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知识更新(通用8篇)
公务员知识更新 篇1
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一、单选:1.B2.B3.A4.A5.A6.C7.C8.B9.D10.A
二、多选:1.AB2.BCD3.BCD4.ACD5.ABCD6.AC7.ACD8.ACD9.BC
10.ACD
三、判断题: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7.对8.错9.错10.对
四、简答
1.答:首先,公务员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公务员必须强化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最后,公务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2.答:一是要认真学习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要完整、准确地领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是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答: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体系,改革预算管理,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公务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
4.答: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五、论述题
1.答: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宪法通过确认国家政权的归属,赋予并且规范国家机关以权力,从而表明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明国家权力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公民意志和利益的关系。第二,宪法通过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国策,明确引导与规范公民的生活。公民的生活是指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各种活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对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作出了明确规定,因而规范了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原则。第三,宪法通过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直接、全面地将宪法与公民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权利是利益的法律表现形式,而宪法则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书,因此,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宪法直接影响到公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2.答:要进一步重视公务员评价中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首先,必须营造公正良好的道德评价环境。具体而言,第一,要对职业道德评价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建立健全公务员评价体系,将公务员道德评价与公务员录用、奖惩、提拔等切实挂钩并以制度化的方式予以确认,使得道德评价真正为全体公务员所高度重视。第二,要宣传发动更为广泛的评价主体参与到公务员道德评价中来,从而形成对公务员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主动评价与自觉监督,要在以往组织考核、领导评价的基础上,发挥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的优势。第三,要积极利用社会舆论对公务员道德评价的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舆论的压力与社会公正的评判来督促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纠错机制与评议机制。其次,要建立动机和结果两手抓的道德评价方式。要重点考察行政行为中动机与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行政行为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考核公务员职业道德状况时,既要考察其工作的成效和结果,也必须对其工作的动机进行考察;同时要严格把握行政行为的程序性、法制性以及行政道德的规范性。此外,在具体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努力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科学的原则。第二,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公务员知识更新 篇2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它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如医疗诊断、视频监控、虚拟现实、气象分析等领域。头部跟踪是视频跟踪中一个活跃的课题,如:LI等人提出多状态粒子滤波算法[1],分别采用两组粒子用于跟踪人头(head)和人脸(face)的状态,并且在迭代过程中,两组粒子根据各自的跟踪效果,彼此根据潜在函数进行权值修正。KATJA提出一种基于颜色自适应更新的算法[2],其主要思想是,根据当前跟踪效果来更新颜色参考模板,这样就可以解决随时间变化而导致跟踪目标颜色特征与参考模板不匹配的问题,但是更新时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些年来,Mean Shift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它是一种基于密度梯度的无参数估计方法[3],CHENG在1995年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进行聚类分析[4],从此其逐渐发展成一种重要的视频跟踪算法[5,6,7]。因为研究表明Mean Shift有一些很好的性质,如:出色的搜索效率,少量的初始化参数、容易模块化以及对部分遮挡鲁棒的性能。由于Mean Shift是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所以在跟踪过程中,参考模板是否正确、及时地反映被跟踪目标特性对跟踪性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在实际头部跟踪中,其面部颜色特征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消失,而发色特征逐渐增强,有时这些特征是相互对立的。如果采用固定颜色统计分布作为参考模板来进行头部跟踪,必然导致跟踪的精度下降,甚至丢失跟踪目标。所以模板更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处理手段。在视频跟踪中,ZHANG采用一种历史模板和当前候选模板加权的思想[8],其折衷参数是一个难点,因为如果参数设置太小,则模板更新速度滞后于目标特征变化,出现参考模板和候选区域不匹配,从而导致跟踪失败;当参数过大,则短时遮挡物的颜色特征就可能被吸收到参考模板,同样也会影响跟踪性能。彭宁嵩[9]提出利用目标历史模板和当前匹配候选模板,对目标核函数直方图进行Kalman滤波,从而对目标模板进行及时更新,其中更新时机是通过Bhattacharyya系数大小来确定,阈值的选取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目标颜色分布,短时遮挡等问题。可以看出,现有的一些模板更新算法在处理更新时机,以及更新策略上还存在严重不足,比如:如何区分目标特征变化和短时遮挡,更新速度的选择以及更新过程中的背景干扰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机制:通过被跟踪目标的先验知识训练一个辅助模板B,当需要进行模板更新时,参考模板在辅助模板的指导下,对不同的颜色特征进行不同的处理,从而实现模板更新。本文算法特点:1)有效地克服了背景干扰及短时遮挡的影响;2)简单的模板更新时机的选择;3)算法实现简单,高效。
2 Mean Shift算法
在视频跟踪之前,用核函数加权目标直方图分布作为参考模板:将跟踪目标的颜色空间划分为m个颜色特征区间(bins),那么对应第u个颜色特征分量的概率为[7]
其中:x0、xk分别表示搜索窗口中心像素坐标和第k个像素坐标;n为搜索窗口像素数目;k(||x||2)是核函数;h表示核函数的带宽;δ(·)是Kronecker delta函数;函数b:R2→1{,,2,m}来计算位置在xk处的像素区间;C为归一化常数,使得∑mu=1 qˆu=1。然后按照式(2)计算第i帧搜索窗口内的候选模板颜色分量pˆu(y):
其中C′为候选模板分量pˆu(y)的归一化常数。
进行两模板颜色分量之间距离计算
其中为两个模板之间的Bhattacharyya系数:
以两个模板的相似度最大为最终原则,寻找Bhattacharyya系数极大值,得到更新窗口位置ˆy1:
其中:g(x)=-k′(x),为上次迭代的窗口位置,
3 基于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机制
3.1 颜色参考模板
从上面可以看出,Mean Shift算法主要以颜色特征作为跟踪线索,在跟踪开始阶段,采用手动方法选择候选区域,然后按照式(1)进行参考模板构造。在后继跟踪过程中,如果目标颜色特征发生改变,这时可能导致目标跟踪器性能下降。在头部跟踪中,由于不可避免会发生头部的旋转,所以在头部跟踪器设计的时候,应当对特征变化格外重视。如果以面部颜色特征分布作为跟踪特征线索(图1的18帧),当头部转动时,面部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图1的21帧、24帧),那么跟踪器在候选区域内找到含有面部特征的颜色分量,或者找不到相应的分量,这时其跟踪性能将会急剧下降(图1的30帧)。所以如何将目标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及时、正确地吸收到参考模板,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3.2 模板更新算法
由于光照、摄像机角度变化以及目标本身的运动等原因,在跟踪过程中,目标特征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跟踪器性能下降。虽然有一些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模板更新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模板更新需要处理以下两个问题:
1)更新时机的选择;2)更新策略的设计。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看:当跟踪效果好的时候,参考模板的特征与目标特征有很好的匹配效果,这时没有必要进行模板更新;然而当跟踪效果变差,说明此时候选目标区域的颜色特征与参考模板的颜色特征不能很好的匹配,此时需要分析这种候选区域特征变化是由于目标特征变化引起的还是由于短时遮挡引起的,如果是因为目标特征变化,这时应当进行参考模板更新。如果是短时遮挡引起的,这时应当避免模板更新,这就是所谓的模板更新时机的选择问题。对于后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模板更新,当需要更新时,如果简单的认为此时候选目标区域即为所需要的参考模板区域是不正确的,因为此时跟踪位置与目标真实位置可能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偏差(因为此时已经发生了模板不匹配),如果此时将候选区域作为参考模板,而不加入一定的策略,那么模板更新很容易将背景干扰吸收进来,这样在后继的跟踪过程中,由于参考模板的不“纯净”,将导致跟踪性能的进一步下降,然而这种性能的下降将会随着跟踪时间的继续得到累计,最终会导致目标的丢失。
下面通过实验来说明上面问题。实验使用的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Vision Laboratory,http://robotics.stanford.edu/~birch/headtracker/seq/)所提供的专门为检验人脸跟踪算法所采集的各种复杂情况下的人脸序列,其中一个男子为被跟踪对象,如图2所示,更新机制为每隔3帧进行模板更新。可以看到,当存在短时遮挡时,由于更新时机的不正确,使得短时遮挡物的颜色特征被认为是由于目标特征的变化,从而导致跟踪目标丢失(图2的246帧、247帧),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快速参考模板失效。
3.3 先验知识模板更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不加入先验知识进行模板更新很难解决目标特征随着跟踪过程发生变化的问题。所以本文提出利用目标的先验知识进行模板更新的机制。在模板更新过程中,把待更新的颜色特征分成两类,一类是目标颜色特征,另一类是干扰颜色特征,其中包括背景颜色特征,短时遮挡物颜色特征等。在目标颜色特征中,一种是已经存在的,可能当前时刻只是数量上发生变化,另一种是目标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那么在模板更新过程中,进行有选择的更新,即只将目标颜色特征吸收到参考模板之中,避免干扰颜色特征进入参考模板。所以如何快速,简单地判断、剔除干扰颜色特征则是问题的关键之处。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目标跟踪之前,对目标是有一定了解的。比如在头部跟踪中,目标的整体特征是有的,或者可以通过其它一些手段获得额外的目标颜色特征信息,比如被跟踪头部的肤色统计特征,发色统计特征等,可以利用这些先验知识来指导跟踪过程中的模板更新。在基于颜色的头部跟踪中,把参考模板各个颜色特征分量组合成一个1×m的向量A=[q1,q2,qm-1,qm],这样A的每一个分量代表参考模板中此颜色特征分量的比重(下文统称为参考模板A)。同样,构造一个1×m的向量B=[b1,b2,bm-1,bm],其中ub∈0{,}1是对应于A中第u个颜色特征分量qu的一个辅助参数,所以称B为参考模板的辅助模板。其作用是在模板更新过程中,对参考模板A进行指导:如果bu=1,那么参考模板A的颜色特征分量uq在模板更新过程中是可更新的;如果bu=0,A中相应的颜色分量是不可以更新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辅助模板B的优劣直接影响跟踪性能的好坏。因为其决定着哪些颜色特征可以进入参考模板,当辅助模板过于广泛,那么背景干扰或者短时遮挡物的颜色特征就可能被吸收进来,从而影响后继视频帧的跟踪。当辅助模板过于狭窄,那么物体由于光照,摄像机角度以及目标本身特征变化等引起的目标颜色特征变化就不能正确的被吸收到参考模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跟踪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设计辅助模板时应当综合考虑。本文分别将N幅跟踪目标不同状态图像按照式(1)构造核直方图,然后求和得到目标综合统计颜色模板,并且设定一个调节阈值h,其作用是来控制辅助模板B中可更新颜色特征分量的数量。当综合统计颜色模板某一颜色特征分量大于阈值h时,则辅助模板中相应的ib设置为1,即为可更新颜色特征分量,否则为不可更新颜色分量
从上面可以看出,辅助模板的构造融合了跟踪目标的先验知识。在跟踪过程中,进入模板的颜色对应辅助模板B中不可更新的颜色分量,则不对参考模板A中相应颜色特征分量进行更新,反之,如果进入模板的颜色对应辅助模板B中可更新颜色分量,则进行相应的更新,对于参考模板A中已有颜色分量消失的,那么直接将其剔除。
上面主要是本文针对模板更新机制提出的解决策略,由于采用了这种基于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机制,从而巧妙的避免了模板更新时机的难题。因为,在跟踪过程中,如果出现短时遮挡,即使模板进行更新,短时遮挡物的颜色特征也不会进入的参考模板之中,从而有效解决了短时遮挡判断问题,这也是本文算法的一大特点,具体跟踪效果可以参见下章的实验结果。本文算流程如下:
1)利用先验知识构造可更新颜色特征的辅助模板B;
2)根据跟踪目标颜色特征,按照式(1)计算参考模板A的各个颜色分量;
3)按照式(2)计算第i帧图像的候选模板颜色分量;
4)寻找Bhattacharyya系数最大值,得到更新窗口位置;
5)如果,迭代结束,进入下一帧图像;否则,继续迭代;
6)每隔k帧,进行模板更新,计算当前跟踪位置的颜色特征分量,参照辅助模板B进行更新处理;
7)i=i+1,返回3)。
4 实验结果
为了证明本文算法的跟踪能力,本文进行了大量的基于Mean Shift算法的视频跟踪实验,下面给出部分头部跟踪实验结果。图3和图1为同一个视频段,图像尺寸为320×240。实验使用HSV空间的颜色特征,三个分量采用16×16×16划分,初始跟踪目标为手动选择。图4和图2所使用的视频相同,图像尺寸为128×96。算法的更新时机同样是每隔3帧进行基于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
从图3可以看出,当被跟踪目标特征发生变化时(图3的24帧),基于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可以正确的将跟踪目标的新特征吸收进来,从而使后面的跟踪精度得以保证(图3的30帧)。当目标被短时遮挡时(图4的243帧到246帧),虽然此时也按照预先设定的更新时机进行更新,但是由于短时遮挡物的颜色特征分量为辅助模板B的不可更新颜色分量,所以其颜色分量是不能进入到参考模板A中,从而也保证了后继跟踪图像帧的跟踪精度(如图4的247帧、257帧)。所以可以看出,由于这种新的模板更新机制的使用,使得模板更新时机不在那么重要。
5 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识模板更新的Mean Shift算法,增强了Mean Shift算法在头部跟踪过程中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实现感兴趣目标的连续跟踪。本文分析了经典算法以及常规模板更新机制所存在的不足,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先验知识的模板更新算法,最后从多个真实场景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由目标所表现特征变化而引起目标跟踪性能下降,甚至丢失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经典Mean Shift算法跟踪精度和鲁棒性。
摘要:针对被跟踪头部目标特征状态随时间变化而与参考模板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先验知识来指导Mean Shift算法中参考模板更新的策略。该方法根据被跟踪目标不同状态下所呈现出颜色的统计特征信息,采用辅助模板对候选模板中的不同颜色特征进行指导性更新,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目标先验知识的参考模板,解决了模板更新时机选择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解决了因头部旋转而导致模板不匹配的问题,实现了头部的连续跟踪,取得了很好的跟踪效果,并且提高了跟踪算法的自适应能力。
关键词:头部跟踪,Mean Shift,模板更新,先验知识
参考文献
[1]LI Yuan,AI Hai-zhou,HUANG Chang,et al.Robust Head Tracking Based on a Multi-State Particle Filter[C]//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S.l.]:IEEE,2006:335-340.
[2]Nummiaro Katja,Koller-meier Esther,Van Gool Luc.Object Tracking with an Adaptive Color-Based Particle Filter[C]//Proceedings of the24th DAGM Symposium on Pattern Recognition.London,UK:Springer-Verlag,2003:591-599.
[3]Fukunaga Keinosuke,Hostetler Larry D.The estimation of the gradient of a density function,with applications in pattern recogni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75,21(1):32-40.
[4]CHENG Yizong.Mean shift,mode seeking,and cluster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5,17(8):790-799.
[5]Comaniciu Dorin,Ramesh Visvanathan.Mean shift and optimal prediction for efficient object tracking[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Vancouver,BC,Canada:IEEE,2000,3:70-733.
[6]Collins Robert T.Mean-shift blob tracking through scale space[J].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2003,2(18/20):234-240.
[7]Comaniciu Dorin,Ramesh Visvanathan,Meer Peter.Kernel-based object track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3,25(5):564-577.
[8]ZHANG Bo,TIAN Weifeng,JIN Zhihua.Joint tracking algorithm using particle filter and mean shift with target model updating[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6,4(10):569-572.
从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说起 篇3
许多大公司到名牌大学招聘人员时更看重的不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修的课程,而是他们所具备的进一步发展(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潜质。这一观点多少有些偏颇,但却有启发性。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应该把学校的教育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都同意离开学校后的学习对人的一生更为主要也更为重要,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学习。从方法论来讲,学习即是把离散的信息通过演绎和归纳系统化,形成框架概念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学习方法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我认为形成整体概念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或目标。从系统论来看整体概念是一个系统,系统的边界是其外延,系统内部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是其内涵。比如讲人体,无论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还是中医的辨证,都是从一个系统出发进行研究。所谓整体概念的形成就是控制论中稳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上的稳态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标志着对认识对象的把握,所以整体概念的形成是认识上的飞跃。
学校的教育是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前人或别人完成的。离开学校之后人们的学习环境、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它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所面对的信息环境是一个分布离散、附着于形形色色的载体之上,远离稳态的结构。在这种条件下,知识的获取实际上要靠自己完成系统化、形成整体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读书,特别是概论一类的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时间有限,能找到的书也有限,完全借助于读书是不可能的。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碰到大量的信息,其传播的方式包括交谈、会议、电视、报刊等。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应该能够从中捕捉信息,积累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寻找各种相关信息的内在联系,加之适当的阅读逐步形成整体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验证,使他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刻。所以自觉地认识知识系统化、概念化的重要性,注重培训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习的成功和成效是十分关键的。
公务员知识更新 篇4
注意事项
这次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由各单位提供原始材料。请各单位在2007年公务员信息更新的基础上,对本单位人员信息变化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和疏理(特别是乡镇,去年因选举时间的原因而未登记的人员,如已当选,根据公务员登记要求增加,提供相应任免表复印件),并填写和搜集以下材料:①根据人员增减情况,用软件自动生成《公务员信息更新情况备案表》一式两份;
②公务员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岗位交流或职务发生变动的,提供人员任职备案表复印件;
③新调进人员,是公务员身份的提供干部调动介绍信,原来非公员身份的员提供干部任免审批表复印件,军转干部提供部队转业审批表;
④新考录公务员,提供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复印件;⑤职务发生变化的提供任免文件复印件;⑥调离本单位的人员,提供调令复印件;
⑦退休人员提供退休审批表复印件;
⑧试用期满人员提供《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定级审批表》复印件。
培训教师知识更新试卷 篇5
一、单选题
1、《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已经2017年12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C)A、14次 B、15次 C、16次
2、《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自()起施行。(B)A、二零一八年二月一日 B、二零一八年三月一日 C、二零一八年四月一日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指导和()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B)A、督查管理 B、监督管理 C、考核管理
4、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实施()。(A)A、监察 B、督查 C、检查
5、煤矿企业包括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总公司、()、煤矿。(C)A、矿区 B、矿山 C、矿务局
6、煤矿企业是安全培训的(),应当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C)A、责任单位 B、管理主体 C、责任主体
7、国家()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C)A、严禁
B、规定
C、支持
8、煤矿企业用于安全培训的资金不得低于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B)A、百分之三十 B、百分之四十 C、百分之六十
9、《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用于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管理工作。(A)A、监督 B、检查 C、督查
10、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具备《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AQ/T8011)规定的安全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C)A、安全素质 B、操作技能 C、安全技术
11、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应当按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保存。(B)A、国家档案局令第9号 B、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 C、国家档案局令第11号
12、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以上。(A)A、三年 B、五年 C、十年
13、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内通过考核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C)A、三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14、“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是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任职6个月内考核合格后,()按照抽考办法对其抽考考试或考核,仍达到合格要求。(A)A、考核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安全管理部门
15、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内,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向考核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并提交其任职文件、学历、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B)A、二十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1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从国家级考试题库和省级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国家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以上。(B)A、百分之六十 B、百分之八十 C、百分之九十
17、考核部门应当自考试结束之日起()工作日内公布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成绩。(A)A、五个 B、十个 C、十五个
18、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合格后,考核部门应当在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明(简称考核合格证明)。(B)A、五个 B、十个 C、十五个
19、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A)A、一次 B、二次 C、三次
20、考核部门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每()考核一次。(B)A、一年 B、三年 C、四年
21、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工种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确定,并适时调整。(C)A、国家质量监督局 B、劳动部 C、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2、()组织制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考试题库。(B)A、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也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实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C)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B、省级煤矿安全管理部门 C、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24、自2018年6月1日起,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B)
A、初中 B、高中 C、大专
25、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初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C)A、六十四学时 B、七十二学时 C、九十学时
26、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十日前参加不少于()的专门培训,持培训合格证明由本人或其所在企业向当地考核发证部门或者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考试申请。(B)A、二十学时 B、二十四学时 C、六十四学时
2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合格的,考核发证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C)A、十个 B、十五个 C、二十个
28、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以上、但特种作业操作证仍在有效期内的特种作业人员,需要重新从事原特种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B)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29、()负责制定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A)A、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30、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七十二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A)A、二十学时 B、二十四学时 C、三十二学时
31、煤矿企业新上岗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在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满(),并取得工人师傅签名的实习合格证明后,方可独立工作。(B)A、三个月 B、四个月 C、五个月
32、企业井下作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开本岗位()以上重新上岗前,以及煤矿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C)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33、()应当建立煤矿企业安全培训随机抽查制度,制定现场抽考办法,加强对煤矿安全培训的监督检查。(B)A、监管部门 B、考核部门 C、管理部门
34、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年度监察执法计划,采用现场抽考等多种方式对煤矿企业()情况实施严格监察。(C)
A、安全生产 B、人员持证 C、安全培训
35、省级及以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监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提出有关安全培训工作的监察()。(B)A、执法函 B、建议函 C、联系函
36、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记录了煤矿从业人员接受安全培训考核、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等重要信息,是证明煤矿从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的重要材料,应按照《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中“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文件材料重要的要保管()”的规定执行。(C)A、10年 B、20年 C、30年
37、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经费可以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也可由()制定收费标准,报同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C)A、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B、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C、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38、公司财务资产部、人力资源部不定期对各单位执教经费提取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规使用职教经费者,除按照规定扣除外,另处违规金额()的罚款。(B)A、等额
B、2倍
C、3倍
39、公司建立安全培训检查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一是与各单位月度工资基数的()挂钩,高于基准90分1分,奖励本单位挂钩工资部分的(),每低于基准分1分,对等处罚。(B)A、4%;4%
B、5%;5%
C、6%;6%
40、公司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参加考核不及格需要补考的,经补考后仍不合格的培训费用()。(B)A、由个人承担一半费用
B、全部由人承担
C、全部由个人承担并处以罚款
二、判断题
41、煤矿企业是指在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从事煤炭资源开采活动的企业。(√)
4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培训的主管部门(简称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43、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全面负责。(√)
44、国家规定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
45、煤矿企业新招从业人员,应当优先录用大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煤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46、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47、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还应当建立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期一档。(√)
48、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六年以上。(√)
49、对其他从业人员的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应当保存三年。(×)50、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矿务局局长,煤矿矿长等人员。(√)
5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
52、考核部门是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
53、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培训情况,自己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省级考试题库,并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54、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总部(含所属在京一级子公司)以外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工作。(√)
55、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试应当在考点采用计算机方式进行。(×)
5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满分为一百分,八十分以上为合格。(√)
57、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明只在本省内有效。(×)
58、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不合格的,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
59、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补考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60、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工种范围。(√)
61、自2018年6月1日起新上岗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62、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由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3、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可以免予初次培训,直接参加资格考试。(×)64、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包括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
65、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考核发证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6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不得收费,所需经费由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简称特种作业资格操作证。(×)68、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调整其工作岗位。(×)69、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六年,全国范围内有效。(√)
70、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原考核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原考核发证部门补发。(√)
71、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2、对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应当由其所在煤矿的上一级煤矿企业组织实施。(√)
73、没有上一级煤矿企业的,对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的安全培训由所在煤矿组织实施。(√)
74、煤矿企业或者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对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应当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明。(√)
75、其他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的,不得上岗作业。(√)
76、工人师傅一般应当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二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和没有发生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条件。(×)77、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应当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明、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放、注销等情况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78、考核部门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抽考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其重新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经考核仍不合格的,考核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其所在煤矿企业或其任免机关调整其工作岗位。(√)
79、特种作业人员违反规定被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8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5月28日公布、2013年8月29日修正的《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2号)自2018年3月1日起废止。(√)
三、多选题
81、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煤矿安全培训规定》。(BD)A、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B、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C、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D、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
82、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是指煤矿企业()和其他从业人员。(ABD)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班组长 D、特种作业人员 83、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培训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ABC)A、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B、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C、明确负责安全培训工作的机构
D、完善培训设备设施
84、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内容包括()及其他有关情况。(ABCD)A、学员登记表,包括学员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工作经历、技能等级晋升等情况 B、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C、历次接受安全培训、考核的情况 D、安全生产违规违章行为记录,以及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处理的情况
85、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的准入条件是:应当()。(BD)A、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B、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C、具有二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D、具有三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
86、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在参加资格考试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培训大纲进行()的专门培训。(AC)A、安全生产知识 B、安全生产技术 C、实际操作能力 D、理论知识 87、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ABC)A、式样 B、标准 C、编号 D、内容
88、煤矿企业应当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ABD)
A、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技能
C、具备必要的企业文化知识
D、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89、煤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ABCD)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B、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C、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的 D、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90、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煤矿安全考核工作中()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办事不力
答案
一、判断题
1-5 对对对错错
6-10 对对对错对 11-15 错对错对错
16-20 对错对对对 21-25 对对错对错
26-30 对错错对对 31-35 错对对对对
36-40 错对对错对
二、单选题
41-45 CBBAC
46-50 CCBAC 51-55 BACAB
56-60 BABAB
61-65 CBCBC
66-70 BCBAA 71-75 BCBCB
76-80 CCBBB
三、多选题
81、BD 82、ABD
83、ABC
84、ABCD
85、BD 86、AC 87、ABC
88、ABD
89、ABCD
2012知识更新档案答案作业1 篇6
(1)档案事业管理机构设置的完备性、权威性,档案管理的高度集中(就全国而言)与自成体系。
(2)档案机构设置的层次性、专业性与复杂性融为一体。
(3)党、政档案工作统一领导。
(4)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侧重点、方式方法颇具特色。就范围看,我国涉及到了所有区域和系统,范围极广,其他国家相对有限,分散式管理体制则更有限;就侧重点看,我国侧重于机关、单位的档案机构,其它国家侧重于各类档案馆;就方式方法看,我国主要为业务指导,外国主要是以监督为主。
二、简述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
1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档案工作实现统一归划和有序管理。如档案法归的贯彻实施、档案执行的贯彻执
行、档案机构的合理布局可以在国家范围得到实现,这是分散式体制难以做到的。
2有利于建立和协调各类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档案局的设立及权限设置,各类档案机构的纵向隶
属关系或是横向业务联系均可得到明确规定,这有助于档案机构实现职责分明,也有利于档案馆藏建
设的优化、避免重复。
3有利于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集中式体制的组
织和有序化使得档案工作各个环节建立的制度和标准更易于推广和实施,从而更有利于档案工作的现代戏化建设。
三、简述各国关于档案封闭期的不同规定
在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档案不可能随时开放,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开放,这就存在一个档案封闭期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为本国档案制定了一个封闭期。
档案封闭期长短不同,按照国际档案理事会的规定,档案封闭期通常情况下为30年,大多数国家都遵守这样的规定,我国就为30年。有些国家短于30年,如西班牙为25年,匈牙利等为20年,而美国虽然也为30年,但要求满20年尽可能开放,如不能开放,到30年期满就自动解密,必须开放;有些国家长于30年,如瑞士为35年,意大利等为40年,丹麦、荷兰等是50年,世界上档案封闭期最长的国家,就是国中之国——梵蒂冈80年。有些国家依据档案内容的不同,档案封闭期也有区别,如在法国,涉及国家安全、司法、人事、医疗等文件的封闭期分别为60、100、120、150年。
四、试比较中外档案鉴定体制
档案鉴定工作体制,归根到底取决、服从于档案工作体制。档案鉴定工作体制实际上就是关于档案文件的处置批准权的归属和组织管理问题。
1.从档案文件处置批准权的归属看。我国的档案鉴定权属是比
较分散的。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受所在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档案专业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即条块结合,多头管理。国外档案鉴定权属多是集中的,无论档案管理体制的类型如何,只要在其管辖范围内,档案的鉴定就具有集中统一性。
2.从档案鉴定组织管理看。我国档案鉴定工作既无专职的领导机构,当然也无固定专业人员。世界上许多国家大多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档案鉴定工作,专职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能够使最有经验的专家去做鉴定工作,确保鉴定工作的质量。
由上述可见,我国的档案鉴定在各自部门分别进行,不同部门档案鉴定标准出发点和侧重点势必不同,随意性较强,给档案鉴定工作开展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和麻烦。当然,这种鉴定在某种程度上最能适合形成机关的利用,反映形成机关的职能特点。
对国外而言,档案鉴定批准处置权的集中,有利于保证对文件价值评判的全面性、专业性,特别是专门的鉴定机构与人员的设置,也有利于对档案鉴定工作的宏观控制。
五、试析导致中外档案在开放与利用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外在档案开放与利用上存在的差异,是中外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档案工作传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
1.社会观念基础不同。具体讲,社会档案意识——公众对档案作用的认识的不同。在我国,档案始终被认为是统治工具,公众社会
档案意识还相当薄弱。而在欧美各国,公众都有较强的社会档案意识,整个社会都把利用档案视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档案工作的定位不同。我国有史以来档案工作一直依附于国家机构,以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中心,注重典藏管理,侧重保密,轻利用。欧美各国认为利用是第一位的,价值观和效益观成为发展档案工作的内在动力。
3.利用的原动力不同。利用的原动力,也可称利用的目的或曰利用的触发器,我国公民对档案的利用,过分关注档案利用的实用性,档案利用主体范围与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西方国家除了档案的实际利用外,档案利用人群与利用类型的不断扩展,也推动了档案利用自身的发展。
4.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同。档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管理工作,除了观念、态度等因素外,各国不同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档案管理水平,也决定着档案利用的水平,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六、简述电子文件的出现给档案鉴定带来的主要新问题
1.电子文件的出现,给权威性的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四阶段已不再适用,电子文件是由设计、形成、维护三阶段。
2.数据库电子文件信息的关联性和动态性,导致这类电子文件的鉴别具有复杂的技术性。
3.电子文件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导致其不断地需要从一种格式向另一种格式、从一种载体到另一种载体的迁移,从而造成了鉴定领域的扩大和技术性的增大。
4.电子文件管理的前控性,也意味着鉴定具有前控性,因而,如何对于电子文件进行“批处理”鉴定,是一个新课题。
试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 篇7
一、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必要性
(一)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现实服务, 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找到合理的历史依据。 比如, 今天河西走廊沙漠化问题, 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水草丰美曾是少数民族牧马的地方。 明清时期, 由于人口增加, 该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土地沙化那么, 我们今天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就要以史为鉴, 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实现人口社会、资源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自己专业知识作及时的更新, 因为中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而获得,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得以培养的。 如果教师专业知识陈旧老化, 就满足不了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无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更谈不上发掘历史, 为现实服务。
(二)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更加倾向于从社会的细节截取材料, 从而析出大道理深理论。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转变认识注重知识更新, 找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依据教学内容, 给学生呈现富有生机的历史。 历史发生于过去, 作为学生来讲, 对过去发生的事往往缺乏兴趣, 使教师很难展开教学如果教师更新知识, 尽可能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过去历史的发生、发展和起到的作用, 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的思考, 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 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三)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是新课程的需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 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都有了新变化, 更加倾向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 相应地,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各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 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而且要具备指导、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师本身在知识的更新这一块上就存在很大的缺憾, 知识僵化、吃老本。 伴随着一些史学新材料、 新史料的发掘和搜集, 史学研究更加深入, 对某些史学问题的认识也就有所改变, 这在新课程中都有所体现, 如果教师不注重知识更新, 一味讲述过时的看法, 便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的, 而事实上, 或许你的看法早已歪曲事实, 不符合历史的真相。
二、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性
(一)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专业知识的更新意味着教师要及时获取新知识, 包括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新材料。 这样, 不仅能充实教师专业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而且使知识储备更为丰富, 久而久之, 教师就逐渐向一名知识型、学者型的教师发展, 这是一名教师站稳讲台的根本。
(二)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这里的能力不仅指教师运用知识、 研究问题的能力, 也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普遍重视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而忽视了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探究。 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比如, 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师通过知识更新, 改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就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探究问题, 进而培养其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长久以来, 学生有一种意识, 认为历史枯燥无味, 只要课堂上教师讲过的知识点背下来就能得高分, 至于兴趣根本谈不上。 出现如此状况的原因之一便与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和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关。 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不渊博, 上课完全是照本宣科,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学生从教师的授课中可以了解到一些新理念、新知识。 新的认识和见解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丰富课堂内容, 提升课堂品味, 而且通过师生的良好互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 拓宽学习渠道, 勤于学习
许多教师认为缺乏学习的条件和时间保证, 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学习, 制约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实不然,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 我们可学习的渠道太多了, 比如, 订购一些专业性强的杂志, 以便了解一些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信息。 又如互联网上许多网站都设有历史专栏, 读了使人耳目一新, 受益匪浅。
(二) 搭建多种平台, 善于交流
中学历史教师要逐步提高相互交流的意识, 积极创建平台, 展开交流, 通过交流, 弥补知识的不足, 激发学习热情, 锻炼思维, 提升能力。 这里的交流可以是学科内的交流, 也可以是学科间的交流。 学科内的交流有利于对某个问题达成共识, 方便教学。 通过讨论, 阐发个人见解, 相互间传递知识,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学科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通过交流了解更多专业以外知识, 拓宽认识视野, 借鉴外专业的理论、方法, 创新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 积极改变观念, 勇于实践
“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知识更新 篇8
文本解读究竟“解读什么”“如何解读”,历来都是难点。尽管与之相近的文艺学、文学批评和阅读学等学科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突飞猛进,可由于学术界和基础教育界的“隔膜”,缺少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知识转换、创造和教学实验”(钱理群语),语文学科课程和教学知识建设相对滞后,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有效策略知识一直十分匮乏。
好在近年来情况开始有所改观。一些文学理论界的专家、教授纷纷“放下架子”,关注起文艺理论的实用化即文本解读策略的研究和开发。比较典型的如钱理群、孙绍振、曹明海、王先霈、方智范等。重要的著作如蒋成瑀的《读解学引论》(1998),《语文读解学》(2006),曹明海的《语文教学解释学》(2006),钱理群的《名著重读》(2006),孙绍振的《名著细读》(2006),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2006)等。在中小学语文教研领域,“文本解读”也成为热点。这方面的论文有:方智范的《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问题》(《人民教育》2004年第21期),沈大安的《文本解读的观念和方法》(讲座),李安全的《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12期),王磊的《接受美学与文本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7-8期),林忠港《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1期B)等。下文评述的第1、2篇论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第3篇论文则依据知识分类理论建构了一个“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评估框架。
一、依据文本层次理论确定文本的教学内容
【评析文章】曹明海、赵宏亮:《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原载于《语文建设》2008年第10期。
【原文提要】教材文本资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教材文本是一个包含形式层、再现层、表现层的“多层次结构”。依据教材文本的“三层次结构”,可以依次确定文本教学的“消解性教学内容”,“描述性教学内容”和“理解性教学内容”。
【论文评议】
(一)中外古今的“文本层次理论”
文本层次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文本①的构成,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各层次间的内容、特点、意蕴是不一样的。
三国时的玄学家王弼对“言象意”的关系进行了阐发,认为象是表达意(思想)的工具,是“意”的负载体,语言是明象的工具。达意要通过象,明象要通过言。这样 “言—象—意”就构成了一个“三层次文本”理论,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典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
英加登(R.Ingarden)把文本分为五个层次:(1)声音层:字音及语音组合;(2)意义单元层:由字音及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层次;(3)图式层: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大略图影;(4)再现层:再现客体及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5)行而上层:指文本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某些精神内涵。它对西方文论界和现代文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主流的文学理论教材②一般采用下面的三层次描述:
(1)文学言语层:指文学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2)文学形象层:指的是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故事以及其他内容;
(3)文学意蕴层:指文学作品形象内含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深层内容。
曹明海、赵宏亮的这篇《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借鉴和运用了上述的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将教材文本(课文)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形式层、再现层和表现层,进而挖掘出这三个不同层面文本的教学内容、特点和价值以及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如何根据文本层次理论确定教学内容
如何发掘教材文本的内容?作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教材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文章把文本分为形式层、再现层、表现层三个层次,并依次鉴定出文本的“消解性教学内容”、“描述性教学内容”和“理解性教学内容”。
一是形式层。即教材文本构成的“语体层”,指的是由语言组合而成的语音、语段、句群到篇章结构的秩序与形态。它包括语言的声音组合、韵律节奏、语调的轻重缓急,文句的长短、整散,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直等。这个结构层次是教材文本资源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二是再现层。即教材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包括教材文本语言构出的物象与事象、场景与画面、气象与景境等,也可称为“语象层”。它是多种客观因素,也就是人与物、情与景、意与象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富有生气和活力的生活图像和空间。这个结构层次,因不同文体的教材文本而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方式。如抒情类教材文本(包括诗歌、散文等),是以意象(整体意象、意象单元或意象群)为语象世界的构成要素;记叙性教材文本是以人物、事件、情节、场景等为构成要素的。
三是表现层。即教材文本内在的“语义体系”,包括教材文本负载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也就是教材文本的深层意蕴,也可称为“语义层”。深入把握教材文本的语义层,可以引导学生透视教材文本内部的营构机制,进而切实揭示文本构成的真义和规律。
依据教材文本的这种“多层次结构”,可以确定下面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下表:
(三)文本层次理论对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意义
这篇文章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于:(1)指出了教材文本内容的三个层次,为文本内容分析和解读提供了操作框架;(2)教材文本的不同层次对应于内容的不同层次,为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行路径;(3)不同的文本层次和内容层次,对应于不同的认知过程,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开发阅读教学策略知识,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评析文章】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原载于《语文建设》2008年第3-4期。
【原文提要】文本分析的无效乃在于缺乏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有效策略。本文介绍了七种文本分析的有效策略。它们是:(1)艺术感觉的“还原”;(2)多种形式的比较;(3)情感逻辑的“还原”;(4)作品价值的“还原”;(5)历史的“还原”和比较;(6)流派的“还原”和比较;(7)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论文评议】
钱理群先生评论孙绍振“所倡导的‘还原、比较的文本分析法,就是将自己以及文艺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尝试,其所提供的有关新知识、新的分析方法就是在为‘中学阅读学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基石”③。孙绍振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文,运用大量例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文本分析的七种策略知识。
文章首先指出:“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这是对于文章“时代背景”一类内容的牵强附会的“政治话语”解读。文章的目的在于“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 七种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还原”就是“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这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这里运用的是现象学原理,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
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一是将作品定稿与“作家创造过程中的修改稿”进行比较。作品的意蕴、情调、人物塑造等的艺术高下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二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如诗歌和戏剧,如雕塑和绘画等,“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探求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适应性比较广泛”。三是“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中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
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受理性逻辑支配;而文学则夸张、变形、隐喻、象征,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受情感逻辑的支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这种“歪曲”或“变异”,表面上看来比较表层的感觉才能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
第四,作品价值的“还原”。要欣赏艺术,摆脱被动,就要善于从艺术的感觉、逻辑中还原出科学的理性,从二者的矛盾中分析出情感的审美价值。如李白的诗“千里江陵一日还”中,这种感觉的变异和逻辑的变异成为诗人内心激情的一种索引,诗人用这种外在的、可感的、强烈的效果去推动读者想象诗人情感产生的原因。
第五,历史的“还原”和比较。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还原方法。从理论上说,一切研究都要把它放到历史环境里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才能抓住不同历史阶段中艺术倾向和追求的差异。
第六,流派的“还原”和比较。审美语境不但与形式(文类)分不开,而且与流派分不开。要真正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必须分析不同流派的艺术差异。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如果我们孤立地分析这两首诗是比较困难的。徐志摩的抒情是相当潇洒优雅的,以美化为目标,而闻一多却是以丑为美。这是由于二人个性不同,而且受了两个不同流派的诗歌的影响而形成的。
第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作品的形式、价值观念、流派、历史背景等,还只是作品的“共同性”分析,作品分析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作品的共同点,而应是其特殊点。这就要求:一、把作者作为个人和他所属的阶层区别开来;二、把作者一时一事的感兴和通常个性区别开来,把作者潜在的、隐秘的、个人的创造性风格分析出来。
此文提供了七种简便实用、操作性强的文本分析方法。其实,七种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策略,即“还原”与“比较”。“还原”包括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流派的还原以及艺术风格的还原,而“比较”则是贯穿始终的。这样构成一个以“比较”为横轴,以六个“还原”为纵轴的多元文本解读空间。
三、运用阅读能力层级理论,进行阅读教学与评估
【评析文章】祝新华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原载于《小学语文》2008年第4期。
【原文提要】本文鉴别出了“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六种阅读能力元素,还就六种能力的差别进行了辨析和比较,讨论了在评估和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情况。
【论文评议】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很多教师并不清楚阅读能力包括哪些细项,这就给语文课程内容建设、教材编制、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评估都带来了难题。章熊先生曾把阅读能力分为四个层次:(1)复述性理解;(2)解释性理解;(3)评价性理解;(4)创造性理解。大陆通用的高考考纲对考试能力的要求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一文对此提出了新的框架。
六层次的能力元素如下:
(一)复述:认读原文,抄录词句,指出显性的事实。通过找出恰当的事实,了解学生对篇章最基本的、直接的理解。这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要求。
(二)解释: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词语、表面句意。句子的表面意义(命题意义),由一个个词语意义连接而成,不顾语境也大致能把意思写出来。这种问题可了解学生对词句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篇章局部的理解水平。
(三)重整:分析篇章内容关系,抽取篇章重要信息,概括段篇主要意义,辨识表达技巧等。它主要评核分析与综合能力。包括:(1)理清篇章段落间或层次间的内容关系。如总分、时序、并列(地序)、比较(异同)、因果等关系。(2)根据篇章内容分段分层。从分析篇章结构(形式)角度提问。(3)从篇章某处摄取特定信息。概括一个或多个句群、语段所负载的信息。(4)从篇章多处摄取信息。通过篇章全局的理解,从不同地方概括得出某结论的多个依据、原因,或概括不同的表现等。(5)概括段意或层意。有时要求先划出层次(分段),然后再概括各层(各段)的意思。(6)概括全篇内容。这是对阅读篇章最大语言单位的概括,答题时需对原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7)辨识篇章的表达技巧。
(四)伸展: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引申含义,拓展内容)。
(1)推断句子的深层意义。深层意义也称功能意义、交际义值,是在语境中理解的隐含意义。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的关系至少有三种情况:相同、相近、相反。(2)推断篇外信息,想象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据可推得的内容。(3)推断作者、文内人物某言行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等。(4)推出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中心、主题、主旨或全文写作意图。(5)推出读了篇章后所得的感悟、懂得的道理。结合个人的经验,阐述自己获得的启发、懂得的道理。
(五)评鉴: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包括:(1)评说人物。评说篇内人物、作者本人,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评说思想内容:做法、建议、思想、观点等。(3)鉴赏语言:鉴赏精妙的字词、精彩的句子。(4)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第(3)条和第(4)条在语境中评述文章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促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表达形式,从阅读中有意识地学习写作方法。
(六)创意:在理解篇章意思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想法,提出文章的新写法,或运用所读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如:(1)为篇章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见解。(2)为篇章选用新的题材。(3)为篇章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文句。(4)灵活运用所读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章熊先生的“四层级阅读能力”框架,还是高考考纲的“五层级阅读能力”框架,还是祝新华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依据的都是认知心理学的能力层级理论和知识分类理论,其认知能力要求是从低到高逐级增强的,向上发展的,它们之间有共通之处。这种能力训练层级的研究思路,可以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主义和简单随意现象,是语文学科内容科学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祝新华新的六层次能力系统的学术价值在于更加简捷、指标明确、便于操作。它指出了各层级细致的评价内容,为“基于能力层级指标”的课程内容编制、阅读教学和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该系统中的能力元素与全球学生阅读能力研究(PIRLS)、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等国际阅读评估是吻合的。这种研究也是世界上阅读教学研究的主流趋向。目前该系统已在新加坡、香港和大陆的课程、评估、教学领域中得以运用。
上述三篇论文分别代表了阅读课程知识的三个纬度:一是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二是阅读教学策略的开发;三是阅读能力层次的区分。它们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一是演绎的方法;二是实证的方法;三是模型建构的方法。三篇文章的功能价值也不一样:第一篇告诉我们教什么;第二篇告诉我们怎么教;第三篇主侧重论述阅读教学怎么评估。它们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学语文知识更新的典范,为我们进行有效语文课程和教学知识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
注释:
①这里的“文本”大致就是教材文本即课文。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第十章第一节。
③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11-12页。
【公务员知识更新】推荐阅读:
公务员遴选知识讲解08-08
公务员综合基础知识05-30
公务员民法知识点总结07-07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09-01
公务员法律知识简答题09-04
公务员申论知识储备二:名言警句07-27
公务员公文常考知识要点08-23
2022新疆遴选公务员必备知识点07-24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哲学部分试题)08-18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