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记录的记忆

2024-11-12

最值得记录的记忆(共7篇)

最值得记录的记忆 篇1

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著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题记

我们就如两条平行线,在相交的那瞬间,给互相留下了不灭的回忆,也在分离的那一刻,给互相道了声祝福。我引以为傲的6班,那是我值得珍藏的记忆。

初三的生活忙碌而艰辛,没有人会喜欢这种生活。在这时辛勤的劳作也就判定了未来的舒适,有人上进了,奋发了,也有人懒散了,但唯一没变的是我们之间的友谊。

一起度过了三年的我们,那是比初一更熟悉的伙伴;一起打闹了三年的我们,那是比初二更信任的知己。因为有你们在一起,才能经历风雨。现在我们走到了华丽的尾章,只希望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和你们分享惊喜和美好。

我那阳光姐妹淘,你们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不想用华丽的语言来装饰我和你们的友情,只想真心说出一声谢谢,谢谢能让我如此快乐,开怀畅饮。我那潇洒弟兄团,能在一间教室里玩耍打闹,我由衷的感到荣幸。能听到你们的放声大笑,我很欣慰能和你们一起愉悦。我所珍惜的6班,很幸运,你能把我带到这个温暖的班级里,让我认识了一些重要的人,给了我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

我们相处的时间已越来越短,我们毕业的钟声已越来越近。我还记得,我们的群名很早之前就改为了“最怕六月离别”现在看起来,心里不禁悲凉。这是不可避免的成长路程,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迎来中考。在明白这点后,也祝福我的同桌,我的同学能做出最好的决定,不让自己后悔。这是我们的第一道坎,坚强的跨过去,才能有收获。

初中是一本相册,有在操场奔跑的我们,有在埋头做作业的我们,有不顾仪态大笑的我们,有因成绩露出满意脸色的人,亦有露出失望脸色的人。它记录着我们一路走来的辛酸苦辣,照下了我们最真实的瞬间,为我留下了一种值得珍藏的记忆。

最值得记录的记忆 篇2

《公关世界》20周年了,杂志社路总编打来电话约稿、QQ上无比激动的言词让我无法拒绝,因为,我的公关教育教学之路恰好正是在汪钦先生的鼓励、引领、鞭策下,在中国高教学会公关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李健荣教授、理事长阎照武教授等公关前辈名家的无私帮助、提携下,在原安徽省公关学会、芜湖教育学院、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各位领导的扶持下,通过《公关世界》杂志作为信息传播载体,走出一条非同寻常的公关成功之路。

与《公关世界》杂志结缘是创刊的1993年,从一次在北京的学术会议的间隙,获得了这份杂志,当时我是31岁的青年,带着如火如荼的激情投身于公关学习、教学之中。就是这次偶然的机遇,造就了我以后乃至今天的人生之路。

与一般公关人不同在于,我是带着这本杂志,伴着杭州《公共关系报》、青岛《公关导报》、西安《公共关系》杂志走进难忘的公关之旅的。从中国文学学科,从成人高等教育走向普通高等教育,从把她《公关世界》作为教育教学的参考书,到作为向大学生宣传新思想、新理念的法宝,诸多案例就直接汲取于杂志。我起初并不敢奢望投稿、荐稿,只是一个初入公关之门的“小学生”,她充当了我前进道路的航向、路标。

困境的帮助

真正与杂志社j结下不解之缘是2005年,起因是2003年10月,安徽省公关学会征文,主题是“公关与诚信”,我把自己多年在公关教学实践的体会与学习《公关世界》(我的良师益友)的感悟,结合对于现代公共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写出论文《诚信:现代公共关系的灵魂》,赢得安徽省公关学会常务会长许锡文教授、郑明珍教授、翟大学副教授等一批公关前辈的首肯,被评为年度优秀征文一等奖(第一名),对于当时还在一所高等专科学校任副教授的我是莫大的鼓舞与褒奖,我认真修改后直接投到杂志社,记得最难忘的日子是2005年3月初,当时我刚刚搬进新居,第一个接到的就是杂志社编辑的电话:“杨俊老师,你的论文《诚信:现代公共关系的灵魂》已经录用。”这也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公关学术论文,奠定了我以后的转型之路。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是我一生中极其黑暗的日子,先是我的住所遭受拆迁办野蛮行径,全套家具和电器被洗劫、破坏;后是我担任主编的省级规划教材《公共关系》被某人大胆无情抄袭达两章,我上访、举报、投诉无果,心灰意冷,接近绝望之际,想起《公关世界》杂志,鼓起勇气,亲笔手书给汪钦先生写了一封公开信,没有想到的是,汪钦先生接信后主持一次杂志编务会议上,做出亲笔指示,让相关编辑、记者直接长途电话联系到我,对我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于拆迁办的流氓行径和抄袭的学术腐败行为无限愤慨,邀请我来京面谈。受宠若惊的我,连夜买好火车票进京,直接赶到当时杂志社在北京的编辑部,汪钦先生亲切和蔼的形象让我永生难忘,这是2007年春节前夕发生的往事,表现了《公关世界》杂志密切联系读者、为公关人排忧解难的铮铮铁骨!这是影响我一生的感人的往事,永生难忘!尽管我已经跨进了教授的行列,但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杂志社所表现的义举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为我以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走向本科公共关系教育教学的成功之路奠定优良的基础。

成功助力

在杂志社的鼓励下,我积极投身公关教学、实践中,先后组建芜湖通联站,积极向各界推广,为杂志社当时进行的全国中小乡镇企业选题策划、城市形象品牌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出计献策,俨然是杂志的一份子,在公关教育教学中收获了诸多果实:先后有27篇公关文章刊发于杂志,积极参加杂志社举办的多项公关策划活动,结识了全国诸多公关精英,通过杂志作为桥梁,沟通、协调,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进步:2008年申报公共关系学教学创新项目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又再接再厉一举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主编的公关教材获得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成就中国公关界非常罕见的“杨俊现象”,杂志社在2008~2012年全国公关优秀、杰出人物评选中把我的事迹作为推广、传播宣传的材料,在海内外公关界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安徽省公关学会吸纳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学会公关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2009年5月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动引进作为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带头人,我运用公关智慧,在集体、个人利益的矛盾交织中,取道南京,被国内某500强企业聘为负责培训的副总裁兼公共关系学培训师,为其培训全国138家子公司暨企业经理人,可谓一段独特、别致的公关实践体验经历。解决矛盾,赢得学习、实践的有利时机,在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公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反思之中,我先后撰写30多篇公关论文、出版10本公关教科书,为走向上海奠定良好基础。2011年7月,我巧借东风,智慧应对,顺利实现目的,作为上海市优秀人才直接进入本科公共关系学专业教育教学海洋,为实现公共关系学专业建设更上台阶,主动与现任杂志社的各位领导、编辑沟通,参与多项杂志社组织的活动,在大学生中积极推荐,为杂志走进当代公关专业学生心灵做出切实努力。

一个值得记录的成功出版项目 篇3

一、授权:柳暗花明

谈起《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授权,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99年初,牛津大学出版社以招标的方式在中国上海寻找合作伙伴,授权在中国合作出版发行其刚出版的一套牛津百科系列词典和《新牛津英语词典》。外教社当时正在努力调整图书结构,试图打造多个支柱性产品群,其中之一就是研发双语词典。1999年5月,牛津大学出版社决定将牛津百科系列词典授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将《新牛津英语词典》授权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译成英汉双解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说实话,当时得知竞标结果,我们是既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获得了牛津百科系列词典的授权,可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重印出版,而后根据不同主题有选择地进行本土化改编。如此将大大提升外教社在专业辞书出版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同时加快外教社辞书研发的步伐和辞书编辑队伍建设;沮丧的是,外教社渴望得到《新牛津英语词典》双语版授权,并借此占据辞书出版制高点的愿望落空。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牛津大学出版社非常重视这两个项目的合作。1999年7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牛津大学出版社为这两个项目专门举行了授权签字仪式。时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党委书记钟修身、副局长楼荣敏等局领导和有关处室的负责人,专程从英国飞抵上海出席签字仪式的时任牛津大学出版社社长和上海出版界及全国各大有关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60余人到场见证了合作出版的签约。此后的数年中,外教社辞书编辑室的同仁们全身心投入到牛津百科系列词典的出版工作中,先后出版了40种重印版,又从中挑选出10种以双语形式出版。重印版和双语版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上海远东出版社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全国物色《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主译人选,组织编译队伍,制订编译条例和相关制度,并为主要编译人员准备各种所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不知何故,词典的编译工作迟迟不能全面启动。2001年5月初,我与时任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杨泰俊先生等十余人一同前往美国参加美国书展。记得是在去首都机场的路上,杨社长问我是否愿意帮忙接手《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编译和出版任务。他告诉我,他们社对这个项目看法不一,而且能积聚的编译力量有限,他们准备放弃这部词典的编译和出版任务。若无人接手,他们不仅将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导致信誉受损,而且在经济上还要遭受近百万元预付款被没收的损失。考虑到远东社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杨社长本人也为此项目花了不少精力,我当即承诺:“词典出版后,外教社愿意向贵社提供一万元人民币的转让佣金。”结果在抵达机场之前,这个项目的转让意向就基本达成了。其余的细节问题,我与杨社长在书展期间亦一一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书展结束返沪后,外教社便开始着手《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编译和出版的接盘工作。此后,便是整整六年时间,一个团队,多个部门,几十号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

二、谈判:好事多磨

外教社接盘《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项目后,便要求远东社将相关的材料,包括合同、编译要求、体例、已定稿的编译样稿等,悉数转移至外教社。在仔细审读合同条款后,我们觉得有些条款不甚合理,按照版权贸易的国际惯例,有些权益没有获得,有些条件可以再谈。首先,合同条款中英汉双解词典的版税按词典定价的10%支付,明显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这通常是购买重印权或影印权的版税,对于英汉双解词典,版税显然是高了。因为双解版所需的翻译费、审校费、编辑费、录入费、排版费、校对费和业务管理费等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相比审读和稍加编辑后便直接重印出版,无论是费用,还是所付出的精力和劳动都要大得多。更何况在全部内容中,汉语部分至少占到35%—40%。目前中国市场的图书定价,除了考虑内容的价值外,很大程度上要参照印前成本和纸张、印刷等直接成本。如此计算和平衡,双解版词典的版税应介于影印版和翻译版之间,在6%—7%之间较为合理。其次,这么一部超过2000万字的鸿篇巨制,编译、审订、编辑、排版、校对,决非一蹴而就,需花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其间,市场将是一个空白,而此辞书又是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英语学习者必需或急需的。为满足市场需求,应该将其重印或影印出版权拿下来,先重印出版发行。一来可满足教学、科研、学习之需,填补市场在双语版问世之前的空缺;二来在单语版营销推广之际,便可为双语版日后的面世起到推广作用;其三,《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是一本大型工具书,语料非常丰富,覆盖面很广,兼具语文和百科词典的功能,释义和例证权威可靠,出版后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读者群体和不同层次的使用者开发相应的衍生产品,尽可能做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物尽其用,不至于资源放空。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出版形态,如电子版、网络版等的版权合作等。鉴于上述多重考虑,外教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就有关版权条款、授权形式、年限等进行了再次沟通和谈判,经过多轮磋商,牛津大学出版社同意授权外教社首先出版单语版,并应允双语版出版后,授权合作出版各种衍生产品,同时明确双语版版权由两社共同持有,保证了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共享权利。遗憾的是,双语版的版税,牛津大学出版社坚持不妥协。

在重新审核、梳理《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合同条款并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进行了深入、友好的沟通和谈判,明确了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后,外教社便按合同界定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的各项工作。首先,审读、编辑出版了《新牛津英语大词典》单语版。同时,有条不紊地推进双语版的编译、审订、编辑、排版、校对工作。在此期间,外教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尤其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分社保持密切的联系,就编译中出现的问题,即时进行沟通、磋商,保证了词典的编译质量和进度。大约在双语版初稿基本完成时,牛津大学出版社提出欲购买该词典汉语版的版权,并要求一次性买断。其实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外教社是非常愿意合作的,因为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词典的英语版权转让给了我们,我们将汉语版权再转让给他们是顺理成章、互惠互利的好事。但出乎意料的是,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并就转让版权价格进行了将近两年的拉锯战。牛津大学出版社甚至提出,外教社如当年11月底前不同意转让版权,他们将重新组织人员编译,然后终止与外教社新项目的合作。面对牛津社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并没有退让,而是据理力争。一方面反复强调外教社的合作原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惠互利”,晓之以利害关系:一、按目前的状况,牛津大学出版社很难再组织起比外教社更强的编译队伍,因为中国辞书编译的主要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了此项目中。二、合作历来是互惠互利的,何况在这个项目上外教社并没有处置不当,若牛津大学出版社一意孤行,从短期看得不到任何眼前利益,从长期看更是会失去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无可否认,在双方近二十年的合作中,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的认知度、认可度不断提升,外教社功不可没,牛津大学的不少专业图书,若没有外教社的合作,恐很难有如此好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希望获得学校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抓紧进行双语版的各项工作。

在此期间,牛津大学出版社负责此项目的版权经理届龄退休,牛津大学出版社重新整合海外业务,将亚太地区业务交由该社纽约分社接手。这一变故为双方打破谈判僵局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久,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分社委托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分社的版权经理与我们进行沟通,表达了继续合作的愿望,并提出可以商讨双方认为更合适的合作模式。获此信息,我们提出按照国际版权合作惯例,以版税方式进行合作或转让的建议。这样既可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又较一次性买断更为合理,更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保证项目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半年后,恰值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之际,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分社的负责人邀约外教社就此项目的版权合作事宜在北京进行磋商。几经博弈,终于,一场旷日持久的艰难谈判修成了正果。此次经历,让外教社上下深深体会到:在业务合作中,碰到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遇到hard negotiator(难对付的谈判对手),更应沉得住气,要敢于坚持原则、守住底线、据理力争,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样既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和理解,又能化解分歧,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制作:精益求精

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谈妥《新牛津英语词典》单语版和双语版及衍生产品的出版合作条件并签署合同后,外教社便集中精力投入到该词典两个版本的编辑出版工作之中,尤其是辞书事业部的领导和编辑们,认真思考,组织策划,安排落实单语版的审读、修改、编辑出版,按照双语版的编译、审订、编辑、排版、校对等各项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梳理每一项任务的操作步骤和监控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步骤程序合理、可靠、有效,监控要求细致到位,以保证单语版和双语版的审读、编译、编辑出版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达到与牛津原版词典同等的品质。

经过一年的努力,《新牛津英语词典》单语版按合同要求如期出版发行。首印2万册,很快便售罄。词典的市场反响热烈,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如何保证双语版的编译质量、水准,使其同单语版相比,更上一层楼,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外教社针对上述问题与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商讨,并借鉴外教社之前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双语版)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编译原则和要求、工作条例、编译细则、编译人员条件、编译管理制度和程序、审订人员条件、审订要求和程序、编辑加工要求和程序等几十个工作制度和条例。制度制订完毕后,便安排几名编辑和审订人员试译样稿,然后根据试译中发现的问题制订相关要求和说明,以避免全面展开编译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随后便面向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师、翻译人员、英语编辑等招收编译人员。经过层层选拔,很快组成了一支几十人的编译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试译若干词条,由外教社特聘的审订专家负责审核编译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后便开始正式的编译工作。在整个编译过程中,为了避免重蹈《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双语版)的覆辙,我们建立了一项十分有效的工作机制:凡编译完的稿件,须由审订专家审读,验收合格、签署意见后才发放酬金,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来。《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项目实行优质优酬,从程序和机制上保证了编译的质量和水准。当然仍然有若干编译人员因受不了严格的程序和质量要求而退出的。同时,外教社根据审订的要求,从全国高校翻译、出版界中聘请了一批四五十人的审订专家,专门从事审订工作,保证了质量和进度。若没有这批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仅靠外教社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要求甚高的审订任务。他们的敬业精神、专业精神、职业精神,深深打动并激励着外教社的同事们。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编译和审订,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其间,外教社一再重申,为保证编译、审订、编辑的质量,决不因赶时间、赶进度而牺牲质量。词典基本定稿后,牛津大学出版社提出要抽查编译、审订质量。经过抽查,牛津大学出版社对词典的编译、审订和编辑质量表示满意。前后六年多时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这一鸿篇巨制的编译审订、编辑、排版和校对出版工作,有专家感叹:外教社做了一件make impossible possbile的事情。通过该词典项目的营运,外教社充分体会和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不认真干不好事;必须努力,不努力难以成功;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难言高效有序。

四、营销:环环相扣

经过六年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上百位编译、审订、编辑、校对人员的通力合作,在各方面的鼎力襄助下,《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终于在2007年初问世。这一双解词典中的扛鼎之作的出版,引起了辞书界、学术界、出版界、外语界和媒体及电子公司的高度关注。为了做好这部倾注了数百人心血的双语版词典的出版发行工作,外教社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营销、推广活动。

我们首先策划组织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和首发仪式,邀请辞书界、翻译界、出版界、外语教育界、新闻界、外事部门的领导和境外合作方以及相关的出版社等300余人出席。会上各界代表对出版该词典的价值、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外教社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代表们认为该词典的出版将双语辞书的编纂和出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辞书出版的一项示范性工程,是国际版权合作的成功典范,也是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一个范例。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暨首发式取得圆满成功,营造了很强的新闻和市场影响力。当天有关媒体及时报道和播出了相关新闻,晚上外教社接到了来自海外的电话,称他们从新闻中获悉了这一喜讯,并致电外教社表示祝贺。第二天,不少手机用户都收到了新闻和短信,获悉了这一信息。此后的几天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都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了这一出版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许多读者纷纷要求订购这部词典。同时,外教社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媒体投放了一定数量的广告,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销售。

其次,借助新闻报道、媒体宣传、广告投入等的作用,外教社的营销人员展开了积极有效的营销活动,向所有有业务往来的零售网点、实体书店、电商,尤其是校园书店展开广泛的、数量控制的铺货工作,力争达到全面覆盖,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此外,外教社积极向终端消费者和各高校外语院系、部以及各外语院校推广这部对外语教学、科研和翻译等十分有益的权威工具书。有的院校为教师每人购置一册,有的在资料室、图书馆、研究所(室)等购储若干册,供借阅或查阅。为满足部分消费者的收藏需求,外教社还专门提供个性化的、有纪念价值的特制版服务:在封面或扉页上烫上或印刻上读者的姓名或相关定制语。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推广、营销,纸质版取得了很不错的销售业绩。短短一年中,销售逾2万册,首战成功。

纸质词典的推广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成功的典型案例。诸多电子公司、网络公司都纷纷提出合作意向,想要购买该词典的电子版权,置入其支柱性产品中,以增加产品的内容和使用价值的竞争力。随之,外教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就电子版权转让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合作,制定了电子版权、网络版权转让的基本原则、要求、条件、方法和操作程序,界定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协调和解决版权转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外教社先后至少与近十家公司就此版权转让进行了友好、共赢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经验:弥足珍贵

从《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版权转让接盘、合同条款梳理、谈判、多种版权形式转让到编译、审订、编辑、排版、校对、出版、发行、推广营销,外教社的工作团队感悟颇多,他们深感国际版权合作要获得成功、共赢,就必须熟悉版权业务,具备丰富的版权知识,了解国际版权合作的惯例,更要熟悉和了解市场需求和出版的过程与实践。无论是合同谈判,还是编辑出版操作与管理都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在合作中,既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维护自己的权益;又不失适当的灵活性,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合作。在合作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中,必须合乎专业特性和要求,达到国际合作应有的要求和水平,才能让合作成功,取得双效益俱佳的结果。凭借外教社的专业和专注,《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成功应属情理之中,但收获之丰硕仍出乎意料。首先,原版即单语版版权的获得,外教社经过审读、修改后出版发行,获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因影印出版,编辑、排版、校对成本相对原创要少许多,赢利空间相对大一些,销售2万册,所获得的利润可以基本上支付编译和审订费用,同时为双语版的出版发行做好了市场铺垫,满足了一部分高端外语学者、外语教师、外语专业工作者、翻译工作者、研究生等的教学、学习和科研需求,尤其在双语词典的汉语翻译无法界定英语上下文的语境时,这种大型单语辞书,可以帮助使用者通过英文释义,查证、斟酌后确定词义。单语版的出版发行,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已掀开了双语版的推广营销序幕。因为英语水平稍低一些的使用者,仅凭英文释义,常无法确定其词义,往往还得借助汉语的拐杖,帮助理解。单语版一出版,就有人打听是否准备出版双语版,何时出版等信息,口口相传,影响不断扩大,更多的使用者翘首以盼。其次,双语版问世后,在单语版使用者口口相传和一系列推广营销活动的支持下,再加上外教社销售人员的辛勤努力工作,以及特制版、个性化服务叠加效应的作用,双语版因其规模全球最大、最权威、最可信赖等特点大受读者欢迎,首印2万册很快售罄,获得了预期的市场效果。第三,由于单语版、双语版纸质词典的市场反响热烈,不少电子公司纷纷前来洽谈词典电子版权的转让事宜,前后有近十家电子公司与外教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了电子版权转让合同。《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一版的电子版权转让收入近1千万元人民币。一本工具书有如此丰厚的版权转让收入实属不易,也颇为罕见。第四,为外教社的词典数据库建设作出了贡献。词典出版后若干年,外教社投标的项目《外教社双语词典编纂系统研究》获得了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立项,并得到了2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资金资助。该项目除了研发一套双语词典编纂系统外,还须相应建立一个60万句对的双语平行语料库。《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语料为该项目的建设,尤其对双语平行句对语料库的标记和收集起到了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课题的顺利完成、资源的再度开发和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亦可视作词典的衍生产品,为资源的整合使用起到了样板作用。第五,为国际合作和专业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出版发行,在出版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辞书出版界更是被视为合作共赢的成功范例,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在2007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外教社的很多合作伙伴都询问这一词典的出版发行状况,一时传为美谈。此后,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提出愿与外教社合作开发词典项目。于是这种规范的、专业化、标准化的项目合作,尤其是双方扬长避短的合作共赢的成功模式,促成了外教社和哈珀柯林斯《汉英大词典》的成功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此项目是由外教社提供汉语语料,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负责编译成双语版。所有编译人员均为英语为母语者,完成编译后由外教社负责组织专家审订,因为汉译英由中国学者来做固然有对汉语理解准确的优势,但其英语表达常常不甚确切、自然和地道。外教社期望通过与国外出版社开展合作,编纂出版一部质量较以往汉英词典更好的双语词典,服务于中国语言和文化走向世界。此外,开发双语辞书的衍生产品,开发中小型的双语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资源使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很多工作仍有待我们去思考,去尝试。

值得珍藏的记忆 篇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登上十二岁这个阶梯这十二年中,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颔首一望,那斑斑驳驳的脚印,展现了我自己五彩斑斓的生活在这脚印中,有一个最深最大的,它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往事如风中的尘埃,在我的呼吸中带着我的心沉沉浮浮。尤记当年,你拥着那座永恒不变的山跳入我记忆的清湖。

翻开泛了黄的日记本,我看见了过去的点点滴滴,那时我们的过去,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童年的时光犹如坐摩天轮。坐在上面看风景时,心情舒畅,尽情地享受着美好。但转了一圈下来,刚才的一切仿佛过往云烟,不再回来......收藏起那梦幻一般的记忆,珍藏起那春天一般的友谊。初中的点点滴滴如同一股温泉,始终都是那么温暖,那些似真似幻的游戏,那些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的童真,这时,也正随着那黑板上的“中考倒计时”而慢慢的移。

小时候,总是那么纯真,小时候,可以用真心换真心。有时,我在怀念小时候拥有过的所有所有。

结尾:

风拂树叶,片片翻飞,轻轻地将这值得珍藏的记忆又一叶一叶地掀起,交织成一片最真的唯美。片刻,点点滴滴在心头。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

时间就像细沙,握在你手里,静静地流逝。转过身,回头看,非常想念。

——题字

在“十一”国庆节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见到了我的祖父母,他们已经想念我很久了。

我去找正在旧车库收拾东西的爷爷,看到他用抹布擦拭一辆生锈的旧自行车。爷爷抬头看着我,费力地把旧自行车抬了出来。我看着他瘦弱的身影和变酸的鼻子。爷爷挥手让我过去,拉我坐下。“你还记得这辆自行车吗?”我迷惑地看着他。他咧嘴一笑,好像他早就料到了,并给我讲了自行车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让爷爷骑自行车带我四处逛逛。我四岁那年的一天,刚刚下过雨,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清新湿润的香味。太阳异常明亮,一道彩虹横在空中,将它的光辉绽放在大地上。我缠着祖父带我出去散步。他说外面正在下雨,地面又滑又不安全。我固执地让他骑自行车带我去,但他打不过我,只好同意了。我高兴地跳上后座。

我一路上非常兴奋,直到我过桥时,我在后座上扭动着,没有感觉到任何危险。爷爷在哪里,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爷爷会保护我。突然,“哇”我爷爷和我的车都掉进了河里。我拼命挣扎,感到窒息。那时,我非常紧张。一只手拉着我,把我拉了上来。我似乎抓住了生命线并紧紧抓住它。

已经是醒来后的第二天晚上了。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看到爷爷躺在桌子上,皱着眉头,看起来很累。原来他一直在看着我,生怕我醒来时会害怕。我走下床,轻轻地抚摸着爷爷的双眉。他迅速站起来,紧张地看着我。从那以后,那辆自行车就停止了工作。后来,我听到大人说,当我掉进水里发烧的时候,爷爷晚上想不到茶、食物或睡觉。那时,我还年轻。我不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我想起来了,他有多关心我!

我仔细研究了爷爷。我手上的皮肤像一棵老松树的树皮一样粗糙。我的手背裂开了,厚厚的老茧从我的手掌上磨出来。稀疏的头发变成了灰色,就像被霜染过的枯草。他额头上的皱纹像水波一样,映在他的脸上。

我不禁感到悲伤,勾住爷爷的胳膊,靠在爷爷的肩膀上。让我们静静地坐在夕阳的余辉中。愿时光永存。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2

流星划过夜空,虽然总是在一瞬间的绚烂之后稍纵即逝。可它定格的却是最美丽的一帧画面,是最值得被人们珍藏的记忆。在生活中,也总会有一些短暂而又美好的场景:虽然在我们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却有可能是我们最值得珍视的记忆,是内心深处最值得珍藏的画面。而我就有这样一段最深刻、最珍贵的记忆。

自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起,我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爷爷为了让我开心,特意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下了一棵桃树。桃树长得极好,每年都会结好多桃子。桃花绽放时候,也是芳香宜人、沁人心脾。不禁让人想起了《诗经》中最为著名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从那时起,这棵桃树就伴随着我一起长大。

春天,桃树会变青。爷爷就坐在桃树下为我讲故事,讲有关他的童年趣事。夏天,桃树开满花。爷爷就跟我氤氲着桃花的芳香,一起喝茶,一起玩耍。秋天,满树的桃子都成熟了,爷爷会摘下几个和我一起分享美味的桃子。冬天,桃树的叶子随风凋落,雪花满天飞舞的日子里,我和爷爷就在桃树底下打雪仗、堆雪人。一年四季,祖孙二人都会在桃树底下度过。小小的我就在桃树和爷爷的陪伴下,一天天长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把我这个“小候鸟”接回去,送我去上学。可我舍不得爷爷,也舍不得陪伴我成长的桃树,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父母,只得跟着他们回家。临走的时候,我对桃树说:“放心吧,我有时间一定会来看你和爷爷的。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玩!”

就这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爷爷和桃树。在我上六年级的时候,爷爷病起沉疴,被送到了医院。那个时候我看着面容枯槁的爷爷,痛苦地躺在病床上,心像针扎一样疼。虽然我们大家都尽力想挽住时光,可是爷爷终究还是没能挺过去,就这样离我而去了。

我无法排遣自己内心的忧伤,站在这棵我和爷爷一起种的桃树下。那一瞬间里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爷爷抱着我给我讲故事,我陪爷爷一起喝茶,在一起分享桃子,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这是属于我和爷爷共同拥有的快乐时光,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回忆,是值得被珍藏的回忆。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3

岁月无声滑过指尖,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逐渐远去。但记忆是朵不败的花,吐露着芬芳,时时刻刻的温暖着我们,指引着,照亮着我们的内心。对于那件事的有些细节其实早已模糊,但这事情却从未忘记。记得是小学五年级时,老师说那天晚上有难得的“红月亮”,也就是月食出现。同学们可到学校来观赏,我们自然起了兴趣,下课时纷纷议论了起来。到了晚上,我们几个女生按约定都来到了学校,与其他来学校观赏的同学一起等待。我们兴奋的跑上跑下,寻找着最好的观赏位置,内心无比期待!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越来越暗,天空由深蓝渐渐变为了墨蓝,我们的兴奋劲儿也随着那变暗的天色降低了,有些同学耐不住等待,离开了学校回家去了。抬头望着那夜空,静静坐在学校的摇椅上,感受着风中传来的丝丝凉意,我们就在这无声的气氛中陪着对方一起耗着时间。我们也担心了万一今天月亮无法出现,那我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吗?

可是我们又互相看看对方,眼中都还含着些期待,正因为这丝期待,我们又互相鼓舞了对方的心,又继续等待。当距离预报的时间还剩几分钟时,我们一起走向观赏地点,一起一边转着圈,一边等待,希望这样能让时间过得快些!可惜不能,相反,这短短的几分钟似乎更为漫长,漫长到让我们觉得我们转了很久,很久,久到一个世纪。后来,经过漫长的几分钟,我们终于等到了那“红月亮”,我们相视而笑。不禁欢呼了起来,激动的欣赏着月亮逐渐“变红“的奇观!那一刻的星空,是我见过最美丽,最灿烂的星空!后来,我回想那天的星空,我不禁想,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时间旅程,其中也不缺少像那天一样的漫长等待,当我们向着一个目标前行、等待,但前方却又是未知时,我们无法知道是否能等到想要的结果。

但是,在这条路上走的人,想看到那月亮而等待的人一定不止你一个,其中还会有你的同伴,只要大家一起携手,互相在那漫长的等待中鼓励对方,你们终会看到你们想看的月亮,得到你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就算往事如烟,会被风吹散,我也会珍藏这段回忆,让这份信念永存,让情谊长久,让心中的星光,让心中的月亮终会升起,让我们能一起在心中携手走过这条路,熬过那些时间,一起看着那心中向往的美好星空出现,然后,笑面如花……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4

我常常站在窗前回想那天真的小时候。当月光倾泻下来的时候,我仿佛又浸润在童年的时光里……

童年——给予了我无限欢乐,让我学会了如何开怀大笑,如何哇哇大哭……对于童年,我虽抱有遗憾,但是却并不后悔。童年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去珍惜,去爱护,童年就像一个百花怒放的花园,里面有芬芳奇异的花草,让人流连忘返。

童年时的玩伴,陪伴我度过了许许多多的岁月。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玩伴闲着没事做,便跑到沙地去玩沙子,我们在沙子上画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小鸟和小花,我们虽然把全身玩得脏兮兮的,可心里却是甜的,我们在沙地上画了东西以后,还用沙子堆起了一个“小城堡”。虽然有时不是很牢固,风一吹就散了,可是我们会不厌其烦地一次一次修补,各自的心中也怀有一份小小的喜悦。其实我童年除了玩沙子这种小儿科的游戏,我还干过一些“不正当”的勾当呢!

那天,我一个人在家闲得无聊,便去找一个小伙伴,没想到,上楼时敲错了门,我飞快地跑上楼,找了个安全的地方躲了起来,可这次的小误差却让我玩性大发。我喊上那个小伙伴,两个一起去做“坏事”。我当时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是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性,我们跑到对面那栋楼的一楼,轻轻地敲打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家门,敲打完之后,我和那个小伙伴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地跑上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屁股上点了火,那人推开了门,轻轻问道:“谁呀?有人吗?”过了半晌没人回话,他把门关上了我们吓得不敢出声。我们第二次胆子更大了,猛烈地敲打着另一个“倒霉”的人家门,然后迅速地逃离了我们所谓的“事发现场”。而这个人十分凶,毫不客气地大叫道:“是谁,给我出来,再乱敲,等我把你逮到了,交给你妈妈!”我们却比上次大胆了许多,捂着嘴,不敢笑出声来。现在,长大的我们想起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脸上还是一阵白一阵红的。

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而这种记忆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它像流水始终会流走,像珍珠始终会褪色,像花朵始终会凋零,但我会始终将它珍藏在我的生命中。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5

阳光斑驳在树隙间,碎成片片音符,敲打在我记忆的琴键上。

——题记

往事如风中的尘埃,在我的呼吸中带着我的心沉沉浮福尤记当年,你拥着那座永恒不变的山跳入我记忆的清湖。

推窗而望,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不远处的山被染得浓荫如墨。我静静地跟随在你的身后,慢慢蹒跚地向山上爬去。你扶着青翠欲滴的竹子一步步颤颤巍巍地向上攀着,那碧玉雕琢似的竹身上尚且残留着你浅浅的手印,如同画笔轻描上去的一般。

岁月在你蓬松的发间勾勒出几抹银白,眼角的细纹似一条条纠缠在一起的铜丝,晃乱了我的眸。你一步一步晃晃悠悠地向深山里走去,时不时蹲下身子捡起地上干枯的柴挟在腋下,每一个动作都像一副定格的画面。你低头,一双浑浊却精神的眼睛搜寻着目标,每每看到一堆枯枝烂丫,你便会兴奋地前去把它们理成一垒,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点染成一份温情,醉在我的心间。直到差不多时,你便从腰上解下早已准备好的尼龙绳,缓缓地弯下腰来把绳子摊放在杂草丛生的地上,慢慢地拉平,再将一堆一堆的干柴积在绳上。你瘦骨嶙峋的手灵活地穿梭在柴枝中,一时间,我竟分不清哪是你的手哪是枯的枝。

我上前去,望见你发间点缀着的小水珠,伸手拂过,清凉透过手指渗入我的心间,你发如粗绳般的触感让我的心头一颤。"回去吧,这柴待会儿让舅舅拖回去。"我轻声说道。你一只脚跪压在柴堆上,两手用力拉着绳子,高高的柴堆立马缩水不少。你灵巧地将绳子两端打上结,两手抱着一大捆柴,仿似拥着心爱之物般摇摇晃晃地下山。

我抚额,无奈地走上前去搀扶着你,开口说道:"外婆,家里柴都不好放了,你呀就是不肯休息,要累着了怎么办?在家享享清福多好埃"你勾起一抹笑,干裂的嘴唇里蹦出一句话:"我老了,但我不想忘本啊,劳动不能丢。"我愣了下,沉默不语,望了望你,又扭头看了看那山,如梦初醒。是啊,劳动不能丢。

你劳作的身影在时光的镜片中愈发清晰,那干枯的柴,那伟岸的山镌刻在记忆力,永不湮灭。你热爱劳动的心让我也恋上了那山。

风拂树叶,片片翻飞,轻轻地将这值得珍藏的记忆又一叶一叶地掀起,交织成一片最真的唯美。片刻,点点滴滴在心头。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6

蓝色的天穹之下,老鹰搏击长空。蔚蓝大海中,鲨鱼畅游海洋。宽广的大地上,狮子驰骋草原。他们有一本回忆录,都有最难忘的记忆……

——题记

我有,熊猫也有。回忆……

中国被誉为“活化石”的著名国宝——熊猫,一生的艰辛历程全记录在他回忆中,有一种记忆最清晰,永远也忘不了。

我出生之时,身体十分弱,因为体重等健康问题因素均不达标,艰难度过了好长一段危险期,在母亲与众多人的关心爱护下才活到现在,我永远也忘不了它。

记得小熊猫一出生就伴随生命危险。熊猫妈妈如果生两个宝宝,就会保护较强的那一个而舍弃较弱的那只小熊猫。许多人工养殖大熊猫中,有很多小熊猫是被母亲抛弃,载人公布于夏季安心成长起来的。

自我有记忆起,妈妈就经常陪伴着我,怕我的病。可从小体弱多病的我就是不争气,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在医院中度过了我五岁前的一半日子。一开始没在意,只是感觉打针很疼,可又有谁知道在这背后,爱我疼我关心我的妈妈,她的心又有多疼呢?出生一月一前的小熊猫受世界的关爱,尤其是医护人员,人工喂奶,温室保养将小熊猫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事情有那么好吗?

接着,问题来了。小熊猫在出生前几个月是不能自己排便,非得母熊猫用舌头轻舔小熊猫腹部才能正常排便,可这是大熊猫对其不理不睬。医护人员想方设法终于成功想出为小熊猫排便的方法。大家长叹一口气,但依旧全心全意去料理,心痛一阵阵的来,难题一道道摆在眼前,悬着的心,久久不能放下……

这是我的身体逐渐强壮,但依旧没有正常孩子那样好,十分瘦弱,但母亲那紧缩的眉尖终于松了一些,可还是十分担忧。对我是“笑容满面”实际上已急白头发,泪流满面,心如刀绞。

一岁半的小熊猫终于睁眼,也能自由活动,身体指标正常。医护人员却不知多少夜晚守护它,也快成熊猫妈妈,黑眼圈四处都是……

现在,我会想起那一件件五岁前的事,依旧留有后怕与怀念。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回忆,熊猫也是。

熊猫可爱,背后有医护人员的爱护。

我身体健康,背后有母亲的关怀。

这段回忆会值得我永远珍藏于心底!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7

“轻轻推开外婆家那扇铁锈红的大门,那棵粗壮的树桩似乎还在那儿无言地叙述着过去,风从耳畔拂过,轻轻地把我带入那个美好的回忆……

十年前,那一棵老树桩是一棵苍天的梧桐树,树下有一对澄亮的石凳,一高一矮,我就坐在上面听外婆讲了三年的故事,也梦了三年。

那时,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把我交给了外婆照顾。我刚到外婆家那一晚,因为想妈妈,竟翻下了床,企图逃跑。听到了开门的动静,外婆一翻身下了地,左哄右哄把我哄了回去。那一夜,她一直轻轻地拥我在怀里,自己却从未合眼,手轻抚着我的背,那是如妈妈般的温暖。忘不了那一夜,院里梧桐树叶的沙沙细语……

入夏后,紫桐它开得旺盛,每一枚花瓣都尽力地舒展,开得热闹,开得幽香沁脾……梧桐树落了满院子的紫桐花。令我吃惊的是:老梧桐树脚下竟又生出了一棵稚嫩青翠的小梧桐,我欣喜若狂地告诉外婆,而外婆长叹一声,说道:“梧桐老了,小梧桐它就要长大咯……”

已入深秋,梧桐树结了一树果实。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格子,映了一屋子金黄,把外婆脸上的沟壑映得越发清晰,就像是老梧桐的叶脉。外婆解开灰白的发髻,她慢慢地梳着,慢慢地将头发拢起,梳子从前额滑向稀薄的发梢,两只手来回绕来绕去。她随手拈了一朵紫桐花,别在耳后。夕阳下,淡紫的花瓣,灰白的发色,竟是别样的和谐。

第二年春天来得早,我也被父母接走了。我舍不得外婆,我也舍不得梧桐树,还有树下我和外婆一同走过的时光。外婆她没有哭,可转身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了她眼中的泪花,晶莹剔透。我挣脱开妈妈的手,冲了过去,从背后抱住了她,她的背躯消瘦,但让我感到无比踏实,我靠在她的背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外婆却说:“乖,你得好好学,好好学……”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有时间,记得常回家看外婆呐……”

多少年过去了,紫色的桐花经常出现在我的眼中、梦中、记忆里,它在我梦中疯狂地开满了淡紫色的小花,好多的花,漫无边际的花,猝不及防地被溢在空气中的花香冲了鼻子。

记忆中,落木萧萧的老屋前,桐花纷飞的夕阳下,外婆,您依旧站在我生命的起点上……”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8

骑车转过街角,身后背着沉重的书包。偶尔一侧头,又看到了那曾经的童年的影子,不由得停下紧张的脚步,夕阳的余晖把我的影子拖得长长的。而我的心,陷入了深埋在心底的回忆中……

幼儿园的门牌亮漆漆地刷满了金黄色,园内到处一片稚气、可爱的样子。门口挤满了家长,个个心急如焚地想要见到一天不见的自家宝贝。“爷爷!”我老远看到了他,跑去投入他的怀抱。他便习惯性的从车篓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外套。“赶紧套上骑车冷,别回家感冒了!”我伸出红扑扑的小手穿上。可那时,我不曾在意他身上穿的什么,灰白的衬衫从一件薄薄的毛衣袖口漏出来,回忆模糊了。每次放学,我都经不住门口小摊的诱惑,嚷着跟爷爷要吃的、玩的。每次他都说:“回家就吃饭了,买这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玩的也不缺你的!就知道花钱,饿不着你咧!”可我每次几乎都拿着玩具乐个不停。

后来爷爷告诉我,他从来不买吃的是因为怕我吃坏了肚子,说那不干净。

爷爷把我安顿在后座上,才蹬上车带着我。那是一辆绿色的自行车,爷爷蹬着它,带了我十年的时光,现在,在岁月的冲刷下,自行车早已掉色,铁制的外壳露出来,斑斑点点,如一双布满皱纹苍老的手。

“今天跟老师学什么了?”

“认识了一些新字,我会数到一百了!”

“嗯,有……”

每日,爷爷都不厌其烦地问我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也一直不厌其烦地回答,好像这是每天的规律,必须去做似的。

还记得每天夕阳的余晖把我和他的影子拖得长长的。他接送我蹬车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但这一切又每天循环往复着,从不间断。直到我小学四年级自己去上学为止。

我又回到现实中。看了看爷爷送给我的手表。立即起身向家的方向骑去,就像当年爷爷等着接我的焦急一样,他正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

夕阳的余晖显得那么柔和、温暖。我长长的影子紧紧的跟随在身后。就如他的心一样。

评语:眼前的夕阳余晖与记忆中的场景交替出现,带我们走进了一段温暖的回忆。这是一篇很有画面感的文章,爷爷和他的自行车,承载着的不仅是浓浓的亲情,还有“我”的成长。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9

1991年秋天,我把我的第一届同学送走后,回到初一。当时,新的校长和新的教导主任。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当时是四个班,分别由我、储春杰、王家富、汤耀武等老师任班主任。学生是一对一分班,除了个别学生调剂一下外,好像基本上公平公正。我是一班班主任,任一班和二班语文老师。因为刚送走的那一届考了十几个重点学校,十几个中专学生,据说全县第一,我所带的语文人均全县榜首,对于教书人来说,最大的荣耀不就是受到这样的认同吗?大家内心也有些意气风发的意思。

新学期才两个月,我们便举行了初一学生作文比赛。结果我所带的学生几乎囊括一二三等奖,第七名之后两个名额才是另外一个班的。这本来就没什么秘密,也不是侥幸。就是我注意到选人,另外给学生作文方法一点指导。于是学校领导让我们总结经验,我和刚分派来的语文王老师一起商议成立一个文学社,我模仿了中文系“石上松”文学社,便取名“松针”。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

每学期,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作文,鼓励同学们多种形式的文学习作。然后,选取较优秀作品选登出来。此所谓选刊。

松针是小,和松树比起来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她具有尖锐的刺,寓意有个性,有力量。也暗扣了大学文学社之枝叶的意思。虽然在学生中选了几位文学社领导,但是,学生们太小,干具体的事还都是我。新来的王老师是个女的,谦逊和蔼,一般的事她都让我做主。于是我们征稿,写海报在全校征稿。当然,我也想提高刊物水平。第一期,征稿结束,我将文字稿编辑修改,定稿后,我请胡柏祥老师帮忙设计封面。我请一位字写的比较好的兄弟朱炎泉用钢板刻蜡纸,我将刻好的蜡纸,拿回来,动手油印。

自己愿意干的事,干起来没有怨言,尽量不麻烦别人就自己干。有时候,善良的王老师来帮忙翻纸,这样不但速度快,而且还干净。有一次,她帮我翻印时,很晚了,被他男朋友叫走。我一人为了第二天可以装订交流,干到凌晨三点。

后来,为了刊物质量,我就把编辑好的稿件,整理好,骑自行车带到县里,请张军华如海找关系,到县政府的打印室去打印。商定价格后,城里的打字员就咯咯哒哒敲字,我就在边上看着,有模糊或拿不准的就当场定夺。中午就在张军那蹭饭。蜡纸打好后,小心卷好包好,然后拿回来油印。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0

这世间,总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珍藏的东西。

而我要珍藏的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今年暑假,我和二叔启动了一个谋划已久,却又有些疯狂的计划。那就是一一从北京骑车回老家。

于是,一放暑假,我就早早得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车,到了二叔家。

刚到的那两个星期,二叔带着我骑车游历了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和重要地标。同时也在缓缓锻炼我的耐力,使我可以撑得住那四百公里的路程。

二叔的计划天衣无缝。我们在北京最热的时间来临前动身,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第一天,也是最难走的一天。因为北京地势低,是一个山谷类形的地方,可能是盆地吧,所以我们要往高处爬才能出北京。有些地方我们甚至得推车前进。那一天,我们只走了七十多公里,到了一个小镇,在一家旅馆里住了下来。为第二天的旅行做准备。

第二天,我们在镇上吃了早饭便继续开始旅行。那天,我们到了人文初祖黄帝的故乡河北,途经了涿鹿。那里有一个非常高大的黄帝遗迹。只不过我们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便继续赶路。我们走了一百多公里。到了大堡村找了一个比昨天还要小的客栈住了下来。

第三天,是最跌宕起伏的一天。那天是我们最爽的一天。上午,我们都疲于为那十三公里的连续上坡所发愁。而下午就不一样了。下午我们接着爬了两公里的坡后,转折来了,那是一个巨大的下坡。我们稍作休息便冲了下去。那连续九公里的下坡虽然爽却也让我们心惊胆战,因为我们超速了。一路上,大卡车小轿车都在飞驰。路上限速40km/h,但我们却达到了70km/h的速度。这么快的速度让我们措手不及,只得稳住,尽量避免交通事故。下了坡,我们继续前进,横穿了河北,到达了美丽的山西境内,到达了美丽的一个县城,第三天的旅途又结束了。

第四天,我们走得很少,只走了七十多公里,可我们却离老家只剩不到一百公里的路了。

第五天,我们走得最辛苦也最快乐,因为那天下了瓢泼大雨,也许是因为上天被我们感动了。那天我们进了市区,亲戚朋友们都来迎接我们,虽然浑身都是湿的也很累,但我却依然开心。

我在想,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但这件事貌似平常,却让我收获了很多。这就是我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1

岁月悄悄逝去,眨眼间,一秒便消失了。在生命的长河中,不知已记录了多少事。正如天上的星星,那些星星,有明有暗,能被人记住吗?夜晚时,坐在草地上,欣赏着月光,心中又多了几分悲伤。看着这皎洁的月亮,心中又想起了某些已遗忘了的事。就像一个已沉睡了多年的本子,又被翻开。回忆起来,那种感觉,就像被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算了,不想这么多了,别负了这大好时光,还是继续看这明朗的夜空吧!一抬头,瞧啊,那颗星,最亮!

“啊!别叫了,别叫了,我起来就是了。”睁开蓬松的双眼,拖着疲倦的身躯。看窗外,还下着雪。一片片雪花像飞舞的蝴蝶,纯洁而又美丽。这么冷的天,我多想在温暖的床上多躺一会儿啊!但我要上学。洗漱吃饭完毕后,便踏上了上学的路程。啊,刚才吃得好饱啊!我一边哼着歌,一边在心里想着。“啊欠!”没过多久,这寒冷的天气就彻底把我征服了,我冻得面红耳赤。走到了马路上,看着清洁工拿着小刀,在干什么?原来政府有规定:要把墙上所有的广告纸都清除掉。哎,这么大冷的天,他们却仔仔细细地把广告纸一点一点用小刀刮去,做得一丝不苟。我正感慨,忽然,眼前的一慕让我愣住了。只见一个清洁阿姨提着水桶。另一只手拿着小刀,走到那张纸前面的时候,看了看,却迟迟没有下手,走掉了。我正疑惑阿姨为什么不把这张纸清除掉,又见一个清洁工走上前去,停留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也走了。另一个也是这样,我的好奇心加重了。决心要去看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

xxx,女,35岁……

我懂了。

雪洁白无暇,而那清洁工的心比雪还要纯洁,还要美丽。

天空中,依旧飘着大雪。来往的行人个个把衣服裹得紧紧的。

天气虽冷,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这件事虽已过去一年,但现在想起,仍记忆犹新,它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播在我心里,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评语:本文选材新颖,视角独特。洁白的雪花衬托出人性的美好;在寒冷的天气中让人感受到一缕温情。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2

青春校园,勃勃生机,口罩相隔,饱含真情。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校园,但在这里,平凡的人们正书写着触动我心弦的,永存于心中的故事。

“怎么样才能共享屏幕?”不熟悉上课软件的语文老师隔着屏幕,粗糙的双手在触控板上滑动的“沙沙”的声音与敲击键盘的“嗒嗒”声十分清晰,经过同学们的耐心指导,老师终于成功共享屏幕。之后,老师总能在同学们的的提示下快又准地找到所有按键,原本不熟悉电脑的语文老师,现在已经能够巧妙运用各种按键。回到校园之后,她也会在各种软件里布置线上作业,使用得不亦乐乎。语文老师虽然不熟悉电脑,但她尽职尽责,乐于学习,克服困难,语文课的时光使我记忆犹新。

“下课之前,我们先来抽奖!”一边说着,数学老师一边打开自己制作的抽奖软件。自从上网课以来,总会有同学因为网络的吸引而分心,导致在做作业时留下空白,为了避免同学们不认真听课,老师做了一个软件,每节数学课下课前,进行抽奖——而奖品竟然是各种难题、易错题。于是,同学们纷纷在聊天框中“祈祷”自己不被抽到。时光飞纵即逝,在短暂而欢乐的几分钟里,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也享受了刺激有趣的美好。数学老师奇思妙想,毫不松懈,寓教于乐,让我印象深刻。

“注意手要举平!”不知不觉中体育课在美妙的歌声拉开了帷幕。在家中,没办法面对面指导我们动作,于是体育老师们制作视频,让我们更清晰地明白动作。视频中,老师们站在空旷的体操房内,随着节拍,一步步做着标准的动作,时而双臂上扬,如轻盈的燕子;时而挺拔地站立着,如一棵松树;时而双手靠在头两侧,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老师还打开摄像头,亲自演示一遍。体育老师考虑周到,精心准备,认真负责,令我难忘。

回到校园,依旧是乐于学习的语文老师,考虑周全的数学老师,精心准备的体育老师,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小事,却散发出不平凡的光彩。这种光彩,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3

曾几何时,外婆牵起我的小手,领着我去买冰糖葫芦,曾几何时,我托着下巴,痴痴地望着外婆拼花布,曾几何时,我和外婆坐在台阶上说着话,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和我度过的时光是最值得珍藏,也成为我值得珍藏的记忆。

八岁那年,外婆领着我去买冰糖葫芦,到了小摊,外婆问我,你要哪个啊?小小的我把脸贴在卖冰糖葫芦的玻璃上,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我要一个山楂大的,糖又多的,看的外婆都不耐烦了,我才选好了。看着小贩把冰糖葫芦递给我,再看着外婆把钱从兜子里掏出来,一角一角平平整整的摞在一起,把钱铺开,从五块钱中数出两块给了小贩,外婆牵着我,黄昏下,把我们一老一小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外婆,你吃”“外婆不吃,牙疼。”外婆牵着我买冰糖葫芦,成了我最值得珍藏的回忆。

十岁那年,外婆把做完衣服剩下的布拿出来,长的、短的、不规则的,各式各样,外婆对我说,我用这些布给你缝一个线衣。我坐在板凳上,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外婆,戴上老花镜,从黑的、白的、蓝的线盒中抽出一根线比量比量,“不行,不搭”好不容易选中了搭色的线,拿起针,把线用唾沫蘸一蘸,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一端……外婆说,还剩下其它花布,要好好收藏起来,对于缝补衣服很有帮助。外婆给我拼出来的线衣是我最值得珍藏的回忆。

过年呢,我和外婆坐到屋外的台阶上,来看烟花,外婆说啊,丫头,你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去干任何事情,只有靠自己,还有啊,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想的太多,想去做什么就努力大胆地去做,趁着年轻,有梦想时就去追逐梦想,不要怕成功不了啊,怕别人嘲笑啊,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丫头,你过两天就要回去了,外婆帮你收集了你想要的碎花布,帮你买了只熊,当自己委屈时就跟它说说话,伤心、难过时就记得给外婆打电话,不论生活怎样不如意,要记得你还有外婆,外婆永远帮你。我低声不语,泪水早已在眼眶中打转。十二岁那年,外婆对我说得话,是我最珍藏的回忆。

外婆,谢谢你,让我拥有了最值得珍藏的回忆,谢谢您对我的爱和关怀。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4

好开心,校园走廊上的无土栽培的蔬菜今日要收割了,我们四年级同学有幸成为收割的主力军,这消息怎能不令人兴奋不已?好期待,好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看,老师已手端一托盘脆生生的生菜走入教室,正在示范怎么采摘,抽生菜,掐菜茎,放入蓝,扔菜根,目睹这过程,只想说“小菜一碟”。

“好,下面穿校服的同学排队去采摘,没穿校服的就在教室里自学。”老师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把我火热的心浇得拔凉拔凉的。望着兴高采烈排队出教室的同学,我真是羡慕、嫉妒、恨。

我心中不免有些生妈妈的气,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跟我说一声,害得我我只能在教室里学习,耳畔传来的欢声笑语,让我根本没有心思学习,一颗心早就飘到外头去了。想象着那脆嫩的生菜、菊花菜在他们的手中掐断了根茎,放入了菜篮,那是多么开心的事呀!

“同学们,你们也出来一起劳动一下。”不知何时,老师走进教室来通知我们可以出去参与了。在教室的我们开心得一蹦三尺高,都急匆匆地跟随着老师来到了采摘场地。呀,鲜嫩的蔬菜都不见踪影了,只剩一片狼藉,托盘,塑料盒扔了一地,原来是要我们洗托盘,准备下一次的种植。

收割错过机会,那么,扫尾工作让我出一份力吧!我马上整理起地上零落的塑料盒,又拿起了一个个乳白色的托盘,一溜烟就跑向水槽。

我打开了水龙头,“哗哗哗”冲;拿起抹布,“唰唰唰”擦,一个个托盘就如刚出浴的美人,成就感爆棚。当把这一个个托盘与塑料盒一一归位后,我开始憧憬着下一批的蔬菜赶快种下,长大,让我也能再参与一次采摘,那该有多好呀!

收割节历时一小时后圆满结束了。老师告诉我们采摘的蔬菜将在中午加菜给四年级孩子。于是期待在心中酝酿。

我期盼了许久的中午终于到了,翠绿的蔬菜与金黄的豆腐巧妙地搭配,一股淡淡的清香已经飘向鼻翼,诱惑着你的食欲,轻轻地夹起了一片菜叶放入嘴巴,顿时觉得一股甘甜的味道在我的舌尖跳着舞,嚼上一嚼,脆生的蔬菜便在口腔中发出独特的乐声,咸味也在嘴里蔓延开来,忙夹了口饭,白米饭冲淡了咸味,嘴中此时已是“人间天堂”,呀,吃到的根本就不是蔬菜,而是人间美食啊!

“五味杂陈”的收割节,有喜有忧,有怒有怨,有甜有咸,有羡慕,有嫉妒,有憧憬,生活就是如此,才会那般的丰富多姿。让这收割节成为我童年生活的一颗明珠,珍藏进记忆仓库。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15

时光如同细沙,握在手中,悄然逝去。转身回看过去,很是怀念。

——题记

“十一”国庆假期,我回了趟老家,见到了想念已久的爷爷奶奶。

我来到在破旧的车库里整理东西爷爷身边,看见他正拿着抹布擦拭着一辆生锈的老式自行车。爷爷抬头望了望我,将那老式自行车艰难地抬了出去。我看着他逐渐消瘦的身影,鼻子一酸。爷爷挥手唤我过去,伸手拉我坐下,“你还记得这辆自行车吗?”我不解地看着他。他仿佛早有预料,咧嘴一笑,便向我讲述这自行车的故事。

儿时,我总喜欢让爷爷骑自行车带我到处溜达。四岁那年的一天,刚下完雨,空气中还弥漫着清新湿润的香味,阳光格外明媚,一道彩虹横在空中,向大地绽放属于它的光彩。我缠着爷爷让他带我出去转悠,他说外面刚下完雨,地上滑,不安全。我固执地让他骑自行车带我,他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我高兴地蹦到后座上。

一路上,我都异常兴奋,直到过桥的时候,我在后座扭来扭去,丝毫不感到危险,有爷爷在的地方,我就一点都不怕,因为爷爷会保护我的。突然,“哗”我和爷爷还有车子,都掉进河中,我拼命挣扎着,感觉快要窒息,那时很慌张,有一只手拽着我,将我往上拉,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紧抓着不放。

醒来之后已经是第二天夜里,一睁眼,便看见爷爷伏在桌子上,皱着眉,看起来很疲劳。原来,他一直守着我,怕我醒来会害怕。我走下床,手轻轻抚上了爷爷的皱眉,他急忙站起来,慌张地看着我。而那辆自行车从那以后便停止它的工作了。后来,听大人们说,在我落水发烧那段时间,爷爷是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啊!那时还小,我不太懂什么意思,现在想来,他是有多关心我啊!

我仔细端详爷爷,手上的皮粗糙得像老松树皮,手背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掌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像被霜染过的枯草。额头上的皱纹如水波痕一般,映在他脸上。

值得珍藏的记忆作文 篇6

那天是星期一,一切准备就绪,正准备出发。忽然里屋传来妈妈的一阵抱怨声:

“这是你把花瓶打碎的”。

“妈,不是我,我向来做事都很仔细,真的不是我。”

妈却不这样认为,依我的性子,我才不背黑锅,和妈大吵几句过后就气冲冲地出了家门。

心中的怒气已让我心中感觉此时天气更加寒冷,缓过神来,才发现我没有带外套,这是冬天的冷酷无情,寒风吹来,如刀割。

到了学校,我没出教室,看着窗外的世界,总觉得我是那么的多余,小树能绿化环境,小花他能点缀世界。看着自己,又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突然想起今天下午要开家长会。虽然我早早的告诉了妈妈,但妈妈会来吗?外面的风愈来愈大,雨也悄悄的下了起来。

坐在在教室里,心里无心听老师讲课,忽然间,转过头我心头一震,校门口不是妈妈吗?我将眼睛擦了擦,那真的是我妈妈,家长会还要等两三小时,咋来这么早呢。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下课了,我冒雨跑到校门口:

“妈,你咋来这么早?”

“这么冷的天,你连外套都没带,我能不来吗。”说着妈妈把外套给我披在身上。

“妈,你不怪我吗?”

“傻孩子,你是娘心头肉,怪你我可难受啊”,妈妈语重心长的说。

我去上课了,妈妈却在会议室里等着下午开会,每到下课,我都去陪妈妈一会……。

最值得感激的“落榜” 篇7

这个人叫张居正,参加乡试时年仅13岁,人称“江陵才子”。顾璘在此之前就认识了张居正,第一次见面时就对他不凡的谈吐感到惊讶,以致“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也就是放下了巡抚和长辈的双重架子,与张居正结为“忘年交”。后来他又专门请张居正到家里作客,而且以成人的礼节接待他。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

果然,张居正虽然是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但考卷却答得相当漂亮。然而正当考官准备将他录取时,却被顾璘阻止了。原来张居正在考试之前曾写了一首《题竹》,其中写道:“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他把自己比为凤毛麟角,要就此直上青云。这一方面展现了一种自信与抱负,另一方面也透露着那么一点自负和高傲。这应该是才子们的通病,因为沾染了才气,难免眼光就高了,气也浮了,古代许多神童的折戟沉沙,大多因此。

顾璘把朝廷派来监督招生工作的赵御史请来,对他说:“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吟风弄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

这事遭到了副主考官、湖广按察俭事陈束的坚决反对,因为他实在太爱惜张居正的才华了,他反对的理由是:“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但是从现在的卷面成绩看,你不录取他,那不是埋没人才吗?”

赵御史很是犹豫了一番,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按照顾璘的意见,给张居正亮起了红灯。

乡试结果公布,呼声最高的“江陵才子”落榜一时成为轰动的新闻。这对于此前早就习惯了顺风顺水、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的张居正来说,由此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为此愤愤不平,很是不服气。

顾璘也没瞒着这件事,他找到张居正说:“是我坚持不录取你。”虽然没有更多的解释,但从这一句话和那期待的眼神里,年少的张居正读懂了一切。顾璘没有看走眼,从此张居正没有了抱怨,转身投向了更扎实的学习与历练。

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了乡试,并考中了举人。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市)督工,张居正前来拜见,顾璘很高兴,对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作为中材的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耽误了你3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说完,解下了自己犀牛皮的腰带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在明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什么品级的官员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系什么样的腰带都是有规定的,像顾璘这样级别的官员,系一条犀带已经算很牛了。但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将来是可以系玉带的,话语中的那种鼓励與期盼不言而喻。

事实上,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日后正是他主持了明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成为国家的脊梁。清代的蔡岷瞻评价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作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曾经让他落榜的顾璘,他后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意思说,我那时候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但是我内心知道顾大人是真正懂得我的人,即使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我到现在还不敢忘记。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自己比别人高多少,而在于肯于把别人举上自己的肩膀。顾璘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至今依然给我们留下如此温暖的记忆。

上一篇:服装营销作业实训下一篇:从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