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

2024-10-25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共7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 篇1

四上《习作2》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

2.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写时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主要部分写具体,语句写通顺。【教学难点】

通过

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2.评价策略多元化: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方法上:通过一两件事例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写清楚。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语句要通顺。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自己修改。组内互相修改。

3.对习作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共同提升。【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或一面镜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激情导入,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谁来说说,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说出来。

2.刚才我们观察了自己外在的特点,那么内在的方面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是别人所不能相比的,请你向大家说一说你的长处和本领。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时喜欢静或喜欢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如看书、画画、体育等等),还有自己最特长的是什么?(如体育、舞蹈等)

3.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很熟悉自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介绍了自己的外貌特点和长处,如果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4.朗读习作提示,同学之间简单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1)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2)重点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3)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4)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

(二)自读例文,感悟写法。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例文:

(1)这两篇例文各介绍了作者的什么本领、长处?(2)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3)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

(4)想一想,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你认为好并且画出的地方。

(2)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三)交流归纳,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1.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

此时再回头看自己课前确定的长处,是不是范围定的太窄了,自己是不是还有更特别的长处呢?

2.方法上:通过一两件事例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

3.可以分两段来写,先写自己的长处、本领是什么?再具体写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优点。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师生互动、进行评鉴 1.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要有具体的内容。如一位同学说自己力气大,他就写自己“把大西瓜搬回了家”这件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可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

2.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如一位同学说自己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就写了自己由胆小到喜悦,由失败到成功的学舞过程,让人不仅赞美她的舞姿,更钦佩她的毅力。

《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

3.师生归纳。

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用你的笔老告诉大家吧。4.尝试运用,口头习作。

(1)小组互相交流。主要部分要说具体,语句要通顺。组内成员要边听边想,帮忙修改,听不明白的地方要主动提问,让对方说得更好。

(2)各组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第二课时

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五)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1.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2.点出几个较好的作文题目,以激励大家: 《请为我竖起大拇指》 《埋在心底的自豪》 《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 《我最拿手》 《谁与争锋》

(六)作后评改 1.自读自改。

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自己的外貌特点,优异于别人的特长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2.小组互改。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也可以交换着改一改,互相提一提建议进行评改。3.全班交流。

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习作在班上读,师生评议。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请一名同学读习作。)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建议呢?(引导学生评价)师点评:(用投影展示)大家看这句话我画上了红线,我认为他写的是真情实感,确确实实是自己长处,你们觉得呢?

(七)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

(八)板书设计:

写自己的长处

题目独特、新颖 要有具体的内容 还要写出过程 语句写通顺

附《习作二》预习单

班级 姓名

1、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长处、本领,在这些本领、长处中,你最得意的是什么?

2、在家里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找出你身上的长处或本领。

3、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聊一聊对方的优点。

4、在课间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5、读两篇例文,看看能学到什么?会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整节课堂都充满了激励性的语言,学生热烈的掌声。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以成功习作为例,在赏析的同时再次开启学生思维。能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多数学生习作成功,能按要求完成。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却把自己的外貌特点当做重点刻画描写了,而性格特点和特长却写的很少,没有完全领会透本次习作的训练要点,需重新强化。

教学建议:对修改符号进行复习,不致于学生在修改习作时出现乱涂乱画现象。在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方面要再加强,要面向全体学生,有的同学还不够大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 篇2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浅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习作意识;生活化;体察思考;大胆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9-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是“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植物研究”、“话题讨论”、“一次体验活动”。从习作训练的内容来看,所要写的以“感受”为主。要让学生写出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需要做足课前准备的。没有感受有什么好写的,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无感受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得学生对生活的体察能力、思考能力不够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习作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引导学生体察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能真切地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当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在有了体察力、思考力后才能写出有感受的文字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就要利用好习作内容的训练点来让学生体察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发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内容在安排上欠妥当,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这两个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一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着春游和争章的经历。“一次体验活动”显然也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尝试中获得思考与感悟。只要教师把体验任务布置下去,孩子认真地去尝试体验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了。所以“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安排在前期进行教学。最难的要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了,如果没有长期的对生活的关注度,敏感度是不会对生活中的事有所想法的,故可以把这两内容安排在后期进行教学。至于“生活中的新发现”、“植物研究”难度上要弱于“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但要有“新发现”和“研究”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察和思考的。可将这两内容放在中期来进行教学。从上述难易描述中,笔者感受到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内容是对教师习作教学的一次真正的考量。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根植于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体察和思考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展开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明确习作生活化的意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总会关注的是写作的大主题、大方向是什么?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等来着手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而忽略了人、事、物等和作者的联系,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就是太程式化了,要么是假话连篇,要么是干瘪苍白毫无感情的。学生对于所书写的文字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是无知和被动的。可以说习作中就是缺了那么点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需要对习作内容进行重组,要依据学生的生活感来指导,故一开始我就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的内容罗列出来并组织学生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本学期的习作训练是贴近自己的生活,是需要通过亲身尝试和体验的,只有经过切身的体察才能在体察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受,才会有话想说。在交流探讨中我先让学生选择想写的习作内容,班中38位学生三分之二的选择是写“春游的建议”,问起原因大伙都说我们就爱玩,对于春游想要说的话太多了。看来“爱玩”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爱玩”的意识十分强烈,自然就愿意去把自己在玩乐中的那份感受写出来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有选择“一次体验活动”、“植物研究”、“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问其选择的原因,有的说我做过体验活动,有的说我有过对植物的观察,还有的说雏鹰争章我们就在争。显然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上。至于为何没有人选择要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关注过生活中的事,可能平时也知道些生活中的事,如最近的重大新闻什么的,但我们的学生不会进一步地去了解相关的事件,也不会想去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有关注周围事件的敏感度、观察力、思考力的。对于我们的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既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中需要写这一内容,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对周围事件敏感度、体察力、思考力的生活化意识。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班队的时间组织并探讨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有关注周围事件的生活化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察思考,丰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有时学生往往有感受却不会表达,表达能力弱,表达能力弱了也就缺乏语言的创造能力了。从中年级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体察力、思考力是有的,可体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牵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1.大视角体察思考

我们都知道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带来思考。但视角的狭隘会阻碍体察和思考。为了有效地教学好“生活中的新发现”和“植物研究”两堂习作课,我故意以自己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上课前我把一个红笔套夹在了头发上就这么走进了教室,当然好多学生都发现了,但能质疑我为什么要夹“红笔套”在头发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他们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以此为例我告诉学生有了发现还要思考,要从大视角体察思考才能有所新发现。我先让学生去研究植物,因为从大视角来说,“植物研究”的体察和思考更有针对性,而“生活中的新发现”范围太广了。但哪怕有针对性的植物研究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如从植物本身的形、色、味等去体察思考;从植物生长的时间节气上去体察思考;从植物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上去体察思考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我除了提前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充分观察和发现的时间外,还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来体察思考。我们都知道有时新发现是直接性的,直接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会主动地留心观察。但大多数的新发现都存在着间接性是偶然的,正如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那样,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新发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时,就鼓励学生可以学学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可以写真的事物被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写,还可以写写事物中有着科学的道理被你发现了,也可以写写透过发生的事件被你发现的道理等等,只要是你的发现,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透过我这么一讲,学生体察的视角、思考的方向就开阔了。学生在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就会显得没那么难了。当然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2.规律性体察思考

规律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学生规律性体察思考呢?其实在引导学生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在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中,班中大部分人都想谈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也必定有它的规律存在,因此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热播的原因,告诉学生带着规律性体察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热播的原因。基于学生已经有从大视角体察思考的意识方法后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咨询等途径去展开研究和探寻。经过学生自己的体察和思考,他们找到了热播的许多原因。如:人气明星参与效应、节目拍摄场地的生活化、游戏节目的悬念和刺激性、笑料多解压了观赏者的生活压力等。看来这些热播的规律性原因被学生体察和思考出来了,那么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有底了。另外在引导写“话题讨论”之关于“打不打野猪?武松是不是英雄?”中让学生体察思考出“话题讨论”要么发表赞同的看法,要么发表反对的看法。这也是规律。在从这一“规律”中去找出其他的连带关系,发现其他的规律。这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体察思考的更深入,深入的体察思考才会发现规律,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简单,不够具体了。

三、大胆表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记得2012年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的日本小学生作文在微博上被累计转发了3万余次,连姚晨、任志强等都忍不住转发挥泪推荐。那是因为日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了无数人。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爱幻想,有时想法往往会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学生愿把这些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并批评指责他们的作文。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能展现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作前体验——情感目标)

2.明白书信的格式。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家乡。(习作实践——能力目标)

3.作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写信要求书写端正,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现。)语句通顺,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后评改——能力、情感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例文,熟悉书信的格式。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家乡。难点:

用具体、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风俗。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资料,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并完成调查问卷。教师准备:

1.设计“可爱的家乡”调查问卷。见附表:

2.收集家乡风光、风俗的图片、纪录片等,达到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目标。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想不想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吗?(投影出示)

2.读一读,从信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信的内容写了什么事。应该会有个别学生提到信的格式。接着开始了解信的格式。)

3.思考: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同桌互相交流。)

4、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

5.观察:书信六部分的书写位置。(小组交流后,找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出书信六部分的位置,讲出书写的位置。)预设:

(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

6.老师带来一个顺口溜,可以帮助你记住书信的格式。(出示)小组内读一读、结合信认一认、小组议一议。

(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2.自由读信,边读边思考:信中主要写了什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可。)

3.读一读书信下面的习作要求,并讨论习作的具体要求。预设:

(1)学生能够明白信中主要写了家乡的风光和最具特色的赛马 风俗。

(2)了解并正确的书信格式。

(三)学习范文,拓展思路。1.继续熟悉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信,找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分别是什么及所在位置。

(2)同位交流,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例:称呼是什么?(李阳同学:)在什么位置?(开头定格写)问候语是什么?在什么位置„„(3)出示图表。再次明确信的组成部分及位置。

2.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标画出来。(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

(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标出相关的语句。

(4)交流后指名回答。(学生会抓住重点词句来谈感受。成千上万、热闹非凡、马尾编成小辫、鼓励马儿、像离弦的箭、你追我赶、尘土飞扬等感受到赛马活动的热闹、刺激的场面。)

(作者抓住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重点选了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赛马活动,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热闹非凡的场面描写„„因此写得生动具体,很吸引人。)

(5)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立写作内容。

正确运用书信的格式,向远方的亲朋好友介绍家乡与众不同的风光风俗。(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2)教师投影出示收集的关于家乡风光、风俗的图片、纪录片等,(风光:天然森林公园——抱犊崮;闻名中外的冠世榴园;古老的台儿庄运河古城。风俗: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最喜欢做什么?赶集的时候,是如何热闹的场面?农忙的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感受家乡的可爱。(3)出示投影:(2)小组交流讨论: ①拿出自己收集关于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②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方式将内容说具体、说生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好词好句的使用。

第二课时

(一)学习范文,拓展思路。

1.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会了书信的正确格式,也了解了我们家乡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和古老风俗,相信同学们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来,让你的亲朋好友喜欢上我们可爱的家乡。2.出示投影:

3.回忆: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回答后出示习作的具体要求。

(二)理清条理,动笔习作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教师巡视,了解写作情况,重点看书信的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能否表现与众不同的家乡特点。检查个别学生是否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等;遇到写不下去的学生,帮助疏导一下,以起到扶的作用。)2.写后,自读自改(句子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3.小组互评互改。

(三)朗读习作,师生品评 1.选择典型的习作,朗读。

2.全班交流讲评,教师出示评改要求:

①引导学生评价: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建议呢? ②学生根据建议,结合自己的思考,修改自己的习作。有时间可以誊写。

(四)与人交流,拓展延伸。

1.习作修改完成后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流:在家里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读给别的同学听,增进了解,与别人分享写作的快乐„„ 2.拓展:学习写信封。

(五)板书设计:习作3 称呼 问候语

正文: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祝福语 署名 日期

苏教版六年级 语文上册习作2 篇5

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对自己的家长说一句话:我爱你。我今天就来完成这项作业!

回到家后,我打算在妈妈毫无防备下,大声说我爱你,完成了我特殊的作业。这对我可是天大的困难呀!

我在家中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小声嘟囔着:“妈妈,我爱你!”不行,眼神不够深情,重来,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终于达到了自己定的要求,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心里还是有一丝胆怯。下午,妈妈正在看电视。我倒了一杯水,端到妈妈面前说:“妈妈,请喝水。“嗯,谢谢,我的宝贝儿子。””“呃,妈妈……”“什么”看着妈妈微笑的脸,刚想说出口的话不觉又咽下去了。“没什么。“哦。””走出房门,我后悔万分,心想:怎么把这么好的机会给放弃了呢?真是的!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吞吞吐吐的对妈妈说:妈妈,吓了妈妈一跳,话还没说出口,只觉得心痒痒的的,“那个,怎么说呢,算了没事了’’吃完饭,我回到房间懊悔万分,责骂着自己。晚上,我到妈妈房间,慢吞吞地说;妈妈,我攥紧了拳头,用蚊子般的声音说:“妈妈!我爱你!”妈妈先是一愣,然后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就显得不那么紧张了。“妈妈!我爱你!”“小东西,怎么想起说这个了呀?”妈妈惊讶的问,“没什么,难道我不爱你吗?”“你这个小东西”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快睡觉吧!晚安。”“嗯,晚安,妈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辛辛苦苦养育我了十二年,这些年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辛酸,我又怎能体会?我会把父母对我的爱永远记在心中,放在心的最深处!!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不要等我们也老了,父母不在了,才去思念。可以陪的时候,就多陪陪,别让生命留太多遗憾。大声地对父母说爱,像小时候那样。父母,是我们永远的温暖港湾!!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

朋友们,从小到大,你们沐浴过多少父母的爱?数不清。父母那么爱你们,那你们爱父母吗?爱,从心底里爱。但是你们向父母表达过你爱他们吗?不知道你是否表达过,反正我没有。所以,今天我就要向妈妈表达我对她的爱。

从今天早上开始,我就想向妈妈表达,但一直到下午,我都没有表达出来,因为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唉!算了吧!我想,干脆不表达了吧?正想着,突然,我转念一想:不行!妈妈每天为我忙来忙去,早上早早起来给我做早餐,晚上半夜三更起来给我盖被子……如果我连自己爱妈妈都不表达给妈妈,那不是太对不起妈妈了吗? 于是,我鼓起巨大的勇气,终于把妈妈叫进了房间。就在这时,我感到我的双脚不听使唤了,双手也在不停的发抖。心情无比激动,“碰、碰、碰”的心跳连我自己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可我做不到。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我以超越自己极限的勇气,终于颤抖地说出了:“妈妈,我爱你!”顿时,我的心平静了下来,我好似经过了一场战争。

妈妈听了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皱起了眉头,疑惑地从嘴里挤出了一句话:“浩浩,你是不是又犯什么错误啊?”我一听,便说:“没有,妈妈!我是因为你曾经为我做过很多事,所以我才爱你的。”妈妈听了,欣慰地说:“谢谢!”这时,妈妈过去为我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一股无名的暖流涌上心头。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我强忍住不哭出声,然后扭过头去,走出了房门。

在门外,我百感交集:我爱妈妈只需要一句话就行了吗?我应不应该用行动来向妈妈表示我爱她呢?答案是:是!我应该用行动来向妈妈表示我爱她。我应该听她的话,不让她操心,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对妈妈最好的表示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2》教案 篇6

课题:

15、说勤奋 单位:西河小学 备课人:耿莉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初步感知议论文的作用及写作方法。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议论文的作用及写作方法。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滚瓜烂熟、毫不气馁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写下来并查明意思。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句名言的理解。

6、司马光这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的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

7、童第周这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的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方面?

8、举出几个通过勤奋成功的例子。(名人实例或身边的例子都可以)

9、搜集“勤奋”、“成功”方面的至少三句名言写在读书笔记上。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 学生展示《资治通鉴》相关资料和图片

一、回顾开篇,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5课《说勤奋》,思考: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个什么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学生回答并板书)

2、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鲜花”指什么?(成就)作者用鲜花来比喻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成功者的赞美。

二、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出示要交流的问题:作者如何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

1|、哪些地方说明司马光勤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主要抓住以下文字进行汇报:

(1)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2)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引导学生出示《资治通鉴》的资料)

2、交流:哪些地方说明童第周很勤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1)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

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抓重点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出示青蛙卵图片和剥离手术的资料,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3、思考:既然两个事例都是讲勤奋的,那么只举司马光的例子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各自思考汇报交流)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说一说课外搜集的古今中外有关勤奋而成功的例子。(学生汇报)

2、交流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学生自由发言)

3、仿照着这些名言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也写一句自己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以“说_______”为题作文 板书:(可由学生完成)

说勤奋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古: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

今:童第周(基础较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提出观点—— 举例说明 ——总结观点

教学反思:

课题: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单位:西河小学 备课人:陈秀鹏

教材简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重点: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的品析赏读。

难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布置学生查阅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

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两点说出来即可。(注意引导学生引出《本草纲目》,并对其是医学巨著有简单介绍)

感谢刚才几位同学,因为他们我们的课外知识又丰富了许多。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老师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投影出示:《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用手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谈谈感受。

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他用毕生的精力编写了这部世界药物史上的巨著。本课所讲的就是他在编写《本草纲目》近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中极为普通的一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发生在古寺中的一夜。补充板书:夜宿古寺。现在齐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真棒,同学们声音又洪亮又整齐。就题质疑(宿,什么意思?夜宿?李夜晚怎么会在古寺里?他又在里面做什么?)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一定好奇想了解,图片介绍。出示课件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意图: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2)出示: ①认读 庞宪

陶碗 行囊

垒成 呃逆

笔墨砚台 胭脂草

夜宿

药材

师徒

灰尘 煮沸

破庙

修订

端详

扯下

几块砖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B、在课文中将这六个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自己试着先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好,等我们在具体理解课文时在解释它们的意思

(3)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

三、初步复述课文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注意听这一次的要求是:一,不许出声,也就是默读;二,在默读过程中用笔画出反映时间变化的句子来。并留意在你所画的这些不同的时间段里,他们师徒二人在做什么?这默读是有速度的,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学生默读,画句)

2、交流,摘要板书:

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月移中天 同学们自己找找,在这几个时间段里他们师徒二人在做什么呢?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同桌推荐。学生复述的概括程度的衡量

6、和学生一起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课件出示要点: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即使说得没有文本语言精练,这有什么要紧呢,复述本来应当用的就是口语,很自然的生活话语。)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读题目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全班交流。

五、作业超市 必做:

1、本课四字二词,注意看准字形再下笔,做到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2、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过程。

选作:

写一段话,描写月色,用上下面的词语: 飞鸟归林

夜幕降临

隐隐约约

皎洁

轮廓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月移中天 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课文

出示李时珍图片:伴乐,简介李时珍

师过渡:本文就是记录他在察访药材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

二 教学第四自然段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时珍那晚寄宿的古寺,谁来读读描写古寺的文字? 学生读 课件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师:你找的真准确,读的真流利,但是,我们如果只读流利是不够的,谁再来读读?

学生读(教师及时点评“用重语气重复并且出示重点词”,例:“我听出了古寺里面长满了潮湿的青苔。”谁再来读?)(谁能够把我带进这个古寺看一看呢?)

先后出示:“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 师:在同学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的古寺,这真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

(破败)

师:是啊,那么同学再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谁有本事让其他同学也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古寺的破败。

(学生练读)指名读,其他同学可以把眼睛闭上,体会一下他是否把古寺的破败读了出来。

师:你感受到了吗?再指名读,把你的感受再带给别人。师:那我们同学一起来,让在场的老师一起也来感受感受。4 教师:假设让你住在这样的古寺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说

教师:和我们现在的居住水平比起来,你会用哪个字形容他们这种生活。(苦)

三 体会生活艰苦1 师:其实,在李时珍寻医访药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又何止是住的方面的苦呢?同学们,再次读读文章,找找他们还吃了哪些苦?你从哪里知道的?在书上画画。

学生自读文章。教师巡视 2 交流

师:他们还受了哪些苦呢?

A 他们走的苦(我从“饥餐饮渴”“晓行夜宿”“好几个月”知道他们很苦)

师:为什么啊?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你能读好这几句句子吗?教师引读: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是啊,他们不仅住的苦,行的也苦。

(学生要齐读)B 他们吃的也真苦(我从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知道他们很苦)

师:你能形容一下用水过干粮的味道吗? 师:辛苦了整整一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一口!C 我从他们用砖垒成桌子看出他们很苦。

师:我们现在学习都在舒服的课桌上,可他们连个像样的写字的桌子都没有,工作环境是何等之差啊!D 我从皎洁的月光透过屋顶,照进来知道他们很苦。工作的时候,还是头顶夜空。

师:你都能从侧面看出他们住的苦,你真是一个细心的人。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细心的读书,我们发现,路途遥远,一路上,他们竟然吃了这么多苦。

板书:苦 四 学习第12自然段

师过渡:而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目的就是要写好本草,就让我们打开本草,看看李时珍当天晚上记载了些什么? 出示第12自然段 师:同学先自己读读这一段,找找他记载了哪两种草? 学生自读,说(鸡肠草

鹅肠草)

师: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两种草

出示图片

问:看了这两种草,你有什么感觉? 师: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出示名称 师:再读读这段话,看看李时珍是怎样去分辨的?把重点的词圈画出来。

生:他先端详了一阵。重点出示“端详”(师:但是就算看的再仔细,还是不够的啊)生:然后他放嘴里嚼嚼。重点出示“嚼嚼” 师:通过这一看一尝,李时珍悟到了什么呢?(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师:读读看这两个词。(学生读)

把他们放到句子中去读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工作认真,自己实践……)/说不定有危险。

五 体会“万民得福” 1 深入体会这样做的危险 师: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再说,有可能说不到点“有危险”或我觉得这样很危险,因为有可能草药会有毒性)

师:那就让我们听一个故事吧。/在他察访草药的过程中,这样的危险是很多的,就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听“李时珍尝蔓陀萝” 的故事 此时,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学生说)

师:假设他当时多吃了一些会怎么样?再多一些……? 师小结:同学们,路途上的吃住行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但对李时珍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为了弄清药物的药性,他经常要亲自去品尝那些有可能对身体有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草药,可是他还是觉得非常值得。师: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吧。

放对话录音 师:你知道了什么?

(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心里只想到别人的人是一个让老百姓幸福,是为了万民得福)他这么无私,心里只想别人,为的是什么啊?

板书:万民得福 4 指导朗读

谁来和老师配合一下读好他们的对话? 老师读庞宪,学生读李时珍,学生点评“李时珍”

师引读:“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个为了万民得福,就算吃点苦也值得的李时珍。

他把李时珍最后的一句话读的特别好,从中我知道了“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让我们一起读李时珍说的话 作业设置

1、仿写古寺破败

2、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行、住、吃)值得——为民造福 教后反思:

课题

17、维生素C的故事 单位:西河小学

刘延金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积累“路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用性。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请学生查找有关维生素C的知识。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C。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已经让你们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2、导入课文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2)交流怎样识字、读准。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把不理解的 词和同学们交流,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你

3、点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航海家,却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背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物)

3、“海上凶神”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4、读后讨论。

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这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少维生素C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

2、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读、齐读)哥伦布 大西洋

海上凶神

维生素

2、根据黑板上的词语说一说本课的大概内容。下面我们就来认真的理解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哥伦布是怎样发现维生素c的。

二、说感受,读句子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1)你是从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2)交流。

学生先说感受:我读出一份……

追问: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家再读第6自然段。

5、交流反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出哥伦布的惊喜)

朗读评价

三、读文7-8段,揭开奇迹的秘密

1、出示: 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2)改为陈述句。(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学生交流。(因为船员们得的其实是“坏血病”,这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这样就补给了船员们体内缺乏的维生素C,坏血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9、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四、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自由交流)

如果你不想生病,应该怎样做呢?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教学反思:

课题: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单位:东坪中心小学 备课人:苏凤琴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知识。

3、增强学会使用电脑、提高信息能力的意识。

4、课余学习“上网”,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 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了吗?

2、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齐读

3、学生质疑: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4、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1)生字卡片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出示问题:(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4、用“奇妙”“甚至”造句。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那可太奇妙了,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3、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可以和……(这是休闲)可以和……(这是学习)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4、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四、作业: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3、搜集资料

板书: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纵横交错

巨大无比

奇妙的 构造神奇

传输迅速 国际互联网 信息快捷

生活方便 极大方便

巨大作用

教学反思:

课题:习作五 单位:东坪中心小学 备课人:司志萌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学会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xx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难点:读懂例文,学会用拟人化手法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

一、导入部分:

谈话:同学们,如果你见到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你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

生介绍自己。(比如姓名、年龄、长处、特点、爱好、理想、愿望等)

二、引入主题:

谈话:今天有一个新朋友要和大家认识一下,同学们知道他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吗? 出示《小闹钟》、《小溪流的自述》片断

瞧,小闹钟开口说话了。教师范读例文《小闹钟》。学生听,然后说说听后的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说话了、有趣、生动)

小结:象这样的写法,叫“自述的形式”(板书)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示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1、深化主题:

读例文《小闹钟》,思考: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介绍了哪些特点?

A、学生读例文并思考。B、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 功能

C、再读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

2、继续感悟

同学们,有些事物和我们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绍自己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等,它想和你们说说心理话(板书“心理”),把他们的高兴、伤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书“愿望”)都告诉你,你愿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吗? 指名朗读《小溪流的自述》

小溪流诉说了什么?它有什么愿望? 学生思考并回答。

假如你是这些事物,你会说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比如“课桌、书本”原来的样子,后来被学生损坏,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不爱吃等等。

3、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他们写个自我介绍吧。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的事物。提醒学生注意习作要求:一是用“XX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二是要求写具体、生动。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习作5(讲评学生习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写作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二、讲评学生习作

1、同学们都已写好了自己的习作,那你知道自己写得怎样吗?就让大家来一起评评吧!

学生相互修改习作(这里在教学前先渗透各种修改符号,统一修改标记)

2、指出习作中的比较常见的现象(可能会有以下几种)(1)开头是自述,到后来变成了第三人称;

(2)自述事物不全面,而且并没有写出它的特点、用途;

(3)比较优秀的习作,学习可取之处。

3、再次明确习作要求,修改习作。

4、抄写作文。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五 单位:西河小学 备课人:陈秀鹏耿莉莹 练习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这篇童话故事,能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

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教学重点、难点: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涵的道理。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教学过程:

一、明确题意,完成作业

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出示:

(1)题目《争功》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看出

是哪些人在争功吗?围绕出示的内容展开讨论,尽量要做到人人交流

(2)假如你是小主人,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集体交流评价

(3)你认为文中画线的部分能用什么成语来替换?换上之后读一读。

3、组织讨论:

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和全班同学交流,并自评、互评。

二、总结谈话

1、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故事,你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写成小故事吗?一定要注意说明了什么道理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自由说写,可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完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增加语言积累;

2、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

3、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熟背八个词语和鲁迅的名言。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体会。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3.练习。

4.反馈。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指名读练习要求。2.指导。

(1)

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指名试读,正音。(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把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教师相机点拨。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板书设计: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3、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我们的小伙伴在遇到难题,或拿不定主意时,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帮他出出点子,想想办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大家想不想试着为小伙伴解决难题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

1、故事一:小明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元钱,他想把钱交给老师,可是又怕大家说他是“假雷锋”,更何况这一元钱还可以用来买枝冰棍儿呢。小明有点左右为难,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

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再交流汇报,看谁的主意好,能不能说服小明。集体评议

小组同学积极行动,全体上阵,编故事,演小剧。

2、指导学习课文,在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和小组的同学把它编成小故事来演一演。各组同学上台讲故事或演小剧,全班同学交流评价。

3、各组交流。

学生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的困难,让身边的同学帮忙拿主意。

4、在大家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困难,你能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帮你拿主意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还可以用讲故事、演小剧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学生自讲自演,在表演中学会语言交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讲或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5、交流汇报。

同学们将刚才讲的故事或演的小剧进行交流汇报,集体评价。

学生交流汇报

三、总结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讨论,你有些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苏教版语文上册五年级习作7教案 篇7

1.认真读一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

2.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

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思的作文题,你们想读读吗? 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品读、赏析。

3.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但究竟选择哪一个题目呢?

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内容。选材指导:

如果是记事的,那选事情有些波折的,这样作文有起伏,吸引人。如果是写景的,挑有代表性的景物来体现季节特点。最好自己亲自观察过的,感受比较深刻。

如果选“喜欢的课文”的,一定要有喜欢的理由,有理有据地写,内容才充实。

如果写“盼春节”的,要突出“盼”字。但突出“盼”字最好也用故事、事例来体现。

3.给自己选定的作文内容选一个漂亮的题目。题目要能体现中心,要能概括内容,要与众不同,有吸引力。

4.集体交流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的重点部分。选择一个材料,说一说你准备 怎么来写,其他同学可以提建议。

三、教师指导

1、《我喜欢的一篇课文》,在写不同题材的课文的时候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要把喜欢的理由说清楚,有理有据地写,内容才充实。如:写人的课文应着重写学习人物品质,为人物的或机智勇敢,或坚贞不屈等品质所打动;写景的课文应着重体会景色之美和作者语言的表达等;

2、《有趣的一次实验》重在“趣”字,此“趣”学生常会写成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他们所谓的“趣事”,但实则是一些低级趣味的事。在引导时注意,此处的“趣”可以是实验时发生的有趣的事,也可以是实验本身就很奇妙,就很有趣;选事情有些波折的,这样作文有起伏,吸引人。

3、《冬天》在引导学生时注意挑有代表性的景物来体现季节特点。不要一看到“冬天”二字就是下雪,就是堆雪人、打雪仗,应写出新意,抓住冬天的特点,写出别人没有发现或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你所观察到的或体验到的独特的东西。最好自己亲自观察过的,感受比较深刻;

4、《盼春节》则重在一个“盼”字上,突出“盼”字最好也用故事、事例来体现,写出“盼”时急切的心情,这应该是这篇作文出彩的地方。

例文:

有趣的一次实验

“今天好快乐,半个小时就写完了作业,真棒!”我自言自语道.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我该去看看妈妈买来的小金鱼.我快步走到扁圆形的鱼缸前,鱼儿好像欢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来.其中,狮子头金鱼扬着大脑袋,甩着红白相间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我突发奇想:鱼在水里为什么会控制平衡? 我观察到鱼儿游动时,不停地摇摆,是不是鱼鳍和鱼尾在起作用?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做了大胆的实验.我先准备了小剪刀、鱼网、纱布.然后用鱼网捞出了一条喂乌龟的小草鱼,这条鱼儿好像觉察到了危险———拼命挣扎着,我默默地对小鱼说:“小鱼,你别害怕,为了实验成功,你就奉献一次吧!”我把双面胶粘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一下把小鱼儿粘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刀,一下一下地把小鱼儿的鳍剪了下来,剪完后,我就把秃头秃脑的鱼儿轻轻地放进了鱼缸里,起初,小鱼儿挣扎了一会,就沉到水底,过了好一会儿,它也没有再游动.看来,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还有点担心,就去查阅了百科全书,上面果真写着:鱼的鳍是让鱼掌握平衡的.鱼的尾巴是掌握方向的.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经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是多么有趣呀!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作文

这学期我们共有26篇课文,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先讲述了滴水穿石是怎样形成的。水滴那样告诉我们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够把石块滴穿。然后分别举出了三个活生生的例子: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文中并没有用很大一段话来介绍他们的事例,而是用几句简短精练的话语来概括。虽然是概括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那种向水滴一样的精神。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一句真理来结束了这篇课文。这句真理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我之所以喜欢这篇课文是有原因的。首先这篇课文写的很精彩,里面有许多的好词。如: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接连不断;坚持不懈;日雕月琢;锲而不舍。这些词都是表明学习工作刻苦认真和勤奋。我想如果我们把这些好词都铭记在心,将来写文章一定不愁问题。第二本文是以几件真实的事例来给我们说明“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所以文章读起来和看起来也不是怎样空虚了。如果你只是说“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文章不仅短而且很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篇文章他的写作目的是要让我们知道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要让我们向水滴的这种做法学习。

经过几次读课文后,我觉得很神奇。小小的水滴竟然可以把一颗坚硬无比的石块滴穿,而且看来看书中的图片,图片上显示的窟窿很大,简直难以置信是柔软的小水滴滴成的。所以只要做事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你就可以创造奇迹。

上一篇:初三中考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上半年效能建设工作自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