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最后一课原文(精选4篇)
小学课文最后一课原文 篇1
“过去我不懂事, 经常顶撞爸爸妈妈……认真回想过去12年爸爸妈妈对我的照顾, 尤其想到妈妈生病仍然坚持陪我上课, 我真的很惭愧……”上周, 一场特别的书信交换仪式在府学小学美术馆后街校区举行, 70余名六年级学生与父母互换书信。在信中, 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和父母相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并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了反思。父母们则表达了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 一些家长还就自己缺乏耐心、脾气急躁向孩子道歉, 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孩子们简单朴实的文字令家长欣慰;父母深情的叮嘱, 平等的交流, 也感动着孩子们。学校负责人介绍, 小学毕业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学校希望以这种方式增进他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在景泰小学, 老师们将“最后一课”的讲台交给学生——该校5名六年级学生为170余名同学上了特别的“最后一课”。孩子们讲课的主题包括气球、航拍、机械、篆刻、折纸, 他们在业余时间做了充分准备, 不少内容连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该校副校长王慧瑾表示, “最后一课”给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 是希望他们升入初中后继续关注自己的兴趣发展, 真正快乐地学习。此外, 孩子们在讲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同时, 也深刻体会到讲课的不易, 教师的辛苦, 他们感谢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灯市口小学六年级全体教师还为学生们创作了毕业长诗, 毕业生们也为母校准备了礼物, 他们合作手绘了一幅15米长的油画, 用画笔记录自己难忘快乐的小学生活。艺美小学六年级学生将老师的笑脸、同伴的笑脸和难忘的校园一景画到t恤衫上, 老师和同学人人有份, 以此纪念小学生活。织染局小学则组织毕业生到北京邮电大学“游学”, 与大学生座谈, 做好迎接初中学习的准备。
课文最后一课的学生续写 篇2
一阵死寂,xxx先生转过头,看了一眼教室,叹了一口气,对妹妹轻轻地说了一声:“走吧!”
路过树林时,只见小弗郎士红着眼睛正站在路旁,一见到xxx先生,“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十分激动地迎了过去,一把将xxx先生拉住,带着他往树林里飞奔,xxx先生的妹妹只好跟了过去。跑了一会儿,xxx先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在这如茵般的草地上铺着一层地毯,这地毯上坐着许多人,有附近的居民,从前的学生,他们的手上都捧着一本法语书……看着眼前那一片俱是激动、仇恨的眼神,xxx先生顿时明白了,他走到地毯前的.小凳子边,坐在上面,开始讲课,讲历史,讲分词,忘情地教,倾其所有地教……
小学课文 春风 原文 篇3
《春风》的主题思想:1、歌颂人民;2、歌颂人民反对“四人帮”的行为。文章通过南国的春风与北国的春风的对比,歌颂了当时的人民大众反对“四人帮”的摧枯拉朽式的滚滚浪潮。作者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上发现北国春风的独特之处,抒写北国春风的美好,诠释北国春风的精神,将文人的个性与北国春风的品质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在《春风》一文表面充满寒意的春风中,滚动着一颗作家激动滚烫的心。
语言特点
”林斤澜《春风》一文的语言,可以用“涩”字来形容,涩而不滞,涩而顺畅,如温州家乡的“老酒汗”,酽而有味,《春风》一文的语言,说白了,是以普通话作底,把温州方言、北京方言和塞外方言合理地融合起来,耐人咀嚼,醲冽芳香。如文章开篇引用北京方言“春脖子短”还运用了关外方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最典型的一句是写到京郊大山里的春风:“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运用拟人法,把春风写得生动形象。“呜呜吹号”乃是温州话“呜呜响”化成,“哄哄呼啸”乃是温州话“哄哄响”化成。至于“撒拉撒拉”,乃是大西北方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林斤澜先生斟字酌句的技巧老到,融多种方言为一炉,把要述的事和要说的话表达得生动形象。林斤澜在文章中写道:“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格拉、格拉拉响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至于“轰”字,乃是普通话中的平常象声词。至于“噶”字,便是温州话中一个典型的象声词:比如哪个孩子不听话,当长辈的用一个指节(俗称脑丁)噶到他的头上;拐杖噶地一声掉到地上也用这个噶字。格拉拉这个象声词,普通话里没有,温州话里也没有,但有格拉响、拉拉响这两个象声词。林斤澜先生所说的格拉拉响恐怕比格拉响、拉拉响的响声大一些。
写作手法
1、运用适合贴切的词语
作者笔下的春风,是雄性的春风。它有力而不娇媚,干脆而不拖沓。如动词的使用,第5段的“扑过、漫过、插、灌”等就写出了春风从塞外草原、沙漠滚滚而来的情形,表现了春风雄健、宏大、粗犷、勇猛的气势。再如拟声词的使用,第6段的“轰、嘎、格拉拉”等词具有力度美,有生命的复苏,有劳动者的快感,还有北国春风不可遏制的气势。
2、运用得体的句式
如运用了短句,情感强烈,有力地表达了北国的寒冷,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如运用了整句,更能突出北国春风的低沉与浑厚,也把北国春风发出的巨大、响亮的声音特点表现了出来。
3、运用合理的修辞
《最后一课》小学作文 篇4
马上就要小考了,同学们抓紧复习,我也不例外。星期五的那天,我一如既往的来到学校,我一边去学校,一边在回想往日我跟同学们的趣事、丑事、坏事……每当回想着,我的心都是酸酸的,真想哭啊!毕竟是六年的同学情啊!
我来到学校。看着学校的大门我如同般的被吸引了!我来到花园。看着每一朵花都像同学们一样的对我微笑。我一个人静静的来到花园旁的亭子里并坐下。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的来了。有一位同学说:“我们说好了,今天,谁都不能哭,谁哭了我跟谁急。我们要笑着去面对。”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这次,同学们没有像往日一样迅速的回到教室,而是慢慢地回到教室。我们“幽默大王”来了——向老师。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我们复习,而是叫我们跟他聊天。我们聊着聊着,突然,向老师说:“我们六年的情谊马上就要分散了,谢谢你们陪向老师,向老师还要对以前被我打过的同学说一声对不起!”同学们听了这些话后,顿时,就哭起来了。我不轻易掉眼泪,如今我也跟着哭起来了。就连“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向老师都哭起来了。这节课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课!
【小学课文最后一课原文】推荐阅读:
《最后一课》课文原文06-16
小学语文草原课文原文05-21
小学课文白鹅的原文11-03
课文最后一课预习教学设计09-26
小学背诵课文07-23
小学古诗课文11-06
《波浪》课文原文07-06
桥课文原文05-08
猫课文原文05-19
手指课文原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