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共12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1
习作三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确定写信的对象,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一两个方面重点来介绍自己的家乡。3.熟悉书信的格式。
4.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介绍家乡的内容,有重点地写。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欲望。
2.注重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3.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 学生:信纸和信封 教师: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作前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
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
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 6.同桌互相交流。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
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2.小组交流。3.指名全班交流。
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 榴园风光 丰富的物产
4.播放《榴花正红》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峄城。6.动笔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学生继续写习作。
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环节
三、作后展评---星级评价,评改提高
1.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2.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
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7730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学生并不陌生,家乡的景色、物产等风土人情,特别是家乡最近的变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就可以了。问题是,此次习作要求是写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有问题了。因为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平时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远方的亲戚,自己也很少有远方的好友。因为地域的限制,学生们的亲戚绝大多数都在家乡生活、工作,所以,一时之间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或找到自己写作的对象。对象不明,又怎么可能会针对性地介绍呢?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向父母打听自己家的远方亲友的情况,多长时间不回来了等等。对于那些确实没有远方亲友的学生,可以写给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学生可以变通一下,请他们向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现在生活的第二故乡——峄城。书信的格式可以在阅读例文时加以指导,还可以在写完文章后再次点拨。
不足之处:教给学生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课上,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向学生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就拿写介绍家乡来说,我们经常提到,学生也不陌生,但怎么写,有没有规律,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这方面,我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告诉学生介绍家乡时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并教给学生写介绍家乡的方法。
教学建议: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次教学还给我一个启示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接收器来进行教学,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无论是背诵、回答问题、还是口头作文,都让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2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浅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习作意识;生活化;体察思考;大胆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9-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是“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植物研究”、“话题讨论”、“一次体验活动”。从习作训练的内容来看,所要写的以“感受”为主。要让学生写出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需要做足课前准备的。没有感受有什么好写的,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无感受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得学生对生活的体察能力、思考能力不够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习作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引导学生体察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能真切地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当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在有了体察力、思考力后才能写出有感受的文字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就要利用好习作内容的训练点来让学生体察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发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内容在安排上欠妥当,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这两个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一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着春游和争章的经历。“一次体验活动”显然也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尝试中获得思考与感悟。只要教师把体验任务布置下去,孩子认真地去尝试体验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了。所以“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安排在前期进行教学。最难的要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了,如果没有长期的对生活的关注度,敏感度是不会对生活中的事有所想法的,故可以把这两内容安排在后期进行教学。至于“生活中的新发现”、“植物研究”难度上要弱于“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但要有“新发现”和“研究”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察和思考的。可将这两内容放在中期来进行教学。从上述难易描述中,笔者感受到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内容是对教师习作教学的一次真正的考量。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根植于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体察和思考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展开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明确习作生活化的意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总会关注的是写作的大主题、大方向是什么?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等来着手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而忽略了人、事、物等和作者的联系,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就是太程式化了,要么是假话连篇,要么是干瘪苍白毫无感情的。学生对于所书写的文字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是无知和被动的。可以说习作中就是缺了那么点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需要对习作内容进行重组,要依据学生的生活感来指导,故一开始我就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的内容罗列出来并组织学生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本学期的习作训练是贴近自己的生活,是需要通过亲身尝试和体验的,只有经过切身的体察才能在体察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受,才会有话想说。在交流探讨中我先让学生选择想写的习作内容,班中38位学生三分之二的选择是写“春游的建议”,问起原因大伙都说我们就爱玩,对于春游想要说的话太多了。看来“爱玩”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爱玩”的意识十分强烈,自然就愿意去把自己在玩乐中的那份感受写出来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有选择“一次体验活动”、“植物研究”、“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问其选择的原因,有的说我做过体验活动,有的说我有过对植物的观察,还有的说雏鹰争章我们就在争。显然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上。至于为何没有人选择要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关注过生活中的事,可能平时也知道些生活中的事,如最近的重大新闻什么的,但我们的学生不会进一步地去了解相关的事件,也不会想去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有关注周围事件的敏感度、观察力、思考力的。对于我们的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既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中需要写这一内容,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对周围事件敏感度、体察力、思考力的生活化意识。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班队的时间组织并探讨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有关注周围事件的生活化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察思考,丰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有时学生往往有感受却不会表达,表达能力弱,表达能力弱了也就缺乏语言的创造能力了。从中年级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体察力、思考力是有的,可体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牵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1.大视角体察思考
我们都知道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带来思考。但视角的狭隘会阻碍体察和思考。为了有效地教学好“生活中的新发现”和“植物研究”两堂习作课,我故意以自己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上课前我把一个红笔套夹在了头发上就这么走进了教室,当然好多学生都发现了,但能质疑我为什么要夹“红笔套”在头发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他们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以此为例我告诉学生有了发现还要思考,要从大视角体察思考才能有所新发现。我先让学生去研究植物,因为从大视角来说,“植物研究”的体察和思考更有针对性,而“生活中的新发现”范围太广了。但哪怕有针对性的植物研究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如从植物本身的形、色、味等去体察思考;从植物生长的时间节气上去体察思考;从植物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上去体察思考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我除了提前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充分观察和发现的时间外,还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来体察思考。我们都知道有时新发现是直接性的,直接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会主动地留心观察。但大多数的新发现都存在着间接性是偶然的,正如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那样,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新发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时,就鼓励学生可以学学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可以写真的事物被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写,还可以写写事物中有着科学的道理被你发现了,也可以写写透过发生的事件被你发现的道理等等,只要是你的发现,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透过我这么一讲,学生体察的视角、思考的方向就开阔了。学生在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就会显得没那么难了。当然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2.规律性体察思考
规律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学生规律性体察思考呢?其实在引导学生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在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中,班中大部分人都想谈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也必定有它的规律存在,因此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热播的原因,告诉学生带着规律性体察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热播的原因。基于学生已经有从大视角体察思考的意识方法后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咨询等途径去展开研究和探寻。经过学生自己的体察和思考,他们找到了热播的许多原因。如:人气明星参与效应、节目拍摄场地的生活化、游戏节目的悬念和刺激性、笑料多解压了观赏者的生活压力等。看来这些热播的规律性原因被学生体察和思考出来了,那么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有底了。另外在引导写“话题讨论”之关于“打不打野猪?武松是不是英雄?”中让学生体察思考出“话题讨论”要么发表赞同的看法,要么发表反对的看法。这也是规律。在从这一“规律”中去找出其他的连带关系,发现其他的规律。这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体察思考的更深入,深入的体察思考才会发现规律,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简单,不够具体了。
三、大胆表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记得2012年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的日本小学生作文在微博上被累计转发了3万余次,连姚晨、任志强等都忍不住转发挥泪推荐。那是因为日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了无数人。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爱幻想,有时想法往往会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学生愿把这些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并批评指责他们的作文。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能展现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4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
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
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封信:
亲爱的奶奶:
好久没给您写信了。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
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
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奶奶,您可一定记住呀!
祝奶奶
身体健康!
小雪
11月30日
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1、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3、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4、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如果是写给自己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
写信要求书写端正,这不仅为了达到写信的目的,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现。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与方格一些距离开始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不是对书信的写法了解得更清楚了呢?有问题可通过打电话或上网与老师联系。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苏教版《习作3》
2.苏教版习作教学设计
3.苏教版习作优秀教学设计
4.《习作3》优秀教学设计
5.习作3教学设计方案
6.《习作3》教学设计的内容
7.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4教案
8.苏教版《习作》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5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都有秋天的经验,但学生的观察往往是零碎的、无意的,对秋天的景物未必有很深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几组色彩缤纷、硕果累累的秋景数码照片,课前让学生欣赏,为激发学生情感,更好理解诗句作铺垫。同时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秋景的诗歌进行比较欣赏、朗诵积累。
教学构想
大部分城市学生没有感受到诗歌描写的秋天。因此,这一课教学可以抓住“美”这个词语展开:两层意思,一是秋天美在哪里,读懂诗歌。二是体会诗歌语言美。让学生说写的好,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
教学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同学们秋天到了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秋天?
秋高气爽秋风萧瑟果实累累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出示词语: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4、思考:哪些诗句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
哪些诗句介绍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5、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
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②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
作业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秋天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缤纷的)野菊花
(涨红了脸的)苹果
(紫色的)葡萄
(举着红缨的)玉米
(红着脸的)高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背诵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出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出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4秋天
美景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6
“标准”陈述:
1、在练习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在练习毛笔字中,巩固执笔方法,掌握写字技巧。评价预设:
1、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真诚、及时、恰如其分地感谢别人。
2、学写毛笔字,了解“木字旁、提手旁的写法”。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应该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应当如何向别人表示感谢,语言要朴实,语气要诚恳。
3、学写毛笔字,了解“木字旁、提手旁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学会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1、审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了多年,大家相处非常愉快。当同学为你解决疑难问题时,你应该怎么做呢?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帮助、关心等等。
(2)想想应该怎样感谢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感谢呢?
(3)分小组练说,互动共享。
(4)每组选代表到讲台上说。
3、评议:你认为谁说的比较好?为什么?
4、练习。
(1)请两位同学表演。
(借给对方学习用品的)
(2)另一小组也请两个同学表演。
(同学摔倒,同学扶他起来的)
(3)自己创设情景表演。
(4)评议:你认为谁说的比较好?为什么?
5、小结:感谢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感谢。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是:木字旁、提手旁)
2、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木字旁、提手旁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
(2)指导书写“桂”、“打”两个字,注意木字旁和提手旁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四、作业:
在以后的生活中,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板书设计:
学会感谢
表达感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7
“标准”陈述:
1、借助插图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成语》和《古诗》,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2、熟记成语和古诗,养成在生活中勤于积累的好习惯。评价预设:
1、积累成语和谜语古诗,丰富学生的语言。
2、学生掌握右边有撇捺的字的写法和变化。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特别要写好带有撇、捺的字。
2、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李峤的诗《风》;
3、初步理解这些成语和古诗的意思。
4、增强语言积累,养成在生活中勤于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李峤的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1.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示范,提示要点。(每个字的右边都有撇和捺,撇要收一点)3.学生练习书写。4.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作品,评讲。
二、学习成语。
1、自学成语。
(1)自由读成语,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举个例子。(3)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把你喜欢的成语的意思告诉大家。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组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3、尝试背诵成语。
二、学习古诗《风》
1、出示谜语古诗,默读,思考:你猜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东西呀?
2、出示古诗内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
(1)你们看见风了吗?风有哪些本领?(2)作者是怎样写风的?结合插图说一说。
4、谁能把风的神奇读出来?指导朗读。
6、比一比,谁先背会?
7、拓展。
(1)风的确很神奇,《咏柳》中有描写春风的诗句,指名背诵。(2)出示《风》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三、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训练:
1、读古诗,猜谜语,想一想,这些诗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
②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唐]来鹄
③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唐]韩偓
④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春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
⑤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
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3 篇8
1、能读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明白我突然流鼻血后,汽车上的人是怎样关心帮助我的。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领会续写得要领
3、按照作业提供的开头,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揭题
习作课开始,老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书吧?你最喜欢哪本书?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为读后感的写作做准备。然后老师用读书的益处来引入习作主题:读后感的写作。
二、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读例文,感悟写法。
在学生畅谈了自己最喜欢的书后,再告诉学生,读书一定要边读边思,边感受:书中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示?然后引导学生细读例文,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1)刚才的录像只放了一个开头,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2)顺势诱导,简介续写
同学们根据录像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许多生动的情节,使故事显得前后连贯,内容完整。如果把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是续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在学感知了读后感的写法后,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然后学生自己确定写作材料,完成习作。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
(1)揭示开头,想想说话。
(2)阅读例文,思考:
这部分内容根文章的开头有没有关系?汽车上的人是怎样帮助我的?结果如何?
(3)讨论小结。
(4)再读例文,体会写法。
讨论,明确写法。
(5)同桌互说,评议。
(6)练习续写。
二、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学生完成习作以后,教师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习作。再选出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在班上交流,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多读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 篇9
教版)
XX--XX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活页备月 日题习作六型新授单元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再为他编个故事。
2、通过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地描述反映出人物特点。
3、编故事的时候,语句要生动,内容要具体,把故事写清楚。教学重点学习编写故事。教学难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地描述反映出人物特点,编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第一时
欣赏卡通故事——激活想象
1、这些令人喜爱的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个。
2、你喜欢的卡通人物是谁?能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来说说吗?孙悟空:机智勇敢,忠心耿耿。哪吒:不怕强暴,除暴安良,为民造福。灰太狼:幽默诙谐,永不放弃。
(二)观赏动画,交流“我看懂了什么?”
1、交流要点:(1)短片中的主角是谁?(2)给这个短片起个好听的名字。(3)你看时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2、堂交流
(三)新编卡通趣事——放飞想象
1、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故事,也让我们增长了很多知识,明白了不少道理。也许,同学们还曾经设计过自己心目中的卡通人物呢!今天,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两个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为他们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2、师生合作,共同讨论编写故事的要点。①想一想,你故事中的卡通人物有什么特点?②这些人物怎么会相遇的?③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什么事?④要使故事吸引人,能不能在故事中设计一两个有趣的或惊险的场面?
3、小组合作,学生互相启发,合作编拟故事,然后指名讲述,请全班同学评议。
(四)构建故事大概,明确故事主题
1、告诉学生故事主要要素:时间,地点,主要角色,事.
2、交流各自故事的主要要素,从中引导辨析事的意义。
3、静想你编的故事的大致情节,然后讲给大家听。(构建故事轮廓)
第二时
1、回看动画,讲你最喜欢的精彩片断。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①写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故事。②抓住卡通人物的相貌、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把卡通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③展开丰富的想象给卡通人物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3、请学同学们大胆想象,编写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故事吧,相信你们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动手写作吧。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板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六教案 篇10
教学
目标 1、讲评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学习别人的创新意识,开阔思路。
2、训练学生点评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在点评的时候,抓住内容是否新颖,是否具体进行点评。同时点评用词的准确性,用句的形象性。
课前
准备习作展示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合资料。
1、 以“非典”为例:
(1)“非典”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
(2)在全国人们进行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涌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3)“非典”病毒从何而来,怎样预防? 按三个问题进行搜集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丰富资料。 准备习作素材
2、适当地指点、辅导 倾听教师的指点、辅导 防止习作素材的冗、杂
3、指导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列出提纲
根据老师的指导,列出提纲
(1)打破平衡,就是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
(2)为什么这么说,从追寻“非典”病毒的由来说起。(文章的主体)
(3)对人类提出的警示,发出呼吁。习作提纲
4、指导交流、评议、补充。
提出修改要点:
根据教师的指导,列出修改要点(1)表达的观点要明确,避免重复。
(2)注意文章内在的逻辑性。
(3)注意活动的有效总结。
注意总结习作修改要点
二、习作讲评:
1、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2、做到有详有略;
3、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别人的语言--说话的内容或各种文字材料中别人的看法。
4、个别学生写的题目不符合写作要求,还写了错别字。 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评 有针对性的点评
三、 朗读优秀篇:
1、阅读四篇写得好的作文 1、 学生对老师阅读的四篇好作文做评价。
2、 对照自己的作文,看看老师写的简评,想想怎样写更好。
3、自己修改作文。 互相取长补短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一 篇11
一、教材分析:
《习作一》要求学生写建议,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
二、学习目标: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根据习作要求,请同学们选出自己认为值得介绍的春游地点,写出自己的建议。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习作的要求。
2、要有充分的理由。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
1、描绘美丽的春天:
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瞧,路边的柳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公园草地上的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露出了新绿;天上飞来了从南方匆匆赶来的叽叽喳喳的燕子。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天到了!(可以借用第二课与第三课一些写春天的优美语句作为本次教学的导语部分)
2、讨论:
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课前准备要充分,时不时检查一下,不然到时啥都说不出来,影响教学效果。)
(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
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
1、过渡: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大自然真美啊!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池塘边春游呢,你愿意去吗?
有的同学愿意去,因为他们以前也看到过池塘觉得很美,也有的不知道池塘是什么样的,所以想去;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到池塘边春游没意思。
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
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3、交流: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池塘边游览了吗?为什么?(1)池塘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写具体很重要,小学生具体最薄弱,重点敲打一下。)(2)“卖了个关子” ――池塘的特点没有介绍,激起大家去看看的愿望。
(3)文中多处出现了“建议性”语句。
4、小结建议基本写法:
这篇例文主要是提出建议,写建议去的地方的景色,要让大家产生想去的念头。这就是本次习作与一般写景习作的区别所在。
三、配上插图,动手写作:
1、现在让你介绍自认为值得大家去游览的地方,建议大家也到那去看看。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简洁
2、要以理服人。
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或画的图画,贴在作文本上,并仔细观察。
思考:你想介绍这处景点的几个景物?
你觉得最值得大家去欣赏的地方是哪儿?
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具体
文章结尾点题
3、动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写这一处最美的地方,并加上建议性的语句)
四、交流评改,完成习作:
1、交流自己的习作,组织学生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议。
2、自读作文,修改、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成绩。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
2、讨论: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出示:
我的建议(待定)
2、小小组讨论: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修改?
3、交流,集体修改。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教师巡视指导
五、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简洁
我的建议主要景点具体
文章结尾点题
习作例文1:
我 的 建 议
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习作例文2:
我的建议
冬爷爷迈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地离开了人间,春姑娘跳着轻盈舞蹈来到我们的身旁,她轻轻一吹,唤醒了沉睡了一冬天的大地妈妈。这时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花儿争着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在这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季,又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我建议今年的春游到新城区去看看,因为一个新的徐州市将从那里开始。
到新城区要先看看拔地而起、气魄宏伟的新市政府办公大楼,那就是市长伯伯办公的地方。在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周围,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正在建设之中,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像古彭广场那样热闹繁华。当然,那里最美的就是大龙湖公园了。每天春天来临的时候,湖边的柳树姑娘长出了嫩嫩的绿叶,她会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梳理自己的长发。小草弟弟也会从地里探出小脑袋,看看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燕子妈妈带着孩子们从遥远的南方来到美丽的大龙湖,小燕子好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碰碰这株草,闻闻那朵花,这景象一定会让你留连往返。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像一面硕大的银镜,风一吹,一朵朵浪花会向你招手,令你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们的新城区,我相信徐州的将来会变得更加富饶,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希望大家能接受我的建议,亲自到新城区去看看!
我的建议
春姑娘有向我们走来了,呢喃的燕子从南方赶回来,向阳坡上的小草钻出地皮儿,露出葱心似的嫩芽,芬芳美丽的野花也绽开了她迷人的笑容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春天里,我建议大家去果园看看,那儿的景色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
走进果园,东面是一棵棵刚抽出嫩叶的金橘树,像一个椭圆的绿绒球。西面是一排排两米高的柑橘树,那周身发绿的枝叶密密麻麻的,把树这得严严实实,好象是绿色的屏风。
穿过橘林,沿着小路走上几十米,就临近了梨园。啊!雪白雪白的!怒放的花儿如玉石般洁白。高高低低缀满白花的梨树,仿佛连绵起伏的雪山,真是壮观。梨园旁边是桃林,走进桃林,仿佛置身于云霞之中。朵朵桃花竞相开放,粉红粉红的,似一片朝霞。细看花里还有采蜜的蜜蜂和传播花粉的蝴蝶,它们翩翩起舞,好象在为桃花祝贺生日一样。一阵微风吹过,一片片花瓣飘落下来,犹如天女散花。地上铺满了花瓣,一脚踩上去,好象踩在软绵绵的棉花上。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2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 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运动与身体变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11.11.九、整理与复习附录 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难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出示例3)
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实验:大约是18-20滴。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篇二:(全)2014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全书总备一
一、教材分析
新修订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整理与复习这九个单元。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附录 混合运算。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表并学习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简单周期”、“●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 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4、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5、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8.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认识垂直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全书总备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4、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5、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8、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数学知识(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4、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5、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6、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附录 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108页。【教学要求】
⒈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学习梯等式的书写格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5、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篇三: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版)第一单元除法 第一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 的内容
教学重点:笔算为重点。注意口算、估算、笔算的优化组合。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演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 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供购书情境,引发除法计算的需要
1.新学期,我们拿到了很多新书。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介绍的正是小朋友和妈妈去 买书的事。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说说从画面上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售货员每20本打一包,小朋友在想,60本《科学天地》要打几包?)
用手势比画“20本打一包,一包一包??”学生因为清楚一共有60本,手势做到打第3包的时候就不再继续了。
师:我们通过做手势,很清楚可以打3包,那我们可以怎样把它写下来呢? 2.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答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60÷20
二、口算、估算、笔算优化组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口算(估计有很多学生都会直接口算出得数)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
可能有的方法:(1)20×3=60,60÷20=3 ;(2)6÷2=3,60÷20=3 ;(3)这个算式可以表示60里面有几个20?60里面有3个20,那得数就应该是3。?? 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像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进行口算,还可以笔算。
结合学生说的:6÷2=3,比较两题,特意写成60÷20=30,问:对吗?为什么?生:可以验算:30乘20等于600,说明这个得数是错的。那比较两题,你能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像这样的变化,你还能写一个算式吗?随学生回答板书:600÷200=3,说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你还会继续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刚才我们考虑的是“加0”变算式,现在请你看“600÷200=”你能把它变得简单一些吗? 那如果是“400÷50=”呢?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只能同时去掉1个0,不能把0全部去掉。?? 2.笔算
先完成: 学生尝试着在自备本上完成该竖式,个别板演。讲评板演,着重提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
(引导学生理解:因为60里面有3个20,商是3,所以3应该写在商的个位上。)强调:3写在不同的位置上,其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写竖式的时候一定要对号入座,写清楚写规范。验算: 写竖式的时候问:3应该写在哪个数字的下面? 指出:这样写,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单 3.指导写“答句”
指板书问:我们这个算式是解决了什么问题?
指出:这个算式是为解决问题而列而算,那完整的解题过程还要有一个回答。把书上的得数填写完。并读一读。
指出:书上只要我们填写一个答案,但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要求根据问题把话写完整。这也是四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新要求。
4.完成试一试,进一步提高这部分计算的要求
现在请大家自己先尝试着完成书上第1页下面的2题试一试
注意这2题比刚才难一些,所以完成竖式后,还要继续想办法通过验算,检查自己算对了没有。指名板演。
讲评板演题。(板演时是没有空格子的,所以更要注意商所在的位置。)
第1题:96里面对多有4个20,所以4要写在个位上。余数是16,符合比除数小的规定。第2题:15除以30不够除,所以要考虑150里面有几个30,商5应该写在个位上。检查验算过程,指出:通过验算我们可以及时知道自己做对了没有,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大家要养成这个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页上的题组练习
做完后,请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特点?(注意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要求不宜过高,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再举例来说明,比如:4÷2=2,所以40÷20=2;或是100÷20=5,算是时候可以看成10÷2=5??)这题应该为前面已经说过规律,再加上时间的关系,我就直接让学生很快地算,并交流得数。2.完成第2题
允许学生一边写,一边小声地说:80里面有2个40,商2写在个位上?? 余数要比除数小?? 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利用我们新学的除法,我们还可以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1时=()分,2时=()分?你是怎么想的?3时呢??? 那60分=()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80分呢?420分呢? 学生继续完成书上的第4题。交流答案。
比较老师一开始出的题,说说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什么?怎么算?
4.(第6题)一共有73枚1元的硬币,把这些硬币换成10元一张的纸币,最多能换多少张? 你是想的呢?
如果都换成20元一张的纸币呢? 你还能提类似的问题吗?大家帮忙解答。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2页第3、5题。板书设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60÷20=3600÷200=3400÷50=20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教学重点:体会两位数除以整十数该怎样除?商写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的比较,初步概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细心计算,认真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选取学生昨天作业中的错题,板书: 问,这题是错的,现在请大家说说错的理由。1.80×80=6400 2.640里面有(8)个80 3.想64÷8=8 4.64÷80,不够商1,所以不能在竖式的4的上面商8;而是要看640除以80,商要写在个位上。
指出:做题的时候要多想一想,这样就可以减少错误。
二、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知道该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从画面上,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新买来420本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可以分给几个班也就是考虑420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3.学习计算方法:
(1)估计:你能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吗?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估?
(400里面有10个40,600里面有20个30,所以420里面应该有十几个30; 商在10-20之间??)
(2)笔算,先一起完成:
这题该怎么商?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看4230,42里面有1个30,所以先商1)着重探讨:1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继续完成下半部分的竖式。
(3)验算。请学生自己在本子验算一遍,看商是否正确(4)比较:与复习题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指出:两题的除数都是整十数,但昨天学的商是一位数,今天学习的商是两位数。你能通过这两题,发现什么时候商会是一位数?什么时候商会是两位数吗?(这个问题是尝试性的,要求不宜过高。)(5)答句,注意板书时要写完整的答句,读一读。4.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2题,做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两题做一比较,自己有哪些发现?
全班交流:注意结合板演讲评,体会怎样除?商写的位置? 指名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该如何笔算。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第4页上的第1题
做完之后先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错误,再把一些典型错误全班讲解。2.找错(第2题)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这里例举的都是一些典型的错误,要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错误以及正确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错误在自己的作业中出现。)
第1题:除完了十位要除个位,个位上不够除要商0 第2题:十位上的减减错了 第3题:商的位置写错了
3.(第4题)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
问:宽应该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可能会有学生想90÷(4)=360,所以宽是4,这也是可以的,但要在学生说完后,引导大家从乘除的关系来列式:36090=4 完成表格后,引导学生体会:面积÷长=宽)观察这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体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的意思:长方形面积不变时,长方形长变化,宽也会随之变化;长比较大的时候宽就比较小??)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推荐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10-25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3指导10-2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教案11-15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范文09-25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09-14
2018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3课教案11-12
《九色鹿》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1-29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七08-0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6-06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