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2024-08-22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共11篇)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1

倒叙式教学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非传统的呈现顺序,引发学生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鸦片战争》一课的导入和部分教学内容中实践了倒叙式教学,有了些心得和疑惑。

一、倒叙式教学实践

1. 倒叙式导入环节

材料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教师设问:对于材料中的“百年的外族入侵”,在初中历史课中同学们学过哪些?“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又是指的什么?

学生回答(略)

肯定并归纳学生回答后顺势给出材料2,继续倒叙式导入。

材料2:警世钟,铸造于香港回归前夕,高1.842米,钟顶有一高7.1厘米火球……钟的背面镌有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百度百科“静海寺”词条

教师设问:材料中数字有什么独特含义?千古训条又有何意?

欲理顺鸦片战争严重的危害需通过鸦片战争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上着手。这样《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水到渠成,而倒叙式新课教学由此展开。

2. 倒叙式新课教学环节

(1)《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材料3:1842年,清政府宣布投降,接受了《南京条约》,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全球通史》

教师结合材料3讲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次事件对近代中国影响十分深远,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结合书本在与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表格,引出新问题——侵略中国打开中国国门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英国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清政府甘愿接受吗?清政府有没有抗争?结果如何?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中英双方的差距,理解中国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实属无奈之举,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思考战败的因素。

(2)“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教师结合珍妮机、蒸汽机的图片提问:上述技术革新率先在哪个国家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会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继续提问:生产大量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从哪里补充?生产的产品又卖向哪里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出示材料4引导阅读并找到答案。

材料4:“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把新的国家殖民化,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列宁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介绍英国人初到中国与中国贸易的情况,重点说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垄断等是英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同时补充中方在正当贸易中处顺差的因素。

教师提问:英国人为扭转贸易逆差采取何种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5和《烟馆中东倒西歪瘾君子》图片,思考:鸦片贸易是不是合法正当的贸易?英国人对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材料5:“(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学生回答(略)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时展示“虎门销烟”有关图片并提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英国人蓄意挑起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英国掀起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那么清政府面对英国挑衅、侵略有没有抗争过?有没有认真抵抗过?你认为清政府最终接受《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适度讲解鸦片战争两个阶段两个重要的战役:定海之战和镇江守卫战。

学生可能回答(略)

二、倒叙式教学反思

倒叙式教学虽然颠倒了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颠倒了学生通常的认知习惯,但倒叙式教学没有颠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本次教学实践就是如此。先打破常规套路从《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危害说起,思考“清政府为何接受不平等条约”,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清政府的抵抗,探究中英双方的差距;最后得出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与先进的资本主义抗衡,虽然奋勇抵抗但实力相差悬殊,战败实为必然的结论。

倒叙式教学能否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否冲突等问题都有待继续学习和研究。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2

格球山中学 马小平

本节课结束后,我把预设和实效性进行对比,发现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为突破教学难点,这在整体设计上作了一些铺垫,效果较佳。例如:为了攻克难点北伐胜利原因,我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铺垫,第一,让学生制定作战方针;第二,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第三,在过渡语中指出“孙中山的去世广大人民群众无比悲痛,盼望着早日北伐,……”;第四,观看视频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并作些记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总结,为讨论成功准备了条件。

再如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学生也难理解,而书中也没有一点材料,教学设计中我在教学国共合作时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个问题“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为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北伐胜利了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提前铺垫,效果较好。

又如,教学设计中我还增加了孙中山逝世这一内容,也是为后面学习作铺垫,不然中学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时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孙中山不去制止蒋介石?”

教学设计中我还增加了一些课外材料,是为学生理解难点搭建平台,上课时从学情看,学生真正理解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理解了为什么蒋介石是新军阀。

本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我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没答上来,一是学生刚上课有些紧张,不敢大胆回答;二是教师引导的也不够充分,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分析能力不够了解。又如从设计上讲北伐战争时忽视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再如,由于时间紧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没有进行充分讨论,而是由教师采取启发式引导,虽然学生理解了,但是印象可能不够深刻。

祈望和平,需要反思战争 篇3

人类祈望和平,讨厌战争,然而,纵观历史,战争却像不可预测的瘟疫一样贯穿人类历史,这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悖论。因而,祈望和平,必须反思战争,甚至思考战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

如果追溯到远古的蒙昧时代,我们大概更容易看清战争的缘起。从外在的环境看,战争缘自生存的竞争;而从内在因素看,则来自人的本性,来自人的征服欲望以及复仇欲望,甚至来自人的自以为是,更包括人的智慧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战争便成为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完全以超越的态度否定战争不是理性的态度。为此,应该对具体的战争有所区分,以“罚无道”的正义战争与非理性的邪恶战争,建立起有两极的鲜明的坐标。

由此,在本专题的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遭遇》中的战争是反抗纳粹侵略的战争,它是值得肯定的,其中“这个俄罗斯人,这个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人,能经受一切,而那个孩子,将在父亲的身边成长,等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便具有了正义的感召力;而《落日》中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也同样具有正义战争的性质。

然而,当我们读到“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想到三年的内战,我们的反思便遇到了挑战。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4

一、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

(1) 注重可接受性。

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得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学习目标, 进入学习状态。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点:①让学生感知鸦片及其危害;②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③认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这些学习目标无论是从感观还是理性分析的角度, 都利于学生接受。

(2) 重视层次性。

学习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课学习目标中, 从对鸦片及其危害的认知, 到对虎门销烟的认识, 再到对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的分析, 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构建新知的层次性。

(3) 强调引导性。

每一项学习目标都是学生构建新知的原动力, 设计时应考虑其激趣性、启发性、引导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完成学习构建。

二、优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

(1) 生活化。

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组具有生活经验的问题, 首先出示“大烟花”标本, 然后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能说一说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对人体有什么药用价值和毒副作用?”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先前经验, 为学生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2) 挑战性。

学生构建新知需要他们认真调动和组织原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提出:“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有的学生说因为虎门销烟, 有的学生说英国想侵略中国……教师马上追问:“如果没有虎门销烟, 英国还会发动侵华战争吗?”学生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于是教师接着问:“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学生答:“牟取暴利”。教师又问:“还有更深刻的理由吗?”学生答:“打开中国市场”。教师接着补充说明:“19世纪上半期, 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 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接着教师又问:“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还会发动鸦片战争吗?请说明理由。”于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理性认识在极富挑战性的追问中, 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与探究的过程中生成。

(3) 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本课教学中, 对于虎门销烟, 教师提出:“林则徐这种销烟办法, 会不会破坏环境?”对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同的,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不同。所以就出现了海水会污染;在那个时候, 连国家都保不住了, 还谈什么环保;当时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概念, 林则徐是销烟而不是烧烟, 方法很科学等说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 没有任何包办代替, 让学生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的自主构建。

三、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本课教学中, 当学生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后, 教师提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一出, 从学生的表情我观察到多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教师给予及时关注, 调整教学策略, 组织学生联系《南京条约》每一点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通过小组合作, 互相启发, 拓展了思路。最后通过全班交流, 进一步归纳出领土、经济主权等的丧失是导致中国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南京条约》危害的理解、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等基本知识的构建、基本能力的形成, 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完成的。

四、引导学生快乐感受学习活动成果

《边塞战争诗》教学反思 篇5

高二语文科组

梁娉

本节课,我以边塞诗为主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然后再由课内到课外,从而多角度地感受边塞诗的风格与特点,突出了研读的主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首先,整体入手,理解诗义。我引导学生先从一组诗的整体入手寻找规律:读一读这两首诗,你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吗?在学生发现这两首诗写的都是有关战争的内容后,让学生再一次读诗,说说是从诗中的哪些字、词、句中发现的。因为学生能发现这一内容上的共同之处,说明他们对诗已有大致的整体理解和感知。同时,在学生联系具体诗句的过程中,必然讲到“沙场、征战、黄沙百战穿金甲、破、将军、引弓”等字、词、句的意思,这比之以往“穿、破”是什么意思,这种从局部的字词理解入手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使学生学得更主动、轻松、有效。

然后,想象入境,欣赏积累。感受诗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脑海里画画来丰满古诗的意象。在学生对照注解自学古诗时,我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要能在脑子里出现画面。在检查学生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描述画面,谈谈感受。如在《凉州词》的学习中,重点抓住了“欲”“催”进行对比进行想象:说说“欲”做什么?“催”着去做什么?猜想并体会将士们此刻的心情,从而感受将士们的豪迈气概以及战争的悲壮;在《从军行》的学习中,则通过补充战场阴云的图片和玉门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想象“雪山暗”“玉门关孤”的画面,然后探究其中的原因,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接着抓住“穿金甲”与“终不还”的对比来感受将士们的豪迈气概。在想象画面后,还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来升华感情。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6

一、 两国两军的实力相差悬殊。

中国在近代以来遭受日本的屡次侵略,在它的大陆政策里,灭亡中国是其蓄谋已久的既定国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落后。这种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武器的落后。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经济实力以及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胜于中国。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军队的数量远胜于日本,但经济实力与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本。在现代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坦克、汽车、飞机、大炮、舰艇等武器装备,中国一样也不能生产制造。主要因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相比差得很远。有研究资料称,据日本方面估计,日本一个大队(相当于营)的战斗力相当于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在“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尽管形成了全民族抗战,但是在强大的日军进攻面前,依然丢失了大片国土。

二、 中国政治的腐败。

日本原来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曾经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是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也就是中国慈禧太后统治的那段时间,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努力实现工业化,迅速变成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被扼杀,保守派依然在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甲午战争发生时,中国北洋舰队的装备并不比日本舰队差,但政治和军队的腐败,使得北洋舰队一败涂地。主要原因是政治的腐败决定了妥协退让、避战求和的政策以及落后的消极防御的军事思想。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南京政府统治期间与日本冲突的失败,也是因为政治和军队的腐败。

三、 中国政府的软弱。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逐渐变成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国家,侵占中国是其既定国策,但是在如何侵略中国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充满分歧,正因为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充满分歧,从“九一八”事变到“二二六”兵变,一直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略成性的军人才不断在中国各地制造事端、寻衅挑衅,以作为扩大侵略的借口。而由于中国政府的软弱,使得日本军人的手段屡屡轻易得手,因而这一部分极端的军国主义分子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当时日本军人在中国制造事端进行挑衅时中国政府立即予以迎头痛击,使他们的阴谋不能轻易得逞,他们的侵略气焰就不会那么嚣张。他们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占据主导地位就不会那么容易。

四、 中国政治和军队的不统一。

在清朝末年,中国已经是派系林立,形不成全国统一的力量。北洋政府时期,更是军阀遍地、连年混战。南京政府虽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地方实力派实际上是各自为政。在蒋介石企图削弱地方派系政策下,他们在同日军的较量中不能不力图保存自己的实力,这也为日本军队各个击破、一步步蚕食中国提供了条件。“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在东北的数量并不多,假如10万东北军奋起抵抗,东北就不会轻易丢掉。七七事变时,日本在华北的军队数量也不多,第29军的10万人如果全力抵抗,平津地区也不会轻易丢掉。

牢记和反思近现代史上的两次中日战争,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中日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日关系上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有专家比较分析中国和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讲授 “甲午中日战争”上的不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详细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影响等等。日本教科书则在简单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之后(有很多歪曲历史的成分),赫然列出几个问题:(1) 你认为在最近二十年内日本和中国之间会不会爆发战争?如果发生战争,你认为中国会从哪一个方向向日本进攻?(2)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7

中国电影是伴随着中国的革命一同成长的,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理念和新文化运动启蒙、救亡的诉求, 使得中国电影人将电影逐渐变为了启民智、传思想的宣传工具。随着抗战的来临,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甚至是宣传战略武器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而战时的战争电影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被用于宣传抗日理念、 鼓舞民族士气、坚定人民决心和服务于征兵等国防工作的诸多方面,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作为一场实现民族独立,以抗战建国为目标的“圣战”,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后必定要用大量的笔墨来书写和讴歌胜利,这是每一个饱受二战之苦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共同经历的过程。而在记录这场辉煌胜利的同时,众多国家迅速开始了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的反思,如波兰的安杰伊·瓦伊达的“战争三部曲”,捷克斯洛伐克的闵采尔的《严密监视的列车》, 美国的《最长的一天》,前苏联的《雁南飞》等作品。 但中国二战题材影片却没有走上这样的道路。抗战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四年之久的解放战争和持续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大环境使得中国电影人来不及去思考战争背后的东西,而电影则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和武器一直存在着。

中国二战影片之所以与反思战争理念疏离,中国文艺理念的历史传统是重要原因。抗日战争作为一场保家卫国的神圣战争的性质,导致对它进行反思有可能在一定层面上消解其崇高性,这是一项避不开的原罪。

抗战以前苏联电影就被介绍到中国,且不仅左翼影人,右翼影人也极为赞赏,这就使得在斯大林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深深扎根在中国电影人心中。而这一套创作原则有其重要特征:强调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强调把理想和现实统一起来,以革命浪漫主义作为现实主义组成部分,着意突出真实性和历史性。[3]

这样的创作原则被普遍接受,也就等同于电影作为工具和武器的属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1942年,抗战还处于相持阶段时,毛泽东主席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文艺要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向,“要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的号召,并否定了超阶级“人性”的存在。电影作为文艺的一部分,更是让其工具和武器的属性被拔高了一层,“文革”时期更是将其推向极致。这使得建国以后“17年时期”直到70年代末,二战题材影片一直都缺少“反思战争意识”成长的土壤。

而部分战争题材,更是被隔离在意识形态限定的影像话语讨论范围之外。如国民党在抗战时的行为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这就使得对国民党抗战的描述长时间处于失语状态,直到1986年《血战台儿庄》的上映才发出了第一个声音。这使得我们失去了反思战争残酷性的重要角度——在抗战中起重要作用的、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正面战场。

可喜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在二战题材影片中加入了“战争反思”的内涵,如《紫日》、 《鬼子来了》、《南京!南京!》等。但它们中的许多作品并没得到受众的好评,许多反而受到了不少指责甚至谩骂。一方面是电影人自身对二战的认识不够准确深刻,如《鬼子来了》就有很多消解崇高的黑色幽默桥段, 同时也过多的谈及了百姓的愚昧、懦弱、贪婪的劣根性, 致使其因“立场”问题而被禁映;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心理对“战争反思式”影片的抵触。

不得不说这种抵触来源于长时间、大篇幅的讴歌和礼赞带来的意识僵化。战争及建国以后,全篇幅的讴歌、 赞扬,欢庆式的影像盛宴给了中国的电影受众一个思维定式,即战争电影就应该是英雄人物引领人民军队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或为了胜利慷慨就义。 这样的影片多了,民众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也仅仅只停留在一般性民族战争上,造成了对二战反“法西斯” 性质的认识错位,使得民族仇恨滋生并不断高涨。

冯小宁的《紫日》是一部成功地将战争反思和抗战崇高性结合起来的影片,但“日本军人将学生兵培养成杀人者,并用中国老百姓当活靶子”的桥段更多唤起的不是观众的反法西斯共鸣,而是民族仇恨。陆川的《南京 ! 南京 !》仅仅最后“军祭”的场景就能将日本法西斯意识统治下军队的狂热彰显到极致,但主角角川一个“善良的” 日本兵形象使得陆川受到了一片指责之声。可见要在中国二战影片中加入反思理念,如何把握受众的心理倾向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中国的电影人应该更好地理解“铭记历史,但不要延续仇恨”这句话,以不消解崇高的方式,以对战争的残酷和被战火摧残的美好人性的展现,让法西斯的暴行深入人心。相信中国的二战影片必将在如今思维更自由的环境下,在反思二战的层面表现得更为深邃。

摘要:“二战”是中国战争片重要的题材,作为革命历史的文艺产品,它在中国电影领域占有独特的位置。本文通过对该题材片三个类型的分析及与中国二战题材影片的比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一些评论、思考。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8

一、小说主人公北山年夫的心理变迁

(一) 战前普通人正常心理

北山年夫在战前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的日本青年, 过着自己普通的小生活。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认为这是自己最完美的初恋, 然而在家庭与生活的阻拦下, 这次的恋情以失败告终, 这给北山带来了创伤, 他依旧对初恋情人恋恋不忘, 以至于到最后他在军需厂遇到另一个愿意全心全意跟随自己的人时候, 他也只是当初美好初恋的替身。作者在描述他们二人相处过程时候, 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北山身上的普通人心理, 他有常人的七情六欲, 他的虚荣心、爱恨, 内心的孤独等等在作者的笔下被描述得淋漓尽致。由此, 可以看出在战前的北山是一个及其普通的人, 他也有平常人的正常心理与平静的生活。

(二) 战时冷漠自私的心理

作者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描述北山入伍后的心理变化。通过描述北山刚入伍时的新兵生活、上战场前激烈的争斗生活与四处转战的行军生活, 逐渐的刻画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表达北川内心思想的变化。在新兵集训生活的时候, 北川每天需要面对长时间的出操训练, 和各种随意的体罚, 在这样的生活下, 让他萌发了“人生别无所求, 唯有爱情才是最有价值”的想法, 在这个时候, 他的心理变化还是不明显, 主要是对亲情与爱情的思恋, 这时候的他还是一个能够与战友相互安慰取暖的人。但是, 在战场上的北川内心转变就很大了。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 枪林弹雨, 粮食短缺的情况常有发生, 人们为了生存, 只能靠自己。于是, 人性的恶在战争中被放大, 士兵之间为了一点粮食就争个你死我活的现象常常发生, 部队长官根本就不把士兵当成人看, 随意的体罚与泄愤……战争中各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一直在影响着北川, 最终北川的心理发生巨大变化, 他发展为一个利己主义者, 一切为了保存自己为首要原则, 以至于在听到战友的求救时, 他都选择漠视。在战争中, 我们看到的是北川的内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转变, 通过这些描述更让人感觉到人性在战争中的不堪一击与冷漠。

(三) 战后渴望救赎却失败的心理

从战场回来后, 北川获得了一份差事。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美丽的仓子。他被仓子所吸引, 唤醒了内心的爱, 生活貌似回归了平静。但是, 在与仓子交往过程中, 他却时常回忆起那个可怕的噩梦, 战争带来的痛苦难以愈合。他希望能够和仓子的交往来实现内心自我拯救。但是, 最终, 战争的利己主义思想还是根植于他的内心, 他没有办法完全的信任一个人, 最后他还是选择放弃了仓子。最终, 北川的自我救赎失败了, 在战争带来的持续影响中, 他不仅成为了一个受害者, 也成为一个自私者。

二、小说中对战争的反思

(一) 从参战者视角揭露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小说从参战者的视角描述了战争带来的人性的扭曲, 不得不说, 与其他文学中从平民受苦的视角描述, 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 小说在描述北川心理变化的时候, 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部队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下, 部队长官对士兵无止尽的欺凌, 士兵过着非人的生活。从这部分描述揭露部队生活的黑暗与残忍, 进一步刻画人性的幻灭。其次, 在战争中, 士兵为了生存不计后果, 最终沦落为自私自利的畸形人格。 在战争环境中, 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 对于他人的生命, 保持着一种旁观的态度。这进一步刻画在战争笼罩下, 人性的变形。

(二) 从复员后的经历展现战争对人的伤害

复员后的经历展现战争的持续性影响, 可人留下可怕的心结。首先, 从北川的身上背负的愧疚来说, 自从知道恋人逝世后, 北川就涌起一股因为虚伪的爱情而带来的负罪感。其次, 对队员的见死不救成为北川心中无法抹去的一个记忆, 他心里承受的压力与悔恨使得自己一次次的回忆起战争, 不断的自我询问, 最终却无法摆脱战争所带来的创痛, 以悲剧收场。

结束语:

《脸上的红月亮》是野间宏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 其通过详细刻画主人公心理变化为线索, 深刻的揭露了战争带给人的毁灭性破坏与人性的扭曲,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

摘要: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著名的作家代表之一,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 批判和揭露在战争下人性的扭曲, 反对战争。野间宏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主要是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摧残, 通过男主人公北山年夫的心理起伏变化为线索, 生动滴描述了他对战争各个过程的感受以及在战后回到日本的遇到女主人公掘川仓子的故事, 借助二人的最终的悲剧, 再次直观的强调了战争对人的毁灭以及这种伤害的持续性。本文以《脸上的红月亮》为主, 分析了其中对战争的反思。

关键词:野间宏,北山年夫,战争,人性

参考文献

[1]王一如.情爱·战争·人性——对《脸上的红月亮》的结构主义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4:43-46.

[2]焦红乐.解析《脸上的红月亮》中对战争的反思与控诉——以北山年夫的心理变迁为主线[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3:77-79.

战争类题材课文教学例谈 篇9

一、罪恶的战争引起的仇恨

《野莺的歌声》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叫做夜莺的孩子利用口哨学不同的鸟鸣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表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小英雄雨来》讲述的是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的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坚持保卫交通员的故事。“小夜莺”和“小雨来”都还是小孩子,本来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由于罪恶的战争他们却不得不成为战争年代的小英雄。如果不是“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小雨来还是那个无忧无虑戏水惹妈妈生气、在夜校跟着老师好好读书的小孩子,但是战争却让一个小孩子遭受狰狞的表情和无情的毒打。如果没有战争“小夜莺”就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学鸟叫,跟着叔叔去钓鱼,但是战争带来的却是“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和“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

战争不仅毁了“小夜莺”的家园,同样毁了无数“杜鹃”、“猫头鹰”的家园,战争中挨打的也不仅仅一个“小雨来”,无数可怜的孩子被残忍的杀害,遭到毒打,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只能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做小英雄。如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再次读这样的文章,在珍惜和平的同时,心中总是会升起复杂的感情。“忘记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样的字眼在每一个国家重大节日都会大量涌现,孩子对于战争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通过读这样的文章,孩子们相对于和平的热爱来说,更容易产生对于小英雄的同情和崇拜,同时滋生对于敌人的仇恨。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容忍甚至纵容孩子怀着一颗仇恨的心成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仇恨更容易引发战争,威胁到和平的存在。每一个曾经备受战争残害之苦的国家和民族努力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将自身曾经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而是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保卫世界和平。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要防止军国主义好战分子再次发动战争破坏和平,这需要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反思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

二、反思战争向往和平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战争引起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和仇恨,对于战争进行反思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单纯强调铭记历史其实也是在强调铭记仇恨,对于敌人的仇恨滋生的不是热爱和平的心,而是对于复仇的狂热和追捧,所以反思战争是比铭记仇恨更重要的事情。在《铁丝网上的小花》等战争作品中没有儿童直接参与战争的描绘,但是勇敢善良的小女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犹太儿童送去食物的宝贵品质更能够反映出人性中的美与善良。因为战争,整个城市都缺少食物和水源,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苦难,这在这两篇描写小英雄的文章中的描写有所欠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导孩子们珍爱和平。

法西斯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铭记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是有朝一日能够向发动战争的国家和民族复仇,而是要反思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沉痛灾难。在鲜血和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去掉战争英雄的光环,他们要如何走出战争带来的阴影?《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两则故事中缺乏对小英雄的心理进行描写,只是突出了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只是夸赞他们的英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残忍。在和平年代要呼吁孩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拥有保家卫国的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和平教育理念与美国战争小说教学 篇10

关键词:全球一体化,和平教育理念,美国战争小说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全球一体化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 教育的全球一体化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主题。因此, 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平教育理念。

一、和平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进程

和平教育理念的提出是与人们对和平这一概念的理解直接相关的。最初, 人们把和平看作是与战争相对立的一种状态, 认为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状态。这只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和平的理解。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人们把和平与人类自身的价值、人格尊严、人与自然联系起来, 形成了广义上的和平概念。在此基础上, 和平教育理念被提出。和平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获得行为改变所需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的过程, 和平解决各种冲突,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团体、国家或国际间创造有利于和平的环境。

倡导和平, 反对战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0世纪末的法国。从19世纪中期开始, 人们认识到教育对于促进和平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和平和教育应该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初, 和平教育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和平教育的研究者开始分析战争的根源并寻找阻止战争的途径。到了20世纪的中后期, 和平教育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与社会的暴力问题, 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冲突解决教育和环境教育等。进入21世纪, 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和平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美国战争小说的发展进程及特点

战争小说是美国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纵观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 美国战争小说的创作与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战争有着直接的联系。美国战争小说最早的作品当属詹姆斯·库珀在1821年发表的小说《间谍》。这部小说是以美国独立战争作为背景创作的。在这部小说中, 库珀基本上采用了中间立场, 混淆了敌我的界限, 对后来的美国战争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内战后美国南部的奴隶制被废除, 从而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鉴于美国内战的重要性, 一些小说家以此为背景创作战争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斯蒂芬·克莱恩的小说《红色英勇勋章》。这部小说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手法, 描写了主人公弗莱明从对战争感到恐惧到变得勇敢的心理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许多美国青年到欧洲战场参战, 欧内斯特·海明威便是其中的一员。战后,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自己在意大利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 创作了著名的战争小说《永别了, 武器》。在这部小说中, 海明威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放在战争的背景下来进行描述, 表达了战争是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倍受美国作家的关注。战争结束后, 美国文坛上便出现了许多以二战为题材的小说。比如詹姆斯·科曾斯的《荣誉卫队》, 赫尔曼·沃克的《该隐号兵变》, 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等。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战争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没有多少创新, 只是传统的写实作品而已。到了60年代, 随着人们对战争的认识逐渐深刻, 一些具有思想内涵的小说出现了。代表性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的《第五号屠场》、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等。这些作品大多采用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 把战争的荒谬性和战争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伤害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20世纪60年代, 美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战争。从70年代出开始, 美国文学中出现了以越南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描写越南战争本身, 描写战争之前和战争期间的美国社会现实, 而且再现越战之后的美国现实和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代表性作品有罗伯特·斯通的《狗士兵》、梯姆·奥布莱恩的《追寻卡西亚托》和《他们携带的东西》等。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给越南人民和美国人民带了的灾难。这些小说还提到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三、和平教育理念对美国战争小说教学的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和平教育理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开始深入人心。鉴于美国战争小说的特点, 用和平教育理念来指导美国战争小说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树立起热爱和平, 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冲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的观念。

首先, 在美国战争小说教学中运用和平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具有维护世界和平, 以和平手法解决国际和地区冲突的思想。美国战争小说中不乏惨烈战争场面的描写。例如小说《永别了, 武器》《第五号屠场》以及一些越战小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战争场面的时候, 可以运用和平教育的观点, 向学生说明和平的可贵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意义。这样, 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就能够被作品内容所感染, 认识到和平环境的重要作用。

其次, 在美国战争小说教学中运用和平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战争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 而且是对人类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践踏。如在一些讲越南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中, 描写了一些越南女性遭到了美国士兵的蹂躏。由于美国军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而使当地很多儿童先天畸形, 成年人失去了生育能力。在讲述这些情节时, 教师要利用和平教育理念引导学生, 增强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最后, 在美国战争小说教学中运用和平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战争在毁灭人类生命的同时, 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形在美国战争小说中时有体现。比如美国当代小说家多克特罗在2005年发表的美国内战小说《进军》中, 描写了北方军队摧毁南方佐治亚洲的农田、森林, 造成十万人因此失去生活来源而死亡的悲惨情景。教师可利用和平教育理念指导学生阅读战争破坏自然环境的情节, 使他们认识到破坏自然环境意味着人类自身的毁灭,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综上所述, 把和平教育理念运用到美国战争小说的教学中, 能够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平教育理念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美国战争小说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达到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形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保护环境等思想意识。这种方法也使得思想教育的形式变得生动具体, 易于学生接受,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白治堂.全球视野中的和平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白治堂.全球视野中的和平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2]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3]李公昭.战争.生态.文学——以美国战争小说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3]李公昭.战争.生态.文学——以美国战争小说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4]罗小云.从自然主义到新历史主义——美国战争小说流变[J].译林, 2004 (2) .[4]罗小云.从自然主义到新历史主义——美国战争小说流变[J].译林, 2004 (2) .

《北伐战争》教学反思 篇11

抗战歌曲以其独特的方式唤醒了中国人民, 并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精神力量, 成为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大量的抗战歌曲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歌曲创作经验及歌曲教学财富,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视。

抗战歌曲创作背景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受到诸多列强的欺侮和侵害” (1) 。1937年7月7日, 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从此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1938年10月, 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人民不畏牺牲英勇抗战, 于1945年8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战歌曲创作就是在如此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早在1917年, 冯玉祥将军出任湖南湘西镇节史期间, 就创作了有关“21条秘密条款”的《国耻歌》, 另外还有一首流传在民间的山东威海民歌《甲午战争》。这些歌曲的背后, 无不包含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 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此时的中国, 无论是新文艺工作者, 还是广大民间艺人, 都拿起文艺武器抒发内心的愤恨, 进行抗日宣传。

卢沟桥事变后, 各阶层中国民众组成声势浩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戏剧工作者纷纷编演活报剧、话剧、京剧等爱国剧目。学院中以及致力于左翼“音乐运动“的音乐工作者, 也都先后在抗日旗帜下精诚团结, 以实际行动进行抗日宣传。音乐家们或是奔赴敌后根据地, 或是参加各种文艺宣传队转战前线, 或是深入到国民政府的统治机构中去, 开展全面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 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成立, 同年, 武汉也成立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自此, 以武汉为中心, 出现了救亡歌咏运动的高潮。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 就堪称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八年抗战, 通常上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 但要是从抗战歌曲算起则应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 甚至要更早些。所以史学界也有十四年抗战一说 (2) 。

抗战歌曲创作类别

笔者从时间段上来划分抗战时期歌曲创作的类别, 具体如下。1931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从专业作曲家黄自的合唱歌曲《抗敌歌》开始, 一批优秀的歌曲相继出现。这其中有揭露日军罪行的歌曲“长歌当哭”。演唱时, 往往是哭着唱, 哭着教, 哭着学。还有《松花江上》、《流浪之歌》、《长城谣》、《嘉陵江上》、《铁蹄下的歌女》等, 这些歌曲都是迄今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

以《松花江上》为例。“九一八”事变后, 日军占领了东北, 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 西安街头就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 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 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 创作激情油然而生, 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 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并很快流传。1936年12月9日, 西安学生游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 并向住在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请愿。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武力镇压。当学生队伍中响起了《松花江上》的歌声时, 张学良闻歌热泪盈眶, 三天后, “西安事变”爆发, 国共开始合作, 全民抗战开始。某种程度上来说, 抗战歌曲就是抗战胜利的催化剂, 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松花江上》、《嘉陵江上》两首歌曲都运用了控诉的音调, 在旋律的主题陈述上, 以调式的主和弦分解展开。在旋律手法上, 两者都是虚势逆转地为全曲定下基调。《松花江上》的主题旋律由低音到高音, 然后缓慢下落, 形成一种悲伤的感觉。

《松花江上》的主题旋律:

同《松花江上》相比, 《嘉陵江上》的主题旋律同样运用了控诉的音调, 在歌曲旋律的主题陈述上, 也以调式的主和弦分解展开, 由主和弦到属和弦推进乐思。不同的是, 《嘉陵江上》由一个六度大跳, 进行到高音区强拍后再慢慢下落, 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嘉陵江上》的主题旋律:

1937年7月7日, 日军进攻卢沟桥地区, 中国军队顽强拼搏奋起抗战, 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同年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歌曲创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黄自先生作词作曲, 韦翰章先生补词的《抗敌歌》是我国第一首正式的抗战歌曲, 由此也拉开了正面反映全民抗战歌曲的序幕。随着战势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反映各大保卫战的歌曲:《保卫卢沟桥》、《保卫大上海》、《保卫大浙江》、《保卫大武汉》、《保卫大广东》、《保卫大西南》、《保卫我们的平津》等。其中《保卫卢沟桥》一歌的头一句歌词流传甚广, 即“敌人从哪里来, 把他打回哪里去”。 (3) 用坚定的信念激励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受难民众。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样的历史时期, “大批的革命音乐工作者走上了抗日的前线, 他们分布陕甘宁边区及华中、华北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同当地的文艺工作者汇合起来, 共同开辟了根据地和后来解放区的音乐运动” (4) 。在歌曲创作上, 作曲家们开始运用各地音乐素材创作出反映老百姓与日本抗战的填词歌曲, 这些歌曲的曲调多来自地方民歌或戏曲音乐, 表现了老百姓抗战的决心和艰辛。

1944年解放区进入了战略大反攻阶段, 前线的捷报传遍大江南北, 胜利的凯歌由此而生。这一时期主要为歌颂胜利的歌曲, 有《捷报》、《天快明了》、《抗战八年胜利到》、《庆祝胜利》、《欢迎胜利的凯歌》等。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1945年9月3日晚上, 重庆校场口广场举行了露天音乐会, 上千万民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这是亿万民众感情的热烈共鸣, 是中国国民真正的自由之声。

抗战歌曲教学

首先, 寓爱国教育于教学中。抗日战争持续十多年, 战火弥漫了大半个中国。这一时期歌咏运动蓬勃发展, 无论是政治性、生活性的, 还是区域性、艺术性的歌曲都服从于战时需要, 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皈依与认同的精神指向和审美趣味。这一时期的歌曲形成了重振民族精神的主题走向, 对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的崛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通过抗战歌曲进行爱国教育是必须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

教师可通过介绍歌曲的写作背景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救国军歌》为例, 词作者陈凝秋在日本侵华初期, 就在东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当时, 中国共产党已发表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国家山河破碎, 人民背井离乡, 这让陈凝秋刻骨铭心。一天晚上他回到住所, 从写下“枪口一致对外”开始, 很快把一首歌的歌词写了下来, 取名为《救国军歌》。第二天, 陈凝秋找到冼星海。冼星海接过歌词看后连声叫好, 马上放下饭碗, 并顺手将桌上一个香烟纸盒拆开, 哼着曲子边用筷子打着节奏边在香烟盒上写下了乐谱。这首抗战歌曲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 并很快成为风靡全国的抗战歌曲。类似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例如《生产运动大合唱》、《游击队歌》等都是在短时间内以饱满的激情完成的。对歌曲背景的分析, 使爱国主义教育很自然地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其次, 通过歌曲进行声乐及音乐相关专业学科教学。抗战时期的歌曲, 在体裁上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歌曲, 都是适合在声乐教学中使用的。如:《梅娘曲》、《黄河怨》、《渔光曲》、《松花江上》、《嘉陵江上》等。这些声乐曲目的选用, 对于丰富学生的歌唱曲目, 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以及掌握不同的演唱风格都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抗战歌曲向学生渗透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及演绎歌曲。在抗战歌曲中, 有相当一部分歌曲的旋律创作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即都运用了中西结合的作曲方法。如《松花江上》采用的是民族音调, 并用大调式。而《思乡曲》全曲采用五声调式写成,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西洋作曲中的远关系转调技法;《故乡》也是前段民族风格, 后段西洋风格;《嘉陵江上》虽然采用宣叙调, 但音调是根据汉语吟诵音调谱写而成的。这足以说明曲作者们早在30年代就已经有意识地利用西方作曲技巧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

对于曲式方面的分析, 教师可选用《游击队歌》等小型歌曲。《游击队歌》结构为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二、三、四句分别为起句, 承句, 转句、合句。第三句在节奏、旋律及句式结构上与其他各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首歌曲词曲融为一体, 音乐充满激情, 轻巧活泼的节奏既表现出游击队员机智灵活的特点, 又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善战。又如《义勇军进行曲》, 它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优秀群众歌曲之一。它既不采用我国民歌中常见的分节歌形式, 也不采用外国的主副歌形式而是从内容出发, 根据歌词的自由体结构, 突破了方整性创作方法, 以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贯穿发展, 使得乐曲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唱起来铿锵有力。对歌曲旋律、曲式的了解, 也有助于更好地演绎歌曲。

抗战歌曲不仅作为一种激励民众保家卫国的精神力量而存在, 而且在体现艺术与时代关系、艺术的民族风格以及对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方面也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因此, 不仅中华民族要记住它, 广大音乐工作者更应记住并发扬它!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 大批的红色经典歌曲记载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抗战的不同阶段, 有着不同内容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短小精悍, 号召性强, 以重振民族精神为主题走向。抗战歌曲不仅为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宣传作用, 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歌曲创作经验及歌曲教学财富。

关键词:抗战歌曲,创作类别,创作背景,抗战歌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慧.三十年代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 2003 (8) .

[2]陈丽凤.上海抗日救亡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传统文化动画艺术下一篇:胰岛素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