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2024-09-24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共9篇)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1

保福小学蔬菜基地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工作总结

保福小学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吃菜难的问题。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建设蔬菜基地为重点,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场所,既解决住校学生吃蔬菜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场所问题,既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创造了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近年来的作法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144人,其中吃中餐的学生就有105人,现有蔬菜基地5亩。2011年9月,保福苏区的学校经过布局调整,保福中学撤并,仅留下一所保福小学,学校布局逐步集中。但农村人口比较分散,交通又不便,因此有部分学生寄宿,他们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育;还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

为解决这些孩子的吃菜问题,我校实行种蔬菜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根据蔬菜基地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劳动技术教学,把教学和劳动实践结合,并且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进行管理,使基地出产蔬菜品种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新鲜蔬菜。

二、主要做法:

1、成立基地管理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徐正忠为组长,后勤主任王本权为副组长,三、四、五、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责任,做到效、责、权、利明确。

2、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学校蔬菜基地实行“班田制”管理模式,即学年初学校把菜地划分到三——六年级,这些年级的班主任就成了“责任地”的“户主”。平时由班主任在劳动实践课上带领本班学生在“责任地”上劳动,寒暑假由班主任老师自主劳作。

3、充分发挥基地育人功能。

师生在基地劳动参与率达100%以上。学校建立劳动教育及相应制度,全面记录师生劳动状况,并把此项内容作为师生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所有的种植环节都是以班主任老师示范、学生实践的程序开展。这样,使学生在种植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在管理中学会劳动的技能,在收获时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4、科学种植,确保基地效益。

为了解决一部分班主任“不擅长种菜”的实际问题,也为了提高菜的质量和数量,学校根据季节和地域气候等实际情况,统一要求所种菜的品种、播种的时间,每年结合季节特点进行蔬菜种植,春季主要有大葱、茄子、豆角、辣椒、西葫芦;秋季主要有白菜、萝卜、大葱、大蒜等品种,并抽调后勤人员现场指导。在基地的管理上,劳动技术课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锄草、间苗、施肥、除虫、采摘、清洗等知识,并现场指导,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种菜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种植的白菜、茄子、苞菜、萝卜、冬瓜、南瓜、四季豆、大葱、蒜苗等蔬菜,每年产量达1万多斤,使学校的蔬菜供应不断档,确保每周为住校生和搭餐生提供新鲜蔬菜。

5、严肃过程,确保安全。

学校要求班主任严格劳动实践中的过程,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防范措施,确保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6、严格管理,资金扶持。

学校对蔬菜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都作了较具体的安排,并规定蔬菜基地的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后勤管理人员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工作成绩,另外学校每年为每亩基地补助100元,用于购买种子、生产工具等,成品蔬菜以低于市场价进入食堂。我校还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质量标准,土地肥力、栽培品种、种植季节、病虫发生实际情况、安全使用管理等,都由专人负责、统一采购,根据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要求,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肥料。

7、自主经营,效益明显。

学校将收获的蔬菜以略低于市场价转售于师生食堂,既解决了淡季学生吃菜难的问题,又为学校创了收益。

近年来,我校坚持贯彻“两服务两实践”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全体师生、增加学校收入”的经营理念,对基地进行全程管理。拓展了我校勤工俭学渠道和空间,给师生提供了适宜的劳动实践场所,增强了学校经济效益,切实解决师生吃菜难的问题。实践证明我校的这种管理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我校在以后将不断探索,更好的去满足学生生活的需求.2013.12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2

1 基地概况

萧山区新江常年性蔬菜基地位于萧山区东北部的河庄街道新江村, 新江村紧靠钱塘江南岸, 与省会城市杭州隔江相望, 是大江东开发的前沿阵地。为该社建立蔬菜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生产条件。新江村土地肥沃,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交通便捷, 是种植蔬菜的难得天地。共有蔬菜基地面积34.7 hm2, 常年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为黄瓜、萝卜、四季豆、鲜食大豆、玉米、长豇豆、苦瓜、包心菜、黄芽菜、茭菜等。基地品种布局合理, 设施栽培效益明显, 无公害生产品质优良。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萧山。年产蔬菜3400t, 年产值650万元。

2 计划指标

根据杭州市“菜篮子”基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合同书:项目计划总投资55万元, 新建三面光水渠道450m, 投资11.6万元;石砌排水沟修复900m, 投资6万元;砂石机耕路修复500m, 投资6.5万元。资金来源:自筹30万元, 申请市级财政补助25万元。

3 主要工作措施

3.1 建立班子抓领导

为使蔬菜基地真正成为精品工程, 基地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由合作社社长张雅娟为组长的7人小组。特邀区街农业专家为技术顾问, 做到统一领导,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为项目的全面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技术保障。

3.2 注重投入强基础

基地今年对蔬菜基地实际投资58万元, 本着大手笔投入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大规模建设做优蔬菜基地建设, 高标准做精高产、高效、优质、安全文章, 使河新蔬菜成为河庄的金名片, 成为萧山农业的新增长点。

3.3 规范财务建专帐

根据项目管理要求, 该社建立项目工程专帐制度, 做到上级资金补助到位, 地方资金配备到位, 自筹资金落实到位, 规范了资金使用, 使工程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

3.4 制定方案保实施

为着力实施该项目,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科学合理地实施该工程项目,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初见成效。

3.5 规范项目重管理

对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 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严把验收质量关, 规范项目实施。

3.6 统一服务显成效

主要做好三统一服务。统一品种:统一选用胡瓜节成55号, 鲜食玉米先甜5号, 鲜食大豆95-1, 毛豆3号, 草莓, 章姬等蔬菜品种。统一种植模式:黄瓜—豇豆—四季豆或萝卜, 玉米—玉米—萝卜或菜, 草莓—四季豆—苦瓜等。统一技术:统一推广商品有机肥机械深耕, 选用良种, 精确定量栽培, 肥药双控, 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

3.7 工程养护建长效

为充分发挥工程成效, 该社制定了管护措施, 组织了养护专业队伍, 落实了管理养护资金。

4 实施成效

4.1 经济效益

2013年通过蔬菜基地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蔬菜生产条件,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抗灾能力, 增加了产量, 提升了效益。统计基地2013年蔬菜34.7hm2, 蔬菜复种面积可达104 hm2, 复种指数300%, 实现蔬菜总产量3400t, 总产值650万元。

4.2 社会效益

通过蔬菜基地项目的实施, 完成了农田基础设施, 改善了蔬菜生产条件, 提高了蔬菜综合生产能力, 为市场提供蔬菜产品3400t, 对保障蔬菜安全意义重大。

4.3 生态效益

西郊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3

西郊小学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吃菜难的问题。按照上级文件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蔬菜基地建设,要按照小学生生均10m2以上,中学生生均15m2以上的标准”的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建设蔬菜基地为重点,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场所,既解决住校学生吃蔬菜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场所问题,既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创造了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西郊小学经过几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办学效益得到了提高,农村教育也逐步向城镇化靠拢,学校布局逐步集中。但农村人口比较分散,交通又不便因此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寄宿,他们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这样就造成了寄宿学生整体缺乏维生素的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育。为解决这些孩子的吃菜问题,我校实行种蔬菜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根据蔬菜基地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劳动技术教学,把教学和劳动实践结合,并且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进行管理,使基地出产蔬菜品种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新鲜蔬菜。

我校现有学生523人,其中住校生450人,现有蔬菜基地4亩,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建立了基地管理制度、师生安全保障制度、学生劳动实践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考核制度,以制度确保基地正常运行,按时令合理安排生产,按课程需要安排实践活动。学校蔬菜基地实行“班田制”管理模式,即学年初学校把菜地划分到班级,班主任就成了“责任地”的“户主”。为了解决一部分班主任“不擅长种菜”的实际问题,也为了提高菜的质量和数量,主抓菜地建设的学校领导根据季节和地域气候等实际情况,统一要求所种菜的品种、播种的时间,并抽调后勤人员现场指导。在菜园的管理上,劳动技术课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锄草、间苗、施肥、除虫、采摘、清洗等知识,并现场指导,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种菜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种植的白菜、茄子、苞菜、萝卜、冬瓜、南瓜、四季豆、大葱、蒜苗等蔬菜,每年产量达1万多斤,使学校的蔬菜供应不断档,确保每周为住校生提供新鲜蔬菜。我校还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质量标准,土地肥力、栽培品种、种植季节、病虫发生实际情况、肥料安全使用管理等,都由专人负责、统一采购,根据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要求,结合本地蔬菜生产的土壤肥力、品种布局等实际情况,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标准后方可施用,根据各种不同蔬菜品种选用适宜的肥料种类,采用科学的平衡施肥方法,不得超量施用化学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肥料。

学校对蔬菜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都作了较具体的安排,并规定蔬菜基地的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后勤管理人员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工作成绩,另外学校每年为每亩基地补助100元,用于购买种子、肥料等原料,成品蔬菜以低于市场价进入食堂,收入用于聘请管理人员的生活补助和购买生产工具。

实践证明我校的这种管理机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收入还不够学生生活需求,我校在以后将不断探索,更好的去满足学生生活的需求.西郊小学

城郊蔬菜基地创建工作方案 篇4

一、明确政策,坚持工作连续性

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6个政策性文件,作出了“长远规划和建设规模化城郊蔬菜基地、加快推进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年市政府又明确蔬菜基地建设“中心城区近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八里湖新区不搞,各县(市、区)县城规划控制区不搞,农田作物为棉花的不搞”。今年要按照上述总要求,坚持工作连续性,实施“两个一定不变”的政策。

二、明确要求,坚持“四个坚定不移”

为全面推进建设任务的完成,年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一)坚持既定工作目标和部门责任制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即蔬菜基地保有量的稳定增长,年市政府“民生工程”的新扩6000亩蔬菜基地建设继续由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商管办为责任部门,各负责2000亩任务的完成。

(二)坚持扶持资金规模只增不减的政策坚定不移。年市财政扶持资金只增不减,总规模为700万元。其用途是对年新扩6000亩规模化城郊蔬菜基地的以奖代补,其来源比照年办法,即从市价格调节基金的存量总额中按20%左右的比例提取600万元、从市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100万元。

(四)坚持目标考评机制坚定不移。不在中心城区“城郊蔬菜产业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其他县(市、区),同样要着力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年继续将“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了“全市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责任制的落实,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高效建设好蔬菜基地〔年各县(市、区)新扩蔬菜基地面积任务数见附表〕。

三、明确措施,坚持实施“123工程”

年推进蔬菜基地建设的工作措施,主要是实施好“123工程”,即“一巩固、二提升、三深化”。

(一)一巩固。巩固老基地,即重点巩固年以前原已发展的老蔬菜基地。这些老基地年由市蔬菜办公室统一调查摸底、分类汇总和登记造册,并按市蔬菜办公室编制的《蔬菜基地(—年)建设与管理档案》要求,进行常态化监管。

(二)二提升。即提升规模化的城郊蔬菜基地整体水平。年新扩6000亩城郊蔬菜基地,80%以上都由水稻田改种而来,受气候影响,基础设施薄弱,加上生产管理问题,基本没有实现盈余。年要加大扶持力度助其“二提升”:一是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相关县(市、区)要整合水利、农业开发等部门的项目或资金支持。二是提升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主要是市本级要整合财政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科技部门的项目或资金支持。该项工作继续由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商管办各自负责完成。

(三)三深化。一是深化“菜篮子”工程建设县(市、区)长负责制的落实。年深化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落实工作机构(设立或恢复蔬菜办)、落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的“三落实”。二是深化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年各县(市、区)财政要继续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扶持资金,并由县(市、区)农业部门制定专项奖补办法和落实兑现奖补,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于蔬菜基地建设。三是深化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年全面启动蔬菜基地生产源头上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是全面施行由市蔬菜办公室编制的《城郊蔬菜基地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城郊蔬菜基地安全生产记录档案册》《城郊蔬菜基地产品记录档案册》。

四、明确步骤,坚持稳步推进

(一)下发推进方案,明确工作要求。为不误农时,年3月中旬以前市政府研究制定本的工作推进方案,以明确工作要求,定好工作“盘子”,指导全市蔬菜工作的开展。

(二)抓紧规划选址,落实建设主体。年4月底以前,市本级蔬菜基地建设要完成规划选址和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落实建设单位,启动相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建设。

(三)全程跟踪问效,加强监管推进。年5月底以前召开全市“菜篮子”工作现场会。6月、9月和11月底以前,分别进行一次全市性的检查督导以促推进。

(四)制定扶持政策,明确奖补办法。年4月底以前由市蔬菜生产办公室负责调研、起草和送审年市本级蔬菜基地建设奖补办法,奖补资金按600万元包干定点支持。奖补重点突出常态监管、跟踪问效和实地查验等内容,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

(五)进行考评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年考评验收与奖补资金兑现工作继续按年的要求办理,“一定三年不变”,即按“先建后补、建成即补”的要求执行。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5

孔化营村蔬菜标准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永宁镇人民政府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2002年永宁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镇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推动了产业化进程,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按照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进行,为了适应入世的新挑战,以及随着国内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农业产品无公害的需求,严格要求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力争达到示范的标准,下面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宁镇蔬菜面积12000亩,常年产量在5500万公斤,孔化营村2002年被列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村1672口人,蔬菜面积达到1100亩,其中的1000亩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本村种蔬菜历史较长,面积较大,菜农们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管理技术,蔬菜种类有:欧芹、生菜、辣椒等几十个品种。

二、组织工作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委及蔬菜公司的指导下。镇政府认真组织落实工作,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始于2001年秋,并成立了又农委牵头的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任务有两项,一是负责标准化菜田的水利工程及田间路的建设,进行规划与测量;二是对菜区内的菜农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引导、宣传教育。组织我村种菜户及党员、群众代表到小丰营进行参观,取长补短。主管农业副镇长亲自到村上和村干部研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上冻之前,田间路和地下管道安装全部完工。

2002年初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大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领导力度,主管镇长负责全面工作,农委主任负责水渠配套工作,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负责技术培训及高压汞灯的安装指挥工作,并请县植保站、县蔬菜公司技术人员讲授植保及种植技术,并协同蔬菜协会商讨营销工作,由于镇的周密安排,使菜农了解蔬菜示范基地工作,才使蔬菜基地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工作进展情况

1、硬件方面的工作进展,在原有的冷库、市场的基础上,对水利、道路、高压汞灯和标牌图窗等建设。

(1)修建万方蓄水池、5300平方米基雨场,投资171万元;支渠2900米,投资36万元。

(2)2010年秋安装地下管道8300米,旧渠改造5000米,投资8万元,投资28万元。

(3)道路建设,2001年秋季,修田间路5800米,投资8万元,整个基地道路相互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4)安装了高压环保汞灯,此项工程是有县种植服务中心下属植保站设计并安装的,共十三盏,镇政府投资20万元,每盏控制面积200亩5月份开始动工,6月份经调试后投入使用。

2、软件方面的工作进展。包括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蔬菜基地的标准化无公害规范管理等。

作为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把提高产品的食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扩大产品出售,实现农民增收作为目标。为此,从栽培生产管理等方面采取标准化技术,合理选种、施肥、浇水、用药达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实现社会效益的目标。

为了使菜农全面了解蔬菜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镇专门请县植保站专业人员到村讲课,要求菜农按照IRM生态蔬菜技术规范化去执行做到:

(1)及时清洁田园,处理好蔬菜残株,带病组织废弃农膜、药瓶等生产废弃物。

(2)选用优良品种,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茬次,适时规范采收。

四、示范效果

2300亩标准化基地运作到8月底,已经缺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1)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忙于生产闲杂事小了,上访告状的事没了。(2)服务了社会,到10月底,为社会提供1732万公斤商品菜。(3)具有辐射作用带动周围村种菜

2.经济效益:根据统计数字,到10月底,孔化营村共产菜822.9万公斤,收入400.4万元,全村人均财收入2918元,通过种菜菜农确实得到了实惠。

五、存在问题

1.散户经营,难以统一标准。

2.没有仪器设备对农药、化肥的残留无法检测,菜农无法得知自己生产的蔬菜是否达标,需匹配农药、化肥检测仪。

3.没有土壤养分测定仪器,不能科学的配方施肥,浪费严重,投入高、效益低,还容易造成污染,需培土壤养分化验仪。

佳木斯对俄蔬菜基地建设研究 篇6

1 蔬菜生产现状

同江市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而且开发时间较晚,土壤肥沃,没有受到污染,劳动力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各种高质量的绿色蔬菜、经济作物[1]。同江市毗邻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和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边境线长170km,是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俄远东地区每年需要进口各种蔬菜20多万吨,为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化基地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同江市蔬菜规模化生产始于1990年,1998年以来蔬菜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据调查,目前绿色蔬菜面积已经超过2 666.7hm2,全市有蔬菜基地6个、蔬菜生产专业村20个、蔬菜科技专业人员10余名、蔬菜种植专业户1 000余户,从业人员达1 500多人,形成了“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棚室1 700栋,其中蔬菜大棚1 200栋、温室500栋,从而形成了裸地、保护地、大棚、温室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引进蔬菜新品种19种,逐步实现“洋菜中种、南菜北种、山野菜家种、夏菜冬种”;生产的品种主要有洋葱、青葱、卷心菜、菜花、萝卜、胡萝卜、大蒜、马铃薯、番茄、甜椒、黄瓜、油豆角、长茄、大白菜及茼蒿、空心菜、生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和木耳。蔬菜上市时间由6~9月,扩大到4月中旬至11月末,有些品种(如洋葱、大蒜)达到全年供应。同江市还在政策、资金、储存加工、出口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通过招商引资在同江兴建了华江、晓龙、绿岛、龙丰等4个蔬菜大型保鲜冷藏库,新建果蔬批发市场8hm2,同江市晓龙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在下列宁斯阔耶还建起了建材水果批发大市场,实现了龙头的南北互动。龙丰公司在多方考察俄罗斯远东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并在俄罗斯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形成蔬菜产、储、销一条龙的格局。

2 发展蔬菜生产的优势

2.1 地缘优势

同江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对外开放的前沿,为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产品通过江海连运可达日本、韩国、朝鲜、俄远东地区,与同江市蔬菜生产有较大的互补性,俄气候不适宜发展蔬菜生产,加之其蔬菜生产水平落后,劳动力馈乏,这为同江市发展蔬菜出口基地提供了机遇。

2.2 运输优势

在畅通口岸通道方面,同江市重点畅通水路、公路和铁路三大通道。同江市拥有丰富的航道和岸线资源,具有建设黑龙江省第一大港的独特优势。同江至俄下列港浮箱固冰通道的开通实现了对俄经贸的点对点运输,使同江口岸冬季及流冰期江上过货时间增加到5个月,真正实现长年过货、四季开关。同时,同江市还积极谋划至俄下列港的中俄黑龙江跨江铁路大桥项目,该项目已纳入省政府与铁道部签署的全省“十一五”期间铁路及相关项目建设的协议中,项目建成后,同江口岸将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连接内地与俄罗斯贸易的战略要地。

2.3 人才和技术优势

蔬菜生产是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多年来,同江市同中科院黑龙江现代化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共同进行了《北方寒地蔬菜保护地生产》、《星火科技密集区》等课题开发,培养了一大批蔬菜科技人员和种菜专业村、专业户,还培养一批农民技术人员。蔬菜生产主要以种植应季蔬菜及秋菜为主。保护地生产由过去的1~2茬发展为2~3茬,实现了间作套种,日光温室实现4茬轮作,全年生产。

3 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蔬菜生产规模较小

目前,同江市已经引进并扶持在俄罗斯有着十几年蔬菜种植经验的龙丰公司,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建设了333.3hm2高标准的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同时,华江公司、绿岛公司、同江镇胜利蔬菜基地蔬菜生产也初具规模。但是其他各蔬菜生产专业村、专业基地很少有集中连片的种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出口带来诸多不便,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也没有形成市场效应。

3.2 绿色蔬菜种植科技含量高低不齐

蔬菜生产科技水平参差不齐,以华江公司、绿岛公司、胜利蔬菜基地的科技含量较高,特别是在中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专家组多年的科技支持下,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蔬菜单产、品种、质量、上市时间、规模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多种果蔬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新科技、新农艺的应用方面在国内达较高水平,营养液膜下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棚室间作套种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在各蔬菜生产基地示范使用,为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但是大面积裸地蔬菜生产条件较差,科技投入水平低,效益较差。

3.3 蔬菜品种少,品牌菜不多

目前,蔬菜的生产主要以洋葱、青葱、卷心菜、菜花、萝卜、胡萝卜、大蒜、马铃薯、番茄、甜椒、黄瓜等为主,也有一些优质农家品种,如油豆角、长茄、大白菜及茼蒿、空心菜、生菜、油菜、韭菜等叶菜类蔬菜和木耳。虽品种不算少,但周年供应的种类少,冬季主要有甘蓝、洋葱、萝卜、胡萝卜及少量叶菜类品种,优势不优,特色不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质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3.4 冬季生产成本高

由于北方冬季气温低,日照时数少,直接影响到茄果类的坐花、坐果,导致减产[2]。同时北方冬季生产必须是保护地,目前的保护地主要是大棚和日光温室,由于现在建材、煤、电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与南方地区(主要是山东)生产的蔬菜相比,虽然品质不错,但成本高,市场竞争力较差。

4 发展对俄蔬菜出口的对策

4.1 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提高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

对于目前的散户种植施行土地租赁,统一经营管理,形成专业基地和特色生产,以提高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促进专项蔬菜生产出口企业集团形成和发展。生产中要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对菜农进行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3]。引进适应市场需求的好、少、新、奇、特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

4.2 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质量

制定完善蔬菜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提高绿色产业科技含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用药、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栽培方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的“七统一”生产管理模式。加强蔬菜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保证生产的蔬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准入标准,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3 对蔬菜实施深加工,实现增值

对出口蔬菜产品依俄罗斯人的口味喜好进行深加工,实施蔬菜罐装系列产品和真空软包装等加工,对山野菜、特色菜等采用软包装;对黄瓜、白菜、萝卜等进行淹制加工,主要以鲜族风味系列咸菜、俄罗斯人喜欢的罐装酸黄瓜等为主;对元葱、萝卜、豆角、甘蓝、胡萝卜、马铃薯、大蒜等脱水干处理,制造俄罗斯人喜欢的干菜,以解决蔬菜旺季卖菜难的问题,同时延长蔬菜供应时间,提高蔬菜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4 发挥蔬菜保鲜贮存,提高蔬菜的附加值

近几年,由于同江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不断增长,优质蔬菜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而且市场需求品种有较大变化,一些名、优、特蔬菜品种备受人们欢迎。长达5个月的冬季蔬菜市场大部分被外地蔬菜占领,这为蔬菜反季节生产和保鲜贮存、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把同江市蔬菜批发市场发展成为佳木斯东部地区蔬菜批发销售集散地,充分发挥仓储作用,解决一些蔬菜品种上市比较集中,易产生“蔬菜旺季烂、淡季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冬季蔬菜生产成本高、品种少时,可以南菜北调,增加蔬菜出口的时间和品种,开发和推广蔬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及冷藏储运技术,提高蔬菜的档次和保鲜能力[3],提高蔬菜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5 完善蔬菜出口销售体系

以绿岛公司、晓龙公司、龙丰公司等有外经贸出口能力的公司为出口主体,建立稳定的国外蔬菜销售体系,通过市场调研,搞好市场预测,扩大出口渠道,建设一条对俄出口的快速、高效的绿色蔬菜大通道,以保证蔬菜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好的质量进入俄方市场。

摘要:以同江市为例,调查蔬菜生产、储藏、经营等现状,分析佳木斯发展对俄蔬菜基地建设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基地,对俄贸易,黑龙江佳木斯

参考文献

[1]张秀杰.建立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生产体系的地域布局[J].西伯利亚研究,2007(10):44-46.

[2]张继悦,张继民,田锦善.北方城市蔬菜发展战略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5(1):4-5.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植保技术,病虫防治,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基地建设

经济发展带动生活品质共同发展,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开始被重视起来。为了确保基地生产的蔬菜切实地做到无公害, 需要结合植保技术, 为蔬菜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 基地建设前的准备——环境评估

1.1土壤抽样检测

基地建立前需对基地所在区域的土壤进行抽样检测。取10 份土壤样品, 样品分别取自0 ~ 200mm和200 ~ 400mm两个土层。取样完毕后将其全部送至当地环保部门进行重金属、农药成分检测。以浙江省慈溪市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例, 其重金属含量测定为:锌76mg/kg ( 标准要求68 ~ 80mg/kg) ; 汞0.1mg/kg (标准要求0.05 ~ 0.14mg/kg) ;砷5.3mg/kg (标准要求5 ~ 6mg/kg) ; 铜20mg/kg ( 标准要求18 ~ 22mg/kg) ;铬61mg/kg (标准要求39 ~ 75mg/kg) 。而农药残留含量普遍低于 (0.4 ~ 47) *10-3mg/kg, 证明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符合标准要求, 可以用于生产优质蔬菜。

1.2空气与水的检测

对于水质的检测, 同样要将检测对象集中于重金属含量上相关的规定。而对大气的检测主要针对其悬浮物、氮氟化物以及硫化气体进行测定。慈溪市的蔬菜基地的悬浮颗粒物含量为0.15mg/m3, 氮氟化物为0.03mg/m3, 硫化气体为0.02mg/m3, 均符合相关的规定。

2 基地生产的保证——植保技术

2.1优化种植环境

基地的优良环境是保证蔬菜得以无公害生产的必备条件, 在建设基地时, 必须远离生产企业或医院等建筑, 基地至少要距离污染源3km以上。此外, 基地的水质、大气以及土壤均要保证无污染。基地的最佳环境为山河附近, 这样可以借助山河等自然隔离带远离污染。除此之外, 基地还要对灌溉水、饮用水进行管理, 使其符合国家标准。若基地位于土壤松软地区, 还要进行水土综合治理, 最大限度保证土壤中矿物质不会大量流失。基地的面积设定应该在3333m2以上, 以便于土地进行连片式轮作, 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

2.2优化栽培技术

对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而言, “健身栽培”是一种更符合基地生产要求的栽培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对蔬菜正常规律的研究、对环境的调控和对产量的的把握, 不仅仅对土壤栽培进行更深度的研究, 还向无土栽培与设施栽培进行扩展, 更对节水灌溉、病虫消长等技术进行了应用方面的探索。通过实行“健身栽培”, 基地可以针对不同蔬菜进行更加合理的轮作与倒茬, 在清洁田园的同时通过引种或嫁接等方式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 这种栽培技术, 可谓是因地制宜, 因类制宜, 更加符合基地的生产要求。

2.3农药残留严格监测, 保证蔬菜的无害化

借助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 基地会对蔬菜产品进行残留农药的严格检测, 从生产到销售, 所有环节均对蔬菜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从生产环境就开始禁用农药, 以免“毒”菜上市, 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

2.4生化防治技术预防病虫害

生物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或者一些生物复合农药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 其中生物复合农药可能包含苏云金杆菌等有益菌类, 还可能包括农用链霉素、爱比菌素等成分。

化学技术。使用农药等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 不仅效果显著, 见效也非常快。然而, 化学技术也是造成蔬菜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 需要禁用高化学毒性的农药, 并根据病虫害对症下药, 合理因时下药, 尽量对靶施药, 而不要盲目地泛泛喷洒, 以免农药积聚于蔬菜。

物理技术。害虫通常对于某些颜色有趋向性, 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灯光诱杀。对于一些对气味敏感的害虫, 也可以借助气味进行诱杀。由于物理技术最为无害化, 已逐渐呈现出取代化学技术的势头。

3 结语

在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时, 需要对构成自然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还要对农药残留进行留定检测, 通过应用植保技术来保障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吃上放心的无公害蔬菜。

参考文献

[1]赵裕峰, 滕学海.试论无公害蔬菜施肥与植保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22) .

隆昌县“七新”助推蔬菜园区建设 篇8

一、组织领导“新”隆昌县在实施

现代蔬菜园区时, 就将园区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三项工作融为一体, 隆昌县上成立一个由县产业化领导小组长挂帅、县委县府分管、相关部门和所在地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合一”领导组, 从规划、设计、投资概算、方案制定、工作组织等统一部署。领导组下设项目推进组, 将各项工作具体分解到相关项目推进组, 各推进组又成立项目小组, 进一步将项目分解到部门及有关人员。切实做到项目推进责权明确, 工作扎实有力。

二、规划布局“新”隆昌县在规划

布局现代蔬菜园区时, 同时规划布局现代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时, 在充分论证、选择最佳适宜区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周边, 布局新农村建设。现代蔬菜园区建设的同时, 发动周边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 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和生活环境, 提升文明水平。让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 带动新农村的整体推进, 切实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三、建设标准“新”为了让现代蔬

菜园区具备现代农业的特性, 在建设规划、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以及园区建设的各个方面, 尽可能融入现代元素。无论供排水系统、生产便道、保温大棚等基础设施;病虫防治、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等生产技术;还是“菜、猪、沼”循环经济生产方式, 都按全新标准设计和建设。通过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基本具备较好的现代农业物质条件。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大力提升科技含量, 具备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四、管理模式“新”园区采取“园

区管理、业主带动、专合服务”的管理模式。农业主管部门在县推进组的领导下, 强化规划、技术指导、建设全过程督促协调等工作。镇党委政府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加强管理和实施, 成立园区管理机构, 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 负责园区布局规划、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业主竞标引进、协调管理等工作。各协作部门按县推进组安排, 做好职责工作, 促进园区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五、经营模式“新”园区采取公开

招, 租业主入驻园区种植经营和农户返租种植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 由审计、监察、推进组相关部门组成招租委员会, 将园区建设规划、标准、扶持政策和招标的办法向社会公示。凡有入驻意愿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竞租, 招租委员会对竞租者的资金实力、园区经营打算、蔬菜种植经营经验、对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等综合评议打分, 以得分最多的竞租成功。业主竞租成功入驻园区后,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周边有种植意愿和经营能力的农户, 特别是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可以和业主协商返租种植经营。租金在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增加上业主投入部分的资金折旧, 国家投入部分的资金折旧不再计入农户返租租金, 让返租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

六、投入方式“新”隆昌现代蔬菜

园区建设采取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生产性资金全部由业主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主要由整合项目资金、县级农业投入和业主投入三部分组成;整合项目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要求和园区建设需要组织实施;整合项目资金和县级农业投入资金, 完成大部分棚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竞标补助棚内部分设施;业主完成部分棚外基础设施和全部棚内设施投入。

七、服务形式“新”现代蔬菜园区

保福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篇9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 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 是土壤中氢离子逐渐增加和交换性盐基逐渐减少的过程。土壤酸化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过程。据了解, 菜地土壤酸化存在普遍现象, 特别是大棚蔬菜, 随着棚室内肥料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并累积, 土壤酸化现象更加严重。在对大棚蔬菜开展土壤调查时, 经常发现土壤酸化现象非常严重, 绝大多数大棚土壤p H值低于4.5, 有些甚至低于3.0, 同一大棚内可以明显看出生长情况好的植株根部土壤p H值大于生长情况差的种植根部土壤p H值。

1土壤酸碱性简易测法

可用比色法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p H值) 。先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一本石蕊试纸, 在一块耕地的四个角和中间各取一点土壤并搅拌均匀, 放入干净的玻璃杯中, 按土∶水=1∶2的比例加入凉开水, 充分搅拌后待土沉淀后, 从试纸本上撕下一条试纸, 将试纸条的一端放入上清液内, 约1~2秒钟后取出试纸条, 将试纸条浸湿处的颜色与试纸本上的标准色板相比较 (在30秒内) , 找到与浸湿处的颜色相近的色板, 色板下的数字即为p H值。石蕊试纸本要存放在背光干燥处。

2土壤酸碱性反应分级 (表1)

3蔬菜适宜的酸碱度范围

大多数蔬菜适宜于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过酸和过碱土壤不适宜蔬菜生长。不同蔬菜种类对酸碱度有不同的反应, 其最适土壤p H值 (表2) 。

4土壤酸化的危害

4.1土壤盐基饱和度低、酸性强

土壤酸化的实质是氢离子和铝离子数量的增加。由于铝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它能与交换性盐基离子 (如钙) 争夺土壤的负电荷, 使原本已经很少的盐基离子遭受淋失, 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 酸性增强。土壤酸化的后果是钙离子、镁离子等盐基离子的淋失, 导致盐基营养贫瘠。

4.2土壤负电荷量少, 缓冲能性弱

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由于土壤的黏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 本身的有效负电荷量就很少, 再加上酸化作用, 盐基饱和度下降, 缓冲性能弱。当土壤胶体上全部为氢离子和铝离子时就失去了对酸的缓冲能力。因此, 当有酸性物质 (如酸雨等) 沉降时, 其p H值易于降低。

4.3易产生氢、铝和锰的毒害

土壤酸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氢离子、铝离子和锰离子等毒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强。土壤溶液中过量的氢离子会影响根膜的渗透性, 干扰离子在根表的传输, 土壤中的氢离子增多, 对蔬菜等作物吸收其他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铝能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 减弱根呼吸作用, 铝还增加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 降低磷的有效性, 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收铝, 会引起中毒, 甚至死亡。此外, 还能干扰植物对钙、镁、钾、亚铁离子在内的几种必要元素的吸收、传输和利用。过量锰主要通过破坏植物体内几种氧化酶、降低ATP质量分数和呼吸速度来影响植物生长。

4.4土壤结构被破坏酸化

土壤由于钙离子的淋失, 土壤团粒结构和团聚体减少, 土体易分散, 导致土壤板结, 保水保肥力差, 抗逆能力下降, 降低土壤肥力。蔬菜等作物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酸化土壤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 导致土壤贫瘠, 影响植物正常发育。

4.5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

细菌个体生长变小, 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 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 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化土壤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 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 同时, 酸性土壤滋生真菌, 使作物根际病害增加, 且控制困难, 尤其是十字花科的根肿病和茄果类蔬菜的青枯病、黄萎病等病害增多。

4.6酸沉降对农作物会造成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

急性伤害, 通常是指农作物与强酸或高浓度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接触, 其叶片在短时间 (1~3天) 内出现细胞死亡, 其严重者出现枯叶、枯枝、枯梢和枯株。

慢性伤害, 一般系指农作物长期与弱酸或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物接触, 其叶色失绿或色素变化, 破坏作物细胞正常代谢活动, 导致细胞死亡, 其可见伤害症状为过早落叶等。一般酸雨地区或二氧化硫长期超标地区, 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也是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之一。

5土壤酸化的原因

引起土壤酸化的因素有气候、施肥、灌溉和酸沉降等。但主要是施肥不合理。

5.1气候

高温多雨的地区, 风化淋溶较强, 盐基易淋失, 容易形成酸性的自然土壤。

5.2施肥

造成土壤酸化的肥料主要是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时, 当其中的铵离子及钾离子被作物吸收后, 酸根就残留在土壤中而酸化土壤。氮肥对土壤的酸化, 主要是铵态氮在土壤中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酸所致。

5.3灌溉

农田灌溉在一般情况下有“复盐基”作用, 能降低土壤酸度。但在南方红壤区的山垅中, 往往由于引灌山坡径流水, 其水质常受林带渗出的酸水 (黄腐酸影响) 及酸性红壤浊流的影响, 提高土壤的酸度。此外, 在黄铁矿区或基岩中高含黄铁矿山区的农田, 其灌溉水源往往受这些黄铁矿氧化后产生的硫酸所影响, 导致土壤变酸。

5.4酸沉

降近代环境污染形成的酸沉降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两个方面。干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部分直接渗入地表, 即通过气体扩散、固体物降落的大气沉降。湿沉降即酸雨和酸雾。

6有机蔬菜防治土壤酸化的措施

6.1控制氮硫排放

根治酸沉降污染源主要是控制氮、硫排放。其中燃煤脱硫处理和制成型煤对控制硫排放有良好作用, 实行氮肥深施和提高氮肥利用, 减少对大气排放。

6.2品种合理布局

农作物品种应更多考虑其耐酸特性。如不同品种的蔬菜对酸的敏感程度不同, 在p H值3.5的高酸性环境里, 对酸敏感蔬菜如番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菜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也会下降10%以下。因此, 在酸性土壤上可种植耐酸的蔬菜品种。水旱轮作和间套作也是提高土壤对酸沉降缓冲能力和加快酸化土壤生态恢复的良好措施。

6.3施用石灰

施用石灰是中和土壤酸性、控制土壤酸化和提高土壤p H值的重要措施。不同形态的石灰, 中和酸性的能力有差异, 如100g氧化钙中和酸的能力约相当于179g的碳酸钙。石灰施用量因土壤的潜在酸度而定。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 如钙镁磷肥、炼钢炉渣、窑灰钾、草木灰等, 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度, 还可以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当土壤受到硫黄矿或硫铁矿所污染形成强酸性土壤时, 可先采用漫灌洗酸后, 再用石灰中和酸度。若是水田, 且长期淹水, 一旦脱水干燥, 立即表现极强酸性, p H值可达2~3之间, 寸草不生, 此时以水洗及用石灰中和, 可获显著效果。

虽然施用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 消除毒害,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和减少病害等作用, 但过量施用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在施用方法和用量上有讲究。施用时, 应先将生石灰粉碎, 使之大部分能通过100目筛, 于播种前, 将生石灰和有机肥分别撒施于田块, 然后通过耕耙, 使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尽可能混匀。酸性土壤的生石灰用量见表3。施生石灰容易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 因此, 施生石灰应与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饼肥等配合施用。但不能与人畜尿、过磷酸钙混存或混用。一次施用后, 可间隔2~3年。黄瓜、南瓜、甘薯、蚕豆、豌豆等耐酸性中等, 要施用适量生石灰;番茄、甜菜等耐酸性较差, 要重视施用生石灰 (表3) 。

6.4合理施肥

在酸化土壤中, 钙、钾等盐基在酸化过程中淋失较大, 此外作物吸收也带走了部分盐基养分。因此, 要注意补充和增施含钙、钾等盐基离子的肥料, 以补充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盐基饱和度, 提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

6.5增施有机肥料

大量有机肥料的施入, 不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 使土壤酸碱值升高。而且,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改善土壤结构, 并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 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

6.6拦截酸性污水

有机蔬菜生产应建立独立的水系。在黄铁矿区下游及丘陵山区坑田, 常受其上游周边林带渗出的酸水及酸性浊流的影响, 土壤逐渐酸化。因此, 要在这些田的周边开挖拦截酸性污水的环山沟或环田沟防止酸性污水入田。

6.7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

有研究表明, 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 H, 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能降低酸性土壤活性铝对辣椒的毒害作用, 提高辣椒品质, 使辣椒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和辣椒产量增加, 辣椒根系鲜重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中以碱渣加菇渣处理的效果最显著。

上一篇:加班申请表范本pdf下一篇:付出与回报的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