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帮扶日记

2024-07-02

大学生帮扶日记(共11篇)

大学生帮扶日记 篇1

东长社区原有自己的东长小学,村上的小孩以及附近村的小孩都在此就读。依国家政策,撤销村上零散的学校,统一为中心小学,从此东长小学闲置。初,村民委员会商讨决定将东长小学出租给私人,上访事件也由此产生。

3月3日这天一早,东长社区32位村民就一起到城关镇人民政府上访。他们向镇上反映村委会成员不经他们同意,私自将东长小学卖给了个人,卖校所得资金被村委会成员私分。随即,镇上叫来了东长社区村委会成员了解情况。经了解,原来这一切只是村民的误解,村委会不是卖地,而是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将小学以及场地租给私人,所得租金作为村委会的活动资金,用于社区日常的开销和社区公共建设。村委会给大家传看了当时的租赁合同。在村委会认真解释和镇上努力调节下,32位上访村民最终都心平气和离去。

把闲置校舍租赁出去,既让废弃资产重新发挥了作用,又给村里带来了经济收入,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过认真思考,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村委会不应该不征求村民意见就决定此事。村上既然有村民代表,对于集体财产处置应该让代表参与决策。二是村委会成员在群众中尚未建立起公信度,又没有做到及时开公党务、村务公开。三是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问题反映机制,宣传和疏导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其实这事本可以不出村就能化解的。

村民是一个社区的基础,只有让大家看到委员会一心为村上发展的决心,感受到村委会为大伙办事的真心,村委会才会得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

大学生帮扶日记 篇2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 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对培训工作负总责, 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等多部门配合,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为将帮扶落到实处, 学校在总结多年帮扶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实际, 制定了分群体、分目标的援助措施, 积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提高了就业援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科学设计, 破解认定难题

学校科学设计了就业困难在校大学生的认定指标体系, 从市场需求、社会资源、就业观念、就业竞争力和求职能力五方面, 综合评估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设置自我评估, 辅导员评分, 同学互评的环节, 在学生进入毕业年级之初和中期,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动态评估和调整, 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档案, 根据其就业困难原因和求职意愿, 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岗位、信息和培训等就业帮扶, 促进其充分就业, 并定期跟踪反馈就业帮扶效果。

(二) 多措并举, 力争帮扶无死角

一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 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 学校还制定了参训规定, 从出勤、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对参训同学认真考核。培训前组织统一的训前教育;培训中, 指定专门学生负责人加强管理;培训后, 组织参训同学开展交流座谈, 及时总结培训心得。三年来, 我校共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吉林省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

二是多次在校内举办“就业能力拓展训练营”, 通过团体和个体辅导、实战模拟等形式, 围绕学生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求职技巧、自信心提升和职业视野拓展等内容, 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三年来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

三是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密切合作开展了“五项专题活动”, 即对每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安排一个辅导教师、进行一次心理测验、开展一次个体咨询、组织一次技能培训、发放一次就业补贴。三年来累计发放15万余元。

四是积极开展学生自助活动, 充分发挥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就业自助协会、大学生资助团、大学生心理支援团的作用, 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写作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减压训练、素质拓展训练营等活动, 有效提高了就业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五是积极为离校前未就业学生提供需求信息、职业咨询、指导和服务, 帮助其联系就业实习单位, 重点推荐就业。三年来累计成功推荐就业困难学生百余名。同学们纷纷表示, 在学校感受到了关爱、找到了自信, 砥砺了品质, 收获了成长。

(三) 广开渠道, 实现沟通无障碍

一是建设“信息高速路”。学校利用就业信息网、手机短信发布平台、用人单位信息库等组成的“信息服务系统”, 为就业困难学生定制信息套餐, 根据学生需求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二是打造“咨询一键通”。就业困难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 进行职业测评和政策咨询, 专门安排就业指导中心和基层就业指导教师跟踪指导, 跟踪了解其简历投递、笔试、面试等环节, 及时解决学生在职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 积极关注, 总结典型树榜样

学校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介, 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对“自立自强”学生的就业帮扶政策, 宣传提升就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活动和就业帮扶活动, 宣传就业困难学生的成功案例, 努力营造关心就业, 关注成长, 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对就业困难学生, 实行无条件的全程积极关注, 定期跟踪帮扶效果, 调查学生的新需求和新意见, 举办专题研讨会, 探讨新形势下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就业援助的思路与方法, 及时调整和改进帮扶措施。

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对策思考 篇3

【关键词】就业 困难 大学生 帮扶

【中图分类号】G 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5-02

当前,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大,社会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严峻。而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就业的困难生,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必须认真思索寻找解决对策的重要课题。

一、 就业困难的类型

本文对大学就业困难生的现状特征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将就业困难生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以便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

1.经济困难型

一些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与城市下岗失业家庭的学生,经济来源困顿[1],往往会在学业与就业中成为弱势者。因经济原因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花费相当一部分时间与精力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如果工作与学习这两者之间平衡不好的话,可能影响到学业的表现。读书期间本就入不敷出,而就业期间需要制作简历、面试路途等会使他们经济开支的加大,因而,经济压力是这部分学生在面临选择时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大问题,这样,有可能会使就业的选择面大大缩小。此外,社会资源欠缺也是这部分学生共同遭遇的问题,与社会资源丰富、左右逢源的家庭经济好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就业中无形地处于劣势地位 [2]。

2.性别困难型

女生面对与男生同时应聘就业的冲击,很多单位在考虑了女性用工成本时在男女生条件基本相当时都会首先选择男生[3]。

3.学业困难型

因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化或兴趣点不在学业上,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推荐表中成绩单上的分数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止步,因而在就业选择中被淘汰。

4.能力困难型

部分就业生因在社会与学校中锻炼不足,个人工作能力低下,简历上可圈可点的亮点不多,在面试时又可能表现不佳,无法在短时间内赢得主考官的青睐,因而成为就业困难户。

5.心理困难型

由于产生羞怯、自卑、焦虑等心理,部分学生在面试时难免流露出不自信,使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不能在关键时刻得以充分展现,这样就会与一些自己心仪的单位错失交臂[4]。

6.外貌困难型

个别学生因外貌或外型上有一些小缺陷,也会成为被选择的剩余部分。

二、高校对就业困难生的帮扶对策

高校应发挥积极主动性,积极宣传、落实就业扶持相关政策,做好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对策[5]。

1.建立就业困难帮扶体系

在毕业离校前半年,可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筛查,对未达成就业意向的学生建立就业困难生档案,建立帮扶体系,安排专兼职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服务,内容涵盖心理调适、就业选择指导与求职技巧等。

2.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适当经济资助

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辟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绿色通道,制定扶持经济压力大的就业困难生的相关政策,设立困难生就业专项基金,发放求职专项补贴、报销求职路费,缓解贫困学生的就业压力,减少经济与心理双重压力引发的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

3.鼓励引导女大学生坦然面对现实

对用人单位在性别选择上的偏好,应预先对女生进行现实教育,让她们可以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理智择业,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并告诫女大学生们只有做到更出色,才能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以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成功女性为榜样进行示范,让女大学生们树立强大的信心,坦然面对种种的现实压力。

4.寻找独特亮点,力争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

对于学业困难与能力不足的学生,成绩与面试表现可能不够理想,但是可以事先寻找出个人的独特亮点,如个人的特长、爱好,或是自己独特的思想与创新,在个人简历中突出呈现,以做到扬长避短,吸引用人单位的关注,争取签约机会。

5.做好就业困难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实习与就业是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高发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生活奔波,竞争压力大,情绪难免不稳定。此时,高校在重视毕业生群体的整体教育时,更应做好就业困难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心理学教师、辅导员,通过网络、电话、面谈等方式,为就业困难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为他们舒缓就业的紧张压力,使他们及时释放出累积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鼓励他们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择业受挫时要懂得排除不良情绪,不灰心,不气馁,保持平和心态,迎接就业的下一个挑战。

综上,高校应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体系,有目的丰富帮扶内容,拓宽帮扶途径,多校化帮扶方式,保证帮扶措施到位,使就业困难生在求职路上的受益更多。

参考文献:

[1] 孙荣光.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分析与对策.山东工业扶技术.[J]2013(14):230.

[2] 赵志伟.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3(12):169-170.

[3] 欧阳碧媛.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及解决对策.边疆经济与文化. [J].2013(5):104-105.

[4] 田蕾.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有效调适.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4(13):135-136.

[5] 张彦. 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长效机制初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3(8):126-127.

基金项目:

联村帮扶日记 篇4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是区商务局市场监管科全体干部在今年入冬后联村联扶入户的第二次,主要是问询了帮扶对象入冬取暖的基本情况和帮扶对象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下午2点多,我们科的三位同志乘车到达火车站东路红三村社区。社区办公室设在备战公路、17路公交车终点站马路边的一个小区门口。我们逐一对帮扶对象家里进行走访,询问了今年冬季取暖是使用煤炉还是暖气,室内温度适宜不适宜,并叮嘱如果使用煤炉,要购买无烟碳,注意安全,防止煤烟中毒等,并对近期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进行了询问。四位帮扶对象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一年多的帮助下,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生活困境,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我们的帮助表示感谢。我们回应道,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一些事情,以后会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今天的入户。在回去的路上,凛冽的寒风挂在脸上,感觉到有些寒冷,但我知道在我们和帮扶对象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结对帮扶民情日记 篇5

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最近,正在把旧房子装修一下,准备过一阵子把小儿子的婚事办了。这房子装修的钱,都是小儿子打工挣的。老人忙着介绍,因为大儿子占洪波的看病治疗,家里已经花了不少的钱,这些也都是小儿子掏的。他自己年龄大了,加上小儿子的病情,不能外出打工,只好在村子周边偶尔帮一些农户打点短工,以弥补家用,减轻儿子们的负担。

我从身上掏出200块钱,塞到老人手中,真诚地对老人讲,这次到您家走访,主要是来看望一下您们,特别是看望一下占洪波。这点钱,尽管不多,但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您能收下。老人坚一开始坚持不收,正相互说着,老人突然停顿了下来,盯着我的脸庞,显得十分惊喜。他说,你是不是原来来过我家搞过走访慰问?我仔细一瞧这家房子,再看看老人,我也一下子想起来,开展“三万”活动,局里组织进村走访调查的时候,我好像来过这家的,临走的时候我还留下了300块钱给老人,并从家里给他们带来了一袋子衣服。这时,村妇联主任也想起来这事。此时,老人还一直说着谢谢,都说得我都不好意思。

我对老人解释道,这次我专程到您家里来看看,既是局里面的安排,也是我个人的心愿。这次来,看到您家庭的巨大变化,赶到由衷地高兴。真诚希望您们家新的一年,一切都会越变越好。也希望您们把我当成你们远房的一个亲戚,多联系多走动。家里面如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需要我提供帮助的,请及时跟我联系,我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老人再三表示感激。

离开老人的家里,老人有些依依难舍。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惦念着这个特殊的家庭,想着这位善良、淳朴、热情、坚韧的老人和他的孩子,想着我们身边无数个象他一样的普通群众。一次普通的走访,从老人的家庭,我受到了巨大的民情教育与心灵洗礼。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感恩,懂得了什么是勤劳,明白了什么是自强与自立,看到了一个人在直面困难时的百折不挠和对人生的乐观坚毅。同时,我也更深地感觉到,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的人。在每一名普通的群众面前,我们都是一名学生,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心底真心热爱他们,时刻想着他们、为了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全心全意服务他们。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更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工作之的。

个人帮扶日记 篇6

***家住得比***家还偏僻,要翻过3道山梁,下2条深沟,爬5道陡坡才能到她家。路实在难走,我是个40岁出头的人,到她家的这一路,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家是土木结构的两间房子,总共只有40平方米,房子是歪斜的。

“我丈夫去世早,我32岁就守寡,现年66岁,不识字;儿子***,务农;儿媳***,外出务工后,至今音信杳无;孙***,5岁,闫凤娟,4岁,***,3岁。”***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

***接着说:“我因骨折,借了2万多元的外债,至今未还,漏雨的危房要改建还要借款。”“那你的年收入有多少呢?”我问。“2亩地,产玉米;一头猪,收入约元;10来只鸡,收入有700多元。全部的收入就是这些。”她说。

今年3月以来,古蔺县开展了“百名支书带支部、千名干部包万户”活动,由古蔺县委组织部牵头,选派百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全县117个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带领群众扶贫攻坚。另外,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民政局、工商局和各乡镇等紧密配合,统筹驻村帮扶,全县4000名(古蔺县工商局43名)干部定点到户,力争使现有的2.5万户建档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落实帮扶措施 4月18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扶贫工作的重头戏。古蔺县工商局按照古蔺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专门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成春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他党组班子成员、人事教育股股长为成员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菜板村216户708人的帮扶工作。

古蔺县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强调:要帮助21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一定要先了解情况,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潜力、自身愿望等摸清摸准,制定出精准脱贫规划,规划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因循守旧,要在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摒弃以往帮扶只是简单慰问的形式,根据菜板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帮助贫困户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探索新模式,真正让菜板村的村民得实惠,确保在菜板村216户贫困户分批实现脱贫。

“大婶,面和油先给你,还有这些衣服和鞋子也先凑合用,树苗等调配过来再给你送来。”4月18日,古蔺县工商局的43名帮扶人员为216户贫困户先期送去手工面、油、崭新的衣服等慰问品。至于维修住房、种植经济作物、养蜂等扶贫举措将逐步跟进。

从今天起,古蔺县工商局派出党龄30多年的优秀党员***到菜板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

当日,我们对贫困户逐一建档,完善贫困户台账,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局长现场要求次日对进入县乡两级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的贫困人口实行联网运行、规范管理,做到精确掌握、动态跟踪、信息共享。

4月18日当天,古蔺县工商局在菜板村现场制定了扶贫工作的“三大机制”:定向扶贫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兜底”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工商局年终目标绩效和干部执行能力考核,严格责任落实。

我们会经常来 4月3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菜板村。

“你们对政府和工商部门还有什么要求?”我问。

“只要政府把水、电、路和资金给我们解决好,就好办了。”***信心十足地说。他的眉宇间流露出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我问。

“我去年喂养的一头肥猪过年舍不得杀了吃。今年3月初,我请了10个人才抬到3公里外的集镇上去卖。如果给这10个人开工资,除去粮食和饲料,这头猪就白养了,不仅赚不到钱,还要折本。要是路好了,我就不用请那么多人抬猪了。”

我们工商局43名帮扶人员离开菜板村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村民们一定要送我们一些土鸡蛋和土豆、茶叶,以表他们的一点心意,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几名大妈打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说:“你们这就走了,水都没有喝一口啊。”我们说:“父老乡亲,请你们放心,我们还会来的,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你们脱贫之前,我们会经常来。”

工商执法车艰难地翻过了好几个山坳,当我回头望去,夜幕下的火把不仅还在,而且越来越多。多么纯朴的山民啊,多么纯朴的父老乡亲,对菜板村的帮扶工作,我们没有理由打退堂鼓。

真正接触我们的扶贫对象后,我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乡亲们如此穷困却没有潦倒,没有抱怨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而是时刻渴望自强自立,只要水通、电通、路通,有资金的帮扶,他们就会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努力劳作。

同行的工商干部,以前有少数人抱怨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但通过零距离与帮扶对象接触,他们被深深震撼了,一边检讨自己太浮躁,一边深感我们生活得太幸福。

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研究与实践 篇7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有2000多名本科生, 1000多名研究生, 经济困难学生大约有400~500人左右。为了有效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帮扶工作, 在工作中, 采取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开展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帮扶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委员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基层人员, 他们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他们是同龄人, 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 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其次, 他们生活在同学们中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实时。再次, 心理委员每天和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 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波动和异常反应, 及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心理委员的职责是:关注、倾听、宣传、报告。关注全班同学的情绪、行为的变化等心理健康状况, 倾听同学们的忧愁和烦恼, 在同学们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及时将不良状况向辅导员第一时间报告。

到目前为止, 计算机学院建立心理委员的班级为67个, 有心理委员67名。心理委员在班级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后, 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更加重视自我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委员在学生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同学8名, 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 得到心理专家及时有效的帮助,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可见心理委员基本达到了两项功能:一是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速反应;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通过心理委员渗透到学生中去。

二、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 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 有助于帮助广大贫困生在这个大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 感受温暖, 释放压力, 敢于吐露心声、拓展素质、提升自我。同时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 成为学校了解贫困生情况的渠道, 进一步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必须有固定的社团和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阳光心理协会”是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开展心里帮扶的社团, 他们的口号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 紧扣同学们的生活, 突出关爱、亲情, 让阳光洒向每个人的心里。在主题活动中, 特别注重吸引贫困生参加。

通过长期的实践, 计算机学院充分认识到,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为载体, 通过报纸、板报、海报、网络等大力宣传,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必须加大力度并积极指导心理委员、心理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 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 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一年来, 计算机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宣传展板、心理沙龙等活动, 在广大同学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从保持健康身体, 宣扬亲情、友情, 引导正确政治思想导向, 全方位, 多角度的, 有针对性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希望能够通过此来引导同学们的健康心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 有大量的学生事务工作者, 面向学生最多的是辅导员。辅导员一般都没有专业课程上的要求, 长期工作在学生第一线, 直接面对大量学生, 辅导员的帮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 但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板报宣传、心理沙龙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的心理帮扶, 在具体的工作中宣讲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自信, 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贫困生受到的心理伤害。

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是克服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

1. 营造适宜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感受人文关怀。

要营造充满爱心和尊重的环境氛围, 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 给贫困大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手段, 鼓励他们广泛参与课余文化活动。通过励志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团队训练等途径,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人际关系的指导。

学院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指导时, 首先调整其认识, 使其逐步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正确看待经济救助及社会支持活动;其次教会他们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增强人际关系方面的信心和勇气, 并鼓励他们广交朋友。

3. 就业心理的指导。

就业阶段往往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 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特别重视就业阶段的心理。学院切实为他们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完善、快捷、开放的就业信息平台, 尽可能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对经济困难毕业生, 要加大资助力度, 从资金上解决他们因为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对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毕业生, 给予政策支持。

4. 构建健康人格, 树立正确人生观。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 不少贫困生把贫困归于父母的无能、命运的不公。在发达国家, 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挣来的, 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收入无关。学校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 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 最根本的是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活动,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外部支持和主观努力有机结合。这个帮扶体系不仅在经济、物质、就业上扶持学生, 而且在舆论、制度、政策、精神上给他们理解、支持和引导, 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

摘要: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需要值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长效机制为例, 从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 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等入手, 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有效方法与长效机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委员

参考文献

[1]任江林, 臧小林.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6, (5) .

[2]包水梅, 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21 (4) .

大学生帮扶日记 篇8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帮扶 政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24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较大差距,出现了贫困生群体。所谓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2]。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1 现有对贫困生就业帮扶的主要政策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要求做好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难,从2006年开始,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3]。

对于贫困生上学期间的经济困难,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助学体系,仅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一项,中央财政此项支出从2006年20.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8亿元,高校资助面超过20%。2003年以来,坚持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03~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4]。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取得了积极可观的成效。帮助贫困生解决就业困难,是高校“扶贫工程”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整个社会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

各地纷纷推出对贫困生就业特殊帮助政策和活动,根据教育部和有关部门要求,各地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用人单位和地方服务机构也纷纷根据要求落实援助政策。

2 现有对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的特点分析

2.1 明确任务目标,落实领导责任

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落实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加强统筹和协调力度,真正把就业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2 完善政策框架,建立帮扶机制

制定了各种政策配套措施,不断改进就业困难工作体制、机制、模式、方法和手段,建立起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就业帮扶机制。

2.3 构建服务体系,体现人本服务

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更加重视就业帮扶工作中的“人本服务”,强调就业指导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加强贫困生就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现国家、地方、高校三级联网,教育、人事、劳动等网络和市场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2.4 完善管理措施,加强人才储备

对于因就业困难确实未能就业的,推行暂缓就业制度,将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暂时储备起来,待来年找到工作后再办理就业手续。对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贫困生进行失业登记,为他们提供免费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

2.5 理想信念为先,有效促进就业

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就业观,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理想和信念,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的统一。

3 提升贫困生就业帮扶效果的建议

据调查,对国家就业帮扶政策的效果,51.8%的毕业生认为一般;22.9%认为没效果;19.3%认为说不清;只有6.1认为很好[5]。这充分说明,国家现有的帮扶政策,有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必须求实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3.1 制订就业帮扶计划

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制订贫困生的就业帮扶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步骤开展工作,使工作既有章可循又切合市场的实际,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求职工作中处于主动,使他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积极开展政策指导,使贫困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正确选择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就业形势的变化,举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咨询会,使贫困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树立敢于竞争精神。

3.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以改革为契机,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成为有用之才。

3.4 拓展就业帮扶渠道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拓展就业帮扶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使学校更了解社会,社会更了解学校,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5 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和模拟招聘会。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为贫困生举行讲座,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邀请上届毕业生传授求职经验,为他们传经送宝。

3.6 制定就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现有的就业政策中对于怎样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大学生解约、用人单位过分要求等问题,政府鼓励和扶持贫困生的力度不强。建议制定新的、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的帮扶政策,以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例如,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法》等,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制度。

总之,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重视,出台切实有效的帮扶政策和措施,更加需要贫困生自身勇敢面对现实,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体现就业帮扶的效果,实现贫困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Z].新华社北京,2007,10,24.

[2]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Z].(教财<53>51号文件).

[3]中国教育报[EB/OL].http://www.zk789.net/HtmlContent/EduExamNews/GaoKao/QuanGuoDongTai/0606/356.html.

三春生产帮扶民情日记 篇9

三春生产帮扶民情日记月 20日

天气依然寒冷,但是农村的“三春”生产工作已经如火如荼,这些农民兄弟的“三春”生产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年的种植结构是否合理?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区纪委监察局的干部职工再次来到帮扶点铧尖乡铧尖村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困难家庭的春播物资依然没有准备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资金困难依然很大,为此,我们委局领导带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筹资9000多元,为所帮扶的35户困难户和特殊户购置赠送春播化肥70袋,并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认真听取存在的其他困难,协调解决了大病统筹、合作医疗费报销、子女上学等最迫切的问题。同时,针对铧尖村产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短缺的实际,我们充分利用铧尖村水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做大做强铧尖村蔬菜种植、制种等优势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日光温室、钢架拱棚搭建,协调建成了百亩连片日光温室,落实了130亩钢架拱棚搭建,并在委局机关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无偿作为农户的日光温室搭建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为铧尖村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但是能用我们的微薄力量,解决一部分实际困难,特别是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也能让我们的内心有些许的欣慰。这只是活动的第一步,我想随着双联行动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变“输 血”式救助为“造血”式扶贫,积极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彻底脱贫致富,走向富裕小康的新生活。

后20%学生帮扶的思考与对策 篇10

一、问题原因

近几年来,我校后20%学生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个别年级段甚至达到了50%以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和谐发展。为此,我校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分析,认为造成此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学生层面

泗洲头镇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属于宁波市欠发达乡镇,特殊家庭学生偏多(贫困、单亲、留守),其中留守儿童占了将近80%。这类学生家庭教育薄弱,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成绩落后,失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往往“破罐子破摔”。

(二)教师层面

师资薄弱,缺乏信心,好教师经常外流;学校骨干教师大多是工作五年内的年轻教师;且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缺乏,以致年级段教师调配难以周全,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维持,常常是顾了这头丢了那头。

(三)学校层面

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难以激发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以上原因,我校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同时进行了回顾反思。

二、目标确定

2012—2013学年,学校制定《后20%发展性项目三年规划》,要求各年级每学期下降6%的指标。经过一年的实践操作发现,6%的下降目标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观性太强。2013—2014学年,经全体教师讨论确定下调为3%,并上报教育局。在第二年的实践中发现3%的指标总体上还是要求过高,与学生实际不符,难以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014—2015学年,又经多次讨论后认为,20%的目标应以学生的现状为基础,依据“跳一跳摘桃子”原理,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达成目标为终极指标,不再设全校统一的指标。

2014—2015学年调整的后20%指标如下。

初一年级:以第一学期的后20%作为以后的参照基数。因为小升初后人数差异较大(总共只有70余位学生,而每年有15名左右的学生到民办初中就读),若以小升初的后20%指标作为基数,要求过高。为了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公正合理地评价初一年级段的成绩,学校就把初一第一学期的后20%作为以后的参照基数。

初二年级:初二年级总体目标要求每学期下降3%。

初三年级:初三四门主要学科,后20%的名次稳定在前八名,比例控制在20%以内。

三、方法措施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1.明确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照县教育局考核要求和上一学年学校考核结果,进一步明确后20%比例是县教育局考核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校评价学科教师和班级的重要依据。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爱岗、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扎实开展“学生评教师”活动,并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

3.加强理论学习。学校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邬云德来校开展后20%的理论专题讲座,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关于后20%的帮扶意义、成因以及操作办法等的培训。还多次邀请各学科教研员来校指导,结合局长蹲点活动、名优教师带徒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改进教学技能。教师利用外出机会交流学习经验。由于后20%学生家庭教育薄弱,因此要求教师要更加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要降低要求,允许反复,多鼓励,少批评。学校还开展了“我的教学观”“再议学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讲座培训。以上各类活动旨在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4.定期分年段组织研讨,剖析原因,查找对策,达成共识。

(二)修订制度,提升动力

评价是导向,要让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校修订了《后20%学生帮扶成效奖励制度》(内容更加细化:既有学科单向奖也有班级综合奖;既有人数减少奖也有名次上升奖,且梯度不同奖励额也不同;名次若无变化,比例有下降,则根据下降的幅度设置不同的奖励额),奖励为主,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德育小组建设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后20%学生的学习品行转变,为后20%学生帮扶落实进一步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三)跟进措施,保障落实

1.制订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后20%学生帮扶计划,学校制定帮扶指导意见,要求学科教师制订学科帮扶计划,同时印制教师帮扶记录表、学生帮扶反馈表、后20%学生调查问卷,要求做到后20%学生帮扶有记录,有反馈,有监督。

2.實施计划

(1)确定对象

根据上学期期末统考全县统计数据,学校层面分析出各学科后20%学生人数、比例、名次,进而确定各班级后20%学生的人数、比例及名次,将此作为评价各学科教师和班级的帮扶成果的依据。首先学校将分析后的名单下发到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处,然后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比如单科成绩排后20%而总成绩不是后20%),确定学科、班级、年级的后20%帮扶对象。

(2)成因分析

根据班主任汇总的后20%学生名单(含学科后20%),借助分析量表逐一归因,具体分析学生是不是因智力、心理、家庭、行为习惯等因素导致成绩落后而成为后20%学生。

(3)对策落实

根据后20%学生的主要成因(有部分学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学科教师制定针对性的帮扶策略。若是智力因素导致的,则要求小步子迈进;若是学习习惯导致的,就多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若是心理性格因素导致的,就多关注其性格,并实时进行心理辅导;若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就多注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若是行为品德方面因素导致的,则通过生活化、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去改变。总之,对后20%学生的帮扶一般分教学线、德育线两方面进行。学校每学期还邀请学科教研员来校为教师的课堂有效性把关,其中就包括后20%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度,并提出课后的帮扶措施。在后20%学生帮扶的操作层面上分课内帮扶与课外帮扶、校内帮扶与校外帮扶、生活上的帮扶与学习上的帮扶、习惯帮扶与心理帮扶、作业帮扶与能力帮扶等,做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帮扶方式。

(4)建档跟踪

为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后20%学生建立个人档案,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建档。学科教师将平时的帮扶工作简要记录在教师业务手册相应的栏目中(其中有专用的学生帮扶记录专栏,留有记录帮扶计划、记录帮扶措施专页)。后20%学生也有专用的每周教师帮扶记录册。做到每天教师有帮扶学生就有记录,哪门学科教师有帮扶记录就记在哪门学科教师名下,帮扶的学科教师与被帮扶的学生都有记录,便于进行跟踪、核对。

(5)定期反饋

学校教导处对教师的后20%帮扶工作设有专人负责跟踪、检查、反馈。定期对教师的帮扶记录本进行检查,每月一次定期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检查,定期召开后20%学生座谈会、教师质量分析会,在每次召开的年级组成绩分析会议上对后20%进行专项分析研讨,并将学生座谈会内容、后20%指标变化(人数变化、比例变化等)适时向教师反馈以便达成共识,改进措施,以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3.适时表彰

年级组对每次质量分析后20%学生的变化适时进行表彰奖励,班级设每月进步奖,进行班级表彰。学校还专门设立后20%学生进步奖,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表彰奖励,激发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德育处根据《德育小组建设方案》在学期底每班评选出1—2组“德育优秀小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表彰,同时还将组织这些学生进行为期两天的外出考察学习,很好地带动了后20%学生的转变。.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 2014—2015学年全校三个年级都达到了预设的指标,有力地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2015年中考,初三年级取得了全县第六的好成绩,后20%学生降到了12%,超过了部分城区学校,排农村第一,创历史最高。

2.学风、班风、教风、校风转变明显。学生礼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校秩序良好,教师的抱怨声、家长的指责声减少,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上升,各年级段家长会家长到会率提高,由原来的不足40%到现在的95%以上到会。

3.联动效应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带动了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2014—2015学.年,我校学生在县运会中取得全县第6名,县乒乓球赛第4名,县三模比赛中6人次获奖,县三棋比赛中象棋团体第三名,县书画节6人次获奖,宁波市第十七届市运会3人获奖,而参加比赛获奖的大部分学生为后20%学生。

4.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科研意识增强。在课间、中午、晚自修等时间段,在教室、办公室经常会看见教师辅导学生的身影,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了。全校共23位教师,其中就有10多位教师关于帮扶方面的论文在县市内获奖,有多篇在国家刊物发表。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

(二)反思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1.帮扶主阵地问题。教师的帮扶时间段大多在课外,比如课间、中饭后、晚饭后或者晚自修,压缩了后20%学生的课余时间。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上课不学,然后等教师课后来补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要重视回归课堂这一帮扶的主阵地。

2.帮扶的形式问题。有部分教师帮扶的功利性太强,对自己学科帮扶很上心,却忽视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心理以及家庭等其他因素。而实际上,学生的心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帮扶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深入探索帮扶的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应只停留在补课、作业辅导等单一的帮扶形式上。

3.帮扶的“两条腿”问题。学生帮扶要坚持德育和智育“两条腿”走。因为后20%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德困生或者行为偏差生,不着手引导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等问题,也就走不进学生的心里,那么后20%帮扶只能是空谈。尤其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任重道远。

4.帮扶的家校联动问题。家校形成合力对后20%学生帮扶取得成效至关重要。帮扶需要家校联动,吸纳外力来形成帮扶的合力。农村家长忙于为生活奔波,教育学生的意识薄弱且教育能力低。教师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大学生帮扶日记 篇1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社会的栋梁, 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地域、家庭条件、个人思想状况的不同所遇到的问题:环境、学习、生活、工作的不适应, 思想的不成熟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学院有关帮扶育人工作指示精神,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采取针对与有效的帮扶措施, 使班级里需要帮助的同学都能够走出困境, 与师生融洽相处, 面对崭新的大学环境、学习、生活、工作,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大学生班级内部结对帮扶方法研究

帮扶工作需要正确地分析同学们的实际情况, 从一点一滴关注特殊群体做起, 科学地制定帮扶策略, 这样才能使帮扶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拥有确实的成效,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大学生班级内部结对帮扶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面对班级特殊群体,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 树立服务意识, 维护好学生利益,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从思想、生活、学习上, 进行关心帮助。 (2) 共同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缺之处, 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同心协力, 携手与共, 这样才能使班级的同学都能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共同进步。让同学之间彼此和谐相处, 营造一种充满真诚、尊重的氛围, 以便队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逐渐形成信任、合作、互助的团队。 (3) 和谐发展。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也要本着一切为了班级发展着想, 让班级的同学们都能很融洽相处, 共同发展, 让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展示出来。

2. 大学生班级内部结对帮扶的方法。

鉴于同学之间平时相处时间比较多, 彼此了解比较多, 更容易从帮扶者的角度去考虑解决的方法, 所以我们采用一对一、多对一、因材施教法、班委带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一对一:某些同学在某一方面差, 我们就对症下药, 专门找一些这方面比较好的同学去帮扶他。适用范围:同学之间, 平时相处比较好的, 关系不错并且帮扶者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优点:由于是专门的, 有针对性的, 具体的寻找问题的所在, 能在很短的时间解决问题。 (2) 多对一:有些同学不只是在某一方面有问题而是在在很多方面都有问题, 这时帮扶者不仅仅是要辅导一方面了, 而是各方面同时并举, 从各个方面进行攻破, 全面辅导, 但主要的还是心理的辅导, 当他们心理顺畅了, 其他的事就都好解决了。适用范围: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可以做帮扶者 (特别是心理委员) , 且被帮扶者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优点:这样可以全面地帮助帮扶者, 找到他们的缺点,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 (3) 因材施教法:这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和他们拉近关系, 如某人喜欢打篮球, 我们可以先和他一起玩, 先和他做朋友, 等到和他比较熟了之后, 再找机会开导他, 这样我们说的话才会发挥作用, 取得好的效果。适用范围:适用平时不怎么和别人交流的同学。优点:问题迂回解决, 针对他们的优点, 鼓励激进他们, 使其打开心扉, 解决问题很有效果, 并且还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4) 物质奖励法:这种方法是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为辅助的, 真正的目的是精神的帮扶, 鼓励激励他们,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激励他们尽情地发掘自我, 表现自我。适用范围:不是很积极参加活动的同学。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班风、学风都会变得很好。同学们都很积极地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里, 班级凝聚力会很强。 (5) 班委带头:班委是班级的表率, 班委是班级同学的一面旗帜, 班委努力的方向鲜明, 而且不怕苦, 不怕累, 其他同学就会都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的活动, 适用范围:校、院、班级举行的集体活动, 班委带头应该长久地持续下去。优点:班干带头, 起表率作用, 班级集体大动员, 对于班级凝聚力作用会很大, 对于班级发展很有好处。 (6) 老师帮扶:老师的生活阅历、学习经历、工作经验都很丰富, 可以去辅导特殊群体学生, 给他们进行心灵的疏导。适用范围:对于一些问题, 同学之间不能解决问题的。优点:老师以自己亲身的经历, 给同学们传授经验, 同学们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印象也会很深刻, 记得也会很牢, 解决问题也会很快。

二、大学生班级内部结对帮扶的探讨论证

1. 学习方面:

在我班级学生刚进入大学第一学期, 班级帮扶工作就已经开展。刚开始由于每个月高等数学都要进行月考, 因此, 在月考前夕班级都会让比较熟知该门课程的同学为大家解决难题, 同时还结对帮扶那些高数比较差的学生, 给他们讲解书上的重要的知识点, 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 强化记忆力。不仅仅是高数, 对于其他课程如计算机、英语等在考试前夕都有相应的辅导。除此之外在平时我们也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辅导。例如英语四级在第一次四级考试过后, 我们班还有八个没有通过, 班级就针对这八个同学进行了一对一辅导, 从班级里英语成绩非常好的同学里挑选出帮扶者, 给这八个人教授做题技巧, 讲解他们不会的题目,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使他们积极进取, 努力学习, 以提高自己英语水平, 争取通过四级 (结果有七个人通过四级) (一对一, 多对一) 。经过如此的反复的结对帮扶我们班的各科的成绩也非常好, 英语四级几乎全部通过, 在同年级的班级中名列前茅。

2. 生活方面:

在大学里没人再会管你, 致使有些同学很迷茫, 自闭, 不和别人说话, 整天闷在宿舍里, 无所事事。经研究决定, 我们采用拉拢的方法, 就是本宿舍的人拉拢他, 去积极地参加班级里的活动, 宿舍里有什么活动也很主动邀请他参加, 有时其他的同学也去找他聊天 (因材施教) 。对于宿舍卫生我们还专门举行了班级宿舍评比活动并且有丰厚的奖励, 大家积极布置自己的宿舍, 打扫宿舍, 让其他同学去参观, 评出优秀宿舍, 让优秀宿舍的同学去帮助其他宿舍去布置宿舍, 同学们宿舍都很干净, 再也没有那种又脏又乱的情况发生了 (物质奖励法) 。

3. 工作方面:

工作方面主要是班委的工作, 在大学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如果还使用高中那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班级没有凝聚力, 没有团结精神, 就会成一盘散沙。在这方面班主任有很多经验, 给班干部传授了许多关于怎么管理班级的方法、技巧、策略 (老师帮扶) 。当班级遇到什么事的时候, 班干们不能乱, 要团结在一起, 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班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 起带头作用, 现在我们不管有什么事, 首先是班干去干, 班干们做好了这个带头作用, 其他同学才会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活动, 积极为班级做出贡献 (班委带头全班动员) 。班干与班干之间也有帮助, 心理委员也做其他班干的思想工作, 使班级的思想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班干之间能和睦相处, 相处融洽, 班干相处好了, 才能带动班级同学积极进取 (一对一、班委带头全班动员) 。

结语

在大学里,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挫折, 这时就得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在他们人生不如意或迷茫时候帮助他们, 这有可能助他走出困难, 让他们笑对人生。如果班级特殊群体得不到班级、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得不到正确的帮扶、引导, 将会对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也会对班级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对学校、家庭的和谐发展有负效益。这时帮扶是有必要的, 既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 也有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帮扶是很重要的, 同时帮扶的方法技巧也很不容忽视的, 帮扶方法是决定帮扶成败的重要因素, 只有灵活运用帮扶方法技巧, 才能真正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翟荣昌, 赵永军.高校学生班级特殊群体帮扶育人模式与方法的思考[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龚浩然, 黄秀兰.班级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3]杨才年.班级建设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7) .

[4]唐民, 蔡英.关注高校中“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J].南昌高专学报, 2005, (1) .

上一篇:会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创建文明城市心得体会(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