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君山风景名胜区的美学价值(精选3篇)
浅析君山风景名胜区的美学价值 篇1
浅析君山风景名胜区的美学价值
君山景致名胜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的东洞庭湖中,是东洞庭湖中最大的岛,距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航程15km,该岛面积0.96km2,山上树木青翠,文物古迹遍布,南岸岩景粗犷独特,因此剖析研讨君山景致名胜区的美学价值,对于维护文物、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进步景致区的美学价值都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君山景致名胜区四周环水,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因此其美学评价遵守湖泊岛屿的美学评价尺度。抛开游人的心理和感情的影响,景观的美感大部分是由视觉器官来感受的,湖泊及周围重要的景观要素有:空间围合方法,空间封闭水平,水际线的形态,山岳丘陵的群体组合,体形和天际线的变更,林相和野活泼物、岛屿、水生生物等,这些是影响湖泊岛屿景观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环境质量因子如水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湖泊岛屿的美学价值。
(1)空间围合方法 湖泊被山体围合可分为四面围合、三面围合和两面夹峙等类型,围合水平对视觉有极大的影响,围合越完全,空间封闭感越强,湖泊美学价值亦越高。相反,岛屿被湖泊围合越完全,湖泊空间范畴越大,岛屿的美学价值亦越高。
君山景致名胜区四周环水,一望无际,“南极潇湘”、“水天一色”、“北通巫峡”、“风月无边”为历代名流所尽颂,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空间封闭水平它可以用来表现空间封闭性的强弱,以湖中心到山峰程度距离d与山高h之比来度量,d/h值越小,空间封闭性越强,一般美学价值越高,以d/h=1为界评价,d/h<1则成紧急感,d/h>1则成远离感,d/h>4空间感已属弱了,但d/h>20时,远离感很强,且d/h的比值越大,远离感越强,仿佛自身变得很小很小,好似茫无边际的大海中的一滴水,从而显示出大海的广阔无边的景观,此种美学价值亦越高,君山景致名胜区即属此例,正如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3)水际线 水际线限定湖泊水面形状,决议湖面的形状。一般讲湖岸线自然,波折多变,美学价值高。
君山景致名胜区,东岸山丘起伏,西岸洲滩斑斓,农境平展,为历年湖水冲洗淤积而成,岸线自然,波折多变,并有高差上的变更,因此美学价值亦高。
(4)天际线 山体由于地质结构、岩性及风化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景观面孔,一般讲,坡度陡峻,群峰蜂拥,主峰显明,岩石独特,天际线起伏变更多端的山岳,其美学价值较高。
君山景致名胜区南边悬岩中有两处武陵活动的重要标记,属罕见;有钓鱼台、射蛟台、梳妆台、铸鼎台、观霞台、观景台、猴头岩等奇石,并且都有漂亮动听的传说;区内有72峰,峰峰相连,峰峰围绕,主峰突出、显明,天际线起伏变更多端,故有较高科研和美学价值。
(5)林相 林相指森林、群落的外貌特点。山无林则不美,但即使有林,由于森林植物的种类不同,成层形态的不同,美学价值也不同。
君山景致名胜区内为原始次生林经人工改革后的群落,这里古树名木繁多,如桂花、榔榆、楠木、杜英等古树和斑竹、方竹、罗汉竹、龟甲竹、圣音竹、梅花竹、龙游竹、黄金间碧玉、实心竹等十余种奇竹,君山后湖有大片芦苇,秋天银白色的芦花,金黄色的苇叶形成精美的芦苇荡,并常有野鸭、山鸡等国度可贵动物出没,因此具有很高的科普和美学价值。
(6)岛屿 岛屿可划分水面空间,增添景致层次和景深感。心理学家以为:“当周围环境中呈现某种新异的刺激物,人就自然地把注意指向这种刺激物。”岛屿往往成为辽阔湖面上的新异刺激物,从而构成湖泊景致区的景点,位于景致区中的湖泊,岛屿多则美学价值高。
君山景致名胜区是洞庭湖中四面环水的一个岛,加上在它的南麓有一相对的小岛——香炉山,使原来就独特的景观更显新异,因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7)水生植物 包含水活泼植物,以数量种类适中为宜。由于君山景致名胜区位于洞庭湖中,因此,在区内可以看到“水中国宝”——白鳍豚、江豚、中华鲟鱼等国度一级维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美学欣赏价值。
(8)水质 水质属环境质量的范围,但水的透明度则属于美学范围,贫养湖较富养湖美学价值高。
君山景致名胜区由于位于洞庭湖中,乘船到君山可以看到湖水分为显明的两色:一边清澈、一边浑浊,好似一条“长堤”将湖水分为两部分;更似传说中的天河隔开了“牛郎”和“织女”,堪称奇观。
君山景致名胜区不仅在总体上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区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遍布,依据自然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美学评价尺度,对区内各景点分辨作出评价,然后作出各景点的综合评价值,并依其积分对比评比,分辨评出一、二、三级景点,综合评价值大于8的为一级景点,评价值在7~8的为二级景点,小于7的为三级景点。对于自然景观构成的景点,断定其评价的参数,依其主要性可分为美感性、奇特征、转变性、科研性和变更性(表
1);对于历史文物古迹构成的景点,断定其参数依其主要性可分为历史价值、保留水平、外围环境和维护级别(表2)。
依据上面综合评价剖析可知:君山景致名胜区内有一级景点10处,二级景点9处,三级景点9处。
总之,依据以上论证剖析,位于洞庭湖中的君山景致名胜区,碧绿葱郁,历有“八大仙山”、“十二福地”之美誉,景点和名胜古迹遍布。她集奥、幽、秀、美于一体,在阳刚的洞庭湖,宏伟的岳阳楼面前,更显得温顺妩媚,这一湖与山的奇妙组合,使旷与秀相得益彰,谱出了自然美、人文美统一协调的旋律,我们必定要合理地维护应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在维护好文物、历史地貌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使君山景致名胜区更美、更媚。
作者简介:方林辉/1968年生/男/湖南临湘人/1990年于湖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工程师/本会会员。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
浅析君山风景名胜区的美学价值 篇2
为了有效控制部分游客的逃票行为, 许多旅游景点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但其中大多是对游客收取罚金, 对抓住逃票游客的守卫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这种办法对于减少游客逃票行为是否有效果呢?下面我们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
一、景点管理者与游客的博弈分析
1. 建立博弈模型
该博弈的具体内容如下:有两个参加者, 一个是景点的管理者代表 (守卫) , 一个是游客;游客可以按不同的概率分布选择逃票或买票, 管理者守卫可以按不同的概率分布选择偷懒和尽责;游客和守卫决策的时间是一致的, 没有先后之分。对于双方的每一组可能的决策, 双方的利益都是可以量化的。
该博弈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假设: (1) 守卫和游客都是理性的, 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 博弈规则是既定的、透明的、公开的, 博弈双方的策略及在相应策略下的收益是公开信息, 即双方行为选择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3) 只要守卫尽责游客逃票就会被发现, 守卫不尽责游客逃票就会成功。
博弈内容确定之后, 可以写出他们的支付矩阵 (图) :
其中, V表示游客逃票没有被抓到而获得的收益, 其相当于门票价格;-P表示游客逃票被抓到并受到多于门票价格的罚款, 效用为负;-D:表示守卫没有尽责监督, 被发现则给予处罚;F表示如果守卫尽责抓住逃票者则给予相应奖励;S表示守卫偷懒而游客买票, 守卫获得正效用;Pa表示游客会以此概率逃票;Pb表示游客会以此概率买票;Pe表示守卫会以此概率偷懒;Pd表示守卫会以此概率尽责。
矩阵中每个元素都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组, 表示在博弈双方所选择策略组合下双方各自的得益。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游客的得益, 第二个数字表示守卫的得益。
现在我们来求解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 即博弈双方经过博弈之后游客会以多大的概率逃票, 而守卫会以多大的概率尽责。过程如下:如果概率给定,
则守卫偷懒的期望收益应该为:
守卫尽责的期望收益为:
要想得到纳什均衡, 则守卫偷懒和尽责所得到的收益一定相等, 否则守卫就会改变现有的策略而追求更高的收益。
同理可以使游客逃票与不逃票的收益相等, 有
由这个等式可以看出, 如果想将游客买票的概率Pb增大, 可行的办法是增大F和D的部分, 而增加P只能导致守卫偷懒的概率Pe增大。
由以上分析得知:采用游客罚款和奖励守卫的方法, 对于游客逃票的行为的控制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采取这种方法短期内可能使游客逃票现象减少, 但是长期的采取这种方法会导致守卫偷懒, 游客逃票几率反而增加。旅游景点的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没有尽职的守卫惩罚力度, 采取对守卫奖罚相结合的措施来抑制日益增多的逃票行为。
根据以上的博弈模型, 我们得出了景点管理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探讨其他具体的治理方法。
二、逃票现象治理方法的探讨
1. 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的制定方法探讨
门票价格过高是游客逃避购票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当局应当用各种方法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如对内有多景区的景点可以采取套票和联票结合的形式:即先收取总门票, 再将不同区域适当组合, 收取联票。而可以适合所有游客游玩的园林式景观等景区则应该采取一票到底的方式。另外, 在制定门票价格时各景点应该考虑到自身因素, 包括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等;另外确定景点价值还常常需要在对比中考虑其稀缺性和珍贵性、体验过程中的愉悦性、以及消费过程中满意度等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自身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综合。这样综合考虑景点各方面资源, 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2. 对风景名胜区实行免票制的探索
当全国各地景点门票涨声四起时, 世界著名风景旅游景区, 西湖景区则实行免票制。而免票没有免效益, 据杭州市“假日办”统计, 200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 外地来杭游客达到140万人次。西湖南线未取消门票之前, 每年的门票收入为600万元。取消门票之后, 每年的总收入就已达到了700万元。可见免了门票并不一定带来效益的亏损, 西湖虽然取消了门票, 却换来了城市整体经济收入的增加, 所以在旅游景点采取实行免票制这种办法是值得有关景点研究和借鉴的。
3. 拓展景区景点的收入渠道
对于旅游资源的管理, 旅游部门不能只盯着门票这一项收入, 而应积极拓展收入渠道, 广开财源。比如通过在旅游景点门票上刊印商业广告的方式, 用门票的广告收益来弥补门票降价损失。或者利用景区内的商业门店收入、纪念品收入等多种收入与门票收入互补, 为景区景点创造出更大、更持久的经济效益。
4. 及时公布门票价格信息
对于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 旅游景区景点应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及时公布自己的门票价格及其变动情况, 增加景点收费的透明度。这样做既可以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又能给旅游者以信任感和好感。
三、结论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 并对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单纯地采用对游客收取罚金和对抓住逃票游客的守卫给予经济奖励的方法, 并不能对游客逃票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博弈模型的分析知, 景点管理部门加大对未尽职的守卫惩罚力度, 可以有效地减少逃票现象的发生。另外, 景点管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 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理逃票行为, 这样才能改善景区管理, 增加景区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大幅上涨, 游客逃避购买景区门票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文中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分析景点守卫与游客的博弈模型, 分析了现在大多数景区采取的惩罚游客的措施对游客逃票治理并不是一个合理措施, 进一步提出了防止游客逃票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逃票,管理,博弈
参考文献
[1]段治平李佳:我国旅游景点价格研究综述.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7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1
[3]方列潘一峰:杭州公园门票“免”出大效益.〈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111/08221284446.shtml>, 2005-01-11/2008-04-10
风景名胜区的园林植物配置浅析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09-03
收稿日期:2015-04-08
修回日期:2015-06-29
引言
利用园林植物材料并结合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的需要,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以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式和途径去创造出多样化的植物景观,使之成为新常态下生机勃勃的的新亮点,是广东英德宝晶宫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为英德宝晶宫景区)的环境景观定位。对于英德宝晶宫景区绿地的升级改造,增强植物造景效果,发挥植物造景的功能作用,应投放相应的绿化建设资金及养护管理费用,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考虑并将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作为景区植物景观的主调。
1 景区区位及植被现状
英德宝晶宫景区坐落在广东英德市区的北江河畔,整个景区由宝晶宫溶洞、碧落洞、碧落湖和狮子岩4个景区组成。素有“岭南第一洞天”之称的宝晶宫溶洞,是一个经历两亿多年地壳运动而成的大溶洞。溶洞共有4层,洞内面积达20000m?。溶洞外划分为风景名胜区、摩岩石刻观赏区、英德红茶文化区、广场绿地4大板块。景区以自然山体为依托,因地制宜利用本土优良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广场绿地有大大小小的植物造景30多个,4大板块种植的乔灌木有125种,乔木达20000株,草坪和地被超过50000m?,绿化率达43%。经多年的建设和养护管理,景区的绿化布局已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而且在自然生态和红茶文化方面已具有一定效应,为社会创造出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2 景区的植物选择与植物配置
2.1 景区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原则
1)“适地适树”与“适树适植”相结合;2)走生态化、本土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植物配置道路,丰富景区植物群落;3)选用的植物与景区自然山体形状、建筑物及环境相结合,园林空间具有韵律节奏感;4)选用的植物,主调与基调明确,植物景观效果协调统一。
2.2 景区植物选择的策略
2.2.1 合理选用还原自然生态的乡土植物
英德宝晶宫景区可选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榕树Ficus microcarpa、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朴树Celtis sinensis等乡土植物作为景区的主调树种,既可为其它阴生植物生长创造生境条件,还可起到空间围合的作用,以降噪、滞尘、遮荫,从而体现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环境。
2.2.2 选用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植物
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原则,选择优良的或色彩迥异或具花香或具果实的植物来丰富景区植物群落,增强景观性,如选择桂花、大叶紫薇、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等植物,可使植物特色更加突出且鲜明。
2.2.3 植物群落多样化、造景特色化
如选择桂花、三角枫、黄金榕等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植物,并借助宝晶宫溶洞两侧及摩岩石刻旁等实体造景,点缀3~5株如桂花、三角枫等小乔木或小灌木,增强群落的多样性和特色。
2.3 景区植物配置的特色
2.3.1 以自然生态植物造景为主,寓意于景观
英德宝晶宫景区除供游人游览外,主要为了提供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能够缓解污染、净化空气的自然循环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营造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环境,植物配置要把握景区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景区自然山体为蓝本,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并通过合理的配置来体现植物景观效果。
2.3.2 环境景观定位明确,植物配置个性突出
景区结合宝晶宫溶洞“雄”“奇”“壮”的特色,在绿地平面区划布局采用“象征手法、尺度合宜、巧于因借”等人文园林中的山水要法,选用本地特有的英石、黄蜡石、河冲石等材料,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原则,配置优良的香花、果实植物和不同色彩的植物,丰富景区植物群落,增强植物景观美观性,较好地解决了景区植物种类单一所带来的自然生态防护效益不高的问题。
2.3.3 植物群落与造景的搭配优势明显
“植物群落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元素,是指在环境相对均一的地理位置范围,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类的组合。”英德宝晶宫景区现有天然植物群落,无需大量人工营造。只有在景区绿地有机更新时,作为植物造景而形成的植物景观,选用观赏性植物景群、基调树林景群,或附生植物景群和竹林景群等植物景群,使植物搭配的主体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进而提升景区的环境景观质量并对园林空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 景区植物的区划布局
3.1 前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英德宝晶宫景区作为省级的风景名胜区,其植物的区划布局要有前瞻性、科学性,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效益为主,提高单位面积绿化总量”的原则,并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景区的环境质量为前提,进一步加强景区绿地规划、建设与管理,加大单位面积绿化总量,充分发挥景区自然生态组团绿地高氧吧的功能作用。
3.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改善和提高景区环境质量,坚持“适地适树”“适树适植”原则,认真做好乔灌木、藤本和花草本等植物的区划布局,力求多目的、多品种、多层次。同时根据植物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生长且适应性强、抗性较好的园林植物种类。
【浅析君山风景名胜区的美学价值】推荐阅读:
君山游记作文05-16
对当前君山引资工作的思考与建议12-14
快板词:君山颂11-18
游君山公园作文350字05-22
君山小学国防教育活动计划11-03
老君山一日游作文650字05-26
君山工商分局信息中心2010年度工作总结12-15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06-13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古诗词鉴赏07-05
浅析美学装饰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优秀论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