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10100

2024-07-27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10100(精选8篇)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10100 篇1

第十四课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

伊川县直中学 韦瑜洁

导入新课

用美国星条旗上的图案意义导入新课。学习目标

1、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2、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预习交流

• 阅读课文91—96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划出要点。(10分钟后,师友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展示学习成果)

1、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爆发、建军、建国、转折、胜利)。

3、《独立宣言》的内容与作用。

4、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5、如何评价华盛顿? 探究互助

• 师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若有疑问及时向其他组或老师请教。(6分钟)

1:弱小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英国? 2:如何评价华盛顿这个人物?

3:如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课堂小结:

教师出示提纲,以学生回顾总结为主。检测反馈: 幻灯片出示题目,B生问答。布置作业

1、《独立宣言》何时有什么机构发表?它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10100 篇2

1996年,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颁行以后, 美国各州根据各地的实际, 编写了众多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下面我们就其中某一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分析其具体的编写方式及其中所包含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理念。我们选择以该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独立战争”这部分内容为例[1], 尝试进行分析与探讨。翻译成中文后, 该节课文字数约有2万字, 限于篇幅, 课文从略。

一、美国教科书编写的特点

1. 翔实的学习内容。

一般而言, 一本美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厚达八九百页, 绝不似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每册只有二百页左右。美国独立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为了帮助美国中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该教科书以9节的篇幅介绍独立战争的内容。目录编写如下:

前沿

a.美国和英国的优势和弱势

b.反对独立者、骑墙派和爱国主义者

c.列克星敦和康科德

d.邦克山

e.内部的战争

f.华盛顿在瓦利福奇

g.瓦利福奇的战争

h.法国的联盟

j.约克镇和巴黎条约

与此相比较,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场战争, 时间也是长达八年, 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以人教版的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为例, 该教科书对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的目录编写如下: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美国教科书中的每一节课内容所占的篇幅与教科书中每一节课内容所占篇幅差不多。仅从上面的目录来看, 美国教科书中独立战争的内容比我国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内容多了六节课的篇幅。美国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涉及更多的历史细节, 比如, 从军队的供给、装备、士兵的心理等因素描述两国战争中的优势和弱势;从心理、行为两个方面对反对独立者骑墙派和爱国主义者的革命态度进行详细描述。这样便于学生从细节之处感受什么是战争、战争的复杂性、战争中的人民的不同态度、影响战争的因素等, 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理智看待历史上的战争事件, 形成自我的历史认识观与评价观, 从而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我国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由于担心过多的历史细节会增加知识点, 给学生的考试和复习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采用概述式的叙述方式。由于缺乏历史细节,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 体会学习历史的快乐, 另一方面不利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注重探究式学习, 转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方式,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学习目标的实现。

2. 充分的前言。

在美国教科书中独立战争这节课的正文之前, 有一段篇幅很长的前言。前言包含了独立战争发生的过程、主要的战役、相关内容的网上衔接等内容。通过对前言的学习, 学生可以大体了解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主要战役, 同时激发思考:战争难道就这么容易发生了?战争中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怎样的?在主要的战役中, 士兵们是怎样取胜的?战争中士兵伤亡情况怎样?如果学生们带着这样一连串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自然就可以激起对独立战争深入探究的欲望, 增加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前言还提供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的网站链接, 通过阅读这些相关网站里提供的资料, 学生们既可以解决自己思考过的问题, 又可以加深对独立战争的了解, 有利于形成自己对独立战争的认识, 提高自我对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关于该部分的前言只提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几个主要的历史事件, 再没有任何语言对其阐述。读到这样的前言, 学生们心里会产生如下的困惑: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什么?是不是本节课就主要讲这几个战争?这些与本节课有联系吗?为了解决这些疑问, 只有学完课本内容后, 才知道这节课的主线和主要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由于课文没有相关资料的出处, 学生们对抗日战争的看法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和教师, 不利于形成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看法, 容易形成唯教科书式和唯师式的思维。显然, 这样的前言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 体现能力标准的要求。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具体能力标准内容如下表[2]。

我们试以该历史教科书《美国独立战争》这节课的“a.美国和英国的优势和弱势;b.反对独立者、骑墙派和爱国主义者”两部分为例, 分析其是怎样体现能力标准要求的。教科书在b中关于三个主要派别对美国革命的态度及其各自原因的分析, 体现了上表中标准3历史分析解释的A、B、C的要求;在a中对美国和英国革命的优势和缺点的分析与论述, 体现了上表中标准3历史分析解释的C的要求。两部分中的信件、照片等多种多样的历史资料, 体现了上表中标准4历史研究能力的要求 (标准4的具体要求是从各种各样的资料获得历史内容, 这些资料包括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收藏品、历史遗迹、历史照片、报刊、日记、目击者记录、刊物和类似资料;文献类电影、还在世的目击者的口头证词、人口普查、税收记录、城市地址录、统计资料的汇编和不同的经济指标) 。

为了更清晰地让大家理解上述内容, 请看如下表格:

详细、明确、可操作的美国历史思维能力标准要求, 为教科书内容、编写方式、编写原则的选择, 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依据能力标准编写出来的教科书, 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知识的要求, 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教科书, 有助于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理解、运用能力层面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要求概括、模糊, 难以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对教科书编写提供明确的指导。

4. 开放的编写方式。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对独立战争进行了描写。不仅有美国在战争中优势的叙述, 对美国在战争中的劣势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不仅有对爱国主义者的态度行为的叙述, 而且有对反对独立者、骑墙派的态度和行为描述;不仅有对爱国主义者的赞成, 而且有对反对者的同情。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美国独立战争, 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 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宽广胸怀。

教科书对抗日战争这节课更多的是强调我军英勇抵抗场景和描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学生从中容易感受到日本的可恨、我军的强大, 继而产生出对日本满腔愤恨的心理。但是, 抗日战争的发生、经过、结果真是这么简单吗?我们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多少?国民党不抗日的吗?等等, 这些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这种单角度、定论式的教科书, 一则使学生对抗日战争理会不深, 二则容易形成思考问题鲁莽的心理, 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对我国编写教科书的启示

1.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加强对重大历史事件细节的描述。

建构主义认为, 任何知识均受情境因素的影响, 知识的传授与获得, 必须考虑情境互动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需要走向“思维的具体”, 主张把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境中, 才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历史教科书展现出详细的细节, 有助于学生进入到历史事件具体情境中, 可以更加清晰理性地认识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只有拥有理性的历史思维的眼光, 才能“理性地看待前人, 才能更确切地了解前人的建树, 认识前人的价值, 看清前人的局限, 由此生发对前人的评价也才能更加客观。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可以使学生积聚超越前人的勇气与智慧, 建立在怀疑前提下的评价更有利于建构对事物的客观公正的认识”。[3]P61-62

2. 教科书编写应增加前言这部分内容的篇幅。

前言不应只是对本课主要内容的概括, 还应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相关资料的出处等内容。学生通过前言, 可以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主线, 同时积极思考一些问题, 激起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增加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方法、相关资料的出处, 为那些善于思考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本节课内容的学生, 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帮助。这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3. 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能力目标的要求。

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都应以能力目标的要求为指导, 使课程内容与能力目标结合起来。由于我国历史课标中三维目标要求的模糊性、不可操作性, 致使能力目标要求在指导教科书编写时, 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化。只有在细化的能力目标要求的指导下, 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才有可能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要求。

4.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采取开放的姿态, 避免定论式的编写方式。

定论式的编写方式会阻碍学生的思维, 束缚老师的“手脚”,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老师的进步。历史教科书应该怎样变革呢?我主张, 应将评价中的所谓定论删去, 代以增加史料, 以创造出历史情境, 利于学生“用一种新眼光来观看所谓的事实。他要对自己说:‘我的老师和教科书告诉我, 如此这般都是真的;但那是真的吗?他们有什么理由认为那是真的, 这些理由合适吗?’另一方面, 如果他脱离学生的地位后就不再继续追索这个题目, 那么他就永远不能使自己摆脱教条主义的态度。”[4]P35

摘要:美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特点是:内容翔实、前言充分, 能够体现能力标准的要求, 采用开放的编写方式。其对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是:增加前言部分内容篇幅, 加强对历史事件细节的描述, 避免定论式的编写方式。

关键词:美国教科书,独立战争,编写

参考文献

[1]U.S.Historyonlinetextbook[EB/OL].http://www.ushis-tory.org/us/index.asp.

[2]National Standards for History Basic Edition, 1996[EB/OL].http://nchs.ucla.edu/standards.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美国独立战争 篇3

1774年,北美12个(除佐治亚)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这是北美殖民地的代表第一次聚集在一起,共商反对英国殖民压迫的大计,这是朝着统一政权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大会要求英国政府撤消高压法令,要求自治,没有提出独立的要求,但英王还是火冒三丈,决心镇压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叛逆行为,用武力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

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民兵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5年5月10日,代表们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6月14日决定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会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宗主国,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从此,7月4日就成为美国的国庆节(独立日)。

美国宣布独立以后,年轻的美国同英国之间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美国都无法同英国抗衡。

1776年12月,华盛顿决定趁敌人的军队正在忙着过圣诞节,分兵几路悄悄渡过特拉华河,突袭黑森雇佣军(Hessian)的兵营。当英军还缩在温暖的营房中熟睡的时候,美军正穿着单薄的衣服急行于途中。一些美军士兵因缺鞋少袜,冻得开裂的脚在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迹。风雪更大了,豆大的冰雹也加入了考验这支队伍的行列。有两名士兵活活冻死。士兵的枪支也因受潮而无法再用,但他们的回答是:“继续前进,拼刺刀!”这一战,美军大获全胜,美军以牺牲2人、伤5人的代价,击毙英军22名,俘虏948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虽然年轻的美国论实力比不上当时世界第一的英国,但由于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战局很快发生了扭转。

1777年,在北方的萨拉托加,美军采用南北夹击的战术使英军5000多名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的斗志,还为美国赢得了国际上的支持和援助。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纷纷加入到反英斗争中来。美国实力大增,很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中,美国的法律也在制定和实施。法律运用的过程既是对殖民地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后遗症的清除,建立起符合美国人民理想的国家,也是对法律的检验和最好的审定,在实践中被证明不符合美国稳定发展需要的内容,在1787年宪法中被淘汰。

《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设计2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

2、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通过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

1、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按时间先后,自编“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

2、运用问题讨论法,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认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理解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较弱的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与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以及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说明:《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初期失利和萨拉托加大捷

2、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3、美英和约: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

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会分析战争初期英美双方力量对比,认识到美方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归纳总结: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华盛顿的个人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持等。

4、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

2、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小结巩固

美国独立战争 篇5

(2013-11-04 14:56:51)转载▼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为国际课程班教学准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

(1)了解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学习和了解《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并知道《独立宣言》的重大历史意义。(3)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4)知道华盛顿领导大陆会议军英勇奋战,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学习华盛顿作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在独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卓越的才华,以及他的思想和做法对美国后来的影响。

(5)学习和了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的影响,并根据此宪法组成了联邦政府,美国确立了共和制政体,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6)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和性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提高判断和分析材料的能力。(2)通过对北美独立战争的过程学习,培养学生概况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探讨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逐步学会对历史伟人的正确评价能力。(4)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合作探究问题能力。

(5)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对《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比较,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分析和比较能力。

(7)学会解读历史图片和相关文字史实资料的能力以及处理史实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独立战争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注意启发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讲述独立战争的过程,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比《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内容,认识《独立宣言》阐明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理解《独立宣言》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历史文献;《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归纳华盛顿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华盛顿,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对于知识的巩固,采用强化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美国独立战争的各要素,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还可以增加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独立战争的背景、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英国殖民统治违背北美人民发展经济的愿望,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独立战争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国家,而且因为它创造出一个新的类型国家,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2、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而努力奋斗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的责任感。

3、通过对华盛顿的学习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优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2)《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作用;(3)对华盛顿的评价。

2、难点:

(1)《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正确理解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同时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如何理解其双重性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3、处理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对于重难点采用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演讲法,个别地方教师精讲深化,采用讲授法。.

四、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1)、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看,它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都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把它放到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2)、本课所属的第二单元中第10课,为民主与专制的博斗,上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启法国大革命,从地理位置看,所属美洲地区,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广泛性,普遍性,深刻性。更能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3)、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发展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中美关系的走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局势。熟悉美国的历史,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把握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的中国,却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差距甚大。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看待中美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国际课程班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国际课程班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课件准备:

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节的内容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教远,对于美国独立前殖民地的状况学生不了解,而教材给予的资料又不很详实,所以补充材料加深对背景的理解对学生非常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战争胜利的原因也和背景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战争过程用动画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特别是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运用动画示意能够生动直观的理解这个难点。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资料会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直观感受,即有利于拓宽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全美闻名的拉什莫尔山耸立在南达科他州巴登兰以西不远的地方,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总统的巨大头像。你知道这四位总统的名子吗?为什么把他们的头像刻在山上?他们对美国有何突出的贡献?今天我们讲解的问题和其中两位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1、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时间:1607年 地点:弗吉尼亚

概况:伦敦公司依据英王“特许状”来到北美开辟殖民地,1620年,一批清教徙乘“五月花”号船到北美开辟马萨诸塞,至1733年先后开辟13个殖民地。

动因:从国家几乎西欧主要国家,从阶级属性看以劳动群众为主,以寻找新乐园。(2)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

在北美总督代表代表英国,但各级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的自治权,其原因有: 从地理角度看:北美远离欧洲大陆,少受欧洲封建势力的影响。

从英国统治看:因英国属资本主义国家,其统治客观上带有资本主义民主因素。从教育和思想看:北美殖民地重视教育,另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经过100多年的开拓,13个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北部四个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种植园主大量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粮食作物和烟草等经济作物,以供出口。南部经济是建立在奴隶制剥削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在10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13个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英语逐步成为通用语言,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日益要求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以便在经济上能够独立发展,却受到英国的沉重殖民压迫和掠夺。

3、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1)无代表不纳税

由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英国在七年战争后对北殖民地政策的改变的原因,其政策带来的影响。北美人民的反响,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我们必须受到一个我们在其中并无代表的议会和政府的支配统治?那将是一种奴役,远远超过英格兰遭受到过的一切奴役。”这是殖民地拒绝纳税的理论依据。(2)反抗斗争

见课件《JOIN,OR DIE》(右图),引导学生分析此图片,等学生讨论后,在指出此蛇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在联系性,尤其是要注意将旋转90°后,就会明显看出其代表着当时北美重要的殖民地的情况,再分析“JOINT,DIE”的用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看图片2,让学生先观察此图,将学生分为八组进行讨论,从此图你得出什么有效信息,如船上的正在做什么?自由树为什么是倒挂的、图中的受折磨的是什么人?图中的作者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此图作者表达的意图是什么?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右图)这样一步步的导引,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很自然的过渡到波士顿倾茶事件上。让学生阅读有关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资料,让学生概括出其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再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总结。指出其事件是引发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并指出为此北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准备斗争的情况。

而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必要的总结探究:

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和教育等方面总结出北美独立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归纳出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幻灯片:独立战争形势图,共同落实战争经过)

⒈爆发——莱克星顿的枪声,播放视频《莱克星顿的枪声》,由学生看完后进行归纳,此枪声的重要意义。并注意识记爆发的准确时间: 1775年

⒉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展示《华盛顿》图片,说明建军和形成领导北美独立战争的重要意义。

⒊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1776年,展示图片:签署《独立宣言》 ⒋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并说明赢得了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的援助。展示相关图片。

⒌胜利——英军约克镇投降

1781年,展示图片:《约克镇战役》 ⒍签约——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展示图片:《巴黎条约》 在学生概括完北美独立战争过程后,为突出《独立宣言》这个重点,列出以下探究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回答:

1.《独立宣言》的内容,分析教材中《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主要体现了平等和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2.为什么说《独立宣言》中继承了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都根据自然法的原则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3.《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与洛克的天赋人权有什么异同?(洛克: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独立宣言》:概括成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4.马克思为什么称《独立宣言》是“第一部人权宣言”?请谈谈你的看法。

假如你是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你将怎样说服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代表下决心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学生演讲)

(展示幻灯片:引用佩特瑞克·亨利的一段话作为本段小结)

“难道生命就是那么值钱,和平就是那么美妙,因而只能以镣铐和奴役为代价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但愿你能出来制止!我不知道其他人在这件事上有何高策,但是在我自己来说,不自由则毋宁死!”

—— 佩特瑞克·亨利

5.《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宣告美国诞生;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美、亚洲、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

三、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1、胜利原因:展示课件: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美力量对比的表格,由学生思考回答:弱小的美国为什么能打败以弱斗强,以小抗大,由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并分析:(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的积极参加,士兵的英勇作战

(3)利用欧洲国家的矛盾,争取荷、法等国的国际援助(4)华盛顿的领导才能(5)英国远离本土作战

教师作总结:战争胜利原因通常从哪几个角度思考,也就是一般规律是什么?一般来讲从正义性、人民群众的作用、个人的作用、国际环境(有无外援)、对方的劣势等几方面来思考。

2、意义

引导学生从性质、国内、国际三方面简单分析即可。

(1)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产阶级革命)(2)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从邦联到联邦

1、邦联

(1)1781《邦联条例》:指出美国独立后政治情景,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重点分析邦联存在的弊端。

(2)1787年宪法:多媒体展示“美国宪法通过时的场景”图,并增加1787年宪法的某些具体内容,重点讲述其起草的必要性,主要原则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

联邦制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其积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未给黑人和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等,又体现了它的局限性。

根据宪法,美国组成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规定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

分析该宪法的局限性,尤其是注意和《独立宣言》中的人生而平等思想的矛盾性,再如对印第安和黑人民主权利的限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

2、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在第二届任满后,坚决拒绝竞选第三届总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堂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请思考清政府为何有这样的评语,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小结完后,播放《星条旗永不落》升美国国旗的动画演示,并配有美国国歌,顺致介绍美国国旗图案的代表寓意。并展示《自由女神像》,说明其代表的寓意,加深对美国独立战争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待授课完毕后及时进行必要的记述。

八、练习并讲解课堂作业,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九、板书设计

第5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1、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3、北美人民的反抗斗争

二、北美独立战争的经过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四、从邦联到联邦

十、重要参考文献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⑵ 李晓风 曹大为 赵世瑜主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师教学用书)岳麓书社 2008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设计2010100 篇6

在18世纪的北美洲,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美利坚的叛党们建立了一个的分裂性伪政权,即所谓的美利坚合众国。长久以来,对于这场由叛党们挑起分裂主义叛乱,一系列如“争取自由”之类颠倒黑白的不实之词,充斥着各种媒体和书籍,蒙蔽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国内外群众。这都是历史的颠倒!今天,我特别制作本文,把颠倒的历史纠正过来!

就人种而言,北美殖民地的主体民族是由英国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的移民,德意志、法兰西以及非洲的黑人在比例上是很小的,所谓“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就这样的诞生”,纯粹是无稽之谈!参加那场叛乱的共有13个殖民地,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英国的领土。以弗吉尼亚殖民地为例:该殖民地为英国的伦敦公司所建立,于1606年得到了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特许状。1624年特许状被取消,该殖民地转到王家直接管辖之下。其他殖民地的建立过程与之大抵相似。

各个殖民地的发展完全是英国宗主国大力扶持的结果。以弗吉尼亚殖民地为例: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移民大量死亡,完全是因为英国本土接连不断的派出救济船和补充人口的情况下,该殖民地才得以维持和发展;宾西法尼亚的移民在和原住民的战斗中屡战屡败,完全是在由英国本土派来的“红衣军”的援助下才勉强站稳了脚跟。

英国政府同时也重视扶植殖民地地区的经济发展。英国在殖民地设立的政府通常无偿的向工厂提供土地,为其免税并提供其他优惠政策。殖民地商业的主要出口对象也是英国及其其他殖民地,如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军舰的桅杆便全部由北美新英格兰殖民地出口的松木制成,而英国的商船中有30%以上是在北美殖民地制造的,这极大的加快了殖民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了最大限度的协调局部与整体、地方和中央在生产上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英国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方针,限制殖民地地区钢铁、制帽业的发展,这也是为了从长远上保证殖民地人民的更本利益。1750年英国颁布的制铁条例中规定对北美殖民地生产铁条免除进口税,再一次以实际行动驳斥了美独分子和国际反英势力所谓“英国限制殖民地工业发展”的无耻谎言。

英国政府始终重视保证殖民地人民的利益。在殖民地建立初期,对所有移民都采取了免费赠送土地的方针,但由于一小撮利欲熏心的土地投机商人(其中就有臭名昭著的美独份子头目富兰克林)勾结某些腐败官吏,以低廉的价格取得了本应免费发给劳动人民的土地,而后再高价出售。英法战争结束后,为了保护广大印第安人民的土地所有权,英国政府禁止13殖民地居民进入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地区,这就极大的损害了土地投机商人的利益。这些土地投机商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狗急跳墙,煽动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了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最顽固的反对者。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对祖国应尽的义务。由于英法战争导致军费开支增加,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965年后适当的增加了北美殖民地的税收。国难当头,美独分子不思为国分忧,反而组织所谓的“自由之子”,暴力抗税。他们殴打税吏,焚烧税务机关,极大的干扰了社会秩序,更有甚者,他们甚至还秘密集结军火,妄图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分裂野心!

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繁荣稳定的北美殖民地局面,英国政府对叛党的不合理要求作出了重大让步:首先在1766年三月废除了北美殖民地的印花税,而后又于1770年废除了唐森德法案。至此,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只保留了一项每磅3辩士的茶叶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但美独分子们并未因此而放弃他们的阴谋活动,反而变本加厉的于1772年11月成立了所谓的“通讯委员会”,进行大规模的分裂串联活动。他们利用该组织恐吓、威胁、乃至迫害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北美爱国志士,以致达到了“无论何人,只要不遵从他们的指示,其人身和财产就失去了保证”的地步,整个北美殖民地都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之中。

自英国保留茶叶税后,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走私活动异常猖獗,严重的损害了殖民地正常的经济秩序。为了保护殖民地商人的合法利益和广大殖民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英国政府紧急从东印度公司调运了大批茶叶运往北美殖民地,其市场售价仅为走私茶叶的一半。这就严重损害了走私商人们的利益,他们铤而走险,将这批茶叶倒入大海,还栽赃给印第安人,这就是所谓的“倾茶事件”。倾茶事件发生后,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证殖民地人民根本利益,英国政府不得不加大了对美独分子的打击力度,增加了殖民地的驻军。而美独分子的头目们则于1774年9月5日于费城召开了所谓的“第一次大陆会议”,在提出了大批如“废除1763年后公布法案”等不合理要求的同时,为了欺骗广大要求统一反对分裂的殖民地人民,还特别指出愿意继续效忠英国政府。

1775年4月18日,殖民地总督盖茨将军出动800名军队收缴非法武装“自由之子”藏匿于莱克星顿的军火,而自由之子则卑鄙而凶残的伏击了这些执法人员,造成了300余名执法人员伤亡的重大悲剧,这就是著名的莱克星顿惨案。至此,英国政府不得不采用武力手段来解决北美殖民地问题,而美独叛党们则召开了第二次所谓的大陆会议,任命臭名远洋的大奴隶主、大地主、大土地投机商、双手沾满印第安人民鲜血的大刽子手华盛顿为叛军的指挥官。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大陆会议于1775年7月向英国国王提交的请愿书上仍然表示愿意和解,不少叛军的高级军官也纷纷表示“和我们祖国的和解是每一个美洲人衷心的愿望。”

北美殖民地的广大劳动人民更是积极拥护英国的统一而反对分裂,他们纷纷组织起来为效忠派,积极为实现英国的统一而努力。他们为英国军队提供食品、军火、住宿等方面的支援,冒着生命危险为英军侦察美独叛军情报。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还自发的成立了民兵组织,为维护英国的统一而和美独叛军进行殊死的战斗,仅仅在纽约一地,就有41600名以上的爱国群众加入了效忠派的武装。据保守估计,在整个叛乱时期全美殖民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爱国群众加入了效忠派的阵营。

美独叛党们对北美洲广大殖民地人民爱国的行为恨的要死,怕的要命,他们组织了反动恐怖组织“安全委员会”对爱国群众们进行迫害,没收爱国群众们的财产,把他们投入监狱,涂柏油插羽毛甚至加以残杀。在叛乱结束后,有数十万爱国群众被迫离开家园前往加拿大、西印度群岛等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就有力的揭穿了杰弗逊、潘恩等美独分子吹鼓手所谓“人权”的真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英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不仅仅得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更得到了全世界爱好正义人民的支持和援助。近3万名德国萨克森、黑森的热血青年,加入了入英军前去镇压那些叛逆的志愿军。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国际主义的精神!那些污蔑他们是“英国雇佣的炮灰”的言论是对这种伟大精神的亵渎!

英军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因此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1775年,远征加拿大的美独叛军在损失了5000人后大败而归;殖民地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也纷纷组织暴动,协助英军打击叛党。(1776年7月4日,为了扭转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的局面,美独分子们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公布了所谓的《独立宣言》。该宣言的56个签字人中,有商人、奴隶主、大地主和律师,小农、工人、黑人、妇女、印第安人则一个也没有,而占殖民地人口压倒多数的正是这些人,该宣言到底能否代表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意志还不是一目了然了吗?为了欺骗广大北美劳动人民,《独立宣言》声称“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力„„”,但该宣言中没有任何废除奴隶制度的条款,这充分的证明了《独立宣言》虚伪的反动本质和美独分子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的丑恶嘴脸。

《独立宣言》的发布和大陆军的成立并未成为美独叛军的救命稻草:1776年8月27日,叛军在布鲁克林被击溃;9月15日,被英军纽约光复;到了1777年9月17日,连美独叛党的巢穴费城也被英军解放,大陆议会不得不狼狈逃窜到约克镇为了挽回败局,美独叛党们狗急跳墙,丧心病狂的和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际反英势力,特别是法国勾结了起来。法国自1763年被英国击败后贼心不死,一直妄图借北美问题干涉英国内政,并早在那时就和美独叛党的重要头目富兰克林建立了不可告人的关系。叛乱爆发初期,法国玩弄两面派的无耻手段,在宣布中立的同时纠集西班牙、荷兰等国际反英势力向美独叛军提供物资方面的援助。

在整个叛乱期间,美独叛党们得到了法国2400万里佛尔(其中有600万是无偿赠与);荷兰1304000元;西班牙174017元的资金援助。可以说,美独分子已经堕落为了国际反英势力所雇佣的工具。此外,他们还以个人身份,打着“志愿者”幌子向北美派出了拉菲德、司徒本等超过7000人的雇佣军,去充当美独分子的炮灰。到了1778年2月6日,法国则和美独叛党们正式签定了同盟协定。在该协定中,美独叛党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出卖主权,同意法国获得7年战争中广大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土地,他们已经成了一群地道的卖国贼。1776年,西班牙对英国宣战;1782年,荷兰参战„„列宁曾指出,“„„在艰难的战争中,美国人民也与一个压迫国家签定协定„„”,深刻了揭露了法国等国际反英集团是“压迫国家”的本质。

面对险恶的国际形势,英国政府为了尽最大可能争取和平,于1778年2月17日表示愿意再次谈判,并表示愿意作出除北美分裂外的一切让步,只要承认自己是英国人,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但美独分子的大陆会议无视大陆民意,顽固的继续推行分裂英国的罪恶图谋,导致了谈判的破裂。除了美独叛党和国际反英势力外,在英国内部也有不少同情美独的败类。英国驻北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T·盖茨将军的妻子就是土生北美人,而高级指挥官W·豪将军更是在战争的紧要关头故意消极怠工,使得美军得以顺利的推进。

尽管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勇敢的英军战士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仍然英勇奋战,于1778年12月收复了萨瓦那,并于1779年收复了南卡罗莱那和乔治亚腹地。但大势以去,英军不得不于1781年退出南卡罗莱那。1781年10月19日,面对美独叛军和法国干涉军绝对优势的联合攻击,康瓦利斯将军在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给予敌军重大杀伤后,不得不在约克镇投降。此后,虽然英军于1782年在瓜德葡鲁和直布罗陀的海战中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并未改变整个战局。

为了最广大英国人民群众的利益,避免北美其他殖民地落入法国手中,在美国伪政府保证赔偿北美“效忠派”爱国群众的损失后,英国政府于1783年9月3日和美独叛党们签定了英美和约,承认了北美殖民地分裂的客观现状。北美叛乱至此结束。

美独分子的分裂阴谋得逞后,很快又对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地区爱好和平的善良的印第安人举起了血腥的屠刀;而屠杀印第安人的鲜血未干,他们又把大量的黑人作为奴隶从非洲掠到了北美。显然,美独分子所谓的人权完全是谎言!

这里要指出的是,这场被美独叛党和国际反英势力无耻的吹嘘为“独立战争”的叛乱结束后,北美殖民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下降了。在政治方面,南卡罗莱那州规定只有拥有50英亩以上土地的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新罕布什尔和乔治亚规定只有纳人丁税的人才能参加投票;德拉瓦尔规定土地所有者方拥有选举权;麻萨诸塞则规定只有拥有300镑以上的财产的土地所有者才有被选举资格„„不但广大印第安人、黑人和妇女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连70多万白人男子中,能够参加选举的也不超过10万人,再一次证明了《独立宣言》中所宣布的人民主权原则,不过是美独份子欺骗群众去当炮灰的一纸空文!就连美国学者毕尔德也不得不承认“1780年的宪法是法律家和商人的宪法”。

在经济方面,北美殖民地的广大劳动人民更是落入了苦难的深渊:为了进行分裂战争,美独叛党们大量发行所谓的“大陆券”,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至1780年3月,纸币票面价格40元才等于硬币一元,几乎成了废纸;1781年美国联邦政府又宣布大陆券作废,于是广大劳动人民手中的积蓄立刻化为乌有,美独头面分子们则乘机发了战争财。

美国联邦政府在经济上的反动性集中的体现在战后的税收方面,起税率远远超过了英国政府统治时期的水平,人丁税土地税市镇税„„种种苛捐杂税数不胜数,1786年各州州税已占居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麻萨诸塞州的人丁税更是高达50元,也就是说,一个四口之家要承担200元的税务负担,比其全年的收入还要多!麦斯托曾写到“一半的居民完全破产,另一半也陷入了贫困的深渊”。美独分子的联邦政府到底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事实上在叛乱还未结束时各地就已经爆发了多次群众性反对美独叛党的革命运动,其中1781年费城人民群众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1783年6月宾西法尼亚的8000名叛军起义;1786年威镇全国的谢司大起义,更是把群众反对美独叛党的斗争推向了高潮,大西洋再宽也无法割断两岸人民的友好往来,英美的经济贸易额在叛乱结束又迅速回升。

左右美国独立战争的“沼泽之狐” 篇7

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此后,美英两军在北美展开了激烈的较量。1776年10月,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使英国的宿敌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纷纷改变了动摇不定的态度,英国的局面变得愈加困窘。但就在1780年,当人们都以为战争胜负已定时,美国南部殖民地革命事业出现了接近毁灭的局面。

那个夏天,上任两年的北美英军司令亨利·克林顿遵照伦敦的旨意,实行北守南进的战略方式,放弃了在纽约方面发动攻势的一切企图,并撤离费城。同时在北线实行战略收缩,以纽约为中心进行固守;同时,力图抢在法国援军到达北美之前,占领美国南部地区,以充分利用南部亲英派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等有利条件,与法美联军对抗。这片区域被称为“柔软的腹部”,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利于英军海上支援。

1780年5月,夏天刚刚开始,一支1万人的英国军队奔赴了查尔斯顿前线,并巧妙地运用战术困住了南方的美国野战军。时长6个星期的围攻,造成了美军在独立战争中一次最大的失败。美军在南部战场的全部主力部队被一网打尽,本杰明·林肯将军及其部下的5000余人被俘。南方许多人开始重新效忠英国。

5月底,南卡罗来纳的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抗英武装力量,也在韦克斯豪斯被巴纳斯特·塔尔顿中校指挥的亲英派部队所击败,战斗呈现一边倒局面,英军仅仅伤亡17人,而美军死亡113人,受伤150人左右。据说战斗中英军无视美军投降的白旗,肆意杀伤美军,从而引发如此惨剧。因此这场战斗又被称为“韦克斯豪斯屠杀”。

在一片胜利声中,克林顿得意洋洋地报告说,他已经“平定了南卡罗来纳的叛乱”,断定南方战场胜利局势已定,于是北返纽约,留下康沃利斯勋爵镇守查尔斯顿。

这一天,从南卡罗来纳州来了一支吃了败仗的队伍,他们有老有少,有黑人也有白人,他们衣衫褴褛,就像为头的那位,长着一个突兀的鹰钩鼻子,脸庞上棱角分明,他就是弗朗西斯·马里恩中校,他骨瘦如柴、其貌不扬,因为脚上受了伤,他甚至是在仆人的帮助下才从马背上翻身下来。这与传闻中那个“当听到他的名字,英国士兵都会不自觉颤抖”的中校完全不一样。

美国方面的北方联军少将霍雷肖·盖茨的副官威廉姆斯上校在日志里记录过,当时,包括他在内的北方联军的人都不自觉地嘲笑着这支简陋的队伍,马里恩和他的手下在盖茨少将的命令下被遣返回了原地,负责收集情报和骚扰敌人。

但此后不久,马里恩和他的追随者又骑马回到了北卡罗来纳州。在未来13个月,他证明了自己是非主流游击战的高手。

沼泽中的“狐狸”

就在马里恩短暂停留于盖茨的阵营期间,他的故乡南卡罗来纳州东部的威廉斯堡区的居民正在奋起抗击英国人的进攻,他们发送给马里恩一条消息,希望他能够回去指挥。他欣然接受,因为他曾是南卡罗来纳州的省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此前,他也担任过南卡罗来纳州的第二届大陆团上尉连长。那时,他严肃军纪,颇得名望。

早在独立战争爆发的第一年,他就参加在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的最重大战役。1776年6月28日,他在指挥着大陆团,依靠一个未完成的防御工事守卫住了查尔斯顿港的入口,并击退了9艘英国军舰的攻击。但3年后,因为指挥不当,他错失机会,被英国人的军队击溃。这一次,他要卷土重来了。

在卡罗来纳州,遍布流速慢、水沙多的河流和满是黑水沼泽的地区,这对马里恩非常有利,因为他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这个老兵,年近50岁,但身处洼地中就像夜行动物,机警而灵活,白天,他让队伍安全地待在黑暗之处或沼泽中的家里。当天黑以后敌人在宿营地休息时,他就带领手下人骑上马奇袭敌人。天亮时,他们即刻撤退,只留下一片混乱。无论冬夏,游击队员们都风餐露宿,饿了就吃田鼠和红薯,渴了就喝沼泽水,活动方式就像一群亡命之徒。由于弹药匮乏,在许多次战斗中每个游击队员经常只有不超过3发的子弹。

在一个炎热的夏夜,马里恩率领16名骑兵从黑暗静寂的湿地出发,袭击了一队押送160名美国俘虏的英军士兵。在这场短暂的战斗中,24名英军被击毙,被俘的美国人被释放。很快,马里恩和他的队伍又消失在黑夜中。“沼泽之狐”一战成名。

这就是马里恩的作战方式,也是一段开场的序曲。这种方式很快使英军晕头转向。他们极度愤怒,却连对手的影子都没看到。马里恩的游击队总是神出鬼没:飞快地袭击他们,然后又飞快地逃脱。

领兵最少的准将

为了对付南方分散的反抗活动,坐镇纽约的克林顿将英军在北美的两个骑兵团,即第16和第17骑兵团都调给了康沃利斯。

康沃利斯的确令人放心。可以说,他是整个战争期间,英国派往北美的最优秀的将军,他所率领的部队也非同一般,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一支轻装步兵部队,适于快速运动和疏散作战。新加入的第16和第17骑兵团被合编成“女王骑兵部队”,会同亲英派中的骑兵队以及英军一些步兵团中的骑兵连,对南方的革命者展开了反游击战。但在较量中,面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马里恩游击队,英军却常常白费力气,毫无收获。

康沃利斯麾下的指挥官塔尔顿上校和詹姆士·威姆斯少校,对马里恩的追逐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急欲除之而后快。他们四处收集有关马里恩踪迹的报道和流言,但他们从来没有抓到他。

马里恩无法阻止密探向敌军报告他的行踪,但是每次当英军到达他的宿营地时,他总是早已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有一次,英军派骑兵出堡垒去抓他,当他们返回时,发现马里恩偷袭了堡垒,并付之一炬,将它烧成了平地。

最终,马里恩将基地建设在了皮迪河上的斯诺岛上,而他自己的宿营地在岛屿上一座高高的、被灌木覆盖的沙石山脊上,这条山脊贯穿着整个斯诺岛。它的后面是广阔的沼泽和洼地,边上到处都是野生的带刺的荆棘和甘蔗,这些成了他的可靠屏障。

一位年轻的英国军官曾有幸得到了一个机会前往岛上,参加一次战俘交换活动,他看到了马里恩队伍卓尔不凡的性格和高昂的士气:尽管他们衣衫褴褛,物资也明显很匮乏,甚至他们的领导人身材矮小、外观谦逊。他邀请人们分享了他的晚餐:随地火烤的红薯。

马里恩一直在这里休养,并等待时机,直到1780年10月,随着一些男丁陆陆续续的加入,原本兵丁稀少的马里恩游击队强大起来了。马里恩决定开展并推出了另一次闪电突袭。这一回,他带领着150人,奔袭40英里,越过3条河流,为英国人带来了巨大震撼:在10月25日午夜偷袭敌人的阵营。大多数英国士兵逃入了附近的沼泽,马里恩的队伍检获80支新的步枪和同等数量的马匹和鞍。

这次突袭让马里恩颇为得意,但实际上,历史中让人铭记的是他在此半个月前的战果:1780年10月7日,他会合了“山里人快枪手”、“弗吉尼亚民兵”等5支边远地区的民兵武装,与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指挥的1100名亲英派来复枪手交战于王山,结果革命派取得了辉煌胜利:亲英派全军覆没,身为神枪手的佛格森上校也被狙击手射杀。在此以前,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差一点就死在佛格森的枪下。这场战斗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交战是在美国人之间进行的。马里恩自己也没有料到,因为亲英分子的失利,“王山之战”的结局令康沃利斯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的入侵。美国历史学家对此有如下评价:“其影响之大,怎样估计也不算过分”。

那一年除夕,马里恩的部队用一种古老的、盛行于乡下的方式尽情地狂欢:他们瘦削矮小的指挥官被任命为准将。一些有着同样军衔的人指挥的作战战线可能要比马里恩绵长,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准将指挥的士兵比他更少。他多次击败了数量更大、装备更好的部队,使他成为历史上最出色的游击队领导人之一。

小游击队也有大作为

1781年早春,大陆军新任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将军率领一支人数仅是康沃利斯的三分之一的军队进驻卡罗来纳。格林避开了与英军的正面冲突。他找到当地游击队,要他们帮他侦察和窥探敌情。但这个美国将军只相信正规部队,不相信游击队能有什么大作为。

与此同时,英军再次下决心要把马里恩赶出南卡罗来纳的洼地。他们已被这个难以形容的矮小军官耍弄得疲惫不堪。敌军派出骑兵搜索整个乡下,紧紧追踪着这个善于躲避的叛军首领和他的队伍。

此时,这只“沼泽狐狸”已经熟练了伏击英军的战术。他偷袭英军的物资供给车队,堵塞河上交通,或者烧毁敌军的储备仓库,顺便沿着萨姆比特河与约翰·沃森上校率领的英军展开了一系列小型战斗。

他的游击队以速度和计谋来弥补自身兵力的不足。马里恩和他那些配备了来复枪的骑兵紧紧咬住沃森的步兵。令他们白天很少休息,晚上也几乎没时间睡觉。沃森上校终于发现,无论自己转到哪儿,都会发现他的道路已被堵死,且危机四伏。到最后,连自己的坐骑也被隐藏的狙击手杀死。

到了4月,一大队英军占领了沃森要塞。这个要塞建立在斯科特湖边,原本位于印第安人的土丘上。马里恩得到了一些增援部队后就包围了这座要塞。游击队既没有大炮,也没有修筑掩体的人,但他们很快用砍伐而来的松树搭成了一座塔,并从上面向下边的敌人大本营猛烈开火,最后攻陷了这个要塞。

这时,格林将军才不得不改变了对马里恩和他的这支游击队的看法。这天“沼泽之狐”收到了格林将军的来信:“没有人比你更有权力接受公众的谢意或更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佩。”其实格林将军知道,马里恩和他的小队人马成功地把英军牵制在南卡罗来纳州,牵制了康沃利斯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华盛顿赢得了时间重新集结美国军队进行一次会战,同时,更多的法国陆海军的援兵穿过大西洋到达了美国。“狐狸”困住了猎人。康沃利斯将军在愤怒和绝望之中决定于1781年春末“退出卡罗来纳”。

2000年,在美国电影《爱国者》中,以马里恩的事迹为基础创造了本杰明·马丁这个角色,但是,马里恩并不见得像影片所描绘的那么有远见。在战争中,他也没有家室,直到战后他才娶了自己的表妹为妻。历史学家们也说,他曾极力迫害、残杀当地柴罗基部族(北美印第安人),甚至强奸当地的印第安女子。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篇8

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 李新侠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版本:冀人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二、教学设计策略: 在设计本课时,我研究了新的课程标准,力求在教学中突破旧的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美国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发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学习本课,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将有更深更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能够体验学习乐趣;通过导学自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觉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和合作式学习发展自身能力;通过认知结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通过情感教育模式,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教学中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内容分析:《美国南北战争》是冀人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美国内战是一场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决战,他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与美国独立战争相比,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领导

这场战争的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重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和他一生的曲折经历以及为南北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依据教材和老师补充材料,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

四、课标要求:

1、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2、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3、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学,掌握基础知识。

2、小组辩论,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依据所学和老师补充的材料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3、依据教材和老师补充材料,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学习他个人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2、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性质。

七、教学手段:

1、通过课前预习,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与实践,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合作交流,活动实践表达和展示。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设疑导思)

1、导入:马克思曾说过,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美国人民为什么给林肯总统如此高的评价?他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要贡献。今天的奥巴马总统就职音乐会庆典是在林肯纪念堂拉开帷幕的,又有何深意?林肯又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样一位优秀的总统,他的一生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哪?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林肯总统,解读《美国南北战争》。

2、设计意图:历史与现实结合,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教材:(多媒体出示)

1、自学提纲:(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自学,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出学习疑问,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做出标记准备在师生互动环节共同解决。)

①、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导火线?

②、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项法律? 内容?作用?为什么会成为内战的转折点?

③、北方获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④、林肯有哪些贡献?你如何评价林肯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2、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互动,解疑答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创设情境1:出示林肯竞选演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希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不再让给奴隶制度一寸新的土地。” ⑴、问题设置:从林肯竞选演说中反映出美国当时面临什么问题?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曾经团结战斗才赢得独立的南北双方,为什么互相打了起来,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出: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存在矛盾即可。)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美国独立战争以后,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都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很自然的引出南北经济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导火线,为解决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2(多媒体出示材料,并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分别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根据所给材料信息表演一段历史剧。)材料1:南方的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

材料2: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

材料3: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材料4:对于新扩张的西部领土,北方希望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南部希望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联邦。

⑴、问题设置:美国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吗?奴隶制度的存在主要涉及哪一方面?是什么原因使房子要崩塌?(学生回答:劳动力、原料、关税、市场、西部开发等方面。主要涉及:劳动力方面。)

⑵、过度:在学生争论中同学们体会到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很自然得出:是否废除奴隶制成了双方矛盾的焦点。)

⑶、设计意图:出示材料,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了解南北双方在资源、劳动力、市场、西部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导学生理解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⑷、小结:从林肯的竞选讲话中我们能看出,他对美国南北战争持什么太度?(维护国家统一,尽快解决美国奴隶制问题)林肯上台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那么林肯上台对南方种植园主来说意味着什么?(绝望。。)。所以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创设情境3 出示课件:结合课本图片和南北战争期间形势图:

1、问题设置:从战争初期南北双方情况对比来看,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可是北方在战争初期却连连失利?这对林肯是一次考验,怎样才能反败为胜呢?面对这种形势,林肯政府又是如何扭转战局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回答: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 5 地法》两部法令,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北方最终取得胜利。作用:极大的调动了人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北方力量得到增强。在战争关键时刻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2、北方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提示: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学生代表展示:北方胜利原因:①战争正义性。②北方实力。③得到广大人民的。④林肯政府颁布两个法令,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

3、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再次感受林肯在战争中的作用。

(四)情感教育,突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探究点一: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你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对推动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1、小组代表回答:⑴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⑵维护了国家统一 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拓展探究:港澳回归是13亿中华儿女的骄傲,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我们国家政策制度有何启示?(学生回答:中国方式:和平统一。美国方式:武力统一。启示:制定政策要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

3、过度: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但领导这场战争的林肯总统却做出了巨大牺牲。林肯总统遇刺身亡。

探究点二: 出示课件::林肯遇刺身亡漫画,然后教师读马克思对林肯 6 的评价: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1、问题设置:⑴、林肯作为受美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学生: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②、通过本课的学习,林肯事迹对你人生之旅有何借鉴意义?(学生:任何时候应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面对困难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

2、设计意图: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林肯总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人生境界。那么进一步评价林肯就很容易了。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通过前面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导 火 线: 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

转 折: 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结 束: 1865年以北方胜利告终

性 质: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 义: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简单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学习感悟,拓展视野:美国自建国到现在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是一个年轻而有作为的国家,美国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你能用史实加以说明吗?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有句名言:“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的?美国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培养运用历史资料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七)自我检测,(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略

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巩固所学,提高学习效率。

九、教学反思:

《美国南北战争》是冀人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的内容。这一课是九年级的重点内容。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从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个环节入手。围绕南北战争的发生、发展与结果都与林肯休戚相关,且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林肯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反映了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透过林肯的故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林肯的善良、正直、诚信和自强不息的品质,也是情感教育的材料,所以我以林肯为主线进行了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基本体现新课标理念,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体现学生的自 8 主、合作和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旁引导,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与问题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自己感觉收获挺大的,感触也颇多。有必要做反思记录,以便今后保持、改进和提高。我反思后觉得教学成功和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故事、用材料或用问题进行教学,是很常见的教学方式。然而,将故事、材料和问题贯穿全课,却是第一次尝试,这点燃了我的激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遇到的第二个困准是──如何筛选故事、材料,如何精心设计问题。经历过程后知道,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需要展拓和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需要深化和系统化时,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就要提供一些材料,改变传统的只靠教师讲授的方法。补充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选择的材料要有针对性,要有说服力。材料很多,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第二,选择的材料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注意:1.不喧宾夺主地补充。历史课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准绳,不可抛开教材,过多地补充材料,而耽误主要内容的讲授。(在这点上,后来知道我做的很不够,虽经过筛选,但依然过多的材料让学生迷失了思维的方向)

2、不要画蛇添足地补充。补充材料要掌握火候,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不可能事事都去补充,更不能去补充一些拖泥带水的东西。要简明扼要,抓住主要情节,要补充的恰到好处,千万不可搞画蛇添足的东西。

在筛选材料过程后,我得到一点启示:要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保持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平时要注意专题阅读和研究,经过长期的积累,方能做到信手拈来。

(二)、为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采用围绕林肯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目的是要抓住初中学生喜欢历史人物甚于喜欢历史事件的学习特点,通过对林肯的深入剖析,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了解南北战争和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我感觉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既避免了材料的堆砌,又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次尝试。

没有思维的历史课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的思维中心是理解林肯在维护联邦统一的前提下解放了黑人奴隶。为此而设计的问题,我估计学生能够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来,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如在解决林肯贡献时,我设计了探究点一: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你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对推动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接着又问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我们国家政策制度有何启示?(学生回答:中国方式:和平统一。美国方式:武力统一。启示:制定政策要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另外,还注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也使历史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问题如何设计与能力的把握问题; 10 二是,教学中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所以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创新不足。在上课后我还是发现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的量力性原则,过多地补充了材料,结果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又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充分的评议和鼓励。今后在教学上多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上一篇:游戏化教学的论文题目下一篇:师德师风工作总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