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选择初三优秀作文

2024-06-23

人生的选择初三优秀作文(精选8篇)

人生的选择初三优秀作文 篇1

我们常常会为了一种选择而苦恼,什么是选择?该做何选择?

相信你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今天中午吃什么呢?我该怎么办?我要不要去某个地方呢?这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其实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选择,也许你感觉不到,但你一直都在做。

选择,实在令人很烦恼,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自主性,不知道该怎么做选择,很多人可能都喜欢顺着别人的思想走,一个人说这个好,另一个人说那个好,这时候你该相信谁呢?倒不如相信你自己。

做选择就应该坚决果断,不留遗憾。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你想了很多,一直在想,而别人只想一件事,只做一件事,那么等你想好该做哪一件事的时候,别人都已经把事情做完了。这时候,你与别人的距离就拉开了,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

结果和过程哪一个更重要?有人可能认为结果比较重要,做什么,只要有结果就行了,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在我的思想里,我认为过程更重要,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程,我相信只要过程好了,结果就一定不会差。即便结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只要我付出努力了,最起码我不会后悔,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也尽心去做了努力,我无怨无悔。如果你没有天赋,那么你就要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不足,记住一句话:半途而废等于前功尽弃,一定要坚持。

选择也是人生的一门课程,我们要学习如何做选择,上好人生这一课,做最好的人生选择。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搏的自己。

人生的选择初三优秀作文 篇2

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 141万人报考, 再次创下新的记录, 逼近研究生报名人数。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 最热门职位是4961:1。公务员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人们最喜欢的职业了,

很多同学都在纠结自己人生的选择, 也经常问我:考公务员吗?一位年轻同事告诉我, 他的同学放弃了一个技术工作, 父母花了20万给他搞了一份公务员的工作:“你知道他每天干什么吗?每天就在街道负责填表登记, 我不知道是他爸妈出了问题, 还是他脑子出了问题。”

无独有偶, 日前一个家长问我, 孩子要上大学了, 学习哪个专业好?4年后毕业情况会好一些?

所有这些, 不知道如何回答, 说实话, 我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但想起一个故事, 可能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我与太太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当时, 社会上最崇尚的是去外企, 其次是大私企, 公务员因为挣得太少, 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国企, 则完全属于最后一位的选择, 没名也没有钱。

太太是学化工的, 正赶上能源行业大萧条, 石化行业没有人愿意去, 属于最糟糕的国企, 大家纷纷改行, 只有一个同学被迫去了一家国有石化公司。近20多年过去, 这个同学却成了“最有成就的人”, 是一家上市大国企的高管了。当初, 那些有本事的人, 多数出国了, 留下的, 基本去了外企, 如今生活殷实, 但绝对比不上这位风光。一位在外企摸爬滚打10余年的朋友说;你知道吗?我们已经有10年没有涨工资了。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每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都不一样, 昨天外企热闹, 今天国企热闹。今天这个行业吃香, 明天那个行业吃香。每一个行业都有其自然的生命与波动周期, 不可能是直线上升或直线下降的。时髦恐怕是永远赶不上的。

当一个行业兴盛的时候, 很多精英就会涌进这个行业, 同时, 国家及相关部门就会对这个暴富或者有特权的行业逐渐进行干预、监管, 于是这个行业就逐渐进入一个低潮。于是很多优秀的精英就去赶另外一个潮流了。等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 那些所谓的精英与赶潮流的人, 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往往只是抓住一点尾巴而已。更重要的是, 当大家都看到一种趋势, 蜂拥而去的时候, 这个行业实际上往往就没有机会了, 或者臭大街了。比如目前大学里在就业上“臭名昭著”的专业, 5年前, 10年前, 都是所谓的热门专业。

因此, 我们经常会看到, 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或者说扎扎实实“熬”下来的人, 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 不断变化目标, 去赶时髦, 但却总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更何况, 仍然处于巨变中的中国, 谁能说好10年后的变化?

那么, 怎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 是以不变应万变。第一, 清楚认识自己, 有什么特点爱好, 第二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目的, 或者人生定位。在此基础上, 然后制定一个恰当的目标, 踏实地前行, 就一定会有机会, 就一定能确保赶上时髦, 一定能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盲目地赶时髦, 第一赶不上, 第二成本会更高。

很多人追问这个问题, 背后无非有让人生走得轻松一点的心理:付出不多, 收获多多, 甚至一劳永逸。很多的父母花尽心思为子女做这种安排与选择不就是这种心理作祟吗?

如果你坚持要问一些窍门, 那么我能推荐的就是“逆向思维”:当别人想朝东走, 你一定向西走, 当别人追热门, 你一定去赶冷门。

但是, 这点小伎俩, 还需要两个基础, 一是务必耐得寂寞, 因为当你追逐冷门的时候, 就意味着你在一个阶段是失落的, 不得意的, 不如别人的, 需要熬得住。第二, 必须兢兢业业做好手头的事情, 练就一身本事, 这样等你机会来临的时候, 就一定是你的, 否则, 行业的机会来了, 也不是你的, 你最多跟着喝点汤而已。

从《未选择的路》看人生选择 篇3

关键词:选择;路;人生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81-03

一、引言

《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叙述者在清晨时候独自散步,他漫步来到了林间的一个分岔路口,面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中一条小路显得十分僻静,应该鲜有人至,而另一条路则有纷杂的脚印,显然是行人平时多行走的道路。然而那天早晨,两条路上的小草挂着的露水都还未被行人破坏,这两条路都还未有人途经。面对着两条不一样的道路,叙述者踌躇片刻,经过思量,他选择了人迹稀少的一条路。当他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时候,他好奇和怀疑,如果他当初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现在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结尾他话锋一转,领悟到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但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如此不同。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借助叙述者之口,看似叙述者在倾诉个人经历,实际上则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表达人们心中共同的感受。本诗中,罗伯特借用树林中一个岔路口这一具体意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该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写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道路,实质却是在暗示我们的人生之路。短短的一首诗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我们不可能都去驻足,我们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去探索、去前进。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必须慎重思考,不可随波逐流,要勇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追随本心,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二、选择——人生中必答之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诗中第一节诗人就向读者抛出了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选择。

本首诗的开头诗人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清晨,诗中的叙述者一个人漫游到林子里的一个分叉路口,在这里,他久久伫立着,眼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显得无奈又无助,因为他不可能同时都去涉足,因此在这里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其一舍弃另一条。他久久的凝望着其中一条渐渐模糊消失在林子中的小路,独自陷入了沉思。在这静默的沉思中,他心里已经暗暗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丛林深处的路很自然就使读者想到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可以走的路有很多,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时光不会倒流,当你的脚步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时就如同那离弦之箭,无法收回。但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在所有人的生命中,除了自己出生的家庭无从选择,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拥有并且无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对待选择,泰戈尔也是这么认为的:人就是那小小的岛屿,危险和怀疑就像是广袤的海洋,它重重围绕着小小的岛屿。当人们面对着那无法逃避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着挥之不去的乌云密布的天空,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化作一只矫健的海鸥,在大海上欢快地高歌,此时此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丽;如果你畏惧了,选择了退缩、逃避!那么上天便会对你嗤之以鼻,嘲笑戏弄会,给你披上野鸡的外衣。那刺破长空的耀眼电光,会毫不留情地燃气你的外衣;当你打算逃之夭夭时,刺耳的雷声会吓破那膽小如鼠的你。因此有人是这么描绘人生的:综其所有,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句短短的话囊括了人生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哲理。无独有偶,对此有深刻感悟的,除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则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古今中外,诗人学者往往把人的一生比成路,而对道路的选择也象征了人生不同的选择。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1]。

三、选择——要勇于追随本心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叙述者自己经过一会的思考和犹豫,最终决定选择向那条人迹稀少、幽深僻静道路的道路前进。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过并留下很多足迹的路。他选择这样的一条路走的人少,更鲜有人知,在他看来这样的道路更有挑战性也更具有探索的价值。人总是习惯于走自己熟悉的道路,人迹繁至的道路也许会更加平坦和安全,但也许更陌生的道路上,沿途的风景会更美丽。

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说过,“外祖父总是不断在寻找新的开始,不断从熟悉的环境中逃开。”如果人们总是不敢挑战新鲜的事物,思维就会变得大众化。尝试少有人涉猎的地带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新奇事物,也会为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物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国难当前,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他认为医治伤病除了他还有很多人可以做,但是用文字唤醒国人却很少人做,虽然这更危险,但是其意义却远远大于仅仅医治中国人的躯体。如果马云在他的网络帝国兴起之时听了朋友们的“规劝”,放弃当时在中国还鲜为人知的电子商务,今天我们的生活还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网络变化吗?比尔·盖茨每当在被问及成功的秘籍时,他总会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籍的话,那么还是两个字——选择。”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强者与弱者并存,成功者与失败者并存,大人物与小人物同在,人们会好奇,会感叹,为何同样的条件下,总是会铸就不一样的人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他们对人生之路的不同选择。前者愿意选择了荆棘遍布,充满挑战与风险的道路,但也承载了机遇,它能使人生绽放异彩异彩。而后者往往屈服于现实,他们不敢去涉险,也不愿意去付出,面对艰难险阻,他们更愿意通往则一条更加平坦,但同时也是更为平庸之路。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而是期待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那你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前方也许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挑战,但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种种挑战之后,你收获的肯定那些得过且过的人收获的不一样。如同杨澜所说,“当你为了你独特的理想去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

四、选择——迷茫挣扎中成长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此节诗中,诗人描述叙述者自己独自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幽静、人烟罕至的小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艰难跋涉。一方面,虽然他已经做出自己独特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正在行走的他在内心里也悄悄对另一条路向往着,对另外那条自己没有选择的路也心怀好奇,他的心里仍在悄悄地嘀咕和想象着,假如当时自己不是选了如今这条幽静的小路,而是迈向另外的那条路,那么现在的他又会遇见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从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者虽然已经做出了他心中的选择,但他也不能预知前方,他的心中也充满着怀疑和困惑还有踌躇,这里诗人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他不是勾勒出一个完美的英雄,没有顾虑,没有困惑,只有满满的梦想。力克?胡哲如此坚强的人都表示,“艰苦难熬的时光和困境会引发自我怀疑和绝望。”这样一个真真切切的主人公更加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而这也是我们凡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但是在他心中,他并没有打算要返回重新涉足另外一条路。他知道自己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已经不可能再回返。另外一条路他会憧憬和好奇,也是因为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遇见了障碍和困难,但是他理智地意识到我们生命的时光有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全责。即使目前犹豫和怀疑,但是不可放弃,任何道路都是需要克服艰难险阻的,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讨论人生问题时,跟他的弟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是,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此后经过十五年的人生磨练,他才有了丰富的经历,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如何为人处事的道理也通了,并由此认定了自己的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仍然有怀疑和动摇。因为人要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不怀疑,但是这些都仅仅只是针对为人处世而言。人还要等自己的岁月到了五十岁,才能对宇宙人生有自己较全面的体认。到了六十岁,人的为人处世以及学问修养才能有定性,可以接受自己任人评论,即使自己听到了也可以毫不动心,毫不动气。而人活到了七十岁,才能真正做到人生自由但又不逾矩。从这里,我们看到,伟大如孔子也不是从不怀疑,从不迷茫,但是他在挣扎和徘徊中并没有放弃,没有因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而退却或返回,而是不断在挣扎和摸索中前进。这一切,既是帮助他自己实现了伟大的人生目标,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一无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五、选择——塑造独特的人生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把思维放到了未来,他遥想着未来的某一天,他静静地回首往事:在一片幽静的小树林里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大家经常途经的,而另外一条芳草萋萋,显得更加神秘,他驻足片刻,选择了其中那条幽寂的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写到这里,我们并不知道叙述者沿着他选择的那条路走下去结果如何。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交代清楚的,诗人这样写反而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自己去体会去想象各种情境。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他选择的是哪一条路,都会有艰难险阻和沿途美景,我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当吴若增先生讲述起从事的文学事业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是很讲究灵感的,我知道身边许多作家选择从事文学事业,乃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学那股深沉的热爱和痴迷。坦率地说,我跟他们并不一样,我之所以从事了文学这份事业,乃是我当时一个理性的选择。而关于这个理性的选择,我付出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挑战,现在我可以对大家说,这是我对于自己人生的一次最最重要的选择。”吴若增先生对文学的选择决定了他自那以后三十几年的生活,他更加知道这样的一个选择将决定今后一生的成败。这样的选择就如同站在林间分岔路口的叙述者,树林很大,人生苦短,你选定了走下去也许就不能回头了。我们每个人的时光和能量都是有限的,人倾注一生之力能干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在他的人生当中,也同样出现过让他犹豫的交叉口,他曾经在律师、作家和理论家这三者之中徘徊,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最终选择成为一个作家。如果说成为一个作家是很多人的个人愿望和理想,实现它并不容易。但吴若增先生对此的理解却有所不同,他不仅仅把写作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更把它当作是启蒙中国人的方法。而他不辞辛劳,无怨无悔,认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甚是荣幸。现在,三十几年过去了,他站在当下,回首过去自己的选择,他也感慨良多,他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得很久,走得很远。他不知道自己当初如果选择了另外的道路,现在又会怎样,但他说他觉得自己算不上失败,也算不上成功。只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一直行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虽然路途中布满荆棘,但是自己认为自己一直做得事情是有意义的。衡量成功至少有两个标准,除了公认的社会的标准,更重要的一个是自设的标准,我们应该在意的不是别人的评价和眼光,而是自设的标准。他说只要他还活着,就能继续思考,他的思想给了他写作的动力,这就是他永远的未来。是他曾经的选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可以感慨,可以回首,但他不后悔,不放弃,他将在这条改变他人生的轨迹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我们的选择最终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当你回首时,你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人,而他们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们,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转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人的一生,长路漫漫,每一个踏上征程的人脚下都有自己那一条宽广的道路,这一条路会衍生出许许多多蜿蜒狭窄的小路,沿着这些小路走去,它们都延伸到独自承载的风景里,而每一种景色似乎都在昭示着涉足者的命运。

六、总结

《未选择的路》一诗用了“未选择”来命题,实则描写了叙述者选择了其中一条人迹较稀少的道路,在这里,未选择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其一的同时你就放弃了另一种事物。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而这恰好呼应了《未选择的路》,第一节诗主人公独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前是两条他都想去涉足的道路,心中犹豫不决,充满了孤独迷惘。接下来两节诗则是描绘他最终选择了人烟稀少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沿途既有芳草,也充满了艰险挑战。他想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来走,但路程很长很长,他心中很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要做的就是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积极坚定地走下去,不留遗憾地倾尽全力去描绘好自己的人生。最后描写他想象多年后回首往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感叹起“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们的人生充满着选择,我们无法逃避并且需要这些选择,当我们面临种种选择的难题时,应该拿出心底的勇气,结合自身的实际,智慧地做出独立的选择。选择过后,我们会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艰险与挑战,我们会犹豫徘徊和迷茫,但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后退,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就要勇往直前,在历经磨难的洗礼之后,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美丽,而当一切都成为往事,我们也可以无憾地说,曾经的选择给了造就了不一样的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何國松.选择决定人生[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06.

〔2〕奥巴马.我父亲的梦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5.

〔3〕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92.

〔4〕力克·胡哲.人生不设限[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97.

人生的初三作文 篇4

夜幕悄悄拉开,天空漆黑一片,但这时,你看,天空中出现了几朵烟花,它们在漆黑的夜空中绽开,整个城市的上空便被焰火点燃了、照亮了、染红了!一团团盛大的烟花像一把把巨大的花伞在漆黑的夜空中撑开,美丽而耀眼。但烟花虽然美丽,美丽的时间却不长,只有那么闪耀人心的一小会儿,等到烟火熄灭后,人心也就不那么激动,天空也就不那么美丽了,又恢复了以往的漆黑。

人生其实也是一朵烟花,但是我们绽开的时候却不一定有天空中的烟火那么绚烂。我们每一次的努力拼搏都为自己在天空中绽开奠定了基础,但一朵小烟花是不会那么引人注目的,除非你绽开的时间够长,够美丽。人生起初就是一朵小烟花,但是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朵大的烟花。慢慢的,它升上了天空,绽开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漂亮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属于它,整个世界随着它们的绽放而光彩一瞬,多么美丽的烟花,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但是它却只是引起了人们一时的注意。人生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绽放自己的光芒时,会吸引别人的目光,但是当你消失于天际后人们的目光也就会随着而消失,我们应当依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让自己的光芒一直保持在“天空中”。我们身上的烟火容易“变冷”,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荣耀像花火那样一直猛烈燃烧着,越来越旺、越来越美,不那么轻易地熄灭,才会一直盛开在人们心中。

梦想人生的航标初三作文 篇5

一个人有了如果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题记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离开了理想,就等于失去了夜空中为你指引方向的北斗七星,对接下来的路就会感到迷茫甚至不知所措。

记忆中那个幼稚无知的我,每当街坊邻居的叔叔阿姨问起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脱口而出的则是老师。知道现在我才懂得那个人人口中所谓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它不是说说罢了,它要的是付出,它要你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它迈进,距离那个远大的梦想或许有些太遥远!但,当前之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小梦想——登封一高!

它是我目前的第一个梦想。那天我悠闲自在的`在客厅中玩弄着手机,突然一个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学姐向我发来短信“我考上一中了!”我激动的差点要哭出来了,她是多么的优秀啊!一度兴奋过后,心中产生的则是愧疚了。看看自己的这段时间究竟都做了些什么,无所事事的就只是一直的扣手机,书自从回到家中就被丢在了一旁,从未翻看过一下,人家都考上重点高中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涌上心头,我坚定的对自己说:“不可以这样,我也要考重点高中。”之后,我会服了她:“学姐恭喜你啊,相信我,明年的我们会在同一所高中的。”

我不知道,一年以后我会不会将它变作事实,但我知道是时候该放下贪玩的心态去拼搏了。当我再次拿起手机,这次我不再是玩游戏,我下载了一个学习软件,在上面听名师讲课,看完后并做专项的练习题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当累了的时候插上耳机,听一些有关英语对话的录音还有英语歌曲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还能给大脑放松放松!而有时在那些特别转弯的数学几何证明题中我是真的解不出答案,可我明白,这仅仅只是一道几何题罢了,如果这都做不出来,今后的大风大浪,又怎会客服?我相信困难会被克服,那些几何证明题也总会解出正确答案。我喜欢那种成功的喜悦感,那种感觉是如此的至高无上,当克服困难过后,我告诉自己,“亲爱的,你离梦想又进了一步,不要忘记,要继续努力奋斗!”

初三人生的路作文 篇6

——铭文

传说如果一个人在梦中遇到上帝,向上帝许愿,那个愿望就会实现!没有人能真的是真的假的。上帝总是这么忙!

生活不是我们普通人能谈的。这些哲学属于苏格拉底和尼采。不是我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的道理越来越多。经常说一些听不懂的话。朋友说只是安慰自己的工具!

我不否认,但我还是讲自己的哲学!

人生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活得充实快乐!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曾经梦想自己将来会成为另一个苏格拉底,但现实总是与现实相悖。人生属于现实,我只能放弃梦想,回到现实!

有人说梦想和现实并不冲突,但是学习的压力让我这个空想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吃香!

是的,成功属于勇敢的人,韩寒是一个,杰伦是一个,他们从不放弃梦想。虽然他们不像我们一样学习,但是他们成功了!

而我们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所以,我们不能成功。我的话可能有点偏激,但是是真的吗?梦和现实真的没有冲突吗?

还是那句话:人生的路很长,没必要急着透支人生!

人生的选择初三优秀作文 篇7

道德与公益课程应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真正有效的课程应是顺应儿童的天性,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唤醒他们的道德生命,激活生命力量,使道德与公益伴随他们的一生。

培养一位现代公民,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是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公民的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基于这两方面的思考,为了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共精神,提升学校道德与公益的专业化品质,我们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建构出道德与公益可选择课程,从而形成更加丰富且完整的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升华学生的德行,为其整个人生奠基。

在道德方面,强调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全。人性由何完成?蔡元培先生曰:在发展人格。因此,培养一个现代公民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是建立在健全人格之上的拥有完整人性的人。在公益方面,我们突出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生存必然要与他人、集体、社会以及自然发生各种联系,因此,作为公民的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并在亲身实践中不断提高处理这些关系的能力。

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包含国家课程规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在此基础上,由我校自主开发的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以及认识自己与整个社会关系的可选择课程。其中,道德与公益的可选择课程以学生道德成长的核心关系为原点,其核心关系由远及近地表现为“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我与自然”5种形式,以这5种形式为经,以学生道德成长的主题生活为纬,通过经纬坐标,确定道德与公益的基础德目和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合作分享、尊重感恩、公共平等、爱国责任、和谐健康的人格品质,实现中关村一小对学生“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四个方面的目标培养,最终以德为学生的人生奠基。本课程具有开放性、价值性、综合性、生活化、实践性的课程特征。其中,开放性是本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它不受时间、空间、课程形式的限制,而且依据时代的变化、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展,我们会不断丰富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德育课程与活动的实效性偏低一直是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传统德育课程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目前,德育课程正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要提高德育课程与活动的实效性,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此外,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德育课程缺乏实效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在设计道德与公益课程之初就明确,应当让道德与公益课程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为基点,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在道德与公益课程中,坚持合作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在课程实施渠道方面,第一是设置专项课程,该课程时间灵活,每班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让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与公益教育。第二是将学校的“五节”课程化,通过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德行。第三是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大自然等,亲身体验,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

学校三(1)“蓝精灵班”学生曾前往河北林杏琴希望小学,开展“结伴同行,共同成长”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很清晰地反映出道德与公益课程的精髓。道德与公益课程源于这个班的班本需求,三(1)班的每个班级成员都像蓝精灵一样有着独特的个性,缺少团队意识和自律能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同伴关系过于简单;二是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班级环境中,同质性太强。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通过道德与公益课程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在懂得共性规则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基于此,我们设计的课程思路是:打破班级界限、学校界限,给孩子创设一种与现有关系差别较大的异质同伴,为他们创设较丰富、较复杂的同伴环境。

正是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我们找到河北林杏琴希望小学,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情况非常符合我们的课程设计思路,而且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共同学习、游戏、用餐、观影等环节,看到了其他个体,体验到不同质的同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建构自己在集体中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教育。

道德与公益课程的开展是体验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尤其不受时间、空间、课时的限制,而且家长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开设形式多样,学校的很多班级也会根据班本需求自主探索、开设相关课程,这也体现出本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等原则。

道德与公益课程在实施时坚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必要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从而使课程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为主。

监控课程实施状况,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是保障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我们不断完善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机制。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满意度及其对课程的有关想法是学校进一步改进课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在课程实施之前,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有哪些期待,课程实施后要了解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想法和意见。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将根据学生课程实施前后的反馈,适时调整和改进课程,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积极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一方面,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特别是通过“跟爸爸、妈妈看社会”这一课程的实施,可以将学生家长有效地纳入学校教育资源中,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每个家庭看作一个生命成长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幸福人生。另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应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辟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

道德与公益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是对学校道德与公益工作的深化和改革,也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发展。作为学校道德与公益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为其他工作提供动力、支持。道德与公益课程的生活化、实践性特征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的道德与公益状况,逐渐建立有学校特色的新型道德与公益模式,使学校道德与公益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有效。通过与国家课程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共精神,使德性升华,并为其整个人生奠基。

选择自己的人生风景 篇8

高中时我就读的是重点高中,竞争异常激烈。老师每天耳提面命,告诫我们要把分秒都用到学习上,否则别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可到了高一下学期,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加,我逐渐出现了偏科现象。文科成绩较为突出,理科的学习则显得力不从心。高二文理分科,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可当我把这个选择告诉爸爸时,爸爸坚决反对。他觉得我应该读理科。理由是我们学校理科升学率高,而且学理科出来找工作相对容易得多。爸爸认为我理科成绩不理想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一定是可以提高的。就这样,我选择了理科。

本以为只要端正好学习态度、调整好学习方法奋勇直追,我的理科成绩就可以很轻松赶上去。可事与愿违,数学里面的正比函数、反比函数弄得我晕头转向,无论我费多大的劲,我始终搞不懂物理里面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一个问题没弄懂,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于是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随之,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意料之中,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只考取了一所一般学校。

填报志愿时,颇费了一番周折,眼花缭乱的专业,众说纷纭的评论,还有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的劝告,叫人难以决断。当时社会流传比较广泛的口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于是,在爸爸的指点下,我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大学,在专业与爱好间挣扎

走进大学,脱离了高中沉闷的学习气氛,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尽情地呼吸着大学校园里新鲜的空气。虽说我并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可大学里各种社团众多,让人应接不暇。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加入了校学生记者团,每天利用课外的时间采访、写稿,忙得不亦乐乎。犹记得第 次,当我熬了几个通宵把采写的人物通讯稿刊发在当地晚报时,我激动得眼泪直流,忙打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爸爸。爸爸也鼓励我再接再厉,争取发表更多优秀的文章。

我像一个热情高涨的士兵,发誓要在新闻这块热土上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大一学期由于学习压力不大,我在专业与爱好之间游刃有余。

大二之后,学校增加了专业课,课程难度明显增大,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强化理论的学习。每天面对着试管、仪器,但我的脑子里只有采访和新闻。为了能顺利通过学校的各项考试,我只得硬着头皮去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而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专业课的学习不能怠慢,我只得珍惜每一个课外的空档时间。当别的同学悠闲地享受周末时,我却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当室友已经进入梦乡时,我还在挑灯夜战写采访稿。即便是专业学得有些不尽人意,可让人宽心的是,凭借对文字的执着,我在校内外媒体上累计发表文章百余篇,被学校宣传部评为优秀学生记者,还获得院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无疑是一个“差生”,而我的业余新闻撰写水平,告诉老师和同学,我是最有成就的学生。

就业,在爱好中找到人生理想

大四下学期是实习找工作的时期,各高校的毕业生浩浩荡荡的涌向了招聘会。我也不例外,奔波在各个人才招聘的摊位前。有时,一个与生物相关的工作岗位,竞争者多达百人。对我来说,专业本身就学得马马虎虎,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更是显得底气不足。

经过一个月的寻觅,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终于录用我去做办公室文员。即使是份不起眼的文员工作,但由于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的,所以我还是愿意试试。本以为在制药公司,工作会与专业相关一点。可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文件,负责公司文件的收发,渐渐我的锐气被消磨,激情被殆尽。看着镜中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思前想后,我还是辞掉了文员的工作。

没有了工作,未来一片迷茫。这时,我不得不调整战略决策,主攻文字。于是,我重新设计简历,突出自己在文字方面的功底,简历后面还附带自己的新闻文学作品。很快,我被家杂志社相中,出任记者编辑。

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鱼,畅游在文字王国里。工作上,我用自己的勤奋垒起一座座文字宫殿,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刻苦钻研新闻业务知识,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很快,我成为了杂志社的骨干记者。

上一篇:安全生产员工培训下一篇:感恩的原因作文