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学习考察报告

2024-10-03

赴美学习考察报告(共7篇)

赴美学习考察报告 篇1

赴美学习考察体会

蒋雨华老师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4日 点击数:

1731 字体:小 大

2007年12月25日,我有幸随“温州市名师名校长赴美学习考察团”(一行20人),来到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在肯恩大学(KEAN UNIVERSITY)进行了为期14天的学习考察。

美国新泽西州立肯恩大学位于新泽西州尤宁郡莫利斯大街1000号。大学创建于1855年,校园面积超过1500亩,在校生13000多人,是新泽西州的第二大学(第一位是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下属7个院校与中心,校园环境十分洁净、优美。虽校园建筑看起来有点松散,但非常有序、有特色。行走在校园内的小道上,仿佛置身森林公园,进入一个彩色的世界。虽时已秋末,没有了鸟语花香,但脚踩在红、黄、绿、白色相间的枫树叶上(地上的枫树叶很多,一般不打扫,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环境——美国很多地方都这样),微风吹来,今人心旷神怡,十分的惬意。

现任肯恩大学校长法拉希博士,阿富汗人,年龄约60余岁,人类学家。为人亲切、随和,说话不多,但很幽默。他曾在巴基斯坦工作过几年,多次到过中国。

即将离开肯恩大学的前一晚上,法拉希博士还在大学内一座单层、古朴、典雅的小宴会厅以高规格礼遇宴请了我们。说来有意思,该宴会厅原是马棚改建的,但丝毫看不出来,装修简单,但很干净。市局林局长、温州市长以及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三年前也在此用过餐。

两周时间内,我们听了十余个专题讲座,参观了一个社区学院(相当于专科或大学预科)和三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感受颇深。

1、美国人的热情、礼貌、谦让与大度

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接待,如小学生敲鼓吹号,夹道欢迎,中小学校长、主任热情而不厌其烦地热情介绍,还不时地送校徽徽章、纪念簿、笔等小礼品给我们。美国人的礼貌和谦让真让我们大开眼界,电梯进出,女士优先,女的没走,男士就不能先走。过马路时,侧面开来一辆小车(正常行驶),距离我们还有近十米,车就停下,示意让我们先走。一次我去商店购物,选好衣服后即到收银台买单,收银小姐微笑着示意我到5米线外排队等候,当时店里只有5人,两个收银员,三个顾客,一个还在选购,一个在买单,没有一人在排队,我想直接去收银台估计没问题,但美国人很讲规则,我感到惭愧。我排了队,买了单,收银台小姐连说“对不起”,“谢谢,下次再来”。校园内外,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只要迎面走来,大多都会问个好(哈罗!)。反正美国人“你好”“对不起”“谢谢”整天挂在嘴上,使我感觉到,这才是精神文明!这与我原来对美国人的印象大为不同(专横、无理、惊夺、侵略、攻击等等)。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凯雨博士: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学习、生活、生存的权力——只要你不去损害别人。

●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用怎样的方法教育。

●过去或现在的一部分家长,希望教师象个牧师,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全能的专家和精神领袖,能解决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现美国的教师认为,教师应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负起应有责任,要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使之能自信、自强和自立,培养学生有包容心和耐挫力,然后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国对18周岁以上的学生,学校对其教育或评价只能与学生本人直接反馈或交流,通报家长是侵犯孩子的隐私,是违法的,学生可以起诉学校或某一教师。

11月30日上午,我们应邀列席了美国联邦每年一次的教育研讨会。今年大会的主题是:“二十一世纪学习大会”。每年大会的主题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即:让教育者重新思考,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学习更有效、更实用。

我们在参观访问新泽西州的一个“南布朗斯维克高中”时了解到,这里的学生很自信(亲眼所见),胆子大,批判性思维强,很有创意,并重视与实践相结合。在两层楼的西侧30多米的走廊上陈列了大量的体育比赛、艺术比赛获得的奖杯、奖牌。该校学生都是自愿选择班级(按知识基础的差异、起点的不同分A级班、B级班和C级班)上课的,尖子生已开始上大学教材。该校校长(人长的很象俄罗斯总纯普京)告诉我们,他们学校对培养“天才”学生的做法是:①参加学科竞赛和兴趣小组。②加强某些课程的学习。③加快学习进度,让其提前完成高中基本课程的学习。对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帮教志愿团”负责结对帮教(免费)。7年前该校就开始成立“帮教志愿团”,由学生会负责组建。该团体由高一(个)年级的单科优秀生,经考核选拔后组成。学生在校学习跟不上进度的,就可通过学生会联系“帮教志愿团”,然后由志愿团派相关学科的帮教团团员与该学生结对实施帮教。

我们在访问新泽西州的学监与校长协会时,会长×××博士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她指出当前有几个需更新的理念:

①“任何人都不可以被抛弃”(类似于我国的“一个都不能少”);新泽西州政府提出的《不让一个小孩掉队》的法案在联邦政府获得通过,并开始实施。

②“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就是教师没有教好”。

③“我们已经懂得太多——如何使学生真正地在学校获得成功”(翻译版)。

④“教育不是去„装满一桶水‟,而是去„点燃一团火‟”。

愿我国教育的“以人为本”不要只是口号,要落实在教育工作的每个细枝末叶中。

3、美国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新泽西州,大学毕业后考个教师资格证是件很难的事,有时需好几年才能获得通过,拿到资格证书。十年前,州政府教师管理协会就规定,每位教师,每5年内要有100小时的教师教育,而且每位新教师在上岗前一年都必须拜一个导师(无偿的),见习期满才可任教。杰姆逊博士说到“老师永远没有空余的时间”。美国的中小学都有一个“教师学习团队”,相当于我国学校的教研组。在美国的学校里有时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年级,统一备课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学习团队实际上只是一个很松散的合作形式,现在他们也想把这种合作学习变得更紧密一点。“教师学习团队”定期每周至少一次学习,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意见。杰姆逊博士说:“一个在学习团队中只听别人讲,而自己从不发表意见的人是无学习意义的”。

美国的教师教育基本流程是:

大学毕业生 → 考取教师资格证 → 新教师(实习、助理教师)→ 拜师学习一年 → 普通教师 → 实践——学习——再实践 → 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美国的做法很象我们中小学教师教育中的“校本培训”,说明美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了。

4、中美教育的互补性

我们在参观了一个5年级——8年级的初中时,曾与8位学生、二位教师进行了访谈:

问:学生每天在校学习大约几小时?

师答:大约6小时。

问(问教师):每年学生在校学习大约多少天?

师答:约180天。

问(问学生):每天你们的作业多不多?

生1答:老师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作业很少,有时无作业。

生2答:数学最多,每天有约半小时的作业。

问(问学生):你们觉得学习快乐吗?

生答:学习很快乐,很意思,但有时有压力,但不很大。

师答:现美国很多州,包括新泽西州都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州“统考“。

问(问学生):你们都喜欢哪些课?

生1答:我喜欢数学。

生2答:我喜欢科学。

生3答:我喜欢体育课。

生4答:我喜欢研究性学习课。

我问:为什么喜欢?

生1答:很酷!有意义。

生2答:书上有些内容很没意思,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事做研究很有收获。

美教师1答:现在我们常用多媒体上课,还通过互联网学习;网上资源丰富,学不完,用不尽。美教师2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尝试创造性学习”,所做的研究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问题。

问(问学生):你们最不喜欢什么课?

生答:我最不喜欢打扫卫生(显然有些答非所问)。

问:你们每天都参加课外活动?

生答:每天都有3小时左右用于课外活动。

问:课外活动有哪些内容?

生答:有乐队(相当于音乐艺术兴趣小组)、科技(包括研究性学习)、体育(足球、篮球等)。

美教师问我们:中国学生英语怎么样?(翻译翻得不明确,大概是问中国学生英语有无学习,是否必学,学得水平怎样)

答:中国学生英语必学,因为高考必考。

美教师2问:每位学生都必需学英语吗?

答:是的。

美教师:很好。

美学生问:每个中国孩子都要学习中文吗?

答:当然(大家都笑了)。

我们听了一节历史课(教室里25个学生,两位教师上课),主题是什么不知道,翻译没过来,大概的程序是先放一首歌曲,然后学生唱一遍,然后教师问:是谁点燃这把火?

学生讨论、提问(热烈),最后教师总结(大概意思):只要人民团结一致,国家就会强大。

我们还听了一节研究性学习课(是生物课)。教师拿着一条巨形莽蛇在摆弄,翻译不在,不知在讲些什么,只听见学生讨论的声音很大、很杂。

当前,美国中小学教育思想与我国实施新课程后极为相似(大概我国是跟人家美国学的吧!),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极为相似。

麦考·西尔森博士:

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与考试评价很难获得一致,而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与考试评价很易取得协调。②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考试,这很难操作。

现美国的很多州都开始每年一次的统考,考试科目有三门:数学、语言、科学。

美国在向十年前的中国教育靠近,中国在向十年前的美国教育靠近(Elovit 博士),美国教育的缺陷(基础知识),正是我国教育的优势。我国教育的缺陷(轻问题轻过程),正是美国教育的优势。这种优势的互补给中美两国的教育都带来生机。

Elovit 博士在讲座中讲到:如今在地球两则的中美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教育孩子们的问题上,竟然会是如此的相似和统一。Elovit 博士还提到:“学生的学习应该与真实的社会结合起来,而不应该脱节”。

在美国,研究性学习不属于课程(与我国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同),而是许多教师自愿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两国教师的理念不同之处!)。

几点思考:

1、政府对教育的资金投入,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度。

现美国联帮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占全美GDP的4%,我国目前还达不到3%(重视理论与精神的投入)。我国GDP本来就比美国低得多,而教育经费的比例更少。我国政府只看到每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额在提高,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支出在全国的GDP中的比例近年来始终提不上来。教育的办学条件与美国是无法相比的。从班级人数来说,我国中小学每班都在45~50人左右,而美国在30年前就已是小班化教学了(每班只有25~30人)。每堂课还都有“主教”和“助教”两位教师同时上课,美国各州虽立法不同,GDP不同,但办学条件差异不大,中国是一个穷国,加上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相差很大。所以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做法,我们是无法学的,学习了也没法用,只有国家富强了,一切都好办。

2、“以人为本”不应只是口号

美国2005年“不让一个小孩掉队”的法案获通过,并开始实施,布什总统在参观很多中小学时都说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问题,尽管这是不可能的(“不让一个”太绝对),但也充分说明了美国政府对孩子的一种人性化的关爱。

我国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注力度是大的,我国也曾推崇“一个都不能少”的人性化理念,但上不了高中的孩子仍不少。对这批被“分流”出去的孩子,我国政府是缺少关注的。另外,按美国的中小学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的很多管理办法在美国都是违法的,都将被学生起诉。

3、教师的经济地位仍需提高

中国现在教师的平均收入是明显低于一般国家公务员。在美国,教师的平均收入一般都超过当地政府的公务员。现美国教师平均月薪5800美元左右,减去所得税,实际收入约4000美元;在新泽西州买一辆中级轿车(韩国现代2.0全自动豪华型)只需1.9万美元(只需4个多月的收入),我国要卖60多万;买一套260㎡的中等地段别墅只需35万美元。美国的农副产品都很便宜,难怪我们“团队”的一些“团员”说:“既便挣人民币兑成美元到美国去用还是很合算的”,但在美国即使这样高的生活待遇,教师工作5年后离岗而去另谋高就还约占50%。美国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经调查,教师离岗的原因主要有六点:①新教师的上课和课堂管理难;②个性不适合当教师;③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较难(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赖散而不做作业);④评价学生困难;⑤与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好(美国家长对教师的尊重远不如亚州一些国家);⑥教育教学材料不够(缺少而不主动去获取)。

另一项调查显示,所有教师的离岗原因可能五点:①认为学校领导不行;②在群体中被认可程度不够;③市郊区学校教学条件、生活条件不好;④市郊区学校教师工资不高;⑤时间不够(太忙了,看来全世界的教师都很忙)。

这么好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都有一半人离岗,这批人要到中国工作不100%离岗才怪呢!我国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的教师,在低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下忍辱负重地工作(对照美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能也是无可奈何罢)。

我想,我国的政府有关部门不应只看到今天的教师收入比以前的教师提高到多少倍,而更应看到的是今天的教师的工作量和其所承担的责任风险与教师的经济收入,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群体占有的位置。

赴美学习考察报告 篇2

1 巴西扶持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1 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扶持政策和办法

农产品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给巴西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维护农民的利益, 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扶持措施。

1.1.1 以法律形式保障农业投入

巴西政府于2001年12月19日颁布了第10.332号法令, 明确规定国家每年将当年税收总额的17.5%用于支持农贸科技项目。

1.1.2 落实农业信贷政策

根据上一年度农民的产值及其种植面积, 巴西政府分别向小、中、大型农场主发放相当于其生产资金100%、70%和55%的贷款, 并以法律形式规定, 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农业信贷直接发放到中小农户手中。巴西银行2002~2003生产年度农业信贷金额为217亿雷亚尔, 较上年度增长了26%。农业信贷的重点是鼓励扩大农业生产, 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农产品出口。此外, 政府还建立了“出口保障基金” (FGE) 和“提高竞争力基金” (FPC) , 专门为从undefined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融资。

1.1.3 实施“家庭农业”补贴办法

巴西在反对发达国家对生产者实施高额补贴的同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特殊及区别对待”的条款内容, 对本国的“家庭农业”也实行补贴。其中, 最近一次发放的“家庭农业”补贴是在1998年, 总额为4亿美元。

1.1.4 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巴西对农业予以金融扶持, 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开设了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由中央银行独家经营, 分备耕、种植、管理、销售4个阶段的投保和“全额保险”、“分段保险”两个险种, 保险范围以生产成本为上限。农民可依据不同年份、生产条件和农作物选择相应的保险项目。根据规定, 农民在签订保险合同的同时, 必须与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接受技术指导, 以确保农业收成, 减少风险。同时, 为预防自然灾害, 政府还设立专项农业基金, 对受灾农户予以一定的损失补偿。

1.1.5 制定并执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

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由巴西生产资助委员会制定, 农业部和国家货币委员会审议, 经总统批准后, 在农民播种2个月前以政令形式颁布实施。目的在于消除农民对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农民可根据政府对不同农产品确定的最低保护价, 因地制宜地自由选择可种植的农作物。农产品上市时, 市场价格一旦低于最低保护价格, 政府将按最低保护价格向农民收购所有农产品, 以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

1.1.6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巴西政府加大了对仓储、灌溉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对修建仓储和农村灌溉设施的企业提供政府低息优惠贷款。政府还斥资50亿美元实施“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 使全国新建灌区增加近百个, 灌溉面积逾10万hm2。同时, 优先发展农村交通, 以降低农业生产和运输成本。此外, 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联合在东北部半沙漠地区建立了10个综合开发基地, 重点研发热带经济作物, 为落后地区的农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7 大胆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

为大规模开发稀树草原和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 从日本引进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资金, 在稀树草原地区实现了大面积农业用地开发和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还积极引进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 扩大东北干旱地区的水浇地面积, 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并在该地区建起一大批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出口基地, 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

1.1.8 确立农业科研主攻方向, 增加资金投入比例

巴西政府对科技兴农予以高度重视, 尤其在动植物品种改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加大投入, 并提倡和推动精细农业、洁净农业和农机现代化。近年来, 巴西更将生物技术确立为农业科研的主攻方向, 每年对生物技术投入研究经费6000万美元, 而且计划在今后3年内扩大到3亿美元, 达到目前投资额的5倍。

1.1.9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

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是巴西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 它与巴西农牧技术推广公司具体负责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在全国设有约3000多个技术推广站, 拥有职工2.3万人, 其中基层科技人员1.3万人。多年来, 该公司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10000余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巴西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开发稀树草原和半干旱土壤的新技术, 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 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

1.1.10 推动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巴西政府加大了对精细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研究和生产的投入力度, 逐步改变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结构, 极大地提高了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2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及功能, 注重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

1.2.1 注重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 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利益

巴西政府要求各有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及功能, 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利益。因此, 巴西农业部一直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出发点, 在就农产品贸易事宜做出重大决策之前, 均通过中介组织——全国农业联合会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此外, 农业部还不定期地深入基层, 直接听取农户对农产品贸易的反映和呼声, 并就某些单项农业政策向农民进行解释和说明, 争取农民对政府农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必要时还采取某种补偿措施。巴西政府的这种做法加大了政策的透明度, 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确保了国家农业政策的顺利贯彻和实施。

1.2.2 注重发挥多部门在消除对本国农产品贸易壁垒和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

巴西政府十分注重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在消除对本国农产品贸易壁垒和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 许多政府机构都在为促进农产品贸易提供积极的服务。特别是外交部和发展工业外贸部等政府相关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运行规则, 充分利用有关规则中对本国有利的条文内容来对付对手, 重要的贸易谈判均由上述两部的高官直接出面。直接涉及农产品外贸工作的政府部门有外交部、农业部、发展工业外贸部、巴西银行和总统府民政办公室等。为使重大决策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 1995年成立了外贸委员会 (CAMEX) , 其成员有外交部长、发展工业外贸部长、总统府民政办公室主任、农业部长、计划部长和巴西银行行长, 凡涉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要事务均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

1.2.3 注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一方面, 巴西政府主管部门始终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坚决维护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 巴西政府主管部门把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重点放在双边磋商上, 在磋商的具体安排和步骤上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双边谈判前, 政府要求主管部门吃透规则, 精研案情, 摸清症结所在, 打有准备之仗。若首轮谈判未果, 则注意掌握节奏, 不急于求成, 认真做好下轮磋商的准备工作。巴西政府主管部门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采取双边磋商为主的做法有利于当事方充分交换意见, 加强沟通, 缩小分歧, 避免矛盾扩大化和复杂化,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合作预留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1.3 调动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巴西全国农业合作总社成立于1969 年。目前, 全国约有 4000 个合作社, 其中农业合作社约 2000 个, 全国各州均有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一般拥有机耕队、运输队和农机厂等服务机构, 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向社员提供产、供销及市场信息一条龙服务, 对社员服务只收成本费, 基本上能做到服务到家, 随叫随到。其主要职能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咨询、人才技术培训、包装运输和销售出口服务, 协助农户调整生产结构, 降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 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对扩大农产品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 合作社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商品市场, 商品有的属社员自产, 有的直接从厂家购进, 社员购物一般低于市价 30% 左右。社员的农产品既可自由出售, 也可委托合作社出售。

1.4 借助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力量

巴西设有农业生产者全国农业联合会, 是农民自行组织的民间机构, 总部设在巴西利亚, 联合会下设专业委员会, 如:大豆及大豆制成品委员会及玉米、棉花、土豆、烟草、咖啡、柑橘等专项农产品委员会。各州、市设有农业生产者协会, 隶属于巴西全国农业联合会。该联合会的主要职能, 一是收集全国农民对农产品贸易的意见和建议, 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二是在农产品贸易出现问题时, 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并协调农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立场;三是向农户传达政府关于农产品贸易的最新政策。该联合会已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也是向政府转达农民意愿的忠实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和巴西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界在巴西农业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 无论是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 还是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谈判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9年, 巴西农业企业协会 (ABAG) 、全国农业联合会 (CNA) 和巴西农业合作社 (OCB) 共同创立了“国际贸易谈判永久论坛”。该论坛定期召开会议, 制定农业贸易规划、收集农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为国家制定农产品贸易谈判战略提供参考意见。巴西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各类磋商、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及南共市与欧盟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方案中, 均吸收了企业界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2 巴西大豆生产与科研情况

2.1 巴西大豆生产情况

巴西于1882年开始从美国引进大豆种质进行改良, 首次将大豆作为商品是在1941年, 大豆进行大宗商品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2001年, 巴西大豆单产为2710kg/hm2, 居世界大豆主产国首位。2003年, 巴西中、西部大豆主产州单产达到3000kg/hm2。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 尤其是巴西的中西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 大豆生产突飞猛进。巴西大豆种植面积近年来快速增长, 1994年种植面积1168万hm2, 2003年达到1839万hm2, 总产量由1994年的2591万t和占世界的14.8%, 增加到2003年的5260万t和占世界的27.8%。2003年以前, 巴西法律始终禁止种植和经营销售转基因大豆, 但由于政府监控不力, 2002年, 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大面积转基因大豆种植。2003年南里奥格兰德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278万hm2, 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5.1%;其它常规大豆种植区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总和为19.29万hm2, 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 。

巴西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是引进国外品种。巴西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与美国北部地区类似, 因此巴西南部地区的农民可以直接引进美国的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二是政策给予扶持。一方面政府每年公布大豆最低保护价, 鼓励农民种植大豆的信心;另一方面制定了有利于大豆出口的税收政策, 巴西政府规定, 农场生产的大豆用于出口可免交税率为20%的所得税;再者为大豆生产者提供低息贷款, 支持大豆生产;此外, 部分州政府如巴拿拉州还设立了预防自然灾害的专项基金, 扶持受灾农户。三是蛋白需求量大。养殖业对大豆蛋白的需求及市场对大豆油需要量增加, 促进了大豆的生产。四是大豆价格上涨。20世纪70年代初期, 大豆的市场价格上涨。五是物资供应充足。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建立, 包括大豆加工工业、农业机械及其他相关产业,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六是改善设施条件。1960年4月, 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位于稀树草原区中部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七是吸引农民生产。与巴西南部相比, 稀树草原地区土地价格比较低, 吸引了大批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及较高技术水平的农民到该地区。巴西农业科研部门为稀树草原地区提供了适于该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及适用的栽培技术。八是生产条件良好。稀树草原地区土地平坦, 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结构以及符合农作物生长的降雨规律。

2.2 巴西大豆科研情况

巴西大豆面积扩大, 单产快速提高。其单产提高速度超过其面积扩张的速度, 主要是重视大豆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所致。根据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巴西自然资源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豆科研工作, 每年都能培育出2~3个大豆新品种, 使大豆新品种每年更新一次, 共培育出120多个适应性强的大豆高产新品种, 解决了长期种植美国品种的状况。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 还研究和推广了一整套简单、实用、有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973年巴西成立了农业方面最高的研究机构——国家农牧业研究公司 Embrapa (Brazilian ACHltural Research Corporation) , 隶属于巴西农业部, 其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于1975年4月成立, 位于巴拉那州的洛德利那 (Londrina) , 职能是培育大豆新品种 (包括引进) 、研究先进适用的大豆栽培技术、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推广。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及引进方式推广了200多个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 所培育的生育期130d以上适于稀树草原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IAC-6号单产明显超过原来南部大豆产区。

3 几点启示与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与巴西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我国自1974年8月15日与巴西建交以来, 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但是两国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却起步较晚。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热量资源和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我国也有部分领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因此, 两国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前景十分看好。从现在起, 应着手进行积极准备, 内容应包括农业科研信息交换、育种材料交换、农作物种子互相引进与试验示范等, 以拓宽农业信息、育种材料的来源, 解决农作物品种远源杂交、基因优选等方面的育种材料渠道问题。

3.2 采取“走出去”的战略, 参与巴西的农业开发

巴西可谓南美洲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而且土地资源极为丰富, 但大多数国民不愿意务农, 这就为中国的农业走出去提供了可能。参照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模式, 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组织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巴西输出, 充分利用巴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 参与巴西的农业开发、生产及农产品加工, 既可以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又可以弥补我国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只要有目的地做好培训和引导工作, 就能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良性互动, 做到既合作, 又互利, 达到双羸的目的。

3.3 借鉴巴西经验, 促进我国大豆生产

巴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世界农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 巴西的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体系以国家资助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 向下建立区域性的研究开发中心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的体系配置, 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 促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的做法, 这些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赴美学习打开了我的思想空间 篇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堂课,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即是我们体会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方式和角度的不同,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

进入斯坦福大学培训的第一堂专业课程,是谢德荪教授主讲的公共行政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上课是开放式的,老师与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互动式的交流,其中有一个观点给予我启示:事物的发展——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如果以变的心态去面对,那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会改变。美国原先也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上世纪30年代是当时的世界工厂,随着经济发展,同样遇到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问题,只不过他们在认识转型的过程中比我们醒得早、方法新、跑得快。美国的匹兹堡市,早期主要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生产的煤、钢铁产量在美国占很大的比重,钢铁制造业一度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大的行业。随着产业发展,大量外来人员开始进入,1980年城市人口达到180万。由于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匹兹堡城的社会治安、城市环境开始恶化,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外迁。之后,他们成功进行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钢铁行业逐步退出,开始发展新型产业,如旅游业、教育、机器人等产业,大量中产阶级开始回流,城市成功实现了转型。

另外一个城市拉斯维加斯,原先是一片茫茫沙漠,早期由政府特许经营博彩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当地政府发现很多到拉斯维加斯来的游客,仅有1/3时间放在博彩上,其他时间则放在了购物和娱乐上,由此,他们实施由博彩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产业从博彩业向零售、娱乐、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延伸,目前零售业已经成为了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原先以为美国匹兹堡、拉斯维加斯这些城市的转型有“美国的因素”,毕竟背景不同,很难说有可操作性强的借鉴意义,但是老师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首先应该在心中确立这是可能的,然后才有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这样才能打开思想的空间,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上述美国两个城市转型发展来看,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产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行之有效的路径不是一直有效的,我们必须抛弃路径依赖,适时转型。我们江阴召开的市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实施城市、产业“两个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真是应了这个道理,为我们江阴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打开了一条新路!

国民教育优劣事关国家之兴衰,关系国民素质之高低,科技创新能力之强弱。笔者通过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体会和与美国社区普通家庭关于美国教育的交流,深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超一流强国的地位,一方面依靠世界一流的大学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学习创业,集聚了世界顶尖人才。另一方面,较好的国民教育也是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源泉所在。

一是尊重个体。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作为孩子教育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灌输平等的观念,父母亲外面有家庭聚会,会请孩子一同前往,但如果孩子不同意去,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会勉强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意见。我曾在美国社区一个超市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帮孩子选食品,选中一个食品,他们会问孩子喜欢不喜欢,不喜欢肯定不会买;孩子选中的食品,他们会把食品内容作介绍,由孩子决定买还是不买。在小学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考试,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某方面有兴趣,你可以自主选择往某个方面发展。学期结束进行的测试成绩也不会当众公布,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里,讲课的老师会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学生发言踊跃,对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是有问必答,启发人开放式思维,不管是对是错,老师都不会有丝毫的责备或埋怨。只有对个体的尊重,才会促使每个人潜能的发挥。

二是培养自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美国式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充斥着鼓励和肯定。在学校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和回答问题,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不轻易否定学生。美国家庭特别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垒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做教练的往往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父母都来助阵或服务。许多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来美读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在体育和其他业余活动,如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压力,体育上更是自叹不如。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他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大胆细心的作风,也会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往往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速,自信而有魄力,勇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要求。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抑或在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赴美学习考察报告 篇4

考察城镇化建设的请示

师市领导:

2011年,师市城镇化建设将进入快速推进的时期,师内各团场城镇总规修编以及住房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借鉴内地先进的经验,强力推进师市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工作的需要,现申请由孙副师长带队,赴陕西西安参加住房建设博览会,赴重庆恒大调研开发建设项目、山西省考察小城镇建设、北京市对接芳新设市总体规划编制有关工作以及五家渠国家级湿地公园、天津参观大港新区建设,预计本次考察时间15天左右。考察人员:

师市领导1人

师市副秘书长1人

建设局2人

规划局2人

青湖生态公司2人

城投公司2人

以上合计共10人,妥否,请领导批示。

师市建设局

赴港澳考察报告 篇5

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第五期学生政工干部研修班的安排,在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和研修班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政工班一行54人于2005年4月24日至4月30日赴香港和澳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在这一周中,我们参观、考察了香港中文大学,游览了香港、澳门的风光,同时也了解了港澳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情况,体会了在“一国两制”制度下广大市民的真实想法和观念。整个行程紧凑而有收获,感想颇多。

4月26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的香港中文大学,进入校门,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风光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处(中国事务)主任刘贻琦先生和学术交流处拓展高级主任、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秘书长伦炽标博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首先,他们向我们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基本概况。香港中文大学于1963年由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合并建立,并于1986年创立了逸夫书院。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四所书院内含7个学院,分别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现又成立了法律学院。该校规模不算很大,现有学生16000多名,教职工1000多人,但办学经费充足,2002~2003年总收入就高达近49亿港币,这是我国内地一般高校所无法比拟的。中文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办学条件,其科研水平也名列前茅,如香港8所高校选出的六个卓越学科领域项目,有3个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师领导研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出自孔子《论语》的校训: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尽管香港被英国政府统治了一百多年,但中文大学的校训却出自孔子之手,我不由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源源流长。中文大学丰富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也让我惊羡不已,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理斯爵士、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菲尔斯奖得主丘成桐大师等经常到学校举行专题讲座,浓厚的学术氛围使香港中文大学成为全国及国际公认的第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最后,伦炽标博士就我们所关心的教学、学生管理等情况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整个考察持续了近三个学时。

在香港考察中,港人文明程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在校园、商店、酒店、公园,只要你开口,都有问必答,我们的一位同志在向小学生问路时,小学生亲自带路送到路口才离开。香港交通发达,车流不息,市区的车速度在80—100km,但事故很少,人们交通意识强。有红灯时,行路人也自觉等待绿灯,绝不抢灯违章。尽管路窄车多人多,但是不塞车。没有乱扔垃圾、烟头和随地吐痰者。香港法制观念较强,管理严格,乱扔烟头、吐痰、丢垃圾要罚600港币,在浅水弯乱扔垃圾,一经确认,要罚款2.5万元和入狱6个月。香港的居民受教育程度高,大多数人都能够讲英语。

通过社会调查、民间访谈,港澳两地的人民都热烈拥护“一国两制”。他们感受到,自回归后,大陆、港澳间的来往更便利了,人员来的更频繁、更多了,商机也随之增多,钱更好赚了。而且有中央政府的支持,他们的市场、金融更有活力、更有发展空间,所以心里更踏实了。象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他们感到有内地支持就可以抵御,不会造成经济崩盘。回归以后,中央派军队进驻,协助地方治安,特别是沉重打击了澳门黑社会势力,使社会更稳定了,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但是,在几天的参观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港澳两地一些社会弊病和精神垃圾。如,人只关心自己,自己份内的责任尽力做好,别的一概不管。香港人有一句话:“香港没有雷锋”,所以人情淡薄;黄赌毒现象严重;人员超负荷工作,精神压力太大;贫富过于悬殊等。

赴东北考察报告 篇6

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雷刚

4月12日—23日,我们26期校长培训班12名学员先后到青岛、大连、哈尔滨、沈阳等地的学校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特别是对哈尔滨第三中学的考察,给我非常深的印象。该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

一、哈三中概况

哈三中创建于1923年,五十年代初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78年被命名为首批办好的省级重点中学,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现为黑龙江省重点高中的龙头学校,是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学校之一。

目前,哈三中有新旧两个校区,共占地面积26万8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位于哈双北路17号的新校区,有规模宏大的教学楼群,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艺体中心,造型独特的游泳馆,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楼群,精巧别致的食堂和学生公寓等,新校区视野开阔、群楼错落、芳草绿树、路径通达,一流的设施,完备的功能,置身其中使人感受到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旧校区坐落在哈尔滨市中心,那里有古香古色的教学楼,装备精良的电教实验楼,功能齐全的艺体楼,典雅崭新的综合楼,造型别致的后勤楼,这些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图书馆、蓝排球馆、体操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多功能厅都为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丰富业余生活创造了一流的条件。

校目前94个教学班,学生近5000人,教职工332人。学校设有校本部、国际部、三中群力分校、哈三中凡奇远程教育学校等部分。

学校教师学历100%本科,获硕士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共有61人,占教师总数的25%。特级教师10人,学科带头人13名,国家级骨干教师7人,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8%,拥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二、学校特色及成绩

只有方向明确,才能不走弯路,不入歧途。只有特色鲜明,才能彰显个性,超凡脱俗。学校一贯坚持以德育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办学模式,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近年来,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省榜首,重点大学录取率在95%左右。在毕业生中每年有10%的毕业生升入清华、北大,成为全国除北京市以外升入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高中。

学校以分层次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几年来,已有500多人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并且每年都有数十名左右的艺术体育特长生被清华、北大等高校降段录取。2001年10月,哈三中被授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实验基地。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丹麦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经常互派师生进行访问与交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吴校长在选聘教师方面的独特思维,他认

为:如果教师都是师范大学毕业的,那会造成“近亲繁殖”的后果,所以该校在选聘教师时尝试到综合性大学选聘一些工科、理科或者其他专业的高材生,结果效果很不错。

今天的三中已成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的排头兵、龙头学校,成为哈尔滨市初中毕业生首选的高中、向往的圣殿。未来的三中将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学。

三、考察后的反思

通过对哈三中的考察,比较我校的现状不由得引人反思:

1、教育教学现代化设施设备亟待改善。我校从校园的建设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都体现出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视,但力度还应加大,应有所突破和超越。

2、教学常规管理上应实化、精化、细化。虽然,在常规管理上各校大同小异,但精细化管理程度决定着成绩的优劣。

3、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中层管理和教师教学倦怠是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最大问题,如何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才智,是我校现阶段重要工作。

赴美学习考察报告 篇7

一、运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多元文化社会, 尊重个性, 崇尚自由。美国和加拿大又是非常讲究平等的社会, 宪法规定了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在尊重个性和争取平等之间取得平衡, 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教育的一大难题。美国和加拿大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 不同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因此, 需要合适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发展学生特长、扬长促短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好选择。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比较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重视发展特有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些都给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也是运动成为生活组成部分的社会基础。

1. 教育重特长, 跑步进名校

在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蒂诺分校交流考察时, 该校中国项目代表林旭先生介绍到美国教育如何重视学生个性、兴趣培养时, 经常会列举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特长生在大学入学录取时, 一些名牌大学都会主动联络他们并提供奖学金等优惠条件。其中, 有一位学生就是因为非常喜爱长跑, 并在这项运动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而得到了名牌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2. 制度加自觉, 课外时间多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高度法制社会, 人们对于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学校教育同样如此。在与洛杉矶阿凯迪亚高中交流时, 当我们询问学校运动队训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情况时, 发现有两点是保证学生能够参加运动的前提条件:一是有运动的时间, 学校虽然没有统一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学校下午2点50分放学, 给学生留出了充裕的时间;二是严格执行制度, 通过对阿凯迪亚高中下午最后一节 (第六节) 体育课的观摩发现, 参加这节课的学生类似运动员, 项目包括游泳、篮球、足球、田径、棒球、网球等, 这些项目可以每天利用这节课进行训练, 但如果不是某个项目的竞赛周期, 就不能利用下课以后的时间继续训练。

3. 设施人性化, 满足差异性

洛杉矶阿凯迪亚高中是一所当地较好的公立高中, 规模比较大, 一个年级有920多名学生, 体育场馆多而实用,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该校的体育馆。这个馆的大小从外面看和我国很多重点高中的体育馆差不多 (或较小) , 但进到里面就会发现非常宽敞, 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 安装了很多球架, 球场端线处墙上用软材料进行了保护, 座位都是活动的并隐蔽在墙内, 从而更加讲究实用。这样的体育馆可以同时开展许多项目, 除了中间开展篮球活动外, 周边可以满足排球、羽毛球、板球等多项运动, 充分体现了人性化, 满足了差异性。

4. 锻炼自发性, 竞技民间化 (商业化)

在考察期间, 随处可见跑步、骑车锻炼身体的年轻人, 尤其是双休日, 所经过的社区公共运动场所都是踢美式足球、打高尔夫球的身影。我们询问了两位来自中国内地的高中女生“在美国、加拿大与国内时的感受”, 两位女生都不约而同地回答说参加体育锻炼是完全自发的, 会和同伴在课后去游泳、打球等, 因为有这个时间和条件 (场地设施) 。本次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了解美国中学生体育联赛的制度和运作方式。对此, 在阿凯迪亚高中交流时我们了解到, 美国校际体育竞赛是一个被称为FIR的民间组织负责的, 由这个组织负责整个州中学的各运动项目比赛安排, 每个学校有一名体育教师管理者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该教师无教学任务, 承担选拔运动员、监管运动员资格、安排训练、争取赞助、联络有关比赛等任务, 因此校际间的比赛是有民间组织承担的, 参赛的费用基本上也是学校负担, 学生只是会承担一些交通费用。学校也是主动地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水平相近的级别参加比赛。

二、体育课程百分百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伯纳蒂诺分校属于南加州的洛杉矶县, 有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教师, 受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采取了两项措施:减薪和不招生。加州政府公立大学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加州州立大学 (CSU) , 该大学以普及为主, 本科教育质量较高;有23个校区, 45万名学生, 46000多名教师。另一个系统是加州大学 (UC) , 属于研究性大学, 有9个校区, 华人间竞争很激烈。大学无规定体育课, 采用学分制激励学生选择体育, 如一般一学期8个学分, 大的学科为一门3个学分, 这样选好两门大学科后只剩下2个学分, 无法再选择大学科, 这2个学分只能通过体育、艺术等小学科来取得。美国和加拿大的高中学制是4年,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美国为2年, 加拿大为1年, 每周4节~5节体育课, 不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 没有学校运动会。

1. 执行课程标准自主性强

1995年, 美国健康、体育、娱乐与舞蹈联合会 (AAHPERD) 与全国教育目标委员会一起出版了体育的全国标准——《走向未来:全国体育标准, 内容和评价指南》。在美国学校体育的历史上, 制定全国体育课程标准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但是, 该次国家标准的制定, 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 (包括体育) 开始向中央集权制度转变, 而是仍然保持教育分权制的特点, 其国家体育标准自然也呈现出独特性, 表现为该标准不具有法定约束力, 只是一个指南, 没有规定各州或学区的体育课程内容。各州有权确立自己的课程标准, 学区和学校则有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阿凯迪亚高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和州标准中规定的课时, 原因是经济问题——没有经费开课。学校现在两周400分钟锻炼时间, 约每周4天, 这是毕业要求, 4年高中只要求两年体育教学, 当然也可以多于两年。

2. 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地位平等

美国和加拿大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 大学毕业生要想当中小学教师, 必须到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师培训机构学习两年的专业课程, 拿到专业合格证书。美国和加拿大的小学普遍实行包班制, 即两个教师上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 到了初二实行分科教学。美国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35个小时, 每天7小时, 要上6节课, 其中1节为准备课。表面上看工作量比中国教师大得多,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负责认真备课, 把课上好, 学生的安全、午餐、活动、课外辅导都有专人负责, 不用他们负责, 班级学生数也较少, 一般30人左右。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成为教师的立足之本, 因此, 多数教师非常敬业, 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自己准备教材、负责评价, 向每个学生负责。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 在工作时间、待遇方面没有任何区别。

3. 教学硬件充足、实用

洛杉矶阿凯迪亚高中的教学硬件包括1个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10个网球场、2个排球场、1个棒球场、1个体育馆、1个室外游泳池等。印象深刻的是, 这些场地既标准又实用, 比如上文提到的体育馆内的布置简洁实用 (在此不再赘述) , 室外棒球场除了有一块标准的场地外, 在外场的弧线处设置了20多个小型带网的球门, 专门作为练习击球技术的场所, 同时还有一个全封闭的击球练习场, 这样既可以满足专业训练要求, 又有大量满足普通学习者需要的场地, 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相比浙江省许多重点高中的场馆建设, 在标准化程度上水平相当, 但在适应实际教学需要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4. 课堂教学重视技能掌握

在阿凯迪亚高中, 除了听取学区负责人和学校领导的介绍以外, 我们还听取了2节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一节是普修课, 教学对象是选修体育的学生;一节是上文提到的类似我们运动队训练的课外兴趣小组。在普修课中, 有排球、网球、棒球、综合球 (集网球、板球等技术于一体, 任课教师自创) 4个班级同时在上课, 每班学生数在30人~50人, 全部穿着统一的运动短装 (气温大概不到20°C) , 教学组织方式类似我国现在高中实行的选项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约一个月换一个学习项目, 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多项运动技能, 而对学生来讲则能够较系统地学习某一项运动技术, 这也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在课堂上, 可以看到教师基本都采用传授式、练习式教学方法, 学生就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 认真地练习技术:如, 两个场地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进行排球教学比赛;4个学生在一个场地上自主练习对打 (网球) ;50个学生四列横队两两在进行对打练习 (综合球) ;至于棒球, 学生则分为4人~5人的小组练习击球技术, 下课后也没看到学生集体做放松运动, 教师只是组织个别学生回收器材。在课堂中, 学生练习得非常投入, 练习时间也很充足。

5. 选课制度是固有的思维

美加两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自控与交往等基本生活能力。虽然, 在高中4年期间, 其中, 体育课程美国2年、加拿大1年, 学生面临着选择, 但因为学生从小就面临各种各样不断的选择, 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事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已经养成了习惯, 成为一种基本能力。正如杜威学院顾问Ji m Sebatian先生介绍的那样, 学生一般在11年级就选定今后升入不同类型大学的不同课程, 选定后到12年级一般不允许改变, 如要改变也有相应的措施, 如学分转换法, 即将原学习的课程所得学分以一半计算。此外, 由于进入社会后专科生找工作比较容易, 这也促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选课环境。而反观我国高中现在的选项教学, 实施的困难之一就是部分学生选项不稳定给教学带来了不便, 所以, 美加两国这种选择意识培养加相应措施跟进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高度职业化的顶级联赛是特长教育的平台之一

美国N B A职业篮球联赛不仅是中国CBA篮球联赛的榜样和模仿对象, 同时也一直受到中国广大球迷包括众多的学生群体的喜爱和痴迷。这不单单是因为有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星的加入, 在情感上引起了中国人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NBA职业篮球联赛高度职业化带给我们在文化上的启示和冲击。在本次考察中, 有机会亲临现场感受了这种文化——观看了洛杉矶湖人队主场对芝加哥公牛队的常规赛。当走进非常向往的, 但仅是通过各种媒体接触过的洛杉矶可容纳18997人的斯台普斯球馆 (STAPLES Center) 时, 不得不承认NBA既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 又是一个美国文化的集合体。从一进入赛场到比赛结束出来, 可以看到NBA、球赛、唱国歌、拉拉队、KISS ME、好莱坞明星这些美国文化的经典表现, 看一场比赛, 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细节, 感受到美国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美国本来就不是一个矜持的国度, NBA更加点燃了美国人的疯狂, 连我们也一起跟着“疯狂”了一把。这样的职业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美加两国之行的启示

美加两国的社会体制、文化背景、教育体制等和我国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 虽然是管中窥豹, 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1. 重新审视教学和竞赛的关系

美加两国的同行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竞技是非教育范畴, 学生想在某项运动上争取发展, 需要家长去解决, 比如找俱乐部, 学校体育教学不是单纯为竞技体育服务的。而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往往是为竞技服务的, 体育教师在教学以外承担着带队竞赛的任务, 有竞赛必定有锦标, 而且这些锦标又是学校考核体育教师的主要指标, 因此导致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 由此出现了“上课放羊、训练卖力”的景象, 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获得良好的体育教育, 影响了运动习惯的养成, 最终也影响了竞技的发展。

2. 逐步推进体育教师专职化

阿凯迪亚高中有8位体育教师, 其中1位是负责人, 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是7位。2位教师因为年龄较大临近退休而没有承担学校运动队教练的职务, 其余5位同时又是学校各运动队的兼职教练, 在学校的工作非常专业, 而且除了教学任务不需要承担其他工作。而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学校中除了要承担体育课教学任务外, 还要承担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各种校内竞赛组织、运动队训练等, 并且工资待遇不但不能平等反而要比文化课教师少, 让其用心投入教学肯定要打折扣。所以, 我们或许也可以将体育教学之外的任务交由专门的人员负责, 使体育教师专职化。

3. 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的事情

运动伤害事故一直困扰着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某些项目的正常开展, 器械体操、足球等容易出现运动伤害的项目都被教师所放弃, 甚至许多学校拆除了体操器械。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的功能无限扩大, 本不应该由学校、教师承担的责任都要学校教育来承受。而在美加两国, 对于教育, 则明确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 比如加拿大的学科课程标准中就规定了家长应该做什么, 加上高度的法制社会和自觉遵守规章的习惯, 根本不会出现类似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事件。因此, 我们应该倡导这种理念, 特别是社会舆论导向要正确, 大力提倡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

4. 各类竞赛组织民间化

上一篇:医院院长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3我儿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