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赏析

2024-08-27

诗词歌赋赏析(共8篇)

诗词歌赋赏析 篇1

原文:

鸥鹭翩翩伴我行,三竿日上戴河东。长风破浪千帆远,碧水连天一色空。

闲钓且迎朝雾早,共觞但醉夕阳红。发愁最是风流债,诗酒频赊何抵冲?

译文:

临近晌午我才与友人相约来到戴河以东的岸口,我们将驾船出海垂钓;那成群结对的鸥、鹭也伴随着我们的航程翩翩飞舞。面对这风高浪涌的大海,真可谓是一浪千帆远啊;但见万里碧空,海天相连,浑然一色,是何等的空寂。我们闲情垂钓,将近早晨的雾气腾升;大家举杯欢庆,直至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啊,最叫人发愁的莫过于本才华出众,但又被动拘泥于旧礼的无奈;就算我将诗酒之事频频推却这又如何宣泄得了我心中的烦恼呢?

赏析:

首联:“鸥鹭翩翩伴我行,三竿日上戴河东。”

作者一开始就采用了“倒装句”。先描绘了行程中的景象,我与友人同船前行,鸥鹭翩飞相伴,这是多么悠然的场景啊;随后才大致阐述了出行前的时间与地点,时间作者指出是在日上三竿后,也就早上九点左右吧。古诗有云:“日上三竿风露消。”这个时候正是出行的好时辰。地点是戴河之东,但这戴河有南戴河、北戴河等,对此作者尚未言明,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作品的雅兴。请看颔联:

“长风破浪千帆远,碧水连天一色空。”

这里作者从之前出行过程的描写直接到了对目的地的描述。这目的地是风高浪大,海碧天蓝,除了几处帆船影外,可谓是万里一片空茫啊。在此作者对场地的铺垫非常开阔,对景物的.描述也很形象逼真,从而给于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且看颈联:

“闲钓且迎朝雾早,共觞但醉夕阳红。”

这里作者讲述的此行的目的与活动内容。我们先是彻夜闲情垂钓直到早雾升起;白天我们又饮酒高歌直到夕阳西下余晖满天。在此作者不仅给我们阐述此次出行的了活动内容,而也进一步给我们指明活动所持续的时间与经过。诗句中“朝雾早”与“夕阳红”看似一早一晚的对仗词,但结合前两联“三竿日上”与“碧水连天一色空”来看却使时间得到了很大的延伸。也进一步体现了作者与友人此次出行一种“闲”的雅趣。再看尾联:

“发愁最是风流债,诗酒频赊何抵冲?”

这里作者为何从先前的欢快闲雅之情突然转承到了一种基于惆怅的心绪上来了呢?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面对如此浩瀚的大海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感情波动的缘故吧!这里的“风流”并非放荡不羁状,正如古有云:“敬天下名士,益古今风流”应着才华出众语。这里的“债”也并非债务,而是指一种责任的担当;“赊”也并非赊借,而是在于有意推却,懈怠之情也。在此作者即抒发了犹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也给与人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感慨。

总结:本诗从场景布局到情节转换上来看都较为巧妙。但唯一不足之处在于起句入韵“行(x韓g)”出。虽然作者声明采用的是“孤雁出群格”,但显然在借韵上是成在着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孤雁出群格”呢?其实“孤雁出群格”只是诗律范畴的一种概念,它又被称为借韵。在近体诗中,首句本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入韵,其韵脚处用字不与以下其他韵脚处用字处于同一韵部,这就叫做“孤雁出群格”。还有格律诗在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又称为“孤雁入群格”。所谓邻韵也就是如:东韵诗起句或结句入冬韵,阳韵诗起句或结句入江韵,庚韵诗起句或结句入青、蒸韵也。

诗词歌赋赏析 篇2

一、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从形象出发, 鉴赏古典诗词, 应该充分考虑到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 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 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 从诗里寻找典型的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 是借助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 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 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 意象所体现的情调, 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 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比如2002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 关键是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 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 比如,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凉州词》)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 歌词是:“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 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 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 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 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 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 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 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二、注意诗歌的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素以含蓄蕴藉见长, 而诗歌鉴赏从本质上说是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在鉴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 这

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细节是一沙一石之细, 一言一动之微”, 抓住细节便可事半功倍。如宋代《悟道诗》中“归来自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一个“嗅”字, 既勾画出梅花的精髓, 也写出了作者为清香所流露出的会心喜悦、玩味不倦的神态;同时, 还凸现了“道不远人”的哲理, 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细节”之妙, 可见一斑。

2. 动态词语, 形象鲜明。

动态词语,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以要高度关注。如“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中的“卧”字, 就真切体现了作者对人物气韵神清、寄情山水的赞许, 令我们“心有戚戚焉”。

3. 品味平常语, 炼字炼意。

品平常语, 即“炼字”, 易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之效, 大多是富有鉴赏价值的“诗眼”所在, 如“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落花时节”,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运衰微、个人漂泊与社会动荡, “正是”、“又”两个虚词一转一迭, 多少乱世离愁的沧桑之感俱蕴涵其中。

三、注意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的矛盾

一首诗词的语言风格和其思想内容是协调吻合的, 或喜悦, 如“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或悲愤,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都比较容易把握。但在有些时候, 作者却一反常态。比如要表达失落的情绪, 却不用愤激语、沉痛语, 而是将深沉感慨出之于平淡, 极度悲凉寓之于旷达, 很好地实践了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例如杜牧的《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鬃丝禅榻畔, 茶烟轻扬落花风。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 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 对比鲜明而出语平淡, 对于消逝的年华不露惋惜之情, 对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 若细加寻绎, 却见出这里表现的正是人生诸种痛苦中极为沉重的一种。诗中所说的那种豪兴, 其实不过是排遣无聊之举, 观其“十载飘然绳检外, 樽前自献自为酬”“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等诗句, 便不难理解。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 论政谈兵, 卓有见地, 然而却投闲置散, 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 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 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 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 “落花”与“青春”相应, 说明一生自诩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 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 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 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我们从诗人对比今昔、回顾一生的平淡语调中, 不难体会到, 对于一直以经邦济世自期的诗人来说, 不断接受并努力排遣这生命的庞大空虚, 似乎不得不成为他生活的唯一内容, 而且如今已到迟暮之年, 连排遣的气力也越来越少了, 他被包裹在越来越浓重的幻灭、空虚和无望之中而无可奈何。对于这样一种沉重的痛苦, 用平淡的语调来表达, 比用其他的语调更为适合, 因为人一旦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 便会感到任何诉说、哀叹、怨恨、愤慨都无济于事, 他的语调也就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平淡的特点, 尽管其心底深处还不时翻滚着感情的波涛。

再如白居易的《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 白发新生不忍闻。

此诗写自己中年与暮年对于挫折的不同感受。元和十年, 诗人因激于义愤上书言事, 被贬为江州司马, 时年四十四岁。初遭打击, 新生白发, 自然感到理想受挫。时不我与、夜不能寐之际, 听到忧怨的筝声, 不禁为之愁肠百结, 难以承受, 因而不愿再听。暮年饱经忧患, 霜雪满头, 相比之下, 先前的挫折简直算不了什么, 可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正因为他饱尝了太多的痛苦, 所以能够对忧怨的筝声无动于衷, 听之任之。此诗写得辞浅意深, 在看似旷达超脱的诗句中蕴含着的, 是极为悲凉沉痛的心情。

从诗词歌赋中赏析辽代乐舞 篇3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诗词歌赋;赏析;贡献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01-02

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辽王朝存续二百多年,在这二百多年里契丹人雄踞在北方,不但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国家,还大力发展了军事、政治及经济。此外契丹人利用和汉、女真、高丽和回鹘等民族的杂居,对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辽王朝建立之前,契丹人活动的核心区域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他们沿着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游牧、狩猎,“车马为家”、“居无常所”。而音乐和舞蹈舞却是契丹人的“平生之好”。上自契丹贵族,下至贫民奴隶,从隆重的祭祀场面到出场放牧的转徙途中,几乎都离不开音乐舞蹈。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和契丹人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中的一段则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盛况。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见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①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②因此,辽代乐舞的兴盛直接影响到一大批的诗人学者,他们借辽代乐舞以抒情,发泄内心的快感,反之也进一步推动了辽代乐舞走向辉煌。与此同时也为因史料匮乏而难以为人们所了解的辽代乐舞提供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辞赋中留下的辽代乐舞气息,笔者就音乐和舞蹈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辽代音乐的记录

辽代的音乐以广泛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成果为特征。处于北方草原,疆域广阔,不但造就了契丹人英勇善战,还具备了草原民族宽阔和博大的胸怀,善于学习总结其他民族的乐章礼法。

在这一方面体现在诗词歌赋中的具体有如明末著名学者赵士哲在《辽宫词》第五首中所描述的内容。

全晋舆图属大辽,太宗新莅紫宸朝。

汉家礼乐真堪羡,从此坤仪改姓萧。

诗文译为:全后晋的疆域已归属大辽,太宗初次临视汴京紫宸朝。汉家礼乐法度实让人羡慕,从此契丹后族一律改姓萧。

此外公元947年3月,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占后晋都城开封,晋主石重贵投降。辽太宗下令将晋都诸司官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薄、法物及铠仗等统统送往首都辽上京。此在《辽史·乐志》中有记载:“汉乐,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将……太常乐谱,诸宫悬……悉送上京”。“大同元年(947年)太宗自汴将还,得晋太常乐谱、宫悬、乐架、委所司先赴中京”。“辽雅乐歌辞,文阙不具,八音器数,大抵因唐之旧”。

从史料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史》中所说的汉乐,其实就是中原的雅乐。宫悬,也称编钟、编磬,是雅乐的主要乐器。包括雅乐八音、歌辞、乐谱都被太宗耶律德光亲自带回了大辽国。

《辽史·乐志》中有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饶歌、横吹乐。”契丹的国乐,中原人称之为“番乐”是契丹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乐舞风格。所以说是犹“先王之风”。国乐和雅乐的规格要高于其他诸乐。多用于宫廷册礼、宋史来朝、祀神仪等等。如《辽史拾遗补》卷4《皇后生产仪》条记载:“若生男时……戎主着红衣服,于前帐内动番乐,与近上契丹臣僚饮酒……若生女时,戎主着皂衣,动汉乐,与近上汉儿臣僚饮酒。”再如,清人史梦兰所著《中元节诗》:

行宫宴饮过中元,番乐声残汉乐喧。

佳节迎来还送去,一天月色正黄昏。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契丹语为“赛离舍”,意为月好。是契丹人非常重视的重大节日。今人庖丁有《辽代风俗歌》流传于上京故地:

七月十五过中元,前后四日不消闲。

十三夜行三十里,扎下毡帐睡梦酣。

十四迎节设酒宴,番乐声声五更天。

十五张筵奏汉曲,美酒笙歌尽欢颜。

十六早起众西行,齐喝三声送节完。

《辽史》卷53《礼志六》岁时杂仪一节记曰:“七月十三日,夜,天子于宫西三十里卓帐宿焉。前期,备酒馔”。翌日,诸军部落从者皆动番乐,饮宴至暮乃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中元,动汉乐,大宴。十六日昧爽,复往西方,随行诸军部落大噪三,谓之“送节”。

在辽代历史上也出现不少契丹的教坊乐人和音乐家。史上留名者大多是契丹贵族。例如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48~982年)雅好音律①;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2~1031)“晓音律”②;辽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16~1055年)“通音律”③;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能“亲御琵琶”④;耶律倍,其人“知音律”,征渤海胜利后“作歌以献”⑤。在契丹贵族中最著名的当属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王鼎《焚椒录》说她“幼能诵诗,旁及经子,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第一”。萧观音的传世之作是著名的《回心院》。

唐玄宗时,杨贵妃与梅妃江采苹争宠,梅妃失宠,遂命宫院为“回心院”,希望玄宗回心转意。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定诗体的名称。萧观音所创“回心院”,用以谏阻帝之游畋无度,被疏远失宠。这是一首凄丽哀婉的宫怨词,例如词中写道:

张鸣筝,

恰恰语娇莺。

一从弹作《房中曲》,

常和窗前风雨声。

待君听。

诗文译作:弹响心爱的古筝,象黄莺娇羞的叫声。每当奏起《房中曲》的音调,常和窗前风雨声和鸣。弹响心爱的古筝,等待君王来聆听。

二、辽代舞蹈的描述

音乐和舞蹈就像是孪生姊妹,音乐在舞蹈中的位置尤为重要,舞蹈离不开音乐,好的音乐震撼心灵的同时,也让人翩翩起舞。

辽之乐舞包括音乐之中,契丹有乐舞不分之说,即乐人亦为舞者,这实际上是一种边演奏边舞蹈的形式。如臻蓬蓬舞,这是契丹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臻蓬蓬歌》⑥为证:

臻蓬蓬、臻蓬蓬,

外头花花里头空。

但看明年正二月,

满城不见主人翁。

“臻蓬蓬、臻蓬蓬”是象声词,是双手击打腰鼓发出的节奏声。“臻蓬蓬歌”又名“蓬蓬花”。臻,手击打鼓边发出来的声音。蓬蓬,手击打鼓芯发出的声音。“外头花花里头空”明指腰鼓外部华丽的装饰,暗喻辽朝末年统治外强中干。“满城不见主人翁”,指辽天祚帝弃城出逃。

此歌的演出形式是用腰鼓伴奏,击鼓舞蹈,以鼓点助舞兴。以后广泛流传于辽东京、南京、西京等地。

同时该舞蹈也在据《宣政杂录》记载:“宋徽宗”宣和初(公元1119~1120年)收复燕山,以归朝辽民来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节而舞,人无不喜闻其而效之者。

古人云:“宴饮无乐,不无欢乐。”两国交往使臣来朝之时,好客热情的契丹人都要举行隆重的宴饮歌舞场面来显示对汉使的尊重。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多次出使契丹,留下了很多生动表现契丹人车马为营、宴饮歌舞的诗作。如《出塞诗》云: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语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再如宋代诗人、诗评家朱竹坨所作《席上观倒刺诗》云:

雪后风灯焰之寒,

云韶旧部走伶官,

一双手技从客入,

胜舞银貂小契丹。

“倒刺”为契丹语“歌舞”的意思。清《历代旧闻》记载:“元有‘倒刺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辽宋时期的手技类舞蹈疑似蒙古族的灯舞,盅碗舞。是表现手之技巧的歌舞,属散乐。手技用于契丹皇帝生辰乐次:“酒二行,歌,手技入”;曲宴宋国使乐次;“酒三行,歌,手技入。”⑦

另一位北宋使臣王曾记载:“渤海俗,每岁时紧会作乐,先命善舞者数辈前行,女士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踏锤”。渤海归辽后,渤海的乐舞在契丹流传很久,并在金、元还经常出现。

此外现存的大榆树堡竹马舞,这是濒危的契丹人狩猎舞蹈。目前在锦州市义县东部山区还有最后一批竹马舞的艺人。

基于上述辽代音乐和舞蹈描述和记录,辽代乐舞的传承与发展,与辽代的君主开明,经济,政治发达紧密相连。辽代乐舞不仅继承了旧唐音乐,而且受到鲜卑音乐的影响,并传播到后来的女真,蒙古。为中华多元一体化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巴景侃.辽代乐舞[M].沈阳: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2.

[4]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

[5]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经典诗词赏析 篇4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简介: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偏知:才知。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新:初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赏析:《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2、驿墙:驿站的墙壁。

3、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三、四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南乡子登京口北因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2、坐断:占据,割据。休:停止

3、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

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注释:

1、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2、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3、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唐军将士寒夜出征解救边境战危的情景,歌颂他们保卫祖国血洒沙场,慷慨赴难的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见赠:送给(我)。

2、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专权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创。诗中以孤鸿自比,以双翠鸟喻李林甫、牛仙客,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可是,不要太得意了!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又将到何处去猎取它呢?”“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它借物喻人,而语意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同时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万山潭作》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岂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

颈联借本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

“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闻一多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唐诗杂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正是此中境界的写照。

载说:“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孟浩然的人品是怎样的呢?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集序》)王维在绢本上绘制的孟浩然肖像“颀而长,峭而瘦,..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韵语阳秋》引张洎题识)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风清骨峻四个字来形容。它体现在孟氏诗中,就浇铸出孟浩然的诗品。

正如闻一多所说,《万山潭作》一诗,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诗人的心境是多么悠闲、清静、旷达、淡泊啊!诗人的形象是何其“风神散朗”、“风仪落落”啊!这真是诗如其人、人即其诗了。孟浩然所创造的人入其诗、诗显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冲淡。

孟浩然和王维,都推崇冲淡,却各有千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 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

可见,王、孟虽同样具有冲淡中“清”的特点,王维偏重秀字,孟浩然偏重一个旷字。王维的《青谿》,虽然写了素、闲、清、澹,但从“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诗句中,却可看见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孟浩然的《万山潭作》,虽然也写了清、闲,但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我们却可窥见他的旷达情怀。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陈子昂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位将军再度出塞,姓陆的县令写诗赠别,诗人遵循该诗原韵,运用描写、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热烈颂扬了将军的爱国精神。全诗洋溢着慷慨豪迈、昂扬向上的乐观情调,体现了初盛唐之交知识分子的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诗人一落笔就以“忽闻”两字表达了意想不到的惊叹,同时,又用“天上将”盛赞了将军的神武智勇。为下文写他再次驰骋疆场的壮举作了铺垫。

三、四句,紧承第二句,以“始返”与“还向”相呼应,简洁流畅地表现了将军的西征北战,奔驰不息。他刚从遥远的“楼兰国”(古代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若羌县一带)返回,现在又要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朔方城”(故址在今内蒙杭锦旗西北)。但是为了安邦御敌,这个以赫赫战功赢得天将之称的将军急国家之所急,不贪图安逸享乐,品德多么高尚!

“黄金装战马”以下六句,是设想将军再度出塞后的战斗生活,诗中没有表现军旅的艰辛,也没有渲染战斗的激烈悲壮,而是突出表现了将军的指挥才能,刻划了一个威仪堂堂、谙熟六韬,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统帅形象。他骑着黄金装饰的战马,挥动系有白旄牛尾的令旗,调集威武神勇的士兵,排列成象星空一样壮观神秘的军阵,又借山川之便巧妙地安置了营寨。接着,诗人又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暗示征战的必胜。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透露,全军士气十分高昂,大捷在望。将军的神武,也借这两句氛围描写得到了渲染烘托。在这六句中,诗人分别使用了“装”、“集”、“开”、“列”、“吹”、“耀”六个动词,把战马、令旗、神兵、星月、山川、画角、军旗、晚风、春色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场景,大大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末二句:“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寇立功,封定远侯的事例,肯定书生出身的将军定会建立名垂青史的功业。诗人先用反诘词“宁知”领起,于后又以“犹是释疑”,避免了平铺直叙,表达了对将军的殷切期望。

《登楼寄王卿》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首二句写寄诗之情。“踏阁攀林恨不同”,“踏阁”,即登上楼阁;“攀林”,即攀林登山。楼阁在山上,应是先登山后登楼阁,由于声调关系,这里颠倒来用。

秋日出游,本多感慨,现在又是独自登临,无好友在一起相与谈论,心情更觉怅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叹恨。“恨不同”,就是不能与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云沧海思无穷”,“楚云”,指南方,“沧海”,指北方。当时作者宦游江南,时值兵乱之后,与好友南北一方,关山阻隔,路遥途远,相思相望,颇感伤怀。“思无穷”三字,表现出了作者无限伤时和思友之情。

后两句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几家人在捣洗衣服,人民已四处流亡,州中已空无人烟;寒雨之中,一郡但见荆棘丛生,不见稷黍。这两句表现出了兵乱后整个州郡民生凋敝、田园荒芜的凄凉景象。

诗人乃一州的长官,身负养民、保民、安民之责,目睹这种凄凉景象,内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师叛乱寄诸弟》诗中说:“忧来上北楼”,在《寄李儋元锡》诗中说:“邑有流亡愧俸钱”,都流露了这一思想。

在唐人诗中,登览诗在写法上一般多先写登览所见之景,然后抒情。这首诗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自有其高妙之处。

诗人写过许多山水诗,诗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这是与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山水诗不同之处。在他的山水诗中,山水田园不尽是恬静而安谧,而是不时可见劳动人民的辛酸。从这首诗以及《广德中洛阳作》、《始至郡》等诗中均不难看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韦应物的诗“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正是就这类作品而言的。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

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

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从军行》其一)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乃此绝句之特色也。无怪乎明代诗评家将王昌龄的七绝称为“神品”。

《送严士元》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严士元是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诗人与他在苏州偶然重遇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因此刘长卿写诗赠别。

阖闾城就是江苏的苏州城。从“倚棹”(把船桨搁起来)二字,可以看出两人是在城外江边偶然相遇。

时值春初,南方水乡尚未脱去寒意,天气乍阴乍晴,变幻不定。两人在岸上携手徘徊。

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谈笑之间,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而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漫步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目送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以下,“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叙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此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如此令人心酸;你此去湖南若有相识的人问起我的消息,你就这样回答他吧—— “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言下之意余生已经没有什么大出息了。唐代,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规定,八品官员服深青,九品官员服浅青。刘长卿当时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员,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觉得自己当这样的小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展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走马疾行,说明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

“欲到天”,既表现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大漠辽阔高远,放眼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只是叙述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其中蕴含诗人无限思念。

一轮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如今,月圆人不圆,岂能不叫人感慨万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前句故设疑问,并不作正面回答,转而融情于景,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后句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是一首借物寓意之作。杜牧生活的晚唐社会,正是唐帝国的多事之秋。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纥奴隶主贵族军事集团,乘唐王朝腐败之机,向南骚扰,大肆屠杀掠夺,使得边地人民四处流散,无家可归。诗人看到南迁的征雁,触景兴怀,表达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句,交代了地点、时间、鸿雁惊飞的原因和受惊的程度。“虏”

是对敌人的蔑称,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虏弦开”,写出了箭上弦、刀出鞘的紧张气氛,语意双关,既指胡人挽弓射猎,也指胡人发动军事骚扰边地人民生活。

“云外惊飞四散哀”,承上句而来。胡人剑拔弩张,那些鸿雁遭受到“虏弦”,而惊飞四散、哀鸣。“云外”二字甚有份量,表现“秋半”天高云淡,也准确地把握了雁既不高飞入云,也不平头掠过的习性,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一个“惊”字,就是上句“虏弦开”的结果。“惊”字写出了鸿雁的震恐,也反衬了敌人的嚣张,隐而不晦,含而不露。雁飞本来有序,队列齐整,故人们爱用“雁阵”、“雁行”、“雁序”来比喻或赞美它。而眼下,则是雁惊飞后“四散”,零落而成了孤雁,发出声声凄厉的哀鸣,闻之酸楚难堪。那“云外惊飞四散哀”的鸿雁,不也是边地人民受侵扰后流离失所的情景吗?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是续写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这两句与“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惊散后的孤雁从皇宫上空掠过。

“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加浓了孤独清寂的气氛。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沉凄凉。“孤影过”、“数声来”。绘形绘声,哀惋欲绝,极其细腻感人。通过这些景物、气氛的烘托,可以隐约传达了唐王朝的衰朽颓落,生动地表现了边地人民流离失所,飘零孤苦的境遇。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二句,雁是侯鸟,秋季南迁,春天北归。诗人由征雁的南飞而想到它们的北回:鸿雁本应随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家乡,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在金河的土地上,凶残的敌人到处横行霸道,鸿雁是不可能返回故土的呵!这是设想鸿雁有家归不得的深沉感叹,诗人对鸿雁的嘱咐,实际是对逃难同胞的亲切叮咛。这里还包含着作者对统治阶级坐视人民的灾难,不能赶走侵略者行为的有力责问。当时并不是没有仁人志士起来挽救这种危急的局面,杜牧就是胸怀报国壮志中的一个。

可是,昏庸腐朽的唐王朝,根本不听志士的良策,使得百姓们无家可归,只得客居他乡。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二句。“潇湘”指湖南中部南部一带。据传雁到了湖南衡山回雁峰即止,不再往南,就在这一带停歇,次年飞回北方。诗人深表同情地告慰南飞的鸿雁,不要厌弃潇湘人烟稀少,那儿水中长着很多菰米,岸上长着很多莓苔,可供你们充饥度日,勉强住得下去。这也是为逃难中的百姓所作的设想和安慰,寄托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爱抚。

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描绘了雁南飞的形象,寄托自己的真实旨意,形神兼备。诗起句叙事领篇,接下写鸿雁惊飞四散哀的场面,再写诗人。表面写失群的雁,实际上抒发自己对失落的人民的关切。对孤雁哀鸿的抚慰关切,风格委婉细腻,清丽含蓄,想象丰富,意境无穷。

《南浦·春水》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 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这是一首写春游水滨的咏物词。词风较为典雅,文辞较华丽,写春水时不粘不脱,使其活灵活现。词人对春水观察得细致入微,下笔极工,略加典故点题,故被人称之为“绝唱千古”。

全词首以咏西湖湖水起笔。“波暖绿粼粼”,点出了“春水”题目。湖光粼粼,绿波荡漾,弥漫着春的气息,透出了春日温煦之意,写春水溶泄之状。

“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写燕归苏堤。前句写“春”字,后句暗写湖水(苏堤在西湖)。“鱼没浪痕圆”使人如见鱼儿没入湖水,水波起伏之状。这里写景极妙,用工极细。张炎以“燕飞来”勾引起“鱼没”之句,表意极妙。“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实仍扣“春水”二字。表面是说:湖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湖水要嘲笑东风之无法吹净残瓣也。其实还是在形容春光之阑珊与湖水之浩渺。春光骀荡、落红纷披的时候,西子湖里,游舟如织,断绝不通的水滨中,和荒僻的小桥下,也时见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撑出。词人在这里给西湖春日胜景作了很好的一个素描。

第二层“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始咏池水。南朝谢灵运有诗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张炎借用旧典,翻出新意。意谓今日池塘长满青草,恰似当年谢氏诗中所表达梦中之意境,这里虚写实景把眼前所见之实境,引入梦幻所感之虚境。增添了诗意的朦胧感和美丽的联想。杭城除西湖之外,还多“池塘”,是多水之乡,如涌金池、圣母池、白龟池、金牛池、龙母池等等。先写过苏堤“湖水”,再写“池水”,亦以补足,“春水”之无处不盈也。

下一层咏溪水。“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由湖水溯源写溪水,由湖光引出山色。湖光山色,构成了西湖美不胜收的佳景。词人下笔也很雅丽。它并不直接写“溪水”,而是描写溪水周围前后的景物:云和、山空、花香。由此引出溪水,意境很美。“年年”指今年之游已非往年之游,今年之水载流红亦非往年之水流花落。

“新绿乍生时”句下转入第四层的感怀旧游上来。张炎等“西湖词友”,曾在西子湖畔结社游赏。但现今却都分散四方。“茂林觞咏”借王羲之千古篇《兰亭集序》中“茂林修竹”,“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

盛时难再,令人感慨系之矣。“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令人不禁怀念起旧时相聚于其下的碧桃树了:“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目触韶景而伤感,光阴之易逝,是文人骚客常咏之情。

古诗词赏析 篇5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成为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要把握其核心的思维方法和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基本概述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可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

人格融汇一体。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昧”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学习方法 要多读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古人也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要多看

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要多练

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

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抒情方法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

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

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

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赏析转化

写赏析文章就是把我们对古诗词的鉴赏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题型,既考阅读,又考写作,因此很为命题者所青睐。写赏析文章,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切入。这要看试题的指向。如果试题有明确的要求,就按照它的要求去写。例如,今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要求就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一诗中“荒矶鸥鸟满烟芜”这一句,结合全诗写一段鉴赏文字。命题者提示考生按“情与景”的关系方面去鉴赏,照此切入就是。如果试题对切入点没有明确的要求,那考生得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一个觉得有把握的角度。一般来说,考生可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去考虑。每一方面又可以结合具体作品选择某一个切入“点”。譬如思想内容方面的“悲”与“欢”,表达技巧方面的“显”与“隐”,语言风格方面的“阴柔”与“阳刚”,等等。角度宜小不宜大,最好抓住作品比较突出的某一点,深入开掘下去,这样可以说得细一点、透一点。知识体系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陌上桑》诗词赏析 篇6

这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不过更早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已经提到这首诗,称之为《陌上桑》。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题名,以后便成为习惯。“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剧性情节。

《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不容易解释: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市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作者之意,只在令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列不必严词拒绝。”以后有人作了进一步的申发,认为罗敷是一位劳动妇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最后一段,则是罗敷的计谋,以此来吓退对方。这已经成为通行的观点。

但这些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的推测之辞,诗歌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根据。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即在今日亦不足为奇,何以“必无是事”?况且文学本是虚构的产物,又何必“泥定看杀”其断然不可?至于后一种引申之说,看来似乎天衣无缝,其实仍是矛盾重重:既然作者可以夸张地描写罗敷的衣饰,而不认为这破坏了她的身分,为什么就不可以给她安排一个做官的丈夫?这是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同样的情况,而曲成已说。其实《陌上桑》并不是一篇孤立的作品,以上的问题,要从产生这一作品的深远的文化背景来解释。

我们先从诗题《陌上桑》所设定的故事场所说起。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分工。“女织”从广义上说,也包括采桑养蚕。桑林在野外,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容易隐蔽,所以在男女之大防还不很严厉的时代,桑林实是极好的幽会场所。在这里,谁知道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这在《诗经》中已经很普遍。《汾沮洳》是写一个女子在采桑时爱上了一个男子:“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桑中》是写男女的幽会:“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可以说,在《诗经》的时代,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文学的“桑林”。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自由自在的男女情爱遭到了否定。上述诗篇,也被儒家的经师解释为讥刺“淫奔”的作品。

于是,在文学的“桑林”中,开始产生完全不同的故事。最有名的,便是秋胡戏妻故事。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离家游宦,身致高位,五年乃归。将至家,见一美妇人采桑于路旁,便下车调戏,说是“力桑不如逢国卿”(采桑养蚕不如遇上个做大官的),遭到采桑女的断然拒绝。回家后,与妻相见,发现原来就是那采桑女。其妻鄙夷丈夫的为人,竟投河而死。乐府中有《秋胡行》一题,就是后人有感于这一传说而作。古辞佚,今存有西晋传玄之拟作,内容与《列女传》所载大体相同。可以想到,“桑林”中的故事,原来大多是男女相诱相亲,而现在变成了女子拒绝男子的引诱。当然,人们也可以说,秋胡是一个“坏人”,这种故事与《诗经》所歌唱的纯真爱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不要忘记:在民间传说文学故事中,虚设一个反面角色是很容易的。关键在于,通过虚设的人物活动,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审美理想。这样我们能得出结论:汉代的“桑林”,已经不同于《诗经》时代的“桑林”,文学中的道德主题,开始压倒了爱情主题。

我们大概可以相信已经失传的《秋胡行》古辞与《列女传》所载故事并无大异。而《陌上桑》显然是这一故事或直接从《秋胡行》演化而来的。试看两个故事的基本结构--场所:大路边的桑林;主人公:一位采桑的美妇人;主要情节:路过的大官调戏采桑女,遭到拒绝。所不同的是,在秋胡故事中,调戏者是采桑女之夫,故事最终以悲剧结束;在《陌上桑》中,采桑女另有一位做官的好丈夫,她拒绝了“使君”的调戏,并以自己丈夫压倒对方,故事以喜剧结束。实际上,《陌上桑》是把《秋胡行》中的秋胡一劈为二:一个是过路的恶太守,一个是值得夸耀的好丈夫。但尽管《陌上桑》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秋胡行》的故事,却也作了重要改变,从而使诗的重心发生转移。秋胡戏妻的故事,主旨是宣扬儒家道德,采桑女即秋胡妻的形象,也完全是一个道德形象。她即使是令人感动的,恐怕也很难说怎么可爱。故事中也提到她长得很美,但作为一个结构成分,这只是导致秋胡产生不良企图的原因。

而《陌上桑》中的秦罗敷,除了拒绝太守的调戏这一表现道德性的情节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描摹她的美貌,以及周围人对她的爱慕。这一部分,实际是全诗中最精彩的。这尽管同《诗经》所写男女相诱相亲之情不同,但两者具有共同的基点:即人类的普遍的爱美之心,和对理想的异性的向往,所以说,罗敷的形象,是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时代所要求的道德性的因素的结合;换言之,是《诗经》的“桑林”精神与《秋胡行》的“桑林”精神的结合。也正是因为罗敷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道德形象,所以作者也没有必要为她安排一个强烈的悲剧下场,而让她在轻松的喜剧气氛中变得更为可爱。

由此可见,《陌上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生活中具体事件的记载或改写,而是漫长的文化变迁的产物,罗敷这个人物,也是综合了各种因素才形成的。她年轻、美丽、高贵、富有、幸福、坚贞、纯洁,寄托着那些民间无名作者的人生理想。也因为她是理想化的,所以她并不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她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那些公主、王子,实际是代表着普通民众的心愿。一定要拿后世僵化得莫名其妙的政治观念去穿凿附会,反而是荒廖混乱的。

然后回到诗歌本身。这诗原来按音乐分为三解,其文字内容,也相应地分为三段。第一段着重写罗敷的美貌和人们对她的喜爱。起首四句,从大处说到小外,从虚处说到实处,是典型的民间故事式的开场白。同时,这四句也奠了全诗的气氛:明郎的阳光照耀着绚丽的楼阁,楼阁中住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色彩鲜明,光彩流溢,好像中国年画的味道。“照我秦氏楼”,既是亲切的口气,也表明诗人是站在罗敷的立场上说话,并由此把读者引入到这种关系中去。而后罗敷就正式登场了:她提着一只精美的桑篮,络绳是用青丝编成,提把是用桂树枝做就。这里器物的精致华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再看她的打扮,头上梳的是斜倚一侧、似堕非堕的“倭堕髻”(东汉时一种流行发式),耳朵上挂着晶莹闪亮、价值连城的明月珠,上身穿一件紫红绫子短袄,下身围一条杏黄色绮罗裙。一切都是鲜艳的、明丽的、珍贵的、动人的。这好像是一个采桑的农妇,其实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女。

照说,接下来应该写罗敷的身体与面目之美。但这很困难。因为诗人所要表达的,是绝对的、最高的美,而这种美无法加以具体的描绘。谁能说出什么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唇齿算是达到了完善无缺的程度?作者也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各具标准的审美要求。于是笔势一荡,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用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过路人放下了担子,伫立凝视。他好像年岁较大,性格也沉稳些,所以只是手捋着胡须,流露出赞叹的神气。那一帮小伙子便沉不住气,有的脱下帽子,整理着头巾,像是在卖弄,又像是在逗引;至少赚得美人流波一转,便可得意多时。种田的农人更糟,看得失了神,活也不干了;回家还故意找碴,摔盆砸碗。-因为看了罗敷,嫌老婆长得丑。这些都是诙谐的夸张之笔,令人读来不禁失笑,好像拿不准自己在那场合会是什么模样。其效果,一是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的完美。反正,你爱怎么想像就怎么想像,罗敷总是天下最美的。这实在是绝妙之笔。

观罗敷的一节,也最近于“桑林”文学的本来面目。它所表现的,是异性间的吸引,是人类爱美的天性。但它又不同于《诗经》中的作品,而是有分寸有限制的。那些观者,都只是远远地伸长了头颈看罗敷,却不敢走近搭话,更不敢有越规之举;而罗敷好像同他们并不发生关系,旁若无人。这就在男女双方之间,设下了一道无形的墙。这便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义。”同时也有另一种分寸:尽管有那么多人在围观,那些小伙子几乎就在冲破防线,作者也没有让罗敷给他们来一通义正辞严的斥责。要不然,就太教人扫兴,太没有味道了。因为这诗原有双重的主题,作者都要照顾到。当然,整个第一段,是为了完成美和情感的主题,只是限制它,不让它破坏道德的主题。

下面第二段,就开始转向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好大气派!“使君”是太守、刺史一类官员的尊称,他们执掌一个地区的全权,汉人比之于古代的诸侯。官做得大,气派自然大,胆子跟着大。别人见了罗敷,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位使君就不甘心于此了。于是派了手下人去问:这是谁家的漂亮女子?多少年纪了?罗敷不动声色,一一作答。这都是为了充分地展开情节,使矛盾冲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若是一上来就剑拔弩张,文学趣味就少了。顺带,又写出罗敷的年纪:十五至二十之间。中国古人认为这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

而后进入矛盾冲突的高潮。使君问道:你可愿意坐上我的车,跟我回去?罗敷的回答犹如当头一棒:“使君一何愚!”有了“一何”二字,语气十分强烈。理由是很简单:你有你的妻,我有我的夫。各安其家室,乃是礼教之大义,岂可逾越?这一节是从秋胡戏妻故事中继承来的,表现了诗歌的道德主题。而道德主题,总是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才能表现得鲜明强烈。

第三段紧接上一段的未句“罗敷自有夫”,由主人公全面铺展地夸耀丈夫。罗敷到底有没有那么一个丈夫?这问题本来很简单:诗中说有,我们只好承认有。尽管在一般读者的心理中,都不喜欢文学作品里的漂亮女子早早嫁人,那也无可奈何。这问题还可从二方面来证明:其一,《陌上桑》的故事来源于秋胡戏妻故事,秋胡妻本是出嫁了的美妇人;其二,作者在这里是要彰扬忠贞的道德,总得先有丈夫才有忠贞。

但第三段也并不完全是从道德主题着眼的。不然,完全可以让罗敷来一通说教。但如果真是那样,就糟糕了,这个美女马上就变得干巴巴的,教人喜欢不起来。所以作者也是适可而止,道德大义在第二段用结末二句话点明之后,到第三段就转向一层富有喜剧色彩、诙谐的情节,使读者依然能够享受到文学的趣味。罗敷夸婿,完全是有针对性的。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势,于是她先夸丈夫的威势:丈夫骑马出门,后面跟着上千人的僚属、差役;他骑一匹大白马,随人都骑黑色小马,更显得出众超群;他的剑,他的马匹,全都装饰得华贵无比。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夸丈夫的权位:丈夫官运亨通,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就入朝作大夫,三十岁成了天子的亲随侍中郎,如今四十岁,已经做到专权一方的太守。言下之意,目前他和你使君虽然是同等官职位,将来的前程,恐怕是难以相提并论了!最后是夸丈夫的相貌风采:丈夫皮肤洁白,长着稀稀的美髯,走起路来气度非凡,用这些来反衬使君的委琐丑陋。这么一层层下来,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使君却是越听越晦气,终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读者自然也跟着高兴,直到故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罗敷的这位丈夫,也是童话中白马王子式的人物,不可拿生活的逻辑去查考。萧涤非先生说,对这一节不可泥定看杀,不可求其句句实在,原是说得很对,但这个人物在故事里却是合理的存在,这是要注意到的。

古诗词赏析三法 篇7

“知人论世”, 诗评术语;就是说学习前人的作品, 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对一些作品, 不知其人其世, 就不能够理解, 就看不出其佳致。“知其时事, 知其境遇, 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如子美《丽人行》, 岂可不知五杨事乎?试看《本事诗》, 则知篇篇有意, 非漫然为之者也。”解读一些隐晦蕴藉的典故, 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迫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

杜甫在《兵车行》中借典故, 既讽刺时政, 又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借汉武帝穷兵黩武讽刺唐明皇的开边, “在这样强烈、尖锐的讽刺下, 若不托之古人, 而直言‘我皇, 或‘今上’, 那就杀头有分”。辛弃疾在怀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五个典故, 历来的评论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 只有清楚这首词是65岁高龄的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力劝韩侂胄自立即北伐的主张不成, 反被调离抗战前线, 报国无门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后, 才能对这些典故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李白则直接用典故来比况, 突显诗人的“自我形象”。例如, 意气高扬时, 诗人自况为扶摇青云的鲲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典出《庄子·逍遥游》) , 尽显自信豪迈之气。遭罹打击时, 诗人自况为受辱的韩信和蒙谗的贾谊,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行路难》,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 。长安放还之后, 诗人心情苦闷, 就将自己比作消极避世的楚狂接舆, “我本楚狂人, 风歌笑孔丘”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典出《论语·微子》) , 借对孔子的嘲笑, 表达了诗人愤懑的心情和狂傲叛逆的精神。应募永王之前, 诗人热情又起, 矢志报国, 就将自己比作“东山再起”的谢安, “但得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 典出《世说新语·排调》) , 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秦军的谢安石自比, 表达了他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敌人、平叛立功的心愿。由此看来,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等各个方面, 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社会政治、风俗民俗等情况, 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用典和鉴赏诗词。

二.语境意会法

就是指赏析典故时要善于进入诗词的意境, 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准确理解。从读者这方面来看, 由于每个典故都凝聚着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 沉淀着许多人类的文化意识, 所以, 当读者读到诗歌中的典故时, 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 在这一连串联想中, 诗歌意境得到了凸现和丰富。在这里, 典故已成为读者欣赏具体作品进入审美过程的一种重要导引。只要善于展开丰富想象, 进入诗人创设的诗情画意, 便能揣摩典故所包蕴的含义。《锦瑟》一诗通过“迷”、“托”、“思华年”、“情惘然”等词表达了一种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 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 创造了一种感伤凄美的艺术氛围, 一个迷离、恍惚的意境。有了这一整体把握, 对庄周梦蝶, 望帝魂化杜鹃等典故化实为虚的创造性活用便有了深入的体悟。

诗人创作时并不是把典故生拉硬搬地放进诗里, 或拘泥于典故原意, 而是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 使它与自己的诗情诗意浑融一体。如《贾生》这首诗表面上和典故类似而实则构成了反讽的效果, 貌似合理的命题在主体意识的反思下被揭示出它的荒谬性。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贾谊深受皇帝的宠幸, 只要领会“可怜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与贾生谈话到夜半时分, 不是问他黎民百姓的疾苦, 治国安邦的大事, 不是真正赏识和重用贾生, 才会清楚这个典故原来是反其意而用之。

三.源流鉴别法

诗人们常常以前人作品的语句为基础, 加以增减改造, 从而锤炼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富于表现力的句子, 我们对这种原句与化用句加以比较鉴别, 则更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

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成。与原句相比较, 不仅语言更为优美, 而且意境更为阔大, 不愧为“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脱化自五代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比较两句诗, 只改动了两个字, “竹影”改为“疏影”, “桂香”改为“暗香”, 但它们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却不大相同。江为诗写的是竹子和桂花, 但并未抓住它们的特点, 并且两种事物之间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锤炼出的“桂香浮动月黄昏”却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艺术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 用来咏梅就成了千古绝唱。因为竹影在水中只有黑糊的一片, 只有梅影才具有稀疏横斜的姿态。桂香浓烈, 梅香幽渺, 只有梅香与月下的寂静环境有一致性, 因此林通赋予诗句的新的形象、新的意境。

初中诗词赏析技法刍议 篇8

笔者把赏析归纳为四个步骤:(1)理解诗词之意,把诗词所描绘的景物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来;(2)写作手法及其作用,找出要赏析的诗词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如对比、互文、双关、比拟、对偶、比喻等,然后点出所用手法的作用;(3)要表现什么样的形象,突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说说关键词的好处。按步骤进行赏析,学生的赏析水平必有突破性的长进。

案例一:

投影:请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让学生自主思考三分钟)

师:那位同学先来锻炼一下自己?

生1:群山,烟雾,落日,城池。

师:能说得更形象一下吗?

生2:绵延欺负的群山,一座孤零零的城池被山峦环绕,残阳斜挂天边落日的余辉如血色般洒满城池,一座座山峦上青烟直上,再细看,那城池紧闭着门。

师:非常好,形象、生动,理解得有情境。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3:一座孤城被重重叠叠的山峦环绕,城门是紧闭的,夕阳西下,昏黄的光映照着城楼,远处的山顶上袅袅青烟直上云霄。

师:也不错,有自己的理解,语文功底好。

师:这样的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4:凄凉、紧张。

生5:悲伤、忧愁。

师:都对。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就是为了衬托作者的情感。那么,这两句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5:白描的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师:看来大家的情感还是很丰富的,那么这两句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生6:“孤”字用得好,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将士报国的决心。

生7:“落日”用得好,表现出将士的忧伤,更表现出作者的忧伤。

师:古人云: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大家的理解都很正确。请把这几个同学刚才的理解连缀起来,好吗?(学生分小组开始运作)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生8:一座孤城被重重叠叠的山峦环绕,城门是紧闭的。夕阳西下,昏黄的光映照着城楼,远处的山顶上袅袅青烟直上云霄。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其作用是抒发戍边将士的复杂的心情,有忧伤,更有精忠报国的决心。突出了作者的忧伤、思乡和拳拳爱国之心。尤其是诗中的几个词,如“落日”、“闭”等,更是很好地表现了这些情感。

师:总结的不错。现在我来归纳一下赏析的步骤:(1)理解诗词之意,把诗词所描绘的景物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来;(2)写作手法及其作用,找出要赏析的诗词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如对比、互文、双关、比拟、对偶、比喻等,然后点出所用手法的作用;(3)要表现什么样的形象,突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说出关键词的好处。

二、多重练习巩固

案例二:

板书问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是千古名句?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应该如何理解?

生1:就是赏析这两句。

师:正确。大家按照赏析的步骤独立进行赏析,好吗?(学生赏析。老师巡视,查看学生独立书写的内容,并给予指正)

师:大家注意,在赏析诗词时,步骤(1)是必须有的,理解一定要有点文采,形象一定要生动。不论是何种文体的赏析,步骤(2)和步骤(3)也必须有。而步骤(4)在现代文中是可有可无的,但在诗词中必须有。如果你觉得你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太好,那就套公式。(10分钟后,学生都完成了赏析)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下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2:就好像春风吹来,千万棵树上挂满了梨花,那实际是雪。这两句用的是比喻,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表现了边塞的严寒,突出了作者的惊喜。诗中的“忽如”突出了惊喜之情。

师:很好啊,有进步,看来这两句你是理解的,继续保持。谁再来说说?

生3:诗人清早起床,掀开帐帘一看,哇!满树的梨花啊!就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缀满了花,再细看,那是雪花啊。诗人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具体可感,表现诗人的惊喜之情,并衬托了边塞的苦寒和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尤其是诗中的“忽如”表现了惊喜,“梨花”使得雪花更为形象,为边塞增添一丝喜庆。

师:有文采,理解能力非常的好。

对于诗词的赏析,学生本身就是难点,所以我在教授的过程中,为使课堂高效,归纳了四个步骤,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赏析之门的钥匙。而会不会赏析,赏析有没有水平,那就是反复训练的结果。

当然,要想使赏析有个人见解并具有文采,就需要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更多地进行阅读和鉴赏的学习和练习。

上一篇:一场有趣的比赛作文400字下一篇:小升初英语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