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精选9篇)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篇1
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美文 点击数:
年08月25日
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1063 更新时间:2010
礼仪,对于个人,是文明与教养的表现;对于社会,是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对于民族,是精神风貌的展现。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我们推行教师礼仪,是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交往需要出发,在校内,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社会,就是要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
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入校门时,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或“你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2、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
3、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或“小姐”。
5、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教师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状态后,放置在办公室的安全地方。
2、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1)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2)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然后肃立(规范地立正)。
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全班同学:“老师好!”
教师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
3、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总的要求是:微笑、和气、文雅、不恶语伤人。
(1)用普通话教学,并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例如“请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手势的基本要求是:手指伸直并拢,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掌心向斜上方。禁用食指指向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2)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中途不要打断。
(3)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4)语气、语调友好、冷静、诚恳,对学生不能使用蔑视、讥笑、讨厌、憎恶的语气,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
(5)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地来回走动,同时注意避免不雅举止。
(6)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不长时间责备学生等。
(7)学生练习时,教师认真耐心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同学,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4、下课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教师(面带笑容):“下课!”
班长:“起立”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
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见!”
(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三、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别人帮忙,赶紧说声:“谢谢!”“辛苦了!”
2、言行高雅。不打听别人私事,不背后议论其他教职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闲聊谈笑。在办公室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清洁整齐。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要提前到办公室,按要求自觉做好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上班时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主动开好门窗;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饮水机关好。
4、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应热情欢迎,微笑起立,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应对客人讲“对不起,请稍后”。回来后或处理好事了,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别:“欢迎您下次再来!”,“慢走!”,“再见!”。
5、不妨碍别人。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高声讲话,不做体育游戏,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放录音等。
6、电话礼仪
(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鬃”。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切忌冷漠无情,但也切忌声音过大。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
(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自报姓名),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四、与学生交往礼仪
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朝夕相处,如果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
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1)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如走廊、球场边等,有时也可在办公室里进行。
(2)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3)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4)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坐,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五、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
(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六、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
(1)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2)尊重家长,语言礼貌。要求:
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
(3)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家访礼仪
(1)选好时机,预约前往。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
(2)举止稳重,温文尔雅。
(3)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
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
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
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
该
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
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
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
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
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
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
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
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
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
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
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
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
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
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
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
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
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
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
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
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
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前双眼礼貌地注
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郑重地,嘴里不能吃任何东西,或是边
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
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公共礼仪
(一)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
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 ,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
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 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
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
(3)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
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
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
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
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
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 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
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
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
讽刺。
四、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
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
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
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
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
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
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
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
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 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
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
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
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
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
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
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
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 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
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二)教师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
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
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
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
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
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
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
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
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
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 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
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
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
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五、公务礼仪(一)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
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
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二)电话接待礼仪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
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三)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
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
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
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
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四)乘车行路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乘车外出时要注意:
(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
(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
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HTK〗
(五)递物与接物
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举止。
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
片: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名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
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
意识地读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六)会议礼仪 会议的通用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目的。
(2)拟发好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要
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
(3)安排好会场。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
(4)开会的时间宜紧凑。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
耳呵欠不断。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时间,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应视为开会礼仪
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5)迎送礼仪。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会议,对会议参加者要认真做好迎送工作。一般应在会
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问题。
六、日常交际礼仪(一)宴请礼仪
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
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
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
。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或
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
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
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二)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尽量不吃葱、蒜、醋等带强烈刺激气味的食品,不喝烈
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患有感冒者不宜进人舞场。尚不会跳舞者最好不
在舞场现学现跳,待学会后再进舞池。
一般情况下,男士应主动有礼貌地邀请女士;如果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论男女,下级都应主
动邀请上级跳舞。跳舞时舞姿要端庄,身体保持平、直、正、稳,切忌轻浮鲁莽;男士动作
要轻柔文雅,不宜将女士拢得过紧、过近;万一触碰了舞伴的脚部或冲撞了别人,要有礼貌
地向对方额首致歉。一曲终了,方可停舞。男舞伴应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谢意,女舞伴则
应点头还礼。除此之外,还应讲究文明礼貌,维护舞场秩序,不吸烟,不乱扔果皮,不高声
谈笑,不随意喧哗,杜绝一切粗野行为。
(三)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
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 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
(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
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
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
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
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七、涉外礼仪
在国际交际中,礼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许多外事活动,往往是通过各种交际礼宾活动进
行的。一般来说,各种交际活动,国际上都有一定惯例,但各国往往又根据本国的特点和风
俗习惯,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我们在对外交往中除应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注意礼
貌、礼节之外,还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它们不同的礼节、礼貌的作法,从
而使得我们在对外活动中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1、举止:在外事活动中,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要自然诚恳、和蔼可亲,不
能不拘小节。站时,身体不要东歪西靠,不要斜靠在桌面或倚靠;坐时,姿势要端正,不要
翘脚、摇腿,也不要显出懒散的样子,女同志不要支开双腿;走时,脚步要轻,如遇急事可
加快脚步,但不要慌张奔跑;说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也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2、谈吐:在与外宾交谈时,表情要自然,态度要诚恳,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别人
在与他人个别交谈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应待别人说完。交谈中若有急
事而要离开时,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在与外宾交谈时,不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履历、婚姻、薪金、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情况。同外国人交谈,最好选择喜闻乐道的话题,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风光名胜、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大家都会感兴
趣。这类话题使人轻松愉快,能受到普遍欢迎。如果外国人主动谈起我们不熟悉的话题,应
该洗耳恭听,认真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主动同外国人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篇2
一、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习惯于地方音, 不读普通话标准音;误读多音字中专名和通名异读字;误读多音字中异义异读字;异读词后改为统读的仍按原规定误读;简化字替代的几个繁体字因辨别不清而误读;识字读半边而误读的字等等。如 (1) 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不是一蹴 (jiù, 应读cù) 而就的事情。 (2) 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 真让人垂涎 (yán, 应读xián) 三尺。
2. 用字用词不规范
如:“的”、“地”、“得”不分、同音词不辨、错别字不受重视、语感迟钝;标点使用不规范等现象。
3.“新词新语”受青睐
这主要表现在“时尚”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汉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副+名”构成的词组被当成时尚的新词新语频繁使用等几个方面。如:有的老师动不动就使用“哇塞”、“爽歪歪”等粗俗的词汇, 以至于孩子们一窝蜂的将这些词语挂在嘴边。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东西, 任何新的词汇出来, 都会在民间经过实践的检验, 在这个检验的过程中, 他们或被接受或被淘汰, 作为教师应该使用那些被规范了的语言文字。
4. 过分“儿童化”
当然, 根据幼儿园的活动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 “儿童化”语言是幼儿园教师口语的一大特点, 它不仅能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距离, 而且能提高幼儿兴趣,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还能显出对幼儿的亲近感。但是这里“儿童化”主要指口语内容儿童化的, 即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对幼儿有吸引力, 简洁明了, 突出重点。而有的幼儿教师片面的理解口语“儿童化”的含义, 过分追求语言的外在形式的儿童化, 如语音变化太大, 发音偏前, 语汇语法使用幼儿的不成熟表达;表情过于做作等等, 其结果是造成语言不规范, 给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就更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掌握好普通话语音、词汇的同时, 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切忌口语过分“儿童化”。这对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强化幼儿教师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提高幼儿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思想意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的使用, 不可视为小事。对教师个人而言, 语言是其精神的外化, 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的印记, 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母语,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文明不断升华的过程。汉语言文字在国内外中华儿女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的标志。所以, 对广大幼儿教师来说,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 不可等闲视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这些都在告诉我们, 人民教师应当说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 为推广普通话, 使用规范字当好表率, 做出榜样。
三、养成学习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意识和习惯
1.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规范化
所谓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 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 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在语音方面, 教师要使用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发音, 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 不使用方言, 不念错字。在词汇方面, 不使用方言词, 不自造词汇, 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稳定的“新词”, 如不说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 尽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词。在语法方面, 力求避免搭配不当、语句不通、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等不规范现象。在修辞方面, 避免用词不当、前后矛盾的话。总之, 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在案头备有字典、词典, 读书备课写材料时, 遇见不熟悉或拿不准的字词随手查一查, 以免出现错误。
2.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纯洁性
语言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 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 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她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 应该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 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有的教师给孩子起绰号;有的教师套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讨厌”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作为教师要尽量用纯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 使幼儿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3.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艺术化
教师应尽量的扩大知识面, 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 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 我们从各个方面带给孩子美的感受。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礼仪规范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教师礼仪;人格魅力;形象塑造;教学效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礼仪则是文明的象征。教师礼仪代表着职业形象、学校形象、教师个人形象。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礼仪的规范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教师礼仪是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具体呈现。
一、做仪表得体的教师
一个人的魅力、气质、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在教育教学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自然、大方、朴素、得体、不弄虚作假。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更是教师礼仪呈现和育人的第一线。教师的仪表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孩子们第一眼看见老师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一个教师的仪容可观、言谈举止庄重文雅,不仅受学生尊重和增进师生情感,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教学工作也大有益处。
二、做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礼仪”是教师人格魅力和师德形象的展示,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会给学生一种示范作用、熏陶作用。反之,不注意个人的仪表风度,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通常会成为学生私下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必须具备必要的礼仪
修养。
三、做学生形象塑造的代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道德实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只听老师话的原因。
教师礼仪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好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办法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并且能真正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必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成绩。未成年孩子对教师的选择倾向性很强,一般而言,当他们喜欢某位教师时,便喜欢学这门课;当他们讨厌某位教师时,就会讨厌这门课。因此,教师礼仪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职业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渗透于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人类不变的目标,教师礼仪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对教育未来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要用礼仪规范行为,用礼仪滋润心灵。用礼仪促进教学,加强礼仪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是教师礼仪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篇4
一、谈吐
1、说普通话,发音正确,语速适中,轻声讲话。
2、能根据场合、地点、对象的不同,用适当的语气、语速讲话。
3、交谈中能谦逊地礼让别人先说,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4、交谈中能礼貌地注视对方,用微笑、点头等身体语言给予回应。
5、无论对方怎样出语不恭,始终做到文明用语。
6、语言表达清楚简练,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说话经过考虑。
7、与家长谈话事先有所准备,随机谈话中,遇到不了解的情况不妄下断语。
8、谈吐文雅,亲切真诚,体现教师的文明素养。
二、穿着装扮
1、根据幼儿园统一要求统一着园服,穿着正式、规范。
2、无统一要求时,上岗应着轻松方便的服装,便于工作。
3、不着吊带背心装、露脐装、超短裙、超短裤等异装上岗。
4、带班应穿着方便工作的布鞋,在幼儿园应换下高跟鞋。
5、留长发的带班时应将长发在后面束起,不戴夸张性的饰物。
6、不留指、趾甲,不涂指、趾甲油。
7、不化浓妆,轻点眉唇,饰以淡妆,做到装扮淡雅庄重。
8、上班不配带隆重夸张的首饰挂件,避免划伤幼儿。
三、仪态举止
1、注重举止礼仪,站、坐、走、举手、投足动作稳重、文雅。
2、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在幼儿面前做出榜样。
3、对幼儿尊重亲和,能弯下腰或蹲下和幼儿沟通。
4、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平和、乐观的工作状态。
5、经常向幼儿报以微笑,让幼儿感到容易接近。
6、在家长面前不卑不亢,亲切和蔼,让家长尊重并愿意沟通。
7、按文明举止的基本要求,以相应的礼节礼敬别人。
8、仪态仪表落落大方,形成个人的素质修养。
四、人际沟通
1、善于用优雅的语言、动作、亲切的态度与人沟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
2、在会议活动、谈话活动、研讨活动中做到礼待领导和同事。
3、在与人交往中注意教师的文明形象,注重交往细节,如打招呼、道别、礼让、道谢等,做到礼貌待人。
4、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善于揣摩家长的心理,做到礼敬家长,让家长感到被尊重、被认可,乐于接受幼儿园的做法。
5、在家访、家长会、电话沟通、大型活动等家园沟通中做到有准备、有应对、沟通策略明确,最终达到目的。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心得体会 篇5
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展示了社会成员的文明形象。孔子说过:“礼,敬也!”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通过昨天下午田老师地培训,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幼儿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幼儿健康的人格。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认真备好每一个活动,上好每一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教师为人师表,是率先垂范的角色。但事实有时并非如此:孩子们见到老师,热情地走上前向老师问好,而老师却无动于衷。是啊!我们作为教师平时的工作确实很忙,有时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们必须反思,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当孩子们的热情有礼换来的是老师的冷漠时,幼儿会对老师有怎样的想法呢?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能够仿效的榜样。
初中教师师德规范细则 篇6
1、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不迟到,不早退。
2、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3、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化。
4、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思想方面)。
1、热爱学校,爱护学校荣誉,关心学校发展,不说有害学校的话,不做有损集体的事。
2、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维护同事的名誉。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4、作风正派,不拉小集团,不挑拨是非,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遵守作息时间和工作纪律制度,每天晚上十点半钟前必须回校、回家,有事有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不请霸王假。
(三)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生活方面)。
1、衣着高雅大方,举止端庄。男教师不留长发,行课期间不只穿短裤和背心;女教师不穿紧身衣裤,不浓妆艳抹,上课期间不穿拖鞋,上课不抽烟。
2、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打架骂人。对同志,对学生及其家长态度和蔼。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4、上课期间不酗酒。
5、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德育工作方面)。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差生。
2、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不粗暴训斥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经常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实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通过家访或其它方式,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学生。
(五)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业务能力方面)。
1、坚持自学,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2、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4、消除门户之见,同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坚持教学相长,自觉向学生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六)坚持“教学六认真”,尽职尽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面)。
1、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职,自觉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优生,提高差生,因人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有所得。
3、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礼仪规范教学反思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刚开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 看到同学们的反应是漠然的, 课堂上仅仅是老师讲, 学生听。在观看教学光碟时, 学生们是一副看热闹的表情, 根本就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联想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和缺失社会公德的事, 笔者决定让学生先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同学配合, 展开讨论后,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列举了一个个听到过或看到过的现象, 我对于每位学生的发言都认真地听着,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问题来自生活, 学生们就愈发觉得亲切, 没有距离感, 学生的兴趣就更高了。这时教师趁热打铁, 问学生:如果事件发生在你身上或你周围该怎么做?学生们回答:作为当代社会的年轻人, 应该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更应该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礼仪修养的人。听到他们的分析总结, 笔者感到学生喜欢讨论, 喜欢上礼仪课, 同时这也让笔者感到很欣慰。事实上, 他们不是不想学, 而是教师如何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经过这次讨论后笔者转变了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们收集到的不文明的实例, 在课堂上陈述或表演出来供大家讨论, 然后统一认识, 自我约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礼仪教育具有渐进性, 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实践的过程。良好的礼仪修养必须要经过学习礼貌、礼节知识, 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情感。同时要克服自身和社会的各种阻力, 确立坚定的信念, 不断领悟才能得以实现。当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训练、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他人的肯定时, 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应该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身体力行,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校园文明礼仪应该从小处着眼, 重视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讲规范、抓落实”, 虽然我们对校园文明礼仪的规定条款细致、要求严格, 但我们的制度是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基础的, 我们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一定要在学生的理解和拥护中施行,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二、加强实践课的训练, 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
礼仪课属于开放性的课程, 所以笔者常告诉自己:不能一味地讲述知识, 在“纸上谈兵”, 要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讨论。古人云“玉不琢, 不成器”。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多了才能注重细节, 在细节上入手抓训练, 说明学生们是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了这门课程, 愿意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鞭策教师不断地研究探讨, 不断地进步, 以期让礼仪课真正有效地“活”起来。我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就十分注重修养之道。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就是强调自我修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自我修养是对个人思想意志、道德品质、学识技艺等方面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涵养, 是自我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人交往中一定会有和谐与完美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伙伴。模拟演练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而其目的与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 还是服务于生活。课堂上,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站、坐姿及与人见面后的礼节, 对他们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 然后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 教他们正确地行礼。有些学生姿势不正确, 教师要逐一指导并让同学们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笔者还特别强调每天到校后,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当学生们的问好得到老师的回应后, 他们感受到的是被尊重。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求他们在其他课堂上都能牢记学生礼仪规范, 尊重老帅, 认真听讲。同学们反映听课纪律好, 老师讲得精彩, 学生听得有劲。针对个别上台演讲的同学在行注目礼、鞠躬礼以及其他礼节时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教师要及时进行规范的讲解和对错误的纠正。同时, 要求学生应把学到的礼仪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灵活运用, 在实践中找出自己的差距, 通过再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行为, 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校生。
三、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
课堂上的讲解实践训练固然很重要,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笔者认为当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于学生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些影响根深蒂固, 时时在影响着学生。比如一句粗语、脏话, 生活中的不拘小节等等, 需要我们时刻引导他们,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 为学生做表率。通过老师的带动, 学生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真正使他们成为能自我约束、待人友善、人品高尚、注重文明礼貌、有修养的人。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世界日益在变为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落。在一个讲求礼仪的大环境下, 人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会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积极的制约与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规范, 从而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 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共同提高, 这是教育的责任, 更是教师的责任。因此, 提倡营造礼仪环境, 是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做出积极的响应, 以此来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共同营造讲求礼仪的大环境, 最终实现人人知书达理, 全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赵景卓.现代礼仪[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教师礼仪规范 篇8
一、行为礼仪
1.教师的行为要彬彬有礼。遇见长辈、学生问好,要礼貌回应或点头致意。
2.早晨师生见面,当学生敬礼或问好时,老师应热情还礼。教师之间相遇,应主动热情地招呼对方,早晨互道“您早”或挥手示意,课间走廊相遇,要点头微笑,临下班则互道“再见”,挥手示意。
3.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大方。进教室前,教师检查自己的衣着和仪表是否得体。不着过露、过艳的服装,发型、发色要符合教师身份,不能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
4.遵守社会公德,情趣高雅健康。不赌博,不酗酒,不迷信,不参与有损教师形象的活动。
5.教师和领导间应互相尊重。领导要善于听取教师的各种不同意见,听到不同意见要先反思后决定;教师也要认真倾听领导的意见,有不同看法可以向上反映,作为领导做决策时的参考。但是,学校已经做出的决定,教师必须先执行。
6.教师间提倡互敬互爱,以诚相待,团结互助,不自卑,不高傲,不嫉妒,不偏激。注意礼貌用语,不随意在同事前议论他人长短,不在学生面前相互开玩笑或争吵。
7.教师要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在家庭中,应尊老爱幼,成为家庭成员的表率;在社区里,要邻里团结,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的榜样;在公共场所,要为人师表,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8.站立时要抬头,双目向前平视,躯干挺直,面带微笑。不要缩脖、塌腰、耸肩,双手不要放在兜里或插在腰间,不要抱膀。
9.入坐时要轻要稳,上身自然挺直,面带笑容。至少应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背。男士坐姿:双腿并拢,坐正,手分别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女士坐姿:双腿并拢、坐正,两手叠放,置于左腿或右腿上。谈话时,身体向谈话方微侧。两腿不可过分地叉开,不可长长地伸出去,不可翘二郎腿,不可将双手放于臀下,不可抖动腿脚。
10.走路时双目平视,面带微笑,上身挺直。不要用脚蹭地面;不要手插裤兜走路;不要左顾右盼。与人交谈时,目光应亲切地注视对方,不要躲闪或游移不定。要态度诚恳、举止大方。
二、集会礼仪
1.升旗仪式教师要准时参加并衣着整洁,队伍整齐,遵守纪律,不交谈。升国旗时,教师庄严肃立,行注目礼,唱好国歌,为学生做表率。
2.开会、学习准时参加,尊重他人,认真听讲,勤做笔记,不做与开会学习无关的事,更不要交头接耳,关闭(或振动)手机,不接打电话。他人讲话结束,应鼓掌致意。
三、办公礼仪
1.教师接打电话要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接电话要说“您好”等,挂电话应说“请您先挂电话”。不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不在走廊大声接打电话。教师之间谈话,也要轻声细语;教学楼内走路要轻声慢步。
2.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丢课,不缺会,不旷职,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备课时间保持安静,不闲聊唠家常,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坚守岗位,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以“老师”相称。
3.保持办公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打扫卫生,下班关闭电源。保持整洁安静,不在办公室内高声谈笑,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4.工作日不喝酒;严禁在教室内吸烟,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乱丢烟头。
5.遵守网络道德。工作时间不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确保网络为教学服务。
6.爱岗敬业,不搞有偿家教;不在校外兼课,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辅导班;不滥订资料,不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向学生散发非官方资料,如广告和有宗教色彩的材料等。不接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钱物。
四、教学礼仪
1.教师听到预备铃声,要到教室门口候课。上课时,教师要举止文明,面带微笑,教态亲切,和蔼自然,精神饱满。站姿要端正,不趴在或靠在讲台上讲课,不要坐着讲课。教师谈吐须文雅,不要带出脏字,口气应亲切,教师须讲标准普通话,不说方言土语;消灭错别字。
2.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性。对学生的发言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如“积极思考”“有勇气发言”“声音洪亮”等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上课迟到,老师问明原因后,应允许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如发现学生缺席,下课后应报告班主任或学生家长。课堂出现学生违纪行为,要用文明方式及时制止,讲究方法,积极引导;课后个别帮助教育,不要把矛盾激化或简单上交,更不能把学生赶出教室。提高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4.作风严谨,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擅自离开教室。如果因故出现上述情况,要向学生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上课时间不会客接友,也不许学生会客接友。不讲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课必须关闭手机。
5.教师要经常互相听课,听课时态度要认真,做好笔记,不窃窃私语,不打瞌睡,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听课后要给以积极肯定的评价,或诚恳的指出不足;不要听课后无声无息。交换意见时,要耐心倾听他人的谈话,不随便打断话语,若要插话,也应有礼貌地使用文明用语。
五、会客礼仪
1.家长来校,教师应热情接待,无论学生有何过失,对家长不应有丝毫冷淡,要心平气和的与其交流,切忌与家长争吵。在谈及学生的优点时,不忘肯定家长的功劳;在谈及学生的错误时,则不忽视教师本身的职责。不要边工作边和家长谈话。在家长道别时,教师应起立相送。
2.对来校办事的客人一定要周到热情服务。要笑脸相迎,语言亲切,坐姿得体。不要吃零食,不要不耐烦。客人道别时,应起立相送。保持教师应有的形象。
3.要使用礼貌用语,如问候语“您好”、感谢语“麻烦您了”、道歉语“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请字句“请您留步”等等。交谈中不要涉及对方的稳私和敏感话题。
双流县籍田中学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 篇9
培
训
材
料
仙桃市教育局
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无数细节中。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粗言脏语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的形象。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加强礼仪规范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教师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使命;教师的礼仪是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教师礼仪是弘扬高尚师德的一个基本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应注意提高专业和道德素养、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应该了解和遵守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并加强自我反省、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警策,把爱心献给学生、诚心献给同事、忠心献给事业,做一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决定在2010年开展“塑师魂、立师德”师德主题教育。为配合主题教育的开展,我局收集、整理、编印了《教师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选编》培训资料。《教师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选编》共分四篇:第一篇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篇为《教师礼仪规范》,第三篇为《师德典型案例选》,第四篇为《师德名言选》。
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宣传,认真学习,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德能素质,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仙桃市教育局 二○一○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原文 ……………4 第二章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 第三章 学习贯彻新《规范》座谈会发言摘选 ……………15 第四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28 第五章 仙桃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试行)……………34 第二篇
教师礼仪规范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40 第二章 教师礼仪“五要素” ……………42 第三章 进出校门礼仪和集会礼仪 ……………56 第四章 课堂交往礼仪 ……………58 第六章 办公交往礼仪 ……………67 第五章 课外交往的礼仪 ……………80 第七章 与家长交往的礼仪 ……………93 第八章 社会交往礼仪 ……………101 第三篇 师德典型案例选
第一章 全国师德标兵事迹摘选 ……………110 第二章 师德警示案例 ……………163 第四篇
师德名言选
第一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
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章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师德规范修改(出台)背景
新《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样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样一个奋斗目标,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决策。从这个目标出发认识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更突出了。而且,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中,显示党中央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题来看待。
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尤其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以教师的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2004年中央8号文件第三条指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十条中明确规定: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中,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一个精神,四点希望”。一个精神:就是“教师应该体现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四点希望:就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文件及讲话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催生《规范》适应新形势进行修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一次颁布和修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距2008年相距11年,原《规范》条款中许多内容不能满足新时代要求,许多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少数教师师德缺失与滑坡,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
二、新《规范》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新《规范》一共六条,不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如“爱国守法”强调了教师要爱祖国和人民;“爱岗
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强调“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更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人师表”同样赋予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含义,不仅与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紧密相连,而且对教师的衣着和言行举止、协作精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等方面要求具体细致,还增加了对待家长态度方面的要求;“终身学习”更是人本思想的全面要求。
二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新《规范》在认真总结了原《规范》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汲取了原《规范》中反映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基本要求,如继承了师德规范主旨“爱”和“责任”,又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三是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规范》修订从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基本要求,使之成为每位教师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如在师德规范修改征求意见过程中,新修订的《规范》中有“十五处”广大教师意见被采纳,从而使《规范》更加具体,更加实际,更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在新《规范》中还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倡导性要求。如在新《规范》中首次加入“保护学生安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健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等等,这些都是结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提出的新要求。
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本次修订实施的新《规范》是从教师职业道德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针对当前师德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既作出了倡导性的要求,也作出了若干禁行性规定。
例如,倡导性的要求有:第一条“爱国守法”中,倡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第二条“爱岗敬业”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特别需要提倡。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只有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才可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倡导“做学生良师益友”。第四条“教书育人”中倡导“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第五条“为人师表”中倡导“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第六条“终身学习”中倡导“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禁止性的规定有:第一条“爱国守法”中“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第二条“爱岗敬业”中“不得敷衍塞责”;第三条“关爱学生”中“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第四条“教书育人”中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第五条“为人师表”中规定“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他律”、贵“自律”。如第一条中倡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第二条中倡导“乐于奉献”、第五条中倡导“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新《规范》在注重“他律”的同时,强调“自律”,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把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三、新《规范》的突出特点
1、突出了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旧规范第二条内的一句话,在新规范中升格为第四条的条目。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职业的根本所在(如同“治病救人”最准确地描述了医生的职业特征)。
2、体现了时代性。新规范新增了“志存高远”“素质教育”“知荣明耻”“终身学习”“探索创新”等词,这是21世纪对教师的时代要求,这也是与时俱进在新规范中的具体体现。
3、提高了针对性。应该说旧规范有“热爱学生”这一条,“保护学生安全”本是题中之意。但还是被范跑跑这样的人钻了空子。这说明旧规范存在意思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的漏洞。新规范增加“保护学生安全”的内容,很有必要。类似意义上的增加,还有“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
4、增强了概括性。把旧规范中分散在五、六、七、八等四条内的主要内容,精简压缩到新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之内,也比较好。再就是删除了明显重复的词,如旧规范中的“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两词意思很近,新规范删去了“注重身教”。另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为“遵循教育规律”,也稳妥一些。
5、注重了操作性。新的“规范”不仅是增加一条“终身学习”,而且每一条都具体化了。比如,在“爱国守法”中,增加了“不得有违背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爱岗敬业”一条中,又具体化为“三认真一不得”,即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在“关爱学生”一条中,使用了多个四字词组,如,“关心爱护、平等公正、严慈相济、良师益友、歧视学生、变相体罚、保护安全、关心健康”等,通过这些词语,细化了关爱学生的具体做法。在“教书育人”一条中,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等词句。在“为人师表”一条中增加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同时,还将“热爱学生”中的“热爱”改为“关爱”一词,将“无私奉献”改为“乐于奉献”等,更具有操作性。
四、新《规范》的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新旧《规范》的区别
新旧《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条目数量由8条改为6条。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上由之前的8条改为现在的6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比如,在第三条“热爱学生”中,旧条款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此前公布的新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公布的版本基本构架相同,但在一些词语使用方面进行了微调。在征求意见稿中,第二条款为“敬业奉献”,而正式版中,改回到1997年版的“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被改为更为简练的“勤恳敬业”。而第三条款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一字之差感觉更人性,更具亲情味。第四条款中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则被“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所取代。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
此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前期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写入该内容是在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有偿家教的恶果很明显:一是导致教师“拜金主义”,二是影响正常教学进行。此次修订的条款更加清晰和简洁,在具体内容上也得到了充实。“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也首次明确列入其中。
4、“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够。现在社会发现这么快,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更何况是教师这种特殊行业。所以在新规范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六、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师[2008]2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第三章
学习贯彻新《规范》座谈会发言摘选
在我国第24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学习贯彻《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9月8日,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下面是摘选与会者的发言。
做一名人民尊敬的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 顾明远
第24届教师节即将到来。此时学习贯彻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着特别的意义。
真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特别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这种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靠用什么工具来塑造人才,而是要靠自身的知识、智慧、人格来影响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铸造者,因此,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都重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同时又是普通公民。因此他首先要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遵纪守法。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
二是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忠于自己的职责,就要勤奋努力,乐于奉献,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教书育人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信念。教师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这种爱是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学生,使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得到健康的成长。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教师群体,他们舍己救人,坚强不屈,在大灾害面前毫不畏惧,奋不顾身抢救学生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值得全体教师学习。同时我们也相信,所有具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精神的教师,在天灾困难面前都会表现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
关爱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用言语行动伤害学生;要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要信赖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够成才。
三是对自己发展的责任。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终身学习是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生活必需,教师尤其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教师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掌握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在学习和创新中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有理论、有思想、有创新、有风格的教育家。
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反映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比起1997年颁发的《规范》,更加精炼,更加集中,更具有时代精神。而且由于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教师共同参与、共同遵守。我们应该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这个规范,使它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指南,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每到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都会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有两种心情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一种是感到无比的自豪,这一天
总有许多学生打电话、发短信来祝贺节日,一种工作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另一种心情是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要担负起重大的责任!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适应形势的需要,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做一名值得人们尊敬的人民教师。
教师节重温教师的职责
北京师范大学 劳凯声
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以及每一个将来可能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应当时时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选择当教师?当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履行教师的职责。这一基本职责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关系到社会尊师和教师自尊的内在依据,关系到教师群体的职业自我意识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职业的地方就在于,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类个体。这些个体各不相同,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个体起先都是柔弱的,但只要有阳光雨露,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因此,从根本上说,教师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它从弱者出发的意识。传道、授业、解惑并不等于教师职责的全部,教师的职责首先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独特价值,引领他们实现源于精神内部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社会化过程,激励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比当下更高、更完善、更美好的自我。因此保护和扶助弱者的意识也就是教师职业的良知。
其实教师的这一良知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整个社会。在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从弱者开始迈开自己的人生之路的。在这
一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当成为一种最富有希望和生机的活动,因为教师始终承载着全社会的期望,凝聚着弱者的梦想。为此,做一名教师,就应以自己的人生,化作蜡炬照亮社会,甘作春蚕温暖他人,这是任何时代教师永恒不变的使命。
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秉承和发扬强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伟大信念,接纳并引导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不同个体,帮助他们由弱者变为强者,担负起传递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责任。
保护和扶助学生,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教育的结果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绝不容许出现次品、废品。为此教育应包含一种区别于一般历史眼光的人文关怀,对于少年儿童,教师更应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因为作为弱者,少年儿童更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也是今天摆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中小学教师,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为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职责,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规范要求。
就学校而言,我认为首先应当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教师由于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并且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也才能真正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存空间,真正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些规定都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征。作为锦上添花,我认为还应有更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实施教育惩戒时,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对教师的行为都应有更为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北京市教委主任 刘利民
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北京市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充分结合首都教师队伍的特点,努力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使师德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实施“十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公共必修课。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十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
2004年底,北京市申请设立了全国师德论坛分论坛。通过开辟师德建设专栏,出版优秀论文集,邀请师德专家作主题演讲,组织优秀师德标兵报告会等形式,探讨新时期师德的新内涵,使广大教师有了明确的学习榜样。
200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广大教师在优秀共产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主动要求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三年多来,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支教先进个人,为京郊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为了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北京市决定在城镇优质中小学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城镇研修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踊跃报名,积极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无私奉献,体现了首都名师的崇高师德。
北京市两年一次的师德标兵评选,三年一次的市级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北京市优秀教师评选,四年一次的特级教师评选以及今年教师节市政府表彰的10名北京市人民教师,都不仅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
具有较高的师德水平。
前不久,我们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的活动。要求广大干部和教师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首都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
下一步,首都教育系统将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教师为契机,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从更新思想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将加强师德建设同关心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等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学 谭国强
新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其中,我对《规范》中“关爱学生”条目里写入“保护学生安全”的体会尤为深刻。
“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受到灾难或意外的威胁时,教师以其特殊身份,有责任组织疏散学生,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脱离危险,而不是自己先跑,臵广大学生的安危于不顾。在这次大地震中,灾区学校涌现出了许多教师的感人事迹。他们把学生的安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践行着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30岁的数学老师张米亚在地震发生时,完全有逃生的机会。但当我们挖开废墟时,只见他扑跪在地,身体前俯,紧紧搂着两个8岁的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而他的双臂已经僵硬。我们试图掰开张老师护卫孩子的双手,却怎么也掰不开。他以自己的英雄行为,将师爱定格在生死瞬间,演绎了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28岁的美术老师连蓉被发现时,她两手各抱着一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活着。她们班在她的紧急疏散下,13个孩子幸存,但她却永远撇下了自己一岁半的女儿。
在灾难面前,在生死关头,我们的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展示了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
从映秀转移出来之后,映秀小学的老师们又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跑遍成都大小医院,看望住院的孩子,为幸存学生联系就近入学的学校,我校学生在救助点附近入学率达到了85%。在灾后重建的艰苦过程中,他们更是以忘我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安抚工作和复课的准备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
映秀小学的教师群体是千千万万普通教师的一个缩影。如果不是这次地震,他们或许一生都默默无闻。但是在生死瞬间,他们迸发出最美的人性光辉。他们真正履行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他们用融入血脉的本能的师爱为学生铺平了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
教师职业崇高而神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颁布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将认真学习,将《规范》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要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为家乡教育
恢复重建和教育发展作出新贡献。
把爱融入“了不得”“了不起”的事业中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曲莉梅
作为一名多年在教育战线工作的小学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远远重要于其他行业。因为教师这份职业关乎尚未成熟的孩子,孩子的发展关乎他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乎国家的兴旺和发展。
我的体会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深深的爱的情感。教师在工作中,要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成职业自律,转化成专业能力,更要转化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汲取、不断学习的动力。
新的《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三个方面,对教师的“爱”作了科学而全面的解读。其核心指向和落脚点,与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紧紧相连,明确要求我们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16年前,我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行为散漫,对学习毫无兴趣,正常的教育几乎对他不起作用。这个孩子几乎耗费了我60%的精力,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恼和压抑。女儿知道后,将一本《捣蛋鬼日记》推荐给我。这本书让我从儿童的角度重新了解和理解了儿童。我开始深入儿童世界,找到了新的教育感觉。我想,对这个孩子,一定有什么地方让我忽略了。有一次我留意到他的语文书翻角处画有精致的小人图案,再翻,每一页都有。当我让书角快速动起来时,看到的居然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画故事。
我终于发现了他的兴趣和智慧,因势利导,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美术兴趣与特长。后来,这个孩子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每个教师节,他都会回校来看我。其实,我更感谢他,是他让我感受到“因材施教”是如此美丽。
奥运会上美国选手菲尔普斯八次夺金、七破世界纪录,让我时时反思,有没有天才苗苗被我错过了?我时时要求自己作这样的反思。这就是教师将爱的情感诠释到职业中,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期望所在。
回顾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留下最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学生纯真的目光,感动于学校的关怀,更感动于国家对我们的期盼。作为老教师,我对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有体会,更深感它的必要和中肯。我会始终不渝地学习它、贯彻它,也真心地期盼新一代的教师们能谨记《规范》中的每一条要求,理解《规范》的思想、宗旨,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自律。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真是一个“了不得”又“了不起”的职业!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时应势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刘彭芝
新的《规范》与原《规范》相比,在条目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在很多提法上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势、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更突出了对教师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时代诉求。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中学校长,我认为新《规范》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
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要求,又有较高标准。前者反映在前五条上,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作为一名教
师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后者则反映在最后一条“终身学习”上。
在“爱岗敬业”一条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旧《规范》中是没有的。乐于奉献的精神特别需要提倡。新《规范》提出教师要“爱国”,要“志存高远”。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只有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才可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
新《规范》首次纳入了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这是必要的。教师面对的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我保护必需的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安全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当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时,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新《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并首次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列入其中。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对教师有新的要求,也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点会越来越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得到体现。
新《规范》第六条提出的“终身学习”,对办好教育很有现实意义。中国要建设成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现在要培养的是既全面发展、又有创新精神,同时品德高尚的学生。以此为目标,我们的教师就应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教师如果不学习,其所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手段、自身的内涵和修养,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落后、老化。终身学习这一条的提出,适逢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学校必须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使之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专业发展的外部助力。对于校本培训,校长不仅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而且要出思路,出方法,作决策。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新颁布的《规范》有新意,而且不是为新而新,是应时应势而出;新规范的颁布必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起到积极的规范、推动和提升作用。
第四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看望出席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时,提出了以下“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要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
我们党有关理论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都是符合时代要求并需要全党全社会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有其历史必然性,意义极为重大。
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从三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首先,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毋庸讳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这些代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遭到过度耗损,自然环境在某种范围内受到严重污染;二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
济的迅速发育,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出现了腐败现象。之所以付出这两种代价,都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缺位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理想信念淡漠和思想道德滑坡显然与违背“八荣八耻”直接相关,即便是在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实质,要么是缺乏保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愚昧无知,要么是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集体利益,同样是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可见,现在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是我们克服发展中的不足,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还直接关涉国家软实力的强弱。现在,评价一个国家,不能光看其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还要看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软实力因素。毫无疑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进一步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的境界,进一步增强我们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所以它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于内在精神上相通相融。比如,与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密切相关。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的好公仆,必须首先做一个好公民,而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践行“八荣八耻”。这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非常必要。一个政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泾渭分明的荣辱观,这样才能在人民当中树立起良好形象。再比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紧密相关。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能知荣辱、树新风、讲正气,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走向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息息相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全体公民都知荣辱、创文明、促和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陈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意义重大。他说,目前社会上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如有人提出用“多元价值”来否定我们坚持的“一元价值”,不要“同德”要“异德”,要“离心离德”。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明白,尽管多元价值是客观存在,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我们的价值观必须要有共同的指导思想,让多元价值观接受一元价值观的领导,做到“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具体来说,就是要服从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全国人民才能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共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二、如何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于简练的表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教授王伟分析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汇聚和体现。具体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在新形势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臵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要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
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陈瑛指出,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刚提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怎么又提“八荣八耻”呢?我认为,“八荣八耻”是过去一系列提法的深入、系统的发展,它准确地体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等提法完全包容进来,形式鲜明,很容易被群众接受,可以说是为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臶,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有机制保障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予以践行。对此,张国祚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把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贯彻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二是要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三是要宣传好,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是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为群众做出表率;五是领导决策部门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办法,营造好践行荣辱观的氛围。
王伟认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他律和自律,亦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的外部机制的基础。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
义荣辱观教育,这些措施,已经勾画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的框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修养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广大公民能否通过道德修养,升华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为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追求崇高道德修养的风气。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同时,还要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领导干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常修为政之德,为全体人民做出榜样。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道德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善恶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善”主要是指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恶”主要是指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要在全社会筑牢基本道德规范,形成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
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教授刘惊铎从青少年教育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为重要。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已有很大变化,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内化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格结构之中呢?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三近”原则。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贴近孩子生活。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也是生活的。当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病是“空”,脱离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气息。脱离了孩子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的荣辱观教育,必须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接近孩子个体。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涵养化育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
只有成为个体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和孩子的个体经验相接近,融入到孩子的个体生命成长中去,成为孩子成长的“呵护人”。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还要亲近孩子心灵。道德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和心灵的活动。道德教育只有触动心灵,引发感动,引领精神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知识,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摘自《半月谈》)
第五章
仙桃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特制定全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
一、师德规范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政治修养,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支持、不参加黄、赌、毒、邪教等违法活动及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活动,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3、自觉遵纪守法,坚持依法办事,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遵守校纪校规。
4、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销或强迫学生购买学习资料,不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不接受家长宴请或让学生家长为教师个人提供服务,不营私舞弊,尊重他人学术成果,不抄袭他人论文,树立教育、教师的良好形象。
6、关心热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不歧视差生,努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关心留守学生。科学评价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激励为主,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教育教学规范
7、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8、主动配合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共同教育好学生,经常主动与家长沟通,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家访工作,不随意传家长到校,尊重家长,理解家长,不训斥挖苦和责难家长。
9、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杜绝教学事故。
10、精心备课,不抄袭他人教案,不得不备课上课堂,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研究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1、认真上课,努力实施有效教学,上课时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完成教学目标,不拖延教学时间。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做到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上课时不接打手机、不抽烟、不会客。
1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适量练习题,不得大量布臵机械重复作业,严格按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公正,并做到全收全改,不得要求学生或家长代批作业,作业批改要有记载,不得随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13、充分利用朝读、课外活动或自习课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辅导要做到面向全体,培优补弱,形式多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14、按规定组织学生的考试,不得频繁组织考试,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考试前,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考试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监考,规范考纪考风;考试结束后,要及时阅卷,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反馈,努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习教研规范
15、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时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理论,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16、教师要谦虚谨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青年教师要主动向中老年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中老年教师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要热情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
17、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每学年要有计划地学习1—2本教育专著,订阅学习一份教学教研杂志或报纸,要有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学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2篇。
18、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网上教研,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主动参与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坚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听评课活动、“四优”(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竞赛活动,及其他校内外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四、教师礼仪规范
19、仪表大方、整齐、清洁。穿戴要符合职业特点,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背心、短裤、超短裙进校园。男教师不留长发或剃光头、蓄胡须。女教师不化浓妆、涂染指甲、不染艳丽彩发、不佩戴易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首饰。20、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待人接物热情、礼貌、真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对学生家长要和蔼可亲。
21、坚持原则,加强团结,坦诚待人,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背后议论人,不搞小动作,不搬弄是非,不利团结、不利工作的话不说,不利团结、不利工作的事不做。
22、思想、作风正派,要尊重领导,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对学校工作有意见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不背后发牢骚或散布不满言论。
23、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烟蒂、瓜果皮,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自觉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第二篇
教师礼仪规范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礼仪式、葬礼等。
现代礼仪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创建良好的社交氛围
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二、教师礼仪的内涵及其培养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其特殊意义。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他人、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近年来,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师德建设,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公共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臵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
教师礼仪教育的途径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
这里所说的学习,指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
同时,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礼仪,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1)重视教师礼仪的传承
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教中,要求老教师在传授教学知识、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促使新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师礼仪修养。
(2)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
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
②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③要求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配合。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分忧,应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以和为贵,尊重同事。
④要求教师服饰得体,仪表端庄。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行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意愿和主动性是最重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礼仪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时时刻刻谨记、笃行,在实践中增强礼仪意识,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能力。
三、当前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教师在礼仪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2)对学生关心不够(3)对学生缺乏尊重(4)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
(5)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2、对教师礼仪的建议(1)增强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2)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5)举止得体,言语生动(6)服饰得体,仪表端庄
3、教师礼仪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意义(1)传承传统美德,扩充学校德育内容
教师的言行,特别是教师的礼仪表现,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通过教师示范作用,让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如拳拳报国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关心人、理解人、同情人、孜孜上进、奋发图强、正直诚实、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良好意志和品德,都值得共同弘扬。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
义。
(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师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风气,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全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3)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学过之后,迫于原有的教学惯性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压力,日常的教学行为丝毫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对教师礼仪的强调,从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出发,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得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贯穿于他们的教学行为中,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行为基础,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
第二章
教师礼仪“五要素”
教师礼仪的五要素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服饰、教师的举止、教师的形象和教师的情绪
一、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语言礼仪的具体要求(1)熟练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标准化语言,也是教师必须使用的职业语言。教师必须运用国家规定的“全国通用普通话”教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在教师语言规范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
(2)准确、无误的科学性
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要科学、正确。在语言使用上,教师应力求字斟句酌,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句通顺、无误,避免学生错误地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教师语言的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必定是专业性、科学性较强,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每一次批评或表扬,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的,容不得半点含糊,更容不得谬误。
(3)精炼、严密,逻辑性强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允许教师啰唆、拖泥带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教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做到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使教学语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2、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一直被教师视为最廉价的直观教具,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
教学语言应讲究平实、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材。语言的晦涩、艰深或故弄玄虚、空洞无物,只能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阻碍
知识的掌握。
(3)语言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器。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趣,既带给学生轻松愉快,又有深刻哲理;既能创造自然和谐、平易亲切的课堂气氛,又能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天地。
(4)善于使用情感性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之美。教师的语言要满载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充满对本学科的执著之情,饱含对专业知识成果的赞叹之情。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即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运用鼓励性语言,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语言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常常让学生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豁然开朗。感召力是教师语言追求的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学习。
(5)语音、语速、语调适宜
语言技能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语调、语速表现的语音、语调、语速是否自然、亲切、优美、动听,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课堂情境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6)善于使用肢体(态势)语言
教学中时而出现的肢体语言能转移学生注意力,解除学生持续智力操作的疲劳感;肢体语言直观形象,可与讲授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感知教材;适时而有分寸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控制教学秩序,发挥组织教学的功能。
3、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方法与途径(1)思想上不断强化语言修养意义的认识
(2)以读促说,增添活力(3)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4)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5)加强语言修养
二、教师的服饰
1、教师服饰的一般要求
教师的着装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美感。
(1)着装要合乎时宜
着装要与时间、地点、场合及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相协调。教师衣着的直观对象主要是学生,其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加强礼仪修养时,必须时刻牢记在心。
(2)着装要注意色彩搭配
服饰是由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因素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饰的第一要素。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应尽量做到上身浅色、下身重色、整体美化、重点在颈部的原则,以便视觉主点被引向面部,这样就显得重心较稳。女教师的裙子下摆、裤口和鞋面装饰不要太跳,不要用闪光饰物。鞋、袜、下摆配色应接近衣物,不要过分追求流行,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评头论足,分散注意力。
(3)教师着装应该切忌以下一些问题:
①不整齐。有些教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忽视着装细节,如衣服扣子没扣好、衣领折皱、裤脚卷起、帽子戴歪等。
②不清洁。有些教师不勤换衣勤洗衣,衣服脏了仍穿着进教室,衣领、衣袖汗渍可见,皮鞋长时间不擦,灰尘满面。这样不清洁的着装最易引起学生厌恶。
③不庄重。有些女教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追求时髦,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各种奇装异服进课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④不变化。有些教师着装从不变化,就穿一种款式一种颜色的衣服,学生看久了,觉得很乏味。
三、教师的举止
在学校,学生最崇拜的便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脑海里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无声无息的影响,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教师的文明修养不高,举止轻浮粗俗,态度恶劣,必然有损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质,待其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文明交往的需要,也难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文明行为,做到举止得体、文雅谦和、言而有礼、行而有矩,尽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风范影响学生。
提倡教师讲礼仪,其目的是提醒教师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要考虑教育影响因素,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体现出良好的文化教养,自己能否成为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楷模。
1、神态的礼节
教师的神态表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它教给学生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神情。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使自己表情和蔼、亲切、庄重、自然。
(1)教师要把握好目光运用
在社交礼仪中,目光是受感情制约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目光呆滞麻木,则给人疲惫厌倦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边改本子边和学生谈话,根本不看着孩子;
瞪着眼追问孩子问题;后背对着学生板书,嘴里却叫着某某学生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课堂上发现某学生在做小动作,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一边用眼角斜视着该生。所有这些都是缺乏教师修养的表现,只不过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而不自知。要想改变或者避免犯这些错误,只需作一个假想:你坐在某教室内,讲台上是你的同事或校长,他(她)用上述态度对待你,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时,目光的交流总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谈时,应当不断地通过各种目光与对方交流,调整交谈的气氛。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和学生交谈结束时,教师要注视学生,并点头肯定,示意让学生坐下或交谈结束。
(2)教师也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的笑容
微笑是维护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笑教育要把学生的情绪智力放在首位,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作为教师,无论是哪一个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微笑和鼓励,微笑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微笑,其本质就是爱。学会微笑,就是学会爱。
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在教学和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超越自己;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2、身姿的礼节
身为教师,我们应对鞠躬、站、坐、行等方面的身姿规范进行了解,认
真学习那些文明优雅的举止动作,从细节处训练自己,努力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鞠躬
鞠躬问侯应是教师每次上课的必行礼节,通过鞠躬,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上课之初,教师应采取端正的站姿,双目注视学生,双手下垂,上身平缓地前倾约30度,而后恢复原状。礼毕应面带微笑,双眼有礼貌地注视学生,然后开始上课。上课结束时,教师可再次面对学生从容施以鞠躬礼,以表示对学生积极合作的感谢,这样能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师表风范。
(2)站姿
站则直,犹如松立泰山,给人以稳健挺拔的美感,传递正直向上的信息。具体而言,教师的站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以双脚距离不超过肩宽为宜;女教师应双膝自然并拢,一脚略微向前臵于另一脚的中后部,两脚呈“丁”字形,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V”形。
(3)坐姿
中国人讲究“坐如钟”,即要坐得稳,不能身体歪斜或如坐针毡。教师的坐姿往往是其精神气质、文化、修养的表现。作为教师,得体的坐法是:入座时,动作从容不迫,轻盈和缓。女教师着裙装入座,通常应先用双手拢平裙摆,再平稳坐下。落座时,应坐椅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坐满座椅或仅坐在椅子的边缘都是有失风度的。
(4)行姿
教师的行姿应给人以稳健、从容、和谐的印象,行走时身板要直,双肩要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步履轻而稳,速度快慢适中,要有节奏感,两
臂自然摆动,摆动的幅度以30度左右为佳。行走时不能弯腰曲背、左顾右盼、摇摆拖沓、边吃边走,否则将有失庄重。
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不能来回不停地走动,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宜久站一处一动不动,这样会给人以静止压抑之感,课堂就会显得死板。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从容走动或变换一下位臵,如果看到有学生不注意听课,可以走到他的座位旁给予提醒。
3、手势动作的礼节
教师应使用礼貌高雅的手势动作待人接物,开展教学工作,尽量避免失敬于人。
教师在指人示物或在课堂上让学生到前边回答问题时,最好采用整只手掌,掌心向上表示请的手势,动作要准确、舒展、到位,如敷衍潦草反而失礼。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可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带领其他学生热情为其鼓掌,给予鼓励。当教师拿取东西时,在够得着的范围内动作应是两手持物,五指自然并拢,这样显得庄重而有教养。作为教师,应避免对人指指戳戳、用手指招呼别人、蔑视性地伸出小指评价学生、拍桌子、双手抱臂交叉胸前、讽刺性地鼓倒掌等,这些动作传递的信息都容易挫伤学生的情感与自尊,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4、人际距离的礼节
人际距离是无声的语言,如同人的目光、手势一样,传递着某种信息,表达出某种感情,表示着人们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大都在三米开外,这种距离能形成教师的威严,但容易拉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帮助或征询意见,就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育效果。当教师在课下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相处时,可以让学生依偎在自己身边,同时,帮
学生擦擦小脸,整理一下衣服,这样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但是对于年龄稍大的异性学生,单独谈话或辅导功课时不能距离过近,应保持至少半米的距离,否则将有失检点。
四、教师的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美的化身,是学生模仿、追求、敬重的对象;不良的教师形象不仅让学生品头论足,产生疑惑,而且给社会职业道德造成影响,留下遗憾。
教师形象应秉持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整齐一律、对称平衡、多样统一是教师形象设计的三大法则。教师形象设计总的原则是教师形象的内在美(思想品德、精神道德、气质情感、学识才能等)与外在美(形体仪表、行为语言、形象风度等)的高度统一。
1、教师形象内在美的塑造(1)乐于奉献(2)努力创新探索(3)关爱学生(4)尊重和欣赏学生
2、教师形象设计中的自然妆
美容化妆是社会时尚的一种礼貌行为,而自然妆是教师形象的最佳选择。其原则是:美观又不夺人耳目;漂亮又不失教师身份;引导学生审美,又不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男教师上讲台要修饰面容,妆面自然大方,清洁整齐,双眉要修整,鼻毛要剪,指甲要修,口无异味,无论多忙多急,一定要剃须修面,梳理发型;女教师要根据自己皮肤光洁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妆面,眉型、眼影、睫毛、唇色等都要自然大方,美化合度,切忌浓妆艳抹。
五、教师的情绪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繁重的教学任务、过多的工作负荷使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学与生存的压力使得许多教师出现不良的情绪。教师带着情绪进行教学工作,或者是由于情绪失控引发过度惩罚学生等过激行为,必然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身体健康。
1、教师情绪的概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参与教学的师生都是主观能动的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交流得好,课堂教学就成功,教师满意,学生也满足,这正是当前大力推行情感教育的原因所在。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能否和学生一道和谐而有效地实现情感交流的目标,首先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第一性征——情绪。
如果教师情绪紧张,说话吞吞吐吐;教师情绪低落,对学生一副爱理不睬的样子;教师板起脸孔,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教师兴奋异常,语无伦次,只顾自己表演,不管学生感受……显然,这几种情绪是不可能带给学生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的,因为它不利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不但破坏师生的情感交流,而且影响到自身知识的传授、教法的运用等,更有甚者,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抵触、对抗情绪。这样的课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教师情绪平稳,语气温和,语言流畅;乐观自信,面带微笑;情绪饱满,抑扬顿挫地为学生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作深思状向学生提问,然后用殷切的目光注视学生;和善地叫学生坐下,并鼓励他争取回答下一个问题……恐怕这样的情境很快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紧跟老师的步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情绪应表现为尊重、理解、信任、宽容、鼓励,而不应表现为冲动、粗鲁、阴沉、暴戾。
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的意义
(1)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培养学生健康情绪的需要(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3)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是改善和调节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需要
(4)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其意义还体现在情绪对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产生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和作用上。
3、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教师的任何不良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情绪不佳有多种原因:第一,身体原因。身体是情绪的载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二,环境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工资待遇、住房、职称评定没能满足要求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第三,课堂教学反作用于教师的情绪。
教师也往往因为课堂教学过程不顺利、学生不听指挥、教学效果不满意等问题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佳,往往有如下表现:
①激动易怒。②压抑苦闷。③抑郁消沉。④过度紧张。⑤冷漠。
4、情绪管理的方法(1)明确自我认知标准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有批评与反省的精神,不断检查自己。
(2)进行情绪管理
①体察自己的情绪,分析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
念所引起的,所以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明确情绪的源头,就可以对情绪作更好的处理。
②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以培养良好的习惯。确立原则:教师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领导批评或同事伤害;在学校常常不能被其他教职员工所认同;受到学生的顶撞或者是和学生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意见上产生冲突……因此,需要确立明确的原则,比如在自己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要尽量稳定情绪,不要批评学生,先作一下冷处理。
A、转移注意力。B、换位思考。
培养宽阔的胸襟,修身养性,泰然处事。能够对人不存偏见,对事不固执已见,对别人无意的过失不过分求全责备,就会减少负性情绪。
A、加强锻炼,强身健体。B、尊重对方,善待他人。(3)采取合理的方式舒缓情绪
情绪控制,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压抑情绪。其实,缓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会找知心好友倾诉一番,有些人会逛街购物、听音乐、做家务。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参加社会团休活动等也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体育运动、旅游放松等方式,同样能够缓解紧张情绪。
第三章
进出校门礼仪和集会礼仪
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入校门时,将工作牌佩戴在左胸前。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或“你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2、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
3、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
5、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5)自觉穿统一校服,校服要及时清洗、熨烫,要将校服穿得端庄、高雅。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臵。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第四章
课堂交往礼仪
一名教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有没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师生情感如何,关键还得看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怎么样。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细则】推荐阅读:
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体会09-1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学习体会12-19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礼仪篇》读后感05-14
幼儿园文明礼仪规范08-22
幼儿礼仪规范教育论文10-18
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08-29
英贝尔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06-18
吉庆小学幼儿园教师量化考核细则06-11
磻溪中心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量化细则07-19
幼儿园教师语言规范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