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文化

2024-09-25

拉丁美洲文化(精选8篇)

拉丁美洲文化 篇1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一,教学内容

《告别》 《美丽的小天使》

《小伙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几首拉丁美洲民间歌曲和舞曲,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和征。

2.重点学习乌拉圭的探戈,初步了解探戈。

3.从欣赏歌曲及其各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加以理解,为什么“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的融合”。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理解为什么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的融合。

3.对伦巴,探戈等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请大家把教材翻到98页,有哪位同学原意来阅读这三段话?(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信心)。在这位同学朗读的时候,别的同学需要带着一下几个问题来思考,把问题的答案用笔记录下来。问题(1.拉丁美洲的来源?2.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3.拉丁美洲的分类?)。

同学们,朗读完毕,老师跟学生们一起来说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加深一下学生的印象。初步的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老师:好了,同学们初步的了解了一下拉丁美洲的音乐,知道了它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那想不想聆听体会一下呢?学生们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第一首器乐演奏曲《告别》,但是在欣赏之前,老师提几个问题,(1.这首民间乐曲的特点是什么?2.这首民间乐曲中出现的乐器有哪些?)

2.播放秘鲁民间乐曲《告别》,同学们聆听,分组讨论后回答刚才的几个问题。老师总结补充:《告别》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是一首典型的安第斯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的旋律优美,气势雄浑,又略微带一点悲伤,表现出了印第安人在集合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乐曲为G大调,4/4拍子,乐句悠扬且多下行。在这首乐曲中,出现的乐器有排箫,盖那笛,恰朗戈三种。(分别为同学们展示这三种乐器的图片,加深印象,便于分辨)。

3.播放墨西哥独唱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老师:在听的同时,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这首墨西哥独唱歌曲《美丽的小天使》是什么风格的歌曲?特点是什么?2.然后综合的比较下前面所学欧洲,非洲,印第安音乐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老师总结补充:《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具有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疾苦墨西哥民族个性的被称为“松”的歌曲。拉丁美洲音乐具有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相混合的特点,它的基础是欧洲音乐体系,但是他同样也具有鲜明的拉丁美洲地方色彩,这首歌曲采用了七声音阶,旋律平稳,圆滑。音乐中有很多的滑音和装饰音。表现了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

欧洲音乐的特征是:滑音,装饰音,演唱自然放松。

非洲音乐的特征是:呼喊声,极具穿透力,略微带着淡淡的乡愁。

印第安音乐的特征是:十分的粗犷而又极具热情。

老师:学习完拉丁美洲的音乐,下面你们想不想看看拉丁美洲的舞蹈探戈呢?

4.播放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

老师: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1.《小伙伴》这首舞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2.简单说说你们所认识的探戈)

学生们欣赏完舞曲,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补充:《小伙伴》是一首著名的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为g小调,2/4拍,乐曲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旋律悠扬,徐缓,深沉。节奏强烈,中等速度。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它是一种集音乐,歌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风格比较的深沉,含蓄,洒脱。自始至终男女交臂而舞,双方情感持重,动作不紧不慢。在其中男方为主导,右手搂着女伴的腰,引导她的舞步。可以即兴改变舞姿,具有很强的表演性。

5.再次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请大家把书翻到100页,在体会《小伙伴》的节奏之后,老师做节奏示范,带同学们一起打第三题的探戈节奏,并在几遍以后,请一位同学上来,为大家单独示范,最后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打节奏,再次播放探戈舞曲《小伙伴》。

拉丁美洲文化 篇2

( 一) 回顾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自1950 年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修改与变化之中, 但纵观该政策数十年的演变史, 不难总结出一个特点或者趋势, 即中国新疆地区的双语教育政策已经由最初的“以民文为主”转变成为“以汉文为主”, 这其中的政策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列举一二。

1950 年, 新疆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目前新疆教育改革的指示》, 要求少数民族学生选修“国文”及俄文, 汉族学生选修俄文或维吾尔文。1957 年3 月, 自治区党委发出指示, 要求改进和加强汉族干部学习本地民族语文、本地民族干部学习汉语文的工作。这是第一阶段的重要双语政策, 虽然不够成熟却可明显反映出政府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和对民汉之间相互学习的鼓励。进入到七十年代后期, 新疆的双语政策开始强调“民汉兼通”, 决定民族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设置汉语课程。1984 年, 自治区党委更进一步提出: “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汉语教学工作当作加速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一件大事来抓。”1987 年,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 “要把加强和改革民族学校汉语教学工作作为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开发振兴新疆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至此, 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已经把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提高到了战略位置, 政策的指针早已偏离了民文, 开始不断强调汉文学习和使用的重要性。

之后, 进入21 世纪的十年, 新疆双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各种相关政策可谓“遍地开花”, 涉及众多领域, 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育实验等等。2004 年3 月,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其中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明确“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加大汉语教学力度,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 加快建设适应“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保障机制。这一《决定》一方面反映出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欠缺, 比如师资队伍短缺等; 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进入新世纪的新疆双语教育政策更加强调汉语的重要性和提高各方面汉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性。

笔者认为这种政策导向造成了诸多负面效应。语言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在少数民族地区过多强调汉语的重要性, 用政策强制推行汉语的普及, 把另一种语言排挤到私人领域, 这无异于“边缘化”甚至“谋杀”另一种文化, 威胁到当地主体民族的公民权、文化权和原住民权力。笔者曾经认识一位喀什地区的维族朋友, 得知她曾经参加家乡的公务员考试, 当地的公务员笔试是使用汉语, 只会在面试中象征性的出现一个维语考试环节, 而且当地政府会组织笔试通过者进行短期的维语突训。这就类似于大学生们考英语四、六级之前去报个培训班, 以求通过。不同之处是大学生的短期培训所应对的是第二语言 ( 外语) 的学习, 而在新疆地区却在用短期急训的方式应对当地主体民族的母语, 这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再回过头来看近几年的新疆双语教育, 讨论最激烈的莫过于政策已经开始要求双语教育从学前的幼儿抓起。2005 年7 月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 这是新疆第一份关于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由此, 新疆双语教育的起始点正式下移到了学前教育阶段。其后, 有关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会议、政策文件更是接踵而至。比如2008 年初的《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五年发展计划》以及相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培养指导方案》等等。先抛开这些政策的制定到底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有何利弊不说, 单就从政策本身而言, 笔者有一些零碎的想法和见解。

( 二) 对近几年出台政策的反思

1. 在《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 计划到2012 年, 新疆将全面普及少数民族两年学前“双语”教育, 普及率将达到85% 以上; 学前“双语”教师将由2007 年的2645 人增加到2012 年的1. 46万人。2012 年早已过去, 还未看到有关文件对这一规划进行全面评估。但解读《规划》会发现, 在短短的五年之内, 学前双语教师要增加6 倍左右, 如此庞大的数目和快速的增长率使笔者感慨即使能够完成1. 46 万的数量指标, 也很难完成质量指标, 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众多师资来源都是“快餐教育”下的产物。

为了缓解基层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较短缺的现状, 从2006 年起, 自治区就启动了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计划, 恢复了三年制中等师范专业招生, 由区内各中等师范学校承担培养任务。据统计, 2007 年招生1640 人; 2008 年招生6865 人, 生源分为两类: 初中层次6300 人, 高中层次565 人。既然是为缓解师资的短缺, 中等师范培养出来的这支教师队伍自然会成为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的主力军。但仔细分析, 中师学制更改为三年, 也就是说在五年发展规划之内, 2007 年到2012 年之间, 中师只能毕业两到三届学生用于分配, 这个毕业生数量需要填补1. 46 万的目标, 中师就必须年年不断扩大生源, 而这些生源哪里来, 从现实来看, 初中层次的占据多数。并且在随后出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培养指导方案》中又进一步规划中师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就以支教形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也就是说中师的生源质量本身已经不高, 而且在校的三年里实际上只能接受二年的正式课程学习。如此一来, 生源无法保证又加上仓促的学制规划, 不得不担心一批批培养出来的学前双语教师的质量, 而这些都在直接影响着今天和未来整个新疆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师范学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培养指导方案》中详细规定了学前“双语”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开设课程及其特殊要求。“必修课”中特设了“双语”专业课程, 如基础汉语、汉语阅读、汉语写作、汉语听说、汉语口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知识等等, 主要用于解决非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问题和汉语言学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交际的问题。“民族语文课”还特地指定安排维吾尔语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基本知识讲授, 以帮助学生与汉语进行对比学习。

这一方案倾向明显, 必修课中虽然设置有“双语”专业课程, 但其中各种汉语课程所占比重已经远远超过民族语课程, 并且分类详细, 涉及阅读、写作、听说等各个方面, 而后者只是笼统的称为“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知识”, 其设置的目的还是为了和汉语进行对比学习, 可谓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 学前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这其中即包括母语也包括第二语言的习得。在新疆地区, 汉语教学的普及范围已经扩展至学前的幼儿, 在他们本该习得母语的年龄已经介入了汉语的学习。虽然有研究认为6 岁以前学习第二语言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 但过早的介入第二语言势必会对母语的习得造成干扰, 影响学生母语的发展, 况且汉语是以如此强势的力量介入。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现在的新疆地区竟然有祖孙之间存在语言障碍, 无法沟通的残酷现实了。

3. 根据2009 ~ 2013 年的“自治区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 该计划在培养形式上做出调整, 将原来单一的专科层次扩大到本科、专科、中师三个层次; 在定向服务范围上, 由原来的南疆四地州扩大到南北疆七地州和巴州、哈密等地、州的较贫困县市。这一政策的确丰富了学前双语教师的来源, 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周之处。比如, 新疆地区的双语使用情况具有明显的南北疆差异, 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各自使用现状大不相同。南疆是维吾尔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当地人几乎是在完全民族语言的环境下学习汉语; 而在北疆, 维吾尔族与汉族人口大约各占一半, 汉语环境相对较成熟, 人们的汉语水平普遍较高。这种现实的差异反映在学前双语教育中理应有所区别, 比如, 南北疆的师资配备应当不同, 双语教师的培训过程应该有所差异, 学前双语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应该在经过详细的实地考查和试点之后再做出具体规划, 笔者认为这些大都应该在今后的计划和政策中一步步的考虑落实。

二、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墨西哥与巴西为例

( 一) 墨西哥多元文化教育

1. 简介墨西哥多元文化主义教育

印第安人是墨西哥除主体民族之外最大的少数民族, 截止2013 年6月约有1200 多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10% 。在墨西哥31 个州和首都联邦区中, 他们居住在其中的24 个州, 讲90 种土著语言。墨西哥联邦政府 ( Mexican Federal Government) 考虑到印第安人的特殊性, 为其制定了特殊的教育政策,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以下我们就详述一番。

事实上, 墨西哥合众国刚成立不久 ( 1917 年) , 联邦政府出于构建同质性社会以期维持新生国家统一的考虑, 对印第安人实行了带有同化特点的“国民教育”, 并进而在教育部特设“土著教育文化科 ( The Branch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 ”, 旨在对印第安人进行西班牙语文化教育。联邦政府把大量的教师派往印第安人聚居地, 让他们用西班牙语进行教学。但这一举措并未促进印第安教育的发展, 反而造成长期的滞后。原因在于外派教师不懂土著语言, 学生又不懂西班牙语, 造成双方相互排斥。为解决这种困境, 联邦政府于1933 年专门成立了墨西哥语言研究所 ( Mexican Language Academy) , 开始对土著语言进行研究, 并强调要使用土著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教学。1934 年正式出台印第安民族教育政策, 第二年首部土著语言教材便应运而生。至此, 印第安民族教育发生转机, 多元教育的势头一路见涨, 时任联邦政府总统的拉萨罗·卡德纳斯 ( Lázaro Cárdenas) 更是说道: “应该尊重印第安文化, 通过传授近代科技知识的形式使印第安人摆脱贫困, 结合墨西哥国情建立统一的墨西哥文化, 灵活运用民族政策。”1949 年之后全国各地印第安文化研究和教育促进机构鳞次栉比, 土著识字教育作为学习西班牙语的前提被提上日程, 随后各种土著识字教材被开发出来。从1964 年起, 墨西哥联邦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双语教育的实施, 运用土著语言进行教育教学的方针受到印第安人的拥护。1971 年, 双语教育开始囊括双文化教育, 其核心理念是“重新认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近几年 ( 2012 年前后) , 墨西哥联邦政府又相继出台一些教育计划, 其主要目标皆是: 在不损害印第安人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前提下, 扩大基础教育的覆盖范围, 倡导国民尊重文化多样性, 并通过改革保证教育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2. 墨西哥双语教育实践值得借鉴的方面

( 1) 课程设置方面

土著语言的教学一定要放在西班牙语之前, 土著语言和西班牙语不仅在国语课上使用, 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两种语言也要同时使用。新疆近年出台的双语政策刚好背道而驰, 不断加强汉语比重, 两者的实施后果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 2) 双语教材编写机构

印第安人的双语教材编写机构分为两类: 一是联邦政府机构; 二是与政府合作的非联邦政府机构。墨西哥土著语言多达90 种之多, 如果全部由政府负责, 根本无法保质保量, 非政府机构的参与可以替政府分担经费、语言研究、教材开发等各种任务。这点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建国初期至80 年代出版的各类民族语言教材很有价值, 它们可以拿来重新启用。据悉, 这些教材大量已遭废弃、闲置, 委实可惜。其次, 有教学经验的少数民族老师、民族语言研究学者、研究机构也应该加入教材的开发团队。

( 3) 师资力量

墨西哥联邦政府公共教育部 ( Ministry of Public Education) 在专门的双语教师之外还设置了“文化促进教员”。部门规定双语教师除学习必修科目之外, 还必须在师范学校学完1 年的印第安语言文化教育课程, 而对文化促进教员的要求更高, 他们在学完1 年的印第安语言文化课程之后, 还要经过3 年的教学实习, 才允许获得教师资格。给促进教员开设的课程包括: 学科教育、技能培训、西班牙语口语及书写、土著语言的口语及书写、教学法等。课程训练之后, 文化促进员需赴教学现场进行实习, 之后联邦政府还会不断给他们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上文笔者已就新疆的双语教育师资做出详细分析, 他们大多是“速成”, 政府只是盲目加大教师数量, 却没有时间保证、质量保证, 培养出来的老师根本没有实习时间, 毕业即上岗, 以求快速解决师资短缺现状, 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新疆双语教师质量令人堪忧。

( 4) 大量经费的投入

联邦政府对印第安地区的教育拨款力度占到全国教育经费的3% , 用于印第安学生的平均经费竟高于非印第安学生。并规定所有印第安学校的学费和课本费全免, 给大部分在校生提供免费早餐, 每年发放80 万份奖学金。根据2010 年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保障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通报”, 自治区的经费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有的管理者对相关经费的政策不清, 甚至不知道下拨资金的用途, 也不及时咨询, 导致经费滞后几年才拨付到学校; 有的地方擅自调拨、挪用专项经费, 用作他用; 有的地方甚至公然违背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规定, 向学生收取各种学杂费。由此可见, 新疆政府在双语教育经费管理上的能力欠缺, 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

( 5) 政府增设不同类型的小学, 多种形式教育并存

政府考虑到印第安人居住区特殊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环境, 在正规教育之外又开设不同类型的印第安小学。一是, 在印第安人集中地带办系统完善的小学, 在他们居住分散的地区办“单班小学”; 此外, 还有“土著居民地区儿童学馆”等形式的小学教育; 二是, 政府利用电台、电视等现代传媒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 对边远印第安人实行远程发展式教育; 三是, 师范教育方面, 为促进双语教育发展, 政府大力培养双语师资, 但保证师范生在上岗前至少能较为熟练掌握1 门土著语言, 用来提高公众对印第安语言、文化的重视; 四是, 高等教育方面,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教育部门合作, 大力创建专门培养印第安人的高等学校。相比较而言, 近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推行的却是“撤点并校”, 在地理环境不便利的民族地区, 孩子们甚至需要跋山涉水, 从天黑走到天亮, 精疲力竭的到“最近”的小学上课。而新疆政府似乎也未曾考虑自治区内各民族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差异, “双语教育”一概而论, 效果不佳也是预料之中。

( 二) 巴西的多元文化教育

1. 简介巴西的印第安人教育

巴西政府历来重视本国印第安人的文化教育事业。自16 世纪殖民时期开始, 葡萄牙统治者就有为印第安人创办学校的传统, 派遣传教士深入印第安部落, 学会当地语言, 并进而传授葡萄牙语和基督教, 同时教授他们识字和算术。在当代, 政府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从立法方面, 把种族歧视规定为不可保释的重罪, 强调印第安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二是, 政府机构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推动印第安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巴西宪法第206 条规定“教育的多元化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第210 条第二款规定“确保在印第安人基础教育中使用印第安人的语言。”1988 年宪法规定教育应该遵守入学与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多元化原则, 规定印第安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和学习; 1996 年通过的关于巴西人权的190496 号法令, 再次强调印第安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同年, 通过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 规定“教育思想和观念多元化及尊重自由和重视宽容……巴西教育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对巴西所作出的贡献, 特别是来自印第安、非洲、欧洲的文化和民族。”根据政府法令和相关政府文件, 联邦政府给教育系统提供技术和经费资助, 开展对印第安社区的跨文化教育, 实施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规划, 并规定规划的制定过程要有土著人参与, 目的是加强印第安社区社会文化与母语的实践; 实施培养面向印第安社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计划; 开发包含与各社区有关的文化内容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以及系统编写和出版教材。随后, 巴西教育部又制定并实施“培训印第安人学校教师的项目”、“资助一、二、三年级印第安人学生项目”、“多元教育项目”等。在很多印第安人村落开展了用印第安语扫盲工作, 有的州开设指导印第安人生产活动的广播电台, 帮助印第安人制订发展经济的计划。

2. 巴西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值得借鉴的方面

( 1) 保罗·弗莱雷的民主教育思想, 呼吁教育内容的公平化

保罗·弗莱雷 ( Paulo Freire) 先生是巴西教育学界巨擘。他从事教育实践50 余年, 并于1970 年发表了长篇著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他敏锐的洞察到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 希望通过自己的著述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打破传统束缚。在教育思想里, 他尝试做出一些民主化的倡导与实践。比如, 教材的民主化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公平传承, 他主张教材的选择的编排应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不仅仅是专家们。教学内容要基于社区需要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为起点, 然后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教师共同协作, 负责整合、分析和统领这些内容, 采取跨学科和主题调查方式, 这一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同时认识各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同时, 保罗·弗莱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到学生们不同的身份背景和文化特点。因此他又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语言与行为来理解他们的世界观, 并意识到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是如何塑造、影响他们;了解教学对象的生存环境每天都在与哪些因素发生互动, 每天都发生哪些事情, 了解学生们通过何种途径吸收校园以外的社会信息等。这才是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同时, 教师应该尊重与认同学生的文化背景、思想行为与信仰等, 尊重他们的经验知识, 把课堂知识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学习和实践。

笔者认为弗莱雷所提倡的“民主教育思想”与教材内容公平性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应当起到极大的反思与借鉴的作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应该是多方参与的结果, 理应凸显出地域和文化因素, 成为各个民族知识库传承的重要载体。另外, 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存在较多当地和外来支教的汉族老师, 他们与学生群体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 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会以自身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甚至是优越感去教授并影响当地的民族学生。在弗莱雷的观点看来, 有意识的主动去了解、接受所教授对象的语言、文化与生存环境, 才应该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而这恰恰是民族地区老师普遍缺乏的一种素养。

( 2) 对少数民族教育有宪法保障与关怀

巴西宪法规定各民族享有平等教育权, 并且把种族歧视定为不可保释的重罪。这可以体现出联邦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以及基本的人权精神。平等受教育权是各个民族的基本权力,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教育权应该在宪法中有具体体现。但国内有关少数民族教育内容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法规和各种规章性文件中, 其法律效力远不及宪法, 少数民族各种教育权利事实上得不到高度保障。因此, 才会出现《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但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却有些背道而驰的情况。

( 3) 教育政策和计划的制定过程严谨, 结果公正, 保护印第安人的利益

巴西政府对印第安人各种教育政策和计划的制定过程比较严谨, 需要在基础教育司、印第安人教育委员会和印第安民族代表的三方参与之下, 才可以商定。这种在三方代表之下协商的结果相对比较公正, 政策往往会倾向于保护印第安人的利益。比如, 1991 年, 在巴西教育部组织下三方商讨、制定了全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和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专门的印第安人学校; 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提高掌握母语和双语的能力; 制定一种完整的教学计划等。

( 4) 教育政策力求保护少数民族的尊严和文化自主性, 不强迫灌输主流社会文化, 给予民族文化生存空间

1991 年出台的全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明确要求: 印第安人社会、经济、文化自主, 要形成印第安人特色的教育; 印第安人学校要尽量满足各团体的需要和愿望, 尊重少数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特点; 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以促进理解非印第安人的社会过程中, 应加强民族尊严及其文化价值观; 制定课程计划应包括正规的教育内容, 同时, 适当考虑民族文化与语言特点。

摘要:新疆“双语教育”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 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总体趋势是“以民文为主”转变为“以汉文为主”。但政策变更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反而使得当地的民族教育长期滞后。将研究视角转到拉丁美洲的原住民教育, 企图从原住民的多元文化教育中获得启发, 并且呼吁实现教育内容的公平而不仅仅是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关键词:拉丁美洲,多元文化,新疆,双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燚.2005~2009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政策措施综览[J].新疆大学学报, 2010, 38 (1) .

[2]姚小淑.从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探讨幼儿学英语[J].陇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3]滕星, 孔丽娜.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 2011, (9) :41—43

[4]盛夏.巴西:宽容使多元文化和谐[J].中国德育, 2012, (10) .

[5]潘希武.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民族教育, 2006, (2) .

[6]高艳贺, 黄志成.巴西教育平等透视[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34 (8) .

[7]周世秀.90年代巴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 2000, (3)

[8]黄厚明.印第安教育法对我国少数民族立法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4, 35 (7) .

[9]黄志成, 史国珍.保罗·弗莱雷早期在巴西的解放教育实践[J].外国教育资料.1997, (4) .

拉丁美洲文化 篇3

关键字:蛙崇拜;澳洲和美洲;文化对比

一、图腾简述

(一)图腾概念

自原始时期以来,受当地气候、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存需要,会自主选择周围的某些特定物体作为崇拜对象以起到保佑作用,这些特定物体可以是动物或者植物等等,图腾文化就随之产生。“图腾”二字源于北美印第安地区“Totem”的中文音译,意味着“亲属”的含义,学术界学者们对图腾含义有着各自的想法,作为介绍图腾文化的第一人J·朗格认为图腾是个人的保护神[1];在法国社会学派创始人E·杜尔干看来,图腾既是氏族的象征和标志,又是氏族的神。[2]此外,不同地域对于“图腾”也有着不同称呼,在澳大利亚地区,不同部落的土著居民对之有着不同的称呼,如有的部落称其恩盖迪ΗΓαитье,有的部落称其柯邦κοσοΗΓ[3],托雷斯海峡马布伊亚格岛居民称其为“augud”[4]。

(二)图腾种类

图腾种类多种多样,可以为动物、植物或者非生物。而图腾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和部落居民的心理。大多数部落会选择动物作为部族图腾,所以最早出现的图腾种类为动物,例如,在澳大利亚704种图腾中,就有648种动物图腾。当时的人们知识水平有限,无法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安抚自身以及整个集体,日积月累,人们会发现周围环境一些常见的动物能够与自然现象灾害抗衡(预知天气之类),不知不觉带着尊重的心态,成员们神化了这些动物,把它们奉为图腾信仰。

(三)图腾的作用

图腾文化在当时原始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还蕴涵着集体文化精神。既然一个部落所有居民共同选择了某个图腾作为崇拜对象,表示他们都认为自己与这个图腾有着血缘关系,居民也自然而然视各自为亲属,拉近成员距离,不断提高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另外,澳洲和美洲大多数氏族部落都只信仰一个图腾,随着不同部族不同图腾日益交流频繁,有益于提高不同部落的辨识度。

二、澳洲土著地区

“Australia”一词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演变而来,有着“南方大陆”的意思。大约4万多年前,澳大利亚土著祖先定居于这块大陆,过着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生活。当时澳洲土著人属于游牧人口,游牧范围很广,他们会与别的部落进行贸易,交换商品。然而1768年,英国库克船长乘坐“奋进号”由英国前往塔希提。1788年,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率领首批移民定居悉尼,并且升起英国国旗,澳大利亚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当地土著人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

WaniNdiljaugwa是澳洲最大的宗族部落,其人口都是曾经住在格鲁特岛、峡谷、贝克顿、沃达群岛(Woodah)以及其他西海岸卡奔塔利亚附近小岛的土著居民组成。他们会与Nuggubuju 和Balamumu这两个部落进行商业交易、联姻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生活方式也以狩猎和渔业为主,其中Balamumu是位于东北方向阿纳姆地的部落。WaniNdiljaugwa的图腾制度大致分为三类:关于自然地貌、与风相关、与水类相关。在这个分类中,WuraMura部落崇拜青蛙。

在阿纳姆地Dhalwangu部落,所有的Dhalwangu居民都会称蛙类为mari(外婆),将其视作亲人。另外,从有关Yirritja部落的三名祖先Barama 、Lanytjung 、parimun的传说故事中,都可以找到Dhalwangu部落关于蛙图腾的传说线索。譬如关于Barama的传说中提及:祖先Barama来自Gangan河,为土著人设定了图腾文化、祭祀仪式、图案、歌曲和舞蹈方面的神圣法则。最重要的是,他还给各地的不同动物赐名,其中蛙被统称为“Garkman”。Nancy Williams曾提出,名字对雍古人民,甚至对雍古整个部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蛙类被赐名Garkman的传说,证明了蛙类形象在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性。还有传说提及,Garkman(蛙类)栖息在名为Girriti一片季风林附近,在一场大雨中不幸被大雨冲进大海里。蛙无法在海水中生存,死在一个名叫Gunyurru的岛上。后来,蛙的尸体变成了一块岩石,岩石的背面有一个水坑,这是岛上唯一一个能出产淡水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生存的希望。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和内陆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100~300毫米;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2300毫米,为全国多雨区,少部份属亚热带;东部新英格兰山地以南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年均温北部为27℃,南部14℃。由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环境恶劣,加之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当时的土著居民为了生存必须不断迁徙居住地,而寻找合适水源更是成为必要的生存技能,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蛙与水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雍古人来说,蛙类还是雨季的象征。当蛙鸣声响起,所有的动植物都会为即将来临的雨水所带来的勃勃生机而大肆庆祝。在画作和歌曲中,也总能看到听到关于蛙和雨水的内容。

遗憾的是,当地的“蛙神崇拜”传统并未能得以保留和延续,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海蟾蜍的引进,大批动物因其海蟾蜍分泌的毒液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澳洲被侵占之后,人类活动范围变大,新外来者带来的一系列疾病以及殖民者对土著居民进行屠杀,导致环境污染以及能传承蛙图腾文化的人数减少;再则时代变化,社会不断进步,古老文化已经不能形成主流[5]。

三、美洲印第安地区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二是墨西哥高原;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印第安人的祖先从亚洲跨越白令海峡来到拥有着宜人天气和丰富资源的美洲,从此在这片辽阔大陆上定居下来。经过长期的迁移,印第安人受各地环境影响,形成了众多具有独具特色的部落。美洲原住民中的玛雅人发明了玛雅文字,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作物。然而,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迫害,美洲原住民文化、社会发展遭到极大影响,致使现在存世的印第安古代文明资料稀缺。

印第安人崇尚万物有灵论,这是人类历史早期普遍存在的现象。雷德菲尔德的研究有提到,所有的原始民族都倾向于与自然相融合而不是分离,人与其他万物保持着“参与性维持”(participant maintenance)关系,即与身边的世界存在伦理关系[6]。蛙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图腾,他们会把蛙的形象刻在图腾柱上以表达对其崇拜和喜爱。至今在被称为世界“图腾之都”的加拿大当肯,就竖立着很多刻有青蛙形状的图腾柱。

在印第安人文化中,蛙是雨季的象征。加勒比人和一些奥里诺科印第安人把蛙视作水之神;艾玛拉人有一种求雨的方法,即制作蛙类雕像,然后将其安置在山顶上祈求降雨。农耕文化中,雨水的降临也预示着多产。旧时墨西哥人就把蛙和多产联系在一起。在Diaguita-calchagui地区对于青蛙交配姿势的描绘,也说明青蛙和多产间的联系。

青蛙有着多种用途。常栖息热带雨林里的美洲箭毒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蛙类,但是它的皮肤能分泌一种毒性极强的毒液。哥伦比亚乔科省印第安部落有使用箭毒蛙分泌物制造毒箭的传统。他们会将捕捉到的箭毒蛙放置在火堆旁,蛙的表皮因受热会分泌毒液,一只青蛙所分泌出的毒液能够制造50只毒箭。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经会利用这些毒液来制造毒箭狩猎。The Swede Von Greiff在其哥伦比亚旅行日志中曾记录印第安人利用毒箭来捕熊。北美印第安人则认为蛙是女巫医,因其身上分泌的毒液能够治疗皮肤病或发挥以毒攻毒的功效,对抗其他毒液的侵袭。

此外,蛙类在印第安文化传说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在秘鲁,蟾蜍出现在屋里是不祥的预兆;在北美,青蛙预示着死亡。但另一方面,青蛙有着相反的形象,它的出现代表着妇女即将怀孕或能够保佑婴儿的牙齿健康发育,也预示着幸运:在Warrau传说中,雨蛙WAU-UTA能带给猎人幸运,让他们收获颇丰。

最后,寻找关于以蛙为食的信息会发现:IslaEspanola地区的居民不会以青蛙为食,但是食蟾蜍在当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亚马逊地区,印第安人吃青蛙的幼体。当缺乏肉和鱼的时候,特里曼人就会生吃蟾蜍的蛋卵[7]。

四、关于两地蛙图腾崇拜现象的比较

通过对澳洲土著人和美洲印第安人聚集区的地势气候、神话故事、历史遗留现象等方面的阐述,可以发现两地在蛙图腾崇拜文化的异同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蛙被作为部族图腾的异同

1.关于蛙被作为部族图腾的相似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动物图腾是最早的图腾,它的产生与狩猎联系密切。前苏联学者A.M佐洛塔廖夫说过:“图腾的产生基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普列汉诺夫也指出:“……图腾崇拜,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原始狩猎的基础上产生的。”[8]除了旧时期的社会生产条件之外,还有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者。[9]部分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印第安地区部落都选择将青蛙作为崇拜对象,比如在澳洲阿纳姆地雍古人把青蛙当做崇拜对象,认为蛙与他们有着一定的血亲关系,将之视为外婆和部族的守护神;在美洲地区,有一种箭毒蛙的皮肤能分泌出剧毒液体,除了人类外,没有其他天敌。所以当地的印第安人将它的毒液涂在箭头上进行捕猎,或者用作进攻的武器。此外,以农耕为主的印第安人之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种的一片玉米地遭人破坏。由于年事已高,他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谁能抓到那个破坏者谁就能继承自己全部的遗产。老大老二在去玉米地的路上碰到蛙神,却没有接受其忠告,无功而返。而小儿子则虔诚地接受了蛙神的建议,最终抓住了破坏者,获得了老人的全部遗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都体现了蛙类对两地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对青蛙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2.关于蛙被作为部族图腾的不同点。尽管在澳洲和美洲都发现了蛙图腾崇拜的现象,但两地在所受的观念影响上还是有差别。图腾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无法抵御的人类不得依靠信仰才能生存下去。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精神慰藉是“梦”,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创造了“梦幻时期”,并相信祖先永恒存在,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维持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澳洲土著地区不同,印第安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一只郊狼或者一只蜘蛛,抱持着万物平等以及尊重自然的观念。19世纪后期,著名的纳兹皮尔斯印第安人的首领约瑟夫说:“我们满足于让事物保持圣灵创造时的模样。这和那些白人不同,他们肆意地改变山川河流的样貌。”[10]

(二)关于蛙的象征意义的异同

1.关于蛙的象征意义的相似点。作为一种水陆两栖动物,蛙类成体主要靠肺部和皮肤呼吸。由于肺部呼吸功能较差,当雨季即将来临,气压气温变低,蛙类会因为体内缺氧难受而发出鸣叫。于是细心观察的人们会通过青蛙的叫声来预测降雨情况,判断种植产品丰收情况。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说:“青蛙和蟾蜍跟水的密切联系使它们获得了雨水保管者的广泛声誉,并经常在要求上天下大雨的巫术中扮演部分角色。”[11]

澳洲四面环海,地貌差异极大。因此澳洲土著人民有着善于寻找水源的生存技能,对于澳洲土著中的雍古人来说,Garkman(青蛙)是雨季的象征。在当地留存于世的画作和歌曲中,人们总是把蛙和水或因天气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雨水和洪水联系起来。

南美洲大陆全洲降水充沛,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种植业对于美洲印第安人有着重要贡献,从中可知有着蛙图腾崇拜的印第安人地区也持有和澳洲土著人民同样的观点。

2.关于蛙的象征意义的不同点。虽然澳洲的相关资料中,在所有部落土著居民的信仰中以及神话歌曲中,蛙有着能指引人们找到淡水资源、代表着雨季来临等积极的形象。在南美洲部分印第安部落中,青蛙经常被认为是最恶毒的动物,预示着死亡。

(三)关于食蛙禁忌的异同

人们对于自己部落图腾表达崇拜的方式一般是禁止捕食,不过各地表达的感情方式不一样。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地区存在食蛙禁忌,而且没有人类食蛙的记录和传说。美洲印第安地区并不存在绝对的食蛙禁忌,Gawirrin Gumana 曾提及,当地部落捕食动物数量繁多,如袋鼠、鸸鹋、鱼及龟等,但是他们却从不以蛙为食。但在亚马逊、苏里南地区的居民则会选择食用蛙类。

(四)关于蛙神崇拜文化传承原因的异同

图腾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放眼当今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了“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产保护有了正式的国际性保护公约。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能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的保护,需要稳定的环境和人力、资金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蛙图腾崇拜也逐步淡出澳洲土著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澳大利亚土著地区和美洲印第安人地区都曾遭受过西方殖民者侵占。狩猎区和居住地被掠夺后,当地人千百年来沿袭的生活方式被打乱,造成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致使现存的蛙图腾相关遗留物少之又少。两地在图腾影响力减弱方面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据记载,美洲印第安部落的蛙崇拜由于部落分散、缺乏文献记录等原因,目前主要以民间传说、歌曲等方式有少量保留,未能形成系统。而由于病菌的感染,110多种蛙类也逐渐减少到30多种。澳洲土著聚居区的影响则来自于人类的滥捕滥杀、人口激增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海蟾蜍的生物入侵等原因,导致青蛙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时代的变迁使得澳洲土著居民生活方式出现很大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导致沿袭传统的宗族数量的减少。

五、结语

通过对比发现,影响文化差异性的原因有很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受气候、地理位置、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影响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澳大利亚和美洲原住民地区的“蛙神崇拜”文化在关于蛙的象征、食蛙禁忌、在蛙图腾文化崇拜方式上会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各具特点。总体来说,该图腾文化对于两地人民都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折射出当地民俗、宗教和社会生活等内容。图腾文化博大精神,研究国外不同地区的“蛙神崇拜”,需要本着一颗钻研的心,从客观的角度,带着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才能了解到国外传统文化,感知不同文明,同时促进各国不同文化的融合。

其次,两地对蛙图腾文化传承的现状引人深思。由于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社会观念、环境被破坏等各方面的冲击,面临灭绝危险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还包括人类曾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财富。一方面,政府的保护措施虽然是必要的,但文化保护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民间的传承。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祖先为后人创造的灿烂宝贵财富,如果单方面考虑物质社会的进步,而忽略精神文化的重要性任其“灭绝”,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在用软文化实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全面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的今天,了解国外各地区的蛙图腾文化历史和现状,有益于人们意识到保护濒危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好地守护本民族的精神家园,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国家自身软实力。

参考文献:

[1]J·朗格.印第安旅行记[A].转引芮逸夫.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270.

[2]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A].尹大贻译.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宗教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1986:16-17.

[3]C.A托卡列夫.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上册)[M].李毅夫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273.

[4]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M].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53.

[5] Valerie M.Boll, Following Garkman, the frog, in North Eastern Arnhem Land (Australia) [J],Australian Zoologist Volume,2006,(12).

[6] (Robert Redfield,” The primitive World View,”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 vol.96, no.1, 1952, p.34).

[7] HenryWassén Got. The primitive World View.Proceedings o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 vol.96, no.1, 1952, p.34).

[8][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395.

作者单位: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篇4

【引 言】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建议安排一课时。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 【教材分析】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四个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文化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有人说,拉丁美洲音乐像流行音乐。其实正相反,很多流行音乐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的启发和影响。所以拉丁美洲音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它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受到年轻人喜爱。【教学理念】

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1. 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识的源泉。”我把开启学生的想像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在欣赏不同特点的歌曲时,一边要求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一边诱导学生联想非洲黑人、印第安人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粗豪迈的歌舞场面,再通过音像画面的欣赏进一步了解其舞蹈的风格特点,最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尝试创作表演探戈舞或其他拉丁舞,让歌舞把学生带到“这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而富有艺术的国土”。上去。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 ③观看拉美短片

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思考:

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

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

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

1、课代表主持,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3、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16世纪后,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欧洲音乐传入拉丁美洲,再就是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也带来了非洲音乐文化,因此,长期以来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的不断融合混血,便形成了如今拉丁美洲音乐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新格局。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并增进同学之间学习情况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

三、器乐赏析 乐器特点:

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几乎没有弦乐器。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欣赏内容:

1、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2、器乐合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

3、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4、多巴哥钢鼓合奏

(一)聆听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辨听音色及演奏形式,感受节奏及旋律特点。)

(二)聆听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辨听乐器音色,感受乐曲情绪。)乐曲特点:

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使用排萧、盖那笛、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三)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方法建议:

①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暴风雨来临、狂欢节之夜、飞驰的雄鹰)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见背景资料Ⅰ)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乐器及乐曲特点:

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背景介绍:(见背景资料Ⅱ)方法建议:

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四、歌曲赏析 民歌特点:

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旋律多采用近代欧洲大小调式。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性在文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尽管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整体性。如同它的语言一样,其音乐特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外,载歌载舞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欣赏内容:

1、牙买加民谣

2、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3、巴西民歌《在路旁》

(一)听赏牙买加民谣 方法建议:

① 能记住并模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或节奏并说出其特点。

② 感受、讨论乐曲情绪特点(牙买加是西印度群岛上美丽而富饶的国家,这里人民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这首民谣具有幽默、风趣、情绪热烈等特点。)

(二)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简介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鼓墨西哥城又称“壁画之都”。音乐歌舞体裁“松”(见背景资料Ⅲ)

1、欣赏《美丽的小天使》(男声重唱)歌曲特点:

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歌词用西班牙语演唱,美声唱法。墨西哥民歌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血缘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该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流畅、切分节奏多。表现了对聪明、美丽的墨西哥姑娘的赞美。方法建议:

①体验感受歌曲音乐特点? ②说出其演唱形式?(吉他弹唱)

③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2、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录像)①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西藏之行演唱实况。②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录像

(以上可任选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巴西民歌《在路旁》 歌曲介绍:

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拉美民歌情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明快,在我国广为流传,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首歌。方法建议:

① 听赏“马可波罗男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② 听赏“黑鸭子女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③ 观赏视频歌舞演唱版本

(以上三种可任选其一欣赏,也可将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比较)教学意图:此环节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拉丁舞及音乐赏析

欣赏内容:分别欣赏桑巴、伦巴及探戈三种拉丁舞蹈 拉丁舞特点: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当中的一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各异,动感十足。舞者忘情投入,如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观者如痴如醉,心情激荡。因此,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恒久魅力!

(一)桑巴与伦巴舞赏析 背景资料:

从16世纪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传到巴西,在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之后,演变成为巴西的桑巴舞,其舞蹈紧张、热烈、欢快、活泼,表现了热情奔放却又风情万种的拉丁人文风情。如今,巴西每年夏天都要举行桑巴舞狂欢游行,桑巴舞也成了巴西狂欢节的代名词。

伦巴最早源于非洲黑人民间舞蹈,后融入了西班牙音乐。在古巴十分盛行。古巴的舞蹈闻名于世,但古巴人据说并不是最擅言辞的,他们更喜欢用自肢体来表达情感,这也难怪古巴人热爱跳舞,因为这是他们沟通世界的第二种语言,街头乐队在哈瓦那随处可见,雪茄和舞蹈是古巴最宝贝的两样东西。桑巴与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桑巴:舞蹈紧张、欢快、热烈、活泼,舞态富有动感,舞者的腹部、腰部、和臀部不断地扭动和抖动,舞步摇曳多变。音乐的特点:由数人至十几人组成的打击乐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旋律结构奇特,以大调为主,二拍子,速度轻快,节奏感十分强烈。

伦巴:古巴代表性舞蹈,音乐缠绵,4/4或2/4拍,速度中等。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摇摆。方法建议:

1、导入:巴西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民歌外,还有无可匹敌的艺术足球和足球明星,当然更有动感十足、热情似火的桑巴舞。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而曼妙婀娜的古巴伦巴同样让人着迷神往。你还知道哪些拉丁舞蹈的名称?

2、辨看桑巴和伦巴舞蹈片段,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名称(或给出:斗牛、伦巴、恰恰、桑巴、牛仔等答案让其选择)

3、观看桑巴、伦巴片段,体验感受其不同的舞蹈及音乐特点。

4、节奏练习,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桑巴、伦巴的特点加深记忆理解。

5、分析比较桑巴和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教学意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让学生基本了解两种舞在音乐及舞蹈上的特点并学会区别。

(二)探戈舞赏析

背景探究(见背景资料Ⅳ)探戈音乐特点:

探戈为阿根廷代表性舞蹈,音乐以2/4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进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乐器有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和六角手风琴等,现代探戈乐队的乐器更为丰富,但以上四种乐器仍必不可少。探戈舞蹈特点:

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头部摆动、顿足机警活泼。方法建议:

1、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感受其节奏特点。

2、随音乐及探戈节奏音型拍手或踏脚,感受探戈节奏的律动。

3、欣赏探戈舞表演(视频),进一步体验感受探戈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4、讨论归纳探戈舞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5、指导学生学跳探戈基本舞步,随着音乐,师生一起律动,使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教学意图:以上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且师生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又增进了友谊。

六、拉丁美洲音乐特点总结

1、来源: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连续切分节奏的使 用,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也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3、旋律: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与和声特点来源于欧洲 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灵魂。

5、风格: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1979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在拉丁美洲,无论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己的音乐。”用心地保存着固有的音乐,且十分珍惜之。

七、实践反馈(通过8题综合反馈题进行课堂检测)

八、评价总结:

学生与教师对今天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自己体验感受作品的表现进行综合评议。结束语:

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尽管,拉丁美洲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激情飞扬。【背景资料Ⅰ】

在南美洲西部有一条全长90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安地斯山脉,它穿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海拔高,最高峰约7000多米,处于安地斯山中段的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东西宽约400公里,是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原地带,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安地斯高原。在这一地区到处传唱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飞驰的鹰》,因为它是印地安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飞驰的鹰》是一首赞颂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印加王)的歌曲,同时也是全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爱戴和失去他的痛苦心情,印加王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后代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背景资料Ⅱ】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国,地处加勒比海东南部靠近南美大陆的地方由主岛特立尼达、多巴哥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万,但种族很复杂,以黑人和印度人后裔居多占80%,其他为混血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后裔,这个国家过去主要种植甘蔗,现在是一个石油之国。这是一块拥有丰富民间艺术宝藏的土壤,正是在这人人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在亚、非、欧各大洲人民传统文化广泛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开出了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1945年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立尼达岛上的人倾城而出欢庆胜利。在狂欢的极度兴奋中,青年们随手拿起了垃圾箱、白铁桶甚至玻璃瓶来敲打,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欢乐。当时这些金属品的明亮、清脆的音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启发。於是,开始了试验。最初,他们采用了一种老式的并干箱,拴上带子挂在胸前敲打,后来发现把并干箱的底面凹进去声音就变得好听。而当一位青年马耐特将底面敲出几条浅沟把底面分为几个区域后就能发出几个不同的音高,这是一个突破。随后,人们又以岛上炼油厂废弃的汽油桶进行试验,把油桶密闭的底面用锤敲,凹成锅形,并将锅面按各种尺寸凿成若干块面积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音区,这样,简单的曲调就可以用棍子敲出来,油桶也不再是粗糙的节奏响器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全新的创造、发明。接着,人们又制造出包括各种不同音域的乐器,高音的乐器比较矮,桶身也切得短,像一个盘,就称作钢盘,中、低音的乐器桶身比较高,就称作钢鼓。最后,全套的、包括各个声部的钢鼓乐队也诞生了。今天,一个完整的钢鼓乐队大致可分为8个交响声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钢盘、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钢鼓以及包括康加鼓、铃鼓、牛铃、和刮器在内的节奏组。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如一个男高音钢盘可以奏出包括两个八度全部半音在内的25—28个音,—个倍女低音钢鼓可以奏出14个音,左右两个倍女低音钢鼓组成一套,可以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内的28个音。—个吉他钢鼓可奏出8个音,左右两个吉他钢鼓组成一套可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的16个音。高音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宽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高音钢盘1人敲1个,中音、低音钢鼓1人敲2个或2个以上,最多的为1人敲6个

每年的11月在岛上举行为期1个月的“钢鼓音乐节”,进行钢鼓比赛。政府将钢鼓音乐作为—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全国加以提倡、推广,现在连演奏国歌也都采用钢鼓乐队了。钢鼓及钢鼓乐队的出现使世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也在世界音乐史的篇章中写上了动人的一页。【背景资料Ⅲ】

“松”是殖民地时期产生的一种歌舞曲体裁,它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现今已成为墨西哥最具民族个性的音乐体裁之一。许多州都有自己的“松”,其中以哈利斯科州的“松”最为著名,最有代表性。

“松”的声乐演唱,其歌词采用西班牙谣曲的形式。内容诙谐风趣;“松”的旋律多为4、8、12小节,乐句短小,常有稍加变化的重复。通常为大调式,在节奏上西班牙的歌舞音乐“塞吉迪利亚”对它有较大影响;歌唱声部与伴奏之间也常出现不同节拍的叠置。为“松”伴奏的乐队叫马里阿契,由2~3把小号、2~3把小提琴,3~4把吉他和一把低音吉他组成;演奏者常常边奏边唱,并间或插入喊叫。演唱方式则多为齐唱,也有3、6度平行的二声部合唱。“松”的舞蹈表演采用多组变化的男女对舞形式,男舞者身穿传统的服装,右肩披搭花条长巾,头戴宽沿帽,双手自然地背在身后,上身基本不动,脚下跳出快速高难度的踢踏舞。女舞者着色彩斑斓的宽肥裙子,除脚下跳踢踏舞外,双手还舞动裙子,翻出各种图形,手脚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最著名的“松”舞是哈利斯州的“哈拉贝”,又称帽子舞,在表演中男舞者或把帽子甩来甩去,或把它戴在女伴的头上,或置于地上,整个表演豪迈奔放,集中地体现出墨西哥的民族性格。

【背景资料Ⅳ】

拉丁美洲的古代文明 篇5

1、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2、阿斯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

3、印加文明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精选教案 篇6

1.唱歌《卖玉米饼》。

2.欣赏《依内妈妈》《小鸽子》。

教学目标

1.背唱《卖玉米饼》。

2.通过欣赏《依内妈妈》《小鸽子》,了解古巴民歌、巴拉圭民歌的风格及其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1.唱歌《卖玉米饼》

(1)教师结合画面介绍智利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

(2)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带《卖玉米饼》,使学生整体了解歌曲的旋律。

(3)请学生跟着钢琴或录音带学唱曲谱。

(4)请学生填词演唱直至会背唱。

(5)再听录音,请学生细心体会曲调的风格特点。

(6)请学生有表情地背唱歌曲。

2.欣赏《依内妈妈》

(1)教师介绍古巴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格等。

(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风格。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4)老师讲解古巴民歌的节奏特点,并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

(5)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

(6)请学生设计符合歌曲节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表演。

3.欣赏《小鸽子》

(1)教师介绍巴拉圭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格等。

(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风格及其所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4)老师讲解巴拉圭民歌的节奏特点,并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

试析拉丁美洲养老金制度改革 篇7

一、养老金改革的背景

拉丁美洲养老金改革是由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1. 人口老龄化趋势

拉丁美洲地区正在经历着老龄化的转变,这种老龄化的趋势对于传统的现收现付养老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拉美不同国家老龄化现状和趋势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把拉美国家按人口年龄构成分成四类。第一类,老龄化(incipient ageing)刚刚开始的国家,包括玻利维亚、危地马拉、海地、尼加拉瓜和巴拉圭。200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些国家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7%,到2050年达到15%到18%。如果出生率继续下降,这个数字会更高。第二类国家被称为温和老龄化(moderate ageing)国家,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到8%,到2050年达到20%。这类国家包括伯利兹、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圭亚那、墨西哥和秘鲁。这些国家1965至1990年人口出生率发生巨大变化。第三类国家被称为次老龄化(moderately advanced ageing)国家,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到10%,到2050年达到25%到30%,这类国家包括巴哈马、巴西、智利、牙买加、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第四类国家被称为老龄化(advanced ageing)国家,这类国家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古巴和一些加勒比小国。

拉美国家迅速的老龄化进程,对传统的养老金体系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拉美“失去的十年”,九十年代,拉美经济危机仍然没有缓解,失业人口大量增加,更加深了这一压力,迫使拉美国家必须对传统的养老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

2. 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推行

八十年代后期在拉美大陆“民主化潮流”中脱颖而出的“新一代领导人”是这次改革的有力推动者,他们推动了养老金私有化的过程。“新一代领导人”与此前数十年的领导人相比,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后者主要在本国学校内接受教育,因而拥有较为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而前者则多在西方发达国家受教育,因而容易赞同并接受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以墨西哥为例,不仅萨利纳斯总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过,获得了硕士、博土学位,在他的内阁中,59%的部长或副部长也都拥有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而在20年前,这—比例仅为25%。在艾尔文当政时,他的23位部长中有18人在美国大学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4人在西欧获得了研究生学位。智利亦非例外。被誉为“智利经济改革的设计者”的前财政部长A·福克斯莱,就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他的接班人E·阿尼纳特也是哈佛的毕业生。

二、拉丁美洲传统的公共养老金改革的内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进行了结构性的养老金体系改革。

这种结构性改革彻底改变了拉美公共养老金体系,它采取三种形式:其一,完全用私人养老金体系代替公共养老金体系。其二,公共养老金体系和私人养老金体系并存且互相竞争。其三,私人养老金体系是公共养老金体系的补充。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替换型、并立型和互补型。下面我们分别以拉丁美洲不同的国家为例分别论述这三种形式的改革。

1. 替换型

替换型改革有以下一些特点:养老金的管理权完全由国家转移到私营公司手中。养老金的数额与缴纳养老保险费数额直接相关;受雇员工在转换雇主时,仍可继续保有相同的年金权(pension right),不至于因转换雇主而损失其原有服务年资所应取得的给付权益;养老金的管理权掌握在多个专门化的私人机构手中,他们通过竞争来吸收参加者。国家通过一个监控机构来管理和监督这些专门化的私人机构,同时国家为未达到标准的工人提供最低养老金。

1981年智利开始进行改革,1997年玻利瓦尔、墨西哥,1998年萨尔瓦多,2003年多米尼加先后进行替换性养老金改革。

拉丁美洲替换型养老金改革最典型的国家是智利。它1981年开始第一个对公共养老金体系进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下面我们以智利为代表,分析一下这种改革的特征。

(1)强制缴费。不论是计时薪资或固定薪资,劳动者都应依法将个人所得的10%提拨至个人退休账户,交由自己选择且经政府核定的民营退休基金资产管理公司(AFPs)管理,当男(女)性参加者缴费纪录达20年最低标准以上并达到65 (60)岁时,可以开始领取老年年金,对于已经累积至一定金额年金者得申请提早退休,开始提领所储存的老年年金,同样,参加者也可以延后退休。退休者对于提领方式,可以选择分阶段在有限的年数内提完个人账户内累积的资金或直接以基金总额购买指数化调整的老年年金,对于选择前者的仍有最低年金保障的庇荫,其提拨的金额享受本金及收益免税。

(2)最低年金保障。对于缴费达到20年缴费年资者,如果没有其它非年金收入来源超出最低年金保障金额,就可以领取政府所提供的平均课税所得26%的最低年金保障(1998年约值每月126美元)。

(3)自愿储蓄。除强制缴费外,参保人还可以两种方式进行自愿储蓄,一是将额外的自愿储蓄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二是将其存入一个单独的第二账户,可随时领取。每月自愿储蓄有上限规定。

(4)养老基金投资。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不断进行灵活调整,目前,30%可以向国际市场投资;个人账户计息不得低于全部AFP过去12(现为36)个月养老基金平均实际收益率的2个百分点或低于平均实际收益率的50%;每个公司至少要有相当于其管理基金的1%的资产作为现金准备金,在收益率低于最低收益率时,用于弥补差额。各AFP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生存状态。

2. 互补型

改革后这类国家存在两种互补的养老金体系,工人必须同时参加传统现收现付的体系和个人账户的体系。传统现收现付的体系由国家管理,作为第一支柱保障工人的最低退休金,只要工人达到最低工作年限就可获得。同时工人必须从工资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建立个人账户,由私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1994年7月,阿根廷开始此种类型的改革,1996年4月乌拉圭,2001年5月哥斯达黎加,2001年厄瓜多尔先后进行改革。

拉丁美洲并立型养老金改革最典型的国家是阿根廷。我们以这个国家为代表,分析一下这种改革的特征。

在阿根廷新的养老体制下,最重要、最基础、覆盖面最广的是全国养老保障系统(SUP),该系统涵盖了各阶层人士。这个系统包括两个支柱,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层是传统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具有强制性,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来源于雇主的缴费和国家税收,为参加人提供基本养老福利。该制度由国家社会保障局(ANSES)管理,由雇主缴费、专门的税收及预算分配进行融资,法律规定雇主缴费水平为工资的16%,但由于有些部门和地区在具体执行中打了一些折扣,使得平均缴费水平在1995年大约为14.7%。这一级负责以下三种类型的给付:(1)相当于全部平均工资27.5%的普遍的基本养老金,其最低资格要求为:30年工龄,正常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2)相当于每年向原来制度缴费的最后10年就业期平均工资1.5%的养老金。(3)养老金既支付给现在的养老金领取者,也发给过渡时期的养老金领取者。

第二层包含两个养老金计划供参加人选择。具有强制性,包含两个养老金计划供参加人选择。一个是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资金来源于参加人的个人缴费,为其提供补充养老金;另一个是积累性质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通过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运营保值增值,所提供的养老待遇由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规模决定。是由雇员11%的缴费率提供融资,但他们可以在投资私人养老金或由国家社会保障局管理的制度缴费之间进行选择。(1)个人选择准许雇员向建立于由养老基金管理的资本化个人账户之上的明确的缴费计划缴费。来自这一制度的养老金是以人寿保险金或者是基于每个账户累计平衡的有计划的透支,且属于残疾人或人寿保险。(2)公共选择准许雇员向国家社会保障局管理的明确给付计划缴费,它提供一个每年向这一新制度服务的最后10年就业的月平均指数化收入0.85%的公共养老金,也包括残疾人和幸存者收益,这与那些由私人机构提供的相似。

3. 并立型

改革后这类国家存在两种并立的养老金体系,工人在传统现收现付的体系和个人账户的体系中任选一种加入,这两种体系在国内呈竞争态势。拉丁美洲采取并立性养老金改革的国家有秘鲁和哥伦比亚,以秘鲁最为典型。

秘鲁于1993年模仿实行了个人账户制养老保险改革。不只是改革前的“老人”,所有新参加工作的人始终可在新老制度间选择。选择现收现付制的职工可随时转入个人账户制,而一旦选择个人账户制,则不可再回到现收现付制。

为保证老职工的退休收益,2004年3月国会社会保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争议较大的决议,允许选择个人账户制的职工重新加入现收现付制。由于现收现付制的缴费率为13%,高于个人账户制2个百分点,职工在选择回到现收现付制时需补齐差额,并交回制度改革时领取的认可债券。

政府规定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缴费率1999年12月31日之前为工资的11%,以后为8%。残疾、遗属保险需额外缴费,费率由市场决定,平均为3%,由保险公司运作,过去一般由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代为选择。

养老基金也由专门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运作,政府对投资基金品种和资产比例实行严格管制。目前有四家管理公司,只允许提供一种平衡基金,投资组合为:政府债券21%,股票7.5%,公司债券11%,金融债券28%,国外证券8.5%,其余为银行定期存款。2003年12月通过的一项新法令规定,在2004年底之前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需提供三种风险各异的基金。除上述平衡基金外,再增加一种债券基金和一种股票基金。

参考文献

[1]Hyde, Mark.Government Pensions10Th Ed[M].Publica-tion:Berkeley, Calif Nolo, 2005.

[2]Carstens, Agustín G.The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in Mexi-co, in Steven A.Sass and Robert K.Triest (Eds.) [J].Social Security Reform:Links to Saving, Investment and Growth, Conference Se-ries41,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97:153-156.

[3]Espinosa-Vega, Marco A.and Tapen Sinha (2000) .A primer and assessment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Mexico[J].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First Quarter2000:1-23.

现代拉丁美洲美术 篇8

也许我们对欧洲的主流绘画流派和经典作品如数家珍,但对现代拉丁美洲美术却是知之甚少。事实上,随着多种文化和人种的混合交融,拉美美术进入20世纪之后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世界艺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土著主义促使拉美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到古代土著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因而现代的拉美艺术摆脱了殖民时期的拙劣模仿西班牙艺术的轨迹,形成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栏目将分三期讲述现代拉丁美洲美术;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拉美现代艺术的先驱和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拉美第一个现代艺术运动。

正如现代拉美文学成就惊人一样,拉美美术进入20世纪之后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世界艺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这种独特的风格首先就是因为它具有多种文化和人种的混合交融形成的。

拉丁美洲从16世纪以来就一直是多人种、多文化的聚居地区,而且种族和文化的混杂和融合情况十分复杂。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白人征服者便很快向美洲移民,并随之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产生了下一代的新西班牙人。殖民时期,犹太商人进入美洲经商,并与当地人结合。殖民时期的奴隶制,带来了大量的非洲黑奴。在太平洋沿岸地区,陆续有大批中国人与菲律宾人涌入。而在20世纪中期,日本移民大量进入巴西,使圣保罗成为一个日本人在人口总数中占多数的城市。

这种多人种的聚居,使美洲成为欧、亚、非人种和文化的杂交地区。这种文化的聚集、混合,也曾产生过剧烈的冲突和碰撞。但经过几百年来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构成了拉美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所在,成为它内在的强壮活力、原始性和令人吃惊的恒久创造性的根源。

拉美视觉艺术的发展与拉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联系密切,甚至超过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一点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

本世纪以来,拉美政治局势处于动荡多变的状态,政变频发,战事常起。而这种多变的政治和被削弱的统治局面又使得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政治结构常常不能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拉美的观众便不断从文学艺术中寻找相对恒久的真理。这种状态使作家和艺术家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过了政治领袖。他们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被当作是拉美意识的代言人。

提到20世纪拉美艺术,就不能不涉及“土著主义”问题。土著主义滥殇于对本土文化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评价”,以及在文学和视觉艺术中采用印第安主题。它起源于欧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对“原始”文化的回归思想,而当它被引进到拉美之后,则成为促进拉美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寻根意识的重要途径。

土著主义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和政治运动开始于1900年。这一年,乌拉圭记者何塞·恩里基·罗多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比较了两个社会的框架:一个是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如美国;一个是牺牲物质的精神型的,如古希腊。他将这种比较扩及到民族,扩展到前哥伦比亚时期的纯朴的印第安文明,将之与殖民主义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他的文章在拉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墨西哥首任教育部长巴斯孔塞罗读到了罗多的文章,受其影响赞助了里维拉等壁画家,使里维拉等人成为墨西哥壁画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所以土著主义运动可以说是壁画运动的成因之一。

土著主义对拉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促使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放弃对西欧艺术流派的亦步亦趋,到古代土著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和创作的灵感源泉。由于寻根意识的加强,现代的拉美艺术才得以摆脱殖民时期拙劣模仿西班牙艺术的轨迹,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拉美各国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态度显示出某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在立足于复兴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点上,他们反对现代主义的引进;另一方面,在向传统的学院派创作观念挑战时,他们又欢迎现代主义的冲击。

20世纪上半期的拉美艺术与欧洲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大型壁画的流行。墨西哥壁画运动席卷了整个拉丁美洲,甚至影响到美国,成为20世纪拉美艺术中最重要的事件。

壁画运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回归本土文化的根基,重新研究前哥伦比亚时期古老而悠久的文明。壁画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在公众艺术中持久的生命力。在壁画运动中,公共艺术成为一个探索本土文化和民族特点并能表达政治思想的新角色,这是同时期的欧洲和美国现代艺术普遍忽略的。

过去的半个世纪,现代美术在拉美、在国际现代主义后期,建立在形式与各种技术上的因素越来越重要。艺术家无视传统的绘画或雕塑使用材料的区别,也无视传统的美术与工艺的分类,而自由地采用任何材料进行创作。许多艺术作品不满足于三度空间,而要求具有环境的特点。在拉丁美洲,这些探索产生了一种特殊影响。它促使艺术家努力回到迄今已退化的乡土或部落文化中存在的观念或技术中去。在现今的拉美,这种退化的文化与发达的都市文化并存,这种双重性的文化使拉美艺术具有了独特的面貌。

在拉美艺术中,现代的原始主义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它表现的不仅仅是异国情调或18世纪的原始主义,而是追寻到本土、追寻到孕育拉美民族的久远而深入的根。拉美文化的确是一个混血的产儿,但它不再是欧亚非和土著印第安文化拙劣的杂交,而是在长期的融化、融合、化合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崭新的拉美文化。它产生了文学中风靡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也产生了本世纪具有拉美特色的现代艺术,使拉美艺术逐渐跻身于国际艺坛,成为现代世界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独立运动与现代艺术的先驱

19世纪拉丁美洲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事件就是独立运动。这是一场拉美人民用武装斗争推翻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革命。这场席卷了整个拉美的运动前后持续了将近40年之久,到19世纪30年代才陆续完成。

独立运动对拉美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视觉艺术中则是促使艺术家逐渐摆脱殖民文化的影响,在本土传统文化中寻找艺术创造的源泉。因此拉美现代主义的兴起是与寻根意识密切相关的。

最早的拉美现代派画家都出生于19世纪,他们在年轻时或多或少都受到欧洲文化影响,都曾在欧洲受过教育;其中有的人还长时间在欧洲生活和工作,如哥伦比亚的桑塔·马利亚(Santa Maria 1860-1954)。

桑塔·马利亚的贡献是一个典范, 他在欧洲艺术家面前表明:来自遥远而贫穷的拉丁美洲国家的艺术家同样可以成为国际画坛的一员。桑塔·马利亚生于波哥大,2岁时随家庭迁居去欧洲,直到1893年才回到哥伦比亚。1904年他被任命为波哥大美术学院院长,1911年辞职,以后在欧洲度过余生。他的作品色彩丰富,他习惯使用厚厚的涂层。与同时代的欧洲画家相比,他的作画包含着某种难以言表的异国情调和一种超出对象本身的清新。比如他在1934年所作的《受胎告知》以近乎野兽主义的浓重而丰富的色彩刻画了带有冥想和沉思意味的圣母和忧郁的金发天使。

同样,在墨西哥画家和插图画家朱利奥·鲁埃拉斯(Julio Ruelas 1870-1907)的作品中也表现出强烈的异国情调。他作于1904年的《堂·赫苏斯·卢华进入“现代”杂志社》(图1),把来访者卢华画成骑着白马、走在荒凉的原始风景中的中世纪探险家,而“现代”杂志社的成员们则是半人半兽的桑陀尔和人首鸟身的斯芬克斯。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原始的美洲怎样迎来了白人的“访问”。

同时期的另一个墨西哥画家萨图尼诺·埃南(Saturnino Herran 1887-1918)对本土文化显示出极大的兴趣。他用西方传统的技法表现墨西哥本土的精神,《我们的神》(图2) 是他去世前所作的壁画稿,它即表现了一种印第安民族精神,又显示出适合西方传统的“高贵的野性”。印第安人第一次以史诗般的庄重和尊严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它预示着壁画运动的出现。埃南笔下的印第安人采用了学院式的英雄主义手法,但表现的却是土著人的主题。

同时期的卡洛斯学院教授阿特尔(Gerardo Murillo Cornado 1875-1964)是一个壁画的热心倡导者。1897-1903年间,他曾赴意大利研究湿壁画。他甚至在罗马的一座私人别墅中画了一些壁画。

阿特尔教授对本土印第安人的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以自己拥有印第安血统和印第安文化而自豪,以阿兹特克名字ATL而出名,ATL在土著纳华语中意为“水”。他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影响了一代年轻的艺术家如里维拉、奥罗斯科、西盖罗斯等,使他们成为上个世纪20年代墨西哥壁画运动的主要骨干。

在艺术创作上,他激起了人们对于墨西哥风景的兴趣。他开创了表现本土风光的全景式风景 (图3)。他笔下的墨西哥谷地有一种美妙的宁静,辽阔的谷地平原和秀丽山川能激起人们诗意的联想。阿特尔教授性格激烈,一生特别喜爱画火山,捕捉火山景色的神秘与激情。在墨西哥有不少火山,他都曾前往游历写生。他甚至在巴里古丁火山附近建了房子,以便能纪录火山爆发的情景。

在同一时期的佛兰西斯科·戈伊蒂亚(Francisco Goitia 1882-1960)可以说是在里维拉之前墨西哥最杰出的艺术家。他是一个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画家,他的作品中明显具有戈雅的影响,也有浪漫主义的因素。戈伊蒂亚的确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把想象力与独有的墨西哥特色合而为一。他年轻时曾在国外学习多年,学成后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墨西哥画坛。他在墨西哥国内战争时期回国,投身于革命军中当了一名军旅画家。革命之后,戈伊蒂亚受雇为政府作文献性的绘画,纪录墨西哥的风景和农民的情况。《坐在垃圾堆上的男人》(图4) 就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这是在调查写生中的真实经历,戈依蒂亚在他的画中描绘了一个过着自在逍遥的贫穷生活的隐士,他蓄着花白的大胡子,拄着一根树枝当手杖,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坐在垃圾堆上。他的背后是辽阔而深远的湛蓝色天空,阳光照耀着他,在他身上和他坐着的垃圾堆上洒下一片灿烂的金色。这个画中人物也是画家理想生活的象征。

委内瑞拉画家阿曼多·雷维农(Amando Reveron 1889-1954)也过着类似的隐居生活,他的性格有些有古怪和偏执。他最初在首都加拉加斯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马德里,最后到巴黎。

在西班牙期间是他人生道路上充满着惊奇的发现并充满着灵感与激情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雷维农已经形成了对神秘的、不真实并且充满幻想气氛的强烈兴趣;这一倾向又因为接触到委拉斯贵支的氛围光线和戈雅的神秘的暗调子而更为加强。

雷维农的绘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风景,通常都是单色的。首先完全画成白色,然后涂上黑色的调子;第二类是裸体或半裸的女性人体,包括单个和成组的。雷维农对风景画抱着极大的兴趣。在他的风景画中,他逐渐摒弃了强烈的色彩和琐碎的细节,以突出表现强有力的光感。他将画面减弱到近乎单色的纯净,万物都沐浴着阳光,眩目的阳光几乎令人睁不开眼。强烈的光芒湮灭了所有的色彩。就像印象主义一样,他忽略形体的体积感,而强调运动和氛围效果。与印象派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追求视觉的真实,而试图从物质世界中捕捉住自然的精神本质。在《拉米罗的黄昏》(图5) 中,远山在水天一色的空灵中化做清雾缕缕,似乎完全成了一种梦的轻烟。

雷维农的绘画显示出与波纳尔(Bonnard)的共同之处:他的风景中有一种柔软的融化感。这与波纳尔1920年前后采用的技术有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雷维农的色彩近乎单色,光的强烈使颜色褪尽;而波纳尔却有丰富的色彩。

乌拉圭艺术家佩德罗.费加里(Pedro Figari 1861-1938)也是一个独特而孤僻的人。他象其他的拉美艺术家一样,过着多样化的生活:他曾经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律师,接着是记者和编辑,后来还是乌拉圭国会议员,同时又是短文作家、哲学家和旅行家。直到1921年他60岁时,他才开始集中精力于绘画。1925年到巴黎,一直住到1933年。

费加里的作品主题广泛,它不仅包括拉美资产阶级的生活,也有历史、文学传奇、也有土生白人和美洲黑人的题材。他的画面通常以时间和空间上远离人烟的地方为背景,以19世纪后半叶的大草原以及野蛮的半文盲的土著人作为主角,以决斗作为最具特色的情节。他经常画有关热烈的“坎东贝舞”场景 (图6)和乌拉圭黑人(从巴西种植园逃出来的黑人后裔)的每周集会和舞会“坎东贝”。“坎东贝”最早来自非洲,费加里曾多次描绘这一主题。在“坎东贝”舞中,激情奔放、载歌载舞、双手击鼓的人物与白人社会那种呆板浮华的聚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费加里描绘的舞蹈仪式有一种梦幻般的气氛,令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

二、第一个现代运动

拉美现代艺术运动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在拉美也是如此。许多欧洲前卫派回到战前的绘画风格,而拉美画家则开始了新的思维方式,他们在20年代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艺术事件。

巴西的“现代主义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其首次公开宣言是1922年在圣保罗举办的“现代艺术周”,内容包括展览、诗歌朗诵会、音乐会和演讲。这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使现代主义首次面对城市中产阶级观众,其次是建立新的文化民族主义。这一活动的中心是在马尼斯巴剧院举行的展览,参展的作品水平很高,被观众称之为“未来主义”,因为意大利的未来派运动是他们听到的最新名词。

在举办现代艺术周的同年,未来主义风格的《现代艺术每月评论》在圣保罗创刊。它强调艺术的国际化、工业化状态。

在这一活动中出现了3个在以后的巴西艺坛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安尼塔·马尔法蒂(Anita Malfatti 1889-1964)、艾米利安诺·卡瓦尔坎蒂(Emiliano Caval-canti或Di Cavalcanti 1897-1976)、文森特·堂·里戈·蒙泰罗(Vincent doRego Monteiro 1899-1970),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马尔法蒂属于真正的前卫派。她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这使她有条件到处旅行。她首先在柏林学院学习绘画,在这一阶段,她受到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影响。战争期间,她到了纽约。在这里,她继续在艺术学院学习,并认识了杜尚(Du-champ)。1914年,马尔法蒂从欧洲回到圣保罗,举行了首次展览。1917年,从美国回到巴西之后,又一次举办展览。这一次展览在圣保罗传教士会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她成为反抗19世纪学院派的典范。

马尔法蒂是一个有天赋的画家,但不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她挣扎在各种风格的影响之中。她的肖像画《白痴》(图7) 是最强有力体现她早期风格的一幅作品,倾向于表现主义与立体主义。她的作品有着极其概括和精心的感觉,畸型的人物变形加上自由和颇有野兽主义风味的补色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的意味。

卡瓦尔坎蒂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他在“现代艺术周”展出的作品是不成熟的、折衷主义的,是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混杂。这以后,他去了欧洲,在巴黎的朗松学院听课。在这里,他接触了毕加索和勃拉克(Braque)、里格尔(Leger)和马蒂斯。同时,他也得以有机会游历了欧洲。

卡瓦尔坎蒂在20年代晚期的绘画是典型的立体主义风格:人物与背景由平面构成。但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立体主义,既没有分析立体主义的多面体积,又没有综合立体主义的同时再现的真实性。立体主义被他当作纯粹的装饰目的来采用。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五个来自瓜拉汀古塔的少女》(图8) 完成于30年代。这一作品显示出安德烈·德朗(Andre Derain)的影响,但没有像德朗作品那样具有坚实的结构,但有一种不同于法国画家的明快。

里戈·蒙泰罗在这3个画家中是最出色、最有吸引力的一个。他来自巴西北部的里斯夫,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1911年,仅11岁的他就学于巴黎的朱利安学院。1913年,他的作品在独立沙龙展出。接着,他在20岁时回到巴西,并在本国展出作品。以后又返回巴黎。20年代,他接触了“现代潮流”,这一团体的领导人阿梅得·奥尚方(Amedee Ozenfant 1886-1956)本人号称是一个纯粹派艺术家, 而这个团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立体主义者琼·梅钦赫尔(Jean Metzinger 1883-1957)。显然,蒙泰罗通过这一接触受到了立体主义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中期,里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人物采用简洁的直线造型,并且连在一起,形成了类似浅浮雕的效果,单色的画面处理更加强了这种雕塑效果。作于1925年的《博士来拜》(图9) 是其代表作。这些作品与其说属于立体主义,不如说属于当时在建筑与装饰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装饰风格。他的造型风格既有纪念碑意味,又有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石刻的方形块状特征。

拉美文化的特点在另一个巴西画家的作品中更为突出和重要,这就是塔尔西拉·多-阿玛拉(Tarsila do Amaral 1886-1973),她被称为“在现代艺术中表现民族主义精神的最杰出的巴西画家”。她没有参加现代艺术周的展出是因为她当时正在巴黎旅行。

塔尔西拉于1916年在圣保罗开始学习绘画,由于不满于陈腐的学院派教学而于1920年赴巴黎留学。她首先在朱利安学院就学,后来又进了保守的艾米尔雷纳德的画室学习。她在这一阶段的信件显示了她受到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的影响。

在巴黎的一年中,她成功地吸收了立体主义的因素,将其早期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奔放笔触和厚涂的表面让位于几何图形、光滑的更为统一的色彩运用以及作品结构的内在严密性。她认为:立体主义是一种类似军事训练的过程,人们想要达到在艺术中强有力的表现,必须经过这样的训练。在巴黎期间,她开始确定自己在艺术界的角色和艺术道路。

回到巴西后,她在创作中开始反映现代工业城市题材。在此期间的一系列作品中,她画了铁桥、火车站、气泵、电讯、城市套间住房等。在这些现代城市的景观中,她用立体主义的因素构成了富有各人特点的画面:形象被简化成黑线与平面、几何形,加上饱和的蓝色、丛林的绿色、红色、浅色的玫瑰等。塔尔西拉把工业的完美也看作是一种理想,她力图通过美的、清晰的、闪光的表面,通过立体主义的方法来简化和重构对象,她把圣保罗都市工业化的现实诗意和理想化了。

1924年4月,塔尔西拉去米纳斯格拉斯州的历史古城游历。对塔尔西拉来说,回到乡间,重新接触土地与农民,她似乎又找回了失去的纯真。她沉湎于绚丽的热带植物、乡间小屋、简单的装饰、农家祭坛上悬挂的纸花、漂亮的手绘木盒。在《女黑人》(图10) 中,她以综合立体主义的风格画了一个坐着的黑人女裸体。这是她综合现代主义技术和原始主题的第一次尝试:人物交叉着腿坐在一棵香蕉树前的地上。黑人题材可能是她有意无意地对童年种植园生活的回忆,在那儿,黑人女仆和奶妈照顾着孩子们,给他们讲乡间的传说和神秘的故事。

在表现乡土题材的绘画中,诗人安德拉德的“泛巴西”思想和“食人兽主义”对一代巴西现代主义艺术家以及塔尔西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3年3月,安德拉德发表了《泛巴西诗歌》,他主张通过新的途径回归巴西——它的混血文化、它的热带风景和现代工业的映衬。1928年,他又发表《食人兽宣言》,提出一种更为激进的巴西本土主义。“食人兽主义”是一种隐喻:巴西艺术家面对外来的欧洲影响要像食人兽那样,把外来因素吞下去,吸收和消化,重新组合,使之成为孕育本土艺术的素养;也就是通过征服和同化而充实本土文化,使之从欧洲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食人兽宣言》发表在《人类学评论》第1期,上面配上了塔尔西拉的一幅油画《食人族》(图11)。这是她在1928年1月送给安德拉德的生日礼物。画面上是一个坐着的畸形人物,他有一只巨大的脚和手。他身旁的土地上长出一棵仙人掌,这象征作者的本土观念。在这里,为了强调主题,塔尔西拉完全摒弃了细节,而把基本的内容简化为五个因素:人、土地、太阳、天空和简化的仙人掌。坐着的人物被夸张到超出了自然的比例:他那巨大的手脚处于画面的前景,接触着土地。他的身体越往上越细,象一个漏斗,支撑着伸向空中的小头。巨大的植物延伸在天空,接触到太阳,象征着那是它的生命之源。在这以后,塔尔西拉还画了另一幅同样风格的作品《食人兽》,突出表现了热带的生命力和繁殖,刻画了纪念碑似的男人和神秘的风景。

在阿根廷现代主义,出现在“现代艺术周”稍后不久。1924年,一个由年轻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组成的团体“马丁费罗”产生了。他们还创办了《马丁费罗》杂志,作为前卫派作家和艺术家的代言人,杂志主张振兴世界性的现代主义:它既否定传统,也反对知识民族主义;既主张美洲独立,也承认欧洲的深远影响。《马丁费罗》相信:美洲在剪断欧洲文化的脐带之后,欧洲文化在知识输入上对拉美仍然有着重要贡献。

埃米利奥·佩特鲁第(Emilio Petteoruti 1892-1971)是这一运动的参加者之一。1924年,他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立体主义协会,并在维特卡姆画廊展出了他的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布市激怒了观众。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这样的反映,因为佩特鲁第的作品是一种优美的装饰风格。虽然他综合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但他那流畅的造型和明亮、纯净的色彩达到了极为新颖的视觉效果 (图12)。引起反感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作品本身,而是新的造型观念威胁到已存在的、过时的文化秩序。

马丁费罗的中心人物是阿列汉德罗·苏尔·索拉(Alejandro Xul Solar 1897-1963年)。他在1911年去欧洲学艺术,1923年回到阿根廷后, 参加了马丁费罗的活动,并在《马丁费罗》杂志上撰文阐述“马丁费罗”的主张。

标志苏尔·索拉艺术成熟的作品是1923年完成的一组水彩画《群蛇之首》、《荣耀之首》和《催眠术》。在这些作品中,他采用了平面几何形状以及单词作为绘画的因素,以清楚地显示出他与立体主义的关系。主题的选择则反映出他对原始力量和内在精神的兴趣。他利用了水彩的透明特点,采用重叠的方法,使形象有一种X射线穿过人物的衣服、显示人物骨骼和内部器官的效果。

《荣耀之首》(图13) 显示出更多的立体主义和柏林达达主义的影响:他采用了文字符号点缀画面,并用箭矢指向人物的目光所向之处。箭矢的采用似乎是受保罗·克利的影响,后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也采用了这种符号。

在古巴,现代主义运动的出现稍晚于巴西和阿根廷。古巴的知识分子开始对非洲-古巴文化感兴趣,因为古巴有相当比例的非洲人口。1927年,首次新艺术画展在哈瓦那举行,从中涌现出一批年轻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其中有维克多·曼努埃尔·加尔西亚(Victor Manuel Garcia 1897-1968),他的绘画被认为是“原始的”,如他的《热带的吉普赛少女》(图14) 显示出受了高更的影响。

在1927年的画展中,阿梅利阿·佩雷兹(Amelia Pelaez 1896-1968)是最年轻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她在20世纪20年代离开哈瓦那前往巴黎,在那里待了好几年,深入研究立体主义,尤其是毕加索和勃拉克在1912-1913年间的综合立体主义。在她的作品中,她运用铅笔和拼贴,她的表现对象几乎是抽象的平面构成。除了运用综合立体主义的拼贴法之外,佩雷兹也采用一种曲线风格,比如《午休》(1936) 将一个颇具毕加索味道的人物置于里格尔式的油画风景中。1931年,她进入里格尔的当代学院。回到古巴后,她在静物画和室内画中将早期作品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综合——色彩绚丽的热带水果和花卉,用浓黑的线画出平面轮廓,明亮的背景、粗黑的轮廓线加上饱和的色彩使画面具有彩色玻璃画的夺目效果 (图15)。而这种风格的灵感来自19世纪末哈瓦那房子上用熟铁制成的精致的阳台、门和气窗,具有鲜明的古巴特征。

上一篇:关于《西厢记》的个人观后感作文下一篇:新手如何学习投资理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