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精选12篇)
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 篇1
《五柳先生传》属宁静而深远、似枯而实腴的文章,充分显示出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的心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领会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领会安贫乐道的思想。
教学难点:
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
1.陶渊明(365--427),东晋末期诗人,散文家。29岁入仕,因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41岁时,毅然辞去在任仅有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回柴桑老家隐居。此后直到逝世的23年间,再未出仕,以耕读自娱。
2.传: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自传。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作者托言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3.识字正音:
嗜(shì)辄(zhé)吝(lìn)箪(dn)黔(qián)娄(lóu)
汲(jí)俦(chóu)觞(shng)欤(yú)屡(l)褐(hè)瓢(piáo)
4.解释词语:
每有会意(只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造饮辄尽(总是)期在必醉(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去,离开)
环堵萧然(空寂)
短褐/穿结(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瓢屡空(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此人;辈,同类)
衔觞赋诗(酒杯)
5.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五柳先生,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籍贯姓字: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人物得名: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情去留;忘怀得失。
乐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总之,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6.加赞语:(2段)升华对传人物的赞美。
指出五柳先生的生活志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高尚人格的赞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可以把五柳先生界定这样一个人,即:五柳先生是一个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安于贫困、悠然自得的隐士,他也有追求,只不过不是追名求利,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精神上的安慰。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认定,这位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陶渊明。
7.课文结构内容:
一作传:从籍姓、得名、性格、爱好、境况、品行等方面给五柳先生作传(1段)
二赞美:思想品格,生活态度。(2段)
8.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最大的写作特点是多用否定句,即多用含有“不”字的句子。
如“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名利”、“不求甚比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等,这些语句的运用,能够很好地体现了他与别人的不同个性,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高尚人格。其次,语言诙谐,充满了自赏与自嘲,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2)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9.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这与读书不认真决无关系。后世多有“不求甚解”者,断章取义,拿此句来做遮羞布,掩盖其无知的真面目,同学需注意不能踏入歧途。
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 篇2
时间就在“尘网”中消逝, 当了老师了, 每次兴致满怀地讲《五柳先生传》时, 却都觉得力不从心。是时代变得太快, 还是我的步伐太慢?90后的孩子们更多地是对陶渊明的戏谑——穷困潦倒还自娱自乐, 不是没心没肺就是心理安慰;自己受穷还要牵连妻儿, 不是自私无情就是自我为中心……但是, 依旧想让学生能读懂陶渊明, 哪怕只有一点点, 那样率真傲岸的灵魂不应该是寂寞的, 不应该是不被敬仰甚至是不被理解的。
一. 真实的陶渊明理想化的五柳先生
要让学生能从一篇文章中感悟作者, 教师要力求读懂这个人, 读懂他的作品。
读读他的诗歌, 感受他笔下的田园生活, 或欣喜, 或辛劳, 更多的是饥贫困顿, 甚至是“夏日抱长饥, 寒夜无被眠“的窘迫, 即便如此, 可依然有“但使愿无违”的坚定。读读萧统的《陶渊明传》, 对陶渊明的生平轶事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读读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写的赞颂陶渊明的诗歌, 白居易的“每逢姓陶人, 使我心依然”, 苏轼的“渊明独清真, 谈笑过此生”, 辛弃疾的“须信此翁未死, 到如今, 凛然生气”……这些诗句让我看到了陶渊明的高洁傲岸对历代文人的影响之深……
重新再看《五柳先生传》时, 似有豁然开朗之感, 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率性而为”, 似乎被圆滑世故之人所鄙弃, 觉得于情于理, 所谓的率性在当下只是欠思虑、过于自我的表现。但其实, 陶的率性符合人的最自然的天性, 他的率真的性格, 真挚的情感, 自有一份超然事外的洒脱。陶渊明正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人。正如苏轼所言, “陶渊明欲仕则仕, 不以求仕为嫌;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
陶渊明的崇尚自然外在表现在他不羁的性格上, 内在表现在他尊重自己心灵的声音。他追求精神的闲静、自适;所以他选择了归隐田园, 远离本能给他带来繁华富贵的官场。“安贫乐道”并不是他给自己贴出的标签, 没有人一定要去排斥名利荣华, 只是“君子忧道不忧贫”, 当自己的理想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时, 陶渊明选择了田园的一方宁静, 固守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其说《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 倒不如说“五柳先生”是一个理想化了的陶渊明, 陶渊明期待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现实生活中也在努力做到“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虽然“贫富常交战”, 但警醒自己进入“道胜无戚言”的境界。
无论是真实的陶渊明, 还是理想化的五柳先生, 都给人以启迪。真诚自然, 正是现在纷繁复杂的人与人间缺少的东西。不要求学生都去学习他的“不吝去留”, 但理解身边的一些同样单纯任性又不失真诚的人, 尊重真诚自然的人格, 也是成长中的孩子们所需要的啊!而能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社会中, 有自己的原则和心灵的操守, 难道不值得去肯定和颂扬吗?
二. 90后的娃娃千年前的隐士
可惜, 90后的娃娃, 和千年前的隐士相距遥远, 他们很难理解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如何让学生从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中读懂陶渊明呢?
疏通文意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根据课文内容, 重新设计一张五柳先生的插图。图画比文字更容易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设计插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课本中有一张插图, 陶渊明神情安然地坐着, 手里握着锄头, 面前放着装满菊花的篮子。当然,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并没有直接点明五柳先生就是自己, 这应该是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 辨别出如果单纯从画面看, 画面上的人该是作者陶渊明, 还有的学生根据那一篮菊花, 吟出了“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学生口头表述自己设计的插图, 各有特色。他们的设计既能结合课文中的语句, 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侧重表现五柳先生的“嗜酒”的特点, 画面上有酒壶酒杯;有的注意到了“衔觞赋诗”这个句子, 强调了五柳先生神态悠然, 一手执书, 一手握杯, 在柳树下怡然自得;还有的学生围绕“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著文章自娱”设计出衣衫褴褛的五柳先生端坐在摇摇欲坠的茅草屋中奋笔疾书的画面……
有了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感知还不够,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五柳先生的形象。在对话中及时地补充材料, 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比如, “曾不吝情去留”是学生有争议之处, 补充了陶渊明的“我醉欲眠卿可去”的语句, “葛巾漉酒”的小故事, 学生逐渐理解了陶渊明的“率性”性格;学生还质疑一个人是否穷困潦倒还能“晏如也”, 为了把学生从安于贫穷的固有思路中解放出来, 我引入了“君子忧道不忧贫”“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等观点, 让学生理解, 贫穷不是陶渊明所追求的, 只是为了自己的志趣和操守, 放弃那些有辱人格的荣利, 即使结果贫穷, 也要安然处之……
这样一个安然自若的隐士, 屹立于世俗和喧闹之外, 将荣华富贵拒之门外, 为自己的理想和气节平静地生活在田园间, 虽然凄苦, 但内心淡定, 坚守着自己的心灵家园。但是, 我们要让学生也学习他的归隐的生存方式吗?
三. 荣利前的淡定喧嚣中的思索
中国文人的归隐在魏晋时期似乎形成一种文化, “归隐”成为有志之士与黑暗社会的一种对抗方式。如果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更为达观的思想讲解给学生, 效果只是让学生对文人的不同政治态度有所了解, 但无法真正让学生有所体会。
要选择更贴近学生的材料, 以激发其思考。一则网络上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叫柳智宇的北大才子放弃了成功申请到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 来到西山脚下的龙泉寺, 做了一名修行居士。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哗然, 有人对此惋惜, 有人奚落“智宇”不智, 也有人感叹“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陶渊明在东晋腐败污浊的社会中选择了归隐田园, 如今北大才子放弃令人艳羡的国际名牌大学, 放弃走一条已然在向他招手的成功之路, 个中缘由自然复杂, 那么孩子们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现在的学生离不开网络, 充分利用这个特点,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 我引用了这则新闻, 让学生以网友的身份在论坛中跟帖, 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 有的学生坦承平时在网上经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学生写的帖子, 让我很是惊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 我们无权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 那是他自己的人生……”
“他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和我现在一样呢?所以想找个世外桃源隐居一下, 清静一下?只是他的爸爸妈妈谁来照顾呢?”
“社会要反思, 中国教育要反思, 北大才子选择在寺庙中修行与应试教育、与当今并不是一派清明的社会, 也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真羡慕你能在北大读书, 真羡慕你的麻省理工的入学资格, 可惜这么优秀的人才, 国家的损失!”
……
学生的发言让人欣喜, 90后的学生是个性的, 他们不人云亦云, 对别人的即使不寻常的选择也能冷静地判断思考;他们虽然个性但并不偏执, 大都乐观向上, 能承受学习的生活的压力, 有阳光的心态。
作为教师, 要让学生懂得,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彰显了他的操守, 我们赞赏他不慕名利的淡泊, 却并不是让每个人动辄避世归隐。北大才子的选择只是个例, 我们可能理解他, 但并不标榜他的选择。90后的娃娃应该激流勇进, 只是在喧嚣浮躁中需要多一分陶渊明的淡泊心境, 在名利面前多一分淡定, 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多一分自己的思索, 才能从容乐观地生活!
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 篇3
在这五种形态的中国自传文中,《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是最被人们所认可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尽管这种类型的自传与现代意义上的自传相差太远,并不具备完全的自传要素,但这一体系的自传文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突出的特征,其自身的形成也受到了特定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后来中国传记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决定深入研究这一形态的自传文的特征和出现的原因。
所谓《五柳先生传》型自传,以魏晋到唐宋之间的几部作品最为典型,尤其是唐代,比如:《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妙德先生传》(袁粲)、《五斗先生传》(王绩)、《醉吟先生传》(白居易)、《甫里先生传》(陆龟蒙)、《六一居士传》(欧阳修)等。之所以将这一类自传文统称为《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典型性来讲,不论从时间的先后还是流传的广度上,《五柳先生传》在这一类自传中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首创这一类中国式自传格式的先河,同时,后人也是在不断模仿继承它的基础上,才形成了这一类的中国自传文。另一方面,从复杂性上看,尽管这种类型的自传文其内部谱系还是比较简单的,其特征也比较鲜明突出,但要想用其他词语来概括这一类自传文也并非易事,反而不如用《五柳先生传》型来概括显得更为全面和准确。在对《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的概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类自传文的共同的特征和成因。
一、《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的特征
在川合康三所总结的中国的自传文学类型中,《五柳先生传》型自传可以说是特征最为突出,文学价值和影响最大的。通过对这一类型的自传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共有的鲜明的特征。
(一)称谓方式上的客观化
只需观察这一类自传文的题目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称谓方式上他们都没有采用第一人称,而是以别号自居。在行文中也几乎不会出现“我”、“吾”、“予”、“余”等第一人称的字眼。比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可见,陶渊明给自己起的这个号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普适性,很难将作者与这个称谓联系起来。这一类的自传文在行文称谓上都是以和自身关联不大的第三人称出现的,几乎都没有直言是为自己而作传,甚至故意造成作者和叙述者不是一个人的假象,似乎是作者再为另一个人作传。
其实,这样在称谓方式上的客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许多学者都对此有独到的见解。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这样解释道:“如‘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4]”钱先生的意思是陶渊明正是为了显示自己与那些沽名钓誉之人的不同,才故意卖这个关子,是一种“反时代”的表现。著名学者赵白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一现象的效果:“用传记来写自传,让自我穿上他者的外衣出现,……。自我中心是自传的原罪,而用传记的形式来表现自传的意识,既回避了过分的自我张扬,又满足了永恒的立传冲动。[5]”这可以说是一种“反自传”,是自传本身的颠覆,甚至具有了某种当代“新自传”的意味。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探究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称谓的原因。在中国的传记文学中,自传可以说是极不发达的一类,相比给自己作传,中国古人更愿意给他人作传。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使得中国文人在给自己作传时,一时还是无法将称谓自如地变换过来。具体到《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由于这类自传塑造的是隐士形象,采用这种很随意的称谓方式似乎更符合隐士的身份以及表现出他们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二)虚实关系:虚实结合、先虚后实、欲实还虚
在这一类自传文中,存在着不少看似真实其实却难免存在虚构的细节。比如:
家虽贫,不至寒馁;年虽老,未及耄。(白居易《醉吟先生传》)
家贫尝仕,非其好也。(袁粲《妙德先生传》)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史实证明,白居易的经济条件并不能用“贫”来形容,而袁粲走上仕途是否是因为家贫,以及陶渊明面对一贫如洗的生活是否真的能安之若素,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那么,这样是否就违背了自传对于真实性的追求呢?对于此,当代“新自传”的作家库切提出了全新的自传观:一切自传都是故事叙述。并认为,自传若宁要真实的一面,弗如借助于虚构的方式来挖掘真实,这样反而可以找到事实内在的真相[6]。在库切看来,自传中的虚构相对于真实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还是达到真实的一种途径,纯粹的真实是不可能的也是空洞的。也就是说,虚构不仅不是与真实对立的,而且还是必须的。具体到《五柳先生传》型的自传文,我们并不能认为白居易是“虚伪”的,袁粲和陶渊明是“假清高”,不管现实如何,只要作者能通过他的表述让我们信以为真,那么他就符合艺术真实的标准。或者说,唯有通过这样的表述,作者才能传达作为隐士的心境和追求,那么这样的叙述就算是虚构也是合理的,也符合自传对于真实性的要求。
此外,关于自传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赵白生提出了一种比较公允、客观的看法,他认为:“传记既不是纯粹的历史,也不完全是文学性虚构,它应该是一种综合,一种基于史而臻于文的叙述。在史与文之间,它不是一种或此即彼、彼此壁垒的关系,而是一种由此及彼、彼此互构的关系。[5]”对于《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来说,“……‘虚构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的自传文本中常常和‘真实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状态。[7]”“和谐统一”和上面所说的“由此及彼、彼此互构”其实是相通的,是同一种观点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在这一类自传文中,真实和虚构的关系除了相互统一、和谐共生以外,还有一种更深层的关系,那就是先虚后实、欲实还虚。不论是称谓方式上的第三人称,还是那些“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甫里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的表述,就好像是先要给读者下一个“套子”,不让他们信以为真,往下读却觉得越来越像真的。这种虚构,不仅没有削弱真实,反而成了一种让人信以为真的诱饵,就好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对于这种先虚后实、欲实还虚的效果,有学者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
书中自有一个世界。书写得好,假的也成真的;书写得不好,真的也成假的。小说体的回忆录,回忆录式的小说,有什么区别呢?真事过去了,再说出来,也成为小说了。越说是真的,越是要人以假当真。越说是虚构,越是告诉人其中有真人。我最佩服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8]
可以说正是这种浮在真实之上的一层虚构的面纱,才给这类自传文带来别样的美感。其实这种欲实还虚的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少见,《西游记》借助于神魔,《红楼梦》从无材补天的顽石写起,而抛开这些迷雾,这些作品又处处关照着现实。这种效果和上面提到的自传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隐士形象的塑造和隐居生活的描绘
在写作的内容上,这类自传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特的隐士形象。这种隐士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作者所描绘的隐居生活。这些隐士几乎个个嗜酒,比如,陶渊明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王绩“五斗先生”的称号就源于饮酒。他们往往也喜欢读书,而且他们读书不是为了名利:妙德先生“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外,他们还有其他十分高雅的爱好,比如,潜心佛法、品茗识趣、研习金石等等,这些爱好代表了某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可以说,不论作者运用怎样的写作技巧,描绘怎样的生活场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隐士身份和追求。当陶渊明写出《五柳先生传》以后,后世便出现了许多模仿陶潜,也一心想把自己塑造成隐士的自传文。
赵白生先生在《传记文学理论》一书中讲述传记文学虚构的形态时,一共提出了三种较有特色的形态,其中有一种就是原型性虚构[5]。所谓原型性虚构指的就是在我们的民族心理或集体无意识中,潜藏着某些原型性形象,比如孔子的仁者形象、诸葛亮的智者身份、曹操的奸雄象征和商纣王的昏君嘴脸,这些原型形象大致概括了他们各自性格中公认的一面。后来传记作家常常会凭借这些原型形象进行虚构。由“五柳先生”而衍生出来的这一系列隐者形象就是一种原型的再创造。而这种隐者形象由于符合某一历史时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风气,因此能赢得人们普遍的认同甚至追捧。
那么,《五柳先生传》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为什么会在魏晋时期兴起,甚至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从而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这源于魏晋时期知识分子思想观念乃至意识形态的变化。老庄思想很活跃,儒家思想反而受到人们的嘲弄,使得有的知识分子行为放荡敢于冲破礼法,有的人追求自由,遁世归隐。而《五柳先生传》型的自传就反映了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四)其他特征
以上三个特征是《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文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自传文所特有的特征,此外,还有一些特征是中国的自传文学所共有的,这些特征在《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文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下面,来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第一,所表现的个人生活和形象多是人生的某一横截面,呈现出静态、稳定的状态,几乎都缺乏性格变化的过程和时间性。在《五柳先生传》型的自传文中,我们看到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看到了“有舜之遗风”的妙德先生,看到了“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的五斗先生等等这些隐士,他们在作者笔下一直都是呈现出他们本来就有的状态,似乎他们一出生就有异于常人,作者并没有展示他们的个性是如何一步步随着时间变化的。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自传文只是回答了“我是怎样的我”,而没有回答“我是怎样成为这样的我”。
第二,从写作的动机上看,中国的自传文学多半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我的形象,是一种外在环境压迫下产生的自我辨明的写作冲动,而缺乏一种内在的反省和剖析。就拿陶渊明来讲,他创作《五柳先生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为了显示自己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洁身自好以及归隐田园的志趣,所以才以自我为原型创作了《五柳先生传》。与中国的自传不同,西方的自传,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自传文多有一种“内省”的态度。
第三,语言的散体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骈体文盛行,这种文体尽管有利于文学语言形式的发展,但过分追求文学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内容的顺畅表达。在这种骈体风气的盛行下,散传中绝大部分的别传和一些散传却仍然坚持着散体化的语言风格。而《五柳先生传》型的自传就属于这一行列。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散体化,也表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个性。
二、《五柳先生型》自传出现的原因
以上主要论述了《五柳先生传》型自传在叙述方式和表达效果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那么,为什么会在魏晋时期产生《五柳先生传》这样的自传文,并进一步形成了一种自传文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的影响,使得当时的知识分子中间盛行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虽然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喜欢评价人物,但东汉时人们多着眼于道德、气量,而魏晋时却更爱欣赏人们的外貌美和内在的精神美。这既表现了当时士族人士的审美观,也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尊重。正因为如此,各种散传才开始盛行起来。
第二,具体到这种个人意识强烈的自传之所以会在魏晋时期出现,自然也离不开当时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此,宗白华先生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的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9]
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使得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自身,在为他人作传的同时,也开始给自己作传,开始敢于表露、宣称自己的真性情。
第三,前两个原因是这种自传文在魏晋时期产生的客观原因,此外,还有就是文学本身的发展与演进。《五柳先生传》之所以一诞生就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如此成熟的形态,以至于开创了一类新的自传形态,这源于它对之前的文学成果的吸纳和继承。换而言之,《五柳先生传》作为一种新的自传形态,离不开之前已经产生的自传文奠定的基础。比如,之前已经产生的书籍“自序”体裁的自传,以及后来的表现虚构性人物的传记(东方朔《非有先生传》)和理想化人物的传记(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都对《五柳先生传》的诞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后面的两种,在精神追求上具有更高的契合度,不过是表现对象产生了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传》型自传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后来的传记文学乃至其他文学作品中还将不断产生回响。这一类型自传的产生,除了文学自身的作用以外,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五柳先生传》型自传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自传文学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学的发展本就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形态,我们在审视中国古代文学时,绝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妄加判断。尽管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自传,但并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自己自成一体的自传文学。
注释:
[1]转引自田芳:《历史真实的建构:解读自传〈出发点〉》,《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27期。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日]川合康三:《中国的自传文学》,蔡毅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4]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月版。
[5]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6]转引自庞琼《真实与虚构之间——试析库切的自传体小说〈夏日〉》,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7]宋严丽:《从〈五柳先生传〉型自传看虚构与真实的关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1期。
[8]金克木:《金克木小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五柳先生传》教案 篇4
1,导语: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初读 重点拼音:
辄(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瓢屡(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2、注意节奏。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三、合作学习
疏通文意:第一段:
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地方。 亦:也。 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
姓字:姓名。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别名叫“字”。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以:把。为: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助,无义。 好:喜欢,喜好。 不求甚解(成语):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会:领会,体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如:或王命急宣,代词,如 或以钱币乞之) 置酒:准备酒。置:置备,准备。
而招之:而表顺承。 招之:招待他。 造:往,到。 辄:就,如浅尝辄止。
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舍不得。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去留,偏意复词,强调,去,指离开。 曾不吝情去留:一点儿也不会舍不得离开。(就是说吃了别人的酒说走就走。)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 篇5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课文《五柳先生传》教案 篇6
2、能力目标
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3、思想目标
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导入
师:这一学期,我们还学习了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游记》,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现在让我们从作者写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更直接的认识陶渊明。
新授
总结
作业
1、背诵文章
2、把拓展的内容收集到课外知识本上,并再收集2个
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
《五柳先生传》教学内容述评 篇7
一、综述
从10个课例来看,《五柳先生传》的教学目标定位主要有三点:①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②了解五柳先生守志安贫、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体味作者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③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传记与自传写作的基本特点。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多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重在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知识。陈玉秋老师《五柳先生传》的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极具代表性。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根据洋思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先布置自学指导题,强调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独立学习;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字词、难理解的语句,加以点拨解决,落实所有文言词汇;接着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练习译讲,疏通文意;透过文本,审视作者不慕名利的价值观;当堂训练,夯实字词。作为一篇略读课文,陈老师将这节课作为学生自学文言文篇目有充分的理由。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的方式解决字词,读准字音;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好停顿,试译课文;讨论问题,正确认识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精神,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内容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为重点。《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传记,多数学者都赞同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用简短精炼的文字从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遗世独立的隐士形象,赞扬了守志安贫的生活志趣以及忘怀得失的豁达心胸。根据文本内容,教学设计也有所侧重。李军老师在《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中用古曲《莲》和陶渊明的画像引入课文,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强调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联系已经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五柳先生传》中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有的教师也为此设计了表格,引导同学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制作出五柳先生的“个人档案”。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而且可以引導背诵。
第三,一些教师把重点落在课文所体现的写作示例方面。例如课文叙述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思想、性格、爱好、生活情况,以“不”字切入,多用否定句,语言简约凝练,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春霞老师从《五柳先生传》的九处关键否定句入手,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最后举一反三,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或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二、评议
1.如何看待五柳先生这一形象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传记,教学重点之一就是人物形象的解读。“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柳先生传》是否是‘实录’?”是在教师备课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中都认为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五柳先生传》并非陶渊明的自传,鲁迅曾经提出“陶渊明对仕途仍抱有希冀”,认为他并非“真正的隐者”。叶治曾提到,“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虚构的人物,但对他生活的描述却反映出当时陶渊明真实的生活状态。”陶渊明赋予五柳先生的形象意义,就是他本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综合大家观点,可以明确的是《五柳先生传》表达了陶渊明的做人理想,托五柳先生之言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坚守精神家园和道德底线,在乱世中不与俗物同流合污。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
“不求甚解”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原意是读书不拘泥一字一句的解释,不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大意,整体感知,融会贯通,是陶渊明极具个性的读书方法。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这种古今意义的差别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引入陶渊明的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明晰这样的读书方法源何而出。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总结自己的读书经历“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而读书“有得”,即从书中获得感悟、启迪,在广博的书海中兼容各家,融会贯通。这样独树一帜的读书方法与魏晋时代的读书风气大相径庭。陶渊明“不求甚解”,“嫌汉儒章句训诂之多穿凿附会,失孔子之旨”,是对穿凿附会之风的一种调侃,“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是对清言谈玄之风的一种揶揄。
参考文献:
[1]陆精康.《五柳先生传》备课参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1.4
[2]陈玉秋.《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J].黑河教育,2011.02
[3]李荣艳、李文平.《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J]在线教育,2012(4)
改写五柳先生传 篇8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篇9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 篇10
关键词:五柳先生传;古文翻译;不等值性
由古至今,古文翻译就是一项重要的翻译活动。不同时期的古典文集带着那个时代的文学的语言特征。而译者跨时代翻译,难免出现一些缺漏补失。文化典籍作为一项具有文化特色的遗产,兼顾着精神文化的传播,其中文字的瑰丽与严谨要实实在在地翻译成有文采的现代文字,着实也不是一件易事。
一、 五柳先生传的重要意义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将其自身醉心田园、超然世外的习性志趣以五柳先生的身份抒发出来,文风恬淡,构思独特。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黑暗,许多人不折手段,社会充斥着虚伪与欺诈,在此期间陶渊明作了《五柳先生传》。文章突出了作者不随世俗,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人格的向往与坚持。更好地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二、 不等值理论的出现及发展
翻译业界一直有着一位不可撼动的人物,那就是尤金奈达,他提出的著名的翻译概念功能对等。奈达于1986年把 “动态对等” 改为 “功能对等”, 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动态” 一可能引起的误解[1]。他在 《翻译科学探索》 这本书里说道:“形对等在形式内容上注重的是信息本身”。因此,译者关注度是 “诗歌对诗歌的对等, 句子对句子的对等” [2]。国内译界因为“动态对等” 引起翻译理论狂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期九十年代初期,直至本科毕业,大批以尤金奈达理论指导的论文到处可见。但事无完事,翻译理论也如此。当各种各样冠以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的文献出现得有视觉疲劳的时候,各位译者又纷纷开始寻找各种反例来论证奈达理论的缺陷,把奈达的理论推上全盘否定的道路。这种做法令人堪忧。译者应该正确地辩证对待某一理论,没有哪个理论是放于四海而皆准的。奈达的理论也不例外,它是某一时期的产物。自然会出现新时代新标准之下,后人对此理论的不认同,不等值性。钱冠连先生就认为,“对翻译的可译性与等值的完美性,不抱乐观态度”。其后写到“原因有三:一是翻译中的发源语在转换中文化亏损,二是由一种认知感系统向语言符号转换时的换码亏损,三则是解释学偏离”。[3]古文翻译的不等值性通常产生于原作与译作语言参数的差距,以及有关语言文化背景差距,更与译者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风格与原作的差距有关,由于译者本身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差距,又或者社会审美观的影响,原作与译作完全等值是理想。译者所能够做的就是在已有的文化知识背景下,使译文与原文在形式,风格与感情色彩上尽量争取最大等值则地翻译使之达到成功。
三、 关于《五柳先生传》的不等值性分析
根据分类法,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跟符际翻译。[4]而古典文学的翻译兼具有语内翻译跟语际翻译两种特点。正是由于译者对古文里某些词汇,句式必须有一个解释翻译的过程,就使得等值性也发生偏离。举个例子来说,《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一句的翻译。孙大雨所译的版本里,Bare walls enclose his quarters, defending him not from blustering winds and hot sunshine,其中“环堵萧然”采用了Bare walls enclose his quarters的意译,“不蔽风日”采用从不能遮挡大风雨跟烈日的反面来进行了增译。其中,“不蔽风日”被译为Bare...defending from winds and sunshine;但事实上Bare...defending from是转了个弯把原文“不能遮挡”这一动作转换成了“墙壁几乎不能遮挡的”一个定语。经过翻译后译者在理解的层面上将句子的语序换了,方便外国读者更清楚的理解因为房子的破烂而使得太阳跟风雨都不能遮挡的困境,更加突显五柳先生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方重的译本里,则是译为Four bare walls enclose his rooms; the wind and sun find free acess through the roof and the chinks,前半句采用直译,忽略了否定。而后半句提到风跟日头能轻易吹进屋里,让读者难以理解,既然有瓦遮头为何还不避风日呢?
再来看短文中“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里关于“瓢”的翻译。到底瓢是一种舀水的工具还是个储存食物的器皿呢?两个版本的翻译中,孙大雨翻译成gourd shell,一种葫芦状的壳,简单直白的向英语世界读者解释了在古代有这么一种器皿,大概是用葫芦做的装盛食物的器具。很明显的,古典书籍里出现的许多是不等值的翻译的,译者只能在从读者的视角出发,试着去解释翻译,那么读者才有可能懂得古文里那些特殊词汇。而观之方重翻译的版本,直接把“箪瓢”二字意译成dishes,虽然译出了简洁跟易懂,却少了那份古言所特有的韵味,更没能把东晋时期,人们常用的两种日常生活用具向读者解释,缺失的这部分文化背景更加凸显不等值性在古文翻译中的重要。
四、总结
中国古文在于简洁精练,用简单的文字表达最广阔的含义,最意合的文字。而英文是形合的文字,重视逻辑和理性。加上两种语言生长的文化背景大相径庭,将古典中文的作品翻译为英文时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缺失,即译文的读者无法完全体会到原文读者的感受。译者能做的就是通过对两国文化背景熟练掌握,将这种文化缺失降到最低。所以译者在把中国古典作品译为英文时应该注意到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不等值性。而为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对等,采用一些意译,删减或者增译方法,虽然能从某种角度上使读者在某一种角度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但是其精髓跟寓意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也会大大地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文学性,导致其信息传递的大量的缺失。总而言之,中国古文翻译受到特殊性影响,期间要经过语内翻译跟语际翻译两个过程。本文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两个版本做比较,举出不等值性在翻译过程中所带来的差异与影响。古典文集这一中国的文化瑰宝,要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其价值的道路还需要各位译者多探索,在实践中得出自己的宝贵经验。(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晏晓喻.从英汉文化差异评述“等值翻译”理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2):65-66.
[2]屈妮妮,孙景欣. 等值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化差异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2):303-304.
[3]郑延国.语用翻译探索 [J].上海科技翻译,2002.
[4]Catford 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篇11
反思一、时间分配不合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桃花源记”入手,设计导学前测,由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退隐?”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接着引出“五柳先生”,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然而在具体设计学案的时候,只注重了学案的实用性,忘记了时间的限制,所以在课堂操作时占用时间过长,使后面的环节不能完成。
反思二、学习难度估计不够。在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采取了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几组自由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课文当中生字词比较多,翻译难度较大,学生询问的较多。于是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我并没有急于往下赶,而是延长讨论时间,并停下来让学生串讲翻译课文,我随时进行了点拨,又占去了很大的时间,改变授课计划是听课时的大忌,但课堂教学的目的要以学生的掌握为主,而不是环节是否完整。这关键是由于备课时考虑不周造成的。
反思三、学生的活动程度不够。因为初三忙于赶课,课时紧,学生展示的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在展示方面的训练不够,表现在课堂学生展示死板单调。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篇12
嘉荫二中
董丽焕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教学方法:
1、诵读——品读——积累。
2、品读——评析——习作。
3、设疑——点拨——释疑。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出示画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他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作散文《五柳先生传》,来认识这一代名家。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2、自传文体介绍
三、研习课文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听读课文,认准字音。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2)、和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3)、跟读课文,掌握语调。第一段舒缓陈述的语调;第二段赞叹抒情的语调。
(4)、默读课文,领会文意。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意、词意、句意。
(5)、分读课文,总理全篇。
A、男生读课文第一段,女生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两段的不同:从内容上看,第一段主要是生活(蕴含性格志趣);第二段主要是赞语(蕴含精神风貌)。从形式上看,第一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二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B、女生读课文第一段,男生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两段的联系:两段以关键句相呼应。第一段“不慕荣利”,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男女生齐读课前“阅读提示”,再次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形式,并明确学习重点。
2、品味——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1)、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体现了: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开朗乐观、更直率真的性格。
(2)、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专治乐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洒脱不羁。
衔殇赋诗,以乐其志——高雅脱俗。(3)、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文中态度概括有六:对读书的态度;对作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如许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面所用笔墨简约洗练,正是点到即止,速写传神。
(4)、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文中用典有四:“缕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3、积累——培养美感,丰富语汇。(1)、积累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积累精炼雅致的连用四字句:娴静少言,不慕荣利,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缕空,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衘殇赋诗,以乐其志
4、课堂训练(1)、说的训练:你对五柳先生“不慕名利”有何看法?(2)、写的训练:学用课文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写写自己(100字左右)。
5、课堂小结本次课学习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认识了这位隐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体会了多层面速写和类比烘托的记人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在做人、为文方面有所领悟。
四、布置作业
【五柳先生传自传范文】推荐阅读:
读五柳先生传,读五柳先生传王冕,读五柳先生传的意思,读五柳先生传赏析06-12
《五柳先生传》11-30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译文赏析09-26
五柳先生传 导学案(八年级)11-09
八年级《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08-13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10-05
致五柳先生的一封信11-11
《袁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07-13
八年级语文差不多先生传09-01
【阅读心得】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