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魂铸就下一代

2024-11-06

用中华魂铸就下一代(共5篇)

用中华魂铸就下一代 篇1

用中华魂铸就下一代

我校拉开了“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序幕

2月24日下午,在校德育处的指导下,我校各个班级都进行了“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预赛。在活动的开始,首先由各班班主任进行了启导性发言,接着就是同学们上讲台踊跃地演讲。只见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讲起,满含热情,慷慨激昂,面面俱到地诠释了他们心中的“中华魂”。在演讲进行到精彩之处时还传来阵阵热烈的掌声。活动的最后,每个班级都选出了去参加复赛优秀的选手。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关工委发起和组织,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活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明荣知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期待这我校“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的复赛。

用中华魂铸就下一代 篇2

艺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是心灵与审美的碰撞, 是激情与活力的展现, 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 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却又超脱了现实的“嘈杂”, 给人以美的享受。

初识艺术, 开启兴趣之门

“每一位艺术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人也不能从某一天开始就成为了艺术家, 成为艺术家有很长道路要走。”我国著名自由艺术家傅文俊老师如是说。他的艺术之门是在父辈的影响下开启的, 父亲对艺术的喜爱, 让他从小耳濡目染, 给他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在此之后, 艺术就像是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地存在着, 并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让他在成长过程中, 一直学习艺术、思考艺术, 并最终实现了自己在艺术上的目标。在艺术的海洋里, 他自由遨游, 他学过国画, 学过书法, 再大一些之后开始学习油画, 最后接触摄影。接触摄影之前, 他最喜欢油画的艺术方式, 曾想过一辈子都从事油画创作。

因为种种原因, 接触到观念摄影, 使他对摄影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 也从此走上了摄影艺术的道路。从纪实摄影到观念摄影转变过程很长, 也很缓慢, 但却是他艺术生涯最关键的一部分。

承载梦想, 启发创作之路

傅文俊最初的艺术梦想是从摄影开始的,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 他从事的是宣传工作, 平时工作中, 相机是他主要的工具, 但一般都是拍一些纪实性的照片, 在油画创作中, 他也会用相机收集素材。后来他在四川美术学院攻读油画专业, 因为钟情于艺术的美学与感性魅力而进行了艺术的专业训练。毕业后为了生计, 他先后从事了平面设计与大型广告绘制和广告创意策划等工作, 当时的拍照基本上是为广告创意收集素材, 没有充足时间用于油画创作。但是, 他并未因此放弃艺术创作, 虽然广告创意策划不能像绘画和摄影那样, 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艺术性与学术性, 但他创造性的将油画知识融入到摄影创作当中, 从而走上了他独特的摄影艺术创作之路。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 傅文俊以摄影的方式创作慢慢多起来, 相机成了他替代油画的另一种创作方式, 成了他的另一支“画笔”, 使他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他的艺术梦想。而且, 他认为绘画和摄影是相互联系的, 两者的创作过程都承载着艺术家的社会身份、价值取向与自身的内在体验。从收集素材到从事摄影创作, 有一个漫长的思想转变过程, 这个过程伴随着他对摄影本体语言的认识, 最初的摄影作品偏重于纪实摄影。

随着对摄影艺术的深入理解, 傅文俊老师经历了从纪实摄影到观念摄影的跨越。大跃进时期, 中国国内曾出现过一幅著名作品《棉花姑娘》。《棉花姑娘》拍摄的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站在棉桃上跳舞, 作品是照耀创作的, 发表在1959年的《大众摄影》上。在那个时代, 会有这样的作品出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今天看来, 在当时没有西方艺术影响之下, 自身摄影内部竟然产生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是令人震撼的。这件摄影作品在当时对傅老师影响很大, 使他对“纪实”摄影有了重新认识。

有一位让他对观念摄影产生兴趣具有深远影响的前辈——前新华社社长邵华泽。邵华泽先生曾经倡导“新闻摄影艺术化”, 这种观点对傅老师影响很深;邵华泽先生倡导真实基础上的形式美感, 这一点让傅老师很认同。《棉花姑娘》和邵先生的观点, 共同促使傅文俊老师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思考摄影何为的问题, 也真正让他对观念摄影有了最初的概念。

纪实摄影讲求抓拍, 强调时间的即刻性。摆拍与抓拍不同, 它弱化了时间, 将重点放在观念层面而不是用影像来记录。从这点看, 观念摄影和纪实摄影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艺术史发展看, 观念艺术和观念摄影是同时演进的。观念艺术兴起后, 摄影大量用于记录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观念摄影相对于新闻摄影或者纪实摄影而言, 更具有问题的针对性, 可以更好的与当代文化、社会现实、权利意识发生联系, 能够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以及对观念的表现。

与纪实摄影不同, 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影像是摆拍的, 可以说观念摄影更多是“摆拍”的艺术, 即事先想好一切然后再布置现场进行创作, 观念摄影不用追逐外物, 相对要主动。你希望对象是什么样就依据个人需要把事物创作成什么样。正是认识到这种区别, 傅老师认为观念摄影的美学特点能够更加准确的呈现出他想表达的创作思想, 于是他的创作思路开始从纪实摄影逐渐转变到观念摄影。由于是油画专业出身, 他特别注意摄影作品的品质感, 包括透视、形式、色彩等方面, 而这些都是油画给他的视觉经验。

在后来的观念摄影创作中, 如果他关注现实, 他就能够表达现实问题, 他喜欢油画, 就把绘画的形式美感带到观念摄影创作中。更为关键的是, 因为从事观念摄影的创作, 他开始有距离的看待当下, 形式美、现实、观念三者融合到了一处, 共同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让他能够在观念摄影艺术的世界里自由发挥, 充分表达了他的创作灵感。

创新求变, 为祖国艺术献力

观念摄影在西方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 它是当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在观念摄影的概念里, 摄影并不是首位的, 观念才是首位。从目前出现的观念摄影来看, 其观念普遍关注现实, 切中当下, 针砭时弊, 对于社会现实发表自身看法, 是具有行动力的艺术, 观念艺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文化贡献是巨大的。

在我国, 观念摄影艺术兴起于2000年之后, 在艺术界属于真正的新生事物。随着时代的进步, 艺术摄影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升温, 无论是学术、展览还是收藏都处于生发的态势。就从事摄影来说, 傅老师已经有长时间的积累。观念摄影进入中国后他就一直很关注, 就中国观念摄影来说, 他可以算是较早进入该领域的艺术家之一, 是其中的佼佼者, 对推动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傅文俊老师的摄影创作中, 他选择了多元化、跨界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由于摄影艺术的平面性与精致性, 用来摄影的科技机械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能像影像、多媒体艺术那样生动多变, 使摄影本体语言的探索渐渐走向瓶颈。傅老师创造性的将摄影与科学技术充分的融合, 以期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他的作品在不跨越摄影概念的同时无限的接近于新媒体艺术, 主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呈现具有网络、传播、互动与虚拟特征的艺术形态。另外, 后现代主义研究的非精英化倾向, 使视觉文化开始转向通俗文化。一方面傅老师希望可以在视觉上给观众以新奇感与惊艳感, 另一方面在艺术的体验上给予观众更多的互动性与丰富性。通过这种多元的、跨界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摄影艺术本身, 还缩短了艺术家与观众以及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除了艺术创作, 傅老师还一直关注各种后期制作软件与方法的更新, 他有近20年做平面设计的经验, 技术相当娴熟。他总是对最新的科技理念感兴趣, 并专注于新奇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实践, 这使他的创作本身充满乐趣。他会通过对各种后期方法、科技材料、高新仪器的深入了解来选择一种最适合表现他创作理念的渠道。

在艺术创作上, 傅文俊老师不墨守成规, 不断寻求创新。对他而言, 摄影、绘画都是只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已, 创作的宗旨不会因为艺术形式的改变而改变。他希望自己的创作具有价值, 并体现在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对自身的反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值得与应该批判的诸事进行批判上, 而这些也就是他创作上一直坚持的原则与希望。

思维独特, 衍生独特创作

每一位艺术家都具有对艺术独特的视觉和思维模式, 傅文俊老师在观念摄影艺术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由于受过专业系统的艺术理论学习和专业绘画技法训练, 傅老师的摄影艺术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

傅老师善于在作品中将摄影与绘画相互交融, 使这两种艺术产生了有别于自身的新的艺术表现形态, 具备了丰富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在他的作品《街坊邻居》、《无界》中, 他试图打破摄影本体化的技法表现形态, 通过特殊的手段使摄影图像脱离其载体的相纸, 以宣纸或油画布为媒介, 从而表现出绘画的美学元素。在《退场》作品中, 他的摄影风格接近于抽象水墨的大写意。而镜面版的《哥德巴赫猜想》则以笔触式的绘画语言为主题。在《街坊邻居》作品中他更是做足了有关绘画与摄影艺术语言的融合与拼接, 作品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勾勒了山城重庆的大街小巷与风土人情。这些都得益于他早前的绘画学习。

傅老师在创作理念上也总是与其他艺术家有所区别, 他创作的观念摄影作品《退场》系列和延续创作《回响》系列关注了废弃工业景观, 他在创作《退场》系列作品时借鉴了老照片的视觉效果, 描绘了废弃的锈痕斑驳机车、工厂等形象。他把这些被艺术化和历史化的工业景观作为撰写现代工业文明这一城市历史的记忆素材。《退场》系列作品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记忆范本从而抵抗遗忘的妥协, 通过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 或者运用把当下切入到历史之中的方式, 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而《回响》系列则是在《退场》系列创作理念的延续。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老旧的机车还是铁轨, 无论是车间还是厂房, 都已消磨了往昔的炽热与辉煌。随着他对社会、对自我、对艺术语言认识的不断改变, 思想随之改变, 思想的脉络呈现出外延的丰富与内涵的加深。

在创作脉络上, 傅老师认为自己的创作不是非常集中的那种, 但是对于问题的关注是比较集中的。他最关注文化问题, 文化直接与人相关, 与时代相关。无论是古典文化还是时下, 文化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的文化, 只要这些文化仍旧与人相关, 他都觉得值得去深入研究。就作品来说, 他创作的《十二生肖》和《万国园记》系列作品是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而《街坊邻居》、《回响》系列作品则是记录时代变化的作品。《幻化》、《他心通》、《无界》则是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作品。可以说从早期作品《退场》到最近作品《游戏》、《故乡的云》, 傅老师的摄影创作主要关注历史、文化与人文三个方面, 而且他的创作都是按照这条主线行进。除此以外, 他也比较关注摄影本身的媒介问题, 比如夏布观念摄影作品《幻化》等倾向于实验类的作品。

傅老师的观念摄影运用了众多元素, 表达了不同的观念, 得到了艺术界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11月17日, 他的夏布观念摄影作品《幻化》参加了第十九届法国巴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得到欧洲学界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这组作品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在艺术实践层面是有巨大贡献的, 因此他们给夏布观念摄影作品《幻化》授予了国际金奖。

《幻化》将X光照射下人体的骨骼样式化处理后与大足石刻合为一处, 作品探讨的是当下时代的信仰, 呈现的是与信仰相关的生死、存在与虚幻、当下与未来的思考。该作品集中了荣昌夏布和大足石刻两个文化遗产, 并将荣昌夏布作为摄影成像媒介, 这是傅老师在非物质文化当代性转换在艺术上的尝试。《幻化》系列作品的得奖, 向世界更好的证明了我国在观念艺术上的不可小觑的位置。

艺术多元化, 坚持绘画创作

虽然傅文俊老师大部分的创作都是摄影作品, 但是他仍会抽出时间进行油画和中国画的创作。在创作绘画作品中傅老师没有选择符号化的表现, 而是更为抽象的根据主观思想进行随性创作。因为他认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 它所蕴含的意义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不可能仅仅由一些符号来占据。因此, 他的油画作品创造性的结合了西方写实和东方写意的绘画风格, 显然, 这两种形式在油画中并不是简单的并置, 许多人认为这是形式的冲突。但傅老师认为任何艺术都是相通的, 他也一直在探讨两种形式融合的可能性。

在瑞士琉森, 他有幸见到了毕加索极少示人的一批作品, 这批作品是毕加索和齐白石见面交谈后毕加索创作的, 非常精彩。毕加索用油画媒介, 表达了对于写意的深刻理解, 这批作品非常独特, 给傅老师留下了印象深刻, 对他的艺术创作也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2012年, 傅老师的绘画作品《信手拈来》系列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做出跨文化实践, 将多元文化符号并置, 利用不同艺术时空的艺术语言, 以生成新的意义, 是具象与意象融汇, 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的结合。从创作语言上来看, 是对传统自由的分解、挪用。通过将经典的传统人物、文化与先进的时尚与现状的结合, 来展现他对历史与当下的认知。

2013年, 作品《失之交臂》以西方艺术经典雕像《维纳斯》为原型, 结合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石窟造像——千手观音, 两种绘制元素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在文化领域中不同的艺术发展历程及其走向。将中、西方文化的经典之作通过后现代的手法并置在一起, 正是要表明东、西文化客观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 表明存在差异并不意味着谁优谁劣, 差异的存在保证了多元文化的继续发展。真正的艺术, 无关国别。当代艺术的创新要在尊重自身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细心的研究艺术发展规律中存在的可能性, 这样才能留下与西方失之交臂却可被称之为经典的艺术创作。

在国画创作方面, 傅文俊老师说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画作品, 他的作品仅仅是运用水墨程式不遗余力的描摹“古法”, 是将古法抽离于传统的水墨意境并与当代的现实进行碰撞。他的作品将古人的绘画片段抽离开创作的意境, 将它们作为一种形象引用到自己的画面, 再与当代的“足球”、“国徽”、“柏林墙”等进行组接。通过对传统符号的直接借鉴、转换、重组, 使传统的创作格局在当代文化理论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傅文俊老师认为, 就写实和写意来说, 大众普遍认为这是冲突的风格。但真正考究下来就会发现, 横在写实和写意之间的冲突根本是国家地域概念的阻隔、视觉经验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没有这种严格的国家地域概念障碍, 所以风格对于他们并不构成问题, 都可以拿来使用。但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 这种障碍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 国内艺术家始终在纠结, 在取舍, 在有条件地吸收和排斥某种风格。

毋庸置疑, 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文化间正在趋于同一, 世界性的文化正在构建之中。从另一方面来说, 总有一天, 无论“你的”、“我的”最后都是“大家的”、“共有的”、“人类的”。所以, 傅老师并不想在艺术创作上将自己束缚起来, 他会继续这种自由的绘画创作方式。

加强交流, 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

近些年来国际艺术界开始全方面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傅文俊老师也不断应邀参加国内外各大艺术展览, 他曾在法国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美国纽约JACOBK.JAVITS展览中心、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周光谱国际艺术展、日本东京都美术馆、日本横滨美术馆、香港文化大会堂、北京圆明园、广东美术馆卢浮宫博物馆、棕榈滩艺术博览会、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阿联酋迪拜文化艺术中心、泰国曼谷艺术中心、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云南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举办艺术展, 其艺术造诣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认可。

这些年参加国外艺术展览让傅老师拥有了双重的文化经验, 并且这种经验不断随着地域的改变而切换, 对于他的艺术创作影响也很大。同时对于中国当代整个的艺术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 中国当代艺术界开始消化、吸收和转化西方当代艺术。如今, 中国艺术和世界交流更加频繁, 西方对于我国艺术家的影响仍旧非常重要。与此同时, 我国艺术家加重了对于自身文化体系的关注, 谈论的问题更切中时下中国, 艺术手法更为多元化。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拿到世界各地参展交流, 国际上对于中国艺术有了一定的认知与关注, 我国的艺术也在朝国际化方向前进。

傅老师认为中国当代的艺术家应该多出去看看, 多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到国际中来, 这样能够更好的拓宽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国际视野, 从而激发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硕果累累, 为艺术献身

多年来的努力, 傅文俊老师在艺术界获奖无数, 2009年获得日本AJAC国际艺术家邀请展金奖, 2011、2012年两度获得世界华人当代艺术作品展国际金奖、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等国际艺术奖项, 2012年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 2013年获第35届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国际金奖, 获第19届法国巴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大展国际金奖, 获第16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作品展国际金奖, 获“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国际金奖等。

傅老师创办的“大印图片”与“独立映像”两家艺术机构, 不仅能满足自己在艺术创作完成和展示上的需求, 还为国内艺术家的展示提供了便利。同时, 通过展览审视其他艺术家作品, 不断对自身作品进行反省与检验, 从而更好的投入下一阶段的创作。

用青春铸就师魂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青春铸就师魂》。

一切情感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爱心,但她却以不同的面貌显现出来,感恩也是一种爱,一种回报她人的爱,落叶归根,那是感恩泥土的栽培,乳羊跪母,那是感恩母羊旳哺育。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关爱之恩,朋友的关照之恩,都需要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诚挚的心灵去感谢,用实际行动去回报。

我今天要感恩的人就是我们安县教师队伍中的巾帼英雄,我们黄土小学的邱校长。,邱校长她对学校的爱,对老师们的爱,对学生的爱是那么的伟大,那样的无私。邱校长到黄土小学工作,为了学校的发展,她跑遍了全镇所有的村小,不论是近在咫尺的马村小学还是远在20里以外的友谊小学,邱校长都一一到学校看望慰问远在乡村的老师们,与老师们亲切交流,嘘寒问暖,使乡村教师倍受感动。

为了学校的教育事业,她劳累奔波,兢兢业业。就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来袭时,邱校长任然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到现场组织疏散学生,孩子们受到过度的惊吓哭声连连,由于平常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孩子们也训练有素,在遭遇特大地震灾害袭击时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孩子们虽然受到了惊吓,但却有惊无险,为了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邱校长安排老师清点各班的人数之后,她又到孩子们中间去了,她去干什么呢?作为母亲的她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最想见到的是自

己的妈妈了,于是她走到了那片哭声最厉害的孩子的身边去了,她是去安抚孩子们那颗受伤的心灵,她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她哭了。她为孩子们能够安全地从危险区域撤离出来那种训练有素的逃生自救的能力感动的哭了。她为孩子们从没受到过如此巨大的心理创伤而伤心的哭了,她也为老师们平常认真的带领孩子们进行安全训练一死不都得敬业精神感动得哭了。

在后来的灾后重建中,邱校长更是疲于奔命,不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她都奔波在灾后重建第一线,达到规划设计整个校园的蓝图,小到各种附件的摆放位置,她都要要亲力亲为。她那种为教育事业玩命的工作精神,然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为之而感动。

在进行新校园重建的同时,板房校区的各种配套设施及附属设施也同时进行着,到市场看买材料,她决不允许一件不合格材料进入黄土小学的大门。上了市场下工地,查看新校区的工程进度和工程的质量。新校区一天天的建起来了,可是邱校长的前额却多了几天皱纹,眼角多了几条鱼尾纹,但她的笑容和 满脸的自信早已遮住了那些小鱼儿的尾巴。

为了让新校园更具有文化气息,让同学们在一个更加温馨的环境力学习和生活,邱校长带领助手们到外面参观学习先进的经验,利用节假日布置了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在一系列的创建之后,邱校长用她自己的实力和智慧赢得了“全国十佳优秀校长”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荣誉背后是什么,那是多少次腰酸背痛,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啊!荣誉面前是什么,那可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在那路上充满荆棘,那是一条催人奋进的路啊!是啊,邱校长她虽然没有每天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但她一直站在黄土小学教育事业的最前沿。她说过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她是我们黄土小学的孩子们心中的领头羊,是我们老师们心中学习的楷模,更是我们安县教育界的领军人物。难道我们能不感恩于她吗?我由衷的感谢邱校长她这样为学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对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孩子们亲切的关怀。

常怀感恩知心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去珍惜生活的每次馈赠,用我们至真至爱的心灵去汇报别人,去热爱集体,去奉献社会,去感恩生活,去开拓人生!

传承奥运魂铸就中国梦 篇4

关键词:奥运;中国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8周年。2008年8月,北京向世人奉献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光,共同分享了激情澎湃的奥运欢乐,共同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辉煌篇章。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言:“本届奥运会不仅给北京和中国留下了巨大遗产,也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座历史丰碑。”一部中国参与奥运的体育史就是中华民族同步迈向伟大复兴征途的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夏儿女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一举成为体育强国。新文化运动的前后,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体育之研究》。他认为,凡天下成大事者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出战斗力”“锻炼筋骨,战胜一切敌人”,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八一”南昌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战争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革命斗争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红色体育发展模式。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大幅提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而北京奥运会为近代以来中国梦的铸就增添了辉煌的一笔:奥运史上参与国家、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奥运史上规模最大、传递路线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火炬接力,奥运史上海拔最高的奥运圣火传递――登顶珠峰,中国军团奥运金牌总数首次位列第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奥运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这段举世瞩目的奥运历史必将镌刻进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中。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中国人民逐梦奥运的步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国富民强的发展之路。从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独闯奥运到2008年中国选手创造51金、21银、28铜、奖牌总数100枚,位居金牌榜第一位的优异成绩,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全民支持和参与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毛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邓小平提出的办完亚运会就办奥运会,正确的决策开启了体育强国的梦想。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北京申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创下了96.4%这一奥运史上最高的国内民众支持率。2001年7月13日,世界聚焦莫斯科,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凭借过人的优势胜出,中国大地一片欢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政治优势。在北京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坚强的领导作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将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列为全党全国的重要任务。在奥运7年筹办的每个阶段,党中央都及时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奥运筹办工作的正确方向。为了做好奥运筹办工作,中央领导先后30多次深入筹办工作一线,考察指导工作。奥运筹办期间先后成立相关机构,扎实开展工作。2001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工作领导小组,2001年12月13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成立,切实做到统筹协调、科学指挥。一座座奥运场馆的兴建、文物古迹的抢修与保护:整治”两线“景观、恢复”五区“风貌、重现京郊”六景“,古都风貌得以展现,“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北京文物精品展”、“长江文明展”等一批文物精品展的推出,一件件国宝级文物讲述关于中国的古老故事。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文化的盛宴。在全球人民共享体育激情的时刻,中国文化也以其独特魅力绽放光芒。奥运会会徽、体育图标、吉祥物、奖牌、火炬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美轮美奂的奥运开幕式表演让世人目睹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与悠长,令人回味至今。奥运会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奥运会后,北京奥运博物馆建于鸟巢,8万件珍贵藏品,2万平米的展示空间,现代科技的完美应用,智慧博物馆的首创,一份体育强国,文化筑梦的奥运记忆将永世流传。

演讲稿:铸就国防魂,共圆中国梦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铸就国防魂,共圆中国梦》。

成大事者,必有梦想,盘古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天地;女娲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人类;中华民族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在抗日的硝烟中站起来;中国共产党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新中国屹立东方;中国人民若是没有梦想,就不会有“嫦娥”奔月,神舟问天。许多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想成为清华、北大的骄子,有的想成为政府高官,有的想成为百万富翁,我也有梦想,我梦想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放哨站岗,保卫国家的边疆!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个人的梦想想要实现,需要以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后盾,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独立的主权,更谈不上繁荣富强。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战旗招展的年代,但是甲午海战的船坚利炮、鸦片战争的熊熊炮火、八国联军的赳赳铁骑、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杀的35万冤魂、“五四”运动的声声号角,历历在目,萦绕耳畔。屈辱的历史,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国无防不宁,民无防不安”。如今,日本在钓鱼岛上兴风作浪,东海防空识别区上风起云涌,印度对我国藏南地区虎视眈眈,菲越企图占我南海诸岛,我们的国防并不太平,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筑起国防的铜墙铁壁,铸就众志成城的国防魂!

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做梦、能圆梦的民族,我们的梦叫“中国梦”,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是民族的、国家的、我们大家的,更是我们青年人的。今天的中国人正在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蛟龙号深潜器不断刷新记录,中国人下五洋捉鳖的梦圆了;神9与天宫共同遨游太空,我们的载人空间站的梦圆了;辽宁号航母入役,战机成功起降,航母逐步形成战斗力,我们的航母梦圆了„„作为适逢盛世的莘莘学子,我们要热爱祖国,关心

国防,怀揣中国梦,听从老师教诲,刻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各门课程均衡发展,训练各种技能,为将来保卫祖国、建设家园奠定良好的基础,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周恩来总理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我们为“共圆中国梦”而读书!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脚踏坚定的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铸就国防魂,共圆中国梦,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东方,让《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上一篇:党员2月份思想汇报下一篇:毕业一年算应届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