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2024-09-14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通用10篇)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1

XX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

(苏教版)

XX--XX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活页备课月 日课题习作三课型新授单元三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2.确定写信的对象,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一两个方面重点来介绍自己的家乡。3.熟悉书信的格式。4.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介绍家乡的内容,有重点地写。教学难点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教法学法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环节

一、作前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6.同桌互相交流。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

4.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峄城。

6.动笔写,教师巡视。第二课时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一、学生继续写习作。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环节

三、作后展评---星级评价,评改提高

二、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

三、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

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52125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 篇2

什么样的教案“写”在那里无用?首先是那种教师在本有心理抵触的情况下,画几个字以应付检查的教案。其次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地“写”。那么如何写好教案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1

本课目标:

一、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

二、继续完成初稿,赏评佳作,修改誊正。

三、习作讲评

习作指要:

1、认真读一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

2、选一个你喜欢的作文题目,练习写作。

3、也可以自己命题写作文,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4、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过程揭示:

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思的作文题,你们想说读读吗?

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品读、赏析。

3、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

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

3、小组讨论,确定作文题目,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的重点部分。

4、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自己的作文内容。

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三、自由命题,相机辅导。

1、把你想写的作文题目写下来。

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四、朗读赏析,交流激励。

1、自读自改。

2、同座互读互改。

3、把自己作文中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以肯定、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次习作的收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2

课题

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课时

21、根据教材提供的四个题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命题)。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材料的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措施与

方法

一、激发情趣、指导选题

二,明确训练要求、拟题列提纲

三、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四、回顾写法、草稿。

五、讲评修改深化习作感受

课前准备

预设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1)启发谈话:今天出示的几个作文题,大家看看,你觉得应该怎么写?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A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B 有趣的一次实验。

C 冬天。

D 盼春节。

2、指导。

(1)回忆你的生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个人谈谈,在小组中交流。

(3)在班级里谈,老师和同学交流。

3、.启发

1、教师出示搜集到的.,分发。

2、同学们阅读,寻找灵感,汲取创作的源泉。

3、师生交流。

4、朗读,指导。

5、分篇谈构思,谈写作意向。

第二课时

一、指导选题

1、在这些作文题里,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文章题目,确定你要写的内容。

3、小组讨论,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构思。

4、小组交流后,推荐一个同学参加全班的交流。

5、师生交流,然后评点。

二、拟题列提纲

1、把你想些的作文题写下来。

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3、写出你的提纲。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三、写作评点

1、写草稿。

2、老师巡视,指导。

3、自读自改。

4、同座互读互改。

5、老师选择好的作文全班讲解,评点。

五、讲评修改

1、针对同学习作进行讲评。

2、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评进行修改。

板书:1、抓住人物(景物)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作业与练习配置

习作:选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7教案3

【教学目标】

1、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关于月夜的插图,布置学生观察月夜景色。

【教学时数】

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

一、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1.谈话,创设情境。在晴朗的夜空你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

2.描述,激发想象。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啊飞……

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三、激发练说,追求个性。

1.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好吗?

出示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2.学生小组内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写法,练习写作。

1.学生自主构思,动笔写作。

2.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文体不限。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完成习作后自读,发现问题自行修改。

5.请同学们把习作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和他们一起修改。

五、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教学调整☆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3

第一单元《习作1》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习作一》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这是给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的一次“放胆文”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习作包括的内容和习作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有两篇范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第三部分首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初次写作的兴趣和信心,然后揭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学情分析】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习作更是一个关键的门槛。小学生作文内容十分贫乏,选材面太窄,仅限于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学生不会选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常常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心理驱动下进行的,而且他们观察的视角也是一种“孩子”的视角。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比较单一,尤其是开头很容易千篇一律,而结尾恰恰又容易写成总结。作文主次不明,详略不分,混为一体,容易写成“流水账”。

三年级习作贵在习作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想写、要写,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因此,习作教学要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教师对习作形式与内容不加限定,更不强调技能,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素材,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自由运用个性语言,让人能看明白就可以。【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原有的写话基础,铺设通往习作的台阶,消除习作的神秘感,激发习作的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教师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好阿姨》和《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懂得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别人看明白。

3、“我手写我口”,在练说的基础上,学生自主习作。学生经过“打草稿→念一念→改一改→誊清楚”等过程,完成本次习作任务。

4、学会习作的书写的基本格式,题目前面空2-4格,段首空两格,标点符号占格点。

5、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习作,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难点:会自主写作,表达情感,语句通顺。

好像每个人她都认识似的。

(2)再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写作文真的很简单,而且很有趣!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东西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呢?(板书:假如我……我要……我要……我要……)(3)也可以写《假如我有一对翅膀》(课件出示)

(4)小结: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会很出色!

【设计意图:仿写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旅程。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帮助他们学会挑选题材。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三、走进生活,寻求习作素材。(5---8分钟)

师:学习了这两篇习作,你们有什么感觉?你们是不是会说:“这样的习作我也会写,说不定写得它们还好呢!”

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起床啦,洗脸啦,涮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都可以写。除了这些,你还打算写什么呢?(课件出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打算都很好,这些都是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事,只要一句一句说清楚,别人一定会明白。先想一想自己要写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旨在让学生在与作文“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使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在练说的基础上,学生自主习作,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

四、自主习作,自行朗读修改。(10---15分钟)

1、写作指导(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4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倪思春

一、习作要求

我们已经读过了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选玩具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习作7,学生通过前六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加之三年级学生属中年级学生,喜爱童话故事,并喜欢大胆想象自编故事,因而设计本次编写童话的习作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习作水平。为了让学生们对小动物有更加形象具体的了解,本次习作还特在习作要求下方安排了例文,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的特点及创作方法。

2.学生进入一种童话故事情境,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3.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恰当的语言,使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也能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四、教学重、难点

1.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2.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能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清楚、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五、教学设计思想

1.引导孩子们进入一种童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童话故事的情景中,投入到角色中去;

2.孩子们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启示,体会到合作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意义;

3.激发起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不让写作成为负担,而是孩子们个人情感抒发的工具。

六、教学准备 1.课件、《怎样编写童话故事》微课 2.玩具

七、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话故事,进入情境

1.同学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你知道这是什么童话故事吗? 学生说一说

2.同学们读过地方童话故事真不少!你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想不想写童话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写童话故事。

(二)观看微课《怎样编写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要素;

1.我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你知道童话故事中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吗?请观看一个视屏;

(学生观看)

2.交流:从这个视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人物:

时间: 地点: 故事:

(三)读例文《找饿》,借鉴写作方法;

1.自由阅读例文《找饿》,看看这个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时间、地点、故事又是什么?

2.读后进行交流。

(四)摆玩具,编故事

1.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两个人(或三个人)合作编一个故事; 2.学生进行创作

(1)把你们刚才编的故事写下来;(2)学生写作。

(五)全班交流赏析,指导修改

1.大家写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把自己的故事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读作文,老师进行点评。)2.谁能把自己写的故事演一演?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5

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照片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看图揭示课题

⒈出示蒲公英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⒈出示自读要求。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⒊指导朗读。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

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作业

⒈描红。⒉练读课文

教学反思

亭湖区黄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表

课题 8蒲公英 总课时 2 第2课时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掌握收集的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事物的外表现象所迷惑。

点 理解课文,感悟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⒊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读第4自然段。说说几种小降落伞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⑶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⒈齐读全文。

⒉复述课文。

⒊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作业。

⒈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一阵阵 黑黝黝 金灿灿

⒉用“嘱咐”造句。

教学反思

亭湖区黄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表

课题 9三袋麦子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

⒉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课文。

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烙饼 发霉 麦囤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

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子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

语说明了什么?讨论

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

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亭湖区黄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表

课题 9三袋麦子 总课时 2 第2课时

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人物的性格

点 明确文中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

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课文内容。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⒊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

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

四、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

亭湖区黄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表

课题 10哪吒闹海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位神仙为民着想战胜邪恶故事。

要学习的课文是《哪吒闹海》

⒉板书课题

⒊解释题意,拼读哪吒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查字典,理解词语。

⒉检查自学效果。

重点词语: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大浪。

胡作非为:装做坏事

三、读课文。

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哪吒闹海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写哪吒闹海的经过。

第三部分:(5)写哪吒闹海的结果。

四、写字指导

五、作业

⒈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⒉完成描红练习。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习教案 篇6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二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⒈按笔顺正确描红。

⒉区别四组声母易混淆的音节。

⒊读一读,初步认识对子。

⒋熟记8个成语。

⒌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词语。

⒍朗读、背诵古诗。

⒎观察四幅图,整理图序后练习写一段话。

⒏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让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第一个字及其笔顺。请同学先说说一般的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然后仔细地 观察“汇”字的笔顺,再照样子数空。

⑵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

⑶让学生说说“汇”字右边的笔顺

⒊练习。

⑴指导学生坐端正,握好笔在方框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想边想笔顺。⑵教师巡回指导。

⒋反馈。

⑴指名学生到黑板描红,表扬认真的同学。

⑵指导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3个字的描红。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对不正确的姿势予以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教师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读,出示卡片:

⑵指名说说这两个字在读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平舌音,翘舌音。⑶请同学小声读读,注意生母的发音。

⑷请同学正确读出词语。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三组词语。

⒊练习。

⑴分组出示卡片。

⑵用各种方法反复读。

⒋反馈。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有错误及时纠正。

一、教学第三题

⒈审题。⑴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让学生自由试读课文。

⑵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⑶出示小黑板: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让学生思考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⑷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采用师生对读的方法进行朗读。

⑸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简单的对对子。

⑹教师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读其他三组,师生、学生之间对读。⑺教师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自己练习。

⒊练习。

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复地练读。

⒋反馈。

请同学个别读,同座位对读。

二、教学第四题。

⒈审清题目。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识要写的4个字,并了解这4个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⑵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⑶指导书写“拔”。

①讲解要求;②教师范写;③学生练写。

指导书写“杭”“堆”“济”。

⒊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书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要保持安静。⒋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矫正。

三、教学第五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⒉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

⑵教师范读。

⑶学生自由读。

⑷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⒊练习。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同座位练习背诵。

⑶指名读。

⒋反馈。

四、教学第六题。

⑴指名读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读正确。

⑵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⑶教师范读,学生想诗意。

⑷全班范读,要求读通顺。

⑸教师结合图意讲解诗意。

⑹教师再次范读。

⒊练习。

⑴学生自由练读;⑵同座互读;⑶指名读;⑷练习背诵;⑸指名试背,全班背诵。⒋反馈。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⒈审题。

⑴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小羊吃青菜

⑵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

⒉指导。

⑴指导观察四幅图并调整图序。

①指导观察第一幅图,出示问题:

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还画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观察2-4幅图,问题同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理清思路:

④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⑵指导说话。

①知道学生说第一幅图,说出内容就给予鼓励。

②指导学生说2-4幅图。

让学生自己练说,然后选择一副图交流。

教师按图的顺序清同学们交流,逐一指导。

③指导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说。

⒊练习。

⑴让学生自练说话。

⑵同座相互练说,要求评出对方的优缺点,教师巡回指导。

⒋反馈。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诗中描写林中所见和小儿泛舟采莲的情景,有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图文结合)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同学们学过哪些古诗?(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 “池上”,“池上”这首诗说的是小娃儿撑船采莲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3)交流认字方法。

(4)自由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1)指导写字。

(2)认真读,观察字形。重点指导:垂:中间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笔顺:招:右边是刀+口。(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课文,感知主旨。

1、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小娃”指什么人?“撑小艇”去做什么? “小娃”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幼稚的孩子撑着小艇在池中采莲。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泛舟采莲的情景。

2、读第1、2两句。

(1)解释诗句意思:小孩子在池中撑着小艇,偷偷地采了莲蓬回家。

(2)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孩撑船在池中采莲的情景?(一个头发乱蓬蓬、顶着荷叶的小孩,用竹竿撑着小船,船上放着刚刚采摘的莲蓬。)(3)齐读第1、2句。

3、读第3、4句。

(1)小孩子采完莲蓬后是怎么返回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教学“一道开”的意思,描述孩子撑船返回的情景)(2)小孩子返回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怎么藏匿自己的踪迹,“解”是知道、懂得的意思。)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的天真无邪和纯朴。(3)齐读第3、4句。

4、朗读全诗。(注意节奏、停顿、重音)

小结: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纯朴的采莲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希望同学们朗读时,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5、有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2.说说诗句大意。3.板书设计: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安全提示:

1、在教室、走廊里活动做到轻声慢步,切忌攀爬、跳跃、投掷、追逐、喧哗、起哄,教师如发现有不良言行应及时制止,当面教育;

2、开关门窗、窗帘、灯、水龙头等正确规范,确保安全、节约;电器设备等(白板、水电控制阀、高处的开关)须由教师或专业人员管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池上》,巩固学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古诗《池上》。试抽背古诗。

二、学习《所见》,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自由读,开火车读。(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老师指导。

三、精读古诗,感悟主旨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把这首古诗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互相评议。3.小组合作,自学交流,互相交流。4.词语教学。

林樾:林木;林间隙地。

鸣蝉:一种昆虫,常见于夏天,雄虫腹面有发声器,可以发出鸣叫。

5.题目《所见》的意思。(将在林中看到的写下来)6.读第1、2句。(1)指名说大意。

(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唱着歌,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2)这时的牧童心情是怎样的?(轻松、愉快)7.读第3、4句。

(1)作者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A.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B.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C.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可爱···)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读诗中有趣的那一幕。8.指导朗读。

(1)假如你就是诗人袁枚,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轻松、快乐、愉悦的心情)(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古诗。(3)齐读古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大意。

板书设计:

所见

见:牧童

黄牛

听:林樾 鸣蝉

感:生活情趣 诗情画意 安全提示:

1、在教室、走廊里活动做到轻声慢步,切忌攀爬、跳跃、投掷、追逐、喧哗、起哄,教师如发现有不良言行应及时制止,当面教育;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9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介绍科技知识来组织课文。《石头书》介绍考古学知识,《小稻秧脱险记》介绍农业知识,《航天飞机》介绍现代科技知识。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总体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具体介绍的方法。能给别人介绍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或小制作

石头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18 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2.重点指导:杂、欺、喘

七、作业:习字册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蛮不讲理

纷纷倒下

除草剂

小稻秧

当场病倒 跳起舞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c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d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读并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语句。(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5)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喷洒 除草剂

脱险 19 航天飞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二、三自然段,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19 航天飞机

二、范读课文本,了解大意: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

一架 番筋头 翅膀 智慧老人 手臂 抖擞 捞回舱中 帕米尔高原 无影无踪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呼啸 庞然大物 智慧老人 抖擞 无影无踪 帕米尔高原

(3)识记字形

(4)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结,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2、3节 1.默读第2节,2.交流

3.指导朗读,评议 4.小结

5.智慧老人告诉它什么?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6.讨论,小结练习 7.指导朗读

8.出示: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 _,他能 _,他能够 _。

(三)学习第4节 1.默读第4节,2.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五、作业:

把你了解到的关于航天飞机的特点说给爸爸妈妈听。习作6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讨论指导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

2.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准备:例文以及根据例文改编的两篇文章(即文具名称可出现在文章开头和文章末尾)、花束、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请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哪些默默地帮助了你们的学习伙伴。

——书包、文具盒、字典、钢笔、橡皮……

下面请这些小英雄作自我介绍。

——一阵沉默。学生纷纷说:“他们不会说话。”

师:那么就请它们的小主人帮它们说,你们愿意帮忙吗?自我介绍该怎么说呢?请看一篇例文。

二、读懂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师(出示例文):默读例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例文上标出有关句子,并板书:外形特点、名称、作用、情感。

相机指导:

1.师:在介绍外形特点的时候,都具体写了什么?

师小结:(1)写样子时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介绍的。(2)有些学习用品的外形不是很有特点,可以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一下它们的长度啊、宽度和高度等。

2.师: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还介绍了文具的名称:铅笔刨刀。

师(画出有关句子):小作者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告诉了我们文具的名称。请看(出示第二、三篇例文)默读,跟刚才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开头、结尾告诉名称)

3.师: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写出了作用。)

师:不单是告诉我们铅笔刨刀的作用,还讲出了使用方法。我们在介绍学习伙伴的时候还可以说一下它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下面就以“字典”为例,说说它的用处。出示以下句式:“当我的主人看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我就__________________;当我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就________________;当我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就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说。

4.师:文章最后一句其实表达的是对学习伙伴的情感。

小结:读了这篇例文,对你将要作的“自我介绍”有什么启发?

——讲清楚学习伙伴的名称、特点、作用、和情感。

三、学生练说。

师:下面就请你们动动口,替你们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提醒一下:用第一人称来叙说,注意说清名称、特点、作用、以及主人对你的情感。

——给充分的时间学生练说。

四、反馈、汇报。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2.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4.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3)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的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第二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2)所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3)反馈:师生共同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第三部分。

(1)默读句子。

(2)指明读:师生共同纠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自由朗读。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 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读一读“我的发现”。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

5.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明确的要求。6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出示八条成语。

(2)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

(3)指名读,领读。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意思,师给予适时讲解。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竹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

(2)请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词语,提出不懂的词。分组合作学习。释疑,讨论诗意。

(3)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

2.师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学生练习书写横折。3.师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学生练习书写竖折。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话题:介绍我的小制作。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练习。

(1)小制作展示: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师巡回指导。

(2)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3.反馈:师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表格教案(苏教版) 篇10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关注本课多音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区辨读音。积累四字词:远近

闻名,欢天喜地,光鲜红润及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2.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舞”“熟”2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将信将疑”“又

惊又喜。

3.学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串关键词的方式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朗读训练重在指导人物对话,读出语气,读懂王大伯的言外之意,体会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进一步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打开话匣子,懂得去问,敢于去说)

上课前,孟老师要先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略停顿)听了我的话,不知你在想什么?(生答:语文老师怎么给我们出数学题?会是什么题目?我会不会?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各有想法。请看:学+问=?(生答:学问)(板书:学问)我总爱问个为什么?这学和问与学问有什么关系?(生谈)小小计算题里可有大道理,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有思考,学中多问,问中多学,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上课!

一、揭题导入,明晰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篇课文,叫《剪枝的学问》。会学习的孩子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剪”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前,下边一把刀,用剪刀剪。“枝”左右结构,左边木略窄右边支稍宽。齐读课题。学问,在词典中有三种解释:1.学识。(我的语文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学问。)2. 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是一门新兴的学问.)3.道理。(齐读)读过课文了,你觉得题目中的学问应该是哪种解释呢?(第三种)异口同声。说得对,课文不是在向我们讲怎样剪枝的种植知识,而是借剪枝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

二、认读生词,指导写字。

师:老师仔细查看了大家的自主学习卡,发现圈出的难读的词不多,找个同学来读读。

生:(读得非常准确)

师:你也来读读!

生:(字字清晰,声音响亮,能行吗?)

师:一起来。

师:再看要求写的字,大家认为最难写好的,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字上:舞和熟。(呈现学生的学习卡)

仔细观察,这位同学错在哪了?上来指着说。

生:略

师:你观察得非常准确,说得也清楚。

师:(呈现打印出的字)这两个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仔细看这俩字上下两部分的占格不一样,这个“舞”字,上下两部分平分了地盘,而“熟”字的上半部分体格强壮,占了四分之三的地盘。这时候,就看出四点底的绅士风度了,我不跟你争地盘,反而我还得写得尽量宽,把你上边给托住喽!你看汉字也讲和谐美!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范写)先写“舞”字:舞字头顶一卧人,横上四竖不可少,均匀排列像栅栏,长横为腰在中线,看好长短和间距,这校写来才匀称,一个舛字在下边,竖画出头脚站稳。再写“熟”字,左上享,横变提,右上丸,点莫忘,四点底,均匀列,一点朝左,三向右。请大家在课堂收获栏里,写一个舞,一个熟。

生:练写。

师:写完了,不要着急放下笔,对照着老师写的,看看哪一笔,哪部分没写漂亮,找到原因,再写1个。

生:练写。

师:简单评议,修改。

师:不瞒大家说,课文我也读过好多遍的,发现文中的多音字好多呀。挑了几个难读的,读读看。(出示课件:疯长养分 不禁 结果)

生:读(随机纠正,想另一个读音,组词区分)

生:(读到“结果”有争议。)放到句子中就不会有争议了,谁读?(出示:桃树上结果了。我和爸爸比赛投篮,结果,我赢了。)

师:读课文时,我总是很留意像这样的四字词语,把它积累下来。谁会读?

“远近闻名”“欢天喜地”“光鲜红润”

生:(读)

师:明白这几个词的意思吗?

生:明白

师:那就把它表达的意思读出来。

生:读。(范读)

师:把它们送回句子,你们三个来,一人一句。(出示课件:

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生:(提示读出词语的意思)

师:随机点评。你看这样读书,一下子就能让人听明白要表达的意思。

师:这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这咱得找个内行人问问。谁呀?

生:王大伯。

师:这王大伯可会种桃树了,所以我们叫他——

生:种桃能手。

师:种桃种得好的叫种桃能手,那把猪养的膘肥体壮的,养得特别好的叫——

生:(养猪能手),

师:搭弓射箭能百步穿杨,射箭特别好的叫——

生:(射箭能手)

师:老师教学生教的特棒的叫——

生:(教学能手)

师:触类旁通,孺子可教。

师:好,现在就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王大伯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王大伯,您种的桃树,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请有什么秘方?桃子那么大,那么甜?

师:同学们满心的疑问,文中的我也是对此很感兴趣,特别好奇,用文中的一个词叫生:满怀好奇(贴在黑板上)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师:人人都说王大伯种的桃好,我“满怀好奇”地去桃园寻找答案。我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写“我”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生:(默读,画)

师:你画了哪几个?读读。

生: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师:我也找到了,(乱贴)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理顺“我”的心情变化吗?(找个同学)

生:(摆)

师:为什么这么排?(还能问几个问题吗?“我”先后去过几次桃园?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生:(学生说理由)“我”先后三次,第一次是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里。(板书:冬 春 夏)

师:咱大家都来试着用上这三个时间和这四个词,(课件出示)说说“我”先后三次去桃园的发现及“我”的心情变化。很难噢,先自己小声说说。

生:练说。

(出示填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见王大伯正在剪枝,我一脸疑惑。王大伯告诉我剪枝的原因,我将信将疑。春天来了,桃园红云片片,我盼望着能早日结桃子。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桃园,树上挂满了桃子,我又惊又喜,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师:你看,抓住几个时间,理顺“我”的心情变化,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

四、品读对话,了解个中道理。

师:让我们先来读读一进桃园。(呈现课件)谁来读?

生:读。

师:我就不明白了,我满怀好奇去桃园找答案,为什么又一脸疑惑呢?我疑惑些什么?

生:看到王大伯剪枝,不明白他剪掉那么多枝条干什么。

师:看到王大伯咔嚓咔嚓把好好的枝条剪掉,“我”心里也着急,就上前问——

生:(读“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王大伯没理,还在咔嚓咔嚓地剪。我特着急,上前继续问:——

生:(读我的话)“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王大伯还是没理,还在咔嚓咔嚓地剪,一根根粗壮的枝条落了满园,我着急地问?一起读。

生:齐读。“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我看着被剪下来的好好的枝条,一脸的疑惑。我这样着急,王大伯急不急?他怎么说?(出示王大伯的话),谁来读?

师:这么长一段话,读得非常流利。可我没大听明白他说的这番话,大家再来读读,看你真正明白了吗?

生:(小声读)

师:谁读明白了?你读,看能不能让我们听得明白些?

师:读了这么几遍,王大伯的话什么意思?你能换个句式说说吗?

(之所以剪掉————————,是因为————————)

(剪掉————————————,是为了——————————)

(因为——————————————,所以——————————)

生:(说话训练)

师:虽是短短三句话,可这是王大伯种桃多年的经验啊!他是怎么说这几句话的?注意提示语。

生:笑了笑,充满信心地说。

师:还要注意一个动作:抚摸(变色)现在你就是王大伯了,笑了笑,抚摸,充满信心地说,试着这样读读。

生:练读。

师:谁来读?我来读旁白,你读说的话。

师:很流畅。

师:从这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上,你又读懂了什么呢?

生:胸有成竹地笑,笑我不懂,不用着急,听我给你说。很有信心,觉得来年这些留下的枝条一定能结很多的桃子。

师:我们读懂了这些,那再读王大伯的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孩子,王大伯的话你相信吗?

生:相信,种桃能手一定能种出桃子。

生:有点相信,有点不相信。

师:这就是“将信将疑”。有一半相信,有一半不相信,还可以说——

生:半信半疑。或者疑信参半。(板书,学生记在书上)

师:能不能读出这种将信将疑的心情?指名读

生:( “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师:把“真的能”再突出点。

生:再读。

师:有进步了。

师:春天到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春去夏来,“我”又一次走进桃园,啊!“我”看到了什么,让“我”又惊又喜?

把我看到的以及“我”的心情读出来。(配乐“秋天思语”)

生:读。(随机点评改正)

师:“我”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

生:惊,果然结了很多的桃子。(挂满)

生:喜,桃子又大又红,光鲜红润。

师:是呀,在这又惊又喜之时,我又想起了王大伯的话。一齐读。(出示课件)

生:齐读。

师:这番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用这个句式说说:

剪去( )的,留下( )的,是为了( ),这就是剪枝的学问啊!

生:说。

师:(生活小常识)你知道吗?为了让果树能结更多更大的果子,果农都要定期根据树枝的疏密、好坏及阳光照射的需求给果树剪枝。种植庄稼、蔬菜也如此,都需要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修剪、整理。比如,刚刚长出的玉米苗,生长密集的地方就要拔掉几棵,只留下一两棵,好让留下的玉米苗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茁壮生长……

师:原来课文的结尾,是这么写的:(出示课件)读一读。

师:减少是为了增加。很显然,这是文中的“我”通过剪枝悟出来的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那(出示课件:填空:减少( )是为了增加( )呢?)

师:我想,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还有我们人的成长是不是也和植物的成长一样呢,学了课文,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受呢?请在学习卡上补充一下。

生:在学习卡上补充。生谈。

师:生活处处皆学问,做个有心人!

推荐作业:把你这节课学到的好词佳句记在读书笔记本上,积累下来。

果农每年都会给果树修剪树枝,有的果树一年要修剪好几次。原来,果树十分容易长枝条,梨树、桃树和苹果树,一年会长许多枝条,如果来不及去剪枝,枝条会越长越长,越长越密,最后连阳光也难透过。没有阳光,果实是长不好的。同时,给果树剪枝能保持供给果实的养料。还有,当树枝染上病虫害时,剪去得病的枝条,也能减少虫害的破坏。由此可见,果农给果树剪枝是为了让果树多结果。为了让它们多结果子,就应该剪去没有用的树枝。

上一篇:2018春《服务营销管理》期末复习题下一篇:函数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