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2024-11-11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共10篇)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1

近年来,x道街道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打造文明街道的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建设,着力提升街道整体“气质”,涵养促进创新发展的“精气神”,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x年以来,获得国家及市区级集体奖项x余项,一大批党员群众成为志愿服务典范,文明之花已在x道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学习氛围浓厚,激发干事创业内动力。完善理论中心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区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学习节”系列活动,搭建党校、市民学校、新媒体、家庭学堂、道德讲堂、党员书屋等载体提升干部群众思想和文化素质,全力打造学习型街道。

二、组织领导有力,彰显街道工委核心凝聚力。始终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振经济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的关键工程来抓,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务实创新谋发展,弘扬正气聚民心,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维护辖区和谐局面。

三、主题活动内涵丰富,增强干部群众向心力。统筹规划主题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多维度立体式宣传教育活动,传播道德文明新风尚,唱响时代主旋律。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勤俭节约成为人人倡导的生活准则和社会风尚。广泛传播文明风尚。在街道营造浓厚宣传教育氛围;

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倡导文明,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依托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开展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迎全运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获得市、区最受欢迎精神文明项目奖。寓教于乐凝心聚力。全面改造提升街道社区文化站、社区文化室活动室,完善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需求。落实扶危济困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完善救助制度。整合辖区资源,依托救助载体,走访慰问辖区低保、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家庭,确保救助到位。

四、“两优四专”活动扎实深入,共绘文明风尚同心圆。结合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盯紧“宜居生态街区”建设目标,以落实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开展“文明服务、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祭扫”活动为抓手,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2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创先争优。办事处党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重要抓手、作为激发党员活力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行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指导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推行农村党员“双带”工程,采取“一帮一”、“手拉手”等形式,使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促进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水平和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采取纵向比、横向比、内部比、外部比,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

(二)明确目标,争创一流,在加强基层组织中创先争优。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处党委结合党组织分类定级活动,全面摸清全处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明确工作重点。一是着重抓好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我们高标准新建6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扩建2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增强基层组织阵地保障,提升服务水平;二是着重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处党委与各村签订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项目扶持计划”,蔡湾村建成200亩高标准大棚蔬菜基地、化鸡沟建成300亩茶叶基地、狮子岩村建设500亩油茶基地、高家沟村建成500亩生态观光果园、阳西沟建起800亩核桃基地、马湾、安乐河、许家畈、村抓住拆迁还建安置房机遇,将一层门面房出租作为村里集体经济的永久收入。全处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7万元以上。

(三)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

我们以“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出发点,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为重点,消除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拆迁工作中,各种利益相互冲突,土地纠纷始终是第一矛盾,办事处党委不为困难找原因,只为解决问题想办法,重点在工作方法见实效、政策宣传不遗漏、服务细致无挑剔上下功夫。拆迁工作队员亲民、爱民,以诚相待,工作实中求效、服务细中见真,坚持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处,和谐拆迁。

(四)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在服务重点工程建设中创先争优。

今年来,办事处党委紧紧围绕全市“三大目标、六项重点工作、六件大事”,坚持把开展以“比学习看自身素质、比工作看办事效率、比作风看群众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看”活动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全处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白加黑”、“5+2”工作方式,倒排日期,战晴天、抢雨天,集中攻坚,扑下身子干实事,沉到一线抓落实,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推进。

截止目前,全处完成工业产值4.39亿元,占年计划的97%,完成招商引资7106万元,占年计划的1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90%。在重点项目推进中,移民内安工作率先全面完成,完成土地收储1507亩,占全年任务的100%;完成东环路、丹土一级路、武当大道北段共三条道路15.5公里1505亩181户的征地清表、拆迁工作任务;完成工业园区建设征地2100亩,拆迁130户;完成一江两岸景观带、旅游港征地3294亩,拆迁房屋123户。今年以来,全处七大片区共完成征地7699亩,拆房896户。在拆迁一线“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搬”,是党员挂在嘴边的口号,在工作一线涌现出一批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优秀党员,使党徽在重点工作推进中更加闪光、党旗在重点项目工地上更加飘扬。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3

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办事处隶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的“东大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处辖19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共有人口23000余人。

近年来,**办事处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为指导,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积极服务开发建设大局,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从而促进全处各项工作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一、教育先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观,也就不能全面提高人的反腐倡廉的知识水平和增强抗腐防变能力,因此,我们处把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宣传、学习作为先行工程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层面的学习,明确规定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党委中心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安排专题学习和研究,班子成员必须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引导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明确内容、集中人员、定期学习。全处以学习《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若干规定》为学习重点,每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一次并必须有笔记和心得体会供主要领导查阅。三是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力求效果明显。长期的领导宣讲,干部听记的方式显得呆板和泛味,很难达到学习教育效果。办事处充分利用电教等现代教育手段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等,确保学习效果。例如在《党章》学习后进行党章知识竞赛,在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中开展“我的荣誉观”演讲比赛,并在机关通道制作一块大幅的“八荣八耻”宣传牌。在比较枯燥的廉政理论上邀请市委党校的教授专家下乡授课,2006年,我们就邀请了两位教授进行现场授课。“七一节”组织全体党员去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反腐倡廉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片,观看了《任长霞》、《牛玉孺》、《我的长征》等。积极引导各村的腰鼓队自行创作弘扬新农村建设主旋律的廉政文化节目,我处石花村腰鼓队自编自演的《计划生育好》深得上下各级和群众的好评。我们通过抓廉政文化建设为全处干部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制度保证,努力规范人的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是不自觉的动物,只有通过制度的制订和有力执行,才能很好的规范人的行为、才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我们紧紧围绕人权、物权、财权、事权等公共权力的行使、探索约束权力、规范行为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钱的长效机制。

1、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过去对财政资金和部门花钱监督不够的问题,在财政管理体制建设中,先后制订了《财政预算管理办法》、《部门财务收支管理办法》、《部门财务审批制度》、《财政招待费支出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对全处七站八所的财务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同时对全处七站八所严格实行部门预算制度,严格按预算拔款,绝不轻易改变和追加预算。对全处财政资金明确财政资金收支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专项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这样有力规范了财务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而且整治了财政资金拔付,使用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腐败问题。

2、加强日常工作制度建设。为确保工作效率、规范日常行为、提高干部形象、制订了《上班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门卫制度》、《文印制度》、《用(租)车制度》、《公文办理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针对机关干部上班时间打牌现象有所抬头的现象,党委、行政及时作出了关于上班时间严禁打牌,一经发现下(待)岗三个月的规定,同时和每个机关干部签订了上班时间不准打牌的承诺书。

3、积极探索公务消费改革。

主要对公务接待和公务用(租)车进行了改革和规范。在公务接待上,本着节俭效能的原则,接待上级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并明确接待标准和严格控制陪待人员。确需特殊接待,按先请示,后报销的原则进行,再由书记、主任开具派餐单。在用(租)车方面,按先请示,后用车的原则进行,严格控制公务用车,并要及时开具派车单方可报销。

4、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以制度确保制度执行。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4

——古塔街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暨监控系统建设

汇报材料

古塔街道地处汝南县城南郊,驻新公路、开龚公路贯穿全境,辖14个村(社区),119个自然村,18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

4.5万人。街道机关位于县城新城区内,辖区分布有市、县直10余个单位,有高中3所、中小学15所、幼儿园1所。有商店、餐饮等服务网点140多个。辖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十分复杂,维护稳定任务艰巨。

近两年来,古塔街道技防建设做到了“三个舍得”,即:舍得安排时间来落实,舍得动员力量来参与,舍得投入财力来保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街道机关,直属单位和辖区3个社区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共有旋转云台10个,平台26个,摄像头120多个,14个村(社区)全部安装了报警系统等防控设施,在预防各类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方面显现出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为加快街道治安工作社会化步伐,确保社会稳定,实现持续和谐发展做了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为了打造平安建设新局面,古塔街道切实加强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全力以赴推进,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经过全街道的共同努力,一个以专群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人防、技防、物防多策并举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领导重视,保障力度大。街道平安建设在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同时,专门抽出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商玉峰同志具体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街道还与各村居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将技防建设列入平安建设年终考核,加大督查力度,一月一督导,季度一评比,为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力推进,工作措施扎实。在防控设施建设中,街道明确目标任务,有序推进,从社会面防控、居民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和治安防控指挥等方面全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是招聘了15名专职巡防队员和群防队伍相结合,使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巡防网络,大大提升了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抓现率。二是多方位落实防控体系建设资金,街道先后投入近50万元加快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其中,刘屯社区一次投入10多万元,实现了各居民组监控设施全覆盖。三是大力推行小技防入户。目前,全街道共安装电子狗、气死贼、门磁等单机小技防设施3000多个,基本覆盖各村主要道路沿线群众、商户,下步准备向群众全面推广,大幅提高小技防入户率。四是实施无线调频“大喇叭”工程。全街道14个村(社区)全部安装了平安大喇叭,实现了手机喊话,无线报警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平安防范意识。

(三)监管到位。街道加大安全防范的宣传,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技防设施的积极作用,增强了群众的安全自防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检查,极大提高了技防设施的使用效能。同时,街道还严格把好新建设的技防设施质量关,提高了技防设施的实用性。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古塔街道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在机关、单位、学校、村居、私营企业和主要道路安装监控设备使用以来,群众普遍反映较好,真正达到一户报警,十户早知道,片警和治安主任手机同时收到警情,联防连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村居综治办阵地建设有了加强。目前,街道14个村(社区)均已建成了标准化的综治办、警务室,其中,刘屯、宋庄、五里岗等村(社区)还结合实际,建设了“一站式”综治工作服务站,进一步提高了综治工作为民服务的水平。

(二)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增强。群众普遍对技防监控系统建设感到满意,认为这是为民办实事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真正使老百姓受益的大好事、大实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街道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了98%,在全县排名中位列前茅。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初步形成。防控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应急处置、打击犯罪、严密防范的能力,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得到日益

显现。今年上半年,街道接报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0%;其中“两抢一盗”、侵财性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9%、6%、10%。

三、技防监控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村对技防建设是深化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真正把技防建设摆到平安创建工作的大局中去研究,摆到平安创建的战略目标中去部署、去谋划。自我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消费观念尚未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现有技防监控系统覆盖面不广。虽然现有技防监控系统基本覆盖了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及部分居民小区,但由于投入资金较大,一些经济困难的村(社区)技防监控系统建成率尚有一定差距,未建技防监控住宅的村占一定比重,建技防监控系统村由于都是自筹资金、自行管理,未接入公安网管理,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三)技防监控系统覆盖面不广是可防性案件高发的重要原因。从发案部位看,未安装技防监控系统的村(社区)发案率是已安装村(社区)的近3倍,技防监控系统覆盖面不广是重要原因。如十里铺社区自建设技防监控系统后,发案率几乎为零。

(四)已建技防监控系统使用及后期维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技防监控系统须由经过专业培训且具计算机知识的专职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控,值班人员有断岗现象。二是技防监

控系统建成后,需进行日常线路巡查、维修维护和升级改造,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但目前已出现部分监控点因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无维修经费的问题。三是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用电量大,给各村(社区)正常办公经费带来一定压力。

四、完善技防监控系统的建议

技防设施不但有震慑犯罪、固定证据、提供信息等多种独特功用,而且在侦破侵财性案件、交通逃逸案件、查处各类群体性治安事件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坚持领导重视,科学规划建设。加强技防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必须在强化领导、科学规划上求突破。要科学制定具有实用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技防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来加强技防建设。在扩大技防规模、扩大区域覆盖面和提升技防使用效能上下功夫。

(二)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技防监控系统建设需大笔资金,后期还要进行日常维护、升级改造,建议上级对安装视频监控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能及时扩大监控覆盖面。

(三)要加大宣传形成共识。积极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宣传技防监控系统建设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和技防监控系统进农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加大群众对建立技防监控设施的理解,鼓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从而推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5

一、活动稳步推进,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我校党总支严格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将各项活动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一手抓教育教学工作不动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领导。成立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党总支部何学华书记为本总支部各项活动的责任人;二是认真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细化到每个阶段。对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活动的方法步骤、重点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要求,确保活动不走样、不变形、扎实推进;三是认真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思想发动工作。党总支坚持把搞好思想发动、打牢思想基础放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首要位置,从而达到认识上的提高、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把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四是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分类定级”工作方案,对我校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为党总支为好,第一党支部较好,第二党支部为一般。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我校党总支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素质相结合;与学校的师德建设月相结合;与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倡导“人际关系简单化、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突出“两个意识”即自上而下的服务意识和自下而上的责任意识,全力改变各层面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加强了与教师的联系,了解教师思想与工作情况,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排忧解难。各项活动稳步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深化干部作风建设。

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带动作风建设。我校党总支把领导作风建设作为校风、学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召开党员大会,传达、学习瑶教体发〔2012〕15号文件:转发《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以及传达瑶教体发〔2012〕14号文件:转发《关于余鸿才等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情况的通报》的通知,强化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振奋精神,以优良的干部作风,主动服务师生,进一步树立优良校风和学风,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使每一位组工干部及教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端正工作作风,处处为人师表;端正生活作风,时时廉洁自律;端正思想作风,事事爱岗敬业,真正成为人们尊敬的教育者。学校党总支号召广大党员、教师学习汪秀霞同志先进事迹,一要学习她对党忠诚、忠于事业的政治品格。二要学习她勤奋敬业、扎实苦干的务实作风。三要学习她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优秀品德。四要学习她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五要学习她意志坚强、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每位党员教师学习后都撰写学后感,决心用实际行动学习汪秀霞同志先进事迹。5月8日,我校党总支书记何学华同志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党课《今天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她要求党员教师要做政治上的可靠人,做业务上的引路人,做发展上的带头人,做守法上的清白人,做社会上的和谐人。

吴湾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篇6

干部忙来百姓乐

——记吴湾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郑旗乡吴湾村位于乡政府西2公里处,黑海公路穿境而过,辖6个自然村,全村有农户543户,2872人,耕地面积18640亩,其中水浇地246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

近年来,吴湾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在调优做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08年、2011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11年被评为全区“勤廉为民”工程五好先进村,今年又被县委确定为全县民风建设创建示范村。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领导重视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为不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村上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组长,兵、青、妇负责人和各村村长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乡党委、政府精心指导、村党支部、村委会协调负责,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机制,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还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目标责任、经费保障、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依照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措施及推进计划,强化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使创建“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成为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目标。

二、加强群众教育,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村党支部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央、区、市、县制定出台的惠民政策、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形势政策、科技知识等培训教育活动,通过培训,全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进一步得到增强,群众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转变、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在全村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实干型干部和懂经营、会管理、能赚钱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定规范、抓示范、促养成教育,注重从最基本的环节和行为规范抓起,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教材,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现代文明知识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推动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营造出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三是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立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群众的思想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提高了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切实维护全体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广泛开展选树典型活动,评选出无怨无悔、乐于奉献的老党员马正清,孝敬公婆的好媳妇罗守兰,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李百荣、罗进山,并开展民风建设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广大党员群众以道德典型为榜样,知荣明耻,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在全村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树立行善、向善、积德、和谐、文明、向上的的新吴湾。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稳步推进全村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用项目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实施机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稳定韭菜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稳步提升西芹、胡萝卜等种植基地规模,发展壮大现代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蔬菜基地建设,多品种培育新区菜篮子。扎实建设好56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努力打造秋杂粮种植示范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行资源整合,着力做好吴湾村上吴湾自然村旧村改造项目。建成占地面积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建成党群活动室、宣传文化室、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站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打印机等设施,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1个,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提供了场所。并按照“农闲多活动、农忙少活动、每月一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村党支部始终以治理“脏、乱、差”问题为着力点,持之以恒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村组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健全完善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人居环境。

四、创建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群众参与是基础。村党支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在深入宣传“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目的、意义、内容和程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户申报、组评定、村审核、张榜公布、乡审批备案”等程序,扎实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全村涌现出 “十星级文明户”23户,县、乡、村分别召开表彰大会,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了隆重表彰,全村人人“追星”、人人“赶星”、人人争当“明星”蔚然成风。结合道德评议和“进农家”活动,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了“文明之星榜”,宣传全村各类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全村形式了“新人新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本着“农闲多活动,节庆日重点活动”的原则,坚持组织开展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每年开展农民运动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10场次以上,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但是,我们深知,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止境,勤劳善良的吴湾人民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推动吴湾村精神文民建设再上新台阶、再铸新辉煌。

街道精神文件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篇7

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2007-02-02 23:04:08

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毗邻怀化城区,是国务院1997年11月批准湖南怀化撤地设市新设立的县,1998年2月正式建县。全县总面积1466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辖4个办事处、22个乡镇、244个村(居)委会,是怀化建设湘、桂、黔、鄂、渝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共有残疾人万人,约占总人口的%。近年来,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残联始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项职能,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克难攻坚,加压驱动,强力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县残联于1998年2月因建县而成立,1999年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机构单列,归口县政府管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残联主席,理事长专设,下设残疾人服务社(残疾人就业服务所)、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等三个二级机构,现有干部职工11人。县残联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发展和服务发展大局,克服我县残疾人事业起步晚、任务重、难度大、条件差等诸多困难,高起点规划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并于2006年4月29日举行了××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落成暨残联机关搬迁庆典。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位于××县城行政规划区内,占地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该项目于2002年9月立项,2005年7月施工,12月底完工。一楼为残疾人综合活动场所,集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业培训服务、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和残疾人文体娱乐图书室为一体;二楼为残联办公室、电脑资料室、会议室等办公场所;三楼为档案室、用品用具储存室以及餐厅等;另有室外残疾人训练场地600平方米。整个布局合理,结构大方,大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体现了××县“县城生态化”的定位。综合服务楼采取无障碍设计,斜坡、盲道、扶手、无障碍厕位等设计俱全。大楼门厅正上方是庄严的中国残联徽章,两侧悬挂一幅“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党政齐心共建和谐社会;讲实在重实干求实效全民携手实现平等共享”的对联,体现了以残疾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以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建设为切

入点,我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十五”期间,全县814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先后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10期,500余人受益;资助90名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家庭学生入学,残疾学生入学率达%;实施“助残安居”工程50户,改善了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及生活条件;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达90%以上;向残疾人赠送轮椅50台,用品用具340余件,为残疾人解决临时困难500余件次,真正体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会2004、2005年被评为全市残疾人工作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直机关搬迁工作艰苦创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上项目

××县成立伊始,有县无城。2002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县城建设的决定,这为修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由于我县属于财政穷县(本级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万),干部职工的工资主要靠市级财政补贴,因而修建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困难大、阻力大。有人善意劝说:“残联这样的小单位修什么办公楼,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不如在县行政中心(县四大家)大院里买几间办公室得过且过吧!”残联一班人却深刻地认识到,残疾人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需要一个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崭新平台;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载体都没有,必将成为以后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于是我们多次向上级和领导争取汇报,在全县开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大讨论,赢得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并很快在全县形成了共识: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

任,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直机关迁建机遇,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做到再苦不能苦残疾人,再穷不能穷残疾人事业。

2、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强化项目全程服务

项目建设涉及立项、审批、选址、建设、验收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为确保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建设顺利进行,我们着力加强领导,搞好协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计划、建设、国土、规划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在办证审批、占用土地、用水、用电、环境影响评价、与群众地方关系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排除一切干扰,千方百计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尽快建成。对推诿

扯皮、乱收费、乱检查干扰项目建设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党政纪规定予以严肃处理,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特别是书记、县长,亲力亲为,定期听取汇报或到项目工地现场督查指导。如在土地征用上,县领导多次听取县残联的汇报,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同意在县行政规划区内划拨土地亩,地理位置十分方便残疾人,且划拨价仅为万元每亩,同时,计划、城建、国土、规划等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并减免了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费用,确保了工程进度,从开工到竣工仅为5个月。

3、拓宽思路,广开渠道,积极筹集建设资金

项目建设,资金是难题。县残联围绕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建设资金一定要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点上,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地筹集。于是,我们采取财政

挤一点、政策免一点、自己集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社会资金吸收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共筹集资金50万元。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工程公司垫资,残联分三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公开招标施工单位。经过招投标等相关程序,怀化市楚集公司招标成功,并于2005年7月正式进场施工。此外,对装修、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也采取吸收社会资金的办法,缓解了建设资金紧缺的压力。同时,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建设资金。县残联绿化项目原预算需5万余元,后经过看示范,量现场,优化设计,仔细研究,新的绿化方案不仅美观大方,切合残联庭院实际,而且节约了2万余元。水电工程按有关部门预算要6万多元,我们直接找有资质的工程队伍施工,节约4万余元。为降低成本,所有建材大至钢材,小到地板砖,我们都要经过仔细比对,以节约项目建设资金。

4、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中,县残联成立了基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基建工程项目集体研究和公开接受监督,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理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项目法人、项目经费及“五大员”上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制定了《基建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度》,招投标时邀请县纪检部门派人参与,同时明确了质检、监理人员的职责,确定了预决算制度,做到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程序按质量施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单位两名干部始终坚持在施工现场第一线,夏日酷暑,毫不退缩,确保了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在工程验收中,工程立项报告、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施工图纸、招投标手续、竣工图、预决算等建设资料齐全,专人管理,全部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并

符合无障碍设施要求,工程质量优良,被评定为合格工程。

三、几点体会

××县残联从建县成立伊始的帐面仅有几百元、所有干部职工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2间办公室里办公的艰苦条件中走出来,逐步发展到今天,这是一条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艰辛发展之路。回顾过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争取领导重视,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而要得到领导的重视,需要我们多请示报告,去努力争取,以工作实绩羸得各级领导的肯定、鼓励、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了人大检查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在通过县委组织部下文成立了各乡镇残联,并推举了乡镇残联理事长;村级残联组织普遍建立,残疾人工作网络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2003年,县政府2次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和县长专题会议,研究残疾人工作,并下发了《××县人民政

府办公室关于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财政代扣代缴的通知》(中政办发[2003]10号),2006年5月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政办发[2006]9号),使残疾人就业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正是由于各级领导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加强部门协作,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残疾人工作是跨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残联在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宏观指导,微观管理,协助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残疾人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发挥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主动地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通过组织协调工作,使各有关部门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努力推进

全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宣传文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例如,卫生部门把残疾人康复作为重要职责,保证了康复任务的全面完成。教育部门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促进了特教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及时安排事业经费,使残联换届、摸底调查等重大项目得以实施……。实践证明,离开各部门的协作,单靠残联一家单打独斗,是做不好残疾人工作的。

4、推进工作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进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史。残联机关自身,也是适应机构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要求而诞生的一种新组织。开拓创新是我们面临的永恒课题。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调研,拿出新举措。比如,在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时,我们运用市场运作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资金难题。由此

我们认识到,要开创我县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只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与时俱进,从思想观念上、管理机制上、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谱写出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4、加强自身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残联组织建设的强弱,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我会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学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相结合,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找准“八荣八耻”与“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之间的切入点,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制度,开展岗位练兵,弘扬“实在、实干、实效”的××精神,加强了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从长远还是从现实来看,残联机关自身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

虽然××县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县总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仍滞后于经

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材料 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良性创建机制

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税收执法和征管业务建设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则可以有效地凝聚人心、建树形象,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会全面提升地税工作水平。为此,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统领税收各项工作的高度来抓,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远期规划、近期目标以及文明创建实施办法,创建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形成了“创文明行业、建文明单位、带一流队伍、铸诚信地税”的创建目标、“抓人治本、育人治税”的文明创建思路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局、所两级联动,党、政、工、青、妇齐抓共创的机制。

围绕创建目标,全局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到干部,从党团员到群众,不断掀起创建热潮,形成了条块结合、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氛围。在领导班子中,党组班子积极参加地税系统组织的优秀班子竞赛活动;在基层支部中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和争当优秀党员活动;在基层单位中开展争创区级文明单位活动;在窗口征收单位开展争创文明窗口单位、办税厅规范化管理达标活动;在青年团员中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在妇女职工中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争当优秀税务工作者、业务能手、六好服务明星等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建,共同创造文明的局面。2002年至今,全局有4个基层单位创建成为全省地税系统文明单位,7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市地税系统文明单位,1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6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或示范集体,9个基层单位均创建成为“区级文明单位”,区局成为全区第一个文明行业、市级文明单位、山西省2002—~文明单位。

二、夯实征管基础,完成税收收入任务

创业蕴涵艰辛,拼搏孕育精神。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中心工作。地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面完成税收任务,对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地税干部职工以计算机管理为突破口,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征管程序,狠抓纳税申报,强化优质服务,加强稽查检查,通过建立重点税源监控数据体系,开展征管质量达标竞赛活动,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科学征管,实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连年超额完成组织收入任务,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高幅增长。2002年,全局共组织各项收入5374.5万元,同比增收593.3万元,增长12.42%;~年,共组织各项收入6190万元,同比增收815.5万元,增长15.17%;~年,全局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6440万元,同比增收1020万元,增长18.82%;今年1-8月份,共组织各项收入5695.6万元,同比增收892.9万元,增长18.59%,为~完成全年税收收入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地方税收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稳定增长,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证。

三、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税干整体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部队伍的文明素质,是做好新时期地税工作的保证,也是文明创建工作的目的。我们以加强班子建设为推动力、狠抓税干政治、业务“两个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凝聚人心促创建,强化教育促创建,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强化班子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区局党组班子坚持人事任免、调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及大额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身体力行,全局上下形成了民主团结又高度统一的良好作风。工作上,班子成员蹲点包片,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督查催收;考核上,班子成员和其他同志一样有指标,同考核、同奖惩;思想上,通过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对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生活上照顾,想方设法解除后顾之忧。凝聚了人心,增强了班子号召力,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文明水准。

区局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社会教育等五项教育活动,赋予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内涵。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局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反复学习政治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在实际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纳税人满意”作为税收服务的标准,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税收管理、执法、服务等各个方面体现先进性,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区局党总支在全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区局组织税干坚持每周五开展以反腐倡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政治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职业教育大会,先后购置了投影仪、高级音响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化教育与专题辅导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党课教育与税务系统专业教育相结合,自我培训教育与外出参观教育相结合,重点组织干部职工对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事迹的学习,开展了对河北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原局长肖占武等贪污受贿~案件的剖析教育,到全省警示教育基地之一的xx一监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使干部职工的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在经常性的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中不断得以升华,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

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在每年“七一”前后都要组织党员及干部职工进行“红色旅游教育”,先后前往卢沟桥抗战胜利纪念馆、延安、西柏坡、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黄涯洞兵工厂旧址以及百团大战纪念碑、大寨虎头山等省内外一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近几年来,区局还结合税收宣传、扶贫助困等项工作,将文明教育向未成年人不断延伸。对内,引导干部职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对外,在区职校、平坦职校开办了税收基础知识课程,与区内部分小学建立长期联系,为中、小学生讲授税收课程,全局38名党员还与38名贫困学生或困难家庭结为“一帮一” 助学对子,不仅帮助解决上学费用,还长期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向社会献出了税务干部的一份爱心。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

区局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制定了《干部教育“十五”规划》、《政治、业务学习考试奖惩制度》、《干部学历教育制度》等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计划、措施,坚持每周五学习、每季度考试,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使干部职工的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在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得以升华。区局每年都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业务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学习培训,骨干强化辅导的形式,坚持做到“一季一考、以考代培、以考促学、奖惩兑现”。全局有2名税干获得全省地税系统征管能手称号,有3名税干获得全省业务能手称号,在全市地税系统组织的业务比武活动中,连续两年取得了计算机操作团体第二名、税收业务考试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税干夺得多项个人单项奖。区局还十分注重税干的学历教育,截至目前,全局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57人,占干部职工总人数的81.43%,机构组建十年间增长了5倍还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优化纳税服务,树立地税行业新风

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文明和优质的服务,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又是树立当代地税人形象的重要途径。区局结合近几年来开展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创新服务形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文明创建赋予了新的内涵,创建活动得到进一步引深。

为了实现税收工作从执法管理型向执法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并侧重于服务的观念转变,区局确立了以人为本,架构人文化纳税服务体系的工作理念。把优质服务融入到征管、执法的每一个环节,构筑了人和税兴的良好局面。

区局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公仆观念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执法为民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了“税企角色互换”活动,进行“假如我是纳税人”的换位思考,税干站到纳税人的角度深刻审视税收管理和服务,人文化纳税服务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名地税干部心中。区局先后出台了文明办税九公开、优质服务十承诺、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首违不罚制、约谈服务制、限时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上门服务,用严格的制度来规范税干的服务行为。

全局建立完善了新的岗责体系,推行全职能“一窗式”服务,简化了5项办税程序,将11项审批权限下放到办税窗口,减少了办税环节,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区局积极开展针对性纳税服务和人性化执法服务,变执法型稽查为服务型稽查。区局根据不同纳税人的办税需求,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设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服务绿色通道、A级信用纳税人税收绿色通道,对年老体弱者、残疾纳税人提供上门服务。

在搞好特色服务的同时,区局本着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培育涵养税源的原则,调整提高企业所得税查帐征收户的认定幅度,不断拓宽税源渠道,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年均为全区企业松绑减负达1000多万元。~年,区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率先在xx市各县(区)中全部取消农业税,每年为全区农民减轻负担83万元。

畅通的税收绿色通道,日益优化的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的工作效率和进一步密切的征纳关系,营造出了诚信、和谐、愉悦的税收环境和氛围,地税服务赢得了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和~年,我局连续两年在全区开展的行风“双评”活动中荣获优秀单位称号,政风行风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推进基础建设,创造优美办税环境

为了高质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高标准创建文明单位,区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惜投入加大基础建设力度。2002年以来,全局基础建设年年有投入,岁岁新变化:先后投入近500万元,对机关办公大楼、食堂、职工宿舍进行了装修改造,加强了计算机及通讯网络化建设;新建了河底、西南舁、平坦、税务一所四个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基层税务所,搬迁了直属分局,更新修缮了义井、杨家庄、李家庄、旧街四个税务所,全局建成了4个办税服务大厅。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全局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状况,为全面提高征收管理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完善了税收服务功能,为纳税人便捷办税创设了优良的环境。与此同时,区局还加强档案基础管理工作,机关档案管理达省一级标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连年被市、区综治委评为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红旗单位。

六、弘扬税收文化,文明创建向社会延伸

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区局还十分重视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以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积极创造富有特色的税收文化环境。先后投资8万多元建起了拥有上千套图书的图书室,设施先进的健身房,乒乓球室和羽毛球场地,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局组织的体育运动会以及书法、绘画、摄影、剪纸、征文、演讲等竞赛活动,不仅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而且培育并弘扬了积极向上的税收文化。

区局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推进创建活动向社会延伸。近年来,全局参加捐资助学、扶贫救困等社会公益活动捐款共计15万元,捐物600余件(套)价值1万多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成绩属于过去,创建永无止境。我们的工作尚有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巩固创建成果,推动我局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税收各项工作不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9

党的十八大以来,xx不断提升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美丽中国“xx样板”。

立足科学谋划,描绘美好新蓝图。一是发挥高位推动的导向作用。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文明委全会每年都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议题,每年召开一次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或现场会;同时,建立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制定出台《xx“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推动每个行政村达到“十个一”目标,即一名义务宣传员、一个道德评议会、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批文明示范户、一部村规民约、一组家风家训、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或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个身边好人榜。三是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选择13个市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试点,推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四是发挥帮建活动的带动作用。先后组织4487个级文明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对一”帮建4487个自然村,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援建文化活动中心、少年宫、村史馆等项目3000多个。

推进综合整治,建设美丽新环境。一是实现从建成到建好的转变。坚持规划先行,细化村内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定位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二是实现从管住到管好的转变。坚持集中攻坚整治与长效综合管理相结合,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进乱搭乱建整治、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空心村”改造,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基本消除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秸秆乱烧等现象。三是实现从干起来到干得好的转变。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自觉维护村容村貌。

突出价值引领,塑造美德新风尚。一是推进“好人文化”建设。设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资金、关爱基金,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二是推进诚信建设。在全农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细化量化为“星”。三是推进家风建设。组织开展“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家风”“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等主题活动。四是推进村史馆建设。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建设了80个村史馆。五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注重以道德评议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全55%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议事组织,赣州、抚州等地基本实现全覆盖。

共享文化成果,创造美满新生活。一是注重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五个一”标准(设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个文体广场、1套全民健身活动器材、1套简易音响设备、1套应急广播系统)。二是注重分众化、精准化。针对不同文化需求特点,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同时,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在贫困地区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等文化基础设施。三是注重特色化、地方化。发展壮大农村本土文化,指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培养大批文化示范户、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等,进一步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xx是农业大,委、政府从起,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着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让农民群众拥有美的人居环境。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提出用两年时间打一场全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管理、法治化保障”。我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首批通过了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从20开始又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00多万户,占总户数的67%。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突破性改善。

扎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让农民群众沐浴美的乡风民风。20底全所有村居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实现村居全覆盖。在继续遏制大操大办基础上,在设计新仪式、新内涵上下功夫,培训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3万多人;在继续抓好抵制婚礼陈规陋习基础上,着力解决婚事高额彩礼问题;在继续治理殡葬市场乱象基础上,以公墓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9.1万多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实施乡村儒学行动,建成乡村儒学讲堂9200多个。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文化特色示范镇10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1万多个,其中级文明家园2100多个。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农民群众享受美的文化生活。连续6年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活动,每年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实际困难。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为全7000个贫困村配全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让基层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这样一个局面,从具体做法上,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委政府分别于204月、年10月出台《关于在全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工作规划,使乡村文明行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抓手。

二是坚持全面覆盖。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提出“富则富干、穷则穷干、不能不干、干就干好”,县为主体,不搞“盆景”,整体推进。起每年进行两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和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样调查、第三方实地暗访,调查结果公开发布并列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培训,有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各地比着学、较劲干。

三是坚持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乡村文明行动全过程,在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举办摄影、微电影大赛,拍摄《乡村文明你我他》等系列影片,主要新闻媒体长期跟踪报道,引导和监督并重,培育“文明、和睦、互助”乡村文化精神。

四是坚持聚焦汇力。在文明委主导下,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城乡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等重点项目,由文明办和业务主管部门双牵头,成员单位在一个主题下,政策、资金、项目集中投放,同向同力,各计其功,形成了“统起来抓、分开来做”的有效工作机制。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总揽,坚持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推动旅游胜地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农村风清气正,农民安居乐业,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xx展现出独特魅力。

以生态建设为先导,打造美丽新家园。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保持了xx水常绿、山常青、天常蓝、地常净,环境面貌的改善有效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深入实施示范乡镇“书记工程”。20以来,xx实行市县乡镇党委书记主抓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推进集镇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建设提升,乡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吸引了大量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4年来,分三批建设示范乡镇44个。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眼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先后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进、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农民主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联动推进,纳入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总体布局,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支持倾斜。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展现乡村新魅力。我们致力于“寻找xx文化的力量,挖掘xx文化的价值”,带动乡村文明进步。挖掘传承历史文化。系统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的“散珠碎玉”,先后保护修缮灵渠、桂海碑林、靖江王府、红军长征遗址等一批重点文物,重建逍遥楼、美国飞虎队xx遗址公园等一批xx文化新地标。全市已有8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完善农村文化阵地。持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打造“县县有节庆,村村有民俗”文化发展新格局。

09年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10

构建和谐新锡林

—锡林浩特市迎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及创建全区文明城市典型材料

中共锡林浩特市委员会

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

(2010年7月10日)

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中部,是锡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5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独特,矿产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完备,政策优势明显,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我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持之以恒地推进 “以会促创”、“以赛促创”活动,以迎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盟、我市召开为契机,以创建首届全区文明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两个文明建设力度,在增强综合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加快基础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一、抓经济,谋发展,提高“迎会”、“创城”综合实力

近年来,市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魅力锡林浩特”为目标,围绕“转变、调整、开放”三大任务,实施“城乡统筹,三化互动”战略,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历史性突破,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以建设大型能源基地为突破,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在占全盟近1/3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保持了23%的高位增长,在2008年突破百亿大关的基础上,2009年达到12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累计完成312亿元,年均增长54.4%,是前57年投资总和的1.8倍。地方财政总收入三年新增9.3亿元,年均增长30%,2009年达到17亿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比重为4.8:66.1:29.1,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结构优化升级,节能环保效益显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增加22%。经济总量在全区32个县级市区的位次由2006年的第16位前移至2009年的第14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的位次由2006年的第45位前移至2008年的第25 2 位,在全国2001个县市中由第314位跃居至181位。

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煤电油和畜产品加

工等优势特色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引进了神华、大唐、中广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入驻,煤炭产量超过2000万吨,占全盟的50%,风电在建规模达到70万千瓦,超过火电现有规模。以多晶硅、锗工业园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重型汽车、风机、煤机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取得突破,填补了锡盟的历史空白,标志着锡市工业开始向依托资源但不完全依赖资源转变,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建立了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锗煤循环综合利用、畜产品加工循环利用三大循环经济链条,循环经济取得成效。启动了中小企业成长专项工程,中小企业始终保持50%以上的增速。铁路、公路、机场、电网、水利、工业园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城市建设连续的大投入,完善了城市聚集要素的功能。

二、抓民生,求改善,推动“迎会”、“创城”成果普惠百姓

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全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状

况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近三年,财政对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入累计达到9.1亿元,年均增长80.4%,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40%左右。完善了就业、社保、低收入 3 群体住房和公共服务四大民生体系,征集就业岗位和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分别达到3万个和2万人。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转移进城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创造性实施了旧城区危旧房改造、康租住房、经济适用住 房和牧民进城新居四个层次的住房保障工程,全市1/3的平房户住上配套设施完备的新楼房,解决了3500户、近10000名特困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使平房居民户均资产增加8万元左右,带动人均财产性收入提高2个百分点。新改扩建了全市1/3的学校、1所医院、1/3的基础卫生服务中心和1/2的牧区嘎查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兑现了各类增资补贴政策,提高了各类人员工资补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9740元和4565元增加到2009年的16643元和8381元,年均增长20%和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慢的状况得到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不断缩小。

三、抓环境,树形象,夯实“迎会”、“创城”基础条件

我市始终把打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和人居生活环境作为提

升城市形象,夯实创建基础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地抓好六大环境建设。

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建立健全了政府

部门集中办公的“一厅式”服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盟市两级84个执法主体、52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厅,通过推行“九公开和八项服务制”,开发和建设“四大系统”,首创“公共部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办事效率极大提高。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了政务网站,推行网上办事、审批服务,5个部门17项审批事项在线审批服务,提供了11个部门78项网上审批事项的导航服务。在建立“市长预约接待群众日制度”的基础上,开通了市长热线和电子信箱,市政府及部门领导直接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两年共受理咨 询投诉1000多件,办结率达95%,抽样满意率达97.6%。进一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出台了《关于改善行政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的规定》、《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全市专项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了反腐倡廉工作。实行行风评议,群众对行业风气满意度达88%以上。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人大执法监督职能,建

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和制约机制。认真开展普法教育,从市委中心组带头学法、市人大对拟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到中小学生带法回家,走进千家万户,使普法宣传教育更具广泛性和针 5 对性,全市法制教育普及率达96%。实行行政综合执法,形成了“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良好执法环境。扎实开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强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嘎查和居委会换届选举制度。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了110报警服务系统,建立社区民警值班制度,加大扫除黄赌毒和扫黑除恶工作力度,保证了经济建设秩序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定。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4%。

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和盟委关于蔚小平案件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及“转作风、强效能”活动,深入剖析蔚小平违法违纪的思想根源和沉痛教训,认真汲取教训,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体党员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大力实施素质工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博爱一日捐”、“四个一关爱”工程等活动,吸引了各界群众和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成为干部、市民甚至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行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蔚然成风,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全市每年参加各 6 种大专以上学习和各种岗位培训的上万人次,市民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9年市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3.2岁,计划生育率为98.5‰,人口健康素质实现新提高。群众性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蓬勃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以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

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一是持续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创建活动,巩固了额尔敦路自治区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成果,广大业主积极参与创建,一大批商业店铺跨入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行列。二是在宾馆、酒店等餐饮服务业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和“诚信经商,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三是在出租车行业开展了“双百佳”文明出租车创评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驾驶、遵纪守法、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心服务、奉献社会的标兵车和先进事迹,广大出租车业主的职业道德有了明显提高。四是加大了对各类肉食、粮油、蔬菜等销售市场和餐饮业市场、家电商品市场以及文化市场、洗浴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管理,规范秩序,形成了文明经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全力推进“两转双赢”,40%的牧区人口转移进城,60%以上的草场实施了围封,实现了全境休牧,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出台了关于市区粉尘污染治理的决定,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城市西侧三个储煤场搬迁工作,对城周边露天矿沿路排土场全部绿化,加快露天矿厂区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等。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市容更加整沽,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87%,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地表水质达标率100%,2009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6.39百分点,比“十五”期末降低20.7个百分点。

四、抓党建,凝动力,形成“迎会”、“创城”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投身锡林浩 特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先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围绕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组织了大规模庆祝活动,号召广大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 8 活动,市四大班子和各部门单位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组织了“百名干部下基层,千名党员进千家”、“保增长,惠民生,抓落实,迎两会”主题实践活动和各级领导、广大党员、企业家帮扶特困群体“四个一关爱”工程,各部门单位坚持标准、规范运作,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达到了“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要求,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神聚力和大干快上的干劲,形成了迎接文明盛会,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五、抓创建,促和谐,提升“迎会”、“创城”整体素质

坚持以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主流思

潮,大力实施了市民文明素质、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宣传“三大体系工程”,先后开展了“喜迎大庆、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建和谐锡林”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主题教育和市民“一带百”、“三百佳”系列评选活动,举办了以“缔结邻里亲情,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的社区邻里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形势任务教育、市情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广大群众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明显提升。实施了以大型民族风情歌舞剧《天堂草原》为重点的“八个一”创作出版工程,改造和新建了蒙元文化苑、9 贝子庙、赛马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展览馆五大文化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2009年,我市围绕迎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创建首届全区文明城市两大重点工作,以实施“百日创建工程”为主线,实施一大教育工程,开展三大主题教育和三个十佳、三个百佳、一个百户评选活动,举办两大艺术节,开展三大文体活动,组织6支志愿者队伍。一是实施全民素质教育工程,依托文明市民学校对市民开展以市情市貌、文明礼仪、社会行为规范、民俗民风、生活知识、科普教育和健康知识等内容为主的轮训工作,确保每季开展一次培训,力争年内使每位市民至少接受一次培训。二是开展三大主题教育,即“知市情、明礼仪、做文明市民、建和谐锡林”、“我为迎会做贡献,构建和谐新锡林”主题教育和以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满意年活动。三是开展了三个十佳、三个百佳和一个百户评选活动,即评选“十佳道德模范”、“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杰出青年”;评选百名“优秀楼长”、百名“文明居民”、百户“文明家庭”;评选百户“星级文明牧户”。四是举办两大艺术节活动,即举办以“草原文 10 明花正艳”为主题的文明单位大型合唱艺术节和以“缔结邻里亲情,建设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社区邻里节。五是开展三个大型文体活动,即继续开展锡林河消夏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大型“三下乡”活动;搜集反映锡盟、锡市的作品,组织开展大型文化作品展览活动。六是组织6支志愿者队伍,即组建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出租车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民兵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6支志愿者队伍,作为“迎会”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在为会议做好服务的基础上,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为贫困弱势群体提供便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一个社区保证一支队伍,长期开展便民服务。

经过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市成功承接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和各级领导及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同时我市还进入了“创建全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列。

六、“迎会”、“创城”工作的几点体会

在迎盛会、抓创建、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迎接文明盛会,创建文明城市,要以发展为先导。在总结过去“创城”工作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2009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十三届 11 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按照“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富民强市”的主题,提出了“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三个提高”的创建目标要求,即坚持“创城”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坚持“创城”与迎接建国60周年活动有机结合,坚持“创城”与迎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有机结合;使“创城”的过程成为保增长、调结构、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过程,成为惠民生飞强素质、提高城市软实力的过程,成为鼓士气、聚力量、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通过创建首届全区文明城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条件,为推动科学发展创优环境,为实现“十一五”目标积蓄力量。

(二)迎接文明盛会,创建文明城市,要以惠民为根本。创建文明城市,迎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利益与实惠。我市在“创城”、“迎会”过程中,一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城”、“迎会”工作的知晓度和支持率,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城”、“迎会”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和动员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迎接文明盛会的伟大实践中;三是通过大力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12 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市委、政府加大力度,全部落实了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民生工程”,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创建活动、人人享受创建成果的创城、迎会目的。

(三)迎接文明盛会,创建文明城市,要以特色树品牌。锡林浩特作为一座新兴的草原城市,无论经济社会实力,还是城市建设水平,都与呼包鄂等先进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创城”、“迎会”过程中,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尽快缩小差距的同时,按照“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建设和文明素质的培养,注重体现蒙元文化、草原文化、自然风光、淳朴民风、城市景观和市民的良好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

一是在“广”字上做文章。创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迎会是一项全民工程,都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民共同参与,齐抓共创。我市通过街头公益广告、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社区、单位宣传橱窗设立专栏,发放倡议书、万民知情卡、文明礼仪图卡,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创城”信息、市民学校宣传教育以及盟内外、区内外媒体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使创城迎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无论是机关干部职工还是普通市民,无论是城市居民 13 还是牧区牧民,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外来客商,都对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倾注了极大热情,做出了积极贡献,真正使“迎会”、“创城”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了全民参与的行动。

二是在“深”字上动脑筋。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活动,必须坚持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市把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中一些好的做法延续下来,实现了创建工作的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文明市民学校坚持长期开展市情市貌、文明礼仪和日常生活科学常识的宣传,建立了市民教育的长效机制;文明单位进社区、进嘎查结对共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共驻共建格局。2009年文明单位向结对共建的社区嘎查提供物资、资金近2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工作的开展。

三是在“实”字上下功夫。在长期的“创城”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工作,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综合建设工程,更多的是要通过经济建设增强实力,通过城市建设树立形象,通过生态建设优化环境,通过社会事业建设改善民生,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近几年,我市在农牧业产业化、工业项目引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惠民工程、思想道 14 德和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了许多发展经济社会,普惠百姓的好事实事,切实把创建文明城市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

四是在“新”字上创思路。创建文明城市,无论是形式、载体或内容,都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我市在总结以往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近年来结合构建“富裕、文明、和谐、魅力锡林浩特”的总体要求和市民的实际需要,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推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以“缔结邻里亲情,建设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社区邻里节活动,用知识问答、才艺展示、歌舞表演等形式把文明道德和市情教育溶于其中,深受居民的欢迎,群众主动参与,在娱乐中受到了教育;文明市民学校从2007年恢复组建以来,通过组织宣讲团宣讲,办事处、社区组织学习、市民主动自学等有效途径,做到了学习的长期性和经常性,真正变成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有力阵地;在过去“四进社区”、“六进社区”的基础上,延伸拓展为“九进社区”,让更多的部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把宣传教育和实际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拉近了市民与部门的关系,架起了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使和谐社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得到了广大居民的高度肯定。

上一篇:《三角形内角和》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下一篇:初中生寒假学习生活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