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世界影评

2024-09-21

三国的世界影评(精选10篇)

三国的世界影评 篇1

今天终于把新版三国看完了95集!

首先我说说哪些论坛上面的观后感都是在骂这部电视,说没有老版三国拍得好,这点我就首先否定,哪些为什么要把新版跟老版来做比较,这里首先就是对新版的不公平,因为老版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人都没看过原著,就拿老版做产考来说新版(公平吗)?还有个时间跟人物都已经不同了,下面我解释一下时间人物,时间就是老版拍的时间是1990年,而新版的是2010两者相差20年,下面说说人物了,拍戏的导演,在戏的演员,看戏的观众,都不一样了,首先是导演对戏的理解肯定跟以前的导演不一样(换十个十个都不一样),然后是演员跟导演一样换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也跟以前哪些演员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换十个十个都不一样),最后说说观众了,观众里面有看过老版的也有没看过的,首先从时间上来说20年前人们的审美观跟20年后的审美观肯定不一样了,而且新版三国拍出来主要看的人群是70.80.90后看的,你们说说新版拍出来跟老版一样里面很多文言文跟一些古话,他们会看吗,能看懂吗,看起来累吗,所以新版里面大多都是简单易懂的白话,这样看起来才更轻松。如果新版跟老版拍出来差不多一模一样,很多人又会说什么没新意之内的话了!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说说我对这部连续剧的观后感,主要说说演员,其实开始我觉得陆毅来眼诸葛亮这个角色根本不合适,陆毅看上去太嫩了,但是恰恰相反看完我对陆毅演绎的这个角色最满意,因为他把诸葛亮的神演的太像了,而且在化妆、服装方面也很合适。下一个就是我三国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曹丕,他的扮演者是于滨,以前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都是比较正派的角色,没想到他既然把曹丕演得老奸。下面说说他父亲曹操的扮演者陈建斌,陈建斌来演这个人物不错, 说真的, 把枭雄的气势体现出来了, 原版的曹操可以看出足智多谋, 但是没有新版那么有气场。下面说说赵子龙的扮演者聂远,这个人物跟演员我都喜欢,他把子龙的忠勇演得敲到好处,刚刚好不夸张,而且特别帅,这也是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下面说说吴国的孙权是张博演的,说实话吴国里面我就只喜欢张博演的孙权,他把孙权的忧虑跟果断演得相当的好!吴国还有一个鲁肃霍青演的,鲁肃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在他的表演下很接近原著人物,再其他版本根本的三国里面看不出来!

这就是我个人的对新版三国里面演的最好的几个人点评了一下,其他人也演得不错,还有我们没看到的导演也相当的不错!最好没我在这里推介这不连续剧,没看过三国的可以看看,理解理解这个名著

三国的世界影评 篇2

一、现今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研究的批评

1.在形象塑造上过于苍白

在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的塑造,认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过于苍白,个性特点不强,因此整个人物塑造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的形象刻画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三国演义》主要是参照古籍的事实记载的基础上来进行优化与完善,因此在形象上塑造了一个热爱民众、尊重贤才的仁君形象,但是在整个作品中对于“爱民”的表现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整个内容呈现出一种“空中楼阁”的现象。“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作品中虽然是塑造了一个“仁君”的形象,但是在作品中却很少涉及其对于民众的爱护,因此存在一种无法解释的矛盾,这也是一部分学者存在疑惑的重要原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三国鼎立的一种状态,这就使得在对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主要是通过战争来进行反映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备实际上建立王国的地盘是十分的不固定的。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刘备的琢磨比较少,并且对于其言行举止上没有进行个性化的刻画,而仁君形象的过度强调使其人物的丰富性受到的限制,进而使实际的阅读者会有苍白之感受。

2.在形象塑造上强调过度,缺乏真实性

在刘备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作者在对其道德品质高尚的君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在其对于功利追求的手段等方面的刻画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刘备为了能够实现汉室的复兴加入到了群雄争霸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讲求礼让又显得十分的可笑,因此在这样的矛盾下刘备形象的塑造缺乏真实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刘备爱民方面的描写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刘备带着百姓渡江的描写中,写刘备看到百姓的哭声不断而内心痛苦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描写其难过时却夸张其想要投江而死,因为左右亲信的制止才绝了这个念头,显得缺乏真实性。虽然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美化刘备的形象,但是确实显得过于的夸张。

二、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刘备艺术形象分析

1.“义”大于一切的好兄弟

在《三国演义》中,贯穿于整部作品的重要脉络就是对“义”的重视,因此在作品的第一章就是兄弟三个人桃园三结义的内容,为了成全道义可以放弃江山,可以放弃生命,因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使得“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为之后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兄弟情义上来看,《三国演义》的开篇强调其与关羽、张飞结义的过程,为后文提供合理性。例如,张飞醉酒而使得徐州失陷,在家小与兄弟中,刘备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兄弟,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刘备也是为了兄弟痛苦伤心不止……这些内容的描写都表现了其重情义的思想。在《三国志》中也曾对于“义”加重了笔墨,在三让徐州的描写中,之前多次让出徐州,但是刘备出于道义却没有接收,绝不做趁人之危之事。

2.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爱才精神

在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塑造上,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进行个性的刻画,虽然在《三国志》中对于这一个形象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三国演义》却是重点地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艺术上的加工来体现了刘备的个性特点。为了能够获得诸葛亮的支持,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在第三次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诸葛亮就一直在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等到诸葛亮发现,体现出了刘备拳拳的爱才之心,进而让诸葛亮对他忠心耿耿。在对徐庶时也是这样,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因此徐庶不得不到曹操那里,而刘备虽然万般不舍却还是放行。在徐庶离开时,刘备对他设宴送别,而到离开时看到徐庶离开的背影,刘备痛心大哭,在这样的描写中就体现了刘备的爱护人才与珍惜人才的特点。

爱惜人才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在这个方面刘备显然比诸葛亮更加的高明。例如,在对马谡的态度上,诸葛亮对马谡十分的赞赏与推崇,但是刘备却认为这个人是不可用的,临死之前还进行警告,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后来刚愎自用的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从这样的对比之中,体现出刘备独到的知人善任的能力,在之后的庞统等相关人的举动和行为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对于人才的爱惜和爱护,最终体现刘备的形象更加生动有个性。

3.仁者爱人的明君形象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过程中,作者重点强调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在刘备带着百姓过江的描写中,在曹操兵临城下的时候,刘备不顾安危而记挂着百姓们的生死,这就使得百姓对他十分拥护,其爱民形象也得到提高。此外,在投奔襄阳的时候,为了百姓刘备放弃攻城的机会,在面对困难时也决不放弃百姓,在刘备对百姓的态度与描写过程中,通过张弛有度的描写而使得刘备形象更加生动。

当徐庶被迫投降曹操的时候,别人建议刘备强留徐庶,进而使得徐庶与曹操成为死敌,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不能够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个君主,这种衬托的方式使得刘备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了。对于自己的臣子是这样,对他的敌人也是这样,在刘表病重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夺取荆州,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来坚持大义,这就使得刘备仁义的形象能够成功地塑造。

结语

《三国演义》的价值世界(下) 篇3

《三国演义》书写的是男人的世界,但它不是从“男性”的意义上写男人,而是大写超越“性”之上的情与理,这就是“义”。中国古代并没有女人的地位。女人的价值,只在于是男人的附属物,为男人传宗接代。

《三国演义》也接触到一些女人,有的女人还参与到一些重要的情节中,例如,王允设连环计,欲使吕布杀董卓,“连环计”的关键人物就是王允府上的歌伎貂蝉。孙权和周瑜设“招亲计”骗刘备身陷东吴,“招亲计”的关键人物就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还有意外参与其中的孙权母亲吴国太。在三十八回、六十四回、一百一十四回、一百一十七回,还分别写了几个女人的忠烈故事。此外,还接触到几个女人,如小说开始部分的董太后、何皇后,后来的伏皇后、吕布的妻子和女儿、刘表的妻子蔡夫人、徐庶的母亲“徐母”、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曹操的女儿曹皇后等,或有一点小情节,或三言五语带过,并不见有什么描写,这些人物合在一起的篇幅,大抵也超不过三、五回。即使像貂蝉、孙尚香这样某一情节的关键性人物,也不过是男人的提线木偶,让她们扮演男人所设计的角色,不是充当男人政治权谋中一粒被动的小棋子,就是为完成男人眼里的“大义”而存在,用完之后就立刻被抛掉了。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写张飞因酒醉为吕布偷袭,失陷徐州,也失陷了刘备的妻子,“惶恐无地”欲自刎,刘备上前抱住,激动地说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样的话,让关、张二人“俱感泣”。事实上,刘备的话也完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女人的观念。兄弟如手足,亲兄弟是血缘关系,自然是“手足断,安可续?”可是刘、关、张是结义兄弟,与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并不是一回事,只是通过某种精神缔结在一起的“兄弟情”;按理说,夫妻也是缔结的关系,不过不是“兄弟情”,而是“夫妻情”,既有肉体的关系,也有情感的联系。刘备那话的意思就在于,既然是“衣服”,男人尽可以三妻四妾,皇帝甚至是“粉黛三千”,女人则只能“从一而终”。或者那其中的女人只是一些叫作“女人”的男人,无论生理还是精神都男人化了。如《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仿佛只有这样“男人化”的女人才有资格进入男人的世界。

记得有人谈到《三国演义》艺术上的缺失时,曾说过貂蝉在“连环计”之后,就被作者写“丢了”,竟然不知所终。确切说,不是写“丢了”,而是作者不想写,认为再写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或者说,貂蝉在书中承担的角色完成了,就不再配成为《三国演义》价值世界中的人物了。

在王允为除董卓一筹莫展时,貂蝉出现了。这时的貂蝉是以“义”的形象出现的:“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被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可能是貂蝉的美色让王允“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但作者没有具体写,只说“王允以杖击地曰:‘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随我到画阁中来’”。到了画阁中,王允“叱出妇妾,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泪如泉涌”,便告诉了自己构想的把貂蝉“明许吕布、暗献董卓”的“连环之计”,让貂蝉“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实质也就是让貂蝉扮演间谍的角色,并且特别讲到貂蝉扮演这一角色“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的“大义”。貂蝉当然只能慨然应允(见第八回)。

貂蝉成功地扮演了间谍角色。她巧妙地周旋于吕布与董卓之间,挑动二人的妒心,终于使吕布、董卓“父子”反目成仇,最后是吕布按照王允的计划除掉了董卓。董卓一死,“大恶”一除,此后也没有貂蝉的事情了。董卓被杀后,《三国演义》只说“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就无下文了。最后貂蝉又出现一次,是吕布在下邳为曹操包围,穷途末路,准备突围、又“愁闷不决”时,“入告貂蝉”,已经成为吕布“妾”的貂蝉说了一句话:“将军与妾做主,勿轻身自出。”(见十九回)当年慨然答应王允充当连环计“间谍”角色、并且巧妙周旋于吕布、董卓之间、胜利完成任务的那位“女英雄”,已经不见了。那角色完成后,她到底想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命运纠葛,它们具有怎样的意义,已经不是作者所要关心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把貂蝉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来塑造。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身上。未嫁之前的孙尚香“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布满,虽男子不及”,但这位“男人不及”的刚勇少女,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周瑜和哥哥孙权当成了取荆州政治图谋的钓饵:乘刘备丧妻(甘夫人)之时,“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困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五十四回)。她也不知道哥哥和周瑜安排的“招亲计”,竟因母亲吴国太的出面,弄假成真,居然做梦一般糊里糊涂地成了“枭雄”刘备的夫人。孙尚香“正当妙龄”,刘备“年过半百,须发皆白”,虽然彼此年龄相差悬殊,却是“两情欢洽”,被蒙在鼓里的孙尚香竟以为是哥哥好心地成就了自己的好姻缘。周瑜、孙权见“招亲计”弄假成真,又心生一计,就是考虑到“刘备起身微末,奔走天下,未尝受享富贵”,就企图用“华堂大厦,子女金帛”腐蚀刘备的意志,“以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之契”,“使彼各生怨望”,“然后以兵击之”。其实就是利用孙尚香与刘备的“两情欢洽”,让刘备陶醉在孙尚香以美色和柔情构筑的“温柔之乡”中“丧其心志”。说到家,还是让孙尚香不自觉地扮演间谍角色。她当然不知道这一设计,完全沉浸在夫妻的欢悦和柔情蜜意中,无意中实施了自己的“间谍”角色,也颇成功:“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

周瑜、孙权这一招居然让诸葛亮事先想到,或者说,刘备为“声色所迷”这种人所共有的性格弱点,为诸葛亮早就揣度到了。赵云即按照诸葛亮的“锦囊之计”告诉刘备:“孔明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刘备这才急了,“入见孙夫人,暗暗垂泪”,先是撒了个小谎,在夫人的揭露下,不得不把实情告诉孙夫人:“备欲不去,使荆州有失,被天下人耻笑;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孙尚香大义凛然,“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于是与刘备共同设计,谎说“妾与君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经吴国太同意,他们得以脱身。然而孙权很快得知刘备与妹妹“逃遁”,竟暴跳如雷,“将案上的玉砚摔得粉碎”,立刻派人追赶,又想到妹妹“自幼雅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所惧”,怕追不回来,竟然“掣所佩之剑”,唤二将听令:“汝二人将这口剑去取吾妹并刘备头来!违令者斩!”孙尚香是无意中扮演了哥哥安排的间谍角色,也是无意中成了哥哥政治棋局的“叛徒”,她的利用价值没有了,执掌大权的哥哥就要把她置于死地了!

在追兵将至时,刘备把孙权与周瑜设的计谋告诉了孙夫人:“昔日吴侯(即孙权)与周瑜同谋,将夫人招嫁刘备,实非为夫人计,乃欲幽困刘备而夺荆州耳。夺了荆州,必将杀备。是以夫人为香饵而钓备也。备不惧万死而来,盖知夫人有男人之胸襟,必能怜备。昨闻吴侯将欲加害,故托荆州有难,以图归计。幸得夫人不弃,同到圩此。今吴侯又令人追赶,周瑜又使人于前截住,非夫人莫解此祸。”孙夫人此时才了解了实情,决然地说:“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她先是严厉地谴责了周瑜派来的追兵,大骂周瑜,并将他们喝退;接着又义正辞严地训斥了孙权派来的追兵:“都是你们这伙匹夫,离间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我奉母亲慈旨,令我夫妇回荆州。便是我哥哥来,也须依礼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杀我耶?”同样以自己的威严把他们威慑住,真是表现出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大丈夫气概。最后是诸葛亮接应,使刘备和孙夫人得以回归荆州(见五十四回、五十五回)。

此后孙权又两次利用孙夫人。一次是孙权与谋士商议,乘刘备取西川之时,“差心腹将一人,只带五百军,潜入荆州,下一封密书与郡主(即孙夫人),只说国太病危,欲见亲女,取郡主星夜回东吴。玄德平生只有一子,就教带来。那时玄德定把荆州来换阿斗。如其不然,一任动兵,更有何碍?”这是利用孙尚香的孝心,再一次让她扮演间谍的角色。孙夫人不知是计,“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急急带着七岁孩子阿斗,离荆州乘船回东吴。路上遭逢“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的诡计算是泡了汤(见六十一回)。此后孙权与刘备交恶,孙夫人就没有机会再回到刘备身边了。

一次是刘备欲起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孙权惧怕,派诸葛瑾到刘备处讲和,诸葛瑾曾提了一嘴孙夫人:“孙夫人一向思归。今吴侯令臣为使,愿送归夫人。”被骗回东吴的孙夫人,此时又成了东吴与刘备讲和的政治筹码。当然此时刘备一心都在报仇上,哪里还顾得上孙夫人“思归”不“思归”了?(见八十二回)

最后一次提到孙夫人,是刘备伐吴,遭遇“猇亭兵败”,孙夫人听说刘备死于军中,“便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八十四回)。孙夫人不会想到,她的死居然又以“烈女”之名名扬千秋(“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尚论者作诗叹之曰: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见八十四回),简直成了莫大的讽刺!

除了貂蝉、孙尚香之外,凡《三国演义》写过几笔的女子,基本都被赋予了政治工具的意义,连曹操的女儿也不例外。

为加强自己的势力,曹操先让汉献帝纳了自己的女儿为“贵人”,到他把伏皇后“乱棒打死”后,又让汉献帝“册立”自己女儿曹贵人为“正宫皇后”。然而曹操死后不久,其子曹丕便把汉献帝赶下帝位,自己当上魏国皇帝。“曹后”,也即曹丕之妹的利用价值没有了,汉献帝被废,她其实也成了被废的皇后。其时曹后“大骂”:“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汉献帝被赶下台后,封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献帝含泪拜谢,上马而去”——“曹后”的归宿如何也不再表了,想必是跟着“山阳公”去做了“夫人”。

吕布的女儿年方十六岁,就成了父亲与袁术来来回回政治交易的砝码。先是袁术为儿子求亲于吕布,欲用“疏不间亲”之计,让吕布攻打刘备,吕布与妻严氏商议:“吾闻袁公路久镇淮南,兵多粮广,早晚将为天子,若成大事,则吾女有后妃之望。”“纵不为皇后,吾徐州亦无忧矣。”吕布就答应了亲事,又决定立刻送女儿去完婚。接着听人说,袁术这样做是想以自己的女儿为人质,以达到攻击刘备、牵制自己的目的,又立刻悔亲;后来吕布被曹操包围,又以答应女儿婚事为条件求救于袁术;袁术鉴于吕布“反复无信”的教训要求吕布先送女儿再发兵相救;吕布只好亲送女儿出城,“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因为“不敢冲突重围”,又没有送出去。吕布死后,吕布的妻女被曹操“载回许都”,命运如何就不知道了。

被《三国演义》表彰的几个女人,都是因为其行动体现了男人世界的“大义”。徐庶母亲不用说,她辱骂曹操为“汉贼”,又因徐庶“弃明投暗”,在忠、孝不能两全时,未能以“忠”为先,便以自杀殉了“大义”。作者赞其“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三国演义》三十八回还插入一段情节,写孙权弟丹阳太守孙翊为部下妫览、戴员二人所杀,妫览见孙妻徐氏美貌又想占有,徐氏假意应允,但要求“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即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然后密召孙翊的亲信,让其密遣心腹传信于孙权,并设计报仇,最后终于杀死二贼,为夫报仇血恨。这是表彰了一位“才节双全”的“女丈夫”。

一百零七回,写司马懿杀曹爽。曹爽下属辛敞的姐姐辛宪英在明知曹爽不是司马懿对手时,仍然让弟弟尽忠职守:“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辛敞听从了姐姐的话,忠于职守。后司马懿杀了曹爽,有人告诉他辛敞帮助曹爽,“斩关夺门而出”,也应该斩首。司马懿说:“彼各为其主,乃义人也。”“遂复各人旧职。”辛敞叹息说:“吾若不问于姐,失大义也。”于是后人有诗赞叹辛宪英:“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令千载颂高风。”

同一回,还写了一位“烈女”,即曹爽从弟之妻、夏侯令之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及爽被诛,其父复将嫁之,女又断去其鼻。其家惊惶,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马氏诛戮已尽,守此欲谁为哉?’”女泣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时,尚欲保终,况今灭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之行,吾岂为乎!”“后人有诗”赞她:“弱草微尘尽达观,夏侯有女义如山。”

一百一十七回,写蜀国将亡时,江油城守将马邈不以为意,其妻李氏问他:“屡闻边情甚急,将军全无惧色,何也?”马邈说:“大事自有姜伯约(指姜维)掌握,干我甚事?”其妻说:“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马邈说:“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其妻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后来魏兵攻入,马邈“慌出纳降”,夫人李氏却“自缢身死”。作者写“后人有诗赞”她:“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油李氏贤。”

至于那位被丈夫刘安杀死的妻子无名氏,更是成了猎户刘安献给“刘豫州”的祭品,她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成就丈夫“大义”的“美名”!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虽然集中体现在“义”上,但“义”中也有纲有目,“义”中的纲,就是“三纲”,而“三纲”之首,又是“君纲”,这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纲”中之“纲”。“三纲”之中有“夫为妻纲”,意思就是在夫妻关系中,夫是妻的主宰,是男女关系中的主导力量——“夫为妻纲”实质也就是“男为女纲”;而“君为臣纲”则表明在所有的人世关系和人的世界中,君才是至高的主宰。只有这个最高主宰才具有独立实体的意义,其他一切人都只有从属性。一切从属者的意义或说存在价值,只在于如何体现君权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离开了这一点,就毫无意义可言。

《三国演义》虽然写了汉末乱世的群雄逐鹿、皇权式微,然而每一路诸侯都实际上成了他那权力范围里的小皇帝,对下面的部属也都存在着“君为臣纲”的意义,这其中谁最终成了皇帝,自然就更是“天命与归”的“真命天子”了。只要当了“天子”,在《三国演义》的价值世界中,就有了特殊意义。《三国演义》第三回写一农庄庄主梦见“两轮红日坠于庄后”,起而看之,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原来是“少帝”和陈留王逃难在那里。“少帝”虽然只当了四个月皇帝就被董卓废了;当时的陈留王、后来成了汉献帝,但既然都当过皇帝,自然就是“红日”、也就是“真命天子”了。把“红日”、“红光”、“紫气”之类自然现象赋予特殊的意义,再比附到皇帝身上,就意味皇帝是上天送到下界的“天子”,就是照耀人间的太阳。所有世间的凡夫孺子都要无条件地尊崇他,老老实实地拜倒在他面前,他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是好是坏,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是上天派到人间来的最高统治者,世间的凡夫孺子都只能对他顶礼膜拜。这就是最基本的“朝纲”,当然也是无与伦比的价值。谁冒犯了,谁就是“大逆不道”的“贼”。董卓冒犯了“少帝”,当然是遭到了“天谴”的“贼”;曹操因为“欺压君父”、“败坏朝纲”,也成了遭到“天谴”的“国贼”。

曹操即使先后晋爵“魏公”、“魏王”,是曹魏天下的奠基人,儿子当了皇帝又追谥他为“魏武帝”,但生前毕竟没有当上皇帝,所以也就没有“红日”一类的象征物。只是在三十一回,借百姓之中说他是“真人”(父老曰:“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他的儿子曹丕就不同了,“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终日不散。有望气者,密谓操曰:‘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三十二回)曹丕因为是上天派下来的魏国“天子”,他赶下汉帝,自己做了皇帝,自然就是“天命与归”,以一个皇帝代替另一个皇帝,谈不到“败坏朝纲”了。

刘备这个沦落的皇族,不过是织席、贩屦的底层百姓,后来当上了蜀国皇帝,于是“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他小时候玩于树下说的话“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便与那树一起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第一回)。

三十四回,写刘表的妻舅蔡瑁设计害刘备,刘备得知后逃席,被阔数丈的檀溪拦住去路,在追兵已近时,不得不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刘备“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不料那马竟然“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刘备“如从云雾中起”,看来是“真龙天子”,自有神助。

孙权母亲生孙权时,“梦日入怀”(三十八回)。六十一回写曹操与孙权在濡须交战,夜做一梦,“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曹操醒来后,“径奔出寨,至梦中所见落日山边。正看之间,忽见一簇人马,当先一人,金盔金甲。操视之,乃孙权也。”曹操回营后“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孙权后来成了吴国的皇帝,“梦日入怀”和“红日”就成了他作为“天子”的象征。

刘备的儿子阿斗在刘备死后当了皇帝,即为“真龙天子”。甘夫人生他时“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又“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三十四回);赵云大战长坂坡从糜夫人手中接过阿斗,把他放入怀里,冲入阵中时,“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后面的魏将张郃挺枪来刺他,“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见了,大惊而退”(四十一回)。“真龙天子”自然有红光罩体,上天护佑。

皇帝的特殊异兆,有时也会被作者附会到皇帝的后妃身上。曹操破冀州、灭袁绍时,其子曹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拔剑而入”,“见两妇人相抱而哭”,“拔剑欲斩之,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两个女人中有一个是袁绍的儿媳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三十三回),这甄氏在曹丕当了皇帝后成了“甄妃”,自然也非比寻常了。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实质,就是通过神化皇权,把皇权及其体制神圣化。一切男人或女人,一切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情意和伦理规范,一切“义”的各种要素,一切“小智慧”或“大智慧”,最终都要落在这个神化的皇权及其体制上。这才是“义”的最高境界,也是《三国演义》所构建的价值世界的终极意义。当然,这也是它对中国古代价值世界的真实揭示。上文说关羽和诸葛亮都体现了“义”的最高境界,原因就在于二人的“义”,都涉及到刘备这个“真龙天子”。

然而,我们也须看到,尽管《三国演义》所建构和揭示的这个价值世界,给中国古代文明带来了稳定性,却稳定在一个颇有些荒诞的文化基地上。不但“江湖之义”与“庙堂之义”相互形成解构的力量;且把“义”高高举在头顶,无论其中夹杂着怎样多的人情、意气也是对“真”,真理、是非、理性形成一种压迫——“义”字当头,是没有真理、是非、理性的存在余地的。如果人的智慧向“求真”方面发展,必然会受到“义”的阻拦。如果一个人因“求真”而无形中突破了“义”的规范,就是一种“大逆不道”,不但周围人会谴责他,他自己也会有良心上的不安,于是“求真”的意识只能蜷伏在“义”的淫威下,或者以“义”取而代之,于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义”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权力。例如,刘备、诸葛亮等人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正义”旗帜,是任何人也不敢说三道四的……

楚门的世界影评 篇4

当白昼的光芒渐渐隐去,喧嚣杂沓随街上的灰尘慢慢淡定,昏暗的天幕如一张无际的网蔓延,暮归的你是否伸展腰身,冷风中抖落一身的疲惫,在无人的街角深呼吸,长舒一天的积闷?微弱的星光下,你可曾抬头仰望?面对如此浩瀚的青灰色苍穹,感慨过自己的渺小;你质疑过么,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是谁;来到这世上莫名的肩负何种责任,又被谁无端的寄予厚望?

或许挣扎过,如片中的楚门,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毅然抛却所有虚幻,那怕前途黑暗叵测;抑或早已被现实洪流磨砺的毫无棱角,在平淡的快乐忧伤中安稳度日,如千千万万个你我他。

亲情,友情,爱情,多么温暖的字眼,当惨遭背弃遭遇挫折,我们总笃信亲情是世界上最后残存的美好;总相信那个亲如兄弟的朋友,可以月下对酒当歌解千愁;总相信有一扇窗在暗夜里守候,为自己照亮来路。可对于楚门,这无疑是一种天大的讽刺,所有的都是假的,父母、爱人、铁哥们,他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城镇---桃源镇,竟然是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大摄影棚,30多年来,从出生到乳牙的脱落,对心爱的姑娘暗送秋波,对着镜子自恋般自言自语,大到工作婚姻,小到睡容做爱姿势,总有5千部摄像机追随着,并同步直播到世界各地的各大媒体、电视台,成为全球人类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悲哀的是,所有人都知情,只有他浑然不知。想想都不寒而栗。如果换身

如他。当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否如他,有如此的勇气冲破虚构却美好的牢笼,去投奔现实残酷的真相。

我无法想象一个心智健全四肢发达的男人,因何在30多年中没有走出去,难道那个变态的导演果真如上帝般强大?其实不是,他虽然可以安排楚门30年的一切,可以在楚门的世界里呼风唤雨,可以调控他的喜怒哀乐,却无法控制他的思想,“你无法在我的脑中也按一部摄像机”。是亲情友情迷惑了他,有谁会怀疑父母的爱,当那个养育他30多年的妈妈语重心长的安慰他的惶恐与忧伤,慈祥的笑着向他索要小孙子,以享天伦的时候,他怎会怀疑这只是一出敬业的表演?当那个从小玩到大的哥们,微笑着谈起过往,讲到动情处几欲潸然泪下的时候,他又怎会想到那只是一段预先烂熟于心的台词?弥天大谎和真实本无距离,只要你一直被蒙蔽,一直做那只笼子里的小白鼠,没被揭穿的谎言都可以被错认为是真实。仔细想想,或许会有一些不寒而栗,不知自己身边是否也有着同样的剧情,抑或幻想自己就是楚门,活在另一个摄影棚里,日复一日,在别人的视野里,别人的谈资里。而存在的意义仅仅就是可怜的娱乐他人的工具。看似真切的一切,都是虚虚假假的演技。

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情愫或曰心结,它可能源自心底最原始的对美的渴念,也可能出于人性最本能的追寻,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故时常萦绕心怀,遂演化成理想和追求。楚门的理想也是如此,他最大的心愿是去斐济,那里有他日思夜想的姑娘,他要的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爱情。当他驾驶那艘导演预先准备好的,与哥伦布探险队其中

一艘船同名的“圣玛丽亚”号帆船,怀揣无数明星照碎片拼凑起的爱人照片,扬帆“出海”,经历暴风雨几乎命丧“大海”时;当他战胜死亡重新前进,阳光下满脸惬意的笑容,面对海天一色时,那一刻他错觉自己就是那个与哥伦布无异的英雄。电影结尾处的这一幕情景,把反讽基调演绎到极致。人在被真相愚弄的时候,虚假反而会让人觉得甘之若饴。

我无以言表此时的悲哀,电影仍在继续,一切已没有悬念,楚门正如大家希望的那样,面对如此大的侮辱和愚弄,优雅的一鞠躬,展开他招牌似的笑容“早上好,假如再也见不到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从容的走出那道窄门,走入黑暗和未知。我深知走出去的他是自由的,是可以完全自主的人生,而且美好的爱情正迎面而来,可我却完全没有那种冲出牢笼的愉悦和欢呼。或许,这也正是残酷和苦难的开始,没有人会知道,接下来的未来,楚门将会面对什么,将会成为什么。当目睹人生的大起大落只是一出荒诞至极的闹剧,所有人把一个人愚弄到如此地步,全球的人以此为乐、以此为生活的主要精神娱乐,只感到彻骨的冷。

我不知道那个疯子一手打造的“乌托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差别有多大,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虚假?戏如人生,上场锣,下场锣,冥冥中总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一切,曾几何时,我们怎样努力的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人生有时只有经历了方才顿悟是该为自己活一回的时候了,无奈现实

中自有一套规则律法把它击得粉碎,我们惟有感叹命运的多舛和上帝的不公。

此刻坐在屏幕前的我们是冷眼的旁观者,不敢想下一刻会怎样,不敢想...亦不敢去质疑...忽然记起《七宗罪》结束时,那位黑人警官颇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海明威说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

人生,纵然虚假。

楚门的世界影评 篇5

-----------楚门的世界 影评

我第一次知道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我很喜欢看CCTV10的第十放映室,有一次刚好就在赏析这部影片,我当时就十分感兴趣,我对这样的剧情很着迷,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去找完整的来看,直到老师说期末作业要交一份影评,我才一下子想起,我想要把这部很有深度的电影看完。

剧情简介:一个庞大的电影公司领养了一个婴儿,在他的身边安插了无数的摄影机,让他从小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长大而自己却不知。这个婴儿就是楚门,一个电视长剧的主角,他的一生都被摄影机记录下来,在全球220个国家24小时滚动播出,整个电视中间没有广告,一秒不停歇。本来一切都在天才导演克里斯托的掌握之中,但忽然有一天,曾经饰演楚门已过世父亲的演员的再度出现,改变了一切,它让楚门发现了这个骗局并离开了这个谎言。

画面造型:在此影片中,色调最开始以明亮的基调为主,但在楚门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后,影片的画面就开始主要以较暗或者黑暗的基调为主。然后摄影机的拍摄角度有着很多的不同,有的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比如楚门家里的时钟摄影机、前院摄影机、厕所镜子中隐藏的摄影机、楚门车上隐藏的摄影机和楚门在婴孩时代悬挂在他上方的摄影机;有的是佩戴在人身上的针孔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的角度一般会跟随着楚门;还有海上的悬浮摄影机等。只要在画面的四周有着圆形的黑色边缘时,就证明,这是在对楚门进行偷拍。它们有的会随着楚门的动而动,有的则不会动。这种镜头的记录方式很奇怪也很神奇,因为一般拍摄电影所记录的故事都要靠摄像机的镜头把画面收纳进去,但是我们在看的时候并不会想到我们的角度与镜头是在同一个角度,然而,在观看楚门的世界的时候,我就会感觉似乎是我拿着一台摄像机在对楚门进行拍摄。

时空探索:从影片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得出,长剧《楚门的世界》已经记录了楚门30年的人生,但是影片一开头就是从楚门的第三十个年头开始的。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到楚门前三十年在镜头中的样子,不过影片在中段有穿插了几个片段,分别是楚门在上学时暗恋一个女孩子、楚门在年幼的时代父亲丧生于大海、楚门婴孩时代抬头悬望记录下他点滴的摄像机,还有一些一闪而过的小片段。虽然我们都没有完整的从楚门的小时候观看到楚门的三十岁生活,但是我们却能通过一点小小的片段及几句简单而又重要的台词清楚的明白三十年间在楚门的世界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蒙太奇:在影片中一开头就有用到呼应式蒙太奇的手法,刚开始导演克里斯托对着镜头介绍《楚门的世界》,说到楚门虽然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但他本身却半点不假,这是一部生活的实录,接着,镜头里马上出现了楚门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画面,让我们第一次见到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也是电影中长剧的男主角。然后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了工作人员名单,就像正常的电影一样。当显示了制作人:克里斯托后,马上就跳出了导演克里斯托继续介绍楚门的世界的画面;然后显示汉娜吉尔饰演梅丽,马上又跳出了影片第一女主角接受采访的画面;然后接下来显示路易斯克托恩饰演马龙,马上又跳出了影片第二男主角接受采访的画面。

然后还有相似性蒙太奇,在影片放映到11分钟的时候,楚门肚子坐在海边,然后天空中一声惊雷,画面切回到楚门年幼的时候在海上大声呼喊了一声“爸爸”,也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楚门最终没有拉住父亲的手,父亲葬身于无情的大海。

影片中还有出现物件式蒙太奇,在影片放映到19分钟的时候,楚门在妻子离开地下室后,偷偷地拿出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件女性红色毛衣外套,然后画面切回到了楚门在海景大学念书时的时光,我们看到了楚门的初恋对象,这件红色毛衣正是他心目中喜欢的女人在被强行带出摄影棚时所穿着的毛衣,因为最后毛衣被留在海边,所以被楚门捡到了。然后楚门又拿出了一张纸,纸上粘贴了由很多张女性照片剪切局部而拼贴成的一个女人的脸,然后楚门把一对从另一张海报上撕下的女人的眼睛往上一凑,说了一句:“很像,但不是。”这个时候,镜头忽然跳转到了现实的世界中-------电视机面前正在收看《楚门的世界》的思薇雅,因为楚门所拼凑的脸越来越接近她的面孔,她露出了难以掩饰住的笑容。这个地方影片连接着用了两个物件式蒙太奇,节奏很紧凑。

声画结合:影片的在音乐上可能没有留下什么千古传唱的经典音乐,但是影片在音乐与剧情的结合上绝对做得很到位。影片从刚开始一直是用的很愉悦或是平淡的音乐或是根本就没有音乐,第一次采用紧张的音乐是在第15分时楚门已过世父亲以流浪汉的身份出现然后有紧急地被强行带走时,这意味着第一次剧情的转折到来了,楚门的生活将由此改变;第二次出现同样的紧张音乐是在41分钟时楚门跟踪妻子前往妻子所谓工作的医院,这意味着楚门已经开始不相信周遭发生的一切,他开始要向真实的世界靠拢了。在影片31分钟的时候,电影用了一个很幽默的音乐,来搭配剧情:因为电台一不小心用错频率,导致楚门的汽车广播接收到了本该由演员收听的内容,使他感觉像是有人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随着音乐的播放,楚门检视着海景镇上的一切,他发现了很多秘密,这在我们外界的观众看来,确是很可笑、很滑稽的。在影片的最后,楚门驶船出海,在经历了导演给他添加的多重困难后,他终于还是没有放弃,太阳出来了,舒缓的音乐逐渐响起,这样的音乐听着虽然让人放松,但并没有充满斗志的感觉,为什么,因为接下来发生了更可悲的事,楚门的船桅撞破了摄影棚,原来连天空都是假的,然后又一段音乐响起,楚门绝望地撞着天空的边缘,让人不禁想要落泪。但当他发现了一条路,沿着路走上楼梯并向导演说出了午安晚安后,真正让人愉悦的音乐想起来了,楚门转身走向了未知的世界,让所有的人都为他欢呼,为他高兴,而思薇雅也赶忙穿起外套奔出门去迎接楚门,影片到此结束。

个人看法:楚门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物,在他的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一个平常的人会经历的,没有什么太大跌大落的起伏,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平凡,人们才更愿意去接受他,因为他更贴近平凡人的生活。但是,相反,他却又是不平凡的,虽然他正常的成长着,但他身边的一切,包括他本人,都是被安排了的。从出生,到学走路,到失去父亲,到初恋,到结婚,甚至如果不出意外,到他生子老去死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天才导演克里斯托的掌控之中。我对开头的那段克里斯托的台词映像十分的深刻,“我们不想再看演员装模作样,也厌倦了爆破场面及电脑特效。楚门虽然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他自己本身却半点不假。没有脚本或者题词卡,虽然未必是杰作,却如假包换,是生活的实录。”是的,除了楚门是真的,什么都是假的,这种表演的方式近乎完美,却又太过残忍。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朋友,一切都是假的,甚至如果不出意外,他以后生子老去死亡,这一切都会充满了虚假。

当然这部影片除了剧情吸引我,它的拍摄手法也是非常奇特的,在影片中,主要有三个世界。第一个是楚门的世界,也就是楚门在海景镇被镜头所记录下来的一生;第二个是观众的世界,也就是全世界电视机前收看《楚门的世界》的观众;第三个就是在月球室里的所有工作人员所工作的剧组。三个世界在影片中穿插进行,提醒我们,楚门只是在“演戏”而已。

这部电影中的情感十分的可悲。在楚门的周围,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朋友对他都是假的。还记得他的朋友马龙,总喜欢约他在海边聊天。他最后一次和他在海边聊天,说到:“我唯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欺骗你”但是此刻他的耳朵里正播放着导演克里斯托为他编制的台词,显得更虚假。他的妻子梅丽,在丈夫已经发疯崩溃的时候,她还在为摩可可饮料打广告。本来我以为他的父亲在被安排死去后千方百计地想要重回片场,我本以为他对楚门是真的有爱的,但当楚门失踪后,他和其他演员一起外出寻找楚门,我再也不相信在摄影棚里还有人对楚门有真的感情。这部电影到处都充满了广告,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双胞胎兄弟非要把楚门摁倒墙上打招呼是为了让观众看到墙上的广告,妻子在骑车回来后告诉楚门她在超市买了厨房帮手、后来说应该把除草机换一个牌子还有摩可可饮料,都是在打广告。

幸好在最后的最后,楚门终于找到了真相,并勇敢地走向了门外的世界。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因为对他来说,门外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他对外面一无所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出勇气走出去的。在影片的最后,所有的观众都为他的抉择感到无比的开心,虽然他们即将失去一个楚门,但是他们心中却多了一份楚门的勇敢为他们带来了启发,他们三十年来观看《楚门的世界》总算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楚门的世界》的影评 篇6

――普希金

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戳穿。

楚门的世界里充满了谎言与欺骗,尽管他生活的小岛“海上天堂”美丽的象个渡假胜地,他的生活安定闲适,可他却没有自由。从他幼年起,“父亲”就告诉他大海是危险的,让他远离游泳等危险的活动,而“父亲”的死亡又加深了他对水世界的恐惧,但是他向往自由,即使周围的人努力使他相信世界只有小岛这里最好,他还是想到小岛外面去看看,象麦哲伦一样环游世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制作成了电视直播节目,从他的出生起,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成长中的一点一滴,只有他还幼稚的相信周围的一切。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是演员,整个小岛就是一个制片厂,连他的妻子也是导演指定的,所以当他偶然知道真相的时候是既震惊有矛盾,留恋小岛与外面的世界的诱惑让他处在矛盾中,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回到真实的世界。

就像电影中的一样,美国的社会被媒体包围着,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平面媒体充斥着世界,商店里、银行里、大街上的各个角落里都会找到摄象机的镜头,人们自愿或不自愿的出现在屏幕上。除了各个综艺节目,现在最受欢迎的就是真人秀,利用人们对别人生活隐私的好奇心,让几对青年男女住在一起,或一起参加一些刺激性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人们不止关心明星,普通人的生活同样吸引人,让更多的人上电视是电视媒体的一个目标,有报道说电视让每个人都有当十分钟明星的机会。电视是制造明星的机器,它满足你出名的欲望,同时你要努力表现好为他们赚钱。好莱乌一流的明星不用费很多力气就可以加入万俱乐部,二三流的明星就要拼命的工作,因为僧多粥少没有挑选的余地。

中国的电视媒体也正在象美国靠拢,最为一个强大的宣传与赢利手段,相当多的电视节目和运作方式抄袭美国。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相统一,电视台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企业通过电视广告扩大知名度赢得效益,电视台通过赚取广告费和向用户收费赚钱,双方互赢,而观众的地位相对被动,被欺骗是再所难免的.。电视台的有利武器之一就是广告,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时尚概念都可以包装,用直接或间接的广告推销给观众,天天播放的广告,不由你不信。有个笑话说,一个传媒广告大亨不幸病死,这时圣彼德告诉他可以选择去天堂或地狱,接着彼德一挥手,大亨面前出现了两个画面: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一片恼人的白色,不光老人,连年轻人也都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一派萧条。另一边则是一片斑斓的色彩,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一派繁华兴旺的景象。“白色是天堂,彩色的是地狱。您选择吧!”彼德悠然说道。大亨当然是个精明的人,他不加思索的回答:“地狱!当然是去地狱!”彼德一挥手离开了大亨。这时突然冲出6个小鬼,一把抬起大亨就奔向一口滚烫的油锅。大亨大叫:“为什么和我看到的完全不同!!骗子!” “因为你看到的是广告!”彼德说。

在电影的最后,楚门在选择要离开小岛时,导演对他说,“为什么要走呢?在这里你是明星,而外面是危险的,同样到处都是谎言和骗子,而你留下来,一切还将继续。”而楚门还是打开那扇通望外界的大门,融化进了蓝天。是的,世界上从来不缺骗子,因为人们的行为是被利益所驱动,说言不由衷的话,作违心的事,就是为了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楚门的决定既有向往自由的心愿,也有换一种活法的心理因素,不过正象导演说的,外面的世界貌似美好实则暗藏杀机,即使是优秀得才兼备的人也不一定有理想的工作生活,更何况楚门只是一个普通的保险员,他的未来难料。象一个刚断奶的孩子一样,有理想没能力的楚门怎么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是个难题,而我们也会同样面临生存的难题。 井里的青蛙听信老鹰的谎话跳出了池塘,如同圈养的小鸟被放归了自然同样命不长远。有人说,人生有几步是绝对不能走错的。高考,是否选择上大学就是大多数人要面对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从来没有变过,每个决定的影响都对未来有影响。

《楚门的世界》400字影评 篇7

“毕楚门饰演毕楚门”电影开头告诉我们这是现场直播,没有剧本,没有场地,自己饰演自己的角色的电影。楚门生活在被导演安排好的环境中,妻子是假的,朋友是假的,天空是假的,大海是假的,父亲是假的,就连他所恐惧的大海也是导演刻意制造的。每天和邻居们寒暄,走过同样的街口,过着日复一日重复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偶遇自己死亡十几年的父亲,楚门开始察觉这一切的真实性。斐济是楚门梦想去的地方,他的梦想是真的,这里除了他自己是真实的,其他人都是演员。他在直播给全世界看,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看似自由自在得生活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日复一日的过着这一生,可是楚门离我们远吗?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另一个楚门,把自己关狭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楚门遇到的不全是演员,他遇到了那个真正喜欢他,爱他的人,她不顾一切告诉楚门这是一个骗局。楚门的梦想是去“斐济”,他不安于现状,即使三十多年生活在小岛上,他也从来没有改变这一点,还能保持一颗初心,战胜对大海的恐惧,走出了这个给世界表演的的舞台,回归了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

电影看似轻松,但其实主题是浩大的孤独感和打破一切的勇气,楚门克服了恐惧,最终成功了,他在影片最后说道:“如果再见不到你, 祝你早安 ,午安 ,晚安”,他告诫自己勇敢的去面对生活,面对困难,即使世界都骗了自己,但总有一个人默默的关注着自己,期待跟自己说“早安,午安,晚安”。

悲惨世界影评 篇8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815至1932年,先后横跨27年。《悲惨世界》围绕主人公冉阿让假释出狱后成功融入上流社会并实现自我救赎升华高尚人格的过程,融入18世纪法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世态等社会生态,电影油画般的布景,借鉴音乐剧的优美唱腔,工整的电影情节,使观众很快摆脱因唱歌等对白形式引起的不适。相比原著和音乐剧,将故事和视觉化的电影版简化了人物,情节清晰,为保留经典唱段,而故事情节完整性有所欠缺,如未看过原著,会对人物性格变化的理解有所影响。

看完《悲惨世界》先得说冉阿让和沙威两人,最早出场的也是他们。休?杰克曼演的冉阿让基本算称职,他的演唱中规中矩,没有惊艳之处,也并非不能入耳。再看罗素?克洛演的沙威,就不尽如人意了,他表现出了一个尽忠职守、忠于法律的侦查员,刻画了一个严格遵守法律,却陷入忠义两难全的困境的公务员形象,以自杀的形式宣告当时罔顾百姓苦难的国家制度的死亡。()遗憾的是,他无论表演还是唱腔都差点温度,即便在投河自尽前那番独白,都显得很平淡,可以这么说,他的表演没有沸点,就像吃了一碗没热透的冷饭。

一定要先提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芳汀,尽管只是女配角,表现可圈可点,充分证明了那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曾说过的:对于表演这个职业来说,永远只有小演员,而没有小角色”正确性。芳汀是一名年轻女工,与男友热恋,生育后,却被男友恶意抛弃。她在工厂从事女工养家糊口,将女儿寄托在酒馆老板家,希望受到照顾,然而女儿没有儿童期并未受到一丝照顾,而被当女佣。在工厂上班时,收到酒馆老板索要费用的私信,却被工厂女工发现,嫉妒芳汀美貌的女工联合起来羞辱排挤她,最后被联合工头无情赶出工厂,一文钱都没付就被扫地出门。芳汀走投无路,变卖了首饰、牙齿、头发甚至肉体,不幸沦为一名妓女。在堕落后,她伤心欲绝,一曲《I Dreamed A Dream》如泣如诉,表情与声音完美融合,让我仿佛置身于芳汀的身畔,听她诉说。对于一个非职业音乐剧表演者来说,这样的,也是她仅仅出场20多分钟就能夺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原因。

电影《悲惨世界》影评 篇9

忠实音乐剧,对白不足5分钟

如果没有同名音乐剧珠玉在前,休·杰克曼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悲惨世界》在本届奥斯卡很可能横扫各大奖项。和之前的几部《悲惨世界》电影脱胎于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原著不同,汤姆·霍伯导演的这部电影整体内容几乎原样照搬音乐剧。158分钟的影片对白不到5分钟,其余全部由演员的演唱组成。对于音乐剧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编排相当过瘾,对于普通观众则需要时间适应。影片的众多歌曲中,既有《I dreamed a dream》《On My Own》这样的忧伤系,也有《Do you hear people sing》《One day more》的恢宏范儿。全片所有歌曲都来自音乐剧,只有冉·阿让在接回童年珂赛特时演唱的《Suddenly》是原创,这首歌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原唱歌曲。

片中主要角色只有扮演艾潘妮的萨曼莎·巴克斯是音乐剧的同一个演员(群众演员大部分来自音乐剧),其余都是“现学现卖”,但在精彩的音乐编排下,连唱功最差的拉塞尔·克劳(扮演警长沙威)听上去都能让人接受。当然,曾凭借《国王的演讲》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汤姆·霍伯也功力尽显,影片开场拉纤戏“低头看,低头看”齐吼声回荡的画面、1832年巴黎起义以及沙威和冉·阿让几场追逐戏,都能看出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

表演饱满激情,芳汀让人落泪

片中表演最出彩的无疑是安妮·海瑟薇演唱《I dreamed a dream》那段,她将女工芳汀对往事的苦涩追忆和对未来的绝望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唱腔与专业音乐剧演员有着差距,但在优美的旋律和饱满演技的加持下,观影团成员荷尔蒙指数依旧上升,很多观众被这一镜到底的演唱感动到流泪。整部电影安妮戏份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但拔牙、剪短发的突破性表演和落魄的妆容依旧为其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电影《动物世界》观后感影评 篇10

这样说吧,国产电影正在越来越棒。

说说电影本身,(轻微剧透)。

首先场景。电影的主要拍摄场景是在一艘“游轮”上,从镜头切换到游轮上开始,我心里是有小小的惊叹的,看完电影之后特意去搜了相关拍摄记录,相关不是很多,场景的搭建,现场的每一处细节,都做了观众意想不到的精心打磨与处理,而处理这些的难度却并不是两个小时零二十分钟就能让观众所了解的,的确看到了导演以及整个剧组的诚意,当然,这种诚意都在片中以“质感”完整的呈现了出来。

然后是特效。维塔数码,并不陌生,本身就很优秀的国外特效公司,想必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证明它的优秀,看到有人说这部片子3D特效好像显得有些多余?是吗,我并不这样认为,相反,2D的效果能给人3D的震撼吗?片中的打怪不做3D 效果很明显会大打折扣。这本就视觉享受加分项,且需要的完成度、制作成本、制作难度也相对高得多。

剧情和人物。也有人说小丑这一条线根本没有必要,全靠主角主观臆想,和剧情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又错了。主角在片子的开头交代“我脑子有病” 并且觉得身体里住着一个小丑,从主角的第一个镜头即郑开司在幻想自己在铁车上打怪开始,时不时的幻想自己是小丑,就已经让观众带入这种脑子有病的设定,包括郑开司一直认为自己的朋友在背后也说自己像个小丑,以及后面多次在游戏中或激动或面临人性的拷问突然出现的小丑,所有的这些都是对人物本身的丰富,说到底,就是要把人设立起来。关于郑开司逃跑那一段,我觉得这也是对人物的刻画,即他已经决定赌一把开始对命运妥协,夹杂无可奈何的任人摆布,可是郑开司骨子里的傲气与不服输又让他开始反抗,然而幻想却又赢不了现实,他被轻易的放倒,让他被迫服气,这种性格不就是最后仍拼劲力气“守老子自己的道”的映射吗?这些剧情,我认为少了任何一段,影片都不完整。

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完全感受到了电影中演员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信息,人物特点鲜明。郑开司是一个带些痞气的普通小镇青年,在商场游戏厅扮演小丑,恍惚的工作状态,少的可怜的薪水,照顾着植物人母亲,不敢跟自己心爱的人表白,挺惨的,其他角色,特别是对不讨喜的角色,观众对每一个都带着不一样的恨意:操纵一切的主谋、不断欺骗与玩弄的陌生人、一再相信却又一再被背叛的发小……但是主角越落魄,就与他是最后船上唯一一个存有的人性的反差越大,试问,在自己已经深处逆境,难以翻身的煎熬中仍然选择一次次选择相信别人,保持着自己的人性,与其他人对比,这难道不是巨大的讽刺?这也是这部电影深刻的地方,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只有本能的掠夺。

让我惊喜的还有李易峰的表演,完全把自己带入角色,也完全把观众带入角色,人物立起来了,看到了被生活所迫的无奈、坏坏的痞痞的可以说一事无成的小镇青年、让人折服的机智、最后,是人性的光辉。诠释的很棒,我祝他越来越好。

还有不得不提的韩延导演,听说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写了上万字的信函说服买下了漫画的版权,又写了上万字邀请并打动了道格拉斯出演,为导演点个赞。

上一篇:日记600字写事随笔下一篇:夏季小区宣传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