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2024-07-23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精选11篇)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1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

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过渡】 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有采取什么行动?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

有何表现?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图提问:①材料体

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利益自我牺牲爱国精神。)

②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他指挥虎门

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精神,故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 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诉诸武力,因此有

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看法?让学生

讨论、引入探究二。

【探究二】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多媒体显示】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

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

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1)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过渡、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本原因

【多媒体显示】 第一组图军机处、1741年的英国下议院,第二组图蒸汽机、古代

犁耕图,第三组图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对比表。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必然性:根

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而中国全面

落后,综合国力弱,为战争提供可能性,而虎门销烟是借口,既使没有鸦片输入及

虎门销烟英国也会找其它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虎门销烟是导火线。

2.经过(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 《鸦片战争形势动态示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经过,然后提问:①清政府战争态度怎样?(战→和,抵抗→妥协)②你能说出多少作战英勇将领?从中学到哪些宝贵精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敢,不怕困难,爱国等)通过这些教学互动,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教育目标。

【过渡】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涌现了许多英勇的爱国将领,又处于天时、地利、

优势,但由于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投降,结果争从清政府屈膝段降,中国败而

结束。

【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多媒体展示】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的图片

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中英双方的表情,尤其突出清政府官员的满足和自得的表情。学生对清政府的表情会产生疑问,教师可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清政府认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只有5个,且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已,道光帝还认为“上海其地既不产稻米,也不产丝绸,风水也不好,那些洋人傻乎乎的,就赏给他们去折腾吧。”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清晰地了解到了条约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清政府腐败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教师展示《南京条约》表格,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危害,最后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多媒体显示)

【设计思路】 教师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鸦片战争对领土、

主权的破坏以及战后中国经济的相关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由独立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2

“读史必须读人, 读人必须读心”是近年来史学界探究历史学科的主旋律。因此, 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重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再现鸦片战争的场景, 联系鸦片战争发生的国内外背景, 运用心理学分析战争“主角”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在北师大初中历史 (八年级上册) 中居于首章首课, 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 在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 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发展、脉络, 对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 培养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的激情, 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锁定教学重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正反两方面) 。

五、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究+课堂辩 (讨) 论+选择性作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影片、图片资料等。

六、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 (特别是爱国主义) 的了解仅限于影视, 有一定的感知, 但他们好奇心、接受知识能力强, 教师要相信他们。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 通过影片反映的史实提问。

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教师可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 。

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

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历史, 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 由质疑走向探究, 让课堂向深处舒展。

(二) 讲授新课

让学生通读教材并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

教师归纳总结:

直接原因:英国保护鸦片走私;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间接原因:中国政府禁锢、销烟运动, 给英国侵略者以借口。

课件显示:吸食鸦片图和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图, 分析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危害。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直观鸦片的巨大危害, 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并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3.虎门销烟

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总结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教师归纳:收缴并禁止鸦片走私;配制戒烟措施;允许中英正当贸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

先让学生阅读文本、观察课本插图“销烟池遗址”。针对本文及图片让学生展开讨论其经过和意义, 教师最后指出“虎门销烟”是英国对华发动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探究思维、交流合作的能力, 在感受历史中, 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创设情景, 实现情感目标, 加强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5.中英《南京条约》

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对“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给予记忆和理解。

设计意图: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6.讨论辩论

现有西方个别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场维护商业的战争, 请你用史实驳斥 (学生先分组讨论、归结并由小组发言人回答) 。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事实胜于雄辩”, 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三) 课堂小结

首先让各组同学讨论今天学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总结:学习了虎门销烟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以及林则徐本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和个人都要学会适应社会变化, 与时俱进, 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八、作业设计

历史上最早的生物战争 篇3

用生物制剂作为武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后期的汉匈之战中。汉军对匈奴人发动军事进攻时,匈奴在汉军必经的道路和水源处埋设了被胡巫作过特殊毒化处理的牛羊的尸体,结果,汉军触及、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后,大范围感染疫情,战斗力丧失,不战而败。匈奴人的这种手段,称得上人类历史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

这场生物战史料上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有一个历史之谜很值得我们推敲,那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霍去病的死亡之谜。根据汉书记载,霍去病在征战匈奴过程中,军队从来不带粮草,完全依靠猎食匈奴的牛羊,结果不少部下都感染了瘟疫,这位24岁的年轻将领虽然一直体魄健壮,但远征归来后便暴病身亡。联想到匈奴的战术,我们有理由怀疑霍去病很可能就是生物战的牺牲品。后来,一些游牧部落便模仿匈奴人的手段与汉王朝对抗。在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当皇甫规讨伐羌人时,就曾出现军队中大量士兵莫名其妙死亡的事件。

由于对来源不明的疫病认识不清,缺乏有效的防疫手段,当匈奴人“制造”的瘟疫席卷而来时,汉人便根据其症状而通称其为“伤寒”。其主要症状有:因发高热而苦寒、患者体有斑瘀,死亡率很高。最致命的是,这种疫病在中原地区落地生根后,就开始潜伏下来,一旦外界环境成熟,就会大规模发作。从汉武帝后期开始,直到三国魏晋的200余年间,这种流行瘟疫呈10至20年的周期反复发作,绵延不断,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案:《鸦片战争》 篇4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状况、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战争过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战争发生、失败原因的分析,培 养学生观察、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及识图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讲述鸦片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对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依据

(1)重点: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依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英国要不远千里来侵略我国?)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重点知识。

(2)难点: 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依据: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为主,也结合启发式,比较法等。

2. 学法: 阅读法、课堂讨论、归纳分析

3. 分析学生: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战前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前让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步骤(根据教育理论,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分析理解---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课堂练习---提出研究性课题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在讲具体内容之前,老师应讲明两点: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畴及民主革命的分期(让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2)指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37分钟)

第一部分(16分钟):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这个问题是教材的重点,突破方法------由老师提出问题:中英两国远隔重洋,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引起学生发散思维,老师从课文中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状况进行详细比较,老师要做好两国强、弱两个方面的总结,并让学生阅读一段材料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性。后指出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的结果。)

第二部分(10分钟):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指出英国在打开中国大门时先后用了三块敲门砖。第一块是商品。先引导学生看材料中英正当贸易状况,指出正常的贸易状况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侵略与掠夺中国的要求。改用第二块敲门砖---走私鸦片。老师应指出这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关于鸦片的危害:引导学生看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历史视频及中国人吸食鸦片几幅图片,后指出鸦片是一种毒品。老师在讲内容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即要说明鸦片输入对清朝统治、人民健康的危害,又要结合现实情况(目前国际贩毒组织活动猖獗,毒品种类繁多:海洛因、大麻、古柯碱、鸦片、吗啡、冰毒、摇头丸等等,其中海洛因、冰毒等毒性也远远超过鸦片。),把毒品危害深刻地加以揭露。告诫同学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最后指出:鸦片走私对中华民族就是一场灾难,严禁鸦片,势在必行。

关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先让学生看电影片------虎门销烟视频,老师向学生强调虎门销烟就可以。① 应着重指出 :这种行为是维护民族的利益,意义重大。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伟大场面;② 应肯定他是民族英雄,但毕竟是封建官员,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对于禁毒的功绩,引用江泽民同志的话给予高度概括。

第三部分(5分钟):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虎门销烟引起英国用第三块敲门砖――炮舰 打开中国大门。教师给合战争示意图,以时间为序讲清三个阶段。应指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播放英军进攻路线,简单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突出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葛云飞等抵抗派及其受压制;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琦善、奕山、牛鉴等投降派占上风;道光帝的闭目塞听、左右摇摆;中国军队装备的落后。)对爱国军民的英勇抗敌,教师要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部分(6分钟): 讨论分析

讲完战争经过后,必须让学生明确认识中国为什么会战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教材的难点,突破方法:先让学生讨论,关于战败原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战前背景以及中国外交(闭关自守-即不知彼、也不知已,而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入手,先学生讨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后由教师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中让学生得到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

(三)总结(3分钟)

(四)练习反馈---------做到讲与练的结合

(五)提出研究性课题及学科渗透(3分钟): 加强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运用教学方法和原则,分析重点、讲清难点。既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又让学生与现实相结合,使整节课的效果较好,双边活动也比较活跃。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教案 篇5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的重要一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全民族的抗战 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结合时事分析:任何时期国家利益都高于一切;不同时期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不同。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对照比较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抗战为维护民族的独立进行了卓绝的斗争。 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讨论课本的思考题“是什么是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 结合时事思考讨论“在记住这段罪行后我们该怎么办?”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抗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 分析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抗战的胜利不仅增强了我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讲授采取 “问题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来辅助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这种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即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再度开发与利用。根据“侵略与反侵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清晰明了的线索使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资源的整合、问题的探讨、疑难问题的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重点 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册、导学路线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图片。教师: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谁?学生: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本课以中日对比为线索,课前教师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老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中日双方代表团,以战后观察员的身份重新审视中日之间的战争。教师以带领中日双方代表团参观抗日纪念馆为情景形式,并担任课堂导游,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深刻认识战争,反思战争)

讲授新课:(教师带领中日代表团进入纪念馆展厅)

展厅一:血雨腥风

根据课标列举罪行,教师直截了当设置问题:日本侵略者罪在何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配乐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罪行累累——苦难重重(控罪行)

参考书目: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菊与刀》

日本人重视精神, 认为“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神,天皇的存在犹如太阳,任何人都要对天皇绝对忠诚,每个人根据自己灵魂的等级安然围坐在天皇的周围,就象一朵16片美丽花瓣的菊花和谐而安定。对天皇的忠诚为起点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忠诚-报恩”忠诚

“知耻而不知有罪感” ~形成日本的耻感文化(他律):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 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根据教材P76“学思之窗”及图片资料由中方代表控诉日军罪行,“罪”在何处?

教师及时设置问题探究1:为什么日本军人对待自己家人其乐融融,而对待中国人却丧心病狂?(模拟历史法庭,突出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及引出战争爆发原因)

2、狼子野心——兄弟阋墙(找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材料一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

材料二 (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1931年8月22日)

材料四 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要求:根据资料,教师引导中日双方代表团站在中日各自角度陈述20世纪30年代中日两国之间战因何起?

教师展示及时总结: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历史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

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

国际因素:英、美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暇顾及东亚事务,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承接过渡,以导游身份继续走进展厅)

3、野蛮侵略——民族抗争(谈经过)

要求:阅读教材展厅资料,日方:从日方的角度去梳理日军的侵略史实及行军路线图;

中方:国共两党面对日军的进攻简述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

教师展示补充讲解民族抗争的史实,强调民族抗争的重要性,以回扣课标。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过程

导入新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之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运动和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怕失败,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新文化运动。(布置学生阅读38——41页全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

《新青年》的创办、根据38页“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必然兴起。理由如下[可启发学生从辛亥革命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袁世凯统治的实质、进步知识分子的奋起等方面思考回答]:

A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

B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进步知识分子奋起抗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发起勇猛冲击,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组织学生“接龙”,当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对”;引用语文科关于“反义词”的概念,练习“对号入座”。)

小结、过渡:“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但是,就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本主义大国互相厮杀,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毕露。人们需要寻找更好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就被引进到了中国。

“新世纪的曙光”、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吗?(组织学生“接龙”,当堂掌握陈独秀、李大钊[强调“钊”字的读音和字形特点];掌握《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掌握《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强调“庶”字的读音和字义]。)

2、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提醒学生要坚持运用“两分法”: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

3、根据40——41页“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的内容,小组讨论如何评价胡适对于“文学革命”的主张,然后由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意思。然后,在提问时采用“剥笋法”层层分解。例如:他主张新文学要首先解放什么?他还主张新文学要反映什么内容?他这些主张都实现了吗?等等。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他主张的文学革命,首要任务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同时也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反映平民中的社会问题。这些在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只停留在改良的层面上,并没有主张彻底的革命。)

巩固小结、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知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本第40页选择题:应选A(陈独秀)。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7

《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共分为三个部分: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 本课的空间跨度大, 内容形式较于中国古代史新, 一直是初中生学习历史较为困难的一课。现将教学设计展示如下:

一、情境导入

展示19世纪世界各地区发展形势图,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时期世界各地区发展概况, 认识当时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

本课的导入放弃了常用的以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毒品的危害等常用的导入方式, 而是应用了新史观中的全球史观, 逐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让学生立足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 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 (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探究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关系。 (提示:从中英两国的社会形态以及由各自不同社会形态产生的内在需求、对外政策对两国关系进行推理)

2. 基于问题1的结论分析中英两国发生战争的必然性以及战争的性质。

3. 形成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结论。

对于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探究中, 本课教学设计融入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的相关观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英两国处于不同的文明阶段, 而不同的文明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在需求, 会产生不同的对外政策, 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这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将不可避免, 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性质,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探究活动 (二) 鸦片战争以及《南京条约》的影响

1.由探究活动 (一) 的结论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

2.探究《南京条约》的影响: (1) 赔款割地; (2) 五口通商; (3) 关税协定。

探究过程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教师只作简单的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部分是多元史观整合最明显的一部分, 例如关于五口通商的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后会得出以下结论: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明显标记。

以上诸多观点, 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五口通商对于中国的影响, 可能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是新史观, 但是他们的答案却明确反映了:1现代化史观、2文明史观、3整体史观、4革命史观的相关观点。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下, 学生的思维更加多样化, 将多元化的新史观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 能更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三)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在介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这一事件背景时, 课文这样写道:“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政府战败求和的刺激, 开始睁眼看世界, 寻求改革救国的方法。”教材这一背景介绍已经将“师夷长技”这一思想的形成背景置于整体史观的观点之下, 学生在整体史观的指引下, 通过自主探究更能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有助于学生对整个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学习。

三、小结与提升

探究性问题:如果你是清朝统治者, 面临国难当头的局面, 你会怎么做?

学生会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后回答,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给予鼓励, 这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本节多元史观融入的历史课学习效果的检验。多元史观的引入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是强求初中生学会什么分析方法, 而是提供给学生更全面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及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本课教学流程的主体结构较之以往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并未有很大的改变, 但是由于新史观的融入, 改变了教师用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历史观念给学生制定好思维方向, 学生在课上机械式讨论的“假高效自主课堂”。在新史观融入历史课堂后, 课堂知识的建构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得到了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快乐与成就感。

由于新史观的融入, 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历史知识储备, 但这对初中生来说, 显然还没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新史观分析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学情,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 让学生对于分析的问题产生直观的认识, 否则学生也会因为问题超越自身能力无从下手, 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8

难点:为什么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图片、flash动画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回忆自鸦片战争以来法国对中国的侵略?

要求学生列举出中法已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同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利用总理衙门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中国边疆新危机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使用“新危机”一词,“新”在何处?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的内容,回忆起俄国对我国东北、西北的侵略。

让学生回忆初三所学的世界史内容:19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此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满足本国垄断资本家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输出资本的投资地的需求,列强掀起了新一轮的`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课文,制作中国边疆新危机的主要表现表。并利用历史图片和教学课件,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印象。

三、中法战争的爆发

出示材料:

“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

“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

让学生分析、讨论两份材料,思考法国侵略越南的目的何在?法国驻海防领事为何说,欧洲各强国将会瓜分中国?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理解法国发动中法战争的目的。

利用《中法战争》的动画讲解中法战争的过程,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中法战争的补充材料,分析清政府在战争的不同阶段给前线将领下达的命令以及李鸿章主张“乘胜即收”的说明,介绍在中法战争期间,各列强都打出“调停”的幌子,向清政府施压,从用清政府妥协,而日本借机出兵朝鲜,使中国南北同时告警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明白清政府决定“乘胜即收”的原因。

四、《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让学生分析《中法新约》的内容,通过讨论得出《中法新约》将会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在战场上捞不到的东西却在谈判桌上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制作中国边疆新危机表现表格,分析讨论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原因、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的原因和《中法新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边疆新危机出现的原因、中国“胜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的原因和《中法新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9

案解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二、教法建议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新

.正文的授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②三大板块:由全板书设计构成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英法——火烧圆明园

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具体的授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人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一、野心——由来已久

二、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步步蚕食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三、学法指导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有哪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由学生来述说最好,否则就由教师介绍,学生通过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部分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将问题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而后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台书写答案,每人写一题,一个接一个上来写,看谁写的既快又准确,教师最后评分。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这个题目结合到“谴责沙俄割土占地”中进行。学生可示图解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谈观感

观看《火烧圆明园》的电影,把印象最深的一幕叙述出来,并谈谈感想,彼此进行交流。

结合“痛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进行,教师可把在学生叙述过程中不重复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等学生讲完,黑板上就留下列强罄竹难书的罪恶写照,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完后归纳成简单语句,提高学生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和“亚罗号事”——英法的两个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0多万平方公里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

1.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拜上帝教”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3.金田起义(4.永安建制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10

2015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从2013年起便启动了庆祝活动的筹备工作。2014年6月2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副主席批准了《关于开设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纪念日主题课》的委托书。6月26日,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发文,要求全国各中小学校在2014至2015学年开设系列主题课,目的是“让青年一代传承历史传统”,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包括俄罗斯公民认同感、公民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按照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要求,主题课形式要灵活多样,同时要求,主题课要充分体现学生年龄特点。小学阶段多以游艺形式开展,一至四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勇气课程”,组织主题竞赛和问答比赛;初中阶段可结合卫国战争历史课让学生更多地在认知和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目前,这些课程正在俄罗斯全国范围广泛开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

《北伐战争》历史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本课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本课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二、教法建议

1.本课导入: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希波战争”。(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波斯帝国的形成、扩张及希波战争的结果。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展示《公元前6~前5世纪的波斯》图,让学生通过识图,明确波斯帝国的疆界及所包括的地区,从而得出它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对于希腊为什么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教师可提供一些背景材料,由学生归纳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3.关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1)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教材没有详细叙述亚历山大的东征,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显示《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3)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教材没有介绍,教师可作适当补充。(4)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一个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一段小字,并观看《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然后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这方面的材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关于“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1)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2)使学生认识,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应要求学生看教材《罗马古道》《西班牙的古代罗马时期引水桥》图和小字内容。教材最后的小字部分提到这一时期“罗马帝国与外部也有和平的交往”,“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教师应帮助学生回忆已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教材后面的“自由阅读卡”有“罗马帝国与东汉帝国”的有关史料,它同样是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3)教材安排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4)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对此教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导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样:“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教材的小字部分对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指出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基督教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它们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此话题和学生进行自由、平等、民主、互动性的交谈,以拓展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最重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罗马文化传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学法指导

1.充分运用本课提供的视觉教材(地图和插图),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既有书前的彩图,又有书中的各类图片。教师应该把教科书中的图片上升到视觉教材的高度去认识,不仅要注重运用这些视觉教材,而且要指导学生努力挖掘其文献价值,这对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历史图片,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指导学生设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比较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归类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答案提示:首先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和《罗马帝国》图,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然后比照当代世界地图,看看它们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收集有关史料,写一篇小论文,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提示:可通过查找网上资料、音像资料和书刊资料,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从“暴力征服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加以评述。

(海口市教育局教研窒

傅元根)

参考资料

波斯帝国

在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初,古代西亚强国米底统治着这一地区。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人在其首领居鲁士的率领下,发动起义。最后,波斯人打败了米底人,并在公元前550年占领了米底人的首都埃克巴塔纳,俘虏了米底国王,建立了阿黑门尼德王朝。此后,波斯人继续向外扩张,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战争,征服了包括亚美尼亚、吕底亚在内的广大地区,还控制了小亚细亚沿岸的许多希腊人城市。大概在公元前539年或538年,居鲁士的军队灭了新巴比伦王国,进入巴比伦城。居鲁士统治巴比伦后,放宽了对犹太人的统治,允许犹太人回到故乡,使他们得以重建耶路撒冷及其圣殿。这样,波斯帝国建立起来。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远征中的战争中阵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位后,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并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这时,波斯已经成为西亚和北非一带最强大的帝国。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二世从埃及回伊朗途中误伤身亡。不久,其部将大流士登上王位,成为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前522—前486年),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对内,大流士一世镇压了米底、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等地的叛乱;对外,他向西侵占了色雷斯、控制了今天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当时称赫勒斯滂),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波斯不但有强大的陆军,还有强大的舰队,拥有的舰只数量大约在600~1 000艘之间。为了维持统治,大流士一世下令修筑了通往帝国各重要地区的道路。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波斯帝国的经济有很大发展。公元前5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持续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最后还是以波斯帝国的失败告终。公元前331年,大流士三世率领的军队在阿尔培拉附近的高加梅拉被亚历山大大帝打得大败,大流士三世本人虽然侥幸逃脱,但仍然在第二年被杀,阿黑门尼德家族统治的古代波斯帝国灭亡。

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征服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当地居民在公元前500年起义反抗波斯统治。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镇压了起义之后,就准备征服希腊本土。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发兵进攻希腊,主力海军在路上遇到大风暴,全部覆灭,陆军遭到色雷斯人袭击,远征失败。公元前491年,大流士一世派遣使者到希腊各国索取“土和水”,也就是要求对方屈服。斯巴达和雅典不屈。第二年,波斯大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米太亚得率领雅典军队约1万人前往阻击。他们采用两翼埋伏,正面佯攻,最后三面包抄的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统率大军渡过赫勒斯滂(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北希腊。斯巴达王李奥尼达和他所率领的300名步兵在德摩比利隘口(温泉关)英勇战死。希腊人称李奥尼达为“雄狮”,在山口建立了狮子雕像来纪念他。7月间,希腊海军在地米托克利指挥下,在萨拉米斯岛以东的海峡中大败波斯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二年,波斯陆军海军再次战败。希波战争基本上结束。这以后,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时断时续,互有胜负。公元前449年,在地中海东部塞浦路斯岛以东的海上,雅典海军彻底打败了波斯海军。同一年,双方签订和约,波斯承认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独立。

亚历山大大帝和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三世之子,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溪里(一译阿喀琉斯),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两年后继位,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小亚细亚,第二年,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于伊苏斯。前332年占领埃及,第二年回师亚洲,继续对波斯作战,攻占巴比伦等城市,掳获财宝无数。公元前330年,历时200多年的波斯帝国沦亡。亚历山大进军中亚细亚,遭到当地游牧部落的反抗。公元前327年进军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因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兵。公元前326年,兵分水陆两路撤退,于前325年返回巴比伦。以巴比伦为都城,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和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侵时,建立了亚历山大港,即今埃及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端,以长约1 300米的人工大堤与对面的法罗斯岛联结,从而形成东西两个优良海港,东港是商港和军港,西港是渔港。由于当时埃及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亚历山大港不只是埃及的吞吐良港,也是地中海世界和近东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转运港口。城市规模宏大,人口众多,住有希腊人、埃及人、犹太人等。商旅、学者云集于此。亚历山大港最著名的建筑是一座巨型灯塔,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为争夺地盘展开斗争,经过长期混战,帝国分裂为几个独立的王国,其中三个最大的是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叙利亚的塞琉古王国和希腊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在亚历山大死后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为了便利船只夜航,公元前3世纪初在港外的法罗斯岛上建立了一座巨型灯塔,传说塔高130多米,顶层有一个大火炉,每天夜晚点燃,烈火光芒四射,巨大的青铜镜能把火光反射到几十千米以外的海域,极其壮观。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4世纪时因地震坠毁。本课插图《亚历山大铜像》是一尊青铜塑像,大约是公元2世纪的作品。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亚历山大建立帝国以后,希腊文化在庞大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因此,19世纪30年代以后,史学界通常把亚历山大东侵(公元前334年)至罗马灭掉由亚历山大的部将建立并由其后裔统治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这段历史称为希腊化时代,同时将这段时间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的国家称作希腊化国家,它们的文化称作希腊化文化。所谓的希腊化国家主要包括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小亚细亚的帕加马王国和本都王国。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在亚历山大帝国的范围之内,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由亚历山大的部将或亲属建立的政权。在希腊化时代,东部地中海、西亚和黑海地区的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也得到广泛交流。在政治上,各国都实行了东方式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同时,有些希腊式城市又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些城市虽然不是独立的城邦,但其自治权确实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希腊化时代,由于奴隶的劳动,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也日益繁荣,内外贸易频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就文化而言,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希腊古典文化和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这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作为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中心,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拥有庞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众多的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在这里探讨学术问题。特别是在科学方面,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如数学家欧几里德、科学家阿基米德、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天文学家希帕库斯等。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罗马的扩张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此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历程。罗马扩张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地中海一个强国迦太基。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罗马军队同迦太基军队进行了三次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公元前以迦太基失败求和结束,结果,迦太基人统治的西西里岛被割让给罗马,西西里是罗马第一个行省。此后,罗马人陆续占领了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建立了几个行省。第三次布匿战争以后,迦太基城被罗马人拆毁,迦太基统治下的广大地区成为罗马人的阿非利加省。与此同时,罗马还在向东部扩张,通过同马其顿人的三次战争,控制了希腊,然后,又派兵侵略叙利亚,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在西部,罗马人也侵占了许多地方,今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之内。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凯撒还两次派兵侵入不列颠。公元前30年,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又灭亡了埃及,把埃及并入罗马。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莱茵河和多瑙河。

拉丁字母

罗马人属于拉丁族,拉丁人住在意大利半岛中西部沿海(包括罗马)的拉丁姆地区,他们的文字称为拉丁文。随着罗马的扩张,拉丁文成为帝国的官方文字,拉丁语也传到各地。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拉丁语逐渐分化为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后来,拉丁文逐渐成为死文字,但它在基督教、法律和科学领域长期留下影响。今天,许多疾病的西文名称和西药的名称都来自拉丁文。拉丁字母简单易写,其他语种如英文、德文、北欧各国和许多东欧国家的文字,以及越南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都采用拉丁字母。

罗马的建筑

罗马人在古代希腊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大约在公元1~3世纪,是罗马建筑的极盛时期,达到了古代西方建筑的高峰。著名的罗马圆形大剧场等许多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筑的。从形式上来看,古代罗马的建筑已经和现代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剧场的设计,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而且逐排升起,观众进入剧场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处到达各区的座位,即使观众人数众多,也可以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台前是乐池,后面是演员的化妆室。古代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是利用大量的拱券结构,这些拱券结构的水平很高,能够使建筑物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罗马还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从公元前1世纪起,这种混凝土不但用于建筑拱券,还用于筑墙。同时,当时罗马人的木结构技术水平也很高,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建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了25米。此外,罗马人还学会了在建筑物中使用玻璃,有人考证,至迟在公元1世纪的中叶,罗马人已经在窗户上安装了有几十厘米见方的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古罗马的建筑师还发展了古代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柱式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特别是创造出了柱式同券式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罗马的建筑中,有的还集中使用各种弧线组成平面,并采用拱券结构。古罗马人还在理论上对建筑这门学问进行了总结和探索,维特鲁威撰写的《建筑十书》就是古罗马建筑科学的总结。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逐渐衰落。文艺复兴以后,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为人们认识,并成为人们学习的范例。欧洲人学习古罗马建筑的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罗马法

罗马法大约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古代罗马王政时代,当时,罗马的法律有人民大会的法律和平民大会的法律,共和时代的末期,元老院的决议逐渐取代了王政时代的人民大会和平民大会的法律。到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期间(527至565年),罗马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共和时期,罗马法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设置了法典编纂委员会,还派人到希腊考察法制。公元前451年,制定了法律十表,次年又补充了二表,构成了所谓的《十二表法》,由于这些表法当时都是由青铜铸成的,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可惜的是铜表在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时被毁。罗马帝国时代,皇帝的权力扩大,立法权逐渐被皇帝掌握,法律和法令都开始采用皇帝敕令的形式颁布。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法典包括《格雷戈里安努斯法典》(大约编于公元前294年)、《海摩格尼安努斯法典》(大约编于公元324年)和《狄奥多西法典》(438年颁布)。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纂了拜占廷帝国的第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在公元12世纪开始被人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部法典主要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三部分,人们还把公元534年到查士丁尼逝世时的法律编纂后称为《新律》,作为法典的第四部分。罗马法明确规定了权利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其相互间有关亲权、财产权的法律关系,即民事法律关系,这样,罗马法实际上也就是罗马民法。罗马民法分为“人法”和“物法”两部分,前者规定了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后者规定了各种财产权,即物权、债权和继承权。恩格斯对罗马法予以高度评价,称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8页,它对世界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地方的法律都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甚至欧洲以外的日本以及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制定,都明显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即使是独立于罗马法之外的英国法律和英美法系,在一些法律规定方面也参照了罗马法的某些规定。

插图《安葬马拉松战役中牺牲的希腊战士坟墓遗址》

马拉松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个地名(在今希腊雅典东北),著名的希波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马拉松之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当雅典强盛、繁荣之际,在东方,今天的西亚一带,一个强大的波斯帝国迅速崛起,以强大的攻势向希腊诸城邦推进,波斯国王大流士开始了对希腊的3次出征。第一次没有成功,大流士又于公元前490年第二次入侵,波斯大军渡过爱琴海,突然在雅典东北马拉松村附近的河谷登陆。9月12日,只有11 000人的雅典军队奔赴马拉松,迎战有数万步兵和10 000名骑兵的波斯大军。马拉松有一三面环山的河谷,雅典军队占据了山坡,波斯军扎营在山坡下的平地上。雅典军队采取两翼埋伏、正面佯攻的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波斯军队。雅典的快跑能手菲迪皮茨受命回雅典报捷。尽管菲迪皮茨已在战斗中负伤,但他还是跑回雅典,告诉忐忑不安、等待消息的雅典人“我们得救了”,说罢倒地而死。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和菲迪皮茨,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大致沿着当年菲迪皮茨的路线进行,全程为40.2千米。后来,马拉松赛跑的标准距离确定为42.195千米。本幅图画是马拉松战场今天的景色。当年杀声震天的场面已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田园风光:庄稼地、树木、小路和一个骑牲口的人。远处的小山丘上是马拉松战役中192名雅典阵亡战士墓,高约15米。1890年曾在此发掘出192具遗骨,以及一些武器和随葬的陶瓶。

插图《斯巴达战士》

公元前8世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部,拉哥尼亚地区的幼洛地斯河谷,出现了一个古希腊城邦──斯巴达。为了对付外族侵略、镇压奴隶的反抗,斯巴达人长期保持着军事民主制的尚武风气。斯巴达人力图使每一个男子都成为百折不挠、勇猛无比的战士,每一个女子都是养育优秀战士的母亲。斯巴达人生下孩子后,身体健壮的才留下来养育,体弱的则丢到山峡里去。对婴儿进行各种身体素质和胆量的训练。男孩长到7岁,就进入军校学习。在这里,主要是进行艰苦锻炼,发展体力,训练敏捷和耐劳能力,几乎不学文化课。他们常在夏日暴晒,冬日练习抗冷能力,穿粗衣,吃粗粮,甚至接受鞭笞。长到20岁时,进入军营,直到60岁才可以退伍。斯巴达战士沉默寡言,不好文饰,粗鲁,不文明。但他们体格健壮,纪律严明,刻苦耐劳,英勇善战,在战斗中能以一抵十,永不退却,直到最后一口气。他们无疑是最优秀的战士。在很长时期内,斯巴达战士无敌于希腊各城邦,使斯巴达成为希腊诸城邦盟主。本图是一位正在行进中的斯巴达战士的图画,发达的肌肉显示出他受过严格的体育训练。他戴头盔,着甲胄,拿着一个盾牌,护卫着身体。

插图《西班牙的古代罗马时期引水桥渠》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发展灌溉农业,在帝国各地修建了多处高架引水渠,插图所示的高架引水桥建于2世纪初,是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供水系统的一部分,现在仍在使用。罗马最初修建的引水渠总长约90千米,有两层或三层石拱结构。

插图《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

本图是位于今天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从图中展现的遗址局部残存的建筑来看,明显带有希腊的建筑风格,如多列柱等。

插图《罗马古道》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对帝国境内各地的统治,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这种道路当时称为驰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路,它实际上是当时条件下的高速道路网。这些道路遍及亚平宁半岛和整个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境内的驰道已经达到372条,总长度大约有8万千米,其中,仅意大利境内就有2万千米。这些驰道连接了帝国境内所有重要的地点,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名副其实的。这些道路的路面多以石块铺成,历经一两千年的风雨沧桑,许多罗马古道至今仍然在使用。在欧洲很多地方还可以见到保存非常完好的罗马古道,本课插图《罗马古道》是今天意大利境内的一段罗马古道。

本课参考书目

陈同燮编著《希腊罗马简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苏]乌特琴科、卡里斯托夫主编《古代的希腊》,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我爱读书精选500字下一篇:保安队员岗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