大致是一个月,在这个周期内需要微博宣传阵营继前期吸引受众后,继续发布良好的口碑、效果,保证该片仍是热门话题,能最大可能地扩大电影票房量。

总之,电影的微博营销尚是一个年轻的领域,这样的营销方式及对其营销方式的探索不可避免地会有盲点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媒体的大环境中,电影的微博营销必将会在众多营销方式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更新简短文本,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迅速改变了人们常用的传播渠道,成为了热门营销方式之一。本文旨在结合运用微博营销的电影《致青春》,初探我国电影微博营销的规律、利弊。

关键词:微博,网络,《致青春》,跨界营销

注释

慕思床垫微电影营销 篇6

微电影是21世纪时代潮流下的产物, 作为新鲜产物暂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微型的电影, 适合播放于各种新媒体平台, 能够丰富人们在休闲时刻的生活。 微电影与电影相同都具有完整的策划、制作体系, 故事情节紧凑完整。故事内容包含广阔, 主要包括的形式有幽默搞怪、教育公益、商业推广等等。微电影营销就是以微电影作为载体, 将企业对于品牌形象确立的需求融入进微电影的剧情当中, 依靠电影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 使观众愿意自发的去进行宣传。微时代代表的是一种微小的含义他还代表着传播业在向着快和短的方向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简单明了, 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迅速。微时代是以微博作为时代开启的标志,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微博的客户使用量以及微博的在线率和在线时长都超过了其他交流平台。

在传统的广告营销当中, 企业如果想要发布品牌的信息, 所选择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将产品信息或者是广告词直接地表达出来, 用非常生硬的方式来传递信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 生硬简单的营销方式反而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甚至是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使宣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这种营销是单方面的, 他不能够及时的听到客户的反馈, 以至于商家不能够及时地对自己的营销策略以及商品形式作出调整, 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企业产品的营销, 产生负面效应。而微电影模式则不同, 能快速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目光。使消费者自愿宣传, 无形中就扩大了企业商品的影响力, 降低了宣传所需的成本。

2.微电影营销广告学理论

企业营销理论一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目前的主流理论就是3C理论, 其营销理论还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营销的核心来对产品进行设计, 企业的营销模式和企业理念是企业营销永恒不变的主体。

微电影营销是对3C理论最为准确的应用。微时代的主流使用对象是青年, 青年喜欢追星, 对明星会有一定的喜好和评判, 对于娱乐信息以及新鲜事物会更容易接受。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在网络当中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 希望在网络中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以上就是现代主流人群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是营销广告学理论[3]的基础。所以企业将营销的媒介放到了各个明星的身上, 以明星作为代言, 配以生动有趣的广告, 就能够在人群中得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并且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

通过调查显示, 现在的微电影大多选用的是具有知名度并且名誉度较高的演员, 因为除去剧本, 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这对于电影成本以及宣传的效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3C理论在广告内容和营销的手段上也与传统的理论不同, 现代的理论更倾向于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使信息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兴趣, 进而被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微电影能够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并且未来的发展形势也看好的原因。

3.微电影广告营销的未来趋势

当今社会是商品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的广告宣传模式已经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为他仅仅是为了推广商品而存在, 并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共鸣。现代广告逐渐的摒弃了这种单一的宣传模式, 在广告宣传当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 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容易被人接受。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企业产品进行广告的宣传, 微电影广告模式应运而生, 它能够更好地与文化消费相结合, 推动广告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微电影的广告营销将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由于人们生活的快节奏, 大众对相似的宣传手法已经没有了驻足的兴趣, 所以就需要增加吸引人眼球的内容, 既达到推广的目的也能够缓解现代人因忙碌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需要通过广告的方式来将自己产品的优点进行推广, 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所以未来广告将是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手段。微电影营销广告将更加的具有观赏性。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微电影的广告营销还是处于一种不完善的阶段, 所以大部分的微电影广告题材重复的现象极为严重。未来的微电影广告将更加注重创作的想法, 需要融入更多的元素发散思维、敏锐观察、打破常规、巧妙地与生活相结合, 从而赋予广告以全新的生命。彰显出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独特理念以及时代气息。

总结

当今商品型经济市场下, 微电影广告营销成为了一种新的企业宣传模式。微电影广告的火热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提供了契机, 为品牌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微时代的到来, 使人们更易接受新鲜事物, 新型的微电影广告营销模式, 利用时代的特色, 吸引着大众的眼球, 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营销的抵触情绪有所下降, 达到了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使消费者能够对企业产生好感,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微电影广告的过度使用时微电影广告不成熟的问题暴露无疑。针对微电影广告营销做专门的探讨, 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 实现营销与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婉.解读微电影营销中的广告学理论[J].青春岁月, 2015 (04) :515.

[2]李能.有关微电影营销的广告学理论解读[J].农家科技 (下旬刊) , 2012 (03) :205-206.

上一篇:优秀团队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铁建设[2009]23号 关于废止《铁路路基施工规范》等26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